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gSO_4:Tm,Mn,P磷光体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莹[1](2020)在《硅酸镁热释光剂量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发光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硅酸盐系列的无机磷光体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基质材料,尤其是Mg2SiO4系列,其掺杂稀土后具有良好的热释光灵敏度,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热释光剂量材料。本文首先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Mg2SiO4:RE(RE=Ce、Pr、Nd、Sm、Eu、Tb、Dy、Er、Tm、Yb)系列样品。对比纯Mg2SiO4和Mg2SiO4:RE的热释光谱(TL)发现,随着稀土的掺入,晶格扭曲产生晶体缺陷,这些缺陷和稀土离子的半径有关;Mg2SiO4中的两个不同Mg2+格位允许稀土离子替换,使样品中热释光峰位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同一样品中,热释光峰随波长会发生偏移表明稀土发光和缺陷之间有紧密联系;通过对比稀土掺杂Mg2SiO4:RE的热释光,发现Mg2SiO4:Tb的热释光性能最好,因此选用Tb作为掺杂离子进行系统研究。其次,通过改变制备方法(高温固相法和微波加热法)制备了Mg2SiO4:x mol%Tb(x=0.5,1,3,5,7)系列样品。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XRD)表征发现,两种方法合成的样品均为硅酸镁晶相,其荧光光谱(PL)和热释光谱(TL)均为Tb3+的f-f跃迁,不易受周围晶体场的影响,高温固相法的样品热释光发光强度更强,对X射线的热释光响应灵敏度更高;电子顺磁共振谱(EPR)测试结果表明晶格中存在有未成对的电子,其g张量为1.9986。第三,通过改变初始原料(分别以氧化镁和碱式碳酸镁作为镁源)制备了Mg2SiO4:x mol%Tb(x=0.5,1,3,5,7)系列样品。其XRD结果表明使用高温固相法且氧化镁为镁源合成的样品的结晶强度更好;从PL结果可以发现,两种初始原料合成的Mg2SiO4:Tb的荧光均为Tb3+的发射;使用热释光测试后,发现氧化镁作为镁源合成的样品有两个主热释光峰分别在196℃、317℃,而使用碱式碳酸镁(Mg(OH)2?4MgCO3?5H2O)合成的样品其热释光峰分别在196℃、245℃、317℃,表明初始原料的不同会影响样品中的缺陷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热释光的发光峰位。Mg2SiO4:3 mol%Tb的热释光性能最佳。第四,使用高温固相法和微波加热法分别制备了Mg2SiO4:Tb,M(M=Li,Na,Ca,Al,Ga)系列样品。对比金属离子和Tb共掺杂样品的XRD发现,双掺并没有改变Mg2SiO4晶相;对样品进行扫描电镜测试(SEM)发现,由微波法合成的样品的微观结构与单掺相比有所变化,由聚集的球状变为块状结构;从PL结果可知,双掺可以有效提高样品的发光效率,不同合成方法合成的双掺样品的TL强度有所差异,微波法中Mg2SiO4:3 mol%Tb,3 mol%Na的热释光灵敏度最高,高温固相法中Mg2SiO4:3 mol%Tb,3 mol%Al的热释光灵敏度最高,其190℃的热释光峰强度最强且基本为单峰,可以用于热释光剂量计的开发和研制。总之,本论文通过对制备方法与原料、掺杂元素、掺杂浓度和共掺杂金属离子的调控,实现了对硅酸镁热释光剂量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发光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Mg2SiO4掺杂系列样品是一种优质的热释光剂量材料,在热释光剂量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唐强,郭竞渊,高丽,唐桦明,张纯祥[2](2017)在《CaSO4:RE(Eu,Dy,Tm),Mn磷光体的热释光发光谱》文中提出选择稀土Eu、Dy、Tm和过渡金属元素Mn,在CaSO4中进行掺杂,制成了CaSO4:RE、CaSO4:Mn和CaSO4:RE,Mn多晶粉末,测量了三种物质的热释光发光谱,研究稀土离子和Mn杂质在CaSO4发光中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稀土离子与Mn离子既是发光中心,又能对陷阱能级的分布产生影响;Mn2+对稀土离子150℃以上的高温热释光峰没有增强作用,只对较低温度的发光峰有显着的增强作用,即存在Mn2+向稀土离子的能量转移。但Mn2+对CaSO4中不同价态的稀土离子的增强作用差异很大,对Eu2+的发光有很强的增强作用,对Dy3+、Tm3+只有较弱的增强。
