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孔子的家世及出身(论文文献综述)
蒋天艺[1](2021)在《石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普是北宋前中期武将,其主要活动时间为太宗朝中后期至真宗朝中后期。石普出身卑微,其祖父仅为后周铁骑军使,父亲石通为不着史册的太宗潜邸旧僚。石普少年时即跟随父亲成为太宗潜邸旧僚,并以谨信见亲,太宗即位后补内职入仕。石普大器晚成,入仕后十余年才转型为武将身份,以捕盗贼立首功。之后在太宗的恩宠及自身的努力下迅速擢升,于真宗朝大中祥符年间位至节度使。石普一生战功颇多,对内两入川蜀平叛,对外屡次与辽军作战。宋辽景德之役,王继忠通过石普将书信递交真宗,为澶渊之盟的签订打通了渠道。澶渊之盟之后,军备废弛,武将地位下降,尤其是大中祥符间国家沉浸于天书封祀的氛围,石普逐渐丧失用武之地。大中祥符九年(1016),石普因屡次上言兵事,并反对天书封祀,被真宗以妄言日食为借口贬黜,从此走向没落,并度过余生。对石普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北宋前中期军事形势的认识。另外,石普日食一事背后,暗含着当时的文臣党争,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以武将的视角窥探当时的政局及文武关系。
杨瑞[2](2021)在《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弘撰为明末清初关中地区着名的遗民,被顾炎武誉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在他的一生中,有两大事件对其影响颇深:一为明清鼎革的历史巨变,这使他丧失了故国家园,也消解了其用世之心;一为康熙十七年被迫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试,此为清廷利用高压政策强迫其易志出仕。在出处进退之间,王弘撰毅然选择隐居不仕,坚守明遗民气节,得到士林一致赞誉。王弘撰既不肯做清廷臣子,便采取了以游为隐的生活方式,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结交了一大批当时的名士,不仅使自身声名远播,而且也沟通了关中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为南北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本课题属于地域文学研究视野中的个案研究,王弘撰作为“关中声气之领袖”,也是明末清初关中明遗民的典型代表,在时代的变革中,其人生轨迹、隐士心态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以“知人论世”为基本原则,采用文献描述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王弘撰的家世、生平、交游、着述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展现易代之际明遗民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为明遗民研究和明末清初关中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体事例。正文分为上下编,上编(第一、二章)为王弘撰生平、交游考。第一章为生平考述,主要以赵俪生《王山史年谱》为参照,对谱中讹误之处进行考证,缺脱之处加以添补,力图厘清王弘撰的行年事迹,展现其交游和生活状态。第二章为交游考。王弘撰在鼎革后曾四上京师,五下江南,一赴岭南,而在关中地区,也多次往来于西安、延安、三原、富平等地。在长期的漫游生涯中,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友人有明宗室、清廷官员、乡宦士绅、遗民群体、林下隐士等。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或互道对明故国的深情,或进行诗文切磋和学术交流,或赏玩金石书画,或宴饮雅集、共享友朋之乐。王弘撰深厚的家学渊源,仗义疏财、笃于朋友的人格特点,平心静气、不存门户之见的治学观念,坚守明遗民气节、不作两截人的忠贞节操,以及广泛游历以联络南北声气的桥梁作用,不仅使他获得了朋友们的真挚友谊,而且使自身声名远播,成为“关中声气之领袖”,还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下编(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着述考。王弘撰一生着述宏富,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故第三章至第五章对其现存各书的成书及版刻情况详加考述,以使读者明了其创作情况。此外,王弘撰工诗,然因其诗集前此未见,故学界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甚少,论文第六章以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对王弘撰诗作的内容、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使学界对其诗歌作出恰当的定位。综合本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对王弘撰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的考察,认为他的一生行迹展现了清初关中地区明遗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对关中地域文学研究和明遗民研究不无裨益。
