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友公路掺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承载比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龙[1](2020)在《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的特殊土,高液限土对工程施工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随着山区高速公路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路基修筑过程中越来越可能遇到高液限土导致的病害。此外,高液限土具有区域性,在不同地区其工程特性差异较大。因此,对高液限土进行研究和改良是有必要的,可以为相关地区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广西荔玉高速公路工程沿线高液限土分布广泛,具有强度低、水稳定性差的特点。本文以此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沿线高液限土为研究对象,因地制宜开展了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的路用特性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试验地区高液限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化学组成分析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研究其物理性质。通过击实试验、剪切试验、承载比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静回弹模量试验,对试验地区高液限土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根据文献查阅和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方法:掺隧道洞渣改良。(2)在高液限土中掺不同比例的隧道洞渣,控制不同的压实度进行击实试验、直剪试验、承载比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对改良后高液限土相关的工程性质和水稳定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最佳洞渣掺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土掺隧道洞渣比例为15%左右时,可使其各项性能达到相对最佳水平,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3)通过GeoStudio2018软件对掺15%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基于极限平衡法对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改良土路基的安全系数大于1,说明采用掺隧道洞渣改良后的路基边坡稳定性较好,满足规范要求。再基于摩尔—库伦准则与有效应力法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改良后高液限土路基的沉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变形主要在施工期和固结期,使用期间路基变形量较小;在使用期间改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较小,符合设计要求。(4)通过现场试验对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段高液限土路基碾压工艺的研究,找到了合适的碾压次数,解决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难压实的问题;通过对试验路段断面的沉降观测,分析改良土路基沉降现状,进行沉降预测和指导后续施工。最后就高液限土路基边坡防护设计提出几点合适的建议。
白太君[2](2018)在《浅谈膨胀土的承载比试验探索》文中提出在当前高速公路的施工中,会应用到一种弱膨胀土进行路基的填筑,这就必须要对膨胀土进行改良,其中将石灰加入到膨胀土中,会使膨胀性降低,提升膨胀土的强度,要使膨胀土能够达到一定的承载性能指标,对于道路的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膨胀土的承载比实验方面实行探索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
