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丰县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雪红[1](2020)在《豫中传统村落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作为人居环境中的基本单元,是乡村振兴的焦点之一。其景观是地理、人文、经济和生产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随众多因子的变化而变化。现阶段的保护与发展规划面对地域历史文脉特征各异的农耕聚落,尤其是日渐式微的人居环境,由于理论和技术方法不足问题,造成村落社会生活结构与空间布局混乱,加速了村落萧条败落。研究通过对豫中3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在村落基本信息、村落选址与格局、聚落景观、村落传统建筑、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村落人居环境现状等方面的调研,结合景观形态学、社会学、行为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应用平面二维分析法,在整体空间形态(边沿与形状)、空间结构(布局与纹理)、建筑(实体与布局)三个层次进行形态指数分析,得出豫中传统村落有团状、带状与带状倾向的团状村落三种类型;通过从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方面的驱动力分析传统村落景观形态影响机制,得出驱动村落景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地理格局、交通布局和经济区位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为活化传统村落,研究从空间复活的角度认识和评价新环境下村落的社会发展,认为影响和制约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因素为村落人口流动、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造成的传统宗族家庭瓦解,村落结构变化。由此,在研究中选取村落社会经济因素指标,基于和谐度方程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模型,讨论传统村落评选不同社会经济系数的权重值,提出传统村落活力提高的理论对策,以期促进传统村落的有效评选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萌君[2](2020)在《经济转型期城市新区中央公园发展趋势及构建策略研究 ——以辉县市城南新区中央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模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方针政策陆续出台,相应的转型包括土地财政转型、政府职能转变、人口红利消失、产业导入缓慢等等后果对我国城市新区开发模式、建设内容、经营模式带来重大影响,过去迅速扩张,规模速成的模式改变,这将对作为城市新区建设前置要素的中央公园建设影响巨大。为了更好应对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挑战,回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论文从城市新区中央公园规划设计入手,深度探讨其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发展趋势和构建策略。首先,从“城市新区”、“中央公园”、“发展趋势”等研究重点入手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出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新区扩张趋势和动因、中央公园以及城市大型绿色空间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尝试界定“城市新区”、“中央公园”、“经济转型期”等相关概念和论文研究范围,并对城市新区和中央公园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区中央公园规划设计案例进行分类和研究,总结出相关构建策略的经验借鉴。其次,论文结合前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政策和数据分析,探讨了经济转型期城市新区发展特征和深层次动因以及影响中央公园规划建设的其他政策引导要素、经济转型要素、社会转型要素等的转变。具体包括政策扶持力度减小、企业和人口导入过程缓慢导致的城市新区建设周期增长;土地供应缩减、财税体制改革,导致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政府职能发生转变;此外还有人们户外休闲半径扩大、休闲时长增加,对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要求增高,户外游憩活动偏好日益个性化,互动化等等种种因素导致城市新区中央公园建设发生新的转变。随后论文从城市发展、运营管理、游憩功能、文化特征、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综合分析和总结了城市新区中央公园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融合共生的区域带动策略、复合创新的休闲游憩策略、特质突出的文脉传承策略、健康持续的生态保护策略、多元创新的经营管理策略五个方面。最后,以辉县市城南新区中央公园规划设计为例,分析辉县市城南新区扩张现状特征,总结城南中央公园发展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以期为我国三四线城市新区扩张中的中央公园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和参考,从而有效带动地方城市新区发展,保持中央公园长期的健康持续运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共赢。
罗帅鹏[3](2020)在《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宝丰县马街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农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遗产。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传统村落因保护不当或开发过度,出现了年久失修、衰败凋亡、文化断层、特色丧失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阻碍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如何使传统村落留下来、活起来,如何科学地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命题。在此背景下,围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以有机更新理论为主干,同时吸纳遗产活化理论、织补理论、共生思想、意象理论的一些核心理念,构建了一个传统村落“有机更新理论框架”。该框架既充分尊重传统村落的历史肌理与内在精神,又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和居民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认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应主要从物质载体系统、空间格局系统、文化符合系统三个子系统有序展开。基于此理论框架,以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为典型案例,通过调查、访谈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初步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从物质载体系统、空间格局系统和文化符号系统三个子系统出发,通过特色分析、问题梳理、对策探析,对马街村的有机更新进行了深入探索。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有机更新模式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科学路径。实现传统村落既要保护好又要发展好的双重目标,必须尊重传统的空间肌理和村落的内在精神,必须关注村落居民的利益和诉求,以有机更新为桥梁连接传统与现代,形成新的物质、空间、文化秩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可以从物质载体系统、空间格局系统、文化符号系统三个子系统有序展开。第二、物质载体系统的有机更新应该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功能。物质载体系统是传统村落最显性的构成要件,可以分为传统民居、重要公共建筑、人文景观小品三大类。传统民居的有机更新应采取“内外有别”策略,外部尽量保持传统形态不变,内部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满足居民对现代生活需求。重要公共建筑要加强修缮整理,划定保护范围,保证周边建筑与其风格保持协调一致。人文景观小品更新要与传统建筑协调同步,并更多关注其文化内涵的开发和利用。第三、空间格局系统的有机更新应该划定核心区并最大程度地保留历史肌理。空间格局系统是传统村落的整体轮廓形象和空间肌理,可以分为建筑空间、公共空间、生态空间三个子系统。空间格局系统有机更新要充分挖掘古人在村落选址和营造格局方面的智慧,划定保护核心区并通过空间导引对区内要素进行适当织补,最大程度地保留、恢复历史肌理,形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建筑与环境充分融合的空间格局系统。第四、文化符号系统的有机更新应该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对接区域文化、经济振兴战略。文化符号是传统村落地方记忆中最为鲜活的部分,其有机更新应该深入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增强文化活力、打造文化品牌,在强调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旅游振兴战略,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培植文化生存土壤,推动文化的活态传承。
