用生态理念改造海河流域水利工程体系

用生态理念改造海河流域水利工程体系

一、用生态学的理念改造海河流域水利工程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邓铭江,黄强,畅建霞,黄生志,郭爱军[1](2020)在《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文中研究说明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阐述了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及其过程和维度,并提出以下结论和观点:(1)生态水利将水资源和水循环调控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从流域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生物链接、结构平衡、循环转化全视角开展研究,探索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的生态水利措施和方法。(2)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将生态调度纳入水利工程全"服役期",其中"后坝工时代"实施全流域大尺度生态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3)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循环调控"三个维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控生态水利的空间定位,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保障"三生用水"合理配置,优化"三生关系"耦合协调,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水利事业创新发展。

魏璇[2](2020)在《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修复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南皮县城南水系景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现今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河流自然生态的修复早已被提上议程。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河道与周边绿地的结合构成的河流廊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形成城市独特风貌的重要因子。为解决人与河流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传统的河道治理工作大多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来解决,破坏了河流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对自然过程作用于河流的影响重视程度较低。因此,我们解决城市河道问题的当务之急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过程做工,构建生态和谐的城市水廊。本文通过文献综合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自然理念下的河道修复的相关理论与案例实践进行研究,得出了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生态修复策略;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对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城南水系展开应用研究,进行了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设计,提出适应当地的自然过程主导下河道修复的具体措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将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修复作为城市河道修复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提出从自然过程主导城市河道设计的视角下切入,强调应用景观手段,通过适当的人工干预,让自然做工,营建出可持续、低维护的河道景观;在针对河道景观设计研究中,对于设计策略首次结合水利工程软件MIKE21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河道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指导后续景观设计。通过对南皮县城南水系的景观设计,为今后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提供不同的参考视角和借鉴意义。

刘莹[3](2020)在《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天津市海河滨河步道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快速发展取得显着成就的背后是伴随而来的诸多“城市病”问题,2015年国家提出了针对“城市病”问题予以解决的“城市双修”指导理念,这是中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中国城市更新发展的新思想。“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在于对城市整体品质的提升与改造,强调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适用于城市发展更新改造的多个方面。城市滨水空间是具有天生亲水性的人们最向往的休闲游憩场所,滨河步道是城市滨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在城市中水体与陆地的交界处,是联系自然河流与城市之间的纽带,有着休闲、防洪、展示等诸多功能。滨河步道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能体现城市地域特色与整体风貌,传承城市文脉,展示城市的都市形象,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还能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科学文化水平,是最能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城市总体印象的区域。所以城市滨河步道景观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城市公共生活的适宜度,既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又符合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实行“城市双修”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双修”理念为城市滨河步道景观设计提供了科学、合理、生态、经济的方式方法,在“城市双修”理念下对城市滨河步道进行景观设计,是对城市滨水区的深入开发,是人们对城市滨水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向往与追求。论文探讨性的将“城市双修”理念作为主导思想来指导城市滨河步道景观设计,从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两个层面总结“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滨河步道景观设计的方法,并最后在天津市海河滨河步道景观设计项目中加以运用,对文章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论文主要分四大部分进行论述:1.首先提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城市双修”理念和滨水步道景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城市双修”和滨水步道景观设计领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实地调研国内和分析国外的相关实践案例,对当前滨河步道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案例中关于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方法在城市滨水步道中的设计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城市滨水步道景观在生态和功能两方面的设计经验。3.总结出在“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下城市滨河步道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生态优先原则、渐进式原则、人性化原则、保护历史文化原则。设计方法是从景观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两个层面对城市滨河步道景观进行设计,具体落实到景观生态修复设计包括河道水体、生态驳岸和植物种植,景观功能修补设计包括空间功能、空间活力、地域文化特色的表达、竖向设计、服务设施设计和照明设计。