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合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涵,余诗强,蒋林树,熊本海[1](2021)在《影响奶牛乳成分因素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在专注于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同时,开始关注如何提高乳品质。奶牛自身的遗传与非遗传因素以及奶牛生活环境显着影响着乳成分,伴随奶牛品种和所处环境的变化,其乳成分与品质也会发生改变。在生产中植物提取物以其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等多种优势成为改善乳品质的天然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改善乳成分,具有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综述奶牛品种、环境及天然植物提取物等多种饲料添加剂对乳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在生产实践中提高乳品质等提供理论依据。
曹浩[2](2021)在《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和丙二醇防治优化措施的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奶牛酮病是集约化牛场常见的主要代谢病之一。围产期是奶牛酮病高发的关键时期,此期保健措施不当是奶牛产后酮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会给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以及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尽管国内外集约化牛场已经普遍应用丙二醇作为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制剂,但是丙二醇的应用剂型、剂量、时机和持续期等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缺乏规范和标准。为此,本研究通过“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效果的调查研究”和“奶牛酮病的丙二醇防治新措施效果的评估”二个试验,评估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以及丙二醇防治新措施,为今后集约化牛场奶牛围产期酮病提供有效的保健新技术奠定基础。试验一、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效果的调查研究。本试验在黑龙江省四个集约化牛场,每个牛场随机选取120头奶牛,分别在产前10 d、分娩当天,产后10 d、产后20 d、产后50-60 d、产后80-100 d进行随机选取20头试验奶牛,采集血液做生化分析。同时,收集试验奶牛酮病保健方案,体况、生产性能(泌乳和繁殖)、疾病及饲料等信息,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进行不同保健方案组间分析。结果显示:(1)牛场C、D试验奶牛产后体况评分高,而牛场D在产后10-20 d体况损失大,而产后体况评分高或损失大对奶牛产后泌乳、繁殖、疾病产生不利的影响。(2)牛场A试验奶牛疾病发生率最低,牛场D最高,尤其酮病发生率最高,同时血中BHBA水平也最高而血糖正常,表明最高水平的丙二醇补充量缓解了血糖,但是未能降低酮病发生率。(3)牛场A的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最好,牛场B、C次之,牛场D最差;牛场D最差,与产后体况评分高或体况损失大,以及机体能量代谢适应性调节差有关。(4)经济效益分析显示,牛场A经济效益最高,牛场D经济效益最低,与酮病发病率密切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四个方案试验奶牛酮病保健效果不一致,以方案D的效果最差,其次是方案C和B,最好的为方案A。因此,牛场D奶牛酮病保健方案需要进一部完善。试验二、奶牛酮病的丙二醇防治新措施效果的评估。本试验选择牛场D进行试验,在分娩当天随机选取90头试验奶牛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原方案实验组(O组)和新方案实验组(N组),每组30头。其中,C组分娩当天不灌服丙二醇,O组产后1 d、2 d灌服500 m L丙二醇各1次,7 d、8 d、9 d灌服500 m L丙二醇各1次;N组产后7 d、14 d灌服500 m L丙二醇各1次。同时,在产前14 d、分娩当天,产后7 d、产后14 d、产后21 d、产后28 d、产后50 d进行体况评分,采集血液做生化分析。收集试验奶牛产后生产性能(泌乳和繁殖)、疾病及饲料等信息,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组间分析。结果显示:(1)在体况和泌乳量及疾病方面,新保健方案(N组)的奶牛体况处于最合理的范围,产奶量更高,使奶牛发病风险显着降低了2.5倍,而O组奶牛体况高、酮病发病率更高。(2)在能量代谢和肝功方面,C组、O组在产后均有较严重的能量负平衡(BHBA、NEFA、瘦素都升高,而INS、GLU下降)和肝功异常(AST升高,ALB下降)。(3)在氧化应激方面,C组、O组奶牛抗氧化能力显着(T-AOC)下降,机体氧化应激(MDA升高)加剧。(4)在经济效益方面,产后50 d内,N组、O组与C组相比,每头牛净利润分别增长98.76元、23.07元,N组的新型酮病保健方案更好。这些结果表明,N组保健新措施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奶牛疾病(尤其酮病)发生,改善能量代谢、氧化应激,进而提高泌乳量、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但体况会影响丙二醇保健效果。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四个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措施不完全一致,效果不一。综合评价保健效果的优劣顺序依次为牛场A、牛场C和B、牛场D。牛场D奶牛酮病丙二醇防治新措施(N组)效果更好,节约成本,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泌乳量、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炎[3](2021)在《蒲公英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奶牛的健康与高产对我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近年来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牧场中的大量使用引起了动物的耐药性和抗药性,严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并制约我国奶业的进一步发展。蒲公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中草药,兼具食用和药用两种特性,在替代抗生素、改善动物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关于蒲公英在荷斯坦奶牛上的研究多集中于围产期健康,缺乏对不同阶段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评估,且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为此,本论文选取泌乳中期和围产期荷斯坦奶牛进行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蒲公英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并筛选最佳添加量,继而基于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探究蒲公英影响奶牛泌乳性能的作用机制;此外,在最佳添加量基础上,通过在围产期添加蒲公英研究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机体代谢、免疫应激和后代健康等方面,系统解析蒲公英调节奶牛机体健康的详细机制。试验一蒲公英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1蒲公英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60头体况相近的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34.29±0.34 kg/d)和泌乳天数(151.72±2.36 d)分成4组,每组15头。蒲公英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和400 g/d,并对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测定。试验期间每周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每两周采集血液用于测定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中共含有50种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化合物大多数属于类黄酮、酚酸类、脂肪酸和氨基酸等。泌乳中期添加200 g/d蒲公英可显着提高奶牛产奶量(P=0.04)、能量校正乳(P=0.05)和乳糖产量(P=0.05),显着降低乳中体细胞数(SCC,P=0.01),对饲喂效率有提高的趋势(P=0.09)。饲喂200 g/d蒲公英的奶牛其产奶量在前5周显着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 g/d蒲公英显着增加了血液中葡萄糖、GSH-Px(P=0.05)和SOD(P=0.05)等含量,降低了MDA(P=0.01)含量。以上结果提示,泌乳中期饲喂蒲公英可以显着改善奶牛生产性能,蒲公英最适添加量为每头牛200 g/d。2蒲公英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影响机制研究在泌乳中期试验基础上,最后一周采集血液和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多样性以及瘤胃液和血浆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每日添加200 g蒲公英可显着增加瘤胃中NH3-N(P=0.03)、乙酸(P=0.04)和丁酸(P=0.05)的含量,总VFA和乙丙比有升高的趋势。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Chao 1(P=0.02)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Sobs(P=0.06)、Ace(P=0.07)存在显着高于对照组的趋势,表明试验组物种多样性更高。此外,从门水平看,降解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厚壁菌门细菌丰度有所提高,其中包含的菌属有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Christensenellaceae_R_7_group、norank_f_F082和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LEf 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共鉴别出47个标志物,其中32个存在于试验组,15个存在于对照组。瘤胃发酵参数与微生物相关性结果表明瘤胃发酵参数与瘤胃液中降解纤维素和淀粉的微生物有关。瘤胃代谢组学共鉴定出36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0个上调,16个下调。差异代谢物富集于以下4个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磷酸戊糖途径,甘油酯代谢和色氨酸代谢。瘤胃差异微生物和代谢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乳酸与乳杆菌呈正比,磷酸戊糖途径中的5-磷酸核糖与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呈正相关,丙酮酸与Dialister呈正相关,色氨酸代谢中的血清素与Dialister呈正相关。微生物KEGG代谢通路预测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差异微生物功能基因富集于丙酮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血浆代谢组学共鉴定出23个差异代谢物,其中19个上调,4个下调。