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2001年分类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裴光兰,李跃平,王珏[1](2008)在《五种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发文统计分析——基于入选CSSCI(2008-2009年)的来源期刊》文中提出本文以入选CSSCI(2008-2009年)来源期刊的五种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为对象,从期刊基本情况、发文篇数情况、基金项目情况、论文作者区域分布、论文引用文献分析和综合引证主要评价指标等方面对2006年的发文统计分析,以期获得相关数据,让读者对该刊的质量、办刊宗旨和作者群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张少芳[2](1991)在《《植物生理学通讯》编年小史(1951~1990)》文中研究指明 1951年8月20日由汤佩松教授创办,《植物生理学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第1期于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手刻油印出版。共印二三十份,寄发国内大约15所高等院校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同志。担任刻板、印刷、邮发等事务的有阎龙飞、韩
本刊编辑部[3](1982)在《为纪念出刊20年致读者、作者》文中研究说明 自64年1月《国外电工仪表》创刊,68年改刊为《电测与仪表》,至今已连续出刊19年,83年是出刊20年。最近,编委会决定:要在本刊出刊20年之际,举行纪念活动。这一决定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学术期刊的重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学术期
黄芳[4](2005)在《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 ——《旅行杂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行杂志》是中国现代第一本旅行类专业刊物,在其存在的23年多时间里,它遵循着“阐扬中国名胜,提倡旅行事业”的宗旨,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大量的旅游名胜,在提倡现代旅游,增强人们旅游意识,促进中国旅行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杂志中蕴涵的大量旅行信息忠实地记录了中国近现代旅行事业的发展历程,成为了研究中国近现代旅游史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在中国近现代旅游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中国近现代旅游史尚未受到历史学界和旅游学界专家们的重视,至今还没有人对《旅行杂志》进行过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为了丰富近现代旅游史的研究内容,拓展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领域,作者将《旅行杂志》研究定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用上下两篇共八章的内容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与分析。 论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旅行杂志》创办的宏观与微观背景。文章认为20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旅行事业的发展,造就了《旅行杂志》产生的宏观社会背景;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及其管理理念则为创办《旅行杂志》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思想基础,并直接影响到杂志今后的发展历程,是杂志创办的微观背景。 论文第二章分析了杂志的创办及发展简况。在第一章背景分析的
本刊编辑部[5](2001)在《本刊2001年分类总目录》文中研究表明
本刊编辑部[6](1993)在《本刊1993年分类总目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陆学松[7](2018)在《清初尺牍选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初出现了一股尺牍编选出版的热潮,从顺治末到康熙间较短时期内,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尺牍选本,分别为:李渔的《尺牍初征》与《古今尺牍大全》;周亮工的《尺牍新钞》、《藏弆集》与《结邻集》;汪淇、徐士俊等人的《分类尺牍新语》、《分类尺牍新语二编》与《分类尺牍新语广编》;陈枚的《写心集》与《写心二集》;黄容、王维翰的《尺牍兰言》;张潮的《尺牍友声》与《尺牍偶存》;程元勋、王化騄的《名人尺牍选》。这些尺牍选本的纷纭出现是一个较为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一众尺牍选家继承了晚明文人尺牍小品的观念,秉持严格的文艺审美标准,四方收罗,收辑遗佚,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明末清初士人尺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文本,认真分析,谨慎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尺牍选本的形成原因、形成与传播过程,以及其中所收尺牍的文艺审美价值、文学理论价值、文献价值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十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初尺牍选家、选本,以及众多的士人尺牍进行论述。第一章从社会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晚明尺牍小品与尺牍选本的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在社会动荡与重建背景下的清初遗民思潮、经世致用思潮、商业求利思潮、个性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于尺牍选本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清初独特的文人尺牍创作情境、书籍市场的兴盛与文学选本发行的热潮、民间邮政服务的发展为清初尺牍选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章从尺赎选家与选本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对各种尺牍选本的编选、成书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尺牍选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他们生平的考证,他们编选尺牍选本的动机、理念,编选团队的组建以及编选的过程等;对于尺牍选本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选本编选的方式、成书与传播过程,现存的版本考证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初尺牍选家征集尺牍稿件的来源与渠道。