4.通过天津市海河滨河步道景观设计项目的实践,对“城市双修”理念在城市滨河步道中的应用进行检验。通过对项目整体概况的了解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现状在生态和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总结出的“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滨河步道景观的设计方法,从景观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两层面对天津市海河滨河步道展开全方位的景观设计,以期为以后城市滨河步道的相关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文雅[4](2020)在《城市生态防洪工程劣化评价及维修计划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生态防洪工程是将生态功能与工程功能及安全功能综合考虑,沿江河两岸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用以保持水土、稳固堤岸、阻挡洪水对防洪堤岸冲击侵蚀的工程。传统的水工建筑物为兴利除害而建,通过在河流上修建一系列的建筑达到改造、控制和调节河流的目的,但是基本都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此外,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水工建筑中生硬的、大面积的灰色混凝土防洪建筑已经不符合城市建设的要求,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建设。因此将生态理念引入到城市河道的防洪工程建设中,修建生态防洪工程,既可以满足城市防洪要求,又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生态防洪工程就是在传统防洪工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生态设计理念,在设计建造时考虑到水工建筑对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周围环境气候的影响,更加注重河流的自然状态,尽量减少工程措施对河流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建成各类生态防洪工程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工程寿命。生态防洪工程的维护管理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维修就可以,其内容包括前期对建筑物的风险分析、劣化评价和未来劣化过程预测,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在合理的时间进行操作的完整过程。此类工程是近年来治水新思路、新理念的新型综合工程的典型,要按照每种工程设施布置、工程结构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管理,解决工程实际遇到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的问题,延长工程寿命,提高工程的防洪安全性能、生态安全性能,保障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合理科学的维修计划。生态防洪工程将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方向,这类工程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对这类工程的维修养护管理也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考虑生态防洪工程长远利益,将LCC优化理论引入到生态防洪工程的维修管理领域,在保证建筑物的性能的前提下,对维修方案进行比选,给决策者提供性价比较高的、合理的维修计划方案,使维修投入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收集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综述城市生态防洪工程在国内外的建设与管理情况;水工建筑维修计划的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LCC理论在水工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归纳了传统水工建筑、城市生态防洪建筑的病害及产生、发展机理等相关内容。(2)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查生态防洪工程的现状,对比此类工程与传统水工建筑在选材、研究对象、治理效果等方面的不同,归纳生态防洪工程的破坏类型与特点。基于此建立生态防洪工程劣化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增加了河流面貌、生物丰度、河流水质、管理执行以及资金投入的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本文以某橡胶坝为例建立二级评价指标体系,总目标定为工程的劣化状态,选择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子目标。采用灰色聚类法和模糊可拓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具体目标进行评价,最后通过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建筑物最终的劣化等级。(3)从工程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基于可靠度理论,用失效概率表示工程的可靠程度。采用基于序列子空间的蒙特卡罗-马尔可夫链算法对城市生态防洪工程进行风险模拟,主要是从稳定性和防冲刷等方面通过计算结构当前的失效概率分析结构目前的风险状态。本文以堤防为实例计算其基础冲刷的风险,最终计算得到失效概率为3.061×10-5,满足Ⅰ级建筑物受到一类破坏和二类破坏的失效概率控制指标和精度要求。(4)由于生态防洪工程中还有许多生态型指标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结合可靠度理论应用马尔科夫过程建立生态防洪工程的劣化预测模型,以工程破坏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建筑物的劣化状态等级分为四个等级,据此简化马尔科夫过程中的转移状态矩阵,由于计算过程复杂通过编程实现。本文以某橡胶坝运行11年时的劣化状态为初始向量,通过程序预测其未来20-90年每隔10年时所处的劣化状态等级。(5)将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简称LCC)理论引入到城市生态防洪工程运行维护管理领域,根据生态防洪工程的特点建立基于LCC理论生态防洪工程维修计划优化实用模型,以结构的维修方法和维修时间为决策变量,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编程以维修计划中的成本、使用寿命和性能为目标,对滹沱河城市生态防洪工程维修计划进行优化,寻找合理的最优方案,给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橡胶坝为例,选取常见的维修方法以及对应的维修效果、维修费用,通过程序计算得到79组非劣解(即79组符合约束条件的维修方案),将这些非劣解按照目标分为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决策者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偏好进行决策。

张成利[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类逐渐战胜自然的历史过程。就中国而言,短短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成就斐然的背后实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不断涌现。可以说,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自然代价。面对国际整体生态形势不佳、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基本现状,基于对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反思以及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从理论上构建指引生态实践的思想认识是党和国家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回答,以期从思想意识层面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引领。本文旨在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人类发展史上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及如何运用它指导生态实践进行整体性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作出理论应答。