差异代谢物富集于氨基酸代谢和糖代谢相关的6个通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上结果提示,蒲公英添加可以通过提高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瘤胃中降解淀粉和纤维素等营养性物质的细菌丰度,增强瘤胃和血液中糖类和氨基酸代谢,进而改善奶牛泌乳性能。试验二蒲公英对围产期荷斯坦奶牛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1蒲公英对围产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30头体况良好的健康荷斯坦奶牛,根据体重(BW,627±12 kg)、体况评分(BCS,3.25±0.08)、胎次(1.15±0.10)和305天产奶量(8827±102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头。试验组在日粮基础上每天饲喂200 g蒲公英。试验周期从产前4周到产后3周,其中第1周为预饲期。围产后期测定产奶量、常乳和初乳成分,在产前3周、1周、产犊当日、产后1周、3周通过尾静脉采集母牛血液,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产后3周采集瘤胃液测定总VFA、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蒲公英显着降低乳中SCC(P=0.03),有提高奶牛产奶量(P=0.10)和ECM(P=0.09)的趋势,降低乳尿素氮的趋势(P=0.06)。同时,蒲公英添加可以显着降低初乳中SCC(P=0.01),增加乳糖含量(P=0.01)和血液中总蛋白含量,对瘤胃总VFA、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等指标无显着影响。以上结果提示,蒲公英添加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有积极效果。2蒲公英对围产期奶牛和新生犊牛健康状况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在围产期试验基础上,试验期间记录奶牛健康状况,在产前3周、1周、产犊当日、产后1周、3周通过尾静脉采集母牛血液,并测定其白细胞数、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水平和产犊当日血液代谢组学,分娩当日测定犊牛出生重并采集血液测定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的主要疾病为胎衣不下、乳房炎和子宫炎,试验组总患病数量相比对照组有下降趋势(P=0.07)。添加蒲公英可显着增加血液中WBC的含量(P=0.03),降低奶牛血液中MDA的含量(P<0.01),显着增加血液中GSH-Px含量(P<0.01),SOD有增加的趋势(P=0.09);试验组血浆中IL-4(P<0.01),IL-10(P<0.01)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TNF-α(P<0.01)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围产期添加蒲公英可显着提高犊牛初生重(P=0.02),增加血浆中TP(P=0.04)、ALB(P=0.01)、BHBA(P=0.06)和TC(P=0.06)含量,提高SOD(P=0.03)和GSH-Px(P=0.04)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母牛分娩当日血浆代谢组共发现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7个上调,2个下调。这些代谢物主要参与三羧酸循环,酪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上结果提示,围产期添加蒲公英可以提高奶牛血液中氨基酸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提高母体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进而增加犊牛初生重,提高血液中蛋白合成、能量代谢和抗氧化能力,进而改善后代健康水平。综上所述,蒲公英在荷斯坦奶牛泌乳中期和围产期均可发挥良好作用。泌乳中期每日添加200 g蒲公英可通过提高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瘤胃中分解纤维素和淀粉相关细菌的丰度,影响瘤胃中糖代谢途径,增强血液中抗氧化酶活性、糖类和氨基酸代谢,进而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围产期每日添加200 g蒲公英可通过提高血浆中氨基酸合成与代谢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提高母牛机体健康度;良好的母体健康水平也为胎儿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犊牛免疫水平和出生重。该研究可为蒲公英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药食同源中草药在奶牛高效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新方向。
叶秋杨[4](2021)在《丙酸钙和丙酸铬对奶牛热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夏季高温强度增加,且持续时间变长,热应激给奶牛生产带来的损害也越来越严重。奶牛通过调整行为、生理和代谢等生理活动,来缓解热应激带来的压力,提高在热应激下的适应性,但这也会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丙酸钙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饲料添加剂,在促进奶牛瘤胃发育、提高生产性能、调节机体营养代谢和提高免疫功能具有显着的效果,且具有使用安全,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奶牛养殖业的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热应激奶牛分别饲喂丙酸钙和丙酸铬,进行抗热应激效果对比试验,并测定其生理机能、生产性能、血液和瘤胃液等指标,为丙酸钙在奶牛热应激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试验在黑龙江东部某千头奶牛场进行,选择体况相同,基本情况相似,无既往病史的产后(32±4)d奶牛,共24头。将试验奶牛分为CON(对照)组、CA(丙酸钙)组和CR(丙酸铬)组,每组8头。CON组饲喂基础日粮,CA组饲喂基础日粮加丙酸钙200g每头,CR组饲喂基础日粮加丙酸铬10 g每头。每天分别于07:00、14:00和18:30饲喂全混合日(TMR)三次,丙酸钙和丙酸铬于TMR搅拌机混匀后每天07:00饲喂一次,自由饮水。每天于6:30、13:30和21:30奶厅挤奶三次。试验期间每3 d(8:00、14:00和20:00)测定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取三次均值记录。在试验期第30 d,饲喂前30 min采集乳样,进行乳成分分析,同时记录产奶量,取三次均值;在试验期第0 d、第15 d和第30 d,饲喂后30 min进行尾静脉采血10 m L,保存于-20℃留待检测。在试验第30 d,饲喂后2 h采集瘤胃液,取50 m L加入25%偏磷酸10 m L,旋涡混匀摇匀,分装入10 m L离心管,-20℃保存。试验结束后,测定血清指标和瘤胃发酵指标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各组前中期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CA组呼吸频率在后期显着性下降(P<0.05)。CA组和CR组的产奶量与CON组相比均显着上升(P<0.05);CA组乳脂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A组和CR组的乳蛋白含量和CON组相比,显着高于CON组(P<0.05);乳尿素含量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钾、钠和钙各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肌酸激酶虽然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CA组与CON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与CON组相比,CR组的甘油三酯在中期呈显着性下降(P<0.05),CA组含量在后期呈显着性下降(P<0.05),CA组总胆固醇含量显着低于CON组(P<0.05)。CA组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CR组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CA组T-AOC和SO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着性上升(P<0.05),CR与对照组相比,呈上升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CA组MPO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A组血清TNF-α含量呈显着性降低(P<0.05),CR组为极显着降低(P<0.01);CA组和CR组血清IL-1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极显着性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CA组血清IL-6含量显着性降低(P<0.05),CR组极显着性降低(P<0.01);血清IL-10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CA组和CR组对瘤胃液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表明,丙酸钙添加有助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在后期降低了奶牛呼吸频率,能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损伤,提高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结论:1.通过添加饲喂丙酸钙可以减轻热应激对奶牛的损伤,降低了奶牛呼吸频率。2.饲料中添加丙酸钙提高了奶牛的泌乳性能。3.添加丙酸钙可以有效提高奶牛抗炎抗氧化能力。因此饲料中添加丙酸钙有缓解奶牛热应激作用。
王翌翀[5](2021)在《北京地区奶牛场生产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旨在利用奶牛养殖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进行分析。按照国际标准收集北京地区5个牧场2019年1月-2020年12月牛只个体信息、DHI测定记录和繁殖记录,利用SPSS25.0单因素方差Duncan模型及T检验进行显着性分析,对奶牛生产性能进行计算(平均值±标准差);使用一般线性多变量模型对代表性牧场2号牧场和4号牧场胎次、产犊季节对空怀天数、输精次数进行研究;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对DHI数据、繁殖记录进行整理;使用Excel 2016绘制折线图和柱状图。经研究获得如下结果:2020年,5个牧场年均产奶量较2019年均有所增加。2020年,1、3、5号牧场产奶量显着高于2号和4号牧场(P<0.05)。5个牧场乳蛋白水平均处于3.21-3.58%,2号牧场乳脂率显着(P<0.05)低于其他牧场,3号和5号牧场乳脂率>4.8%牛只比例较大,4号牧场乳脂率<2.5%比例较大。1、2、4、5号牧场脂蛋比<1.10比例较高,存在酸中毒风险,3号牧场脂蛋比>1.40比例较高,存在酮病风险。5个牧场各季节MUN均在10-18mg/dL之间,其中1号和2号牧场个别月份MUN>18mg/dL比例较高,3号和4号牧场个别月份MUN<10mg/dL比例较高。2020年3号牧场SCC显着低于其他牧场(P<0.05),1、2、5号牧场SCC显着(P<0.05)增加。2号牧场产犊间隔超过理想值。5个牧场产后第一次配种平均天数均超过理想水平。5号牧场始配天数最合理,3号牧场泌乳150d配准率最高,5号牧场首配妊娠率最佳。综上所述,5个牧场两年校正奶量综合排名:3号>5号>1号>2号>4号。1号牧场应加强泌乳后期管理,关注奶牛瘤胃健康,及时调整奶牛精粗饲料比、蛋白组成。2号牧场关注热应激对牛只产奶量的影响,头胎牛的瘤胃健康,经产牛酮病及能量负平衡发生,加强同期发情操作及奶牛发情鉴定工作。3号牧场应注意头胎牛冷应激,应加强营养调控,提高首配妊娠率较低,注意饲料能氮比,规避牛只能量负平衡问题。4号牧场关注温度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关注奶牛乳房健康,谨防瘤胃酸中毒现象发生。5号牧场应适当补充蛋白质,并预防酮病、能量负平衡的发生,关注奶牛乳房健康。
