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3,我的“情人节”(论文文献综述)
高祎博[1](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刘琢卓[2](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诞生于战火纷飞时期,深化于艰苦奋斗时期的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红色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对他们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了红色文化的篇目,因此,深入分析教材中的红色文化篇目及元素,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第一章,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篇目和元素统计及分析。首先,阐释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教育意义。其次,统计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篇目,共30篇,并从篇目数量、体裁、创作时代进行具体分析,得出数量编排合理,体裁多样,创作时代广泛等特点。最后,从“人”“事”“物”“魂”四个方面对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进行整理,发现其具有类型多样且极富典型性的特点。对这些文本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立体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第二章,探寻当前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现状。选取陕西南部两个城市的两所中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对当前红色文化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方式的使用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上会对部分教学目标的预期效果产生影响,从而使学生在红色文化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认知有偏差、学习程度不深入等现象。这一调查为后文红色文化教学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三章,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红色文化篇目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汲取红色文化营养,不断提升素养。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朗诵、情境创设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兴趣。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多变,利用课文作文、学科融合、专题探讨、比较阅读等方法,使学生领略到红色文化精髓。最后,通过举办各类与红色文化相关活动,使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刘丽丽[3](2020)在《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志愿行动是以促进不特定人群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的志愿行动,自愿性、非营利性和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支撑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公共精神的汇聚,是公民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后所追求的价值。大力推动教育志愿行动能够促进志愿精神扎根社会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为弱势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援方案,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教育志愿者的高尚行为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和完满生活。本研究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中日比较的视角,重点剖析两国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激励机制是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是用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激励空间维度、激励时间维度和激励逻辑维度三个维度。按照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动员方式、法制环境、价值认同、动机管理、运行手段、评估反馈、保障奖励,这构成了本研究分析中日两国优势、不足及提出策略的基本框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源流、实践演进历程、法制建设情况及政策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日两国选取12所大学收集样本,共收集问卷样本442份,访谈样本176份,作品样本201份,撰写参与观察日志3万余字。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方面各有千秋,批判性地吸取日本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动机培育兼顾个人与集体、统筹调配物资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优势,应该继续坚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过强、法制环境有待完善、自我价值认同困难、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评估反馈不畅及保障不够充分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机模糊现象突出、组织架构不健全及监管有余评估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双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政放权激活民间志愿组织活力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策略。高明的激励策略应能够促使志愿者不断追求“超越自我”,让志愿行动成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与自我融合,成为个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曹蕊[4](2021)在《语言类网红“PAPI酱”短视频对用户情绪倾向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社交媒体上的优势内容、倾向性观点和情绪不断汇聚并增势,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网红”。较之图文时代的粉丝看重文采和图片美感,短视频时代的用户更关注短视频所表达的态度以及情绪。网红发布的短视频内容会得到大规模网民的点赞、评论和分享,其对用户情绪的暗示性和感染力极强。