全文主要分导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的对象和意义进行简要论述;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最后着重阐述了生态、生态文明等多组概念的基本内涵。论文的前两章主要是从理论来源和历史演进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与确立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支撑。第一章主要论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开发利用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等思想认识,肯定这些思想至今仍在延用。其次,就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尊重生命”思想进行论述。最后,分别讨论生态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种理论,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本章从动态角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经历了萌芽、孕育、发展、丰富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些认识皆以相关生态文明理念表现出来。为了体现逻辑上的连贯和结构上的衔接,每个发展阶段基本从历史背景和具体理论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持之以恒的探求。论文的中间部分也是主干部分,主要从理论主张、基本特征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认识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三章具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理论主张。本章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概括和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为和谐发展、生态公平、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说清楚、说透彻。论文后面所阐释的对于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实路径分析正是基于本章内容。可以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理论主张的概括与论述是整篇博士论文的关键和核心。第四章简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在上一章提炼和分析了理论主张之后,进一步归纳总结这个概念的基本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传统文明观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文明观的误区,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简言之,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四大特征。论文的后三章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理论主张的确定展开的,包括用生态文明观衡量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状,肯定成就,发现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实践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五章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的生态建设实践。本章主要从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依然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就成就而言,经过党和国家多年的努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建设工作持续顺利推进,国内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而言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成绩显着的同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依然较多,包括在新的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国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思想观念上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仍有待健全等多个方面。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本章旨在从学理依据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论证和阐释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生态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即,一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三是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如,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增强其理论自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来推动国内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研究可能拓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如,可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探讨具体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的树立以及如何积极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影响力等方面。

马盟雨[6](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姜雪琳[7](2019)在《以圩田开垦为主体的太湖流域农业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湖流域历经几千年的不断开发与建设,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也形成了非常典型和独特的地域性农业景观——圩田景观。农业景观作为一种由自然叠加人类活动与文化影响的地域性表现,其形成和演变充分展示了人与土地的互动关系。太湖流域得益于其适宜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发展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而形成其具有浓厚地域性与典型性的农业景观。本文研究太湖流域以圩田开垦为主体的传统农业景观,试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探究太湖流域自古以来人们治水营田的过程,以及这种农业景观与自然基底、水利系统等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过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图示分析法、实例论证法等,分析太湖流域以圩田开垦为主体的农业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空间格局。旨在总结出太湖流域因地制宜改造土地利用方式以适应自然环境、营造和谐人居背景的规律,为太湖流域农业景观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依据。具体而言:首先,梳理太湖流域以圩田为主体的农业开发变迁史。旨在说明太湖流域农业景观的历史性、区域性和典型性。同时,将太湖流域的农业景观理解为一个整体的分层体系,包含自然、水利、农耕三个子系统的叠加,分析每个子系统中各类景观要素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再者,通过实地调研和典型样本分析,总结各类农田样本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分析这种特征形成和演变的内在动因。对自然、水利、农耕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从而对太湖流域的农业景观分层体系进行验证。最后,总结和归纳该地区农业景观的特点。通过其核心特征的研究和归纳,可以进一步揭示太湖流域以圩田开垦为主体的农业景观的历史、文化及景观价值。并探讨对其的现代转化和有利保护。

