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组分聚氨酯清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卿平[1](2020)在《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竹材的性能及其涂层防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竹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材料,具有成材快、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等诸多优点。然而竹材在户外应用时极易发生腐朽、霉变等生物劣化现象。防腐处理可有效防治生物劣化现象,但可能引起防腐剂流失和金属腐蚀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竹处理材性能及其长效防护方法。三唑复合防腐剂兼具防腐防霉变功能。本研究选用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制备竹处理材,研究其防霉变性能、抗流失性能和金属腐蚀性能;采用元胞自动机(CA)模型探究竹处理材金属腐蚀形貌特征;采用脲醛树脂(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技术延长涂层使用寿命,实现涂层长效防护的目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防霉变性能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具有较好的防霉变性能。丙环唑(PPZ)-戊唑醇(TEB)/碘丙炔基正丁氨基甲酸酯(IPBC)浓度大于0.06/0.05wt%(载药量0.124/0.104kg·m-3)时,对霉菌和变色菌的防治效力均可达到100%;PPZ-TEB/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MCI-MI)中MCI-MI浓度为0.17wt%(载药量0.341kg·m-3)和0.26wt%(载药量0.517kg·m-3)时,对变色菌治效力均可达到100%。(2)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和金属腐蚀性能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中PPZ、TEB和IPBC抗流失性能良好,流失率分别为2.02%(载药量0.072kg·m-3)、1.2%(载药量0.072kg·m-3)和0.65%(载药量0.284kg·m-3);MCI和MI流失率分别为14.78%(载药量0.543kg·m-3)和48.87%(载药量0.181kg·m-3),流失率较高。相比于不锈钢、铝合金及铜质金属,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对铁质金属具有较强金属腐蚀性。PPZ-TEB、PPZ-TEB/IPBC和PPZ-TEB/MCI-MI竹处理材对Q235钢和65Mn钢的腐蚀速率范围分别为69.39~132.70μm?a-1、81.58~171.10μm?a-1和111.39~324.22μm?a-1;56.03~95.49μm?a-1、64.86~114.73μm?a-1和95.08~250.57μm?a-1。(3)竹处理材金属腐蚀形貌特征研究根据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中Q235钢局部腐蚀特征建立了腐蚀坑起始模型和生长模型。基于Q235钢腐蚀坑起始模型和生长模型建立了CA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竹处理材金属腐蚀演化过程。(4)胶囊型自修复涂层长效防护竹处理材性能UF/桐油微胶囊封装工艺参数为p H值3~3.5、乳化剂用量10ml、搅拌转速400rpm时,微胶囊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包封率分别为97μm、22~185μm、71wt%,芯材平均含量约为77wt%,热降解温度约为220℃。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具有自动修复损伤区域的能力,且抗冲击性能和附着强度未出现明显降低。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能够有效提高竹处理材抗流失性和降低对金属的腐蚀性。涂饰自修复聚氨酯和自修复丙烯酸酯涂层后,在综合老化条件下0.3wt%MCI-MI中MCI的流失率较对照涂层分别降低了0.63%和3.04%,MI分别降低了9.80%和6.05%;PPZ-TEB/MCI-MI处理材中Q235钢腐蚀后平均质量损失率(720h)比对照涂层分别降低了58.2%和66.3%,而65Mn钢分别降低了44.9%和67.1%。
王卿平[2](2020)在《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竹材的性能及其涂层防护研究》文中认为竹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材料,具有成材快、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等诸多优点。然而竹材在户外应用时极易发生腐朽、霉变等生物劣化现象。防腐处理可有效防治生物劣化现象,但可能引起防腐剂流失和金属腐蚀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竹处理材性能及其长效防护方法。三唑复合防腐剂兼具防腐防霉变功能。本研究选用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制备竹处理材,研究其防霉变性能、抗流失性能和金属腐蚀性能;采用元胞自动机(CA)模型探究竹处理材金属腐蚀形貌特征;采用脲醛树脂(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技术延长涂层使用寿命,实现涂层长效防护的目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防霉变性能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具有较好的防霉变性能。丙环唑(PPZ)-戊唑醇(TEB)/碘丙炔基正丁氨基甲酸酯(IPBC)浓度大于0.06/0.05wt%(载药量0.124/0.104kg·m-3)时,对霉菌和变色菌的防治效力均可达到100%;PPZ-TEB/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MCI-MI)中MCI-MI浓度为0.17wt%(载药量0.341kg·m-3)和0.26wt%(载药量0.517kg·m-3)时,对变色菌治效力均可达到100%。(2)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和金属腐蚀性能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中PPZ、TEB和IPBC抗流失性能良好,流失率分别为2.02%(载药量0.072kg·m-3)、1.2%(载药量0.072kg·m-3)和0.65%(载药量0.284kg·m-3);MCI和MI流失率分别为14.78%(载药量0.543kg·m-3)和48.87%(载药量0.181kg·m-3),流失率较高。相比于不锈钢、铝合金及铜质金属,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对铁质金属具有较强金属腐蚀性。PPZ-TEB、PPZ-TEB/IPBC和PPZ-TEB/MCI-MI竹处理材对Q235钢和65Mn钢的腐蚀速率范围分别为69.39~132.70μm?a-1、81.58~171.10μm?a-1和111.39~324.22μm?a-1;56.03~95.49μm?a-1、64.86~114.73μm?a-1和95.08~250.57μm?a-1。