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拮抗木霉耐药性菌株的筛选及其与速克灵防治灰霉病的协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文雅[1](2021)在《防治葡萄灰霉病的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发酵优化及制剂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灰霉病是葡萄生产和储藏中危害最为严重病害,可危害葡萄的多个部位。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以及该病害复发率高给葡萄产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是本实验室从西藏江孜土壤采集到的1株细菌,对葡萄灰霉病菌、杨树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油松枯梢病菌、核桃溃疡病菌和褐斑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特别在防治葡萄灰霉病方面,表现了显着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为了进一步促进该生防菌株实现产业化,本文对该菌株的关键发酵条件及其制剂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培养基配方及条件优化通过L9(34)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基成分,确定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包括玉米粉30 g、黄豆粉10 g、葡萄糖2 g、酵母粉2 g、磷酸氢二钠2 g、磷酸二氢钾0.6 g、碳酸钙0.2 g、氯化钾0.15 g、硫酸镁0.15 g、硝酸铵0.45 g、硫酸锰0.06 g和水1000mL;确定适宜接种量4%,种龄24 h。摇瓶实验中发酵液菌含量达到4.1×109 CFU/mL,较优化前提高了 95.23%。利用摇瓶上优化参数在50 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试验,发酵液菌含量达到8.6×109 CFU/mL,形成90%芽孢率的时间比摇瓶条件下提前 30 h。2.确定了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的120亿CFU/mL液体原药和150亿CFU干粉原药的加工工艺。发酵完成获得8.6×109 CFU/mL原始液体原药后,离心浓缩1.5倍后即可获得1.2×1010 CFU/mL液体原药。离心浓缩2倍后加入载体材料并在37℃条件下烘干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即可获得1.5×1010 CFU/mL干粉原药。3.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粉尘剂配方采用流点法筛选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粉尘剂润湿分散剂,载体的筛选以沉降率为标准。确定1×1010 CFU/g 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粉尘剂最佳配方为载体碳酸钙10-20%,润湿分散剂LT-522W 3%,干粉原药补足至100%。4.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悬浮剂配方对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和防腐剂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确定1 ×1010 CFU/mL 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悬浮剂最佳配方为润湿分散剂LT-522W 3%;增稠剂黄原胶0.3%;防腐剂山梨酸钾2%,液体原药补足至100%。该制剂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且热贮和冷贮合格。5.两种制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病评价采用离体叶片法进行了两种制剂对葡萄灰霉病防病评价。结果表明经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粉尘剂处理7 d后仍能完全控制葡萄灰霉病发生,悬浮剂处理的防治效果达82.1%以上。显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李泳[2](2020)在《生防菌株S7和Y10的分离鉴定及对人参灰霉病的防病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在10种不同土壤样品中共分离菌株224株,细菌105株,真菌77株,放线菌42株。分离纯化的59株拮抗菌中细菌32株,真菌17株,放线菌10株。通过菌株及其发酵浓缩液的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和复筛,最终筛选出2株抑菌率80%以上的高效拮抗菌S7、Y10菌。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结合S7菌株的16S rDNA、Y10菌株的ITS rDNA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序列以及基于同源性序列构建的菌株系统发育树,初步鉴定S7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初步Y10菌为哈茨木霉。培养条件对S7、Y10菌株及其发酵浓缩液的抑菌活性影响中表明,温度20℃、偏中性条件下对人参灰霉病原菌抑菌作用最强,在强酸强碱条件下抑菌作用较弱。S7、Y10菌株在不同浓度的PDA培养基中对人参灰霉病原菌抑菌作用均在50%以上,表明其生防作用不完全是营养竞争作用;S7菌株发酵浓缩液对温度、pH、紫外线稳定性较好,适应的范围较宽,Y10菌株发酵浓缩液的热稳定性较弱,但对pH和紫外线稳定性较好。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防御酶的试验中采用冰浴研磨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发现不同处理的人参根中的防御酶活性显着高于只喷无菌水的对照,其中只接灰霉病菌人参根中的防御酶活性最高;其次为灰霉病菌+S7处理和灰霉病菌+Y10处理的防御酶酶活性;再次为S7菌株和Y10菌株处理的防御酶活性。生防菌和灰霉病菌混合处理中先接灰霉病菌24h后接生防菌的防御酶活性最高,其次为同时接的,先接生防菌24h后接灰霉病菌的防御酶活性最低。S7、Y10菌株对人参根部灰霉病的防病试验中,用菌悬液进行喷施,并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病情指数,发现只喷S7、Y10处理的均无发病,其它处理均发生不同程度病害。不同处理中先接生防菌24h后接灰霉病菌的防效最高,其次为同时接的防治效果,最后为先接灰霉病菌24h后接生防菌的防治效果。说明,S7、Y10菌株的预防作用强于治疗作用。
