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甲肼诱导大鼠肠癌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璇[1](2020)在《寒热宿体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纤维蛋白表达差异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调控肿瘤发展进程的“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其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重塑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起重要作用。为探究寒证、热证大肠癌选择发生模式变化的相关性及纤维蛋白表达的差异,观察寒证、热证大肠癌组织肿纤维蛋白家族纤维蛋白 4(Fibulin4)、纤维蛋白 5(Fibulin5)和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的表达情况,以寻找寒、热不同环境压力选择下,肿瘤机制发生方式的异同。方法:参照许汝福等各组例数不等的完全随机区段分组法,将156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分为空白组12只,寒模组36只,寒反证组36只,热模组36只,热反证组36只。寒模组予0℃冰水灌胃和10℃冷水泡浴造模;寒反证组:在寒模造模基础上加上反左金丸汤剂。热模组予30%乙醇和辣椒素0.9 mg·mL-1溶液造模;热反证组在热模造模基础上加入左金丸汤剂;空白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5周,抽取大鼠32只(空白组2只,其余各组6只)取材,检测寒、热造模情况。第6周,寒模组、寒反证组、热模组、热反证组大鼠予DMH溶液颈后皮下注射,25 mg·kg-1,1次/周,连续12次。由于辣椒素有抗癌作用,造癌期间热模组仅予30%乙醇溶液,寒模组则维持造模。所有大鼠予10 mL·kg-1,1次/日,连续38周。分别于29周、32周、35周、38周进行取材,观察寒证、热证大肠癌发生情况及Fibulin4、Fibulin5和LOX在空白组、寒模组、寒反证组、热模组、热反证组中表达差异。结果:1.寒模组、热模组大鼠的饮食、饮水、体重和外观体征均与《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中对寒证和热证的症状描述相符。寒反证组、热反证组症状描述都有好转。寒模组、热模组SDH、LDH、Na+K+-ATP和Ca2+Mg2+-ATP活性有显着差异,寒反证组、热反证组SDH、LDH、Na+K+-ATP和Ca2+Mg2+-ATP与寒模组、热模组相都有改善。胃组织粘膜、肠组织粘膜改变符合寒证、热证,寒反证组、热反证组胃组织粘膜、肠组织粘膜趋于好转。表明成功建立寒证模型和热证模型,反左金丸、左金丸对寒证、热证有反证作用。2.建立寒证、热证大肠癌模型,通过观察病理切片可知,早期大肠癌发生时,寒反证组、热反证组肿瘤发生情况低于寒模组和热模组。寒模组肿瘤发生情况低于热模组。大肠癌发展到中期时,寒模组肿瘤发生情况进展较慢,热模组肿瘤发生情况进展较快。寒反证组、热反证组肿瘤进展逐渐加快。在后期时,寒模组与寒反证组、热模组与热反证组肿瘤发生情况相差不大。但寒模组肿瘤发生情况及病理程度却比热模组严重。3.对大肠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ibulin4、Fibulin5和LOX在寒模组和寒反证组、热模组和热反证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在肿瘤早期较为明显,肿瘤后期寒模组、寒反证组、热模组和热反证组表达差异减小。4.反左金丸、左金丸对寒证、热证有反证作用,且在大肠癌早期能抑制大肠癌的发生。这与两者方剂的药性与配比存在一定关系。结论:1.寒证模型可以通过冰水灌胃加冰水泡浴的方法建立,热证模型可以通过辣椒素和乙醇混合液灌胃的方法建立。反左金丸、左金丸对寒证、热证有反证作用。2.构建寒证、热证大肠癌模型方法是可行的,经过病证结合,方证相应,探寻大肠癌在不同环境压力选择发生机制,为中医证候研究及肿瘤微环境影响下的发生机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经验。3.大肠组织僵硬度和肿瘤发生情况与寒证、热证不同内环境相关。寒模组肠组织表现出较高的硬度、脆性,纤维化增加,促纤维增生性特征表现明显。热模组则延迟出现肠组织的硬度、脆性等情况。4.反左金丸和左金丸对寒证和热证有反证作用,但其反证作用在后期减弱。肿瘤前期治疗效果较好,其效果与反左金丸和左金丸的药物配比关系密切。但是长期服用中药仍存在一定风险,且中药后期疗效甚微。
宗帅[2](2020)在《粒毛盘菌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期,本课题组已经对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LEP130)的结构进行了解析,并发现了LEP130的抗肿瘤活性。然而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LEP130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体外实验研究了LEP130与5-氟尿嘧啶(5-FU)联用对Hep G2细胞的抑制作用。MTT实验结果表明,LEP130与5-FU联用对Hep G2细胞活性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强于LEP130或5-FU单独处理,并且两者间具有显着的协同作用。而LEP130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人正常肝细胞LO2没有明显作用,这表明LEP130对正常细胞是安全无毒的。Western blot等实验结果表明,LEP130能降低胸苷酸合酶和二氢嘧啶脱氢酶的表达,从而抑制5-FU的降解失活。另外,LEP130能抑制Ras/Raf/MEK/ERK和PI3K/Akt/m TOR介导的细胞存活通路,增强Hep G2细胞对5-FU的敏感性,防止细胞产生耐药性。LEP130还能抑制Nrf2介导的细胞抗氧化防御系统,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并破坏线粒体膜电位,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还发现,LEP130能促进p53活化,抑制NF-κB及其下游靶蛋白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S期,并且抑制DNA碱基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继而增强5-FU的作用效果。因此,LEP130与5-FU通过多种方式发挥体外抑制Hep G2细胞的协同增效作用。2)采用H22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了LEP130与环磷酰胺(CTX)对H22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EP130能激活Fas/Fas L介导的死亡受体途径,增加相关蛋白(如caspase 3、caspase 8、PARP1等)的表达,并通过t-Bid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LEP130还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如VEGF、b FGF、MMPs等)的表达,减少瘤内血管生成。此外,LEP130能提高H22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促进T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向肿瘤组织中浸润,增加血清和肿瘤组织中免疫因子(IFN-γ、IL-1β、IL-2和TNF-α)的含量,继而激活抗肿瘤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的生长。还发现,LEP130能抑制Stat3和NF-κB介导的细胞存活蛋白(如Bcl-2、Bcl-XL、Survivin等)的表达,并抑制H22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继而增强CTX的抑瘤作用。同时发现LEP130能显着改善由CTX导致的肝损伤、肾损伤、免疫抑制等副作用,促进机体恢复健康。以上结果表明,LEP130与CTX联用能协同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并且LEP130能缓解CTX引起的副作用。3)利用S180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了LEP130对抗肿瘤免疫系统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LEP130不能抑制S180细胞的增殖,而体内实验证实LEP130能显着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LEP130主要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发挥抑瘤作用。对S180荷瘤小鼠进行灌胃处理后发现,LEP130能引起辅助性T细胞向Th1型极化,并促进Th1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抑制辅助性T细胞向Th2型极化,并抑制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另外,LEP130引起的高水平的IFN-γ被证明能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分型,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继而发挥抑瘤作用。此外,LEP130能通过增加抑瘤性免疫细胞(如白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和抑瘤性免疫细胞趋化因子(如CXCL9、CXCL10和CXCL13等),抑制免疫抑制性细胞(如骨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抑制细胞趋化因子(如G-CSF、M-CSF、CCL22等)以及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IL-10、PEG2等),改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后,体外实验表明,LEP130能通过TLR4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直接诱导原代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发挥抑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LEP130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4)采用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癌模型,研究了LEP130对结肠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LEP130能显着缓解AOM/DSS导致的结肠癌小鼠体重减轻、结肠长度缩短,并有效抑制了结肠肿瘤的发生。