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系统方法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纲[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王莉[2](2020)在《韶州师院学生社团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每所高校都有许多学生社团,学生社团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功能和价值,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而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织方式和有效补充。本研究梳理了高校社团管理、建设和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团的建设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文件。通过分析,本研究认为,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群众性的基础上确保高校学生社团的政治性和先进性,全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自我教育功能、核心素养拓展功能和职业发展功能,成为所有高校都必须高度正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既往研究来看,对学生社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的研究较为薄弱;对学生社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的研究重视不够,显得尤为薄弱;对学校,尤其是学校党委作为学生社团管理的第一主体的研究不够,对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也较少;对于社团管理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对策的研究,更多从宏观上研究和探讨,缺少微观上分析和研究。因此,分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围绕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理念、主体、目标、对象、内容和机制等核心要素,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管理学理论与团队建设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学院(以下简称韶州师院)学生社团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和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机制和管理效果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韶州师院学生社团管理的现状,认为韶州师院在学生社团管理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但同时也认为,作为一所从中等师范学校改制升格而成的地方高校,韶州师院学生社团管理在政治性和先进性、管理理念、管理主体、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等方面,也存在政治性和先进性不突出、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管理主体普遍存在缺位和失位现象、管理制度建设较为滞后、管理机制比较僵化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针对韶州师院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问题和原因,本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认为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必须坚定学生社团管理政治方向、更新学生社团管理理念、强化学生社团管理主体作用、完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和创新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本研究期望借助深入一所学校、解剖一只麻雀的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对韶州师院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促进高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张月婷[3](2020)在《高校食堂7S现场管理优化研究 ——以中北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智能科技的综合应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理论不断涌进国内,促进了中国社会及生活水平的的快速提升。在这背景下,工业工程学科下的7S现场管理理论也广泛应用于国内企业生产制造体系中,是被广泛证明了的有效解决现场管理问题、降低企业成本、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科学方法。目前,国内高校的食堂在的现场员工、食堂环境、操作设备、物料以及制度方法等方面存在生产加工浪费、生产和用餐环境的质量不达标、食堂员工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现场管理问题。如何将7S现场管理有效利用到食堂现场管理体系,解决高校食堂的现场管理问题并使食堂逐步发展成为食品安全、健康保障、就餐环境整洁舒适、员工服务全面、师生体验度良好的高校食堂是本文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中北大学食堂为研究对象,运用5W1H、人机料法环以及鱼骨图分析法,将食堂现场管理分为员工、环境、设备、物料、方法规范5个板块,基于以上板块分析中北大学食堂在7S现场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综合运用TPM改进、定置管理、ECRS原则、人因工程学、搬运作业等工业工程理论和7S现场管理方法,消除食堂生产中的过度浪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及改善食堂卫生条件;建立高校食堂现场管理优化效果评价体系,从现场员工、现场环境、现场设备、物料、工艺流程和服务文化共5个方面,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7S现场管理在中北大学食堂管理的实施效果;通过评价得出以下结果:7S现场管理的应用,对于食堂现场管理中的现场设备、员工素养、工艺流程方面的优化效果处于“有”和“良好”的状态,对于师生服务及文化宣传、物料节约方面的优化效果处于“合格”状态。在后续的系统优化中,还需加强食堂组织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以及物料的节约利用。经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7S现场管理方法在食堂的管理运用中是行之有效的,对改进食堂生产、储存、餐饮服务,持续降低食品生产加工浪费行为,摆脱食堂场地环境脏乱差现象,提高食堂员工的服务水平等现场管理的诸多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对于其他模式的食堂和餐饮行业的相关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意义。
杨国立[4](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范琳琳[5](2019)在《A公司校园智能一卡通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过程中,项目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IT项目管理质量的水平关系着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程度,进而影响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IT技术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其具有更高的创新性,并且迅速的融入到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中。IT技术在随着其技术理念逐渐成熟化与普及化,为企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包括企业市场发展蓝图、基础组织架构以及业务领域规划等各个方面。随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的推动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好质量IT的项目管理过程规范和体系,对项目的实施起到积极地作用,如果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没有项目管理人员参与或者是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将会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也将会使得企业投入较多的资金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来对互联网公司IT项目管理进行研究,从IT项目管理关键要素理论出发,介绍了互联网行业IT项目管理的概念及其与传统项目管理的区别,并详细阐述了项目集成管理要素、项目沟通管理要素和项目风险管理要素。在此基础上,以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首先对A公司基本状况和组织结构进行了介绍,阐述了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的背景,然后从项目集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和项目风险管理等层面对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管理层没有大力的支持IT项目、项目团队中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沟通不清晰、风险意识不够强烈、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而指明A公司在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弊端,并从项目管理的集成管理过程、沟通管理过程、风险管理过程三个方面,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从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五个方面对A公司项目管理进行实施。通过本文对A公司IT项目管理的运用研究,对A公司提出以下几个建议:首先是注意重视前期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对项目进行前期调研工作的质量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和最终的项目质量高低;其次是项目计划制定方面的建议,项目目标应该制定的较为容易达到,项目范围可以只包含必备工作即可;最后是项目控制的建议,项目管理层应被赋予较高的权力需要同时关注关键路径和次关键路径的进度情况,灵活的应对项目风险。本文通过对A公司IT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了A公司IT项目管理的解决办法,确保A公司能够提升该IT项目的实施质量,并从该项目中获得预期的经济收益。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互联网企业实施IT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IT项目管理方面的理论基础有一定贡献。