一直以来,学者们致力于戏剧影视的用户情绪倾向理论研究。但目前,在用户情绪倾向研究领域,已有学者运用人工标记和机器学习等方法,通过训练大量的线上、线下文本,捕捉到比较全面的情绪类型以及情绪倾向。他们主要着眼于网络舆情、网络口碑以及微博文本情绪等,鲜少有针对网红对用户情绪倾向的影响分析。本文探讨语言类网红的短视频对用户情绪倾向的影响,旨在为MCN机构以及新媒体营销行业提供有迹可循的用户情绪变化规律及其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新媒体技术重塑了用户的话语权,MCN机构可以利用信息形式、主题内容、网红情绪等激发用户情绪,从而使网红短视频不断被分享,以此提升网红的关注度。首先,本文通过对语言类网红“papi酱”短视频的信息形式特征分析发现,网红短视频的推送时间、系列视频、出镜人、片头、片尾都可以引发用户的情绪倾向。其中推送时间、出镜人、片头、片尾负向影响用户情绪倾向;系列视频正向影响用户情绪倾向。同时发现系列视频、片头的影响力远大于推送时间、出镜人、片尾的影响力。其次,论文通过语言类网红“papi酱”短视频的信息内容特征发现,面向实体的主题、面向事件的主题、面向习语的主题都能引发用户情绪倾向。其中面向实体的主题、面向习语的主题正向影响用户情绪倾向;面向事件的主题负向影响用户情绪倾向。研究还发现,面向实体的主题、面向习语的主题的影响力远大于面向事件的主题。第三,本文通过对语言类网红“papi酱”短视频的信息情绪倾向的研究发现,短视频的中性情绪和用户情绪倾向不相关;正向情绪的短视频、负向情绪的短视频和用户情绪倾向相关,且短视频的正向情绪和用户的情绪倾向正相关,短视频的负向情绪和用户的情绪倾向呈负相关。但短视频的正向情绪的影响力小于短视频的负向情绪。最后,研究发现,根据影响用户情绪倾向的程度,短视频的信息特征排序依次为信息内容、信息情绪、信息形式。
刘璐[5](2020)在《影响朗读中句间停顿的因素》文中提出停顿可以标记信息组块,体现话语节奏,还可以反映言语产出的计划时间,对研究认知加工具有重要意义,是语音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自然语言处理中面临的一个难题。语音学的系列研究都显示,说话人在朗读前会有粗略计划(rough planning),主要表现为,长句前的停顿会加长。也有一些研究显示,只有句首成分的长度才影响句前的停顿。影响计划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用了四个实验,从句子的韵律结构、句间语义关联程度、边界后成分的长度、朗读前的准备时间和朗读流利度等几个维度,系统研究了汉语正常出声朗读任务中的停顿变化,重点关注了起首反应时和句间停顿,还考察了它们在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情况。第一个实验借助启动范式,对单句的反应时进行了考察,目的是研究朗读时,句子的产出速度、以及产出句子的韵律结构是否会受韵律启动的影响。其中,“启动”指的是前面的表征结构对后面类似结构提取的促进机制,在句法和语义上都有较为稳定的结果。然而,韵律的启动效应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以往研究采用的实验材料过长,韵律边界的启动效应微弱,容易被启动句中的句法、语义等信息覆盖。为检验该问题,实验一采用五言古诗作为朗读材料,将启动句与目标句中的韵律边界的对应关系设置为一致、不一致和无关三种。结果发现,韵律边界的启动效应确实很微弱,韵律边界的一致性对反应时的影响有限,对言语产出的促进作用很小。另外,反应时在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都很大。第二和第三个实验共同关注的问题是,两个句子之间的停顿能否反映韵律的整体计划?以往研究发现,句间停顿会受句长、话题关联等因素的影响。然而这些因素是如何共同影响停顿时长的?为此,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系统考察边界后句子的长度、句子间的语义关联性对句子间停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了考察最大的计划范围,研究还设定了有准备和无准备两种朗读任务。结果发现,在这两种任务中,被试都能产出合理、有起伏的语调,上述因素对句间停顿的影响很有限。这可能是因为,句子朗读的整体韵律计划不是必需的。另外,停顿在个体内和个体间也存在很大差异。以上都是对单个停顿的研究,最后一部分考察了短语篇中两个句间停顿之间的关系,并把朗读流利度作为分析停顿的一个主要指标。结果再次验证实验一中的发现,即韵律边界的一致性几乎不影响句间停顿,对言语产出的促进作用很有限。然而,当按照发音人的朗读流利度,对语音结果进行分类之后发现,在流利朗读时,两个句子间的停顿具有相关关系;而在不流利朗读时,句间停顿则不存在相关关系。总体上,本研究发现,在汉语出声朗读任务中,(1)句间停顿的长度对结构一致性,语义关联度,句长的变化不敏感;(2)句间停顿能反映的整体韵律计划信息很有限;(3)在流利朗读条件下,句间停顿之间表现出了相关关系。
卜水灵[6](2020)在《自媒体平台下的汽车借势广告语研究》文中认为广告作为企业商品宣传的一种形式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语言作为广告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经济化、传播范围广、超时空等特点。市场经济化条件下,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同类商品如何从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体现在广告上表现为借势广告地崛起。借势广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利用所“借”之势来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近年来借势广告的崛起也催生了借势广告语。而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的行业,其发展经历了官方化、集团化到大众化这一模式地转变,因此通过研究这一模式转变在广告语宣传上的呈现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汽车这一行业,基于借势,对广告与语言高度融合的汽车借势广告语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简单地阐述,重点在于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将搜集到的993条汽车借势广告语分为借势于名人、借势于品牌、借势于节、借势于流行文化、借势于热点事件五类。第三部分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出发分析汽车借势广告语与其他行业广告语、一般汽车广告语在语言运用上的共同点以及汽车借势广告语在语言运用上的个性特点。汽车借势广告语在语音运用上与其他行业广告语的共同点主要表现为:押韵、谐音、音节对称;在词汇运用上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喜用实词、巧用人称代词;在语法运用上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喜用陈述句、偏爱短句、乐用整句。汽车借势广告语与一般汽车广告语在语音运用上的共同点表现为:多押洪韵、灵活运用叠音;在词汇运用上的共同点表现为:灵活使用外语词、契合地区特点用词、妙用数字词。汽车借势广告语在语言运用上的个性特点在于:突出利用语音借势;突出利用词汇借势、巧妙使用身份词;语法运用上体现了基于原型构式的仿拟类推、体现借势的词类活用。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汽车借势广告语的表达策略。该部分主要从修辞格的运用策略、语言表现风格上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修辞格运用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偏爱对偶、乐用仿拟、拟人、巧用拆词、双关、引用、排比。语言表现风格上主要从展现汽车产品高大、自由奔放等形象的豪放;含蕴无限深意将广告主的功利性与对消费者的尊重完美融合的含蓄;以品牌自嘲、品牌互嘲、品牌群嘲的方式凸显幽默三个方面探讨了汽车借势广告语在语言表现风格上的策略。第五部分探讨了汽车借势广告语的作用、问题与规范化。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助推产品、品牌良好形象的树立、建构身份认同、推销生活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加速语言的传播与发展五个方面。此外还从广告语用字、用语的不规范性、趋同性导致广告语缺乏辨识度、借势过于强硬、时效性与语境性导致广告语寿命缩短、表达晦涩四个方面分析了汽车借势广告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加强对广告语言的审查力度、广告创作者应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将借势与品牌文化相融合的建议。