另外,LEP130能显着改善结肠癌小鼠肠道的病理状况,缓解AOM/DSS导致的肠道损伤,并通过增加ZO-1、occludin、E-cadherin等蛋白的表达恢复肠屏障完整性。LEP130还能降低结肠癌小鼠结肠组织中的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和IFN-γ)水平,抑制组织炎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LEP130能改善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与组成,增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物种多样性。LPE130能降低(机会)致病菌和病原菌(如副杆菌属、大肠志贺氏杆菌、脱硫弧菌属、螺杆菌属、毛螺菌属-NK4A136组和厌氧支原体属等)的相对丰度,并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和益生菌(如瘤胃梭菌属、毛螺菌属、雷沃氏菌属-NK3B31组、双歧杆菌属和罗斯氏菌属等)的相对丰度。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表明,LEP130能显着改善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的代谢状况,降低肠道中鹅去氧胆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含量,增加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正丁酸)和δ-生育酚含量,从而抑制结肠癌的发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的调节与代谢物的变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LEP130能够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LEP130对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的调节相关。
刘翠萍[3](2018)在《肌醇六磷酸对1,2-二甲肼诱导的结直肠癌大鼠肠道菌群构成变化及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膳食因素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膳食因素能够影响肠道菌群的构成和代谢功能。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到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和肠粘膜屏障等方面。肌醇六磷酸(Inositol hexaphosphate,IP6)是膳食中的重要成分,其具有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但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研究表明IP6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构成。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分析IP6对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及肠粘膜屏障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肠道菌群在IP6抑癌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探讨IP6的抗癌作用机制,为IP6抑制结直肠癌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G)、模型组(MG)、IP6低剂量组(LIPG)、IP6中剂量组(MIPG)和IP6高剂量组(HIPG)。LIPG、MIPG、HIPG大鼠每天进行IP6灌胃(0.25,0.5,1g/kg*d)。CG和MG大鼠分别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灌胃4周后,给予MG、LIPG、MIPG、HIPG大鼠剂量为30mg/kg的1,2-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背部皮下注射建立结直肠癌模型。每周1次,共18周。诱癌结束后,继续喂养16周。实验期间记录大鼠的进食量和体重。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的成瘤情况,记录肿瘤质量,计算成瘤率、抑瘤率和瘤负荷。在IP6干预4周、22周(诱癌结束)、38周(实验结束)时,分别收集大鼠的粪便。利用16S r DNA测序方法对大鼠粪便菌群进行测序,信息分析方法包括α多样性指数、PCA、PCo A、NMDS、Lef Se等。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CG大鼠结肠组织、诱癌组大鼠肿瘤组织中NF-κB、COX-2、iNOS、Claudin-1、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G大鼠结肠组织、诱癌组大鼠肿瘤组织中NF-κB、COX-2、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CG大鼠结肠组织、诱癌组大鼠肿瘤组织Claudin-1、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CG、MG、LIPG、MIPG、HIPG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IP6(1、2、4mmol/l)对结直肠癌细胞CT-26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IP6(1、2、4mmol/l)干预对CT-26细胞NF-κB、COX-2、iNOS、E-cadherin、Claudin-1 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IP6(1、2、4mmol/l)干预对CT-26细胞NF-κB、COX-2、iNOS、E-cadherin、Claudin-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G和LIPG大鼠的成瘤率均为100%,MIPG和HIPG大鼠的成瘤率分别为88.9%,66.7%。HIPG大鼠的平均瘤负荷显着低于MG大鼠(t=2.79,P<0.05),MIPG和HIPG大鼠的肿瘤质量显着低于MG大鼠(t=2.28、2.72,P均<0.05)。LIPG、MIPG和HIPG的抑瘤率分别为36.3%,67%和79.5%。IP6干预4周后,各组大鼠菌群在门水平的构成没有明显差异,在属水平的构成有明显差异。属水平的聚类热图结果显示,HIPG大鼠肠道明显聚集的菌属较多,主要包括Akkermansia、Allobaculum、Faecalibaculum、Roseburia、Lactobacillus等。PCA和PCo 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的菌群结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HIPG与CG、MG距离较远,说明HIPG与CG、HIPG与MG之间存在明显差异。HIPG组,Erysipelotrichaceae(科)、Allobaculum(属)丰度较高,显着高于其他四组(H=12.448、11.519,P均<0.05)。IP6干预22周诱癌结束时,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在5组大鼠肠道菌群中的相对丰度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但是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仍然没有统计学意义(F=1.57,1.76,P>0.05)。属水平的聚类热图结果显示,5组大鼠肠道均出现了明显聚集的菌属。PCA和PCo 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的菌群结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HIPG与CG距离较近。HIPG大鼠的Allobaculum(属)、Faecallbaculum(属)和Prevotellaceae(科)的丰度显着高于MG组的丰度(H=14.1818.45,P均<0.05)。MG组大鼠Klebsiella(属)的丰度显着高于CG和IP6干预组大鼠的丰度(H=14.62,P<0.05)。IP6干预38周实验结束时,各组大鼠菌群组成有明显差异性,MG大鼠的厚壁菌门丰度显着高于CG和HIPG组(F=10.1,P<0.01),而MG大鼠的拟杆菌门丰度显着低于HIPG组(H=16.78,P<0.01)。属水平的聚类热图结果显示,除了LIPG之外,其他4组大鼠肠道均出现了明显聚集的菌属。PCA和PCo 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的菌群结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HIPG与CG距离较近,LIPG与MIPG距离较近且有重叠现象。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在CG的丰度显着高于MG(H=15.051,P<0.05),Escherichia-shigella、Bacteroides、Fusobacterium和Steptococcus四个菌属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是在MG组丰度最高,显着高于CG和IP6干预组(H=17.0719.63,P均<0.01)。Escherichiacoli(种)和Bacteroidesthetaiotaomicron(种)在MG的丰度显着高于CG和IP6各干预组(H=16.48、20.77,P均<0.01)。