袁奇林[6](2018)在《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越来越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多次强调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时代性和紧迫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创新型人才刻不容缓。今天,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高有低,高校管理呈现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在人员管理方面,辅导员人才的管理表现得比较突出。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和辅导员人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相对偏低,导致其管理的难度和压力更大。为了完成好人才培育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更新理念,转变思路,对辅导员人才实施行之有效地管理。项目管理是当前世界上运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管理工具,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2015年以来,GT职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不断增多,给学院管理带来诸多挑战。面对挑战,学院先后启动了一些人才项目,如名师大师工作室项目、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辅导员人才项目等。学院的其他几个项目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辅导员人才项目却迟滞不前、收效甚微。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法,针对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据调查发现,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管理中主要存在项目管理理念缺乏、人员选拔标准落实不到位、激励力度有限、项目评估机制导向偏离、项目评估结果未能有效利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运用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思想,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应对策进行了系统探讨。论文认为,引起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管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学院领导对辅导员人才项目不够重视、人员选拔制度不够完善、责权关系不够明确、激励机制不够有力、考评机制不够健全、辅导员个人素质不够高等六个方面。针对这些原因,论文基于项目管理角度,也从强化项目管理理念、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厘清责权关系、实行量化考核、做好辅导员人才培训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王晖[7](2018)在《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涵盖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科研,更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资助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活辅导等多方面的事务。因此,深入了解并把握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现实状况,与时俱进地创新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建构学生工作新模式,对于实现高等学校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迫切的时代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历经传承、开拓、创新而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全球化背景、信息化时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特定社会环境下,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镜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合理的成长成才需要,学生群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重要环节的学生工作,唯有紧贴时代脉搏,勇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发展,改革创新求突破,才能破解当前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学生工作功能定位存有认知偏颇、条块式组织架构阻滞学生工作部门协调、学生工作内容缺失学生本位价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现有评估机制不完善、学生就业及心理咨询服务品质不高、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全面等。本研究以系统分析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出发点,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青年成长理论、社会需要理论等科学理论体系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价值导向,即以人为本与公民精神、自由教育与守法意识、博雅教育与包容贵和、主题观念与责任奉献、创新能力与创业品格、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在学生工作实践创新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主体意识推进、学生工作发展机制建设、学生文化自觉唤醒、素质能力平台搭建等方面凝练出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理路。最后,以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全面呈现该校在学生工作上的创新探索。该校学生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自由、创新、和谐发展为宗旨,经过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面向全体本科生构建并实施素质能力培育工程;从基础层、核心层、拓展层三个维度建构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目标体系;从思政教育、专业培养、人文修养、身心保障等方面搭建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实践课程平台,并建立相应的实践项目,形成“目标体系——课程平台——实践项目”的多层次、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实践育人科学模式,探寻和建构了目标明确、标准健全、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的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与实践提供了生动的示范与参考。
解德渤[8](2017)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学术命题,也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议题。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命题是现代大学法人制度建设,没有健全的大学法人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府学关系。大学“行政化”、“高成本”、“强内耗”等问题不断蔓延,这都是由府学关系不顺畅所造成的,它在公立大学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处理府学关系,根本宗旨是保护学术组织,终极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回顾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法人制度的演进史是大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世界大学法人制度发展经历了以“学者行会”为基本标识的“古典大学法人制度”、以“国家理性”为根本特征的“近代大学法人制度”和以“市场机制”为调控杠杆的“现代大学法人制度”。古典大学法人制度最早在法律意义上认可并保障大学的“团体人格”,且以“特许状”的形式为大学自治提供了最原始的法律支持;民族国家的崛起将近代大学法人制度推上历史舞台,国家成为大学自治的“守护者”且表现形式各异;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中,“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大学与政府之间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这就是世界大学法人制度演进的基本脉络。我国现行的法人制度始于1986年的《民法通则》,至今已逾三十年。我国现行的大学法人制度始于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至今也将近二十年。但是,我国对法人制度以及大学法人制度的认识与实践都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历史地看,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历经“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法人”再到“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这就使得我国公立大学深深打上不同时期的制度烙印,从而大学法人制度也带有较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集中表现为:第一,法人身份的“单一性”,即“事业单位法人”并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公立高校的法律需求;第二,法人属性的“不完整性”,即我国公立大学所面临的是“私有余而公不足”的现实境遇;第三,法人地位的“外赋性”,即当前我国公立大学的法人地位是20世纪80年代初“简政放权”背景下的法律产物,从而并不具有法人权利内生的实质。这就导致了我国公立大学在“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框架下不健全的法人制度:“次级法人”的法律性质、“国家保障”的投入体制、“权力集中”的治理结构、“事业编制”的人事制度、“公地悲剧”的财产制度、“政府主导”的评价制度以及“功能疲软”的监督机制等。这些问题集中暴露的是如何调整公立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一根本难题。透过2015年《高等教育法》的修订,我们发现:政府对大学管理显现出从“行政管理”到“法人治理”的端倪,但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步伐依然缓慢。当前世界现代大学法人制度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对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就大陆法系而言,德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包括“双重法人”、“公法社团”和“公法财团”三种,法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是“特殊公务法人”,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类型是“独立行政法人”框架下的“国立大学法人”,我国台湾地区公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方案设计的是“行政法人”。德国的“分类放权”、法国的“分层放权”以及在两国颇为流行的“行政合同”对我国具有启发意义,而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国立大学改革历程与改革分歧使我们在是否缩减财政投入、是否扩大校长权力、是否迈向大学市场化等问题上须保持谨慎态度。