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菲力普斯曲线与中国的金融宏观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苏剑[1](2016)在《供给管理的历史渊源和逻辑思路》文中提出在调节经济方面,供给管理政策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预期,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供给管理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随着供给侧改革在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面的加力,供给管理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一提起宏观经济政策,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它等同于需求管理政
夏春莲[2](2015)在《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货币金融理论中一直存在着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争论,但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或内生性都不是绝对和完全的。货币供给脱离不了经济体系的内生性影响,也不可能完全摆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外生性扰动。因此,货币供给存在内生性并不代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完全失去控制。相反,只有正确地认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过程,货币当局才能采取相应对策更好地实施对货币供给的调控。中国自2001年底正式加入wT0,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对外资吸引力得以提高。伴随着出口快速增长、FDI和短期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我国长期维持经常项目和资本账户双顺差,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储备不断积累,2013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5万亿元,是2003年2月的10倍。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给我国货币供给带来内生性影响。2002年以来,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的最主要来源。虽然货币当局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对基础货币投放进行冲销,但央行票据发行量的不断增加使票据的发行成本和利息偿付压力上升,大量票据到期兑付也削弱了央行票据的对冲效率。由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冲销变得越来越困难,基础货币供给在外汇储备增长的推动下被动增加。外汇储备规模是经济体系运行的结果,不受中央银行直接控制,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也是一种被动行为。因此,伴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中国基础货币供给表现出显着的内生性。同时,外汇储备从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两个方面对信贷规模产生内生性影响。一方面,在外汇储备增长投放大量基础货币的条件下,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规模,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持续上调导致金融机构积累大量流动性。另外,持有大量的央行票据也提高了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这种流动性的积聚由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中央银行难以控制其规模。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提高会增强银行信贷供给的意愿和能力,从而推动信贷供给的内生性增长。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增长可能从多方面推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投资的高速增长提高了信贷需求,推动信贷规模的内生性增长。在金融危机时期,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下降,新增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影响减弱。而外汇储备存量规模通过公众信心和预期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和货币供给产生内生性影响。当外汇储备存量不足,金融危机的爆发会对公众信心和预期带来较大冲击,投资和信贷需求下降,宽松型货币政策传导受阻。当外汇储备存量较大时,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社会公众信心和预期的冲击较小,投资和信贷需求稳定,宽松型货币政策效果明显。本文使用2002年1月至2014年6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影响。Jon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基础货币、外汇占款、对政府债权、对银行机构债权、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和政府存款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回归结果证明上述各项的短期变动对基础货币的短期变动都具有显着影响,其中外汇占款、对政府债权、对银行机构债权短期变动对基础货币变动的影响方向为正,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和政府存款变动对基础货币变动的影响方向为负。在基础货币主要来源中,外汇占款的回归系数为明显高于对政府债权和对银行机构债权的影响系数,说明外汇储备的增长成为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最主要来源,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供给产生较强的内生性影响。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外汇储备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格兰杰原因,同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商业银行流动性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格兰杰原因,固定资产投资也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格兰杰原因。外汇储备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外汇储备通过商业银行流动性效应和固定资产投资效应对信贷规模产生内生性影响的机制在Granger因果检验中是成立的。分布滞后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当期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动和信贷规模变动之间呈负方向关系,但是当期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动和下一期的信贷规模变动呈正相关关系。本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越高,下一期的信贷规模增长越快。外汇储备增长会对2期之后的信贷规模增长产生显着的正方向影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期,外汇储备增长速度都有所下降,导致新增外汇占款在新增基础货币来源中的占比也大幅度下降。两次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规模不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也截然相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汇储备存量规模较小,扩张性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受阻。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期,我国外汇储备存量规模较大,扩张性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较为顺利,甚至出现货币供给的超预期扩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的确给货币供给带来了内生性影响,货币总量的内生性扩张带来物价水平上升和通货膨胀。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过快增长,以控制信贷和货币供给的扩张。政府需要调整收入分配机制,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以避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扩张和通货膨胀带来贫富分化的加剧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将内生性货币供给带来的过剩流动性有效配置到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领域和企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外,我国需要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内需,平衡国际收支,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加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鉴于两次金融危机时期外汇储备规模的不同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的截然相反,我们认为,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尤其是宽松型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外汇储备存量规模对公众预期和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刘旭[3](2015)在《粘性信息通货膨胀惯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在近几年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当通货膨胀在经济运行中受到诸如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变这种因素的冲击之后,并不会立刻发生改变,而是在一段时间内缓慢变化,最终达到均衡状态,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通货膨胀惯性。本文结合了之前的学者的研究,介绍和分析了粘性信息理论,然后用数理方法推导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并对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进行数理分析。本文首先利用向量自回归方法选取了CPI作为解释变量论证了中国确实存在通货膨胀惯性这种经济现象。然后运用广义矩阵法和相关数据来估计中国的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通过检验保证计量结果的合理性,并根据计量结果和经济理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包括施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管理、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等。
