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托高校优势 创办特色期刊(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环,于淼[1](2021)在《2013—2020年高校学报更名调查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高校学报的整体现状,并调研2013—2020年高校学报的更名情况,以期为高校学报更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依托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从宏观角度统计分析高校学报的更名情况,利用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具体分析高校学报更名事项,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类比法分析高校学报更名后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措施。【结果】高校学报更名时有发生,且高校学报更名比例略高于学术期刊总体的更名比例。根据更名原因将高校学报更名分为被动更名和主动更名,其中因主管、主办单位等变更引起的学报"被动更名"占更名学报总量的59.1%,学报为转型升级、谋求发展对刊名、业务范围等的"主动更名"占40.9%,是学报特色化、精品化发展的一种策略。从主办单位及出版语种、出版周期、学科分布、地域分布、更名频次等角度分析学报的主动更名情况。从主动更名学报的四大阵营来看:主办单位的整体学术水平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平;双月刊所占比例最大;更名学报主要集中在社科、医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较少;更名学报的地域分布不均衡;频繁更名不利于期刊的稳定发展,且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结论】更名不是期刊的唯一出路,且更名不应该是学报的结束,而应该是期刊新的开始。
张彤,唐慧,丁佐奇,黄崇亚,陈汐敏,刘志强,张铁明[2](2021)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全国191所高校科研人员问卷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双一流"建设和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分析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现状,揭示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方法】从科研人员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全国191所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研人员在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度、认知和诉求3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学者未能深度参与高校科技期刊工作,亦未在学科方向上引领期刊发展,且不了解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总体情况;认为高校科技期刊的根本问题是整体学科布局缺乏顶层设计,行政办刊模式制约其发展,在学术监督、评价评估和文化构建方面的作用不明显;认为高校科技期刊整体学科布局应与"双一流"建设学科布局大体一致;希望高校科技期刊能通过创办重点学科方向的中、英文新刊,实现学者办刊等举措来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结论】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应采取以下策略: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实施学科前瞻布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定学科创新自信;围绕行业核心技术,助力社会经济建设;推进办刊模式改革,培育优秀学科文化。
谌彦彦[3](2020)在《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1926-1952)》文中研究表明陈垣不仅是一代史学宗师、国学家,更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和高等教育管理者,从事高校管理工作长达45年之久,拥有丰富的高校管理经验,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任职最长的大学校长。然而,目前有关陈垣的研究成果较多涉及历史学科领域,研究内容侧重于论述其史学家身份,对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阙如,且目前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南渡北归”西南联大的风采,对战时孤独坚守北平的北京辅仁大学有所忽视。因此,以1926至1952年为时间节点,集中探究陈垣担任北京辅仁大学校长期间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对陈垣研究的视野,加深对民国教育家的认识,并能强化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历史底蕴和理论基础,使之更好地指导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本研究以陈垣来往书信集、学生口述史、论文集以及当时与之相关的文件为主要切入口,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集中呈现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历史价值和基本特征。首先,在扼要介绍陈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受教育、从教以及担任教育管理者三方面展开,梳理陈垣整个的教育人生,并对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形成的渊源进行追溯。其次,基于大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陈垣管理的具体实际,从办学宗旨观、教师管理观、学生管理观以及校园管理观四方面,阐释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内核。总体上,陈垣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提出“中西贯通,兼容并包”和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办学宗旨观。第二,以“真才实学”作为教师聘用标准,凝聚师资力量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及提升教师待遇并尊重老教师、扶植青年教师的教师管理观。