就英美法系而言,英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包括“特许状法人”、“议会法人”和“公司法人”三种,美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包括“国家机构”、“公益信托”和“宪法自治大学”三种。英美多样化的大学法人类型设计以及大学与政府之间缓冲机构的设置对我国也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在“三角协调模型”的基础上建构出“天平杠杆模型”,以衡量不同大学法人类型的自治状况,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吸收。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应在改革理念、改革方案以及具体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刻思考。在改革理念上,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理应正视并超越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新国家主义思潮;理应坚持以尊重大陆法系传统为主,汲取英美法系精髓为辅的法律取向;理应秉承以政治论为前提、以认识论为根本的教育哲学。在改革方案上,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具有三种备选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私法人化”,这是一种妥协现实的改革方案,故不宜采纳;第二种方案是“公法人化”,这是一种呼声最高的改革方案,可以作为优选方案;第三种方案是“特殊法人”,试图在公与私之间作出调和,这种改革方案因浓郁的理想色彩而难以实现,所以也不宜采纳。如此说来,我国应在“公法人制度”的整体框架下构建一个结构相对完整、具有中国特色、运行顺畅有效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穿越复杂的世界大学法人丛林,结合我国法人制度改革动向,我国公立大学可采特殊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捐助法人以及企业非营利法人等四种法人类型。无论从法理上分析,还是在学理上剖析,抑或在实践中考量,我国军事类院校适宜采取“特殊机关法人”身份,中央部属院校适合采取“事业单位法人”身份,公办地方本科院校适合采取“捐助法人”身份,公办高职高专院校适合采取“企业非营利法人”身份。这种法人分类方式不仅符应了世界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而且在契合我国法人分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而理性的制度革新,这四种大学法人所享有的法人权利渐次增大。但在法人身份选择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理应坚持“自主选择”、“合理引导”、“积极试点”的原则。应该说,不同的公立大学法人类型体现为不同的法律性质,折射出相应的治理结构、投入体制、人事制度、财产制度、评价制度以及监督机制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突破原有事业单位法人的体制性积弊,而且可以对事业单位法人进行规范性矫正,更有助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奠定法律基础。因此,把法人制度这一古老的世界命题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议题有机结合起来,这将是创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积极尝试,这一尝试必将释放出不可估量的制度能量,从而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依法治校背景下最具有根本意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方宝[9](2017)在《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推进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发展,近几年来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了多份指导性文件。然而,当下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依然存在着“过度量化”、“标准异化”、“弹性缺乏”等诸多问题,并广受质疑与诟病。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科研业绩考评的某一制度建构不当所至,而是考评机制体系整体设置不合理及其交互作用所引发。因此,要较好地解决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激发其教师的科研活力和促进科研创新,有必要从其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入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研究型大学为研究范畴,以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为研究客体,通过理论思辨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多个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体系的应然状态进行逻辑架构与分析,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阐释。其次,在宏观层面上,以所建构的“考评机制体系”为分析维度对10所研究型大学的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现状与特点进行政策文本分析研究。再次,在微观层面上,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来对10所代表性大学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教师满意度进行测评,并通过对2所代表性大学教师与科研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方法来进一步探究其考评机制设置与运行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调研的主要发现,从合理性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视角提出进一步改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政策性建议与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几大方面:一是完整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体系至少应包含规约机制、运行机制和修正机制三大部分。二是当下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架构相对完整,但在分类机制、弹性机制、修正机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设置仍存在诸多不足,从而导致其教师个体的理性追求与学校总体目标之间存在部分背离。这主要是由于其机制体系设置对系统多样性和动态性变化反应失灵所致。三是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中的“弹性因素”对“教师满意”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显着性影响,而当下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主要以传统的业绩指标为主,且考评机制体系中的弹性机制和修正机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从而导致其机制设置出现“激励不相容”的状态。四是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存在过于偏重工具理性以及过度迎合外部利益相关者之诉求等问题,这主要源于其机制设置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取向选择之困境以及其在与外部系统进行资源交换时所处的被动、弱势地位。五是总体上教师对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满意度属中等水平。在满意度均值比较方面,男女教师、不同岗位类型教师以及不同年龄段教师组之间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人文社科教师的满意度均值显着小于自然科学教师,且不同职务等级以及不同导师身份教师组的满意度均值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六是总体上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师对考评机制设置现状比较满意,其它教师对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存在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技术机制、分类机制以及弹性机制设置等方面;而管理人员普遍认为,教师们对当下的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比较满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政思维与学术思维在考虑和处理科研业绩考评相关问题方面存在的差异。七是教师在科研业绩考评中面临的最大压力来源于对学生以及项目经费等科研资源的激励竞争,而教师科研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其内在动机。在综合已有调研发现与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与对策:一是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和完善修正机制的设置,加强保障机制中的人性化制度构建,改善科研业绩考评分类机制的设计,以及充分发挥修正机制的作用。二是科研业绩考评应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追加必要的“质性评价”,同时密切关注和深入探究考评目标的“异化”问题,并确保工具理性在价值理性的指引下发挥作用。三是研究型大学应将考评机制设置权下放到各个二级院系或部门;同时为了实现机制设计激励相容目标,应充分重视业绩考评的“弹性机制”设计和发挥合同管理的弹性功能,并加强对“科教融合”考评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四是研究型大学应理性回应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对业绩指标的解读与应用;同时积极探索和设置宽容失败的教师科研业绩“过程型考评”机制。本研究所具有的可能创新之处包括: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来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实证研究,从而有效弥补了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采取逻辑思辨为主、普遍缺乏实证调研以及实证调研规模偏小、方法相对单一之不足。其次,尝试性地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体系进行逻辑架构,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理论探索。再次,提出了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机制设计、加强弹性机制设置、注重过程型考评、协调好考评机制设置的“集权”与“分权”问题、不能过度迎合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等创新性观点。