邹苗[4](2019)在《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康养型农旅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团汀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一方面,我国的乡村面临着空心化、产业单一、经济低迷、老龄人口多等问题,我国在国家层面也加大了对乡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我国的乡村景观存在着同质化、国土面貌缺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很多乡村开始发展旅游业,我国涌现出“农旅综合体”、“观光农业”、“农业园”、“田园综合体”等乡村建设模式。原有的“观光农业”、“农业园”普遍存在着“小而散”、配套不完善、特色缺乏、经营管理不当和综合效益差等问题,这些乡村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需求,因此,“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田园综合体具有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可操作性弱的特点,这使得田园综合体模式不具有普适性,目前建成的大部分田园综合体项目,其实质更偏向农旅综合体。农旅综合体是基于乡村的农业、自然和人文等资源,以乡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三产融合为目标,以保障农民利益为基础,所形成的集生态保护、文化感悟、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新型乡村建设模式。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对农旅综合体的相似概念进行多维比较,概括了国内外农旅综合体的发展情况。以此为基础,从农旅综合体的类型、建设目标、意义、特点和功能五个方面,进行了农旅综合体的具体研究。然后,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了农旅综合体的构建策略研究,构建了农旅综合体建设的动力模型,针对我国的农旅综合体建设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最后,本文以南团汀村为例,进行休闲康养型农旅综合体规划的实践,结合地方特色,进行三产融合的探索和三生空间的营建,以寻求南团汀乡村建设的新模式,为其他乡村的建设提供参考。
李彦鹏[5](2019)在《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及景观优化设计》文中提出高速公路被喻为“束缚地球的一张网”,在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这张网越织越密,而且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高填深挖形成了大量的受损边坡界面,对高速公路沿线的景观生态安全形成了巨大威胁。由于边坡立地条件的特殊性,尽管高速公路管养体系愈加完善,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影响着高速公路景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如何让边坡实现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效益的提升离不开边坡景观设计的优化,生态效益的改善离不开边坡植物的合理选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与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设计相关文献的研阅,明确目前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及景观设计的方向与重点,进而结合《河南省路域景观绿地资源整合提升和生态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及景观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河南省高速公路十大生态类型区共计282处边坡样地的边坡类型、护坡类型、边坡坡向、坡度、植物种类、盖度、生长型等进行调研分析,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共计202种或变种,分属于64个科、171个属。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种有: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楝树(Melia azedarach)、榆树(Ulmus pumil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牡荆(Vitex negundo)、高羊茅(Festuca elata)、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等。(2)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调查边坡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筛选出各生态类型区不同立地条件下边坡优势植物配置形式。(3)根据各生态类型区不同立地条件边坡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立地条件,做出榆树-紫荆+牡荆-虎耳草+白头翁+太行菊(阳坡)、栾树-河南海棠+木槿-艾草+高羊茅(阴坡)等80种植物景观配置方案。本文在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调研及河南省植物资源整理的基础上,力求为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选择更多的适生植物,并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为高速公路后期养护或新设计的人工群落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推动全省高速公路的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露[6](2019)在《民间信仰文化影响下的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探研》文中提出豫中地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在行政区划上包括省会郑州市以及平顶山市、许昌市、漯河市3个地级市。该地区也是环嵩山带的嵩岳文化核心区,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文化遗存,尤其是豫中地区传统村落,数量多且风貌保存较好,凸显了豫中地区传统村落在河南传统村落中的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传统村落不仅是一种物的存在,也是一种精神的栖息和归宿,传统村落的发展受到了民间信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对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和分析试图从民间信仰文化的角度,探讨其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和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作用,以期在精神空间层面对民间信仰文化与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保护的相互关系进行总结,同时为传统村落保护和研究提供参考。