Allobaculum和Eubacterium在HIPG的丰度显着高于MG(H=18.35、16.23,P均<0.05)。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F-κB、COX-2、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呈现同样的趋势。MG的NF-κB、COX-2、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高于CG(t=11.1418.33,P均<0.01),而IP6各干预组的表达显着低于MG(t=-3.8817.33,P均<0.01),且随着干预剂量的增加,表达量呈现下降趋势。ELISA结果显示MG的TNF-α、IL-1β、IL-6的表达显着高于CG(t=7.3015.25,P均<0.01),经过IP6干预后,TNF-α、IL-1β、IL-6的表达显着低于MG(t=2.5610.09,P均<0.05)。随着IP6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肠粘膜屏障相关分子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趋势一致,MG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CG(t=9.51、10.57,P均<0.01),IP6干预能够上调其表达水平(t=3.018.99,P均<0.05)。肠粘膜屏障相关分子Claud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趋势一致,MG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CG(t=5.63、14.03,P均<0.01),IP6干预能够下调其表达水平(t=2.648.42,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scherichiacoli丰度与TNF-α、IL-1β、IL-6呈显着正相关(rs=0.671,0.701,0.707,P均<0.01);Fusobacterium丰度与TNF-α、IL-1β呈显着正相关(rs=0.413,0.439,P均<0.05),与IL-6无显着相关;Streptococcus丰度与TNF-α、IL-1β呈显着正相关(rs=0.398,0.487,P均<0.05),与IL-6无显着相关;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与TNF-α、IL-1β、IL-6呈显着负相关(rs=-0.692,-0.702,-0.667,P均<0.01)。Escherichiacoli丰度与Claudin-1呈显着正相关(rs=0.742,P<0.01),与E-cadherin呈显着负相关(rs=-0.758,P<0.01)。Fusobacterium丰度与E-cadherin呈显着负相关(rs=-0.444,P<0.05),与Claudin-1无显着相关。Streptococcus丰度与E-cadherin呈显着负相关(rs=-0.421,P<0.05),与Claudin-1无显着相关。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与Claudin-1呈显着负相关(rs=-0.715,P<0.01),与E-cadherin呈显着正相关(rs=0.708,P<0.01)。细胞增殖抑制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IP6干预对CT-26细胞呈现出了不同的抑制程度,1mmol/l、2mmol/l和4mmol/l IP6干预均能显着抑制CT-26的增殖(t=2.1910.30,P均<0.05),其抑制率分别为11.16±12.84%、21.31±8.36%和53.36±10.32%。RT-PCR的结果显示,1mmol/l IP6干预对iNOS mRNA的表达没有显着影响(t=1.66,P>0.05),2mmol/l和4 mmol/l IP6干预组的iNOS mRNA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t=4.90、5.85,P均<0.01)。1mmol/l、2mmol/l和4 mmol/l IP6干预组的NF-κB、COX-2 mRNA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t=3.1124.27,P均<0.05),呈现剂量反应趋势。IP6干预后,E-cadherin mRNA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Claudin-1mRNA表达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各组之间的表达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79、3.75,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P6干预后,CT-26细胞NF-κB、COX-2、iNOS蛋白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1mmol/l IP6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iNOS的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P>0.05),2mmol/l和4mmol/l IP6干预组的iNOS的蛋白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t=2.54、3.71,P均<0.05)。1mmol/l IP6、2mmol/l和4mmol/l IP6干预均能显着降低CT-26细胞NF-κB、COX-2的蛋白表达(t=2.519.41,P均<0.05)。IP6干预对肠粘膜相关蛋白E-cadherin和Claudin-1的表达产生了影响,IP6干预后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呈现上升趋势,Claudin-1的蛋白表达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6、2.54,P均>0.05)。结论:1.IP6能够影响DMH诱导结直肠癌大鼠的肠道菌群。IP6增加了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IP6能够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拟杆菌门的丰度;IP6能够降低促炎致病菌Escherichiacoli、Fusobacterium、Streptococcus等的产生,增加肠道有益菌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的产生。2.IP6能够抑制结直肠癌大鼠模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降低肿瘤组织中炎症介质NF-κB、COX-2、iNOS的表达;IP6能够对结直肠癌大鼠的肠粘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IP6能够抑制CT-26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显着下调CT-26细胞促炎因子NF-κB、COX-2、iNOS的表达,对CT-26细胞肠粘膜屏障相关蛋白没有明显的影响。3.Escherichiacoli、Fusobacterium等促炎致病菌与炎症因子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可促进炎症进程,破坏肠粘膜屏障;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与炎症因子呈现负相关性,能够抑制炎症进程,保护肠粘膜屏障。4.肠道菌群在IP6的抑癌作用过程中起介导作用,IP6通过抑制促炎致病菌的产生、促进肠道有益菌的产生,从而阻碍炎症进程,修复肠粘膜屏障,以达到抑制DMH诱导的结直肠癌的作用。
李达周[4](2016)在《二甲双胍对结直肠肿瘤预防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长;而异常隐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及腺瘤样息肉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对ACF及腺瘤的化学预防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COX-2抑制剂方面,而较多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对结直肠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对二甲双胍预防ACF及腺瘤样息肉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第一部分二甲双胍对小鼠结直肠异常隐窝病灶的预防作用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诱导的小鼠结直肠异常隐窝病灶(ACF)的预防作用,并与塞来昔布进行比较。方法:60只6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3组,适应1周后分别予腹腔注射AOM(10mg/kg),每周1次,连续2周;同时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小鼠分别予生理盐水(0.5ml/只)、二甲双胍250mg/kg/d、塞来昔布20mg/kg/d灌胃处理。每周监测小鼠体重变化。6周后处死小鼠并分离结直肠组织,美蓝染色后计数每只小鼠结直肠ACF和畸变隐窝(aberrant crypt,AC)的个数。应用PCNA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法检测病变组织的增殖及凋亡的情况;另外,检测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评估小鼠胰岛素抵抗的状态。结果:3组小鼠体重随周龄增加均呈现增长趋势,药物干预后3组小鼠体重均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小鼠结直肠ACF及AC数量分别为9.25±0.78、27.45±2.56;二甲双胍组小鼠ACF及AC数量分别为3.75±0.46、8.54±0.68;塞来昔布组小鼠ACF及AC数量分别为5.46±0.78、14.23±1.52。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小鼠ACF及AC均显着减少(P<0.05);而二甲双胍组又显着少于塞来昔布组(P<0.05)。