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前意识 精品战略 机制保障——人大社不断探索国际合作出版新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夏正华[2](2019)在《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文中指出本论文旨在分析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作者认为,这条路径分别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铺陈开来,法国通过推进多位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对内巩固实力,对外展现并优化国家形象,维护其国际地位。作者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系统阐述现代法国从强化民族凝聚力、到对外输出价值观与制度(法律)建设意识、到巩固政经影响力并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新型格局建构的大国发展轨迹,研究该国以兑现大国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实践的成效与得失。在当前呼唤国际治理的全球化环境中,法国在博弈的同时,倡导国家个体融入合作机制与多边法规,为构建新型规范的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法实施效率贡献了智慧---这些在国际法语境中提供让全球不同国家受益的理念、制度与体系的创举,的确是扞卫本国话语权、刷出一流大国“存在感”的有效举措,个中经验(亦包括教训)值得分析。本论文围绕国别案例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法国基于一套文化自醒与自信的思维脉络,前瞻性地把法律、文化优势纳入国家战略实践的核心资源之中,在国际社会发挥精神与道义引领力,这有利于在处理与他国交往的问题时施加自身意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与他国的关系(即减轻对外交往的阻力),同时又有助于引领国际规范与机制的创设进程,提升国际社会对本国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文化传播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当然,有着“文化终极归宿”之美誉的法国,确实把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传递至国际社会各个角落,在倡导“国际社会网络构建及各国在该网络中互动需要规则”这一共识的达成上兑现了一个“大国”的承诺与责任,在推动国际法规则构建与实施中提供了方案与智慧,其中不乏独辟蹊径的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国范式。法国如何把强国战略放在国际多边合作舞台上去推进,特别是她如何在参与国际组织---一种特殊的国际法主体---的制度建设与运作中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话语平台、为本国谋求发展机遇、增强博弈能力,这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尝试将文化、国家战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多个领域衔接起来,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法国从强化政治影响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如何强化自身地位、依托外交展现国家政治影响力。第二章:法国从实现法律感召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数部有传世影响的法律文献,论述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以及法国通过影响国际社会制度构建来巩固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强国路径。第三章:法国从巩固文化吸引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巩固语言优势、展示文教活力、输出价值观,论述法国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第四章:法国从扞卫经济竞争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对于建设有序、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的贡献,以及搭建能够切实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平台的意识与努力。第五章:将法国营造优势地位与优良形象、把自身话语(观点与立场)通过制度外化的方式影响他者的经验,纳入到对我国新时代大国发展的思考中,总结有助于中国制定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启示,促进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上升。
王晓腾[3](2015)在《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研究 ——基于公共部门行为》文中认为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基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五化同步”步伐不断加快,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改进提升提出更高的、更新的要求。但是,地方性债务屡创新高,政府财力有限,公共部门运营效率低下等,客观上制约着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供给,造成我国基础设施供需矛盾日益严重。基础设施领域急需新的投融资和经营管理模式出现,缓解或改变基础设施供需矛盾。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公私合作制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性制度革命,深刻的影响着社会各领域,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正改变着我们的经济社会环境。公私合作制本质是充分发挥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各自的禀赋优势,进行相互合作的制度安排。它是一种涉及基础设施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具有内在的激励性和内在的节约交易成本的倾向。它也是一种诱导性的制度变迁,属一种帕累托最优的改进的渐变形式,主要体现在金融创新上。本文旨在以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原则为指导,通过对以下方面内容的论述,研究探讨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框架的完善,探索创建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实施的新发展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运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系统分析基础设施特征,包括供需特征、生产和消费特征以及其他特征,强调其准公共产品属性。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对经济社会产生多方面的正外部效应,包括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交通便利、提高生活水平等。由于基础设施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显着的正外部性特征,因此,政府应在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从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此外,基础设施还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包括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因此,基础设施发展需要私营部门的积极参与,发挥私营部门的技术、服务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二是运用新公共管理和政府职能理论,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利益目标的差异性。在基础设施供给领域,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着利益目标的不一致性,即双方客观上难以形成以项目利益为中心的共同利益目标。强调公私合作制是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识别、界定政府和私人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各自利益,研究构建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框架,从而为重构和优化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提供了理论指导。三是比较研究国外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历程和现状,为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总结英国、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的发展状况,对各国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分析各国公私合作制模式的特点、成功经验以及优劣性,提出对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选择的经验启示,启示主要包括完善立法、健全机构、促进政府主导下的公私部门协作、立足国情实现重点突破等。四是运用公私合作制(PPP)理论探索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的框架和项目设施模式创新。在宏观层面,从机构、流程、法律、监管等层面构建我国基础设施框架;在微观层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构建,包括项目识别、评估、构建、合同设计、交易管理和合同管理内容。在系统研究PPP项目中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合作的风险的合理分担和收益分配策略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的风险分担原则,并设计出相应的风险分担框架,为完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五是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基础设施采用公私合作制建设运营的经验和教训。选取社会性基础设施和经济性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介绍两类基础设施的差异,介绍了该模式下参与各方的产权界定、风险分配、收益分配,分析验证基础设施采用公私合作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及促使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转变等建议。