第三,倡导男女同校,注重实践和通才教育,实行“严进严出”招生和育人机制的学生管理观。第四,通过筹建新校舍,完备教学硬件,创建特色期刊,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等加强校园物质和文化建设的校园管理观。最后,透过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提炼其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价值,并提出对当下的有益思考。陈垣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不仅始终坚持维护“中国传统学术本位”,秉承“从严要求”管理原则,注重各教育要素间的有机配合,注重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一方面在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引领下,北京辅仁大学为近代中国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提高了近代我国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促进了近代我国教育管理体系的创新,另一方面陈垣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对推动近代我国天主教高等教育本土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选取陈垣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展开研究,可以为高校校长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以及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提供有益思考。
杨欣妍[4](2019)在《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科技、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因素在国际交往中不断冲突、融合。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作为科研成果的载体,科技期刊及其相关产品“走出去”是我国参与新全球化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和路径。本文首先在综述分析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互联网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不同于传统科技期刊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科技期刊产品”的概念,认为科技期刊产品是科技出版产业的核心,而科技出版产业的发展为产品优化提供了需求和支撑。其次从科技期刊产品和产业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现状从现阶段成果、产业相关要素和产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存在产品定位不明确、产品开发能力低、产品组合不够丰富、未能打造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不足。再次,结合国内国外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分析归纳了典型国际化科技期刊的产品特点及其所采取的产品策略和保障措施,同时对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提出相应的措施。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应强化产品意识,加强科技期刊产品开发,在产品定位上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国际化科技期刊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其定位;(2)产品组合包括内容的组合和形态的组合,在产品组合上需大力开发数字化产品、建设平台及数据库;(3)在产品开发上除了选题的多角度,还应提供除期刊本身外的多样化服务,并通过系列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品牌;(4)加强科技期刊产业人才队伍、市场运行、数字出版等建设,保障科技期刊产品策略的实现。在本文中,笔者力求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吸取优秀个案的成功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全方位探讨我国科技期刊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产品策略。
刘芳[5](2019)在《少儿期刊特色构建研究 ——以《小聪仔》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期刊种类繁多,但少儿期刊所占比例少,伴随着日益增长的少儿出生率,少儿期刊消费市场大,但出版发行数量小,与高昂的少儿玩具相比,期刊价格定位低,但办刊所需成本高。少儿期刊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同质出版,缺乏特色;品种结构不合理,教辅期刊占大头;期刊依赖性强,发行渠道单一。为改变少儿期刊的发展现状,特色构建是少儿期刊的必然选择,特色是少儿期刊的生命。《小聪仔》自2001年创刊以来,坚持特色办刊,以特色取胜,通过《小聪仔》的编辑特色及市场经营特色等办刊实践经验,为少儿期刊发展路径提供选择。一是要细分市场,精准定位;二是要特色内容,求新求异;三是要塑造品牌,注重延伸。
戚立[6](2018)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巨型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建筑学领域先锋理论的一个分支。同时,它也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晚期前卫运动的一个分支——巨型结构运动的产物。巨型结构理论能够被概述为:建筑呈现出尺度可延伸、巨型化、结构框架分级化等特征,并且不同层级的结构,其使用寿命各不相同。首先,笔者试图在现阶段国内外既已成型的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史的视角入手,追溯巨型结构的源起。随后,笔者将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通过考察巨型结构理论在不同阶段所应对的主要议题,以此来审视巨型结构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湮没。同时,在巨型结构并不算长的历史传统中,如果以既有的巨型结构概念和标准去审视运动开始之前的一些现代建筑案例,则可以建立起这些案例与巨型结构之间的发展关系。但是,与其说这种努力能为巨型结构锁定其萌生的根源,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发现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成熟、以及巨型结构运动启动的历史信号。