谭雪霏[8](2019)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从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的19个县市63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续受淹,112所集镇完成搬迁,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和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三峡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时间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梳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独立品格与鲜明特性、探讨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这对于社会现代转型期间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历时性展开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探讨该类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径。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三峡文化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文化资源”等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为开展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研究厘清了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它是“前三峡时代”文化资源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耦合,具体而言主要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这三方面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是逐层加强。第三章主要归纳了在“前三峡时代”文化生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研究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确立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基本的分类标准。将“前三峡时代”的区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及文化资源保护实践。分析“三峡工程时代”文化生态的主要变化在于:工程建设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移民搬迁对文化传承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重塑,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资源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时代”也是三峡文化资源抢救保护的重要时期。在工程建设与资源抢救的时间赛跑中,国家、政府做出了积极思考与尝试:开展了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衍生重建,单一文化事项的到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解释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换的非平衡系统第五章在分析了环境与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归纳了“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反思。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和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是“后三峡时代”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就每一种文化资源各自的特性而言,由于其文化内涵特征的不同,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分别存在着景观化、静止化、大众化倾向;同时当整体文化生态系统受到超过“生态阀值”外来冲击时,各级结构则出现缺损和变化,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第六章正是在对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保护路径的策略研究。在追根溯源分析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和学习国际先进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为例,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保护的基本路径和策略。延续文化生态学思维,从文化资源本体和其所在文化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通过保护,文化资源与其所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王谷[9](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指出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高迪[10](2017)在《多自然型河流的营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河流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多自然型河流营建是进行城市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途径。立足于我国河流治理现状,针对河流水质下降、河道人工化严重、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等河流问题,在对国内外河流生态治理方法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如何营建具有生态特性、接近自然的多自然型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理论需求。多自然型河流的设计理论耦合了水利学、生态学、景观美学三学科相关重要原理,涉及了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理论、生态修复理论、生态水工学原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个相关专业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多自然型河流的景观营建方法从设计理念入手,将河流治理分为物质、生命、意识三个层次,并分别转化为生态水利、生态修复、生态景观三个领域的综合设计,旨在通过采用相应的设计方法与技术,恢复河道形态、改善水体水质,修复生态系统、保护栖息生物,建成具有优美环境、体现和谐自然的河流景观。生态水利设计通过河流线性设计、驳岸设计、浅滩区设计等改善河道形态及其周围环境,实现多自然型河流物质、形态阶段的改善;生态修复设计主要运用河道曝气、生态浮岛、湿地修复等多种生态修复设计方法与技术措施,在生命、生物层次上实现河流的“多自然”;生态景观设计以滨水空间规划设计、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设计、生态景观美学设计为主要内容,从总体布局、文化景观设计、多维空间营造以及景观要素生态设计等方面阐述多自然性河流景观设计方法,实现人与河流的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多自然型河流的设计营建,以生态水利设计为基础、以生态修复设计为重点、以生态景观设计为核心,三者相辅相成,是建设健康、活力的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系统的重要途径。

二、用生态学的理念改造海河流域水利工程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生态学的理念改造海河流域水利工程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中国水利发展沿革及生态水利的提出
    2.1 水利的内涵
    2.2 水利发展沿革与生态水利的提出
        2.2.1 工程水利
        2.2.2 环境水利
        2.2.3 资源水利
        2.2.4 生态水利
3 生态水利的发展历程
    3.1 生态工程
    3.2 生态水利工程
    3.3 生态水利
4 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过程与维度
    4.1 广义生态水利的定义与内涵
    4.2 广义生态水利的过程与维度
