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沃(海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陈霁晖[1](2021)在《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的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猕猴桃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的水果,具有较高的食用、食疗价值。主产于中国、新西兰、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我国陕西、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广泛种植,在陕西主要在关中地区渭河流域种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水果。其产业也发展成为我国陕西、四川等省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kiwifruit bacteria canker)近年来在我国猕猴桃主产区频繁流行,发病普遍严重,该病害分布广、防治难、危害损失严重,致使猕猴桃产业遭受巨大障碍,大大地阻碍了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目前,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然而化学农药由于存在“3R”(residue残留、resistance抗性、resurgence再猖獗)问题,不能适应目前猕猴桃产业绿色发展趋势。本研究拟对植物诱抗剂-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的效果做出评价,并初步探索其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的机理,并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结合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防治方法,形成一套以免疫诱抗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高效防控技术方案,为保障猕猴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为明确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的效果,测定了其诱导猕猴桃叶片和枝条抗溃疡病的效果。叶盘试验结果显示,在施用氨基寡糖素一周后预防效果达到60%以上,两周后仍达50%,持效期可达21d以上;通过离体枝条接种试验,测定了氨基寡糖素在‘金龙2号’和‘徐香’上施用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夏、秋季施用4次质量浓度500倍5%氨基寡糖素水剂对溃疡病具有显着防效,‘徐香’品种防效59.26%,‘金龙2号’品种防效57.76%。2.为明确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寒效果,采用相对电导率法,对氨基寡糖素在‘金龙2号’猕猴桃品种上使用后的抗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夏、秋季施用氨基寡糖素4次后抗寒性显着提高(低温处理后离子外渗率降低30%以上),而夏季或秋季分别使用氨基寡糖素2次的抗寒效果不明显。3.为探究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的机理,利用q RT-PCR法,对氨基寡糖素诱导后接溃疡病菌的猕猴桃叶片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施用氨基寡糖素后猕猴桃叶片中植物防御酶CAT、PAL、SOD相关基因表达量显着上调(表达量上调可达10倍以上);而未施药对照则变化不明显;响应PAMP的Rboh相关基因在施用氨基寡糖素的叶片中显着上调(表达量上调可达100倍以上);此外,SA通路的PR1及NPR1相关基因在施用氨基寡糖素的叶片中表达量上调(PR1表达量上调可达10倍以上,NPR1表达量上调可达3倍以上)。表明氨基寡糖素能够诱导猕猴桃对溃疡病菌产生抗性,并且诱导参与植物免疫反应及SA通路的关键基因显着上调表达。4.为筛选出与氨基寡糖素混用效果良好的农药,本研究测定了氨基寡糖素及与不同药剂混用室内毒力。试验结果显示,氨基寡糖素对溃疡病菌无抑菌作用;但与春雷霉素混用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191.01),而与氢氧化铜(共毒系数94.47)、梧宁霉素(共毒系数94.54)则为表现为相加作用,与中生菌素(共毒系数0.00)、乙蒜素(共毒系数32.53)、荧光假单孢杆菌(共毒系数63.78)则表现为拮抗作用。结果说明,氨基寡糖素可以与春雷霉素、梧宁霉素、氢氧化铜混用,而不能与中生菌素、乙蒜素、荧光假单孢杆菌直接混用。5.为探究氨基寡糖素田间应用技术,本研究通过田间药剂预防试验,探索了其田间最佳施用浓度、最佳施药方式、最佳施药时期等。试验结果显示,5%氨基寡糖素水剂最佳施用质量浓度为500倍,对溃疡病防效可达73.99%;其适宜施药期以夏、秋季各施用两次防效最好,防效可达87.42%;田间试验进一步显示,5%氨基寡糖素水剂与20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混用效果最好,施药2次防效可达84.37%、79.32%6.在明确氨基寡糖素田间应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猕猴桃溃疡病防控关键技术,于2019-2020年连续两年分别在周至县、眉县进行了猕猴桃溃疡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应用多点试验示范,其中2019-2020年度及2020-2021年度示范果园平均防效分别达82.62%和78.88%,取得良好防控效果。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防控溃疡病绿色、科学、高效,其化学农药用量可降低30%以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技术方案可为猕猴桃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刘奎[2](2021)在《Bacillus subtilis对猕猴桃软腐病抑制机理及保鲜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猕猴桃软腐病主要发生在果实采后贮藏期及销售货架期,发病果实迅速软化腐烂,失去食用价值,给猕猴桃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猕猴桃软腐病的防治虽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但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化学药剂的危害,从而寻找替代的防治方案。一直以来,生物防治因其高防治效率以及低环境污染在果蔬病害防治上得到广泛研究及应用。本课题探究了生防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S-1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抑菌机理及有效抑菌成分的鉴定。此外评价了BS-1菌液及其发酵液对猕猴桃货架期的保鲜效果。为猕猴桃的采后软腐病的生物防治以及采后贮藏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BS-1菌株的开发和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BS-1菌株在12种供试的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平板上产生显着的抑菌圈,大小在4.01 mm~13.66 mm之间,其中主要致病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Diaporthe nobilis)抑菌圈大小分别为5.04 mm和13.66 mm,表明BS-1菌株对猕猴桃软腐病的抑制效果具有一定的广谱性。(2)比较BS-1菌株挥发性成分和发酵液的体外抑菌效果,发现挥发性成分处理组中B.dothidea和D.nobilis菌丝长势与对照组一致,而发酵液处理组两种病原菌菌落直径显着小于对照组,生长得到明显抑制。进一步探究发酵液抑菌效果稳定性发现其在温度范围37℃~100℃、紫外照射时间范围0.5 h~2 h和酸性pH3~5、碱性pH 8~10范围内保持较好的抑菌效果。这表明该菌株所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可能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并具有抑菌稳定性,而非挥发性成分。(3)果实体内抑菌试验发现发酵液可以减小B.dothidea和D.nobilis引起的病斑面积,表明发酵液可以抑制病原菌对果实致病能力,也进一步表明BS-1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发酵液中。(4)初步探究发酵液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发酵液可以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破坏菌丝细胞膜导致菌丝死亡以及增强猕猴桃果实自身抗病性。发酵液可促进猕猴桃呼吸猝发氧化酶同系物(Respiratory burst oxidase homolog,RBOH)基因家族的表达,并激发更强更持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荧光、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的活性以及可诱导抗病相关基因的上调。(5)对发酵液的抑菌有效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的粗蛋白和粗脂类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抑菌作用。对两种成分进行进一步分析表明抑菌蛋白成分的分子量范围在34 kDa~63 kDa之间,脂类抑菌成分很可能为伊枯草菌素。(6)将BS-1菌液和发酵液用于猕猴桃货架期保鲜发现两者均能延缓果实的软化、提高果实脆性、紧实度和其他品质,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从而提高了猕猴桃的采后贮藏品质和延长果实货架期,尤其以发酵液的影响效果更为显着,为BS-1菌株之后在猕猴桃采后保鲜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张雍[3](2020)在《合并范围变动的盈余管理识别及审计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21世纪企业之间互相并购的现象层现叠出,合并财务报表应运而生,而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报表的合并范围。由于相关会计政策、准则无法对复杂的现实并购情况予以全面规定,利用对合并范围的调整成为当前一些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盈余管理虽然是一种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合法手段,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经过蓄意调整的财务报告很可能会导致相关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地判断和决策,且就企业而言,过度盈余管理会造成企业产生无法弥补的漏洞,最终导致舞弊行为发生,其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长久且重大的。由此,本文将基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及优秀学者们的前沿研究,进行理论及案例分析,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业务流程,研究基于合并范围变动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方法以及相应的审计应对措施。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及案例研究方法,首先,结合现行准则的规定对文章中“合并范围”、“盈余管理”、“合并范围变动的盈余管理”三个主要概念作出界定,并简要概述分析过程中所依据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机会主义行为理论”、“舞弊理论”及“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五大理论基础。其次,本文从合并范围变动盈余管理行为的手段、识别方法及应对措施三方面实施理论分析。简要介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合并范围变动盈余管理的手段,接着采用经验识别法,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理论,运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实施实质性程序两个审计流程建立针对该行为的审计识别方法,其中,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程序中,结合舞弊三角理论分析公司实施该行为的动因以识别审计风险点,在实质性程序中,选取相关指标具体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识别其是否存在这种盈余管理行为,以此设计和建立起一套针对合并范围变动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方法,并针对该行为提出可行的审计应对措施。最后,本文选取具有较长上市年限的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前文建立的识别方法来判断公司不同时期发生的合并范围变动是否属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以此检验前文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并针对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这一行为及识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本文认为,如果研究的目标企业存在明显融资保牌动机、管理层利益报酬与企业利润挂钩、管理层态度消极、经常更换审计机构等现象,加上会计准则未具体作出明确规定、信息不对称无法消除等现实存在的问题,会使得被审计单位具备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则审计人员应当关注公司存在实施合并范围变动盈余管理的风险。针对该风险点,实施进一步程序,如果存在合并范围披露不完整、净利润在各年出现一正一负变动、净资产收益率发生激增或暴降明显波动较大、现金流量与净利润变动趋势不匹配且明显低于净利润、会计师事务所更换频繁且连续被不同会计师事务所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通过与公司合并范围变动情况对比分析,认为目标公司以上指标存在异常特征时,则可以综合判断该公司很可能采取了合并范围变动的手段实施了盈余管理。本文研究的识别方法及相应提出的审计对策,能够为报表使用者及审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其在无法获取足够充分的信息资料时有效的识别出公司存在的合并范围变动盈余管理行为,相关报表使用者以此运用财务报告作出准确地决策、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以降低审计风险。