相对于现代主义早期的那些案例而言,自19世纪以来的那些由钢铁和玻璃构筑的博览建筑,以及距今更为久远的中世纪的桥梁、乃至北美原住民的居住文明遗址,它们更适合被视作为巨型结构的起源。通过扩大历史考察的视野范围,笔者尝试为巨型结构寻找出一条可能的萌发和逐渐成型的线索,并以此来论证巨型结构之于现代建筑的意义与内在关联。此外,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选取了当地的三个在巨型结构运动中为数不多得以建成、并且被保存至今的建筑实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具体的方法对其进行考察。此外,笔者力图摆脱在一个相对狭义的语境中对具体案例是不是巨型结构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身份判断行为的限制,转而将注意力聚焦于历史沿革及与设计相关的议题。通过梳理巨型结构运动及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三座建筑在当下所处的截然不同的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在当代建筑学和城市化进程语境中去审视其意义,在当代的社会文本背景下完成对巨型结构认知的更新。作为处在现代主义晚期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过渡性插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巨型结构理论在建筑史学和理论的研究中则被牢牢地贴上了“激进”、“荒谬”的标签,但其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启发,在后来的时间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知。本文总结了巨型结构理论的概念、归纳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类型、考察了巨型结构理论的先例和源起、还原了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另外,本文通过剖析三个典型的巨型结构建成案例的成败,挖掘其具有借鉴价值的品质,试图在现代主义历史语境中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初衷,呈现巨型结构在当代城市语境下对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笔者提出了―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作为对现有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类型体系的修正,并基于当代视角对巨型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更新;2,笔者归纳出了一条关于自古代至现代主义时期以来巨型结构的先例和形成的脉络,为现阶段国内在―起源‖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空白提供了一份研究样本;3,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笔者首次较完整地完成了中文语境中关于整个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的梳理。4,笔者通过考察和解析巨型结构的三个现存案例,完成了当代语境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更新。
崔良晓[7](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姬建敏[8](2017)在《新时期我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特征刍议——以1977—1987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因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急剧变革、观念交锋与冲突颇为激烈的新时期,高校社科学术期刊作为思想与学术的展播台、社会与改革的感应器,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从政治向学术回归,注重学术、学术为本特色明显;二是立足时代,关注现实,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等研究突出;三是从展现高校科研、学科建设到挖掘地域文化、历史积淀,追求个性、彰显特色风格鲜明。
雷鑫洪[9](2017)在《方法论演进视野下的中国法律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法律实证研究文章为主要样本,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统计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的法律实证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呈稳步提升态势,预计未来数年也将处于上升发展的趋势。尚在成长中的法律实证研究,面临理论储备不足、科际整合有限、获取资料困难等问题。法律实证研究应以思考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为己任,形成科学的方法论,通过多学科合作研究,建立具有本土属性的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的法学研究从书斋走向实践,从行动中获取知识。
佟倩[10](2017)在《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愈来愈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也在稳步实施,大量的外文学术期刊应运而生。但是与其他非英语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陆英文期刊的发展起步较晚,速度较慢。尤其是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更是落后于很多非英语国家。因此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大力发展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使之与中国不断提升的科技、文化水平相适应,同时也对中国的科技、文化发展起到强有力地促进作用,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文章将通过文献计量法、个案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对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历史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对象为版权归属于中国大陆单位的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其次,运用文献计量法,对61种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数字化水平、办刊主体和学术影响力这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排序分区。