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重瓶法快速测定高浊水中含砂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哲[1](2021)在《水-盐作用下黄土力学特征及微观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水的渗流作用下,盐分以离子的形式进入土体的孔隙介质,使土的结构与力学特征发生变化,称其为水-盐作用。而在自然中黄土的入渗液中均存在有一些盐分,加之黄土中固有的盐分,使得黄土的力学特性由于水-盐作用而变得更加复杂。本文以脱盐后的Q2黄土与石英砂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与CaCl2溶液,通过变水头渗透试验、侧限压缩试验、单轴压缩试验与十字板剪切试验等试验手段探讨了水-盐作用下黄土渗透系数、强度等力学性质的变化,并通过电镜扫描试验、核磁共振试验等微观试验手段,探究了水-盐作用下土体力学特征变化的微观机理及其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成果如下:(1)考虑到各区域黄土中黏粒及盐分含量的差异性较大,而相关研究仍然以某一特定区域的黄土为研究对应,很难为揭示水-盐作用下不同组构、不同砂粒含量的黄土力学特征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脱盐后的Q2黄土与石英砂为试验材料,通过加入石英砂以探究水-盐作用对砂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将试验成果进一步拓展。发现土体的孔隙比、含砂量以及孔隙液中的盐分对黄土的渗透性及强度均具有影响,水-盐作用下黄土的渗透性加大,强度降低,但增加盐浓度对黄土的渗透性及强度的影响不大。(2)目前围绕黄土中水-盐作用问题开展的微观研究十分有限,且大部分都聚焦于对黄土微观结构的定性解释,本文通过使用电镜扫描试验、自沉降试验从定性角度对水-盐作用下土体的微观结构变化做出分析,并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水-盐作用下土体的孔隙分布、自由水含量等微观特性做出定量评价。核磁共振试验发现土体的含砂量以及孔隙液中盐分会改变黄土的孔隙分布,在盐分作用下土体的大孔径分布变多,意味着土体的渗透性变强、强度变弱。并且通过对核磁共振试验中得到的T2谱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土体的自由水含量与结合水含量分布。发现当土体中掺入砂粒及孔隙液为盐溶液时,土体内部赋存的结合水含量减小,自由水含量加大。核磁共振试验结果可以很好的从定量的角度解释土体力学性质的变化。(3)目前对于判断土体在水-盐作用下其力学指标变化趋势的表征公式适用范围较小。本文根据相关试验数据使用理论分析及理论推导的方法,通过使用石英粉-膨润土作为类比黄土,建立了黏粒孔隙比(ec)的概念来研究水-盐作用下黄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渗透系数的表征。以ec/e L为指标的评价土体渗透系数及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公式可精简指标参数的获取过程,对不同孔隙液下土体渗透系数及不排抗剪强度的统一表征效果良好。并将其扩展应用到盐分作用下黄土的渗透系数表征当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夏蒙蒙[2](2020)在《土壤性质对生物滞留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生物滞留系统是一种常用的雨水低影响开发设施,具有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耦合作用来控制雨水径流和净化水质的潜能,能有效地减少城市发展对城市水文系统的影响。在去除雨水径流污染物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物理生物化学反应。本论文从生物滞留系统土壤、植物、微生物三方面出发,采用室内模拟柱进行实验,探究了土壤质地、压实、有机质含量和植物种类对生物滞留系统水文性能和水质净化的影响,通过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量化了土壤无机颗粒、土壤微生物和植物脱氮的贡献度,通过qPCR技术分析了土壤层脱氮功能基因特征。1、实验以六种土壤质地的生物滞留系统模拟柱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生物滞留系统水文性能受土壤质地的影响,土壤层含砂量高导水性强而持水性弱。土壤层含砂量低的系统去除TN、TP、COD的效果更好。雨水进入系统开始时硝化反应强于反硝化反应,13h左右反硝化速率最大。表层土壤去除污染物的效率高于底层土壤,均出现磷浸出现象。在脱氮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和植物脱氮的能力大小依次为:土壤吸附>微生物同化>植物吸收。土壤质地影响土壤吸附和微生物同化量,进而影响土壤脱氮的贡献度,土壤层含砂量低的系统去除率高于含砂量高的系统。2、实验以三种压实状态、两种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层和种植两种植物种类的生物滞留系统模拟柱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生物滞留系统水文性能受土壤植物种类、压实和有机质的影响,浅根植物、土壤压实、低有机质含量均不利于生物滞留系统的入渗。压实土壤不利于TN、TP、COD的去除,尤其是TP的去除,不利于硝化反应,虽有利于反硝化反应,但可能由于硝化反应不足导致NO3--N来源不足,且表层压实比深层压实更难脱氮。除NO3--N外,黄杨(灌木类)比麦冬(草本类)去除污染物效果更好。添加有机质对氮、磷去除有一定效果,不过添加过量有机质或能浸出营养物的有机质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在脱氮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脱氮的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土壤吸附>微生物同化>植物吸收。土壤脱氮作用受压实、压实位置、植物种类和有机质含量影响,植物根系处于压实区不利于脱氮,种植灌木类植物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均有利于脱氮。3、分析了两次实验生物滞留系统中土壤层的不同性质和植物种类对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个别压实组之外,土壤的细菌总数(16S rRNA)、硝化细菌(amoA、nxrB)、反硝化细菌(narG、nirK、qnorB、nosZ)和DNRA细菌(nrfA)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少。由于雨水径流携带的营养盐和污染物大量积聚在土壤表层,导致深层土壤氮源、碳源不充足,从而限制了细菌群落的生长。低含砂量土壤硝化基因丰度减少,反硝化、DNRA基因丰度增大;压实土壤硝化基因丰度减少,反硝化、DNRA基因丰度增大,且压实部分的临近位置也会受影响;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硝化、反硝化、DNRA基因丰度均增大;种植黄杨的土壤较种植麦冬的土壤硝化基因丰度增大,反硝化、DNRA基因丰度略减少。深层土壤中DO含量少、氮源不充足,不能充分发生硝化反应。表层土壤中DO含量高,但由于土壤中的厌氧微区等因素导致反硝化反应能够在土壤表层发生且速率高于深层土壤。DNRA细菌更适宜在还原性强的土壤环境中生存。植物根系所带来的硝化能力的增强超过反硝化的不利作用,为深层土壤反硝化提供更多硝氮来源,土壤中腐败的根系带来有机质的积累,产生更多厌氧微区和营养物质,促进了反硝化反应,增加深层土壤的反硝化能力。