林震庆[4](2014)在《台湾地区货币当局流动性冲销研究》文中提出台湾地区货币当局经济体面临全球化、自由化下,冲销政策是货币政策执行上所面临的重要环节。由于台湾属贸易出口导向的经济体,经济循环与全球主要经济体息息相关。在面临全球贸易竞争、资本自由流动与金融自由化的环境下,当局如何对外创造良好的贸易竞争优势与对内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再考验着当局政策执行能力。根据弗莱明—蒙代尔说明,一地区内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汇率可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仅存在其二可为当局作为调控策略目标。而自2003年以来,尽管在经常帐收支上持续维持着顺差,与近期欧美日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资金外溢导致“热钱”涌入,台币存在越来越大升值的压力;当局却依然保持着资本自由流动、汇率可控的“动态稳定”及同时兼顾货币政策独立性,台湾地区货币当局之所以突破此“三难选择”,其中主要的关键因素是成功的执行了冲销政策。弗莱明一蒙代尔模型关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无效说的立论,只有在当局不从事冲销操作下才能完全成立。事实上,台湾地区货币当局实行“管理浮动(Dirty Price)"的汇率制度,辅以逐日实行盘中顺市、尾盘逆市的“柳树理论”对汇率进行买汇干预,此即等同投放干预的台币于货币市场而使得准备货币发生变化,通过冲销的过程以保持区域内准备货币不发生太大的变化,透过冲销的过程的调节部位进而使地区内的货币政策产生不同松紧程度的变化,此即为理解中的干预冲销(Sterilized Intervention)政策。2003年前,由于当局干预汇率系属间歇性、低频的,对货币机构以吸收一年期转存款为主来冲销干预外汇市场所注入之流动性。2003年后,当局干预汇率系属常态性、高频的,由于台湾市场金融深度不足并无法自行吸收过多流动性,于是2003年3月开始对外宣布以常态性、高频的发行“存单券(CDs)”进行流动性冲销,其发行一年期以内计价利率系由当局定价,一年期以上方采定期标售进行。自此,开启了通过短期存单券对冲干预汇市流动性,时至今日仍在实践中。伴随实践过程,当局存单券部位的日益增大与其冲销的部位及定价的动因、有效性与否及存单冲销存在的风险,直至今日都备受讨论与定价上道德的质疑。本文在干预方程与冲销方程中,从当局独占市场下意图追求经营目标使命的损失函数,以消费者物价价指数年增率、信贷利率变动与波动的程度,汇率收盘偏离动程度及产出缺口与波动为损失函数变因。其中,由于信贷利率波动对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因子,此不确定性使信贷利率下滑;此外产出缺口波动对产出缺口存在周期性的正向循环。经由最小损失极值运算后,发现货币当局初期以部份冲销方式发行存单,观察期间冲销系数系采时间换取空间的方式已逐渐垫高到75%而反馈的抵销系数亦以来到34%,台湾当局货币政策独立性仍在唯渐减弱。存单发行与当局定价间变化,显示当局升息过程会降低发行以求利息支付的降低达成利润目标。为维持信贷利率及产出缺口稳定运行,存单发行会随着两者的波动增加而增加。由于市场对信贷利率波动存在不对称偏好,前期信贷利率的超调弹将引发本期相对较多的存单发行,货币机构在升息过程存在较大的“金融反中介”的观望现象。在前瞻泰勒规则推导过程中,以Linex不对称损失偏好的损失优化点订立均衡目标利率,以前瞻通膨缺口、前瞻产出缺口为当局偏好变因,以30天期存单定价利率变动及预期实质利率为二次对称假设变因。其中,前瞻产出缺口波动对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因子,此不确定性使前瞻产出缺口下滑,此外,前瞻通膨缺口波动对前瞻通膨缺存在正向预期。优化点可求出存单均衡目标利率,而该目标利率与前期利率定价之利差受因子影响程度依序为:前瞻产出缺口之波动>前瞻通膨缺口之波动>前瞻通膨缺口=预期实质利率>前瞻产出缺口。并据以存单冲销牌告利率平滑调整,来向前瞻均衡目标利率学习,且在高频的逐日被动式存单申购下缩短学习期间达成管控货币冲销之预期目标。由Linex优化损失函数中明白了,当局利率调整过程中是以稳定前瞻产出缺口为首要考虑,而后三者因子影响程度是符合当局政策最终目标实践的顺序:首重物价稳定、而金融稳定次之,之后才是成长。动态分析下,前瞻均衡目标利率的变动面对以僵固平滑常数冲销存单的牌告利率调整,将导致当局受道德风险的质疑。本文从其量、价出发进行探讨关于当局存单券为冲消工具有效性问题,并以2003年3月作为节点针对前后期进行对比分析。得到2003年3月以前,台湾地区当局的存单券采间歇、一次性冲销,冲销目标系针对货币总计数M2,使其成长控制于年度目标一定区间内;2003年3月以后,当局的存单券采常态、高频冲销,系针对准备货币变动冲销目标,期间存在货币总计数的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表达了存单券冲销使得准备货币变动存在动态长期均衡收敛的状态。透过脉冲分析,2003年3月以后,高频与即时冲销,使得面对存单冲击下会使得操作目标更快地达到收敛。经由方差分解分析,亦可说明当局的存单券是目前为止是相对较好的货币操作工具。更进一步分析,对台湾地区当局法定目标而言,以货币成长仍是中介目标最佳选择。冲销存单定价对市场利率引导方面,当局存单冲销在定“价”方面自主性及对市场引导性高。冲销存单利率调整以自我前一期学习为主、1个月(含)期内“本期”目标利差为辅。单定价利率除了前述前瞻泰勒规则的总体数据外,是仍需考虑市场接受度的。当局存单券操作风险,可从客观期望下风险值折现与中立测度下的双币期权观点作讨论。两者相较前者存在较高的负债预期与较少的经济资本提拨。在违约距离的测量确认了若无准备金制度限制保护下,当高于负债上限的现象发生将让当局冲销存单面临到期支付的违约压力。目前短期存单冲销尚能维持货币冲销调节功能,但长期面对金融国际化开放竞争制度解禁下,存单冲销是不能长久的。当局实行“柳树理论”方式干预汇率,使当局海外资产价格实际复合成长率与台币汇率呈现高度负相关,岛内测度下海外资产价格联合月度方差波动反变小,使预期到期或清算偿还负债上限目标增加,但随着冲销存单的积累已使负债部位自2011年起开始受反向束缚。道德风险的阴影因当局办演着投资人兼管理者角色而存在着。因此基于上述,本文最终对当局存单冲销在短、中长期提出以下建言:短期方面,当局应开放的建立起冲销存单次级市场,让市场自行发现价格与调节供需,创造市场流动性并以微调方式发行存单冲销。资产操作方法应改变为与台币汇率正相关海外资产配置,期减少汇率干预后能下调海外资产曝显部位与负债上限目标提升。面对双币期权的四种样态的选择应建立表外规范,并应开拓跨境货币调期协议。调长冲销存单发行的到期日与扩大存单购买者对象,分散过于集中下负债到期解约支付的压力。中长期方面,在货币及财政当局共同合作下应采取“适当”的紧缩财政政策及“适当”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其回归到非干预冲销轨道上来,一则可降低存单利息支出、二则可减少财政赤字负担。长远来说,面对国际资本冲击下非干预冲销的政策才是可长可久的因应之道。
卢紫珺[5](2013)在《中国货币供给形成路径研究 ——基于M1、准货币形成及相互转化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放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做法,转而投向利率或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宏观调控。但对于我国而言,在目前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货币供给量仍然具有较好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仍应以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为主。而围绕着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多集中于对M2总量以及M2与相关经济变量的关系等领域,较少见到从M2的结构,即对M2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成、转化以及影响因素视角进行的研究,而结构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央银行从M2的内部构成细化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也有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结构变化的监控。因此,在我国当前还不能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定位于利率,还只能通过货币供给量调节经济运行时,提高对M2调控的精确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首先必须分析清楚M2及其内部组成M1和准货币的形成路径,M2是否是银行信用创造的产物,在M2的形成过程中具体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无疑是保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我们总是习惯用“流动性偏好”来说明M1与准货币之间的转化,但流动性偏好又是不可测的,仅以利率来说明也是不充分的,因此,要选择更为广泛的影响流动性偏好的因素,其目的,仍然是更好的实现对M1、M2的控制。本文首先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在总结和评价现有理论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对货币供给的内涵展开进一步讨论,即货币供给不仅包括现实中的购买力,还包括潜在购买力以及流动性较强的金融资产,其变动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不同国家经济发展背景不同,货币供给涵盖的内容也不同,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被计入货币供给的范畴也略有差别。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大量可替代资产的不断涌现,对货币供给的认识应逐步深入,货币供给的内涵也会进一步扩大。