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岗岩水土流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措施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郭晖[1](2020)在《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文中指出水沙置换是为统筹解决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与鄂尔多斯新增工业用水需求而提出的全新思路,其基本思想是由有新增用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出资,在十大孔兑修建拦沙坝,以此取得部分黄河下游节约的输沙水量作为生产用水。实施水沙置换,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制度经济学和水文水资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通过生态补偿实施水沙置换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1)将拦沙工程建设与水权交易相结合,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2)利用SWAT模型定量模拟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并以模拟结果为基础计算拦沙工程实现的减水减沙量。(3)通过流域水沙模拟分析,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拦沙可置换水量。(4)采用工程费用法核算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5)针对水沙置换特点,引入水权交易机制,设计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提出相应的交易机制和保障措施。(6)以西柳沟流域为例,对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在设定的最可能出现的25a系列黄河干支流水沙方案组合下,新建79座拦沙坝,年均可减少入黄河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288.22万m3和138.53万t,工程平均拦沙年限为28a,年均可节约输沙水量1173.51万m3,以工程建设投资为依据核算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为22934.93万元。设定年均可交易的拦沙置换水量为1000万m3/a,交易年限为25a,采用成本定价法和影子价格法计算,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准价格范围在0.92元/m3·a至1.52元/m3·a之间。研究表明,在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可以减少黄河干流河道淤积,进而节约下游输沙水量,虽然在拦沙的同时也拦蓄了部分进入干流的径流量,但其节约的输沙水量远大于工程拦截的水量,可以认为是相对增加了黄河流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这是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础。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利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和相关利益方的共赢。
杨文婷[2](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水土保持研究已近百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从黄河流域向全国逐步推广至今,具有丰富的治理模式及经验。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实施小流域蓄、排、引等水土保持工程也能达到海绵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差异、有侧重、有交叠,本质均以节水、蓄水、净水为前提,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为海绵城市拓展流域治理提供应用视角及思路。根据Meta-analysis法定性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建设体系、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作为海绵城市技术落地的基础支撑,因此,参考其区划、运行管理机制及技术措施体系等初步构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过程中,首次利用水土保持区划的方式方法,结合现有海绵城市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海绵城市区划进行优化,并创新性地将部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纳入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体系。海绵城市建设以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参照,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基础划分,既保证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可避免海绵城市空间尺度的重复,对海绵城市建设范围的边界界定有一定的启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林松锦[3](2014)在《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模式及对策研究 ——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为例》文中认为红壤区是中国水土流失较重的区域之一,每年仅长江以南的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就达67.48万km2,其中以福建、江西和浙江三省最为严重。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146.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1.5%,居我国南方红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之最,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长汀县探索实施了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模式,治理成效惊人,成为南方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的典范。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是一项“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保开发”为主要目的综合性基础工程、社会工程,是实现水土环境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目前,人们对北方水土流失治理研究较多,对红壤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研究比较少,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以红壤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于丰富国内水土流失治理理论,规范和指导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长汀县红壤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为例,借鉴长汀县的治理实践经验,对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的特点、成因、治理措施及成效进行研究,结合市场经济基本原理,提出红壤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的对策措施供决策参考。
