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高洁[1](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张梦迪[2](2020)在《成员感知度视角的大学国际联盟组织效用及影响要素研究 ——以阿斯图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在教育界,各种类型的大学国际联盟日益增多,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大学的交流,促进文化沟通和相互理解,从而增强教学和学术能力,并有利于构建成员校的国际共识和通用标准。但是,众多的大学联盟和大学国际联盟的作用是否得到切实发挥,哪些要素影响联盟作用的发挥,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研究。本研究首先在文献基础上界定了大学国际联盟和组织效用的内涵,在平衡计分卡和目标管理法的基础上针对大学国际化办学标准,设计了大学国际联盟的组织效用评价指标;继而引入和借鉴跨国企业联盟运作的影响因素,初步构建了大学国际联盟的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并设计了组织效用及影响要素的问卷;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为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阿斯图内部流程、运作效益、用户评价和未来能力四个维度的效用情况,探讨了关系属性、管理控制、位置中心度、组织关系管理的结构状况、联结强度五个影响要素对组织效用的作用路径,对大学国际联盟组织效用评价体系进行了验证。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部分,采用案例研究和访谈的方式。定量部分,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SPSS和AMOS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检验,最终使本文提出的组织效用体系和影响要素的作用发挥机制得到验证。论文创新之处,首先将效用产出论和效用行为论等现代管理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国际大学联盟组织效用指标及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其次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为案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验证;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大学国际联盟组织的发展建议。
戴燕[3](2020)在《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二十四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栗战书强调,地方立法作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制度规范,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我国的地方立法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顺应我国已经带来的新时代对立法提出的新要求、呼应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紧跟党中央新部署,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地方立法工作的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在1979年7月1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当中明确赋予了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在这之后,各种地方立法在我国蓬勃发展,地方立法总体量已经远在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数量之上。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修改《立法法》,对地方立法的格局作出了改变,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扩大了享有立法权的地方立法主体范围,据大数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15年3月到2017年12月底,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数量为595件,呈现出急剧上升的态势。(1)如此体量和急速增长的地方立法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追求立法数量,填补立法空白领域的面子工程,超过了对解决地方实际问题的关注;大量的重复国家立法,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还有大量僵尸法规规章,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沉睡。因此,我国急需一种立法评估手段或者评估方法,解决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地方立法的成本效益评估作为一种相对综合全面的评估工具,主要通过法经济学的方法评价法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用比较立法成本和效益的方法,确定是否应当立法或者是否采取某种制度(2)。美国是建立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最早的国家,其制度设计、操作经验都相对丰富和完备。从1974年福特总统制定并发布的《通货膨胀影响声明》,到1993年克林顿签署12866号行政命令《联邦规制经济分析》,再到2011年奥巴马颁布的13563号行政命令《改善规章和规制审查》,美国已经形成了由行政立法、总统行政命令和政府部门文件等组成的系统的行政立法和政府规制的成本效益评估制度。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其它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英国、德国和日本等。成本效益评估具有属性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在立法中去评估成本效益实质上不论是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当中,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决策性程序,任何决策者在作出立法这样的重大决定前,都会运用多种评估手段来进行一个较为客观的利弊权衡或者是成本和收益利益评估,从程序的角度看整个美国行政立法制度体系,成本效益评估是被作为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行为中必须遵守的正当程序;其次,成本效益评估在法理上被认为是一种实体性标准,因为在成本效益评估中要求行政机关的规制必须是效益能证明成本是正当的,换言之就是作出行政规制所形成的成本与得到的效益应当成合理的比例,效益必须要明显大于规制成本,同时成本效益评估要求为得到效益所作出的规制手段造成的负担最小化。第三,成本效益评估作为一种科学化、严谨化的规制影响分析方法,其能够为立法和行政决策者提供一套以数学为基础的评估计算方法,进而能非常准确的评估出将要实施的规制耗费的成本和获取的效益,使决策者能够作出既能提升经济效率和又符合经济理性的决策;所以,成本效益评估这种方法不仅是一项必要的决策性正当程序,也是一种实体性正当标准,还是一种科学的规制影响分析工具。成本效益评估因其有着许多特有的制度化积极功能,使得近年来其地位不断提高的趋势,而且在美国行政法上得到广泛运用。我国学者高秦伟认为:成本效益评估之所以会越来越盛,一方面是经济分析法学思潮在规制与行政法领域充分应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在于它适应了规制缓和的需求。随着经济学方法在法学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化和多样化,对于立法过程中的成本效益评估不仅能有效解决资源配置和收益之间的矛盾,还能够预防行政机关滥规制与不规制,有效的优化行政规制的质量。除此而外,成本效益评估的正确运用,还能有效提升行政合法性,让“民主赤字”危机所遭受的争议有所缓和。成本效益评估从诞生之日起,质疑和批判一直相伴相随。集中起来有几种声音,包括成本效益评估只能反映客观上现有的财富、资源和投入的水平、必然存在着一个大的弊端就是无涉价值和难以考虑到道德因素,无视社会价值重视个人价值,依靠市场价值比较了不可比较的和定价了不可定价的,忽视不可量化的价值,忽视了代际公平。