陈大为,薛应钰,沈志彦,毛维兴,张树武,徐秉良[3](2019)在《生防放线菌ZZ-9耐药菌株的微波诱变选育》文中认为为了获得耐甲基硫菌灵的菌株,采用微波诱变法对放线菌ZZ-9菌株进行0~75 s的处理,筛选出在甲基硫菌灵致死浓度下仍能较好生长的突变菌株,并测定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拮抗性和传代稳定性的影响,选育出性能优良的耐药菌株,与甲基硫菌灵协同作用进行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辐照15~60 s条件下,获得4株耐70μg·mL-1甲基硫菌灵的突变菌株ZZ-9A、ZZ-9B、ZZ-9C和ZZ-9D。通过对4株突变菌株进行抑菌率和传代稳定性测定,筛选出一株抑菌率较好且传代稳定的突变菌株ZZ-9B。菌株ZZ-9B与70μg·mL-1甲基硫菌灵协同作用测定表明,当菌株ZZ-9B与甲基硫菌灵配比为8∶2时,在离体枝条上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协同防效为89.42%,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突变菌株和甲基硫菌灵的防效。因此,在使用菌株ZZ-9B来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时,添加少量的甲基硫菌灵,可显着提高防效。
鲁海菊,谢欣悦,张海燕,李丽莎,杨根[4](2019)在《抗药性木霉与原始木霉菌株抑菌活性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分离自黄瓜中的3株内生木霉(Trichoderma)(J1、J3、Y2菌株)为供试菌株,用含扑海因杀菌剂的PDA培养基筛选到4株抗药性菌株(PJ1-1、PJ1-2、PJ3、PY2)。测定其对枇杷根腐病病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 P3. 1、P3. 5、P3. 6菌株、石榴枯萎病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SK菌株和万寿菊叶斑病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 WJ1菌株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3株抗药性木霉(PJ1-1、PJ1-2、PJ3)对供试的5株病原菌抑菌活性均高于其原始菌株(J1和J3),且抑菌率均高于50%;抗药性菌株PY2对枇杷根腐病病菌P3. 5菌株和石榴枯萎病病菌SK菌株的抑制率均极显着高于原始菌株(Y2),对其余3株病原菌的抑制率低于原始菌株。说明PJ1-1、PJ1-2、PJ3等3株抗药性木霉菌株与杀菌剂扑海因混配使用的前景广阔,此结论可以为枇杷根腐病、石榴枯萎病及万寿菊叶斑病绿色防控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鲁海菊,董文彦,沈云玫,洪亮,李珣[5](2018)在《抗扑海因内生木霉菌株PJ3与原始菌株J3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文中研究指明为明晰抗扑海因内生木霉菌株PJ3与原始菌株J3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p H值、温度和光照对木霉菌株PJ3、J3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菌株最大的差异在于产孢性状不同,在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中,原始菌株J3产孢能力整体上略强于抗扑海因菌株PJ3;在其他检测条件下,抗扑海因菌株PJ3产孢能力整体强于原始菌株J3;菌株PJ3菌丝生长的适合条件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胡萝卜葡萄糖琼脂(CDA)或香蕉葡萄糖琼脂(BDA)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α-乳糖、麦芽糖或葡萄糖,氮源为牛肉膏、酵母膏、蛋白胨、硝酸铵、硫酸铵、磷酸二氢铵或甘氨酸,p H值为3~10,温度为15~30℃,光照条件为光暗交替、全黑暗或全光照;其产孢的最佳条件为BDA培养基、碳源为D-果糖、氮源为酵母膏、p H值为10、温度为28℃、光照条件为光暗交替。此结论能为抗扑海因内生木霉PJ3菌株发酵生产提供理论参数。
冯晓菲[6](2018)在《四川草莓灰霉病菌的多样性及防治药剂筛选》文中研究指明草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由于草莓灰霉病在其生产、运输及储藏过程中均会发生,给草莓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四川省10个县(市)195株草莓灰霉病菌的菌落类型、生长速率、对离体草莓叶片的致病力以及对嘧霉胺、异菌脲、咯菌腈、环酰菌胺的抗性检测及抗药性水平;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95株草莓灰霉病菌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筛选并加工对灰霉病菌有增效作用的新制剂。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间菌落类型、生长速率、致病力有少许的差异。灰霉病菌的菌落类型与生长速率没有明显相关性,孢子型(B类型)对离体草莓叶片致病力最强,菌丝生长速度与致病力在P=0.05水平上没有相关性。2.