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罗慧[1](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唐如玉[2](2020)在《中国不同稻作区和不同年代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种质资源遗传背景和遗传多样性的鉴定是开展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的前提,开展我国不同稻作区、不同省份、不同年代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亲缘关系的研究,将对水稻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和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探究中国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近几十年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36个SSR标记,对4860份来自中国6个稻作区和国外引进的水稻资源(其中育成品种1610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群体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4860份水稻资源中共检测到2011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19~141个,平均55.861个,平均每位点的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多样性指数、观测杂合率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66、0.855、0.111和0.840。2、水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布特征表现为西南稻作区的籼稻和粳稻、华南稻作区籼稻选育品种(品系)及华北稻作区粳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西北稻作区粳稻选育品种(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余稻作区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云南省的水稻资源较其他省份具有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近几十年的变化趋势为20世纪80年代前育成的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较低,而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育成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显着提高,到21世纪10年代水稻遗传多样性有所下降。随着年代的发展,各年代育成品种特有等位总体趋于增加。4、群体结构及主成分分析显示,水稻资源有明显的籼粳分化,籼稻遗传背景多样化,而粳稻族系组成较纯合、遗传背景较单一。南、北方粳稻遗传背景相差较大、分化明显,南方粳稻的遗传背景更丰富,而北方粳稻遗传组成较单一。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籼稻基因交流较频繁、遗传组成较复杂,而粳稻的遗传结构、遗传背景则相对单一。5、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稻作区内和年代内,群体内变异百分高低比与群体大小呈正相关(P<0.05)。6、遗传分化分析显示,不同稻作区籼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遗传分化较低,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品系)的分化不明显;而不同稻作区粳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大、遗传分化较高,同一省份粳稻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品系)差异较明显,不同省份粳稻地方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也较大。籼稻群中,南方(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各稻作区及引进籼稻的遗传分化值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而华北稻作区籼稻与南方各稻作区及国外引进籼稻的亲缘关系则较远。粳稻群中,北方(华北、西北、东北)各稻作区粳稻的亲缘关系较近,从日本引进的粳稻与东北稻作区粳稻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南方各稻作区间、南方各稻作区与北方各稻作区和引进粳稻间的亲缘关系均较远。聚类分析显示,广西的籼稻地方品种、贵州的籼稻地方品种、河南的籼稻选育品种(品系)以及上海、新疆的粳稻地方品种遗传背景较独特,单独聚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水稻的亲缘关系与资源类型和地理位置均相关。7、新育成品种与古老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不同年代育成的籼稻群和粳稻群均表现为20世纪80年代前育成的品种与20世纪80年代后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其中20世纪80年代前育成的品种和21世纪10年代育成的品种的遗传分化最大。籼稻群中,2000年前育成的品种不同年代间差异不显着,2000年后育成的品种不同年代间差异显着;粳稻群中,除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育成品种的遗传分化不显着外,其余每两个年代间的差异均显着。
杨宇尘[3](2019)在《不同生态区粳稻的花时对茉莉酸甲酯调控的响应及敏感性差异》文中提出籼稻和粳稻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籼粳亚种间杂交可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因此,众多育种工作者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视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籼稻花时早,粳稻花时晚,籼粳亚种间花时不遇严重影响异交结实,导致亚种间杂交稻制种产量难以提高。前人研究表明茉莉酸甲酯(MeJA)对籼粳稻开花均有显着的促进效果,可使花时提前。为使籼粳亲本间花时相遇,MeJA只能施用于粳型亲本上,而粳稻类型多种多样,来自不同生态区的粳稻材料对MeJA调控的响应和敏感性是否有差异?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本试验以来自不同生态区的35份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MeJA调控不同生态区粳稻花时性状的效果及其对株型、产量、米质等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利用MeJA调控杂交亲本的花时,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的制种产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MeJA对不同生态区的粳稻花时性状均有显着的促进效应。与对照相比,处理后第一天,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粳稻开花时间均显着提前,且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粳稻始花时、盛花时、终花时均显着提前,始-盛持续时间、始-终持续时间均显着缩短,效应大小与浓度呈正相关。