李佳芯[7](2020)在《消费者参与其他国家节日的消费行为机理研究 ——以我国消费者参与西方节日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跨国流动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背景下,跨文化参与他国节日的行为日渐盛行。在中国,一些消费者每年会花费许多的时间和金钱参与到西方节日当中。这些经过中国本土化改造后的西方节日带有浓厚的消费属性,潜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目前关于消费者参与其他国家节日的研究分散在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等学科领域中,真正聚焦于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研究不多,现有研究难以清楚地解释消费者参与其他国家节日的消费行为机理。在跨文化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有一个很突出的构念,即消费者世界主义,作为一种反映了消费者信仰与价值观的消费者特征变量,消费者世界主义在解释消费者对其他国家产品、服务的偏好和选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本研究以西方节日为研究客体,把消费者世界主义引入节日领域研究,并基于态度功能理论,构建了以消费者世界主义为前因变量,以价值观表达、社交身份认知以及享乐态度为中介变量,以我国消费者参与西方节日的行为意向为结果变量的研究模型,来探讨消费者世界主义对消费者参与西方节日的行为意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对收集回来的492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世界主义能够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参与西方节日的行为意向,并且价值观表达、社交身份认知和享乐态度在消费者世界主义对消费者参与西方节日的行为意向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本研究不仅完善了节日消费的相关研究,丰富了跨文化消费者行为学理论,还有助于解释我国消费者热情参与西方节日的原因,为国家引导和治理西方节日提出建议,也为企业和商家在西方节日营销实践中明确节日目标群体,做好西方节日市场定位,有效开展节日营销提供指导。
冯海晶[8](2020)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精神文化财富。每一个民族传统节日都饱有其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内涵的一种表达形式。传统节日文化中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形式。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通知,提出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功能与价值,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选择。因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利用传统节日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传递传统节日文化的无限魅力,并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从理论的角度,深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家庭观教育、生命观教育及传统美德教育等教育资源的探讨;从实践的角度,丰富并拓展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活动主题、风俗礼仪。增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力,进一步强化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而且能为落实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提供新的交流载体,并使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中焕发时代光芒。然而,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诸多现实问题。比如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重视度不高、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需求式微、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与侵扰等。继而出现了远离中国传统节日,热捧西方流行节日的现象。因此,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融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文献分析、系统分析和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念界定和文化内涵,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基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厘清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价值前提下,对当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探索有效且合理的融入路径。本文包括四个部分,如下所示:第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的内容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念界定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梳理,分别界定了节日、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等相关概念;概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包含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孝道至上”的伦理观、“热爱生活”的生命观等文化内涵。第三部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如凝聚功能、调节功能、渗透功能及导向功能;并分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价值。