刘艳玲[6](2020)在《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和山羊肠道防御机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益生菌是一类定植于宿主肠道、帮助宿主改善体内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随着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益生菌作为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之一,在畜牧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试验主要从益生菌株的筛选、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开展研究。1.屎肠球菌筛选与复合益生菌的制备工艺本试验从山羊瘤胃中筛选的菌株,采用琼脂平板划线分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结果为屎肠球菌;该菌株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对pH2.5-3.5人工胃液和0.2%-0.3%胆盐人工肠液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分离的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LB-01)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ICC23138)进行共发酵培养制备的复合益生菌制剂,种子液最佳培养时间为12h;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15h,发酵培养基添加量10%,种子液接种量10%;发酵培养过程稳定,能满足工厂化生产要求;复合益生菌制剂在不同季度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其总活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季度下降幅度有差异,其中第3季度活菌存活率下降幅度最大,第4季度和第2季度次之,第1季度活菌存活率下降幅度最小。2.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112±8.5天)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24头,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方案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1、2、3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15g/(头·天)复合益生菌制剂,预试期7天,正试试验期35天。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能显着提高产奶量(p<0.05),改善乳品质,显着降低乳汁中体细胞数量(p<0.05),提高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增强免疫功能,综合投入产出比以复合益生菌制剂10g/(头·天)的添加剂量为宜。3.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山羊肠道防御机能影响本试验选择健康成年雌性山羊18头,体重20±3kg,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预防山羊肠道感染大肠杆菌的试验效果和复合益生菌对山羊肠道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预防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大肠杆菌组和益生菌预防组,每组3头,试验第1-4天,对照组和大肠杆菌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生理盐水,益生菌预防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第5-6天,对照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生理盐水,其余2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大肠杆菌;治疗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大肠杆菌组和益生菌治疗组,每组3头,试验第1-2天,对照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生理盐水,其余2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大肠杆菌,试验第3-6天,对照组和大肠杆菌组山羊每天灌服30mL生理盐水,益生菌治疗组每天灌服30mL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期11天,分别于试验第1、3、5、7、9和11天,测定各组山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采集山羊血液进行白细胞计数;预防试验在试验第7和11天,治疗试验在试验第3和9天,通过外科手术取样观察肠道病理学变化,测定肠道菌群数量和肠道黏膜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8和TNF-α基因表达量,结果如下:(1)山羊生命体征和白细胞数量的变化预防试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7-11天,大肠杆菌组生命体征指标和白细胞数量均升高(p<0.01或p<0.05),益生菌预防组在试验第7天升高(p<0.05),之后均恢复正常,且体温、呼吸频率和白细胞数量低于大肠杆菌组(p<0.05)。治疗试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3-9天,大肠杆菌组生命体征指标和白细胞数量均升高(p<0.01或p<0.05),益生菌治疗组仅在试验第3-5天升高(p<0.01或<0.05),试验第5-9天,生命体征指标和白细胞数量均恢复正常且显着低于大肠杆菌组(p<0.05)。(2)山羊肠道病理组织学的变化预防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组空肠肠壁变薄,盲肠充血,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V/C 比值和盲肠黏膜层厚度降低(p<0.01或p<0.05),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预防组空肠和盲肠病变明显好转,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V/C比值和盲肠黏膜层厚度升高(p<0.01或p<0.05)。治疗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组空肠内容物呈水样,盲肠充血和胀气,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 比值和盲肠黏膜层厚度均降低(p<0.01或p<0.05),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治疗组空肠绒毛长度、V/C比值和盲肠黏膜层厚度均升高(p<0.01或p<0.05),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3)山羊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预防试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7和11天,大肠杆菌组空肠和盲肠乳酸菌数量均降低(p<0.05),大肠杆菌数量均增加(p<0.01),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预防组空肠和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均降低(p<0.05)。治疗试验:试验第3和9天,大肠杆菌组空肠和盲肠乳酸菌数量降低(p<0.01或p<0.05),空肠和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增加(p<0.01);试验第9天,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治疗组空肠和盲肠乳酸菌数量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量降低(p<0.01)。(4)山羊肠道黏膜组织炎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预防试验:试验第7和11天,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组空肠和盲肠黏膜炎性因子表达量升高(p<0.01),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预防组空肠和盲肠黏膜炎性因子表达量降低(p<0.01或p<0.05)。治疗试验:试验第3和9天,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组和益生菌治疗组空肠和盲肠黏膜炎性因子表达量升高(p<0.01或p<0.05);与大肠杆菌组相比,益生菌治疗组肠道黏膜炎性因子表达量降低(p<0.01或p<0.05)。
莫金鹏[7](2020)在《日粮中添加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文中认为奶牛热应激会大幅度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并影响奶牛的健康,对奶牛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生化黄腐酸(Biochemical fulvic acid,BFA)是经人工模拟黄腐酸生成的自然条件,以多种微生物菌株接种在有机物料培养基中,按特定的生物氧化反应生成的以黄腐酸为主要成分的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复合物。BFA作为畜禽生产中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能力、抗氧化能力和金属螯合能力等生物学功能,能够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先前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BFA可以提高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以及抗氧化能力等。因此,本研究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BFA,探究其对热应激期间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BFA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40头胎次、体况、产奶量、泌乳天数等基本一致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并分为对照组和BFA添加组。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K组);BFA添加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生化黄腐酸40 g/d头、80 g/d头和120 g/d头(分别为试验I组、II组和Ⅲ组)。试验时间为2017年6月-9月,试验周期为10周,其中预试期为2周,正试期为8周。在试验期间,测定奶牛生理指标、生产性能、乳品质、血液生化指标以及抗氧化指标。通过对试验期间牛舍温度和湿度进行记录,并根据公式计算出THI,证实在试验期间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另外对奶牛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来进一步证明奶牛在试验期间处于热应激状态。在试验期间,各组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分别达到38.5℃和80次/min,表明试验期间奶牛正处于热应激状态。此外,随着奶牛处于热应激的时间延长,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也随之小幅增高。在试验35-56 d时,试验II组和试验Ⅲ组的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则显着低于CK组奶牛。日粮中添加BFA也提高了奶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并改善奶品质。与CK组相比,在试验期间,试验II组和试验Ⅲ组的奶牛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并且在试验期间,试验II组和试验Ⅲ组奶牛产奶量、牛奶中乳糖、乳脂及乳蛋白显着高于CK组,而牛奶中体细胞数显着低于CK组。在试验期间内,试验I组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糖率和非脂固形物含量与CK组间差异不显着。日粮中添加BFA也改变了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与CK组相比,日粮中添加BFA显着降低了奶牛血液中肌酐和非脂化脂肪酸含量,而显着提高了奶牛血液中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此外,日粮中添加BFA也显着提高了奶牛血液中T-AOC,SOD和GSH-Px活性,显着降低了奶牛血液中MDA的含量。综上所述,给奶牛饲喂BFA可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提高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并改善奶牛乳品质和奶牛机体健康,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因此,可在夏季在奶牛日粮中添加BFA来缓解热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本研究建议每头牛添加量为80 g/d。