胡承波[4](2011)在《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航空企业也不例外。对于处在经济发展变革中的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来说,实施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因此,如何构建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选题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在分析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及其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产业演进理论、企业竞争理论、绩效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控制投影模型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全文除绪论和总结展望外共有六章。其中第二章提出并分析了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理论、绩效理论、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等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对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指出需要依靠建立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来提高企业及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所需的创新环境;第七章通过对西飞的实证研究验证和分析本文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及其评价体系。航空制造业企业通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学习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企业家精神、组织模式创新、创新文化建设等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建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指在企业使命和创新战略指导下,为主动响应市场动态性变化,通过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动调节与控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功能和过程,及时有效地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综合性能力体系,其内生于企业独特资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一系列激活机制,以有效满足或引导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来体现。论文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七个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即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一种方法、结构和工具,用来组织和创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对于航空制造业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改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创新环境,对于加快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进程,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推动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吴立斌[5](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人大社国际合作室[6](2001)在《超前意识 精品战略 机制保障——人大社不断探索国际合作出版新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1990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引进版权326项,名列全国各类出版社第九位,输出版权143项,名列第六位,在引进和输出两方面都进入全国出版社排行的前十名,这在全国大学出版社中是唯一的,人大社在版权贸易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人大社的版权贸易成果以三套大型丛书为代表。它们是:《亚里士多德全集》(汉译10卷本)。江泽民主席访问希腊时,将该书作为礼物赠送希腊方,希
二、超前意识 精品战略 机制保障——人大社不断探索国际合作出版新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前意识 精品战略 机制保障——人大社不断探索国际合作出版新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法国从政治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法国重建大国实力的最佳阵地 |
一 法国对于联合国组建以及《联合国宪章》制订的贡献 |
二 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
三 法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特色与影响力 |
第二节 欧洲联盟---法国的“权力放大器” |
一 法国整合与影响欧洲的历史沿革 |
二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国意志:从强大的欧洲到强大的法国 |
三 法兰西文化中的“欧洲认同”与“欧洲观念” |
第三节 法语国家组织---法语传播力的核心阵地 |
一 法国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主导性地位 |
二 法语国家组织之于法国的特殊意义 |
三 法语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作用 |
四 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共迎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从法律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 |
一 罗马法对于法国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 |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法国 |
第二节 《论法的精神》对世界法治文明的启蒙影响 |
一 孟德斯鸠..西方法学理论与国家学说奠基者 |
二 《论法的精神》---为世界立法者立法 |
三 “三权分立”学说对于各国政体架构的原则性指导 |
第三节 《拿破仑法典》---欧洲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一 拿破仑与他的治国创举 |
二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
三 《拿破仑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第四节 法国人权观念的世界性普及 |
一 法国人权观念及实践的创新性与普世性 |
二 法国《人权宣言》对于国际人权公约及宣言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从文化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的舞台 |
一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构建 |
三 法语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传播 |
第二节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复兴人文主义理念的竞技场 |
一 推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法国社会人文环境 |
二 “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法式”人文情结 |
三 法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法国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
一 文化全球化下的法语推广 |
二 法语国家大学联盟的文化传播力 |
三 法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 |
四 法国影视听传播网络的攻坚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从经济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 |
一 道德正义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
二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执着与妥协 |
三 在传统中寻求振兴经贸的创新点 |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式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普及 |
一 《法英商约》--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雏形 |
二 当代国际自由贸易框架下的“多样性”本色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影响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阵地 |
一 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式思维在影响IMF决策能力上的体现 |
三 法国推动“欧洲联合文化”,建构欧盟在IMF的影响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对中国强国战略实施的 |
第一节 法国国家人文吸引力战略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
第二节 法国国际政治生态观对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研究 ——基于公共部门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基础设施的定义 |
1.2.2 公私合作制的定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论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础设施的特征 |
2.1.1 基础设施的供给和需求特征 |
2.1.2 基础设施的生产和消费特征 |
2.1.3 基础设施的其他特征 |
2.2 公私合作制的特征和本质 |
2.2.1 公私合作制的特征 |
2.2.2 公私合作制的本质 |
2.3 公私合作制的类型 |
2.4 公私合作制的理论基础 |
2.4.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4.2 政府职能理论 |
2.4.3 公共物品理论 |
2.4.4 项目区分理论 |
2.4.5 委托代理理论 |
2.4.6 制度供给理论 |
2.5 基础设施引入公私合作制的机理 |
2.5.1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践行新公共管理理念 |
2.5.2 公私合作制助推基础设施领域政府职能转变 |
2.5.3 公共物品和项目区分理论发展支持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实践 |
2.5.4 公私合作制是发生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制度创新 |
2.5.5 公私合作制促进基础设施风险分担和高性价服务提供 |
3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现实问题 |
3.1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历程 |
3.1.1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改革探索阶段(1979-1991年) |
