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商业步行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余子萱[1](2021)在《基于服务效率评价的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中国各大城市的规模都已经发生扩张,同时城市内部不同类型的中心发生分裂,其规模在空间上向外不规则的扩展。从城市整体发展来说,近年来在科技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单中心为适应城市整体发展,其内部不断向多核心、复杂化且无序的方向发展。因此,为研究城市中心体系则首先需要研究各个中心的空间特征。目前研究城市中心空间特征时主要从用地规模、建筑总量、业态功能等静态要素入手,而忽视了重要的人为因素。根据规划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服务效率的角度出发,分析特大城市的城市级商业中心的服务效率以及依据服务效率特征对其空间进行优化,进而推动城市级商业中心的更新与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级商业中心,为分析城市级商业中心则归纳了基础理论,包含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中心论、产业集聚理论与商业中心发展演替理论;对既有的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以调研资料为基础的定性研究区划方法、后期美国学者经典的墨菲指数方法、依据墨菲指数而改进的公共服务指数指标量化的区划方法、应用开源数据等多种区划方法。并且归纳了不同学科针对服务效率评价指标及其构建思路,为后文研究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的服务效率评价指标构建提供经验。在对既有城市级商业中心区划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网络开源商业服务设施数据以及各类数据的权重指标,构建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的区划方法。同时,从用地布局、道路网络结构、业态设施构成、城市设计要素、人群使用时空特征来研究城市级商业中心的特征。通过构建城市级商业中心的服务效率评价指标,同时对服务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为了将城市级商业中心的服务效率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即将同心圆结构模式作为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研究基础,通过圈层分析法计算出各圈层上服务效率评价结果,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城市级商业中心的问题及其影响机制,为后期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的优化提供基础依据。并且基于服务效率评价对城市级商业中心进行分析而总结出城市级商业中心优化方向以及优化的控制要素,针对西安市不同类型的城市级商业中心提出优化内容,最后对城市层面上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整体发展和规划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网络开放数据,提出了城市级商业中心区划方法,并西安市商业中心为例进行了实证,提出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进而将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后指出城市级商业中心的问题及其影响机制,最终基于服务效率评价对城市级商业中心进行优化。
田雨晴[2](2021)在《“地摊经济”视角下城市商业街道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以南昌市紫荆路商业步行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地摊政策的开放与实行,再次打开了该领域的商业空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空间秩序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如今地摊政策的实施,让一些城市商业街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如街道空间缺乏人性化尺度;公共设施配置不完善;街道绿化率不足;景观元素缺乏;道路系统优化不足;公共场地资源占用等问题。决策者不能只看到国际竞争、市场交易,更要关注中低收入阶层的生存条件以及老百姓衣食住行的便利性与生活体验。对城市街道空间进行更新与改造,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导向,是当今城市建设者的首要职责。本文以城市商业步行街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商业街在“地摊经济”视角下的街道空间更新设计进行了探讨,针对当前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资源利用现状,结合文献分析、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从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总结出街道空间更新设计的目标及导向、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及运用。选取南昌市经开区较有影响力的紫荆商业步行街作为实际案例研究对象,从步行街空间类型、街道形态、尺度,和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展开调研。通过对紫荆夜市流动摊贩、周边市民和学生等用户体验的深入调查,结合步行街空间构成要素的现状分析,提出街道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内容,总结出商业步行街更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具体设计手法。本文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用新颖的目光重新审视城市的更新建设。对紫荆商业步行街空间的改造提升,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了流动摊贩、流动商摊聚集地与人群、城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美化了南昌城市形象,增加了其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期望建构具有更强适应性并能良性发展的商业步行街,为街道空间更新设计在城市中的实践提供指导。
贾晨茜[3](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王霞[4](2021)在《消费行为视角下曲靖市主城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社会,城市的建设和商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增长的刺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社会”逐渐成为重要的时代发展背景。其中,消费行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商业街区空间形态针对消费观念的转变,呈现综合性发展和多功能融合。因商业街区在公共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归纳并总结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发展模式,研究其内在变化原因,既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还能对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消费行为变化,总结了不同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特征。一方面,梳理相关的要素研究,归纳当下商业街区空间发展的主要指导理论;另一方面,总结了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典型布局模式。然后结合曲靖市中心商业街区,对重点商业街区进行实例研究,因曲靖市商业空间肩负快发展、多功能、新活力的任务,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它是重要的城市生活空间,以其为研究载体,结合消费者行为学,对曲靖市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大数据采取来评估研究区域商业街区的空间结构,从而掌握当下研究区域的空间布局形态模式。