与对照相比,盛-终持续时间也显着缩短,但效应大小与浓度呈负相关。2.不同生态区粳稻品种对MeJA调控的敏感性不同,其中辽宁稻区粳稻品种的花时性状对MeJA的调控最为敏感,黑龙江稻区第三积温带的粳稻品种花时性状对MeJA的调控最为迟钝。这可能与辽宁稻区开展籼粳稻杂交育种较早,育成品种中含籼性成分多,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地处寒地,粳性成分多有利于提高抗寒性有关。3.喷施MeJA对不同生态区的粳稻株型性状有显着影响。株高、颈穗弯曲度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各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着;剑叶长、倒二叶长随MeJA浓度的升高而增加。4.喷施MeJA可显着降低粳稻产量,且浓度越大,降低程度越明显。MeJA对产量结构中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没有显着影响,但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显着,尤其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均随MeJA浓度的升高极显着下降,可以推断,喷施MeJA后,结实率与千粒重的显着下降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5.喷施MeJA可显着降低粳稻品质。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精米率、整精米率均显着下降,且浓度越大,降低程度越明显。喷施MeJA对垩白粒率、垩白度影响未达显着水平。蛋白质含量随MeJA喷施浓度升高而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随MeJA浓度升高而下降。6.MeJA在籼粳杂交稻上的应用,应坚持培育“籼不粳恢”的原则,这样可以将MeJA应用于仅提供花粉的粳型恢复系上,减少对籼型不育系上杂交种产量和米质的不利影响;在保证花时相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MeJA浓度,以节约成本,减少杂交亲本产量、米质上的损失。
部丽群[4](2018)在《新疆和其他地区外引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深度发掘和利用优异基因并应用于亲本的选择,对水稻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2个农艺性状结合60对SSR引物,对358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和其他地区、国家(以下简称其他地区)外引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分析不同来源种质资源的分化程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58份水稻种质资源的16个数量性状中,不同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幅在6.82%-32.22%之间,最小的是谷粒宽,变异系数为6.82%,最大的是二次枝梗数,变异系数为32.22%。新疆种质资源质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1,数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5;其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质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0,数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02。说明新疆水稻种质资源的质量性状更丰富,而其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的数量性状差异更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分别将新疆水稻种质资源和其他地区种质资源的16个数量性状转换为5个主成分,提供的信息量分别占总信息量的84.66%(新疆)和84.60%(其他地区)。2、利用UPGMA法对表型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可将全部资源划分为5类,第1类群包含201份材料,其中新疆材料65份,为多粒的品种;第2类群包含5份材料,为高杆、大穗,但结实率较低的品种:第3类群有32份材料,都为着粒密度较稀,穗粒数较少的品种:第4类群包含118份材料,其中新疆材料占36份,本类群的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少于全部材料平均值但高于第三类群平均值;第5类群只包含2个品种,与其他资源相比分化程度较深,有很大遗传差异。3、采用60对SSR引物对35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63个等位基因,变异范围在2-9之间,平均每个标记4.38个,其中RM1306最多,第10条染色体上检测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最多,为5.60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变幅为1.02-4.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8,RM1182最少,RM23823最多。Shannon指数变幅在0.40-1.69之间,平均为0.81,RM333的Shannon指数最高,为1.65,RM23823和RM1306也高于1.5。表明RM23823、RM333和RM1306能很好的反映参试品种间的差异性,适合遗传多样性研究。4、利用SSR分子检测的数据对全部材料进行了群体结构分析,能明确划分类别的材料共336份,可分为3个类群。第一个类群包含74份材料,占全体材料的20.67%,其中新疆材料14份,占新疆总资源的13.21%。第二个类群共包含90份材料,占全体材料的25.14%,其中新疆材料30份,占新疆材料的28.57%。第三个类群共包含165份材料,占全体材料的46.09%,其中新疆材料55份,占新疆材料的52.38%。不能明确划分类别的有22份,占全体材料的6.15%,其中新疆材料6份,占新疆材料的5.71%。5、新疆水稻种质资源和其他地区之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在育种工作中可挖掘不同地区资源的有利基因,增加遗传多样性。
谢辉[5](2017)在《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文中认为全球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大环境下,要满足不断增加的世界人口对稻米的需求,只有提高单产。过去4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杂交水稻是提高单产的成功的技术。中国每年种植约1700万公顷杂交水稻,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杂交籼稻种植面积已占籼稻种植总面积的60%左右。杂交粳稻种植面积仅占粳稻种植总面积840万公顷的5%左右。杂交粳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限制杂交粳稻发展速度最主要的因子是竞争优势不够强。提高杂交粳稻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改良恢复系的配合力。