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耿世民教授荣获PIAC金奖(论文文献综述)
黄春宇,单颖文[1](2015)在《让“死”文字死而复“生”》文中指出死亡已成定局,并且不可逆转,但是出于考古、宗教或是学术的需要,这些存在于古代的语言文字又被赋予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梵文、巴利文、西夏文、契丹文、回鹘文、吐火罗文……尽管都有辉煌的过去,但现在,它们与热闹的世界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古老的中国出现过很?
艾比布拉·阿布都沙拉木[2](2014)在《刀郎人—对维吾尔族一个特殊文化群体的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被沙漠和戈壁包围的塔里木内陆河两岸的狭长绿洲带上,生活着维吾尔族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被称之为“刀郎人”。现代刀郎人集中居住在叶尔羌河、提孜纳甫河、喀什河、阿克苏河、和田河,以及这些河流汇成的塔里木河等河流两岸的绿洲,同时分布在塔里木河下游的沙雅、轮台、库尔勒等地。由于闭塞的自然地理环境,刀郎人与外界交流不便,导致刀郎人在生活习俗、性格特点、乐舞艺术等方面与其他的维吾尔族形成了一些区别,这些区别以“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刀郎民俗”等形态体现在刀郎人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并赋予了刀郎人“维吾尔族中一个特殊文化群体”的身份。本文主要把刀郎人聚居的,被称为“刀郎地区”的麦盖提、阿瓦提、巴楚三县的刀郎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文中所涉及的诸项内容,通过走进刀郎地区,感受刀郎人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关注刀郎人的存在精神、生活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法则、艺术情趣,了解作为刀郎人历史文化百科全书的“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欣赏“刀郎热西姆”等,最终对“刀郎”形成较系统地认识。我认为dolan有“本义的刀郎”和“时尚的刀郎”两层含义。“本义的刀郎”指的是生活在被称作“刀郎地区”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三县以及分布在塔里木河两岸的刀郎维吾尔人及其文化。在2004年“时尚的刀郎”出现之前,只有“本义的刀郎”这一概念。“时尚的刀郎”指的是歌手罗林的艺名并随之打响的文化品牌。“本义的刀郎”和“时尚的刀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刀郎”不仅是一个实体的存在又是一个文化的存在。“本义的刀郎”所代表的刀郎维吾尔人是维吾尔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刀郎”又是以比较独特的文化特征区别于其他维吾尔族群体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刀郎维吾尔人特有的文化形态和个性,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一种价值的延续,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文化存在,是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优势资源。刀郎文化不是独立的文化系统,而是整体维吾尔族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刀郎维吾尔人的祖先共同创造了刀郎文化,刀郎维吾尔人的后代共同传承着刀郎文化。此外,本文从整体的角度对刀郎地区所拥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分类界定,揭示出刀郎文化资源的悠久性和丰富性,并对刀郎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以及开发空间和可能性进行了探索。刀郎文化地域辐射面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本文只关注到了刀郎维吾尔人最集中的被称作“刀郎地区”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三县,最终成果很难体现维吾尔族刀郎文化全貌。故本文只能算是对整体维吾尔族刀郎文化进行研究的一个起点。
王霞[3](2011)在《汉语是如何表达序数范畴的》文中提出本文在多样性研究与倾向性研究相结合的视点下,按照由面到点、突出典型、逐步深入的思路,运用形式与语义互证、定性与定量配合的方法,研究汉语序数范畴的表达。所有研究建立在1400万字的汉语普通话语料统计的基础上,细致地分析了汉语序数范畴的语义构成基础和序数参照的类别,详实地描写了汉语序数范畴的三大表达形式。全文把研究重点放在序数语法表达式上,揭示了它在句法、语义上的诸多特征,探讨了它的典型性问题,并以“第”和量词的隐现为视点寻找不同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区分点,最后概括了汉语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共性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既重视语言事实的细致分析,也重视理论、方法的探求,建立了一个较科学的汉语序数表达系统,提出了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判定标准,构建了一个分层级的典型性评估体系,得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语言规律。