最后,对未来消费行为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究,探索未来商业街区空间的发展趋势,并在这个基础上,对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把握适宜其发展的方向,并对研究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张文强[5](2020)在《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街道作为城市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承担着行人流动和物质流通的功能,是城市交通通行的载体。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日常购物交易和社会交流交往的场所,也是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空间载体。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车行为主导的城市设计使街道的社会属性逐渐减弱,街道活力下降。因此,回归以人为本的商业步行街道,使其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重新焕发活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线性公共空间,连续性是街道空间构成的基本属性。但是,从我国街道界面凹凸错落的现象发现,街道的活力中心并非是街道的几何中心,反而是建筑的临界空间。本文以行人的视角切入,主要研究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道近人空间的界面形态。基于中西方对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商业街坊发展演变、步行街道优化改造等文献的梳理,研究了街道形态中纵深方向上街道界面的疏密程度和面宽方向上复合界面的凹凸程度,以此反映街道步行活动中感知的视觉连续性和逗留活动中感知的空间场所性。首先,从建筑街道墙、地块贴线率、街道界面密度三个方面厘清了控制街道连续性形态的物理指标,并提出了复合界面的概念,以表示由于界面凹凸形成的阴角空间的集合。同时,类比界面密度的运算方法,归纳了复合界面的运算方式和表征含义。其次,从国外既有商业步行街案例入手,研究街道空间的形态指标,并对国内殖民文化、南洋文化和封建文化背景下的既有街道进行分类调研并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文化对于街道形态的影响,并对比归纳出自下而上自然生长形成的街道的指标波动范围。再次,基于以上采集的数据,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调研的国内15条既有商业步行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确定各指标对界面密度和复合界面密度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分析的结果,以海口中山路、广州恩宁路为例,验证其步行化改造的可行性,并为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复合界面的场所性优化提出相应策略。街道形态是人与物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空间关系,本篇论文试图在传统建筑单纯的风格样式研究之上,挖掘街道中人与环境之间相对固定的空间关系这一本质原因,并为商业街的步行改造提供数据量化参考,为延续历史和传承文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马杰茜[6](2020)在《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步行引导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商业综合体为了应对所处城市中心区土地紧缺的问题,开始向地下立体化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也促成了“地铁+商业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即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其地下空间也成为了站点和上盖建筑的有机联系,具有极高的商业潜能。但是,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位置和商业综合体的复杂性致使其中人气仍然较低,或在使用者的潜意识中认为它是一类较为“低端”的空间,建筑空间的商业价值可以体现在人流量和租售价格上,结果就是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地下空间利用成果仍然不尽如人意。由此本文试图提出对步行客群的引导设计来增加空间内部的人气,挖掘价值。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地下空间具有城市维度上的“节点空间”和建筑维度上的“场所空间”的双重属性特征,因此要对步行者进行引导时,面临承接“通过性”人流量和“滞留性”人流量。本文结合基础理论,梳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基本特征,并通过问卷调查后实地调研的方式对现有案例进行解析,提取影响研究对象空间中步行引导性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设计策略,以提高空间对于人群行为的组织能力,改善使用体验,提高人气,更加均衡、充分挖掘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的商业价值。论文的内容包括以下七个部分。一、提出研究的背景。以“现状-问题-契机”的方式对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阐述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范围、方法和框架。二、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点-轴系统理论、寻路理论、城市意象理论和环境知觉论,点-轴理论是在城市层面上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开发、优化的基础;寻路理论、城市意象理论和环境知觉论在建筑空间层面上对步行引导性进行指导。本章分别阐述了四个基础理论的内涵特征与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三、剖析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步行引导性的需求。首先通过对研究对象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态势进行解读,指出其分别在城市和建筑两个视角下的内涵特征,然后对步行引导性内涵进行解析。最终,确定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在城市和建筑层面下对步行引导性双重需求。四、案例解析后总结出研究对象中步行引导性的关键因素,并构建策略。案例解析包含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两个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归纳出使用者所关注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中的步行引导性要素合集,并以此作为后续实地调研的框架与重点;再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设计的关键因素,作为构建设计策略的基础。五、以宏观的城市视角作为切入点,提出关注研究对象作为“节点空间”身份属性下的步行引导性的设计目标、原则和具体设计策略。包括结合现状和应对变化两个方面的策略。六、以微观的建筑视角作为切入点,提出关注研究对象作为“场所空间”身份属性下的步行引导性的设计目标、原则和具体设计策略。包括以合理流线为特征、以加强标识为特征和以优化体验为特征三个方面的策略。七、对本文整体总结。阐述本研究的三项主要结论,并总结文章的不足和展望未来的发展。