四川省草莓灰霉病菌多态性丰富,6条ISSR引物,共产生了61个多态性位点,195株草莓灰霉病菌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42,Shannon信息指数为0.4511;草莓灰霉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Ht)均值为0.2976,病株分布种群间遗传多样性(Hs=0.2458)远远高于地理分布种群间(Dst=0.0518)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Gst)均值0.1742,基因流(Nm)均值2.3696,说明该地区灰霉病菌种群间遗传分化不明显,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通过UPGMA法可将10个采集点分为3类群,江油菌株单独构成一个类群,崇州和广汉菌株构成一个类群,其余菌株构成另外一个类群,该结果明确了草莓灰霉病在四川的遗传结构以及基因流动方向及多样性水平。3.采用最低浓度抑制法(MIC)测定了菌株对嘧霉胺、异菌脲、咯菌腈、环酰菌胺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2.3%、66.7%、32.8%、7.1%,其中对咯菌腈产生高抗的菌株达到4.32%,对环酰菌胺的抗性测定未发现高抗菌株。4.对灰霉病菌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咯菌腈与多抗霉素在比例7.5:1时抑菌效果及增效最明显,其CTC达到226.5。对该增效比例进行了制剂加工,通过助剂筛选及配方优化,最终得到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30%咯菌腈·多抗霉素水悬浮剂,盆栽和田间试验防效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陈大为[7](2018)在《放线菌ZZ-9耐药性菌株筛选及涂抹剂研制》文中提出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发生普遍的一种病害,该病害是由valsa mali引起的。发生严重时,可造成毁园。目前,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多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其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引起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因此,采用生物防治以及开发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成为当下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热点。本试验以前期室内先筛选出一株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较好防效的生防放线菌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耐药菌株的微波诱变选育和生防制剂研制,并对其生防制剂防效和质量标准进行了测定。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放线菌ZZ-9菌株进行不同时间的微波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在微波辐照15-60 s条件下,获得4株耐70μg/mL甲基硫菌灵的突变菌株ZZ-9A、ZZ-9B、ZZ-9C和ZZ-9D。通过对4株突变菌株进行抑菌率和传代稳定性测定,筛选出一株抑菌率较好且传代稳定的突变菌株ZZ-9B。菌株ZZ-9B与70μg/m L甲基硫菌灵协同作用测定表明,当菌株ZZ-9B与甲基硫菌灵配比为8:2时,在离体枝条上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协同防效为89.42%,明显高于突变菌株和甲基硫菌灵单独使用时的防效。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紫外保护剂、渗透剂和载体在不同浓度下对放线菌ZZ-9菌株生长及其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助剂筛选结果表明:ZZ-9生防制剂各助剂分别为1%吐温-80、1.5%硫酸链霉素、1.5%木质素磺酸钠、0.1%三氧硅烷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均达80%以上,显着高于对照。同时,利用响应面法对ZZ-9生防制剂的最佳助剂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其最佳助剂浓度为:60 m L活菌发酵液中分别加入594μL吐温-80、912 mg硫酸链霉素、894 mg木质素磺酸钠及66μL三氧硅烷在此条件下,ZZ-9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达86.51%。载体筛选结果表明,2.0%的黄原胶使ZZ-9制剂呈稠黏液,附着性强,为最佳载体。3.对ZZ-9涂抹剂进行防效评价及质量标准检测,结果表明,ZZ-9涂抹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抑制率为89.54%;在离体枝条保护作用试验中,ZZ-9涂抹剂处理后,病疤平均面积为101.72 mm2,显着低于对照,防效为83.61%;在离体枝条治疗作用试验中,ZZ-9涂抹剂处理后,病疤平均面积为154.77 mm2,显着低于对照,与甲硫·萘乙酸相差52.30 mm2;治疗效果为73.13%。ZZ-9涂抹剂呈黑褐色粘稠状液体,流动性差,成膜性好,且厚度适中,在苹果枝条或树干上有较好的附着性,pH为5.65;有效活菌数为12.12×107cfu/mL;在(50±2)℃、(-4±2)℃以及紫外灯照射条加下,其活菌数与抑菌率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正常条件差异不大;随着时间的增长,ZZ-9涂抹剂的杂菌数基本保持稳定,均低于1.30×106cfu/m L,且其在120 d,仍能保持较好防效。
于春生,张雨竹,张风娇,宋志儒,杨月,孙冬梅,李敏[8](2015)在《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哈茨木霉产生多菌灵抗药性菌株的研究》文中认为多菌灵是植物病害防治中常用的化学杀菌剂,野生型哈茨木霉对多菌灵比较敏感。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哈茨木霉菌应用于实践,本试验采用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的方法,实现哈茨木霉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改良。试验共获得315株正向突变菌株,其中hcb-35菌株抗性能力较强。利用毒力测定方法检测了多菌灵对hcb-35有效抑菌中浓度,及hcb-35对多菌灵的抗药遗传稳定性;并利用对峙试验及显微观察检测其抑菌能力。结果显示,与哈茨木霉出发菌株hc相比,多菌灵对哈茨木霉突变株hcb-35菌株的有效抑菌中浓度提升285%;连续转接12代后,hcb-35菌株抗药性相对稳定且抑菌效果较出发菌株无明显差异,表明应用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哈茨木霉可以获得遗传稳定的耐多菌灵突变株。
