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的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吴燕华,季雁浩[1](2021)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与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 BRG)不同中医证候与血浆胃动素(Motilin, 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南通市中医院消化科收治的BRG患者150例,参照中医证型标准分为肝胃不和组、脾胃湿热组、脾胃虚弱组、胃阴不足组、饮食停滞组与胃络瘀阻组6个证型组,每组各2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5例,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浆MTL、VIP水平。结果 BRG各组患者血浆MTL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VI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L的变化趋势由低到高为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脾胃虚弱组<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饮食停滞组。其中,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脾胃虚弱组明显低于其他3种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3种证型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VIP水平由高到低大致为脾胃湿热组>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脾胃虚弱组>肝胃不和组>饮食停滞组,且脾胃湿热组、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明显高于另外3种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脾胃湿热组、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虚弱组、肝胃不和组、饮食停滞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MTL、VIP水平异常与BRG的发生及其中医证型有关,血浆MTL下降以胃络瘀阻最明显,VIP升高以脾胃湿热最为明显。
董乾[2](2021)在《DRG实施对三级医院住院费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孙闻悦[3](2020)在《和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试验通过对淄博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和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为和胃消痞方的进一步科研开发及临床研究给出新的思路及证据。方法:首先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其均来源于淄博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入组标准参考罗马Ⅳ[1]、《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2]和《中医内科学》(第九版)。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中药和胃消痞方,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两组给药时间均为4周。最后通过对比和胃消痞方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总有效率、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的单项症状积分、抑郁焦虑评分,分析其治疗效果的不同。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均采取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临床综合疗效分析,和胃消痞方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7%、75.9%,和胃消痞方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主要症状积分比较,两组症状均有改善。对于“胃脘痞满”两组均有改善效果,但和胃消痞方组效果更明显。对于“嘈杂”两组均有改善效果,且效果无明显差异。对于“喜温怕冷”,和胃消痞方有明显改善效果,对照组无改善效果。3.次要症状积分比较,对于“嗳气”两组均有改善效果,且两组改善效果无明显差异。对于“灼热”“口干、口苦”“便溏”和胃消痞方有改善效果,对照组无改善效果。4.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和胃消痞方对于F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有缓解作用,且对比对照组来说有优势。结论:和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
赵红艳,郑艳敏,于美娜[4](2019)在《胃复春联合叶酸及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胃复春联合叶酸及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胃复春组、胃复春联合替普瑞酮组、胃复春联合替普瑞酮及叶酸组),每组50例。治疗6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病理积分,以及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胃复春联合替普瑞酮及叶酸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均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春联合替普瑞酮及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云[5](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分类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对流行病学特点,典型症状表现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深入研究,有关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探索已成为当下热点。针对本病易复发、难治性、周期长的特点,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用药,临床疗效显着。然中医学之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归根结底是“证”的判别,辨证准确性是临床疗效的保障。但症状的隐匿性及重叠性增加了辨证的难度,又受个人主观性的制约,导致辨证的结果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以胃食管反流病为切入点,借鉴循证医学理念,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研究,得出本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筛选肝胃郁热证及中虚气逆证临床病例,应用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及自动编码器分别构建GERD智能辨证模型,比较证候预测的准确性。方法本论文由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组成。文献综述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学认识”,主要论述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名、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第二部分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诊疗进展”,从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及诊疗等方面进行探讨。第三部分为“机器学习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为机器学习于中医学证候学中的应用及中医智能化研究进展。临床研究部分:基于统一的中医证候量表,于东直门医院收集病例233例。将所收集的一般信息及四诊资料导入Excel,基于SPSS 25.0统计软件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得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见的中医证素、病性和证候分布规律。最后,从中筛选符合肝胃郁热证、中虚气逆证共98个样本,两类各49个样本,并按照类别之间1:1比例,全部数据的70%作为训练集,30%作为测试集。