刘丽艳,孙一丹,于湛,田鹏,张向东,姜丽宏,李成宇[3](2014)在《稀土Dy3+,Tm3+单掺杂的四硼酸锌磷光体的热释光》文中认为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Dy3+,Tm3+单掺杂的四硼酸锌(ZnB4O7)磷光体,测定了室温下这2个磷光体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的三维热释光谱。从三维热释光谱可以观察到:这2个磷光体的主发光峰均位于218℃;ZnB4O7∶Tm3+磷光体的主热释光峰的发射波长为366、453、475、651和754 nm,ZnB4O7∶Dy3+磷光体的主热释光峰的发射波长为480、573、665和755 nm,分别为稀土离子Tm3+和Dy3+的特征跃迁发射。对于Tm3+掺杂的ZnB4O7磷光体,热释光发射强度较高,在辐射剂量学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利用峰形法,评估了ZnB4O7∶Tm3+磷光体在218℃时发光峰的动力学参数,其陷阱深度E为1.64 eV,频率因子为3.42×1016s-1,遵循二级动力学。
唐强,高丽,谭志坚,张纯祥,罗达玲,刘小伟[4](2013)在《MgB4O7:Tm,Mn磷光体的热释光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MgB4O7:Tm,Mn磷光体材料,测量了热释光发光曲线和热释光三维光谱以及剂量响应曲线。其主发光峰温度约为400oC,发光波长455 nm。MgB4O7:Tm,Mn主发光峰面积比LiF:Mg,Ti高6.2倍,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0.1–2000 Gy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超线性剂量响应。
谭志坚,唐强,张纯祥,罗达玲[5](2012)在《掺Dy,Tm和Mn的MgSO4磷光体的热释光发光谱研究》文中认为用高温固相法研制了MgSO4:Dy,MgSO4:Tm和MgSO4:Mn热释光材料,并通过将MgSO4:Dy和MgSO4:Mn混合,以及MgSO4:Tm和MgSO4:Mn混合烧结得到了双掺杂样品MgSO4:Dy,Mn,MgSO4:Tm,Mn。分别测量了这两种样品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三维发光谱。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700℃时的样品,在测量加热过程中观察到Dy和Mn离子分别发光,但超过800℃后,Mn发光强度逐渐变弱,而Tm、Dy的高温发光峰逐渐变强,其它温度的发光峰受到抑制。这表明热释光材料中形成的缺陷复合体结构与热处理温度相关,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愈来愈多的Mn离子与稀土离子结合紧密,因此在热释光发光谱中清楚地观察到Mn离子对稀土离子的能量转移和对Tm、Dy低于400℃发光峰进行抑制的发光过程。
罗达玲,唐强,张纯祥[6](2011)在《热释光缺陷模型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释光物理机制的描述及相关理论模型的建立依赖于所采用的缺陷模型。热释光动力学模型基于固体能带理论和孤立点缺陷的假设,完全不涉及介质中的缺陷结构和空间分布。实际应用中,动力学模型参数并不能给出确切的意义,对许多热释光物理现象也无法解释。本文基于掺入稀土的碱土硫酸盐磷光体的系统实验研究,分析了热释光三维发光谱和剂量响应非线性特性,结果显示,大多数热释光磷光体中缺陷是以缺陷复合体的形式存在,本征缺陷和掺入杂质构成的缺陷复合体是热释光多阶段随机过程的基本作用单元,表明热释光磷光体的发光特性和剂量响应非线性特性与缺陷复合体的结构密切相关。
塔西买提·玉苏甫[7](2010)在《稀土离子Tm和Dy激活无水芒硝的发光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自新疆艾丁盐湖的无水芒硝在300nm的激发光下呈现乳白色发光,它的光致发光谱(PL)由一个峰值大约在509nm处的宽谱带组成。通过监测在530nm处的发光获得的激发光谱由一个峰值大约在235nm处的宽谱带和覆盖了UV和可见光区波长的平坦谱带组成。天然无水芒硝还具有余辉特性。它的PL衰减曲线由一个寿命小于0.1μs的快衰减成分和一个半衰时间大约0.4s的慢衰减成分组成。本论文以天然无水芒硝为研究对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稀土离子Tm3+激活无水芒硝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第二部分是稀土离子Dy3+激活无水芒硝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1.在空气中900℃温度下,将纯天然无水芒硝(Na2SO4)和TmF3的混合粉末加热20分钟,制备了Na2SO4:Tm3+发光材料。并测量了在室温中真空紫外-紫外光下的发射和激发光谱。发射光谱有一系列由于Tm3+内4f12电子跃迁的窄峰。通过监测紫色发光得到的激发光谱,分别由Tm3+离子4f12→4f11 5d跃迁(183nm),O2-- Tm3+之间的电荷转移带(170nm)引起的强激发谱和基质吸收(130、223、258 nm)引起的弱激发谱组成。掺杂TmF3的含量在2-8mg范围内,随着掺杂Tm3+离子浓度的增加,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光谱相应的增强,含量在8-16mg范围内出现浓度淬灭现象。