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丧葬风俗要改一改(论文文献综述)
李姝然[1](2021)在《《折梅笺》与明代民间实用性写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睿琦[2](2021)在《A公墓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时代不断发展,传统的殡葬行业正面临着转型与变革。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公墓市场也将迎来巨大发展,如何把握市场发展机遇,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切实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将成为关键,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相关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升级和变革中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在市场中不断推动正确生死观、价值观的落地和普及,提高整体殡葬行业发展水平,整个行业才能实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本文以STP营销相关理论、7Ps、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服务蓝图理论为基础,联系A公墓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及特点进行营销策略研究。首先介绍了公墓行业营销现状,A公墓企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利用PEST分析法,并对该企业营销环境进行分析。根据营销指导思想,对公墓市场进行细分、定位制定了A公墓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人员推销策略、有形展示策略、服务流程策略七个方面。产品策略包括拓展增值产品及服务,增加产品服务内容;价格策略结合A公墓企业市场定位以及竞争者价格策略进行定价;渠道策略包含拓宽传统直营、代理营销渠道以及发展网络营销新渠道;在促销策略方面,可通过人员推销、销售促进、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等;在客户开发方面,包含找出潜在客户、对潜在客户进行首次营销、维护并培养新客户等;有形展示方面将基于服务环境、社会荣誉与社会责任活动三个方面;服务流程方面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客户关怀等方面。论文最后也提出A公墓企业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从人力资源保障、配套设施保障以及管理制度保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张雪飞[3](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提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王寓凡[4](2021)在《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空间理论视角来看,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性空间再造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搬迁重塑扶贫搬迁人口所处的多维空间形态和属性,解决其贫困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后扶贫时代”,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下半篇文章”——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稳得住”、“能致富”,必须推动他们在安置点社区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然而扶贫搬迁人口由于自身综合素质较差,加之搬迁的后续扶持工作绝大多数由政府绝对主导,他们的社会适应面临着诸多困境。基于此,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多元主体参与的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空间再造,以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空间理论建立了“空间再造——社会适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意义空间再造三个维度,分析空间再造对社会适应的复杂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选用个案研究法和类型学研究法,资料收集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文献法。在案例选择上,本研究选取了我国贵州省B市BYL和SXGZ两个城镇集中安置点社区作为研究个案,两地的易地扶贫搬迁都主要是由政府和企业协作共同推进的。在实地调研中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第一,物理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生计模式适应。在搬迁初期分离、集聚、垂直、封闭和统一分配的物理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方式适应出现生活节奏紊乱和公私生活分明的问题,他们的生计类别虽然因生计空间集聚而更为多元,但生计适应依然存在脆弱、过度组织化的问题。在搬迁后期,随着物理空间再造的调整和推进,品质提升、开放和灵活分配的物理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生活节奏重回规律、公私生活井然有序,生计模式也变得正式、可持续,此时物理空间再造对他们的生活生计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社会适应水平也逐步提升。第二,社会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适应。在搬迁初期物理空间再造产生了异质、疏离的社会空间,加之制度强推和排斥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导致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适应出现信任缺失、无话题和内外失衡的问题,社会参与适应出现无效参与的问题。在搬迁后期,随着社会空间再造的调整和推进,关系重构、制度重建和吸纳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使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中信任得以重塑、话题得以回归且交往向度达到了内外平衡,社会参与也变为有效参与,此时社会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社会适应水平逐步提升。