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施泰纳针轴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双施泰纳针轴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一、双斯氏针轴位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焦福德,庄云强,应霁翀,陈剑明,刘建磊,虞天明,姜刚强[1](2022)在《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棒联合克氏针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棒联合克氏针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三病区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棒联合克氏针治疗的37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25例, 女12例;年龄(48.2±5.6)岁(20~69岁);左侧12例, 右侧20例, 双侧5例;跟骨Sanders分型:Ⅱ型20侧, Ⅲ型22侧。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hler角、Gissane角。术后6个月采用Morrey法评价术后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功能效果。结果 37例患者均获随访, 时间(15.2±2.7)个月(13~1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皮肤坏死、克氏针变形或断裂、骨折复位丢失、克氏针针道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7例患者跟骨解剖形态均恢复满意, 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hler角为13.3°±1.6°、32.5°±5.5°、32.7°±5.4°, Gissane角为78.3°±6.7°、127.2°±6.7°、128.0°±6.4°, 以上指标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距下关节活动度:轻度25例, 中度12例, 中度以上受限率为32.4%(12/37)。术后12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12例, 良21例, 可4例, 优良率为89.2%(33/37)。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棒联合克氏针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

胡朝期[2](2021)在《撬拨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期间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门、急诊收治的新鲜跟骨骨折病例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使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同时结合中医手法整复及中药内服外用辩证论治,试验组在术中对撬拨后跟骨后关节面下的骨缺损区域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进行植骨治疗,对照组则对骨缺损不予特殊处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及手术前、后患足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L)、跟骨高度(H)、跟骨宽度(W)、患足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Maryland足功能评分、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测得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L)、跟骨高度(H)、跟骨宽度(W)在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试验组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大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患足开始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后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关节面再塌陷以及Bohler角、Gissane角的再丢失,提高患者足功能评分,且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术后远期患足的功能恢复,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黄平,陈先进,郭艳幸,张道平,吴德林,施磊[3](2020)在《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采用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指导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指导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28例,均为单足,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4~55(37.2±3.9)岁。手术前后测量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对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6(13.7±1.3)个月。所有骨折获得愈合,愈合时间9~12(10.2±1.3)周,术后无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骨髓炎发生。跟骨宽度由术前的(34.15±2.58) mm降至术后的(30.49±2.37) mm(P<0.05),Bohler角由术前的(14.16±3.27)°增加至术后的(31.95±3.07)°(P<0.05),Gissane角由术前的(128.45±9.04)。降至术后的(120.83±8.15)°(P<0.05)。Maryland足部评分由术前的(15.68±4.73)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88.32±2.65)分,其中优1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结论: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指导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接受程度高,且对骨折周围软组织条件无特殊要求。但须注意避免选择粉碎严重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

李杰[4](2020)在《临时应用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34例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回顾性的探讨了临时应用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技术要点与疗效。方法:在此项回顾性的研究中,从2016年6月到2018年4月,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0位患者34例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了 LRS外固定临时固定辅助微创内固定。通过术前和术后进行X线和CT扫描,确定跟骨骨折的Sanders分型,同时测量术前术后跟骨的长度,高度,宽度,跟骨的Bohler角(跟骨结节关节角)和后足的内外翻角度,并进行比较。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1年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对患足的功能通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28位患者32处骨折获得随访。其中男性患者25人,女性患者3人,年龄为平均43.56±10.3 7岁(21岁至60岁)。根据Sanders骨折分型,其中17例为Ⅱ型,9例为Ⅲ型,6例分为Ⅳ型。其中,左足18例,右足14例。平均随访20.66±5.55个月(12个月至32个月)。在最后一次随访中,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为85.3,结果为7例优秀,20例良好,4例可和1例差。20例患者手术后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受到轻微限制。平均Bohler角[术前8.65±17.03°(从-21.5°至 33.10°)对术后 21.57±9.63°(从-3.53°至 40.50°)],跟骨平均高度[(术前41.11±5.84 mm(从24.00至52.30 mm)对术后47.61 ±3.62 mm(从36.10至56.10 mm)]有显着改善,跟骨平均长度[术前76.98±6.93 mm(从 58.40 至 90.10 mm),术后 80.29±5.86 mm(从 70.00 至 93.20 mm)],跟骨平均宽度[术前47.66±5.98 mm(从36.40至61.70 mm),术后40.92 ±5.80 mm(从31.90至58.30 mm)],后足平均外翻角[术前4.23±0.54°(从3.12°至 5.37°),术后 5.46 ± 0.47°(从 3.87°至 6.20°)](P<0.05)。手术时间平均为81.68±15.69分钟(从63到121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13.6天。所有骨折均愈合,无术后软组织并发症或深层感染。在6例患者中观察到局部短期骨质疏松症,予以对症治疗在5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一名患者出现脚底麻木,但不影响步态或步行功能。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LRS外固定临时固定辅助微创内固定可以最大程度通过恢复跟骨高度,长度和宽度而重建跟骨形状及距下关节表面。同时避免了传统外侧L形切口的软组织并发症,这种简便的手术方案,更适合复杂的跟骨骨折,尤其是Sanders 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为其他外科医生治疗跟骨骨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的治疗方法。