郭丽倩[4](2020)在《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和猕猴桃溃疡病菌单克隆抗体的创制及其检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是目前危害作物的两大类重要病害。近年来,由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引起的番茄斑驳花叶病在我国云南、海南和山东等省的茄科作物上发生流行、危害,造成了巨大的产量和经济损失。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ae,Psa)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在我国猕猴桃产区也造成了毁灭性的危害,严重影响我国的脱贫攻坚政策和乡村振兴计划。为了掌握这两种病害的流行规律和建立科学的防控策略,急需建立这两种病原物的快速高效检测方法。为此,本论文分别制备了抗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和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单克隆抗体,并以制备的单抗为核心建立成能特异、灵敏地检测这两种病原物的血清学方法,从而为这两种病害的检测诊断和科学防控提供检测技术和试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用提纯的ToMMV病毒粒子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细胞技术获得了6株能分泌抗ToMM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即2D6、9C12、26A10、3A4、23A4和17B11。这些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抗腹水的间接ELISA效价高达10-6-10-8,抗体类型均为IgG2a、κ轻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上述单抗均能够与感染ToMMV的番茄病叶组织中的18 kDa病毒衣壳蛋白反应,而与健康番茄植物组织没有免疫反应。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单抗与感染ToMMV的番茄病叶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而不与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或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病叶组织和健康番茄叶片反应。以制备单抗为核心建立了特异、灵敏检测ToMMV的抗原包被板酶联吸附测定(antigen-coated-plat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CP-ELISA)、斑点酶联吸附测定(do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ot-ELISA)和组织印迹酶联吸附测定测定(Tissue prin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issue print-ELISA)的血清学方法。血清学方法的特异性分析表明,建立的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感染ToMMV的番茄病叶组织呈阳性反应,而检测感染TMV、ToMV、CGMMV、CMV病叶组织或健康番茄叶片组织呈阴性反应;检测灵敏度分析表明,建立的ACP-ELISA和dot-ELISA方法检测病叶的极限分别高达1:81,920(w/v,g/mL)和1:40,960倍稀释(w/v,g/mL)。Tissue print-ELISA方法是3种建立的血清学方法中最快速实用的检测技术。田间样品的检测表明,3种新建立的血清学方法能简单快速、准确有效地用于田间样品ToMMV的大规模检测。(2)以猕猴桃溃疡病的致病菌株为免疫原,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的3株抗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单抗,即6C5、14H5和18A4。这些单抗腹水的间接ELISA效价高达10-6-10-7,抗体类型均为IgG1、κ轻链。ACP-ELISA和dot-ELISA分析单抗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所创制的3株单抗与6个非致病性菌株(即Psa-SCF1、Psa-SCF2、Psa-SCF3、Psa-SCF4、Psa-SCF5和Psa-SCF6)均无免疫反应,而与云南、江西、陕西和四川的猕猴桃溃疡病菌分离物发生强免疫反应。灵敏度分析发现,以制备单抗为核心建立的ACP-ELISA和dot-ELISA方法检测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检测极限分别达到9.0×102和3.6×103 CFU/mL。田间样品的检测表明,创制的单抗和建立的血清学方法能准确地检测田间样品中的猕猴桃溃疡病菌,从而为该病害的检测诊断、抗性育种和科学防控提供技术和试剂。
周英[5](2019)在《奉新猕猴桃3种真菌病害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研究》文中提出猕猴桃是江西省奉新县的重要和特色果树,发展猕猴桃生产对促进该县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该县猕猴桃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发生种类不断增多,危害程度不断加重。本文针对近年来奉新县猕猴桃生长期出现的黑斑病、白纹羽病及黑霉病3种真菌病害进行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试验及室内药剂筛选,目的是查明这些病害的发生原因,并为其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奠定基础,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通过病菌分离、病菌培养性状、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引起江西奉新县猕猴桃生长期出现的3种真菌病害进行鉴定,确定了奉新县猕猴桃黑斑病的病原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猕猴桃白纹羽病病原为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猕猴桃黑霉病病原为猕猴桃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actinidiae)。(2)在生物学特性研究中,A.alternata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OMA培养基,最佳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牛肉膏,在535℃范围均可生长,25℃为最适生长温度,最适pH值为6,无光条件有利于该菌的生长;R.necatrix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NA培养基,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膏,25℃为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pH值7为该菌最适生长的pH,光照不利于该菌的生长;P.actinidiae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OMA培养基,最佳碳氮源分别为酵母粉和葡萄糖,该菌在530℃的范围内均可生长,25℃为其最适生长温度,35℃以上的高温则不利于该菌生长,pH值27是该菌较适生长的pH范围,光照对该菌的生长无显着影响。(3)在26种杀菌剂对A.alternata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中,10%申嗪霉素、50%咪鲜胺锰盐、25%已唑醇、75%肟菌·戊唑醇、25%丙环唑、10%苯醚甲环唑、75%戊唑·嘧菌酯和40%氟硅?这8种杀菌剂对A.alternata具有强毒力,EC50值介于0.18210.7633μg/ml之间;在26种杀菌剂对R.necatrix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中,10%申嗪霉素、22.5%啶氧菌酯、50%咪鲜胺锰盐、45%敌磺钠、50%多菌灵、25%丙环唑、25%嘧菌酯、70%甲基硫菌灵、10%多抗霉素、40%五氯硝基苯、30%恶霉灵、40%氟硅唑和这13种杀菌剂对R.necatrix具有强毒力,EC50值介于0.00010.6861μg/ml之间。
崔永亮[6](2015)在《猴桃褐斑病的研究》文中指出称猴桃褐斑病近年在四川猕猴桃产区发生十分严重,局部区域爆发成灾。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侵染初期形成近圆形暗绿色水浸状斑,逐渐扩展成褐色小圆斑,边缘形成褪绿晕圈。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具明显轮纹,中央浅灰色,边缘褐色,病健交界明显:发病后期多个病斑合拢,叶片破裂、早落或枯死,病菌田间反复侵染病叶,造成猕猴桃树早期落叶,严重制约猕猴桃树的生长发育。猕猴桃褐斑病田间传播速度快、发展迅速、影响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目前,猕猴桃褐斑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该病害的病原种类、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发病规律、抗病品种、田间防治等报道甚少,病害预测、防控、抗病品种的推荐等有很大的盲目性。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对猕猴桃褐斑病开展研究。第一,猕猴桃褐斑病的病原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首先,依据菌落特征、孢子形态等进行表型鉴定;然后,对ITS、β-微管蛋白(β-tubulin)、翻译延长1A(tefla)基因进行测序、相似性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根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猕猴桃褐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对从四川各地采集的猕猴桃褐斑病分离多主棒孢菌84株以及来源于其他寄主的多主棒孢菌9株,利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16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88个条带,多态性比例为79.79%。UPGMA聚类分析将93个C.cacsiicola菌株聚为4个类群(Ⅰ,Ⅱ,Ⅲ和Ⅳ),其中大部分菌株属于第Ⅲ类,第Ⅲ类群又分为了 5个亚类,体现出四川地区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还说明了多主棒孢菌遗传类群的划分与寄主来源紧密相关,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不明显。第二,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菌丝的生长、诱导产孢、孢子萌发条件以及孢子致死温度。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SA,培养基的酸碱度为pH6,最适温度为25~30℃。通过比较紫外光照射、高温胁迫、叶片诱导、阻断营养以及营养限制诱导产孢法的产孢试验表明,适当的营养限制可以诱导产孢。病原真菌最适合的产孢培养基为PDA,酸碱度为pH6,最适温度25℃左右,光照条件为光暗交替。分生孢子萌发最佳条件为:碳源以葡萄糖最好,萌发培养液以1%猕猴桃叶汁营养液较好,pH为6~7,温度为25~27℃。孢子萌发对湿度要求较高,100%相对湿度有利于萌发,但是水滴不是萌发的必须条件。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2℃(10 min)。第三,猕猴桃褐斑病菌的致病因子和毒素基因检测。用病原菌的粗毒素接种猕猴桃叶片后,能够产生与病原菌接种相同的病斑,表明毒素是猕猴桃褐斑病的致病因子之一。利用6对引物对84株猕猴桃褐斑病菌(C.cassiicola)的cossiicolin毒素基因Cas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引物对Cas2F17-Cas2R24能从6个菌株中扩增出目标条带;PCR产物的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这6个多主棒孢菌携带的Cas基因与Cas2基因相似性达100%,其预测蛋白质序列与Cas2毒素蛋白序列完全相同,表明四川地区7%的猕猴桃褐斑病菌携带毒素基因Cas2。该毒素的热稳定性较好,90℃的温度对毒素的影响不大,121℃下30min仍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产毒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产毒条件为:培养基为改良Frise3号培养基,最适温度25℃,最适培养方式为转速150 r/min振荡培养;而光照条件对产毒影响不大。第四,猕猴桃褐斑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研究。通过对各产区的调查发现,四川省主栽品种红阳和金艳上都有褐斑病的危害。红阳危害严重,平均病叶率达99.1%,平均病情指数为49.66;金艳发病较轻,平均病叶率为62.09%,平均病情指数为9.14。海拔较高的区域发病比低海拔区要轻。