郭晨阳[8](2020)在《植物复合提取物对奶牛瘤胃发酵、产奶性能和细菌区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以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4种植物的复合提取物对泌乳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产奶性能和细菌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体外发酵试验和饲养试验两个部分,首先在瘤胃体外发酵条件下,研究日粮中添加该植物复合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饲养试验,探究了植物复合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细菌区系构和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的具体过程和主要结果如下:试验一,植物复合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根据体外批次培养法结合多项组合效应值(MFAEI),通过检测各培养时间点瘤胃发酵的相关指标,研究不同剂量的植物复合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并筛选最适宜添加剂量。选取4头健康、泌乳期相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进行口腔瘤胃液采集,作为瘤胃液的供体。植物复合提取物由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连翘4种植物通过乙醇提取后以质量比1:1:1:1混合而成。在人工瘤胃培养瓶中添加2.0 g精粗比为4:6的风干全混合日粮,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以基础日粮为发酵底物,试验组分别在发酵底物中添加0.03%、0.3%和3.0%剂量的植物复合提取物。每个组设2 h、4 h、6 h、8 h、12 h和24 h六个发酵时间点,每个发酵时间点3个重复。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添加不同剂量的植物复合提取物对奶牛瘤胃的pH值、乙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值均无显着影响(P>0.05);体外发酵到8 h时,NH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显着升高(P<0.05);对干物质降解率和产气量有提高的作用,体外发酵到4 h时,0.03%和0.3%两个剂量组干物质降解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到6h后产气量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MCP浓度有所降低,体外发酵到2h和12h时呈显着水平(P<0.05)。试验二,植物复合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似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1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5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上,按照每头牛每天DM饲喂量的0.3%剂量添加植物复合提取物。试验共进行60 d,其中预饲期15 d,正式期45 d。试验期内记录每日产奶量。于正式试验期第1 d、第15 d、第30 d、第45 d测定乳成分和乳中体细胞数;集中舍饲3d后测定DM采食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15 d、第30 d、第45 d试验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奶牛第1 d、第15 d、第45 d平均日产奶量均有所提高(P>0.05);第1 d、第15 d、第45 d有降低牛奶体细胞数的趋势,在第30 d时试验组乳体细胞数显着降低(P<0.05);第1 d、第15 d、第45 d,试验组乳脂率有所提高,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对于乳蛋白率、乳糖率、非脂乳固体含量、总固体含量,试验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三,植物复合提取物对奶牛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12头,日粮组成同试验二。在试验第60 d通过口腔采集瘤胃液,提取瘤胃液样品总DNA,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在OTU水平上可相互分离;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瘤胃液细菌的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ACE指数和赵氏指数均差异不显着(P>0.05),且群落覆盖度均大于99%,说明样品采集足以反映瘤胃菌群的情况。添加该植物复合提取物可以改变奶牛瘤胃中17个细菌菌门的相对丰度,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其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到最多;在属水平上,对照组与试验组瘤胃液细菌相对丰度有差异,但差异不显着(P>0.05),且两组是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 1);通过LEFse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而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相对丰度显着增高(P<0.05)。由此可见,在奶牛日粮中添加0.3%植物复合提取物对奶牛瘤胃细菌区系没有负面影响,可不同程度地丰富瘤胃液细菌菌群的多样性。综上所述,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的复合提取物具有优化瘤胃发酵的作用,在奶牛日粮中添加0.3%该植物复合提取物有效改善瘤胃细菌区系,有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及降低乳中体细胞数的趋势,具抗炎潜力。
郭振双[9](2020)在《姜黄素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毒理学研究及其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产奶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讨姜黄素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产奶性能的影响,作了如下研究。第一部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毒理学研究。(1)急性毒性试验:试验采用最大耐受量法,选取20只昆明小鼠分雌雄两组,以20.00g/kg·bw姜黄素和10.00g/kg·bw枯草芽孢杆菌的剂量经口灌胃,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的中毒情况和死亡情况。(2)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选取25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添加剂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5d。首次灌胃第35d后,处死小鼠,取附睾制片,伊红染色。计算精子畸形率。(3)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选取5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组同(2),间隔24h经口灌胃2次给予受试物。末次给予样品6h后处死小鼠,剪取其股骨,取骨髓液涂片,吉姆萨染色。计算微核率及嗜多染红细胞与正染红细胞的比值。(4)大鼠30d喂养试验:选取8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添加剂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30d。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行为状况、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分析药物对大鼠体重、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血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脏器指数及主要组织器官的影响。结果:(1)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期间各组小鼠精神良好,体毛正常,活动正常,无中毒症状,无死亡。(2)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高、中、低各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组精子畸形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3)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高、中、低各剂量组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组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4)大鼠30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雌、雄大鼠各时期的体重、增重、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对大鼠的重要脏器组织无病理损伤。第二部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本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90头奶牛分成9组,每组10头,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高、中、低剂量组、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枯草芽孢杆菌中剂量组。每组10个重复,试验期28天。试验第7d、28d采血测生化指标,采奶测乳成分,记录产奶量。结果:7d时,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高、中剂量组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28d时,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高、中、低剂量组奶牛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产奶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奶牛乳中的乳蛋白率和非乳脂固体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剂量组、姜黄素中、高剂量组乳中的体细胞数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未见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可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安全食用。可以提高泌乳奶牛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提高产奶量,提高乳蛋白率、非乳脂固体,降低体细胞数,有改善乳品质的作用。