第三,意义空间再造主要影响扶贫搬迁人口心理和文化适应。在搬迁初期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再造给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带来了诸多消极情感体验和模糊矛盾的空间认知,加之意义空间再造中无差别、不当的激发感恩和编织想象,以及文化区分和文化灌输,导致不同类型扶贫搬迁人口的地点认同感低、归属感弱,对新文化也采取拒斥态度。在搬迁后期,意义空间再造开始有针对性地情感建设、内外联动的认知塑造和文化融合,提高了扶贫搬迁人口的地点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使他们愿意接纳新文化,此时意义空间再造对他们的地点认同感、地点归属感和文化态度产生了积极影响,社会适应水平也逐步提升。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抽象出空间耦合这一解释机制,认为只有空间再造实现了空间耦合——不同维度空间之间达到良性互构状态,才能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虽然在本研究中,空间再造主体(政府和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空间再造逻辑,扶贫搬迁人口与其他类型移民相比也具有独特的空间特性和需求,但只要空间再造主体找准实现空间再造逻辑耦合的动力和基础,推动空间再造逻辑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空间需求相耦合,就能使所再造的空间达到耦合状态,以促进扶贫搬迁人口实现高水平的社会适应。在“后扶贫时代”,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空间再造的多元主体必须责权分明,空间再造也必须循序渐进。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激发扶贫搬迁人口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制度性空间再造向能动性空间再造转变,才能使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水平稳步提升,最终实现高质量市民化,使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战略实现精准有效对接。
徐雪莲[5](2020)在《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滥觞于清朝末期,勃兴于民国前期和中期,此后趋于式微并走向转型。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挽救濒于亡国灭种边缘之国家,必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民众。于是,各种旨在改善民生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民众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等,其中皆包含教育救民、济民、惠民的思想追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都有大量关于教育功能、受教育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见解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等,体现出教育民生思想。本研究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民生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为代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目标内涵、演化历程及其实践影响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理清其逻辑理路和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局限性及现实启示。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述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缘起、界定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论述相关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等。第一章阐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政治的沉沦、经济的衰微、文化的鸿沟、教育的维艰和民生的凋弊,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是其产生的外部渊源。以此发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教育的民生功能的重新认识与期求。第二章考察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程。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潮形成期、高潮勃发期以及由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或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转轨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为代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并考察教育民生实践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无论是教育家们教育宗旨的树立、教育对象的划定、教育路径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内容都体现出对民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其推行的教育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对象;凡是能够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字、生计、卫生、健康、休闲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内容;他们的教育路径始终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民生思想并进行比较。