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简要阐述序数的性质及其语言表达,介绍汉语序数范畴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思路、语料来源和处理方式。第二章探讨汉语序数的语义构成基础和序数参照。结合汉语序数表达的基本形式和词典解释,概括序数范畴的语义构成基础,即序数建立在同一集合中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序数参照是指构成序数时所依据的标准,包括空间、时间、地位、编号四类,它具有单一性与混合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等特征。第三章探讨汉语的三大序数表达式。在分析已往的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以表达手段作为分类标准,将序数表达式归纳为三类,即序数词汇、语法、缩略表达式。序数词汇表达式包括数字型词汇表达式和非数字型词汇表达式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系列性直接表序式、非系列性直接表序式、系列性间接表序式和非系列性间接表序式。序数缩略表达式从缩略手段看包括顺序缩略式和逆序缩略式,从序数性成分的多少看包括单层缩略式和多层缩略式。根据语料统计、定性分析、历史考察和跨语言的简单比较,发现序数语法表达式在三种表达式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后文把研究重点定位在序数语法表达式上。第四章探讨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类别及其基本特征。首先讨论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形式和语义上的判定标准;其次讨论序数语法表达式对数词、数词串及数字书写形式的选择;再次根据语法手段的不同把序数语法表达式归纳为三类,即专门性标记式、语序式、弱标记式,并进一步根据构成成分、受限情况划分出若干次类;最后概括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基本特征。第五章探讨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认知语义特征及表示序数的条件。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以序数与基数的对比为视点,从语义特征、认知等角度进一步做出细化的、延伸性的分析。首先讨论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对比性、数量性、序列性等必有语义特征和定位性、命名性等可有语义特征;其次从句法、语义、认知等角度确定序数语法表达式典型性的评估指标,建立多层级的典型性评估体系,利用分层级的评估体系,结合数据统计,评估相应层级的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典型性程度,排出典型性等级序列;最后分析序数语法表达式表示序数的句法、语义条件。第六章对汉语的序数语法表达式进行专题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一)分析序数短语的连用形式和连用项之间的语义关系。(二)描写“第+数/数字串”与相关语言成分构成的序数短语。(三)探讨“第”字序数短语里“第”的隐现机制。制约“第”隐现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强制性影响因素,包括“第”的语义功能及句法作用、序数参照的类别及变化;另一类是倾向性影响因素,包括表数成分的类别及数目大小的影响、序数域的诱导、非序数性句法成分的干扰、语用动机的驱使等。其中,强制性影响因素是对“第”的隐匿范围的限定和对可能隐匿“第”的八类序数短语的考察,倾向性影响因素不仅是对可能隐匿“第”的八类序数短语的考察,也是对被强制性影响因素所排除的情况的进一步考察,揭示突破句法语义强制作用的条件和原因。(四)探讨序数短语里量词的隐现机制。制约量词隐现的因素有量词的类别和语义功能、名词性成分的离散性与非离散性、名词性成分的光杆与非光杆形式、数词词语的差异、认知倾向、序数参照的类别及变化、命名性差异等。量词的隐匿说明一点,形式与语义的匹配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在语义自足的前提下,可以突破数名组合必须带量词的句法强制作用,即句法上起强制作用、语义上不起强制作用、只起显量作用的个体量词可以隐匿。(五)探讨“第一”映射高程度、“第二”映射类似的条件,并与相关格式进行比较。第七章对序数语法表达式进行跨方言、跨语言的比较。首先考察汉语方言的序数语法表达式,包括强标记式和弱标记式两大类,其中强标记式包括专门性标记式、语序式、重叠式;其次考察中国民族语言的序数语法表达式,包括强标记式和弱标记式两大类,其中强标记式包括专门性标记式、语序式、重叠式、内部屈折式、复合标记式;最后揭示汉语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共性特征。第八章是结语。首先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作了简单的回顾;其次阐述研究中得到的几点启示;最后指出文章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