随后,本文以二级银行体系下的货币供给机制为基础,基于M1、准货币形成及相互转化的视角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形成路径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最初的基础货币供给,到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创造,指出,M1是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初始形态,其可以通过定期存款渠道、储蓄存款渠道以及资本市场渠道漏出形成准货币,进而M1与准货币的和,即广义货币供给M2是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货币总量。接下来,本文从M2的内部结构入手,基于M1、准货币形成及相互转化的视角,分别就影响M1和准货币各自形成路径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展开论述,利用VAR模型对相关变量产生的长短期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影响M2形成路径的主要因素纳入VAR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贷款规模、物价水平、替代资产收益率、金融深化等指标对我国M1、准货币的形成及相互转化有深远的影响,并进一步导致我国广义货币供给M2的变化。同时,本文还就M1、准货币的形成及相互转化对货币供给结构(M1/准货币)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受到经济增速、物价水平、资本市场收益率以及金融深化等变量的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结构在短期内波动较为剧烈,在长期内则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最后,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实现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进一步发挥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控体系的作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贷款规模进行调控,注重资产价格因素在货币供给总量和结构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将货币供给结构作为可参考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一,逐步建立总量调节与结构调控相结合的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调控体系。
张蕾[6](2011)在《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指的是货币需求量与其影响因子(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它表现为,当该函数稳定时,其影响因子的货币需求弹性值稳定。货币需求量与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货币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内容,在我国当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变动更直接影响到人民银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行为,进而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能够使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变量(国民收入、利率、物价水平等)产生可预期的影响。反之,当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时,人民银行也能对经济变动引起的货币需求量变化作出准确的预期,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保持均衡,保证物价稳定。随着近年来经济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我国经济与金融更多地融入到全球化进程当中,由此带来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资产多元化使货币需求的变动与决定机制日趋复杂。这就引发了政策当局和学术界对我国货币需求相关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包括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检验、经济改革和开放下的诸多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时间段研究了股市、预期通货膨胀率、汇率、房价和两次金融危机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并发现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影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程度和效应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的货币层次的影响也是不一样。除此之外,通过对货币需求函数的非线性检验,我们发现即使是对货币需求最具影响力的规模因素:国民收入也会在不同的经济周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因此,本文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央行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作用大小,有的放矢的给出货币政策,才能更准确、有效的控制物价,调节好内外部均衡,实现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第1章导论。介绍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等。针对目前对货币需求函数影响因子中讨论比较多的几个因素,即股市、预期通货膨胀率、汇率、房价,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以前的研究经验,取长补短,并给出了研究路线图和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实证方法和模型。第2章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该章首先总结了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产生效应的经济理论。然后,跳出前人的研究方法,利用2001年7月-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中国股市自建立以来划分为分牛市(2005年8月-2008年2月)和熊市(2001年7月-2005年7月)两个不同的阶段,采用协整的方法检验不同阶段股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的方法考察股市对货币结构的影响。这种分阶段的研究方法既解释了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现象,同时发现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在牛市显着,在熊市不显着,而这个区别在总样本中不能反映。第3章预期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影响。该章首先对人们的预期通胀率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进行理论阐述。然后,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利用1993年-2009年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建立有效预测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模型。最后将得到的预期通胀率数据代入货币需求方程分通货紧缩(1998年-2001年)和通货膨胀(2002年-2008年)不同阶段来实证研究其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的方法考察预期通胀率对货币结构的影响。我们发现不管是通胀期还是通缩期,预期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显着,但是影响力较弱。另外,在不同的价格变化区域内货币需求函数的残差表现出比较显着的反向运动趋势,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调节价格水平,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仍然是保持价格稳定。第4章房价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我们利用协整检验考察了我国房价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发现在样本期间房价通过财富效应和交易效应来影响广义货币,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很强。另外,房价对狭义货币的影响不显着。紧接着我们利用动态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考察了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对当地消费的影响力度。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由于房地产升值潜力较大,吸引开发商和投机客,因此该市场房地产发展的财富效应很明显,且比较稳定。但是中部地区房地产的发展受其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较重,财富效应不是很稳定,西部地区融资渠道单一,其消费很容易受到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政策影响。本文认为虽然我国货币需求的房地产价格的总体弹性较弱,但是不同地区的财富效应差异较大,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来研究房地产价格弹性,才能给出更加具体和准确的判断,从而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地理论依据。第5章汇率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我国汇率体制从建国初期就存在,经过60多年的发展,汇率体制随着改革开发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05年7月新汇改文件的颁布,标着着我国汇率体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首先对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分新汇改前后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考察,结论证实在不同时间段汇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效应是不一样的。