再次,运用个案分析法,对其中4种被SSCI/A&HCI收录期刊的载文情况、学术影响力和网络传播情况这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运用比较研究法,将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与同学科领域的中文期刊进行对比,并将3种被SSCI收录期刊与外国同学科领域被SSCI收录的期刊进行对比。第五,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进展、特点与不足,并提出了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今后的发展对策。最后,结合前文的分析结果加以概括和总结,并明确了文章的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通过研究,文章发现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存在着数量较少、出版地区和学科分布不平衡、办刊资源分散、出版周期较长、编辑团队的国际化水平较低、数字化水平较低的缺陷。提出了中国政府要大力扶持此类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填补空白学科并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学期刊、创办二三级学科期刊和特色期刊的对策,还提出主办方和出版方要大力提高编辑团队的素养和国际化水平、着力缩短出版周期并大力搭建独立的数字化平台的建议。同时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不仅要走出去更要主动引进来,要主动与外国专家学者合作,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发展水平。
二、依托高校优势 创办特色期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托高校优势 创办特色期刊(论文提纲范文)
(1)2013—2020年高校学报更名调查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1 研究方法 |
1.2 数据来源 |
2 高校学报更名情况调查与分析 |
2.1 高校学报核刊与普刊更名分析 |
2.2 高校学报“被动更名”与“主动更名”分类分析 |
2.3 主动更名学报的现状 |
(1) 主办单位及出版语种。 |
(2) 出版周期。 |
(3) 学科分布。 |
(4) 地域分布。 |
(5) 更名频次。 |
3 主动更名启示与建议 |
4 结语 |
作者贡献声明: |
(2)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全国191所高校科研人员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2.1 问卷样本背景统计 |
2.2 参与高校科技期刊工作的现状 |
2.2.1 高校科技期刊编委参与期刊工作情况 |
2.2.2 为科技期刊撰稿及审稿情况 |
2.2.3 将代表作发表在高校科技期刊的意愿分析 |
2.3 对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认知情况分析 |
2.3.1 对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情况的认知 |
2.3.2 对高校科技期刊多维度服务学科建设的认知 |
2.3.3 对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优劣势的判断 |
2.4 对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诉求分析 |
2.4.1 高校科技期刊学科整体布局方面的诉求 |
2.4.2 服务学科建设的期刊改革措施建议 |
2.4.3 服务学科建设的传播形式与渠道选择 |
2.4.4 学科建设背景下的期刊服务诉求 |
3 结论与建议 |
3.1 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实施学科前瞻布局 |
3.2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定学科创新自信 |
3.3 围绕行业核心技术,助力社会经济建设 |
3.4 推进办刊模式改革,培育优秀学科文化 |
(3)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1926-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有待进一步凝练 |
2.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具有时代价值 |
3.基于增强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历史底蕴的考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说 |
1.管理与高等教育管理 |
2.管理思想与高等教育管理思想 |
(四)文献综述 |
1.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2.相关研究总结与反思 |
(五)研究方法 |
1.历史分析法 |
2.文献研究法 |
(六)研究框架 |
(七)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重、难点 |
2.创新点 |
一、陈垣的生平及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之渊源 |
(一)基本简介 |
(二)教育人生 |
1.受教育阶段 |
2.从教阶段 |
3.担任教育管理者阶段 |
(三)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溯源 |
1.社会时局的影响 |
2.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 |
3.近代学人的启迪 |
二、寓于实践: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陈垣的办学宗旨观 |
1.中西贯通,兼容并包 |
2.科研与教学并重 |
(二)陈垣的教师管理观 |
1.教师选聘:崇德尚贤 |
2.教师任用:合力共筑 |
3.教师保障:尊老培新、升职加薪 |
(三)陈垣的学生管理观 |
1.学生招收:重平等、重质量 |
2.学生培养:从严要求、通专结合、全面发展 |
(四)陈垣的校园管理观 |
1.校园物质管理:贯彻落实硬件资源配置 |
2.校园文化管理:强化软件人文育人功能 |
三、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历史价值 |
(一)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
1.以维护“中国传统学术本位”为主线 |
2.以“严格要求”为管理原则 |
3.注重各教育要素间的有机配合 |