姚宇华[10](2017)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组织自中世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模式。随着大学组织不断发展,大学组织逐步由一个封闭性系统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大学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知识性或学术性是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需遵循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其中外部逻辑须通过内部逻辑发挥作用。外部逻辑主要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相关,内部逻辑则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相关。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工业社会变迁,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Ⅱ逐步兴起和发展。作为对理论与实践的回应,论文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进行研究。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遵循提出问题、构建分析框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以及提出政策建议和结论的研究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理想类型法、历史研究法、组织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与全面的研究。大学组织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需要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动力或原因进行分析。依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知识社会学理论和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论文构建了“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就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动力而言,外部社会环境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内部驱动力。外部环境作为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须通过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就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的协同演化方式而言,主要存在自组织的协同演化和他组织的协同演化两种方式。论文以此为分析框架,对国外大学组织模式的历史变迁、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变革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以历史研究法、理想类型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进行了考察。从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看,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相继产生和形成了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T-u型)、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R-U型)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E-U型)三种经典的大学组织模式。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原因或动力看,外部动力表现为西方社会经历了中世纪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价值社会等三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变迁;内部动力表现为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相继产生和发展了知识生产模式0、知识生产模式Ⅰ和知识生产模式Ⅱ等三种知识生产形式。总的来说,在西方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是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论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对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模式变革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表明:MIT自创建以来,在组织模式上先后产生和发展了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等三种组织模式。通过对其变革动力进行的分析表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总的来说,在美国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MIT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通过对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特征与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历史变迁而言,自清末近代大学产生以来,相继经历了近代大学组织模式、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等发展阶段。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而言,主要表现为断裂性和稳定性、移植性和模仿性以及强制性和激进式并重的变革方式等。通过国际和历史比较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组织行动者地位不平等、组织目标外部逻辑彰显、组织技术适切性较为缺乏、组织结构科层化以及组织权力分配不均衡等。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和知识生产两个层面。在社会层面,我国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发展形态,主要表现为无序与有序相互交织的社会发展路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知行合一的文化传统以及程度和层次较低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在知识生产层面,在独特社会形态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一种政治权力规划的知识生产模式,具有理性主义知识观缺失、知识生产体制化滞后及知识型结构模式失衡等特征。总的来说,在我国独特的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他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基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综合借鉴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未来的变革,论文从策略和模式设计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而言,应从社会、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等层面采取相应策略。同时,在当今知识生产模式由模式I向模式II转型的背景下,论文从组织行动者、组织目标、组织技术、组织结构和组织权力等要素对未来我国大学组织模式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组织行动者来看,应处理好大学外部行动者和内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应从“政事一体化”走向“政事分开”,改进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提升社会参与水平;制定和落实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提高和保障教师地位及提升学生地位等。从组织目标来看,应加强各种目标之间的融合性、平衡目标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以及提升目标的多样性和个性等。对组织技术而言,应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革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管理技术等。在组织结构上,应分别对行政组织结构和学术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对于行政组织结构来说,应建立一种“学校—学院—系”三级的组织结构形式,重点是对学校层次的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建立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大学治理委员会作为大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于学术组织结构而言,应在对政府层面的学科分类目录进行相应调整的前提下,借鉴西方一流大学学院设置经验,重视学科属性差异性。在学院设置上,建构一种由基础性学科和实用性学科学院组成的学院结构。同时应加大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和整合力度。就组织权力而言,应坚持以“善治”为指导的权力分配目标、自治和共治统一的权力分配原则和集权与分权统一的权力分配方式以及建构一种“纵向分权”的权力分配模式。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关注了大学组织的“外适应”和“内适应”问题。在大学组织的分析视角上,实现了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的整合。因此对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来说,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试析系统方法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系统方法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韶州师院学生社团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社团 |
2.高校学生社团 |
3.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管理学理论 |
3.团队建设理论 |
三、韶州师院学生社团管理现状 |
(一)学校概况 |
(二)学生社团概况 |
1.社团的成立和发展 |
2.社团的类型 |
3.社团的规模 |
(三)学生社团管理现状 |
1.管理主体 |
2.管理对象 |
3.管理内容 |
4.管理模式 |
5.管理效果 |
四、韶州师院学生社团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生社团管理存在问题 |
1.政治性、先进性不突出 |
2.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
3.管理主体普遍存在缺位、失位现象 |
4.管理制度建设较为滞后 |
5.管理机制比较僵化 |
(二)学生社团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1.对学生社团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
2.对学生社团管理理论研究不深 |
3.社团组织及其成员自身因素的影响 |
4.学校自身因素的影响 |
5.社会环境和外来因素影响 |
五、韶州师院学生社团管理对策研究 |
(一)坚定学生社团管理政治方向 |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2.坚持党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领导 |
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二)更新学生社团管理理念 |