论文的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六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相关概念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明确研究目的及内容、制定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部分主要对豫中地区传统村落庙宇建筑(神的居所)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分布与庙宇建筑构成,全面了解豫中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第三部分主要对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人的居所)从演变、影响因素及构成要素几个方面总结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特点;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民间信仰文化(神的居所)对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人的居所)的影响作用,分别从村落精神、村落布局、村落街巷和公共空间四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通过实践项目的案例分析,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对民间信仰文化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最后进一步总结民间信仰文化在村落中的重要性,以期为传统村落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刘路静[7](2018)在《基于气候条件的豫中地区既有县级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技术与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河南省中部地区(豫中地区),既有县级医院建筑耗能数量巨大浪费较严重,需通过绿色改造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绿色节能技术在既有县级医院建筑改造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划定了绿色医院建筑及绿色节能技术的概念,确定了既有县级医院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研究范围,然后,在分析了豫中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域属性特点、县级医院建筑特点、能耗构成及绿色改造实施现状以后,将可用于该地区县级医院建筑改造的绿色改造技术分为围护结构绿色改造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室外环境绿色改造技术、降噪措施技术这四方面以及实施策略共同开展研究。在此过程中,同时运用斯维尔、PHOENICS流体模拟、Vent等计算机模拟软件,对节能改造技术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及计算机模拟分析,最后,将分析得出的绿色改造技术策略结合有效的融资策略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策略,运用到实际改造项目中进行实际验证,以期为今后解决既有县级医院建筑绿色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借鉴。本文将采用“三段式”结构,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一些数据以及理论现状提出国内目前在河南省中部地区(豫中地区)县级医院建筑中的节能降耗方面推进效率低的现实问题。第二部分就豫中地区县级医院建筑能耗现状及绿色化改造技术和项目实施策略进行综合分析。第三部分则是针对第二部分的分析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陈成楚伊[8](2018)在《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优化研究 ——以河南宝丰县中央滨水绿道规划为例》文中认为城市滨水带自古以来是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集中区域,但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建设使其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如今在对经济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建设带来的文化冲击的反思之下,文化研究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中日益受到关注。同时随着绿道理论的发展,城市绿道规划从单一目标向多功能、多目标的价值取向发展,这也对城市滨水绿道文化价值的研究与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城市滨水绿道规划还存在着对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层次性等特性的认识缺失,且由于缺乏文化导向的合理科学指导,往往造成滨水绿道特色迷失、文化认同感下降,从而导致城市文化内涵失落、城市空间破碎等问题。本文以城市文化作为切入视角,研究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引入研究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分析城市滨水绿道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中的定位以及对位关系,从城市整体结构入手探索文化视角下的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试图弥补功能主义和生态主义策略引导下的城市滨水绿道的文化缺失。论文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相关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滨水绿道规划思想和国内文化导向下的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梳理我国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聚焦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文化认识缺失问题,以此为基础探索解决方法。第三章引入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在掌握其认知基础、基本单元、组织机理以及应用方法的基础上,将其空间文化要素在城市滨水绿道中进行转译,深刻认识城市滨水绿道的文化意义;通过尺度转换原理分析城市滨水绿道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中的对位关系,以此来论证该理念在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从而指出该理念在不同层级和不同层面下的指导意义。第四章是解决问题的重点章节,在上一章总结和借鉴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中主要文化策略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指导下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1)利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中“要素-单元-结构”的基本解析过程来解读城市范围内的整体空间文化结构,并确定滨水绿道在结构中的定位;(2)明确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文化建设目标,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城市滨水绿道空间文化目标体系,保障城市文化全面而深入的渗透于景观之中;(3)根据空间文化单元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和空间组织方法,将归纳出的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特点在滨水绿道场地层面进行演绎,在场地各个层级中分别识别文化要素、划分和创造文化单元、组织空间文化结构,从而指导城市滨水绿道景观结构的优化以及景观文化氛围的营造,在体现城市整体文化形象的同时强化其景观空间序列和滨水环境特点。最后在第五章用宝丰县中央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为该优化策略提供案例支撑,落实研究提出的优化策略在景观规划设计的项目总体定位、景观结构布局、空间细化设计、服务设施与文化设施规划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文章在城市文化的视角下,利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应用原理与方法,为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优化策略,有利于滨水绿道达到其多功能建设的目标,提升城市滨水景观的文化价值,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层面去认识城市滨水绿道,强化了场地与城市的互动联系,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联系,刺激城乡物质、交通流动,逐步恢复城乡文化的一体化格局,给人们多样的城乡生活文化体验。