三人的教育民生思想不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第四章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并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以民为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上均以生活为本位;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时代,知识分子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加之教育家们自身的局限,导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无力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地带。第五章论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对当下教育民生建设的启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等一大批教育家殚精竭虑,对国家、对民众的热爱与自身教育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尽管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其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民生功能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国内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育本身,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不仅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国外,不仅受到了关注与盛赞,也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民生工作的蓝本;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民生事业建设中,要踏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完善并切实执行教育民生政策,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向度,努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教育家办学应具有民生情怀。
陈宛妮[6](2020)在《山西长子鼓书女性艺人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子鼓书是山西长治地区民间说唱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艺人以精湛的技巧、庞大的数量成为长子鼓书的代表群体,并带动鼓书市场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但是她们长期以来在说书行业中被边缘化,未受到足够重视,所以有必要研究女性艺人群体的生成与话语表述。文章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鼓书女艺人在择业观念、学艺过程、舞台表演、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建构与呈现,以女性的视角对长子鼓书做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讨论以女性为主的艺人性别构成对长子鼓书发展模式产生的影响,以及民间艺术对女艺人的反向影响。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阐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梳理了关于说唱曲艺、长子鼓书、性别与社会性别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研究所运用到的方法与资料来源。第一章从文化生态环境的角度概述了长子鼓书的发展,并探讨了鼓书市场繁荣的成因。第二章论述了女性艺人群体生成的过程,根据经济与血缘、地缘的关系解释了女性艺人数量庞大的原因。第三章对女艺人群体的从业和婚恋进行了详细阐述,分别从学艺经历、出师登台的阶段了解女性艺人这个群体,并分析了其职业对婚恋观的影响。第四章从鼓书书词方面讨论女艺人对鼓书文本女性形象塑造的引导,以及自我性别意识的放大。第五章总结了以女艺人为主的鼓书说唱的表演场合,并论述鼓书表演场景中女艺人与社会礼俗活动的互动。
杜雨芹[7](2020)在《袁说友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袁说友,南宋时期活跃于“中兴四大家”稍后的诗文家,一生历经高宗至宁宗四朝;着述颇丰,除个人诗文集《东塘集》外,还有易学着作《择善易解》,任官时还组织修订了《成都志》,编撰了《成都文类》。袁说友交游可考者约139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楼钥、许及之、萧德藻等人关系密切,诗文互动频繁。同时,其诗歌有明显受到“中兴四大家”影响的部分。首先,受杨万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浅易平熟,不用典故,不显学问,二是幽默风趣、诙谐滑稽的审美意趣;其次,与范成大关注农民困苦的部分相似,袁说友所作农事诗十分关注农村劳作和农民生活;最后,袁说友继承了陆游的爱国主义传统,他所作部分表现收复之志的诗歌,大多豪纵跌宕。袁说友现存诗歌660余首,酬赠诗、纪游诗最多,其次有咏物诗、闲适诗、题壁诗、题跋诗、农事诗等类型。其中,纪游诗最佳,尤以入蜀一路所作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最为人称道,笔法超绝,有李白、韩愈、苏轼之风韵。其他题材诗歌虽稍稍逊色,部分缺乏诗味,但诗人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擅长描写,能够选择精准的词语和意象来构成鲜明的形象和场景;二是情感复杂,诗中有对官事的倦怠、对湖山的向往,亦有对恢复中原的期待、对朝政现实的记录。袁说友诗歌整体具有清新瑰丽、豪纵跌宕两类风格,诗人喜爱并追求“清新”的诗风,多用此类风格的词汇和意象,“豪纵”风格则主要体现在写景纪游、家国情怀两个方面,前者以入蜀路途所作诗歌为代表,后者多表达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志气。在创作手法上,首先是多虚字、数字,诗人常用虚字来传递感受、曲折意思,用数字构成对偶、比喻、夸张、对比等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其次是多重言叠词与同字反复,诗人巧妙利用叠词达到加强描写、摹声传情的目的,又常利用同一个字的重复,使诗句显示出环叠不尽、音节流畅的特点。
