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五”规划应突出针对性、导向性和前瞻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远贤[1](2021)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益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指导人类行为的指路明灯与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需要继承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并与时俱进地发展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重大转化。这其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本质上是人民这一利益主体对于多层次、多领域内多种利益客体的需要,“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也可以从利益角度做出如下解读:一是利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领域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的平衡及拓展;二是城乡、区域、阶层、代际、中央与地方等方面的利益平衡问题;三是经济、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市场化改革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难题的破解及其利益保障问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仍将长期存在。这同时也说明以利益矛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矛盾,一方面具有新时代特有的规律和特征,另一方面仍旧可以运用利益杠杆来撬解它。本研究以唯物史观为指针、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视角,分析新时代利益现状,探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理论基石、研究依据、实现前提、实现原则、核心内容等,提出在新时代利益格局失衡的社会环境中践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思路对策,以期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建设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等提供政策建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需要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新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石,可以从主体、客体、实现层次三个维度进行宏观把握和考察其主要内容。践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一是要把握相关原则,即把握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协调互动、发挥党的统筹协调优势和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原则等。二是要把握好践行利益观的方向,即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实现利益最大化、以“协调”实现利益均衡化(包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等)、以“绿色”实现人与自然利益的永续化、以“开放”保障国内与国外、局部与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共享”实现各民族、各阶层、各地区人民的美好生活共同追求。三是要择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路径,即瞄准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进一步从宏观方面平衡利益格局,从微观角度完善包含激励机制、参与机制、表达机制、分配机制、约束机制、调解机制、补偿机制、预警机制在内的利益整合机制。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解佳琪[3](2021)在《中职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优化研究 ——以兰州X中职学校为个案》文中认为
郭娜[4](2021)在《基于旅游地居民感知的贵州包容性旅游减贫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高瑞星[5](2021)在《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体育舞蹈是一项包含摩登舞与拉丁舞两大舞系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于1986年正式引进我国并得到迅速发展,1997年教育部将体育舞蹈列为全国高等体育类院校的课程,这一举措标志着,体育舞蹈正式进入体育类院校课堂。为了解目前全国15所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材使用现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基本信息、教材使用现状、教材使用满意度三方面对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共使用有7个版本的教材,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学生使用共有6个版本的教材。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与学生使用率最高的教材是《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技术等级教材——标准舞/拉丁舞》。2.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与学生均在课前、课中、课后对于教材中“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教学”部分的使用率较高。3.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与学生对于教材整体满意度、教材编写与设计满意度、教材内容的适用性满意度、教材配套资源服务满意度、教材使用效果满意度等五个维度,均呈现一般满意的程度。4.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对教材满意度在性别方面不会出现显着性差异,而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对教材满意度在学历、教龄、体育舞蹈裁判等级方面均会出现显着性差异。同时,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学生对教材满意度在性别、年级方面会出现显着性差异。5.从我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材使用现状与对教材满意度出发,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与学生在教材的选择中更加重视技术类动作方面的内容。(2)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使用教材,且在有些使用教材的学生中,所使用的教材不一致。(3)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认为教材中“体育舞蹈科学研究”与“体育舞蹈生物科学基础”这两部分开展有难度;且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学生在课前与课后使用率较低。(4)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对教材满意度排名中,教师对教材内容适用性层面的满意度最低,普遍都认为教材内容符合体育舞蹈发展趋势、“技术类动作及组合”表述方式、以及教材内容引导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等问题。(5)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学生对教材满意度排名中,学生对教材编写与设计层面的满意度最低,普遍认为是教材内容结构的问题。