牛艳君[9](2016)在《河南地区景观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河南省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从南部到北部属于北亚热带到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处于太平洋和欧亚大陆之间。河南地区地形复杂、日照充足、降水量足、气候优越,是景观植物生长培育,多样性保育的良好自然环境。该地区分布的景观植物种类繁多、并拥有诸多的特有植物,为景观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优良条件。本文从景观植物的定义、作用、类型等方面着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查看、问卷调查、数据图表、图片记录、访谈专家、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河南地区常用的景观植物和特有植物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根据公园、游园、广场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等不同的城市园林绿化主要绿地类型的不同,针对性地展开了调查。在城市绿化优秀的省级、市级的园林城市、园林乡镇、园林单位、园林小区等优秀案例的基础上,以新密市城市园林绿地为主,以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三项城市绿化指标为参考,分析总结了的景观植物选种和配置应用情况。分析结果:河南地区的景观植物种类繁多,经过品种选择、色彩搭配、修剪造型等景观植物配置手段应用于城市景观之中,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了丰富的景观植物资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景观植物并未得到良好的应用和有效地发挥,并且现在许多园林景观从业人员,尤其是设计人员极少深入一线工地,对河南地区乡土树种和景观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够了解,盲目跟从国外的设计理念、引进名贵品种,导致成活率低、资金浪费严重、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一些地区城市园林绿化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管理养护水平低,园林人才缺乏和科研力量薄弱,造成了普遍的城市园林景观各地雷同、效果不佳。结合以上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即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养护制度,强化对河南地区景观植物的认知,注重植物配置的地域性、特色性和文化内涵,要适地适树、适树适地,加强经济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方可营造出具有河南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效果。
胡宏立[10](2016)在《平顶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保障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平顶山市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全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平顶山市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于缓解平顶山市水资源瓶颈制约,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平顶山市实际,紧扣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关政策导向及有关法规,根据平顶山市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了目前平顶山市主要的水资源问题和用水节水现状,以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合理配置研究为出发点,明晰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目标及任务,分别对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重点节水领域进行了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制度建设和保障措施,并对建设实施方案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
二、宝丰县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宝丰县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豫中传统村落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传统村落及其概念演变 |
1.1.2 形态及村落形态 |
1.1.3 村落景观及景观变化 |
1.1.4 驱动机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传统村落景观变化相关理论基础 |
1.3.1 景观变化驱动力理论 |
1.3.2 不同视角中的传统村落景观变化研究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内容 |
2.2.3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框架 |
2.4 主要创新点 |
3 豫中传统村落景观形态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3.1 传统村落边界图形的形态定量分类 |
3.1.1 传统村落外边界形态界定 |
3.1.2 传统村落形状指数的选择 |
3.1.3 豫中传统村落外边界图形的形态定量分类 |
3.1.4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形态定量分析 |
3.2 团状村落景观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
3.2.1 平原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
3.2.2 山地丘陵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
3.3 带状村落景观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
3.3.1 平原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
3.3.2 山地丘陵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
3.4 带状倾向的团状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
3.4.1 平原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
3.4.2 山地丘陵村落 |
4 传统村落社会发展机制分析 |
4.1 社会行为影响村落空间形态 |
4.1.1 村民日常活动空间层次 |
4.1.2 社会活动影响村落空间形态 |
4.2 人口流动影响村落社会发展 |
4.2.1 劳动力外迁解体村落共同体 |
4.2.2 宗族家庭瓦解重构社会结构 |
4.3 经济发展重新定义村落空间 |
4.3.1 农业现代化推动村落空间集约 |
4.3.2 新兴产业改变传统人地关系 |
4.3.3 消费观念促进空间功能分化 |
4.4 人居环境带动人文景观建设 |
4.4.1 改善基础设施升级产业结构 |
4.4.2 建设公共设施提高公共福利 |
5 传统村落活力提高的理论对策 |
5.1 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和保护的现状 |
5.1.1 评价忽视社会经济因素 |
5.1.2 保护规划模式单一 |
5.1.3 评选标准研究滞后 |
5.2 补充综合活力评价指标 |
5.2.1 大环境协同性指标 |
5.2.2 村落主体性指标 |
5.2.3 指标权重确定 |
5.2.4 完善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5.3 完善综合活力评价体系模型 |
5.3.1 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 |
5.3.2 确定权重 |
5.3.3 计算单指标子和谐度HD大小 |
5.3.4 计算指标综合程度和谐度HD大小 |
5.3.5 综合评价计算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传统村落形态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 |
6.1.2 传统村落分值级别与其活化措施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2)经济转型期城市新区中央公园发展趋势及构建策略研究 ——以辉县市城南新区中央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背景 |
1.1.2 发展挑战 |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1.4.3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经济转型期城市新区中央公园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经济转型期 |
2.1.2 城市新区 |
2.1.3 城市公园和中央公园 |
2.1.4 研究范围界定 |
2.2 城市新区中央公园特征 |
2.2.1 外在特征 |
2.2.2 内在特征 |
2.3 我国城市中央公园分类 |
2.3.1 按主导形式分类 |
2.3.2 按建设目标分类 |
2.3.3 按服务半径分类 |
2.4 中央公园建设影响因素 |
2.4.1 区域城市规划 |
2.4.2 政治经济环境 |
2.4.3 社会文化变迁 |
2.4.4 城市扩张规律 |
2.5 城市新区中央公园价值和效益 |
3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
3.1 综合型案例 |
3.1.1 纽约中央公园 |
3.1.2 郑东新区双鹤湖公园 |
3.2 运营管理型案例 |
3.2.1 北京朝阳公园 |
3.2.2 纽约高线公园 |
3.3 复合共生型案例 |
3.3.1 上海普陀桃浦智慧城中央公园 |
3.3.2 北京通州新城西海子中心公园 |
3.4 案例总结 |
4 经济转型期城市新区中央公园发展趋势的动因研究 |
4.1 经济转型期外在环境转变 |
4.1.1 政治环境引导 |
4.1.2 经济环境影响 |
4.1.3 社会环境影响 |
4.2 经济转型期城市新区扩张转型 |
4.2.1 阶段扩张趋势 |
4.2.2 分级扩张趋势 |
5 经济转型期城市新区中央公园的发展趋势和构建策略 |
5.1 经济转型期城市新区中央公园建设的发展趋势 |