王亚琦[8](2020)在《论路遥小说中的“城乡交叉地带”》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个作家,路遥鼓舞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中坚力量投入到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中去。来自陕北黄土高原的他,作为农民的儿子,终其一生努力在“城乡交叉地带”寻找农村青年的人生出路,他的笔触温暖细腻,思维超前卓越,因为精湛尖锐的观察力,使他善于发现社会底层隐匿的矛盾冲突,同时深藏于路遥文本中的那股精神力量,是结合他自身坎坷的生活经历,融入劳动者的淳朴情感,所共同创造的。站立于黄土地上,追寻怒放的生命,不囿于现实的泥沼,直面苦难,顽强拼搏,路遥用自己的文学语言呼应和承担着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城乡交叉地带”是路遥独创的文学地理空间,讲述这里发生的故事,描绘这里曾有的风景,是他执着于文学的根本动力。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运用文本解读法和文艺学,结合社会学和佛洛依德性学原理等理论方法,第一章节主要是深入探究路遥创作的专属空间“城乡交叉地带”,分析路遥文本中所出现的地理区划单位,如中短篇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大马河川”,《平凡的世界》中的“双水村”、“原西县”等,它们承载了作者创作的文本空间。通过从原型解读、社会状况和文化状貌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发掘文本故事发生背后,作者试图揭示的时代深层伦理;第二章节主要是对“城乡交叉地带”的婚恋情节进行主题研究,路遥笔下发生在“城乡交叉地带”的爱情故事是作者关注的重心,同时婚恋书写也是作者文本中主要的精神枝干,串联全篇。这里试图对路遥文本中发生的恋爱故事及其双方进行全方位解读,主要从婚恋发生的时代语境、价值观念和女性意识三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三章节主要是对“城乡交叉地带”的乡土观念进行系统划分,开挖乡土观念中的古老思想及其观念,寻找苦难哲学和奉献意识加持下,个体所呈现出的独立价值追求,对作者渗透文本角落的“乡土”进行追根溯源,回望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史,结合作家创作思想及其理念,解读其中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主要从土地本位、劳动至上和个体生存三大精神机制进行详细地阐释。结语部分试图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纵向与横向两大角度,比较分析路遥“城乡交叉地带”在文学史上的独有性及其价值意义,展现路遥创作在文学史上的独异色彩。
何曼[9](2020)在《先秦诸子说舜研究 ——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中心进行考察》文中认为论文“先秦诸子说舜研究”是以先秦儒、墨、道、法四家为主要范围,从文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先秦儒、墨、道、法四家如何塑造的舜形象。因此,论文首先要探究舜的原型形象,以之作为先秦儒、墨、道、法四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重塑舜形象的基础。儒家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进行舜形象的塑造。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因此,儒家舜的形象塑造,是为了“重其言”,亦是为了宣传儒家的思想学说;道家主要是以庄子为代表进行舜形象的塑造。道家以“道”为宗,“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因此,《庄子》中舜形象的塑造与其深邃的“道”的思想息息相关,这使得《庄子》塑造的舜形象与儒家迥异。“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大夫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墨家以墨子为代表进行舜形象的塑造,其舜形象的塑造便与儒道两家有很大不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进行舜形象的塑造,与上述儒墨道三家截然不同。四家诸子为何说舜?以及有关舜的形象塑造缘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性?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这也是本论文着重探究的部分。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梳理前人对舜形象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学界舜形象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做了简要分析和阐述,以之作为论文展开的基础。第二部为舜的原型形象的论述。借助方家对现存最早的《山海经》的成书进行推论,得到舜确有其人的结论。《山海经》中舜的天神形象,神话历史化之后成为了《尚书》中人间帝王的形象,舜的原型形象的特点被诸子采用并且置换变形成诸子文章中舜的形象。第三部分探讨了先秦儒家、墨家书中有关舜形象的塑造。论文着重通过对孔子《论语》、《孟子》、《荀子》中的舜形象与舜的原型形象之比较、与儒家内部之间的对比中,阐明了儒家塑造的舜形象的丰富性、差异性的特点。接着探究了《墨子》中舜形象的塑造及其与儒家舜形象塑造的不同之处。第四部分首先阐明了先秦道家、法家有关舜形象的塑造。并且通过庄子所塑造的舜形象、韩非子所塑造的舜形象与儒家所塑造的舜形象及舜的原型形象相比较而体现出的差异性之特点。第五部分分析了先秦诸子儒、墨、道、法四家舜形象塑造的丰富性、差异性的原因。其内因是先秦诸子借助舜这一人物形象,为自家学说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得舜呈现出鲜明迥异的特征。其外因是与诸子们经历的时代变革有关。由于各家代表人物面对的时代问题不同,学说理论就会存在差别,因而体现诸子中的舜形象也就具有了差异性。
杨坤[10](2020)在《新时期《长江文艺》研究(1978-1994)》文中认为本文以《长江文艺》为研究对象,廓清其作为地区刊物在新时期如何通过一系列办刊实践明确自己的定位及文学风格。具体来说:一是探讨《长江文艺》在培养湖北本土作家、批评家队伍中所起到的作用,二是探究《长江文艺》在改革开放初期继承和坚守现实主义风格方面所作的努力,三是探寻它在挖掘湖北民族文学资源方面推波助澜的影响,在以上三点论述基础上,反思《长江文艺》存在的局限与不足。本论文在对相关文献史料整理基础上,尝试回归刊物本身,对其创刊历史、栏目设定、编辑风格、封面设计等情况做出分析:绪论简述《长江文艺》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在研究现状综述基础上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新时期初期《长江文艺》的复刊与新生。首先溯源1978年《长江文艺》复刊的背景及复刊词中体现的整体定位;接着从栏目设置和装帧设计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复刊后的整体刊物风貌,进而阐明《长江文艺》的办刊方向。第二章重点阐述《长江文艺》在新时期对湖北作家、批评家队伍的培养。前两节论述杂志如何提出“三梯队”的战略布局,即“争取老作家的支持,助力中青年作家的发展,发掘更多的后起之秀”,并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发表作品、组织活动等;第三节论述杂志如何通过发起一系列讨论,如对熊召政诗歌《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的讨论、“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等,在当时湖北批评界乃至全国引起广泛回应,从而建立起一支百家争鸣、名家众多的批评家队伍。