王农,张磊,陈浩,谢颂华[4](2013)在《花岗岩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析——以江西省修水县大桥小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修水县大桥小流域现状的基础上,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主线,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实现当地群众脱贫困、奔小康为目的,探讨分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体系,并对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体系、群众参与体系和流域运行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内容进行了解析,以期为同类型的流域综合规划提供借鉴。
曹宇华[5](2013)在《浅谈水土保持在衡山县“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文中研究指明衡山县水土流失地类复杂、类型多样、程度较重、剧烈流失成片集中,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安全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而水土保持在防洪减灾、整治国土、发展经济、保护与培育资源、改善生态与人居环境、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实现衡山县"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打造"文明奥区、生态衡山"的重要保障。就如何加强衡山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建议。
江青龙[6](2012)在《京津水源区生态输水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分区与措施配置》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针对京津地区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等现状,及其水源区传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京津水源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输水型小流域建设,即站在全流域角度,在明确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恢复,区域产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目标,结合区域自然、社会与经济实际,将流域划分成生态输水区、生产生活区和生态生产复合区,并布设输水型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建立良性循环的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在实现维系上游小流域基本生产生活前提条件下,尽量减少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向下游多输水、输好水,使得流域水土资源高效合理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输水型小流域理论,选择冀北土石山区东北沟小流域作为生态输水型小流域建设示范点,进行实践研究,取得进展如下:(1)利用GIS与RS技术,在基于高分辨率影像、DEM与流域自然调查数据对小流域下垫面资源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小流域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和流域三维空间模型;同时通过社会调查数据,得出小流域社会经济数据,并将其与空间数据一起建库,进行高效管理。(2)通过对东北沟进行生态功能定位研究、土地适宜性、土壤侵蚀定量分析,并结合东北沟实际情况,得出东北沟生态建设的适宜性目标是:生态保护优先;该区粮食安全定位为:粮食生产能力自给;流域产业发展定位应该结合自身实际,适度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生态农业。同时,东北沟小流域在进行水土保持治理的过程中,其治理应该总体弱化治理,局部强化治理。(3)依据分区指标体系,结合分区原则,将流域分成生态输水区,生产生活区与生态生产复合区,并将生产生活区细分为生活、工副业区和农果业生产区,生态输水区细分为给水区和输水区。生态输水区面积最大,为13.889km2,占到流域总面积的71.66%,其中给水区占到总面积的71.08%,输水区占0.58%;生产生活区面积为1.449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47%,其中农果业生产区占到流域总面积的6.43%,生产、工副业区占1.04%;生态生产复合区面积为4.048km2,占到流域总面积的20.87%。(4)结合冀北山区水土流失特征,针对主要水土流失类型区,提出了强度剧烈侵蚀的坡面、中轻度侵蚀坡面、高输沙区沟道,以及坡耕地的治理关键技术。针对三大功能区自身特点,结合生态输水理念和水土流失治理关键技术,建立了不同功能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新模式。
胡振鹏[7](2012)在《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中,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遵循客观规律"的修复方法:(1)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态系统,划定保护区,加强管理,保护濒危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2)对中、轻度损害的生态系统,实行封育保护,减轻负荷压力,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自然恢复为主;(3)对于严重损害的生态系统,遵循生态系统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采取人工措施修复或重建。科学选择了修复策略:(1)以修复植被生态系统为基础和前提,创造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修复能力逐步实现微生物、动物的恢复;(2)把生态修复与发展生态经济结合起来,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参与生态修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20多年的生态修复,鄱阳湖流域森林覆盖率由31.1%提高到58.32%;同时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1)通过综合科学考察,掌握生态系统受损害的状况和原因,揭示相关生态系统发育、演替的客观规律;(2)着力研究生态恢复的生态学过程与机制,寻求有效的修复方法、措施和模式;(3)自主创新、试验示范、试点先行、样板引领;(4)以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大项目为载体,全面展开、系统推进。
李颖[8](2011)在《三峡库区流域产沙数学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三峡水库淹没涉及19个县(市),总面积5.4万km2。库区地形复杂,农业资源丰富,宜林面积大,但森林覆盖率低。且库区大部分属于山区贫困县,生产力水平较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经营比较单一。由于多年来为解决粮食问题,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加之移民迁建,毁林造地,致使土地侵蚀、贫瘠化加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生态环境循环不良,成为库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加之其他地区(如黄河)的流域产沙模式不能完全移植于三峡库区这一特定的环境内,因此,开展三峡库区产沙机理及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结合国务院三峡办科研项目“三峡库区主要环境因子对流域产沙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利用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及土壤侵蚀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通过收集资料、试验数据分析、理论研究、数模计算等综合手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前期现场试验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三峡库区主要环境因子对流域产沙的影响;并对已建立的产沙预报数学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修正。选取三峡库区具有代表性的17个小流域,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应用验证,参数修正后较修正前模型的计算结果精度更高。改进后的模型模拟结果更为合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此外,对三峡库区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根据丰都县铁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有关资料,进行了水土保持效益初步分析。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移民搬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及三峡水库运行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定量的、可靠的技术决策手段。
