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业集团运营要处理好八大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庆,李晓君[1](2021)在《壮大新平台 创造新动能》文中研究说明"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书立意高远、视野宏大、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
陕西媒体融合发展课题组,赵锦荣,李勇鸿,赵茹,刘磊[2](2020)在《2015—2019年陕西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至2019年,按照中央有关媒体融合的战略部署,以陕西日报传媒集团等为代表的党媒和以华商传媒集团等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转变思维方式,强化技术驱动,加速平台建设,全媒体运营常态化,县级融媒中心全部建成,陕西传媒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但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主动性不足、思维认知老化、体制机制固化、原有商业模式坍塌、投入资源不足、新型人才匮乏等困境和问题。推进陕西媒体融合发展,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形成适应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的新观念新认识;树立战略思维,聚焦关键问题,克服短期效应,明确方向路径;转变用人观念,多措并举,全面实现新老媒体人才的融合;探索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多元化经营新路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媒体内外并重,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全面突破,努力实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
林凤娇[3](2020)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融合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传统报业面临着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下滑、读者流失、人才流失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等严峻挑战,当然也带来了机遇。传统报业对信息的发现、采集、创造的能力,报纸的特殊属性使其拥有更丰富的政府、社会等资源,使得传统报业有着专业信息和权威观点等天然优势。出于技术升级、受众需求、竞争逐利、政策管制、国际竞争等因素的考量,推动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统报业转型。转型之路存在着来自现有机制体制的束缚、市场定位难、盈利模式尚未清晰成熟等阻力,故而从拉斯韦尔“5W”模式出发,研究传统报业的转型之路。分别从组织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受众融合四大模块探究转型路径,同时以融合效果模块分析传播效果评价体系。
王晋丽[4](2020)在《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商业辉煌都离不开商业伦理,不同文化孕育了不同商业伦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强调个人修养、重视团结合作,强调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诚信经营、正确的义利观等观点使中国商人深受影响,形成了为世人称道的商业精神,明清时期的晋商与徽商即是典型代表。晋商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执商界之牛耳”,在明清商业文明史上独放异彩,完全可以与世界着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徽商与晋商齐名,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曾活跃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外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无徽不成商叫遍天下。晋商与徽商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并享誉海外,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晋商与徽商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其伦理方面的建树及对后世的影响更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特别是其中渗透的儒商精神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企业家精神不谋而合,显示出国人的大智慧。本文拟梳理两者在商业领域所表现出的伦理异同,通过深刻阐释晋商与徽商的管理伦理、义利观、诚信观及教育伦理观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儒商精神,以期揭示我国现代商业发展的伦理规范机制和道德价值体系。本文内容由绪论、七章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晋商与徽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一步明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本文研究难点与创新。第一章论述了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形成基础。主要从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背景集中体现----“开中折色制”分析了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揭示了晋商与徽商贾儒互动的价值取向;从地域环境相同点---地少人多分析了晋商与徽商自强不息的共同伦理基础,而地处边境使晋商从一开始就具备精明朴实的伦理特征,徽商四面环山,相对闭塞造就了其保守灵动的伦理底色;传统儒家文化是晋商与徽商的伦理基石,而“关公文化”是晋商伦理“义”的基础,“程朱理学”则是徽商伦理“儒”的根基;晋商个性特征表现出的外向明事使晋商伦理具有开拓进取的表征,徽商内敛明理的个性特征塑就了其自守向儒的伦理特点,而中华民族特有的重群体的精神使晋商与徽商伦理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第二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的贾儒观异同。贾儒互动是晋商与徽商官商关系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晋商与徽商各有特色。晋商一心以商为职业,奉行“优则商”的贾儒观,徽商虽然是商人,但这是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商只是其“齐家”的手段,实质上还是奉行“优则仕”信条。两者在官商关系选择上的异同,对现今企业有很大的启示。作为商人和政府,怎样处理好官商关系,关系着商业是否能长久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构建“亲清”和谐政商关系完美诠释了政商间应有的格局。贾儒相通,政商良性互动,商人应具备独立人格,健全制度,政商“亲清”,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商畸形发展现象。第三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管理伦理的异同。总体上两者都奉行“情义结合”团结商帮的伦理规范,在人才选拔、商业激励及具体管理实践中践行仁爱信达、重德公正、情义并重的伦理表征,体现了管理中的人文气息。受传统影响,晋商以“地缘义”团结商帮,其人才激励机制中体现了同心同德,晋商独创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践行了其“信和合一”伦理,创新意识强。而徽商则以“血缘情”聚集同宗同族进行商业活动,宗族管理体制也移植到商业管理,自然宗族伦理特征在徽商商业管理中比较浓厚。徽商管理中突出体现了责任意识及向仁重礼的特征。晋商与徽商重视人才、管理中激励机制体现的人才价值观及重视人文关怀等伦理思想对现代企业深层次发展有借鉴意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而在现代企业如何处理好管理中人的能动性等,势必需要伦理道德规范参与其间,发挥作用。晋商与徽商不囿于传统,实事求是,特别是晋商伦理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值得现代企业借鉴,晋商与徽商在管理过程中的人才激励、凝聚向上等伦理内核是企业发展的宝贵经验。第四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义利观的异同。见义思利是晋商与徽商在义利观上共同的态度。介于两者在义利重心及求义追利态度方式上的不同,晋商与徽商秉持了不同的义利观。晋商遵循“利以义制”,“义以为上,以义制利,利而不污”贯穿于整个晋商义利实践;而徽商则是“义中取利”,“义利相通,以义取利,利而通德”是徽商义利实践的集中体现。毋庸置疑,商业发展不追求利,商业无法存续,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晋商与徽商在追利的道路上采取不同方式,其中渗透的伦理内涵使两者在商界造成不同印象,对现代商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归根结底,以义通利才是现代商业发展的双赢之路,在商业发展道路上如何平衡义与利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商业发展成败与企业声誉。