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青少年钢琴家赴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林[1](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朱一帆[2](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认为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雷霏[3](2015)在《文化媒介与国家使命 ——现代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谈到法国对外文化传播时曾经说过:“文化媒介负有国家的使命”。可见,法国的文化媒介及对外文化传播在承担国家使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法国对外文化传播行动的媒介发展,经历了从组织传播(教会)到大众传播(大众传媒)的发展阶段。视听媒体及数字媒体是现代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两者的协同发展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发展的新形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地域边界的弱化,是法国文化传播行动的机遇;美国文化霸权的竞争及第三世界国家重构世界文化传播体系的渴求,则成为新形势下对法国文化传播行动的挑战。“一部三网”是法国在世界的文化传播的新架构。“一部”指外交部及其下属的文化行动合作处;“三网”分别指法国文化中心、法国对外视听传播控股公司及法语联盟的传播网络。外交部是法国对外文化传播行动的主导者,法国文化中心是“法国文化外交的新行动者”,媒体整合是法国对外视听传播系统的改革特征,法语联盟在走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后,已经成为世界第—大文化网络。协作化、合作化及整体化,是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现代模式特征。“协作化”指法国对外传播系统内部的协调、合作与整合;“合作化”指法国善于借助传播目的地的文化机构、法语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力量,与之开展文化的互动与合作;“整体化”指法国对外文化传播行动开展的整体性、一致性及实效性。法国对外文化传播行动的首要任务,是对国家政治利益的维护。具体表现为对国家主权、外交及声望的维护。在对国家主权的保障过程中,政府的控制和主导成为实施前提,主权危机是行动改革的驱动,对文化主权的保护是以传播价值观进行实现的。在对外交策略的促进过程中,法国把文化外交作为主要方式,把文化先行作为核心理念,并把对“多元文化”的维护作为行动的重心。在提升国际声望的过程中,法国把协调法国文化与法语文化的关系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传播法语文化,以提升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并实施“去民族化”的传播策略和打造“友好伙伴”形象,以增加文化亲和力,从而巩固法国的国际地位。作为行动的重要媒介,法语在维护国家的文化利益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国注重强化法语在文化传播中的基石地位,以文化例外为法律手段,以“双边”及“多边”为传播理念,以稳守“法语世界”为地域基础,以多元媒介传播及活动推广为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法语推广行动。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促进本国经济在海外的发展,是法国对外文化传播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法国文化传播对本国海外文化经济的保护和促进,主要以图书推广、教育推广、文化品牌形象建构及制定区域性策略为行动方式,以促进文化产品出口的提升、服务贸易的发展、国家品牌形象的创新及在不同地域的经济利益的获得。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核心理念是:重视文化对国家利益的促进作用,坚持文化民主下的对话与互动,不断为文化传播赋予新的推力。法国对外文化传播对中国的借鉴是:注重战略设计的系统性及层次性,注重形象构建的创新性及现代性,注重传播媒介的协作性及一致性。
王河[4](2011)在《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最少保守,最富有进取精神。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为当代岭南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岭南建筑及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清朝初期西方文化开始对岭南建筑进行影响,并指出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首先交汇之处,岭南建筑学派开放、吸收的特性开始最初的显现。和研究了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指出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指出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19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和现代建筑思想在岭南的传播则是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林克明等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早期传播和现代建筑的早期实践则可认为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聚集了一批第一代岭南建筑师的勷勤大学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解放后岭南建筑师较好地继承了勷勤大学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囿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仍然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强调通风、遮阳、隔热的岭南建筑创作观,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夏昌世的建筑创作观、建筑理论观和建筑教育观,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丰富的思想源泉。夏昌世可被视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以佘畯南、莫伯治为首的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岭南派建筑成为全国建筑创作的典范。特别是以莫伯治为主的酒家园林的创作,可以被视为岭南派建筑的开创之风。到白天鹅宾馆的创作成功,一大批岭南派建筑岭成为中国建筑创作时代新风,南建筑创作从思想、实践、风格、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岭南建筑也从一个流派发展到了一个学派的新水平。建筑学界已经开始认同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和成就。