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末的焦点访谈──访于光远先生(论文文献综述)
于洋[1](2016)在《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是指媒体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名误导受众,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伪科学和反科学内容的传播活动。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性而产生的问题,因而并不包括那些处在科学假说阶段尚不精确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在历史上存在但后来被证伪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展科学传播异化研究需要利用的相关理论资源,包括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具有隐蔽性、盲从性、功利性、长期性的特点。本文着重研究以下四种科学传播的异化形式:第一,科普专题节目中的神秘现象。第二,在科幻作品中出现伪科学情节。第三,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第四,科学新闻报道的片面性。我国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产生,可以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剖析其原因。首先有来自传播主体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科技工作者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有些科学家认为科学传播不应属于科学家的职责,而应该由媒体来承担。另一方面,非职业科学家的科学传播人员由于专业背景限制,使得他们不可能对所有传播内容都做出准确的判断。公众经由媒体获得的科学知识,是媒体根据其主观倾向重新建构的知识,这与科技发展的真实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有受众方面的原因。受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体验特点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对科学采取盲目崇拜的态度,给披着“科学”外衣的科学传播异化现象创造了相应的社会氛围。传统思维方式对知识体系强调经世致用,导致许多人缺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的能力。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心态和价值取向,也会助长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此外,行业审查和主流舆论监督的缺位,也是导致科学传播异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还有科学教育方面的原因。由于应试教育对人才考核上偏重分数,缺乏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核,造成了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使得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发生难以根绝。借鉴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观念和方法,可以提出解决科学传播异化问题的相应对策。首先应建立一支专业的科学传播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和从事科学传播的专业工作者,这些人应具备识别和防范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能力。其次,向大众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培养大众尤其是学生运用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解决一般社会问题的能力。为防止科学传播异化的发生,应建立科学传播的专业评估机制和问责机制。科学传播的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应该上升为一种道德情感,进而指导其科学传播实践。要从根本上杜绝科学传播异化现象,还需要建立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社会环境。媒体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培养大众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伦理观。应鼓励公众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进行监督和揭发,使整个社会形成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良好氛围。
周健[2](2015)在《结构与运作:“1040”传销模式滋长的组织逻辑 ——以N市Q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直销这一无店铺销售模式进入我国。由于当时对直销的认识较为模糊、法律规制不够健全、下岗群体的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以直销的名义从事传销活动,且愈演愈烈。传销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滋生了多种犯罪行为,破坏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冲击着原本已经脆弱的社会诚信体系。其后,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直销和传销的政策,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并保持着打击传销的高压态势,但传销的社会土壤依然稳固,且随着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传销组织也进行了诸多适应性革新,以至于传销屡打不绝,屡禁不止。本文所要分析的“1040”工程则是当前实地传销中的主导模式。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法、典型案例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组织研究的开放系统和理性系统为视角,对1040工程这一类型的传销模式进行了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的分析。其研究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实践层面,揭露1040工程的传销本质,以避免更多的公众因为认识模糊而卷入其中;同时,为地方政府和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的打击治理提供参考;二是在组织研究层面,对当前非法组织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做一些研究领域和范畴的拓展。文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章节:第一章导论部分,因为传销和直销在现有的研究和日常使用中经常被混淆,或是存在表述问题,所以,笔者首先对传销和直销进行了溯源,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随后,根据对传销的认识、态度和法律法规的调整完善为主线,对传销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划分,梳理了各个阶段的主要研究主题。最后,从研究对象、研究层次、选题原因、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方面对本研究做了相应的介绍。第二章从组织和行为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区位决策、犯罪情境预防等相关理论入手,通过1040在区位决策时的组织解释以及对三个具体的发展区位空间所做的比较分析,认为1040在区位空间的选择上具有显着的经济理性、犯罪理性和组织理性特征,并大致勾勒出了 1040在区位决策时所考量的区位因子:跨省际的异地、最好有新区或开发区概念的城市郊区、高出租率、低房租、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管理不到位的大型新建小区或小区密集度高的区域。第三章主要分析了 1040的参与者及其进入组织的过程。在组织发展对象上,1040要求现有的组织成员以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入手,通过列名单和排名单筛选符合组织要求且具有较高信任度的人员,经过前期的铺垫,邀约目标对象前来考察生意。期间,强关系和弱关系在信任度和网络重叠度的优劣势得以互补,原先已经被简化的角色丛在异地得以部分重构。需要强调的是,从加入的结果来看,此时的欺骗是一种典型的“杀熟”模式,但经过洗脑后的邀约者最初的本意却是“共同致富”。第四章对1040的洗脑进行了阐释。在借鉴有关洗脑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根据“中心途径——外周途径”这一理论,分析了 1040合法性自我建构的主要观点和组织依赖、间接暗示、社会闭塞、密集重复、权威推崇、正义塑造、情感同化、群体优势、差别体验等具体的洗脑策略。