李正杰[3](2021)在《东汉士人阶层的人物品评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物品评,亦称人物品鉴、人物品藻。东汉时期人物品评活动十分盛行,人物品评的结论往往成为社会公论,深切影响士人名声与家族声望。可以说,此时的人物品评活动具有强烈入世意义的一种社会化活动。其时以人物品评活动之盛行,士人间往往是不间断地进行对他人的品观与评量。同时,士人己身亦处于时时被品观评价之境地,士人任何细微的言谈举止皆无所遁形,甚或是其处世态度与仕隐的进退考量亦皆成为众人品观的对象。可以说人物品评形成一种特殊风气,品评人物以道德及气节为主要考量。东汉选官以察举、征辟为主要途径,先对人才加以考评,考评项目为品德。士人意识到选官需先“示品行”方能成名,形成士人普遍重道德之风。此时亦出现一批人物品评专家。士人以得品评专家之品目为荣,使人物品评与社会现实需求进一步结合,成为特殊风尚。本文的第一部分是东汉朝廷对人物品评的引导与控制,分述东汉政权人物品评兴起的背景、东汉政权利用人物品评途径针对政敌的对策、东汉政权利用人物品评途径进行国内政治宣传的措施,可见东汉政权利用人物品评进行国内政治宣传的目的大致在于对于道德榜样的塑造,通过对于拔高榜样们于精神层面所居的崇高位置以引导一时道德风尚的走向,同时也作为精神与物质上的激励在实利层面上吸引士人以东汉执政者希望的方式为国家政权尽忠职守,以此来达到教化、引领治下臣民的目的。本文的第二部分是东汉士人阶层人物品评的形式及表达方式,分述东汉人物的品评品德与才能两大标准、东汉人物品评的四种表达方式。本文的第三部分是东汉士人阶层人物品评的依据及思想溯源,分述东汉人物品评的三种主要依据以及对于东汉人物品评的思想溯源。本文的第四部分是东汉士人阶层的人物品评在汉末的流变,分述党人运动与曹操的唯才是举措施这两次重大事件带给人物品评的影响。本文的第五部分是东汉士人阶层品评人物对当世的社会影响,分述为九品中正制奠定基础、开启后世“清谈”之风、对美学发展的影响三大点。本文以期对东汉士人阶层的人物品评及相关事件进行探究和分析,透过当时士人的言行,来考察当时的人物品评风气,借以研究人物品评对士人阶层发展的影响,以及当时国家治理体系对其介入的方式及介入的结果,以求尽可能还原其历史图景。
胡凌燕[4](2021)在《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尝试从写本文献的角度,对武周时期这一特殊时段的文学面貌,进行专题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对武周文学的重要写本进行文献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双重挖掘,结合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以诗歌、序文、小说三种文体为核心,着重关照刘希夷、崔融、李峤、王勃、张鷟、珠英学士等武周时期的着名作家及文学群体,对文本流传、文体演进、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及特殊文学现象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求尽可能全面、有体系地呈现武周时期文坛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某些文学史现象,进而为纠正长期以来中古文学研究注重以传世刻本文献作单面建构的偏颇与缺失抛砖引玉。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总述,第二章为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专题研究,后四章为武周文学重要写本的个案研究。第一章,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研究。研究武周文学可资利用的写本文献主要有敦煌写本、吐鲁番写本和日藏写本三类。本章重点从文本的形态和内容两方面,总结这三类写本文献各自的特点,同时对敦煌和吐鲁番写本的发现过程与整理历史进行爬梳,对日藏写本的源流与藏所进行追溯、考察。第二章,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研究。本章先对敦煌遗书所存武周诗文做了全面搜集、考辨与汇录,并从作家、作品及写本形态三方面概述其总貌。其次据作品存佚情况和文本形态特征,对残卷的文献价值进行了具体发掘。最后在综论残卷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刘希夷《白头翁》诗为个案代表,探讨初盛唐七言歌行从中原传入敦煌后其传播渠道与作品性质发生的转变。第三章,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研究。本章首先结合传世文献考知珠英学士间交游唱和之史实,审视武周文坛的整体唱和环境。其次探讨时代诗风影响下选家崔融的诗学趣味,论述《珠英集》对于初唐诗歌选学的推进作用及其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再者,《珠英集》作为编《三教珠英》的副产品,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武周时期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并兴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古钞本《李峤杂咏诗》研究。《杂咏诗》的敦煌写本和日藏写本近代以来重现国人视野,从文献层面看,有助于考清《杂咏诗》在书目文献和现实世界中的流传情况,解决诗注相关的一些问题。从文学层面看,则启发我们关注初唐咏物诗在武周时期的变革,以及李峤咏物诗对日本平安朝诗歌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正仓院本《王勃诗序》研究。本章主要从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三方面论证了院本《诗序》的文学实证功用,同时从集会诗序的文体内涵、演进历程及其与集会诗歌的关系三方面审视了院本《诗序》的文体学意义,此外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王勃诗文东传日本之经纬及其对日本奈良和平安时期汉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研究。本章厘清了《游仙窟》湮没与回传的历史问题,并从十娘的身份入手,对《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深度探讨,同时以《游仙窟》文本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诗歌与小说文体交融的现象及唐传奇的情感表现等问题,从而可见《游仙窟》之文学史意义。