第三章具体阐述新时期初期《长江文艺》对现实主义风格的延续和坚守。第一节从发表篇目的题材、举办活动的倾向等方面,阐述新时期《长江文艺》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复兴与发扬湖北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得杂志在变化多端的新时期得以形成自身平实稳健的风格;第二节论述《长江文艺》在各种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如何作出回应并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如尝试性地推出了“西方文海一勺”、“美学漫笔”等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栏目,发表如黄大荣等具有探索性意识的作家作品,为一贯坚持现实主义风格的《长江文艺》增添了另类色彩。第四章聚焦《长江文艺》在新时期对湖北民族资源的开发。第一节通过整理《长江文艺》所发表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说明新时期湖北少数民族作家群的构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以土家族作家叶梅为例具体展示《长江文艺》对本省少数民族作家的关注和帮扶;第二节就《长江文艺》上发表的少数民族文学具体篇目,论述《长江文艺》对本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发掘的具体方面,再通过列举《长江文艺》组织的少数民族文学活动,进一步强调《长江文艺》如何为湖北民族文学发展助力,在此过程中也使刊物获得了较为鲜明的身份标识,最后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思考。结语部分概述《长江文艺》在新时期对湖北文学发展所产生的意义,继而对地区刊物在地区文学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利弊思考,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史整体发展的视角与知识,对新时期《长江文艺》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反思。
二、农村丧葬风俗要改一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丧葬风俗要改一改(论文提纲范文)
(2)A公墓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STP营销相关理论 |
2.2 7Ps营销相关理论 |
2.3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4 服务蓝图理论 |
3 A公墓企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公墓行业营销概况 |
3.1.1 我国殡葬行业变革历程 |
3.1.2 公墓行业营销特点 |
3.2 A公墓企业概况 |
3.2.1 A公墓企业基本概况 |
3.2.2 A公墓企业服务简介 |
3.3 A公墓企业营销问题分析 |
3.3.1 A公墓企业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 |
3.3.2 A公墓企业销售人员的销售技能有待加强 |
3.3.3 分销渠道单一,滞后于客户需求 |
3.3.4 产品品类偏少 |
3.3.5 经营理念缺乏市场导向 |
4 A公墓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竞争者分析 |
4.2.1 B公墓企业 |
4.2.2 C公墓企业 |
4.3 A公墓企业内部市场前景 |
4.3.1 A公墓企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
4.3.2 A公墓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
4.3.3 营销渠道分析 |
4.3.4 销售人员结构分析 |
5 A公墓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
5.1 目标市场的细分与选择 |
5.1.1 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 |
5.1.2 A公墓企业市场定位 |
5.2 A公墓企业服务营销策略建议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2.5 人员推销策略 |
5.2.6 有形展示策略 |
5.2.7 服务流程策略 |
6 A公墓企业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6.1 人力资源保障 |
6.1.1 销售人员增设方案 |
6.1.2 销售队伍专业素质培养 |
6.2 配套设施保障 |
6.2.1 园区配套 |
6.2.2 交通配套 |
6.3 管理制度保障 |
6.3.1 培训机制 |
6.3.2 人才激励制度 |
6.3.3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
6.4 信息化系统保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0.5 创新点 |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
2.2.1 家庭生产 |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
3.3.2 妇女解放思潮 |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余论 |
5.1 余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一、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简述 |
二、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回顾 |
三、空间视角下的移民社会适应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及案例简介 |
第四节 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空间理论回顾 |
一、“空间转向”前的经典空间理论 |
二、“空间转向”后的空间理论 |
三、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的空间理论 |
四、评述:空间理论的局限和突破 |
第二节 “空间再造—社会适应”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空间再造:内涵、主体与维度 |
二、社会适应:层次、表征和实践 |
三、“空间再造—社会适应”分析框架何以可为 |
第三章 物理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物理空间再造 |