晋商与徽商特别是晋商将“义”作为获利必须遵循的原则,符合中华民族传统义利观,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也是现代企业获利过程中必须考量的道德准则之一。第五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诚信观的异同。诚信是商业发展中的无形资本,晋商与徽商把诚实守信作为了双方共同恪守的道德准则,徽商的诚信较晋商更是一种自律理性和道德精神。遵循信誉第一,以信立足,以诚取胜,晋商把诚信作为了信用卡来获取商业利益,诚实不虚是晋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而诚实不欺则是徽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信实等价,诚恳不欺,至诚无私,徽商真正把诚信深入人心。在现代社会,应然之诚是现代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商业发展还是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基于自律理性的诚信观是当前和谐社会追求的道德实践。第六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的教育伦理。晋商与徽商虽然不是教育家,但晋商与徽商中一些有识之士特别注重教育,有的直接办教育,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家庭成员的教育,折射出教育伦理。受传统文化影响,尊师重道、务实求真是晋商与徽商教育活动中共同遵守的伦理规范。但晋商教育遵循注重实用的工具导向,与“学而优则商”具有高度一致性,徽商教育中秉持本真向儒的价值导向,同样与“学而优则仕”一致。晋商与徽商教育伦理中遵循本真发展,同样不失为当前教育典范。第七章承接晋商与徽商伦理异同,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论述了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当代启示。晋商与徽商伦理贾儒观印证了亲清和谐政商关系的正确合理性;晋商与徽商管理伦理中的重“人”规“制”仍是现代商业发展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晋商与徽商伦理中义利通德价值导向是现代商业长久发展的法宝;而晋商与徽商伦理中蕴含的“德性-契约”诚信伦理是现代商业生存发展之根基;晋商与徽商教育伦理中体现的本真发展使人为人,不失为现代社会教育之价值追求。结语部分进一步概括了晋商与徽商伦理异同之缘由,凝练其伦理精华,揭示其局限性,特别对其殊途同归---最终都未能逃脱商业衰败的原因进行再反思,以期为现代商业发展所借鉴。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市井画卷中浓墨重彩书华章。贾儒观异同成为其管理伦理、义利观、诚信观及教育伦理异同的底色,形成了各自具有鲜亮文化特色的商业伦理,成为明清时期商界最有历史意义的主流力量。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几乎同起同落的经商历程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除了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外,其伦理虽各有千秋,但最终殊途同归,这也许是晋商与徽商兴衰的深层次原因,对当代商业发展有深刻的启示。
马池春[5](2020)在《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资本下乡日趋活跃和频繁,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潜在推动着乡村社会的秩序变革。当前,围绕资本下乡议题学界争论不断,既有资本下乡的坚定支持者,也有资本下乡的强烈反对者,争论双方的核心关切是资本下乡究竟促进还是损害农民利益?本文以粤东北地区的育村为研究个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采用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等理论分析框架,详细考察了资本下乡在个案村的具体实践过程。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形态变革是本研究所关注的核心内容。资本下乡能否促进农民利益根本上取决于多元主体间利益秩序均衡与否,关键在于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而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是农民利益发展与利益保护的均衡过程,也是村庄秩序再造和乡村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研究聚焦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深入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全景展现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过程及其结果,并试图揭示资本下乡良性机制建构的内在逻辑机理。本文主要由导论、正文、结论与讨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回答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评述,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案例概况及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共由五个章节构成,围绕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脉络,论述和呈现资本下乡对村庄秩序的再造过程和结果,揭示和分析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第一章主要从政府、企业和村集体三个层面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逻辑,研究认为政府的治理逻辑、村庄的发展逻辑与企业的生存逻辑具有内在契合性,推动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行动路径的适应性耦合,实现了乡村关系、政企关系和村企关系的再造,形塑了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第二章主要呈现资本下乡中政府和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过程,分析认为村治精英在资本下乡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加速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进程。企业的“需求—回应”机制和政府的体制压力传导是资本下乡中精英吸纳的主要动力来源。资本下乡中政府与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实现了对村治精英的再造,引致村治精英“政治化”。第三章主要展现资本下乡中企业主导的现代规则与乡土规则的碰撞过程,分析认为资本下乡为重塑和再造乡村社会的规则体系提供了契机。资本下乡中乡村社会基于共同需要具有规则再造的内在动力,而政府的强制性矫正则为乡土规则再造提供了外部辅助。同时,资本下乡中企业理性与农民理性的耦合过程也内涵着企业对乡土规则的再造。第四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农民再组织化的动因,呈现农民再组织化过程。资本下乡中企业基于生产成本控制需要,具有吸纳农民参与的内在动力。而企业基于交易成本控制需要,则将分散化的农民参与推向了再组织化。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的农民再组织化有助于乡村社会自主性“集体”建构。农民再组织化搭建了农民组织化利益表达新秩序,重塑了农村政治经济格局,拓展了乡村精英成长空间,推动了村社集体再造。第五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遵循内在多重逻辑进路,具有积极治理效应,对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助推作用。同时,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潜在冲突、政企关系诱变、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使得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再造有其限度。基于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围绕如何建构和完善资本下乡良性机制,推动资本下乡秩序均衡,促进农民利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是基础;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的保障;有效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中的主要桥梁和纽带;打造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是资本下乡进程中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方向。