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s)和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分别构建GERD智能辨证模型,比较证候预测的准确性。结果(1)本课题共收集233例GERD患者,其中男性108例(46.4%),女性125例(53.6%),男女比例为:0.86:1;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为52.35±12.33岁,年龄与性别分布相关(P<0.05);反流性食管炎167例(71.7%),非糜烂性反流病62例(26.6%),Barrett食管4例(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多发(29.5%),冬季(28.2%)、春季好发(33.8%)。饮食、情志、气候为发病的诱因,其中饮食偏嗜以甜食39例(16.7%)、辛辣30例(12.9%)、进食快25例(10.7%)居多;情志以急躁易怒(38.2%)、焦虑(29.2%)、忧虑(29.2%)为甚。GerdQ评分≥8分的人数(72.1%)远高于<8分的人数(27.9%)。纳入患者睡眠质量尚可(91.4%),未发现与疾病及其亚型的相关性。(2)相关性研究中,Hp感染情况、BMI指数与疾病亚型分布有关(P<0.05)。(3)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型主要有以下10种:类肝胃郁热证、类胆经郁热证、类胆胃不和证、类胃火炽盛证、类肝脾不调证、类脾胃湿热证、类气郁痰阻证、类脾失健运证、类中虚气逆证、类肺脾气虚证。病位证素在脾、胃、肝、胆、肺,病性证素中实证以气滞、湿热、热为主,虚证以气虚、阳虚为主。病机关键为虚、滞、湿、热。(4)98例GERD患者中,肝胃郁热证、中虚气逆证的畏寒、疲乏、腰背酸痛、胃中漉漉有声、排便不爽、胸闷、心烦、脉细、脉弦症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相同训练、测试样本数据下,SVM、NNs及Autoencoder三种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及中虚气逆证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8.3%和79.2%和79.2%。结论(1)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归纳GERD中医证型为以下10种:类肝胃郁热证、类胆经郁热证、类胆胃不和证、类胃火炽盛证、类肝脾不调证、类脾胃湿热证、类气郁痰阻证、类脾失健运证、类中虚气逆证、类肺脾气虚证。上述方法客观真实的反映了GERD的中医证候分布和证素特点,为本病的诊治提供了参考。(2)NNs及Autoencoder降维基础上的NNs模型具有很好的诊断、预测能力,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GERD辨证模型的构建具有方法学上的可行性。
袁保[6](2019)在《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清化健脾方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运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结直肠腺瘤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探讨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特点。2.运用中药复方清化健脾方干预结直肠腺瘤腺瘤切除术后患者,评估清化健脾方对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率的影响以及对脾虚湿蕴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分析清化健脾方对结直肠腺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病例选取:(1)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分析:选取符合结直肠腺瘤诊断标准的患者21例,纳入经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腺瘤且无其他病变的健康对照者12例,采集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和安全性资料,采集结直肠腺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粪便样品;(2)清化健脾方对脾虚湿蕴型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术后患者2周正常饮食后,大便尚未恢复正常,以泄泻为主症,中医辨证为脾虚湿蕴型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术前填写临床症状观察表并根据脾虚湿蕴证症状量化分级标准和肠镜、病理检查报告量化分级标准进行评分。并采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及基本安全性资料。并采集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后清化健脾方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粪便样品。2.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共纳入40例患者,将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2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清化健脾方)和对照组(安慰剂),每组20例,共治疗4周,临床症状观察时点为干预治疗后第0周、第2周及第4周,在各时点分别记录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并于术后6-12个月复查肠镜,填写术后肠镜病理评分表。其中治疗组有5例中药干预前留取粪便标本,中药干预治疗满4周后有17例留取粪便标本。3.肠道菌群检测分析:将采集到的粪便样品,保存在-80℃冰箱保存,收集完所有标本后进行高通量测序肠道菌群检测,将检测所得数据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分析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以及清化健脾方治疗对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产生的影响。结果:1.结直肠腺瘤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人群肠道菌群结构比较:受试者一般资料基线情况:纳入本研究的21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BMI、安全性基线资料(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样品比较,结果显示:OTU分布情况,两组共产生819个OTU,其中重叠部分636个,结直肠腺瘤组特有OTU147个,健康对照组特有OTU36个;稀疏性分析和Specaccum物种累积曲线分析显示末端曲线逐渐平稳,说明测序数据量合理、样本量足够,已经达到分析标准;在Alpha多样性指数方面,chao1(菌种丰富度)指数、observedspecies(OTU的个数)、PDwholetree(谱系多样性)指数、Shannon(菌群多样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种分布方面,在细菌分类的门水平,两组样品均以厚壁菌门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拟杆菌门。两菌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菌门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在细菌分类的纲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是梭菌纲、丹毒丝菌纲、科里杆菌纲、疣微菌纲占优势;而正常健康组中,拟杆菌纲和Negativicutes纲占优势。在细菌分类的目水平,结直肠腺瘤组梭菌目、丹毒丝菌目、红蝽菌目占优势,正常健康组以拟杆菌目、硒单胞菌目占优势。在细菌分类的科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菌科是毛螺菌科、丹毒丝菌科、消化链球菌科、梭菌科1、红蝽菌科;正常健康组占优势的是拟杆菌科和紫单胞菌科。在细菌分类的属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是劳特氏菌属、Dorea 菌属、Holdemanella 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菌属、Romboutsia菌属、Collinsella菌属;而正常健康组占优势的是拟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菌属、Parabacteroides菌属。通过LefSe分析两组的核心菌群,结直肠腺瘤组的核心菌群是厚壁菌门、梭菌目、梭菌纲、毛螺菌科、劳特氏菌属、丹毒杆菌纲、丹毒杆菌科、丹毒丝菌目、放线菌门、Holdemanella菌属;而正常健康组的肠道核心菌群分别是拟杆菌纲、拟杆菌目、拟杆菌门、拟杆菌属、拟杆菌科,紫单胞菌科、Parabacteroides 菌属、Negativicutes 菌属、硒单胞菌目、Lachnoclostridium菌属等。结合既往研究可以认为Clostridiumsensustricto—1菌属是可能的驱动菌之一,丹毒丝菌科是可能的乘客菌之一。