折现率、基准线和计算方法欠缺科学方法造成成本效益的差距巨大等等。这些质疑和批评推动了成本效益评估自身的完善,在实务领域已经不断的创新和尝试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弥补成本效益评估方法所呈现出来的不足。传统法哲学认为法律的价值在于公平和正义。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法律会对经济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法律的效益问题就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目标,而且发展为当代法律的所追求价值之一。(1)在经济分析法学中曾经有学者提出过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即真正的正义、公正、自由和公共的善只能通过成本效益评估才能判断,以及确定它们在现实当中的存在状态和程度,才能在更进一步的程度上去实现它们”。(1)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成本效益评估方法在更高层次上能够实现对法的公平正义的追求目标。随着地方立法对地方经济发展规制的更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再进一步加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经济利益需要更加公平分配和有序的协调。成本效益评估方法正是基于对立法成本和立法收益对比产生的净现值的正负,体现出立法效益的大小,从而不断增进立法收益,降低立法的成本,实现立法效益最大化。美国学者理查德·波斯纳有过一个着名的论述:“传统的法律保障人们公平分享蛋糕;当代的法律不仅要保证公平分享蛋糕,更要让人们努力把蛋糕做大。”(2)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研究和探索以及最后的确立都非常符合当代法律发展的任务和目的,对于我国地方在立法程序中能够科学配置和调动各种地方立法资源,突出地方立法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和科学上保障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实现和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最早规定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纲要》中指出,我国各地方要探索和建立对政府行政立法项目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特别指出尤其对经济立法项目要适用成本效益评估方法,对其立法的过程成本和实施后的执法成本和社会成本进行分析,追求立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后,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实施《关于开展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实施意见》率先尝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我国的立法评估的理论和实务风起云涌,立法后评估已经被我国2015年修订的《立法法》加以固定,《立法法》中第6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组织对有关法律或者法律中有关规定进行立法后评估。”法学界和实务界的人士开始更多的认识到立法中成本效益评估的重要性,成本效益评估是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是重要方法和制度。成本效益评估是评估标准中难度最大,但也是提高目前中国立法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任何一种制度的引入都不是全盘的照搬,必须结合所在地的国情做适度的调整,特别是在我国法律经济学尚不是很发达的情形下,构建我国的成本效益评估制度更需要精准发力,分步实施。构建我国的成本效益评估制度,比较好的模式选择是培育参与主体,建立独立的审查主体,由相对专业和独立的审查主体,制定出台我国的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指引性文件,在实施阶段强化对成本和效益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政府信息收集和公开,为成本和效益的货币化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对于暂时不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补充。成本效益评估作为一种程序、或者说是方法和标准,运用到我国地方立法中,将使得我国政府所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地方行政立法等政府行为更加科学化、客观化、理性化,但是就目前而言,这种程序和标准的建立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
吴钊阳[4](2020)在《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形态和技术创新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创新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为了降低交易风险和节省经营成本,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结成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来应对环境变化和竞争,以跨组织边界多智能体协作为特征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创新模式。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网络环境中的外部知识,增强研发过程的可控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创新绩效。然而,尽管协同创新网络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获得创新成果,但现实情境中协同创新最后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管理理论和传统资源基础理论等无法有效解释企业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持续成长,用资源禀赋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片面,这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管理智慧。企业是不断成长的,意味着企业资源也在不断变化,而随着创新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也会随之调整,因此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静态资源的认识,要结合自身成长过程适时调整相应措施来优化协同创新中的内外部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这已然成为当前管理者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的探究中挖掘出研究问题,概述其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形成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协同创新、资源基础和企业成长等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理论分析,结合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两个典型案例的探索性研究,提出协同创新网络在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中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以及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假设,具体围绕:(1)协同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企业成长过程中,协同创新的影响趋势如何变化?(3)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中是否呈现差异化且是否有规律可循?