2.在空气中900℃温度下,将纯天然无水芒硝(Na2SO4)和DyF3的混合粉末加热25分钟,制备了Na2SO4:Dy3+新型发光材料。通过同步辐射研究了Na2SO4:Dy3+的发光性质。并测量了在室温中真空紫外-紫外光下的发射和激发光谱。根据发射光谱得到了不同Dy3+掺杂浓度和不同激发下发光的黄蓝比(Y/B)是不同的。通过监测黄色发光得到的激发光谱,分别由Dy3+离子4f9→4f85d跃迁(172nm)、O2-- Tm3+之间的电荷转移带(165nm)引起的强激发谱和基质吸收(138、245 nm)、对应Dy3+离子6H15/2→4D7/2,6H15/2→6P3/2,6H15/2→6P7/2跃迁(299nm,325nm,351nm)引起的弱激发谱组成。
罗达玲,唐强,张纯祥[8](2008)在《热释光剂量计的缺陷复合体》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碱土硫酸盐掺入稀土和过渡金属元素研制出的一系列热释光磷光体MSO4:RE,X (M=Ca,Mg,Sr and Ba,RE=Dy,Tm,Eu and X=P,Mn)的实验研究,热释光三维发光谱和热释光剂量响应曲线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磷光体中缺陷是以缺陷复合体的形式存在,这些缺陷复合体由本征缺陷和掺入杂质构成,可视为热释光多阶段随机过程的基本单元。从实验结果清楚地观察到,热释光剂量计的热释光特性和剂量响应特性与缺陷复合体的结构密切相关。本文还将基于缺陷复合体模型探讨热释光的理论模型。
罗达玲,唐强,张纯祥[9](2008)在《热释光剂量计的缺陷复合体》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碱土硫酸盐掺入稀土和过渡金属元素研制出的一系列热释光磷光体MSO4:RE,X (M=Ca,Mg,Sr and Ba,RE=Dy,Tm,Eu and X=P,Mn)的实验研究,热释光三维发光谱和热释光剂量响应曲线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磷光体中缺陷是以缺陷复合体的形式存在,这些缺陷复合体由本征缺陷和掺入杂质构成,可视为热释光多阶段随机过程的基本单元。从实验结果清楚地观察到,热释光剂量计的热释光特性和剂量响应特性与缺陷复合体的结构密切相关。本文还将基于缺陷复合体模型探讨热释光的理论模型。
何鉴[10](2007)在《有机电致磷光掺杂和主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高三重态能级的咔唑衍生物类主体材料和以苯基蒎烯吡啶为配体的铱配合物磷光掺杂材料,对它们的光物理性质及能级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一组咔唑衍生物类主体材料。它们的三重态能级比CBP提高了0.1-0.3eV,高于一般蓝光磷光材料,是可应用于蓝光磷光器件的主体材料。以CPBCH和CBPE为主体材料的蓝光PHOLED器件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是与CBP相当或性能更好的蓝光主体材料。2.设计并合成了一组带烷氧基团的苯基蒎烯吡啶铱(III)配合物Ir(RO-pppy)3。光物理性质研究表明,分子中带有的一定长度的直链可以减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掺杂于聚合物的器件结果表明,带有16碳烷氧基链的铱(Ⅲ)配合物表现出更好的器件行为,优化器件的掺杂浓度达到3.2 wt.-%,器件的最高发光效率为19.9 cd/A (7.8 lm/W,9.1V) ,得到的器件最大亮度为15700 cd/m2 ( 8.4V)。3.设计并合成了一组带苯基蒎烯吡啶配体的双环铱(III)配合物FpIrpic,FpIr(acac)和FpIrN4。它们的最高发射峰分别在469nm,479nm和460nm;量子产率依次为0.68,0.52和0.064,是一类新型的蓝光磷光掺杂材料。4.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同时带有电子传输性能(恶二唑基团)和空穴传输性能(咔唑基团)的化合物C1PBD和C5PBD。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HOMO、LUMO能级结构与我们设计合成的新型蓝光/绿光铱(III)配合物匹配,它们的三重态能级达到2.68eV,是可用于蓝光/绿光磷光器件的主体材料。5.以合成的5个主体材料及蓝光磷光材料FIrpic为研究对象(CBP作为对比),对其构建的主体-客体体系能量转移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CBP和o-CBP具有相对较低的能量转移效率。通过激发光谱的研究证明能量转移的存在;通过发光衰减曲线表明了CBP与FIrpic之间存在着三重态能量回传,这可能是其能量转移效率偏低的原因。
二、MgSO_4:Tm,Mn,P磷光体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gSO_4:Tm,Mn,P磷光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硅酸镁热释光剂量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发光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热释光简介 |