5.1.1 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 |
5.1.2 成为职能融合的载体 |
5.1.3 运营管理更加创新多元 |
5.1.4 游憩功能更加复合创新 |
5.1.5 文化特质不断提升凸显 |
5.1.6 生态环境注重健康持续 |
5.2 转型期城市新区中央公园规划原则 |
5.2.1 整体性原则 |
5.2.2 以人为本原则 |
5.2.3 地域性原则 |
5.2.4 可持续原则 |
5.2.5 多方共赢原则 |
5.3 转型期城市新区中央公园的构建策略 |
5.3.1 活力共融的区域带动策略 |
5.3.2 持续共赢的创新运营策略 |
5.3.3 复合创新的休闲游憩策略 |
5.3.4 特质突出的文脉传承策略 |
5.3.5 健康持续的生态保护策略 |
6 辉县市城南新区中央公园规划设计实践 |
6.1 前期概况 |
6.1.1 场地区位分析 |
6.1.2 场地资源分析 |
6.1.3 上位规划分析 |
6.1.4 场地现状认知 |
6.2 项目特征研究 |
6.3 问题与挑战 |
6.4 设计目标和理念 |
6.4.1 文化符号提取 |
6.4.2 设计理念和定位 |
6.5 设计策略 |
6.5.1 活力共融的区域带动策略 |
6.5.2 创新共享的休闲游憩策略 |
6.5.3 持续共赢的创新运营策略 |
6.5.4 特质突出的文脉传承策略 |
6.5.5 弹性共生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
6.6 总体规划设计 |
6.6.1 总体结构 |
6.6.2 功能分区 |
6.7 分区规划设计 |
6.7.1 活力运动区 |
6.7.2 创意活动区 |
6.7.3 传统风貌区 |
6.7.4 山林种植区 |
6.7.5 水上游乐区 |
6.7.6 湿地观光区 |
6.8 专项规划设计 |
6.8.1 交通设计 |
6.8.2 竖向设计 |
6.8.3 视线设计 |
6.8.4 生态设计 |
6.8.5 植被设计 |
6.8.6 边界互动设计 |
6.8.7 分期建设和运营 |
6.8.8 活动策划与设计 |
6.8.9 室外家具和小品设计 |
6.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7.2 思考与展望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纸目录 |
附件 |
(3)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宝丰县马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文献梳理及理论框架构建 |
2.1 文献梳理 |
2.1.1 传统村落保护文献梳理 |
2.1.2 有机更新理论文献梳理 |
2.1.3 文献评析 |
2.2 理论框架构建 |
2.2.1 经典理论及启示 |
2.2.2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3 马街村物质载体系统有机更新 |
3.1 物质载体系统的特征分析和价值评价 |
3.1.1 传统民居的特征和价值评价 |
3.1.2 重要公共建筑的特征和价值评价 |
3.1.3 人文景观小品的特征和价值评价 |
3.2 物质载体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
3.3 物质载体系统有机更新探索 |
3.3.1 传统民居的有机更新 |
3.3.2 重要公共建筑的有机更新 |
3.3.3 人文景观小品的有机更新 |
4 马街村空间格局系统有机更新 |
4.1 空间格局系统的特征分析和价值评价 |
4.1.1 建筑空间的特征和价值评价 |
4.1.2 公共空间的特征和价值评价 |
4.1.3 生态空间的特征和价值评价 |
4.2 空间格局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
4.3 空间格局系统有机更新探索 |
4.3.1 建筑空间的有机更新 |
4.3.2 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 |
4.3.3 生态空间的有机更新 |
5 马街村文化符号系统有机更新 |
5.1 文化符号系统的特征分析和价值评价 |
5.1.1 马街书会的主要特点 |
5.1.2 马街书会的演变历史 |
5.2 文化符号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
5.3 文化符号系统有机更新探索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康养型农旅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团汀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研究背景 |
1.1.1.我国乡村建设政策扶持背景 |
1.1.2.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康养需求 |
1.1.3.从观光农业到农旅综合体的转变 |
1.1.4.小结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研究目的 |
1.2.2.研究意义 |
1.3.研究内容 |
1.4.研究方法 |
1.4.1.文献研究法 |
1.4.2.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1.4.3.比较研究法 |
1.4.4.实证研究法 |
1.5.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5.2.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5.3.国内外研究述评 |
1.6.论文研究框架 |
2.农旅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 |
2.1.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2.1.1.农业 |
2.1.2.观光农业 |
2.1.3.农业园 |
2.1.4.田园综合体 |
2.1.5.农旅综合体 |
2.1.6.休闲康养型农旅综合体 |
2.1.7.概念比较 |
2.2.农旅综合体的发展及现状 |
2.2.1.我国农旅综合体的发展及现状 |
2.2.2.国外农旅综合体的发展及现状 |
2.2.3.小结 |
2.3.农旅综合体的基本类型 |
2.3.1.生态型农旅综合体 |
2 3.2.生产型农旅综合体 |
2.3.3.休闲康养型农旅综合体 |
2.3.4.民俗文化型农旅综合体 |
2.4.研究范围 |
3.农旅综合体规划策略研究 |
3.1.农旅综合体规划的意义 |
3.1.1.农旅综合体规划与城乡发展 |
3.1.2.农旅综合体规划与人民生活 |
3.2.农旅综合体的建设目标 |
3.2.1.传统农业现代化 |
3.2.2.乡村旅游休闲化 |
3.2.3.乡村发展可持续 |
3.3.农旅综合体的特点 |
3.3.1.可达性良好 |
3.3.2.景观外貌独特 |
3.3.3.生产功能强大 |
3.3.4.综合效益良好 |
3.3.5.不同农旅综合体的特点比较 |
3.4.农旅综合体的功能 |
3.4.1.观光休闲功能 |
3.4.2.健康养生功能 |
3.4.3.互动参与功能 |
3.4.4.科技示范功能 |
3.4.5.教育科普功能 |
3.4.6.不同农旅综合体的功能比较 |
3.5.我国农旅综合体的主要问题 |
3.5.1.盲目选址 |
3.5.2.定位模糊 |
3.5.3.重复建设 |
3.5.4.破坏生态 |
3.5.5.经营不善 |
3.6.农旅综合体建设策略 |
3.6.1.农旅综合体建设的动力模型 |
3.6.2.农旅综合体的构建策略 |
4.案例分析 |
4.1.国内案例 |
4.1.1.台湾清境农场 |
4.1.2.台湾桃米村 |
4.1.3.成都多利农庄 |
4.2.国外案例 |
4.2.1.法国卢瓦尔河谷地区 |
4.2.2.美国Fresno农业旅游区 |
4.3.对比分析 |
5.实证研究——以南团汀村为例 |
5.1.项目认知 |
5.1.1.规划背景 |
5.1.2.南团汀村的资源价值 |
5.1.3.现状分析与主要问题 |
5.1.4.项目认知总结 |
5.2.项目思考 |
5.2.1.规划定位 |
5.2.2.发展目标与战略 |
5.3.总体规划设计 |
5.3.1.总体规划设计 |
5.3.2.总体规划布局 |
5.3.3.用地调整 |
5.3.4.功能分区 |
5.3.5.交通规划 |
5.3.6.旅游规划 |
5.4.分区规划设计 |
5.4.1.南团汀田园人居组团 |
5.4.2.山地休闲康养组团 |
5.4.3.象耳岛生态农业组团 |
5.5.专项规划设计 |
5.5.1.绿道专项 |
5.5.2.铺装专项 |
5.5.3.设施规划 |
5.5.4.种植专项 |
5.5.5.生态专项 |
5.5.6.旅游专项 |
5.5.7.分期规划 |
5.5.8.用地技术经济指标 |
6.结论与展望 |
6.1.结论 |
6.1.1.农旅综合体规划与人地关系 |
6.1.2.农旅综合体规划与产业发展 |
6.1.3.农旅综合体规划与旅游发展 |
6.2.研究创新点 |
6.3.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5)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及景观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课题相关研究进展 |
1.3.1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研究 |
1.3.2 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设计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查阅 |
1.5.2 实地调查研究 |
1.5.3 调研数据分析 |
1.5.4 案例分析与归纳总结 |
1.6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释 |
2.1 高速公路边坡 |
2.2 近自然人工植物群落 |
2.3 植物生态学理论 |
2.4 生态护坡理论 |
2.5 景观美学理论 |
2.6 动态视觉理论 |
2.7 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 相关案例研究与分析 |