毕安平[9](2011)在《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系统退化是近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只是生态系统退化的基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干扰才是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持续性触发因素。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部门,与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重建关系密切。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也是区域生态重建的主体和直接利益相关者。基于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约束的农户行为是农户理性决策的结果,是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的结合点,是驱动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演替的基本因素。因此,本文以生态重建理论、系统耦合理论、农户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用实地观测、遥感、农户调查资料对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农户特征、耦合模式效益和流域综合效应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抽样调查发现研究区人口压力下降、年龄结构成熟、就业和收入非农化、土地流转率高、薪柴使用意愿低、农户对水土保持评价积极,表明当前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契机,但农户收入水平低、收入差距悬殊、产权不清产生了明显负面影响。(2)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耦合模式。利益成本效益分析不同规模的水稻、烟草、芋头、茶叶、杨梅和板栗种植,猪鸭养殖等8种农业生产耦合模式的经济效益及效益分配,构建了可行性指数用于耦合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种植、养殖业都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但不同品种在适度规模、产投比、利益平衡系数、可行性指数方面差异明显。(3)应用劳动力机会成本分析法和生态足迹模型理论,通过时空比较分析发现农户燃料由薪柴向非植被破坏型燃料成阶梯状演替,燃料替代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着,对植被保护和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贡献巨大。(4)构建了长汀县农业生产Cobb-Douglas函数模型,分析了水土保持投资对长汀县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解决了无法剔除非水土保持投入因素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难题。(5)引入PSR模型评价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建立了一套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朱溪河流域2000-2009年生态-经济系统压力、状态、响应的时空变化,并依据系统水平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判定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生态重建的中后期阶段。(6)根据流域农户基础、耦合模式效益和流域生态-经济耦合综合效应提出了长汀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从R策略转向K策略的具体战略措施。
徐松青[10](2011)在《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据一项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的县域涉及646个,很显然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福建长汀是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水土流失历史之悠久,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在全国范围内也比较罕见。“九五”期间,福建省开展了以长汀为重点的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成效显着。‘之后长汀县人民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水土流失冠军”一跃成为“水土治理典范”。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关于水土流失治理机制的基础上,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通过分析长汀县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阶段的综合治理过程,运用灰色系统分析法计算出各个阶段所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根据水土流失治理演变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的变化来分析各个阶段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机制的变化。最后结合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的新形势,提出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
二、花岗岩水土流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措施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岗岩水土流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措施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
2.1.3 公共产品理论 |
2.1.4 经济外部性理论 |
2.1.5 博弈论理论 |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
2.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理论 |
2.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
2.3 水权交易相关理论 |
2.3.1 水权与可交易水权的法律界定 |
2.3.2 水权交易基础理论 |
2.3.3 水权交易定价理论 |
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构建 |
3.1 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的基本思路 |