并通过因果检验考察了汇率对不同货币层次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对货币需求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该结论和我国经济现实相吻合。第6章国际环境变动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及启示。通过Engle-Granger两步法和引用虚拟变量的方法,采用1992年到2009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分别就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货币需求稳定性是否产生影响做出检验。结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力度较大,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此影响并不显着。第7章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非线性特征。本文应用ESTAR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非线性的实证检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呈现显着的非线性特征,其转换变量为滞后一期的真实国民收入而不是通货膨胀率,其转换速度显着,但是较慢,转换函数的斜率值为-2.64,该结论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反映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时滞性。然后利用RMSE和MAE两个指标比较了ESTAR模型和传统的线性模型的样本外预测能力,结论是ESTAR模型更优。从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也是不同的。因此,央行应该根据不同的经济周期对货币需求量给出合理的预期和判断,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第8章全文的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创新点和展望。
向东进[7](2010)在《跨期替代弹性、习惯形成与CCAPM理论》文中研究表明资产定价是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在近五十年的时间里,许多经济学家致力于这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几种重要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但他们也被不断出现各种新的问题所困扰,不得不改进旧方法或者采用新思想、推出新方法来解决问题。资产定价理论和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被认为是近30年来在金融经济学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它与这之前出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表明资产收益之间的某种简单线性关系,但是CCAPM有着CAPM所不具备的重要理论意义,即它利用消费这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来解释资产收益变化,让人们看到了解释金融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曙光。在CCAPM诞生之前,就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譬如,各种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随时间变化的方式与一些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一些预测宏观经济时间的变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很多种金融资产的价格,等等。可是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能够解释这种联系。然而,被寄予厚望的CCAPM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证表现不佳,出现了一些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谜团,如股票溢价谜团和无风险利率谜团。尽管如此,但其理论价值仍被经济学家们看重。于是,金融经济学家们分别从效用函数形式、计量模型设定、估计方法、市场完备性以及各种异质性等方面进行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效用函数不再只是时间可分离的,而是广泛应用时间、商品和自然状态非分离的效用函数。消费函数性态对CCAPM的实证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消费变量序列存在时间加总现象,能否对时间加总问题进行适当处理,决定模型的表现是否合意。以广义矩估计方法为代表的估计方法,在资产定价实证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弱工具问题的存在使得估计结果常常不如人意,估计方法的改进也是一些经济学家重点探讨的问题。估计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的参数时,传统处理方式是考虑非耐用品与服务的消费数据,而有的经济学家发现,耐用品消费对估计经济参数也有重要影响。在解释各种谜团时,经济学发现市场摩擦和各种异质性甚至是比较罕见的灾难性事件,都对资产价格乃至金融市场变化起到重要作用。我国金融市场建立时间较晚,还远谈不上完备,基于发达市场国家的背景建立的资产定价模型对我国的适用性还很有限。因此,对我国数据所作的实证结果不理想在意料之中,但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的问题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重点也在于此。本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勾画了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发展脉络,尤其注重近十来年的进展状况。我们既注重阐述理论方面的改进,也介绍了应用领域的拓展,同时也关注新的实证分析方法取得的成效。第二章的主题是股票风险溢价之谜。由于持有股票比持有国债这样的所谓无风险资产具有更大的风险,股票收益应该比债券更高,但世界许多国家的长期历史数据表明,这种溢价太高,用标准的CCAPM无法解释,这就产生了股票风险溢价之谜。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二:其一是介绍各种对该谜团的解释性研究,其二是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探讨了该谜团的资源配置与社会福利意义。第三章介绍了四个代表性的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它们是:(1)Constantinides and Duffie (1996)构建的特质收入冲击模型;(2) Campbell and Cochrane(1999)提出的外部习惯模型;(3) Lettau and Ludvigson(2001)提出的条件CCAPM; (4) Bansal and Yaron (2004)提出的长期消费风险模型。这四个模型在CCAPM的研究进展中具有重大影响。第四章与第五章是本人独立性工作的主要反映。第四章的主要工作是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我国各种频率(月度、季度和年度)的经济、金融数据估计我国居民的消费跨期替代弹性(EIS)参数,基于估计结果探讨其现实意义。在文中我分别以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数据,以及全国总体数据与部分省市自治区数据考虑了估计EIS的异质性问题。对于我们这样的区域辽阔且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家来说,这种异质性普遍存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第五章主要研究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现我国居民消费并不遵循随机游走,具有一定比例的经验法则消费者,对收入变化很敏感。第四章的有关研究还表明,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很强烈。利用习惯形成模型所作的实证表明,我国一些地区居民消费具有习惯性,这种习惯对货币政策效用具有一定影响。
陆蓓[8](2008)在《提高透明度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央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隐秘操作逐渐走向开放和透明。新西兰、英国、挪威、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提高了货币政策透明度后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政策调控效果,通货膨胀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表现良好。近年来,我国货币当局也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透明度,除定期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声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金融统计资料外,中国人民银行官员还多次发表引导性、探测性的讲话,透露一些有关中国未来利率政策的线索。货币政策操作从不透明走向一定程度的透明不仅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理念的进步,而且也符合中央银行体制的发展潮流。然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在提高透明度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制度和经济方面的障碍,制约了我国透明操作效果的发挥。因此,为了给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如何引入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操作思路,改进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提高政策绩效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把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研究放在预期管理的大框架下考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回顾货币政策透明度发展概况,研究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引导公众预期的理论基础;二是比较分析发达国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方式和效果,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实施透明度的条件,构建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引导市场预期的政策框架;三是运用中国的数据和拓展的选美竞赛博弈模型验证框架,评价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状况及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沟通的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我国提高透明度的渐进过程归纳总结。