定点观察结果表明,单个病斑的扩展动态与Cubic曲线拟合较好,其扩展速度与25~30℃之间的积温、平均湿度、85-95%相对湿度累积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田间病情指数的时间动态变化与Quadratic模型和Cubic模型拟合度最高;田间病情指数的增长值与平均温度、25~30℃的积温、平均湿度、85-95%相对湿度累积显着相关。田间孢子散发量的统计表明,白天散发量高于夜间;白天孢子的散发量与孢子捕获前连续3d的平均温度呈显着负相关性,与捕获前连续3d的平均湿度呈显着正相关;夜间孢子散发量与捕获前3d的超过20℃的积温呈极显着正相关。27℃下,4 h分生孢子开始萌发,4h~8h为芽管伸长阶段,8 h~12 h开始形成附着胞,12 h~16 h开始侵入,48 h开始出现症状。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地表的落叶上越冬,菌丝体在次年3月开始恢复活力,形成新的分生孢子。第五,猕猴桃资源材料的抗褐斑病评价。对17个猕猴桃商业品种材料,17个野生材料和8个杂交组合材料进行了田间自然诱发和室内离体接种抗性鉴定。田间鉴定结果表明,17个品种材料中,58.8%对褐斑病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其中龙山猕猴桃、米良1号表现为高抗(HR);17.6%的品种对褐斑病不具有抗病性或抗病性很弱,红阳猕猴桃表现为高感(HS),金丰、金农表现为感病(S)。17个野生材料中筛选出高抗材料1份,抗病材料11份。8个杂交组合5份抗性较好(R),3份中抗(MR)。室内离体抗性分析表明,不同材料间的病斑扩展速度存在显着差异。室内接种菌丝块6d后,病斑扩展速度与田间抗性紧密相关。第六,猕猴桃褐斑病防控新型植物源农药及化学药剂筛选。利用192种植物成分和11种化学药剂对猕猴桃褐斑病进行离体和活体生物活性测定。植物成分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光甘草定、土荆皮乙酸这2种植物成分对猕猴桃褐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毒力较高,分别为2.9057μg·mL-1和4.8072 μg·mL-1。叶片接种试验表明,光甘草定对猕猴桃褐斑病防治效果最显着,其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9.33%和87.87%。化学药剂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嘧菌环胺和四氟醚唑对猕猴桃褐斑病菌抑制作用明显,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是3.9869μg·mL-1和4.2571μg·mL-1,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是5.6376μg·mL-1和2.1753μg·mL-1。离体叶片接种试验表明,嘧菌环胺和四氟醚唑对猕猴桃褐斑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1.16%和92.37%,治疗效果分别为87.43%和87.5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嘧菌环胺和四氟醚唑对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83%和83.89%。嘧菌环胺和四氟醚唑在抑制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以及田间的防治都具有较好的防治和治疗效果。
刘涛[7](2011)在《重庆市农业优势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对区域自然条件依赖较强的产业,一个地区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根据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农业生产的效益,筛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方能集中优势资源形成有区域竞争力、能让农民致富增收的农业产业。一、主要目的意义本文针对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生命周期不长、区域特色不明、空间结构不合理、市场波动大等问题,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归纳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提出区域优势农业选择依据、选择原则和选择方法,并用于分析重庆市各地区农业产业、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及特征,对筛选出的优势农业产业进行多方面评价,并研究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从而为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提出建议,同时也为类似地区农业优势产业选择提供参考。二、主要研究内容根据拟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理论分析。借鉴斯密、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等提出的优势理论和学说,从不同视角及空间、时间维度探讨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分析农业产业在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益、产品质量与价格、产业规模与市场占有能力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从产业束和空间角度,分析单个产业、产业集群、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从历史和时间维视角,分析农业产业比较优势的演变,以及市场需求、设施条件、技术、生产成本与效益等因素对其变动的影响。2、农业优势产业内涵、特征分析。在总结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农业优势产业的概念,分析了农业优势产业的类型及判定标准。探讨了农业优势产业对特定资源和环境的选择性、产品的差异性、生产的低成本与高效率、产业的可成长性、产业的弱模仿性等五个方面的特征。分析了农业优势产业在区域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区域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以及在增加区域农产品供给、提高区域农产品质量、增加区域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探讨了影响农业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政府公共服务等因素及其影响机制。3、农业优势产业选择方法体系建构研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方法体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市场需求、宏观政策等依据,明确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市场需求导向、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成长性等原则,研究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应包括的优势测度、优势比较、优势评价、优势筛选程序,比选了农业优势产业生产效率优势、生产效益优势、生产规模优势、综合优势的测度方法,从农业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综合评价等方面构建了评价体系,从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宏观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农业优势产业的选择。4、重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研究。应用构建的农业优势产业选择方法体系,对重庆农业优势产业进行了选择。从生产效率、生产效益、市场竞争力分析了重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现状,从光、温、水、土、气等分析了重庆农业发展资源禀赋,从交通、通讯、水利、技术、投资分析重庆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在发展基础、支撑条件研究基础上,应用农业产业优势测度方法,对重庆主要粮油、蔬菜、水果、养殖业进行优势测度。按照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根据测度结果,进行了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选择。5、重庆农业优势产业评价研究。在重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基础上,对优势农业产业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其发展的可能性、市场需求性和生态环境适宜性。从气候、生态环境、地形地貌等方面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的生态适应性;从市场需求数量、需求质量、市场波动等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市场适应性;从资源约束、环境限制、市场需求、投资影响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的成长性;从土地产出效率、劳动产出效率、投资回报效率等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的效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的效益;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风险。6、重庆农业优产业布局及调控研究。依据重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和评价,研究了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落地及调控思路和措施。在分析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现状基础上,提出优化布局总体思路和优势粮油、蔬菜、水果、特产、养殖产业的布局方案,并相应分析了自然资源、土地、投资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规划引导、资金诱导、科研支持等方面研究了推进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空间优化布局、要素优化配置的调控思路和办法。三、主要研究结论1、农业产业的优势性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与价格、市场占有能力等方面,其比较优势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受市场需求、设施条件、技术、生产成本、效益等因素影响而动态变化,比较优势理论是农业优势产业选择和发展的理论基础。2、区域农业优势产业是一个地区内,经过努力而形成的具有相对较低要素成本、较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产业,是以独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条件、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以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特征的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具有产品的差异性、生产低成本与高效率性、产业可成长性和弱模仿性五大特征;其优势性的发展的培育受区域资源禀赋、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农业业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政府公共服务等因素影响。3、农业优势产业选择应遵循市场需求导向、经济效益优先、产业发展可持续性、产业可成长性等原则,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程序应按农业优势产业测度、农业产业优势比较、农业产业优势评价、农业优势产业调控等环节进行。4、研究表明,重庆水稻生产的规模、效率优势和综合优势明显,重庆小麦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重庆玉米生产的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都不明显,重庆大豆生产的规模优势差、综合优势也不明显;重庆市蔬菜生产的规模优势不明显、但具有一定综合优势,重庆市瓜类生产的优势不明显、特别是规模优势较差,重庆马铃薯生产有很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及较高的规模优势和一定的效率优势;重庆柑桔生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重庆梨和葡萄生产的比较优势不明显;重庆烤烟生产的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明显;重庆生猪生产的比较优势明显,牛和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羊不具有比较优势,重庆的禽蛋和牛奶生产无优势,淡水鱼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5、优质水稻布局在綦江、巴南、南川、涪陵、江津、荣昌、大足、丰都、万州、忠县、秀山、长寿、垫江、梁平、开县、奉节16个区(县)的方山丘陵区、平行岭谷区和盆边山地区。马铃薯布局在万州、巫溪、巫山、云阳、开县、丰都、武隆、酉阳、秀山、城口、渝北、江津和綦江等13个区(县)海拔800m~1200m的山区。柑桔布局在江津、巴南、渝北、长寿、涪陵、丰都、万州、垫江、梁平、忠县、奉节、云阳、开县、巫山等14个区(县)海拔<400m、年均气温≥18℃、无霜期≥330天、基本无柑橘黄龙病、溃疡病和大实蝇等检疫性病虫害的优势地区。优质生猪布局在合川、潼南、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梁平、垫江、长寿、巴南、江津、綦江、南川和涪陵、万州、忠县、开县、云阳、奉节、武隆、秀山等共计21个区(县)。