姜明明[10](2020)在《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饲养中的热点问题。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不适宜的饲养管理将对奶牛以及犊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提高饲养密度是集约化牧场通用的管理措施,然而高饲养密度被认为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高风险因子。产后奶牛机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免疫力降低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牧场集约化发展很快,但未见关于饲养密度对围产期奶牛影响的研究;给围产期奶牛饲喂免疫增强剂已有报道,但免疫增强剂多为单一成分。本研究选定规模化牧场,以经产奶牛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行为、免疫、代谢、健康和生产性能等指标,探明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和饲喂复合免疫增强剂对母牛和犊牛的影响,并探索其发生机制;将对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选择健康的4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设80%组、100%组和120%组三个密度梯度。对行为学、血液生化指标、生产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奶牛的躺卧时间和反刍时间都减少。80%组的奶牛有更多的躺卧时间和反刍时间(P<0.05),80%组比100%组躺卧时间增加了1.2 h,80%组比100%组反刍时间增加了0.54 h。(2)尽管研究发现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对产奶量、乳成分、平均产犊日期及初乳质量和产量均没有影响,但80%组第一个泌乳月的产奶量显着高于100%和120%组。(3)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有影响奶牛血钙浓度的趋势(P<0.1),血液皮质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尿素氮和钙随着分娩时间的临近差异显着(P<0.05)。(4)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瘤胃发酵参数没有影响,但是时间效应有影响。乙酸和氨态氮浓度随着分娩临近而降低,而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则随着分娩临近而升高。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中三个密度梯度的48头经产奶牛所产健康犊牛进行体尺、体重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中皮质醇、尿素氮、钙和总蛋白无显着影响,但80%密度组母牛所产犊牛血液中皮质醇浓度(58.3 mmol/L)比100%密度组(65.8 mmol/L)和120%密度组(61.0 mmol/L)稍低。(2)出生后第1 d和第7d的体长、体高、胸围和腹围无差异,但犊牛体重在此期间增加明显(P<0.01)。第三部分,选择健康的4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使用复合免疫增强剂(compound immunomodulator,CI),设CI0、CI60和CI90三个试验组,对应每头每天CI的添加量分别为0 g、60 g和90 g。试验期从产前-60 d到产后35 d。在产前-60 d、-28 d、-14d、-7 d和产后1 d、7 d、14 d和28 d,分析干物质采食量(DMI)、体重、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和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CI添加对DMI无影响。DMI随分娩时间而变化,在分娩前降低,分娩后增加,各组差异不显着。(2)CI添加量对围产期奶牛体重影响显着。产前-7d CI0组的体重变化百分(PWC)与CI60组的差异显着(P<0.01);产后第14d,CI0组的PWC显着大于CI60(P<0.01)和CI90组(P<0.05)的。(3)产后35 d内,CI添加对生产性能指标影响差异显着。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和所有乳成分均存在时间效应(P<0.01);各组牛奶体细胞数差异显着(P<0.01),CI0组在产后第7 d至第28 d显着高于CI60和CI90组(P<0.05);对初乳产量和质量无影响,与CI0组相比,CI90组Ig G有增加趋势(P<0.1)。(4)CI添加量对血液生化指标影响较大。产前产后不同剂量CI对皮质醇、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β-羟丁酸(BHB)含量有影响;在产犊时,随着CI添加量的增加,结合珠蛋白浓度下降(P<0.1),其中CI0组浓度高于CI90组(P<0.05);CI添加对血清总蛋白含量无影响,但在围产后期,血清总蛋白随着CI添加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P<0.1);血清白蛋白浓度在产前随着CI的补充而降低(P<0.05),在产前-14 d显着降低(P<0.05),其中CI0组的浓度高于CI60和CI90组(P<0.05);随CI添加的增加,CI60和CI90组中血清球蛋白浓度增加(P<0.05),CI0组球蛋白浓度在围产前期低于CI60(P<0.05),在围产后期低于CI90(P<0.05);血清钙浓度在产前降低(P<0.05),但在产后有增加趋势(P<0.1),CI0组产前-28 d钙浓度高于CI60和CI90组(P<0.05),但产后-7 d低于CI60(P<0.05)和CI90(P<0.1)组,CI60和CI90组产前-28d血清钙浓度降低(P<0.05),而产后第7 d血清钙浓度升高(P<0.05)。(5)中性粒细胞(NEUT)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受围产期不同时间点和试验处理的影响(P<0.05)。NEUT对大肠杆菌的吞噬能力,在泌乳第1 d和第7 d,各组差异显着(P<0.05),产后-1 d,CI60组最高(P<0.01),产后-7 d,CI90和CI60组高于CI0组,产后-35 d,CI60组高于CI0(P<0.05);NEU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产后-1 d,CI60组最高(P<0.01),产后-35 d,CI60和CI90组相似,均高于CI0组(P<0.05)。(6)CI添加量对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XCL8)和L-选择素(SELL)的表达有显着影响(P<0.05)。在-14 d和35 d,CI0组的CXCL8表达低于CI60组(P<0.05)。SELL表达受时间影响显着(P<0.01),各组在-14 d和35 d表达显着增强(P<0.05);此外,从-60 d至28 d有增强趋势(P<0.1),其中CI60组高于CI0组(P<0.01);在-14 d,CI60组高于CI0组(P<0.05);在35 d,CI90组最高(P<0.05)。第四部分,分别从第一部分中80%组和120%组,以及第三部分中CI0组和CI60组中奶牛各3头,采外周血,收集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分别进行转录组和蛋白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在饲养密度对比组中,共测得基因12237个,80%组和120%组共有基因10334个,占总测得基因的84.4%,其中表达无差异基因7351个,占共有基因的71.1%,上调(表达倍数≧1.5)基因1732个,占共有基因的16.8%,下调(表达倍数≦0.67)基因1251个,占共有基因的12.1%;共测得蛋白9290个,80%组和120%组共有蛋白8006个,占总蛋白的86.2%,其中表达无差异的蛋白6112个,占共有蛋白的76.3%,上调的蛋白1108个,占共有蛋白的13.8%,下调的蛋白846个,占共有蛋白的9.9%;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的上调基因456个,占总上调基因的19.1%,下调基因412个,占总下调基因的24.5%。(2)在CI对比组中,共测得基因11175个,CI0组和CI60组共有基因9164个,占总测得基因的82.0%,其中表达无差异基因7542个,占共有基因的82.3%,上调基因669个,占共有基因的7.3%,下调基因953个,占共有基因的10.4%;共测得蛋白9135个,CI0组和CI60组共有蛋白7546个,占总蛋白的82.6%,其中表达无差异蛋白6308个,占共有蛋白的83.6%,上调蛋白567个,占共有蛋白的7.51%,下调蛋白为671个,占共有蛋白的8.89%;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的上调基因289个,占总上调基因的30.5%,下调基因367个,占总下调基因的29.2%。(3)对各组对比中差异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所涉及到的功能和通路相似,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有炎症相关通路(如Jak/Stat通路、NF-κB通路、MAPK通路)、代谢相关通路(如萄糖代谢、能量代谢、脂多糖代谢)和免疫相关通路(如Toll样受体通路、B细胞受体通路、T细胞受体通路)。综上所述,围产前期饲养密度为80%的奶牛有更长的躺卧和反刍时间,对奶牛健康和福利更有益,而对哺乳期犊牛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无显着影响。在围产期开始补充CI可缓解能量负平衡和免疫抑制,调节与分娩有关的炎症反应,利于产后恢复及健康的改善,推荐量饲喂60克/头/天。围产前高密度主要通过抑制奶牛细胞中与代谢、炎症和免疫相关的基因及通路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补充CI则可通过激活细胞中与代谢和免疫相关的基因及其通路,平衡机体的物质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增进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高密度饲养影响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的整体调控机制及其应对策略及CI提高和调节奶牛代谢和免疫的具体通路和机制等相关工作仍在研究中,未来有望通过多组学测序及其整合分析手段,从分子细胞水平到机体整体水平深入揭示调节机制。
二、复合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奶牛乳成分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环境对乳成分的影响 |
1.1 乳蛋白 |
1.2 脂肪 |
1.3 乳糖 |
1.4 其他 |
2 品种对乳成分的影响 |
3 饲料对乳成分的影响 |
3.1 精饲料 |
3.2 粗饲料 |
3.3 全混合日粮(TMR) |
4 饲料添加剂对乳成分的影响 |
4.1 植物提取物 |
4.1.1 黄酮类提取物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
4.1.2 多糖类提取物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
4.1.3 植物精油类提取物 |
4.2 过瘤胃氨基酸 |
4.3 酵母培养物 |
4.4 半胱胺盐酸盐 |
4.5 外源性酶制剂 |
4.6 不同组合方式的饲料添加剂 |
5 展望 |
(2)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和丙二醇防治优化措施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奶牛围产期的研究进展 |
1.1.1 奶牛围产期健康 |
1.1.2 奶牛围产期健康与代谢的关系 |
1.1.3 奶牛围产期健康与泌乳的关系 |
1.1.4 奶牛围产期健康与繁殖的关系 |
1.2 奶牛围产期代谢应激 |
1.2.1 能量代谢应激 |
1.2.2 矿物质代谢应激 |
1.2.3 氧化应激 |
1.3 奶牛围产期保健措施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效果的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牛场试验奶牛丙二醇保健措施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试验奶牛体况的比较 |
2.2.2 不同保健方案的试验奶牛泌乳性能的比较 |