2.清化健脾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积分、肠镜病理评分积分、术前安全性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降低术后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结直肠腺瘤术后脾虚湿蕴型患者的肠镜病理积分、临床症状评分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及症状积分在2周、4周二个时点与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结直肠腺瘤术后脾虚湿蕴型患者的肠镜病理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在2周、4周二个时点与0周比较,虽然积分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大便稀溏和腹胀两项症候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神疲、纳差三项中医症候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安慰剂对大便稀溏、腹胀有一定的效果。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治疗2周、4周后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清化健脾方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比较:结果显示结直肠腺瘤术后肠道内粪便菌群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明显较结直肠腺瘤术前下降,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术前和术后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着下降;而用清化健脾方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较,Chao1指数两者相差不大,Shannon指数干预后稍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可能和中药干预和饮食逐渐恢复有关。在细菌分类的门水平,厚壁菌门在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是减少的,中药并未明显增加厚壁菌门数量,三组之间并未出现明显差异;而拟杆菌门数量在结直肠腺瘤术后稍有增加,清化健脾方中药干预后拟杆菌门数量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变形菌门在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显着增加,在中药干预后再次减少;放线菌门在结直肠腺瘤术后明显减少,中药干预并未明显增加其数量;梭杆菌门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从属角度看,结直肠腺瘤组与结直肠腺瘤术后+中药干预后,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菌群数量降低的有Blautia菌属、科雷伯氏菌属、链球菌属、乳杆菌属、Eubacteriumhalliigroup 菌属、Dorea菌属、Ruminococcustorquesgroup 菌属、Holdemanella 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菌属、Romboutsia 菌属、Fusicatenibacter 菌属、Collinsella 菌属、ErysipelotrichaceaeUCG-003菌属;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菌数量升高的拟杆菌属、普氏菌属9、考拉杆菌属、韦荣球氏菌属。结直肠腺瘤术后中药干预前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菌群数量降低的是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菌群数量升高的是Lachnoclostridium菌属,可以看出中药能够针对性调整肠道菌群的数量达到调节肠道菌群的目的,而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可能是结直肠肿瘤的“启动菌”之一。通过构建进化树可以直观的看出,结直肠腺瘤组主要优势菌有芽孢杆菌纲、梭菌目、丹毒丝菌纲、放线菌纲;结直肠腺瘤手术组优势菌主要是变形菌门;结直肠腺瘤手术+清化健脾中药组优势菌主要是拟杆菌门。而采用LEf Se方法从属水平上来看,结直肠腺瘤组主要优势均属是Blautia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Holdemanella菌属、Eubacteriumhalliigroup菌属;结直肠腺瘤术后肠道内主要菌属是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韦荣氏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等;而结直肠腺瘤术后中药干预组的主要优势菌属是拟杆菌属、普氏菌属、考拉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 菌属等。结论:1结直肠腺瘤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组人群肠道菌群在Alpha多样性指数方面无明显差别,其肠道菌群的物种分布与正常健康对照人群大致相同,但是在部分菌群丰度上与正常健康对照人群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门水平,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健康对照组,拟杆菌门低于健康对照组;在纲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是梭菌纲、丹毒丝菌纲、科里杆菌纲、疣微菌纲;而正常健康组中,拟杆菌纲和Negativicutes纲占优势;在目水平,结直肠腺瘤组梭菌目(Clostridiales)、丹毒丝菌目(Erysipelotrichales)、红蝽菌目(Coriobacteriales)占优势,正常健康组以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硒单胞菌目(Selenomonadales)占优势;在科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菌科是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梭菌科1(Clostridiaceae1)、红蝽菌科(Coriobacteriaceae);正常健康组占优势的是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和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在属水平,结直肠腺瘤组占优势的是Blautia菌属、Dorea菌属、Holdemanella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 菌属、Romboutsia 菌属、Collinsella 菌属;而正常健康组占优势的是拟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菌属、Parabacteroides菌属。结合既往研究可以认为Clostridiumsensustricto1菌属是可能的驱动菌之一,丹毒丝菌科是可能的乘客菌之一。2.清化健脾方能够降低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率,改善脾虚湿蕴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对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肠道菌群有一定影响,结直肠腺瘤术后中药干预前后相比较,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显着降低,Lachnoclostridium菌属丰度升高,可以认为是清化健脾方可能通过调节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及Lachnoclostridium菌属丰度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