6、布局调控思路和措施包括:①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强化规划调控;②利用各种资金,发挥财政对农业优势产业的支持与诱导作用;③加强科研与开发,为农业优势产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和保障;④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四、主要创新点1、重庆与其他地区在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上差异明显,选择适宜本地条件而又与其他地区不同的产业,与其他地区农业产业进行差异化发展,以提高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研究发现,除水稻等个别产品外,重庆市在总体上粮油生产优势较弱,特色农业产业优势较强,应在保证水稻生产继续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升重庆农业的总体竞争力。3、分析表明,重庆在相同的生态环境区域,把最适宜的农业产业集中布局、进行专业化生产、形成农业优势产业带,可以突破土地零碎和不连片的限制,获得农业发展的规模效益。五、政策建议1、围绕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各区县应围绕自己的农业优势产业,制定发展规划,通过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2、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带建设,实现区域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将农业优势产业集中布局在最适宜区域发展,形成农业优势产业带、大型生产基地,实现区域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3、集中优惠政策和资金,加大对农业优势产业支持力度。把各种补贴、奖励资金,有效地集中用于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在农业保险、土地规模经营、农业融资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4、加强农业优势产业科研和推广,及时解决技术瓶颈。设立农业优势产业科研专项,为其研究开发专用和先进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优势产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六、进一步研究展望1、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制度创新需要进行专门研究。2、如何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进程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岩,谭博,马兵钢,覃伟铭,张大海,李光辉,何平元[8](2010)在《生物有机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田间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叶面喷施有机叶面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小区实验,对选定的库尔勒香梨树进行不同的基肥和叶面肥处理。【结果】在田间施用不同的生物有机肥和喷施有机叶面肥对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田间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对照相比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的17%46%,石细胞数目减少了15%35%。有机叶面肥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的2%30%,石细胞数目减少了5%24.6%。与田间施用化肥处理相比,田间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净光合速率2%40%。叶面肥处理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27%100%。【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喷施有机叶面肥,能够明显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净光合率。
本报记者 阮晓琴[9](2008)在《被指恶意违约 SST磁卡与工行和解告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记者近日从工商银行海口新华支行获悉,因SST磁卡不履行替借款人海沃(海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向该行归还贷款本金余额1600万元的还款责任,恶意违约,该行终止与之签订的《执行和解协议书》,恢复法律的执行程序。海沃(海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SST磁卡持股80%的子
廖香俊[10](2008)在《海南石碌铁矿矿区环境地球化学及环境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开发活动及其废弃物的排放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环境问题,矿业开发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也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之一。石碌铁矿是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已有70多年的开采历史,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2007年开始正式规模开采铜钴矿,并开展铜钴矿的加工和冶炼,矿区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而矿区所在地就是昌江县县城,因此,矿区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态保护十分紧迫。本文以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岩(矿)石—尾矿—土壤—水—水系沉积物—植物—人为系统,采用地球化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协同及野外调查—实验测试—栽培试验—模拟试验—综合研究等方法,研究了矿区环境污染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矿区环境污染的植物治理与化学治理方案。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着手研究了矿区环境的地球化学背景。研究表明,研究区As、Cd、Cu、Hg、Cr、Pb、Zn等有害元素在侵入岩中含量一般都高于全海南岛侵入岩的背景水平,其中,中元古代花岗片麻岩中除Pb外的其他元素含量是最高的;沉积—变质岩中各元素也具有同样的分布特点,且铁矿体、铜钴矿体围岩石碌群中As、Co、Cr、Cu、Mn、Ni、Fe的含量最高。对于矿山开采活动的主体——铁矿石和铜钴矿石而言,铁矿石中除Fe外其他元素含量一般较低,但其围岩中Hg、Ni等元素的含量高;铜钴矿石中除Cu、Co元素外,As、Cd、Hg、Ni、Pb、Zn的含量也很高。因此,铁矿和铜钴矿的开采,都可能带来As、Cd、Hg、Ni、Pb、Zn、Mn等伴生元素以及成矿元素Cu、Co、Fe对环境的影响。2、对矿区土壤、尾矿、水系沉积物、水、植物等各环境介质的环境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1)从海南岛全区土壤到研究区内区域性土壤、与矿山开采影响密切关联的局部土壤、尾矿库区上游土壤、尾矿库区下游土壤,有害元素含量逐步升高,特别是尾矿库区下、上游土壤中元素含量比值明显大于1,说明尾矿是影响其下游土壤有害元素含量的源头。结合表层土壤的富集因子进行的研究区内区域土壤有害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解释,表明其成因大多为人为作用即矿山开采所致。(2)研究区内的各期尾矿库的尾矿和排土场废石中有害元素含量较高,铜钻尾矿中有害元素的含量高于铁矿尾矿。尾矿中最稳定的元素是Cr,有机结合态是尾矿中较常见的有害元素的赋存形式;各期尾矿库表层的有害元素有效态一般高于深层;铜钴尾矿中大部分有害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及潜在活动性比铁矿尾矿更高。(3)矿区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和当今水系沉积物有害元素特征研究表明,近20年来水系沉积物中有害元素均呈增加态势。对比八十年代与当今两个时间点的有害元素含量,可知尾矿库和铁矿排土场等对水系沉积物中有害元素的改变存在一定时间的延迟,这种延迟也正是尾矿库地球化学演化过程的真实写照。(4)研究区内地表水在迳流过程中与河床的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等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及吸附等作用,岩石、水系沉积物、土壤中某些元素如铁、锰及重金属等被水溶解进入水中,使水中元素含量增加,石碌河矿区段河水的铁、锰元素普遍偏高,尤其是与Fe1铁矿尾矿库及铜钴矿尾矿库(Cu-Co2)相连的支流更高,这与尾矿库淋滤水、复杂的区域水岩交换有关。研究区地下水中铁、锰元素含量总体偏高,在矿区尾矿库地段,由于受尾矿渗透的影响,尾矿中铁、锰金属元素和硫化物等组分经溶解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剧增。(5)不同生长背景区小油菜对土壤中有害元素的吸收特性均表现为根大于叶,叶大于茎,而且各部位对土壤的地球化学性质反应灵敏,小油菜和土壤有害元素含量具有正相关特征;土壤中某些元素如Cd、Pb、Zn、Hg等更易于被小油菜吸收。3、矿山开采、尾矿和矿山废石等改变了矿区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有害元素组成,降低了土壤和水的环境质量,并与区外土壤和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终影响到农作物的安全性。矿区土壤As、Cd、Cu、Hg、Zn等元素大多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1级标准,尾矿库、排土场下游土壤环境质量更差,有的元素超过3级标准。根据内梅罗指数,矿区石碌河尾矿库河段地表水属严重污染,排土场下游地表水属中度污染,明显不同于矿区外围地表水;尾矿库周围地下水属于严重污染。矿区尾矿库下游土壤中种植的小白菜受到污染,As、Cd、Hg、Pb含量超标。矿区环境质量总体较差。矿区尾矿库尾矿、排土场废石是影响矿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4、对土壤的环境质量演化预测表明,研究区内因矿山开采和尾矿库等影响,矿区土壤环境质量呈总体下降趋势;石碌河整个河段河水,在今后30~35年内,其中锰、铁等元素和硫酸盐、硝酸盐等组分含量将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矿区水系沉积物中有害元素含量也会持续增长。总之,矿区不同环境介质的环境质量将会向下降的趋势进一步演化,随着铜钴矿的规模开采和冶炼的进行,矿区面临的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5、为寻找尾矿治理的有效植物,开展了尾矿库区的自然植被调查。调查表明,尾矿库中自然生长的植物有40多种,其中狭叶香蒲在海南是首次发现;狭叶香蒲、水蓼、水竹、白茅、斑茅等是尾矿库中的优势植物,其中水蓼、水竹、狭叶香蒲对Fe、Mn、Cu、Pb、Zn、As、Hg等有害元素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耐性;尾矿库区植物的种类、盖度、多样性与尾矿存放的时间及其N、P、K等养分含量关系密切,尾矿存放时间越长,N、P、K等养分含量越高,植物种类越多、盖度和多样性指数越高。6、开展了尾矿库区自然生长的优势植物水蓼、狭叶香蒲、水竹和海南优势热带作物对有害元素的吸收性和耐性栽培试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1)水蓼具有较好的治理尾矿中Cu、Pb、Zn、Mn的能力:水蓼对Mn具有很高的吸收能力、富集能力和耐性,对Mn的转移系数、累积系数均大于1,地上部分Mn的含量可高达13681.5mg/kg,具备了对Mn作为超积累植物的特征;水蓼吸收Mn时,对Fe、Cu、Zn等有害金属很少会发生拮抗作用。(2)狭叶香蒲对Cu、Pb、Zn等有害金属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耐性,其对环境中Cu、Pb、Zn的最大耐性浓度分别为2000mg/kg、350 mg/kg、10000mg/kg,远远高于这些元素在尾矿中的含量。(3)剑麻对Pb、Cd等有害金属具有较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环境中Pb、Cd分别达到15900mg/kg、1000mg/kg时,仍有较强的耐性;Pb、Cd的最高含量,剑麻地上部分别为2220.26mg/kg、2348.08mg/kg,地下部分分别为2544.78mg/kg、16620.52mg/kg,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Pb、Cd的含量都很高;尽管Pb、Cd等有害元素在剑麻中转移系数小于1,但剑麻的生物量大,对尾矿中Cu、Cd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剑麻的尾矿栽培模拟试验表明,H.11648品种吸收有害元素能力强,并能使尾矿中有害元素有效态减少,是尾矿治理的较好的剑麻品种。7、为探讨尾矿化学方法治理的可能性,开展了模拟试验。尾矿的EDTA及盐酸淋洗模拟试验表明,在酸性或在有络合物环境中,尾矿中尤其是新尾矿中有害金属不稳定,易于从尾矿中迁出。尾矿化学治理模拟试验表明,石灰、有机肥和生物肥对老尾矿改良效果不明显,而对新尾矿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0.1%石灰和1%的有机肥对新尾矿的改良效果最好。8、研究区主要的污染源是尾矿库尾矿和排土场废石,其治理以植物方法为主,化学方法相配合;尾矿治理植物的选择遵循“适者生存”自然法则,以尾矿库区自然生长的优势植物为主;污染源的治理要分区域采取不同的方案。创造性提出了热带地区铁铜钴矿山环境治理的新方法。尾矿库干燥区的治理,采用以种植剑麻为主,以适量石灰和有机肥化学治理为辅的联合协同方案,新尾矿库治理区石灰的使用量为0.1%,剑麻种植坑内有机肥的使用量为1%,剑麻的种植网度为3.6×1.2m就可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按国家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旧尾矿库Cd的修复年限为2年,铜钴尾矿库Cd的修复年限为2年,新铁矿尾矿库Cd的修复年限为4年。尾矿库种植剑麻并进行加工,每公顷尾矿库可创年产值7.29万元,经济效益明显。尾矿库废水沼泽区的治理,主要采用植物治理方案,废水区种植狭叶香蒲,废水区与干燥区过度带种植水蓼和水竹,并让其它生物自然生长,形成人工与自然生长的植物群落。狭叶香蒲和水竹吸收有害元素后不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或其它生物,它们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编制器具和工艺品。排土场的治理,一是要采取工程措施,防止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二是要在植树复垦的基础上,适当套种剑麻进行治理。