2.2.3 不同保健方案的试验奶牛疾病发生率的比较 |
2.2.4 不同保健方案的试验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 |
2.2.5 不同保健方案的的试验奶牛繁殖性能的比较 |
2.2.6 不同保健方案的的试验奶牛经济效益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体况与泌乳性能的影响 |
2.3.2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疾病发生的影响 |
2.3.3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代谢的影响 |
2.3.4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2.3.5 不同保健方案试验奶牛经济效益的差异 |
2.4 小结 |
3 奶牛酮病的丙二醇防治新措施效果的评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动物与血液样品采集 |
3.1.3 试验奶牛分组与背景信息 |
3.1.4 检测项目及方法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试验奶牛酮病发病率的比较 |
3.2.2 试验奶牛酮病发生风险分析 |
3.2.3 试验奶牛产奶量与体况的比较 |
3.2.4 试验奶牛血液能量代谢指标水平的比较 |
3.2.5 试验奶牛血液矿物质元素指标水平的比较 |
3.2.6 试验奶牛血液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比较 |
3.2.7 试验奶牛丙二醇保健方案经济效益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丙二醇补充措施对奶牛酮病发生的影响 |
3.3.2 三组试验奶牛体况、产奶量的变化 |
3.3.3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能量代谢指标的变化 |
3.3.4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脂质代谢指标的变化 |
3.3.5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激素的变化 |
3.3.6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肝功指标的变化 |
3.3.7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
3.3.8 三组试验奶牛经济效益分析 |
3.4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蒲公英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与符号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现状 |
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进程 |
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种类 |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
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 |
第二节 蒲公英的营养与生物活性 |
1 蒲公英的营养特性 |
2 蒲公英的活性成分 |
3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
第三节 蒲公英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
1 蒲公英在非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
2 蒲公英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蒲公英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蒲公英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1.2 样品采集及保存 |
1.3 测定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蒲公英营养及活性成分 |
2.2 泌乳性能 |
2.3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
3 讨论 |
3.1 蒲公英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3.2 蒲公英对荷斯坦奶牛血液参数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节 蒲公英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1.2 样品采集及保存 |
1.3 测定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血液代谢组学结果 |
2.2 瘤胃发酵参数 |
2.3 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结果 |
2.4 瘤胃代谢组学结果 |
3 讨论 |
3.1 蒲公英对血液代谢的影响 |
3.2 蒲公英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3.3 蒲公英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3.4 蒲公英对瘤胃代谢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蒲公英对围产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健康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蒲公英对围产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1.2 样品采集及保存 |
1.3 测定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泌乳性能 |
2.2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
2.3 瘤胃发酵参数 |
3 讨论 |
3.1 蒲公英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3.2 蒲公英对围产期奶牛血液参数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节 蒲公英对围产期奶牛和新生犊牛健康状况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1.2 样品采集及保存 |
1.3 测定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围产期奶牛健康状况 |
2.2 围产期奶牛血液生理生化参数 |
2.3 犊牛出生重和血液相关指标 |
2.4 奶牛血液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蒲公英对奶牛健康的影响 |
3.2 蒲公英对犊牛健康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提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丙酸钙和丙酸铬对奶牛热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
1.2 热应激的概念 |
1.3 热应激评判标准 |
1.3.1 THI指数 |
1.3.2 热休克蛋白HSP70 |
1.3.3 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 |
1.4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
1.4.1 干物质采食量 |
1.4.2 生产性能 |
1.4.3 健康状态 |
1.4.4 瘤胃发酵 |
1.5 丙酸钙研究进展 |
1.5.1 丙酸钙的性质 |
1.5.2 营养作用 |
1.5.3 对代谢性疾病的调节作用 |
1.5.4 增强免疫反应 |
1.6 丙酸铬 |
1.6.1 提高生产性能 |
1.6.2 提高繁殖能力 |
1.6.3 提高免疫能力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动物选择和实验设计 |
2.2 饲养管理 |
2.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4 样本采集 |
2.4.1 THI的检测 |
2.4.2 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 |
2.4.3 产奶量及乳成分检测 |
2.4.4 血液样本 |
2.4.5 瘤胃液 |
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牛舍温湿度指数 |
3.2 呼吸频率与直肠温 |
3.3 产奶量及乳成分 |
3.4 奶牛血液生化指标 |
3.5 抗氧化性能 |
3.6 免疫指标 |
3.7 瘤胃发酵指标 |
4 讨论 |
4.1 THI、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 |
4.2 产奶量和乳成分 |
4.3 血液生化指标 |
4.4 抗氧化指标 |
4.5 免疫指标 |
4.6 瘤胃发酵参数 |
4.7 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北京地区奶牛场生产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综述部分 |
引言 |
1 国内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 |
1.1 国内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 |
1.2 国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 |
2 奶牛生产性能主要指标 |
2.1 泌乳天数 |
2.2 日产奶量 |
2.3 乳脂率和蛋白率 |
2.4 脂蛋比 |
2.5 尿素氮 |
2.6 体细胞数 |
2.7 泌乳高峰日和高峰日产奶量 |
2.8 泌乳持续力 |
2.9 群内级别指数 |
3 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
3.1 遗传因素 |
3.2 生理因素 |
3.3 环境因素 |
3.4 饲料因素 |
4 奶牛繁殖性能主要指标 |
4.1 繁殖率 |
4.2 产犊间隔 |
4.3 空怀天数 |
4.4 第一次产犊日龄 |
4.5 输精次数 |
5 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 |
5.1 遗传因素 |
5.2 生理因素 |
5.3 营养因素 |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牧场产奶性能整体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年份、季节生产性状统计 |
2.2 不同年份群内级别指数 |
2.3 不同胎次、泌乳天数的生产性状统计 |
3 讨论 |
3.1 产奶量 |
3.2 乳品质 |
4 小结 |
第三章 牧场产奶性能详细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产奶量 |
2.2 乳品质 |
3 讨论 |
3.1 产奶量 |
3.2 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 |
3.3 尿素氮 |
3.4 体细胞数 |
4 小结 |
第四章 牧场繁殖指标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初产月龄、产犊间隔、空怀天数、输精次数、产后第一次发情、产后第一次输精 |
2.2 始配天数 |
2.3 配准天数 |
2.4 首配妊娠率 |
2.5 牧场、胎次、产犊季节对空怀天数、配种次数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初产月龄 |
3.2 产犊间隔 |
3.3 产后第一次配种平均天数和平均空怀天数 |
3.4 怀孕所需要配种次数 |
3.5 始配天数 |
3.6 配准天数 |
3.7 首配妊娠率 |
4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1 牧场1的综合分析 |
2 牧场2的综合分析 |
3 牧场3的综合分析 |
4 牧场4的综合分析 |
5 牧场5的综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6)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和山羊肠道防御机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益生茵概述 |