莫文瑜[3](2015)在《干湿循环对石灰处治膨胀土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干湿循环效应对石灰处治膨胀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以经石灰处治过后的南宁弱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获取该膨胀土改性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三轴试样进行干湿循环试验,最后借助GDS动三轴仪对处治土开展静力三轴剪切以及振动三轴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掺灰比6%的石灰处治膨胀土开展一系列室内物理力学土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石灰处治土相比原膨胀土,比重降低,液限降低,塑限升高,塑性指数明显降低,最大干密度降低,最优含水率升高,由改性前的低液限黏土变性为低液限粉土,土样由高压缩性土变成了中低压缩性土,自由膨胀率、线缩率和胀缩总率等指标相较于处治之前有明显的降低,抑制了原膨胀土的胀缩性,改性后的膨胀土已属于非膨胀土范畴,抗剪强度指标也得到显着提升。2.对完成养护的三轴剪切试样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对干湿循环的破坏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干湿循环效应引起土体反复胀缩,导致土体内部裂隙的发育,降低了土颗粒间的连接程度,从而使处治土的结构性遭到破坏,且破坏程度随干湿循环的次数增加而增大。3.对完成0~5次幅度干湿循环且养护好的试样分组进行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试验表明干湿循环对处治土的影响宏观上表现为抗剪强度的不断衰减,第1次、第2次干湿循环后粘聚力衰减幅度较大,第3次循环后衰减幅度减小并趋于稳定,而内摩擦角仅在第1次干湿循环后有较大衰减,总体而言变化幅度相当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很小。4.针对处治土的动变形特性,研究了0~5次干湿循环效应下的骨干曲线(σ~εd曲线)、动弹模量与动应变关系曲线(Ed~εd曲线、1/Ed~εd曲线)、阻尼比与动应变关系曲线(λ~εd曲线)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固结压力、固结比、动荷载频率等因素在干湿循环效应下对处治土骨干曲线、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等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骨干曲线本构关系模型、动弹性模量衰减模型。根据等效线性模型(Hardin-Drnevich模型)提出的等效阻尼比公式,计算得到全应变范围内的阻尼比λ,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大阻尼比λmax;根据该模型提出的双曲线型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拟合计算得到最大动弹模量Edmax。
蒋文宇[4](2015)在《广西红黏土土质特征及土性改良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地质及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各地土壤红土化过程不同,不同地区的红黏土性质差异较大。针对目前红黏土的土质学特征与填筑性能之间关系研究较少的现状,本文对取自广西武鸣、桂林、柳州、来宾铁北、来宾来良等五种红黏土进行了基本物理力学、微观成分及结构、击实及填筑性能试验,揭示了处于不同红土化阶段的红黏土的工程特性,主要结论如下:(1)在所研究的红黏土中,武鸣、桂林土样与柳州、铁北、来良土样的物理性质在整体上差别较大,武鸣、桂林红黏土的胀缩性指标比柳州、铁北、来良的小,而对于渗透系数,武鸣、桂林红黏土要比柳州、铁北、来良的高许多。由于团粒化后,土体内部具有较大贮水的孔隙,所有的红黏土均具有较高的液限。(2)矿物成分分析表明:武鸣红黏土的矿物成分为高岭石、针铁矿、三水铝石等3种矿物;桂林红黏土的矿物成分为高岭石、针铁矿、三水铝石、石英等4种矿物;柳州、铁北、来良红黏土的矿物成分为高岭石、针铁矿、伊利石、石英等4种矿物,而且铁北取土剖面在靠近基岩的土层中还含有蒙脱石类的矿物,使得其自由膨胀率较高。通过扫描电镜(SEM)与能谱分析(EDS)相结合发现,由于所经历的红土化过程不同,同一种矿物在不同地点的红黏土中的微观形态是有差异的。(3)三水铝石是划分红土化阶段的重要标志性矿物,三水铝石的出现意味着已经进入红土化的最高阶段。石英的含量直接影响着硅铝比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红土化的阶段(也即脱硅的程度)。当石英的含量较小时,则提示进入红土化的阶段可能也较高。武鸣、桂林红黏土中都含有三水铝石,并且石英的含量较低(武鸣不含石英),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武鸣、桂林红黏土处于红土化的第三阶段,也即最高阶段——“富铝脱硅”阶段;而柳州、铁北、来良的红黏土并未含有三水铝石,且石英的含量比武鸣、桂林红黏土高,整体处于红土化的第二阶段——“富铁锰”阶段。武鸣、桂林红黏土的物理性质与柳州、铁北、来良红黏土相比,在整体上的明显差异,这主要是土体处于不同红土化阶段的结果。武鸣、桂林红黏土虽同属红土化的最高阶段,但综合分析了颗分、液塑限试验的结果后发现武鸣红黏土含有大量的铁质结核以及粉粒级的团粒,其团粒化作用明显强于桂林红黏土,其红土化程度比桂林红黏土更深,红土化作用更强。(4)红黏土的最大干密度主要受控于颗粒级配、矿物成分以及团粒化程度(即红土化的深度)。柳州、铁北、来良红黏土拥有较好的颗粒级配、较多的石英以及较低的团粒化程度,所以最大干密度较高。而武鸣、桂林红黏土与之正好相反,所以最大干密度较低。武鸣红黏土的红土化(团粒化)程度比桂林红黏土更深,但由于Fe的大量富集、Fe质结核的大量产生,武鸣红黏土的最大干密度反而比桂林的高。