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利用粳稻9个BT型雄性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90个F1组合,调查6个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值,分析19个亲本6个产量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结合19个亲本115对SSR引物扩增的DNA分子标记数据,筛选19个亲本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产量相关性状优异配合力的SSR标记基因型。二是利用上述第1项和实验室前期研究筛选出的产量相关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通过杂交、回交和SSR分子标记辅助多代选择技术,对江苏省审定组合86优8号的父本恢复系宁恢8号的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穗数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实际改良和效果评价。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一、通过在江苏南京和盱眙两点调查粳稻9个BT型雄性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NC 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的90个F1组合的6个产量性状表型值,分析19个亲本6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根据6个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总排序和亲本利用价值的评价标准,结果在两个环境下都表现较优的不育系是BT-武羌A,在两个环境下都表现较优的恢复系是C418。二、对10个恢复系和9个不育系亲本的总DNA,用115对SSR引物扩增显示,78对引物在19个亲本之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用这78个SSR标记位点的亲本基因型数据和F1植株各性状表型数据,检测与亲本6个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位点。与亲本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位点,南京环境下分别检测到8、12、11、6、6和3个,盱眙环境下分别检测到12、20、8、15、10和8个。两个环境都检测到的关联位点数分别为4、10、5、3、5和2。在两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29个标记位点中,有3个各自与3个产量性状亲本配合力共相关,分别是第2染色体上的RM406与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共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RM406-145/160优势方向分别为正、负、正;第3染色体上的RM16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配合力共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RM16-180/190优势方向分别为负、正、负;第6染色体上的RM340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RM340-110/160优势方向分别为负、正、正。另3个标记位点各自与2个产量性状亲本配合力共相关,分别是第2染色体上的RM208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RM208-180/185优势方向均为负;第3染色体上的RM570与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共相关,优势方向均为正;第7染色体上的RM8263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优势方向均为正。其余标记位点只与1个产量性状配合力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显示正向优势的,南京环境占76%(35个/46个);盱眙环境占55%(40个/73个)。三、通过杂交、回交、自交和测交,获得了 RM570位点为280bp纯合条带的宁恢8号遗传背景的新恢复系7个。7个新恢复系中863A/8001-13-16和863A/8001-23-22这2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显着高于对照863A/宁恢8号的,分别高出对照24.9%和16.0%。通过杂交、回交、自交和测交,获得了 RM208位点为180bp纯合条带的宁恢8号遗传背景的新恢复系4个,其中8010-4-10、8010-4-14和8012-2-9与不育系863A配组,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比对照宁恢8号的增加了 23.1%、16.7%和38.5%。上述配合力改良是利用一个位点改良一个性状配合力的实践。本文检测到6个标记基因型与2个及以上性状的配合力同时相关。那些与改良目标一致的多性状配合力相关位点可用于亲本多个性状配合力的同时改良。两个地点重复检测到的与同一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基因型,对F1性状值的效应是同向的,增量率是相近的。这一结果显示了改良效果的地点通用性。863A/8001-13-16和863A/8010-4-10是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穗数增加最多且株高生育期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的两个组合,有望在生产上应用。
东丽,李志彬,张平良,蔡卓,曲丽君,王芳,华泽田[6](2016)在《我国杂交粳稻育种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对当前杂交粳稻研究现状及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当前杂交粳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技术策略,以促进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
浦汉春,周振玲,徐大勇[7](2015)在《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与问题》文中提出在简要回顾三系杂交粳稻的起源、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粳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及粳稻恢复系选育和配组经过,分析三系杂交粳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三系杂交粳稻育种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东丽[8](2011)在《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科研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粳稻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当前,中国水稻种植面积3000万hm2,其中籼稻2200万hm2,粳稻800万hm2。籼稻中近80%是杂交稻,而杂交粳稻仅占粳稻面积的5%。杂交粳稻同杂交籼稻一样具有突出的生长优势、产量优势及抗性优势。实践证明,要想更进一步提高粳稻的产量水平,必须在常规育种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杂种优势,进一步提高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水平势在必行。