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岭南建筑学派成果丰富,其创作理论亦从侧重于风格和形式发展到一个思想体系,岭南建筑学派已经用一个思想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创作,作品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逐渐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主阵地。第六章主要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对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和建筑创作实践的7个代表性案例,其中从珠岛宾馆到松园宾馆的设计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格局中追求中国岭南的现代建筑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和地方性的创作道路;而帽峰沁苑就强调岭南建筑空间的“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海南热带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酒店的设计,则讲求运用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的创作思想在异地的运用,表明岭南活态空间手法的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不局限于狭窄的地域主义;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则以时代的高度,把握机遇,通过大型的国际赛事的契机,挖掘岭南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空间的三庭叠翠的活态空间的美感,以及岭南传统吃市街道的平民市井生活氛围,展示岭南民俗民情的一面。这些项目的获奖说明已经获得政府和专家一定程度的肯定,亦是笔者继续探索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与实践的动力。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人文环境的溯源,以及对岭南派建筑产生的条件和背景的梳理,阐释了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在21世纪的新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昭示岭南建筑学派已经走向成熟和取得了新的发展高度,并完成了从无派有派无派的超越,其创作理论和思想体系今后应继续充实、提高和成熟、完善。
袁苑[5](2011)在《论大学专业长笛教学》文中认为笔者通过对国内主要音乐院校多年来长笛专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结合对当前长笛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对长笛专业教育给出建议,以便各院校长笛专业教学参考。研究过程中,笔者收集了国内外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所音乐院校长笛专业教学大纲,同时对国内长笛专业学生和海外学成归国长笛专业人士进行一系列访谈,并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进行探究。通过研究各音乐院校教学大纲以及访谈内容,从国内外音乐院校的招生要求、招考流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曲目、教学原则等方面进行对比,对资料做出客观评价,找出国内长笛专业与发达国家的长笛专业教育中的不同之处,重新认识目前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国内外长笛专业教学进行对比与研究后笔者发现,国外音乐院校的招生考试比国内更为严谨,在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上,国外老师多为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建议学生自行寻找曲目,自己摸索演奏方法,同时在乐曲基本音乐框架中适当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等。而国内的长笛专业教学在这方面略显不足。国外的教学则更多地培养学生如何正确演绎各类风格的乐曲,国内的教学也逐渐开始向此方向努力。国外的专业长笛教学很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除了管弦乐团的实践外,学生还频繁参加各类形式的重奏及室内乐实践活动,而国内的长笛专业学生相对缺乏合作能力的锻炼机会。相比国外长笛学习氛围,国内需要更好地营造一个更加密切而良好的交流氛围。通过研究该课题可以发现我国的长笛教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同时我们更应该发觉自身尚存在的问题,为了长笛专业教学事业发展得更好,我们有必要自以下方面继续努力。招生的质量有待提高,这一方面需要音乐院校以更为严谨的态度全面地考察考生的演奏水平,更需要我们从基层起抓提高业余学生的水平为音乐院校输送高水平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并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类长笛作品。学校应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若要提高国内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不可或缺,专业老师也可以在教授音乐基本风格与处理方法的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个人演奏中。国内的长笛专业教学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上,应努力营造更好的长笛交流氛围,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长笛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陈燕[6](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张伟[7](2005)在《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文中研究说明面对20世纪音乐教育这个整体性范畴,它包括了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四个分支。所有这些范畴基本上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发展的。在20世纪前半叶,该领域已经有过许多有益的实践,发生过一些偏差,并且它们对20世纪后半叶,该领域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学科范畴上选择紧密联系专业和师范音乐教育这两个分支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时间跨度上选择了1919—2000。文章把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近百年的历史分作发轫、初创、曲折发展、提升与停滞、高潮、华彩六个篇章,涉及近现代声乐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声乐家与声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等等。