        4.2.1 生态水利发展的空间格局
        (1) 集约生产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拓展生活空间,美化绿色宜居环境。
        (3) 保护生态空间,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4.2.2 生态水利的维度及复合结构体系
        (1) 生态环境保护维度。
        (2) 社会经济发展维度。
        (3) 水循环调控维度。
        (4) 生态水利复合系统交互耦合与优化调控。
        (5) 生态水利与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4.2.3 基于“全过程”的生态水利发展模式
        (1) 规划设计空间定位模式。
        (2) 建设管理自然生态模式。
        (3) 运行调度全域拓展模式。
5 结论与展望

(2)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修复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南皮县城南水系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全球水资源危机
        1.1.2 国家相关政策理念的大力支持和推进
        1.1.3 城镇化进程对河流水系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范畴
        1.3.1 相关理论基础
        1.3.2 研究范畴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自然过程主导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自然过程
    2.2 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
        2.2.1 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
        2.2.2 影响风景园林的自然过程
        2.2.3 自然的能动性、丰富性与自我设计能力
        2.2.4 自然过程引入的原则与方法
    2.3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2.3.1 概念本质辨析
        2.3.2 内涵与特点
        2.3.3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应用
3 河道修复的相关理论研究
    3.1 河道的相关概念
    3.2 城市河道特征
    3.3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3.3.1 河流连续体理论
        3.3.2 洪水脉动理论
        3.3.3 四维系统理论
        3.3.4 河流不连续体理论
        3.3.5 河流复式断面流理论
    3.4 河流生态修复的尺度
        3.4.1 安全尺度
        3.4.2 生态尺度
        3.4.3 景观尺度
        3.4.4 亲水尺度
        3.4.5 文化尺度
4 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修复的方法
    4.1 基址区自然要素及特定的自然过程
        4.1.1 自然要素
        4.1.2 自然过程类型
        4.1.3 作用形式
    4.2 土地利用尊重和体现自然过程
        4.2.1 低影响景观设计
        4.2.2 水体自净
        4.2.3 维护自然过程
    4.3 数学模型辅助城市河道修复
    4.4 总结
5 案例研究
    5.1 德国德莱萨姆河
        5.1.1 项目概况
        5.1.2 设计策略
        5.1.3 应对危机状况及使用效果
        5.1.4 借鉴意义
    5.2 美国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
        5.2.1 项目概况
        5.2.2 设计策略
        5.2.3 应对危机状况及使用效果
        5.2.4 借鉴意义
    5.3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5.3.1 项目概况
        5.3.2 设计策略
        5.3.3 应对危机状况及使用效果
        5.3.4 借鉴意义
    5.4 美国休斯顿水牛河公园
        5.4.1 项目概况
        5.4.2 设计策略
        5.4.3 应对危机状况及使用效果
        5.4.4 借鉴意义
    5.5 瑞士Aire景观改造与河道复兴
        5.5.1 项目概况
        5.5.2 设计策略
        5.5.3 建成效果
        5.5.4 借鉴意义
    5.6 中国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
        5.6.1 项目概况
        5.6.2 设计策略
        5.6.3 应对危机状况及使用效果
        5.6.4 借鉴意义
6 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生态修复策略
    6.1 构建多维修复模式
        6.1.1 河道景观的纵向修复
        6.1.2 河道景观的横向修复
        6.1.3 河道景观的竖向修复
        6.1.4 河道在时间维度上的修复
    6.2 恢复自然过程的运作
        6.2.1 保障河道生态需水
        6.2.2 恢复河道河水水质
        6.2.3 恢复河道形态多样化
        6.2.4 营造多样化本土生境
    6.3 自然过程下的人水和谐
    6.4 本章小结
7 自然过程主导下的南皮县城南水系景观修复设计
    7.1 前期研究分析
        7.1.1 区位概况
        7.1.2 背景条件与上位规划解读
        7.1.3 场地解读
        7.1.4 水环境现状
    7.2 设计定位与目标
        7.2.1 设计定位
        7.2.2 设计目标
    7.3 设计策略
    7.4 总体规划设计
        7.4.1 设计理念与构思
        7.4.2 景观分区
        7.4.3 交通分析
        7.4.4 竖向分析
        7.4.5 空间特征分析
        7.4.6 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分析
        7.4.7 照明设施分析
    7.5 专项规划设计
        7.5.1 生态水环境设计
        7.5.2 植物设计
    7.6 用地平衡表
    7.7 设计总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8.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设计文本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3)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天津市海河滨河步道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发展建设和市民生活的需求
        1.1.2 “城市双修”理念的广泛应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城市双修”理念的相关概述
        1.3.1 “城市双修”产生背景
        1.3.2 “城市双修”的概念
        1.3.3 “城市双修”的内涵
        1.3.4 “城市双修”的相关理论基础
    1.4 滨水步道景观的相关概述
        1.4.1 步道景观
        1.4.2 滨水步道景观
        1.4.3 滨水步道景观的主要类型
        1.4.4 滨海、滨湖、滨河步道景观的对比
        1.4.5 滨河步道景观的构成要素
        1.4.6 滨河步道景观的特征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外关于“城市双修”理念的研究
        1.5.2 国内外关于城市滨水步道景观的研究
    1.6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实地调研与相关案例分析
    2.1 实地调研
        2.1.1 调研对象
        2.1.2 调研过程与内容
        2.1.3 调研结果分析
    2.2 相关案例分析
        2.2.1 上海苏州河滨河步道
        2.2.2 芝加哥滨河步道
        2.2.3 韩国清溪川改造
        2.2.4 新加坡榜鹅水道
    2.3 滨河步道景观设计的经验借鉴
        2.3.1 生态修复方面
        2.3.2 城市功能方面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滨河步道景观设计研究
    3.1 “城市双修”与“城市滨河步道景观”之间的关系