杂交粳稻科研包括杂交粳稻育种、制繁种及栽培三个核心内容,尽管中国杂交粳稻科研水平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在世界上还是空白,如果能对杂交粳稻育种、制繁种及栽培技术全面系统地开展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运行机制,对提高杂交粳稻科研效率及中国口粮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分析X公司相关杂交粳稻试验数据资料,开展行业调查访谈,对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识别出杂交粳稻科研过程中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节点。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通过全面分析国内外杂交粳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梳理出了杂交粳稻科研效率不高、科研过程缺乏管理标准及科研质量管理缺乏系统性等杂交粳稻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分析了杂交粳稻科研管理特点,建立了杂交粳稻3个科研质量管理模块,即杂交粳稻育种、制繁种及栽培科研质量管理;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建立了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基于决策体系、计划体系、运行体系、考评体系和改进体系的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运行机制;设计了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分析了杂交粳稻科研人才的素质要求和激励机制。3.在杂交粳稻育种科研质量管理研究中,分析了杂交粳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有关原则和技术,制定出杂交粳稻三系不育系、两系不育系、三系保持系、三系恢复系、两系恢复系的选育技术标准及技术管理措施,总结了杂交粳稻组合选配的目标、配组原则及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粳稻育种程序,提炼出杂交粳稻选育的关键技术及其标准,设计了杂交粳稻育种科研质量管理实施与控制的运行机制。4.在杂交粳稻制繁种科研质量管理研究中,根据杂交粳稻制繁种目标,确定了杂交粳稻制繁种的关键技术与标准,包括基地环境、亲本种子、花期预测与调节、防杂保纯、田间鉴定等杂交粳稻制种影响因子,从培育壮秧、大田管理、花期预测及调节等方面制定了杂交粳稻制繁种关键技术与标准,设计了杂交粳稻制繁种科研质量管理实施与控制的运行机制。5.在杂交粳稻栽培科研质量管理研究中,根据杂交粳稻栽培目标,分析了杂交粳稻栽培的关键技术,制定出种子处理、播种插秧、秧田管理、秧苗移栽、本田管理、收获与储藏、产量与品质验收等杂交粳稻栽培各阶段的技术标准,设计了杂交粳稻栽培科研质量管理实施与控制的运行机制。6.最后,将本文设计的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X公司,对其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和评价,通过数据分析表明,X公司实施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后,在杂交粳稻新品种数量、制繁种产量与纯度、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提高和改进。
马洪文,王坚,史延丽,刘炜[9](2008)在《宁夏杂交粳稻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6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6个粳型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制36个组合,分析亲本及F1代植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亲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优势有正有负,其中单株产量的平均优势最大,穗数的竞争优势最大,每穗总粒数的相对优势最大。不育系中216A、552A、中作59A、16A亲本的穗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较大,恢复系中FR796、98FR2亲本的穗数、单株产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较大。此外,216A×2002FR24、552A×98FR2、中作59A×2002FR24、16A×2002FR11组合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大。
汤述翥,张宏根,梁国华,严长杰,刘巧泉,顾铭洪[10](2008)在《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杂交粳稻的种植面积仅占粳稻总种植面积的3%。由于籼、粳亚种在感光性和适应性方面存在差异,BT型粳稻不育系与野败型籼稻不育系在不育性的稳定性和开花习性方面存在差异,以及常规粳稻育种发展迅速等原因,与杂交籼稻相比,杂交粳稻发展缓慢。为了促进杂交粳稻的发展,需要加大对杂交粳稻育种的经费资助和人力投入,加强对恢复系品质与产量的改良,加强多种不育细胞质源的利用研究,加强对不育系开花习性的改良,加强杂交粳稻亲本种子的保纯繁殖及加强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
二、宁夏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1.2 数据变化特征 |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
5.1.3 本章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
5.2.2 基本模型设定 |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中国不同稻作区和不同年代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水稻种质资源概况 |
1.2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
1.3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
1.3.1 形态学标记 |
1.3.2 细胞学标记 |
1.3.3 生化标记 |
1.3.4 分子标记 |
1.4 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1.5 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5.1 不同地区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5.2 不同年代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DNA提取与SSR引物筛选 |
2.3.2 PCR扩增与毛细管电泳 |
2.3.3 主要试剂、仪器及耗材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来源不同年代水稻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1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
3.1.2 中国不同稻作区水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3 中国不同省份水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4 不同年代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