第五章是从科层制的角度分析了1040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1040的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情感性关系,因此具有典型的逆科层化特征,但1040通过以五级三阶制为主的利益分配制度、责任制、累计制和超越制为主的晋升制度、家庭和体系的管理单位、家长和五大窗口等管理角色以及以《生活经营管理二十条》为主的制度规范等实现了关系网络的结构化。同时,通过访谈和查获的各类检讨书,笔者认为,1040在组织运行中的行为结构和规范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对等性。第六章从学习型组织的角度对1040的组织学习进行了探讨。除邀约、配合外,学习是1040最重要的组织活动。本文根据马奎特的理论,分析了 1040的学习子系统、组织子系统、人员子系统和知识子系统。但从适应和创新两个组织学习的目的层面来看,1040又是一种弱学习型组织,因为1040不要求组织成员自我创新,组织学习的内容和程序具有明显的仪式化特征。第七章提出了以社区和问题导向治理1040的警务路径。在介绍社区和问题导向警务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基础上,笔者从警务主体、1040的组织领导者、1040的底层参与者、社区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Q地区打防1040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落实社区和问题导向警务的理念、建构有效的社区警务载体、争取社区公众的支持、加强出租房管理、改善社区物业环境等对策建议来优化现有的治理模式。
朱永杰[3](2014)在《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新闻工作者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养对科学传递信息、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对新闻事业的发展、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内涵与基本内容的解读,新闻报道中科学素养缺乏的具体表现的归纳总结以及原因探究,对重构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科学素养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其内涵强调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育科学能力。对新闻工作者而言,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掌握科学知识是前提和基础,在实践中坚持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是核心与关键,而弘扬科学精神与宣传科学思想是最终落脚点。新闻报道作品直接反映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同时不同的新闻报道对科学素养有着不同的要求。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缺乏直接表现为新闻报道缺乏科学性,具体体现在:一般性新闻报道缺乏科学常识,在报道过程中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报道轻科学重娱乐;而科技新闻报道不仅总量少,且真正的科学新闻报道少,新闻工作者对伪科学缺乏判断力,对重大科技新闻缺乏敏感把握不足等。本文认为,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缺失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闻报道中科学素养的高要求与新闻工作者自身能力的不匹配是其最根本性的原因,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是科学素养缺失的最直接原因,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是深层次的原因,加之新闻人才培养上科学素养教育的缺失,社会认知水平的限制等因素共同制约了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要想改变这一局面,新闻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出发,从思想根源上入手,深化自身“内功”。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正确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真正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水平。
崔海伟[4](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陈鹏[5](2012)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 ——兼析中国科学报的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我们处在了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一是,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强有力的科学传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加快推进中国科学传播能力建设,建立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科学传播新格局,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称的科学传播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竞争取决于国家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必须有高素质的国民,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没有适应现实需要的科学传播理论和传播体制,就不可能大幅度培育很高科学素养的国民,也就不可能极大产生促进现代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同时,科学传播的阶段涵盖了以前阶段传播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的任务和使命,更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理论内涵与时代特征,在沟通公众与科学、公众与科学共同体,促进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方面有着更重要的先导价值。三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格局,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科学传播格局,科学传播同样也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与运用新媒体开启科学传播新阶段的紧迫任务。以传播科学文化为己任的科学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新功能,需要深入探讨;在新媒体冲击下的科学传播媒体需要新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基于上述考虑,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科学传播。科学传播是个大概念。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际工作,本课题将研究重心放在了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深入研究科学传播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着力探讨的科学传播特点,从而提出科学传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新媒体环境下的战略变革与建构新的战略的问题。科学传播的关系,涉及科学与公众、科学与科学共同体、科学与社会;也涉及科学与媒体。而今,在新媒体时代,科学与公众的关系还必然涉及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实质,是要调整好科学与公众的关系。科学传播走过了三个阶段: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在对科学传播的研究中,有学者从科学传播的内容层次上分析,提出科学传播的“两阶”分类。其实,不论是一阶科学传播,还是二阶科学传播,要确定的是,公众到底是科学传播的被接受对象,还是主宰者。公众需要科学,因为公众的科学化生存离不开科学的知识与观念;但科学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没有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或者说公众对科学一片无知与误解,科学事业在当代是无法开展的。