苏博源,潘永雄,洪劲松,杨勤梦[5](2020)在《距下关节镜联合后侧小切口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通过比较距下关节镜联合后侧小切口与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距下关节镜联合后侧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正骨医院足踝外科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5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患者男43例,女42例;年龄32~58岁,平均46.0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距下关节镜联合后侧小切口手术治疗(关节镜组,40例)和经跗骨窦切口治疗(跗骨窦组,4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6~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关节镜组和跗骨窦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6±2.4)周和(8.9±1.8)周,末次随访时的AOFOS的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2.5±5.6)分和(85.1±4.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手术时间[(43.6±5.4)min]少于跗骨窦组[(56.5±6.4) min],关节镜组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2.5%(1/40)低于跗骨窦组15.6%(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距下关节镜联合后侧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作为治疗跟骨骨折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施磊,陈先进[6](2019)在《闭合复位横向钉联合轴向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闭合复位横向钉联合轴向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40例跟骨骨折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25~58岁,中位数42岁。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且骨折均波及关节面。高处坠落伤30例,车祸伤10例。按照Paley分类标准,Ⅱa型12例、Ⅲa型28例;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32例、Ⅲ型8例。通过撬拨结合手法复位恢复跟骨形态,然后利用2枚空心钉轴向固定,1枚空心钉横向固定。术后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同时观察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受伤至手术时间2~4 d,中位数3 d。手术时间30~45 min,中位数37 min。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4周,中位数13周。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B?hler角由术前2.5°±0.9°改善为30.2°±1.7°,Gissane角由术前161.0°±0.9°改善为133.6°±6.9°,跟骨宽度由术前(39.3±3.8)mm改善为(32.2±2.8)mm;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69~95分,其中优28例、良8例、可4例。1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但未见明显跛行,予以患足局部中药薰蒸及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1周后疼痛较前缓解,但仍有隐痛存在;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肌腱炎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横向钉联合轴向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有效恢复跟骨形态、固定牢固,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足部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邬博来,王宝虎,吴乐彬[7](2019)在《内侧撑开器与斯氏针牵开纠正跟骨骨折内翻畸形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使用内侧撑开器与斯氏针牵开纠正跟骨骨折内翻畸形的优缺点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湖州市中医院收治跟骨骨折病例60例,男53例,女7例;年龄19~63(39.8±5.9)岁。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病例分为2组,撑开器组30例,斯氏针组30例。术前术后拍摄患足X线平片,测量跟骨的Bǒhler’s角、Gissane’s角、内翻角、长度、宽度及高度,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影像学指标,术后随访观察患足功能,评估方式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ǒhler’s角、Gissane’s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撑开器组术后跟骨内翻角纠正情况优于斯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撑开器组的AOFAS评分为(85.29±6.67),与斯氏针组评分(63.11±9.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手术中使用内侧撑开器相较于使用斯氏针牵开,能更好地纠正跟骨内翻角,且没有对跟骨其他因素的改善造成不良影响。

张道平[8](2019)在《3D打印在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与非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对比,以评估3D打印技术在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芜湖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患者30例,纳入研究,将利用3D打印辅助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纳入实验组,采用非3D打印辅助的常规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术前根据患者跟骨影像资料进行3D打印,并在打印模型上进行观察跟骨形态、模拟骨折复位、设计手术方案,然后按术前模拟进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由术者通过观察跟骨侧轴位X线及CT平扫与三维重建等影像学资料进行了解跟骨形态、设计手术方案,然后再进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并将术后跟骨B?hler角、Gissane角、AOFAS功能评分与术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数据分析显示,两组在术后跟骨B?hler角、Gissane角、AOFAS评分与术前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B?hler角、Gissane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在治疗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医者与患者术中的放射暴露,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韩冰,景孟军,杨成杰,徐水军[9](2019)在《斯氏针闭合撬拨复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斯氏针闭合撬拨复位联合空心钉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采用斯氏针闭合撬拨复位联合空心钉治疗的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B?hler角和Gissane角的改变,并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观察术后足部的功能情况。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1周;随访时间823个月,平均12.6个月。末次随访X线片均证实骨性愈合,跟骨B?hler角、Gissane角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末次随访疗效评价优11例,良15例,优良率89.6%。结论斯氏针闭合撬拨复位联合空心钉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及效果好等优点,为临床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粉碎性骨折提供了新的方案。