葛淼[6](2020)在《融媒时代主流媒体“四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自媒体和互联网商业平台的迅速崛起,我国传媒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主流媒体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下,媒体融合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为主流媒体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建成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是新时代我国新闻传媒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本文从主流媒体、媒体融合、“四力”的基本概念入手,探析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策略、传播效果和品牌形象的维度审视主流媒体在“四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各级主流媒体“四力”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宝贵经验,指出“四力”提升的重要路径。本文选取上海报业集团这一典型个案,从媒体战略、内容生产和队伍建设三个角度总结梳理其“四力”提升的具体做法,为主流媒体,特别是地方主流媒体“四力”建设提供更多理性、建设性的意见。
王俞丰[7](2020)在《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重塑研究 ——以人民日报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时代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着媒介生态和舆论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传播场域的话语祛序改变了权力的分配机制,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价值模式被解构,媒体族群的分化与重构正在改变媒体的结构和“基因”。创建新型主流媒体是承担主流舆论阵地建设和新型传播体系建构的媒体融合战略的主向。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蕴含着技术逻辑、媒体逻辑和国家逻辑。本研究通过构造周抽样法、观察法、内容分析法以及个案研究法四种科学研究方法,将新闻学、社会学、传播学以及舆论学等多个交叉学科的理论相结合,进一步对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重构进行深度探索,寄望发现新型主流媒体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运行机制和主流价值引领的实现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传统的单一价值凸显模式亟待改变,肩负着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播使命的新型主流媒体,借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价值一体化发展路径,推动主流媒体可持续发展,建构新的舆论传播体系,最终推进国家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媒体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与创新不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叠加的简单转变产物,它是遵循新闻传播和发展规律,两者在各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的产物。本文立足媒体融合的基本逻辑和核心问题,从水波纹理论和一体化理论视域对新型主流媒体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表达价值、社会价值、市场价值等价值尺度进行重构,从而丰富媒体一体化价值重构理论。由此展开对新型主流媒体媒体从传播时空、内容、平台和效果的一体化的讨论,试图创新地提出新型主流媒体价值重构的实现路径。本文的内容框架是基于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分析入手,在分析传统主流媒体融合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型主流媒体建构的基本逻辑和价值重构模型,从多维角度分析新型主流媒体价值重构的路向。人民日报是新型主流媒体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范本,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启示性。本文以它为个案,进行一体化融合发展、舆论引导、价值模式重构等方面的考察,并对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内容分析,进而发现新型主流媒体价值重构的亮点和特色,力图找出新型主流媒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价值引导的新趋势,为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对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重塑与舆论引导进行深入探讨。
毕芃[8](2019)在《媒体融合背景下YN网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要想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作为全国重点新闻网站,YN网既是云南省唯一的重点新闻门户网站,同时也是一家国有企业。作为党网,YN网不仅要牢牢把握党指引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同时还要迎合市场的变化,不断创造商业价值来提高经济效益。进入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在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同时,随着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代的到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新闻媒体行业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面对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紧迫课题和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大责任,YN网则需要抓紧明确方向和目标,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本文对当前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国内外媒体发展战略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后,运用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国内媒体融合推进环境和省内行业竞争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制约YN网发展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为发展战略的选择奠定了基础。基于此,通过SWOT分析模型对YN网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得出策略矩阵。结合YN网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出增长型战略、扭转型战略、差异化战略同时实施的组合型战略。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YN网应采取以下发展战略:以打造核心内容产品为主导,对网站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优化,彰显党网的舆论传播力与引导力;实施移动优先发展的策略,加速完善YN网的移动平台及产品建设,通过移动化,占据云南省内主流舆论传播的制高点;提高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水平,使YN网新闻的呈现方式跟得上国内主流传播水平;推进内部改革,强化经营管理,在云报集团的指导下,构筑资源配置合理、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夏禹桨[9](2019)在《经济发达地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研究》文中指出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对于匡正政府的决策导向,坚持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共性和促进公平性,改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水平,以及有效治理公共服务领域的政策排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者关于公众参与政策和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已经提供了许多有益借鉴,但对不同事务领域公众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仍然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在我国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有效性比较强,对改进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代表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优化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研究立足对公共产品供给的类型化考察,探究经济发达地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方式、路径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进公众政策参与的质量提供建议和对策。