这三个问题来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针对研究设计和理论模型,本文规范确定研究变量、编制量表,并进行企业访谈和调研问卷发放,最终通过预调研和正式调研共计形成499份问卷。采用SPSS等软件对各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信度分析等。在数据经过可靠性检验后,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直接效应、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以及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协同创新网络的本质是汲取资源的有效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企业”协同创新、“企业-政府”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网络本质上是通过其蕴含的不同资源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资源配置是协同创新网络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法进行数据建模发现,协同创新网络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资源配置起到了显着的中介作用。其中,资源配置在“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资源配置在“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资源配置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生命周期在协同创新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生命周期在三种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同时,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由于自身资源的不同,协同创新网络的三种类型分别在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4)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关系。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自身的资源会不断积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了开展持续性创新活动,对协同创新伙伴的选择会不断变化,导致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随之演化。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网络通过资源配置又能显着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加速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存在着良性循环关系。本文系统分析、实证研究了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阐明了协同创新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对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解析了协同创新网络的资源本质,引入资源配置为中介变量探究了协同创新不同类型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灵活配置和协调利用创新网络中各个主体间的关系、资源、技能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性;(2)探究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协同创新网络作用机制的调节效应,丰富了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的研究思路,完善和补充了协同创新的管理研究体系;(3)探究了协同创新网络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作用程度的差异,深化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协同创新网络的影响机理。同时,企业从初创到逐渐成长,自身的资源在不断变化,因此企业战略目标也会随之变化,这一观点拓宽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企业创新的研究必须要结合企业的成长,因为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而非静态不变的;(4)探究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论延伸了已有协同创新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纵深度,证明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的关系,为企业科学地管理协同创新网络提供了新的管理思维和实践指导。
刘晓玉[5](2020)在《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方法学研究 ——以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医医案研究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对传承医家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实践、拓展临床思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对常用的中医医案研究方法进行方法学比较分析,并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研究思路。对案例推理模式下的中医医案研究进行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体系构建,并开展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在案例推理方法的基本框架下,构建适用于中医医案的研究体系;另一方面是在研究体系构建完成后,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医案为实例,验证案例推理方法用于中医医案研究的可行性。1.研究目的1.1 面向中医医案辅助临床决策的研究需求,构建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研究体系,为中医医案研究提示新的思路;1.2 完成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构建中医药治疗糖尿肾病的相似医案检索模型,实现相似医案检索结果输出,辅助中医药治疗糖尿肾病的临床决策。2.研究方法案例推理方法是人工智能领域较为成熟的一个分支,被广泛用于领域知识丰富但难以总结出明确规则的诸多研究领域。本研究立足中医医案研究,以案例推理方法为基本框架构建中医医案研究的方法学体系,并在案例推理的医案表征环节,采用本体的方法进行医案知识表示方法的模型构建,在相似医案检索环节,运用随机森林法进行医案重要症状特征的筛选、最近邻法进行相似医案检索,构建相似医案检索模型。3.研究结果3.1 经过比较研究和分析,选出了案例推理各个环节的不同方法,组合构建成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研究方法学体系;3.2 基于案例推理方法进行中医药治疗糖尿肾病医案研究,构建了医案的知识表示模型和相似医案检索模型;3.3 从文献中筛选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医案和医家临证经验相关文献320篇,进行诊疗信息提取和数据预处理后,得到一个有292条数据、60个症状属性、3个证型分类的糖尿病肾病诊疗经验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得到的数据集进行机器学习并计算症状对证型判别的重要程度,选出了水肿、耳鸣、畏寒肢冷、舌苔厚/腻、纳差、口干咽燥、发热、倦怠乏力等对糖尿病肾病的证型判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的35个症状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最近邻法,将随机森林方法挑选出的35个症状特征降维到包含20个主成分的综合指标,并根据欧氏距离公式对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相似度计算,完成相似案例检索模型的构建。