毕星[5](2021)在《金元时期曲阜孔氏婚姻状况与社交网络研究》文中指出金元时期是孔氏家族发展的特殊阶段。自孔端友南渡后,孔氏家族分裂为南北二宗。曲阜孔氏处于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家族内部因衍圣公袭爵问题频繁出现争斗。在这样的背景下,孔氏子女的婚姻与社交网络表现出时代性特征。婚姻方面,孔氏子女的婚配对象以汉人为主,亦存在与少数民族的通婚。金元易代之际,曲阜孔氏出现了多个与武人通婚的案例。与武人家族的通婚使得孔氏家族得以在战乱中维持了儒学高门的社会地位。此外,孔氏子女的婚姻与孔门出仕者的仕宦经历有一定的联系。社交网络方面,孔元措的社交范围较广,涉及曲阜、汴京、东平、燕京等地。金元之际,孔元措结交了众多的离散士人与官宦,与东平府学的儒士交游尤其深厚。元太宗九年(1237年),孔元措北行燕京,途中与佛教禅僧海云、全真教士萧元有所往来,海云、萧元二人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帮助孔氏争取特权。本文通过对曲阜碑石及孔氏家族史志的梳理,揭示了曲阜孔氏社交网络的特点。孔氏子弟的社交对象以文士和官宦为主,而这两类群体中出自山东地区的不在少数。与孔氏交往的士人在受征召或通过科举入仕后,对孔氏家族的发展起到了助力作用。此外,孔氏交往人群中不乏蒙古、色目官员。从婚姻和社交网络来看,金元时期,曲阜孔氏的社会地位有着两个层面的变化。一方面,孔氏在金元之际社会流动加剧的背景下,与新兴武人家族通婚,借助武人的力量巩固了自身儒学高门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元代士人对曲阜孔氏地位的认识存在差异与局限。士人对曲阜孔氏的“圣裔”身份持认同态度,但这种“圣裔”认同本质上是一种血缘认同,而非源自孔氏子弟的文化建树。在南北宗袭爵的问题上,士人意见并未统一,部分士人仍以南宗为大宗。元朝中后期,随着曲阜孔氏子弟出仕元廷的人数激增,蒙元统治者对曲阜孔氏的认知愈深,北宗为大宗的观点占据了主流。
唐睿[6](2021)在《刘向引《诗》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立足于学术界相对薄弱的研究环节,对刘向《说苑》《新序》《古列女传》及奏疏征引《诗经》的情形进行考察,一方面从横向观察刘向《诗》学与其他儒经之学的异同,另一方面纵向探索《元王诗》家学渊源及汉末经学的时代背景对刘向引《诗》及经学倾向的影响。刘向生于宗室之家,历仕汉宣、元、成三朝。本文发现,其政治经历贯穿一生,主导着着书立说的价值取向势必需要为政治服务。其次,学《谷梁》,论五经,校秘书,刘向的学术思想正是在这些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另外,楚元王家族崇儒好《诗》的学风则从根源上影响了刘向的文化修养。本文认为,刘向着述及奏疏中的引《诗》,是他《诗》学呈现的主要形式。刘向引《诗》全面、深入,一部分是对前人着述引《诗》的迻录,一部分属于自引,整体上呈现博采众说、荟萃一家的特点。刘向引《诗》对《诗》本义的沿袭反映出他对解《诗》传统的继承;对《诗》本义的发挥和改造则体现了西汉后期《诗》学发展性的一面。刘向对《诗》的运用,符合其以着述为谏书的创作初衷,同时,也彰显了他以《诗》为谏的《诗》学观。本文发现,刘向遍引五经,以《诗》为最,这首先是基于刘向自身的治学倾向及实际需要,其次在于五经各自的价值存在异同,最后还与西汉后期君王、儒士、经生对五经不同程度的接受和推崇有关。面对元、成时期自上而下道德伦理的败坏,纲常礼教的缺失,刘向引《诗》的本质意义是志于借助经典来影射现实,规谏君王,匡正人心。集宗室、经生、通儒多重性格于一体的刘向,是汉代通经致用学术思潮中极为典型的一例。
王月[7](2021)在《杨椿经学研究述论 ——以《孟邻堂文钞》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杨椿是清初着名的史学家和经学家,出身于着名的科举世家——前黄杨家,这一家族是清代武进地区的学术大家,良好的家学传统为他以后的经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就现有资料看,其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出身世家、年少失恃;正式受业、笃学自力;进士及第、入馆修史;召还修史、就养京师四个阶段。从《孟邻堂文钞》中可以看出,杨椿对经书研究有所侧重,对《尚书》和《诗经》的关注较多,其治学受当时考据学风的影响,体现出偏重考证的学术特点。在《尚书》研究方面,杨椿对伏书篇数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汉书·儒林传》中出现的“今文”二字以及伏书是否为口授进行了考证;为证明梅赜所献之书为伪书提出了六条新的证据,否认孔书为壁藏,还认为汉代诸儒必定能见到孔传《古文尚书》;他还对《盘庚》的篇序问题、今本《泰誓》的真伪问题进行了考辨。在《诗经》研究方面,他主张“二南”中的“南”其实为乐名的观点,反驳郑玄仅以农事就将诗篇冠以“豳”号;对《商颂》各篇的作者进行考证;对《关雎》《鹊巢》的主旨进行考证,认为其皆为古代君主求贤所作之诗;揭示《秦风·无衣》的主旨是记载秦哀公应申包胥之请,出兵抗吴的史实;他反对删诗之说,提出诗乐本为一体的观点,对“徒诗”一说持否定态度。除了对《尚书》《诗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细致研究之外,杨椿还对《春秋》《易经》、“三礼”、《孝经》《论语》等各经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杨椿所处的时代,考据学正处于上升时期,古文经学盛行发展,这一阶段学者治学大抵以汉学为根柢,逐渐形成了“为经学而治经学”的考据学风。杨椿治经既有时代特色,以汉注为尊,纵论源流,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明显维护朱子的地位,批判郑学,他的这种反思、创新的治学倾向,做到了从古而求真,具有超越时代的理性精神。