一、空间的分离与集聚 |
二、空间的垂直、封闭和统一分配 |
第二节 物理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紊乱的生活节奏 |
二、公私分明的生活 |
三、脆弱、过度组织化的生计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物理空间再造 |
一、空间的品质提升 |
二、空间的开放和灵活分配 |
第四节 物理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生活节奏重回规律 |
二、公私有序的生活 |
三、正式、可持续的生计 |
第四章 社会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一、异质疏离的社会空间 |
二、制度强推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三、排斥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 |
第二节 社会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信任缺失的社会交往 |
二、无话题的社会交往 |
三、内外失衡的社会交往 |
四、无效的社会参与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一、关系重构的社会空间再造 |
二、制度重建的社会空间再造 |
三、吸纳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 |
第四节 社会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信任重塑的社会交往 |
二、社会交往有话题 |
三、内外平衡的社会交往 |
四、有效的社会参与 |
第五章 意义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搬迁初期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一、激发感恩的意义空间再造 |
二、编织想象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三、文化区分和文化灌输的意义空间再造 |
第二节 意义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困扰 |
一、低认同感和弱归属感 |
二、文化拒斥 |
第三节 搬迁后期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一、情感建设的意义空间再造 |
二、内外联动的意义空间再造 |
三、文化融合的意义空间再造 |
第四节 意义空间再造对扶贫搬迁人口社会适应的促进 |
一、高认同感和强归属感 |
二、文化接纳 |
第六章 空间耦合:空间再造促进社会适应的解释机制 |
第一节 空间耦合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实现条件 |
第二节 逻辑差异和独特需求: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困境 |
一、政府空间再造的逻辑:短期性、支配性和均等化 |
二、企业再造空间的逻辑:长效性、包容性和精细化 |
三、扶贫搬迁人口的空间特性和空间需求 |
第三节 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路径和表征 |
一、搬迁后期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路径 |
二、搬迁后期空间再造实现空间耦合的表征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政府部门/企业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2: 扶贫搬迁人口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中国古代教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
(二)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但缺少系统整理研究 |
(三) 中国当代教育民生建设及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民生 |
(二) 教育民生 |
(三) 教育民生思想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 为教育民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二) 为我国当前教育民生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
五、研究思路 |
六、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1. 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 |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
七、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领域的开新 |
(二) 研究范式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政治的沉沦 |
二、经济的衰微 |
三、文化的下行 |
四、教育的维艰 |
(一)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
(二)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
(三)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失学罢课现象频发 |
(四) 文盲人数众多,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
五、民生的凋敝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
(一) “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点燃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火种 |
(二) 科学与民主催发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 |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
(一)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二)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
(一) 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
(二) 改良派教育舆论与实践的影响 |
(三) 政府政策的支持 |
(四) 教育家办学的涌现 |
(五) 教育家办学的社会影响 |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一)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二)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