1.1.1 热释光发光机理 |
1.1.2 热释光发光模型 |
1.1.2.1 简单的热释光发光模型 |
1.1.2.2 较复杂的热释光发光模型 |
1.1.3 热释光分析方法 |
1.1.4 热释光技术的应用 |
1.1.5 热释光剂量学 |
1.1.5.1 热释光剂量学的性质 |
1.1.5.2 常见的热释光材料 |
1.2 硅酸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硅酸镁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高温固相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水热合成法 |
1.3.4 微波加热法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样品制备与表征 |
2.1 稀土掺杂硅酸镁的制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样品制备工艺 |
2.1.2.1 高温固相法制备硅酸镁 |
2.1.2.2 微波加热法制备硅酸镁 |
2.1.2.3 硅酸镁的实验原理及制备流程 |
2.2 样品表征方法 |
第3章 稀土掺杂硅酸镁材料的热释光 |
3.1 稀土掺杂硅酸镁的XRD |
3.2 稀土掺杂硅酸镁的发射光谱 |
3.3 纯硅酸镁的三维热释光 |
3.4 稀土掺杂硅酸镁的二维热释光 |
3.5 稀土掺杂硅酸镁的三维热释光 |
3.5.1 Mg_2SiO_4: Ce的三维热释光 |
3.5.2 Mg_2SiO_4: Pr的三维热释光 |
3.5.3 Mg_2SiO_4: Nd的三维热释光 |
3.5.4 Mg_2SiO_4: Sm的三维热释光 |
3.5.5 Mg_2SiO_4: Eu的三维热释光 |
3.5.6 Mg_2SiO_4: Tb的三维热释光 |
3.5.7 Mg_2SiO_4: Dy的三维热释光 |
3.5.8 Mg_2SiO_4: Er的三维热释光 |
3.5.9 Mg_2SiO_4: Tm的三维热释光 |
3.5.10 Mg_2SiO_4: Yb的三维热释光 |
3.6 不同稀土掺杂硅酸镁热释光特性的对比 |
3.7 小结 |
第4章 Mg_2SiO_4: Tb热释光材料 |
4.1 不同原料高温固相法制备铽掺杂硅酸镁 |
4.1.1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XRD |
4.1.2 硅酸镁的SEM |
4.1.3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PL影响 |
4.1.4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TL影响 |
4.1.5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EPR影响 |
4.2 不同原料微波加热法制备铽掺杂硅酸镁 |
4.2.1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XRD |
4.2.2 硅酸镁的 SEM |
4.2.3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PL影响 |
4.2.4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TL影响 |
4.2.5 铽掺杂浓度对硅酸镁的EPR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Mg_2SiO_4: Tb,M双掺热释光材料 |
5.1 高温固相法合成Mg_2SiO_4: Tb,M(M=Na,Ca,Al) |
5.1.1 Mg_2SiO_4: Tb,M的XRD |
5.1.2 Mg_2SiO_4: Tb,M的PL |
5.1.3 Mg_2SiO_4: Tb,M的TL |
5.1.4 Mg_2SiO_4: Tb,M的三维热释光 |
5.2 微波加热法合成Mg_2SiO_4: Tb,M(M=Li,Na,Ca,Al,Ga) |
5.2.1 Mg_2SiO_4: Tb,M的XRD |
5.2.2 Mg_2SiO_4: Tb,M的SEM |
5.2.3 Mg_2SiO_4: Tb,M的PL |
5.2.4 Mg_2SiO_4: Tb,M的二维TL |
5.2.5 Mg_2SiO_4: Tb,M的三维TL |
5.3 小结 |
第6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 不同的稀土掺杂对硅酸镁发光的影响 |
6.2 不同合成方法对Mg_2SiO_4: Tb性能的影响 |
6.3 初始原料对Mg_2SiO_4: Tb性能的影响 |
6.4 金属离子双掺对Mg_2SiO_4: Tb性能的影响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CaSO4:RE(Eu,Dy,Tm),Mn磷光体的热释光发光谱(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Ca SO4:RE的热释光三维发光谱 |