本课题主要分为6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科学传播的基本问题,介绍科学传播的理念与历程;科学传播的内容与特点;第二章重点在于理清新媒体与科学传播的关系,分析了科学传播的媒介变迁及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面临的新语境;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特点,强调要重塑科学传播新格局;第三章着重揭示新媒体为科学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大众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媒体科学传播现状、存在的问题;科学传播的新媒体应用,对多媒体背景下的科学信息传播、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社会化圈子的互动体验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对建立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科学传播体系,对科学传播的现实方位与理论资源和建立科学传播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对促进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开展科学传播提出了若干建议。第五章对国外新媒体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评析,发挥了他山之石的功用;第六章以《中国科学报》社为例总结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策略,作为唯一依靠我国自然科学与工程科技领域最高学术群体创办的科学传播类大众媒体,《中国科学报》社成立50多年一直从事科学传播,在新媒体科学传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本课题在科学传播领域做了一定的前瞻研究与科学传播的理论建设,提出了若干新概念、新提法,体现了科学传播的新思维。其目的在于推进科学传播媒体的科学传播实践创新与理论提升。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1.尽可能厘清重要概念。在科学传播的概念问题、科学传播对待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科学传播与“两种文化”的关系等等,下了较大的研究功夫,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新媒体的概念、特点,新媒体与科学传播的关系等问题上,本研究也独辟蹊径,做了深层次的研究。2.重点在于梳理新媒体与科学传播的实践,集中阐述新媒体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揭示面向公众的新媒体科学传播模式;提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科学传播体系的合理论断。3.结合国内科学传播媒体的实践与国外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着眼现实与未来,把握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超越性特征,联系了Web2.0、IPv6、物联网技术发展对科学传播的应用表现或潜在价值,大量例举并分析了各类社交媒体、视频媒体在开展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特征、作用。4.视野开阔,从科学与科学传播的本质上进行研究,展示了科学传播介质变化与科学播规律,揭示了科学传播在当代人类文明中的进程与价值。5.注重实践,从科学传播的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有效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取得示范效应。
高云[6](2012)在《于光运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提出于光远是中国当代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事学术研究活动至今已有七十多年。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他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实践的发展要求,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于光远勤奋好学,思想敏锐,迄今为止,已着有大量的文章和书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一名“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于光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研究有着自己的观点,形成了独有的马克思主义观。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和主观条件下形成的。首先,在背景条件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了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则使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具备了产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其次,在主观条件方面,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实践自觉性是其产生的精神动力,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则是必备的素质基础。根据于光远在不同时期从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以及取得的相应成果,可以将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分为萌芽、形成、成熟和深化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论述主要以于光远的实践经历和理论成果为论据,论证于光远马克思主义观的具体发展程度。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包括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内容体系、特征和本质规定性的看法;二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认为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要积极进行宣传、教育,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真正懂得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于光远在时代背景下,参加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不但对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指导和借鉴价值。除此之外,于光远本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也值得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学习。
王菲菲[7](2011)在《基于社会阶层分化下的内陆大城市休闲空间分异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付出的代价是生理上的疲劳,需要通过休闲来消除疲劳,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人们休闲需求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阶段伴随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阶层化的空间演替,在该规律制约下,各种生活行为空间类型和所构成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阶层式差异,致使生活消费行为场所的空间结构上也呈现出社会阶层化差异。同一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在旅游消费行为的各方面(如对消遣时间和活动的选择,消费内容和形式,购买行为)都存在着趋同的特点,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则有较明显的差异。因此不同阶层的休闲行为和休闲空间研究成为城市休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课题涉及到休闲学、新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消费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以西安市为例来分析分析西安市各社会阶层的休闲行为特征和休闲空间的分布规律。另外从实证调查得到的数据可以为进一步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本文的结论一方面丰富了城市休闲空间研究方面的内容,根据各社会阶层休闲型行为特征的不同来设计不同的休闲空间,使休闲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化,人性化;另一方面也可让休闲企业更清楚的了解西安市各阶层休闲行为特征和休闲空间分布规律,为旅游休闲企业的空间区位选择提供参考意见。