宋思琪[6](2021)在《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单元开发强度研究 ——以深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历经几十年的快速城镇化,已经进入到存量发展占据主导地位的阶段。随着城市更新纳入国家战略进程的加快,存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了热点研究课题。深圳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规划改革的先锋城市,针对存量更新的研究尤为迫切,也可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国内外存量更新、开发强度等相关研究的综述和总结,梳理其中反映的空间生产等理论,提出现有的研究缺乏对存量更新开发强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存在问题、产生影响的整体关注和把握,由此确定了研究思路。通过梳理国内外存量更新中高开发强度城市的发展历程,归纳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广泛应用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存量发展趋势和高开发强度改善策略提供基础支撑。结合深圳2010-2019年十年间城市更新单元项目,整理出数据完善的城市更新单元计划712项、城市更新单元规划420项。通过多项式曲线趋势预测等方法量化研究城市更新单元开发强度的时序变化,分析城市更新单元存在明显的开发强度上升趋势,且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无差别性。通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分析各区之间开发强度差异,结合城市更新单元在GIS中进行定位,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探究其空间特征,发现允许开发强度越大的区域越容易发生更新,但政府对重要的更新也存在较大干预。同时,结合城市更新单元实践案例,重点剖析其更新过程中映射出的开发强度变化及其对城市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空间不断增高加密、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对现状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市政设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对城市的空间肌理、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背离城市存量更新髙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初衷,因此针对开发强度的控制势在必行。最后,针对高开发强度引发的问题,从城市更新理念、政策、技术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期待通过本文研究,反映现有开发模式存在不足,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更多的可能。
赵益民[7](2021)在《基于扎根理论的“十四五”文旅规划路径研究——以泉州市“十四五”文旅规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文旅规划是在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着手编制的规划,文旅规划路径是推动文旅真融合、深融合的关键所在。泉州市"十四五"文旅规划调研运用扎根理论对12个县市区的25个乡(镇)和村、80家企业和4所高校及非营利机构的资料进行编码,并应用Nvivo 12软件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形成的"推拉"模型,深入探讨"十四五"文旅规划的核心路径和流程性路径,以及二者结合形成的"十四五"文旅规划路径。
王峰,陈家德,沈茂英[8](2021)在《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关键环节及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当前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关键环节的总结,深入分析方案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引进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与编案技术手段、客观评价森林经营现状、科学制定年采伐量、合理规划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紧密结合相关政策及规划、提升方案成果质量等对策及建议。
胡杨[9](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张慧[10](2021)在《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乡规划历经几十年的沉淀积累与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稳定的体系结构,而其相关的实施评估体系经历了长期的磨合与修正亦日趋完善,形成了成效总结、查摆规划问题、提出下一轮修编建议等较为健全的流程体系。但当面临我国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宏观战略背景下,传统的城乡规划评估体系与国土空间优化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沿用传统的城乡规划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并不合理,导致规划实施体系逐渐暴露出在全域空间的优化调整指导性不强、引导要素不完整等规划领域的局限性。由此,研究将结合国土空间体系下的诸多要素要求对传统城乡规划实施效能进行评估。首先,研究在城乡规划设计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国内外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彬州市城乡规划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空间分析、公众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评估指标影响因素,提出构建原则及思路,从政策与机制、规划实施结果两个层面构建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结合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彬州市城市总体实施评估进行评价,分析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实施机制进行分析。第三,针对于模糊评价法中被判别为比较差以及差的指标层与因子层进行延伸分析,利用数据比对以及空间一致性、空间覆盖能力的判别进一步查找问题所在,旨在为后续优化措施提出明晰的问题指向。最后,针对模糊分析与延伸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的从水资源约束下的承载能力、城镇发展策略与方向、城镇开发边界、建设用地结构、四线空间管控、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和公众参与及政策优化等层面,提出完善彬州市总体规划规划设计实施的优化建议。综上所述,研究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背景下,以彬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规划实施评估体系,从政策机制和实施过程两个层面为切入点,探讨彬州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过程及实施完善对策,旨在为提升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水平提供借鉴。
二、“四五”规划应突出针对性、导向性和前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五”规划应突出针对性、导向性和前瞻性(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依据 |
(三)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利益的研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研究 |
(三)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四、利益相关概念及其关系阐释 |
(一)利益、利益关系、利益格局与利益观 |
(二)利益观与唯物史观 |
(三)利益与福利、福祉 |
(四)利益观与发展观 |
(五)利益观与价值观 |
第一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形成 |
第一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提出依据 |
一、发展平衡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发展充分问题的提出依据 |
三、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依据 |