第四部分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入手,分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现实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基于其面临问题的原因,探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王柏华[9](2019)在《“您可否忽略我的性别?”——重读艾米莉·狄金森致“导师”希金森的1862年书信》文中指出1862年正值艾米莉·狄金森的创造力进入全盛时期,她突然向文坛领袖托马斯·希金森致函并附上四首诗作求教,这封信成为破译狄金森创作观念和她生前为何拒绝发表的关键。借助近年来学界对19世纪美国性别文化和批评语境的综合考察,本文重读诗人于1862年期间寄给希金森的6封突兀、省略、急迫、神秘的书信,有一个声音越来越清晰地从字里行间传出:"您可否忽略我的性别?"狄金森把自己的名字藏在一个小信封里,就好比导演了一幕小小的戏剧,让真实的性别身份在躲闪、隐藏或拖延之后,慢慢出场,以操控收信人的阅读方式、情感体验和理性判断。这个迷你版的戏剧表演刚好无意中再现了当时女作家大多匿名发表作品的历史情境。然而,无论这个把戏看似多么羞怯天真或刻意为之,都隐含着一个真切的请求或严肃的声明:请把我视为一个诗人而不是女诗人。这个小小的登场戏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女诗人对性别身份的焦虑,而这恰恰是她的同时代和未来的读者都不该忽略的事实。狄金森在应对性别麻烦时所采取的戏剧化手法、男性缪斯的隐喻以及抹去性别的策略,让狄金森的遗产对于后世女诗人变得扑朔迷离,也让女性文学史的建构变得更加微妙复杂。
康丽华[10](2019)在《关联理论视角下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影响范围扩大,中国民俗文化语篇英译的数量也在日益提升。此类文章包含大量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它们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其翻译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速度以及世界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因此,探究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报告研究的是《孔子学院》中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在报告中,笔者首先梳理了有关民俗和文化负载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定义。其次,笔者又对原文的文本特征和目标读者群体进行了分析,发现《孔子学院》旨在对外介绍中国文化,而其受众大多是想要学习汉语的外国读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最后,在对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笔者根据具体的语境,在最佳关联原则下,综合运用了直译、意译、音译、加注和套译的翻译方法。通过对整个翻译过程的描述和典型例子的剖析,报告重点讨论的是关联理论视角下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报告表明,译前的分析和准备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平衡好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使译文符合最佳关联。报告期待为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借鉴。
二、2·13,我的“情人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3,我的“情人节”(论文提纲范文)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篇目和元素 |
第一节 红色文化基本内涵及教育意义 |
一、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初中语文中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篇目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篇目概况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篇目分析 |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元素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的主要元素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元素的特点 |
第二章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现状 |
第一节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初中教师红色文化教学情况调查结果 |
三、初中生红色文化学习情况调查结果 |
第二节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现状分析 |
一、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 |
二、初中生学习现状 |
第三节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的影响因素 |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
二、优质红色文化作品不足 |
三、部分教师对红色文化认知不足 |
四、部分家庭教育的忽视 |
第三章 初中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教师不断提升素养广泛汲取红色营养 |
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
二、提升红色文化素养 |
第二节 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一、重视朗读,引发情感共鸣 |
二、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
第三节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学习红色文化精髓 |
一、课文作文,促进学习理解 |
二、学科融合,完善学习认知 |
三、专题探讨,提升学习效率 |
四、比较阅读,加深学习程度 |
第四节 举办丰富多彩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
一、开展红色文化语文活动 |
二、举办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
(二)弱势儿童群体亟待支援 |
(三)大学生承担着弘扬志愿精神的重任 |
(四)日本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完善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志愿行动 |
(二)志愿者 |
(三)志愿组织 |
(四)志愿精神 |
(五)教育志愿行动 |
(六)激励机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调查法 |
(四)教育统计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激励理论发展脉络 |
(二)人本主义激励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
(三)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
七、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意蕴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 |