红黏土的CBR值受到试样最大干密度、膨胀量以及胶结物的影响。在红土化的早期,胶结物的胶结作用较弱,CBR强度主要受控于试样的干密度及膨胀量,柳州、铁北、来良红黏土具有相对高的最大干密度,因此CBR值大;在红土化的后期,胶结物的活性具有较为复杂的变化,一方面胶结物的含量增加引起胶结强度增强,但同时也可能产生老化导致胶结物活性降低,削弱胶结强度,表现为在处于同一红土化阶段的武鸣及桂林红黏土中,武鸣红黏土由于胶结物过度老化,导致其标准CBR值低于桂林红黏土。(5)通过改良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的红黏土掺砂后塑性指标及CBR强度的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红土化深度时胶结物老化的程度不同。红黏土随着掺石灰量的不断增加,强度不断增大,而塑性指标却维持在一定范围。对塑性指标的改良作用不明显,这是因为红黏土的主要储水结构为团粒内孔隙,掺石灰只是把小团粒连结成大团粒,对团粒内空间的体积影响不大。
张鲁军[5](2015)在《蒙自绕城高速公路工程膨胀土路基改良方案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随着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膨胀土危害问题。本文涉及的实际工程项目为自绕城高速公路(羊鸡段),羊鸡段全线土质均为膨胀土。膨胀土作为一种多缝隙并具有显着膨胀性的土体,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是其典型特性,在工程界中常常被认定为隐形的地质灾害,其对工程结构具有较为严重的破坏作用,这在高等级公路路基工程中尤为突出,其对公路往往会产生长期的变形破坏作用。为此,本文通过选取石灰改良膨胀土,结合室内击实试验、CBR试验以及胀缩性试验,对石灰改良膨胀土方案的有效性展开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在击实试验中,随着含水率从17.2%增加至26.1%,对应的干密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变化,即从1.57g/cm3先增大至1.65 g/cm3,随后逐渐减小至1.57 g/cm3,从而确定最佳含水量为21.3%,对应的最大干密度为1.65 g/cm3。(2)CBR试验中,当每层击实30次时,试验组13的单位压力与贯入量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即随着单位压力的逐渐增加,贯入量逐渐增大,且增大趋势逐渐加快。3个试验组中贯入量为2.5mm时对应的单位压力分别为532k Pa、566k Pa、538k Pa,与之对应的CBR值分别为7.6%、8.1%、7.7%;贯入量为5mm时对应的单位压力分别为709k Pa、763k Pa、750Pa,与之对应的CBR值分别为6.8%、7.3%、7.1%;当每层击实50次时,试验组46的单位压力与贯入量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即随着单位压力的逐渐增加,贯入量逐渐增大,且增大趋势逐渐加快。3个三个试验组中贯入量为2.5mm时对应的单位压力分别为733k Pa、733k Pa、738k Pa,与之对应的CBR值分别为10.5%、10.5%、10.5%;贯入量为5mm时对应的单位压力分别为1079k Pa、1066k Pa、1074Pa,与之对应的CBR值分别为10.3%、10.2%、10.2%;当每层击实98次时,试验组79的单位压力与贯入量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即随着单位压力的逐渐增加,贯入量逐渐增大,且增大趋势逐渐加快。3个试验组中贯入量为2.5mm时对应的单位压力分别为829k Pa、808k Pa、816k Pa,与之对应的CBR值分别为11.8%、11.5%、11.7%;贯入量为5mm时对应的单位压力分别为1129k Pa、1130k Pa、1132Pa,与之对应的CBR值分别为10.8%、10.8%、10.8%。(3)CBR试验中,随着每层土的击实次数的增加,土样干密度逐渐增大,对应l=2.5mm以及l=5mm的CBR值也随之增大,且不同贯入度条件下CBR值相差不大,贯入度为2.5mm对应的CBR值始终大于贯入度为5mm对应的CBR值;且随着干密度增加,各贯入度对应的CBR值的增大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当击实次数为50、98时,其CBR值满足路基填土使用要求。(4)胀缩性试验中,当每层击实次数由30、50变化至98次时,其对应的膨胀量均很低,均小于4%。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试样对应的干密度逐渐增大,试样泡水后膨胀量亦呈增加趋势,且变化基本呈线性增加。
李志萍,何文龙,冯长松,汪伟[6](2014)在《膨胀土改良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对膨胀土改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分析了目前膨胀土治理技术及改良方法.针对传统膨胀土治理在技术模式上不能从根本上治理膨胀土,而且传统膨胀土治理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且产生眩光和噪声等诸多危害等问题,提出了从生态修复的角度来改良膨胀土,展望了膨胀土改良的重点和方向:膨胀土无机改良或复合液改良与膨胀土的生态修复相结合以及后期管理技术研究等.