尹婷,徐秉良,梁巧兰,古丽君,李荣峰[9](2013)在《耐药性木霉T2菌株的筛选、紫外诱变与药剂驯化》文中提出为获得对杀菌剂有抗药性的菌株,首先测定了深绿木霉T2菌株对6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选择出了最敏感的杀菌剂-速克灵。同时通过紫外光照射挑选出突变菌株,并在不同浓度的速可灵(50~800μg/mL)培养基上驯化,最后得到了4株对速克灵抗药性较强的菌株:T2-1,T2-2,T2-5和T2-6。10次转化、菌落生长速度测定、产孢数量的测定和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此4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稳定,其中T2-6菌株显着优于其他3株。
尹婷[10](2012)在《深绿木霉T2对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及抗药菌株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通过在土壤中施用深绿木霉T2菌剂,于苜蓿生长过程中各生育期取土样测定其对根围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绿木霉T2菌株对苜蓿根围土壤细菌和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主要引起种群数量的减少;而对固氮菌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对放线菌的影响不大。在苜蓿收获期,对照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最多,达到4.24×1010个/g干土,比土壤处理前提高3.56倍,是深绿木霉T2菌剂处理组土壤细菌群落数量的3.79倍;收获期处理土壤中的真菌数量减少的最多,比处理前减少了4.53倍,比对照减少了8.20倍;处理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与对照均呈波浪式缓慢上升,两者在数量上并无显着差异;处理土壤中固氮菌数量呈大幅度上升,对照土壤中固氮菌数量呈缓慢上升,收获期处理土壤中的固氮菌数量是对照的3.01倍。2.采用喷雾法在苜蓿叶面喷施深绿木霉T2菌剂,测定其对叶围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围微生物总体比较丰富,数量差异较大,各类菌群数量排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苜蓿叶面喷施深绿木霉T2菌剂后明显引起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叶围细菌的数量先缓慢增加后下降,35d后,对照叶围细菌数量达到33.54个/cm2,而处理叶围细菌的数量仅为6.13个/cm2;真菌数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照叶围的真菌数量从8.08个/cm2上升到20.57个/cm2,而喷施深绿木霉T2菌剂的叶围真菌的数量从8.08个/cm2下降到0.59个/cm2;放线菌数量没有明显变化。3.本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常见杀菌剂和5种常见杀虫剂对深绿木霉T2菌株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和5种杀虫剂对深绿木霉T2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不同的药剂对深绿木霉菌丝的毒力不同,其中代森锰锌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毒力最低,EC50值分别为221.14μg/mL和3.59μl/mL;速克灵和毒死蜱的毒力最高,EC50值分别为26.24μg/mL和0.74μl/mL。根据毒力回归方程和EC50结果得出,6种杀菌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速克灵>扑海因>多菌灵>百菌清>三唑酮>代森锰锌,5种杀虫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毒死蜱>辛硫磷>阿维菌素>氯胺磷>高效氯氟氰菊酯。4.为获得对速克灵有抗药性的菌株,首先对深绿木霉T2菌株进行了紫外光照射并挑选出突变菌株,然后在不同浓度的速可灵(50μg/mL-800μg/mL)培养基上驯化,最后得到了4株对速克灵抗药性较强的菌株:T2-1,T2-2,T2-5和T2-6。10次转化、菌落生长速度测定、产孢数量的测定和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的拮抗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此4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稳定,其中T2-6菌株显着优于其它3株。经过菌和药的协同作用测定发现,抗药性木霉T2-6菌剂(浓度为108个/g)与速克灵药剂(浓度为800μg/mL)配比为8∶2时,对灰葡萄孢菌的协同抑菌率达86.83%,明显高于单独使用木霉菌和速克灵的抑菌率。
二、拮抗木霉耐药性菌株的筛选及其与速克灵防治灰霉病的协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拮抗木霉耐药性菌株的筛选及其与速克灵防治灰霉病的协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防治葡萄灰霉病的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发酵优化及制剂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葡萄灰霉病 |
1.2 葡萄灰霉病防治状况 |
1.2.1 化学防治 |
1.2.2 农业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3 生防芽孢杆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芽孢杆菌概述 |