二甲双胍组和塞来昔布组的增殖指数(PI)分别为26.20±1.38和36.40±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20±2.15(P<0.05),且二甲双胍组低于塞来昔布组(P<0.05);二甲双胍组和塞来昔布组的凋亡指数(AI)为7.80±1.14和7.20±1.25,明显高于对照组5.30±1.45(P<0.05);另外,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对照组的小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塞来昔布可明显抑制acf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有关;而且,二甲双胍的作用优于塞来昔布。第二部分二甲双胍对小鼠结直肠息肉的预防作用目的:评价二甲双胍对氧化偶氮甲烷(aom)诱导的小鼠结直肠息肉的预防作用,并与塞来昔布进行比较。方法:75只6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3组,适应1周后分别予腹腔注射aom(10mg/kg),每周1次,连续6周;同时对照组予生理盐水(0.5ml/只)灌胃处理;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分别予二甲双胍250mg/kg/d、塞来昔布20mg/kg/d灌胃处理。30周后取出小鼠结直肠记录小鼠结直肠有无息肉发生及发生数目、大小,通过pcna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检测息肉组织的增殖及凋亡的情况;另外,检测小鼠胰岛素的抵抗状态以评估二甲双胍的间接作用。结果:二甲双胍组小鼠息肉数量为1.82±0.86个,塞来昔布组小鼠息肉数量为3.00±0.93个,均较对照组的4.43±1.02个少(p<0.05);而二甲双胍组息肉大小为1.72±0.53mm,塞来昔布组息肉大小为2.08±0.84mm,也均比对照组的2.48±0.76mm小(p<0.05);相较于塞来昔布组,二甲双胍组可更加显着地减少aom诱导的息肉的数量(p<0.05),但两组间息肉大小并没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增殖指数(pi)为68.35±5.23,高于二甲双胍组和塞来昔布组的36.89±3.76和45.78±5.12(p<0.05),且二甲双胍组显着低于塞来昔布组(p<0.05);对照组凋亡指数(ai)为3.75±1.17,低于二甲双胍组和塞来昔布组组的6.45±1.35和5.95±1.43(p<0.05);另外,经二甲双胍、塞来昔布治疗后的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未出现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二甲双胍、塞来昔布均对aom诱导的小鼠结直肠息肉具有预防作用,且二甲双胍的预防作用更显着,预防效果更稳定。第三部分二甲双胍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异常隐窝病灶抑制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异常隐窝病灶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与塞来昔布进行比较。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检查的105例非糖尿病的异常隐窝病灶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三组,二甲双胍组口服二甲双胍500mg bid,塞来昔布组口服塞来昔布200mg bid,对照组不服用二甲双胍及塞来昔布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在肠镜下检测各组直肠异常隐窝病灶的个数,并予检测正常直肠粘膜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nopho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向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RNA表达水平及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检测其增殖情况;另外在治疗前、后监测患者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中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结果: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的ACF分别从治疗前7.43±5.31、7.94±5.85减少至4.72±4.09、5.46±4.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ACF个数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相对于塞来昔布组,二甲双胍组对于ACF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对照组的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而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的增殖指数在治疗后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相对于对照组、塞来昔布组,能够提高AMPK的RNA表达水平,降低mTOR的RNA表达水平(P<0.05)。另外,三组在体重、BMI、血中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的直肠异常隐窝病灶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且二甲双胍的作用明显优于塞来昔布。
陈庆森,王金凤,阎亚丽,庞广昌[5](2014)在《酪蛋白糖巨肽对二甲肼干预的大鼠细胞因子网络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CGMP)干预二甲肼处理的大鼠时,外周血和结肠组织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从而推断CGMP对二甲肼处理的大鼠细胞因子网络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GMP低剂量组、CGMP中剂量组和CGMP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对每只大鼠每周腹腔注射二甲肼,剂量为30 mg/(kg?周),同时,3个剂量CGMP组注射二甲肼的同时每天灌胃CGMP,剂量分别为10、50、100 mg/(kg?d)。15周后,处死大鼠,取其结肠组织和血清,首先检测结肠末端异型隐窝灶个数,然后利用液相芯片法检测结肠组织和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乳源CGMP对大鼠体质量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乳源CGMP对大鼠内毒素和活性氧簇的水平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趋势。乳源CGMP可显着抑制异型隐窝灶的形成,且异型隐窝灶个数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乳源CGMP可以显着抑制大鼠体内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失衡,且呈剂量依赖趋势。结论:乳源CGMP具有改善二甲肼处理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的功能,其机制为乳源CGMP可以有效抑制二甲肼处理的大鼠体内异型隐窝灶的形成,并呈剂量依赖性,研究显示乳源CGMP可以下调大鼠体内IL-4等Th2类细胞因子的异常升高,促进IL-2等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改善大鼠体内处于失衡状态的细胞因子网络。
孟妍,陈立勇[6](2013)在《抗性淀粉对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对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阳性对照组及RS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从实验第2w开始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1/w,连续2w。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各剂量组用致癌剂处理与阳性对照组,并分别自由摄食含7.6%、15.2%及22.8%RS的饲料。对照组大鼠摄食普通饲料。于首次注射AOM后13w断头处死各组所有动物,观察并计数结肠变性隐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发生情况。并取大肠组织标本,包埋后做石蜡切片,用SABC免疫组化法测量生物标记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标记指数(PCNA-LI)、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organizer region protein,AgNORs)颗粒数目,以及Bcl-2蛋白(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Ba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cl-2)表达情况。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RS处理组ACF数目和AgNORs数目均显着降低(P<0.01),高剂量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显着减少(P<0.05);此外,RS还抑制了Bcl-2蛋白的表达,诱导了Bax蛋白的表达。结论短期RS对AOM诱发的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具有预防作用,可使ACF和AgNQR3显着减少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营养学报,2013,35(2):158-161,166]