1.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
2.秉持法治理念 |
3.遵循以生为本理念 |
4.落实科学发展理念 |
(三)强化学生社团管理主体作用 |
1.加强学校党委对学生社团的统一领导 |
2.充分发挥学校团委的管理职能 |
3.加强多元主体的协同管理 |
(四)完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 |
1.及时修订和完善管理制度 |
2.加强制度学习 |
3.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
(五)创新学生社团管理机制 |
1.健全保障机制 |
2.完善监督机制 |
3.改革激励机制 |
4.创新评价机制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3)高校食堂7S现场管理优化研究 ——以中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工业工程相关理论 |
2.1.1 ECRS原则 |
2.1.2 PDCA循环 |
2.1.3 人因工程学 |
2.1.4 搬运作业管理 |
2.2 现场管理优化 |
2.2.1 7 S管理理论 |
2.2.2 7 S管理工具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北大学食堂7S现场管理问题研究 |
3.1 中北大学食堂基本情况 |
3.1.1 中北大学食堂简介 |
3.1.2 中北大学食堂现场布局特点 |
3.2 分析方法概述 |
3.2.1 “5W1H”分析法 |
3.2.2 “人机料法环”分析法 |
3.2.3 鱼骨图分析法 |
3.3 7 S现场管理问题分析 |
3.3.1 员工综合素质 |
3.3.2 现场环境现状 |
3.3.3 设备管理问题 |
3.3.4 物料管理现状 |
3.3.5 工艺方法规范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7S现场管理在中北大学食堂具体应用 |
4.1 现场员工全方面管理 |
4.1.1 员工岗位责任 |
4.1.2 员工技能素养 |
4.1.3 员工激励反应 |
4.2 现场环境改进 |
4.2.1 改进模式 |
4.2.2 7 S管理实施内容 |
4.3 TPM活动改进 |
4.3.1 TPM要点 |
4.3.2 TPM推行程序 |
4.4 物料优化管理 |
4.4.1 物料的采购 |
4.4.2 物料的验收 |
4.4.3 物料的储存 |
4.5 方法规范优化改善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北大学食堂7S现场管理优化效果评价 |
5.1 构建优化效果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5.2 优化效果评价体系各因素指标依据 |
5.3 优化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
5.3.1 因素集的建立 |
5.3.2 权重集的建立 |
5.3.3 评价等级的建立 |
5.3.4 模糊综合评价 |
5.4 中北大学食堂7S现场管理优化效果 |
5.4.1 现场设备优化 |
5.4.2 现场员工整顿 |
5.4.3 物料节约改善 |
5.4.4 工艺流程的完善 |
5.4.5 现场环境的改善 |
5.4.6 服务及文化的改进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问题界定 |
1.5.1 研究对象界定 |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
2.1.1 发展历程简述 |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
2.2.1 发展历程简述 |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
5.4.6 制定保障措施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贡献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5)A公司校园智能一卡通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IT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第一节 IT项目的概念界定 |
一、IT项目管理概念 |
二、IT项目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区别 |
第二节 IT项目管理关键要素理论概述 |
一、项目集成管理要素 |
二、项目沟通管理要素 |
三、项目风险管理要素 |
第二章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现状 |
第一节 A公司基本情况 |
一、A公司简介 |
二、A公司组织结构 |
第二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背景 |
一、甲学校校园一卡通系统 |
二、乙学校校园一卡通系统 |
第三章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项目集成管理问题分析 |
二、项目沟通管理问题分析 |
三、项目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
第二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管理层没有大力的支持IT项目 |
二、项目关键要素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
三、风险意识不够强烈 |
第四章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方案的设计实施及保障 |
第一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方案优化设计 |
一、项目集成管理过程 |
二、项目沟通管理过程 |
三、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
第二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 |
一、项目发起阶段 |
二、项目监控阶段 |
三、项目执行阶段 |
四、项目收尾阶段 |
五、其他优化建议 |
第三节 A公司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的保障措施 |
一、赋予管理层合理的权力 |
二、重视关键路径与次关键路径的进度状况 |
三、灵活的应对项目风险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与启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辅导员 |
2.2 人才 |
2.3 辅导员人才 |
2.4 项目管理 |
2.5 人才项目管理 |
2.5.1 人才项目 |
2.5.2 人才项目的特点 |
2.5.3 人才项目的实施 |
第3章 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
3.1 GT职院概述 |
3.2 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概况 |
3.3 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项目管理理念缺乏 |
3.3.2 人员选拔标准落实不到位 |
3.3.3 激励力度有限 |
3.3.4 项目评估机制导向偏离 |
3.3.5 项目评估结果未能有效利用 |
3.4 现有问题带来的主要影响 |
3.4.1 对辅导员及其团队的影响 |
3.4.2 对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影响 |
3.4.3 对学院整体发展的影响 |
第4章 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学院领导对辅导员人才项目不够重视 |
4.1.1 国家政策对辅导员的定位 |
4.1.2 社会对辅导员角色地位的认同 |
4.1.3 GT职院辅导员在学校的实际地位 |
4.2 人员选拔制度不够完善 |
4.3 责权关系不够明确 |
4.4 激励机制不够有力 |
4.5 考评机制不够健全 |
4.6 辅导员个人素质不够高 |
第5章 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管理的对策 |
5.1 强化项目管理理念 |
5.2 完善人员选拔制度 |
5.3 完善激励机制 |
5.4 厘清责权关系 |
5.5 实行量化考核 |
5.6 做好辅导员人才培训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7)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时代背景 |
1.1.2 选题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有关学生工作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有关学生工作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架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审视 |
2.1 大学及其时代表征 |
2.1.1 大学历史变迁 |
2.1.2 大学自身属性 |
2.1.3 大学所担之责 |
2.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发展 |
2.2.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起步阶段 |
2.2.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探索阶段 |
2.2.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停滞阶段 |
2.2.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复兴阶段 |
2.2.5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阶段 |
2.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与特殊内涵 |
2.3.1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 |
2.3.2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定位与特征 |
2.3.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功能 |
2.3.4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特殊内涵 |
第三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状况 |
3.1.1 学校层面 |
3.1.2 职能部门层面 |
3.1.3 院系层面 |
3.2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群体特征 |
3.2.1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
3.2.2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 |
3.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队伍状况 |
3.3.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状况 |
3.3.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管理模式概况 |
3.3.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选配状况 |
3.3.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方式 |
3.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取得的成就 |
3.4.1 学生工作扩展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多个层面 |
3.4.2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更加丰富和有效 |
3.4.3 学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程序日趋规范 |
3.4.4 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日益得到重视 |