经十折交叉验证,模型能对数据进行正确分类的准确率为74%。3.4基于相似医案检索模型,输入测试医案的症状数据,经相似度计算可输出数据集中与测试医案症状数据最相似的3条医案数据子集,并按照相似度从高到低进行相似度排序。将测试医案与输出的相似医案进行症状和证型、治法、选方用药的对比分析,发现由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的复杂性,类似的症状表现会因医家临证经验的差异而被划分为不同的证型,但即使不同医家对类似症状表现的辨证分型情况存在分歧,在治疗思路和具体的选方用药上也存在相似之处和互参价值。4.研究结论基于案例推理开展中医医案研究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相似医案检索的模式可以保存较为完整的医案信息,检索结果可直接回归到原有医案的诊疗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医案研究结论可以通过带来类似医案诊疗思路和诊疗方案的结果直接支持临床决策,展示整体的医案信息给予临床思路提示,并借助医案的不断存储和实时反馈,形成医案研究的动态发展状态。研究思路从患者当下病情的症状表现出发,分析提取重要的症状特征,寻找既往医案中发生的类似情况及其治疗方案,相比基于依靠分型治疗的临床诊疗路径,能更直接有效的支持临床决策。本研究也提出案例推理方法下中医医案研究体系的构建方法,可为其它疾病的中医医案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的借鉴,从方法学角度为中医案例类资料的处理提示新的思路。
张静[6](2020)在《骑士学院组织演化过程及机理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内部组织作为组织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能的实现与持续提升日益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内部组织管理效能的持续提升一方面是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集成,另一方面也是推动其自身持续化成长和发展的关键着力点。随着从动态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企业内部组织已经成为当前组织研究和管理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学者们不再重点关注内部组织的形态应该“是什么”,此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更多等同于内部组织结构的研究(如王萍,2015等),而是愈发开始注重研究内部组织“为什么是此形态”和“怎么样发展成此形态”(如罗仲伟,2017等)。本研究选取的案例对象是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大学骑士学院,其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化特征,且表现出管理效率和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因此提出了“内部组织如何持续提升其管理效能”的科学问题。具体而言,论文选择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案例描述、现象概念化、阶段式建模、类比逻辑等方法要素,研究内部组织演化的过程及内在机理。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内部组织演化的整体过程呈现出雪花模式发展演变的规律。案例研究发现,内部组织的形态虽然在总体上经历了“部门下属业务点-职能部门-独立业务单元-独立组织”四个阶段,本质上遵循着“环境-战略-结构”的逻辑,但其形态的演化就像雪花形状的演化一样,先后呈现出“针状雪花模式-片状雪花模式-扇状雪花模式-星状雪花模式”的表现。更进一步,基于现象概念化,运用类比的逻辑,从双学科概念映射及案例事实匹配三方的角度,论文从雪花形状演化因素的本质出发,找到了管理学中内部组织演化的关键概念,包括行业环境、企业文化、(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组织规模、组织(内部运行)能力和组织规范,由此搭建起内部组织演化的过程模型。第二,内部组织演化的机理源于管理结构熵减小及机理。案例研究发现,内部组织本身要实现演化就必须是一个耗散的结构,而推动其演化的动力在本质上得益于结构熵减小这一驱动力。深层次针对结构熵减小的研究表明,熵减的形成机理可描述为:在满足开放性、非稳态、非线性和涨落的条件下,通过行业环境、企业文化、(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组织规模、组织(内部运行)能力和组织规范六大要素的协同和相干效应,通过在企业架构、业务管理等多方面共同发力,先后跨越职能专业化(分裂)、职能整合化(平滑)、职能外化(膨胀)三大阻力,内部组织就可实现自身形态向更高一级状态的进化,由此搭建起内部组织演化的机理模型。第三,内部组织演化的结果是持续提升组织管理效能。案例研究发现,内部组织演化的目标就是为了持续性的提升组织管理效能,组织管理效能的提升主要依靠结构熵的减小来实现,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边界性要素的具体条件做到重点管理,跨过每个阶段的壁垒,以更加有效的促进组织负熵流的产生和抑制组织正熵流的涌现。总体上,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打开内部组织演化过程和机理的“理论黑箱”,在实践上对于其他企业发展内部组织,以及内部组织自身不断突破自身发展瓶颈,从而实现组织管理效能的持续提升有所启发。
张虹[7](2020)在《融合地域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序列开发与常态实施 ——以武汉市S小学“车育文化”校本课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特色不仅折射出某一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还反射出该地区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需要创新,也需要当地人守护与传承。2001年,我国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不仅为地域文化“传播者”们提供了便利的“文化输出”载体,还成为了架起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桥梁。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类校本课程也因其独特价值被越来越多人认可。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以武汉市S小学“车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为案例,分析了该校校本课程的优势条件,并选取最熟悉该校校本课程的六年级学生参与武汉市S小学“车育文化”校本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汽车文化》的成就测验和学生问卷两项调查,并将两项调查结果进行合并。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六年级学生中有80%的学生来自于“车都家庭”,但学生对《汽车文化》课程掌握程度与“车都家庭”背景无显着相关。所有学生学习兴趣高,知识面较广、能够主动的学习,对《汽车文化》校本课程掌握得较好,对学校和地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情感。“车育文化”课程学习方式多样、基本能够高效、保质地落实,学习效果较为显着,但存在着学生对地域资源利用状况不理想、毕业年级学生校本课程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存在漏洞等问题。为了保证地域类校本课程既能达到传承地方文化又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认为课程研究者和教育媒体应重审地域类校本课程的价值,在加强研究力度的同时还应做好宣传工作;企业和个人应为学校课程提供便利的课程资源,使学校在教学模式上实现创新;武汉市S小学应扬长避短,在不断完善该课程体系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应利用好一切机会向其他学校宣讲自己的经验,以达到为其他学校提供案例借鉴的目的。