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制度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当前时代场景下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动力、形式、路径和成效进行探究,明确公众参与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体制障碍、制约因素,以及破解这些阻力的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厘清和界定核心概念基础上,运用公民参与阶梯理念、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从“公共产品供给”和“公众参与”两个维度对主题进行聚焦,提出选择分析的视角、建立分析的路径,初步构建了一个解释公众参与行为选择的学理框架,力争体现本研究的特殊性。其次,对公众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及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进行类型化考察。沿着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分析和公共产品供给的事务领域分析两条路径,在阐释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并对公众参与三种类型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策略、方式和路径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再次,探讨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转换和体制机制。从分析政府决策模式变迁的视角,结合互联网时代公众政策参与的基本特点,从探讨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组织机制、政策辩论和协商机制,以及保障条件等维度,对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微观实践进行透视。最后,在典型案例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思路和对策。通过对温州市公众参与的实践考察和历史分析,进一步探讨经济发达地区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实践形式、制度路径、绩效产出等,在分析制约因素和具体问题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发现:(1)公众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受到特定制度环境的影响,参与成本、预期概率、制度供给、政府行为规范程度等都是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将公众参与的行为置于多元利益相关者构成的行动者网络中进行考察和分析。(2)公共产品供给的行动者网络(利益相关者关系)类型、公共产品的事务类型与公众参与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一方面,公众参与程度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类型直接相关,在强利益-强责任、弱利益-强责任的关系类型下,公众参与的程度比较高;另一方面,公众参与程度还与公共产品供给的事务领域具有正相关性。在基本公共权利保障类的供给决策中,公众参与呈匀态分布而且参与度较高。(3)对典型个案考察发现,地方政府通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机制、民间智库与民意调查等途径,增强了主动吸纳民意的能力,通过市长热线和市民监督团、电视问政和网络问政等方式,提升了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效能。但是,公众参与的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这也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周钢[10](2016)在《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者和业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从学术层面来看,中国传统报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西方媒介融合理论和经验的阐释和讨论,由于中国与西方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媒介融合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媒介组织,需进一步的验证和探索。从实务层面来看,当下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蓬勃态势,但传统报业如何与新兴媒体融合,尚无统一的定论和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现阶段中国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某种“理论指导缺失”和“实践路径迷失”的“无力”镜像。为改变这种“无力”状况,需要通过融合发展来打造和培育中国传统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特定一类媒介组织——省级党报集团,作者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访谈等方法,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将“融合发展”作为研究出发点。作者认为,对于省级党报集团而言,融合发展是手段,裂变是路径,最终结果是要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第一章提出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相关的文献综述,提出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阐述研究创新点和难点。在研究思路和框架这一节,作者建构了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环境组合分析模型,这一组合分析模型对于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第二章对省级党报集团发展溯源、演进历程及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图景式的勾勒。第三章对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环境组合分析模型进行论述,该模型包括外部环境PEST分析、外部产业环境“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内部环境核心要素分析、融合发展SWOT分析。作者强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两大内容,由核心人才、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流通渠道、营销力、企业文化六个要素构成。通过信息、人力、财力、物质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打造“核心人才+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流通渠道+营销力+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内部闭环。作者对31位新闻传播学者和业者进行了网络访谈或面谈,第一类被访者来自9省(市)14所高校的15位新闻学院教师;第二类被访者来自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15位新闻从业者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1位新闻从业者。从访谈中抽取共同的认知作为重要论据,以支撑作者的观点。第四章以部分省级党报集团案例为基础,结合被访者的共识,从“外部宏观环境与核心要素”、“外部产业环境和核心要素”双视角检视了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制度、区域、行业壁垒与核心人才培育制约;技术壁垒与融合新闻流通渠道不畅;融合用户消费取向变化与互联网思维缺失;替代品压力与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滞后;广告客户压力与营销力、盈利模式单一第五章强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应在“党委和政府——省级党报集团——新闻从业者——受众——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五维作用力下进行,保持一种平衡和互动,形成一种合力和正协同力等。这种融合发展应紧紧围绕“双力”(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进行裂变,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作者针对现存问题,从五个层面梳理出突破路径:党委和政府宏观层面的理念转变和规制变革;报业组织中观层面的内容生产融通一体、内在企业文化融合、探索多种盈利模式、优化新闻流通渠道、搭建开放技术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转企改制助推融合;新闻从业者个体微观层面的强化“互联网思维”;受众微观层面的提升媒介素养、改变“刻板印象”;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微观层面的技术共享、合作共赢。按案例呈现、访谈共识、理论阐释的先后顺序对这些突破路径进行论述。