李敏[8](2021)在《“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末五子”是后七子派领袖王世贞命名的一个文学群体,成员包括赵用贤、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胡应麟。他们文学交游活动广泛,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辐射面广,影响者众。“末五子”处在七子派与公安派的过渡地带,在晚明文坛由复古向新变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对七子复古派的文论主张多有矫偏救弊之举,同时不断调和“师古”与“师心”的矛盾,发挥了扭转文学流弊的作用。他们坚守文学有益于世用的原则进行创作,与晚明作家宣传人性解放的文风有根本性的差别,起到了对晚明世风振起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末五子”命名的缘起及作为群体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探讨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通过对“末五子”排序问题的分析,探讨王世贞的排名意图。第二章分析晚明文学思潮嬗变下,“末五子”的文学观念及其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第三章讨论“末五子”对明代博学思潮的接受及推进,聚焦李维桢、胡应麟诗文创作的博学特性。第四章第一节讨论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从李维桢《续藏书序》两个版本的文字差异入手,分析他对狂禅派代表李贽的真实态度;第二节着重阐述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屠隆与李贽的差异性特质,指出屠隆不属于狂禅派,从所掌握的材料出发,论证屠隆纵欲之说不成立,屠隆在生活上克欲寡欲,在作品中宣扬情欲的危害性,他是晚明世风的振起者。第三节重点讨论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第五章分析在晚明复古文学思潮下,赵用贤、魏允中诗文创作中复古与新变的特点。第六章从文学交游的角度讨论胡应麟、屠隆、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重点围绕他们的诗社活动、文坛盟主地位及对公安派、竟陵派的影响展开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王健健[9](2021)在《曹摅、何劭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何劭(236~301),字敬祖,陈郡阳夏人,西晋大臣,出身陈郡何氏,太傅何曾次子,官至司徒。永宁元年去世,追赠司徒,諡号为康。曹摅(255~308),字颜远,谯国谯县人,西晋文臣,出身谯郡曹氏,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卫将军曹肇之孙,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永嘉二年逝世。本文由上编(文学综论)、下编(曹摅、何劭年谱)与附录(曹摅、何劭诗文集注)组成。上编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是对选题说明、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的介绍。正文则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曹摅、何劭的家世渊源进行考证,对二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勾勒;二是分析曹摅、何劭的诗歌美学以及锺嵘并称二人且认为“朗陵为最”的原因;三是对二者诗歌中都出现“河洛”的现象进行讨论。在家世与时代背景方面,曹摅出身谯郡曹氏,其时处於家族的没落期;何劭出身陈郡何氏,其时处於家族的兴盛期。而“贵族门阀”的盛行、占田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儒、玄交融的思想文化熏陶也使得出身不同二者同样具有分裂复杂的人格。在诗歌创作方面,二者在“清靡”之下各有特色且形成差序。曹摅的四言诗在“清靡”之中存有真情,五言诗则清靡与“英篇”并存。何劭的四言诗在“肃穆庄严”的内容之中体现出自己个人的情感,五言诗则更有玄言意味。二者在风格同清之中亦存在差序,据锺嵘尚“直寻”与“滋味”的品评要求,则何劭的清隽之风与骨力更符合其审美追求。而曹摅、何劭乃至西晋一朝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河洛”入诗现象,可以溯源至先秦时期,二者诗中的“河洛”主要体现的都是赠别祖饯之情和游仙骋怀之绪,而洛水之所以会引发这类情感,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和文化传统。下编为曹摅、何劭年谱。主要采用编年体编纂谱主的生平事迹并加以考证论述。附录为曹摅、何劭诗文集注。