孔亚腾[3](2020)在《风化砂改性膨胀土特性试验及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膨胀土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粘性土质,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特征,在膨胀土覆盖的地区进行现代工程建设时经常会因为膨胀土地基发生膨胀或收缩等变形导致工程发生严重破坏,工程中为解决膨胀土危害问题常采用的方法是对膨胀土进行改良,以使其强度达到工程建设要求。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改良方法以在膨胀土中掺加石灰、粉煤灰、HEC固化剂、HTAB和STW型土壤稳定剂等为主,这些改良剂能够有效地增大膨胀土的稳定性和强度,但会存在污染严重、成本过高等缺点。因此,本文提出使用风化砂作为一种改良剂来改良膨胀土,对改良膨胀土进行了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以及承载比试验,研究随风化砂掺量的变化,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CBR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化砂掺量的增加,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掺砂量为20%时,其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分风化砂掺量的增加,改良膨胀土的CBR值逐渐增大。研究成果为利用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物理性质、胀缩性质、强度性质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类似膨胀土路基工程的处治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变废为宝、操作性强的新型技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我国膨胀土的分布特性以及膨胀土的野外地质特征、裂隙特征进行了介绍,几种膨胀土的胀缩特性理论和判别方法分别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膨胀土胀缩特征的内外部影响因素。(2)对原状膨胀土进行了自由膨胀率、液塑限、最佳含水率、比重等室内试验,测得该原状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为53.5%、液塑限分别为52.9%和25.3%、最佳含水率为19.8%、比重为2.729。根据液塑限以及自由膨胀率将该膨胀土判定为高液限弱膨胀土。(3)对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进行了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CBR试验等力学特性室内试验。得出随着掺砂量的增加,改性膨胀土的内摩擦角、CBR值逐渐增大、膨胀量逐渐减小、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及粘聚力先增大后减小,且均是掺砂量为20%时达到最大的结论。运用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当膨胀土中掺砂量为20%的时候,边坡的变形和位移最小,同时应力也最小。(4)以济莱城际铁路为背景,根据实际工程验证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效果,结果验证掺入适量风化砂后,路基边坡沉降量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郭梦[4](2020)在《不同含砂量土壤蒸发机理及水盐运移数值模拟》文中提出蒸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蒸发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对灌区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威胁,极大地限制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自然界的土壤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土壤含砂量差异较大。土壤含砂量不同,导致其理化性质及孔隙结构不同,使得不同含砂量土壤的蒸发过程有很大差异。确定不同含砂量土壤在水分蒸发过程中能量和质量的传递,是明确不同质地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的基础。研究不同含砂量土壤的蒸发特性及规律,并探究其对土壤水分与盐分的输运和截留能力,可为不同质地土壤蒸发的控制提供科技支撑,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陕西省泾阳县南塬黄土为实验土壤,通过在黄土中均匀混合不同含量的砂来模拟自然界实际存在的不同质地土壤,采用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在固定温度(30℃)、湿度(40%)的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含砂量土壤的物理和孔隙特性、蒸发特征以及水盐运动过程,并利用Ku-p F非饱和导水率测定系统及土柱试验实测土壤水盐运动参数,基于Hydru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从试验分析到机理研究,再到数值模拟,从而定量研究不同含砂量土壤的蒸发特性、水盐运动过程及其影响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处于稳定蒸发状态时(蒸发量不随蒸发历时的延长发生变化),不同含砂量土壤的蒸发能力随含砂量的增大依次降低。土壤含砂量>20%时,随蒸发历时的延长,持续的蒸发过程使土壤中的水分形态和能态发生变化,使得土壤日蒸发量逐渐减小;土壤含砂量介于0%~20%时,在土壤毛管力、水分形态和等效基质吸力(基质吸力在土壤颗粒表面上的平均吸力)的综合作用下,土壤蒸发量随蒸发历时的延长保持不变。(2)土壤含砂量越多,对蒸发的抑制效应(0%土柱的平均蒸发量与各个含砂量土柱的平均蒸发量之差)越大。当土壤含砂量由0%增大至100%时,其对于土壤蒸发的抑制效应依次为0.7(含砂量20%)、1.39(含砂量40%)、2.55(含砂量60%)、2.94(含砂量80%)和3.72(含砂量100%)。(3)各土柱土表的水盐含量均呈现与土壤蒸发能力的正相关关系,即土壤蒸发能力越强,土表含水率越高,盐分表聚程度越强。各土柱剖面含水率随埋深的增加依次增大,且土壤含砂量越大,剖面含水率变化越剧烈;除100%砂柱外,各土柱表层和底层分别出现了积盐和脱盐现象,且盐分表聚程度随含砂量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不同含砂量土柱的剖面含水率分布特征和土表积盐位置,得出不同含砂量土壤的毛管水补给速率和上升高度均具有如下的变化规律:0%>20%>40%>60%>80%>100%。(4)当土壤含砂量增大时,土壤中大孔隙结构增多,可从整体上影响不同含砂量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渗透系数和弥散系数。随着土壤含砂量的增加,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整体向下偏移,土壤渗透系数显着提高、弥散系数显着增大。(5)经实测数据率定后的水力参数可较好的适用于Hydrus水盐运移模型,不同含砂量土壤的水分运动模型和盐分运移模型均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根据RMSE平方根误差分析的结果,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的RMSE值均在0.5以下,盐分运动模型的RMSE值均在2以下,当含砂量介于20%~80%时,RMSE值普遍较小。水分运动模拟结果较盐分运动模拟结果更佳。
李凤洁[5](2020)在《敦煌莫高窟地仗层吸湿特征及机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高窟涵盖了大量精美壁画、彩塑、建筑等艺术精品,对丝绸之路佛教艺术传播、历史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壁画是莫高窟艺术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莫高窟壁画不仅风格独特、画面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包含了例如社会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器具使用等与中国古代社会有关的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因此莫高窟壁画也被誉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洞窟环境中的水汽是诱发或加速壁画病害的原因之一,其中水分与盐分相互作用导致的壁画盐类病害在莫高窟最为普遍,对古代壁画的保护造成极大威胁。壁画的地仗层是壁画画面层下的泥层,为壁画的绘制提供平整表面,其厚度远远大于壁画的画面层。洞窟空气中的水汽作为导致壁画病害水汽来源之一,主要通过地仗层的吸附作用进入地仗层孔隙结构中。