1.3.2 贝莱斯芽孢杆菌 |
1.4 微生物农药剂型状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微生物材料 |
2.1.3 助剂材料 |
2.1.4 供试培养基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菌株生物量测定 |
2.2.2 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2.2.3 种龄对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菌株发酵水平的影响 |
2.2.4 接种量对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菌株发酵水平的影响 |
2.2.5 初始培养基主要成分的正交优化 |
2.2.6 生防菌发酵罐放大试验 |
2.3 原药的制备 |
2.3.1 液体原药 |
2.3.2 干粉原药 |
2.4 载体和助剂筛选 |
2.5 粉尘剂稳定性研究 |
2.5.1 粉尘剂载体的筛选 |
2.5.2 粉尘剂润湿分散剂筛选 |
2.5.3 粉尘剂的加工与配比优化 |
2.5.4 粉尘剂加工后主要质量指标检测 |
2.6 悬浮剂助剂及其指标测定 |
2.6.1 悬浮率测定方法 |
2.6.2 分散性测定方法 |
2.6.3 润湿分散剂的选择 |
2.6.4 湿润分散剂最佳使用量筛选 |
2.6.5 粘度调节剂用量筛选 |
2.6.6 防腐剂的选择 |
2.6.7 悬浮剂指标测定 |
2.7 粉尘剂室内防病试验 |
2.8 悬浮剂室内防病评价 |
2.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摇瓶种子生长曲线 |
3.2 种龄对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发酵水平的影响 |
3.3 接种量对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发酵水平的影响 |
3.4 发酵培养基成分的正交优化 |
3.5 50 L发酵罐验证 |
3.6 载体和助剂材料与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生物相容性 |
3.6.1 载体生物相容性 |
3.6.2 助剂生物相容性 |
3.7 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干粉原药加工载体材料及工艺 |
3.7.1 干粉原药加工载体材料选择 |
3.7.2 干粉原药加工工艺 |
3.8 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粉尘剂 |
3.8.1 粉尘剂润湿分散剂筛选 |
3.8.2 粉尘剂载体的筛选 |
3.8.3 100亿CFU/克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粉尘剂配方及其粒径测定 |
3.9 悬浮剂制剂研究结果 |
3.9.1 最适润湿分散剂筛选 |
3.9.2 湿润分散剂LT-522W最佳用量 |
3.9.3 增稠剂最佳使用量 |
3.9.4 防腐剂的确定 |
3.9.5 100亿CFU/克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悬浮剂配方及其质量指标 |
3.10 微生物杀菌剂新制剂对葡萄灰霉病防病效果评价 |
3.10.1 100亿CFU/克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粉尘剂防病效果 |
3.10.2 100亿CFU/克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悬浮剂防病效果 |
4 讨论 |
4.1 生防菌发酵优化 |
4.2 微生物杀菌剂剂型 |
4.3 悬浮剂与粉尘剂的防效与应用前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生防菌株S7和Y10的分离鉴定及对人参灰霉病的防病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人参灰霉病研究进展 |
1.1.1 人参灰霉病菌的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
1.1.2 人参灰霉病侵染循环 |
1.1.3 灰葡萄孢菌致病机理 |
1.1.4 防治对策 |
1.2 生防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2.1 生防细菌的应用 |
1.2.2 生防真菌的应用 |
1.2.3 生防放线菌的应用 |
1.2.4 生防菌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机理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病原菌 |
2.1.2 供试材料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供试试剂 |
2.1.5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同人参地拮抗微生物筛选 |
2.2.2 人参灰霉病生防用拮抗菌筛选 |
2.2.3 高效拮抗菌S7、Y10的鉴定 |
2.2.4 培养条件对S7、Y10菌株和发酵浓缩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2.5 S7、Y10菌株发酵浓缩液稳定性研究 |
2.2.6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防御酶的影响 |
2.2.7 S7、Y10菌株对人参根部灰霉病的防病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人参地拮抗微生物多样性 |
3.2 人参灰霉病生防用拮抗菌筛选 |
3.2.1 拮抗菌的初筛选 |
3.2.2 拮抗菌的复筛选 |
3.3 高效拮抗菌S7、Y10的鉴定 |
3.3.1 拮抗菌S7、Y10的形态特征鉴定 |
3.3.2 拮抗菌S7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3.3.3 拮抗菌S7、Y10的分子学鉴定 |
3.4 培养条件对S7、Y10菌株和发酵浓缩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3.4.1 不同温度下S7、Y10菌株和发酵浓缩液对人参灰霉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3.4.2 不同pH值下S7、Y10菌株和发酵浓缩液对人参灰霉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