李百艳[8](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范鹏飞[9](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召开之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意识形态阵地,是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道路中的地位更为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具有协调、组织、导向作用。同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更要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此来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指一种客观存在,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统一于其中并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活动形式。进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是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通过管理队伍对一定形式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调动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过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必须要理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对象、目的及原则等内容及相互关系。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管理而言,三者虽各有分工,但都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之中。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既有成绩也存在不足,我们要从以上三方面不断优化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要实现持久有影响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总结反馈体系。在运行机制方面,要不断建立并完善方向机制、渗透机制、民主机制,并形成长效运行模式。在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我们更要做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总结、评估和反馈工作,以此来不断完善和强化其理论体系和实效性。
刘现妹[10](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策略探析》文中提出课堂提问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国情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辨析和思考,能够使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能够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活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沟通师-生、连接课堂-教材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夯实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与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重要保障。但是,从现有的调查来看,课堂提问质量不高,效果欠佳。笔者根据“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讨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策略。文章分四部分内容来进行阐述。第一章基于已有的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研究,论述了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相关概念和重要性。第三章详细地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基本情况,即问题预设、提问情境的设置、提问时间的把控、提问的方式、提问时的课堂管理、提问后对学生的点评以及学生对提问的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第四章基于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调查与分析,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与内容,探析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提高学生对课堂提问的认识策略,另一方面是优化教师在课堂提问时的基本策略。此外,依据所提策略选取一篇课堂提问的教学案例进行展示与分析。
二、浅议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
三、真实性理论 |
四、文化认同理论 |
五、跨文化理论 |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
二、遗产经营者 |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
四、遗产旅游者 |
五、非政府组织 |
六、社会大众 |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世界文化遗产 |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
一、故宫概况 |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一、丝绸之路概况 |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
一、朝圣之路概况 |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
一、文化线路认定 |
二、管理体系 |
三、财政制度 |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
三、案例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成员感知度视角的大学国际联盟组织效用及影响要素研究 ——以阿斯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感知度的研究现状 |
1.3.2 大学联盟的研究现状 |
1.3.3 联盟组织效用的研究现状 |
1.3.4 联盟效用影响要素的研究现状 |
1.3.5 相关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难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感知度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感知度的概念 |
2.1.2 感知度相关理论 |
2.2 大学国际联盟相关分析 |
2.2.1 大学国际联盟的概念 |
2.2.2 大学国际联盟的特征 |
2.2.3 大学国际联盟相关理论 |
2.2.4 几个联盟定性分析 |
2.3 联盟组织效用的相关理论 |
2.3.1 联盟组织效用的概念 |
2.3.2 联盟组织效用的相关理论 |
2.3.3 联盟组织效用测量方法 |
2.4 大学国际联盟效用影响要素的相关理论 |
2.4.1 大学国际联盟效用影响要素的概念 |
2.4.2 大学国际联盟效用影响要素的特征 |
2.4.3 联盟效用影响要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组织效用和影响要素的指标体系建立 |
3.1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1.1 组织效用指标体系 |
3.1.2 影响要素指标体系 |
3.2 问卷设计 |
3.2.1 设计原则 |
3.2.2 大学国际联盟组织效用的题项 |
3.2.3 大学国际联盟影响要素的题项 |
3.3 访谈和模拟调研 |
3.3.1 访谈 |
3.3.2 模拟调研 |
3.3.3 指标体系的正式提出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1 收集过程 |
3.4.2 收集方法 |
3.4.3 数据分析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样本基本特征和变量描述性统计 |
4.1.1 样本构成初步统计分析 |