3.1.2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市场化探索阶段(1992-2002年) |
3.1.3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市场化深入改革阶段(2003年至今) |
3.2 我国基础设施的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的效率研究 |
3.2.1 数据来源及变量 |
3.2.2 实证检验结果 |
3.2.3 实证结论 |
3.3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
3.3.1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现状 |
3.3.2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存在的问题 |
3.4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必要性 |
3.4.1 公私合作制有利于缓解基础设施财政资金困难 |
3.4.2 公私合作制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效率 |
3.4.3 公私合作制有利于推动基础设施行业改革 |
3.4.4 公私合作制有利于实现基础设施领域政府职能转型 |
3.5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可行性 |
3.5.1 国家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 |
3.5.2 公私合作制合作模式支持基础设施发展 |
3.5.3 国内外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成功经验 |
4 国外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及经验总结 |
4.1 英国公私合作制 |
4.1.1 英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背景和演进 |
4.1.2 英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现状 |
4.2 美国公私合作制 |
4.2.1 美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背景和演进 |
4.2.2 美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模式现状 |
4.3 韩国公私合作制 |
4.3.1 韩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背景和演进 |
4.3.2 韩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模式现状 |
4.4 加拿大公私合作制 |
4.4.1 加拿大公私合作制的发展背景和演进 |
4.4.2 加拿大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模式现状 |
4.5 国外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特点 |
4.5.1 政府主导型公私合作模式的特点 |
4.5.2 市场主导型公私合作模式的特点 |
4.6 国外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经验和启示 |
4.6.1 完善法律框架和制度体系 |
4.6.2 政府引导和推动公私部门通力合作 |
4.6.3 设立国家级公私合作制专业机构 |
4.6.4 政府与市场边界清晰和分工明确 |
4.6.5 创新私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公私合作模式 |
4.6.6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工作纳入政府职能 |
5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的框架建立 |
5.1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政策 |
5.1.1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目标 |
5.1.2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的范围 |
5.1.3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实施准则 |
5.2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机构和流程 |
5.2.1 成立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机构 |
5.2.2 明晰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机构责任 |
5.2.3 完善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流程 |
5.3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监督 |
5.3.1 立法机构的职责 |
5.3.2 审计机构的职责 |
5.3.3 社会公众的职责 |
5.4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公共财政管理框架 |
5.4.1 控制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财政风险 |
5.4.2 编制政府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承诺预算 |
5.4.3 披露基础设施公私合作财政账目和报告 |
5.5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法律法规框架 |
5.5.1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法律 |
5.5.2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行业监督 |
6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的实施 |
6.1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的识别 |
6.2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评估 |
6.3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构建 |
6.3.1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风险识别 |
6.3.2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风险分担 |
6.3.3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风险分摊转化为合同结构 |
6.4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合同设计 |
6.4.1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绩效要求 |
6.4.2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付款机制 |
6.4.3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调整机制 |
6.4.4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争议解决机制 |
6.4.5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终止条款 |
6.5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交易管理 |
6.5.1 确定公私合作采购策略 |
6.5.2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市场推介 |
6.5.3 投标人的资格审查 |
6.5.4 投标过程管理 |
6.5.5 合同生效和融资完成 |
6.6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合同管理 |
6.6.1 建立基础设施公私合同管理结构 |
6.6.2 监控和管理公私合作的交付和风险 |
6.6.3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合同变更的处理 |
6.6.4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合同到期和资产移交 |
7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案例分析 |
7.1 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公私合作项目案例分析 |
7.1.1 鸟巢项目简介 |
7.1.2 鸟巢项目发展过程 |
7.1.3 鸟巢项目合作伙伴 |
7.1.4 鸟巢项目的政府支持 |
7.1.5 鸟巢项目框架协议 |
7.1.6 鸟巢项目融资来源 |
7.1.7 鸟巢项目建设和运营 |
7.1.8 鸟巢项目经验小结 |
7.2 北京地铁四号线公私合作项目案例分析 |
7.2.1 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简介 |
7.2.2 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发展过程 |
7.2.3 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合作伙伴 |
7.2.4 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的政府支持 |
7.2.5 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框架协议 |
7.2.6 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融资渠道 |
7.2.7 北京地铁四号线的风险分担 |
7.2.8 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经验小结 |
7.3 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经验总结 |
7.3.1 政府支持和鼓励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
7.3.2 选择最有能力的私营部门或联合体是项目成功的根本 |
7.3.3 良好的公私部门协作关系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
7.3.4 完善的公私合作合同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
7.3.5 合理的公私合作制架构至关重要 |
8 我国基础设施发展公私合作制的对策和建议 |
8.1 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法律法规 |
8.2 建立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机构 |
8.3 加大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财政承诺管理力度 |
8.4 完善鼓励和引导私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配套机制 |
8.5 建立与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相适应的监管机制 |
8.6 建立与利益者相关者相匹配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 |
9 研究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 |
1.2.2 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
1.2.3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 |
1.2.4 关于技术创新主体 |
1.2.5 简要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