4.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二)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历史价值 |
1.提升了近代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 |
2.促进了近代我国高校管理体系的创新 |
3.推动了天主教高等教育的本土化 |
四、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
(一)厘清学术界限,坚守学者风骨 |
(二)立足校情,科学规划高校发展方略 |
(三)敢于创新,勇于打破固有模式 |
(四)严格学生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
(五)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优化育人结构 |
(六)完备学校硬件,增强文化软件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探讨 |
2.1 概念界定 |
2.2 研究综述 |
2.3 相关理论 |
3 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概况 |
3.2 我国科技期刊产业相关要素“走出去”的现状 |
3.3 我国科技期刊面向国际市场的服务现状 |
3.4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存在的产品及策略问题 |
4 国内外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案例分析及启示 |
4.1 国外科技期刊“走出去”典型案例 |
4.2 国内科技期刊“走出去”典型案例 |
4.3 借鉴及启示 |
5 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SWOT分析 |
5.1 优势 |
5.2 劣势 |
5.3 机遇 |
5.4 威胁 |
5.5 SWOT分析小结 |
6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优化策略 |
6.1 明确科技期刊产品“国际化”定位 |
6.2 丰富科技期刊产品组合 |
6.3 科技期刊产品开发多元化 |
6.4 加强科技期刊产业要素的保障措施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少儿期刊特色构建研究 ——以《小聪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少儿期刊 |
第一节 少儿期刊的定义及分类 |
一、少儿期刊的定义 |
二、少儿期刊分类 |
第二节 少儿期刊的特点 |
一、内容丰富,重在启发 |
二、话题新颖,重在互动 |
三、培养习惯,寓教于乐 |
第三节 少儿期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少儿期刊现状 |
二、少儿期刊存在问题 |
第二章 特色构建是少儿期刊的必然选择 |
第一节 特色是少儿期刊的生命 |
一、少儿期刊的生存环境 |
二、特色构建是少儿期刊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少儿期刊特色的内涵和外部表现 |
一、少儿期刊特色内涵 |
二、少儿期刊特色的表现 |
第三章《小聪仔》特色构建的具体实践 |
第一节 《小聪仔》简介 |
第二节 《小聪仔》的编辑特色 |
一、精准定位 |
二、精心编辑 |
三、精美装帧 |
四、绿色印刷 |
五、打造精品 |
第三节 《小聪仔》的市场经营特色 |
一、实施科学宣传推广战略 |
二、借助网络数字化传播 |
三、策划特色活动提升知名度 |
四、利用海外市场扩大影响力 |
第四章 少儿期刊特色发展路径 |
第一节 细分市场,精准定位 |
一、多角度划分市场,找准读者定位 |
二、深入了解读者,用心服务读者 |
第二节 特色内容,求新求异 |
一、精心打造特色栏目 |
二、不断创新 |
第三节 塑造品牌,注重延伸 |
一、树品牌意识,建品牌期刊 |
二、注重品牌延伸,搞好品牌推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源起 |
0.1.1 历史语境 |
0.1.2 "巨大性"与"巨型形式" |
0.1.3 当代城市的建筑集群现象 |
0.1.4 当代学术研究焦点 |
0.2 研究定位 |
0.2.1 研究内容 |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3 研究方法和工具 |
0.2.4 研究面临的难点 |
0.3 研究现状综述 |
0.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不只是大:巨型结构的认知 |
1.1 巨型结构的概念 |
1.1.1 什么不是巨型结构 |
1.1.2 什么是巨型结构 |
1.1.3 有关巨型结构字面意义及其中文翻译的刍议 |
1.2 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四个类型 |
1.2.1 基础设施的巨型结构 |
1.2.2 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 |
1.2.3 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 |
1.2.4 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 |
1.3 小结 |
第二章 历史的递进:巨型结构的源起 |
2.1 古代聚落与设施 |
2.1.1 古代聚落及其延伸性 |
2.1.2 古代案例的基础设施特征 |
2.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城市与建筑的变化 |
2.2.1 城市建筑的创新与被赋予的社会使命 |
2.2.2 城市改造的精密性与整体基础设施化的构想 |
2.3 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
2.3.1 铁和预应力技术的介入 |
2.3.2 尺度的进一步解放:模数化的钢铁建造技术 |
2.4 新的建筑类型与现代意义的城市改造 |
2.4.1 巴黎的拱廊街、百货商场与现代性 |
2.4.2 城市的新秩序: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网络 |
2.4.3 城市设施终端的聚合 |
2.4.4 交通运输需求造成的城市压力 |
2.5 大都市的新精神之声与乡愁的背离 |
2.5.1 乌托邦的憧憬和质疑 |
2.5.2 未来主义的呐喊 |
2.5.3 现代主义的突围 |
2.6 小结 |
第三章 从困境中的爆发到轰鸣中的戛然而止:巨型结构运动的进程 |
3.1 现代建筑的活跃:巨型结构运动的序曲 |
3.1.1 从勒-迪克的穹顶到多米诺体系:支撑与填充 |
3.1.2 现代城市实验性方案的启发 |
3.1.3 现代意义的巨型结构雏形 |
3.1.4 基于人际关联的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
3.2 基于传承的反叛:巨型结构运动的启动 |
3.2.1 个体、群体和整体:一种建筑观念的演变 |
3.2.2 功能集合与机动性议题的探索 |
3.2.3 巨型结构理论实践的里程碑 |
3.2.4 新粗野主义的修正 |
3.2.5 巨型结构运动初期对交通议题的思考 |
3.3 动态视角下的现代主义传承:十次小组及其理论 |