张文浩[7](2012)在《膨胀土填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均能发现膨胀土的存在,其主要分布范围大致在云贵高原至华北平原间各流域形成的平原、盆地、河谷阶地以及河间地块和丘陵等地带,最为集中的分布区域是珠江流域的东江、郁江、桂江、南盘江水系,长江流域的长江、汉水、嘉陵江、岷江、乌江水系,黄河、淮河、海河流域等地区。胀缩性、超固结性和多裂隙性是膨胀土最为鲜明的特性,若不经过改良或者改良填筑施工时质量控制不严,都将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因此,在公路建设的具体工程实施中,膨胀土改良技术和膨胀土改良路基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临枣高速公路项目地处山东省南部,路线内丘陵顶部及丘间洼地相对较为平坦,多辟为耕地,属膨胀土集中地区,该项目路基填筑方量大,仅临枣高速五合同段借土填方就达326万方,土源极其紧张。经勘察表明五合同K64+207-K66+404段可利用的土场全为弱膨胀土。在建设单位、监理和设计单位的支持下,我们与山东省交通科研所针对膨胀土路基施工进行了技术攻关,在充分考虑技术、安全及临枣高速建设具有的特殊性质、外部条件等的前提下,根据现场土性分析、施工条件、结构特点的不同,制定了一套新型施工方法——膨胀土填芯、改性土包边方案。该方案首先在临枣五合同进行了试验性施工,并在试验施工中开展了“膨胀土填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项目科学试验研究工作,对改性土包边膨胀土路基施工工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试验证明膨胀土填芯路基施工方案既能满足规范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节约工程投资。经过试验段施工,我们对膨胀土填芯路基施工方案进行了总结、完善,并在随后整个临枣高速公路的膨胀土路基施工中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
阮志新,蓝日彦,陈宏飞[8](2012)在《石灰处治膨胀土填筑路基现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隆林—百色高速公路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石灰处治膨胀土填筑路基试验路段原位现场试验研究,以探究处治土土体内土压力、温度及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确定温度、湿度和荷载作用下大气的影响深度。通过实验研究得知,土体内竖向应力随填土高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温度的影响深度约为2 m,土体表面0.5 m深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大,且土体内存在温度滞后效应,随着深度越大,滞后效应越明显;处治后土体内含水率变化较小,说明了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基试验路段具有良好的保水性。
杨明亮[9](2010)在《石灰处治土膨胀土路基长期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膨胀土路基处治土力学特性展开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研究各种因素对石灰处治膨胀土力学特性的影响,为提高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基长期性能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膨胀土以及击实膨胀土的基本物理力学及理化特性表明,南宁膨胀土属于弱、中膨胀土,具有中至高压缩性;击实膨胀土具有膨胀潜势较大、水稳定性差、压缩性较高、强度较低等特性;南宁膨胀土不宜直接用作路基填料;并分析了膨胀土全孔隙分布规律和膨胀与收缩机理。(2)通过石灰处治膨胀土的标准吸湿含水率试验研究表明,石灰处治不仅改变了土体的类别和膨胀潜势,也改变了土体的标准吸湿特性,导致标准吸湿含水率指标不能有效地反映石灰处治膨胀土的膨胀潜势。(3)通过膨胀土处治试验研究,得出石灰处治土的最优石灰掺合量、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以及抗剪强度等,并揭示了处治膨胀土强度随养护时间增长而增长,养护时间60天后,强度增长速率变缓,并趋于稳定。(4)通过动三轴试验,得出了动应变、频率、固结围压、固结比、掺灰量等因素对膨胀土和石灰处治膨胀土的动弹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规律。经分析得出,只考虑交通荷载影响因素时,6%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基的动强度能满足交通荷载长期作用。(5)通过气候因素对石灰处治膨胀土强度影响试验研究,得出了干湿循环效应、冻融循环效应以及淋滤作用下处治膨胀土的强度衰减规律以及试件的破坏机理。气候因素对石灰处治膨胀土强度影响较显着,为保证公路路基强度的长期稳定,在设计施工中,必须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降低气候因素对石灰处治膨胀土强度的影响。(6)通过现场试验,得到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基碾压控制参数,路基强度较高和吸水稳定性较好,整体承载能力较高等结论。并验证了覆盖措施能有效地限制路基表层裂隙的出现。(7)为提高石灰处治土路基的长期稳定性,提出了采用包边土与两布一膜型复合土膜相结合的工程防治措施,并进行了设计与施工探讨。