张卓[8](2011)在《中国20世纪80-90年代“武术气功热”中传媒角色的研究》文中指出从1979年“唐雨耳朵认字”开始,到1999年国家取缔“法轮功”结束,一场旷日持久的“武术气功热”席卷中国历时近20年。“武功超人”和“特异功能大师”虽是这出闹剧的主演,但传媒的身影却始终相伴整个“武术气功热”左右,扮演着有意无意的幕后推手角色,从而使本应为小众范围传播的武术气功活动,经过各级各类媒体的推波助澜,恍然间发生了核爆炸一般,成为受众追逐的热点。所幸的是,经过政府的及时处理,这一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理解和研究传媒在“武术气功热”中的角色和作用,有利于从理论的高度上发挥传媒对“武术气功热”一类的社会现象的特定的调节功能,那么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时,就会少走弯路,少摔跟头。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证明,产生于西方的大众传播学模式论依然适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气功热”以及此类传播事件。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气功热”事件又为西方大众传播学的普适性、正确性提供了更多实证案例。无论媒体在“武术气功热”中处于什么样的角色位置,都是由大众传播规律所决定的。媒体自身的任何一种角色选择,都是大众传播规律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客观反映。媒体在整个“武术气功热”中的或正面或负面的作用,都是由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需要”所决定的,媒体和从业者只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传播学的客观规律做了应该做的事。媒体的角色在“武术气功热”事件具有交叉性、非孤立性、贯穿性的特点。2.大众传播模式并不是专为错误和负面定做的,传媒其实有着充分的力量自我修正。关键在于,机制是否健全、渠道是否畅通、能否让不同意见同时存在、能否让批评意见及时表达。如果“武术气功热”中反对的声音能及时为受众接收,那么“武术气功热”也许就到达不了狂热的地步。媒体在“武术气功热”中社会责任感的暂时性缺失,既与当时整个社会环境充斥着迷盲情绪有关,也与媒体自身理论武装不够,从业者素质仍需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对待武术、气功文化的根本立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遵循科学的理性态度和科学的检验原则,把破与立紧密地结合起来,继承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重在建设。我们对此要有所认识,媒体从业人员、新闻工作者对此尤其要有清醒的充分的认识。
赵瑞华[9](2011)在《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 ——媒介文化对现代休闲方式负面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休闲,是生命个体摆脱外界的束缚而处于一种自由状态下,追求身心愉悦、幸福满足和自我发展的一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内心体验与行为方式的总和。所以,休闲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的价值存在的重要表现形式,与人的本体论意义密切相连。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休闲内容越来越丰富,休闲方式越来越多元,休闲质量越来越高。但是,辨证地看,在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语境下,当代休闲的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休闲异化现象就是其中之一。所谓休闲异化,就是休闲本质的外化和物化,即休闲违背自己的本质和规律而达到与休闲相反的目的。休闲异化意味着:现代人的休闲方式越来越远离精神的层面,并日渐趋向于普通的娱乐或消费活动,这完全背离了休闲的本初意义,不仅不能导向人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相反还是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巨大障碍。当代人的休闲异化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休闲的娱乐化;二是休闲的消费化;三是休闲的标准化。而这三类异化表现与当代大众媒介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现代社会,媒介文化已然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无论是作为休闲内容的媒介文化,还是作为休闲理念及休闲方式传播者与强化者的媒介文化,它对现代人的休闲观念及休闲选择的影响都甚为巨大。在媒介文化的浸润下,现代休闲正口益和媒介文化走向一致。而媒介文化自身所有的问题都会在现代休闲上有所展现。以广告、时尚杂志、青春偶像剧、明星报道、生活方式报道、电视综艺节目、音乐MTV等为代表的媒介文化正不断地向大众灌输着、示范着偏重娱乐化、消费化等以排解肉体寂寞为主的标准化的休闲单元,由于它迎合了大众追求轻松快乐的口味,人们也乐于接受并模仿媒介文化中所提供的休闲示范。诚然,同样具备娱乐化、消费化、标准化特征的媒介文化并不是导致或加深休闲异化的唯一因素,但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文化对现代休闲的影响具有决定性意义。简言之,媒介文化推动并加深了现代休闲的种种异化表现。事实上,正是媒介文化本身的娱乐化影响并促成了休闲的娱乐化,媒介文化的消费化引导并推动着休闲的消费化,而媒介文化的标准化则加深并强化了休闲的标准化。所以,想要建构理想的休闲生活,离不开对现代大众的批判式媒介素养的培养。此外,还要积极借鉴中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休闲观与休闲方式,挖掘其中的可用之处,才能完善现代休闲。
董明[10](2011)在《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文中提出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议题,也承载了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责任。而无限丰富的社会事实则给研究者提供了多元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并已从中揭示了人类社会转型的最基本进路,即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但已有的经典研究大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基本背景,尽管这也的确是对人类文明演进基本面相的一种呈现,但显然还不能涵括客观现实的全部内容,尤其是不可能以此简单比附自上世纪后半叶以降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的基本特质与路径选择。随着19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其间所展现出来的社会转型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迄今也已提出了不少各具特点且有不同影响力的解释框架及基本观点。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若干特征,但一方面由于研究视角上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同时更由于中国社会特殊的复杂性及其发展的异常迅猛,使得既有研究或多或少地出现了“理论的贫困”:中国的发展究竟将朝着怎样的方向演进?她最终会是向着已被认知的人类文明发展基本规律的一种持续趋近,抑或可能会因此贡献一种迥异的模式?总的看,迄今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尚显力不能逮。应当承认,面对这一繁杂的研究议题,基于研究者本人事实上难以摆脱的研究局限,这的确是个难题。因此找到一个较恰当的个案与切入点,借助于最新最生动的事实材料,从中梳理出蕴藏其间的若干真实理路,则将是对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必要且可行的有益工作。本文正是这样一项推进性的研究工作:选择浙江省义乌市这个新兴商贸城市为个案,以其中极具活力的商人群体形成发展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探究由此而带给地方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层面的实际变化,试图从中揭示处于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相互交织中的我国社会转型的一般性路径特质、行动者逻辑以及可能的演进趋势等等议题。根据这一研究旨趣,本文采用的总体理论分析框架是政治社会学中使用最广泛的范畴之一即“国家—社会”关系。这不仅因为它较大程度上契合了当下我国社会转型中最基本的两大行动主体,即政权力量(包括中央和地方)与民间力量(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同时,正因这一框架已堪称理论经典,从而也有可能与西方既有的社会转型模式形成某种有意义的比照对话,以更便于凸显我们的独特性所在。当然,正是鉴于我国的特殊性,本文并不预设一个学术规范意义上成熟的“公民社会”假定,而只是坚持从传统国家权力的渐趋消解、民间力量开始发挥作用的视角来观察社会转型的基本趋向。换言之,本研究将力图超越国家与社会二元区分的思路,而是把国家与社会置于一个连续统(continuums)的两极,国家一极意味着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社会一极则意味着自由多元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任何一个国家,更毋论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其在特定时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处于这两极当中的一极,或处于两极中间连续统的某一个特定位置。而这一特定位置的确定,则依赖于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对比。