吴华艳[7](2020)在《基于关联角度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高效化设计研究 ——以深圳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使得城市中的部分功能逐渐向着集约化、复合化发展,从而出现了城市商业综合体这类型的建筑。入口空间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城市商业综合体本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市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衔接点,承担着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周边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职能。因而对于其入口空间的研究,有利于城市商业综合体与城市的发展。本文致力于从关联角度,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的高效化设计进行综合性研究。着重于以建筑设计领域为研究范畴,从城市、自身、人三个关联层面,对影响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高效化设计的因素进行探讨,并选取深圳地区的不同类型城市商业综合体进行调研。再通过总结归纳和分析,提出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高效化设计原则和策略,从而为以后能够更好设计城市综合体入口空间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研究现状,对研究的内容进行界定,提出自己的创新点、阐述研究的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章则是基础研究,分别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和入口空间进行文献研究。详细的研究了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历程与分类,以及入口空间的相关属性与分类。第三章则从关联的角度,对影响入口空间高效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即以城市、自身、人的层面为切入点,探讨三个层面中影响入口空间高效性能的因素。第四章通过从城市、自身、人与入口空间之间的关联角度,对深圳不同类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和总结相关经验。最后,第五章根据前面章节的资料研究、实地调研,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的高效化设计提出相关的设计原则和策略。第六章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与反思。
崔雯雯[8](2020)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商业的高速发展,使得集合多种业态于一身的商业综合体随着城市的发展应运而生,城市商业综合体集约化的空间布局模式提高了城市环境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将投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一种全新的多功能布局的商业模式,它的外部空间会比传统商业区更加的开放、更加的包容,空间布局也会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灵活布置。城市商业综合体将浓郁的商业氛围,美观具有吸引力的空间环境、参与性高多样化的社会活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业态组合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商业空间,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进行休憩交流和娱乐休闲活动的场所。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核心特色空间是开放的、多功能的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将所有的景观要素巧妙和谐地组织起来,积极引导人们进行各类活动,营造一个美观具有吸引力的外部空间。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及调研阶段,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基础概念、相关理论研究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当前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缺少人性化设计,二是环境缺少生态性,三是地域性及文化内涵的缺失,四是缺乏与城市空间的联系,五是景观环境缺乏艺术性、互动性,为之后设计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设计策略阶段,基于对国内城市商业综合体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可达性、生态化理念的引入、主题化的场所体验的设计原则,并分别从外部空间、交通流线、景观内容及节点、植物、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提出了设计策略,为后期分析和优化提升提供借鉴。第三部分是实践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曲江创意谷的使用者进行调查,以及采用观察法对使用人群行为进行分析,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分析曲江创意谷的景观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外部空间进行优化提升。希望可以为以后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本文的意义:在理论方面,进一步探索提出了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现实实践中,重视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风貌和人文特色,为人们创造舒适宜人的消费环境,增加综合体的经济效益。
魏梦菲[9](2020)在《产城融合背景下城市商务区公共空间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目标定位、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与城市发展问题矛盾的升级都对城市空间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强调综合性、多样性环境混合发展方式的产城融合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商务区作为城市金融、商务、商业等第三产业集聚发展的城市化产物,因融合多样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而呈现出明显的产城融合发展特征。随着城市商务区不断朝向综合化与多元化发展,促进城市产业功能与城市公共生活的协同发展成为产城融合背景下城市商务区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复合化公共空间概念强调城市集约化发展方式,城市公共空间复合化发展是实现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产城融合背景下商务区公共空间为切入点,顺应商务区空间演化规律,提出未来城市商务区综合化、立体化的空间发展趋势,重点探索综合集聚型商务区公共空间的复合化开发策略,为商务区产城一体化发展提供可行且有效途径,文章具有较强前瞻性。文章首先对产城融合背景下商务区功能结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基础研究,分析功能演变引起的城市商务区公共空间突出问题、商务白领工作人群活动特征与需求变化以及产城融合商务区土地空间发展特征;明确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发展内涵,通过国内外商务区成功实践案例研究,总结城市商务区公共空间在商业设施、城市交通、景观风貌内容上的公共空间复合模式,分别对人本环境设施空间复合化、产业功能配套空间复合化、城市活动交通空间复合化三大策略类型进行试述。首先从人本维度出发,对人性化设施、自然景观与特色风貌空间复合展开研究,提出营造多样化的城市配套与宜业宜居的商务区空间环境;其次从产业维度出发,树立金融商务服务产业为主多功能混合发展新目标,产业配套公共空间复合将相关属性的产业设施集约布置,促进产业间、产业与城市生活间的空间融合;另外从城市维度出发,明确产城融合单元,建立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激发多样化、全时性公共活动,构建立体三维城市交通系统。最后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案例中,对湖南长沙滨江新城商务区进行公共空间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在城市走向综合与多功能混合发趋势下,探索城市金融商务服务业与城市功能生活的内在关联,通过商务区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复合化理念,解决当前我国现代商务区空间开发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更好的满足城市发展与商务人群工作生活需求,提升商务区舒适感、归属感等公共空间品质,实现商务区与城市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为探索城市商务区未来发展趋势提供新的规划思路,促进未来城市商务区高效集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张倩[10](2019)在《中英高铁车站功能空间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进行快速发展的时期,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高铁动车的速度,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出行的效率和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高铁车站作为城市对外联系的关键节点,其功能空间设计至关重要。