因此壁画地仗层水汽吸附特征与机理的研究可为地仗层中水汽运移、洞窟环境湿度影响下的壁画病害机理以及壁画预防性保护措施、修复措施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莫高窟壁画地仗层结构成分、洞窟环境温湿度的基础上,结合土体水汽吸附理论,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在环境湿度的影响下,莫高窟壁画脱盐地仗层水汽吸附特征与机理、土体内吸力变化特征、吸附水特征,并且进一步分析含有易溶盐地仗层的水汽吸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环境湿度影响下盐分晶体变化及盐害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与总结莫高窟地仗层结构特征及主要成分,并探讨地仗层土的基本特性。总结莫高窟窟区温湿度环境以及洞窟内外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并且分析与探讨可能导致莫高窟洞窟环境湿度升高的因素。(2)根据传统工艺制作不同的地仗层试样,并测试地仗层试样的等温吸湿曲线与特定湿度条件下的吸湿速率。由测试结果得到:地仗层在任一湿度条件下,其平衡吸湿量随着其中澄板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特定湿度下的吸湿速率同样随着其中澄板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3)利用热重分析的方法对地仗层中吸附水特征进行研究,并且结合所测得的地仗层试样的等温吸湿曲线进行分析后认为:地仗层所吸附的水分中大部分均为弱结合水,并且地仗层中弱结合水含量以及开始产生弱结合水时对应的临界湿度均随着地仗层中澄板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4)分析地仗层水汽吸附过程中吸力变化特征,认为对于脱盐地仗层来说,水汽吸附过程中吸力主要来自于土颗粒表面范德华力与土体孔隙毛细凝聚效应产生的吸力。因此将地仗层水汽吸附过程按照其中不同驱动力作用进行划分,并且探讨不同吸力作用阶段对应的临界湿度,其中由土体孔隙结构影响的毛细凝聚作用产生的吸力是地仗层土体吸附水汽过程中最主要的驱动力;(5)由于毛细凝聚作用是地仗层土体水汽吸附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利用氮气吸附法测试不同地仗层试样的孔径分布规律以探讨地仗层在毛细凝聚作用影响下的吸湿特征,认为影响地仗层吸湿过程的孔隙特征主要由澄板土土颗粒自身性质决定,即地仗层土体中土颗粒成分是影响其吸湿过程的主要因素。(6)在脱盐地仗层吸湿机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含有不同含量的NaCl与Na2SO4地仗层试样的吸湿过程进行测试,并将含盐地仗层在特定湿度下的吸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所吸附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地仗层土体结构自身对水汽的吸附作用,其中盐分的种类与含量对水汽吸附过程影响较小,土体基本达到吸湿饱和后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主要是地仗层中盐分潮解不断形成饱和溶液的过程,其中盐分完全潮解后第二阶段即结束;第三阶段是以土体孔隙盐溶液中渗透吸力为驱动力的水汽吸附过程。并且详细探讨各吸湿阶段机理以及影响因素。(7)结合含盐地仗层吸湿过程研究结果,探讨地仗层吸湿过程中土体内盐分晶体变化特征,此外进一步讨论含NaCl-Na2SO4复合盐地仗层的吸湿过程与吸湿过程中盐分变化特征,认为土体自身吸附的水汽以及不同盐分之间相互影响对盐害的产生与发展均有促进作用。
余松霖[6](2019)在《建筑渣土工程特性与矿坑填埋场沉降》文中指出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产生了许多建筑渣土。建设部提供的2016年我国部分城市建筑垃圾产量调研结果,建筑渣土的总产量占比高达75.5%,其中杭州的建筑渣土年产量达到12616万吨,占比最大。由于处置场地匮乏,自2010年开始杭州的建筑渣土主要通过工程车和船舶运输到德清、富阳等地的废弃矿坑和低洼地进行回填消纳。这种处置方法可以解决渣土场地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也不存在堆填失稳滑坡的安全隐患,还能治理废弃矿坑,制造土地资源,是当下新兴的处置方法。但这类型矿坑填埋场有大量积水,只是将建筑渣土进行简单的倾倒回填,存在固结缓慢,填埋场容量利用率低,工后沉降大,地基承载力低等问题,反映了我们对建筑渣土矿坑回填技术的认识不足。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影响建筑渣土填埋场沉降、容量的因素,提出建筑渣土填埋场的增容措施、控制工后沉降的方法,并规范建筑渣土填埋的设计运营流程。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勘察、原位试验、室内试验对杭州德清花山矿坑建筑渣土填埋场中的建筑渣土工程特性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建筑渣土的饱和重度曲线,压实度,固结度,超静孔压等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并对填埋场地形进行3D建模,利用LANDFILL填埋场沉降与容量分析软件分析积水工况,地下水位高度,初始干密度、初始孔隙比对填埋场沉降和容量的影响规律,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建筑渣土颗粒级配差距大,其中含有碎石、砖块等大颗粒物质。该填埋场内的土质分布不均,主要分为低液限黏土(CL),含砂细粒土(CLS)两种。在填埋过程中,填埋场处于积水状态,且没有排水措施,建筑渣土接近或处于饱和状态,含水量高。30.6%的建筑渣土土样处于流塑状态,42.9%的建筑渣土处于软塑状态,26.5%的土样处于可塑状态。其中2m以上的浅层土样和部分深层土样处于流塑状态,土质整体偏软。与动力触探结果和标贯结果一致,地基承载力低。填埋后未进行压实处理,压实不充分,填土干密度较小,B1、B2、B3、B4孔的38个土样和表层土 9个土样的平均压实度为0.75,B5孔11个土样的平均压实度为0.83,压实度低,土体渗透性差。当饱和度介于0.8到1之间时,渣土的黏聚力随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内摩擦角随饱和的增加而减小,在各级压力下所对应的抗剪强度均随饱和度增加而减小。经大尺寸固结仪完成的固结试验结果表明,建筑渣土具有高压缩性,整个填埋场的固结度偏低,5年的堆积年限里平均固结度仅为44.9%。按照当前这种填埋方法进行建筑渣土填埋,会导致填埋场中土体的压实度低、土质偏软,固结程度低,固结缓慢。(2)LANDFILL软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填埋场的几何库容VG计算结果为9.03×105m3,按照目前这种积水填埋方式进行堆填,堆填5年后,实际堆填容量VA计算结果为9.86×105m3,实际堆填质量计算结果为1.625×106t,填埋场的扩容率仅仅为9.2%;该种填埋工况下如果完成主固结沉降,填埋场的扩容率可以达到21.6%,能多填1.88×105t建筑渣土,矿坑容量12.4%未得到利用,对填埋场的容量影响很大,需对填埋工艺进行研究改进。沉降的理论计算结果均略小于软件计算结果,平均误差值小于5%。(3)当地下水位从24m降至14m时,矿坑填埋场的容量增加量便达到了降水所能产生的增加量的90%,而剩余14m的降水仅对容量增加贡献了 10%的作用。降低地下水位可以提高填埋场的扩容率,增加填埋场的容量,但是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地下水位高度对扩容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小,扩容率增长速率减缓,实际工程当中若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增加填埋场的容量,需要结合场地地形及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实际情况及降水施工的成本,从三方面综合考虑,得到最佳的降水增容方法。(4)随着土体初始干密度的增加,矿坑的主固结沉降逐渐减小,根据扩容率的计算方法导致了扩容率减少,但是土体更加密实,颗粒的空隙更少,所以实际上增大初始干密度可以增大矿坑的容量,并且由自重或者外荷载产生的压缩沉降会更小。分层填埋速率对沉降计算结果影响很大,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根据填埋场实际的填埋过程确定分层堆填速率进行填埋场容量分析。(5)提出了建筑渣土矿坑填埋场容量最大化的设计流程及控制措施。需对填埋场的几何库容及积水体积进行测定,确定建筑渣土的种类,进行预处理及改性,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回填方案,回填过程中注意压实排水及填埋速率,并做好封场处理。