4.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2 信度效度分析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因子分析 |
4.3.1 组织效用的因子分析 |
4.3.2 影响要素的因子分析 |
4.4 相关分析 |
4.5 结构方程分析 |
4.5.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2 结构方程分析 |
4.5.3 结果探讨 |
4.6 提高大学国际联盟组织效用的建议 |
4.6.1 优化联盟管理体制促进高校协调互动 |
4.6.2 促进教学计划互认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
4.6.3 加大联盟资金投入增强活跃大学作用 |
4.6.4 增加网络沟通渠道拓展联盟合作项目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选题的实践意义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法律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
(二)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法律经济分析的方法 |
(二)规范分析方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实证分析法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地方经济立法辨析 |
一、地方经济立法的含义和特征 |
二、地方经济立法的表现形式、地位和作用 |
三、地方经济立法的发展历程和时代使命 |
第二节 成本效益评估的基本理论 |
一、成本效益评估的概念 |
二、成本效益评估的理论依据 |
三、成本效益评估的基本假定 |
第三节 成本效益评估的发展进程和历史规律 |
一、发展进程 |
二、历史规律 |
第四节 成本收益分析引入地方经济立法的制度功效 |
一、促进地方经济立法效率价值目标的实现 |
二、推动地方立法资源配置科学化 |
三、增进社会福利最大化 |
四、克服信息不对称,促进民主立法 |
第五节 对成本效益评估的质疑和挑战 |
一、忽视了对法的多维度价值的考量 |
二、注重功利性而忽视了道德准则 |
三、成本效益量化不精确 |
四、成本效益评估自身运作成本过高 |
第二章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主体、对象和标准 |
第一节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主体 |
一、我国现有的立法评估主体 |
二、建立多元化的成本效益评估主体 |
第二节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对象 |
一、确立成本效益评估对象的依据 |
二、地方经济立法的适用对象 |
第三节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标准 |
一、成本效益评估的一般标准 |
二、成本效益评估的特殊标准 |
第三章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
第一节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内容 |
一、立法成本的构成 |
二、立法收益的构成 |
第二节 立法成本和收益的量化方法 |
一、立法成本收益的可测量性 |
二、立法成本的量化 |
三、立法收益的量化 |
第三节 成本和收益计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一、成本收益量化的前提——基线 |
二、成本收益的时间问题——折现率 |
三、分配影响分析 |
第四节 立法效益的计算方法 |
一、立法成本和收益的加总计算 |
二、立法效益的判断标准 |
第五节 其他分析方法 |
一、成本有效性分析 |
二、风险分析 |
三、敏感性分析 |
第四章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程序 |
第一节 成本效益评估程序概述 |
一、成本效益评估程序与立法程序的关系 |
二、成本效益评估程序的要素 |
第二节 成本效益评估程序的启动 |
一、制定评估方案 |
二、选择评估方法 |
第三节 成本效益评估程序的运行 |
一、信息收集 |
二、信息的整理和分析 |
三、成本效益评估报告 |
第四节 成本效益评估程序的回应 |
一、立法评估结果回应的含义 |
二、立法评估回应方式 |
第五章 我国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我国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适用的困境 |
一、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
二、缺乏合理的评估技术与量化方法 |
三、参与成本效益评估主体不明确 |
四、公众参与立法的深度不够 |
第二节 《立法法》的规定和顶层设计 |
一、《立法法》对地方立法评估的规定 |
二、《立法法》的顶层设计 |
第三节 我国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总体构想 |
一、我国地方经济立法评估制度的现状 |
二、我国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总体设想 |
第四节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重要措施 |
一、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评价制度 |
二、建立我国大数据信息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译着类 |
(三)中文论文类 |
(四)学位论文 |
(五)网络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2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2.1.3 协同创新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路径分析 |
2.2 企业成长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企业成长理论 |
2.2.2 企业成长的内涵及阶段划分 |
2.2.3 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 |
2.2.4 企业的网络化成长 |
2.3 资源配置相关研究综述 |
2.3.1 资源基础理论 |
2.3.2 企业资源的内涵 |
2.3.3 资源配置的内涵和模式 |
2.3.4 资源配置的效率 |
2.4 资源配置视角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 |
2.5 现有研究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探索性案例 |
3.1 案例研究简介 |
3.2 案例研究方法 |
3.2.1 案例背景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及分析 |
3.3 “京东方”案例分析 |
3.3.1 “京东方”公司概况 |
3.3.2 “京东方”的成长及协同创新网络构建 |
3.3.3 “京东方”案例小结 |
3.4 “东汽”案例分析 |
3.4.1 “东汽”公司概况 |
3.4.2 “东汽”的成长及协同创新网络构建 |
3.4.3 “东汽”案例小结 |
3.5 案例间分析 |
3.6 初始研究命题的提出 |
3.6.1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3.6.2 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3.6.3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 |
3.6.4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1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2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2 资源配置的中介作用 |
4.2.1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 |
4.2.2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4.2.3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4.2.4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4.3 企业成长的调节作用 |
