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十大统计新闻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万青叶[1](2015)在《外部公司治理与股东财富最大化 ——基于国美电器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司治理”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的文献有许多,但是,它们的研究对象或者关注范围一般都只是针对内部公司治理这一领域,而较少谈及外部公司治理。目前,对于外部公司治理的界定还存在意见分歧,对一些关键概念仍缺乏较为统一的表述,外部公司治理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研究仍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很少有学者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本文以国美电器为研究对象,就并购市场、媒体监督、机构投资者三个方面分析了国美电器的外部公司治理情况,并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全新视角探析了外部公司治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本文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介绍和概括,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界定了公司治理、内部公司治理以及外部公司治理的概念与构成,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第三章简单介绍了国美电器的发展概况,对国美控制权之争始末进行了回顾,最后详细分析了国美电器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第四章是本文重点研究内容,分别从并购市场、媒体监督、机构投资者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国美电器的外部公司治理情况及其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影响。第五章是结语,本章立足于上述分析结果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思考,最后阐明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并购活动,会对股东财富最大化产生负面影响;媒体对企业的监督能够起到提升企业价值、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作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实现。
吴佳珅[2](2012)在《框架理论视角下中西科技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科技新闻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发展。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研究对象,以这二者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文本为例,采用框架理论的分析研究方法,同时借鉴比较新闻学的相关理论,梳理近二十年以来两报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文本共237个,通过对于科技新闻报道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中西方科技新闻报道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进科技新闻报道提出若干建议。本文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共四章。总体结构是提出问题---论证分析---结论及建议。第一章是绪论,在对科技新闻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即自1990年以来二十年里,《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这两报对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科技新闻相关的报道呈现出各自的特点。第二章是研究方法,在框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框架分析内容,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样本。在宏观层面建构了版面、数量、主题以及体裁框架,在中观层面建构了新闻叙事和消息来源的研究,在微观层面分析了文本的标题、科学术语、以及倾向性的使用框架。第三章为研究发现,通过对抽取样本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为结论与启示。对于科技报道,笔者认为应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加强科技报道的力度和深度,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经验,重视人文主义。
闪晓宇[3](2011)在《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形式风格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的近现代回族报刊的范围设定为1908年至1949年之间,选取的标准是由回族人办报,阅报人群也主要是回族人,内容具有较多回族伊斯兰特色。写作内容方面最大限度地覆盖了报刊形式风格的各个方面,提炼出回族报刊具有重“论”的编辑思想,多用编后评论进行概括升华等特点。回族报刊面貌风格朴素端庄,报名与题词凸显出浓厚的民族宗教特色。回族报刊的办报团体具有特殊的构成方式,撰稿人多来自于学校团体和回族社会知识分子之间。回族报刊多出现周年纪念,回族人物、团体纪念,重大民族事件的回顾等具有较强的积淀意识和总结作用的专刊特号。报刊的出版营销形式采取了不同于一般社会报刊的义务办报和捐助、广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回族报刊突出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并紧紧围绕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展开,与同时期的社会大众报刊形成积极的互动与呼应,又不失个性特征。关于报刊形式风格的成因,笔者认为回族文化的特质与特殊文化诉求,是风格奠定的基础。新文化运动,抗日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与主流报刊的影响,是风格形成的环境诱因。报人的积极尝试与努力才是最终形成这种风格的强有力保障。三个方面的共同影响奠定了近现代回族报刊的特定形式与风格。