季旭明,欧阳兵,于华芸,吴智春,王春燕[7](2011)在《温下肠腑方对大鼠大肠癌细胞周期素D1、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温下肠腑方对二甲基肼诱导的大鼠大肠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予以大鼠1,2-二甲基肼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大肠癌模型,温下肠腑方灌胃给药干预,在第15、20、23周时间点,分别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中药对大鼠肠组织CyclinD1和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第15、20、23周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组织CyclinD1蛋白和PCNA蛋白表达均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下方组Cyclin D1蛋白和PCNA蛋白表达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下肠腑方能够显着降低肠癌动物模型肠组织Cy-clinD1、PCNA表达,提示温下肠腑方可能通过抑制CyclinD1、PCNA的表达而抑制肠癌细胞的增殖。
孟妍[8](2010)在《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肠癌肠道功能及癌前病变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人民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用膳食中的天然抗癌成分预防癌症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 RS)与CRC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RS主要存在于谷薯类、根茎蔬菜类、豆类及青香蕉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中。目前,国内有关抗性淀粉预防CRC的动物实验研究十分有限,且抗性淀粉对结(直)肠癌前病变作用的研究未见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诱导的发生肠道肿瘤的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通过进行大鼠的生长实验、粪便pH以及排便实验,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防癌机制;同时通过测定结(直)肠癌的早期标志物变性隐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 ACF)数目、测量肿瘤早期生物标记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颗粒(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AgNORs)的变化以及分析凋亡基因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研究不同剂量的RS对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的作用影响,从而为结(直)肠癌早期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对指导我国居民膳食和预防CRC的发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食物中抗性淀粉的含量测定: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酶消化法测定所购买的土豆淀粉中抗性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以备动物实验膳食所用。2.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结(直)肠癌肠道功能的影响:选用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RS低剂量组、RS中剂量组和RS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阳性对照组和RS各剂量组大鼠均腹腔注射AOM诱导发生大肠肿瘤。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及RS各剂量组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含7.6%、15.2%、22.8%RS的饲料。分别于实验的第5周末和第7周末通过粪便pH和排便实验,研究不同剂量的抗性淀粉对大鼠结(直)肠癌肠道功能的影响。测定粪便排出量、粪便pH及肠道转运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同时通过观察大鼠的生长实验,研究RS对其体质量的影响。3.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的研究: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RS低、中、高剂量组),用AOM诱导大鼠发生大肠肿瘤,造模后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不同剂量的RS(其中低剂量含RS7.6%、中剂量含RS15.2%、高剂量含RS22.8%)。于首次注射AOM后13周(即实验第15周末)处死各实验组动物,分离大鼠结肠,亚甲蓝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ACF的数目;并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测量其它肿瘤早期生物标记物,如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颗粒(AgNORs)以及凋亡基因Bcl-2和Bax蛋白,进行组间比较,研究条件下抗性淀粉对氧化偶氮甲烷诱发的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的作用。研究结果1.所购买的土豆淀粉中每100g土豆淀粉中的总淀粉(total starch,TS)含量为98.90±4.84(g),每100g TS中的RS含量为79.27±9.06(g)。2.大鼠体质量变化:实验期间(1~15周),各组大鼠生长良好,体质量有增长趋势。RS各剂量组大鼠增重较普通饲料组低,且有随着RS浓度的增加而增重较少的趋势。其中RS高剂量组体质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大鼠排便习惯:抗性淀粉各剂量组大鼠排便量增加、粪便含水量增加,肠道转运时间(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 GTT)缩短,其中RS中、高剂量组有更显着的效果。4.大鼠肠道pH:RS各剂量组粪便pH较对照组剂量依赖性减低,且粪便pH较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大鼠结肠ACF计数:阳性对照组及RS各剂量组均发现了AOM诱发的ACF,而阴性对照组则没有ACF形成。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摄食抗性淀粉显着抑制了ACF的发生(P<0.01)。RS各剂量组的变性隐窝总数(aberrant crypt, AC)也较普通饲料组明显减少(P<0.01),呈剂量依赖性降低。6.大肠粘膜组织PCNA标记指数和AgNORs颗粒数目:阳性对照组的PCNA标记指数和每核AgNORs颗粒数目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比,RS各剂量组的PCNA标记指数和AgNORs颗粒数均有所降低,RS高剂量组有更显着的效果。7.大肠粘膜组织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Bcl-2和Bax蛋白在阴性对照组均低表达,与阳性对照组相比,RS各剂量组抑制了Bcl-2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而Bax的表达显着增加。结论1.RS可以控制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因此对于肥胖者来说,RS可能是-种有效的天然减肥食品。2.RS可以增加粪便排出量以及粪便含水量、缩短GTT,从而影响大鼠的排便习惯,及时地排出有毒物质;降低肠腔pH,维持正常的酸性环境。所有这些作用表明RS对肠道内环境的健康起到有利的调节作用。3.ACF可以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中间终点代替癌发生率来研究对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剂。4. PCNA、AgNORs颗粒及Bcl-2、Bax凋亡基因等这些生物标记物的应用,为结(直)肠癌早期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对于指导我国居民膳食和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提供最基础的科学依据。可用于临床早期诊断。5.癌前病变模型具有周期短、投资少、方法简单可靠的优点,可供其它实验借鉴。