3.1.1 思路提出的背景 |
3.1.2 思路的阐释 |
3.2 相关实践与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
3.2.1 内蒙古黄河干流取水权交易的实践 |
3.2.2 水权交易参与合同节水管理的研究 |
3.2.3 水权交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 |
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设计 |
3.3.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可行性分析 |
3.3.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
3.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模拟 |
4.1 模型概述 |
4.1.1 水文模型 |
4.1.2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 |
4.2 模型选择 |
4.2.1 SWAT模型结构 |
4.2.2 SWAT模型原理 |
4.2.3 SWAT模型适用性 |
4.3 模型建立 |
4.3.1 研究区域概况 |
4.3.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析 |
4.3.3 研究区域淤地坝概况 |
4.3.4 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影响的计算方法 |
4.3.5 淤地坝模块设置 |
4.3.6 模型输入 |
4.3.7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4 模型应用 |
4.4.1 情景设置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5.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 |
5.1.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方法 |
5.1.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结果 |
5.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5.2.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
5.2.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研究 |
6.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础条件 |
6.1.1 交易需求条件 |
6.1.2 经济可行条件 |
6.1.3 工程技术条件 |
6.1.4 政策引导条件 |
6.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机制设计 |
6.2.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主要原则 |
6.2.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市场要素 |
6.2.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本策略 |
6.2.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运作流程 |
6.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保障措施 |
6.3.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风险防范 |
6.3.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政策保障 |
6.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模拟 |
6.4.1 交易方案 |
6.4.2 交易定价 |
6.4.3 交易流程 |
6.4.4 效益分析 |
6.4.5 综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及海绵城市概述 |
2.1 水土保持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
2.1.1 水土保持概念 |
2.1.2 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
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理论 |
2.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概念 |
2.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 |
2.2.3 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体系 |
2.2.4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及总结 |
2.2.5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案例 |
2.3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
2.3.1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 |
2.3.2 海绵城市国外发展及其主要研究 |
2.3.3 海绵城市国内发展及现状 |
2.4 海绵城市建设核心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绵城市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 |
3.1 基本概念及核心理论相关性 |
3.1.1 基本概念相关性 |
3.1.2 核心理论相关性 |
3.2 建设内容(实施方法/途径)相关性 |
3.3 措施体系及技术支撑相关性 |
3.3.1 措施体系相关性 |
3.3.2 技术支撑相关性 |
3.4 运行管理及效益机制相关性 |
3.5 案例调查相关性分析 |
3.6 海绵城市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关系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海绵城市体系构建 |
4.1 以流域为单元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及必要性 |
4.1.1 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势 |
4.1.2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采取流域治理的必要性 |
4.2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规划原则及范围划分 |
4.2.1 治理规划原则 |
4.2.2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范围划分 |
4.3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管理 |
4.3.1 理念及目标 |
4.3.2 管理主体和对象 |
4.3.3 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
4.3.4 管理运行 |
4.3.5 绩效考核制度 |
4.3.6 监测评价体系及数据库构建 |
4.3.7 宣传推广、民众参与及监督 |
4.4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及方法 |
4.4.1 流域治理基本思路 |
4.4.2 以流域为单位基本规划、保护原有生态系统 |
4.4.3 生态自然修复 |
4.4.4 以流域为单位布控设计,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
4.4.5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实例——深圳市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基本情况 |
5.1.3 项目现状与问题识别分析 |
5.2 以流域为单元的坪山区海绵城市水系(片区)划分 |
5.3 以流域为单元的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划分 |
5.4 以流域为单元构建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及成效 |