为提升高铁车站整体效能,方便乘客高效、便捷、舒适出行,通过借鉴英国高铁车站设计和建设的先进经验,论文着重对高铁车站功能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力争形成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直观简明的设计策略,为实现高铁车站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1章组成,首先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其次对研究内容和框架进行明确以及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确定研究范围主要是高铁车站的内部、外部功能空间设计,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由第2章组成,主要对中英铁路以及高铁车站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分析,总结高铁车站功能空间设计的特点和中英高铁车站设计的异同,并归纳值得本研究学习和借鉴的先进经验。第三部分由第3、4章组成,在前文基础上,重点对高铁车站的内部和外部功能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首先对高铁车站内部功能空间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构筑多样、安全、舒适的高铁车站内部功能空间体系的设计目标和高效化、人性化、信息化的设计原则,并从交通空间、商业办公空间和其他空间等3大类、9小类空间出发,提出具体设计策略。其次以高铁车站外部功能空间设计为切入点,提出通过在高铁车站竖向复合城市功能空间,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建设以高铁车站为核心的城市交通经济圈的设计目标和交通组织一体化、站城空间融合的设计原则,重点对高铁车站外部的交通空间和配套空间设计进行分析,提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设计策略。第四部分由第5章组成,主要概括了论文研究的过程,并且归纳了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成果,同时也对论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进行总结,明确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二、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商业步行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商业步行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服务效率评价的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7 相关概念 |
2 相关理论与既有研究方法借鉴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不同学科背景下的中心地理论 |
2.1.2 产业聚集效应理论 |
2.1.3 商业中心发展演替理论 |
2.2 既有的商业中心范围区划方法 |
2.2.1 定性区划方法 |
2.2.2 指标量化区划方法 |
2.2.3 基于开源数据支撑的区划方法 |
2.3 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2.3.1 公共基本服务设施服务效率评价指标 |
2.3.2 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率评价指标 |
2.3.3 公共中心服务效率评价方法 |
2.4 小结 |
3 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与实证研究 |
3.1 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方法构建 |
3.1.1 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理论依据 |
3.1.2 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的数据类型与采集方法 |
3.1.3 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方法 |
3.2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的实证研究 |
3.2.1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发展历程 |
3.2.2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区划数据验证 |
3.2.3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区划实证结果 |
3.3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特征分析 |
3.3.1 用地开发强度 |
3.3.2 道路网络结构 |
3.3.3 业态设施构成 |
3.3.4 城市设计要素 |
3.3.5 人群使用时空特征 |
3.4 小结 |
4 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研究 |
4.1 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服务效率评价的影响因素 |
4.1.2 服务效率评价指标选取约束条件 |
4.1.3 服务效率评价指标的定量化 |
4.2 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方法与分析模型构建 |
4.2.1 服务效率评价方法 |
4.2.2 服务效率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2.3 服务效率评价空间分析模型的构建 |
4.3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
4.3.1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的空间分析模型 |
4.3.2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评价指标计算 |
4.3.3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分析 |
4.3.4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机制 |
4.4 小结 |
5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优化研究 |
5.1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优化路径 |
5.1.1 优化目标与优化原则 |
5.1.2 优化方向 |
5.1.3 优化要素 |
5.2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规划优化 |
5.2.1 钟楼城市级商业中心的规划优化 |
5.2.2 小寨、曲江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规划优化 |
5.2.3 高新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规划优化 |
5.2.4 胡家庙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规划优化 |
5.2.5 张家堡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规划优化 |
5.2.6 韦曲、土门城市级商业副中心的规划优化 |
5.3 城市层面下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整体规划优化 |
5.3.1 政府引导下商业中心空间优化 |
5.3.2 商业中心业态设施的调整与优化 |
5.3.3 基于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空间优化 |
5.4 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表目录 |
附录Ⅱ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用地汇总 |
附录Ⅲ 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服务效率指标量化表 |
(2)“地摊经济”视角下城市商业街道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以南昌市紫荆路商业步行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研究时间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 国内外街道设计导则中的相关实践研究 |
2.2.1 国外街道设计导则中的相关实践研究 |