3.2 不同稻作区不同类型水稻遗传结构分析 |
3.2.1 基于数学模型的群体结构划分 |
3.2.2 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群体结构 |
3.3 不同来源不同年代水稻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 |
3.3.1 中国不同稻作区水稻资源的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 |
3.3.2 中国不同省份不同类型水稻的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 |
3.3.3 不同年代水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 |
4 讨论 |
4.1 中国不同稻作区不同类型水稻遗传多样性差异 |
4.2 不同年代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差异及遗传分化 |
4.3 不同来源不同类型水稻资源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不同生态区粳稻的花时对茉莉酸甲酯调控的响应及敏感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稻花时的定义 |
1.1.2 花时性状的调查方法 |
1.2 水稻花时性状的研究进展 |
1.2.1 花时性状的影响因素 |
1.2.1.1 自身遗传背景差异 |
1.2.1.2 外界环境因素 |
1.2.2 花时性状的调控方法 |
1.2.3 花时性状的遗传基础 |
1.3 MeJA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 |
1.3.1 MeJA的发现历史 |
1.3.2 MeJA的生理作用 |
1.3.3 MeJA调控花时性状的效果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调查指标与测量方法 |
2.3.1 花时性状 |
2.3.2 株型性状 |
2.3.3 产量性状和穗部性状 |
2.3.4 稻米品质性状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态区粳稻抽穗开花期及田间天气记载 |
3.2 MeJA对不同生态区粳稻花时性状的调控效果 |
3.2.1 不同生态区粳稻间花时性状对MeJA的响应 |
3.2.2 同一生态区内各粳稻品种花时性状的差异 |
3.2.3 各粳稻品种在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花时性状的调节效果 |
3.2.4 各粳稻间花时对MeJA调控响应的敏感性差异 |
3.3 MeJA对粳稻株型性状的影响 |
3.4 MeJA对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5 MeJA对粳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3.6 MeJA对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应用MeJA调控粳稻花时的利与弊 |
4.2.2 MeJA在水稻杂交制种上的应用前景 |
4.2.3 本试验的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4)新疆和其他地区外引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 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1.3 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1.4 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4.1 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 |
1.4.2 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 |
1.4.3 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 |
1.4.4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 |
1.5 新疆和其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1.5.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2 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
1.5.3 基因型遗传多样性 |
第二章 新疆和其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新疆和其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不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2.2.2 新疆和其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不同数置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2.2.3 新疆和其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 |
2.2.4 新疆和其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新疆和其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基因型遗传多样性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生化试剂及其配制 |
3.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
3.1.4 水稻基因组DNA提取和SSR引物筛选 |
3.1.5 PCk扩増及电泳过程 |
3.1.6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新疆水稻种质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其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4 聚类结果的分析 |
3.2.5 群体结构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杂种优势理论研究进展 |
1.1 植物杂种优势的发现及其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
1.2 植物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
2 国内外粳稻生产和育种概况 |
2.1 世界水稻生产和粳稻分布概况 |
2.2 中国水稻生产和粳稻发展概况 |
2.3 杂交粳稻在粳稻生产中的地位 |
2.3.1 杂交粳稻的特征特性 |
2.3.2 杂交粳稻的优势水平 |
2.3.3 杂交粳稻的生态类型及地理分布 |
2.4 杂交粳稻育种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
2.4.1 国外杂交粳稻育种现状 |
2.4.2 中国杂交粳稻育种现状 |
2.4.3 杂交粳稻育种成就 |
2.4.4 中国杂交粳稻育种和生产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
2.5 杂交粳稻发展对策 |
2.5.1 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提高优势水平 |
2.5.2 采用两系法,充分利用粳稻的优良资源 |
2.5.3 筛选“籼不粳恢”型亲本材料,解决杂种优势和制种产量和纯度问题 |
2.5.4 采取“双亲双优”策略,改良稻米品质 |
2.5.5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创新种质资源 |