1.1 益生菌的定义 |
1.2 益生菌的分类 |
1.3 益生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
1.4 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 |
1.5 益生菌对动物机体的作用机理 |
第二章 益生菌制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2.1 瘤胃微生物的特点 |
2.2 益生菌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2.3 益生菌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
2.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屎肠球菌筛选与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制备工艺 |
试验一 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培养基及试剂配置 |
2. 试验方法 |
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2.2 菌株的鉴定 |
2.3 菌株生物学特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的形态学特征 |
3.2 菌株的生化鉴定 |
3.3 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3.4 菌株的生长特性 |
3.5 菌株对人工胃液和肠液的耐受性 |
3.6 菌株体外抑菌 |
4. 讨论 |
4.1 菌株的分离鉴定 |
4.2 菌株生物学特性 |
试验二 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益生菌种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1.4 培养基及培养液的配制 |
2. 试验方法 |
2.1 菌种活化 |
2.2 种子液的制备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 复合益生菌生产发酵条件优化 |
2.4 复合益生菌生产制备工艺及发酵稳定性评价 |
2.5 检测方法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液活菌生长曲线与pH值变化 |
3.2 复合益生菌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3.3 复合益生菌批次生产发酵液中相关指标的变化 |
3.4 储存时间对复合益生菌制剂存活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复合益生菌种子液活菌生长特性研究 |
4.2 复合益生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4.3 复合益生菌发酵过程稳定性评价 |
4.4 储存时间对复合益生菌制剂存活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材料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动物分组 |
2.2 奶牛的饲养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3.2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4.2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山羊肠道防御机能影响 |
试验一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山羊生命体征及肠道组织学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相关试剂的配置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样品采集与制作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合益生菌制剂预防山羊肠道感染大肠杆菌的试验结果 |
3.2 复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山羊肠道大肠杆菌感染的试验结果 |
4. 讨论 |
试验二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山羊肠道菌群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合益生菌制剂预防山羊肠道感染大肠杆菌时肠道菌群的变化 |
3.2 复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山羊肠道大肠杆菌感染时肠道菌群的变化 |
4 .讨论 |
试验三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山羊肠壁中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验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样品采集 |
2.3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壁组织中相关基因mRNA表达 |
2.4 结果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合益生菌制剂预防山羊肠道感染大肠杆菌肠壁炎性因子表达的变化 |
3.2 复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山羊肠道大肠杆菌感染肠壁炎性因子表达的变化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日粮中添加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奶牛热应激概述和评价标准 |
1.1.1 热应激概念 |
1.1.2 奶牛热应激评判标准 |
1.2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
1.2.1 热应激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1.2.2 热应激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
1.2.3 热应激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1.2.4 热应激对奶牛躺卧行为的影响 |
1.3 生化黄腐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3.1 生化黄腐酸简介 |
1.3.2 生化黄腐酸的生物学功能 |
1.3.3 生化黄腐酸在奶牛中的应用 |
1.3.4 生化黄腐酸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
1.3.5 生化黄腐酸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
1.3.6 生化黄腐酸在羊生产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2 试验材料和仪器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饲粮和饲养管理 |
2.5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2.5.1 温度与相对湿度的记录 |
2.5.2 环境温湿度(THI)指数计算 |
2.5.3 样品采集 |
2.6 指标测定方法及经济效益计算 |
2.6.1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6.2 生产性能的测定 |
2.6.3 乳品质指标测定 |
2.6.4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2.6.5 血液抗氧化指标测定 |
2.6.6 经济效益计算 |
2.7 试验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期间牛舍温度、湿度及THI |
3.2 不同剂量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 不同剂量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4 不同剂量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乳品质指标的影响 |
3.5 不同剂量生化黄腐酸对奶牛热应激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6 不同剂量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7 不同剂量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温度、湿度及THI与奶牛热应激的分析 |
4.2 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 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 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5 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植物复合提取物对奶牛瘤胃发酵、产奶性能和细菌区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荷斯坦奶牛介绍 |
1.2 植物提取物 |
1.2.1 植物提取物的分类 |
1.2.2 植物提取物的功效 |
1.2.3 本论文所用的4种植物提取物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 |
1.2.4 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瘤胃调控的影响 |
1.2.5 植物提取物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1.3 瘤胃微生物的主要功能 |
1.3.1 瘤胃中碳水化合物的降解 |
1.3.2 瘤胃中含氮物质的降解 |
1.3.3 瘤胃发酵参数 |
1.3.4 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分析 |
1.4 奶牛生产性能指标 |
1.4.1 干物质采食量 |
1.4.2 产奶量和乳成分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研究 |
2.1 植物复合提取物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植物复合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植物复合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总体结论 |
3.1 论文总体讨论 |
3.1.1 植物复合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
3.1.2 植物复合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3.1.3 植物复合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
3.2 总体结论 |
4 创新点 |
5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姜黄素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毒理学研究及其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产奶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研究进展 |
1.2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成分及功效 |
1.2.1 姜黄素简介 |
1.2.2 姜黄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2.3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
1.2.4 枯草芽孢杆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3 姜黄素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使用的意义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的毒理学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药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饲养环境 |