二、海沃(海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沃(海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的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研究现状 |
1.1.1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及危害 |
1.1.2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症状 |
1.1.3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病原 |
1.1.4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病害循环及发病规律 |
1.2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概述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2.4 抗病育种 |
1.3 植物抗病概述 |
1.3.1 植物物理结构抗性 |
1.3.2 植物生理生化抗性机制 |
1.3.3 植物分子抗性机制 |
1.4 诱抗剂应用概述 |
1.5 氨基寡糖素概述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及抗寒效果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及病原菌 |
2.1.2 供试药剂 |
2.1.3 溃疡病菌菌悬液制备 |
2.1.4 试验内容及方法 |
2.1.5 接种方法 |
2.1.6 抗寒性测定方法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效果及持效期评价 |
2.2.2 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枝条抗溃疡病效果评价 |
2.2.3 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枝条抗寒效果评价 |
2.3 小结 |
第三章 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病原菌及药剂 |
3.1.2 施用氨基寡糖素及接菌处理方案 |
3.1.3 叶片采样与处理 |
3.1.4 猕猴桃叶片RNA 的提取及c DNA 的合成 |
3.1.5 抗性相关基因引物设计及q RT-PCR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NA质量检测 |
3.2.2 施用氨基寡糖素后猕猴桃叶片基因表达变化 |
3.2.3 接种后猕猴桃叶片基因表达变化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氨基寡糖素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及病原菌 |
4.1.2 试验地点 |
4.1.3 供试药剂 |
4.1.4 皿内测定氨基寡糖素与常用药剂混用效果 |
4.1.5 氨基寡糖素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皿内测定氨基寡糖素与常用药剂混用效果 |
4.2.2 施用不同浓度氨基寡糖素及不同施药方法预防效果田间试验 |
4.2.3 不同时期施用氨基寡糖素对溃疡病田间预防试验效果 |
4.2.4 5%氨基寡糖素与不同药剂组合预防效果田间试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 |
5.1 猕猴桃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方案 |
5.1.1 防控原则和策略 |
5.1.2 示范地点 |
5.1.3 农业防治 |
5.1.4 药剂防治 |
5.1.5 调查方法 |
5.2 示范试验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及抗寒的效果 |
6.2.2 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的机理 |
6.2.3 氨基寡糖素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
6.2.4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Bacillus subtilis对猕猴桃软腐病抑制机理及保鲜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对照及其英文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猕猴桃软腐病概述 |
1.1.1 猕猴桃 |
1.1.2 猕猴桃软腐病的病症及发生 |
1.1.3 猕猴桃软腐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
1.1.4 猕猴桃软腐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
1.2 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研究现状 |
1.2.1 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
1.2.2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1.2.3 枯草芽孢杆菌生防应用进展 |
1.3 猕猴桃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试剂耗材 |
2.1 实验材料 |
2.1.1 猕猴桃 |
2.1.2 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 |
2.1.3 枯草芽孢杆菌 |
2.1.4 其他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1 试验所需生化试剂 |
2.2.2 实验所需试剂盒 |
2.2.3 常用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所需试剂溶液配置 |
2.3.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 |
2.3.2 Luria-Bertani(LB)培养基 |
2.3.3 猕猴桃果实酶活测定相关试剂 |
2.3.4 蛋白质实验相关试剂 |
2.3.5 其他试剂 |
2.4 实验所需引物序列 |
2.4.1 RBOH或者抗病相关基因定量引物序列 |
2.4.2 BS-1 菌株脂肽类抗生素合成基因检测引物序列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BS-1 菌株体外抑菌试验 |
3.2 BS-1 菌株抑菌活性物质初步定位 |
3.2.1 BS-1 菌株挥发性成分体外抑菌试验 |
3.2.2 BS-1 菌株发酵上清液体外抑菌试验 |
3.3 发酵液温度、紫外和pH耐受性测定 |
3.4 BS-1 菌株及发酵液果实体内抑菌试验 |
3.5 发酵液对病原菌抑制作用及机理探究试验 |
3.5.1 发酵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5.2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3.5.3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显微结构的影响 |
3.5.4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5.5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细胞死亡的影响 |
3.5.6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3.6 发酵液诱导猕猴桃果实自身抗性 |
3.6.1 发酵液对猕猴桃果实酶活性的影响 |
3.6.2 发酵液对猕猴桃果实ROS积累的影响 |
3.6.3 RBOH及抗病相关基因的定量检测 |
3.7 发酵液抑菌蛋白成分分析 |
3.7.1 发酵液粗蛋白抑菌试验 |
3.7.2 硫酸铵分级盐析获得各级粗蛋白及浓度测定 |
3.7.3 各级粗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体外抑菌试验 |
3.8 发酵液中抑菌脂类成分分析 |
3.8.1 发酵液中脂肽类抗生素抑菌试验 |
3.8.2 BS-1 菌株脂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PCR检测 |
3.8.3 BS-1 菌株脂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序列结果分析 |
3.9 BS-1 菌株及发酵液对猕猴桃采后保鲜效果评价 |
3.9.1 硬度、脆性、紧实度的测定 |
3.9.2 可溶性固形物以及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
3.9.3 失重率、腐烂率以及货架期的测定 |
3.10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BS-1 菌株体外抑菌效果 |
4.2 BS-1 菌株抑菌活性物初步探究 |
4.2.1 BS-1 菌株挥发性成分体外菌效果 |
4.2.2 发酵液外菌体外抑菌效果 |
4.3 温度、紫外、pH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1 温度对发酵液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4.3.2 紫外照射对发酵液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4.3.3 pH对发酵液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4.4 BS-1 菌株及发酵液果实体内抑菌效果 |
4.5 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机理 |
4.5.1 发酵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4.5.2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4.5.3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显微结构的影响 |
4.5.4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4.5.5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细胞死亡的影响 |
4.5.6 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4.6 发酵液诱导猕猴桃果实自身抗性 |
4.6.1 发酵液对猕猴桃果实酶活性的影响 |
4.6.2 发酵液对猕猴桃果实ROS积累的影响 |
4.6.3 发酵液对猕猴桃果实RBOH家族基因的影响 |
4.6.4 发酵液对猕猴桃果实抗病相关基因的影响 |
4.7 发酵液抑菌蛋白成分分析 |
4.7.1 发酵液粗蛋白对病原菌抑制效果 |
4.7.2 各级粗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
4.7.3 各级粗蛋白电泳及对病原菌抑制效果分析 |
4.8 BS-1 发酵液抑菌脂类成分分析 |
4.8.1 发酵液粗脂对病原菌抑制效果 |
4.8.2 BS-1 菌株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PCR结果 |
4.8.3 BS-1 菌株脂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序列比对结果 |
4.9 BS-1 菌株及发酵液对猕猴桃保鲜效果评价 |
4.9.1 BS-1 菌株及发酵液对猕猴桃硬度、脆性、紧实度的影响 |
4.9.2 BS-1 菌株及发酵液对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影响 |
4.9.3 BS-1 菌株及发酵液对果实失重率、腐烂率以及货架期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总结与结论 |
5.1.1 总结 |
5.1.2 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5.2.1 讨论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合并范围变动的盈余管理识别及审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合并范围 |
二、盈余管理 |
三、基于合并范围变动的盈余管理 |
四、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其应用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合并范围 |
二、盈余管理 |
三、合并范围变动的盈余管理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机会主义行为理论 |
四、舞弊理论 |
五、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第三章 合并范围变动盈余管理识别与审计应对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合并范围变动盈余管理的手段 |
一、收购或转让股权 |
二、资产置换 |
三、新设或关停子公司 |
第二节 合并范围变动盈余管理的识别 |
一、基于舞弊三角理论解析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
二、基于风险应对程序识别合并范围变动盈余管理行为 |
第三节 可行的审计应对措施 |
一、保证审计项目组成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能力 |
二、执行审计工作时采用适当的审计程序 |
三、实施复核工作并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
第四章 天津环球磁卡案例分析 |
第一节 选择案例的原因 |