(一) 教育民生的方法选择 |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
(一) 教育心理研究与实验——解决谁可以受教育的问题 |
(二) 文艺研究与实验——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民众接受教育的工具 |
(三) 生计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
(四) 卫生教育研究与实验——增强民众体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 |
(五) 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 |
(六) 休闲教育研究与实验——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 |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
(一) 编写教材——编辑符合民情的教学内容 |
(二) 编辑民众读物——传播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丰富精神生活 |
三、出版学术期刊 |
(一) 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传播教育民生思想与理论,交流教育民生工作经验 |
(二) 教学辅导类学术期刊——提高学习效果,传授民生知识 |
四、教育成果推广 |
(一) 实验区内各项教育的推广 |
(二) 实验区的拓展 |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
(一) 大教育的概念 |
(二) 中国近代教育家对大教育的追求 |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
四、精神生活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延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价值澄明 |
一、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创新的历史价值 |
(一) 从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 对古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 对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创新 |
二、以民为本、教育济民的社会价值 |
(一) 强调教育为民服务 |
(二) 重视民众的主体性 |
三、以民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 |
(一) 平民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二) 民众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三) 民生本位教育的民生取向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 |
二、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 |
四、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 |
五、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外在制约 |
(一) 政治因素的制约 |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
(三) 文化因素的制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 |
一、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
(一) 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 |
(二) 彰显了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
二、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教育影响 |
(一) 促进教育民生政策的生成 |
(二) 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 |
三、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国际影响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 |
二、完善并推进实施教育民生政策 |
三、关照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 |
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 |
五、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民生情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山西长子鼓书女性艺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4 对本文使用概念的说明 |
第一章 长子鼓书的文化生态 |
1.1 特殊的地理环境 |
1.2 长子鼓书的发展历程 |
1.3 鼓书市场的繁荣及成因 |
第二章 女性艺人的群体生成 |
2.1 女性艺人的出现 |
2.2 长子鼓书的团体类型 |
2.3 同乡同业的发展模式 |
第三章 女性艺人的技艺习得与婚姻家庭 |
3.1 学艺与女性艺人的职业养成 |
3.2 演艺与女性艺人的表演创造 |
3.3 家庭与女性艺人的择偶观 |
第四章 书词的形象塑造与性别话语 |
4.1 书词的类型 |
4.2 代际关系故事 |
4.3 婚姻家庭故事 |
第五章 女艺人的社会礼俗展演 |
5.1 女艺人的表演场合 |
5.2 西河底村“龙王爷生辰” |
5.3 杨家岭村“父母周年”纪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田野日志 |
附录2 访谈资料 |
附录3 鼓书文本 |
附录4 长子县部分鼓书说唱团团体信息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袁说友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袁说友生平及着述简介 |
第一节 成长环境:南宋福建与建宁府 |
一、“东南全盛之邦”的福建 |
二、“八闽上郡”的建宁府 |
第二节 生平经历:人生行迹与朝政作为 |
一、人生行迹简述 |
二、奏疏内容及朝政作为 |
第三节 着述简介 |
一、《东塘集》 |
二、《择善易解》 |
三、《成都文类》 |
四、《成都志》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袁说友交游与创作 |
第一节 袁说友交游人物表 |
第二节 主要交游人物 |
第三节 群体活动 |