陈立勇[9](2010)在《中国居民抗性淀粉摄入量估计及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肠癌功能及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通过膳食中存在的天然抗癌成分来预防癌症是最有效的方法。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 RS)与大肠癌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RS主要存在于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中,如谷类、豆类、薯类、根茎蔬菜类、青香蕉等。目前,国内有关抗性淀粉预防大肠癌的动物实验研究十分有限,尤其是抗性淀粉对大肠癌癌前病变的研究未见报道。目的:1通过对食物原料、加工后的熟食和精细加工的食物中RS含量测定结果比较,探讨食物来源和烹调加工对食物中RS含量的影响。2提供中国居民经常摄入的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中的RS含量。3通过膳食调查所得的食物消费数据以及食物中RS含量测定的结果,计算每人每日RS摄入量,报告山东居民和河南居民平均RS摄入量(g/per capita/day)。4提供中国居民膳食RS的主要食物来源,为从饮食上指导和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提供最基础的科学依据。5以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诱导的Wistar大鼠发生大肠肿瘤为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生长试验、小肠运动试验以及代谢试验,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防癌机制;同时通过测定大肠癌的早期标志物异性隐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 ACF)数目,肿瘤早期生物标记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颗粒(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AgNORs)以及分析凋亡基因Bcl-2和Bax蛋白,研究不同剂量的抗性淀粉对大肠癌的癌前病变的作用影响,从而为大肠癌早期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对于指导我国居民膳食和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1抗性淀粉含量测定:将中国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检测中心提供的酶-直接法和体外模拟胃肠道酶解法进行改良,用体外模拟胃肠道酶解法对人们经常食用的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或食物原料烹调加工前后直接测定RS含量。2食物摄入资料的获取:为了估计居民平均每日RS摄入量,采用膳食调查,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山东省济南市和莱芜市、河南省郑州市和商丘市城市和农村居民,采用24h食物摄入记录法连续记录3d食物摄入,以获得食物摄取资料。为获取其它地区的食物消费信息,收集已有的文献资料上的数据。3中国居民抗性淀粉摄入量估计:根据膳食调查所获得的各种食物消费数据及各种食物RS含量测定结果,计算每人每日RS摄入量,对其它地区的摄入量采用文献报道的食物摄入数据进行粗略估计。4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肠癌肠道功能的影响:选用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用化学致癌剂[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诱导大鼠发生大肠肿瘤,对照组及RS各剂量组分别用普通饲料和含7.6%、15.2%、22.8%RS的饲料喂养。分别于实验第5周末和第7周末通过排便实验和小肠运动实验,研究不同剂量的抗性淀粉对大鼠肠癌肠道功能的影响。测定粪便排出量、粪便pH及肠道转运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同时通过观察大鼠的生长实验,研究RS对其体重的影响。5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的研究: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用AOM诱导大鼠发生大肠肿瘤,造模后分别喂食普通饲料和不同剂量的RS(低剂量7.6%、中剂量15.2%、高剂量22.8%)。于首次注射AOM后13周处死各组大鼠,分离结肠,亚甲蓝染色后镜下计数大肠瘤前损伤—异性隐窝病灶(aberrant cryptfoci,ACF)的数目;并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测量其它肿瘤早期生物标记物,如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颗粒(AgNORs)以及凋亡基因Bcl-2和Bax蛋白,进行组间比较,研究条件下抗性淀粉对氧化偶氮甲烷诱发的大鼠大肠癌前病变的作用。结果:1食物中抗性淀粉含量:不同种类食物的RS含量差异较大,以薯类、根茎类蔬菜含量较高,其次为豆类,谷类含量较低。所有生食物中,土豆含量很高;纯化的土豆淀粉、木薯淀粉含量最高,其次为香芋。熟食中,以冷藏的烤土豆含量最高,其次为地瓜粉条、绿豆粉丝、地瓜粉皮等。同种食物经过不同烹调方式的处理后,RS含量普遍降低。油炸和烘烤的食物较一般蒸煮的食物RS含量高。精细加工后的食品中凉皮的RS比例最高,其次是蛋糕、桃酥、米线、薯片、怪味胡豆、麻花。2中国居民抗性淀粉摄入量:中国山东居民RS摄入量平均每人为14.9±9.1g/d,男性为16.2±8.8g/d,女性为14.2±9.3g/d,城市14.1±7.5g/d,农村15.9±10.7g/d,摄入量范围为2.9~49.0g/d;河南居民RS摄入量平均为17.1±6.5g/d,其中男性18.0g±7.8/d,女性15.4±8.8g/d,农村17.9±9.6g/d,城市16.1±5.3g/d,摄入量范围为4.1~63.2g/d。不同个体摄入量差异很大。中国居民RS平均日摄入量为9.7g/d。3中国居民膳食抗性淀粉的主要来源:最主要来源为面制品、米制品和淀粉产品类,薯类和豆类也是RS的主要来源,其次为玉米制品和其它谷类、坚果种子类,蔬菜和香蕉占很小比例。4大鼠体重变化:实验期间(1~15周),各组大鼠生长良好,体重有增长趋势。RS各剂量组大鼠增重较普通饲料组低,且有随着RS浓度的增加而增重较少的趋势。其中高剂量组体重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大鼠排便习惯:RS各剂量组大鼠排便量增加、粪便含水量增加,肠道转运时间缩短,中、高剂量组有更显着的效果。6大鼠肠道pH:RS各剂量组粪便pH较对照组剂量依赖性减低,且粪便pH较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大鼠结肠ACF计数:阳性对照组及RS各剂量组均发现了AOM诱发的ACF,而阴性对照组则没有ACF形成。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摄食抗性淀粉显着抑制了ACF的发生(P<0.01)。RS各剂量组的异性隐窝总数(aberrant crypt, AC)也较普通饲料组明显减少(P<0.01),呈剂量依赖性降低。8大肠粘膜组织PCNA标记指数和AgNORs颗粒数目:阳性对照组的PCNA标记指数和每核AgNORs颗粒数目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比,RS各剂量组的PCNA标记指数和AgNORs颗粒数均有所降低。高剂量组有更显着的效果。9大肠粘膜组织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Bcl-2和Bax蛋白在阴性对照组均低表达,与阳性对照组比,RS各剂量组抑制了Bcl-2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而Bax的表达显着增加。结论:1体外模拟胃肠道酶解法较好的模拟了食物进入消化道内的代谢情况,是目前国外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不仅可用于测定RS含量较多的食物,也适用于RS含量低于1%的样品,测定结果有较好的重现性,费用低,分析效率高。2不同植物来源食物中的RS含量和组成差异较大;加工方式是影响RS含量的另一个因素,粗加工有利于保护谷类食品中的RS不被破坏;同种食物经过不同烹调方式的处理后,含量会明显降低;油炸、烘烤比普通的蒸煮食物含量要高;对比谷类加工食品可以发现粥、谷类饮品的RS较低:此外,熟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RS含量一般会增加。3中国居民RS平均摄入量为9.7g/d。此摄入水平与国外报道值比较,高于欧美等国而低于非洲,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人摄入的谷类食物较多,也可能是中国人大肠癌发病率低于欧洲人的一个原因。4我国居民以谷类为主食,是RS的最主要来源,薯类是膳食RS的最佳来源。建议人们提高RS摄入量可由增加薯类、豆类和谷粒产品的摄入。5抗性淀粉可控制大鼠的体重增长,因此对于肥胖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天然减肥食品。6抗性淀粉可缩短肠道转运时间、增加粪便排出量及粪便含水量,从而影响大鼠排便习惯,利于有毒物质及时排出;降低肠腔pH,维持正常的酸性环境。所有这些作用表明RS对肠道内环境健康起到有利的调节作用。7 ACF可以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中间终点代替癌发生率来研究对大肠癌的化学预防剂。8 PCNA、AgNORs颗粒及凋亡基因等这些生物标记物的应用,为大肠癌早期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对于指导我国居民膳食和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提供最基础的科学依据。可用于临床早期诊断。9癌前病变模型具有周期短、投资少、方法简单可靠的优点,可供其它实验借鉴。
彭佳远[10](2008)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从正常大鼠大肠黏膜经大肠腺瘤发展到大肠腺癌,最终演变为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病过程中各个阶段黏膜或肿瘤组织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及代谢产物,以发现有助于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及进一步了解大肠癌发病的机制。方法:90只雄性Wistar大鼠,80只腹腔注射1,2-二甲肼(1,2-DMH)每周1次,连续10周,余下10只作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自第12周开始,每隔2周处死4-6只大鼠,收集肿瘤标本,按照病理分为正常黏膜组、腺瘤组、腺癌组、肝转移组;分别留取各个阶段的组织标本,提取蛋白质,作二维凝胶电泳后选取4组间相对体积有显着差异的蛋白斑点进行质谱检验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于有重要价值的蛋白transgelin进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验证以研究其表达的规律;同时在处死大鼠时,留取血清和尿液标本,利用质谱分析及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分析其代谢小分子变化,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8只大鼠在实验过程中死亡,72只大鼠有68只发生肿瘤,所有肿瘤中,腺瘤17只,主要发生于第14-18周(发生率:55%);腺癌51只,主要发生于22周以后(发生率:92.3%),其中腺癌合并肝转移11只,主要发生于32周以后(发生率:36.3%);对4组标本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图及质谱分析,最终鉴定出10个差异表达蛋白,包括α-烯醇化酶(α-enolase)、心脏α-肌动蛋白(cardiacα-actin, CA)、transgelin蛋白,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平滑肌型(Myosin regulatory light chain,smooth muscle isoform , MRLC ) ,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二硫异构酶(Disulfide Isomerase, DI),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mitochonbrial,CK-m),热休克蛋白8(heat shock protein 8, HSP 8),角蛋白复合体2(Keratin complex-2, KC-2)。