在党委和政府层面,按“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放手什么”的逻辑层次进行梳理;在报业组织层面,按自身“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强化什么”的逻辑层次进行梳理。作者以突破路径所呈现的指标为基础,建构了一个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操作流程。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作者对13位新闻传播学者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17位新闻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目前的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进行了评价,得出的数据分析结果值得省级党报集团进行融合发展裂变时重点关注。第六章通过聚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的个案,采取深度访谈法,对该集团融合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现实困境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现实困境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之困;新闻内容生产之困;经营盈利模式之困,这些符合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现实困境的共有特征。对该集团融合发展的应对之策进行了案例分析,认为《湖北日报》通过探索融合新闻内容生产、《楚天都市报》通过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与组织结构重组、网络媒体通过拓宽流通渠道与提升营销力分别进行了变革。针对现实困境,在《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荆楚网等网络媒体变革的基础上,对该集团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案例分析。具体路径有:在新闻内容生产上进行流程再造;搭建服务开放的融合新闻平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刚柔并济;创新扩展融合技术;拓展盈利模式、多元“跨界”。作者指出:该集团摆脱困境的应对之策与省级党报集团(报社)融合发展打造“双力”(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路径是一致和吻和的,且这些具体路径对国内其它党报集团(报社)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七章为结论和讨论,作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对于国内所有省级党报集团乃至中国各级报业组织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尚需在业界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大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力度,还应选取更多的省级党报集团进行比较研究或个案研究。
二、报业集团运营要处理好八大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报业集团运营要处理好八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壮大新平台 创造新动能(论文提纲范文)
理念突破:从移动优先到“四全媒体” |
能力突破:从“四向四做”到锤炼“四力” |
圈层突破:从互联互通到融合质变 |
运营突破:从创新管理到活力释放 |
(2)2015—2019年陕西媒体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陕西媒体融合发展现状 |
(一)国家战略助推加速度,顶层设计擘画路线图 |
(二)媒体融合突破瓶颈期,全媒体架构搭建完成 |
(三)县级融媒中心全部建成,基层治理平台雏形初现 |
二、陕西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
(一)市场倒逼转型,媒体融合缺失全局 |
(二)思维认知老化,媒体融合雾里看花 |
(三)体制机制固化,媒体融合运行卡顿 |
(四)资金投入短缺,媒体融合贫血缺血 |
(五)新型人才匮乏,媒体融合先天不足 |
(六)商业模式坍塌,媒体融合后继乏力 |
三、推进陕西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在思想观念上,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形成适应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的新观念新认识 |
(二)在顶层设计上,要树立战略思维,聚焦关键问题,克服短期效应,明确方向路径 |
(三)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转变用人观念,多措并举,全面实现新老媒体人才的融合 |
(四)在经营增收上,尽快由传统经营发展模式转向探索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多元化经营新路径 |
(五)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需要党委政府主导,媒体内外并重,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全面突破,实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 |
(3)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
1.2.2 传统报业转型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与不足 |
2 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及传统报业的现实生态 |
2.1 媒介融合的现状 |
2.1.1 媒介融合的内涵及演变 |
2.1.2 媒介融合背景下生成新的传播环境 |
2.2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生态变迁 |
2.2.1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现状 |
2.2.2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生存困境 |
2.2.3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发展机遇 |
2.3 国内传统报业从业人员媒体融合认知情况调查 |
2.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2.3.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2.3.3 传统报业从业人员对待新媒体的态度:积极主动迎接变革 |
2.3.4 传统报业从业人员媒体融合认知情况 |
2.4 传统报业转型路径探索的理论支持 |
2.4.1 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传播理论的转型模式分析 |
3 组织融合模式分析及转型路径探索 |
3.1 组织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
3.2 应对策略 |
4 内容融合模式分析及转型路径探索 |
4.1 国内内容融合模式的分析 |
4.2 未来发展趋势——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 |
5 渠道融合模式分析及转型路径探索 |
5.1 渠道供应与用户需求相匹配 |
5.2 渠道拓展与市场运营相匹配 |
6 受众融合模式及转型路径探索 |
6.1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研究维度 |
6.2 大数据分析助力转型升级 |
7 融合效果分析及网络社会的到来 |
7.1 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变化 |
7.2 网络社会的到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4)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评析 |
三、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形成基础 |
1.1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 |
1.2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地域环境 |
1.2.1 自强不息:晋商与徽商地少人多孕育的伦理实质 |
1.2.2 进取果敢:晋商地处边境在边贸中折射出的伦理特征 |
1.2.3 保守向儒:徽商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沉淀出的伦理特色 |
1.3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文化根基 |
1.3.1 儒家传统文化: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基石 |
1.3.2 关公文化:晋商伦理中“义勇”的基石 |
1.3.3 朱子之理:徽商伦理“儒礼”特色之根基 |
第二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贾儒观 |
2.1 贾儒互动:晋商与徽商共同的价值指向 |
2.1.1 向儒通仕:贾儒互动的利益轴心 |
2.1.2 向儒用仕:贾儒互动的利益实现 |
2.1.3 向儒依仕:贾儒互动的利益保障 |
2.2 优则商:晋商的价值诉求 |
2.2.1 重义向仁:晋商官商结合主要方式 |
2.2.2 贾儒分明:晋商官商关系中“清”的萌芽 |
2.2.3 “优则商”:晋商官商关系折射的价值观 |