3.3.1 十次小组的成立与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解散 |
3.3.2 十次小组对巨型结构运动的意义 |
3.4 批判性的拯救:从建筑电讯派的成立看巨型结构运动的推进 |
3.4.1 建筑电讯派团体概况与时代背景 |
3.4.2 建筑电讯派在巨型结构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
3.4.3 运动初期立场表达与交流平台的搭建 |
3.5 民族内核与外来观念的融合:新陈代谢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
3.5.1 巨型结构运动在日本发生的历史背景 |
3.5.2 新陈代谢派及新陈代谢小组的成立 |
3.5.3 战后日本进步建筑师对日本传统的寻觅和思考 |
3.5.4 新陈代谢派在巨型结构运动初期的活动 |
3.6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的活动与议题 |
3.6.1 基于消耗和消费的建筑观 |
3.6.2 基于灵活性与机动性议题的研究 |
3.6.3 城市及建筑的结构层级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受阻 |
3.6.4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对游戏性和日常性的关注 |
3.6.5 概念与技术层面并进的巨型结构理论发展 |
3.6.6 "城市-领域"视角下的巨型结构运动 |
3.6.7 作为通用术语的"Megastructure"的诞生 |
3.7 昙花一现:巨型结构运动短暂的高潮与落幕 |
3.7.1 插件城市演进小史 |
3.7.2 乌托邦的赋能与退场:巨型结构运动的衰落 |
3.7.3 巨型结构运动晚期的激进学术活动 |
3.7.4 巨型结构基础设施化议题下的城市与建筑 |
3.7.5 巨型结构运动最后的机遇与妥协 |
3.7.6 一种文明及其承受的不满: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落幕 |
3.8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建筑的失物招领:巨型结构现存个案解析 |
4.1 坎伯诺尔德新城规划及城镇中心 |
4.1.1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的规划背景 |
4.1.2 两极化的社会评价 |
4.1.3 解决问题或成为问题:交通的悖论 |
4.1.4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带来的经验与意义 |
4.2 公园山社区 |
4.2.1 公园山社区及其建设背景的概述 |
4.2.2 社会住房设计、法规及政府行为等历史条件 |
4.2.3 公园山社区的建设历程 |
4.2.4 街道生活的立体再现:"空中街巷"的实践 |
4.2.5 公园山的衰落与对它的反思 |
4.3 巴比肯社区 |
4.3.1 巴比肯社区的社会背景和热身运动:金巷社区与政策法规的调整 |
4.3.2 伦敦郡议会与伦敦市法团博弈下的"整体性"思考 |
4.3.3 密度、文脉和品质:重新定位的巴比肯重建 |
4.3.4 多元化的职能整合:巴比肯社区方案的更迭 |
4.3.5 1959年版巴比肯社区方案及项目的落成 |
4.3.6 文化的渗透:巴比肯艺术中心 |
4.3.7 基于实用主义的技术表现力 |
4.4 基于案例分析的巨型结构理论认知更新 |
4.4.1 工艺方法与差异性关联的建立 |
4.4.2 审慎的职业克制与自我批判 |
4.4.3 基于复杂性的神秘和趣味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结论 |
5.1.1 巨型结构的总体定位 |
5.1.2 还原历史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批判性评价 |
5.1.3 巨型结构的祛魅与去污名化 |
5.2 当代城市语境下巨型结构理论的启示 |
5.2.1 精确系统与适应性 |
5.2.2 多元价值与技术的整合 |
5.2.3 对外部介入因素的利用与警惕 |
5.3 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总结、学术增长点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
5.3.1 对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的总结 |
5.3.2 对本文学术增长点的预期 |
5.3.3 对本文后续研究的展望 |
附录A:参考文献 |
附录B:图片来源 |
附录C:笔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7)“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
三、维护传统中医 |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
一、成医历程 |
二、职业生活 |
三、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
一、崇尚医籍经典 |
二、注重临床实践 |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
一、上海中医学会 |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
四、上海国医公会 |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
附录 |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时期我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特征刍议——以1977—1987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配合政治到回归学术 |
(一) 办刊宗旨:注重学术 |
(二) 文章内容:学术为本 |
(三) 文章占比:学术第一 |
二、从关注思想到关注改革 |
(一) 关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 |
(二) 关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 |
三、从展现高校特色到展现文化特色 |
(一) 以高校科研力量、学科优势为特色 |
(二) 以高校地理环境、历史积淀为特色 |
结语 |
(9)方法论演进视野下的中国法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律实证研究的概况:可视化计量分析 |
(一) 法律实证研究的时间序列分析 |
(二) 法律实证研究的学科分布情况 |
(三) 法律实证研究的学术群体变化 |
(四) 法律实证研究的主题及热点分析 |
(五) 法律实证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
(六) 对法律实证研究报告的补充分析 |
二、法律实证研究的发展:困境与机遇并存 |
(一) 对“实证研究”的误读与理论建构的不足 |
(二) 学术训练的缺乏与跨学科融合的缺失 |
(三) 学术生态的不透明与评价机制的功利化 |
(四) 探寻“中国问题”:乡愁式自恋抑或自主性诉求 |
三、法律实证研究的走向:研究范式的转型 |
(一) 构建法律实证研究的方法体系 |
(二) 倡导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模式 |