潘永雄,洪劲松,付小勇,杨勤梦[10](2018)在《经跗骨窦切口与经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在内侧壁与跟骨力线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经跗骨窦切口与经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在内侧相对显露盲区方面的复位质量、跟骨力线及相关疗效,观察经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市正骨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52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28~46岁,平均40. 4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经跗骨窦切口治疗(跗骨窦切口组,26例)和经外侧L型切口治疗(外侧L型切口组,26例)。手术前、后摄跟骨轴位X线片并测量跟骨内翻角,比较术后跟骨内翻角纠正的度数,评估内侧壁的复位质量,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跗骨窦切口组和外侧L型切口组患者的术后跟骨内翻角分别为7. 41°±5.17°和8. 01°±5. 33°,跟骨内翻纠正程度分别为6. 60°±6. 23°和8. 57°±6. 64°,跟骨内侧壁复位良好率分别为42. 3%(11/26)和53. 8%(14/26), AOFAS的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9.5±7.0)分和(86.2±8.2)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型切口在内侧壁复位质量、术后跟骨内翻角、跟骨内翻纠正幅度等方面无差异,跗骨窦切口可以作为治疗跟骨骨折的切口选择。

二、双斯氏针轴位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斯氏针轴位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2)撬拨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疾病诊断标准
        1.2.2 西医疾病诊断标准
        1.3 病例分类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或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案
        2.2 术前准备
        2.3 手术方案
        2.3.1 试验组手术方案
        2.3.2 对照手术方案
        2.4 术后处理
    3 统计学处理
        3.1 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的比较结果
        4.2 两组患者影像学观察指标对照分析结果
        4.3 两组患者手术预后及足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
        4.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5 讨论
        5.1 跟骨的解剖与损伤机制特点
        5.2 中医对跟骨骨折的认识及其治疗发展概况
        5.3 撬拨复位技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发展和理论基础
        5.4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与植骨相关的争议
结论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Maryland足功能评分表
    附录二 患者随访信息登记表
综述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结果
    3.1 疗效评价标准
    3.2 治疗结果
4 讨论
    4.1 撬拨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现状及指征
    4.2 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的优缺点
    4.3 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及手术技巧
    4.4 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理论的指导意义

(4)临时应用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1.3 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
    1.4 数据的测量方式
    1.5 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与骨折愈合标准
    1.6 术后患足的功能评分标准
第二部分 治疗方法
    2.1 术前处理
    2.2 手术操作步骤
    2.3 术后处理与随访
    2.4 术后的康复锻炼
    2.5 数据分析
第三部分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病例特点
    3.2 影像学改变及足部功能评分
    3.3 术后并发症
第四部分 典型病例
    4.1 典型病例1
    4.2 典型病例2
第五部分 讨论
    5.1 分析临时应用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操作技巧
    5.2 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5.3 本研究的不足
    5.4 其他的治疗方式
    5.5 发展前景
第六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闭合复位横向钉联合轴向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方 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3 结 果
4 讨 论

(7)内侧撑开器与斯氏针牵开纠正跟骨骨折内翻畸形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影像学测量指标
    1.4 手术方法
        1.4.1 术前计划:
        1.4.2 入钉位置的选择:
        1.4.3 入钉角度的选择:
        1.4.4 撑开距离的选择:
        1.4.5 术中操作:
    1.5 功能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分析
    2.2临床疗效分析
3 讨论

(8)3D打印在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情况比较
    2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3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比较
    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讨论
    1 跟骨骨折概述
    2 撬拨复位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3 3D打印技术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4 3D打印技术在骨折治疗中的前景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双斯氏针轴位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棒联合克氏针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 焦福德,庄云强,应霁翀,陈剑明,刘建磊,虞天明,姜刚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01)
  • [2]撬拨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D]. 胡朝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J]. 黄平,陈先进,郭艳幸,张道平,吴德林,施磊. 中国骨伤, 2020(10)
  • [4]临时应用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D]. 李杰.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5]距下关节镜联合后侧小切口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苏博源,潘永雄,洪劲松,杨勤梦.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0(01)
  • [6]闭合复位横向钉联合轴向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J]. 施磊,陈先进. 中医正骨, 2019(09)
  • [7]内侧撑开器与斯氏针牵开纠正跟骨骨折内翻畸形的疗效比较[J]. 邬博来,王宝虎,吴乐彬.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3)
  • [8]3D打印在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研究[D]. 张道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斯氏针闭合撬拨复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J]. 韩冰,景孟军,杨成杰,徐水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19(01)
  • [10]经跗骨窦切口与经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在内侧壁与跟骨力线的比较研究[J]. 潘永雄,洪劲松,付小勇,杨勤梦.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8(12)

标签:;  ;  ;  ;  ;  

双施泰纳针轴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