(一)实意生活的德性关照 |
(二)公共生活的行动范式 |
(三)完满生活的追求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特征 |
(一)育人与自助的双重成长 |
(二)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
(三)对同质化的积极扬弃 |
三、教育志愿行动的当代意义 |
(一)促进社会和谐 |
(二)助推教育现代化 |
(三)重塑中国青年形象 |
第二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历史演进 |
一、古代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孕育与实践历程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渊源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古代实践 |
二、近代教育志愿行动的兴起 |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
(二)日本近代公益组织萌芽 |
三、现代教育志愿行动勃发历程 |
(一)中国萌发公营教育志愿行动 |
(二)日本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兴起 |
四、21世纪教育志愿行动的发展特征 |
(一)中国教育志愿行动逐步规范化 |
(二)日本教育志愿行动逐步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
第三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实施过程 |
二、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政府自上而下动员 |
(二)地方性法规是建设法治环境的主力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动机管理兼顾个人与集体 |
(五)依赖组织开展活动 |
(六)评估反馈依赖组织自律 |
(七)保障奖励以统筹调配为主 |
三、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官民协作优化公共治理资源 |
(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以教育常需培育动机 |
(五)组织化程度较高 |
(六)组织反馈坚持长周期、多轮次 |
(七)保障奖励重视组织运营 |
第四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过强导致民间志愿组织缺乏活力 |
(二)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
(三)自我价值认同困难 |
(四)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 |
(五)评估反馈不畅 |
(六)保障不够充足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动机模糊现象突出 |
(二)组织架构不健全 |
(三)监管有余评估不足 |
三、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 |
(一)宣传不足 |
(二)筹资能力弱 |
第五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管控与激励失调 |
(二)志愿者教育推进艰难 |
(三)志愿组织成长缓慢 |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日本人的“娇宠”心理 |
(二)被动式发展模式 |
(三)管控宽松导致监管评估不足 |
三、造成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共性问题的成因 |
(一)公民心理尚未成熟 |
(二)中国的“业余性”与日本的“过依赖” |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策略的思考 |
一、中日经验的相互借鉴 |
(一)中国经验对日本的借鉴意义 |
(二)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二、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原则的思考 |
(一)立足本土文化背景 |
(二)以满足需要为核心 |
(三)尊重个体差异 |
(四)尊重人的完整发展 |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 |
(一)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志愿组织活力 |
(二)深度优化法制环境 |
(三)激发志愿责任担当 |
(四)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组织 |
(五)评估反馈倾听多方声音 |
(六)资税双管齐下保障物资供应 |
(七)营造崇尚互助精神的舆论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中国访谈样本一览表 |
附录六 日本访谈样本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语言类网红“PAPI酱”短视频对用户情绪倾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PAPI酱”视频的相关研究 |
(二)“PAPI酱”短视频特征的研究 |
(三)情绪倾向理论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网红短视频的兴起及影响 |
第一节 新媒体平台中网红的涌现 |
一、传统媒体中名人文化的式微 |
二、新媒体技术赋权与用户话语权的重塑 |
三、网红短视频的崛起 |
第二节 短视频用户的信息偏好与情绪感染 |
一、用户偏好幽默搞笑的信息类型 |
二、个体评论情绪的多样性 |
三、群体评论情绪的倾向性 |
四、信度检验 |
第二章 网红短视频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短视频的信息形式 |
一、短视频的时长 |
二、短视频的标签 |
三、短视频的节奏 |
四、短视频的特效字幕 |
第二节 短视频的主题内容 |
一、政治时事类短视频 |
二、生活艺术类短视频 |
三、娱乐休闲类短视频 |
四、知识教育类短视频 |
五、其他类别的短视频 |
第三节 短视频的发布者 |
一、发布者的专业化程度 |
二、发布者的地域、国籍及文化背景 |
三、发布者的原生账号和衍生账号 |
四、发布者之间互动 |
第三章 “PAPI酱”短视频的信息形式对用户情绪倾向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PAPI酱”短视频信息形式的表现特征 |
一、短视频的固定推送时间 |
二、系列短视频 |
三、短视频的出镜人 |
四、短视频的片头 |
五、短视频的片尾 |
第三节 “PAPI酱”短视频信息形式对用户情绪倾向影响的统计分析 |
一、短视频形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短视频形式和用户情绪倾向的相关分析 |
三、短视频形式和用户情绪倾向的一元回归分析 |
1、短视频的推送时间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关系 |
2、系列短视频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关系 |
3、短视频的出镜人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关系 |
4、短视频的片头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关系 |
5、短视频的片尾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关系 |
四、短视频形式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PI酱”短视频的主题内容对用户情绪倾向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PAPI酱”短视频主题内容的表现特征 |