该文力图在整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脉络和发展规律,是一项涉及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和音乐史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并将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 论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 发轫期——五四时期的声乐教育。五四时期是我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发轫期,是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拉开帷幕以来的第二个开放时期。本章围绕20年代,具有专业性质的中国声乐教育如何产生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分为四节:一、围绕20年代新型音乐机构(包括:新型音乐社团和新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选择其中在声乐方面较突出的几所,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论述声乐教育的产生及新型音乐机构的特点。如“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它是五四以来最早开设声乐课的新型音乐社团,该会刊物《音乐杂志》最早刊登了关于西洋美声唱法的声乐理论知识(陈仲子翻译的《音乐教授法》;纽伦着、黄培铢译的《唱歌之指导》),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奠定了基础。二、针对声乐教育学科的实践性,通过对20年代少量的、重要的声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来加深了解当时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三、对发轫期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做出总结,聘用外籍声乐教师是这时期声乐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第二章 初创期——三十年代声乐教育的发展壮大。30年代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总体特征是加速发展,分为五节:首先,文章围绕这时期在声乐方面较突出的七、八所音乐教育机构进行研究,论证了这时期声乐教育事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这时期专业音乐院校之迅猛发展。其次,从整体上对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的声乐演出进行了梳理,又对上海犹太难民音乐家中的声乐活动作了仔细研究。三、文章对我国前两代声乐家、声乐教育家生平、艺术经历以及他们为中国声乐事业做出的贡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声乐事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最后,文章总结了该时段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与前一阶段相比,这时期声乐教育事业仍是初创性质,但已初具规模。 第三章 曲折发展期——战争年代的声乐教育。该时段是中国声乐教育事业发展中最具“个性”和时代风貌特征的阶段,分为五节:首先文章对三个不同政治
李祖德[8](2004)在《深圳青少年钢琴家赴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纪实》文中认为
二、深圳青少年钢琴家赴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青少年钢琴家赴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几对概念 |
四、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
一、产生与确立 |
二、发展与繁盛 |
三、分流与多元 |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
一、积累与沉淀 |
二、传播与推进 |
三、土洋之争 |
四、中西结合 |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
一、歌唱定位 |
二、根植于传统 |
三、军旅实践 |
四、历史贡献 |
小结 |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
第一节 呼吸技法 |
一、“美声”呼吸理论 |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共鸣技法 |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哼鸣”训练 |
一、“哼鸣”唱法 |
二、“哼鸣”练习 |
三、“哼鸣”唱高音 |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
一、气与声和 |
二、声与乐和 |
三、乐与意和 |
小结 |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
第一节 语言表达 |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
四、其他方法 |
第二节 韵味呈现 |
一、装饰音润腔 |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
四、特殊的韵味 |
第三节 情感表达 |
一、构建歌唱情境 |
二、提升歌曲内涵 |
三、传达民族情感 |
小结 |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
第一节 感官享受 |
一、动作手势 |
二、身形表演 |
三、歌唱表情 |
四、三位一体 |
五、高音演唱 |
第二节 句法享受 |
一、速度偏离 |
二、力度偏离 |
三、换气与顿挫 |
四、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
一、自由想象 |
二、模拟联想 |
三、通感联想 |
四、情境联想 |
第四节 期待视野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合法偏见 |
三、视界融合 |
四、效果历史 |
小结 |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
一、生活体验 |
二、歌唱联想 |
三、审美意象 |
第二节 独创性 |
一、运腔方式 |
二、情感表现 |
三、意象表达 |
第三节 歌唱自由 |
一、真善美 |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
三、文化内涵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2)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研究现状 |
2、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3)文化媒介与国家使命 ——现代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对国际文化传播的研究 |
1.2.2 从国家利益层面对对外文化传播的研究 |