(三) 建立多元化互补的科研机制 |
(四) 推动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10)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产生与概况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计量法 |
1.3.2 个案分析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的基本概念 |
2.1.1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
2.1.2 数字化平台 |
2.1.3 同行评议 |
2.1.4 合作度和合作率 |
2.1.5 JCR引证指标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文献增长定律 |
2.2.2 布拉德福定律 |
2.2.3 引文分析理论 |
3 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宏观考察 |
3.1 基本情况分析 |
3.1.1 数量 |
3.1.2 出版地区 |
3.1.3 创刊年份 |
3.1.4 学科分布 |
3.1.5 出版周期 |
3.2 数字化水平 |
3.2.1 数字化平台 |
3.2.2 流程保障 |
3.3 办刊主体 |
3.3.1 主办方 |
3.3.2 出版方 |
3.3.3 编辑团队 |
3.4 学术影响力 |
3.4.1 影响因子 |
3.4.2 载文量 |
3.4.3 篇均论文下载频次 |
3.4.4 总被引次数 |
3.4.5 收录情况 |
3.5 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分级 |
4 被SSCI/AHCI收录的4种期刊的个案分析 |
4.1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的个案分析 |
4.2 China&World Economy的个案分析 |
4.3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个案分析 |
4.4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的个案分析 |
4.5 对被SSCI收录的3种期刊的对照分析 |
5 大陆英文版与中文版及与英文期刊比较研究 |
5.1 同学科英文期刊与中文期刊的比较分析 |
5.1.1 学科分布不平衡 |
5.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
5.1.3 出版周期较长 |
5.1.4 创刊年份较晚 |
5.1.5 主办方以高校为主 |
5.2 被SSCI收录的3种期刊与外国同学科的英文期刊的比较分析 |
5.2.1 中国大陆被SSI收录期刊数量较少 |
5.2.2 出版地区主要为发达国家 |
5.2.3 出版周期较中国大陆期刊短 |
5.2.4 出版方以国外出版集团为主 |
5.2.5 2015年JCR引证指标的比较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
6.1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进展 |
6.1.1 期刊数量大幅增加 |
6.1.2 学科分布更加广泛 |
6.1.3 期刊整体的影响力提高 |
6.1.4 集团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有所发展 |
6.1.5 个别期刊的影响力有所提高 |
6.2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特点 |
6.2.1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6.2.2 新刊增加较快 |
6.2.3 经济学期刊最多 |
6.2.4 出版周期以季刊为主 |
6.2.5 数字化水平不一 |
6.2.6 合作办刊较多 |
6.2.7 编委与编辑国际化水平不等 |
6.2.8 期刊稿源国际化程度不一 |
6.3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不足 |
6.3.1 期刊数量规模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办刊资源分散 |
6.3.2 学科分布不均衡,仍存在空白学科 |
6.3.3 出版周期较长,不利于学术传播 |
6.3.4 编辑团队国际化程度不高,学术影响力不高 |
6.3.5 数字化水平较低,过度依赖外国出版集团 |
7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 |
7.1 中国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
7.2 大力创办经济学期刊、二三级学科期刊和特色期刊 |
7.3 缩短出版周期,提高编辑团队素养 |
7.4 大力搭建独立数字化平台 |
7.5 依托高校办刊的同时组建中国自己的出版集团 |
7.6 走出去同时要引进来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依托高校优势 创办特色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 [1]2013—2020年高校学报更名调查及分析[J]. 赵金环,于淼.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12)
- [2]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全国191所高校科研人员问卷调查[J]. 张彤,唐慧,丁佐奇,黄崇亚,陈汐敏,刘志强,张铁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3)
- [3]陈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1926-1952)[D]. 谌彦彦.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D]. 杨欣妍.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少儿期刊特色构建研究 ——以《小聪仔》为例[D]. 刘芳.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6]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D]. 戚立. 东南大学, 2018(03)
- [7]“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8]新时期我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特征刍议——以1977—1987年为例[J]. 姬建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9]方法论演进视野下的中国法律实证研究[J]. 雷鑫洪. 法学研究, 2017(04)
- [10]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D]. 佟倩. 南京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