林丽萍[10](2009)在《用土水特征曲线分析膨胀土的改良效果》文中研究说明膨胀土吸水显着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开裂且反复变形,是一种具有不良工程性质的典型非饱和土,修建在其上的轻型结构物常遭受严重破坏。化学改良是工程中常用的处治方法,评价改良效果通常也采用土体的强度、胀缩性及塑性指数等指标。为建立非饱和土理论与工程问题的联系,本文探讨提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即用土水特征曲线来评价膨胀土的改良效果。室内采用石灰、粉煤灰和RBI三种改良剂对百色膨胀土进行改良,每种改良剂均为四种掺量,每个试验备土样20个,进行基本性质试验,得到各土样改良前后的土性变化规律。对照已有的评价标准,获得了不同改良土的改良效果,同时为用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评价提供参照。用压力板仪在5~1000KPa吸力范围内对同时制备的改良土分别进行脱湿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整理测试结果,绘出土水特征曲线并用VG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相关性很好,表明试验数据合理、可信。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的土性变化具有良好的规律性,其中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自由膨胀率、粘粒含量和塑性指数都随改良剂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而RBI固化剂并不适用于改良膨胀土。分析石灰、粉煤灰改良土土水特征曲线,同样发现具有良好的规律性。据此,基于非饱和土理论,对照自由膨胀率试验测试指标,探讨采用饱和重力含水率、进气值、残余含水率和曲线斜率四指标来评价膨胀土的改良效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指出,四指标体系中只要三个满足要求就能确定该土已达到改良效果。其中,饱和重力含水率是必备指标,其余三个指标中只需两个满足标准即可。研究表明土水特征曲线可用来评价膨胀土的改良效果。新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改良膨胀土的工程性质。
二、南友公路掺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承载比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友公路掺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承载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液限土工程特性 |
1.2.2 高液限土改良处置方法 |
1.2.3 高液限土路基沉降和运营稳定性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2 荔玉高速公路高液限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2.1 高液限土的分类及规范对路基的要求 |
2.2 高液限土物理特性试验 |
2.2.1 颗粒分析试验 |
2.2.2 化学组成分析试验 |
2.2.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3 高液限土力学特性试验 |
2.3.1 击实试验 |
2.3.2 剪切试验 |
2.3.3 承载比试验 |
2.3.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5 静回弹模量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液限土掺隧道洞渣改良技术研究 |
3.1 高液限土改良 |
3.1.1 改良材料选择 |
3.1.2 隧道洞渣特性 |
3.1.3 改良原理 |
3.1.4 试验方案 |
3.2 改良土工程特性研究 |
3.2.1 击实试验 |
3.2.2 剪切试验 |
3.2.3 承载比试验 |
3.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 改良土水稳定性研究 |
3.3.1 吸水量和脱水量 |
3.3.2 膨胀率 |
3.4 本章小结 |
4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性分析 |
4.1 Geo Sudio2018 软件介绍 |
4.2 常见的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
4.2.1 高液限土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4.2.2 高液限土路基沉降分析方法 |
4.3 路基模拟方案 |
4.3.1 路基模型和边界条件 |
4.3.2 路基填筑加载过程 |
4.3.3 有限元参数的选取 |
4.4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边坡稳定性效果分析 |
4.5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路基沉降效果分析 |
4.5.1 路基填土内部土应力的变化情况 |
4.5.2 路基沉降量与时间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 |
5.1 试验路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
5.1.1 施工准备工作 |
5.1.2 施工工艺流程 |
5.1.3 施工技术要求 |
5.2 试验路段碾压效果检测 |
5.2.1 压实度检测 |
5.2.2 回弹弯沉值检测 |
5.3 现场沉降观测 |
5.3.1 测试元件的埋设及观测 |
5.3.2 沉降观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
5.4 高液限土路基边坡防护设计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工程项目及成果 |
(2)浅谈膨胀土的承载比试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有关膨胀土承载比的相关概念阐述 |
2 膨胀土的危害 |
3 膨胀土的承载比 (CBR) 试验 |
4 对膨胀土承载比的改良 |
4.1 进行换土操作 |
4.2 改变膨胀土的承载比例 |
4.3 控制膨胀土的湿度 |
5 结语 |
(3)干湿循环对石灰处治膨胀土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灰处治膨胀土的研究现状 |
1.2.2 膨胀土干湿循环效应研究现状 |
1.2.3 膨胀土的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参数的确定和室内基本物理力学试验 |
2.1 试验原料的选取 |
2.1.1 膨胀土取样 |
2.1.2 石灰的选取 |
2.2 试验基本参数的确定 |
2.2.1 处治土掺灰比的确定 |
2.2.2 处治土闷料时间的确定 |
2.2.3 室内试验土样压实度和含水率的确定 |
2.3 室内物理力学试验 |
2.3.1 配土和物理力学试验试样制备 |
2.3.2 物理性质试验 |
2.3.3 力学性质试验 |
2.3.4 胀缩性试验 |