3.4.3 不同浓度的PDA培养基上S7、Y10菌株对人参灰霉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
3.5 S7、Y10菌株发酵浓缩液稳定性研究 |
3.5.1 S7、Y10菌株发酵浓缩液对热稳定性研究 |
3.5.2 S7、Y10菌株发酵浓缩液对pH稳定性研究 |
3.5.3 S7、Y10菌株发酵浓缩液对紫外线稳定性研究 |
3.6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防御酶的影响 |
3.6.1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6.2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6.3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6.4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
3.7 S7、Y10菌株对人参根部灰霉病的防病试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生防放线菌ZZ-9耐药菌株的微波诱变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出发菌株的制备 |
1.2.2 甲基硫菌灵对出发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确定 |
1.2.3 微波诱变剂量的测定及突变菌株的获得 |
1.2.4 耐药菌株的筛选 |
(1) 耐药菌株的初筛。 |
(2) 耐药菌株的复筛。 |
1.2.5 耐药菌株传代稳定性测定 |
1.2.6 耐药性菌株与甲基硫菌灵协调作用离体枝条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甲基硫菌灵对出发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确定 |
2.2 微波诱变剂量的确定 |
2.3 耐药菌株的筛选 |
2.3.1 耐药菌株的初筛结果 |
2.3.2 耐药菌株复筛结果 |
2.4 耐药菌株的传代稳定性测定 |
2.5 耐药性菌株与甲基硫菌灵协同作用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效 |
3 结论与讨论 |
(4)抗药性木霉与原始木霉菌株抑菌活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培养基 |
1.2 试验方法 |
1.2.1 抗药性菌株筛选 |
1.2.2 对峙培养 |
1.2.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原始木霉与抗药性木霉菌株菌落特征 |
2.2 各供试木霉菌菌株对枇杷根腐病病菌P3.1菌株的抑制作用 |
2.3 各供试木霉菌菌株对枇杷根腐病病菌P3.5菌株的抑制作用 |
2.4 各供试木霉菌菌株对枇杷根腐病病菌P3.6菌株的抑制作用 |
2.5 各供试木霉菌菌株对石榴枯萎病病菌的抑菌作用 |
2.6 各供试木霉菌菌株对万寿菊叶斑病病菌的抑菌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5)抗扑海因内生木霉菌株PJ3与原始菌株J3的生物学特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培养基 |
1.1.3 试剂 |
1.2 方法 |
1.2.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及其产孢的影响 |
1.2.2 不同碳源、氮源对菌丝生长及其产孢的影响 |
1.2.3 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及其产孢的影响 |
1.2.4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及其产孢的影响 |
1.2.5光照对菌丝生长及其产孢的影响 |
1.2.6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养基对参试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
2.2 不同碳源对参试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2.3 不同氮源对参试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2.4 不同pH值对参试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2.5 不同温度对参试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2.6 不同光处理对参试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6)四川草莓灰霉病菌的多样性及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及危害 |
2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
3 灰霉病菌种群多样性 |
4 草莓灰霉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
4.1 农业防治 |
4.2 生物防治 |
4.3 化学防治 |
5 灰霉菌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6 药剂研究进展 |
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四川草莓灰霉病菌的多样性 |
1 试验材料 |
1.1 病原菌样品采集和供试植株及药剂 |
1.2 常用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草莓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2.1.1 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 |
2.1.2 菌落培养性状的观察 |
2.1.3 生长速率的测定 |
2.1.4 菌株对草莓叶片致病性的测定 |
2.2 草莓灰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 草莓灰霉病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ISSR引物 |