如此,实际就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置于一种动态的分析框架之中,从而或能更接近于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之客观真实。一句话,本文更侧重于把国家与社会关系从互动的而非二元对立这种西方传统模式意义上来理解与描述。为此,研究中所运用到的主要理论概念包括:治理、行动者、公民社会、社会冲突与博弈,等。通过本文对义乌个案的分析发现,在整个义乌地方社会的变迁历程中,商人群体在其间起到了“第一推动力”的实际功效。即,主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首先是义乌人尤其是义乌农民(这是义乌商人群体的基本社会来源)以其“韧武器”为基本行动方式,也就是以持续不辍的非暴力抗争且兼具足够韧劲与政府周旋的形式来顽强地表达和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终得以促成政府妥协式地积极跟进。虽然这种最原初的推进方式究其实质是农民“弱者的武器”的一种力量体现,但它却最终演化成了推动制度创新的具有颠覆性的力量。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尽管政府的作用已开始由先前的被动转为相对主动,在制度供给与相应协调、规制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积极程度”总体说来又需以商人群体为主体的民间力量所能认可或承受的程度为限,即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托克维尔所期待的受到了限制的公权。正是在这种条件制约下,政府与民间力量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型构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格局。诚然,基于中国国家权力的主导地位这一基本制度背景特点,无论政府处于或被动或主动的行为方式下,最终都是经由政府的政策调整或新制度的创设而得到确定,都毋庸置疑地体现了政府理性的结果,而越到发展中后期,动力机制甚至已更多地偏向由政府供给导向的制度创新所决定,但此时的政府供给显然已不可能完全是原先压力型体制下权力与利益之间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分配关系,而逐渐转变为政府与民间的上下互动式博弈,并且这种互动博弈的场域随着经济的弥散性而得以不断拓展。在政治、社会和文化各层面,以商人群体为主要社会构成的民间力量同样渐趋活跃,已昭示着在经济民主的推动下体现在政治民主进而社会民主层面的新进展。而随着每一种新议程的出现,又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内强化着或制约着相关联的其它方面,构成一种事实上的多方互动与制衡的局面,从而具有了某种不可逆性。整个地方社会则由此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其趋向现代性、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向。即,义乌商人群体和义乌地方政府,他们作为成就义乌模式的两大主体力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管两者间具体关系将可能呈现为怎样的不同特征,但保持两者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以达成互动制约当属贯穿始终的要件。今后的义乌模式还将会怎样发展,从而地方社会的转型或变迁还将如何继续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以商人群体为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力量与地方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力量之间的关系状况。由上分析可见,尽管这里的国家与社会之间显然有着较西方国家紧密得多的关联,但在发生逻辑、过程博弈和演进路径等多方面,其“家族相似”特点也是明显的,因此,这里的特殊性从本质上看并未完全脱嵌于“国家与社会”的一般演进规律。固然,这还仅是在个案基础上得到的阶段性判断,个案本身尚需持续关注,而更多事实的观察则是得出更确切结论所需的进一步工作。但即便如此,我们从一个侧面已然看到了一个古老东方国度在现代经济制度推进下,同样能够缓慢但却坚实地迈向现代性的一种逻辑力量呈现,而不是相反。
二、世纪末的焦点访谈──访于光远先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末的焦点访谈──访于光远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科学精神问题研究综述 |
1.2.2 科学传播问题研究综述 |
1.2.3 传播异化问题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理论分析 |
2.1 科学传播异化的相关概念 |
2.1.1 什么是科学精神 |
2.1.2 什么是科学传播 |
2.1.3 科学传播异化的界说 |
2.2 科学传播异化研究的相关理论资源 |
2.2.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
2.2.2 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 |
2.2.3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
2.3 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基本特点 |
2.3.1 形式上的隐蔽性 |
2.3.2 受众的盲从性 |
2.3.3 媒介的功利性 |
2.3.4 存在的长期性 |
3 从异化理论视角看科学传播异化的表现形态 |
3.1 科普节目和读物中的神秘描述 |
3.1.1 未解之谜的神秘化 |
3.1.2 缺乏科学思想方法的猎奇叙事 |
3.1.3 宣扬反科学的思维方式 |
3.2 科幻作品中出现伪科学情节 |
3.2.1 缺乏科学依据的随意幻想 |
3.2.2 违背科学的价值观念 |
3.2.3 以“科学”的形式展现巫术 |
3.3 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 |
3.3.1 产品宣传不符合科学原理 |
3.3.2 特异效果未经过科学论证 |
3.3.3 隐匿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
3.4 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 |
3.4.1 只报道科技成果正面作用而不报道负效应 |
3.4.2 为追求新闻效果而片面夸大科研成果价值 |
3.4.3 回避相关社会矛盾和争议 |
4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科学传播异化产生的原因 |
4.1 传播主体方面的原因 |
4.1.1 科学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
4.1.2 大众媒体工作者的原因 |
4.2 传播受众方面的原因 |
4.2.1 唯科学主义观念的影响 |
4.2.2 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心态的影响 |
4.3 科技监管的缺位 |
4.3.1 行业审查的缺位 |
4.3.2 主流舆论监督的缺位 |
4.4 科学教育带来的问题 |
4.4.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节 |
4.4.2 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 |
5 借鉴媒介理论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可能路径研究 |
5.1 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提供保障 |
5.1.1 构建专业的传播队伍 |
5.1.2 建立科学传播主体间的整合机制 |
5.1.3 完善科学传播的评价激励机制 |
5.2 科学教育在防止科学传播异化中的作用 |
5.2.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 |
5.2.2 加强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 |
5.3 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媒体人的责任意识 |
5.3.1 科学传播的专业评估机制 |
5.3.2 针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问责机制 |
5.3.3 科学传播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养成 |
5.4 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社会环境 |
5.4.1 科学传播主渠道的引导作用 |
5.4.2 社会舆论的评价和监督作用 |
5.4.3 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 |
5.4.4 建构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文化氛围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结构与运作:“1040”传销模式滋长的组织逻辑 ——以N市Q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传销和直销溯源及概念解析 |
二、传销的蔓延态势和社会危害性 |
第二节 研究文献述评 |
一、我国传销研究的四个阶段 |
二、传销研究的仪式和信任视角 |
三、研究文献评述 |
第三节 本研究概述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层次 |
二、选题原因 |