(3)竹处理材金属腐蚀形貌特征研究根据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中Q235钢局部腐蚀特征建立了腐蚀坑起始模型和生长模型。基于Q235钢腐蚀坑起始模型和生长模型建立了CA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竹处理材金属腐蚀演化过程。(4)胶囊型自修复涂层长效防护竹处理材性能UF/桐油微胶囊封装工艺参数为p H值3~3.5、乳化剂用量10ml、搅拌转速400rpm时,微胶囊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包封率分别为97μm、22~185μm、71wt%,芯材平均含量约为77wt%,热降解温度约为220℃。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具有自动修复损伤区域的能力,且抗冲击性能和附着强度未出现明显降低。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能够有效提高竹处理材抗流失性和降低对金属的腐蚀性。涂饰自修复聚氨酯和自修复丙烯酸酯涂层后,在综合老化条件下0.3wt%MCI-MI中MCI的流失率较对照涂层分别降低了0.63%和3.04%,MI分别降低了9.80%和6.05%;PPZ-TEB/MCI-MI处理材中Q235钢腐蚀后平均质量损失率(720h)比对照涂层分别降低了58.2%和66.3%,而65Mn钢分别降低了44.9%和67.1%。
戴飞[3](2020)在《阴-非离子型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涂料水性化发展成为涂料行业发展热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作为环保无毒,对环境友好型涂料,还具备高耐磨性、柔韧性、耐水性和耐化学品性等优异性能,在地坪漆、木器涂料、防腐涂料、防水涂料、汽车修补涂料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由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水性羟基树脂组成,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作为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重要组分,对漆膜的综合性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普遍存在NCO含量低,粘度大、水分散性能差以及贮存稳定性差等缺陷。本文对HDI三聚体进行改性,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并研究亲水改性剂及其用量、合成工艺对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及其漆膜性能的影响。选用离子型亲水改性剂3-(环己胺)-1-丙磺酸(CAPS)和非离子型亲水改性剂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对HDI三聚体进行混合改性,以三乙胺(TEA)作为反应的中和剂和催化剂,制备出高NCO含量、低粘度、水分散性优异的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发现当CAPS和MPEG用量比为0.4,TEA用量为110%(与CAPS摩尔比)时,合成的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性能最好。制备的固化剂外观无色澄清透明、固含为100%、粘度为2368cp,NCO含量为20.06%,且具备优异的贮存稳定性和水分散性能。利用巯基与烯烃的加成反应,采用巯基乙醇、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合成了巯基乙醇改性的AMPS低聚物,并以其作为羟基磺酸离子型亲水改性剂,与MPEG一起对HDI三聚体进行改性,制备了混合改性型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所合成的固化剂外观无色澄清透明、固含为100%、粘度为2169 cp,NCO含量为19.89%。并将本文所合成的两种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与市售优质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产品进行了综合性能的对比,发现所合成的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性能达到国标要求,且在NCO含量和粘度指标上优于部分市售产品。将所合成的两种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与水性聚氨酯清漆A组分FL2301A配制成水性聚氨酯涂料制备漆膜,探究了NCO/OH摩尔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涂料的适用期。发现NCO/OH摩尔比为1.5-1.7时,漆膜性能达到最优,所制备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成的水性聚氨酯涂料适用期为4h。并与市售优质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产品进行了漆膜性能的对比,发现所合成的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所制备漆膜性能达到国标要求。
王娜,李炳奇,陈芝,张续,张均,姜志国[4](2019)在《NCO含量对单组分聚氨酯树脂性能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聚氧化丙烯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恶唑烷潜固化剂为原料制备单组分聚氨酯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固化时间、力学性能、吸水率和粘接强度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预聚物NCO含量对单组分聚氨酯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CO含量的增加,固化时间增加,硬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吸水率先降低后升高,粘接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NCO质量分数为8%时,单组分聚氨酯树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罗健[5](2017)在《石墨烯的改性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防腐是一个古老且永恒的话题,随着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钢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但是钢铁的防腐面领着很大的挑战。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防腐处理,其中在钢材表面涂覆防腐涂料是使用最方便,最经济的一种方法。溶剂型涂料有机挥发物含量较高,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很大的着火、爆炸等安全隐患的缺点,随着人们的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水性涂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从溶剂性防腐涂料到水性防腐涂料的转变还在研发阶段。