其中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证实transgelin蛋白在大肠黏膜癌变过程中表达逐渐降低,提示其可能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显示:正常组、腺瘤组、腺癌组的分布有明显差异,腺癌组和肝转移组样本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相比,腺瘤组样本中L-threonine升高,5-oxo-L-Proline下降;与腺瘤组相比,腺癌组样本中L-sarcosine、L-phenylalanine、cholesterol显着升高,2-hydroxy-1,2,3-Propanetricarboxylic acid显着下降。而尿液中也存在差异表达的分子。结论:由大肠正常黏膜经大肠腺瘤、大肠腺癌逐步发展为大肠癌肝转移各阶段的肿瘤组织、血清、尿液间存在差异表达蛋白和代谢分子,其中transgelin可能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二、二甲肼诱导大鼠肠癌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甲肼诱导大鼠肠癌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寒热宿体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纤维蛋白表达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
一、大肠癌流行病学研究 |
二、大肠癌病因病机 |
三、大肠癌发生的机制、学说 |
第二节 Fibulin4、Fibulin5、LOX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
一、肿瘤微环境研究 |
二、ECM对肿瘤影响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寒证、热证微环境改变对大肠癌发生研究进展 |
一、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 |
二、左金丸及反左金丸的反证研究 |
第四节 大肠癌造模方法研究 |
第二章 寒证、热证大肠癌动物模型建立及评析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三章 寒证、热证大肠癌Fibulin4、Fibulin5、LOX表达差异分析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一、寒证、热证模型相关讨论 |
二、寒证、热证大肠癌模型相关讨论 |
三、寒证、热证大肠癌发生过程中fibulin4、fibuliln5、LOX表达差异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致谢 |
(2)粒毛盘菌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真菌多糖的提取 |
1.2 真菌多糖的纯化 |
1.3 真菌多糖的分级分离 |
1.4 真菌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的测定 |
1.5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
1.6 粒毛盘菌多糖研究概况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联合5-氟尿嘧啶体外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3 细胞培养 |
2.2.4 细胞毒性实验 |
2.2.5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2.6 克隆形成实验 |
2.2.7 伤口愈合实验 |
2.2.8 细胞侵袭与迁移实验 |
2.2.9 细胞核形态学分析 |
2.2.10 Western blot分析以及核蛋白和胞质蛋白提取方法 |
2.2.11 细胞凋亡检测 |
2.2.12 细胞中活性氧的检测 |
2.2.13 细胞周期分析 |
2.2.14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
2.2.15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2.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5-FU和LEP130分别对Hep G2、LO2和HSF细胞活力的影响 |
2.3.2 5-FU与LEP130联用对Hep G2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 |
2.3.3 5-FU与LEP130联用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4 LEP130细胞存活途径的影响 |
2.3.5 LEP130对细胞内活性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
2.3.6 LEP130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
2.3.7 5-FU与LEP130联用对Hep G2细胞周期的影响 |
2.3.8 5-FU与LEP130对p53活化状态和DNA修复的影响 |
2.3.9 5-FU与LEP130联用Hep G2细胞迁移与侵袭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联合环磷酰胺体内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3 细胞培养 |
3.2.4 H22荷瘤小鼠模型 |
3.2.5 动物分组与处理 |
3.2.6 生化指标分析 |
3.2.7 组织病理学检测 |
3.2.8 免疫组化检测 |
3.2.9 Western blot分析 |
3.2.10 TUNEL染色 |
3.2.11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3.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TX与LEP130联用对H22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
3.3.2 CTX与LEP130联用对H22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形态的影响 |
3.3.3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细胞死亡受体途径的影响 |
3.3.4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
3.3.5 CTX与LEP130联用对H22 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
3.3.6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影响 |
3.3.7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组织中存活蛋白的影响 |
3.3.8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 |
3.3.9 LEP130对CTX引起的副作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3 细胞培养 |
4.2.4 细胞毒性实验 |
4.2.5 S180荷瘤小鼠模型 |
4.2.6 动物分组与处理 |
4.2.7 生化指标分析 |
4.2.8 组织病理学检测 |
4.2.9 免疫组化检测 |
4.2.10 Western blot分析 |
4.2.11 免疫荧光双染实验 |
4.2.12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检测 |
4.2.1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的制备及条件培养基处理 |
4.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EP130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
4.3.2 LEP130对肿瘤微环境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影响 |
4.3.3 LEP130通过T细胞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M1、M2型巨噬细胞的比率 |
4.3.4 LEP130对肿瘤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Th1)免疫应答的影响 |
4.3.5 LEP130对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
4.3.6 LEP130在体外通过TLR4模式识别受体促进原代巨噬细胞向M1 型极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抗结肠癌活性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相关性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3 CRC小鼠建模与处理 |
5.2.4 生化指标分析 |
5.2.5 组织病理学检测 |
5.2.6 免疫组化检测 |
5.2.7 Western blot分析 |
5.2.8 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