3 水稻性状配合力研究进展 |
3.1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其两者的关系 |
3.2 水稻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
3.3 水稻配合力与亲本性状的关系 |
3.4 水稻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关系 |
3.5 水稻配合力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3.6 经典方法配合力研究成果应用的局限性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江淮稻区杂交粳稻骨干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的SSR标记位点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组合配制和田间种植及性状调查 |
1.3 DNA提取和PCR扩增及扩增产物电泳 |
1.3.1 DNA提取(SDS法) |
1.3.2 PCR扩增 |
1.3.3 电泳和银染 |
1.3.4 读胶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个环境下90个F1组合6个产量性状表现 |
2.2 10个恢复系和9个不育系6个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解析 |
2.3 两个环境下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标记位点 |
2.3.1 南京环境下检测到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
2.3.2 盱眙环境下鉴定出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
2.3.3 两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
3 讨论 |
第三章 利用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信息改良宁恢8号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实践与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田间种植和杂交、回交、自交、测交 |
1.3 用于辅助选择的SSR分子标记及单株基因型鉴定和选择 |
1.4 粳稻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改良效果的评价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粳稻恢复系宁恢8号单株产量配合力的改良 |
2.1.1 宁恢8号/宁恢157//宁恢8号BC1F1分离群体中用于继续回交的单株的SSR分子标记基因型 |
2.1.2 宁恢8号/宁恢157//宁恢8号2个BC2F1株系各单株SSR标记基因型 |
2.1.3 宁恢8号/宁恢8号//宁恢8号3个BC2F2株系入选单株背景回复率及组合配制 |
2.1.4 9个改良恢复系单株产量的配合力 |
2.2 粳稻恢复系宁恢8号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的改良 |
2.2.1 宁恢8号/武育粳3号R//宁恢8号BC_1F_1分离群体中用于继续回交的单株的SSR分子标记基因型 |
2.2.2 宁恢8号/武育粳3号R//宁恢8号2个BC_2F_1株系各单株SSR标记基因型 |
2.2.3 4个改良恢复系的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 |
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主要结论 |
1.1 不同亲本在不同环境下配合力表现不同,多环境下表现配合力好的亲本正是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亲本 |
1.2 对于同一性状,两个环境下均检测到的杂种优势位点,其优势方向相同且优势值相近 |
1.3 与2个及以上性状的配合力共相关的同一标记基因型,优势方向相同的,可同时改良多个性状配合力;优势方向不同的,应当使用只与1个性状配合力相关的标记 |
1.4 运用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信息改良亲本产量性状和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
2 全文主要创新点 |
2.1 鉴定出一批配合力高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可用于江淮稻区杂交粳稻新组合选配 |
2.2 鉴定出一批与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基因型 |
2.3 获得了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得到改良的粳稻新恢复系5个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与撰写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我国杂交粳稻育种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粳稻育种历史回顾 |
2 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主要进展 |
2.1 杂交粳稻研究团队情况 |
2.2 杂交粳稻主要育种成果和进展 |
2.2.1 高异交特性不育系培育 |
2.2.2 优势群与配组模式研究,育成强优势杂交种 |
2.2.3 杂交粳稻制繁种取得新突破 |
3 杂交粳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3.1 开展杂交粳稻优势利用相关材料与基因挖掘,解决杂交粳稻资源及亲本材料单一的问题 |
3.2继续加强籼粳亚种间优势利用及杂交粳稻配组模式研究,解决杂交粳稻优势问题 |
3.3 加强红莲型细胞质利用,解决杂交粳稻不育系育性稳定问题 |
3.4 多途径利用水稻杂种优势,解决杂交粳稻用种量问题 |
(7)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的历史回顾 |
1. 1 三系杂交粳稻不育系选育的历史 |
1. 2 三系杂交粳稻恢复系及组合的育种历史 |
2 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原因 |
2. 1 生态适应性窄 |
2. 2 杂种优势不明显 |
2. 3 繁种难、制种产量与纯度低 |
3 小结 |
(8)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科研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框架与内容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粳稻生产概况 |
2.1.1 中国粳稻生产概况 |
2.1.2 世界粳稻生产概况 |
2.2 杂交粳稻在粳稻生产中的地位 |
2.2.1 杂交粳稻的特征特性 |
2.2.2 杂交粳稻的优势水平 |
2.2.3 杂交粳稻的地位 |
2.3 国内外杂交粳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1 国外杂交粳稻现状 |
2.3.2 中国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成就 |
2.3.3 中国杂交粳稻制繁种研究现状及成就 |
2.3.4 中国杂交粳稻栽培研究现状及成就 |
2.3.5 中国杂交粳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
2.5 科研质量管理的研究及应用 |
2.6 杂交粳稻科研管理存在问题 |
2.7 实施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必要性 |