全文共分为八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文献综述及主要的创新。第二章研究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起源、涵义和发展。伴随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增强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涵不断拓展与深化。最新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发展与实践经验均表明:世界各国的央行都非常重视预期,中央银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引导和利用市场预期最重要的手段。第三章对信息沟通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具体的阐释。货币政策主要不是通过利率渠道,而是预期渠道进行传导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控制和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从而影响利率的期限结构。理性预期理论是预期形成的标准理论,但是其结论的得出基于严格的假设条件。事实上,信息沟通可以引导多重均衡,降低因学习过程引发的不确定性,令市场结果收敛到理性预期均衡点。第四章分析发达国家提高透明度的操作方式和效果。本文通过比较美国、欧盟和英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和央行选择的信息沟通策略,总结出不存在适合所有央行的唯一最佳的信息沟通模式。美联储主要的信息沟通方式是政策声明和国会证词;欧洲央行是介绍性声明和月度公报;英国央行是通货膨胀报告和会议纪要。尽管信息沟通模式不同,但提高透明操作的政策效果相近。透明度提高后,金融市场预测未来货币政策决策的能力和货币当局通过资产定价影响金融市场的能力都有所增强。第五章构建了中央银行信息沟通政策的基本框架,包括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渠道、目标群体和反馈机制五个要素。各国央行提高透明度的过程正是这五个要素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根据社会各个领域沟通群体的需要选择适合不同目标群体的信息内容和沟通方式引导市场预期。金融市场十分关注央行公布的政策声明措辞,声明中有关政策决策和未来经济展望的信息内容是引导市场预期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应用泰勒规则公式和预期假说分析政策声明影响市场预期的运作机制。第六章提出货币政策透明度适度论,对中央银行目标函数、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信息、货币政策委员会内部讨论和货币政策路径等内容是否应该公布,以及透明的程度等矛盾还较为突出。中央银行很难在实际操作中找到确切的平衡点使得透明度达到最优,需要将理论与经验相结合,不断权衡各种透明度措施对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以求达到最佳的货币政策效果。第七章讨论了我国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进程、采用的衡量方法以及实施信息沟通货币政策的制度条件。中国人民银行的操作思路逐渐从超出公众预期以期产生政策冲击效果向加强对话与交流,引导并利用公众预期方向转变。对中央银行提高透明度效果的评价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指标法衡量中央银行为提高透明度所作出的努力,二是时间序列法检验公众是否理解了央行的政策意图。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沟通在引导公众预期方面的作用有限。基于上述检验结果,本文拓展了凯恩斯选美竞赛博弈模型,解释信息沟通效果不佳的原因。考虑到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不高,可供选择的政策操作工具有限以及短期内无法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等因素影响,近期通过对货币政策框架进行根本性变革来提高透明度的做法不太现实,我国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八章归纳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本文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题目在国内货币政策研究领域尚属前沿,国内学者对透明度的研究只是关注如何理解透明度以及探讨透明度与责任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实施透明度以及中央银行信息沟通这种新型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还鲜有人提及。国外大多数文献的研究重点在于某一特定国家央行的信息沟通与金融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则试图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挖掘不同国家提高透明度操作的一些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为我国货币当局在政策操作时有所借鉴。基于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系统地研究中央银行信息沟通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提出不同于传统的通过政策决策行动调控经济的操作思路,分层次探讨影响信息沟通效果的信息源、信息内容、沟通渠道、目标群体和反馈机制等关键要素,抽象出基于透明操作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操作框架;其二,借鉴和分析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方法,选取中国的数据检验我国央行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操作效果。拓展了选美竞赛博弈模型,除了考虑中央银行公共信息精确度的影响因素外,引入市场反应因素,客观评价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沟通的政策效果,提出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既“透明”又“出其不意”的做法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其三,以国外成熟市场的信息沟通货币政策为标尺,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演变规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操作思路,研究结果对我国政策制定、政策取向具有建设性意义。
昌忠泽[9](2008)在《我国宏观调控历程与若干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宏观调控要想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必须不断完善其微观基础。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关键点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只能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时期边界只能是短期;宏观调控的对象是总量而非结构;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经济稳定而非经济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体现出区域差别。应努力寻求具有内生性制度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
陈广华[10](2008)在《菲利普斯曲线动态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研究》文中提出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过程中,人均生活水平得到显着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得到极大提高。随着市场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出重要功能,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我国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开始显示出来,一些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影响机制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发生着显着变化。无论是我国的经济周期态势,还是经济增长模式都发生了重要改变,随着宏观经济总量关系而发生变化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系统地研究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反映产出、价格和就业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机制就变得异常重要,这不仅对了解我国经济运行特征,而且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反映失业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一直为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然而,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形式问题和稳定性问题则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中争论的焦点。为此,本文以我国经济运行现实为基本背景,利用最新的宏观经济理论和一些非线性时间序列方法,对我国经济运行和价格调整过程中存在的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菲利普斯曲线机制进行全面的描述和检验,不仅提供了完整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形式和解析路经,而且针对不同经济周期阶段检验了菲利普斯曲线机制的有效性,并证实了价格调整机制的非对称性,以及由此导致的菲利普斯曲线的非对称性。根据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机制和目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论文还给出一些重要的经济政策建议。