王森[7](2018)在《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升阳益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以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升阳益胃汤加减为主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升阳益胃汤为主方加减,对比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4.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有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随机分组、分配隐藏和盲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倚。升阳益胃汤治疗UC的近期总有效率是西药的1.157倍(RR=1.157,95%CI:1.079-1.240,P<0.001);升阳益胃汤治疗UC的远期总有效率是西药的1.641倍(RR=1.64195%CI:1.346-2.002,P<0.001)。同时升阳益胃汤治疗的UC的近期、远期治愈率也明显高于西药治疗(近期RR=1.453,95%CI:1.189-1.775,P<0.001;远期RR=3.050,95%CI:1.891-4.919,P<0.001)。结论:与西药相比,升阳益胃汤治疗UC的临床疗效更优。本研究中纳入的文献的偏倚风险较高,需要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症状改善作用,通过分析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NF-α、IL13及结肠组织中MPO等细胞因子指标的作用,调节结肠组织MDA、SOD的脂质过氧化指标含量和结肠组织中AQP3、AQP8水通道蛋白表达,以及对结肠组织IKK-β/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机理和作用途径。方法:以随机法平均分配48只SD大鼠,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MSLQ)组、升阳益胃汤低剂量(SYYWT-L)组、升阳益胃汤中剂量(SYYWT-M)组、升阳益胃汤高剂量(SYYWT-H)组。对空白组以外大鼠,均采用番泻叶/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合法制备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病证结合模型,MSLQ组以及SYYWT-L组、SYYWT-M组、SYYWT-H组分别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升阳益胃汤低、中、高剂量中药煎剂予以灌胃,空白及模型组以相同灌胃法灌注生理盐水进行对照,实验周期为2周;在治疗周期的造模前、治疗1d、7d、14d四个时间点,分别对大鼠中医脾虚证候指标粪便含水率、体重及24h摄食量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和比较;治疗2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心脏取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3含量;取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观察肉眼下形态及光镜下病理变化情况,并行评分比较;对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行ELISA法检测其MPO、MDA、SOD含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结肠组织中AQP3、AQP8、IKKβ及NF-κ Bp65蛋白表达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结肠组织中AQP3、AQP8、IKKβ及NF-κBp65mRNA表达水平。结果:使用番泻叶/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合法能够成功制备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与空白组相比较,大鼠出现显着乏力、纳差、腹泻、消瘦等中医脾虚证候;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产生以下变化:大鼠粪便含水率显着升高(P<0.05),体重及24h摄食量显着下降(P均<0.05);结肠肉眼下及镜下病理评分极其显着升高(P<0.01);血清中TNF-α含量显着上升,IL13含量显着下降(P均<0.05);结肠组织中MPO、MDA含量显着上升(P均<0.05),SOD含量显着降低(P<0.05);在蛋白水平上,结肠组织中AQP3和AQP8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而IKK β和NF-κ Bp65蛋白表达显着上升(P均<0.05);在基因水平上,AQP3和AQP8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而IKK β和NF-K Bp65mR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美沙拉嗪和升阳益胃汤不同剂量组治疗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较,能够显着降低粪便含水率、升高体重及24h摄食量(P均<0.05),减轻纳差、腹泻、消瘦等中医脾虚证候;从实验结果中可知:除SYYWT-L组外其它各用药组都可有效的改善结肠肉眼下大体评分及镜下病理评分(P均<0.05);除SYYWT-L组外各用药组血清中TNF-α含量出现显着下降、IL13含量显着上升(P均<0.05),结肠组织中MPO、MDA含量明显下降(P均<0.05),SOD含量显着升高(P<0.05);除SYYWT-L组外各用药组在蛋白水平上,结肠组织AQP3和AQP8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IKK β和NF-κ Bp65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在基因水平上,AQP3和AQP8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均<0.05),而IKKβ和NF-κ Bp65mRNA蛋白表达得以明显上调(P均<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能够显着改善其粪便含水率、体重及24h摄食量等中医脾虚证候,缓解结肠组织损伤,保护肠黏膜,减轻肠炎症状;本方发挥治疗作用的部分机制,可能在于其可以调节机体MPO、TNF-α、IL13等炎症因子水平,调节MDA、SOD等脂质过氧化指标含量,以抑制炎症状态,对抗自由基损伤,从而缓解肠道症状;升阳益胃汤可以对大鼠结肠组织在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调节AQP 3和AQP8的表达,调节水液重吸收,减少大便含水量,促进腹泻缓解;升阳益胃汤还可以调节大鼠结肠组织IKK β、NF-κ Bp65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从上游抑制IKKβ/NF-κ Bp65信号通路,降低下游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第三部分:临床研究升阳益胃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对肠镜下结肠黏膜的改善作用,以及对IL-6、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例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一次1g,一天四次口服;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升阳益胃汤口服,日一剂,分2次,每次250ml,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肠镜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血清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脱落1例,两组西医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89.47%、94.73%)与对照组(75.00%、80.00%)并未产生显着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肠镜下Baro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经组间比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显着(P<0.05);治疗后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治疗前均呈现明显下降(P均<0.05),经组间比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显着(P<0.05);本临床试验中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升阳益胃汤联合美沙拉嗪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可靠,用药安全,能够显着减轻中医证候,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高水平状态,抑制炎症,改善黏膜损伤,促进病情向愈。