2.2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2.2.1 试验动物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观察指标 |
2.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2.3.1 试验动物 |
2.3.2 试验设计 |
2.3.3 样本采集 |
2.3.4 观察指标 |
2.4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2.4.1 试验动物 |
2.4.2 试验设计 |
2.4.3 样本采集 |
2.4.4 观察指标 |
2.5 大鼠30d喂养试验 |
2.5.1 试验动物 |
2.5.2 试验设计 |
2.5.3 样本采集 |
2.5.4 检测指标 |
2.6 数据分析 |
2.6.1 急性毒性试验 |
2.6.2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2.6.3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2.6.4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2.7 结果与分析 |
2.7.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2.7.2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
2.7.3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
2.7.4 大鼠30d喂养试验一般状况观察结果 |
2.7.5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2.7.6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大鼠食物摄入量的影响 |
2.7.7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大鼠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
2.7.8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大鼠总增重、总进食量、总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
2.7.9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7.10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大鼠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2.7.11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2.7.12 大鼠组织病理学观察 |
2.8 讨论 |
2.8.1 急性毒性试验 |
2.8.2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2.8.3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2.8.4 大鼠30d喂养试验 |
2.9 小结 |
3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试验动物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饲养管理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指标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清TP和ALB的影响 |
3.4.2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清中T-CHO、TG、GLU的影响 |
3.4.3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清中ALT、AST和ALP的影响 |
3.4.4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清中BUN和Cr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清TP和ALB的影响 |
3.5.2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清中T-CHO、TG和GLU的影响 |
3.5.3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清中ALT、AST和ALP的影响 |
3.5.4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血清中BUN和Cr的影响 |
3.6 小结 |
4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主要试剂 |
4.1.2 试验动物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饲养管理 |
4.2.3 样品采集 |
4.2.4 检测指标及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试验结果 |
4.4.1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4.4.2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4.5.2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
4.6 小结 |
5 总体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奶牛的围产期和主要问题 |
1.1.1 奶牛的围产期 |
1.1.2 围产期奶牛主要问题 |
1.2 围产期常用添加剂及其调控作用 |
1.2.1 能量调节剂 |
1.2.2 免疫增强剂 |
1.3 社会应激调控 |
1.3.1 转群 |
1.3.2 饲养密度 |
1.4 围产期健康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4.1 血液生化 |
1.4.2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
1.4.3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
1.4.4 L-选择素 |
1.4.5 行为 |
1.5 转录组与蛋白组测序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1.5.1 转录组与蛋白组测序技术 |
1.5.2 转录组和蛋白组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
2.1.1 试验设计 |
2.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1.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代谢及健康的影响 |
2.3.1 试验设计 |
2.3.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3.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
2.4.1 试验设计 |
2.4.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4.3 样品采集 |
2.4.4 转录组测序 |
2.4.5 iTRAQ蛋白质组测序 |
2.4.6 转录组与蛋白组差异基因/蛋白整合分析 |
2.4.7 差异基因/蛋白的GO注释分析 |
2.4.8 差异基因/蛋白的KEGG pathway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
3.1.1 躺卧和反刍 |
3.1.2 生产性能 |
3.1.3 血液生化指标 |
3.1.4 瘤胃发酵参数 |
3.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1 血液生化指标 |
3.2.2 生长性能指标 |
3.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血液指标及健康的影响 |
3.3.1 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 |
3.3.2 生产性能 |
3.3.3 血液生化指标 |
3.3.4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
3.3.5 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
3.3.6 疾病发生率 |
3.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
3.4.1 饲养密度对围产前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
3.4.2 饲养密度对围产前奶牛免疫细胞蛋白组的影响 |
3.4.3 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4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
3.4.5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蛋白组的影响 |
3.4.6 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4.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
4.1.1 躺卧和反刍 |
4.1.2 生产性能 |
4.1.3 血液生化指标 |
4.1.4 瘤胃发酵参数 |
4.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1 血液生化指标 |
4.2.2 生长性能指标 |
4.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代谢及健康的影响 |
4.3.1 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 |
4.3.2 生产性能 |
4.3.3 血液生化指标 |
4.3.4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
4.3.5 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
4.3.6 疾病发生率 |
4.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复合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奶牛乳成分因素的研究进展[J]. 张一涵,余诗强,蒋林树,熊本海. 中国乳业, 2021(12)
- [2]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和丙二醇防治优化措施的评估[D]. 曹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3]蒲公英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李炎. 浙江大学, 2021(02)
- [4]丙酸钙和丙酸铬对奶牛热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比较分析[D]. 叶秋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5]北京地区奶牛场生产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D]. 王翌翀.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6]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和山羊肠道防御机能的影响[D]. 刘艳玲. 扬州大学, 2020(04)
- [7]日粮中添加生化黄腐酸对热应激期间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D]. 莫金鹏.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8]植物复合提取物对奶牛瘤胃发酵、产奶性能和细菌区系的影响[D]. 郭晨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姜黄素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毒理学研究及其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产奶性能的影响[D]. 郭振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D]. 姜明明.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