优质、稳定的稿源渠道是尺牍选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初尺牍选家出于不同的编选理念,囿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征选的尺牍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时人为主,间及前古”形容其内涵;在尺牍征选的地理范围上,则主要围绕杭州、南京、苏州、扬州、青州等几个中心城市,采取以点带面,多方征稿的方式收集稿件;在具体的稿件征集渠道上,诸选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泛搜罗自己与友朋往来之牍、朋友往来之牍、民间藏稿、其他尺牍选本以及利用征稿、投稿与赠稿、约稿的方式进行尺牍稿件的搜集。第四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尺牍原非独立的文体,晚明文人重视尺牍也只是将之作为小品之一种看待。在清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初尺牍选家试图将尺牍文放在宏观文学背景下,追根溯源,梳理其独立发展的线索,给与尺牍以新的文体定位。他们认为尺赎文具有高辨识度,可以从大文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其源流可辨,其沿革可考,其风格可以识别。清初尺牍选家总体继承了晚明文人的尺牍小品观,但他们不停留于此,认为尺牍在不断进化,今人可以胜过古人。尺牍也不是小道末技,它们在表现文人性情、展现文艺之美以外,还需要承担载道的重任。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们进行不同方式尺牍的编目,对入选的尺牍进行删节,甚至进行评点以突出其文艺之优美,思想之精深。第五、六章,清初尺赎选本的文献价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照不同选本的角度,在仔细梳理各选本中尺牍文本与作家资料的基础上,再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各种传世文本资料进行比对,略同求异,收遗辑佚,从“存文”与“存人”的角度出发,采用举隅的方式,挖掘出明末清初一批作家的散佚文本与其他文学资料,展现出清初尺牍选本文献价值之一斑。第七章从具体的尺牍文本出发,展现尺牍“写心”特色,具体分析、总结清初尺牍选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明末清初士人各种心态。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表现出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无法逃避的凄苦与悲凉、努力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以及发乎友情的真挚与谐谑等主流心态。此外,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少士人们也在逃离现实或者陶然乎其中挣扎;面对江山易代与社会动荡,不少人存在着豪杰式的幻想;对于个人价值实现,不少人也有着功名追求的无奈与热衷。第八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清初尺牍选本中涉及文学艺术理论的尺牍,总结出清初尺牍选本中文学艺术理论的整体面貌。整体上,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论开始了对于明末文学的总结与反思。在诗文方面,尺牍中的文艺理论总体上还是覆盖在崇尚载道观的复古主张与强调个性主义的性情理论的争执之下。虽然也有第三方观点主张调和二家,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但在理论认知上还不清晰,只有苗头,未成风气;在词论方面,数量丰富,表现出清人对词学理论的新认知与对于创作的重视态度,标志着清词开始兴起;在小说理论方面,集中于对小说风化作用的思考与批判;在戏曲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清人对于明末戏曲的批判与思考,他们极为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并在戏曲的创作上提出种种主张,标志着清初戏曲创作的复兴。第九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诸选本中尺牍作品本身的文艺性。选本中的尺牍形式自由,体式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游记、清言、骈赋三种小品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艺术特色;选本中的尺牍小品总体上又有流派纷纭、各有所宗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推崇公安、效仿竟陵、崇尚七子、注重现实、雅好谐谑五大风格流派;选本中尺牍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存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现手法。这四种表现手法在尺牍中被灵活运用,形成了尺牍小品不同的审美气质,主要有理胜、情胜、趣胜、气胜、韵胜等。第十章全面研究了选本中的女性尺牍。首先,分析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女性尺牍的认知与各选本中女性尺牍的分布状况,并对重点女性作家进行了简略考证与介绍;其次总结了女性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女性尺牍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英雄、大儒式的士人追求、封建道德践行的自觉、对文艺才能的强调、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人生情怀与感悟、爱情的表白等方面。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出境界偏仄、红颜士魂、以情动人,凄婉哀怨、语言精致典雅,文风纤秀的风格特点;最后对选本中女性尺牍思想价值、资料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呼群[8](2009)在《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研究论文索引(1992)》文中研究表明
二、本刊2001年分类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2001年分类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五种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发文统计分析——基于入选CSSCI(2008-2009年)的来源期刊(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情况比较 |
二、发文情况比较 |
三、基金项目分析 |
四、论文作者的区域分布 |
五、论文引用文献分析 |
六、综合引证主要评价指标比较 |
结语 |
(4)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 ——《旅行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资料情况 |