付丽鹤[8](2018)在《健脾理气化瘀方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健脾理气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脾虚气滞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收集武汉市一医院消化科门诊或体检中心经内镜及病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且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型患者,共4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按照2:1的比例进行随机单盲编码,分别为28例、1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完善安全性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组口服健脾理气化瘀方,对照组为铝镁加混悬液。患者每周复诊1次,进行汤剂辨证加减,并完善症状量表评分。4周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规范化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粘膜糜烂及病理组织(慢性炎症、萎缩、肠化)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治疗后药物安全性评估。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症状、胃镜、病理积分等病情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估:(1)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症状积分均较前逐次下降(P<0.05);治疗第2、4周组间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2)主症积分比较:针对上腹痛,治疗组治疗2、4周症状积分均逐次较前下降,差异有意义(P<0.01;P<0.01);对照组治疗第4周与治疗前及2周比积分有下降(P<0.05;P<0.05),余两组比无差异(P>0.05)。针对上腹胀,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积分逐次较前下降(P<0.05),且第4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次症积分比较:早饱感,治疗4周较治疗前积分下降(P<0.05),余两组比无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比无差异(P>0.05)。餐后饱胀及烧心感,治疗组第2、4周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2、4周积分比并无差异(P>0.05);对照组,烧心感第4周较治疗前下降(P<0.05),餐后饱胀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3)内镜下粘膜糜烂评估:治疗后,两组患者糜烂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积分下降无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粘膜糜烂有效例数分别为24例、11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粘膜糜烂改善疗效相当。(4)病理组织评估:两组患者慢性炎症积分比较,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对慢性炎症改善效果相当。针对萎缩及肠化性病变,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5)安全性评估: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服药不良反应及有临床意义的生化指标变化。结论健脾理气化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脾虚气滞型)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此汤剂通过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念,纠正机体气血阴阳的失衡,以达阴平阳秘之效;调节局部粘膜内环境,以利于病损修复,实现综合治疗、提高CAG伴糜烂临床有效率的作用;巩固治疗,后期对CAG病理组织亦有改善作用,且安全、副作用低,临床中可推广应用。
廖安[9](2018)在《生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下文均简称CAG)是临床上一种常见消化系疾患,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胃黏膜组织学改变更被确定为一种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CAG发病普遍且难以根治,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戈焰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总结个人经验和各家精华,精炼出核心用药组成“生胃方”,其效用为“理气健脾、活血化瘀、通络解毒”,临床疗效显着;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对比治疗组生胃方、对照组胃复春临床及病理疗效,观察肠化生亚型分布,肠道特异性转录因子(caudal-related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下文均简称CDX2)表达率,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并进一步阐述中医对CAG伴肠化生的干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总结经验。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就诊的CAG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生胃方煎剂,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疗效,病理组织学积分,肠化生亚型分布,肠道特异性转录因子(CDX2)表达率。结果:1、临床症状:生胃方组、胃复春组在改善CAG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均有疗效(P<0.01),生胃方组疗效更显着(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生胃方组(96.7%)同样优于胃复春组(73.3%)(P<0.01)。2、病理组织学:二者在逆转萎缩均有疗效(P<0.05),且生胃方组疗效更显着(P<0.05),生胃方组对改善胃粘膜慢性炎症效果显着(P<0.01),而本次研究中胃复春对改善胃粘膜慢性炎症无明显疗效,生胃方组对逆转IM有效(P<0.05),二者对改善活动性炎症均无明显疗效。3、肠化生亚型分布:因脱落4例患者,最终入组60例研究对象中IM亚型均为I型和II型,研究中未发现III型IM,两组治疗前后IM亚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者在逆转亚型IM方面均有效,且生胃方疗效占优(P<0.01)。4、CDX2表达:二组治疗前后CDX2表达率均降低(P<0.05),代表二者对CDX2在胃粘膜中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且二者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胃方能够明显改善CAG临床症状和病理组织学改变,可抑制CDX2在胃黏膜的异常表达,对CAG疗效显着,为CAG的整体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选择。
龚琳[10](2017)在《Hp相关胃病中医证候与COX-2-899基基因多态性及mRNA表达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针对Hp相关胃病,从宿主因素入手,分析宏观中医不同证型及微观COX-2-899G>C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和COX-2 mRNA转录水平表达与胃黏膜不同阶段病理类型的关联,试图一定程度揭示患者个体差异的实质,以期为胃癌癌前疾病以及胃癌的预判和演变起一定的警示作用。同时,中医证候作为辨证论治的核心,生物学实质尚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Hp相关胃病为基础,试图寻找此类疾病中医不同证候的客观生物学依据。方法:一、病例来源:本研究标本为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窥镜室及胃肠外科收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共451例。将临床病理标本分为正常组(病理未见明显异常)37例,炎症组151例,萎缩组(萎缩不伴肠化、异型增生组)58例,混合组(萎缩伴肠化、轻或中异型增生组)142例,重度异型增生组25例和胃癌组38例。同时对451例受试者进行辨证分型,包括脾胃湿热证139例,肝胃不和证152例,脾气虚证100例,瘀血内阻证37例及无证型(无临床表现,舌脉、气味、声音未见明显异常)23例。上述标本中180例进行COX-2基因表达检测实验,其中包括14例胃癌标本,并分别收集对应癌旁及远端组织各14例。二、胃黏膜标本采集:镜下未见病变者分别于胃窦距幽门口 2-3cm处大、小弯各钳取2块组织,共4块。发现病变时,在距离病灶2-3cmm处钳取4块组织。胃癌标本分别选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癌远端组织各4块。上述4块组织其中1块行快速尿素酶检测Hp感染,1块放入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HE病理切片染色及Hp美蓝染色检测,2块分别放入装有RNA保存液的冻存管中,立即投入-80℃低温冰箱保存,用于COX-2-899基因多态及其mRNA的检测。三、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及胃黏膜切片美蓝染色法。显微镜下观察美蓝染色切片Hp感染。根据Hp诊断标准判断Hp感染情况。