1.2.3 对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研究 |
1.3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国际文化传播 |
1.3.2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对外文化传播 |
1.3.3 法国对外文化传播行动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发展特征 |
2.1 法国对外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 |
2.1.1 从教会到大众传媒 |
2.1.2 对外视听媒体的发展 |
2.1.3 数字传播媒介的发展 |
2.2 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
2.2.1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地域边界的弱化 |
2.2.2 新形势下文化竞争的加剧 |
2.3 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新架构 |
2.3.1 作为行动主导者的外交部 |
2.3.2 作为有机整体的对外视听传播系统 |
2.3.3 作为“新行动者”的法国文化中心 |
2.3.4 作为世界第一大文化网络的法语联盟 |
2.4 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现代模式 |
2.4.1 系统内部协作化的提升 |
2.4.2 系统外部合作化的推进 |
2.4.3 海外拓展整体化的增强 |
3 文化行动与政治利益 |
3.1 对国家主权的维护 |
3.1.1 政府控制:文化行动的实施前提 |
3.1.2 改革的驱动力:失败后的一种效应 |
3.1.3 传播法国价值观:对文化主权的保护 |
3.1.4 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根本任务 |
3.2 对外交策略的促进 |
3.2.1 行动的本质:文化外交的核心 |
3.2.2 文化先行:对外交往的核心理念 |
3.2.3 多元文化:世界多极化格局下的选择 |
3.3 对国际声望的提升 |
3.3.1 法国文化与法语文化:一个有机的整体 |
3.3.2 传播法语文化:对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度的提升 |
3.3.3 增强文化亲和力:对国际地位的巩固 |
4 法语传播与文化利益 |
4.1 行动理念及传播模式 |
4.1.1 作为行动基石的法语 |
4.1.2 文化例外的提出 |
4.1.3 “双边”及“多边”策略 |
4.2 稳守“法语世界”基础上的扩张 |
4.2.1 主体战略:五个优先发展的领域(区域) |
4.2.2 非洲:ELAN-Afrique计划 |
4.2.3 美洲:对法语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
4.2.4 亚洲:成为“有诱惑力的语言” |
4.2.5 拉美及加勒比:三个策略的实施 |
4.2.6 欧洲:多元语言背景下的长期推广 |
4.3 法语传播的媒介策略 |
4.3.1 法语媒介形象的优化 |
4.3.2 海外法语书店网络的构建 |
4.3.3 法语教学节目制播能力的提升 |
4.3.4 “唯一的世界性教育网络”的打造 |
4.3.5 促进法语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 |
4.4 法语文化节庆活动的开展 |
4.4.1 组织形式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
4.4.2 节目内容的新颖性及融合性 |
4.4.3 目标受众的广泛性及群众性 |
5 行动发展与经济利益 |
5.1 图书推广:对文化出口的促进 |
5.1.1 全方位的支助 |
5.1.2 多样化的推广形式 |
5.1.3 积极开拓教育图书及少儿图书市场 |
5.2 教育推广:对服务贸易的提升 |
5.2.1 设立专业的教育服务网络 |
5.2.2 对法语教育质量的保障 |
5.2.3 培养“文化及经济的大使” |
5.3 现代形象的建构:对文化品牌的创新 |
5.3.1 对“浪漫法国”形象的弘扬 |
5.3.2 对“现代人文”形象的发掘 |
5.3.3 对“科技法国”形象的展示 |
5.3.4 对“国际化”品牌属性的打造 |
5.4 不同地域的战略部署:从三个维度的推进 |
5.4.1 在非洲的文化控制与经济控制 |
5.4.2 在欧美的文化竞争与经济竞争 |
5.4.3 在全球的文化拓展及经济拓展 |
6 结语:法国文化传播的经验及借鉴 |
6.1 法国文化传播的核心理念 |
6.1.1 重视文化对国家利益的促进作用 |
6.1.2 坚持文化民主下的对话与互动 |
6.1.3 不断为文化传播赋予新的推力 |
6.2 法国对外文化传播对中国的借鉴 |
6.2.1 注重战略设计的系统性及层次性 |
6.2.2 注重形象构建的创新性及现代性 |
6.2.3 注重传播媒介的协作性及一致性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岭南建筑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半个多世纪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1.1.2 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地域建筑建筑流派建筑学派 |
1.2 研究对象 |
1.2.1 岭南建筑环境综述 |
1.2.2 岭南地域建筑 |
1.2.3 岭南派建筑的界定 |
1.2.4 岭南建筑学派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 |
2.1 西风渐进与行商建筑初变 |
2.1.1 海外贸易下的广州十三行 |
2.1.2 贸易制度的产物广州十三行 |
2.1.3 西洋式建筑初现十三行 |
2.2 广州行商庭园(18 世纪中期至19 世纪中期) |
2.2.1 潘家花园 |
2.2.2 潘长耀花园 |
2.2.3 伍家花园 |
2.2.4 海山仙馆 |
2.3 近代岭南城市化进程 |
2.3.1 条约口岸城市的进化 |
2.3.2 张之洞与岭南城市的晚清革新 |
2.3.3 民国初期的市政建设 |
2.4 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 |
2.4.1 广府祠堂传统形制下的西式风格运用 |
2.4.2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
2.4.3 开平碉楼 |
2.4.4 潮汕民居进化典型古今相糅、西式致用的陈慈簧宅第 |
2.5 小结 |
第三章 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
3.1 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 |
3.1.1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发展 |
3.1.2 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作——骑楼 |
3.2 岭南古典主义与岭南教会建筑的演变 |
3.2.1 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形式古典复兴 |
3.2.2 岭南教会建筑的中国式演变 |
3.3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复兴 |
3.3.1 民族主义建筑的尝试——中山纪念堂 |
3.3.2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革新 |
3.4 小结 |
第四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 |