2.1 技术创新的涵义和意义 |
2.1.1 技术创新的涵义 |
2.1.2 技术创新的特征 |
2.1.3 技术创新的意义 |
2.2 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 |
2.2.1 技术创新的分类 |
2.2.2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
2.3 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分析 |
2.3.1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机制的影响 |
2.3.2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
2.4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
2.4.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
2.4.2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
2.4.3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
2.5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理论 |
2.5.1 绩效的概念 |
2.5.2 绩效管理的内涵 |
2.5.3 企业组织绩效理论 |
2.6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 |
2.6.1 持续创新概念的渊源及含义 |
2.6.2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构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
3.1.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特点 |
3.1.2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历程 |
3.1.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基本状况 |
3.1.4 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形成过程 |
3.2 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3.2.1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
3.2.2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分析 |
3.2.3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2.4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3.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作用分析 |
3.3.1 国家竞争力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3.3.2 航空制造业企业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战略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体系的构建 |
4.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界定 |
4.2 学习机制的形成 |
4.2.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学习机制分析 |
4.2.2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能力发展的特征 |
4.2.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战略的建构 |
4.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与选择 |
4.3.1 企业战略 |
4.3.2 技术创新战略 |
4.3.3 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战略发展 |
4.4 员工参与创新机制 |
4.4.1 员工参与创新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4.4.2 员工参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4.4.3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发展 |
4.5 企业家精神 |
4.5.1 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 |
4.5.2 企业家对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5.3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企业家战略 |
4.6 创新文化建设 |
4.6.1 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共同进化机制 |
4.6.2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文化的内涵 |
4.6.3 充实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具体途径 |
4.7 组织模式创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能力评价 |
5.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
5.1.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 |
5.1.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对创新项目的作用机理 |
5.1.3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 |
5.1.4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分析 |
5.2 中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
5.2.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意义 |
5.2.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素 |
5.2.3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 |
5.2.4 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度量 |
5.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 |
5.3.1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
5.3.2 以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为输出的多目标DEA控制投影模型 |
5.3.3 基于DEA的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环境分析 |
6.1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环境 |
6.1.1 企业创新环境概念 |
6.1.2 政策环境分析 |
6.1.3 市场环境分析 |
6.1.4 法律环境分析 |
6.1.5 金融环境分析 |
6.1.6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6.2 政府扶持与航空制造业企业发展 |
6.2.1 政府行为的内涵与演变 |
6.2.2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6.2.3 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与方式 |
6.2.4 航空制造业企业的政策作用机理与目标 |
6.2.5 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
6.3 国外与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
6.3.1 国外扶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
6.3.2 我国支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
6.3.3 中外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
6.4 航空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分析思考 |
6.4.1 建设航空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及其支撑体系 |
6.4.2 确立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6.4.3 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
6.4.4 建立和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
6.4.5 加强技术引进宏观管理和强化消化吸收与创新 |
6.4.6 大力推进航空制造业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实证研究 |
7.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7.1.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况 |
7.1.2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7.1.3 影响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因素及其原因 |
7.1.4 西飞集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构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途径 |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5)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
一、印刷媒体 |
二、国际广播媒体 |
三、电视媒体 |
四、通讯社 |
五、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
三、传媒“引进来” |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四、实施人才工程 |
五、提供技术支撑 |
六、开展战略研究 |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超前意识 精品战略 机制保障——人大社不断探索国际合作出版新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D]. 夏正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3]我国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制研究 ——基于公共部门行为[D]. 王晓腾.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2)
- [4]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D]. 胡承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5]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6]超前意识 精品战略 机制保障——人大社不断探索国际合作出版新理念[J]. 人大社国际合作室. 出版参考,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