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磺化石墨烯(SG)及其改性衍生物在水性聚氨酯涂料(WPU)中的防腐性能;考察天门冬氨酸酯在水性聚氨酯中快速交联的性能;构建了磺化石墨烯在涂料中分散状态的理论模型,探讨了磺化石墨烯提高涂层防腐性能的机理。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对于磺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清漆中,涂层表现出较好机械性能。涂层接触角随着磺化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说明涂层的亲水性增加。Tafel曲线的测试得知,相对纯WPU涂层,当SG加入到WPU中时,腐蚀电流降低,其中SG(1.0)/WPU涂层的腐蚀电流最低,为1.426×10-7A,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性能。2)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表明接枝成功,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已改性磺化石墨烯。改性磺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涂层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接触角的测试也发现涂层表现出较好的亲水性。Tafel曲线发现加入改性磺化石墨烯对于体系的防腐性能有一定的提升,MSG(1.0)/WPU的防腐蚀性最优。3)天门冬氨酸酯(aspartic acid ester,AE)作为催干剂添加到水性聚氨酯中,可以加速涂膜的成膜时间,有利于反应的快速进行。随着催干剂的增加,表面干燥时间变短。涂层的水分挥发速率可知,AE(0.3)/WPU涂膜水分蒸发速率最快。水接触角的测试证明了涂层表面的疏水性能增加,通过Tafel的测试发现耐腐蚀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FT-IR和差示扫描仪(DSC)证实,天门冬氨酸酯在水性聚氨酯涂层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加快表干的作用,增加漆膜的交联程度。对漆膜的机械性能提高有促进作用。4)对改性磺化石墨烯进行还原(RSG)后,和天门冬氨酸酯一起添加到水性聚氨酯中,考察漆膜的性能变化。从FT-IR图谱发现,磺化石墨烯结构中不仅含有硅烷分子,而且也被二乙醇胺(DEA)还原。XRD证明了磺化石墨烯层间距有所增加,表明APTES进入石墨烯的片层中。RSG/WPU涂料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由SEM图发现,RSG均匀分散到WPU树脂中。从随着RSG含量的增加,漆膜的接触角略有增加,其中RSG(1.0)/WPU的接触角最高。电导率随着RSG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略有下降。通过Tafel曲线可以得到,含有RSG的涂层显示出一定的防腐性能。通过耐盐雾试验表明,RSG(1.0)/WPU涂层具有超出200h的防腐蚀性能。(5)通过本论文研究,发现不管是磺化石墨烯,改性磺化石墨烯还是改性还原磺化石墨烯,添加量我聚氨酯树脂重量的1%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涂料和漆膜的性能。
李康,沈剑平,张之涵[6](2014)在《用于多彩涂料罩面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清漆》文中研究指明制备高性能多彩涂料哑光罩面清漆是当前业内研发的热点和难点。笔者通过优选一系列的水性羟基树脂和亲水改性的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得到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哑光罩面清漆。该清漆漆膜具有优异的耐沾污性和耐候性,而耐水白、耐化学品和人工清洁性能尤为突出。研究表明,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清漆是多彩涂料体系罩面的理想选择之一,可有效提升多彩整体涂层性能,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多彩涂料市场。
刘道春[7](2013)在《聚氨酯涂料应用前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聚氨酯涂料性能、类型和应用范围。由于其优异性能在防腐领域、汽车装饰、木器家具涂刷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樊小丽[8](2013)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的配方组成,制备了两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汽车白面漆和汽车金属闪光漆。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罩光清漆的配方组成,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罩光清漆。实验考察了不同羟基乳液以及固化剂的选择、n(-NCO)与n(-OH)的摩尔比、双组分涂料体系的适用期、制备工艺以及助剂对涂料以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丙烯酸酯乳液A与异氰酸酯固化剂F搭配n(-NCO)︰n(-OH)=1.5,且在涂料制备好3h内进行施工喷涂,可制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涂膜。A组分需要加入0.01%(占体系总量百分比)的消泡剂TG810时消泡效果最好,B组分手动搅拌可避免产生泡沫,A、B组分混合时转速低于400r/min,通过静置30min,泡沫可完全消除。添加0.4%(占体系总量百分比)的有机硅流平剂TG700,0.2%(占体系总量百分比)基材润湿剂TG520,可获得平整无缩孔涂膜。采用室温流平10min+80℃烘烤3h+50℃烘烤24h的烘干条件,控制干涂膜厚度在30-50μm,可制得无泡孔且性能优异的罩光清漆。第二部分研究了白色漆以及金属闪光底色漆的配方组成,配套罩光清漆后,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水性汽车白面漆和汽车金属闪光面漆。实验首先考察了白色漆制备过程中钛白粉、润湿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以及施工黏度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润湿剂CF-10和分散剂TG755,用量分别为钛白粉R-902添加量的1%和4%,且PVC为15%时,得到钛白粉分散效果最好,涂膜的性能最好;选用消泡剂X109和TG810的复配,用量为0.025%/0.025%(占体系总量百分比),消泡效果达到最佳,添加0.5%(占体系总量百分比)的流平剂TG700,可得到平整无缩孔涂膜;调整涂料黏度为38″,控制湿涂膜厚度为65-100μm,涂膜无流挂,性能较好。其次,实验考察了铝银浆、润湿剂、固含量、定向排列剂、防沉剂以及增稠剂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面:选用芳基烷基聚醚类润湿剂,用量为0.3%(占体系总量百分比),且颜基比为1︰10时,所得涂膜性能较好。涂料的固含量为35%,定向排列剂添加量为3%(占涂料体系总量百分比)时,涂膜的光泽最高,铝粉具有较好的定向排列性。防沉剂BYK420添加量为0.16%(占涂料体系总量百分比)时,涂料具有较好的防沉降和分层性。选用疏水改性丙烯酸酯类增稠剂,添加量为5.0%(占涂料体系总量百分比)可调节涂料到施工黏度30″-35″(涂4杯所测粘度值),喷涂时易雾化,涂膜流平性好,光泽高。