四、研究思路 |
上篇 |
第一章 《旅行杂志》创办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旅行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创办的直接背景 |
第二章 《旅行杂志》的创办与发展简况 |
第一节 《旅行杂志》创办的原因 |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发展变化过程 |
第三章 《旅行杂志》的编辑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杂志的篇幅 |
第三节 杂志的封面 |
第四节 杂志的纸张 |
第五节 《旅行杂志》的专号与特辑 |
第四章 《旅行杂志》的作者与稿源 |
第一节 《旅行杂志》的作者 |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稿源 |
第五章 《旅行杂志》的发行与读者 |
第一节 《旅行杂志》的发行 |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读者 |
下篇 |
第六章 《旅行杂志》的内容 |
第一节 游记 |
第二节 旅行企业介绍 |
第三节 旅行理论知识介绍 |
第四节 近代世界旅行事业介绍 |
第五节 其他 |
第七章 《旅光》和《旅行便览》概述 |
第一节 《旅光》 |
第二节 旅行信息及《旅行便览》 |
第八章 《旅行杂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一、在近代报刊史上具有的独特地位 |
二、普及旅行,增强旅行意识 |
三、介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心 |
四、推进了近代旅游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
五、奠定了中国旅游理论研究的基础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原创性声明 |
(7)清初尺牍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
第一节 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
第二节 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
第三节 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
第二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版本及选者 |
第一节 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
第二节 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
第三节 汪淇《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
第四节 陈枚《写心集》二集与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
第三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
第一节 选稿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选稿的地域特征 |
第三节 具体的稿源渠道 |
第四章 清初尺牍选本视阈下的尺牍认知 |
第一节 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
第二节 尺牍目类观 |
第三节 尺牍删节、评点观 |
第五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上) |
第一节 《尺牍初征》、《古今尺牍大全》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尺牍新钞》三选文献价值举隅 |
第六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下) |
第一节 《分类尺牍新语》三编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写心集》二集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三节 《尺牍兰言》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七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士人心态 |
第一节 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 |
第二节 无可逃避的凄苦与悲凉 |
第三节 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 |
第四节 发乎友情的诚挚与谐谑 |
第五节 其他 |
第八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学艺术理论 |
第一节 对明末文学的反思与批判 |
第二节 文论 |
第三节 诗论 |
第四节 其他 |
第九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尺牍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形式自由体式多样 |
第二节 流派纷纭各有所宗 |
第三节 叙述议评气质丰富 |
第十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女性尺牍 |
第一节 女性尺牍的选家认知与存在情况 |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
第三节 女性尺牍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本刊2001年分类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五种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发文统计分析——基于入选CSSCI(2008-2009年)的来源期刊[J]. 裴光兰,李跃平,王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9)
- [2]《植物生理学通讯》编年小史(1951~1990)[J]. 张少芳.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1(06)
- [3]为纪念出刊20年致读者、作者[J]. 本刊编辑部. 电测与仪表, 1982(04)
- [4]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 ——《旅行杂志》研究[D]. 黄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7)
- [5]本刊2001年分类总目录[J]. 本刊编辑部. 广东党史, 2001(06)
- [6]本刊1993年分类总目录[J]. 本刊编辑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4)
- [7]清初尺牍选本研究[D]. 陆学松. 扬州大学, 2018(12)
- [8]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研究论文索引(1992)[J]. 呼群.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