二、菲力普斯曲线与中国的金融宏观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菲力普斯曲线与中国的金融宏观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管理的历史渊源和逻辑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渊源 |
供给管理为何可被用于短期宏观调控 |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应相结合 |
(2)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内生性与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
第一节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含义 |
一、货币供给及其相关概念 |
二、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界定 |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争论 |
一、具有代表性的外生货币供给模型 |
二、具有代表性的内生货币供给模型 |
第三章 外汇储备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外汇储备的概念、功能与适度规模 |
一、国际储备与外汇储备的概念 |
二、外汇储备的功能 |
三、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
第二节 外汇储备影响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理论机制 |
一、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影响机制 |
二、外汇储备对信贷规模的内生性影响机制 |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影响机制 |
第四章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冲销措施与货币供给 |
第一节 外汇储备存量与增量 |
一、外汇储备存量 |
二、外汇储备增量 |
第二节 货币冲销措施 |
一、央行票据的发行 |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与货币供给 |
一、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 |
二、货币供给 |
第五章 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内生性的影响 |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三、协整检验 |
四、误差修正模型 |
第二节 外汇储备对信贷规模内生性的影响 |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二、变量的平稳性与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三、分布滞后模型 |
第三节 金融危机时代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影响 |
一、两次金融危机时期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影响 |
二、两次金融危机时期外汇储备对信贷规模和货币总供给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一、改善收入分配格局 |
二、控制投资过快增长 |
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四、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 |
五、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六、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影响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3)粘性信息通货膨胀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2 粘性信息和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 |
2.1 粘性信息 |
2.2 粘性信息的理论意义 |
2.3 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数理推导 |
2.4 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的响应与惯性 |
3 关于中国通货膨胀惯性的实证分析 |
3.1 通货膨胀惯性存在性证明 |
3.2 中国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估计 |
3.2.1 通货膨胀预期估算 |
3.2.2 产出缺.的估算 |
3.2.3 使用广义矩阵法估算菲利普斯曲线 |
3.2.4 计量结果分析 |
4. 基于粘性信息理论的通货膨胀治理策略 |
4.1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
4.2 增加央行的独立性 |
4.3 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
4.4 提高宏观经济政策透明度 |
4.4.1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
4.4.2 提高财政政策的透明度 |
4.5 其他策略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台湾地区货币当局流动性冲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那只受到道德质疑的手 |
1.1.3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体系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与困难点 |
1.4.1 研究创新之处与目的 |
1.4.2 研究之困难点 第二章 冲销操作回顾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冲销操作回顾 |
2.1.1 国际间不同货币政策的思维 |
2.1.2 台湾面对国际资本冲击的进程 |
2.1.3 台湾货币传导机制的改变 |
2.1.4 当局发行单券功能 |
第二节 冲销理论概述 |
2.2.1 货币冲销的前题环境 |
2.2.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法 |
2.2.3 BGT“干预冲销”模型的抵消系数与冲销系数 |
2.2.4 非对称目标偏好损失函数设定 |
2.2.5 货币当局指标利率订价策略 |
第三节 文献回顾 |
2.3.1 货币冲销的动因文献 |
2.3.2 货币冲销的效度文献 |
2.3.3 货币冲销的风险文献 |
第四节 文献评论 |
2.4.1 对资产组合分析法的评价 |
2.4.2 货币冲销的动因文献的评价 第三章 存单冲销的动因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3.1.1 存单券冲销“量”的动因模型设计 |
3.1.2 冲销存单券“价”的动因模型设计 |
第二节 研究样本 |
3.2.1 变量的构造和数据来源 |
3.2.2 变量ADF稳定性检定与因果关系 |
第三节 存单券冲销量、价动因实证 |
3.3.1 存单冲销动因—量的实证 |
3.3.2 存单冲销动因—价的实证 |
第四节 小结 |
3.4.1 冲销量价动因的启发 |
3.4.2 存单冲销订价动因的启发 第四章 存单冲销调控的“量与价”效度 |
第一节 理论模型与设计 |
4.1.1 VAR模型分析 |
4.1.2 货币传递模型设计 |
4.1.3 广义动态学习模型设计 |
第二节 存单冲销对操作及中间目标的可控 |
4.2.1 “操作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的关联均衡判别 |
4.2.2 “操作工具—利率—操作目标—中间目标”可测性预估 |
4.2.3 “操作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的可控效度 |
第三节 “中间目标—最终目标”可控的效度 |
4.3.1 中间目标及最终目标之关联有效性 |
4.3.2 “中间目标—最终目标”之有效度 |
第四节 存单定价利率对市场的学习与引导 |
4.4.1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4.4.2 存单冲消定价动态简单式与均衡推广式 |
第五节 小结 |
4.5.1 准备货币实际值与目标值仍有误差原因 |
4.5.2 操作工具与中间目标目前的最佳的选择 第五章 存单冲销的风险 |
第一节 模型说明 |
第二节 违约风险推论 |
5.2.1 “较长”期间变量呈对数正态分布 |
5.2.2 海外资产价格之风险值(Var值)的运用 |
5.2.3 海外资产期权到双币期权的转换 |
5.2.4 双币期权价格在当局的资产负债表的运用 |
5.2.5 资产动态方差估计 |
第三节 实务验证 |
5.3.1 取样分析 |
5.3.2 海外资产复合成长率、汇率报酬的动态方差及相关系数 |
5.3.3 台湾地区测度的负债测试 |
5.3.4 经济资本提拨 |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6.1.1 存单冲销调控的“量与价”动因 |
6.1.2 存单冲销调控的“量与价”效度 |
6.1.3 存单冲销调控的风险 |
第二节 冲销政策的困境 |
6.2.1 流动性冲消的目标冲突 |
6.2.2 中间与操作目标选择的困境 |
6.2.3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选择困境 |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6.3.1 资产负债表的审视 |
6.3.2 政策开放来“积极疏导”超额流动性 |
6.3.3 多样化冲销操作“消极围堵”超额流动性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中国货币供给形成路径研究 ——基于M1、准货币形成及相互转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不同层次货币供给形成理论研究 |
1.2.2 不同层次货币供给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不同层次货币供给间的选择研究 |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货币供给理论及其评述 |
2.1 M1形成的货币供给理论 |
2.1.1 乔顿的货币供给理论 |
2.1.2 勃伦纳——梅尔泽的货币供给理论 |
2.2 M2形成的货币供给理论 |
2.2.1 弗里德曼——施瓦茨的货币供给理论 |
2.2.2 卡甘的货币供给理论 |
2.2.3 温特劳布的货币供给理论 |