4.4 理论模型的提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1 实证研究总体思路 |
5.2 问卷设计 |
5.2.1 问卷设计原则 |
5.2.2 问卷设计过程 |
5.2.3 问卷防偏措施 |
5.3 研究变量度量 |
5.3.1 自变量:协同创新网络 |
5.3.2 中介变量:资源配置 |
5.3.3 调节变量:企业生命周期 |
5.3.4 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 |
5.3.5 控制变量 |
5.4 问卷的预调研 |
5.4.1 预调研分析方法 |
5.4.2 预调研样本数据分析 |
5.5 问卷定稿 |
5.6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5.6.1 样本数据收集 |
5.6.2 样本特征 |
5.7 分析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变量的效度检验 |
6.1.1 协同创新网络 |
6.1.2 资源配置 |
6.1.3 企业创新绩效 |
6.2 变量的信度检验 |
6.3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协同创新网络影响企业创新创新绩效机理的验证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6.5.2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
6.5.3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讨论 |
6.5.4 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讨论 |
6.5.5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方法学研究 ——以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案例推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
1.案例推理概述 |
2.案例推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
3.案例推理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中医医案研究的方法学比较 |
1.中医医案特点 |
1.1 中医医案知识特点 |
1.2 中医医案数据特点 |
2.常用中医医案研究方法比较分析 |
3.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方法学体系构建研究 |
1.研究方案的提出 |
2.方法学体系的构建 |
2.1 基于案例特点的中医医案收集 |
2.2 基于本体的中医医案知识表示方式 |
2.3 基于随机森林和最近邻法的相似医案检索 |
2.4 基于临证思维模式的医案重用与修正 |
2.5 基于信息交叉验证的医案研究有效性评价 |
2.6 基于动态反馈的医案保存 |
第三章 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 |
1.医案收集 |
2.糖尿病肾病医案的本体构建 |
3.相似医案检索 |
3.1 数据预处理 |
3.2 实验方案 |
3.3 模型实现 |
3.4 实验结果 |
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医案实体信息表 |
附录2 症状名称规范表 |
个人简历 |
(6)骑士学院组织演化过程及机理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论文研究方法的选择 |
1.3.1.2 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的选择 |
1.3.2 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微观研究层次的内部组织 |
2.2 内部组织演化的研究现状 |
2.3 内部组织管理效能的相关研究 |
2.4 小结 |
3 案例描述与管理问题 |
3.1 案例描述 |
3.1.1 铁骑力士集团简介 |
3.1.2 骑士学院简介 |
3.1.3 骑士学院的发展历程 |
3.1.3.1 第一阶段: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1992 年-2001 年) |
3.1.3.2 第二阶段:职能部门(2002 年-2014 年) |
3.1.3.3 第三阶段:独立业务单元(2015 年-2018 年) |
3.1.3.4 第四阶段:独立组织(2019 年-至今) |
3.2 骑士学院面临的管理问题 |
3.3 小结 |
4 案例分析 |
4.1 内部组织演化的理论基础 |
4.1.1 环境-战略-结构权变理论 |
4.1.2 管理熵理论 |
4.2 内部组织演化的过程模型 |
4.2.1 第一阶段:针状雪花模式 |
4.2.2 第二阶段:扇状雪花模式 |
4.2.3 第三阶段:片状雪花模式 |
4.2.4 第四阶段:星状雪花模式 |
4.2.5 内部组织演化过程的模式总结:雪花模式 |
4.2.6 静态模型搭建:内部组织演化的过程模型及内在规律 |
4.2.6.1 过程模型的物理学原理 |
4.2.6.2 过程模型的管理学原理 |
4.2.6.3 过程模型的概念界定:结构熵减模型 |
4.3 内部组织演化过程的内在机理 |
4.3.1 基于结构熵减的内部组织演化过程影响因素 |
4.3.2 基于结构熵减的内部组织演化过程操作方式 |
4.3.3 基于结构熵减的内部组织演化过程作用原理 |
4.3.3.1 聚焦结构熵减小的内部组织演化条件 |
4.3.3.2 聚焦结构熵减小的内部组织演化要素关系及作用过程 |
4.3.3.3 聚焦结构熵减小的内部组织管理效能提升机理 |
4.3.4 基于结构熵减的内部组织演化过程阻力 |
4.3.4.1 结构熵减小阻力的管理做法 |
4.3.4.2 结构熵减小阻力的管理属性 |
4.3.4.3 结构熵减小阻力的管理要素 |
4.3.4.4 结构熵减小阻力的管理要素统御性分析 |
4.3.5 动态模型搭建:内部组织演化的机理模型 |
4.4 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理论与实践贡献 |
5.2.1 理论贡献 |
5.2.2 实践贡献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5.3.1 研究局限 |
5.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内部组织演化模式关键维度的现象概念化过程 |
附录 B 内部组织演化过程模型概念的输出逻辑 |
附录 C 内部组织演化影响因素的现象概念化过程 |
附录 D 内部组织演化阻力的管理做法及要素提炼 |
附录 E 内部组织演化动态模型的概念释义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融合地域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序列开发与常态实施 ——以武汉市S小学“车育文化”校本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家政策背景 |
(二)学校开发情况 |
(三)问题与发展趋势 |
二、案例编写与分析的缘起 |
(一)为什么选择案例分析 |
(二)为什么选择武汉市S小学进行案例分析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课程 |
(二)校本课程开发 |
(三)综合实践活动 |
(四)校本课程序列开发 |
(五)校本课程体系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二)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五、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研究内容 |
(二)案例研究思路 |
(三)案例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武汉市 S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与问题 |
一、开发起因 |
二、开发过程 |
(一)前期准备与探索 |
(二)课程序列开发与再开发 |
三、开发结果 |
(一)设计层面 |
(二)实施层面 |
第三章 武汉市 S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解析 |
一、理论解析 |
(一)理论依据 |
(二)分析目的 |
二、评议 |
三、启示 |
(一)学校层面 |
(二)其他层面 |
附录 |
附录一 《汽车文化》校本教材成就测验 |
附录二 |
附录三 武汉市 S 小学《汽车文化》校本教材 1~6 册目录 |
附录四 武汉市S小学六年级某班课程表 |
附录五 武汉市S小学《汽车文化》教学进度和教案检查 |