四、胃黏膜组织学评定:采用HE染色法,参照新悉尼病理诊断标准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胃黏膜形态学变化,包括胃黏膜炎症、炎症活动程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改变。五、基因多态性检测:提取胃黏膜组织DNA,然后进行PCR扩增目标产物,电泳跑胶鉴定合格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胃黏膜COX-2-899位点基因多态性。六、COX-2 mRNA表达:提取胃黏膜组织总RNA,逆转录成cDNA,针对COX-2设计引物序列,以ActinB为内参,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以2-△△Ct值计算COX-2基因表达情况。成果:一、一般资料(一)性别分布:本研究纳入样本性别分布无显着差异。(二)年龄分布:胃癌组平均年龄54岁,重度异型增生组平均年龄49岁,混合组平均年龄48岁,萎缩组平均年龄45岁,炎症组平均年龄44岁,正常组平均年龄41岁,年龄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病程分布:在病程方面,炎症组(3.6年)、萎缩组(4.5年)、混合组(5.0年)病程与正常组(1.3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三者相互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胃癌组、重度异型增生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二、Hp感染与不同病理组别关系(一)Hp感染率:可见萎缩组>混合组>异型增生组>胃癌组=炎症组>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其余组Hp感染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33;与炎症组比较,萎缩组、混合组Hp感染率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33。(二)Hp感染程度:重度异型增生组Hp感染程度最为严重,其次为萎缩组、胃癌组、混合组、炎症组、正常组。Hp感染程度在其余各组分布均高于正常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并且与炎症组比较,萎缩组、混合组及重度异型增生组Hp感染程度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中医证候与不同病理组别关系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中医证候分布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在无证型中分布最高;炎症组、萎缩组、混合组、重度异型增生组及胃癌组在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及脾气虚证中的比例均高于正常组(p<0.001)。瘀血内阻证中,胃癌组、萎缩组及混合组均高于正常组(P<0.001);其余各组间比较,中医证候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033),但胃癌组分布于瘀血内阻证的比率高于其他病理组,炎症组分布于脾胃湿热证的比率高于其他病理组,混合组分布于肝胃不和证的比率高于其他病理组,重度异型增生组分布于脾气虚证的比率高于其他病理组。四、COX-2-899 G>C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病理组别的关联(一)不同病理组别在COX-2-899 G>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GG基因型分布频率呈胃癌组>重度异型增生组>正常组>萎缩组>混合组>炎症组,P>0.05(P=0.879);而G等位基因在各组分布频率为炎症组>胃癌组>重度异型增生组>正常组>萎缩组>混合组;C等位基因则在各组分布为混合组>萎缩组>正常组>重度异型增生组>胃癌组>炎症组,两等位基因在各组间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0.403)。(二)G、C等位基因与各组病理危险因素分析携带G等位基因发展为重度异型增生组及胃癌组可能是正常组的1倍,携带C等位基因发展为炎症组、混合组风险是正常组的近2倍,发展为萎缩组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倍,但OR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COX-2-899 G>C与不同性别病理组别的关联在女性中,等位基因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正常组比较,携带C等位基因发生萎缩组及重度异型增生组的OR值分别是0.132(P=0.032)及0.067(P=0.015)。(四)COX-2-899G>C与Hp感染不同病理组别的关联Hp阴性组不同基因型病理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1),其中GG基因型分布呈重度异型增生组=萎缩组=混合组>正常组>炎症组>胃癌组,CC基因型则见胃癌组>炎症组>正常组>重度异型增生组=萎缩组=混合组。五、COX-2 mRNA表达与不同病理组别关系(一)COX-2 mRNA与不同组别不同病理组COX-2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可见萎缩组>炎症组>正常组>混合组>异型增生组>胃癌组的趋势。(二)COX-2 mRNA与不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型COX-2 mRNA表达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COX-2 mRNA表达呈GG基因组>GC基因组>CC基因组的趋势。(三)COX-2 mRNA与不同证型COX-2 mRNA表达呈无证型组>脾胃湿热证组>瘀血内阻证组>肝胃不和证组>脾气虚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四)Hp感染与COX-2 mRNA表达情况Hp阴性COX-2 mRNA表达量高于Hp阳性组,未见显着差异,P>0.05(五)胃癌、癌旁、远端组织COX-2 mRNA表达COX-2 mRNA表达呈胃癌组>远端组>癌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507);COX-2 mRNA 表达见 GG 基因型>C Carry 基因型,P>0.05(P=0.458);COX-2 mRNA表达呈炎症组ca>胃癌组ca>萎缩组ca>重度异型增生组ca,混合组ca,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O.05(P=0.669)。六、胃病Hp感染、胃黏膜病理、COX-2-899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候关系(一)Hp感染与中医证候Hp感染率呈脾胃湿热证>瘀血内阻证>脾气虚证>肝胃不和证>无证型组。无证型组与其余各组比较,Hp感染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5),但各组间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Hp感染程度呈瘀血内阻证>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无证型组的趋势。相比无证型组,其余各组感染程度均有显着差异(P<0.005),但余各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二)胃黏膜炎症与中医证候胃黏膜炎症程度呈瘀血内阻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无证型组。与无证型组相比较,其与各组炎症程度均有显着差异(P<0.05),但余各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Hp相关胃病胃黏膜炎症活动度方面,呈脾气虚证>瘀血内阻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无证型组,各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107)。(三)胃黏膜癌前病变与中医证候胃黏膜萎缩呈肝胃不和证>瘀血内阻证>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无证型组。脾胃湿热证组、瘀血内阻证组、肝胃不和证组与无证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脾气虚证组与其无显着统计学差异;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呈瘀血内阻证>肝胃不和证>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无证型组,瘀血内阻证与无证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与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胃黏膜异型增生呈瘀血内阻证>肝胃不和证>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无证型组,脾气虚证与无证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与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COX-2-899 G>C基因多态与中医证候携带G等位基因发生瘀血内阻证风险是发生无证型的1倍。