陈静[9](2012)在《典型湿式建材中VOC的散发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的装饰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种湿式建材在室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湿式建材会向室内空气中释放醛类、芳香烃、酮类、酯类等挥发性有机物,严重的污染了室内空气。商场、超市、现代化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内通常具有高级的内部装修、密集的人群、各式各样的商品,这类场所空气中的有机污染更加复杂。因此,本文展开如下研究。采用指触法和刀片法研究了23℃、33℃、43℃时,聚氨酯清漆、水泥地面漆漆膜的干燥时间。同时,还测量这3组温度下,这2类湿漆膜干燥过程中的光泽度变化情况。利用溶剂稀释、针筒滤膜过滤等前处理方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3种溶剂型漆和5种粘贴性胶粘剂中的挥发物进行定性。同时,还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这几类湿建材中的基料和助剂进行鉴定。以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D5116–97、EN ISO16000-9为主要依据,设计了小型环境舱测试系统。对系统的组成、测试舱的内部结构、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小型环境舱内,进行33℃、43℃条件下,以饰面三合板、混凝土板为载体时,聚氨酯清漆和水泥地面漆漆膜中VOC的短期散发实验。对环境舱内苯系物、烷烃、乙酸丁酯、TVOC的气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说明。同时,还分析了温度对这2类溶剂型漆中VOC散发的影响。利用小型环境舱测试系统,研究无地毯、粘贴4种地毯的条件下,以混凝土板为载体时,绿叶王万能胶和新凯力万能胶散发的VOC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定量检测的污染物为:1,2-二氯乙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乙酸甲酯、甲苯、TVOC。重点分析整个实验过程中(24小时),地毯对这几类VOC气相浓度的衰减作用,以及对峰值出现时间的影响。以胶粘剂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基础,建立由空气层、表面装饰层、胶粘剂层和载体层组成的VOC散发模型。采用欧拉法和4点差分格式对模型进行离散,利用迭代法求解。分析了模型各层中的乙酸乙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讨论了表面装饰层内的扩散系数D3a,对各层内乙酸乙酯浓度的影响。最后,利用分光光度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对天津地区某大型超市和某教学楼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甲苯浓度进行检测。重点对超市内不同销售区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比较。
李淑琼[10](2010)在《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住宅区供水贮存水时间长、条件差,经常会在箱体出现异味、铁锈、藻类、红虫等现象,引起水质恶化,造成二次供水安全隐患。单组分聚氨酯涂料由于施工简便、施工范围宽、涂膜性能优良,在各种建筑防水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属于无公害、无污染,极具发展前途的涂料,可用于饮水池的防水施工。本论文通过对该涂料的开发与性能测试,对防止生活饮用水二次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特殊意义,也将为聚氨酯涂料的应用开辟一片新天地。研究合成了一种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分析了影响其基本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的合成条件及工艺:nNCO/nOH为4:1,N-220/N-330质量比为9:1,填料含量25%,消泡剂用复配的硅油和CaO各0.28%,催化剂用量0.3%1%,在适宜的搅拌速度下6570℃时反应1.52.5h,按照先细后粗、先轻后重的原则加入助剂,剧烈搅拌后出料。经各项基本物化性能测试表明其综合性能优异、附着性能佳,固化后涂膜内部无气泡、表面无针孔,达到或高于GB/T 19250-2003的要求。对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防锈、防霉藻、防红虫等应用性能及可能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涂膜在水中具有较好的防锈效果,一定的防霉藻防红虫效果。其中nNCO/nOH、N-220/N-330、填料量的影响较大,而其它因素的影响尚不显着。通过对各种不同特征的涂膜进行红外表征和扫面电镜测试,研究了它们的基团结构、固化反应过程,以及微观结构和形态,探讨了引起涂膜各种缺陷的可能原因。
二、单组分聚氨酯清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组分聚氨酯清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竹材的性能及其涂层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竹材防腐与防霉变研究概况 |
1.2.1 竹材化学成分 |
1.2.2 竹材腐朽与霉变 |
1.2.3 竹材腐朽与霉变防治方法 |
1.2.4 防腐剂 |
1.2.5 水载有机防腐剂处理材防霉变性能研究现状 |
1.3 防腐处理材防腐剂流失研究进展 |
1.3.1 水载有机防腐剂抗流失性研究现状 |
1.3.2 防腐剂固着机理 |
1.3.3 竹材解剖构造对防腐剂流失的影响 |
1.3.4 防腐处理材抗流失性能测试方法 |
1.4 防腐处理材金属腐蚀性研究进展 |
1.4.1 含铜防腐剂处理材金属腐蚀研究现状 |
1.4.2 防腐处理材金属腐蚀机理 |
1.4.3 影响处理材金属腐蚀性的关键因素 |
1.4.4 防腐处理材金属腐蚀性能测试方法 |
1.5 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长效防护研究进展 |
1.6 存在问题及本研究创新思路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论文构成 |
2 三唑复合防腐剂制剂稳定性及其竹处理材防霉变性能 |
2.1 引言 |
2.2 三唑复合防腐剂制剂稳定性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防霉变性能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和金属腐蚀性能 |
3.1 引言 |
3.2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金属腐蚀性能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表面涂饰对竹处理材性能的影响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竹处理材金属腐蚀形貌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竹处理材制备 |