2.2.4 卡尔多的货币供给理论 |
2.2.5 莫尔的货币供给理论 |
2.3 货币供给理论演化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货币供给的形成路径 |
3.1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涵及层次划分 |
3.1.1 我国货币供给内涵的变迁 |
3.1.2 我国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
3.2 我国货币供给的形成路径分析 |
3.2.1 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形成路径中的作用 |
3.2.2 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形成路径中的作用 |
3.3 对我国货币供给形成路径的再认识 |
3.3.1 货币进入流通领域的初始形态 |
3.3.2 准货币的形成路径分析 |
3.3.3 广义货币M2的形成路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形成路径的因素分析 |
4.1 我国货币供给形成路径影响因素的选择 |
4.1.1 货币供给形成路径影响因素的演变 |
4.1.2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形成路径的主要因素 |
4.2 影响我国狭义货币M1形成路径的因素分析 |
4.2.1 狭义货币供给M1的变化现状 |
4.2.2 影响我国狭义货币M1形成路径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4.2.3 我国狭义货币供给M1形成路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 影响我国准货币转化路径的因素分析 |
4.3.1 我国准货币整体及各渠道的转化现状 |
4.3.2 影响我国准货币转化路径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4.3.3 我国准货币转化路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4 我国广义货币供给M2形成路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4.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4.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4.3 Johansen协整检验 |
4.4.4 长期均衡分析 |
4.4.5 短期动态分析 |
4.4.6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 |
5.1 我国货币供给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 |
5.1.1 我国货币供给结构长期变化的原因分析 |
5.1.2 我国货币供给结构短期波动的原因分析 |
5.2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制 |
5.2.1 经济增长对我国货币供给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 |
5.2.2 物价水平对我国货币供给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 |
5.2.3 资本市场收益率对我国货币供给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 |
5.2.4 制度变迁对我国货币供给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 |
5.3 我国货币供给结构变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选取与数据处理 |
5.3.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3.3 Johansen协整检验 |
5.3.4 长期均衡分析 |
5.3.5 短期动态分析 |
5.3.6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 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 |
2.1 定性分析 |
2.2 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影响的分段研究 |
2.3 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结构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化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货币溢出和动态不一致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
3.3 预期通货膨胀的分类及对经济的影响 |
3.4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估计 |
3.5 不同阶段预期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 |
3.6 预期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结构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汇率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 |
4.1 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历程 |
4.2 汇率对货币需求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 汇率对我国货币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价格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 |
5.1 房地产价格对货币需求影响的途径分析 |
5.2 问题的提出 |
5.3 实证模型的建立 |
5.4 不同地区房地产交易效应和财富效应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金融危机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
6.3 金融危机是否影响长期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检验 |
6.4 建立新的长期货币需求方程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非线性特征 |
7.1 引言 |
7.2 STAR模型及其在货币需求方程中的运用 |
7.3 STAR模型在我国货币需求方程中的实证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展望 |
8.1 本文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8.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跨期替代弹性、习惯形成与CCAPM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三、本文的结构 |
四、本文不足之处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发展历程 |
第一节 CCAPM:基本理论、模型以及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改进效用函数—关于时间与商品的非分离性 |
第三节 条件版本CCAPM的表现良好 |
第四节 标准CCAPM的模型设定与时间期界 |
第五节 国内学者关于CCAPM的研究简述 |
第六节 简评 |
第二章 股票风险溢价之谜 |
第一节 股票风险溢价之谜的含义 |
第二节 有关ERP的主要研究文献 |
第三节 对股票风险溢价之谜的各种解释 |
第四节 风险溢价的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意义 |
第五节 风险溢价的政策意义 |
第三章 四个代表性的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一节 特质收入冲击模型 |
第二节 CAMPBELL AND COCHRANE的外部习惯模型(CC模型) |
第三节 LETTAU AND LUDVIGSON的条件CCAPM |
第四节 BANSAL AND YARON的长期消费风险模型(LR模型) |
第四章 我国居民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估计及其经济意义 |
第一节 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基本估计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弱工具问题及其改进方法 |
第三节 我国居民消费EIS与风险厌恶系数的基本估计 |
第四节 我国居民消费EIS与风险厌恶系数的改进估计 |
第五节 EIS估计结果的小结及其现实经济意义 |
第六节 代表性消费者假定下的我国CCAPM与溢价谜团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消费、储蓄与习惯形成 |
第一节 消费理论简介 |
第二节 几个关于习惯形成的消费、储蓄模型 |
第三节 全国与一些地方数据的习惯形成估计 |
第四节 消费习惯形成的货币政策意义 |
第五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提高透明度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起源、涵义及发展 |
2.1 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的演变 |
2.1.1 货币政策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 |
2.1.2 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和可信度问题 |
2.1.3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兴起 |
2.2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涵义 |
2.2.1 透明度的狭义观:信息披露的数量和准确度 |
2.2.2 透明度的广义观:中央银行与公众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 |
2.2.3 透明度与货币政策战略 |
2.2.4 信息的清晰性、诚实性和共同理解 |
2.3 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的新视角:中央银行信息沟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3.1 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
3.1.1 货币传导机制中的利率渠道 |
3.1.2 货币传导机制中的预期渠道 |
3.2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3.3 理性预期理论 |
3.3.1 理性预期的多重均衡 |