携带C等位基因发生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风险是无证型的3倍,发生脾气虚证风险是无证型的2倍,分布无显着差异。结论:1.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部分生物学实质可能与Hp感染胃黏膜,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COX-2表达,引起胃黏膜炎症有关,但对无Hp感染患者形成脾胃湿热证的实质仍需进一步探究;Hp相关胃病瘀血内阻证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Hp感染后引起严重胃黏膜癌前病变有关,但具体分子生物学指标有待进一步分析。2.携带C等位基因且表现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低危因素;携带G等位基因,Hp感染且表现为瘀血内阻证者是胃癌或严重的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3.胃癌前疾病转变为胃癌后,Hp感染率及感染程度都较前有所降低,伴随重要炎症指标COX-2 mRNA表达亦降低,提示胃癌变后炎症反应可能不是主导矛盾,其他复杂机制或许参与其中。4.由实证至虚证COX-2mRNA表达降低,提示COX-2可能参与“邪毒”Hp致病,机体抵御外邪的发生过程。5.中老年是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提示该类人群可定期进行消化道肿瘤筛查。Hp感染是正常胃黏膜发展为病变胃黏膜的危险因素。胃癌前病变的发生与Hp感染率及感染程度存在一定联系。
二、对"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的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与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诊断标准 |
1.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2 方 法 |
1.2.1 观察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各组患者血浆MTL、VIP水平比较 |
3 讨 论 |
(3)和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相关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病例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一) 分组 |
(二) 一般资料分析 |
(三) 治疗方法 |
(四) 安全性观测 |
(五) 疗效性观察 |
三、研究结果 |
(一) 综合疗效比较 |
(二) 总积分的治疗前后比较 |
(三) 主要单项症状积分的治疗前后比较 |
(四) 次要单项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 |
(五) 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
(六) 一般性观测指标治疗前后结果 |
四、结论 |
讨论 |
一、祖国医学对于FD的认识 |
(一) 病名 |
(二) 病因病机 |
(三) 辨证分型及治疗 |
二、方药探讨 |
(一) 理论基础 |
(二) 方药解析 |
(三) 现代药理研究 |
(四)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现代医学对于FD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4)胃复春联合叶酸及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1.1研究对象 |
1.1.2诊断标准 |
1.2方法 |
1.2.1服药方法 |
1.2.2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 |
1.2.3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临床疗效比较 |
2.2胃镜病理积分比较 |
2.3治疗前后血清G-17与PG水平比较 |
2.4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5)基于机器学习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分类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学认识 |
1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名 |
2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 |
3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候认识 |
4 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诊疗进展 |
1 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 |
2 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
3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机器学习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
1 机器学习技术概述 |
2 中医智能辨证研究 |
3 机器学习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特点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二、基于机器学习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智能辨证模型的应用研究 |
1 资料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清化健脾方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认识 |
1.2 体质与息肉的关系 |
1.3 现代医学对结直肠腺瘤的认识 |
1.4 中医药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分析 |
前言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清化健脾方对结直肠腺瘤术后脾虚湿蕴型患者临床症状及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
3.1 病例选择 |
3.2 术前准备及术后饮食恢复方案 |
3.3 随机分配方法 |
3.4 中药干预方案 |
3.5 观察指标及时点 |
3.6 研究结果 |
3.7 清化健脾方对脾虚湿蕴型结直肠腺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
3.8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清化健脾方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
附录2.综述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3 部分中英文简写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学概述 |
1.祖国传统医学对UC的病名认识 |
2.祖国医学对UC病因机制的认识 |
3.中医学对UC治疗的认识 |
4 小结 |
二、UC与本研究中检测指标的关系 |
1.UC与细胞因子 |
2 UC与脂质过氧化指标 |
3 UC与水通道蛋白(AQPs) |
4 UC与IKKβ/NF-κB通路 |
三、升阳益胃汤方药分析及相关研究 |
1.方证分析 |
2.遣方用药分析 |
3.升阳益胃汤相关研究 |
4.升阳益胃汤与脾虚型UC |
四、升阳益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
实验一 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制备及评价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2.统计分析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二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医证候指标及结肠肉眼和病理形态的影响 |
1.材料和方法 |
2.统计分析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三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四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五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NF-α、IL-13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六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AQP3、AQP8、IKKβ、p-IKKβ及NF-κCBp蛋白表达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小结 |