一、同年会与同年交往 |
二、共观并蒂双莲、麦秀两岐 |
三、巫山十二峰唱和 |
第三章 袁说友诗歌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交游与仕宦:酬赠诗、农事诗 |
一、宴饮酬答,景物述怀:唱和诗 |
二、以文载心,言语关情:寄赠诗 |
三、依依惜别,款款祝福:送别诗 |
四、祈雨祈晴,心系百姓:农事诗 |
第二节 行迹与山水:纪游诗、题壁诗 |
一、清秀雅致的湖州风光 |
二、豪壮险峻的入蜀山水 |
第三节 生活与精神:闲适诗、咏物诗、题跋诗 |
一、闲适诗 |
二、咏物诗 |
三、题跋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袁说友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艺术风格 |
一、清新瑰丽 |
二、豪纵跌宕 |
第二节 诗法技巧 |
一、用字:虚字与数字 |
二、声韵:重言叠词与同字反复 |
第三节 袁说友与“中兴”诗人 |
一、袁说友与杨万里 |
二、袁说友与范成大、陆游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论路遥小说中的“城乡交叉地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城乡交叉地带”的原型解读 |
(一)“城乡交叉地带”的地理区位 |
(二)“城乡交叉地带”的社会状况 |
(三)“城乡交叉地带”的文化状貌 |
二、“城乡交叉地带”的婚恋书写 |
(一)婚恋的时代语境 |
(二)婚恋的价值观念 |
(三)婚恋中的女性意识 |
三、“城乡交叉地带”的乡土观念 |
(一)土地本位思想 |
(二)劳动至上观念 |
(三)个体生存意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先秦诸子说舜研究 ——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中心进行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 |
三、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四、论文研究的方法和理论 |
第一章 舜原型 |
第一节 从《山海经》中看舜 |
一、《山海经》与舜的原初形象 |
二、《山海经》中的舜形象 |
第二节 从《尚书》中看舜 |
一、舜神话历史化的条件 |
二、《尚书》中的舜形象 |
第二章 先秦儒、墨对舜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论语》中舜的形象塑造 |
一、《论语》中的舜形象 |
二、《论语》中舜形象的个性特点 |
第二节 《孟子》中舜的形象塑造 |
一、《孟子》中的舜形象 |
二、《孟子》中舜形象的个性特点 |
第三节 《荀子》中舜的形象塑造 |
一、《荀子》中的舜形象 |
二、《荀子》中舜形象的个性特点 |
第四节 《墨子》中舜的形象塑造 |
一、《墨子》中的舜形象 |
二、《墨子》中舜形象的个性特点 |
第三章 先秦道、法对舜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庄子》中舜的形象塑造 |
一、《庄子》中的舜形象 |
二、《庄子》中舜形象的个性特点 |
第二节 《韩非子》中舜的形象塑造 |
一、《韩非子》中的舜形象 |
二、《韩非子》中舜形象的个性特点 |
第四章 先秦儒、墨、道、法舜形象塑造差异性的原因 |
第一节 先秦儒、墨、道、法舜形象塑造差异性的内在原因 |
第二节 先秦儒、墨、道、法舜形象塑造差异性的外在原因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新时期《长江文艺》研究(1978-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长江文艺》历史发展概况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新时期《长江文艺》的复刊与新生 |
第一节 1978年的回归 |
一、《长江文艺》复刊的历史背景 |
二、《长江文艺》复刊的过程 |
三、《长江文艺》复刊的宗旨及定位 |
第二节 复刊后的新面貌 |
一、栏目设置概况 |
二、装帧设计概述 |
第二章 《长江文艺》对湖北作家、批评家队伍的培养 |
第一节 老作家的复出与归来 |
一、“复出之作”与特色活动整理 |
二、针对老作家的特色栏目概述 |
三、湖北“文坛三老” |
第二节 中青年作家的扶持与涌现 |
一、“文学青年之页”的栏目设置 |
二、“创作班”“研讨会”“刊授班”中的薪火相续 |
三、地方文学的“三梯队”布局 |
第三节 批评家队伍的建设与理论自觉 |
一、湖北文学批评队伍的摇篮与基地 |
二、批评视野中的地方性与全国性 |
第三章 《长江文艺》现实主义风格的延续与坚守 |
第一节 现实主义风格的复兴与发扬 |
一、以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为主的刊物内容 |
二、文学活动组织中的现实主义倾向 |
第二节 现代主义潮流冲击下的回应与尝试 |
一、“评论员文章”与“编者的话” |
二、“西方文海一勺”与“美学漫笔” |
第四章 《长江文艺》对湖北民族文学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长江文艺》与少数民族作家 |
一、《长江文艺》上的湖北少数民族作家群 |
二、走向全国的土家族作家叶梅 |
第二节 《长江文艺》与少数民族文学 |
一、作品发表与对民族文学资源的挖掘 |
二、活动组织与对民族文学传统的发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长江文艺》复刊号封面 |
附录二: 《长江文艺》目录 |
附录三: 《长江文艺》1982年第2期封面 |
附录四: 《长江文艺》1987年第6期封面 |
致谢 |
四、农村丧葬风俗要改一改(论文参考文献)
- [1]《折梅笺》与明代民间实用性写作[D]. 李姝然. 辽宁大学, 2021
- [2]A公墓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李睿琦.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4]空间再造与扶贫搬迁人口的社会适应 ——基于贵州省B市BYL和SXGZ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研究[D]. 王寓凡.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D]. 徐雪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6]山西长子鼓书女性艺人群体研究[D]. 陈宛妮. 山西大学, 2020(01)
- [7]袁说友诗歌研究[D]. 杜雨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论路遥小说中的“城乡交叉地带”[D]. 王亚琦.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先秦诸子说舜研究 ——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中心进行考察[D]. 何曼.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新时期《长江文艺》研究(1978-1994)[D]. 杨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