徐得鹏[4](2011)在《报纸定位与新闻呈现差异化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都市报的读者群,近几年来,不仅受到网络的瓜分,而且,同城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的进程中,很多省会城市都先后出现了“百报一版”的新闻同质化现象。而杭州的四家都市报在进行竞争时,却跳出了同质化的误区,从报纸的定位、报纸的内容、报纸的版面设计、报纸的发行方式及广告、报纸的服务方式等方面来突出自己的某些特征,寻找符合自己优势的市场,分别以不同的读者为服务对象,并通过各自的特色编织自己的读者网络,以此和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本研究将以在国内省会城市中,同城纸媒的新闻差异化态势基本成型的杭州都市报群为研究对象,对该报群的新闻差异化(包括信息量、本地新闻内容、本地新闻地域性特征、各类消息所占比例、版面编排方法、策划专栏、专刊、周末版设置等方面)进行文本的梳理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新闻差异化是都市报媒体定位的外在表征和结果,其实质是媒体定位不同,媒体定位的初衷通过新闻差异化得以实施,并体现于新闻操作的每个细枝末节。本研究将通过差异化新闻的实例证明,媒体定位与新闻差异化之间是怎样一种因果关系。用事实论证总结出,同城报群的发展,将沿着一条怎样的新闻操作路子向前推进。
张莹莹[5](2011)在《论报纸媒体报道中的汽车企业形象塑造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十多年国家汽车生产和消费政策的调整,中国汽车产业焕发出蓬勃活力,产销量成爆发式的增长,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09年,尽管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下,中国汽车产业仍然逆势上扬,产销量均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尽管中国产销名次上去了,但是从汽车企业、销售车型来看,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合资企业,本土企业被远远落在后面,而这不仅仅是产品质量的问题,还包括企业美誉度、口碑等企业形象的形成和传播。报纸作为企业形象传播的重要场所,对于企业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等极大影响着企业形成,企业也故意制造新闻以吸引媒体的吸引力。本文选取2004年—2010年《南方都市报》汽车版作为样本,并选取了三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广汽丰田;三家本土企业:奇瑞、吉利、比亚迪,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相关报道,来分析这六家企业在报纸媒体报道中所体现出来的形象。文中通过将报纸样本报道归类分析,从企业公益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形象、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企业环保形象、企业优秀文化形象、企业分析营销能力、企业负面报道分析等方面来分析报道中企业形象的形成,并以此对企业在塑造企业形象时,在报纸媒体中的报道提出建议。
安平印[6](2011)在《二○一○十大统计新闻评选结果揭晓》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记者安平印北京报道 由本报组织的2010年十大统计新闻评选结果日前揭晓。经国家统计局副司级以上领导投票评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010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等获选2010年全国十大统计新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010年1月1日正
安平印[7](2010)在《二○○九年十大统计新闻评选结果揭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记者安平印北京报道 2009年十大统计新闻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入选的十大统计新闻反映了2009年统计领域的重大新闻和重大事件。2009年十大统计新闻是由中国信息报社组织,经国家统计局副司级以上领导投票评选产生的。以下为按得票多少排列的2009年十大统计新闻。
高蓝星[8](2009)在《2008十大统计新闻评选结果揭晓》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十大统计新闻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入选的十大统计新闻反映了2008年统计领域的重大新闻和重大事件。2008年十大统计新闻是经国家统计局副司级以上领导投票评选产生的。以下为按得票多少排列的2008年全国十大统计新闻。 —— 我国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2008年2?
张宝贤[9](2002)在《2001年十大统计新闻揭晓》文中提出本报北京1月3日讯(记者 张宝贤)由本报组织,经过全国统计局长会议代表的评选,2001年全国十大统计新闻评选结果日前揭晓。 一、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宣布,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经济增
二、2001年十大统计新闻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十大统计新闻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外部公司治理与股东财富最大化 ——基于国美电器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外部公司治理 |
1.2.2 股东财富最大化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司治理 |
2.1.2 内部公司治理 |
2.1.3 外部公司治理 |
2.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契约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3 国美电器公司介绍 |
3.1 公司概况 |
3.2 国美控制权之争 |
3.3 国美内部公司治理结构 |
4 国美电器的外部公司治理 |
4.1 并购市场方面 |
4.1.1 并购活动概况 |
4.1.2 并购效果分析 |
4.2 媒体监督方面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分析结果 |
4.3 机构投资者方面 |
4.3.1 摩根大通 |
4.3.2 贝恩资产 |
5 结语 |
5.1 结论与思考 |
5.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框架理论视角下中西科技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梳理 |
二、 国外文献梳理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框架理论 |
第二节 比较新闻学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层次建构 |
第三章 两报呈现的科技新闻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宏观框架结构分析 |
一、 文本版面 |
二、 文本数量 |