        3.1.1 包含关系
        3.1.2 指导关系
        3.1.3 共同目标
    3.2 “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滨河步道景观的设计原则
        3.2.1 整体性原则
        3.2.2 生态优先原则
        3.2.3 渐进式原则
        3.2.4 人性化原则
        3.2.5 保护历史文化原则
    3.3 “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滨河步道景观的设计方法
        3.3.1 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3.3.2 景观功能修补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天津市海河滨河步道景观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区位概况
        4.1.2 自然条件概况
        4.1.3 历史人文概况
        4.1.4 场地现状分析
        4.1.5 场地周边分析
    4.2 现存问题归纳及总结
        4.2.1 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4.2.2 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设计总则
        4.3.1 项目定位
        4.3.2 设计目标
        4.3.3 设计依据
        4.3.4 设计原则
    4.4 总体规划设计
        4.4.1 总体设计
        4.4.2 景观结构布局
    4.5 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4.5.1 控制河流主要污染源
        4.5.2 构建生态驳岸
        4.5.3 植物种植设计
    4.6 景观功能修补设计
        4.6.1 完善空间功能
        4.6.2 文化特色的塑造与表达
        4.6.3 竖向设计
        4.6.4 铺装设计
        4.6.5 服务设施设计
        4.6.6 照明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论文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附件

(4)城市生态防洪工程劣化评价及维修计划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生态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
        1.2.2 维修计划优化研究现状
        1.2.3 LCC应用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生态防洪工程的病害分析及劣化评价
    2.1 生态防洪工程病害分析
        2.1.1 生态水工学与传统水工学
        2.1.2 水工混凝土物病害
        2.1.3 生态水工建筑物病害
    2.2 生态防洪工程劣化评价
        2.2.1 生态防洪工程劣化评价标准
        2.2.2 生态防洪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2.2.3 劣化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
    2.3 劣化评价实例
    2.4 本章小结
3 生态防洪工程风险模拟及劣化过程预测
    3.1 生态防洪工程风险模拟
        3.1.1 序列子空间法简介
        3.1.2 基于MCMC算法的随机样本生成
        3.1.3 基于序列子集和MCMC方法相结合的失效概率求解
    3.2 风险模拟实例
        3.2.1 冲刷失效概率计算
        3.2.2 计算结果分析
    3.3 马尔科夫劣化预测模型
        3.3.1 数学模型
        3.3.2 状态转移矩阵
        3.3.3 简化计算模型
    3.4 劣化预测实例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LCC的生态防洪工程维护管理计划优化
    4.1 生态防洪工程的LCC分析模型
        4.1.1 LCC理论基础
        4.1.2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4.1.3 基于LCC的维修计划实用模型
    4.2 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
        4.2.1 多目标遗传算法
        4.2.2 NSGA-Ⅱ算法
        4.2.3 改进的遗传算法——GNSGA-Ⅱ算法
    4.3 本章小结
5 维修计划优化分析——以橡胶坝为例
    5.1 橡胶坝主要病害维修方法
        5.1.1 维修方法
        5.1.2 维修效果
    5.2 橡胶坝基本资料
        5.2.1 橡胶坝结构参数设定
        5.2.2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设计
        5.2.3 维修成本计算
    5.3 优化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解析
        (一)生态
        (二)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考
        二、列宁的生态认识
    第二节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
        二、“尊重生命”的生态理念
        三、“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第三节 理论借鉴:西方社会的几种生态理论
        一、生态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萌芽阶段(1949-197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萌芽的历史缘由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三、对生态与发展关系的关注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孕育阶段(1978-2002)
        一、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挑战
        二、环境保护思想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阶段(2002-2012)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要求
        二、科学发展理念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阶段(2012-至今)
        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背景
        二、绿色发展理念
        三、生态文明新理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
    第一节 和谐发展
        一、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
        二、追求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社会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 生态公平
        一、公平是一切人类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二、公平为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条件
        三、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
    第三节 绿色发展
        一、绿色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标志
        二、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三、绿色是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观念
    第四节 生态安全
        一、安全是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生态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理念的丰富发展
        三、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历史性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观的历史承接
        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生态智慧的深化