韦丽[7](2019)在《北部湾近海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研究 ——以广西贵合高速公路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依托广西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No.7合同段的路基工程,针对该工程段近海河口冲洪积粉土作为路基填料时,普遍存在强度不足,压实控制及评价困难的问题,结合冲洪积粉土的物理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提出冲洪积粉土的改良技术及综合处治措施。首先,对该地区的冲洪积粉土采用焦磷酸钠作为分散剂破坏土的结构性,进行颗粒组成分析,采用0.075mm以下细粒土进行液限和塑限试验以及分析不同颗粒组成和结构性对CBR的影响等试验,摸清了冲洪积粉土作为一类复杂混合土的基本性质;其次,由于冲洪积粉土的物理指标变异性,传统的标准干密度难以准确评价土的压实程度,提出采用孔隙比表征土的压实密度,提出了基于孔隙比与饱和度的压实控制标准与方法,为解决工地现场压实控制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再次,重点研究物理改良冲洪积粉土的作用机理和方法,研究掺配粗粒或细粒对改良土物理性质及CBR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掺配比例;同时研究了水泥改良冲洪积粉土的机理和合理掺配比例;并将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方法用于试验路段的填筑,经现场检验,表明试验路段基本符合路基稳定要求;最后,针对冲洪积粉土作为路基填料时存在边坡冲刷、路床软化、结构物回填沉陷、渗流横穿路基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处治工程措施,提高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本论文为今后研究降低近海冲洪积粉土的变异性、合理利用土的结构性,以及控制土的湿化软化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皓崴[8](2019)在《玉米季山地黄壤坡耕地地表糙度变化特征及其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文中认为黄壤作为四川省坡耕地第二大土壤类型,易发生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玉米作为黄壤坡耕地的主栽作物之一,全生期(玉米季)与雨季重叠。因此,本研究以四川盆周山地黄壤坡耕地为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定位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玉米季不同坡度和耕作措施条件下地表糙度变化及其对产流产沙影响,以期为山地黄壤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全生育期平均降雨量为1106.37 mm,侵蚀性降雨集中于玉米抽雄期和成熟期,分别占累计侵蚀性降雨量的24.35%和43.81%。不同坡度条件下自然降雨过程中雨前地表糙度在15°坡面最大,雨前地表糙度和地表糙度变幅在玉米抽雄期和成熟期最小。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雨前地表糙度远大于平作,玉米成熟期雨前地表糙度最小;顺坡垄作条件下则在抽雄期最大。玉米抽雄期和成熟期雨前地表糙度和地表糙度变幅均较小,平作条件下雨前地表糙度和地表糙度变幅随玉米生育期推进波动较大。(2)15°坡面地表径流量、0-20 cm壤中流量和20-40 cm壤中流量远大于10°坡面,且随降雨场次推进波动明显。顺坡垄作坡面侵蚀地表径流量最大(50—90 L),横坡垄作坡面最低(45—70 L);0-20 cm和20-40 cm壤中流量在横坡垄作条件下最大,顺坡垄作条件下最低。随着玉米生育期推进,坡面侵蚀产沙量波动上升,在玉米抽雄期和成熟期最大,分别为20 g和30 g。15°坡面侵蚀产沙量远大于10°坡面;且横坡垄作条件下侵蚀产沙量最小,顺坡垄作最大。随着玉米生育期延长,坡面侵蚀产沙量在玉米抽雄期和成熟期最大。(3)降雨强度和叶面积指数与地表径流、壤中流和产沙量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地表糙度变幅与产沙量显着相关;15°坡面坡面侵蚀产流产沙与地表糙度、降雨强度和叶面积指数拟合效果较优,10°坡面仅与地表径流和产沙量拟效果较优。平作条件下,坡面侵蚀产流产沙受降雨强度和植被覆盖度影响较大,且壤中流与初始地表糙度显着相关,地表糙度变幅与产沙量显着相关;壤中流与初始地表糙度显着相关;顺坡垄作条件下降雨强度对坡面侵蚀产流产沙影响明显;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地表糙度、降雨强度和叶面积指数与坡面侵蚀产流产沙拟合效果较优。随着玉米生育期延长,叶面积指数与地表径流相关性减弱;苗期、拔节期和抽雄期,降雨强度与产沙量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成熟期降雨强度对侵蚀产流影响增大;地表糙度与壤中流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成熟期相关性减弱;除玉米拔节期0-20 cm壤中流与地表糙度、降雨强度和叶面积指数拟合较差外,其他条件下拟合效果均显着或极显着水平。
高炳伦[9](2018)在《采动裂隙水砂混合物运移规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溃砂发生的地质条件特点简化了裂隙溃砂的工程地质模型,将其简化成薄基岩上方赋存一定厚度的富水砂层。自行设计并制作了裂隙溃砂试验系统,实现了对单一平直裂隙条件下的溃砂过程的试验模拟。考虑砂颗粒粒径、裂隙宽度、裂隙开度、裂隙倾角和水头高度等因素,分别对干砂和水砂混合物两种介质进行了不同因素条件下的模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裂隙内部水砂混合物运移的状态进行了实时观测和图像采集,并对干砂和水砂混合物的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进行实时测量。获得了不同因素条件下,单一平直裂隙干砂运移和水砂混合物运移的运移状态及运移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对干砂运移和水砂混合物运移的质量流量的规律进行了数据的分析和拟合。针对裂隙网络特点,以X形相交裂隙和平行交叉裂隙网络为研究对象,考虑裂隙夹角、裂隙开度、重力夹角、砂流流量、水头高度、水头高度差异以及砂流流量差异等因素,利用离散元法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了不同因素条件下X形相交裂隙干砂运移和水砂混合物运移以及平行交叉裂隙网络水砂混合物运移的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因素条件下X形相交裂隙干砂运移和水砂混合物运移的运移特点、砂流分配比例变化规律,以及水头高度对平行交叉裂隙网络内砂流分配比例和优势裂隙分布的影响规律。最后,以伊北煤田界梁子井田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并获得了导水裂隙带裂隙网络水砂混合物运移规律。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伊北煤田界梁子井田为地质原型,依据其地质条件特征,分析得其在开采中面临导水裂缝带波及含水砂层引发溃砂灾害威胁,并估算了导水裂隙带高度。对地质条件和导水裂隙带裂隙网络进行简化,建立了裂隙溃砂的工程地质模型。并对裂隙网络中的关键裂隙形态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裂隙网络为由一系列单一裂隙交叉构成的裂隙集合体。研究中由浅入深,分别对单一裂隙、X形相交裂隙和裂隙网络中的水砂流动规律开展研究。(2)在单一平直裂隙干砂运移过程中,砂颗粒的流动状态是稀疏状态,且稀疏的程度随着沿裂隙运动距离的增加而增强。根据运动特点与运移总质量流量随时间变化特点,单一平直裂隙干砂运移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稳定阶段、结束阶段。稳定阶段的水砂混合物运移质量流量与砂颗粒粒径、裂隙宽度、裂隙开度和裂隙倾角呈正相关关系。(3)在单一平直裂隙水砂混合物运移过程中,水砂混合物的流动状态是稀疏状态,但稀疏程度基本不随运动距离而变化。根据水砂混合物在裂隙内的运移状态与运移总质量和含砂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单一平直裂隙水砂混合物运移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启动阶段、稳定阶段、失稳阶段和结束阶段。