4.2.3 腐蚀坑演化的数学模型 |
4.2.4 CA建模依据 |
4.2.5 CA模型 |
4.2.6 CA模型实现过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Q235钢腐蚀结果 |
4.3.2 起始模型和生长模型 |
4.3.3 CA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胶囊型自修复涂层长效防护竹处理材性能 |
5.1 引言 |
5.2 UF桐油微胶囊封装工艺研究 |
5.2.1 UF/桐油微胶囊封装方法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UF/桐油微胶囊性能表征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性能表征 |
5.4.1 材料与方法 |
5.4.2 结果与分析 |
5.5 胶囊型自修复涂层对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影响 |
5.5.1 材料与方法 |
5.5.2 结果与分析 |
5.6 胶囊型自修复涂层对竹处理材金属腐蚀性能影响 |
5.6.1 材料与方法 |
5.6.2 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竹材的性能及其涂层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竹材防腐与防霉变研究概况 |
1.2.1 竹材化学成分 |
1.2.2 竹材腐朽与霉变 |
1.2.3 竹材腐朽与霉变防治方法 |
1.2.4 防腐剂 |
1.2.5 水载有机防腐剂处理材防霉变性能研究现状 |
1.3 防腐处理材防腐剂流失研究进展 |
1.3.1 水载有机防腐剂抗流失性研究现状 |
1.3.2 防腐剂固着机理 |
1.3.3 竹材解剖构造对防腐剂流失的影响 |
1.3.4 防腐处理材抗流失性能测试方法 |
1.4 防腐处理材金属腐蚀性研究进展 |
1.4.1 含铜防腐剂处理材金属腐蚀研究现状 |
1.4.2 防腐处理材金属腐蚀机理 |
1.4.3 影响处理材金属腐蚀性的关键因素 |
1.4.4 防腐处理材金属腐蚀性能测试方法 |
1.5 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长效防护研究进展 |
1.6 存在问题及本研究创新思路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论文构成 |
2 三唑复合防腐剂制剂稳定性及其竹处理材防霉变性能 |
2.1 引言 |
2.2 三唑复合防腐剂制剂稳定性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防霉变性能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和金属腐蚀性能 |
3.1 引言 |
3.2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金属腐蚀性能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表面涂饰对竹处理材性能的影响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竹处理材金属腐蚀形貌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竹处理材制备 |
4.2.3 腐蚀坑演化的数学模型 |
4.2.4 CA建模依据 |
4.2.5 CA模型 |
4.2.6 CA模型实现过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Q235 钢腐蚀结果 |
4.3.2 起始模型和生长模型 |
4.3.3 CA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胶囊型自修复涂层长效防护竹处理材性能 |
5.1 引言 |
5.2 UF/桐油微胶囊封装工艺研究 |
5.2.1 UF/桐油微胶囊封装方法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UF/桐油微胶囊性能表征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性能表征 |
5.4.1 材料与方法 |
5.4.2 结果与分析 |
5.5 胶囊型自修复涂层对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影响 |
5.5.1 材料与方法 |
5.5.2 结果与分析 |
5.6 胶囊型自修复涂层对竹处理材金属腐蚀性能影响 |
5.6.1 材料与方法 |
5.6.2 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阴-非离子型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水性聚氨酯涂料 |
1.2.1 单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 |
1.2.2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 |
1.3 异氰酸酯种类 |
1.3.1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
1.3.2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
1.3.3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 |
1.3.4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
1.4 异氰酸酯的主要反应 |
1.4.1 异氰酸酯与羟基的反应 |
1.4.2 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 |
1.4.3 异氰酸酯与胺基的反应 |
1.5 多异氰酸酯的亲水改性 |
1.5.1 非离子改性 |
1.5.2 阴离子改性 |
1.5.3 阳离子改性 |
1.5.4 混合改性 |
1.6 影响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性能的因素 |
1.6.1 多异氰酸酯的类别 |
1.6.2 亲水改性剂的种类及用量 |
1.6.3 中和剂的选择及用量 |
1.7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成膜 |
1.8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8.1 研究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1.8.3 创新点 |
第二章 氨基磺酸-聚醚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合成工艺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外观 |
2.3.2 固化剂NCO质量百分数的测定 |
2.3.3 粘度的测定 |
2.3.4 固含的测定 |
2.3.5 红外测试 |
2.3.6 水分散性能测定 |
2.3.7 贮存稳定性的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氨基磺酸-聚醚改性水性多异氰酸酯的红外光谱表征 |
2.4.2 CAPS的用量对水性多异氰酸酯的性能影响 |
2.4.3 三乙胺(TEA)的用量对水性多异氰酸酯的性能影响 |
2.4.4 中和剂添加方式对水性多异氰酸酯的性能影响 |
2.4.5 非离子改性剂的选择及用量 |
2.4.6 反应温度对水性多异氰酸酯的性能影响 |