刘春[10](2020)在《范晔研究》文中认为范晔(公元398—公元445),字蔚宗,小名砖,生于南朝宋,顺阳人,车骑将军范泰之子,官至太子詹事,南朝史学家、文学家、诗人,为本文谱主,本谱均记为:范晔(详见年谱正文内容)。于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参与谋反一事被诛。史书载其“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自做官始,“频加荣爵,遂参清显。”着有《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对于范晔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对于范晔此人的研究;第二类是对于《后汉书》的研究。笔者拟将二者结合,通过广泛收集材料、阅读前人着作等方法,在撰写《范晔年谱》的基础上对范晔其人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并对《后汉书》的撰写背景、历史评价及史学价值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探究。本年谱采用“竭泽而渔”式文献搜索方法,对谱主生平行迹、文史思想等各个方面通过比较分析式的文献细读法进行全面考证,将范晔的形迹放置在当时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宏观背景中考察,旨在厘清:一、范晔此人完整的生平经历;二、范晔的生平交游,并在此基础之上将与谱主有关人物的生平行迹加以梳理;三、范晔的主要思想与文学创作;四、《后汉书》的重要意义与影响。本谱分为绪论、前言、年谱正文、附录四部分。绪论包括选题意义,范晔及其作品在文史方面的重要地位及对其的研究概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前言分为四章:第一章为范晔的家世及时代背景,涉及南阳顺阳范式家族世系考证及刘宋时期的社会背景;第二章为范晔的人生经历,包括范晔的生平与仕宦;第三章为范晔的思想与文学创作,涉及范晔的史学思想、儒家思想和反佛思想及对其文学作品的分析;第四章为《后汉书》,包含《后汉书》的撰写缘起、历代的评价与其文史影响;附录是谱主存世诗文作品。
二、关于孔子的家世及出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孔子的家世及出身(论文提纲范文)
(1)石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石普直接经历的战事研究 |
(二)与石普相关的大中祥符末期党争或政局的研究 |
(三)关于宋太宗潜邸亲随和石普相关的人物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潜邸旧僚:太宗朝石普的活动 |
一、石普的家世 |
二、潜邸旧僚身份与石普入仕 |
(一)十岁事晋邸,谨信得见亲 |
(二)补内职初入仕,过而立建首功 |
三、入蜀镇压李顺之乱 |
(一)“诛斩”李顺擢领遥郡 |
(二)清剿义军残余 |
小结 |
第二章 守内御外:真宗咸平年间石普的活动 |
一、咸平初年北上御辽 |
二、再入蜀地平定王均兵变 |
(一)王均等人再乱川蜀 |
(二)成都克复,王均兵败 |
(三)石普抢夺王均首级 |
三、咸平末年石普的军事活动 |
(一)石普永兴驻军以御党项 |
(二)石普再徙河北以备辽军 |
小结 |
第三章 澶渊风云:真宗景德年间石普的活动 |
一、景德元年初宋军对河北防御的部署 |
(一)辽军南侵前石普在河北的活动 |
(二)辽军南侵,石普顺安拒敌 |
二、石普与宋辽澶渊之盟的签订 |
三、景德中后期石普的军事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蹉跎岁月:真宗朝中后期石普的没落 |
一、澶渊之盟后军备废弛与石普上言兵备 |
二、石普知许州与大流堰穿渠 |
三、石普妄言日食被罢黜,并度过余生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石普年谱 |
致谢 |
(2)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王弘撰相关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上编:王弘撰生平、交游考 |
第一章 《王山史年谱》补正 |
凡例 |
第一节 王弘撰家族世系 |
第二节 《王山史年谱》补正 |
第二章 王弘撰交游考 |
第一节 居乡:与关中名士名宦的交游 |
一、关中名士 |
二、治陕名宦 |
第二节 北行:与京晋冀豫名士的交游与论学 |
一、北行途中论学取友 |
二、与在京名士交游论学 |
第三节 南游:与江南名人雅士的交游 |
一、江南遗民士人 |
二、其他江南名士 |
第四节 与入关文人士大夫的交游 |
第五节 “关中声气之领袖”——王弘撰交游的影响 |
下编:王弘撰着述考 |
第三章 王弘撰经部着述考 |
第一节 《周易图说述》版本考略 |
第二节 《周易筮述》版本考述 |
第三节 王弘撰在清代关中易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
第四章 王弘撰子部着述考 |
第一节 《砥斋题跋》版本考述 |
第二节 《山志》成书及版本源流考 |
第三节 《正学隅见述》版本源流考 |
第四节 其他子部着述 |
第五章 王弘撰集部着述考 |
第一节 《砥斋集》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考 |
第二节 清抄本《待庵稿》考述 |
第三节 三种日札版本考 |
第四节 《砥斋文录》述略 |
第五节 其他集部着述 |
余论王弘撰的诗歌创作——以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 |
第一节 《待庵稿》的内容 |
第二节 王弘撰诗歌的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 |
第三节 王弘撰诗歌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弘撰诗文辑佚 |