柴彦芳[4](2012)在《蒙古族吹管乐器“冒顿潮尔”之考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吹管乐器“冒顿潮尔”自上世界八十年代发现与新疆阿拉泰蒙古族自治乡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广阔的新疆大地上诸多民族都有与其相似的吹管乐器。这种形制古朴演奏方法独特吹管乐器对于我们探索吹管乐器的渊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但是前人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冒顿潮尔”与“胡笳”的关系上和诸多相类乐器族属方面,扩大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忽略共同点,将各类乐器孤立研究。而针对“冒顿潮尔”渊源的研究非常有限。笔者本文还是从“冒顿潮尔”与“胡笳”关系的等基本问题入手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冒顿潮尔”的历史渊源。基于此,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冒顿潮尔”与“胡笳”,在前人有关于形制、演奏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从两者名称的含义和音乐线索方面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通性,进一步夯实了“冒顿潮尔”就是“胡笳”的观点;第二章“冒顿潮尔”相类乐器的考察,笔者将新疆地区和笔者采风、查阅到许多国外的与“冒顿潮尔”想类乐器进行比较,这些乐器不仅在形制和演奏方法方面相似,就连乐器名称都是几乎都是一致的,因此虽然地处不同国家分属不同民族的这些乐器实际上是同一类乐器在不同地区的遗存,也是同一文化源在不同地域的传播和发展。第三章“冒顿潮尔”渊源试探,结合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地理学等相关资料,认为中国是“冒顿潮尔”相类乐器的文化源头,“冒顿潮尔”是在龠类乐器体系一个重要的支流。“冒顿潮尔”与“夏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承载这类音乐文化蒙古族极有可能是继承了夏王朝的遗风。
钟慧笑[5](2005)在《宁静致远 淡泊自甘——记新中国第一代民族语文学家、“国际知名学者奖”、“PIAC”金奖获得者耿世民教授》文中提出
张定京[6](2001)在《耿世民教授荣获PIAC金奖》文中研究表明
张定京[7](2000)在《中央民族大学耿世民教授荣获PIAC金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耿世民教授荣获PIAC金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耿世民教授荣获PIAC金奖(论文提纲范文)
(2)刀郎人—对维吾尔族一个特殊文化群体的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由来、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
第一章 “刀郎”(dolan)与“刀郎人” |
第一节 “刀郎”(dolan)的语源与语义 |
第二节 “刀郎人”的历史渊源 |
第三节 “刀郎人”的内涵与外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走进“刀郎”地区 |
第一节 离塔克拉玛干最近的绿洲——麦盖提县央塔克乡田野点 |
第二节 古老的胡杨林中间的社区——巴楚县阿瓦提镇田野点 |
第三节 阿克苏河畔的村庄——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田野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刀郎人”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狩猎业和渔业 |
第二节 畜牧业——作为宠物的“刀郎羊” |
第三节 农业 |
第四节 民间贸易 |
第五节 传统手工技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刀郎人”的婚姻家庭与社会关系 |
第一节 婚姻习俗 |
第二节 木屋居住结构与家庭关系 |
第三节 亲属关系与称谓 |
第四节 “绿洲”社会结构与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刀郎人”的语言特征 |
第一节 底层语言遗迹 |
第二节 近代主体语言变迁 |
第三节 现代多元语言交融 |
第四节 现代刀郎人的语言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刀郎人”的生死观与信仰 |
第一节 送葬和停尸 |
第二节 灯观念 |
第三节 宗教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刀郎麦西热甫 |
第一节 刀郎麦西热甫的种类 |
第二节 刀郎麦西热甫的组织结构——“依格提毕西” |
第三节 刀郎麦西热甫的功能分析 |
第四节 刀郎麦西热甫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刀郎木卡姆 |
第一节 刀郎木卡姆的特殊载体——刀郎乐器 |
第二节 刀郎人演艺生活 |
第三节 刀郎木卡姆的社会功能 |
第四节 刀郎木卡姆与刀郎麦西热甫的关系及其音乐特点 |
第五节 刀郎木卡姆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刀郎画(热西姆) |
第一节 刀郎画的产生 |
第二节 刀郎画的风格及特征 |
第三节 刀郎画家的创作活动 |
第四节 刀郎人对刀郎画的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刀郎人”及“刀郎文化” |
第一节 “时尚的刀郎”与“本义的刀郎” |
第二节 刀郎人文化特征的当代诠释 |
第三节 刀郎人的“自我”与“他者”认同 |
第四节 刀郎人文化的整体性解读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汉语是如何表达序数范畴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序数范畴与序数表达式 |