5.4.1 建设总体目标及建设策略 |
5.4.2 主要建设内容及成本效益分析 |
5.4.3 主要技术措施 |
5.4.4 管理运行及实施保障措施 |
5.4.5 分析与展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表1 我国部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附录2 |
问卷调查一(新泉井小流域) |
问卷调查二(永安堡小流域) |
问卷调查三(长坑水库小流域) |
问卷调查四(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模式及对策研究 ——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水土流失治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研究现状 |
1.2.3 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的基本理论及发展现状 |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水土流失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
2.3 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1 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
2.3.2 保护性开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实证研究 |
3.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3.1.1 研究区的选取 |
3.1.2 研究区概况 |
3.2 长汀县水土流失的特点及主要成因 |
3.2.1 水土流失的特点 |
3.2.2 主要成因分析 |
3.3 长汀县保护性开发治理的演变进程 |
3.3.1 起步研究阶段(1940年) |
3.3.2 夯实基础阶段(1949-1958年) |
3.3.3 探索试验阶段(1962-1966年) |
3.3.4 效益初显阶段(1972-1977年) |
3.3.5 快速发展阶段(1980-1990) |
3.3.6 巩固成果阶段(1991-1999) |
3.3.7 全面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
3.4 长汀县保护性开发治理的主要措施 |
3.4.1 大封禁,小治理 |
3.4.2 自然修复与人工干预并重 |
3.4.3 治山与治穷并举 |
3.4.4 转移人口承载压力 |
3.5 长汀县保护性开发治理关键技术分析 |
3.5.1 保护性治理技术分析 |
3.5.2 开发性治理技术分析 |
3.6 长汀县保护性开发治理的启示 |
3.6.1 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需要以理论为先导 |
3.6.2 水土流失治理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
3.6.3 水土流失治理需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
3.6.4 水土流失治理需要制度的有效监督 |
第四章 红壤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的对策建议 |
4.1 创新机制,激发全面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
4.1.1 尊重市场规律,加快山林权制度改革 |
4.1.2 发挥政策效应,切实保障开发者利益 |
4.1.3 集约化开发,探索股份合作制经营 |
4.1.4 创新宣传机制,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
4.2 预防为主,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 |
4.2.1 建立和完善预防监督制度 |
4.2.2 加快完善监督网络的构建 |
4.2.3 加大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 |
4.3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
4.3.1 加快治理核心区的生态重建 |
4.3.2 对重点保护区实行封禁保护 |
4.3.3 在优先开发区进行合理开发 |
4.4 调优产业,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
4.4.1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
4.4.2 加快发展二三产业 |
4.5 科技为先,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花岗岩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析——以江西省修水县大桥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桥小流域现状 |
1.1 降水条件 |
1.2 地形地貌条件 |
1.3 土壤植被条件 |
1.4 水土流失现状 |
1.5 社会经济条件 |
2 大桥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体系建设 |
2.1 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 |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体系 |
2.3 群众参与体系 |
2.4 流域运行管理体系 |
3 大桥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建设内容 |
3.1 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 |
3.1.1 生态修复措施 |
3.1.2 小流域综合治理 |
3.2 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配置总体措施 |
3.2.1 防洪措施 |
3.2.2 水资源综合利用措施 |
3.2.3 水环境保护措施 |
3.3 群众参与模式 |
3.4 流域管理模式 |
4 结语 |
(5)浅谈水土保持在衡山县“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 衡山县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 |
1.1 水土流失特点 |
1.2 水土流失危害 |
2 水土保持的作用及衡山县水土保持现状 |
2.1 水土保持的作用 |
2.2 衡山县水土保持现状 |
3 加强水土保持, 构造山川秀美的新衡山 |
3.1 加强组织领导, 依靠政府推动 |
3.2 坚持以人为本, “三大效益”相统一, 实现“要我治”向“我要治”转变 |
3.3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技术路线 |
3.4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 |
3.5 坚持依法防治, 切实控制和减少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不断巩固治理成果 |
3.6 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促进大面积的植被恢复和重建 |
(6)京津水源区生态输水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分区与措施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流域综合治理概述 |
1.3.2 国内小流域水土保持区划的研究概况 |
1.3.3 京津水源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概述 |
1.3.4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三章 小流域下垫面概况与基础数据库研究 |
3.1 小流域基本概况 |
3.1.1 小流域区位概况 |
3.1.2 小流域资源环境及水土流失状况 |
3.1.3 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 |
3.2 小流域二维空间数据库建立 |
3.2.1 土地利用现状 |
3.2.2 坡度与坡向 |
3.2.3 像元坡长 |
3.2.4 剖面曲率与水平曲率 |
3.2.5 地表粗糙度 |
3.2.6 复合地形属性 |
3.2.7 数字河网 |
3.2.8 植被盖度 |
3.2.9 土壤类型及养分 |
3.3 小流域三维模型建立 |
第四章 生态输水型小流域功能区划分依据 |
4.1 小流域生态功能定位 |