实验七 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8、IKKβ、NF-κBp65mRNA表达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升阳益胃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
一、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剔除标准 |
5 中止及退出标准 |
6 脱落标准 |
7 治疗方法 |
8 观察指标及方法 |
9 疗效标准 |
10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Baron评分比较 |
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 两组西医综合疗效比较 |
5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比较 |
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三、临床小结 |
讨论 |
一、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制作法 |
1.化学刺激法 |
2.免疫法 |
3.基因法 |
4.自发动物模型 |
5.中医模型 |
6.本实验大鼠模型探讨 |
二、本实验脾虚证候量化指标分析 |
三、升阳益胃汤药理学分析 |
四、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结肠组织MPO的影响 |
六、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结肠组织MDA的影响 |
七、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结肠组织SOD的影响 |
八、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血清TNF-α的影响 |
九、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血清IL-13的影响 |
十、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8的影响 |
十一、升阳益胃汤对脾虚型UC大鼠IKKβ、NF-κBp65以及IKKβ/NF-κB通路的影响 |
十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附图 |
(8)健脾理气化瘀方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选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及时间 |
3 疗效评定标准 |
3.1 症状积分评定 |
3.2 胃镜下粘膜糜烂积分评定 |
3.3 内镜疗效评定 |
3.4 病理积分评定 |
4 不良反应评价 |
5 统计学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
6.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
6.3 症状总积分比较 |
6.4 内镜积分比较 |
6.5 内镜疗效评价 |
6.6 病理积分比较 |
7.安全性评定 |
讨论 |
1 CAG伴糜烂——发病机制认识 |
2 CAG伴糜烂——诊断依据 |
3 CAG伴糜烂——现代医学治疗 |
4 中医病名历史沿革 |
5 中医病因病机窥探 |
6 CAG伴糜烂辨证分型 |
7 脾虚气滞型CAG伴糜烂病机浅析 |
8 健脾理气化瘀方配伍意义 |
9 单药现代药理解析 |
10 健脾理气化瘀方疗效探讨及不足分析 |
11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临床症状评分 |
附录三:胃粘膜糜烂改善情况 |
附录四:病理组织学评分标准 |
致谢 |
(9)生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CAG伴肠上皮化生的认识 |
一、流行病学 |
二、病因 |
三、临床症状 |
四、组织学表现 |
五、CDX2蛋白的功能及其与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
六、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
第二节 中医对CAG的认识 |
一、中医病名 |
二、古代医家对CAG的认识 |
三、现代医家对CAG的认识 |
四、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疗效判读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基线资料 |
二、病理组织学等级 |
三、症状积分比较 |
四、疗效指数比较 |
五、IM亚型分布情况比较 |
第三节 讨论与结果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组方分析 |
三、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10)Hp相关胃病中医证候与COX-2-899基基因多态性及mRNA表达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研究概况 |
一、幽门螺杆菌概况 |
二、幽门螺杆菌毒性及其致病机理 |
三、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 |
第二节 环氧合酶2与Hp相关胃病研究概况 |
一、环氧合酶2概况 |
二、环氧合酶2与慢性胃炎 |
三、环氧合酶2与消化性溃疡 |
四、环氧合酶2与胃癌及癌前疾病 |
第三节 胃病与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的关联 |
一、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概况 |
二、SNP与Hp相关胃病 |
第四节 Hp相关胃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概况 |
一、Hp相关胃病的中医认识 |
二、Hp相关胃病与中医证候的关联 |
三、Hp相关胃病COX-2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候 |
第五节 回顾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Hp相关胃病不同病理阶段与Hp、中医证候的关系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Hp相关胃病不同病理阶段与COX-2-899基因多态性关联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Hp相关胃病不同病理阶段与COX-2 mRNA表达的关联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节 Hp相关胃病中医证候与胃黏膜病理、COX-2-899基因多态性及mRNA表达关联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对"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的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与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性研究[J]. 吴燕华,季雁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1)
- [2]DRG实施对三级医院住院费用的影响研究[D]. 董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和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研究[D]. 孙闻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胃复春联合叶酸及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J]. 赵红艳,郑艳敏,于美娜.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11)
- [5]基于机器学习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分类的应用研究[D]. 曹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结直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清化健脾方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D]. 袁保.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疗效分析[D]. 王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8]健脾理气化瘀方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观察[D]. 付丽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9]生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临床研究[D]. 廖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10]Hp相关胃病中医证候与COX-2-899基基因多态性及mRNA表达相关性[D]. 龚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