2.8 小结 |
第三章 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设计 |
3.1 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特点分析 |
3.2 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框架设计 |
3.2.1 理论基础 |
3.2.2 体系框架的建立 |
3.3 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模块设计 |
3.3.1 育种科研质量管理 |
3.3.2 制繁种科研质量管理 |
3.3.3 栽培科研质量管理 |
3.4 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运行机制设计 |
3.5 组织机构设计与科研人才管理 |
3.5.1 组织机构设计 |
3.5.2 科研人才管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杂交粳稻育种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4.1 组合A/R的选育过程 |
4.2 育种目标制定 |
4.2.1 育种目标的影响因子 |
4.2.2 育种目标决策的原则 |
4.2.3 育种目标 |
4.3 杂交粳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 |
4.3.1 种质资源收集 |
4.3.2 种质资源保存 |
4.3.3 种质资源管理和评价 |
4.4 选育技术的确定与控制 |
4.4.1 三系不育系选育技术控制 |
4.4.2 两系不育系选育技术控制 |
4.4.3 三系保持系选育技术控制 |
4.4.4 恢复系选育技术控制 |
4.4.5 组合选配技术控制 |
4.4.6 关键技术与标准 |
4.5 实施与控制 |
4.5.1 实施与控制 |
4.5.2 运行机制 |
4.6 小结 |
第五章 杂交粳稻制繁种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5.1 目标设定 |
5.1.1 设定依据 |
5.1.2 设定途径 |
5.1.3 制繁种目标 |
5.2 关键技术确定与标准 |
5.2.1 影响因子确定与条件考察 |
5.2.2 关键技术与标准 |
5.3 实施与控制 |
5.4 运行机制 |
5.5 小结 |
第六章 杂交粳稻栽培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6.1 目标设定 |
6.1.1 设定依据 |
6.1.2 设定途径 |
6.1.3 栽培技术目标 |
6.2 关键技术确定与标准 |
6.2.1 影响因子确定与条件考察 |
6.2.2 关键技术与标准 |
6.3 实施与控制 |
6.4 运行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实践应用 |
7.1 基本情况 |
7.2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
7.2.1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
7.2.2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
7.2.3 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查 |
7.2.4 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及验证 |
7.3 实施效果 |
7.4 启示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9)宁夏杂交粳稻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各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组合农艺性状的表现 |
2.2 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 |
2.3 配合力分析 |
2.3.1 农艺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2.3.2 亲本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 |
2.3.3 组合特殊配合力的相对效应 |
3 讨论 |
(10)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粳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2 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原因 |
2.1 与籼亚种比, 粳亚种感光性较强, 单一杂交粳稻组合推广面积受到限制 |
2.2 与常规粳稻比, 杂交粳稻育种的投入相对薄弱, 在产量和品质上竞争优势不够强 |
2.3 与野败型籼稻不育系比 |
2.3.1 花粉败育迟, 不育性不如WA型籼稻不育系稳定 |
2.3.2 可恢性好, 易于迁入恢复基因, 形成同质恢 |
2.3.3 开花习性和异交习性不如籼稻不育系, 制种产量低 |
3 促进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的对策 |
3.1 加大投入, 协作攻关, 培育适合不同生态区的杂交粳稻组合 |
3.2 加强对恢复系品质与产量的改良 |
3.3 加强多种不育细胞质源的利用研究, 解决 |
3.4 加强对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的改良 |
3.5 加强杂交粳稻亲本种子的保纯繁殖 |
3.6 加强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杂交粳稻的育种效率 |
4 结 语 |
四、宁夏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中国不同稻作区和不同年代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D]. 唐如玉.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3]不同生态区粳稻的花时对茉莉酸甲酯调控的响应及敏感性差异[D]. 杨宇尘.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4]新疆和其他地区外引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部丽群. 宁夏大学, 2018(01)
- [5]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D]. 谢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6]我国杂交粳稻育种进展与展望[J]. 东丽,李志彬,张平良,蔡卓,曲丽君,王芳,华泽田. 中国稻米, 2016(05)
- [7]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与问题[J]. 浦汉春,周振玲,徐大勇.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1)
- [8]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科研质量管理研究[D]. 东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11(06)
- [9]宁夏杂交粳稻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J]. 马洪文,王坚,史延丽,刘炜. 宁夏农林科技, 2008(02)
- [10]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 汤述翥,张宏根,梁国华,严长杰,刘巧泉,顾铭洪. 杂交水稻,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