2.2.2 国内街道设计导则中的相关实践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摊经济”下城市商业街道空间设计要素分析 |
3.1 “地摊经济”下的街道空间形态 |
3.1.1 控制线下形成的街道空间 |
3.1.2 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 |
3.1.3 适宜的步行空间尺度 |
3.2 “地摊经济”下街道空间的构成要素 |
3.2.1 流动商摊 |
3.2.2 车辆停放地 |
3.2.3 景观绿化 |
3.2.4 公共设施 |
3.3 城市商业街道空间的活力营造策略分析 |
3.3.1 步行街道空间的人流分析 |
3.3.2 空间再划分与层次感提升 |
3.3.3 步行街空间活力的重新凝聚 |
3.3.4 提升生活品质的景观小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紫荆路商业步行街空间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紫荆路商业步行街现状分析 |
4.1.1 街道基本概况 |
4.1.2 场地布局与功能分区 |
4.1.3 摊贩调查与夜市经营情况 |
4.1.4 周边环境分析 |
4.1.5 景观绿化分析 |
4.1.6 顾客人群调查 |
4.2 紫荆路商业步行街存在的问题 |
4.2.1 流动摊位较多,步行空间受到占用和压缩 |
4.2.2 夜市分区布局不够合理 |
4.2.3 生活服务类设施配置不完善 |
4.2.4 夜市垃圾处理不当,有“一桶扔”现象 |
4.2.5 排水系统不完善,雨天路口容易积水 |
4.2.6 街道绿化率不足,缺乏景观元素 |
4.2.7 缺少停车场位,车辆占用公共资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紫荆路商业步行街空间的更新设计 |
5.1 设计目标及设计理念 |
5.1.1 设计目标 |
5.1.2 设计理念 |
5.2 街道更新设计原则 |
5.2.1 整体性原则 |
5.2.2 历史延续性原则 |
5.2.3 生态性原则 |
5.2.4 安全性原则 |
5.3 场地构成要素设计 |
5.3.1 摊位布局设计 |
5.3.2 公共设施设计 |
5.3.3 生态停车位设计 |
5.3.4 地面铺装设计 |
5.3.5 植物绿化设计 |
5.3.6 道路交通设计 |
5.3.7 夜景照明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紫荆商业步行街顾客满意度问卷调查 |
(3)“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中心区 |
1.2.2 城市外部空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
3.2 案例经验总结 |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
3.3.1 规模尺度 |
3.3.2 交通组织 |
3.3.3 空间特质 |
3.3.4 景观绿化 |
3.3.5 配套设施 |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
3.4.1 形式多元化 |
3.4.2 功能复合化 |
3.4.3 空间立体化 |
3.4.4 体量巨型化 |
3.4.5 环境人文化 |
3.4.6 景观多样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
4.1 项目概况 |
4.1.1 大西安新中心 |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
4.2 街区规模尺度 |
4.3 交通组织 |
4.3.1 交通网络 |
4.3.2 步行系统 |
4.3.3 停车系统 |
4.4 空间特质 |
4.4.1 空间构成 |
4.4.2 空间布局 |
4.4.3 空间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空间秩序 |
4.5 景观绿化 |
4.5.1 自然景观 |
4.5.2 人工景观 |
4.6 配套设施 |
4.6.1 公共服务设施 |
4.6.2 休闲设施 |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7.5 综合评价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
5.1.1 政策规定 |
5.1.2 政策实施 |
5.1.3 控制要素 |
5.1.4 设计导则 |
5.1.5 分图图则 |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
5.2.1 交通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建筑布局因素 |
5.2.4 人性化因素 |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
5.4.1 基本构成方式 |
5.4.2 空间布局模式 |
5.4.3 空间尺度控制 |
5.4.4 城市界面设计 |
5.4.5 建立空间秩序 |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
5.5.3 人工水体设计 |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
5.5.5 硬质环境设计 |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录 |
附录4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消费行为视角下曲靖市主城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
1.1.2 消费行为转变对商业街区空间提出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及相关要素研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城市结构理论 |
2.1.2 中心地理论 |
2.1.3 中心商业街区 |
2.1.4 马斯洛需求层次 |
2.1.5 城市形态学与空间布局模式 |
2.1.6 聚集效益理论 |
2.1.7 HOPSCA原则 |
2.1.8 环境行为学 |
2.2 消费行为 |
2.2.1 定义 |
2.2.2 消费行为变化 |
2.3 商业街区 |
2.3.1 商业街区空间 |
2.3.2 商业街区的发展 |
2.3.3 从商业中心区到中央活力区(CAZ)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消费行为视角的商业街区空间形态模式 |
3.1 消费行为影响下商业空间的演变 |
3.1.1 商业空间演变 |
3.1.2 商业街区的布局发展 |
3.1.3 消费行为与空间形态 |
3.2 典型商业街区发展现状实例分析 |
3.2.1 “无顶”的商业街区 |
3.2.2 “有顶”的商业街区 |
3.2.3 “无顶+有顶”的商业街区 |
3.2.4 选取案例的特征总结 |
3.3 案例对比分析 |
3.3.1 沿街线状开发:单一化线性纯步行商业街 |
3.3.2 均质面状开发:多元化商业街扩展 |
3.3.3 核心聚集开发:综合化高度聚集商业职能增强 |
3.4 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影响机制 |
3.4.1 经济空间:随城市经济而发展 |
3.4.2 地理区位:围绕城市中心区建设 |
3.4.3 社会空间:随所在区域规划定位而发展 |
3.5 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模式总结 |
3.5.1 步行街:室外空间 |
3.5.2 MALL:室内空间 |
3.5.3 步行街+MALL:室内外空间连接 |
3.5.4 集合体:室内外空间聚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曲靖市主城发展现状及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 |
4.1 曲靖市麒麟区概况 |
4.1.1 区位 |
4.1.2 经济 |
4.1.3 人口 |
4.1.4 消费模式 |
4.1.5 商业发展 |
4.1.6 消费结构 |
4.2 麒麟区商业街区概况 |
4.2.1 商业总量 |
4.2.2 商业布局 |
4.3 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 |
4.3.1 中心商业街区空间研究范围 |
4.3.2 研究区域概况 |
4.3.3 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现状 |
4.3.4 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梳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发展探索 |
5.1 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5.1.1 地理区位:奠定商业空间基本形态特征 |
5.1.2 空间节点:空间复合化的促生与制约 |
5.1.3 用地布局:存量规划中的土地再利用 |
5.1.4 街道街廓:边界的控制与引导 |
5.1.5 交通条件:内部组织与外部扩展牵引 |
5.2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3 当下消费行为对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影响 |
5.3.1 消费层次是中心商业空间形态发展的内在驱动 |