第二节 公司背景及案例介绍 |
第三节 公司合并范围变动盈余管理的识别分析 |
一、了解公司及其环境 |
二、对公司实施风险应对程序 |
第四节 针对案例公司可行的审计应对措施 |
一、做好沟通以充分了解公司情况 |
二、关注财务报表附注披露情况 |
三、核对连续年度报表数据,重视分析程序的运用 |
四、追查子公司报表,剔除当期合并范围变动子公司产生的影响 |
五、做好复核工作,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和猕猴桃溃疡病菌单克隆抗体的创制及其检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的研究进展 |
1.1 寄主范围、侵染症状及传播方式 |
1.2 分子生物学特性和病毒粒子形态 |
1.3 ToMMV检测方法 |
1.3.1 田间诊断 |
1.3.2 电镜观察 |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1.3.4 血清学检测方法 |
1.4 防治策略 |
2 猕猴桃溃疡病菌的研究进展 |
2.1 猕猴桃溃疡病国内外发生情况 |
2.2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 |
2.3 寄主范围及症状表现 |
2.4 检测方法 |
2.4.1 田间症状观察 |
2.4.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4.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2.5 防治策略 |
2.5.1 消灭传染源 |
2.5.2 切断传播途径 |
2.5.3 加强田间管理和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
3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在植物病毒和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
3.1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3.2 单克隆抗体技术基本原理和基本流程 |
3.3 单克隆抗体在植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
3.4 单克隆抗体在植物细菌中的应用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创制及其检测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1.2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的提纯 |
1.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3.1 免疫动物 |
1.3.2 细胞融合 |
1.3.3 杂交瘤细胞、阳性孔的筛选及细胞克隆 |
1.3.4 单克隆抗体腹水制备及纯化 |
1.3.5 单克隆抗体的亚类鉴定 |
1.3.6 单抗腹水效价测定 |
1.4 ToMMV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 |
1.4.1 SDS-PAGE |
1.4.2 样品制备及电泳 |
1.4.3 湿转法转膜 |
1.5 检测ToMMV的 ACP-ELISA方法的建立及单抗特性分析 |
1.5.1 ACP-ELISA方法的步骤 |
1.5.2 检测ToMMV ACP-ELISA方法的建立 |
1.5.3 ACP-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1.5.4 ACP-ELISA方法田间样品的检测应用 |
1.6 检测ToMMV的 dot-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 |
1.6.1 dot-ELISA检测步骤 |
1.6.2 检测ToMMV dot-ELISA方法的建立 |
1.6.3 dot-ELISA方法检测ToMMV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1.6.4 dot-ELISA方法田间样品的检测应用 |
1.7 检测ToMMV的 Tissue print-ELISA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1.7.1 Tissue print-ELISA操作步骤 |
1.7.2 Tissue print-ELISA最适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
1.8 检测ToMMV的 RT-PCR方法 |
1.8.1 植物总RNA提取 |
1.8.2 RT-PCR扩增 |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 RT-PCR鉴定实验材料 |
2.2 ToMMV病毒粒子的提纯 |
2.3 杂交瘤细胞的融合、筛选和克隆 |
2.4 抗体制备、效价测定及亚类的鉴定 |
2.5 Western bolt分析单抗特异性 |
2.6 检测ToMMV的 ACP-ELISA方法的建立 |
2.6.1 检测ToMMV的 ACP-ELISA方法的建立 |
2.6.2 ACP-ELISA方法分析单抗的特异性 |
2.6.3 ACP-ELISA方法分析单抗的灵敏度 |
2.7 检测ToMMV的 dot-ELISA方法建立及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 |
2.7.1 检测ToMMV的 dot-ELISA方法的建立 |
2.7.2 dot-ELISA方法的特异性 |
2.7.3 dot-ELISA方法的灵敏度 |
2.8 Tissue print-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 |
2.8.1 检测ToMMV的 Tissue print-ELISA方法的建立 |
2.8.2 Tissue print-ELISA方法分析单抗的特异性 |
2.9 血清学方法在田间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3 讨论 |
第三章 猕猴桃溃疡病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检测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 |
1.2 实验试剂 |
1.3 菌株培养及计数 |
1.4 PCR方法鉴定菌株 |
1.4.1 DNA提纯方法 |
1.4.2 常规PCR扩增 |
1.5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5.1 免疫动物 |
1.5.2 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的筛选、腹水制备和效价测定及抗体亚类鉴定 |
1.6 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 |
1.6.1 ACP-ELISA检测方法及单抗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1.6.2 dot-ELIS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 猕猴桃溃疡病细菌菌株分子鉴定 |
2.2 杂交瘤细胞的融合、筛选和克隆 |
2.3 单抗腹水制备、效价测定及抗体亚类鉴定 |
2.4 ACP-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 |
2.4.1 检测Psa的 ACP-ELISA方法的建立 |
2.4.2 ACP-ELISA方法的特异性分析 |
2.4.3 ACP-ELISA方法的灵敏度 |
2.5 dot-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 |
2.5.1 检测猕猴桃溃疡病菌的dot-ELISA方法的建立 |
2.5.2 dot-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2.5.3 dot-ELISA方法对田间样品的检测应用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常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试剂及仪器 |
附录B 常用缓冲液和培养基配方 |
(5)奉新猕猴桃3种真菌病害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猕猴桃及猕猴桃产业概况 |
1.1 猕猴桃简介 |
1.2 猕猴桃的经济价值 |
1.3 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概况 |
1.3.1 全球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
1.3.2 国内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
1.3.3 江西奉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 |
2 猕猴桃主要病害概述 |
2.1 猕猴桃溃疡病 |
2.2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 |
2.3 猕猴桃果实熟腐病 |
2.4 猕猴桃炭疽病的研究概况 |
2.5 猕猴桃灰霉病 |
3 植物黑斑病的研究进展 |
4 植物白纹羽病的研究进展 |
5 植物黑霉病的研究进展 |
6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奉新猕猴桃3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病果 |
1.1.2 供试培养基及配置 |
1.1.3 供试试剂 |
1.2 方法 |
1.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菌种保存 |
1.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 |
1.2.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1.2.4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1.2.4.1 病菌液体培养 |
1.2.4.2 病原菌的DNA提取 |
1.2.4.3 rDNA-ITS序列扩增 |
1.2.4.5 扩增产物测定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 种病害的症状描述及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1.1 猕猴桃黑斑病症状及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1.2 猕猴桃白纹羽病症状及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1.3 猕猴桃黑霉病症状及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2 3 种病害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2.1 猕猴桃黑斑病的形态学鉴定 |
2.2.2 猕猴桃白纹羽病菌的形态学鉴定 |
2.2.3 猕猴桃黑霉病的形态学鉴定 |
2.3 3 种病害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1 猕猴桃黑斑病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2 猕猴桃白纹羽病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3 猕猴桃黑霉病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奉新猕猴桃3种真菌病害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培养基及配置 |
1.2.1 培养基条件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2 氮源条件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3 碳源条件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4 不同pH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5 温度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6 光照对3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 种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1.2 不同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1.3 不同碳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1.4 不同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1.5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1.6 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奉新猕猴桃黑斑病及白纹羽病室内药剂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培养基 |
1.1.3 供试杀菌剂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6 种杀菌剂对链格孢的室内毒力测定 |
2.1.1 22.5%啶氧菌酯对链格孢抑制效果 |
2.1.2 70%丙森锌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3 2%春雷霉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4 40.4%精甲·百菌清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5 40%氟硅唑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5.6 75%戊唑·嘧菌酯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7 25%吡唑醚菌酯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8 50%啶酰菌胺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9 75%肟菌·戊唑醇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10 70%代森联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11 50%异菌脲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12 50%嘧菌环胺对链格孢菌丝的抑制效果 |