2.4 物理力学试验成果整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湿循环效应下石灰处治膨胀土的强度研究 |
3.1 概述 |
3.2 三轴试样的制备和养护 |
3.3 干湿循环试验 |
3.3.1 干湿循环效应的破坏分析 |
3.4 试验仪器介绍 |
3.4.1 DYNTTS基本构架 |
3.4.2 DYNTTS主要技术指标 |
3.5 三轴试验方案 |
3.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1 试验数据处理 |
3.6.2 三轴试验结果 |
3.6.3 试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湿循环效应下石灰处治膨胀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动三轴试验原理 |
4.3 动三轴试验基本理论 |
4.3.1 滞回曲线和骨干曲线 |
4.3.2 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 |
4.3.3 土动本构模型—等效线性模型(Hardin-Drnevich模型) |
4.4 试验方案 |
4.5 干湿循环效应下石灰土动力响应特征分析 |
4.5.1 骨干曲线(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变化规律 |
4.5.2 动弹模量变化规律 |
4.5.3 阻尼比变化规律 |
4.6 骨干曲线、动弹模量和阻尼比影响因素分析 |
4.6.1 围压的影响 |
4.6.2 固结比的影响 |
4.6.3 振动频率的影响 |
4.6.4 最大动弹模量 |
4.6.5 最大阻尼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广西红黏土土质特征及土性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黏土成因研究现状 |
1.2.2 红黏土物质成分及红黏土化特征研究现状 |
1.2.3 红黏土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4 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5 红黏土化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6 红黏土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工作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取样 |
2.1 红黏的分布概况 |
2.1.1 红黏土的分布 |
2.1.2 红黏土的成土模式 |
2.2 取样点情况 |
2.2.1 南宁 |
2.2.2 桂林 |
2.2.3 柳州 |
2.2.4 来宾 |
第三章 红黏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 |
3.1 基本物理性质 |
3.1.1 物理性质 |
3.1.2 红黏土物理性质的对比 |
3.1.3 广西红黏土的颗粒组成 |
3.1.4 红黏土颗粒组成对比 |
3.2 基本力学性质 |
3.2.1 武鸣、桂林红黏土力学试验及结果 |
3.2.2 柳州、来宾红黏土压缩试验 |
3.2.3 柳州、来宾红黏土直接剪切试验 |
3.2.4 红黏土压缩指标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黏土的土质学特征 |
4.1 矿物成分分析原理及技术 |
4.1.1 X射线衍射试验(XRD) |
4.1.2 化学元素分析法 |
4.1.3 矿物定量分析 |
4.1.4 描电镜试验(SEM) |
4.2 试验过程及结果 |
4.2.1 XRD试验 |
4.2.2 化学成分分析 |
4.2.3 矿物成分定量分析 |
4.2.4 SEM试验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黏土的填筑性能 |
5.1 土的击实原理及影响因素 |
5.1.1 土的击实原理 |
5.1.2 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 |
5.2 红黏土的击实试验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红黏土的CBR试验 |
5.3.1 试验方案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良红黏土的填筑性能 |
6.1 红黏土的掺砂改良 |
6.1.1 试验方案 |
6.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 红黏土的掺灰改良 |
6.2.1 试验方案 |
6.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阶段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
(5)蒙自绕城高速公路工程膨胀土路基改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膨胀土常见分类研究 |
1.2.2 膨胀土结构特征研究 |
1.2.3 膨胀土路基改良技术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蒙自绕城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由来 |
2.1.2 设计标准 |
2.1.3 路线控制点及走向 |
2.1.4 沿线主要城镇、公路、铁路、河流 |
2.1.5 工程规模 |
2.2 地形、地貌 |
2.2.1 构造溶蚀低中山地貌 |
2.2.2 构造侵蚀低中山山地地貌 |
2.2.3 河流湖泊堆积地貌 |
2.3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
2.3.1 地质构造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震 |
2.3.4 公路自然区划 |
2.4 水文地质 |
2.5 不良地质路段情况 |
2.6 气候和水系 |
2.6.1 气候 |
2.6.2 水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膨胀土地基改良方案 |
3.1、膨胀土改良意义 |
3.2 改良方案 |
3.2.1 总体思路 |
3.2.2 试验段选择 |
3.3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
3.3.1 量放样 |
3.3.2 填前处理 |
3.3.3 原地表下封层施工 |
3.3.4 改良膨胀土施工 |