三、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落地:1040的区位空间决策 |
第一节 组织和行为的空间选择 |
一、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决策理论 |
二、犯罪学中的情境预防理论 |
第二节 1040的区位空间 |
一、异地 |
二、异地的具体区位空间 |
第三节 1040区位空间决策中的理性 |
一、三个具体运作区位共同的区位因子 |
二、1040区位决策中的理性考量 |
第三章 邀约:1040的新人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基于人际信任的杀熟 |
一、组织成员发展的目标对象 |
二、杀熟 |
三、强关系和弱关系的综合运用 |
四、发展熟人的组织后果 |
第二节 列名单和排名单 |
一、列名单 |
二、排名单 |
第三节 铺垫和邀约 |
第四章 洗脑: 组织合法性的自我建构 |
第一节 洗脑 |
一、洗脑的含义 |
二、1040的洗脑特质 |
第二节 洗脑策略的相关理论 |
一、艾瑞克的洗脑策略理论 |
二、何龙的洗脑六策略观点 |
三、李世龙的洗脑六策略 |
四、迈尔斯的说服四要素理论 |
五、Greenspan的轻信理论 |
六、佩蒂、卡乔波的中心一外周途径论 |
第三节 1040的洗脑策略 |
一、1040洗脑的中心途径策略 |
二、1040洗脑的外周途径 |
第五章 科层:1040的组织结构 |
第一节 科层制 |
一、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
二、科层制的负功能和非正式结构 |
第二节 1040的利益分配和晋升制度 |
一、以五级三阶制为主的利益分配制度 |
二、以责任制、累计制和超越制为主的晋升制度 |
第三节 1040的组织管理 |
一、组织角色体系 |
二、管理结构 |
三、制度规范 |
四、行为结构 |
第六章 学习:1040的日常活动 |
第一节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
一、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
二、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 |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 |
第二节 1040的组织学习 |
一、1040的学习子系统 |
二、1040的组织子系统 |
三、知识子系统 |
四、1040的人员子系统 |
第三节 1040的弱学习型组织特点 |
一、组织成员有学习但无创新 |
二、组织学习的仪式化 |
第七章 社区和问题导向: 治理1040的警务路径 |
第一节 社区和问题导向警务 |
一、社区和问题导向警务溯源 |
二、社区和问题导向警务的基本理念 |
三、社区和问题导向警务与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契合 |
第二节 治理1040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一、警务主体的缺憾 |
二、组织领导者的精心设计 |
三、异地的庞大底层参与者执迷其中 |
四、社区环境的有利条件 |
第三节 治理1040的社区和问题导向警务 |
一、真正落实社区和问题导向警务的理念 |
二、构建有效载体,强化社区警务工作 |
三、加大宣传动员力度,争取社区普通公众支持 |
四、加强房屋租赁管理,压缩传销组织的生存空间 |
五、对清查到未构成刑事处罚的传销人员分级并列为重点人员 |
六、加强物业管理,改善社区物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插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外文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解读 |
2.1 科学素养的内涵分析 |
2.1.1 科学素养内涵的泛化 |
2.1.2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
2.2 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 |
2.2.1 科学知识 |
2.2.2 科学精神 |
2.2.3 科学方法 |
2.2.4 科学思想 |
第3章 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缺乏的具体表现 |
3.1 一般性新闻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
3.1.1 新闻报道缺乏科学常识 |
3.1.2 新闻报道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 |
3.1.3 新闻报道轻科学重娱乐 |
3.2 科技报道中的问题呈现 |
3.2.1 科技报道数量少 |
3.2.2 对伪科学缺乏判断力 |
3.2.3 对重大科技新闻把握不足 |
第4章 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缺乏的原因分析 |
4.1 知识储备不足 |
4.2 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
4.2.1 专业精神不强 |
4.2.2 社会责任意识缺乏 |
4.3 科学素养教育的缺失 |
4.4 社会认知水平限制 |
第5章 提升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对策分析 |
5.1 勤于“学习”,丰富知识储备 |
5.2 忠于“事实”,秉持科学理念 |
5.3 敢于“批判”,贯彻科学态度 |
5.4 勇于“探索”,坚持务实品质 |
5.5 善于“反思”,培育科学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缘起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学术价值 |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
二、 实施绿色工程 |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 ——兼析中国科学报的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第2章 科学传播的基本问题 |
2.1 科学与科学传播 |
2.1.1 科学、公众与社会 |
2.1.2 科学传播与媒体 |
2.2 科学传播需融合两种文化 |
2.2.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 |
2.2.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相融通 |
2.2.3 新的生态文化观对于科学传播的价值 |
第3章 新媒体与科学传播 |
3.1 科学传播的媒介变迁 |
3.1.1 科学传播的媒介演变 |
3.1.2 新媒体及其特点 |
3.1.3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
3.1.4 新媒体与科学传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
3.2 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 |
3.2.1 科学消息来源 |
3.2.2 科学传播方式 |
3.2.3 科学传播内容 |
3.3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特点 |
3.3.1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 |
3.3.2 科普知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点 |
3.3.3 科学家的科学传播行为 |
3.4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新语境 |
3.4.1 后现代化中的科学悲观情绪与科学传播 |
3.4.2 科学研究的“未完成态”对于科学传播的影响 |
3.5 重塑科学传播新格局 |
3.5.1 “数字地球”,人类生存环境的数字化描绘 |
3.5.2 “智慧地球”,物联网构建人类与物质世界的智慧联接 |
3.5.3 未来:科学传播无处不在 |
3.5.4 科学传播的新理念 |
第4章 科学传播的新媒体应用 |
4.1 科学传播中的大众媒体 |
4.1.1 大众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 |
4.1.2 大众媒体科学传播的现状 |
4.1.3 大众媒体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
4.2 传统媒体中的科学传播特点 |
4.2.1 报刊中的科学传播 |
4.2.2 广播中的科学传播 |
4.2.3 电视中的科学传播 |
4.3 新机遇下科学传播的变革动因 |
4.3.1 变革科学传播理念 |
4.3.2 增强科学与社会互动 |
4.3.3 满足受众差异化需求 |
4.3.4 防范伪科学肆虐传播 |
4.4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趋势 |
4.4.1 加速科学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 |
4.4.2 促使科学传播内容回归科学的本质 |
4.4.3 引发科学传播转向三维互动模式 |
4.5 新媒体背景下科学传播特质 |
4.5.1 丰富的图文视听资讯 |
4.5.2 动漫、虚拟现实的全新体验 |
4.5.3 数字出版物 |
4.5.4 科普游戏 |
4.5.5 数据库应用 |
4.6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
4.6.1 手机报与科学新闻传播 |
4.6.2 人性化的实用自制讯息 |
4.7 社会化圈子的互动体验 |
4.7.1 BBS、博客、微博等互动平台 |
4.7.2 泛科技主题的社交网络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战略变革 |
5.1 科学传播的现实方位与理论资源 |