附录六 访谈笔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四、文献评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伦理 |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背景 |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空间 |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
结语 |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界定 |
(一)介体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体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界定 |
(一)管理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分析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的内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的地位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的特点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存在问题 |
(一)对不同时期“马工程”教材内容理解连贯性有待加强 |
(二)中央新精神“三进”工作整体推进之前,个体“三进”工作有待加强 |
(三)从事管理的工作者有待走向专业化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优化路径 |
(一)提高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 |
(二)合理优化实践性内容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分析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的内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功效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现状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取得的成绩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存在的不足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路径 |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 |
(二)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
(三)全方位加强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分析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的涵义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的价值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现状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取得的成绩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存在的不足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路径 |
(一)创新对显性载体的运用 |
(二)充分发掘隐形载体功能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运行机制与总结反馈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机制及运行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方向机制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渗透机制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民主机制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机制运行模式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总结反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必要性 |
1.1.2 研究所具备的条件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创新之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
2.1.1 思想政治课 |
2.1.2 课堂提问 |
2.1.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策略 |
2.2 课堂提问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 |
2.2.1 “巧设”问题激发学习动机 |
2.2.2 “以疑起思”唤醒问题意识 |
2.2.3 灵活“妙问”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2.2.4 通过“问答”促进教师优化教学 |
2.2.5 “对话提问”增进师生的优质互动 |
第三章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调查与分析 |
3.1 学生对提问的态度 |
3.2 问题预设方面的情况 |
3.3 问题情境的设置情况 |
3.4 提问时间的把控情况 |
3.5 提问方式的基本情况 |
3.6 提问时的课堂管理状况 |
3.7 提问后教师的点评 |
第四章 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策略 |
4.1 提高学生对课堂提问的认识 |
4.2 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 |
4.2.1 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
4.2.2 科学地预设问题 |
4.2.3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
4.2.4 合理地把控时间 |
4.2.5 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式 |
4.2.6 加强提问时对课堂秩序的管理 |
4.2.7 教师对学生的点评策略 |
4.3 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策略的案例分析 |
4.3.1 案例展示 |
4.3.2 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议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2]成员感知度视角的大学国际联盟组织效用及影响要素研究 ——以阿斯图为例[D]. 张梦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研究[D]. 戴燕. 吉林大学, 2020(08)
- [4]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D]. 吴钊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5]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方法学研究 ——以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为例[D]. 刘晓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骑士学院组织演化过程及机理的案例研究[D]. 张静.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融合地域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序列开发与常态实施 ——以武汉市S小学“车育文化”校本课程为例[D]. 张虹. 江汉大学, 2020(01)
- [8]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研究[D]. 范鹏飞. 大理大学, 2019(02)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策略探析[D]. 刘现妹. 广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