2.4.7 CAPS和 MPEG不同用量比对水性多异氰酸酯的性能影响 |
2.4.8 氨基磺酸-聚醚改性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水中稳定性分析 |
2.4.9 贮存稳定性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ET-AMPS低聚物的合成及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外观 |
3.3.2 固化剂NCO质量百分数的测定 |
3.3.3 粘度的测定 |
3.3.4 固含的测定 |
3.3.5 红外测试 |
3.3.6 水分散性能测定 |
3.3.7 贮存稳定性的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HET-AMPS低聚物及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红外光谱表征 |
3.4.2 HET-AMPS低聚物的用量对水性多异氰酸酯的性能影响 |
3.4.3 羟基磺酸-聚醚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 |
3.4.4 羟基磺酸-聚醚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水中稳定性测试 |
3.4.5 羟基磺酸-聚醚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贮存稳定性对比 |
3.4.6 与国内外市售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综合性能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漆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3 分析测试方法 |
4.3.1 漆膜干燥时间 |
4.3.2 漆膜硬度 |
4.3.3 漆膜附着力 |
4.3.4 漆膜柔韧性 |
4.3.5 漆膜耐冲击性 |
4.3.6 漆膜光泽 |
4.3.7 漆膜耐水性 |
4.3.8 漆膜耐酸/耐碱性 |
4.3.9 扫面电镜(SEM)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NCO/OH摩尔比对漆膜性能影响 |
4.4.2 涂料适用期 |
4.4.3 漆膜性能对比 |
4.4.4 漆膜SEM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NCO含量对单组分聚氨酯树脂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样品制备 |
1.3.1 单组分聚氨酯树脂的制备 |
1.3.2 聚氨酯胶膜的制备 |
1.4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红外分析 |
2.2 涂膜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 |
2.3 NCO含量对聚氨酯膜吸水率的影响 |
2.4 NCO含量对聚氨酯膜性能的影响 |
3 结论 |
(5)石墨烯的改性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的分类与制备 |
1.2.1 氧化石墨烯 |
1.2.2 还原氧化石墨烯 |
1.2.3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 石墨烯的改性 |
1.3.1 化学改性石墨烯 |
1.3.2 物理改性石墨烯 |
1.4 石墨烯防腐涂料研究进展 |
1.4.1 石墨烯涂料防腐机理 |
1.4.2 石墨烯薄膜防腐涂层 |
1.4.3 石墨烯防腐涂料 |
1.5 防腐涂料的表征 |
1.6 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 |
1.6.1 水性聚氨酯 |
1.6.2 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 |
1.7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涂料制备 |
2.3.1 磺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清漆的制备 |
2.3.2 改性磺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 |
2.3.3 天门冬氨酸酯/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 |
2.3.4 改性还原磺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 |
2.4 性能表征 |
2.4.1 红外光谱 |
2.4.2 Tafel曲线 |
2.4.3 接触角测试 |
2.4.4 X射线衍射 |
2.4.5 扫描电镜 |
2.4.6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4.7 水分挥发率 |
2.4.8 电导率 |
第三章 磺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清漆制备及表征 |
3.1 研究背景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磺化石墨烯的参数 |
3.2.2 磺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清漆基本性能 |
3.2.3 清漆接触角测试 |
3.2.4 Tafel曲线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磺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表征 |
4.1 研究背景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红外光谱测试 |
4.2.2 漆膜的基本性能 |
4.2.3 接触角测试 |
4.2.4 Tafel曲线 |
4.2.5 石墨烯分散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门冬氨酸酯在水性聚氨酯涂料中的制备表征 |
5.1 研究背景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漆膜基本性能 |
5.2.2 水分挥发率 |
5.2.3 干膜的吸水率 |
5.2.4 水接触角 |
5.2.5 Tafel曲线 |
5.2.6 涂层固化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性还原磺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涂料制备及表征 |
6.1 研究背景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红外光谱测试 |
6.2.2 XRD测试 |
6.2.3 分散性和稳定性 |
6.2.4 扫描电镜 |
6.2.5 水接触角测试 |
6.2.6 导电率测试 |
6.2.7 Tafel曲线测试 |
6.2.8 耐盐雾测试 |
6.2.9 防腐机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实验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用于多彩涂料罩面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清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主要原料及设备 |
1.2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制备过程 |