附录二 友朋赠答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3)东汉士人阶层的人物品评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综合分析法 |
一、东汉政权早期对人物品评的引导与控制 |
(一)东汉政权人物品评兴起的背景 |
(二)东汉政权利用人物品评途径针对政敌的对策 |
(三)东汉政权利用人物品评途径进行国内政治宣传的措施 |
二、东汉士人阶层人物品评的标准及表达方式 |
(一)东汉人物品评的标准 |
1.品德 |
2.才能 |
(二)东汉人物品评的表达方式 |
1.品题 |
2.绰号 |
3.拟物 |
4.对比 |
三、东汉士人阶层人物品评的依据及思想溯源 |
(一)东汉人物品评的主要依据 |
1.亲见行事 |
2.听其言论 |
3.观其外貌 |
(二)东汉人物品评的思想溯源 |
四、东汉末年士人阶层人物品评的流变 |
(一)党人运动的兴起 |
(二)曹氏政权的变革 |
五、东汉士人阶层品评人物对当世的影响 |
(一)为九品中正制奠定基础 |
(二)开启后世“清谈”之风 |
(三)对美学发展的影响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4)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武周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主要论题与思路 |
四、基本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 |
第一节 敦煌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整理 |
二、经典传钞与民间丛钞的并行流传 |
三、中原文人的诗歌与文章 |
第二节 吐鲁番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吐鲁番文书的发掘与整理 |
二、零碎残片的杂抄散写 |
三、西州民间的书信与俗文学 |
第三节 日藏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日藏古钞本的源流与藏所 |
二、文学典籍与文人小说的佚存 |
三、日人重钞:忠于底本的抄写态度 |
第二章 敦煌写本武周诗文残卷 |
第一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梳理 |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汇录 |
二、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概貌 |
第二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献价值 |
一、久佚诗文的辑佚价值 |
二、存世篇章的校勘价值 |
三、唐集唐抄的文本还原 |
第三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学价值 |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文学价值总论 |
二、刘希夷《白头翁》与七言歌行的性质演变 |
第三章 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 |
第一节 《珠英集》与武周时期的文人唱和 |
一、珠英学士成员再考 |
二、《珠英集》与珠英学士之交游唱和 |
三、《珠英集》与武周文坛之唱和环境 |
第二节 《珠英集》与武周诗歌选学的演进 |
一、崔融的选诗趣味与时代诗风的体现 |
二、唐前诗歌选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三、《珠英集》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 |
第三节 《珠英集》与三教思想的文学影响 |
一、《三教珠英》编纂与初唐三教关系论略 |
二、敦煌本《珠英集》残卷的三教内涵 |
三、三教融合对武周文学的深层影响 |
第四章 古钞本《李峤杂咏诗》 |
第一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发现与流传 |
一、李峤诗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
二、敦煌本《杂咏诗》的发现 |
三、日藏本《杂咏诗》的流传 |
第二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注释 |
一、《杂咏诗》注本系统 |
二、《杂咏诗》注者问题 |
三、《杂咏诗》所见唐人注唐诗特点 |
第三节 《杂咏诗》与初唐咏物诗的历史变革 |
一、形制:从咏物单篇到咏物组诗 |
二、咏法:从物的描摹到情的寄寓 |
三、功用:从社交抒情到启蒙示范 |
四、体裁:从五言短诗到长篇歌行 |
第四节 《杂咏诗》与日本平安朝的诗歌发展 |
一、《杂咏诗》的东传与平安初期的咏物风尚 |
二、《杂咏诗》在道真咏物诗中的受容与变容 |
三、句题诗的先声:一场中秋诗宴引发的思考 |
第五章 正仓院写本《王勃诗序》 |
第一节 院本《诗序》的发见始末及文本面貌 |
一、院本《诗序》的发见与研究 |
二、院本《诗序》的文本面貌 |
第二节 院本《诗序》的实证功用 |
一、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 |
二、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 |
三、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 |
第三节 院本《诗序》的文体审视 |
一、诗序文体与集会诗序 |
二、唐前集会诗序的肇端与演进 |
三、集会诗序与集会诗歌的关系 |
第四节 王勃诗文与日本汉文学的发展 |
一、《王勃集》东传日本之经纬 |
二、王勃诗文于奈良朝汉文学之影响 |
三、王勃诗文于平安朝汉文学之影响 |