5.3.2 空间结构随着城市更新的升级而变化 |
5.3.3 空间呈现郊区化、分散化的交替 |
5.3.4 商业空间复合化的必然 |
5.4 现有问题与发展机遇 |
5.4.1 问题 |
5.4.2 机遇 |
5.5 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发展趋势与建议 |
5.5.1 发展趋势 |
5.5.2 优化建议 |
5.6 未来消费行为模式探究 |
5.7 未来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解读消费行为变化的特征 |
6.1.2 中心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模式 |
6.1.3 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发展所面对的机遇 |
6.1.4 对未来消费行为模式提出探讨 |
6.1.5 提出未来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发展的策略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5)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科背景——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 |
1.1.2 社会背景——历史风貌建筑的消亡 |
1.1.3 时代背景——场所精神认知的缺失 |
1.2 研究缘起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2.1 历史风貌型街区基础理论 |
2.1.1 历史风貌型街区的相关概念 |
2.1.2 历史风貌型街区的保护理论 |
2.2 商业街坊的起源与步行化发展 |
2.2.1 西方商业街坊空间形态演变 |
2.2.2 中国商业街坊空间形态演变 |
2.3 复合界面理论研究 |
2.3.1 界面与复合界面概念 |
2.3.2 商业步行街的界面与复合界面 |
2.4 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2.4.1 建筑街道墙概念 |
2.4.2 地块贴线率量化 |
2.4.3 界面密度测度研究 |
2.4.4 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既有商业步行街道类型化调研 |
3.1 国外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3.1.1 慕尼黑内城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3.1.2 欧洲其他商业步行街案例研究 |
3.1.3 国外优秀步行街道量化总结 |
3.2 国内殖民文化背景下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3.2.1 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研究 |
3.2.2 殖民背景下其他商业步行街历史沿革及量化研究 |
3.2.3 殖民文化背景下步行街道历史成因及量化规律总结 |
3.3 国内南洋文化背景下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3.3.1 广州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研究 |
3.3.2 南洋背景下其他商业步行街历史沿革及量化研究 |
3.3.3 南洋文化背景下骑楼街道历史成因及量化规律总结 |
3.4 国内封建文化背景下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3.4.1 郑州德化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研究 |
3.4.2 封建背景下其他商业步行街历史沿革及量化研究 |
3.4.3 封建文化背景下步行街道历史成因及量化规律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街道形态影响因素及复合界面相关性分析 |
4.1 自然要素的影响 |
4.1.1 气候环境 |
4.1.2 地理环境 |
4.2 人文要素的影响 |
4.2.1 行为环境 |
4.2.2 建筑环境 |
4.3 人工要素指标构建 |
4.3.1 街道界面密度与复合界面密度相关性分析 |
4.3.2 街道界面密度与复合界面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可行性研究 |
5.1 复合界面理论可行性研究——以海口中山路为例 |
5.1.1 老街中山路量化研究 |
5.2 复合界面理论可行性研究——以广州恩宁路为例 |
5.2.1 恩宁路量化研究 |
5.2.2 恩宁路界面连续性优化策略 |
5.2.3 恩宁路复合界面场所性优化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概念 |
6.1.2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量化 |
6.1.3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影响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2.1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密度的理论创新 |
6.2.2 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密度类型化量化创新 |
6.2.3 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密度的影响因素总结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6.3.1 量化方法研究目标的局限性 |
6.3.2 量化方法研究目标的理想性 |
6.4 研究展望 |
6.4.1 扩展研究范围 |
6.4.2 完善研究维度 |
6.4.3 细化研究深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上海南京路 |
武汉江汉路 |
哈尔滨中央大街 |
天津滨江道南段 |
天津滨江道北段 |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 |
厦门中山路步行街 |
广州北京路步行街 |
海口老街德胜沙路 |
南宁民生路步行街 |
郑州德化步行街 |
沈阳中街路步行街 |
成都春熙路步行街 |
苏州观前步行街 |
长沙黄兴路步行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步行引导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1.3.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 |
1.3.2 步行引导性 |
1.3.3 研究范畴 |
1.4 实践与研究概述 |
1.4.1 国外相关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研究:相关理论研究 |
2.1 点-轴系统理论 |
2.1.1 点-轴系统理论的内涵特征 |
2.1.2 点-轴系统理论于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 寻路理论 |
2.2.1 寻路理论的内涵特征 |
2.2.2 寻路理论于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3 城市意向理论 |
2.3.1 城市意向理论的内涵特征 |
2.3.2 城市意象理论于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4 环境知觉理论 |
2.4.1 环境知觉理论的内涵特征 |
2.4.2 环境知觉理论于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对象解析: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与步行引导性 |
3.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发展概况 |
3.1.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发展动因 |
3.1.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双重身份”现状 |
3.1.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发展态势 |
3.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建筑解析 |
3.2.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构成 |
3.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类型 |
3.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特征 |
3.3 人群步行行为解析 |
3.3.1 人群步行行为类别及个性特性 |
3.3.2 人群步行行为的共性特征 |
3.3.3 人群步行组织流程 |
3.4 步行引导性解析 |
3.4.1 步行引导的作用方式 |
3.4.2 步行引导性影响因素 |