1.1.1 序数是一种语义语法范畴 |
1.1.2 序数表达式 |
1.2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2.1 数词的研究现状 |
1.2.2 序数表达的研究现状 |
1.2.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语料来源与处理方式 |
1.4.1 语料选择原则 |
1.4.2 语料来源 |
1.4.3 语料处理方式 |
第二章 汉语序数的语义构成基础和序数参照 |
2.1 序数的语义构成基础 |
2.1.1 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事物 |
2.1.2 相互联系的事物属于同一集合 |
2.1.3 同一集合中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具有可比性和次序性 |
2.2 序数参照 |
2.2.1 空间参照 |
2.2.2 时间参照 |
2.2.3 地位参照 |
2.2.4 编号参照 |
2.2.5 序数参照的单一性与混合性 |
2.2.6 序数参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的三种序数表达式 |
3.1 序数表达式的分类 |
3.1.1 以表达手段作为分类标准的可行性 |
3.1.2 表达序数的语言手段及相应的表达式 |
3.2 序数词汇表达式 |
3.2.1 数字型词汇表达式 |
3.2.2 非数字型词汇表达式 |
3.2.3 序数词汇表达式的特征 |
3.3 序数语法表达式 |
3.4 序数缩略表达式 |
3.4.1 顺序缩略式与逆序缩略式 |
3.4.2 单层缩略式与多层缩略式 |
3.4.3 序数缩略表达式的特征 |
3.5 汉语序数表达式的特征 |
3.5.1 序数表达形式丰富多样 |
3.5.2 序数表达式具有原型范畴特征 |
3.5.3 以序数语法表达式为主导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类别及其基本特征 |
4.1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内涵和外延 |
4.1.1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内涵 |
4.1.2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判定标准 |
4.1.3 与相关现象的区分 |
4.2 序数语法表达式里的数词 |
4.2.1 数词"一"的义项及分工 |
4.2.2 数词"几"的义项及分工 |
4.2.3 数词"二"与"两"的义项及分工 |
4.2.4 整数词语与数字串 |
4.2.5 数字的书写形式 |
4.3 表达序数的语法手段与相应的语法表达式 |
4.3.1 专门性标记手段与专门性标记式 |
4.3.2 语序手段与语序式 |
4.3.3 弱标记手段与弱标记式 |
4.4 专门性标记式 |
4.4.1 附着性语法标记式"第+数" |
4.4.2 附着性语法标记式"第+数字串" |
4.4.3 附着性语法标记式"初2+数" |
4.4.4 附着性语法标记式"老2+数" |
4.4.5 附着性准语法标记式"数+来/则/其" |
4.4.6 附着性词汇标记式"头2+数+量/名" |
4.4.7 附着性词汇标记式"小2+数" |
4 .4.8组配性词汇标记式"数+号" |
4.4.9 组配性词汇标记式"数字串+号" |
4.4.10 组配性词汇标记式"前/后+数+量/名" |
4.4.11 组配性词汇标记式"上/下+数+量/名" |
4.4.12 书写符号标记式 |
4.5 语序式 |
4.5.1 数词词语后置式"X+数" |
4.5.2 数字串后置式"X+数字串" |
4.5.3 干支后置式"名+干支" |
4.5.4 字母后置式"名+字母" |
4.6 弱标记式 |
4.6.1 弱标记式"数+X" |
4.6.2 弱标记式"数字串+X" |
4.6.3 弱标记式"干支+X" |
4.6.4 弱标记式"字母+X" |
4.7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基本特征 |
4.7.1 形式多样化 |
4.7.2 不同表达式有不同分工 |
4.7.3 不同表达式的典型性不一致 |
4.7.4 专门性标记丰富,标序能力有级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认知语义特征及表示序数的条件 |
5.1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必有、可有语义特征 |
5.1.1 必有语义特征之一:对比性 |
5.1.2 必有语义特征之二:数量性 |
5.1.3 必有语义特征之三:序列性 |
5.1.4 可有语义特征之一:定位性 |
5.1.5 可有语义特征之二:命名性 |
5.1.6 从语义特征看序数语法表达式与相关现象的区分 |
5.2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典型性问题 |
5.2.1 多样性基础上的倾向性研究 |
5.2.2 三大序数语法表达式之间的典型性问题 |
5.2.3 三大序数语法表达式内部的典型性问题 |
5.2.4 序数语法表达式典型性问题考察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5.3 序数语法表达式表示序数的条件 |
5.3.1 构成成分的标示作用 |
5.3.2 近义词的分工 |
5.3.3 语法表达式特点的影响 |
5.3.4 序数域的诱导 |
5.3.5 非序数性语法成分的制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专题研究 |
6.1 序数短语的多项连用 |
6.1.1 紧接性连用式 |
6.1.2 临接性连用式 |
6.1.3 间隔性连用式 |
6.2 "第+数/数字串+X"的类别 |
6.2.1 第+数字串+量/名 |
6.2.2 第+数+量 |
6.2.3 第+数+名 |
6.2.4 第+数+动 |