在运移过程中水砂混合物的含砂量是在不断地下降的,初期含砂量高,稳定阶段则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之后逐渐下降直至溃砂结束。稳定阶段的水砂混合物运移质量流量与颗粒粒径、裂隙宽度、裂隙开度、裂隙倾角和水头高度呈正相关关系。(4)在干砂运移条件下裂隙内溃砂启动条件为裂隙倾角大于干砂与裂隙壁面摩擦角和干砂休止角中的较小值。针对水砂混合物在裂隙内的状态和受力特点,获得了水砂混合物单一平直裂隙整体溃砂启动判据和局部溃砂启动判据。基于最小能量法建立了单一平直裂隙干砂运移质量流量表达式,发现干砂的质量流量与裂隙开度呈现1.5次方的正相关关系。(5)根据单一平直裂隙干砂运移和水砂混合物运移试验结果,获得了单一平直裂隙干砂运移和水砂混合物运移质量流量经验公式以及单一平直裂隙水砂混合物运移中砂和水的质量流量经验公式。此外,还发现单一平直裂隙运移过程中干砂的质量流量与裂隙开度呈1.5次方的正相关,水砂混合物运移的质量流量不满足1.5次关系。但是水砂混合物中砂的质量流量与裂隙开度呈现1.5次方的正相关关系,水砂混合物中水的质量流量与裂隙开度满足3次方的正相关系,且水的流动符合立方定律。(6)根据模拟X形相交裂隙中干砂运移过程获得了不同裂隙夹角、裂隙开度、重力夹角及砂流流量条件下干砂运移砂流分配比例变化规律。分析得到了干砂运移条件下与原裂隙倾向相同的裂隙砂流分配比例与裂隙夹角、裂隙开度呈正相关,重力方向夹角越小的裂隙在砂流分配比例上越占优势,而砂流流量对裂隙的砂流分配比例基本不造成影响。(7)根据模拟X形相交裂隙中水砂混合物运移过程获得了不同裂隙夹角、裂隙开度、重力夹角、砂流流量以及水头高度条件下水砂混合物运移砂流分配比例变化规律。分析得到了水砂混合物运移条件下裂隙夹角的增大会降低与原裂隙倾向相同的裂隙中的砂流分配比例,砂流流量和水头高度的增大会提高与原裂隙倾向相同的平直裂隙的砂流分配比例,但砂流流量的影响不显着。而裂隙开度的增大会在降低与原裂隙倾向相同的裂隙的砂流分配比例之后又导致其砂流分配比例的增大。重力夹角基本不影响砂流分配比例。此外,在X形相交裂隙中,水头高度差越大的裂隙越有可能成为优势通道。(8)根据平行交叉裂隙网络水砂混合物运移数值模拟结果,获得了水头高度对裂隙网络内砂流分配比例以及优势裂隙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水头高度较低的情况下,砂流运移的优势通道集中在进砂口底部,呈现锯齿状。而随着水头高度的升高,砂流运移的优势通道开始向外扩展,并逐渐加强。水头高度的升高,使得砂流运移的距离更远,将使得砂流的影响范围更大,且砂流更集中在影响范围的远端。(9)对伊北煤田界梁子井田煤层开采引起的裂隙溃砂模拟表明,导水裂隙带裂隙网络内砂流运移的优势通道是与含水砂层相连通的近似垂直裂隙。砂流在穿越导水裂隙带裂隙网络之后,其出口基本集中在导水裂隙带的两侧。因此,控制导水裂隙带的发展,对溃砂预防非常重要。
涂传文[10](2016)在《降雨条件下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水力侵蚀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侵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公路、铁路等基础建设的投入,伴随工程施工开挖,出现了大量的人工裸露边坡,在自身重力、暴雨等作用下,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自然灾害。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作为一个新型生态护坡型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践,但是针对其稳定性受降雨、坡度等因素的影响规律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采取室内模拟降雨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多个不同坡度、雨强组合试验工况,研究降雨条件下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的水力侵蚀特性,揭示其水动力学特性、侵蚀特性和减流减沙规律,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采用示踪法测量坡面流速:将坡度、降雨强度和流程作为控制变量,对坡面平均流速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与坡面流平均流速之间相关性显着。2.本次试验中引入绕流雷诺数,用于判别坡面流型态,试验结果表明坡面流的型态为紊流(边坡上部存在过渡流);各断面平均弗汝德数均大于1,坡面流流型为急流。阻力系数随坡长增加而减小,两者呈幂函数关系,阻力系数随坡度增加逐渐增大;绕流雷诺数与阻力系数、弗劳德数均呈幂函数相关。3.采用比重瓶法研究降雨试验过程中含沙率和侵蚀量变化:降雨初期径流的含沙率很小,至降雨中期,随着径流发展,含沙率逐渐增加,随后迅速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侵蚀总量与降雨强度正相关,并且在整个降雨试验过程中,前20min累计侵蚀量占总量的超过60%。4.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径流含砂率与累计侵蚀量均远远小于相应工况下裸坡的含砂率与累计侵蚀量,坡面土壤入渗率增加近20%,坡面平均输沙率减少高达85%,表明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减流减沙效应显着。
二、比重瓶法快速测定高浊水中含砂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重瓶法快速测定高浊水中含砂量(论文提纲范文)
(1)水-盐作用下黄土力学特征及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水-盐作用影响黄土固结渗透性的研究现状 |
1.2.2 水-盐作用影响黄土强度的研究现状 |
1.2.3 黄土微观机理研究现状 |
1.2.4 土体力学特征参数表征方法研究现状 |
1.2.5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选取与预处理 |
2.1 黄土的选取与处理 |
2.2 选用黄土的物性指标 |
2.3 盐分种类及浓度的选取 |
第三章 水-盐作用对黄土固结渗透性的影响 |
3.1 试验方法 |
3.1.1 固结试验 |
3.1.2 渗透试验 |
3.2 固结试验结果 |
3.2.1 黄土压缩性的影响因素 |
3.2.2 盐分对黄土压缩性的影响 |
3.3 渗透试验结果 |
3.3.1 黄土渗透性影响因素 |
3.3.2 盐分对模拟黄土渗透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盐作用对黄土强度的影响 |
4.1 试验方法 |
4.1.1 单轴压缩试验 |
4.1.2 十字板剪切试验 |
4.2 单轴压缩试验结果 |
4.2.1 含水率对黄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2 盐分对黄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 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 |
4.3.1 黄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
4.3.2 盐分对模拟黄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盐作用下黄土微观机理分析 |
5.1 电镜扫描试验 |
5.1.1 黄土电镜扫描结果 |
5.1.2 模拟黄土电镜扫描结果 |
5.2 自沉降试验 |
5.2.1 试验理论及方法 |
5.2.2 试验结果 |
5.3 核磁共振试验 |
5.3.1 试验方法 |
5.3.2 孔径分布特征 |
5.3.3 T_2驰豫时间分布及自由水含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渗透系数及强度的表征 |
6.1 土体渗透系数的表征 |
6.2 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表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土壤性质对生物滞留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土壤主要特征 |
1.2.2 城市土壤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 |
1.2.3 生物滞留系统脱氮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材料 |
2.2.1 生物滞留结构层概况 |