2.2 Ca SO4:Mn和Ca SO4:RE, Mn的热释光三维发光谱 |
2.3 分析与讨论 |
3 结论 |
(3)稀土Dy3+,Tm3+单掺杂的四硼酸锌磷光体的热释光(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Zn B4O7磷光体的结构表征 |
2.2 Dy3+,Tm3+单掺杂的Zn B4O7磷光体的热释光谱 |
2.3 Zn B4O7∶0.04Tm3+磷光体的动力学 |
3 结论 |
(4)MgB4O7:Tm,Mn磷光体的热释光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的制备 |
1.2 辐照与测试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热释光发光谱 |
2.2 热释光发光曲线 |
2.3 热释光动力学参数 |
2.4 剂量响应曲线 |
3 结语 |
(5)掺Dy,Tm和Mn的MgSO4磷光体的热释光发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单掺杂MgSO4样品的热释光发光谱 |
2.2 MgSO4:Dy,Mn样品的热释光发光谱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
2.3 MgSO4:Tm,Mn样品的热释光发光谱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
3 结论 |
(6)热释光缺陷模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热释光三维发光谱与磷光体的基质和掺入杂质相关 |
2 磷光体中本征缺陷和掺入杂质构成缺陷复合体 |
3 热释光剂量响应的非线性特性与缺陷复合体的结构密切相关 |
4 缺陷复合体是热释光多阶段随机过程的基本作用单元 |
5 结语 |
(7)稀土离子Tm和Dy激活无水芒硝的发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发光材料及其分类 |
1.2 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1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1.3 稀土离子的光致发光 |
1.3.1 稀土元素和离子的电子组态 |
1.3.2 稀土离子的能级结构 |
1.3.3 稀土离子的电子跃迁 |
1.4 无水芒硝简介 |
1.4.1 矿物发光 |
1.5 无水芒硝发光性质 |
1.5.1 新疆艾丁湖无水芒硝 XRD 和微量元素 |
1.5.2 新疆艾丁湖无水芒硝发光性质 |
1.5.3 无水芒硝的发光原因探究 |
1.5.4 小结 |
2 Tm~(~(3+))激活无水芒硝在真空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光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天然无水芒硝和 Na_2SO_4:Tm~(3+)的 XRD |
2.3.2 Na_2SO_4: Tm的光谱特性 |
2.3.3 不同 Tm掺杂浓度对 Na_2SO_4:Tm激发光谱的影响 |
2.4 结论 |
3 Dy~(3+)激活无水芒硝在真空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光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Na_2SO_4:Dy~(3+)的发射光谱特性 |
3.3.2 Na_2SO_4:Dy~(3+)的激发光谱特性 |
3.3.3 不同 Dy~(3+)掺杂浓度对 Na_2SO_4:Dy~(3+)发射光谱的影响 |
3.4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有机电致磷光掺杂和主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概述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器件结构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特点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历史 |
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应用及发展前景 |
2 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2.1 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结构 |
2.2 发光原理 |
3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
3.1 铱配合物磷光材料 |
3.2 其它重金属配合物 |
4 有机电致磷光的主体材料 |
4.1 咔唑衍生物类小分子主体材料 |
4.2 聚合物主体材料 |
5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蓝光有机电致磷光的主体材料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部分 |