2.1.13 50%咪鲜胺锰盐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14 10%苯醚甲环唑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15 24%腈苯唑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16 10%多抗霉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17 8%宁南霉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18 25%丙环唑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19 10%申嗪霉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20 12%中生菌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21 75%百菌清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22 25%己唑醇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23 70%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24 68.75%恶酮·锰锌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25 80%乙蒜素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1.26 50%多菌灵对链格孢的抑制效果 |
2.2 不同杀菌剂对A.alternata的毒力大小 |
2.3 26 种杀菌剂对褐座坚壳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2.3.1 22.5%啶氧菌酯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2 50%多菌灵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3 25%嘧菌酯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4 10%苯醚甲环唑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5 40%氟硅唑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6 43%戊唑醇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7 75%百菌清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8 80%代森锰锌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9 70%甲基硫菌灵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10 25%丙环唑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11 2%春雷霉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12 45%敌磺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13 10%多抗霉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14 30%恶霉灵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15 25%己唑醇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16 27.2%碱式硫酸铜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17 50%咪鲜胺锰盐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18 8%宁南霉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19 12.5%唏唑醇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21 15%三唑酮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22 40%五氯硝基苯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23 10%申嗪霉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24 0.3%四霉素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25 24%腈苯唑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3.26 70%代森联对褐座坚壳菌的抑制效果 |
2.4 不同杀菌剂对R.necatrix的毒力大小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猴桃褐斑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猕猴桃叶斑病的种类与病原鉴定 |
2.2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所致病害的特点 |
2.3 棒孢菌的分类地位 |
2.4 多主棒孢菌的危害与寄主范围 |
2.5 多主棒孢菌的产孢及生物学特性 |
2.6 多主棒孢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致病机制 |
2.7 棒孢叶斑病的发生流行规律 |
2.8 寄主对多主棒孢菌的抗性 |
2.9 棒孢叶斑病的防治现状 |
3. 研究内容 |
3.1 猕猴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 |
3.2 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3 猕猴桃褐斑病菌的致病因子和毒素基因检测 |
3.4 猕猴桃褐斑病的发生状况和流行规律的研究 |
3.5 猕猴桃品种对猕猴桃褐斑病的抗病性评价 |
3.6 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控技术研究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猕猴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症状观察 |
2.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形态特征 |
2.3 致病性 |
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5 供试菌株的ISSR分析 |
3. 讨论 |
3.1 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鉴定 |
3.2 褐斑病菌的ISSR分析 |
第三章 猕猴桃褐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菌丝生长因素的测定 |
1.4 产孢方法的探索与优化 |
1.5 分生孢子萌发因素的测定 |
1.6 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2.结果与分析 |
2.1 菌丝生长因素的测定 |
2.2 产孢条件的探索与优化 |
2.3 分生孢子萌发因素的测定 |
2.4 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3.讨论 |
第四章 猕猴桃褐斑病菌致病因子及毒素基因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cassiicola粗毒素的致病性 |
2.2 猕猴桃桃褐斑病菌Cas基因的扩增及序列提交 |
2.3 猕猴桃桃褐斑病菌Cas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
2.4 产毒条件 |
2.5 毒素的热稳定性 |
2.6 C.cassiicola在离体叶片上的致病性 |
3 讨论 |
第五章 四川地区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流行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情况 |
2.2 猕猴桃褐斑病的时间流行动态 |
2.3 分生孢子散发定量化研究 |
2.4 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及越冬场所研究 |
3.讨论 |
3.1 四川省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
3.2 猕猴桃褐斑病田间流行动态 |
3.3 田间孢子散发的定量化研究 |
第六章 猕猴桃资源对褐斑病的抗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称猴桃资源材料 |
1.2 供试病原菌 |
1.3 田间自然诱发鉴定 |
1.4 人工离体接种鉴定 |
2.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抗性评价 |
2.2 室内离体抗性鉴定 |
2.3 室内和田间抗性相关性 |
3. 讨论 |
第七章 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治猕猴桃褐斑病植物成分的筛选 |
2.2 防治猕猴桃褐斑病化学药剂的筛选 |
3. 讨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7)重庆市农业优势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比较优势理论 |
2、国外相关研究 |
3、国内相关研究 |
4、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及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选择与应用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框架设计 |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及应用 |
2.1 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1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 |
2.1.2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
2.2 绝对比较优势 |
2.2.1 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的绝对比较优势 |
2.2.2 产品质量与价格的绝对比较优势 |
2.2.3 市场占有能力与竞争能力的绝对比较优势 |
2.3 相对比较优势 |
2.3.1 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的相对比较优势 |
2.3.2 产品质量与价格的相对比较优势 |
2.3.3 市场占有能力与竞争能力的相对比较优势 |
2.4 产业比较优势与区域比较优势 |
2.4.1 单个产业的比较优势 |
2.4.2 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 |
2.4.3 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 |
2.5 比较优势的变迁 |
2.5.1 市场需求导致的变迁 |
2.5.2 设施条件与技术导致的变迁 |
2.5.3 生产成本与效益引发的变迁 |
2.6 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 |
2.6.1 在资源配置上的应用 |
2.6.2 在产业布局上的应用 |
2.6.3 在产业选择上的应用 |
第三章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概述 |
3.1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的界定 |
3.1.1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的概念与内涵 |
3.1.2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的类型 |
3.1.3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的标准 |
3.2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的特征 |
3.2.1 对特定资源、环境的选择性 |
3.2.2 产品的差异性特征 |
3.2.3 生产的低成本与高效率特征 |
3.2.4 产业的可成长性特征 |
3.2.5 产业的弱模仿性 |
3.3 优势产业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
3.3.1 在区域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地位 |
3.3.2 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 |
3.3.3 在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
3.3.4 在区域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 |
3.4 优势产业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
3.4.1 增加区域农产品供给 |
3.4.2 在提高区域农产品质量中的作用 |
3.4.3 在增加区域农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
3.4.4 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 |
3.5 影响区域农业产业优势的因素 |
3.5.1 农业资源禀赋 |
3.5.2 农业基础设施 |
3.5.3 农业科学技术 |
3.5.4 农业生产组织 |
3.5.5 农业公共服务 |
第四章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 |
4.1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依据 |
4.1.1 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及要素条件 |