2.2.2 半合成雨水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设计 |
2.3.2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3.3 样品分析方法 |
2.4 数据分析与计算 |
第3章 土壤质地对生物滞留系统功能的影响研究 |
3.1 土壤性质 |
3.1.1 土壤质地 |
3.1.2 土壤物理性质 |
3.1.3 土壤含水率变化 |
3.2 实验阶段土壤环境变化 |
3.2.1 土壤温度变化 |
3.2.2 土壤pH值变化 |
3.2.3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变化 |
3.3 土壤质地对污染物去除过程及效果影响 |
3.3.1 对TP的去除影响 |
3.3.2 对TN的去除影响 |
3.3.3 对NH_4~+-N的去除影响 |
3.3.4 对NO_3~--N的去除影响 |
3.3.5 对NO_2~--N的去除影响 |
3.3.6 对COD的去除影响 |
3.4 土壤、植物去除污染物贡献度分析 |
3.5 本章结论 |
第4章 土壤性质和植物对生物滞留系统功能的影响研究 |
4.1 土壤性质 |
4.2 实验阶段土壤环境变化 |
4.2.1 土壤温度变化 |
4.2.2 土壤pH值变化 |
4.2.3 土壤电导率(EC)变化 |
4.2.4 土壤溶解氧(DO)变化 |
4.2.5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 |
4.3 土壤性质和植物对污染物去除过程及效果影响 |
4.3.1 对TP的去除影响 |
4.3.2 对TN的去除影响 |
4.3.3 对NH_4~+-N的去除影响 |
4.3.4 对NO_3~--N的去除影响 |
4.3.5 对NO_2~--N的去除影响 |
4.3.6 对COD的去除影响 |
4.3.7 对TOC的去除影响 |
4.4 土壤、植物去除污染物贡献度分析 |
4.5 本章结论 |
第5章 生物滞留系统脱氮功能基因分析 |
5.1 不同土壤质地的脱氮功能基因特征 |
5.1.1 16S rRNA基因 |
5.1.2 硝化基因——amoA、nxrB基因 |
5.1.3 反硝化基因——narG、nirK、qnorB和 nosZ基因 |
5.1.4 DNRA——nrfA基因 |
5.2 不同植物种类、压实和有机质含量的脱氮功能基因特征 |
5.2.1 16S rRNA基因 |
5.2.2 硝化基因——amoA、nxrB基因 |
5.2.3 反硝化基因——narG、nirK、qnorB和 nosZ基因 |
5.2.4 DNRA——nrfA基因 |
5.3 本章结论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风化砂改性膨胀土特性试验及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膨胀土野外特征及胀缩特性综合分析 |
2.1 膨胀土的分布及成因 |
2.2 膨胀土野外特征 |
2.3 膨胀土判别分类方法 |
2.4 膨胀土的缩胀特性综合分析 |
3 膨胀土物理特性试验研究 |
3.1 自由膨胀率试验 |
3.2 击实试验 |
3.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3.4 比重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风化砂改良膨胀土强度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方案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不同掺砂量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ABAQUS数值模拟 |
4.5 风化砂对膨胀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最佳掺砂量在路基边坡中的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边坡失稳及风化砂改良机理 |
5.3 施工方案的确定 |
5.4 膨胀力的作用方式 |
5.5 工后边坡沉降指标分析 |
5.6 经济效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不同含砂量土壤蒸发机理及水盐运移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研究现状 |
1.2.2 水盐运移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土样的采取、制备及其基本性质 |
2.1 取样点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概况 |
2.1.4 地貌概况 |
2.2 不同含砂量土壤的基本性质 |
2.2.1 试验材料的选取 |
2.2.2 不同含砂量土壤的基本理化指标 |
第三章 室内土柱蒸发试验 |
3.1 土壤蒸发的动力学机制 |
3.1.1 水分蒸发的驱动机制 |
3.1.2 土壤水势对土壤蒸发的驱动作用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原理 |
3.2.2 试验装置 |
3.2.3 试验步骤 |
3.2.4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3.1 不同含砂量土壤的日蒸发特性 |
3.3.2 不同含砂量土壤的累计蒸发量变化 |
3.3.3 蒸发对土柱剖面含水率分布的影响 |
3.3.4 蒸发对土柱剖面盐分分布的影响 |
3.4 含盐量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含砂量土壤的水盐运移参数 |
4.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4.1.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特点 |
4.1.2 试验仪器及方法 |
4.1.3 试验结果 |
4.2 渗透系数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 |
4.3 弥散系数 |
4.3.1 溶质穿透试验 |
4.3.2 弥散系数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YDRUS水盐运移数值模拟 |
5.1 土壤水盐运动模型构建 |
5.1.1 土壤水分运动模型构建 |
5.1.2 土壤溶质运移模型 |
5.2 模型参数率定及搭建 |
5.2.1 参数的确定和识别 |
5.2.2 模型的时空离散化 |
5.3 模型验证与效果评价 |
5.3.1 模型验证 |
5.3.2 拟合效果评价 |
5.4 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敦煌莫高窟地仗层吸湿特征及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莫高窟及壁画病害 |
1.1.1 莫高窟壁画简介 |
1.1.2 莫高窟壁画病害 |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体吸湿机理 |
1.3.2 莫高窟地仗层水分来源及水汽吸附 |
1.3.3 气态水影响下盐害作用机理 |
1.3.4 莫高窟盐害研究现状 |
1.3.5 环境湿度影响下的其它类型壁画病害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关键问题 |
第二章 莫高窟壁画地仗层土及洞窟环境温湿度特征 |
2.1 莫高窟地仗层结构及制作材料 |
2.1.1 莫高窟地仗层结构 |
2.1.2 莫高窟地仗层制作材料 |
2.2 地仗层土的物质组成 |
2.2.1 地仗层土的粒度成分 |
2.2.2 地仗层土的矿物成分 |
2.3 地仗层土的物理性质 |
2.3.1 地仗层土颗粒比表面积 |
2.3.2 地仗层土的可塑性 |
2.3.3 地仗层土体密度 |
2.4 莫高窟洞窟内温湿度特征 |
2.5 洞窟内湿度变化影响因素 |
2.5.1 大气降水对洞窟湿度的影响 |
2.5.2 游客参观对洞窟湿度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土体吸湿机理及脱盐地仗层吸湿特征 |
3.1 固体表面的吸附及等温吸湿曲线 |
3.2 土体吸湿驱动力 |
3.2.1 短程吸附作用 |
3.2.2 毛细凝聚作用 |
3.2.3 渗透吸力作用 |
3.3 土体等温吸湿曲线一般特征 |
3.4 脱盐地仗层吸湿特征 |
3.4.1 脱盐地仗层试样制作 |
3.4.2 等温吸湿曲线 |
3.4.3 特定湿度下吸湿曲线 |
3.5 小结 |
第四章 脱盐地仗层吸力特征及吸附水特征 |
4.1 湿度影响下地仗层吸力特征 |
4.1.1 总吸力 |
4.1.2 范德华吸力与毛细凝聚吸力 |
4.2 地仗层吸附水特征 |
4.2.1 土体结合水测定方法 |
4.2.2 地仗层弱结合水临界含水率 |
4.2.3 地仗层弱结合水临界湿度 |