    第二节 民族性
        一、保障中国人民的环境利益
        二、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三、促进世界各民族协同发展
    第三节 时代性
        一、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
        二、回应时代最基本问题的拷问
        三、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
    第四节 实践性
        一、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三、在实践中实现进一步丰富发展
第五章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生态建设实践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初见成效
        一、生态文明意识初步形成
        二、生态建设事业顺利推进
        三、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相当严峻
        一、国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二、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尚待全面提高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
        四、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五、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一、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
        二、切实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
        三、积极培养与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
        一、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源头防控
        二、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
        三、构建相关追责损赔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第三节 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二、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三、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生态技术
    第四节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
        一、努力推进全球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
        二、不断增强国际生态合作的思想认识
        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合作的实践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以圩田开垦为主体的太湖流域农业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1.1.2 当前农业系统与人居环境的矛盾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选题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4.1 农业景观
        1.4.2 圩田景观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太湖流域基本概况
    2.1 太湖平原的形成与发育
    2.2 太湖流域自然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文概况
3 太湖流域以圩田为主体的传统农业开发沿革
    3.1 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萌芽起步时期
    3.2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开拓推进时期
    3.3 隋唐至五代时期——快速发展时期
    3.4 宋元时期——解体转型时期
    3.5 明清时期——局部发展时期
4 太湖流域农业景观整体性分析
    4.1 太湖流域自然形式特征
        4.1.1 太湖流域综合自然区划
        4.1.2 太湖流域农业自然优势
    4.2 太湖流域水利形式特征
        4.2.1 太湖流域水利布局
        4.2.2 太湖流域水利分区
    4.3 太湖流域农耕形式特征
        4.3.1 太湖流域农业景观分布特征
        4.3.2 太湖流域农业景观形态特征
        4.3.3 太湖流域典型性农业生态系统
5 太湖流域农业景观典型区片解析
    5.1 杭嘉湖区农业景观解析
        5.1.1 自然形式特征
        5.1.2 水利形式特征
        5.1.3 农耕形式特征
        5.1.4 典型农田样本
    5.2 阳澄淀泖区农业景观解析
        5.2.1 自然形式特征
        5.2.2 水利形式特征
        5.2.3 农耕形式特征
        5.2.4 典型农田样本
    5.3 浦东浦西区农业景观解析
        5.3.1 自然形式特征
        5.3.2 水利形式特征
        5.3.3 农耕形式特征
        5.3.4 典型农田样本
    5.4 武澄锡区农业景观解析
        5.4.1 自然形式特征
        5.4.2 水利形式特征
        5.4.3 农耕形式特征
        5.4.4 典型农田样本
    5.5 湖西区农业景观解析
        5.5.1 自然形式特征
        5.5.2 水利形式特征
        5.5.3 农耕形式特征
        5.5.4 典型农田样本
    5.6 浙西区农业景观解析
        5.6.1 自然形式特征
        5.6.2 水利形式特征
        5.6.3 农耕形式特征
        5.6.4 典型农田样本
6 近现代圩区治理
    6.1 三次“联圩并圩”
        6.1.1 解放后
        6.1.2 文革后
        6.1.3 二十世纪80年代后
    6.2 联圩并圩规划及成果
7 总结
    7.1 太湖流域农业景观核心特征总结
        7.1.1 农地开垦类型的多样性
        7.1.2 土地格局划分的层级性
        7.1.3 农业景观系统的关联性
    7.2 太湖流域农业景观发展启示
        7.2.1 土地格局地域特征的保护
        7.2.2 农业生态系统智慧的延续
        7.2.3 和谐人居单元模式的构建
    7.3 研究不足与改进意见
    7.4 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重难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三峡人文文化、三峡宜昌库区文化
        二、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
        三、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山高林密的地形地貌
        二、丰富多样的河流水系
        三、复杂立体的气候差异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山地畲耕、谷底农耕的原始农业
        二、沿江而行,更迭频繁的过境贸易
        三、血缘聚落、地缘社会的集体劳作
    第三节 人文环境
        一、信巫重祀的民间信仰
        二、开放交融的航运精神
        三、不畏艰险的峡江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
        一、古代建筑
        二、古代遗址及古墓葬、石刻
        三、近现代重要史迹
    第二节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
        一、表演艺术
        二、民间文学
        三、传统知识技艺
        四、社会实践、仪式与民俗
    第三节 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
        一、文献资源
        二、影像文化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第一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一、三峡工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移民搬迁对社会文化的冲击