1.2.1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1.2.2 涂层的制备 |
1.3 性能测试表征方法 |
1结果与讨论 |
2.1 配方设计 |
2.1.1 水性羟基树脂的优选 |
2.1.2 固化剂的选择 |
2.1.3 n (—NCO) ∶n (—OH) 比例的选择 |
2.2 参考配方及主要性能分析 |
2.2.1 光泽和表观形态 |
2.2.2 耐水以及耐化学品性能 |
2.2.3 耐沾污性和人工清洁性 |
2.2.4 环保性 |
2.2.5 性能列表 |
3 总结和展望 |
(7)聚氨酯涂料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聚氨酯涂料性能特点、类型及应用范围 |
1.1 性能特点 |
1.2 类型与适用范围 |
1.2.1 聚氨酯树脂改性油涂料 |
1.2.2 湿固化聚氨酯树脂涂料 |
1.2.3 封闭型聚氨酯树脂涂料 |
1.2.4 催化固化型聚氨酯树脂涂料 |
1.2.5 羟基固化型聚氨酯树脂涂料 |
2 聚氨酯防腐涂料 |
2.1 单组分潮气固化型聚氨酯防腐蚀涂料 |
2.2 改性聚氨酯涂料 |
2.3 高弹性环氧-聚氨酯重防腐涂料 |
2.4 环氧聚氨酯耐热重防腐涂料 |
3 聚氨酯汽车涂料 |
3.1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
3.2 无溶剂环氧聚氨酯涂料 |
3.3 塑料件用涂料 |
3.4 聚氨酯清漆 |
4 家具用聚氨酯木器涂料 |
4.1 聚氨酯漆与聚酯漆 |
4.2 水性木器涂料 |
5 结束语 |
(8)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汽车涂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汽车涂料的发展历程 |
1.2.2 汽车涂料的分类 |
1.2.3 汽车涂料的水性化 |
1.2.4 我国汽车涂料的发展状况 |
1.3 汽车面漆的发展与研究 |
1.3.1 汽车面漆的发展状况 |
1.3.2 我国汽车面漆的研究进展 |
1.3.3 汽车面漆所用成膜树脂的研究进展 |
1.3.4 汽车面漆的发展趋势 |
1.4 聚氨酯涂料的发展与研究 |
1.4.1 聚氨酯涂料的发展历程 |
1.4.2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
1.4.3 聚氨酯涂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进展 |
第二章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的制备工艺以及表征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原材料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2.3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基础配方 |
2.2.4 制备工艺以及流程图 |
2.2.5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三章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罩光清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含羟基树脂与固化剂的选择 |
3.2.2 -NCO与-OH摩尔比的研究 |
3.2.3 涂料适用期的研究 |
3.2.4 泡沫的消除方法研究 |
3.2.5 涂膜流平性能的研究 |
3.2.6 罩光清漆的基材润湿性的研究 |
3.2.7 涂膜上泡孔缺陷的消除 |
3.2.8 涂膜的干燥条件的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白漆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白色漆的性能研究 |
4.2.1 钛白粉及润湿分散剂的选择 |
4.2.2 颜料体积浓度(PVC)的确定 |
4.2.3 消泡剂的选择和确定 |
4.2.4 流平剂的选择和确定 |
4.2.5 涂料施工黏度的控制 |
4.3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白面漆综合性能与国标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金属闪光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金属闪光底色漆的性能研究 |
5.2.1 铝银浆的预分散 |
5.2.2 颜基比的确定 |
5.2.3 铝粉在涂料中的定向排列研究 |
5.2.4 涂料中铝粉的防沉研究 |
5.2.5 涂料的流变性研究 |
5.3 水性金属闪光漆性能指标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典型湿式建材中VOC的散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湿式建材分类 |
1.2.1 涂料 |
1.2.2 胶粘剂 |
1.3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
1.3.1 二甲苯 |
1.3.2 乙苯 |
1.3.3 异丙苯 |
1.3.4 二氯甲烷 |
1.3.5 1, 2 二氯乙烷 |
1.3.6 乙酸甲酯 |
1.4 国外研究进展 |
1.4.1 定性研究 |
1.4.2 基于环境舱的定量实验 |
1.4.3 现场实测 |
1.4.4 理论研究 |
1.5 国内研究进展 |
1.5.1 干燥时间 |
1.5.2 湿建材中 VOC 散发 |
1.5.3 现场实测研究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湿漆膜的干燥时间和光泽度的实验研究 |
2.1 溶剂型漆的选取 |
2.2 漆膜干燥时间的测定 |
2.2.1 干燥时间的定义 |
2.2.2 测试方法 |
2.2.3 涂膜的制备 |
2.2.4 测试过程 |
2.2.5 测试结果 |
2.3 湿涂膜光泽度的测定 |
2.3.1 光泽度的定义 |
2.3.2 实验设备 |
2.3.3 光泽度的测定方法 |
2.3.4 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环境舱测试系统设计 |
3.1 设计原则 |
3.2 实验系统 |
3.2.1 系统组成 |
3.2.2 湿度控制 |
3.2.3 测试舱的密封 |
3.2.4 测试舱内的均流 |
3.3 实验设备介绍 |
3.3.1 恒温箱 |
3.3.2 温湿度数据记录仪 |
3.3.3 采样泵和吸附管 |
3.3.4 TVOC 检测仪 |
3.3.5 其它设备 |
3.4 实验前的准备 |
3.4.1 整体清洗 |
3.4.2 实验前的净化 |
3.4.3 气密性检查 |
3.5 实验过程 |
3.6 物理参数的测量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剂型漆散发 VOC 的实验研究 |
4.1 溶剂型漆中成分的鉴定 |
4.1.1 挥发物的定性实验 |
4.1.2 非挥发物的定性实验 |
4.2 小型环境舱内的定量实验 |
4.2.1 载体材料 |
4.2.2 溶剂型漆的用量 |
4.2.3 采样过程 |
4.2.4 样品的分析 |
4.2.5 污染物浓度计算 |
4.2.6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粘剂散发 VOC 的实验研究 |
5.1 胶粘剂成分的鉴定 |
5.1.1 实验样品 |
5.1.2 气相色谱―质谱的定性实验 |
5.1.3 红外光谱的定性实验 |
5.2 定量实验 |
5.2.1 表面覆盖材料 |
5.2.2 载体材料 |
5.2.3 粘贴性胶粘剂 |
5.2.4 污染源 |
5.2.5 样品分析 |
5.2.6 测试条件 |