4.3 地仗层吸湿过程不同吸力作用阶段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仗层孔隙特征及其影响下的吸湿特征 |
5.1 地仗层土体孔隙特征 |
5.1.1 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
5.1.2 孔径分布计算方法 |
5.1.3 孔径分布测试结果 |
5.2 地仗层孔隙特征影响下的吸湿特征 |
5.2.1 短程吸附与毛细凝聚共同作用阶段 |
5.2.2 毛细凝聚作用阶段 |
5.3 小结 |
第六章 含盐地仗层吸湿机理 |
6.1 莫高窟地仗层盐分组成 |
6.2 盐分的潮解 |
6.3 含盐地仗层吸湿试验 |
6.3.1 试样选择 |
6.3.2 试验方法 |
6.3.3 试验结果 |
6.4 含盐地仗层吸湿过程第一阶段 |
6.5 含盐地仗层吸湿过程第二阶段 |
6.6 含盐地仗层吸湿过程第三阶段 |
6.6.1 地仗层中渗透吸力 |
6.6.2 盐溶液渗透吸力变化特征 |
6.7 小结 |
第七章 湿度影响下地仗层盐害机理的探讨 |
7.1 含NaCl地仗层 |
7.1.1 NaCl晶体潮解-重结晶过程 |
7.1.2 湿度影响下地仗层中NaCl晶体变化 |
7.2 含Na2SO4地仗层 |
7.3 含NaCl-Na2SO4地仗层试样 |
7.3.1 含NaCl-Na2SO4地仗层吸湿过程 |
7.3.2 吸湿过程中地仗层内NaCl-Na2SO4变化特征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建筑渣土工程特性与矿坑填埋场沉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渣土的定义、组成、分类 |
1.2.2 建筑渣土的填埋现状 |
1.2.3 各类渣土的压缩变形特性及沉降机理研究 |
1.2.4 填埋场容量分析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建筑渣土的来源、特点及处置方式 |
2.1 建筑渣土的来源 |
2.2 建筑渣土的特点 |
2.3 建筑渣土的处置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渣土矿坑填埋与工程勘察 |
3.1 工程概况及勘察方案 |
3.2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
3.2.1 原位试验方法 |
3.2.2 室内试验方法 |
3.3 矿坑填埋场工程剖面 |
3.4 DPT和SPT试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建筑渣土的工程特性 |
4.1 建筑渣土的物理性质 |
4.1.1 颗粒级配、比重、塑限液限 |
4.1.2 干密度、含水率 |
4.1.3 压实性 |
4.2 建筑渣土的力学性质 |
4.2.1 渗透性 |
4.2.2 不排水抗剪强度 |
4.2.3 压缩特性及固结度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渣土矿坑填埋场沉降与容量分析 |
5.1 引言 |
5.2 沉降与容量分析方法 |
5.2.1 沉降分析方法 |
5.2.2 容量分析方法 |
5.3 LANDFILL软件介绍及计算过程 |
5.3.1 LANDFILL使用方法及功能特点 |
5.3.2 填埋场三维地形建模及网格划分 |
5.3.3 填埋过程建模 |
5.3.4 计算模型及基本假设 |
5.4 不同填埋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分析及与实际工程比较 |
5.4.1 积水填埋与不积水填埋 |
5.4.2 地下水位高度 |
5.4.3 初始干密度、初始孔隙比 |
5.5 建筑渣土矿坑填埋场容量最大化设计流程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历 |
(7)北部湾近海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研究 ——以广西贵合高速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2 粉土压实控制研究现状 |
1.2.3 粉土改良研究现状 |
1.2.4 粉土综合处治措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依托工程冲洪积粉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2.1 冲洪积粉土颗粒组成试验研究 |
2.1.1 移液管法测定土颗粒组成 |
2.1.2 土颗粒组成试验结果 |
2.1.3 土样不同干湿状态对颗粒组成的影响 |
2.1.4 结构性对土颗粒组成的影响 |
2.2 冲洪积粉土CBR性质试验研究 |
2.2.1 CBR试验数据 |
2.2.2 粗粒土对CBR的影响 |
2.2.3 细粒土对CBR的影响 |
2.2.4 结构性对CBR值的影响 |
2.3 冲洪积粉土界限含水率分析试验研究 |
2.3.1 界限含水率对冲洪积粉土工程性质的影响 |
2.3.2 冲洪积粉土界限含水率试验 |
2.3.3 界限含水率影响因素的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洪积粉土利用及压实控制技术 |
3.1 冲洪积粉土利用中的工程问题 |
3.2 冲洪积粉土路基压实控制指标及标准 |
3.2.1 影响压实性质的物理指标变异性 |
3.2.2 冲洪积粉土压实控制密度表征方法 |
3.2.3 根据填料CBR确定压实控制指标及标准 |
3.2.4 根据路基工后沉降确定压实控制指标及标准 |
3.3 路基现场压实评价指标及标准 |
3.3.1 现场压实度检测评价方法 |
3.3.2 现场土基回弹模量指标及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冲洪积粉土性能改良设计及实施 |
4.1 冲洪积粉土路基物理改良技术 |
4.1.1 粉土路基物理改良机理分析 |
4.1.2 粉土路基物理改良设计方案 |
4.1.3 冲积土粉土物理改良实施及评价 |
4.2 冲洪积粉土路基化学改良技术 |
4.2.1 水泥改良冲洪积粉土机理分析 |
4.2.2 水泥改良冲洪积粉土设计方案 |
4.2.3 水泥改良土现场实施及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及工程应用 |
5.1 冲洪积粉土路基边坡冲刷防护技术 |
5.1.1 冲洪积粉土路基边坡冲刷的严重性 |
5.1.2 土工布包边防冲刷技术 |
5.1.3 低碱度水泥改善土防冲刷技术 |
5.1.4 冲洪积粉土路基生态防冲刷技术 |
5.2 冲洪积粉土路基渗透稳定控制技术 |
5.2.1 冲洪积粉土路基的渗透破坏 |
5.2.2 砂性土夹层渗透破坏防治技术 |
5.2.3 塑性水泥土截水墙防渗技术 |
5.3 冲洪积粉土地基及结构物回填技术 |
5.3.1 冲洪积粉土地基稳定技术 |
5.3.2 冲洪积粉土地基毛细水隔离技术 |
5.3.3 冲洪积粉土路基结构物回填处治技术 |
5.4 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工程应用 |
5.4.1 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 |
5.4.2 冲洪积粉土综合处治技术的其它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玉米季山地黄壤坡耕地地表糙度变化特征及其对产流产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立题依据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地表糙度概念 |
2.2 地表糙度的测量方法 |
2.3 影响地表糙度及产流产沙的因素 |
2.4 地表糙度与产流产沙的相互作用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米全生育期地表糙度的变化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供试品种及种植情况 |
1.3 实验设计 |
1.3.1 坡度 |
1.3.2 耕作措施 |
1.3.3 生育期 |
1.4 自然降雨资料 |
1.5 地表糙度的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玉米全生育期自然降雨特征 |
2.2 不同坡度地表糙度变化特征 |
2.2.1 雨前地表糙度 |
2.2.2 地表糙度变化幅度 |
2.3 不同耕作措施地表糙度变化特征 |
2.3.1 雨前地表糙度 |
2.3.2 地表糙度变化幅度 |
2.4 不同生育期地表糙度变化特征 |
2.4.1 雨前地表糙度 |
2.4.2 地表糙度变化幅度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全生育期产流产沙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供试品种及种植情况 |