        三、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构建
        四、新三峡文化资源的形成
    第二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一、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
        二、政府引导的活态衍化
        三、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和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第一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
        一、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
        二、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三、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一、对基于资源特性保护的反思
        二、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
    第一节 国际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与经验借鉴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
        三、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节 基于文化本体特征的文化资源本体保护
        一、基于文化特征的分类管理
        二、基于文化过程的分层保护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空间构建
    第三节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二、基于体制机制的体系保障
        三、基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引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峡宜昌库区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附录2 三峡宜昌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及以上)
附录3 秭归县端午节文化活动访谈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与气候
        二、水系与土壤
        三、植物与动物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小结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人口政策
        二、清代人口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二、人口构成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二、清代土地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种植新趋势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森林资源衰减
        二、水土流失
    小结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多自然型河流的营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城市河流所面临及需解决的问题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畴
    1.3 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多自然型河流基本理论研究
    2.1 多自然型河流的相关概念
        2.1.1 多自然型河流的概念
        2.1.2 多自然型河流营建设计的内涵
    2.2 多自然型河流的特点
        2.2.1 材料的多自然
        2.2.2 生境的多自然
        2.2.3 景观的多自然
        2.2.4 文化的多自然
    2.3 多自然型河流营建的相关理论探讨
        2.3.1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2.3.2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
        2.3.3 生态修复理论
        2.3.4 生态水工学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多自然型河流的营建设计理念
        2.4.1 物质层面
        2.4.2 生命层面
        2.4.3 意识层面
    2.5 小结
第3章 多自然型河流营建中的生态水利设计
    3.1 生态水利设计的相关基本理论
        3.1.1 生态水利工程学的定义
        3.1.2 生态水利的内涵
        3.1.3 生态水利设计的含义
    3.2 生态水利设计的基本原则
        3.2.1 保证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原则
        3.2.2 增强河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3.2.3 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则
        3.2.4 强调河流流域的整体性原则
    3.3 多自然型河流的生态水利设计
        3.3.1 河道线性设计
        3.3.2 驳岸设计
        3.3.3 河流浅滩区设计
    3.4 小结
第4章 多自然型河流营建中的生态修复设计
    4.1 生态修复设计的相关基本理论
        4.1.1 生态修复的定义
        4.1.2 生态修复设计的目标
        4.1.3 河流系统生态功能表征
    4.2 生态修复设计的基本原则
        4.2.1 因地制宜原则
        4.2.2 自然为本原则
        4.2.3 功能配置原则
        4.2.4 时空分段原则
    4.3 多自然型河流的生态修复设计
        4.3.1 河道曝气生态景观设计
        4.3.2 微生物水下修复
        4.3.3 湿地修复设计
        4.3.4 生态浮岛设计
    4.4 小结
第5章 多自然型河流营建中的生态景观设计
    5.1 生态景观设计的相关基本理论
        5.1.1 生态景观设计的含义
        5.1.2 多自然型河流生态景观设计要素
    5.2 多自然型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5.2.1 遵循河流自然特性
        5.2.2 平衡河流空间格局
        5.2.3 追求河流美学品质
        5.2.4 保持河流地域特征
        5.2.5 延续河流历史脉络
    5.3 多自然型河流的生态景观设计方法
        5.3.1 多自然型河流空间景观结构布局策略
        5.3.2 多自然型河流多维空间景观设计
        5.3.3 多自然型河流文化景观营造
        5.3.4 多自然型河流景观要素设计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用生态学的理念改造海河流域水利工程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J]. 邓铭江,黄强,畅建霞,黄生志,郭爱军. 水科学进展, 2020(05)
  • [2]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修复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南皮县城南水系景观设计为例[D]. 魏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天津市海河滨河步道景观设计研究[D]. 刘莹.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4]城市生态防洪工程劣化评价及维修计划优化[D]. 张文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D]. 张成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以圩田开垦为主体的太湖流域农业景观研究[D]. 姜雪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 谭雪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10]多自然型河流的营建设计方法研究[D]. 高迪. 天津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用生态理念改造海河流域水利工程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