2.3 优则仕:徽商的价值诉求 |
2.3.1 诚恳向儒:徽商官商结合主要方式 |
2.3.2 贾儒互济:徽商官商互动主要特点 |
2.3.3 “优则仕”:徽商官商关系折射的价值观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管理伦理 |
3.1 情义股:晋商与徽商管理机制的软实力 |
3.1.1 仁爱信达:晋商与徽商人才选拔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伦理实质 |
3.1.2 重徳公正:晋商与徽商管理中商业激励伦理的主要特征 |
3.1.3 情义并重:晋商与徽商管理实践中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 |
3.2 地缘“义”:晋商经营管理的道德架构 |
3.2.1 地缘关公“义”:历史大迁徙促成的晋商管理伦理特色 |
3.2.2 同心同德:晋商管理中选人、用人、交人的伦理原则 |
3.2.3 信和合一:晋商管理制度伦理内生出的创新激励源头 |
3.3 血缘“情”:徽商经营管理的道德框约 |
3.3.1 血缘同宗情:相对封闭的徽商管理伦理特色 |
3.3.2 向仁重礼:徽商传统宗族制中管理伦理的集中体现 |
3.3.3 责任意识:隐性契约制在徽商宗族管理中的伦理体现 |
第四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义利观 |
4.1 见利思义:晋商与徽商在义利观上的共同特质 |
4.1.1 义缘利取:明清时期有关义利观的思想引领 |
4.1.2 见利思义:晋商与徽商义利观的一致态度 |
4.1.3 义利并举:晋商与徽商共同的社会道德认同 |
4.2 “利以义制”:晋商的义利观 |
4.2.1 义以为上:晋商义利价值导向 |
4.2.2 以义制利:晋商践行义利的行为理念 |
4.2.3 利而不污:晋商之于义利的修养信条 |
4.3 “义中取利”:徽商的义利观 |
4.3.1 义利相通:徽商义利价值导向 |
4.3.2 以义取利:徽商践行义利的行为理念 |
4.3.3 利而通德:徽商之于义利的修养信条 |
第五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诚信观 |
5.1 诚实守信:晋商与徽商共同恪守的道德准则 |
5.1.1 诚信传统:晋商与徽商诚实守信之根基 |
5.1.2 诚信为本:晋商与徽商安身立命之道德本源 |
5.1.3 道法则:晋商与徽商诚实守信的三境界 |
5.2 诚信如介石:晋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 |
5.2.1 信誉第一:晋商诚信之客商关系 |
5.2.2 诚信立足:晋商诚信之同行关系 |
5.2.3 诚实不虚:晋商诚信之自我剖析 |
5.3 诚实戒欺:徽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 |
5.3.1 信实等价:徽商诚信之客商关系 |
5.3.2 诚恳合作:徽商诚信之同行关系 |
5.3.3 至诚无私:徽商诚信之社会关系 |
第六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教育伦理 |
6.1 尊师重道:晋商与徽商教育活动中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
6.1.1 以教促长:通过教育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
6.1.2 尊师重教:重教育、报社会之价值取向义举 |
6.1.3 德智并重:传承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
6.2 崇实拙华:晋商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 |
6.2.1 重实用:提倡实用之学,为商所用 |
6.2.2 学而优则商:晋商对传统教育价值观的突破 |
6.2.3 器与不器:晋商对传统人才观的颠覆 |
6.3 内圣外王:徽商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 |
6.3.1 圣贤之学:徽商教育重儒学经典,为入仕做铺垫 |
6.3.2 学而优则仕:徽商教育价值观归宿 |
6.3.3 内圣外王:徽商教育人才观的集中体现 |
第七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当代启示 |
7.1 亲清和谐:政商关系的当代启示 |
7.1.1 健全制度,摒弃官商不分之土壤 |
7.1.2 崇尚企业家精神,独立人格,开拓创新 |
7.1.3 贾儒互通,政商“亲清”,良性互动 |
7.2 重“人”规“制”:商业管理的当代启示 |
7.2.1 立足实际:商业经营管理的关键 |
7.2.2 创新发展:商业发展的核心 |
7.2.3 以人为本:现代管理的催化剂 |
7.3 大义通利:商业发展义利观的当代启示 |
7.3.1 义利统一:正确价值导向促进商业发展 |
7.3.2 义利相济:商业健康有序运行的道德规约 |
7.3.3 义利通德:商业长久发展的法宝 |
7.4 德性-契约:商业社会诚信的当代启示 |
7.4.1 诚保发展:商业生存之根基 |
7.4.2 契约信用:商业何以诚信之思考 |
7.4.3 应然之诚:商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
7.5 本真发展:社会教育的当代启示 |
7.5.1 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功能观 |
7.5.2 德能并重:现代企业教育人才观 |
7.5.3 使人为人:现代企业教育价值观之追求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一)资本下乡研究综述 |
(二)乡村治理研究综述 |
(三)政企关系研究综述 |
(四)村企关系研究综述 |
(五)农民组织化研究综述 |
(六)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
三、关键词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案例概况 |
五、分析框架与结构安排 |
(一)论文分析框架 |
(二)论文结构安排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利益主体行为逻辑及其关系再造 |
1.1 引资入村:政府的治理逻辑 |
1.1.1 以资引资:国家资源下乡的策略 |
1.1.2 政府入股:政治资源的隐性配置 |
1.1.3 政府的市场观与市场化中的政府 |
1.2 乡村争资:村治逻辑转换与权力内嵌 |
1.2.1 产业振兴:村集体的富民兴村策略 |
1.2.2 社会资本获取:工商资本的政治表达 |
1.2.3 竞争捷径:主动谋求政府支持 |
1.3 选村投资:政府干预下的资本下乡 |
1.3.1 情感偏好:资本下乡中的政府意志 |
1.3.2 企业配合:寻求政策倾斜与扶持 |
1.3.3 村企共谋:强化获取政府资源的能力 |
1.4 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再造 |
1.4.1 企业参与下的乡村关系再造 |
1.4.2 村庄参与下的政企关系再造 |
1.4.3 政府参与下的村企关系再造 |
1.4.4 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 |
1.5 小结 |
第二章 村治精英吸纳与乡村精英再造 |
2.1 经济精英主导下的村庄治理 |
2.1.1 做企业家:从“草根”到经济能人 |
2.1.2 张榜竞选:从经济能人到村治精英 |
2.1.3 精英的困局:村庄治理内生性缺失 |
2.2 资本下乡中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2.1 情感俘获:私人关系的公共性拓展 |
2.2.2 需求对接:对村治精英破局构想的回应 |
2.2.3 信任建构:企业股权结构的社会效应 |
2.3 资本下乡中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3.1 先建后补:政府对村治精英的承诺 |
2.3.2 垫资建厂:村治精英对政府承诺的回应 |
2.3.3 褒奖与荣誉: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反馈 |
2.4 精英吸纳的动力来源及其再造结果 |
2.4.1 可信承诺:企业的政治关联效应 |
2.4.2 “三强四带”:政党能力建设机制 |
2.4.3 “联乡兴村”:政府权力下沉机制 |
2.4.4 再造结果:村治精英“政治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规则下乡与乡土规则再造 |
3.1 资本下乡中的现代规则下乡 |
3.1.1 股份合作:企业的利益联结策略 |
3.1.2 市场排斥:村集体反对股份合作制 |
3.1.3 按价收租:村集体的确定性追求 |
3.2 乡土规则运行下的秩序冲突 |
3.2.1 宗族认同:乡土规则的生成机理 |
3.2.2 规则碰撞:产权与收益单位的分合 |
3.2.3 祖宗与神明:分配失序下的暴力抗争 |
3.2.4 资本逃离:地方性知识的挤压 |
3.3 政府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3.1 寻找土地:选定新址与产权重构 |
3.3.2 利益均沾:秩序建构的均衡过程 |
3.3.3 程序再造:权力渗透与强制性矫正 |
3.3.4 资本回流:乡土规则再造的效应 |
3.4 企业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4.1 拒绝签约:农民的理性选择策略 |
3.4.2 寻找中间人:企业的行动逻辑 |
3.4.3 推举代理人:农民的行动逻辑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再组织化与村社集体再造 |
4.1 农民再组织化:企业的治理逻辑 |
4.1.1 企业成本控制:农民再组织化缘起 |
4.1.2 向政府说好话:重新俘获中间人 |
4.1.3 为政府造亮点:寻求政府支持 |
4.2 “四社协同”:农民再组织化的过程 |
4.2.1 劳务合作社:闲散劳动力组织化 |
4.2.2 产业合作社:产业过程组织化 |
4.2.3 资金合作社:农民分散资金集聚化 |
4.2.4 土地合作社:土地碎片化及其整合 |
4.3 组织化利益表达:农民的集体行动 |
4.3.1 表达梯度:从中间人到代理人 |
4.3.2 理性抗争:利益再表达的过程 |
4.3.3 “新中间人”的诞生:政府 |
4.4 集体再造:农民再组织化的效应分析 |
4.4.1 权力渗透:经济过程中的政治表达 |
4.4.2 政经分离:农村政治经济格局重塑 |