第六章 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 |
第一节 《游仙窟》的湮没与回传 |
一、古本《游仙窟》的湮没 |
二、古本《游仙窟》的回传 |
第二节 《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 |
一、身份猜想:十娘五嫂为“别宅妇”的可能性 |
二、内容定位:落魄才子与别宅妇的爱情传奇 |
三、主旨探微:理想幻灭本质的影射 |
第三节 从《游仙窟》看唐代诗与小说的文体交融 |
一、《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具体情况 |
二、《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叙事功能 |
三、《游仙窟》小说融诗的语言特质 |
第四节 《游仙窟》与唐传奇的情感表现 |
一、以诗书为载体:诗歌传情与书信陈情 |
二、以实物为承托:咏物言情与赠物定情 |
总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金元时期曲阜孔氏婚姻状况与社交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与分析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主要创新点 |
一、金元时期曲阜孔氏家族的发展概况 |
(一) 孔端友南渡与南北二宗的形成 |
(二) 金代的曲阜孔氏 |
(三) 蒙元时期的曲阜孔氏 |
二、金元时期曲阜孔氏的婚姻状况 |
(一) 金代曲阜孔氏的婚姻 |
(二) 蒙元时期曲阜孔氏的婚姻 |
(三) 金元时期曲阜孔氏婚姻的特点 |
三、金元时期曲阜孔氏的社交网络 |
(一) 从孔元措的活动轨迹看金元之际孔氏社交网络 |
(二) 碑石、家族史志所见曲阜孔氏的社交网络 |
(三) 金元时期曲阜孔氏社交网络的特点 |
四、从婚姻、社交状况看金元时期孔氏的社会地位 |
(一) 金元之际孔氏巩固社会地位的努力 |
(二) 士人对曲阜孔氏地位的认同与质疑 |
(三) 金元时期曲阜孔氏的社会地位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刘向引《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及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刘向生平、学术经历及家学渊源 |
第一节 刘向生平 |
第二节 刘向学术活动概况 |
第三节 刘向家世、家风与《元王诗》 |
第二章 刘向引《诗》特征 |
第一节 刘向引《诗》方式 |
第二节 刘向引《诗》特点 |
第三节 刘向引《诗》作用 |
第三章 刘向引《诗》原因及意义 |
第一节 刘向对《诗》以外其他儒经的引用 |
第二节 刘向与元、成时期的经学 |
第三节 刘向《诗》学意义及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刘向生卒年补考 |
附录二 刘向着述、奏疏引《诗》统计表 |
附录三 楚元王家族谱系表 |
致谢 |
(7)杨椿经学研究述论 ——以《孟邻堂文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杨椿的家世生平 |
(一)家族渊源 |
(二)生平经历 |
1.出身世家,年少失恃(1675——1690) |
2.正式受业,笃学自力(1691——1701) |
3.进士及第,入馆修史(1702——1737) |
4.召还修史,就养京师(1738——1753) |
(三)杨椿的友人交游 |
1.与蒋汾功的交往 |
2.与齐召南的交游 |
3.与顾栋高的交往 |
二、杨椿的经学研究 |
(一)《尚书》考 |
1.关于今文《尚书》的考证 |
2.关于《古文尚书》的考证 |
3.对《尚书》篇目章节的考证 |
(二)《诗经》考 |
1.对《诗经》篇章问题的研究 |
2.对《诗经》篇目的研究 |
3.对《诗经》一般性问题的考辨 |
(三)其他各经研究 |
1.《春秋》考 |
2.《易经》考 |
3.“三礼”考 |
4.《论语》《孝经》考 |
三、杨椿的治经特点 |
(一)尊信汉注与纠缪考辨 |
(二)以朱子为尊,批判郑学 |
(三)知人论世与纵论源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末五子”命名缘起及其作为群体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 |
第一节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继承与变革意图 |
第二节 胡应麟、李维桢与王世贞的依合 |
第三节 魏允中、赵用贤、屠隆与王世贞的依违离合 |
第二章 晚明文学思潮与“末五子”的文学观 |
第一节 万历前后文学思潮的嬗变 |
第二节 “末五子”的文学观念 |
第三节 末五子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 |
第三章 晚明博学思潮与李维桢、胡应麟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末五子”与明代博学思潮 |
第二节 李维桢的诗文创作 |
第三节 胡应麟的拟乐府诗创作 |
第四章 晚明儒释道思潮与屠隆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概说 |
第二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 |
第三节 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及践履 |
第四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 |
第五章 晚明政治复兴理想与赵用贤、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晚明政坛与“末五子”的政治复兴理想 |
第二节 赵用贤的诗文创作 |