4.1.2 区域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
4.1.3 农业发展宏观政策 |
4.2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 |
4.2.1 市场需求导向 |
4.2.2 经济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兼顾 |
4.2.3 发展可持续性及成长性 |
4.3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程序 |
4.3.1 农业产业优势测度 |
4.3.2 农业产业优势比较 |
4.3.3 农业产业优势评价 |
4.3.4 农业优势产业筛选 |
4.4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测度 |
4.4.1 生产效率优势测度 |
4.4.2 生产效益优势测度 |
4.4.3 生产规模优势测度 |
4.4.4 综合优势测度 |
4.5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评价 |
4.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2 评价模型 |
4.5.3 综合分析与评价 |
4.6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 |
4.6.1 可能性选择 |
4.6.2 优势性选择 |
4.6.3 政策性产业的选择 |
第五章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筛选 |
5.1 重庆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
5.1.1 重庆农业的主要产业 |
5.1.2 重庆农业主要产业的生产效率 |
5.1.3 重庆农业主要产业的生产效益 |
5.1.4 重庆农业主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
5.2 重庆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 |
5.2.1 土地资源 |
5.2.2 水资源 |
5.2.3 生物资源 |
5.2.4 光、温、水、气资源 |
5.3 重庆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
5.3.1 农林交通、通讯、能源设施 |
5.3.2 农田水利设施 |
5.3.3 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 |
5.3.4 农业投资 |
5.4 重庆农业主要产业优势评估 |
5.4.1 主要粮油产业优势评估 |
5.4.2 主要蔬菜、水果产业优势评估 |
5.4.3 特产业优势评估 |
5.4.4 主要养殖产业优势评估 |
5.5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 |
5.5.1 重庆粮油优势产业选择 |
5.5.2 重庆蔬菜、水果优势产业选择 |
5.5.3 重庆林业、特产业优势产业选择 |
5.5.4 重庆养殖优势产业选择 |
第六章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评价 |
6.1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
6.1.1 气候适应性评价 |
6.1.2 地貌、土地适应性评价 |
6.1.3 生态环境适应性评价 |
6.2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市场适应性评价 |
6.2.1 优势产业的市场需求数量适应性分析 |
6.2.2 优势产业的市场需求质量适应性分析 |
6.2.3 优势产业的市场需求波动适宜性分析 |
6.3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成长性分析 |
6.3.1 市场需求决定的成长规模 |
6.3.2 资源约束决定的成长规模 |
6.3.3 生态环境决定的成长规模 |
6.3.4 投资约束决定的成长规模 |
6.4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效率评价 |
6.4.1 土地产出率评价 |
6.4.2 劳动生产率评价 |
6.4.3 投资回报率评价 |
6.5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效益评价 |
6.5.1 优势产业经济效益评价 |
6.5.2 优势产业社会效益评价 |
6.5.3 优势产业生态效益评价 |
6.5.4 优势产业综合效益评价 |
6.6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风险评价 |
6.6.1 自然风险评价 |
6.6.2 市场风险评价 |
6.6.3 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
第七章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 |
7.1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现状及成因 |
7.1.1 布局现状 |
7.1.2 主要原因 |
7.2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思路 |
7.3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空间布局 |
7.3.1 粮油优势产业布局 |
7.3.2 蔬菜、水果优势产业布局 |
7.3.3 特产优势产业布局 |
7.3.4 养殖优势产业布局 |
7.4 重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
7.4.1 各类土地资源的综合配置 |
7.4.2 光、温、水、气资源的充分利用 |
7.4.3 生态环境生产力的有效发挥 |
7.4.4 域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 |
7.5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的调控 |
7.5.1 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强化规划调控 |
7.5.2 利用各种资金,发挥财政对农业优势产业的支持与诱导作用 |
7.5.3 加强科研与开发,为农业优势产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和保障 |
7.5.4 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
7.5.5 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专业化 |
7.5.6 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提升 |
第八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围绕优势产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 |
8.2.2 推进优势产业带、大型产业基地建设,实现区域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
8.2.3 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
8.2.4 强化技术支撑,提高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
8.2.5 组织农民创业,推进优势产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主要成果 |
(8)生物有机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材 料 |
1.3 方 法 |
1.3.1 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的试验 |
1.3.2 有机叶面肥试验 |
1.3.3 香梨品质的测定方法 |
1.3.3.1 香梨内在品质 |
1.3.3.2 净光合速率 |
1.3.3.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基肥处理对香梨品质的影响 |
2.2 不同基肥处理对香梨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2.3 有机叶面肥对香梨品质的影响 |
2.4 有机叶面肥对香梨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讨 论 |
(10)海南石碌铁矿矿区环境地球化学及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1.2 矿山环境地球化学及环境治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矿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矿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区前人工作概述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内容与方法 |
1.4.1 指导思想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4 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矿区概况 |
§2.1 矿区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石碌铁矿特征 |
§2.4 石碌铁矿开发概况 |
第三章 制约矿区环境的地球化学背景 |
§3.1 矿区主要地质体的环境地球化学背景 |
3.1.1 岩浆岩类 |
3.1.2 沉积—变质岩类 |
§3.2 矿区矿床的环境地球化学背景 |
第四章 矿区环境介质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4.1 矿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4.1.1 海南岛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4.1.2 矿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4.2 矿区尾矿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尾矿有害元素的主要特征 |
4.2.2 尾矿库有害元素的稳定性 |
4.2.3 尾矿库有害元素演化特征 |
§4.3 矿区水系沉积物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上世纪八十年代矿区水系沉积物有害元素特征 |
4.3.2 当前矿区水系沉积物有害元素特征 |
4.3.3 矿区水系沉积物有害元素演化特征 |
§4.4 矿区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4.4.2 研究区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4.5 矿区植物与人发的重金属特征 |
4.5.1 矿区植物 |
4.5.2 矿区人发 |
§4.6 矿区环境质量总体评价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6.1 矿区环境质量总体评价 |
4.6.2 影响矿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矿区各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的迁移与矿区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
§5.1 有害元素在各环境介质中的迁移 |
§5.2 矿区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
5.2.1 土壤的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
5.2.2 水的环境质量演化趋势预测 |
5.2.3 水系沉积物有害元素的演化趋势预测 |
第六章 矿区环境治理研究 |
§6.1 矿区环境治理研究的思路 |
§6.2 尾矿库区植被调查 |
6.2.1 矿区植被 |
6.2.2 尾矿库区自然植被调查 |
§6.3 尾矿治理植物的选择 |
§6.4 植物治理尾矿的研究 |
6.4.1 水蓼 |
6.4.2 狭叶香蒲 |
6.4.3 水竹 |
6.4.4 剑麻 |
§6.5 化学治理尾矿的模拟试验研究 |
6.5.1 尾矿有害金属活动性模拟试验研究 |
6.5.2 尾矿化学治理模拟试验研究 |
§6.6 矿区环境的综合治理 |
6.6.1 尾矿库干燥区的治理 |
6.6.2 尾矿矿库废水沼泽区的治理 |
6.6.3 排土场的治理 |
第七章 结论与今后研究设想 |
§7.1 结论 |
§7.2 今后研究的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四、海沃(海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氨基寡糖素诱导猕猴桃抗溃疡病的效果及机理研究[D]. 陈霁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Bacillus subtilis对猕猴桃软腐病抑制机理及保鲜效果研究[D]. 刘奎.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合并范围变动的盈余管理识别及审计对策研究[D]. 张雍.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和猕猴桃溃疡病菌单克隆抗体的创制及其检测应用[D]. 郭丽倩. 浙江大学, 2020(01)
- [5]奉新猕猴桃3种真菌病害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研究[D]. 周英.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6]猴桃褐斑病的研究[D]. 崔永亮. 四川农业大学, 2015(01)
- [7]重庆市农业优势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D]. 刘涛. 西南大学, 2011(11)
- [8]生物有机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J]. 王岩,谭博,马兵钢,覃伟铭,张大海,李光辉,何平元.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6)
- [9]被指恶意违约 SST磁卡与工行和解告吹[N]. 本报记者 阮晓琴. 上海证券报, 2008
- [10]海南石碌铁矿矿区环境地球化学及环境治理研究[D]. 廖香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