第二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利益观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
第二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理论基石 |
第一节 基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
一、需要的社会历史性及需要角度的利益 |
二、需要的内涵拓展和层次提升 |
第二节 基于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论述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基于新发展理念 |
一、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践行路径 |
二、新发展理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念 |
三、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第四节 基于新时代论断 |
一、新时代的判断依据 |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及其衍生的系列问题 |
第三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主体维度的新时代利益观主要内容 |
一、地方政府利益与中央政府利益 |
二、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与类利益 |
第二节 客体维度的新时代利益观主要内容 |
一、经济利益 |
二、政治利益 |
三、文化利益 |
四、社会利益 |
五、生态利益 |
第三节 历时性维度的新时代利益观主要内容 |
一、既得利益与可得利益 |
二、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
三、现实性利益与超越性利益 |
第四章 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综合考量 |
第一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价值前提 |
一、人民是新时代的创造主体和权力主体 |
二、人民是新时代的利益主体 |
三、人民是新时代的评议主体和监督主体 |
第二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领域及其特征 |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领域 |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时代特征 |
第三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原则 |
一、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原则 |
二、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协调互动原则 |
三、发挥党的统筹协调优势原则 |
四、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原则 |
第五章 践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思路对策 |
第一节 践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发展方向 |
一、以“创新”实现利益最大化 |
二、以“协调”实现利益均衡化 |
三、以“绿色”实现利益永续化 |
四、以“开放”实现国内与国外、局部与整体利益的一致性 |
五、以“共享”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
第二节 共同富裕集中体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路径 |
一、共同富裕概念的历史沿革 |
二、共同富裕概念的科学内涵 |
三、共同富裕概念的全面阐释 |
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及其难点 |
第三节 整合机制服务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路径 |
一、利益整合问题概述及其相关概念 |
二、利益整合机制的宏观方面 |
三、利益整合机制的微观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材的重要性 |
1.1.2 教材使用现状决定课堂教学质量 |
1.1.3 教材使用研究亟需进一步研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体育舞蹈 |
2.1.2 教材 |
2.1.3 有关教材使用现状的相关研究 |
2.1.4 有关体育舞蹈教材使用现状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材教师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
4.1.1 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的基本情况 |
4.1.2 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对教材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4.1.3 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师对教材满意度调查分析 |
4.2 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材学生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
4.2.1 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材学生的基本情况 |
4.2.2 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学生使用教材现状调查分析 |
4.2.3 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学生教材满意度调查分析 |
4.3 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材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教材选择层面 |
5.1.2 教材使用层面 |
5.1.3 教材改进层面 |
5.1.4 教材内容适用性层面 |
5.1.5 教材编写与设计层面 |
5.2 建议 |
5.2.1 教材选择层面 |
5.2.2 教材使用层面 |
5.2.3 教材改进层面 |
5.2.4 教材内容适用性层面 |
5.2.5 教材编写与设计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问卷调查(教师版) |
附件二 问卷调查(学生版) |
附件三 访问提纲 |
附件四 访问提纲 |
致谢 |
(6)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单元开发强度研究 ——以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大城市已经进入存量发展时代 |
1.1.2 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纳入国家战略 |
1.1.3 存量更新中的开发强度已经成为突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存量 |
2.1.2 城市更新 |
2.1.3 城市更新单元 |
2.1.4 开发强度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存量更新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开发强度相关研究综述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紧凑型城市理论 |
2.3.2 空间生产理论 |
2.4 国内外城市开发强度发展概况及应对策略 |
2.4.1 拉美城市 |
2.4.2 西方城市 |
2.4.3 亚洲城市 |
3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开发强度量化分析 |
3.1 深圳城市更新发展概况 |
3.1.1 深圳存量更新发展概况 |
3.1.2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发展概况 |
3.1.3 开发强度制定中的多元平衡 |
3.2 研究体系构建 |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2 分析指标选取 |
3.3 开发强度现状特征 |
3.4 开发强度时序变化分析 |
3.4.1 总体时序变化 |
3.4.2 局部时序变化 |
3.5 开发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
3.5.1 总体空间分布 |