4.4.3 精英塑造:农民的“新代理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 |
5.1 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 |
5.1.1 利益主体关系:从失衡到均衡 |
5.1.2 制度建设:从碎片化到体系化 |
5.1.3 组织建设:从失序到有序 |
5.1.4 农民能力建设:从单一到全面 |
5.1.5 农民认知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 |
5.2 村庄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 |
5.2.1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体系 |
5.2.2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能力 |
5.2.3 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5.3 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限度 |
5.3.1 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碰撞冲突 |
5.3.2 政企关系的诱变及其风险 |
5.3.3 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 |
5.4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一)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信任建构是基础 |
(二)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的主要桥梁和纽带 |
(三)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性的保障 |
(四)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 |
(五)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是根本 |
二、进一步讨论 |
(一)如何完善资本下乡中的企业治理 |
(二)如何构筑更为合理的利益增长分享机制 |
(三)如何实现乡村传统治理资源的现代性转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融媒时代主流媒体“四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主流媒体、媒体融合、“四力”相关问题阐释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主流媒体 |
二、媒体融合 |
三、“四力” |
第二节 主流媒体、媒体融合、“四力”之间的关系 |
一、媒体融合推动主流媒体新型化 |
二、媒体融合与“四力”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
三、“四力”是主流媒体融媒转型的顶层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主流媒体“四力”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
第一节 主流媒体“四力”不足的表现 |
一、传播力:平台贪多贪全,缺乏协同联动 |
二、引导力:正面宣传少地气,负面把控有缺位 |
三、影响力:受众需求洞察不足,用户转化难以实现 |
四、公信力:失职失范行为仍存,品牌优势逐渐稀释 |
第二节 主流媒体“四力”不足的原因 |
一、媒体融合不够深入,“四力”建设动力不足 |
二、运作理念不够明确,“四力”建设缺乏指向 |
三、传媒人才较为匮乏,“四力”建设受到制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流媒体“四力”提升的路径 |
第一节 传播力的提升 |
一、搭建融媒体生态矩阵 |
二、实施差异化品牌策略 |
第二节 引导力的提升 |
一、正面宣传报道人文化 |
二、负面舆情治理科学化 |
第三节 影响力的提升 |
一、增强受众接触意愿 |
二、提升受众价值体验 |
三、拓宽综合服务功能 |
第四节 公信力的提升 |
一、加强职业素养建设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
三、公益提升品牌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 |
第一节 上海报业集团概况 |
一、上海报业集团创立背景 |
二、上海报业集团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上海报业集团“四力”提升的策略 |
一、媒体战略的因势而谋 |
二、内容生产的应势而动 |
三、队伍建设的顺势而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重塑研究 ——以人民日报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理论朔源与相关研究 |
一、 核心概念阐释 |
(一) 主流媒体 |
(二) 新型主流媒体 |
(三) 价值重构 |
二、 理论资源及其历史演进 |
(一) 关于“水波纹”理论 |
(二) 媒体融合“一体化”发展研究 |
(三) 人民日报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一章 新型主流媒体建构的三重逻辑 |
第一节 国家逻辑:拓展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
第二节 技术逻辑:技术迭代颠覆媒介秩序 |
第三节 媒体逻辑:应对危机的“自我救赎” |
第二章 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重塑 |
第一节 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模型 |
第二节 政治价值: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与协同治理 |
第三节 文化价值:传承的文明与文明的传承 |
第四节 社会价值:通过意义传播弥合社会矛盾 |
第五节 表达价值:结构化赋权机制与多元利益诉求 |
第六节 市场价值:重构商业模式和盈利空间 |
第三章 融合一体化:新型主流媒体价值重构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传播时空的一体化 |
第二节 传播内容的一体化 |
第三节 传播平台的一体化 |
第四节 传播主体的一体化 |
第五节 传播效果的一体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融合发展的“哑铃模型”价值构型 |
第五章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析——价值融合角度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内容简介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内容统计概况 |
第三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融合新闻类别分析 |
第四节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融合新闻内容选择及其价值导向 |
一、 个人层面的价值导向 |
(一) 个体化的人文关怀价值导向 |
(二) 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多维度价值导向 |
二、 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 |
三、 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 |
第五节 “夜读”的内容特色与传播价值引导 |
一、 多元化社交平台资源共享 |
二、 注重品质内容,创新表达形式 |
三、 提升互动性,重塑正能量价值引导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引导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公众角度:自律机制与媒介素养 |
第二节 媒体角度:产业化升级与价值引导 |
第三节 治理者角度:制度建设与管理机制 |
结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读研期刊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媒体融合背景下YN网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YN网 |
2.1.2 媒体融合 |
2.2 战略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3 SWOT分析模型 |
3 YN网发展环境分析 |
3.1 YN网概况及现状 |
3.1.1 云南网络新闻信息总平台与总出口 |
3.1.2 坚持技术创新的主流新闻网站 |
3.1.3 经营业务开展情况 |
3.1.4 组织架构及制度建设 |
3.2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行业竞争的五力模型分析 |
3.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3.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3.3.3 新进入者的威胁力分析 |
3.3.4 替代品的威胁力分析 |
3.3.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力分析 |
3.4 制约媒体融合背景下YN网发展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4.1 内容质量与传播手段亟待提升 |
3.4.2 移动化及可视化建设推进较慢 |
3.4.3 技术创新与智能开发力度较弱 |
3.4.4 内生动力与整体活力亟待提高 |
3.5 YN网 SWOT分析 |
3.5.1 机会 |
3.5.2 威胁 |
3.5.3 优势 |
3.5.4 劣势 |
3.5.5 SWOT矩阵 |