3.3.5 现场生石灰掺量计算 |
3.3.6 雨季路基施工 |
3.3.7 质量检验标准 |
3.4 施工组织 |
3.5 质量保证体系 |
3.5.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
3.5.2 建立高效的质量管理机构 |
3.5.3 项目质量目标 |
3.5.4 质量管理措施 |
3.6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3.6.1 安全施工措施 |
3.6.2 安全保证体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自绕城公路阳鸡段石灰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 |
4.1 石灰改良机理 |
4.1.1 离子交换作用 |
4.1.2 碳酸化作用 |
4.1.3 结晶作用 |
4.1.4 灰结作用 |
4.2 石灰改良膨胀土击实试验与最大干密度 |
4.2.1 干法与湿法的区别 |
4.2.2 石灰改良膨胀土室内击实试验 |
4.3 石灰改良膨胀土CBR试验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石灰改良膨胀土胀缩性试验 |
4.4.1 膨胀土胀缩机理 |
4.4.2 试验方案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基有限元分析 |
5.1 概述 |
5.2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方案 |
5.2.1 有限元模型及分析假定 |
5.2.2 计算参数 |
5.2.3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案 |
5.3 换填土石灰掺量的影响 |
5.3.1 路基应力变形 |
5.3.2 路基边坡稳定性 |
5.4 不同换填厚度的影响 |
5.4.1 路基沉降变形规律 |
5.4.2 路基边坡稳定性 |
5.5 不同换填宽度的影响 |
5.5.1 路基沉降变形规律 |
5.5.2 路基沉降变形规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膨胀土改良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理膨胀土的主要传统技术 |
2 膨胀土改良技术进展 |
2.1 无机改良膨胀土技术 |
2.2 复合液改良膨胀土技术 |
2.2.1 CMA生态改性剂 |
2.2.2 固化剂 |
2.3 微生物改良技术 |
2.4 纤维加筋改良膨胀土技术 |
2.5 植物改良膨胀土技术 |
3 膨胀土改良技术展望 |
(7)膨胀土填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膨胀土改良 |
2.1 膨胀土的特性及判别 |
2.2 取土场土样分析 |
2.3 膨胀土路堤结构的一般技术路线 |
2.4 不同技术路线的特点 |
2.5 基本原理 |
第三章 膨胀土填芯路基施工工法 |
3.1 包边土改良试验 |
3.2 改性土的施工拌和方法 |
3.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3.4 材料与设备 |
3.5 质量控制 |
3.6.安全措施 |
3.7 环保措施 |
3.8 资源节约 |
3.9 效益分析 |
3.10 工程应用实例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石灰处治膨胀土填筑路基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现场试验方案 |
1.1 现场试验设备 |
1.2 监测点的布置 |
① 土压力盒的埋设 |
② 土壤水分测定仪波导探头及温度传感器的埋设 |
2 现场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
2.1 现场试验条件 |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1 路基处治土中土压力监测结果及分析 |
2.2.2 路基处治土温度变化监测结果及分析 |
① 处治土内不同断面其温度随监测时间的变化情况 |
② 处治土内不同监测时间其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
2.2.3 路基处治土含水率变化监测结果及分析 |
① 处治土内不同断面其含水率随监测时间的变化情况 |
② 处治土内不同监测时间其含水率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
3 结 论 |
(9)石灰处治土膨胀土路基长期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膨胀土和击实膨胀土试验研究 |
2.1 膨胀土的一般物理性质试验 |
2.2 膨胀与收缩试验 |
2.3 一般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
2.4 膨胀土物理化学特性试验及分析 |
2.5 击实膨胀土一般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2.6 小节 |
第三章 石灰处治膨胀土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石灰处治膨胀土的标准吸湿含水率试验研究 |
3.2 确定最优掺灰比室内试验研究 |
3.3 石灰处治膨胀土击实试验 |
3.4 石灰处治膨胀土强度随养护时间关系试验 |
3.5 石灰处治膨胀土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 |
3.6 小节 |
第四章 石灰处治膨胀土动三轴试验研究 |
4.1 试件制备 |
4.2 试验设备及方法 |
4.3 试验数据处理 |
4.4 重塑膨胀土动三轴试验 |
4.5 不同掺灰比的石灰处治膨胀土动三轴试验 |
4.6 石灰处治膨胀土不同固结比动三轴对比试验研究 |
4.7 6%石灰处治膨胀土动三轴试验 |
4.8 交通荷载对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基长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9 小节 |
第五章 气候因素对石灰处治膨胀土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
5.1 干湿循环效应对石灰处治膨胀土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