3.4.3 步行引导性评价要素 |
3.5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步行引导需求解析 |
3.5.1 关注“网络节点”的步行引导设计需求 |
3.5.2 关注“场所空间”的步行引导设计需求 |
3.5.3 宏观-微观视角下需求特征对比 |
第四章 案例解析: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 |
4.1 案例解析的目的、方法和流程 |
4.1.1 案例解析目的 |
4.1.2 案例解析方法 |
4.1.3 案例解析流程 |
4.2 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基础信息:被访者的个人情况 |
4.2.3 心理评价:被访者的使用情况 |
4.2.4 空间评价:空间环境认知要点 |
4.2.5 时间评价:使用时间分布 |
4.2.6 问卷小结:构建实地调研框架 |
4.3 案例实地调研一——上海市五角场商圈 |
4.3.1 整体概况及调研重点 |
4.3.2 万达广场城中城 |
4.3.3 合生汇 |
4.3.4 百联又一城 |
4.3.5 太平洋森活天地 |
4.4 案例实地调研二——成都市春熙路商圈 |
4.4.1 整体概况及调研重点 |
4.4.2 远洋太古里 |
4.4.3 国际金融中心(IFS) |
4.5 案例总结:关键因素提取与策略构建 |
4.5.1 宏观切入的关键因素 |
4.5.2 微观切入的关键因素 |
4.5.3 设计关键因素小结与策略构建 |
第五章 宏观切入:关注“网络节点”的步行引导设计策略 |
5.1 “网络节点”层面上的步行引导设计目标与原则 |
5.1.1 “网络节点”层面上步行引导性设计目标 |
5.1.2 “网络节点”层面上步行引导性设计原则 |
5.2 结合现状的步行引导性设计策略 |
5.2.1 结合建设现状 |
5.2.2 结合路径现状 |
5.2.3 结合人群现状 |
5.3 应对变化的步行引导性设计策略 |
5.3.1 应对短期人群波动 |
5.3.2 应对长期城市更新 |
第六章 微观切入:关注“场所空间”的步行引导性设计策略 |
6.1 “场所空间”层面上的步行引导设计目标与原则 |
6.1.1 “场所空间”层面上步行引导性设计目标 |
6.1.2 “场所空间”层面上步行引导性设计原则 |
6.2 以合理流线组织为特征的策略 |
6.2.1 基础动线组织 |
6.2.2 特殊需求流线 |
6.3 以加强空间标识为特征的策略 |
6.3.1 起始端点标识设计 |
6.3.2 过程空间标识设计 |
6.4 以优化空间体验为特征的策略 |
6.4.1 优化空间尺度 |
6.4.2 引入自然要素 |
6.4.3 丰富活动场所 |
6.4.4 关注个体差异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2 反思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调查问卷 |
(7)基于关联角度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高效化设计研究 ——以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 |
1.1.2 城市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界定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综述法 |
1.6.2 实地调研法 |
1.6.3 问卷调查法 |
1.6.4 对比分析法 |
1.6.5 归纳总结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基础研究 |
2.1.1 城市商业综合体概念辨析 |
2.1.2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述 |
2.1.3 深圳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概述 |
2.2 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的基础研究 |
2.2.1 入口空间属性 |
2.2.2 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分类 |
2.2.3 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现存问题 |
第3章 影响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高效化设计的关联要素分析 |
3.1 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高效化设计的必然性 |
3.1.1 城市人口的发展的要求 |
3.1.2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要求 |
3.1.3 城市商业综合体自身发展的要求 |
3.2 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与城市的关联要素分析 |
3.2.1 入口空间与城市道路的关联 |
3.2.2 入口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关联 |
3.2.3 入口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关联 |
3.2.4 入口空间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联 |
3.3 城市商业综合体各功能的入口空间关联要素分析 |
3.3.1 城市商业综合体功能分析 |
3.3.2 各功能入口空间的外部的关联 |
3.3.3 各功能入口空间的内部的关联 |
3.4 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与人的关联要素分析 |
3.4.1 人的感知解析 |
3.4.2 人的行为活动解析 |
3.4.3 入口空间对人的心理行为影响要素分析 |
3.4.4 人的心理行为对入口空间的要求 |
第4章 案例调研分析 |
4.1 调研内容与方法 |
4.1.1 调研内容的选取 |
4.1.2 调研的方法 |
4.2 深圳益田假日 |
4.2.1 案例简介 |
4.2.2 入口空间与城市的调研分析 |
4.2.3 各功能入口空间的调研分析 |
4.2.4 入口空间与人的调研分析 |
4.2.5 使用后评价 |
4.2.6 小结 |
4.3 深圳壹方中心 |
4.3.1 案例简介 |
4.3.2 入口空间与城市的调研分析 |
4.3.3 各功能入口空间调研分析 |
4.3.4 入口空间与人的调研分析 |
4.3.5 使用后评价 |
4.3.6 小结 |
4.4 深圳万象天地 |
4.4.1 案例简介 |
4.4.2 入口空间与城市的调研分析 |
4.4.3 各功能入口空间调研分析 |
4.4.4 入口空间与人的调研分析 |
4.4.5 使用后评价 |
4.4.6 小结 |
4.5 案例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高效化设计原则与策略 |
5.1 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高效化设计原则 |
5.1.1 基于城市层面高效化设计原则 |
5.1.2 基于自身层面高效化设计原则 |
5.1.3 基于人的层面高效化设计原则 |
5.2 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高效化设计策略 |
5.2.1 基于城市层面高效化设计策略 |
5.2.2 基于自身层面高效化设计策略 |
5.2.3 基于人的层面高效化设计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论文的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指导老师学术评语 |
附录二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三 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案例各层平面图 |
致谢 |
(8)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业综合体对城市发展影响日益增加 |
1.1.2 国内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匮乏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起源与发展 |
1.3.2 国外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商业综合体 |
2.1.2 商业外部空间 |
2.1.3 商业景观设计 |
2.2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空间形式理论 |
2.2.2 环境心理学 |
2.2.3 景观生态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现状调查分析 |
3.1 国内外优秀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调查分析 |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城市商业综合体 |
3.1.2 北京华贸中心 |
3.2 西安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现状调研与分析 |
3.2.1 西安民乐园万达广场 |