3.5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 |
3.5.1 高等学校对学生工作功能定位存有认知偏差 |
3.5.2 条块式组织架构阻滞学生工作部门协调 |
3.5.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内容缺失学生本位价值 |
3.5.4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 |
3.5.5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有评估机制不完善 |
3.5.6 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品质不高 |
3.5.7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全面 |
3.6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3.6.1 社会环境的变化 |
3.6.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
3.6.3 高等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
3.6.4 学生个体的变化 |
3.6.5 旧观念的束缚与西方思潮的消极作用 |
第四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
4.1 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1.1 全球化及其特点 |
4.1.2 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 |
4.1.3 应对全球化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2 信息化时代的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2.1 信息化及其特点 |
4.2.2 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 |
4.2.3 应对信息化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3 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3.1 意识形态及其特点 |
4.3.2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
4.3.3 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4.1 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4.4.3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5.1 新时代及其特点 |
4.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
4.5.3 适应新时代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第五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
5.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理论基础 |
5.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5.1.2 马克思主义青年成长理论 |
5.1.3 马克思主义社会需要理论 |
5.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工作要求 |
5.2.1 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目标指引 |
5.2.2 坚持正确政治导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工作基本要求 |
5.2.3 学生工作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工作基本途径 |
5.2.4 发扬民主作风、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学生工作方式方法 |
5.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价值导向 |
5.3.1 以人为本与公民精神 |
5.3.2 自由教育与守法意识 |
5.3.3 博雅教育与包容贵和 |
5.3.4 主题观念与责任奉献 |
5.3.5 创新能力与创业品格 |
5.3.6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
第六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理路 |
6.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 |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推进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政治基础 |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实现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取向 |
6.1.3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 |
6.2 学生主体意识推进 |
6.2.1 大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及其特征 |
6.2.2 大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方式与途径 |
6.2.3 优良学风对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
6.2.4 优化学生社团环境 |
6.3 学生工作发展协同机制建设 |
6.3.1 建立学生工作发展协同机制的现实必要性 |
6.3.2 健全学生工作的协同领导体制 |
6.3.3 建构学生工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
6.4 文化自觉唤醒 |
6.4.1 文化自觉唤醒的必要性 |
6.4.2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6.4.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6.5 改进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 |
6.5.1 注重传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思政教育的结合 |
6.5.2 注重理论灌输与实践引导方法的结合 |
6.5.3 注重专业课程与文化认同教育的结合 |
6.6 加强学生工作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 |
6.6.1 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能力水平 |
6.6.2 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管理能力 |
第七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建构——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为例 |
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基本情况 |
7.1.1 生源基本情况 |
7.1.2 学生学习状况 |
7.1.3 理想信念教育 |
7.1.4 能力修养培养 |
7.1.5 辅导员队伍建设 |
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的总体目标 |
7.2.1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 |
7.2.2 创新设计目标:体系化、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 |
7.2.3 行动实施方略:坚持实践育人,实现学生工作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 |
7.3 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指标体系 |
7.4 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的实践课程平台 |
7.4.1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平台 |
7.4.2 专业培养实践课程平台 |
7.4.3 人文修养实践课程平台 |
7.4.4 身心保障实践课程平台 |
7.5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评估体系 |
7.5.1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课程评价机制 |
7.5.2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多元激励机制 |
7.5.3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信息反馈机制 |
7.5.4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柔性管理机制 |
7.6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保障体系 |
7.6.1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制度保障 |
7.6.2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队伍保障 |
7.6.3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网络保障 |
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呈现 |
7.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总结 |
7.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图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研究工作的总结 |
8.1.1 明确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 |
8.1.2 提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协同育人机制 |
8.1.3 形成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创新理路 |
8.1.4 建立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系化、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的创新体系 |
8.1.5 建构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矩阵式实践模型 |
8.1.6 搭建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网络平台 |
8.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成果取得了高价值推广应用效应 |
8.1.8 总结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
8.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8.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的“立德树人”新内涵研究 |
8.2.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蕴涵的学生工作新理念研究 |
8.2.3 国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文件明确的学生工作新要求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大学自主”: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 |