3.5.2 可能影响分析 |
3.5.3 小结 |
3.6 开发强度发展趋势研究 |
3.6.1 分形理论分析 |
3.6.2 城市更新单元计划分析 |
3.7 开发强度变化动因分析 |
3.7.1 总体变化特征 |
3.7.2 动因分析 |
4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典型案例分析 |
4.1 案例选取 |
4.2 规划单元A案例分析 |
4.2.1 项目概况 |
4.2.2 更新前后开发强度对比 |
4.2.3 开发强度计算及与周边对比 |
4.2.4 更新单元对周边影响 |
4.3 规划单元B案例分析 |
4.3.1 项目概况 |
4.3.2 更新前后开发强度对比 |
4.3.3 开发强度分析 |
4.3.4 更新单元对周边影响 |
4.4 小结 |
5 高开发强度问题研究及改进策略 |
5.1 高开发强度引发问题 |
5.1.1 配套设施承载力突破极限 |
5.1.2 空间使用成本急剧上升 |
5.1.3 公共空间缺乏,城市宜居性降低 |
5.1.4 小结 |
5.2 高开发强度产生原因 |
5.2.1 客观因素—土地、人口 |
5.2.2 直接因素—地价 |
5.2.3 根本因素—规划理念 |
5.2.4 影响因素—政府定位、政策导向 |
5.3 高开发强度改进策略 |
5.3.1 宏观—更新理念改进 |
5.3.2 中观—政策制度改进 |
5.3.3 微观—技术层面改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10-2019 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 |
附录 B 2010-2019 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扎根理论的“十四五”文旅规划路径研究——以泉州市“十四五”文旅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文献综述 |
(一)规划、旅游规划和文旅规划概念 |
(二)相关研究 |
1.文旅规划 |
2.利益相关者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资料收集 |
三、资料分析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四、讨论和结论 |
(一)讨论 |
(二)结论 |
(8)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关键环节及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关键环节 |
1.1 资料收集与基础调查 |
1.2 森林资源与经营现状评价 |
1.3 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确定 |
1.4 森林经营区划 |
1.5 森林经营措施制定 |
1.6 合理年采伐量测算 |
1.7 经营项目和能力建设规划 |
1.8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
2 森林经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森林经营理念落后 |
2.2 林场基础数据资料缺乏 |
2.3 森林经营做法与经验总结不足 |
2.4 森林经营管理政策理解不到位 |
2.5 经营规划与设计不合理 |
2.6 森林经营方案成果不规范 |
3 提升方案质量的对策建议 |
3.1 引进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和规划手段 |
3.2 客观评价森林经营现状 |
3.3 科学制定合理年采伐量 |
3.4 合理规划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 |
3.5 紧密结合相关政策及规划 |
3.6 提升森林经营方案成果质量 |
(9)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背景 |
1.1.2 技术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城市规划实施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实地踏勘 |
1.5.2 数据挖掘 |
1.5.3 数据分析法 |
1.5.4 定性与定量分析 |
1.6 技术路线图 |
2 彬州市城市发展及总体规划解读 |
2.1 彬州市城市发展现状 |
2.1.1 资源发展现状 |
2.1.2 社会经济现状 |
2.1.3 区域生态定位及生态保护状况 |
2.1.4 调研现状 |
2.2 总体规划解读 |
2.2.1 发展目标 |
2.2.2 空间规划 |
2.3 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现状 |
2.3.1 规划实施总体特征 |
2.3.2 规划实施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构建 |
3.1 传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现存问题 |
3.1.1 评估内容缺乏深入研究 |
3.1.2 评估目的与实际发生偏离 |
3.1.3 评估方法有待融合改进 |
3.1.4 评估过程缺乏对需求的重视 |
3.2 构建原则及思路 |
3.2.1 构建原则 |
3.2.2 构建思路 |
3.3 评估指标因素分析 |
3.3.1 评估因素分类 |
3.3.2 总体影响因子提取 |
3.3.3 政策与机制指标要素选取 |
3.3.4 政策机制指标要素选取 |
3.4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
3.4.1 评估指标体系 |
3.4.2 确定指标权重原理及步骤 |
3.4.3 计算指标权重 |
3.5 本章小结 |
4 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
4.1 基础数据评价标准 |
4.1.1 量化指标标准 |
4.1.2 政策机制标准 |
4.1.3 公众认知度与满意度标准 |
4.2 基础评价数据获取方式 |
4.2.1 数据提取 |
4.2.2 专家打分 |
4.2.3 公众问卷 |
4.3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方法及评价数据研判 |
4.3.1 评估方法 |
4.3.2 评价数据研判 |
4.4 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政策机制评估 |
4.4.1 政策机制评估计算 |
4.4.2 政策机制评估结论 |
4.5 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结果评估 |
4.5.1 实施结果评估计算 |
4.5.2 实施结果评估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彬州市总体规划实施优化建议 |
5.1 政策机制优化建议 |
5.1.1 直接性政策优化建议 |
5.1.2 相关政策优化建议 |
5.2 实施结果优化建议 |
5.2.1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优化建议 |
5.2.2 边界管控的优化建议 |
5.2.3 建设用地结构的优化建议 |
5.2.4 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就读期间主持(含合作项目)的相关实践项目 |
附录 |
致谢 |
四、“四五”规划应突出针对性、导向性和前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研究[D]. 吴远贤.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中职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优化研究 ——以兰州X中职学校为个案[D]. 解佳琪.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旅游地居民感知的贵州包容性旅游减贫路径研究[D]. 郭娜.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5]全国体育类院校体育舞蹈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 高瑞星.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单元开发强度研究 ——以深圳为例[D]. 宋思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扎根理论的“十四五”文旅规划路径研究——以泉州市“十四五”文旅规划为例[J]. 赵益民.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03)
- [8]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关键环节及问题的研究[J]. 王峰,陈家德,沈茂英. 林业勘查设计, 2021(03)
- [9]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10]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 张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