三、 文本主题 |
四、 文本体裁 |
第二节 中观框架结构分析 |
一、 新闻叙事 |
二、 消息来源 |
第三节 微观框架结构分析 |
一、 新闻标题 |
二、 科学术语 |
三、 倾向性 |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3)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形式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课题来源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四) 国内外在该方向上的研究现状分析 |
(五) 研究方法 |
(六) 论文框架 |
(七) 论文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厘定 |
1.1.1 报刊风格 |
1.1.2 回族报刊的内涵和外延 |
1.1.3 报纸与期刊的形式划分 |
1.2 研究范本的遴选 |
第2章 回族报刊的形式风格分析 |
2.1 版面组配与版面符号 |
2.1.1 版面组配 |
2.1.2 版面符号 |
2.2 栏目设置 |
2.2.1 报纸栏目 |
2.2.2 期刊栏目 |
2.2.3 专号与特辑 |
2.3 报名与题词 |
2.3.1 报刊命名特色 |
2.3.2 报刊题词 |
2.4 其他风格形式 |
2.4.1 地域风格 |
2.4.2 办报团体形式 |
2.4.3 撰稿人形式 |
2.4.4 出版营销形式 |
2.4.5 发刊词、创刊词形式 |
第3章 回族报刊形式风格的成因 |
3.1 回族文化的特质与文化诉求 |
3.1.1 独特的饮食文化对回族报刊形式风格产生影响 |
3.1.2 多语种的交融——"混血"的语言文化 |
3.1.3 信仰文化的影响 |
3.2 时代精神与主流报刊的影响 |
3.2.1 新文化运动与抗日救亡时代精神的影响 |
3.2.2 主流报刊的影响 |
3.3 报人的积极尝试与努力开拓 |
3.3.1 组织翻译古兰、圣训 |
3.3.2 中国的阿拉伯语铅字印刷 |
3.3.3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办报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报纸定位与新闻呈现差异化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闻同质化带给报群的是弊大于利 |
1.1.2 新闻同质化源于读者定位趋同 |
1.1.3 只有正确的读者定位才能破解同质化实现差异化 |
1.2 国内关于“媒体定位”和“差异化”的调查研究 |
1.2.1 关于媒体定位的研究 |
1.2.2 关于差异化的研究 |
1.2.3 关于媒体定位的研究成果 |
1.2.4 关于差异化概念的确立 |
1.2.5 关于报纸差异化竞争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2. 对杭州报群的四家主要报纸的内容分析 |
2.1 头版综合对比分析 |
2.1.1 杭城四家都市报头版差异化基本形成 |
2.1.2 头版传达的信息各不同 |
2.2 版面设置的对比分析(文娱、体育、要闻、国内、国际等版面的分布) |
2.3 专刊的对比分析 |
2.3.1 摄影专刊的对比分析 |
2.3.2 教育专刊的对比分析 |
2.3.3 网络专刊的对比分析 |
2.3.4 健康专刊的对比分析 |
2.4 新闻地域性的对比分析 |
2.5 同源新闻的对比分析 |
2.5.1 同源新闻标题对比分析 |
2.5.2 同源新闻采写方式的对比分析 |
2.6 报纸的宣传语的对比分析 |
2.6.1 都市快报——亲和力悦读求异 |
2.6.2 钱江晚报——强势以质和量取胜 |
2.6.3 青年时报——以科教新闻见长重点新闻做大 |
2.6.4 今日早报——报纸的报眼财经和娱乐 |
3. 报纸定位的对比分析及其与新闻差异化的关联 |
3.1.头版差异化与报纸定位的关联度 |
3.1.1.个性化头版是报纸的新闻评价和倾向 |
3.1.2.《都市快报》头版倾向公务员、民众 |
3.1.3.《钱江晚报》头版重视视觉元素 关注社会生活 |
3.1.4 《今日早报》头版着眼杭州人 理财好手 |
3.1.5.《青年时报》头版关注咋乐咋玩 |
3.2.版面编排与报纸定位的关联度 |
3.2.1.版面编排 就是想让谁先看 先看哪个版 |
3.2.2.《都市快报》国内时政版为先 |
3.2.3.《钱江晚报》看完社会看省内 |
3.2.4.《今日早报》立足财经证券版 |
3.2.5.《青年时报》文娱版最抢眼 |
3.2.5.《青年时报》文娱版最抢眼 |
3.3.专刊与报纸定位的关联度 |
3.3.1.专刊基于专门化细分化概念而生 |
3.3.2.摄影专刊:《都市快报》重审美 《今日早报》现场纪实 |
3.3.3.文教专刊:《青年时报》大学生最爱 《钱江晚报》关注高科技 |
3.3.4.网络互动专刊:《青年时报》看微博 |
3.3.5.健康专刊:《都市快报》只顾青年人 |
3.4.新闻区域性与报纸定位的关联度 |
3.4.1 新闻区域性与报纸定位的关联度 |
3.4.2.《钱江晚报》区域化态势成形 |
3.5.同题新闻与媒体定位的关联度 |
3.5.1.同题新闻文本解构可借鉴叙事学理论 |
3.5.2.报纸宣传语与媒体定位的关联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5)论报纸媒体报道中的汽车企业形象塑造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 |
1.4 文献回顾 |
2 企业与媒介及公众的关系概述 |
2.1 企业形象概述 |
2.2 企业与媒介的关系 |
2.3 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
3 《南方都市报》相关报道样本分析 |
3.1 汽车行业介绍 |
3.2 汽车样本企业介绍 |
3.3 《南方都市报》相关报道样本分析 |
4 报纸塑造汽车企业形象的方式与问题探讨 |
4.1 企业形象塑造方式 |
4.2 中外汽车企业形象在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2001年十大统计新闻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外部公司治理与股东财富最大化 ——基于国美电器的案例研究[D]. 万青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2)
- [2]框架理论视角下中西科技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为例[D]. 吴佳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2(12)
- [3]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形式风格研究[D]. 闪晓宇. 河北大学, 2011(05)
- [4]报纸定位与新闻呈现差异化关系的研究[D]. 徐得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5]论报纸媒体报道中的汽车企业形象塑造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D]. 张莹莹. 暨南大学, 2011(10)
- [6]二○一○十大统计新闻评选结果揭晓[N]. 安平印. 中国信息报, 2011
- [7]二○○九年十大统计新闻评选结果揭晓[N]. 安平印. 中国信息报, 2010
- [8]2008十大统计新闻评选结果揭晓[N]. 高蓝星. 中国信息报, 2009
- [9]2001年十大统计新闻揭晓[N]. 张宝贤. 中国信息报,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