第三节 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
第六章 “末五子”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胡应麟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二节 屠隆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三节 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李维桢年谱简编(1547-1626) |
附录 2:赵用贤年谱简编(1535~1596) |
附录 3:魏允中年谱简编(1544——1586) |
附录:4:屠隆《吉道人传》为“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源头考论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曹摅、何劭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曹摅、何劭的家世渊源与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家世渊源与时代沉浮 |
一 谯郡曹氏家族变迁 |
二 陈郡阳夏何氏家族起源与世系 |
第二节 曹摅、何劭生活的时代背景 |
一 贵族门阀制下的曹摅、何劭 |
二 经济繁荣对诗歌的影响 |
三 儒、玄交融的复杂文化 |
第二章 曹摅、何劭诗歌的美学风格 |
第一节 曹摅诗歌的美学风格 |
一 四言:“清靡”之中有真情 |
(一)词采精美,措辞典雅 |
(二)声韵流靡 |
(三)情景之语中有真情 |
二 五言:“清靡”之外有“英篇” |
(一)五言之“清靡” |
(二)五言之“英”篇 |
三 曹摅诗歌美学形成原因 |
(一)对文学传统的继承 |
(二)对魏晋以来其他诗人的模仿和继承 |
第二节 何劭诗歌的美学风格 |
一 四言:“穆”中有“个人情怀” |
(一)内容上:“穆” |
(二)情感上:“个人化” |
二 五言:“清”“新” |
(一)颇有“玄”意 |
(二)自然爽朗 |
三 何劭诗歌美学的承变 |
(一)与刘祯同“清” |
(二)与“王粲清靡相近”中有不同 |
第三节“合”而不同,朗陵为最 |
一 “合”之原因:风格同“清” |
(一)声韵清亮 |
(二)“清”中并有“英”篇 |
二 不同:对“朗陵为最”的“差序”讨论 |
(一)尚“直寻”而何劭更为清隽 |
(二)尚“滋味”而何劭骨力更佳 |
第三章 从曹摅、何劭看西晋诗人的“河洛”情缘 |
第一节 西晋以前的“河洛”入诗 |
第二节 西晋诗人的“洛水”情缘——以曹摅、何劭为例 |
一 西晋时期“河洛”入诗的整理 |
二 曹摅、何劭诗中“河洛”情缘的体现 |
(一)赠答祖饯之情 |
(二)游仙骋怀之绪 |
三 “河洛”之滨兴情的原因 |
结语 |
下编 |
曹摅、何劭年谱 |
附录 曹摅、何劭诗文集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范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点 |
前言 |
第一章 范晔的家世与时代 |
第一节 南阳顺阳范氏家族世系考 |
一 范姓由来和祖先溯源 |
二 南阳顺阳范氏世系概括 |
三 范晔的籍贯问题 |
第二节 刘宋时期的时代背景 |
一 复杂多变的政治局面 |
二 蓬勃繁荣的文学风尚 |
三 尊儒尚佛的思想风貌 |
第二章 范晔的人生经历 |
第一节 范晔的生平 |
一 出生与性格 |
二 范晔之死 |
第二节 范晔的仕宦 |
一 初入仕途 |
二 始有政向 |
三 因祸被贬 |
四 仕途终结 |
第三章 范晔的思想与文才 |
第一节 范晔的思想 |
一 时代孕育的史学思想 |
二 世代传习的儒家思想 |
三 与时相异的反佛思想 |
第二节 范晔的文才 |
一 文采斐然的序论赞 |
二 抒情言志的诗文创作 |
三 别具一格的“鲜举”之风 |
四 强调自然的音律之说 |
第四章 《后汉书》 |
第一节 《后汉书》的撰写 |
一 相关着作 |
二 《后汉书》的写作缘起 |
第二节 历来对于范晔及《后汉书》的评价 |
一 南朝:以《宋书》与《南史》为代表 |
二 唐代:以《史通》与《文论》为代表 |
三 宋金元明 |
四 有清一代 |
五 近现代以来 |
第三节 《后汉书》的文史影响 |
一 史学方面 |
二 文学方面 |
三 思想方面 |
结语 |
凡例 |
范晔年谱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关于孔子的家世及出身(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普研究[D]. 蒋天艺.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D]. 杨瑞. 西北大学, 2021(12)
- [3]东汉士人阶层的人物品评及相关问题研究[D]. 李正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D]. 胡凌燕. 浙江大学, 2021(02)
- [5]金元时期曲阜孔氏婚姻状况与社交网络研究[D]. 毕星. 山东大学, 2021
- [6]刘向引《诗》研究[D]. 唐睿.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杨椿经学研究述论 ——以《孟邻堂文钞》为中心[D]. 王月.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8]“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D]. 李敏. 兰州大学, 2021(09)
- [9]曹摅、何劭诗歌研究[D]. 王健健.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范晔研究[D]. 刘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