二、“十字路口”: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该何去何从 |
三、“名不副实”: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挑战 |
四、“积极讯号”: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改革契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法人制度:一个有待廓清的基本问题 |
二、公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学术论争 |
三、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基本共识 |
四、研究空间:公立大学法人制度如何突破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一、问题聚焦 |
二、研究价值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大学法人制度的历史图景 |
第一节 “特许状”:古典大学法人制度 |
一、“团体性”是古典大学法人制度的外部特征 |
二、“自治性”是古典大学法人制度的内在气质 |
三、“特许状”是古典大学法人制度的基本标识 |
第二节 “国家理性”:近代大学法人制度 |
一、“大不列颠式”大学法人制度 |
二、“拿破仑式”大学法人制度 |
三、“洪堡式”大学法人制度 |
四、“美利坚式”大学法人制度 |
五、近代四种大学法人模式的比较 |
第三节 “市场机制”:现代大学法人制度 |
一、逻辑前提:高等教育市场的“不完全性” |
二、历史转折: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开拓 |
三、典型案例:美国市场机制下的大学法人制度 |
第三章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中国考察 |
第一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没有法人地位”(1949-1984) |
二、“事业单位法人”(1985-2010) |
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2011-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基本特征 |
一、法人身份的“单一性” |
二、法人属性的“不完整性” |
三、法人地位的“外赋性” |
第三节 “事业单位法人”制度框架下的公立大学 |
一、“次级法人”的法律地位 |
二、“国家保障”的投入体制 |
三、“权力集中”的治理结构 |
四、“事业编制”的人事制度 |
五、“公地悲剧”的财产制度 |
六、“国家主导”的评价制度 |
七、“功能疲软”的监督机制 |
第四节 《高等教育法》修订前后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一、1998年《高等教育法》中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二、2015年《高等教育法》中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三、《高等教育法》修订的法人制度成果与未竟任务 |
第四章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境外模式 |
第一节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德法经验与中国启示 |
一、多元法人类型:德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二、特殊公务法人:法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三、德国和法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中国启示 |
第二节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英美经验与中国启示 |
一、公共法人:英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二、学术法人:美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三、英国和美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中国启示 |
第三节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探索及其启发 |
一、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
二、行政法人:我国台湾地区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
三、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几个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思想基础 |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下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 |
二、新国家主义思潮下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 |
三、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思想根基 |
第二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法律取向 |
一、大陆法系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
二、英美法系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
三、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法律抉择 |
第三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教育哲学 |
一、政治论框架下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二、认识论框架下的建立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三、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教育哲学 |
第六章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 |
第一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改革方案 |
一、私法人化:一种妥协现实的改革方案 |
二、公法人化:一种呼声颇高的改革方案 |
三、特殊法人化:一种充满理想的改革方案 |
第二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法人分类 |
一、世界公立大学法人分类的“天平杠杆模型” |
二、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法人类型的变化及其逻辑 |
三、我国公立大学的四种法人分类及其证成 |
第三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制度构想 |
一、治理结构 |
二、投入体制 |
三、人事制度 |
四、财产制度 |
五、评价制度 |
六、监督机制 |
第四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实践进路 |
一、南方科技大学法人制度的贡献及其局限 |
二、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实践路线 |
第五节 未来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改革前瞻 |
一、“巨型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
二、“虚拟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
三、“混合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
四、“合作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型大学 |
二、大学教师 |
三、科研业绩 |
四、科研业绩考评 |
五、考评机制设置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理论之维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价值取向 |
一、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价值取向的内涵 |
二、考评机制设置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取向 |
三、考评机制设置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理论基础 |
一、系统科学理论 |
二、机制设计理论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及在本文中的主要应用 |
一、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二、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逻辑架构及运行机理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基本架构 |
一、制度机制的内涵分析 |
二、考评机制的逻辑架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具体构成 |
一、规约机制 |
二、运行机制 |
三、修正机制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内在关系 |
一、基于核心地位的规约机制 |
二、规约机制的直接衍生机制 |
三、运行机制的功用及其实现 |
四、规约与运行机制的互动性 |
五、具有维护功能的修正机制 |
第四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运行机理 |
一、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机理整体的基本架构 |
二、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的主体:利益相关者 |
三、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的主动力:资源交换 |
四、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的手段:刺激与管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本分析: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现实架构 |
第一节 文本分析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对象 |
三、方法应用 |
四、文本搜集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架构的现状与特点 |
一、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不同类型分析 |
二、研究型大学教师竞争型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分析 |
二、研究型大学教师合格型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所存在的不足 |
一、机制设置的价值取向依然存在诸多非理性成分 |
二、机制体系的系统性建构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
三、机制设置对业绩考评动态性与博弈性应对乏力 |
四、机制设置对科研业绩考评的目标定位存在偏失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问卷调查:研究型大学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教师满意度现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一、问卷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应用 |
三、问卷调查对象 |
第二节 教师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 |