4.1 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 |
4.1.1 岭南新建筑产生之初所表现的进取性、务实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
4.1.2 林克明对现代主义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人 |
4.1.3 勷勤大学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 |
4.1.4 第一代建筑师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现代主义的自觉实践者 |
4.2 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夏昌世 |
4.2.1 岭南新建筑的地域性展现与夏昌世建筑思想的渊源 |
4.2.2 夏昌世的三个岭南新建筑思想观 |
4.3 岭南建筑学派的确立 |
4.3.1 “酒家园林”对岭南派建筑的开创意义 |
4.3.2 岭南派建筑形成的有利条件 |
4.3.3 佘畯南与莫伯治的创作将岭南建筑推入学派高峰 |
4.3.4 岭南派建筑的“活态空间”形态特色探析 |
4.3.5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确立和主流地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 |
5.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岭南建筑学派的贡献 |
5.1.1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的第一次探索时期(1932-1945) |
5.1.2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华工院的初创期 (1945-1977) |
5.1.3 岭南建筑学派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华工院的建设期(1977-1999) |
5.1.4 岭南建筑学派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新发展时期(1999 年以来 |
5.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新发展两观三性创作理论 |
5.2.1 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特征 |
5.2.2 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念的提炼 |
5.2.3 从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看岭南建筑学派的新成绩 |
5.3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新成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
5.3.1 中国馆:传统韵味的现代演绎 |
5.3.2 从中国器到东方之冠 |
5.3.3 中国馆对于岭南建筑学派创作价值的思考 |
5.4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5.4.1 重大节事对建筑创作的契机 |
5.4.2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全面提升 |
5.5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力量 |
5.5.1 华南理工大学的主流设计力量 |
5.5.2 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辅助力量 |
5.6 小结 |
第六章 笔者对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
6.1 笔者作为岭南建筑学派中青年建筑师的成长过程 |
6.2 和而不同、敢为人先的大屋顶设计——珠岛宾馆东一号工程 |
6.3 道法自然、古典意象和岭南建筑相融合——松园宾馆西一号工程 |
6.4 岭南建筑空间“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帽峰沁苑 |
6.5 岭南休闲文化与海南“岛”派风格设计——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 |
6.6 岭南季候风下的现代传染医院设计——广州市第八医院(新院) |
6.7 “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 |
6.8 “三庭叠翠”与岭南传统工艺魅力——广州亚运城村长院 |
6.9 岭南传统食街与现代市井风情——广州美食园 |
6.10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论大学专业长笛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1 本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 |
1 本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 |
2 本论题的资料掌握情况 |
3 本论题的研究状况 |
第一章 国内大学长笛专业教育发展沿革 |
第一节 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发端之初的长笛教学 |
第二节 建国初期不断探索的长笛专业教学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的长笛专业教学 |
第二章 国内音乐学院长笛专业教学的比较 |
第一节 上海音乐学院 |
第二节 中央音乐学院 |
第三节 星海音乐学院 |
第四节 对上述院校教学方案的综合评价 |
第五节 国内大学长笛专业教学现状探考 |
第三章 国外高等音乐院校长笛专业教学现状探考 |
第一节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
第二节 德国慕尼黑高等音乐学院 |
第三节 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 |
第四章 国内外长笛专业教学的区别及值得借鉴之处 |
第一节 招生 |
第二节 教学年限与学时 |
第三节 教学内容 |
第四节 教学原则、目的与任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国际长笛比赛曲目 |
2 国内长笛教学常用曲目 |
3 国内九大音乐学院的现任长笛专业教师简介 |
4 国内九大音乐学院以及部分音乐院校长笛专业招生简章 |
5 有关名词解释 |
编后语 |
(6)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中国声乐教育的发轫期——五四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新型音乐社团中的声乐教育 |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 |
2、上海中华美育会(1919) |
第二节 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中的声乐教育 |
1、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1915) |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1920) |
3、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19) |
4、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 |