5.2.9 DNA提取和16S r RNA测序 |
5.2.10 测序数据的处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11 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
5.2.12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 |
5.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LEP130对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癌发生的影响 |
5.3.2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屏障完整性和肠道炎症的影响 |
5.3.3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整体结构的影响 |
5.3.4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5.3.5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影响 |
5.3.6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代谢组的影响 |
5.3.7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差异代谢物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肌醇六磷酸对1,2-二甲肼诱导的结直肠癌大鼠肠道菌群构成变化及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肌醇六磷酸干预对DMH诱导结直肠癌大鼠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诱癌方法 |
1.1.5 实验方案 |
1.1.6 成瘤情况 |
1.1.7 病理组织学观察 |
1.1.8 肠道菌群分析 |
1.1.9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5 组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的比较 |
1.2.2 5 组大鼠的肿瘤发生情况 |
1.2.3 5 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
1.2.4 5 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分析 |
1.2.5 差异性细菌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动态性变化 |
1.2.6 差异性细菌与肿瘤发生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
1.3 讨论 |
第二章 肌醇六磷酸对结直肠癌大鼠及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动物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2 细胞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3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动物实验结果 |
2.2.2 细胞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缩略词表 |
致谢 |
(4)二甲双胍对结直肠肿瘤预防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二甲双胍对小鼠结直肠异常隐窝病灶的预防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第二部分 二甲双胍对小鼠结直肠息肉预防作用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第三部分 二甲双胍对非糖尿病患者直肠异常隐窝病灶的预防作用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酪蛋白糖巨肽对二甲肼干预的大鼠细胞因子网络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结直肠癌大鼠模型的建立 |
1.2.2 样本采集与处理 |
1.2.2. 1 血清采集 |
1.2.2. 2 结肠组织处理 |
1.2.2. 3 组织提取液制备 |
1.2.3 大鼠的异型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计数 |
1.2.4 大鼠CGMP干预后的病理分析 |
1.2.5 氧化应激分析和内毒素分析 |
1.2.6 细胞因子的检测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GMP对大鼠一般状态及体质量变化的影响 |
2.2 CGMP对大鼠结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
2.3 CGMP对大鼠内毒素、活性氧簇水平的影响 |
2.4 CGMP对各组大鼠ACF的影响 |
2.5 CGMP对各组大鼠细胞因子网络的影响 |
2.5.1 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
2.5.2 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6)抗性淀粉对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动物与饲料: |
1.1.2 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1.2.2 变性隐窝病灶 (aberrant crypt foci, ACF) 观察: |
1.2.3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分析: |
1.2.4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颗粒 (Ag NORs) 分析: |
1.2.5 Bcl-2和Bax分析: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CF数 (表2) |
2.2 大肠粘膜组织PCNA-LI和Ag NORs颗粒数目 (表3) |
2.3 大肠粘膜组织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 (表4) |
3 讨论 |
(8)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肠癌肠道功能及癌前病变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食物中总淀粉和抗性淀粉的含量测定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结(直)肠癌肠道功能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中国居民抗性淀粉摄入量估计及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肠癌功能及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食物中抗性淀粉、总淀粉含量的测定及烹调加工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中国居民抗性淀粉摄入量估计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肠癌肠道功能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第四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辫情况表 |
(10)大肠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
二、引言 |
三、材料和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七、参考文献 |
八、附录1 |
九、附录2 |
十、致谢 |
十一、已刊文章目录 |
四、二甲肼诱导大鼠肠癌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寒热宿体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纤维蛋白表达差异分析[D]. 李慧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粒毛盘菌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宗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3]肌醇六磷酸对1,2-二甲肼诱导的结直肠癌大鼠肠道菌群构成变化及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D]. 刘翠萍. 青岛大学, 2018(07)
- [4]二甲双胍对结直肠肿瘤预防作用的研究[D]. 李达周. 第二军医大学, 2016(12)
- [5]酪蛋白糖巨肽对二甲肼干预的大鼠细胞因子网络变化的研究[J]. 陈庆森,王金凤,阎亚丽,庞广昌. 食品科学, 2014(13)
- [6]抗性淀粉对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研究[J]. 孟妍,陈立勇. 营养学报, 2013(02)
- [7]温下肠腑方对大鼠大肠癌细胞周期素D1、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J]. 季旭明,欧阳兵,于华芸,吴智春,王春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05)
- [8]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肠癌肠道功能及癌前病变作用的影响[D]. 孟妍. 山东大学, 2010(09)
- [9]中国居民抗性淀粉摄入量估计及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肠癌功能及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的研究[D]. 陈立勇. 山东大学, 2010(09)
- [10]大肠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实验研究[D]. 彭佳远.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