4 媒体融合背景下YN网发展战略制定 |
4.1 YN网发展战略目标 |
4.1.1 短期目标 |
4.1.2 长期目标 |
4.2 YN网战略方案的选择 |
4.2.1 增长型战略 |
4.2.2 扭转型战略 |
4.2.3 差异化战略 |
5 YN网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保障 |
5.1 战略实施路径 |
5.1.1 提升内容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 |
5.1.2 实施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战略 |
5.1.3 提高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水平 |
5.1.4 改革创新强化经营管理工作 |
5.2 战略保障措施 |
5.2.1 调优组织结构,强化内部管理 |
5.2.2 保障网络安全,开拓创新空间 |
5.2.3 优化人才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
5.2.4 完善监管体系,激发内生动力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经济发达地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说明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3 制度-过程分析框架 |
3 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3.1 利益相关者对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影响 |
3.2 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类型 |
3.3 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影响因素 |
4 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行动类型及动力机制 |
4.1 基于利益和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关系与事务领域类型 |
4.2 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行动者网络 |
4.3 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动力机制 |
5 异质性事务领域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
5.1 重点民生工程类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公众参与 |
5.2 基本权利保障型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公众参与 |
5.4 权利发展型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公众参与 |
6 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公众参与路径的转换 |
6.1 传统决策模式下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路径 |
6.2 网络时代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路径分析 |
6.3 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融合模式” |
7 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公众参与协调机制 |
7.1 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组织机制 |
7.2 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协商机制 |
7.3 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保障机制 |
8 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温州市案例分析 |
8.1 温州市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状况 |
8.2 温州市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主要模式 |
8.3 公众参与现有实践模式的效能考察 |
8.4 温州市公众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趋势分析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2 图景:省级党报集团发展溯源、演进历程及融合发展现状 |
2.1 党报及报业集团 |
2.2 联网环境下中国报业体系中的省级党报集团 |
2.3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经验“扫描” |
3 环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组合分析 |
3.1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2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3.3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
3.4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SWOT分析 |
4 困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
4.1 制度、区域、行业壁垒与核心人才培育制约 |
4.2 技术壁垒与融合新闻流通渠道不畅 |
4.3 融合用户消费取向变化与互联网思维缺失 |
4.4 替代品压力与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滞后 |
4.5 广告客户压力与营销力、盈利模式单一 |
5 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 |
5.1 党委和政府层面:理念转变和规制变革 |
5.2 报业组织层面: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强化什么 |
5.3 新闻从业者个体层面:强化“互联网思维” |
5.4 受众层面:提升媒介素养、改变“刻板印象” |
5.5 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层面:技术共享、合作共赢 |
5.6 融合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6 个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研究 |
6.1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
6.2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
6.3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摆脱困境的应对之策 |
6.4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培育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讨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二 中国报业集团发展大事记(1994年至今) |
附录三 中国报业组织融合发展大事记(1997年至今) |
附录四 结构式访谈提纲(一) |
附录五 结构式访谈提纲(二) |
附录六 访谈资料目录(一) |
附录七 访谈资料目录(二) |
附录八 关于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 |
附录九 问卷调查资料目录(一) |
附录十 问卷调查资料目录(二) |
四、报业集团运营要处理好八大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壮大新平台 创造新动能[J]. 王光庆,李晓君. 新闻战线, 2021(17)
- [2]2015—2019年陕西媒体融合发展研究[J]. 陕西媒体融合发展课题组,赵锦荣,李勇鸿,赵茹,刘磊. 西部学刊, 2020(15)
- [3]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之路[D]. 林凤娇. 浙江大学, 2020(02)
- [4]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D]. 王晋丽. 山西大学, 2020(12)
- [5]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D]. 马池春. 山西大学, 2020(07)
- [6]融媒时代主流媒体“四力”提升研究[D]. 葛淼.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7]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重塑研究 ——以人民日报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例[D]. 王俞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8]媒体融合背景下YN网发展战略研究[D]. 毕芃. 云南大学, 2019(02)
- [9]经济发达地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夏禹桨.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D]. 周钢.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