5.2 冻融循环效应对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基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
5.3 石灰处治膨胀土淋滤试验研究 |
5.4 气候因素对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基长期性能的影响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基现场试验研究 |
6.1 现场碾压试验 |
6.2 现场压实灰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及胀缩特性 |
6.3 气候因素对灰土路基表层强度影响 |
6.4 现场浸水载荷试验 |
6.5 承压板测定灰土路基回弹模量试验 |
6.6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回弹弯沉试验 |
6.7 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基主要防护措施探讨 |
6.8 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
(10)用土水特征曲线分析膨胀土的改良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进展 |
1.2.2 非饱和土中土的吸力理论 |
1.2.3 土水特征曲线在非饱和土研究中的地位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综述 |
2.1 概述 |
2.2 土水特征曲线的定义 |
2.3 土水特征曲线的分类 |
2.4 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因素 |
2.5 土水特征曲线的数学模型 |
2.5.1 以对数函数的幂函数形式表达的数学模型 |
2.5.2 幂函数形式的数学模型 |
2.5.3 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模型 |
2.5.4 半对数简化模型 |
2.6 土水特征曲线的级数展开式 |
2.7 土水特征曲线的通用表达式 |
2.8 数学模型中参数a 的意义 |
2.9 土水特征曲线的主要特征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素土和改良膨胀土基本性质试验及分析 |
3.1 石灰、粉煤灰、RBI 改良膨胀土的改良机理 |
3.2 膨胀土中石灰、粉煤灰、RBI 掺量的确定方法 |
3.3 试验材料说明 |
3.4 击实试验 |
3.4.1 试样制备 |
3.4.2 试验步骤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3.5 自由膨胀率试验 |
3.5.1 试样制备 |
3.5.2 试验步骤 |
3.5.3 试验结果分析 |
3.6 土粒比重试验 |
3.6.1 试样制备 |
3.6.2 试验步骤 |
3.6.3 试验结果分析 |
3.7 颗粒分析试验 |
3.8 界限含水量试验 |
3.8.1 试样制备 |
3.8.2 试验步骤 |
3.8.3 试验结果分析 |
3.9 膨胀力试验 |
3.9.1 试样制备 |
3.9.2 试验步骤 |
3.9.3 试验结果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素土和改良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室内试验及分析 |
4.1 试验仪器与工作原理简介 |
4.1.1 压力板仪气压提取工作原理 |
4.1.2 高进气值陶瓷板 |
4.2 试样的制备 |
4.3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步骤 |
4.4 石灰改良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数据及分析 |
4.5 粉煤灰改良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数据及分析 |
4.6 RBI 改良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数据及分析 |
4.7 改良土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用土水特征曲线评价改良效果的方法研究 |
5.1 评价指标的提出 |
5.2 评价指标的取值 |
5.3 用土水特征曲线评价膨胀土改良效果的步骤与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南友公路掺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承载比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D]. 李成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浅谈膨胀土的承载比试验探索[J]. 白太君. 智能城市, 2018(06)
- [3]干湿循环对石灰处治膨胀土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D]. 莫文瑜. 广西大学, 2015(03)
- [4]广西红黏土土质特征及土性改良研究[D]. 蒋文宇. 广西大学, 2015(01)
- [5]蒙自绕城高速公路工程膨胀土路基改良方案研究[D]. 张鲁军.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6]膨胀土改良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李志萍,何文龙,冯长松,汪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7]膨胀土填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D]. 张文浩. 山东大学, 2012(05)
- [8]石灰处治膨胀土填筑路基现场试验研究[J]. 阮志新,蓝日彦,陈宏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9]石灰处治土膨胀土路基长期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D]. 杨明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10(12)
- [10]用土水特征曲线分析膨胀土的改良效果[D]. 林丽萍. 长沙理工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