一、满意的内涵 |
二、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简介 |
三、教师满意度指数模型与ACSI模型的差异性分析 |
四、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教师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确定 |
第三节 教师满意度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一、教师满意度问卷编制 |
二、问卷质量的预测研究 |
三、量表的结构效度检验 |
四、量表的内在信度检验 |
五、量表的区分能力检验 |
第四节 教师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回收 |
一、问卷调查的具体实施 |
二、样本的具体构成分析 |
三、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 |
第五节 教师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的相关统计分析 |
一、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不同教师群组满意度指数的差异性分析 |
三、教师满意各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度访谈: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深度访谈研究设计 |
一、访谈目的 |
二、方法应用 |
三、访谈对象 |
四、访谈提纲 |
第二节 深度访谈研究实施 |
一、受访人员构成 |
二、访谈具体实施 |
三、访谈信息记录 |
四、访谈信息处理 |
五、研究效度保障 |
第三节 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样本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的相关情况简介 |
二、教师视域下的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 |
三、管理人员视域下的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 |
四、科研业绩考评弹性机制设置存在的相关问题 |
五、科研业绩考评的压力与科研动力的相关问题 |
第四节 导致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相关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理性取向的困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极向效用冲突与选择困境 |
二、资源交换的被动:资源交换地位的不对等性导致大学主导权缺失 |
三、激励相容的缺失:教师个体理性追求与学校总体目标指向之背离 |
四、系统生成的固化:机制体系对系统多样性和动态性变化反应失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发现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
第二节 基于理性取向理论视角的反思 |
一、工具理性的反思:重新权衡“量化”与“量化技术应用”之利与弊 |
二、价值理性的反思:深入探究考评目标的“异化”及“反异化”问题 |
三、理性融合的反思:从根本目的出发寻求最具成效的考评路径与手段 |
第三节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视角的设计 |
一、系统的完整性:进一步完善业绩考评机制体系的理性架构 |
二、系统的多样性:进一步完善科研业绩考评分类机制的设计 |
三、系统的动态性:进一步对科研业绩考评指标体系进行更新 |
第四节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视角的改进 |
一、提高信息效率:协调好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中的“集权”与“分权” |
二、多样性视角下的激励相容:重视“弹性机制”设计和“弹性”合同管理 |
三、颠覆性回归下的激励相容:加强对“科教融合”考评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
第五节 基于机制运行机理视角的突围 |
一、相关者诉求之回应:理性引导外在利益相关者对业绩指标的科学取用 |
二、过程型管控之探索:积极探究和实践宽容失败的“过程型考评”机制 |
三、激励型机制之设置:加强以奖励推进为主要形式的正向动力机制设置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
三、后继相关研究展望 |
附录Ⅰ 研究型大学教师岗位聘期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教师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Ⅱ 用于问卷发放的统一邮件内容 |
附录Ⅲ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相关问题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Ⅳ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访谈信息记录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0)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及展望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2.1.2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知识生产模式理论 |
2.2.2 知识社会学理论 |
2.2.3 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大学组织分析内部和外部视角的整合 |
2.3.2 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
2.3.3 知识生产模式演变及分析维度 |
2.3.4 大学菱形组织模式的构建 |
2.3.5 分析框架:“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模型 |
3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考察 |
3.1 知识生产模式0与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 |
3.1.1 中世纪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
3.1.2 知识生产模式0的特征与变革 |
3.1.3 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与变革(T-U型) |
3.2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 |
3.2.1 工业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
3.2.2 第一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Ⅰ的形成与发展 |
3.2.3 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与变革(R-U型) |
3.3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探索 |
3.3.1 转变中的景观:知识价值社会的变迁 |
3.3.2 第二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Ⅱ的产生与发展 |
3.3.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探索(E-U型) |
4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
4.1 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
4.1.1 组织行动者 |
4.1.2 组织目标 |
4.1.3 组织技术 |
4.1.4 组织结构 |
4.1.5 组织权力 |
4.2 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
4.2.1 组织行动者 |
4.2.2 组织目标 |
4.2.3 组织技术 |
4.2.4 组织结构 |
4.2.5 组织权力 |
4.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探索 |
4.3.1 组织行动者 |
4.3.2 组织目标 |
4.3.3 组织技术 |
4.3.4 组织结构 |
4.3.5 组织权力 |
4.4 MIT组织模式变革的案例分析 |
4.4.1 社会变迁下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4.4.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关系 |
5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特殊性分析 |
5.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透视 |
5.1.1 近代大学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
5.1.2 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
5.1.3 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发展 |
5.2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5.2.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 |
5.2.2 中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
5.3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
5.3.1 社会层面:独特的社会形态 |
5.3.2 知识生产层面:政治权力规划下的知识生产模式 |
6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审思 |
6.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 |
6.1.1 社会层面:构建以“善治”为目标的“治理型”社会 |
6.1.2 知识生产层面:重构知识生产模式 |
6.1.3 大学组织层面:优化变革理念与方式 |
6.2 中国未来大学组织模式的具体设计 |
6.2.1 组织行动者 |
6.2.2 组织目标 |
6.2.3 组织技术 |
6.2.4 组织结构 |
6.2.5 组织权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试析系统方法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韶州师院学生社团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莉.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高校食堂7S现场管理优化研究 ——以中北大学为例[D]. 张月婷. 中北大学, 2020(09)
- [4]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5]A公司校园智能一卡通项目管理研究[D]. 范琳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6]GT职院辅导员人才项目管理研究[D]. 袁奇林. 南华大学, 2018(01)
- [7]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D]. 王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8]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改革研究[D]. 解德渤. 厦门大学, 2017(01)
- [9]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研究[D]. 方宝. 厦门大学, 2017(01)
- [10]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D]. 姚宇华.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