6.2.5 第+数+形 |
6.2.6 第+数+大+X |
6.3 "第"字序数短语里"第"的隐现机制 |
6.3.1 可能隐匿"第"的"第+数/数字串+X"及隐现情况统计 |
6.3.2 "第"的语义功能及句法强制作用 |
6.3.3 四类序数参照及序数参照的变化 |
6.3.4 表数成分的类别及数目大小的影响 |
6.3.5 序数域的诱导 |
6.3.6 非序数性句法成分的干扰 |
6.3.7 语用动机的驱使 |
6.4 序数短语里量词的隐现机制 |
6.4.1 量词隐匿的几种情况 |
6.4.2 可以隐匿的量词及其语义功能 |
6.4.3 名词性成分的特征及光杆、非光杆形式 |
6.4.4 数词词语的影响 |
6.4.5 认知倾向的影响 |
6.4.6 四类序数参照及序数参照的变化 |
6.4.7 命名性的差异 |
6.5 "第一"、"第二"的引申 |
6.5.1 "第一"映射高程度 |
6.5.2 "第二"映射类似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跨方言、跨语言比较 |
7.1 汉语方言的序数语法表达式 |
7.1.1 专门性标记式 |
7.1.2 语序式 |
7.1.3 重叠式 |
7.1.4 弱标记式 |
7.1.5 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简单比较 |
7.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序数语法表达式 |
7.2.1 专门性标记式 |
7.2.2 语序式 |
7.2.3 重叠式 |
7.2.4 内部屈折式 |
7.2.5 复合标记式 |
7.2.6 弱标记式 |
7.2.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普通话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简单比较 |
7.3 汉语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共性特征 |
7.3.1 以专门性标记式为优势形式 |
7.3.2 VO型语言的专门性标记倾向于前置 |
7.3.3 语序式以数词词语后置为主 |
7.3.4 殊指性成分是重要的辅助性表达手段 |
7.3.5 较大数目序数倾向于使用语法表达式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蒙古族吹管乐器“冒顿潮尔”之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课题研究动的动机意义 |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目标 |
第一章 “冒顿潮尔”与“胡笳” |
第一节 “潮尔”的古今含义 |
一、 “潮尔”之古义 |
二、 “潮尔”之今义 |
第二节 “冒顿潮尔”之乐管形制 |
一、 文献中“冒顿潮尔”的形制 |
二、 民间遗存的“冒顿潮尔”的形制 |
三、 “冒顿潮尔”的制作方法 |
四、 “冒顿潮尔”的吹奏方法 |
第三节 “冒顿潮尔”与“胡笳”之关系 |
一、 “胡笳”与“冒顿潮尔”之本义 |
二、 “胡笳”与“潮尔潮尔”之乐曲分析 |
三、 “潮尔”就是“胡笳” |
第二章 “冒顿潮尔”相类乐器考察 |
第一节 图瓦人的“楚吾尔” |
一、 中国境内图瓦人的地理环境 |
二、 图瓦人的历史渊源 |
三、 楚吾尔的形制 |
四、 楚吾尔的乐曲 |
第二节 “斯布斯额”与“秋吾尔” |
一、 哈萨克族的“斯布斯额” |
二、 柯尔克孜族的“秋吾尔” |
第三节 国外相类乐器 |
一、 印度未知名的吹管乐器 |
二、 澳大利亚土着部落的吹管乐器“Didgeridoo” |
三、 中东地区的“Ney” |
第三章 “冒顿潮尔”的渊源探略 |
第一节 “冒顿潮尔”之来源 |
一、 “西来说”之由来 |
二、 “西来说”之驳论 |
三、 “贾湖骨龠”之证 |
第二节 “冒顿潮尔”之语音来源 |
一、 汉藏语系与阿尔泰语系的“亲戚”关系 |
二、 出走与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 |
第三节 “冒顿潮尔”与“夏龠” |
一、 夏代之疆域 |
二、 地理环境与文化迁移 |
三、 夏之音乐线索 |
四、 “冒顿潮尔”与“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宁静致远 淡泊自甘——记新中国第一代民族语文学家、“国际知名学者奖”、“PIAC”金奖获得者耿世民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勤奋执着:练就不凡的语言才能。 |
潜心治学:为中国突厥学赢得世界的尊重。 |
教书育人:在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
简单生活:一生只为爱执着。 |
知识链接 |
四、耿世民教授荣获PIAC金奖(论文参考文献)
- [1]让“死”文字死而复“生”[N]. 黄春宇,单颖文. 文汇报, 2015
- [2]刀郎人—对维吾尔族一个特殊文化群体的人类学考察[D]. 艾比布拉·阿布都沙拉木. 兰州大学, 2014(01)
- [3]汉语是如何表达序数范畴的[D]. 王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9)
- [4]蒙古族吹管乐器“冒顿潮尔”之考察研究[D]. 柴彦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5]宁静致远 淡泊自甘——记新中国第一代民族语文学家、“国际知名学者奖”、“PIAC”金奖获得者耿世民教授[J]. 钟慧笑. 中国民族教育, 2005(06)
- [6]耿世民教授荣获PIAC金奖[J]. 张定京.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01)
- [7]中央民族大学耿世民教授荣获PIAC金奖[J]. 张定京. 民族语文,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