3.3 案例总结 |
3.4 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3.4.1 缺少人性化设计 |
3.4.2 环境缺少生态性 |
3.4.3 地域性及文化内涵的缺失 |
3.4.4 缺乏与城市空间的联系 |
3.4.5 景观环境缺乏艺术性、互动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影响因素 |
4.1.1 城市层面 |
4.1.2 场地层面 |
4.1.3 使用者层面 |
4.2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的原则 |
4.2.1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
4.2.2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可达性 |
4.2.3 生态化理念的引入 |
4.2.4 主题化的场所体验 |
4.3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 |
4.3.1 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 |
4.3.2 交通流线的设计方法 |
4.3.3 景观内容及节点的设计方法 |
4.3.4 植物的设计方法 |
4.3.5 基础设施的设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西安曲江创意谷 |
5.1 西安曲江创意谷景观现状概述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理念 |
5.1.3 空间形态解析 |
5.2 曲江创意谷景观现状调研 |
5.2.1 问卷调查 |
5.2.2 外部空间行为活动调研 |
5.3 西安曲江创意谷景观设计 |
5.3.1 外部空间设计 |
5.3.2 交通流线设计 |
5.3.3 景观设计 |
5.3.4 植物设计 |
5.3.5 基础设施设计 |
5.4 曲江创意谷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
5.4.1 优化构思 |
5.4.2 优化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产城融合背景下城市商务区公共空间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城融合与城市设计 |
1.1.2 商务区空间集聚特征 |
1.1.3 我国商务区公共空间建设及发展矛盾 |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目的 |
1.2.4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产城融合商务区发展及问题特征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产城融合商务区 |
2.1.2 商务区公共空间 |
2.1.3 空间复合化 |
2.2 产城融合商务区发展历程 |
2.2.1 产业要素集聚阶段 |
2.2.2 金融商务主导阶段 |
2.2.3 产业功能混合阶段 |
2.2.4 产城一体化发展阶段 |
2.3 商务区公共空间突出问题 |
2.3.1 公共空间形式单一,公共环境缺乏特色 |
2.3.2 公共空间过度拥挤,街角空间孤立荒废 |
2.3.3 公共交通便捷不足,地上地下发展分离 |
2.4 商务人群特征及行为需求 |
2.4.1 社会生活与消费品质的不断追求 |
2.4.2 工作强度与工作效率的持续高压 |
2.4.3 职住距离远,交通需求大 |
2.5 产城融合商务区用地类型及空间特征 |
2.5.1 土地空间特征 |
2.5.2 功能活动特征 |
2.5.3 信息交通特征 |
2.5.4 环境形象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城融合商务区公共空间复合化分析 |
3.1 产城融合商务区以人为本发展内涵 |
3.1.1 公共空间增加与景观绿地提升 |
3.1.2 土地混合使用与功能综合开发 |
3.1.3 城市活力提升与精神文脉延续 |
3.2 产城融合商务区复合化空间体系构建 |
3.2.1 立体化、综合化公共空间发展趋势 |
3.2.2 公共空间复合化发展 |
3.3 产城融合商务区公共空间复合模式 |
3.3.1 商业设施与公共空间功能组合 |
3.3.2 城市交通与公共空间功能组合 |
3.3.3 景观风貌与公共空间的功能组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城融合商务区公共空间复合化设计原则及策略 |
4.1 产城融合商务区公共空间复合化设计原则 |
4.1.1 城市可持续 |
4.1.2 人性化公共环境 |
4.1.3 多样化功能布局 |
4.2 人本设施环境空间复合化策略 |
4.2.1 人性化服务设施 |
4.2.2 自然景观区域串联 |
4.2.3 特色风貌空间塑造 |
4.3 产业功能配套空间复合化策略 |
4.3.1 金融主导功能混合 |
4.3.2 综合多元服务中心 |
4.4 城市活动交通空间复合化策略 |
4.4.1 多样化、全时周公共活动 |
4.4.2 TOD导向公共交通 |
4.4.3 城市步行生活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沙滨江新城商务区公共空间复合化设计策略实例研究 |
5.1 滨江新城背景概述 |
5.1.1 区位概况及规模 |
5.1.2 产城融合发展背景 |
5.2 滨江新城公共空间问题症结 |
5.2.1 城市空间功能匀质单一 |
5.2.2 城市空间缺乏整体形象 |
5.2.3 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完善 |
5.3 滨江新城公共空间复合化需求机制 |
5.4 滨江新城公共空间复合化设计策略 |
5.4.1 环境设施空间复合 |
5.4.2 功能配套空间复合 |
5.4.3 生活交通空间复合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英高铁车站功能空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概念界定、研究对象及范围 |
1.6.1 概念界定 |
1.6.2 研究对象 |
1.6.3 研究范围 |
1.7 本章小结 |
2 中英高铁车站发展历程与现状对比 |
2.1 中英铁路发展历程 |
2.1.1 英国铁路发展历程 |
2.1.2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
2.2 英高铁车站发展历程 |
2.2.1 英国高铁车站发展历程 |
2.2.2 中国高铁车站发展历程 |
2.2.3 高铁车站功能空间设计特点总结 |
2.3 中英高铁车站现状与问题 |
2.3.1 中英高铁车站典型案例分析 |
2.3.2 中英高铁车站功能空间设计特点对比 |
2.3.3 中国高铁车站功能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高铁车站内部功能空间设计 |
3.1 设计目标与原则 |
3.1.1 设计目标 |
3.1.2 设计原则 |
3.2 高铁车站内部功能空间设计策略 |
3.2.1 交通空间设计 |
3.2.2 商业办公空间设计 |
3.2.3 其他空间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高铁车站外部功能空间设计 |
4.1 设计目标与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高铁车站外部功能空间设计策略 |
4.2.1 交通空间设计 |
4.2.2 配套空间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商业步行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服务效率评价的西安城市级商业中心空间优化研究[D]. 余子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地摊经济”视角下城市商业街道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以南昌市紫荆路商业步行街为例[D]. 田雨晴.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消费行为视角下曲靖市主城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D]. 王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D]. 张文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步行引导性设计研究[D]. 马杰茜.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基于关联角度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高效化设计研究 ——以深圳为例[D]. 吴华艳. 深圳大学, 2020(01)
- [8]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 崔雯雯. 长安大学, 2020(06)
- [9]产城融合背景下城市商务区公共空间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 魏梦菲. 湖南大学, 2020(07)
- [10]中英高铁车站功能空间对比研究[D]. 张倩. 重庆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