4.2 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资源需求分析 |
4.2.1 小流域土地资源评价 |
4.2.2 粮食安全背景下农业用地需求分析 |
4.3 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计算与侵蚀规律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研究方法 |
4.3.3 模型验证 |
4.3.4 小流域土壤侵蚀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生态输水型小流域功能区划分 |
5.1 生态输水型小流域理论 |
5.1.1 生态输水型小流域概念 |
5.1.2 生态输水型小流域功能区特征 |
5.2 生态输水型小流域功能区划分指导思想、原则及指标体系 |
5.2.1 分区指导思想 |
5.2.2 功能区划分原则 |
5.2.3 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 |
5.3 生态输水型小流域分区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生态输水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与功能区措施配置技术模式 |
6.1 不同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
6.1.1 强度剧烈侵蚀坡面 |
6.1.2 中轻度侵蚀坡面 |
6.1.3 高输沙区沟道 |
6.1.4 坡耕地 |
6.2 不同功能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技术模式 |
6.2.1 生态输水区 |
6.2.2 生产生活区 |
6.2.3 生态生产复合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的技术路径 |
1.1 开展综合科学考察, 揭示客观规律 |
1.2 自主创新、实验示范、试点先行、样板引领 |
1.3 编制生态修复的综合规划 |
1.4 以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大项目为生态修复的载体 |
2 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
2.1 “保护优先, 自然修复为主”是生态修复的基础 |
2.1.1 加强重点保护区建设, 维护生物多样性 |
2.1.2 自然封育,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
(1) 自然封育要抓准关键环节, 化解制约因素 |
(2) 自然封育要妥善处理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
2.2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修复严重受损害生态系统的关键 |
2.2.1 小流域是治理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的最佳单元 |
2.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原则 |
(1) 遵循产流汇流自然规律是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修复的根本与前提 |
(2)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选择治理措施恢复植被是治理关键 |
(3) 协调水土关系, 提高土地生产力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 |
(4) 植被修复是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前提 |
2.2.3 兴国背塘小流域的开发治理 |
(1) 背塘小流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
(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
(3) 综合治理的效益 |
2.3 遵循自然规律是修复退化湖泊湿地的根本 |
2.3.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损害情况 |
2.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的生态学规律 |
2.3.3 鄱阳湖受损害湿地修复技术及其集成 |
(1) 受损害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
(2) 退化洲滩的生态修复 |
(3) 退田还湖“双退区”的生态修复 |
3 结论与展望 |
(8)三峡库区流域产沙数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侵蚀产沙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2 泥沙输移比的研究 |
1.2.3 流域侵蚀产沙的研究方法 |
1.2.4 产沙数学模型 |
1.2.5 三峡库区流域产沙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峡库区概况 |
2.1 库区植被情况 |
2.1.1 库区地貌、土壤和气候系统基本特征 |
2.1.2 库区森林资源 |
2.1.3 森林植被现状 |
2.2 水土流失与植被演替及地面组成物质的关系 |
2.2.1 自然植被的破坏及演替规律 |
2.2.2 水土流失发展与植被演替的关系 |
2.2.3 水土流失与地面组成物质的关系 |
2.3 水土流失类型及分布 |
2.3.1 水土流失类型 |
2.3.2 水土流失的分布特征 |
2.4 土壤物理性质试验测定 |
第三章 流域划分及模型结构 |
3.1 流域划分及概化 |
3.2 模型结构 |
3.2.1 产流模型 |
3.2.2 产沙模型 |
3.3 产流模型 |
3.3.1 超渗坡面径流计算 |
3.3.2 地下径流计算 |
3.3.3 河流汇流 |
3.4 产沙模型 |
3.4.1 坡面侵蚀力 |
3.4.2 单一坡面的土壤侵蚀公式 |
3.4.3 复杂坡面的土壤侵蚀公式 |
3.4.4 流域产沙量计算 |
3.5 三峡流域产沙预报系统使用说明 |
3.6 产沙模型应用验证 |
3.6.1 流域概况 |
3.6.2 基本资料 |
3.6.3 参数率定 |
3.6.4 应用验证 |
第四章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 |
4.1 水土保持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
4.1.1 水土保持的研究对象 |
4.1.2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
4.2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
4.2.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
4.2.2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概述 |
4.2.3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
4.2.4 水土保持综合防治规划 |
4.3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 |
4.3.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 |
4.3.2 水土保持产业化措施 |
4.4 水土保持效益实例初步分析 |
4.4.1 流域概况 |
4.4.2 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
4.4.3 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生态重建研究 |
1.2.2 系统耦合研究 |
1.2.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1.4.1 数据来源 |
1.4.2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长汀县水土流失历史及原因 |
2.2.1 水土流失历史 |
2.2.2 水土流失原因 |
2.3 长汀县水土保持实践 |
2.3.1 水土保持历程及成效 |
2.3.2 水土保持措施成本 |
2.3.3 水土保持效益 |
2.3.4 水土保持自然地理障碍 |
2.4 长汀县水土保持理论研究 |
第3章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农户调查分析 |
3.1 农户人口 |
3.1.1 人口结构 |
3.1.2 人口流动 |
3.2 农户经济 |
3.2.1 农地分布 |
3.2.2 农户收入水平 |
3.2.3 农户收支结构 |
3.3 农户燃料 |
3.3.1 农户燃料意愿 |
3.3.2 农户燃料使用 |
3.3.3 农户燃料特征 |