3.1 昌樟高速公路 |
3.1.1 项目概况 |
3.1.2 项目分析 |
3.1.3 借鉴与反思 |
3.2 郑少高速公路 |
3.2.1 项目概况 |
3.2.2 项目分析 |
3.2.3 借鉴与反思 |
3.3 郑尧高速公路 |
3.3.1 项目概况 |
3.3.2 项目分析 |
3.3.3 借鉴与反思 |
3.4 连徐高速公路 |
3.4.1 项目概况 |
3.4.2 项目分析 |
3.4.3 借鉴与反思 |
4 研究区概况 |
4.1 河南省自然环境简述 |
4.1.1 地理区位 |
4.1.2 气候状况 |
4.1.3 地貌环境 |
4.1.4 土壤条件 |
4.1.5 植被情况 |
4.2 河南省高速公路基本概况 |
4.3 河南省高速公路生态类型区区划 |
4.4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类型划分 |
5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调查概述 |
5.2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科属分布分析 |
5.3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景观状况分析 |
6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 |
6.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6.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6.3 模糊综合评价 |
6.4 综合评价结果 |
7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 |
7.1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思路及原则 |
7.1.1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思路 |
7.1.2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依据 |
7.1.3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设计原则 |
7.2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生活型设计 |
7.3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 |
7.3.1 太行山生态类型区 |
7.3.2 黄海平原生态类型区 |
7.3.3 黄淮平原生态类型区 |
7.3.4 淮北平原生态类型区 |
7.3.5 大别山北坡生态类型区 |
7.3.6 桐柏山生态类型区 |
7.3.7 南阳盆地生态类型区 |
7.3.8 伏牛山南坡生态类型区 |
7.3.9 伏牛山北坡生态类型区 |
7.3.10 黄土沟壑生态类型区 |
8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ABSTRACT |
(6)民间信仰文化影响下的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探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的物质构成——村与自然 |
1.1.2 传统村落的社会构成——人与人 |
1.1.3 传统村落的文化构成——人与村 |
1.2 相关概念分析 |
1.2.1 民间信仰文化 |
1.2.1.1 民间宗教 |
1.2.1.2 庙宇——民间信仰文化的物化产物 |
1.2.2 传统村落 |
1.3 研究综述 |
1.3.1 民间信仰文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3.2 传统村落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综述 |
1.4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文献资料收集法 |
1.5.1.2 田野调查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神的居所:豫中地区传统村落庙宇建筑调查与分析 |
2.1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中的庙宇建筑 |
2.1.1 豫中地区概况 |
2.1.2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2.1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 |
2.1.2.2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
2.1.3 庙宇建筑构成 |
2.2 传统村落庙宇中的民间信仰文化 |
2.2.1 民间信仰文化的溯源及发展演变 |
2.2.1.1 民间信仰文化的由来和形成 |
2.2.1.2 民间信仰文化的兴盛 |
2.2.1.3 民间信仰文化的发展 |
2.2.2 民间信仰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
2.2.2.1 民间信仰文化的特点 |
2.2.2.2 民间信仰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
2.2.3 民间信仰文化的现状分析 |
2.3 豫中地区民间信仰文化的构成 |
2.3.1 血缘性的家族分布与仪式 |
2.3.2 地域性的庙宇分布与仪式 |
2.3.3 人生礼仪和其他各种祭祀的分布与仪式 |
3 人的居所: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分析 |
3.1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演变及影响因素 |
3.1.1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演变 |
3.1.2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 |
3.1.2.1 自然环境 |
3.1.2.2 社会环境 |
3.2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构成要素 |
3.2.1 环境要素 |
3.2.2 空间要素 |
3.2.2.1 街巷 |
3.2.2.2 院落 |
3.2.2.3 节点 |
3.2.3 民居建筑要素 |
3.3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特点 |
3.3.1 “集聚型”空间格局特点 |
3.3.2 “形散神聚”型空间格局特点 |
3.3.3 “带状”型空间格局特点 |
4 人与神的居所:民间信仰文化对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作用与影响 |
4.1 民间信仰文化与村落精神的关系 |
4.1.1 村民的向心性 |
4.1.2 村落的文化性 |
4.2 民间信仰文化与村落布局的关系 |
4.2.1 庙宇的选址原则和方法 |
4.2.2 庙宇在村落中的位置 |
4.2.2.1 位于村落的内部 |
4.2.2.2 位于村落的外围 |
4.2.2.3 位于村落的制高点 |
4.2.3 庙宇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
4.3 民间信仰文化与村落街巷格局的关系 |
4.3.1 村落街巷的构成要素 |
4.3.2 村落街巷的功能与分布特点 |
4.3.3 村落街巷的结构关系 |
4.4 民间信仰文化与村落公共空间的关系 |
4.4.1 村落公共空间概念 |
4.4.2 庙宇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要素和特征 |
4.4.3 庙宇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影响 |
4.4.3.1 庙宇的“强中心式”作用 |
4.4.3.2 庙宇的“多中心式”作用 |
4.4.3.3 庙宇的“弱中心均匀式”作用 |
5 设计实践: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的民间信仰空间探析——以郏县姑嫂寺村、登封柏石崖村为例 |
5.1 传统村落民间信仰空间再利用的原则 |
5.2 姑嫂寺村保护发展规划中的民间信仰空间探析 |
5.2.1 传统村落现状分析 |
5.2.1.1 传统村落概况 |
5.2.1.2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
5.2.2 村落民间信仰空间的再利用设计 |
5.2.2.1 总体布局 |
5.2.2.2 庙宇建筑的保护 |
5.2.2.3 仪式空间的营造 |
5.3 柏石崖村保护发展规划中的民间信仰空间探析 |
5.3.1 传统村落现状分析 |
5.3.1.1 传统村落概况 |
5.3.1.2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
5.3.2 村落民间信仰空间的再利用设计 |
5.3.2.1 村落总体序列 |
5.3.2.2 庙宇建筑的保护 |
5.3.2.3 仪式空间的营造 |
6 结语 |
6.1 民间信仰文化作为研究传统村落的新视角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豫中地区带“庙”“寺”名称的村落 |
附录B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名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气候条件的豫中地区既有县级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技术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研分析法 |
1.4.3 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法 |