5.1.1 把握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
5.1.2 利用新媒体环境的趋势与影响 |
5.2 科学传播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融合趋势 |
5.2.1 确立科学与人文融会的传播理念 |
5.2.2 建构传受互动的科学传播模式 |
5.2.3 实现科学传播的全媒体转型 |
5.3 建立科学传播能力评价体系 |
5.3.1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科学传播能力 |
5.3.2 科学传播能力的构成 |
5.3.3 科学传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
5.3.4 科学传播工作者的素养 |
5.4 构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战略 |
5.4.1 宏观层面的国家战略 |
5.4.2 中观层面的媒体战略 |
5.4.3 微观层面的新闻战略 |
5.5 培养全媒体型的科学传播人才 |
第6章 国外新媒体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 |
6.1 国外新媒体科学传播理论 |
6.1.1 新媒体变革对科学传播带来革命性影响 |
6.1.2 国外学者对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研究 |
6.2 国外部分国家的新媒体科学传播实践 |
6.2.1 美国 |
6.2.2 澳大利亚 |
6.2.3 南非 |
6.2.4 加拿大 |
6.2.5 日本 |
6.2.6 英国 |
6.3 国外从事科学传播的着名网站 |
6.3.1 综合性网站的科技频道 |
6.3.2 科技专业网站 |
6.3.3 科技期刊的网站 |
6.3.4 科学博客 |
第7章 中国科学报社的发展策略 |
7.1 传播内容的纵深拓展 |
7.1.1 依靠和增强权威性立足于信息爆炸时代 |
7.1.2 坚持大科学传播概念 |
7.1.3 依托特色资源,加强深度报道 |
7.1.4 汲取网络特点,丰富报道方式 |
7.2 传播渠道的全媒体转型 |
7.2.1 以内容传播定位为根本,提供专业科教相关信息传播发布服务 |
7.2.2 以实名互动为基底,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服务平台 |
7.2.3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赢得专业用户关注率和忠诚度 |
7.2.4 走全媒体发展之路 |
7.3 传播策略的融合营销 |
7.3.1 依靠优秀的内容打造品牌 |
7.3.2 依靠专业活动巩固品牌 |
7.4 软环境相关配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着作 |
(6)于光运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
一、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背景条件 |
(一) 教育背景 |
(二) 时代背景 |
二、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
(一) 精神动力 |
(二) 素质基础 |
第二章 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
一、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萌芽时期(1921年—1936年6月) |
二、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时期(1936年7月—1955年) |
三、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成熟时期(1956年—1982年) |
四、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时期(1983年—今) |
第三章 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
(一)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
(二)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体系 |
(三) 马克思主义的特性 |
(四)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
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
(一) 以学习学懂为基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
(二) 以时代实践为背景,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 |
(三) 以积极有效为标准,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 |
(四) 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切实开展调查研究 |
第四章 于光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一) 于光远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为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
(二) 于光远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容 |
二、实践意义 |
(一) 对当代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有重要意义 |
(二) 于光远本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社会阶层分化下的内陆大城市休闲空间分异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概况 |
2.2 国内研究概况 |
2.2.1 对休闲者出游动机及其游憩行为的时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 |
2.2.2 关于城市休闲空间结构和休闲空间规划布局的研究 |
2.2.3 城市内部休闲空间布局的研究 |
2.2.4 城市空间的休闲功能及其规划设计的研究 |
2.2.5 对城市综合休闲区的研究 |
第三章 城市休闲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关于休闲的定义 |
3.1.2 城市休闲的定义 |
3.1.3 城市休闲空间的定义 |
3.2 休闲空间的类型划分 |
3.3 理论基础 |
3.3.1 中心地理论 |
3.3.2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3.3.3 圈层结构理论 |
3.3.4 新经济地理学 |
3.3.5 消费社会学 |
第四章 中国大城市休闲空间分异研究 |
4.1 中国大城市休闲空间分异规律及特征 |
4.1.1 城市休闲的选址原则 |
4.1.2 城市休闲游憩空间结构 |
4.1.3 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的空间特征 |
4.2 影响因素 |
4.2.1 经济因素的影响 |
4.2.2 社会因素的影响 |
4.3 休闲方式的社会阶层差异化研究 |
4.3.1 国内学者对休闲方式社会阶层差异化的研究 |
4.3.2 若干城市社会阶层休闲生活方式比较 |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休闲空间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5.1 西安市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 |
5.1.1 西安市休闲空间的基础 |
5.1.2 西安市城市休闲的物质空间 |
5.1.3 西安市休闲空间的细分及划分依据 |
5.2 西安城市休闲的行为空间 |
5.2.1 西安市居民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5.2.2 西安市民休闲行为的空间表现 |
5.3 西安市城市休闲行为与休闲空间耦合分析 |
5.3.1 休闲物质空间的布局特征与问题 |
5.3.2 西安市民休闲行为空间所呈现的特征与规律 |
5.4 西安市各阶层休闲活动空间特征分析 |
5.4.1 各职业阶层的主要休闲活动 |
5.4.2 各职业阶层的休闲活动场所分析 |
5.4.3 各职业阶层的休闲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
5.5 城市休闲行为与休闲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5.5.1 闲暇时间与休闲空间 |
5.5.2 家庭收入与休闲空间 |
5.5.3 年龄与休闲空间 |
5.5.4 社区区位与休闲空间 |
5.5.5 休闲意识与休闲空间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国20世纪80-90年代“武术气功热”中传媒角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地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2 文献综述—对"武术气功热"和传媒表现的概述 |
2.1 第一阶段:“武术气功热”初期和传媒的表现、影响(1997一1986) |
2.2 第二阶段:“武术气功热”中期和传媒的表现、影响(1987一1993) |
2.3 第三阶段:“武术气功热”后期和传媒的表现、影响(1994一1999) |
2.4 小结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个案分析法 |
3.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3.1 武术气功热 |