2.2.3 PCR扩增条件及电泳 |
2.2.4 数据分析 |
2.3 草莓灰霉病菌抗药性检测 |
2.3.1 草莓灰霉病菌对咯菌腈抗性水平测定 |
2.3.2 环酰菌胺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草莓灰霉病菌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
3.1.1 四川草莓主产区灰霉病菌株采集 |
3.1.2 草莓灰霉病菌的菌落形态 |
3.1.3 草莓灰霉病菌的生长速率 |
3.1.4 草莓灰霉病菌的致病力 |
3.2 草莓灰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 供试菌株的PCR扩增结果分析 |
3.2.2 四川不同地区灰霉病菌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 |
3.2.3 灰霉病菌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草莓灰霉病菌的抗药性多样性 |
3.3.1 草莓灰霉病菌抗药性监测及抗药水平测定 |
3.3.2 草莓灰霉病菌对咯菌腈抗性水平测定 |
3.3.3 环酰菌胺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
4 讨论 |
4.1 灰霉病菌生物学特性 |
4.2 灰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抗药性水平差异性分析 |
第三章 新型防控药剂的筛选、加工及配方优化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病原菌 |
1.2 供试药剂、助剂及常用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四种新型化学药剂和多抗霉素对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
2.2 化学药剂与多抗霉素的联合毒力测定 |
2.3 制剂加工 |
2.3.1 润湿剂的选择 |
2.3.2 润湿剂比例的筛选 |
2.3.3 水悬浮剂分散剂的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化学制剂的确定 |
3.2 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复配比例的初筛选 |
3.3 复配比例的优化 |
3.4 30%咯菌腈与多抗霉素水悬浮剂的加工 |
3.4.1 30%咯菌腈与多抗霉素水悬浮剂润湿剂的筛选 |
3.4.2 30%咯菌腈与多抗霉素水悬浮剂润湿剂比例的筛选 |
3.4.3 30%咯菌腈与多抗霉素水悬浮剂润配方的筛选 |
3.4.4 30%咯菌腈与多抗霉素水悬浮剂润配方的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放线菌ZZ-9耐药性菌株筛选及涂抹剂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苹果树腐烂病研究进展 |
1.1 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分布与危害 |
1.2 苹果树腐烂病侵染循环 |
1.3 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 |
2 放线菌防治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
2.1 放线菌作用机制 |
2.2 放线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3 微生物诱变选育技术概述 |
3.1 物理诱变 |
3.2 化学诱变 |
3.3 生物诱变 |
3.4 复合诱变 |
4 放线菌生防制剂的研究现状 |
4.1 放线菌代谢产物制剂 |
4.2 放线菌活菌制剂 |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放线菌ZZ-9耐药菌株的微波诱变选育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甲基硫菌灵对出发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 |
2.2 微波诱变剂量的测定 |
2.3 耐药菌株的筛选 |
2.4 耐药菌株的传代稳定性测定 |
2.5 耐药性菌株与甲基硫菌灵协同作用离体枝条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放线菌ZZ-9生防制剂工艺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放线菌ZZ-9生防制剂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2.2 放线菌ZZ-9生防制剂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
2.3 放线菌ZZ-9生防制剂渗透剂的筛选 |
2.4 放线菌ZZ-9生防制剂防腐剂的筛选 |
2.5 放线菌ZZ-9生防制剂载体的筛选 |
2.6 ZZ-9生防制剂最佳助剂条件响应面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放线菌ZZ-9涂抹剂防效评价及质量标准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放线菌ZZ-9涂抹剂防效评价 |
2.2 放线菌ZZ-9涂抹剂质量标准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8)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哈茨木霉产生多菌灵抗药性菌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药剂 |
1.1.3 试验仪器 |
1.1.4 培养基制作 |
1.2 方法 |
1.2.1 哈茨木霉的耐药性测定 |
1.2.2 哈茨木霉的氯化锂-紫外复合诱变以及突变菌株的筛选 |
1.2.3 突变菌株抗药能力检测 |
1.2.4哈茨木霉突变株hcb-35的抗药遗传稳定性 |
1.2.5 哈茨木霉出发菌株及突变株与病原菌的拮抗试验 |
1.2.6 哈茨木霉出发菌株和突变株对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哈茨木霉的氯化锂-紫外复合诱变 |
2.2 哈茨木霉出发菌株与突变菌株的抗药性 |