5、私立燕京大学音乐系(1929) |
6、私立沪江大学音乐系(1929) |
第三节 二十年代的声乐演出活动 |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音乐演出; |
2、《五月花》; |
3、《弥赛亚》、《创世纪》等清唱剧的演出 |
第四节 发轫期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与壮大——三十年代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三十年代音乐教育机构中的声乐教育 |
1、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30) |
2、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增设高师科图画音乐系(1921) |
3、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增设音乐系(1930) |
4、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1928) |
5、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增设音乐系(1932) |
6、浙江省立音乐馆(1937) |
7、上海国立音专的继续发展 |
8、根据地的声乐教育 |
第二节 三十年代中外歌唱家的演出活动 |
1、三四十年代我国比较重要的演唱家 |
2、国外艺术家来华的演出活动 |
3、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
第三节 上海犹太难民音乐家中的声乐活动 |
第四节 声乐教育家、声乐家 |
第五节 三十年代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切为了救亡——战争年代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沦陷区的声乐教育 |
1、北平师范大学 |
2、夏里亚平在满洲里 |
第二节 国统区的声乐教育 |
1、音乐教导员训练班 |
2、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 |
3、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 |
4、国立实验剧院 |
5、青木关国立音院 |
6、西北音院 |
第三节 边区的声乐教育 |
1、鲁迅艺术学院 |
2、华北联大音乐系 |
第四节 声乐教育家、声乐家 |
第五节 战争年代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面提升到“极左”观念蹂躏下的停滞不前——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文革前音乐院校/系中的声乐教育 |
1、河北师范学院 |
2、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
3、上海国立音专的继续发展 |
4、湖北省教育学院艺术科 |
5、中央音乐学院 |
6、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 |
7、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 |
8、西北艺术专科学校 |
9、西南音乐专科学校 |
第二节 声乐演出、比赛、交流与声乐事业的发展 |
一、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与声乐活动 |
二、国外的声乐比赛、演出与交流活动 |
三、外籍声乐专家来华演出及声乐活动 |
第三节 老一辈中国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类:1、应尚能 |
2、蔡绍序 |
3、喻宣萱 |
第二类:1、王品素 |
第三类:1、周小燕 |
2、沈湘 |
第四节 近现代杰出的声乐家与声乐教育家 |
第五节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声乐事业的高潮期——文革后至八十年代末的声乐事业 |
第一节 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赛事及交流活动 |
1、民歌搜集、整理活动以及较重要的民族民间唱法演唱会 |
2、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比赛 |
3、重要的声乐会议 |
4、专业性音乐会 |
5、大型音乐活动 |
6、几部重要的歌剧演出 |
第二节 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与来华的外籍演出及交流活动 |
一、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演出与交流活动 |
二、外籍声乐专家来华的重要演出及交流活动 |
第三节 老一辈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类:1、喻宜萱 |
第二类:1、王品素 |
第三类:1、沈湘 |
2、周小燕 |
第四节 近现代杰出的歌唱家与声乐教育家 |
第五节 新时期声乐教育事业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华彩乐章”——九十年代中国声乐事业枝繁叶茂 |
第一节 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赛事及交流活动 |
1、歌剧类的演出和评比: |
2、国内重要的声乐比赛 |
3、专业性音乐会 |
4、重要的学术活动与声乐会议 |
5、大型音乐活动中重要的声乐活动 |
第二节 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与来华的外籍演出及交流活动 |
一、在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演出与交流活动 |
二、外籍声乐专家来华的重要演出及交流活动: |
第三节 老一辈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
1、周小燕 |
2、沈湘 |
3、姜家祥 |
4、金铁霖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涌现出的一批年青歌唱家 |
第五节 九十年代声乐教育事业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四、深圳青少年钢琴家赴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3]文化媒介与国家使命 ——现代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D]. 雷霏. 武汉大学, 2015(07)
- [4]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 王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5]论大学专业长笛教学[D]. 袁苑. 上海音乐学院, 2011(04)
- [6]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7]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D]. 张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5)
- [8]深圳青少年钢琴家赴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纪实[J]. 李祖德. 钢琴艺术,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