3.3.2 模式 |
3.3.3 角色 |
3.3.4 传媒 |
3.3.5 传媒角色与模式的关系 |
3.4 理论依据 |
3.5 研究路径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武术气功热"初期传媒的角色 |
4.1.1 说服者角色 |
4.1.2 沉默者角色 |
4.1.3 小结 |
4.2 "武术气功热"中期传媒的角色 |
4.2.1 满足者角色 |
4.2.2 威信者角色和名片效应 |
4.2.3 守门人角色 |
4.2.4 编码译码者角色 |
4.2.5 被依赖者角色 |
4.2.6 平衡者角色 |
4.2.7 小结 |
4.3 "武术气功热"后期传媒的角色 |
4.3.1 认知者角色 |
4.3.2 失语的角色 |
4.3.3 反馈者角色 |
4.3.4 比较媒介体系下的传媒角色 |
4.3.5 晕轮效应下的角色 |
4.3.6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西方大众传播学模式同样适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社会 |
5.2 "武术气功热"产生与传媒盲目跟风的原因 |
5.3 对传统武术气功的正确认识和传媒对其报道的正确方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 ——媒介文化对现代休闲方式负面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技术路线 |
四、创新之处 |
五、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 何为休闲 |
一、休闲的语义源考 |
二、休闲的定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三、休闲的层级、功能与价值 |
四、休闲的本质特性 |
第二章 休闲异化及其三个现代表现 |
一、休闲异化的内涵 |
二、休闲异化的现代表现之一:休闲的娱乐化 |
三、休闲异化的现代表现之二:休闲的消费化 |
四、休闲异化的现代表现之三:休闲的标准化 |
第三章 媒介文化与休闲的娱乐化 |
一、媒介文化的兴起与文化重构 |
二、媒介文化的界定 |
三、媒介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强效规制 |
四、媒介文化的娱乐化促成了休闲的娱乐化 |
第四章 媒介文化与休闲的消费化 |
一、消费主义·消费社会·消费文化 |
二、媒介文化的消费主义偏向及其兜售路径 |
三、媒介文化的消费化推动了休闲的消费化 |
第五章 媒介文化与休闲的标准化 |
一、标准化——文化工业—大典型特征 |
二、媒介文化·文化工业·大众文化 |
三、媒介文化的标准化表征 |
四、媒介文化的标准化强化了休闲的标准化 |
结论 |
第六章 媒介素养与理想休闲建构 |
一、“媒介素养”的提出及含义 |
二、中西传统休闲观之优秀遗产 |
三、如何建构理想休闲 |
结语 |
尾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一、社会转型内涵及本文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中国近代商人群体研究状况的概略 |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新兴商人群体研究文献的检视 |
第二章 个案选择及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个案的选择及其简要描述 |
第二节 研究空间和价值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分析框架及相关概念厘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论述结构 |
第三章 商人群体生成的起始路径与地方经济结构变迁 |
第一节 义乌经济的地理历史及其文化特质 |
一、义乌经济的地理历史素描 |
二、独特的文化传统及其精神气质积淀 |
第二节 经济转型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和提升 |
一、经济转型与传统小农经济的市场化蜕变机缘 |
二、农民的韧武器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 |
第三节 商人群体的形成及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商人群体的形成 |
二、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治理转型(一):政府视角 |
第一节 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行逻辑 |
一、压力型体制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空间 |
二、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有条件正当性及其行为逻辑的主要变量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制约与主动建构: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张弛之道” |
一、义乌地方政府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 |
二、义乌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张弛之道”:基本经验阐释 |
第三节 治理型政府的雏形显现 |
一、治理型政府的滥觞及其一般要素构成 |
二、义乌地方政府的行政逻辑嬗变:在试错中逐渐趋向“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治理转型(二):地方民主视角 |
第一节 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与商人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
一、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
二、商人群体的一般特质及我国商人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
一、政治参与动机的类型化分析 |
二、政治参与实现路径的多元化 |
第三节 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程度及其绩效评析 |
一、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 |
二、商人群体政治参与对地方民主发展的绩效厘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秩序重构 |
第一节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权力结构再造 |
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概况 |
二、义乌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再造 |
第二节 城市化与地方文化精神的嬗变 |
一、区域城市化的脉动 |
二、城市化推进下区域文化精神的嬗变 |
第三节 民间力量成长与地方社会转型 |
一、民间草根力量的生长:基层社会共同体的浮现 |
二、正式制度力量的回应:社会治理生态的柔韧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和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第一节 结语:基本经验 |
第二节 进一步的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对象简况表 |
附录二:义乌民营企业家(商人)访谈及问卷调查(纲要) |
附录三: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四、世纪末的焦点访谈──访于光远先生(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D]. 于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2]结构与运作:“1040”传销模式滋长的组织逻辑 ——以N市Q地区为例[D]. 周健. 南京大学, 2015(01)
- [3]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研究[D]. 朱永杰. 湖南大学, 2014(03)
- [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5]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 ——兼析中国科学报的发展策略[D]. 陈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6]于光运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高云. 山东大学, 2012(02)
- [7]基于社会阶层分化下的内陆大城市休闲空间分异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王菲菲.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1(12)
- [8]中国20世纪80-90年代“武术气功热”中传媒角色的研究[D]. 张卓. 北京体育大学, 2011(10)
- [9]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 ——媒介文化对现代休闲方式负面影响研究[D]. 赵瑞华. 暨南大学, 2011(10)
- [10]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D]. 董明. 上海大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