3.3.2 市场结果通过学习过程收敛到均衡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央行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 |
4.1 美联储的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操作 |
4.1.1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 |
4.1.2 美联储的信息沟通战略 |
4.2 欧洲央行的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操作 |
4.2.1 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 |
4.2.2 欧洲央行的信息沟通战略 |
4.3 英国央行的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操作 |
4.3.1 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 |
4.3.2 英国央行的信息沟通战略 |
4.4 三个央行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效果 |
4.4.1 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 |
4.4.2 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信息沟通效果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 |
5.1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的信息源 |
5.1.1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类型 |
5.1.2 货币政策委员会与透明度 |
5.2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的信息内容 |
5.2.1 信息沟通的内容 |
5.2.2 信息内容的特点 |
5.2.3 信息内容影响市场预期的运作机制 |
5.2.3.1 公布目标利率 |
5.2.3.2 公布货币政策声明 |
5.3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的沟通渠道 |
5.4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的目标群体 |
5.5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的信息反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适度论 |
6.1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争论 |
6.1.1 公布货币政策目标函数 |
6.1.2 公开威胁金融稳定的信息 |
6.1.3 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内部讨论 |
6.2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新领域:政策利率路径的信息沟通 |
6.2.1 政策路径的构建和沟通 |
6.2.2 沟通政策路径的各国实践 |
6.2.3 制约央行沟通政策路径的原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信息沟通框架 |
7.1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回顾 |
7.1.1 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初期阶段(1984--1992 年) |
7.1.2 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阶段(1993—1996 年) |
7.1.3 反通货紧缩的稳健货币政策阶段(1997—2002 年) |
7.1.4 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阶段(2003 年至今) |
7.2 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思路的调整 |
7.3 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度量 |
7.3.1 基于透明度指标体系衡量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 |
7.3.2 基于时间序列法衡量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 |
7.4 我国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的经济效应分析 |
7.4.1 信息沟通的选美竞赛博弈模型 |
7.4.2 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沟通效果的因素 |
7.5 完善我国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操作的建议 |
7.5.1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
7.5.2 增强货币政策可信度 |
7.5.3 培育规范的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
7.5.4 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
第八章 总结 |
8.1 全文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索引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
后记 |
(10)菲利普斯曲线动态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宏观经济总量之间替代关系的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1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进展 |
1.2 菲利普斯曲线的三种形式 |
1.3 菲利普斯曲线的两种变形形式 |
1.4 菲利普斯曲线机制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
1.5 研究我国菲利普斯曲线机制的意义和本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优化路径与运行机制 |
2.1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假设与理论构架 |
2.2 菲利普斯曲线的数理描述和理论模型 |
2.3 价格非对称的单变量证据 |
2.4 本章经验与结论 |
第3章 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的学习过程和经济政策博弈 |
3.1 菲利普斯曲线的理性预期解 |
3.2 政治经济周期模型中的菲利普斯曲线机制 |
3.3 实际经济周期中的菲利普斯曲线机制 |
3.4 本章经验与结论 |
第4章 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性与通货膨胀率预期轨迹 |
4.1 通货膨胀率预期和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分析 |
4.2 模型中的数据选择及实证结果分析 |
4.3 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的研究 |
4.4 本章基本结论和中国菲利普斯曲线启示 |
第5章 菲利普斯曲线机制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
5.1 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分析 |
5.2 价格水平确定过程和垂直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 |
5.3 我国1990 年以后宏观经济运行的新态势 |
5.4 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 |
5.5 本章经验与结论 |
第6章 菲利普斯曲线机制与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 |
6.1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菲利普斯曲线 |
6.2 非对称价格调整的菲利普斯曲线 |
6.3 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动态成因分析 |
6.4 本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章 开放性经济条件下的菲利普斯曲线机制 |
7.1 开放经济条件下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模型 |
7.2 开放经济的混合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 |
7.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研究 |
7.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中文) |
参考文献(英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它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记 |
四、菲力普斯曲线与中国的金融宏观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管理的历史渊源和逻辑思路[J]. 苏剑. 中国经济报告, 2016(01)
- [2]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影响研究[D]. 夏春莲. 武汉大学, 2015(10)
- [3]粘性信息通货膨胀惯性研究[D]. 刘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2)
- [4]台湾地区货币当局流动性冲销研究[D]. 林震庆. 南开大学, 2014(04)
- [5]中国货币供给形成路径研究 ——基于M1、准货币形成及相互转化的视角[D]. 卢紫珺. 天津财经大学, 2013(07)
- [6]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研究[D]. 张蕾.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0)
- [7]跨期替代弹性、习惯形成与CCAPM理论[D]. 向东进. 武汉大学, 2010(10)
- [8]提高透明度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研究[D]. 陆蓓. 上海交通大学, 2008(12)
- [9]我国宏观调控历程与若干反思[J]. 昌忠泽. 改革, 2008(06)
- [10]菲利普斯曲线动态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研究[D]. 陈广华. 吉林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