3.4 农户水土保持 |
3.4.1 农户对水土保持认知 |
3.4.2 农户水土保持措施 |
3.5 结论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益分析 |
4.1 政府农业投资效益 |
4.1.1 C-D函数模型原理 |
4.1.2 长汀县农业C-D函数模型构建与模拟 |
4.1.3 长汀县农业投资效率 |
4.1.4 结论与讨论 |
4.2 农户农业耦合效益 |
4.2.1 农地使用与流转 |
4.2.2 农业耦合模式投入与产出 |
4.2.3 农业耦合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
4.2.4 结论与讨论 |
4.3 农户燃料耦合效益 |
4.3.1 燃料耦合过程 |
4.3.2 燃料替代经济效益 |
4.3.3 燃料替代生态效益 |
4.3.4 结论与讨论 |
4.4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社会经济障碍 |
4.4.1 产权落实不够 |
4.4.2 贫富差距悬殊 |
4.4.3 成果维护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朱溪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综合评价 |
5.1 朱溪河流域概况 |
5.2 PSR评价模型原理 |
5.3 朱溪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PSR模型评价 |
5.3.1 指标体系构建 |
5.3.2 系统耦合态势 |
5.4 系统耦合结果分析 |
5.5 结论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战略 |
6.1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战略转变——从R策略到K策略 |
6.2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战略 |
6.2.1 促进植被恢复与资源利用 |
6.2.2 水土保持产业化,促进利益分享 |
6.2.3 产业结构多元化,改善收入结构 |
6.2.4 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户收入 |
6.2.5 土地集约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
6.2.6 加强执法监督和区域规划 |
6.2.7 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涉农服务水平 |
6.2.8 实施生态补偿,稳定投入水平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3 相关概念和理论 |
3.1 相关概念 |
3.2 相关理论 |
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 水土流失治理研究综述 |
2 水土流失治理机制综述 |
3 研究评价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1 地理位置 |
2 自然环境特征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候水文 |
2.3 土壤植被 |
3 社会经济状况 |
4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
4.1 自然基础 |
4.2 人为破坏 |
第3章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的演变 |
1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的演变 |
1.1 解放前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 |
1.2 改革开放前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 |
1.3 改革开放后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 |
2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演变的主要特点 |
2.1 治理策略由治理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 |
2.2 治理手段由单一技术转向综合技术 |
2.3 治理目标由生态效益转向以三大效益相统一 |
2.4 治理范围由局部向全局转变 |
2.5 治理主体由政府转向群众转变 |
3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演变 |
第4章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分析 |
1 评价方法的确定 |
2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方法 |
2.1 评价准则 |
2.2 评价指标体系 |
2.3 指标含义 |
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5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3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 |
3.1 长汀县效益指标 |
3.2 综合效益评价 |
3.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机制 |
1 水土流失治理主体 |
1.1 水土流失治理主体分析 |
1.2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主体的分析 |
2 不同阶段水土流失治理的机制 |
2.1 解放前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机制 |
2.2 改革开放前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机制 |
2.3 改革开放后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机制 |
第6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1 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花岗岩水土流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措施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D]. 郭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D]. 杨文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模式及对策研究 ——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为例[D]. 林松锦.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4]花岗岩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析——以江西省修水县大桥小流域为例[J]. 王农,张磊,陈浩,谢颂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13(11)
- [5]浅谈水土保持在衡山县“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的地位[J]. 曹宇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13(03)
- [6]京津水源区生态输水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分区与措施配置[D]. 江青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 [7]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J]. 胡振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03)
- [8]三峡库区流域产沙数学模型研究[D]. 李颖.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6)
- [9]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D]. 毕安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D]. 徐松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