2.2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 化合物性能的测定及PHOLED器件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吸收及荧光光谱 |
3.2 低温荧光光谱和磷光光谱 |
3.3 荧光量子效率 |
3.4 荧光寿命 |
3.5 化合物能级结构 |
3.6 热稳定性 |
3.7 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研究 |
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蓝光磷光的主体-客体体系能量转移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部分 |
2.2 能量转移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吸收和发光光谱 |
3.2 薄膜激发光谱 |
3.3 能量转移效率 |
3.4 薄膜发光寿命 |
4 小结 |
第四章 带烷氧基团的苯基蒎烯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部分 |
2.2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 化合物性能的测定及PHOLED 器件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吸收光谱 |
3.2 室温及低温发光光谱 |
3.3 量子产率 |
3.4 发光寿命 |
3.5 配合物的能级结构 |
3.6 器件结果 |
4 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蓝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和光物理性能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 化合物性能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溶液和薄膜的吸收光谱 |
3.2 溶液和薄膜的发射光谱 |
3.3 低温磷光光谱 |
3.4 发光寿命 |
3.5 量子产率 |
3.6 配合物能级结构 |
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溶液法器件制备的具有双极载流子传输特性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 化合物性能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吸收光谱 |
3.2 溶液和薄膜的发射光谱 |
3.3 低温荧光光谱和磷光光谱 |
3.4 荧光寿命 |
3.5 量子产率 |
3.6 化合物的能级结构 |
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和待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MgSO_4:Tm,Mn,P磷光体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硅酸镁热释光剂量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发光机理研究[D]. 赵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CaSO4:RE(Eu,Dy,Tm),Mn磷光体的热释光发光谱[J]. 唐强,郭竞渊,高丽,唐桦明,张纯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3]稀土Dy3+,Tm3+单掺杂的四硼酸锌磷光体的热释光[J]. 刘丽艳,孙一丹,于湛,田鹏,张向东,姜丽宏,李成宇. 应用化学, 2014(07)
- [4]MgB4O7:Tm,Mn磷光体的热释光特性[J]. 唐强,高丽,谭志坚,张纯祥,罗达玲,刘小伟. 核技术, 2013(02)
- [5]掺Dy,Tm和Mn的MgSO4磷光体的热释光发光谱研究[J]. 谭志坚,唐强,张纯祥,罗达玲. 核技术, 2012(04)
- [6]热释光缺陷模型的探讨[J]. 罗达玲,唐强,张纯祥. 核技术, 2011(02)
- [7]稀土离子Tm和Dy激活无水芒硝的发光性质研究[D]. 塔西买提·玉苏甫. 新疆师范大学, 2010(07)
- [8]热释光剂量计的缺陷复合体[A]. 罗达玲,唐强,张纯祥. 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08
- [9]热释光剂量计的缺陷复合体[A]. 罗达玲,唐强,张纯祥. 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1), 2008
- [10]有机电致磷光掺杂和主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何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