2.3 哈茨木霉突变株的抗药遗传稳定性 |
2.4 哈茨木霉出发菌株及突变株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2.5 哈茨木霉出发菌株及突变菌株对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9)耐药性木霉T2菌株的筛选、紫外诱变与药剂驯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耐药性测定 |
1.3.2 紫外光诱导 |
1.3.3 药剂驯化 |
1.3.4 抗药稳定性测定 |
1.3.5 生长速率及产孢能力测定 |
1.3.6 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耐药性测定 |
2.2 紫外光诱变选育 |
2.3 药剂驯化培养 |
2.4 抗药稳定性 |
2.5 生长速率和产孢能力 |
2.6 抗性木霉菌株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 |
3 讨论与结论 |
(10)深绿木霉T2对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及抗药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木霉菌对杀菌剂的抗性研究 |
1.1 木霉菌的耐药性研究 |
1.2 木霉菌与常用化学农药协同作用对病原菌或病害的防治研究 |
2 抗药性木霉突变体研究进展 |
2.1 定向筛选 |
2.2 紫外光诱变 |
2.3 化学诱变 |
2.4 原生质体融合 |
2.5 基因工程育种 |
3 木霉菌的生防机制研究 |
3.1 竞争作用 |
3.2 重寄生作用 |
3.3 抗生作用 |
3.4 诱导抗性 |
3.5 协同拮抗作用 |
4 木霉菌的微生态调控及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
4.1 微生态调控的概念 |
4.2 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深绿木霉T2菌株对苜蓿根围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苜蓿 |
1.3 供试培养基配方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深绿木霉施入后苜蓿根围土壤中细菌的动态变化 |
2.2 深绿木霉施入后苜蓿根围土壤中真菌的动态变化 |
2.3 深绿木霉施入后苜蓿根围土壤中放线菌的动态变化 |
2.4 深绿木霉施入后苜蓿根围土壤中固氮菌的动态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深绿木霉T2菌株对苜蓿叶围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苜蓿 |
1.3 供试培养基配方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深绿木霉喷施后苜蓿叶围细菌的动态变化 |
2.2 深绿木霉喷施后苜蓿叶围真菌的动态变化 |
2.3 深绿木霉喷施后苜蓿叶围放线菌的动态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常用化学农药对深绿木霉T 2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杀菌剂对深绿木霉T2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杀菌剂对深绿木霉T2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 |
2.3 不同杀虫剂对深绿木霉T2菌丝生长的影响 |
2.4 不同杀虫剂对深绿木霉T2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紫外光诱导深绿木霉T 2菌株对速克灵产生抗药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外光诱变选育 |
2.2 药剂驯化培养 |
2.3 抗药稳定性 |
2.4 生长速率和产孢能力 |
2.5 抗性木霉菌株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 |
2.6 抗药性木霉菌株与速克灵协同作用活体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四、拮抗木霉耐药性菌株的筛选及其与速克灵防治灰霉病的协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防治葡萄灰霉病的贝莱斯芽孢杆菌HMB28023发酵优化及制剂研制[D]. 杜文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2]生防菌株S7和Y10的分离鉴定及对人参灰霉病的防病作用[D]. 李泳. 延边大学, 2020(06)
- [3]生防放线菌ZZ-9耐药菌株的微波诱变选育[J]. 陈大为,薛应钰,沈志彦,毛维兴,张树武,徐秉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2)
- [4]抗药性木霉与原始木霉菌株抑菌活性差异[J]. 鲁海菊,谢欣悦,张海燕,李丽莎,杨根.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2)
- [5]抗扑海因内生木霉菌株PJ3与原始菌株J3的生物学特性差异[J]. 鲁海菊,董文彦,沈云玫,洪亮,李珣.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2)
- [6]四川草莓灰霉病菌的多样性及防治药剂筛选[D]. 冯晓菲.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7]放线菌ZZ-9耐药性菌株筛选及涂抹剂研制[D]. 陈大为.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9)
- [8]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哈茨木霉产生多菌灵抗药性菌株的研究[J]. 于春生,张雨竹,张风娇,宋志儒,杨月,孙冬梅,李敏. 植物保护, 2015(05)
- [9]耐药性木霉T2菌株的筛选、紫外诱变与药剂驯化[J]. 尹婷,徐秉良,梁巧兰,古丽君,李荣峰. 草业学报, 2013(02)
- [10]深绿木霉T2对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及抗药菌株的筛选[D]. 尹婷.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