1.3 试验设计 |
1.4 产流量和产沙量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地表径流量变化特征 |
2.1.1 不同坡度条件下地表径流量变化特征 |
2.1.2 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地表径流量变化特征 |
2.1.3 不同玉米生育期地表径流量变化特征 |
2.2 壤中流变化特征 |
2.2.1 不同坡度条件下壤中流变化特征 |
2.2.2 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壤中流变化特征 |
2.2.3 不同玉米生育期壤中流变化特征 |
2.3 坡面产沙特征 |
2.3.1 不同坡度条件下产沙量变化特征 |
2.3.2 不同耕作措施产沙特征 |
2.3.3 不同生育期侵蚀产沙特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地表糙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供试品种及种植情况 |
1.3 试验设计 |
1.4 产流量和产沙量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坡度条件下地表糙度与侵蚀产流产沙关系 |
2.1.1 相关性分析 |
2.1.2 回归分析 |
2.2 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地表糙度与侵蚀产流产沙关系 |
2.2.1 相关性分析 |
2.2.2 回归分析 |
2.3 不同玉米生育期地表糙度与侵蚀产流产沙关系 |
2.3.1 相关性分析 |
2.3.2 回归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全文主要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采动裂隙水砂混合物运移规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标、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采动溃砂工程地质模型 |
2.1 伊北煤田界梁子井田地质条件 |
2.2 伊北煤田界梁子井田煤层分布特点 |
2.3 采动溃砂工程地质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模型试验设备及原理 |
3.1 相似模型的建立 |
3.2 试验装置系统 |
3.3 试验步骤 |
3.4 试验材料及其性质 |
3.5 试验方案 |
3.6 数字图像的处理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单一平直裂隙水砂混合物运移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单一平直裂隙干砂运移规律 |
4.2 单一平直裂隙水砂混合物运移规律 |
4.3 单一平直裂隙干砂与水砂混合物运移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单一平直裂隙水砂混合物运移规律分析 |
5.1 单一平直裂隙溃砂启动条件 |
5.2 单一平直裂隙溃砂质量流量计算模型 |
5.3 单一平直裂隙溃砂质量流量经验公式 |
5.4 本章小结 |
6 裂隙网络水砂混合物运移的数值模拟研究 |
6.1 数值模拟方法基本原理介绍 |
6.2 X形相交裂隙干砂运移研究 |
6.3 X形相交裂隙水砂混合物运移研究 |
6.4 裂隙网络水砂混合物运移研究 |
6.5 伊北煤田界梁子井田导水裂隙带水砂混合物运移预测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降雨条件下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水力侵蚀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土工网垫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水力侵蚀和减流减沙规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方案设计 |
2.1 试验设备设计 |
2.1.1 试验水槽设计 |
2.1.2 水槽变坡系统 |
2.1.3 人工降雨装置 |
2.2 试验材料选取与施工设计 |
2.2.1 土料的选取与边坡填土设计 |
2.2.2 三维土工网垫的选择 |
2.2.3 坡面植草设计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2.3.1 试验坡度选择 |
2.3.2 降雨强度选择 |
2.4 试验观测内容与试验方法 |
2.4.1 试验观测内容 |
2.4.2 试验方法 |
2.5 试验步骤及所需实验器材 |
2.5.1 试验步骤 |
2.5.2 试验所需器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 |
3.1 流速特征 |
3.1.1 径流平均流速沿程变化 |
3.1.2 影响流速的因素 |
3.2 坡面流水深 |
3.3 坡面流流型流态 |
3.3.1 坡面流流型 |
3.3.2 坡面流流态 |
3.4 坡面流阻力系数 |
3.4.1 相同坡度条件下,阻力系数随雨强沿程变化 |
3.4.2 相同雨强条件下,阻力系数随坡度沿程变化 |
3.4.3 阻力规律综述 |
3.5 水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
3.5.1 弗劳德数与绕流雷诺数的关系 |
3.5.2 阻力系数与绕流雷诺数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侵蚀特性与减流减沙效应 |
4.1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2 含砂率随时间变化规律 |
4.2.1 坡度不同时径流含沙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4.2.2 降雨强度不同时径流含沙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4.3 侵蚀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4.3.1 降雨强度不同条件下侵蚀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4.3.2 坡度不同时累计侵蚀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4.3.3. 雷诺数与累计侵蚀量的关系 |
4.4 减流减沙规律研究 |
4.4.1 冲刷现象 |
4.4.2 侵蚀结果对比 |
4.4.3 减流减沙特征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和奖励情况表 |
附件 |
四、比重瓶法快速测定高浊水中含砂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盐作用下黄土力学特征及微观机理研究[D]. 张文哲. 长安大学, 2021
- [2]土壤性质对生物滞留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D]. 夏蒙蒙.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3]风化砂改性膨胀土特性试验及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D]. 孔亚腾.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不同含砂量土壤蒸发机理及水盐运移数值模拟[D]. 郭梦. 长安大学, 2020(06)
- [5]敦煌莫高窟地仗层吸湿特征及机理试验研究[D]. 李凤洁. 兰州大学, 2020(01)
- [6]建筑渣土工程特性与矿坑填埋场沉降[D]. 余松霖. 浙江大学, 2019(01)
- [7]北部湾近海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研究 ——以广西贵合高速公路为例[D]. 韦丽. 广西大学, 2019(12)
- [8]玉米季山地黄壤坡耕地地表糙度变化特征及其对产流产沙的影响[D]. 张皓崴.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采动裂隙水砂混合物运移规律模拟研究[D]. 高炳伦.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10]降雨条件下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水力侵蚀特性试验研究[D]. 涂传文. 山东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