1.5 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2 绿色医院建筑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
2.1 绿色医院建筑的概念 |
2.2 绿色医院建筑的发展现状 |
2.3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
2.3.1 国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
2.3.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2.3.3 建筑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
2.4 既有医院建筑绿色化改造 |
2.4.1 既有医院建筑绿色化改造目标 |
2.4.2 既有医院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
本章小结 |
3 豫中地区气候特征及县级医院建筑现状分析 |
3.1 豫中地区的气候特征 |
3.1.1 豫中地区气候条件 |
3.1.2 豫中地区过渡性气候条件 |
3.2 豫中地区县级医院建筑分布及规模 |
3.2.1 豫中地区区域范围及县级医院的分布 |
3.2.2 豫中地区县级医院调研 |
3.2.3 豫中地区县级医院规模 |
3.3 豫中地区县级医院建筑现状 |
3.3.1 县级医院总体布局特征 |
3.3.2 县级医院建筑单体形式 |
3.3.3 围护结构现状 |
3.3.4 县级医院建筑的能耗特征 |
3.3.5 可再生能源利用状况 |
3.4 豫中地区县级医院建筑绿色改造项目实施现状 |
3.4.1 院方及地方政府对医院建筑绿色化改造的认知不足 |
3.4.2 建筑节能标准规范和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 |
3.4.3 缺乏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和能耗评估体系 |
3.4.4 资金来源及后期管理不足 |
本章小结 |
4 既有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技术与实施策略 |
4.1 既有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技术 |
4.1.1 外部场地环境改造 |
4.1.2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
4.1.3 室内环境质量优化 |
4.1.4 可再生能源利用 |
4.1.5 设备及动能系统改造 |
4.2 既有医院建筑绿色改造实施策略 |
4.2.1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建筑 |
4.2.2 绿色改造技术施工政策法规和制度 |
4.2.3 实现绿色改造项目成本管理的动态控制 |
4.2.4 绿色改造项目运行管理...合同能源管理 |
本章小结 |
5 宝丰县中医院绿色改造实践 |
5.1 宝丰县中医院现状 |
5.1.1 项目简介 |
5.1.2 生态环境现状 |
5.2 绿色节能改造措施 |
5.2.1 室外环境改造 |
5.2.2 建筑围护结构改造 |
5.2.3 室内环境质量改造 |
5.2.4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2.5 设备及照明系统改造 |
5.2.6 绿色改造资金来源及运营管理 |
5.2.7 绿色改造环保措施 |
5.3 绿色改造效果及改造经济性分析 |
5.3.1 改造效果分析 |
5.3.2 改造经济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优化研究 ——以河南宝丰县中央滨水绿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滨水区文化价值的审视 |
1.1.2 绿道理论的发展 |
1.2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 |
1.2.2 滨水绿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滨水绿道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
1.5.2 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文化研究 |
1.5.3 小结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2.1 我国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和主要问题 |
2.1.1 我国城市滨水绿道规划现状概况 |
2.1.2 我国城市滨水绿道的规划设计重点 |
2.1.3 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问题梳理 |
2.2 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的人文价值取向 |
2.3 文化视角下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 |
2.3.1 城市滨水绿道中城市文化内涵的多元性缺失 |
2.3.2 城市滨水绿道中城市文化内涵层次性的缺失 |
2.3.3 城市滨水绿道中城市文化的空间结构性缺失 |
2.3.4 城市滨水绿道中城市文化的整体性缺失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在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 |
3.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内容与应用 |
3.1.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认知基础 |
3.1.2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基本内容 |
3.1.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组织机理 |
3.1.4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解析与应用 |
3.2 城市滨水绿道与城市文化的关系辨析 |
3.2.1 城市滨水绿道的类型与特征 |
3.2.2 城市滨水绿道的文化学认知 |
3.2.3 城市滨水绿道对于城市文化的意义 |
3.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应用于滨水绿道景观规划的意义 |
3.3.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尺度转换 |
3.3.2 城市滨水绿道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对位关系 |
3.3.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对滨水绿道景观规划的指导意义 |
3.4 相关案例研究借鉴 |
3.4.1 北京营城建都滨水绿道规划设计 |
3.4.2 上海“西岸文化走廊”规划 |
3.4.3 松江河滨水绿道景观规划 |
3.4.4 总结与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滨水绿道景观规划优化策略 |
4.1 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滨水绿道景观规划可行性评估 |
4.1.1 城市层面的空间文化结构的解读 |
4.1.2 城市滨水绿道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定位 |
4.2 城市滨水绿道空间文化目标体系构建 |
4.2.1 城市滨水绿道空间文化目标设立原则 |
4.2.2 城市滨水绿道空间文化目标体系构建 |
4.3 宏观策略——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融合 |
4.3.1 梳理城市空间文化要素 |
4.3.2 盘点城市空间文化单元 |
4.3.3 选择宏观空间文化结构模式 |
4.4 中观策略——场地空间文化结构再生 |
4.4.1 挖掘滨水绿道空间文化要素 |
4.4.2 划分滨水绿道空间文化单元 |
4.4.3 构建滨水绿道中观空间文化结构 |
4.5 微观策略——景观空间文化氛围营造 |
4.5.1 滨水绿道景观要素控制 |
4.5.2 滨水绿道空间文化单元营造 |
5 实施途径——以宝丰县中央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5.1 项目规划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规划目标定位 |
5.1.3 现有规划方案解读 |
5.1.4 存在的问题 |
5.2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应用可行性研究 |
5.2.1 宝丰县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读 |
5.2.2 项目场地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关系分析 |
5.3 宝丰县滨水绿道空间文化目标体系构建 |
5.4 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优化策略落实 |
5.4.1 项目总体定位——落实宏观策略 |
5.4.2 景观结构布局——落实中观策略 |
5.4.3 空间细化设计——落实微观策略 |
6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河南地区景观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2.1 实地调查法 |
1.5.2.2 问卷调查法 |
1.5.2.3 访谈调查法 |
1.5.3 数据图表法 |
1.5.4 归纳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河南地区景观植物生长条件和城市园林绿化概述 |