5.2.7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胶粘剂散发 VOC 的模型 |
6.1 模型的建立 |
6.1.1 模型的描述 |
6.1.2 假设条件 |
6.1.3 模型方程 |
6.1.4 边界条件 |
6.1.5 初始条件 |
6.2 模型的离散及求解 |
6.2.1 方程的离散 |
6.2.2 边界条件离散 |
6.3 模型应用 |
6.3.1 参数值的设置 |
6.3.2 结果分析 |
6.3.3 D_3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两类公共场所空气品质的检测 |
7.1 实验设备及试剂 |
7.1.1 实验设备 |
7.1.2 试剂 |
7.2 采样点介绍 |
7.2.1 大型超市 |
7.2.2 教学楼 |
7.3 采样及分析方法 |
7.3.1 甲醛 |
7.3.2 苯系物 |
7.4 实验结果 |
7.4.1 大型超市 |
7.4.2 教学楼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性 |
8.3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
1.2.1 防水涂料的分类及特点 |
1.2.2 聚氨酯防水涂料概述 |
1.2.3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分类及特点 |
1.2.4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及应用 |
1.3 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
1.4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简介 |
1.5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特点 |
1.6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应用 |
1.7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单组分聚氨酯涂料的合成及基本性能 |
2.1 反应及成膜机理 |
2.2 合成实验 |
2.2.1 实验药品及设备 |
2.2.2 合成工艺流程 |
2.2.3 实验步骤 |
2.3 产品的外观 |
2.4 产品的固含量测试 |
2.4.1 试验步骤 |
2.4.2 计算方法 |
2.5 涂料的表干、实干时间测试 |
2.5.1 表干时间 |
2.5.2 实干时间 |
2.6 涂料的防水性测试 |
2.6.1 试板的浸泡 |
2.6.2 试板的检查 |
2.7 涂料的耐盐水性测试 |
2.8 涂料中残余-NCO 含量的测定 |
2.8.1 测试原理 |
2.8.2 测试步骤 |
2.9 涂料的其它性能测试 |
2.9.1 力学性能测试 |
2.9.2 低温弯折性 |
2.9.3 不透水性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组分聚氨酯涂料配方及合成工艺的优化 |
3.1 术语和化学量计算 |
3.2 涂料的单因素影响实验 |
3.2.1 nNCO/nOH 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2.2 N-220/N-330 质量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2.3 填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2.4 消泡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2.5 催化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2.6 其它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3 产品需注意的问题及防治 |
3.3.1 –NCO 基团的含量控制 |
3.3.2 贮存稳定性 |
3.3.3 黄变 |
3.3.4 涂膜附着力不佳 |
3.3.5 起泡 |
3.3.6 流挂及其它 |
3.4 涂料的优化合成实验 |
3.4.1 水平、因素、指标的选择 |
3.4.2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 优化后涂料的物化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组分聚氨酯涂料的应用性能研究 |
4.1 涂料的防水性、耐盐水性、-NCO 含量研究 |
4.1.1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涂料的防水性、耐盐水性 |
4.1.2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NCO%含量 |
4.2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防锈性能研究 |
4.2.1 试验用具 |
4.2.2 试验步骤 |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防霉藻性能研究 |
4.3.1 试验用具 |
4.3.2 试验步骤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防虫性能研究 |
4.4.1 试验用具 |
4.4.2 试验步骤 |
4.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表征研究 |
5.1 红外表征结果分析 |
5.2 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单组分聚氨酯清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竹材的性能及其涂层防护研究[D]. 王卿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竹材的性能及其涂层防护研究[D]. 王卿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阴-非离子型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戴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NCO含量对单组分聚氨酯树脂性能影响[J]. 王娜,李炳奇,陈芝,张续,张均,姜志国. 聚氨酯工业, 2019(03)
- [5]石墨烯的改性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D]. 罗健.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6]用于多彩涂料罩面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清漆[J]. 李康,沈剑平,张之涵.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4(07)
- [7]聚氨酯涂料应用前景[J]. 刘道春. 化学工业, 2013(05)
- [8]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汽车面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樊小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9]典型湿式建材中VOC的散发特性研究[D]. 陈静. 天津大学, 2012(06)
- [10]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李淑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