2.1 河南地区景观植物生长条件概述 |
2.1.1 基本概况 |
2.1.2 地理位置、地貌特征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条件 |
2.1.5 水文条件 |
2.2 城市园林绿化概述 |
2.2.1 公园、游园绿地 |
2.2.2 道路绿地 |
2.2.3 单位附属绿地 |
2.2.4 居住区绿地 |
2.2.5 生产绿地 |
3 河南地区景观植物配置 |
3.1 理论依据 |
3.1.1 美学原理 |
3.1.2 生态学原理 |
3.1.3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3.2 河南地区景观植物的配置原则 |
3.2.1 多样性 |
3.2.2 艺术性 |
3.2.3 兼顾性 |
3.2.4 文化性 |
3.2.5 生态性 |
3.2.6 科学性 |
3.2.7 经济性 |
4 现状及问题 |
4.1 河南地区景观植物调查 |
4.1.1 河南地区常用景观植物 |
4.1.2 河南地区特有植物 |
4.1.2.1 概述 |
4.1.2.2 分类 |
4.1.2.3 特点 |
4.2 河南地区景观植物组成种类及应用分析 |
4.2.1 河南地区景观植物组成种类分析 |
4.2.2 河南地区景观植物在城市中的应用分析 |
4.2.3 河南地区景观植物在城市中的应用评价 |
4.2.4 河南地区城市园林绿化调查情况统计 |
4.3 河南地区景观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3.1 问题 |
4.3.1.1 植物应用的种类少 |
4.3.1.2 盲目引进名贵树种 |
4.3.1.3 各地区景观设计大同小异 |
4.3.1.4 管理养护水平较低 |
4.3.2 原因 |
4.3.2.1 城市园林植物规划缺乏系统性 |
4.3.2.2 园林绿化中未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
4.3.2.3 景观设计缺乏艺术、文化、地域特色 |
4.3.2.4 景观植物监管、保护制度不健全 |
5 应用建议 |
5.1 编制城市园林植物规划 |
5.2 鼓励选用适宜的河南景观植物品种 |
5.3 加强河南地区文化和景观植物内涵建设 |
5.4 完善并严格执行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设计的绿化工程竣工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验收的绿化工程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平顶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平顶山市基本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地质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概况 |
2.3.1 河流水系 |
2.3.2 水资源量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4.1 水资源开发情况 |
2.4.2 现状用水水平 |
2.4.3 农业用水现状 |
2.4.4 工业用水现状 |
2.4.5 平顶山市区及城镇供水现状 |
2.4.6 用水指标比较 |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2.5.1 管理体制不顺,节水投入不足 |
2.5.2 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
2.5.3 开发利用困难,用水效率低下 |
2.5.4 法规体系不全,节水意识不强 |
2.5.5 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
3 平顶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目标和任务 |
3.1 规划范围及水平年 |
3.1.1 规划范围 |
3.1.2 规划水平年 |
3.2 规划目标 |
3.2.1 规划目标 |
3.2.2 主要行业节水目标 |
3.3 主要任务 |
3.3.1 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体系 |
3.3.2 节水型经济社会结构体系 |
3.3.3 节水型工程技术体系 |
3.3.4 节水型行为规范体系 |
4 水资源供需平衡及节水潜力分析 |
4.1 需水预测 |
4.1.1 人口发展预测 |
4.1.2 经济发展预测 |
4.1.3 需水量预测 |
4.2 可供水量预测 |
4.2.1 基准年可供水量分析 |
4.2.2 规划年可供水量 |
4.2.3 可供水量预测汇总 |
4.3 供需平衡分析 |
4.3.1 基准年供需平衡计算分析 |
4.3.2 强化节水方案下供需分析 |
4.4 节水潜力分析 |
4.4.1 现状节水水平 |
4.4.2 节水潜力分析 |
5 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方案与措施 |
5.1 农业节水 |
5.1.1 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 |
5.1.2 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田间节水 |
5.1.3 推行村镇集中供水 |
5.2 工业节水 |
5.3 生活节水 |
5.3.1 合理进行城镇建设布局,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 |
5.3.2 加强供水和公共用水管理,推广节水器具 |
5.4 非常规水源利用 |
5.4.1 城市再生水利用 |
5.4.2 雨水综合利用 |
5.4.3 矿井水利用 |
5.5 重点节水工程 |
5.5.1 农业节水重点工程 |
5.5.2 工业节水重点工程 |
5.5.3 城镇生活节水重点工程 |
5.5.4 非常规水源利用重点工程 |
5.5.5 能力建设工程 |
6 平顶山市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
6.1 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
6.1.1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
6.1.2 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
6.1.3 完善计划用水管理制度 |
6.1.4 健全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6.1.5 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制度 |
6.1.6 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
6.1.7 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 |
6.2 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措施 |
6.2.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
6.2.2 完善节水法律法规 |
6.2.3 扩大投融资渠道,建立投融资长效机制 |
6.2.4 建立和完善监督考核制度 |
6.2.5 构建全方位的公众参与机制 |
7 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效果评价 |
7.1 经济效益 |
7.1.1 农业节水投入效益分析 |
7.1.2 工业及城市节水投入效益分析 |
7.2 社会效益 |
7.3 生态环境效益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四、宝丰县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豫中传统村落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黄雪红.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2]经济转型期城市新区中央公园发展趋势及构建策略研究 ——以辉县市城南新区中央公园规划设计为例[D]. 李萌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宝丰县马街村为例[D]. 罗帅鹏. 河南大学, 2020(02)
- [4]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康养型农旅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团汀村为例[D]. 邹苗.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及景观优化设计[D]. 李彦鹏.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6]民间信仰文化影响下的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探研[D]. 王露. 郑州大学, 2019(08)
- [7]基于气候条件的豫中地区既有县级医院建筑绿色改造技术与策略[D]. 刘路静. 郑州大学, 2018(03)
- [8]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优化研究 ——以河南宝丰县中央滨水绿道规划为例[D]. 陈成楚伊. 重庆大学, 2018(04)
- [9]河南地区景观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 牛艳君.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10]平顶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D]. 胡宏立. 郑州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