一、面向实体主题的短视频 |
二、面向事件主题的短视频 |
三、面向习语主题的短视频 |
第三节 “PAPI酱”短视频主题内容对用户情绪倾向影响的统计分析 |
一、短视频主题内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短视频主题内容和用户情绪倾向的相关分析 |
三、短视频主题内容和用户情绪倾向的一元回归分析 |
1、面向实体主题的短视频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关系 |
2、面向事件主题的短视频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关系 |
3、面向习语主题的短视频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关系 |
四、短视频主题内容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API酱”短视频的情绪效价对用户情绪倾向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PAPI酱”短视频情绪效价的表现特征 |
一、正向情绪的短视频 |
二、中性情绪的短视频 |
三、负向情绪的短视频 |
第三节 “PAPI酱”短视频情绪效价对用户情绪倾向影响的统计分析 |
一、短视频情绪效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短视频情绪效价和用户情绪倾向的相关分析 |
三、短视频情绪效价和用户情绪倾向的一元回归分析 |
1、正向情绪的短视频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关系 |
2、负向情绪的短视频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关系 |
四、短视频情绪效价和用户情绪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讨论与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七章 短视频制作与传播的启示和建议 |
第一节 短视频制作的启示 |
第二节 短视频传播的建议 |
第三节 短视频制作与传播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影响朗读中句间停顿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停顿的界定 |
第二节 停顿的功能 |
一、停顿反映信息组块 |
二、停顿反映计划时间 |
三、停顿反映流利程度 |
四、停顿反映修辞语用 |
第三节 影响停顿的因素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材料 |
三、研究任务 |
第二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计划 |
第三章 韵律启动对起首反应时的影响研究(实验一)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发音人 |
三、实验程序 |
四、实验测量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一、反应时 |
二、音节时长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句长、语义关联性以及准备时间对句间停顿的影响(实验二)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被试 |
三、实验程序 |
四、实验测量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一、起首反应时 |
二、句间停顿 |
三、反应时和停顿的相关性分析 |
四、其他分析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语义关联性及语义关键词位置对句间停顿的影响(实验三)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被试 |
三、实验程序 |
四、实验测量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一、句间语义关联性对句间停顿的影响 |
二、句间停顿的个体差异 |
三、句长对句间停顿的影响 |
四、停顿分布差异分析 |
五、语误分布分析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短语篇中的韵律结构一致性对句间停顿的影响(实验四)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被试 |
三、实验程序 |
四、实验测量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一、结构一致性对第二个句间停顿的影响 |
二、两个句间停顿的相关性检验 |
三、不同流利度下的两个句间停顿 |
四、句子差异对句间停顿的影响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总讨论和结论 |
第一节 韵律启动对起首反应时的影响 |
第二节 句长、语义关联性和准备时间对句间停顿的影响 |
第三节 短语篇中的韵律结构一致性对句间停顿的影响 |
第八章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实验材料 |
二、词频和笔画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自媒体平台下的汽车借势广告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对象与现状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0.3.1 研究意义 |
0.3.2 研究方法 |
0.4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界定 |
第1章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借势类型 |
1.1 借势于名人 |
1.1.1 代言名人 |
1.1.2 应援名人 |
1.2 借势于品牌 |
1.2.1 同类汽车品牌 |
1.2.2 非汽车品牌 |
1.3 借势于节 |
1.3.1 节日 |
1.3.2 节气 |
1.4 借势于流行文化 |
1.4.1 网络流行语 |
1.4.2 热播综艺、电影 |
1.4.3 流行歌歌词 |
1.5 借势于热点事件 |
1.5.1 社会热点事件 |
1.5.2 自身热点事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语言运用特点 |
2.1 汽车借势广告语与其他行业广告语的共同特点 |
2.1.1 语音运用共同点 |
2.1.1.1 押韵 |
2.1.1.2 谐音 |
2.1.1.3 音节对称 |
2.1.2 词汇运用共同点 |
2.1.2.1 喜用名词、动词 |
2.1.2.2 巧用人称代词 |
2.1.3 语法运用共同点 |
2.1.3.1 喜用陈述句 |
2.1.3.2 偏爱短句 |
2.1.3.3 巧用整句 |
2.2 汽车借势广告语与一般汽车广告语的共同点 |
2.2.1 语音运用共同点 |
2.2.1.1 多押洪韵 |
2.2.1.2 灵活运用叠音 |
2.2.2 词汇运用共同点 |
2.2.2.1 灵活使用外语词 |
2.2.2.2 契合地区特点用词 |
2.2.2.3 妙用数字词 |
2.3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个性特点 |
2.3.1 语音个性特点 |
利用同音借势 |
2.3.2 词汇个性特点 |
2.3.2.1 利用词汇借势 |
2.3.2.2 巧妙使用身份词 |
2.3.3 语法个性特点 |
2.3.3.1 基于原型构式的仿拟类推 |
2.3.3.2 体现借势的词类活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表达策略 |
3.1 多样修辞格的运用策略 |
3.1.1 偏爱使用对偶 |
3.1.2 乐用仿拟、拟人 |
3.1.3 巧用双关、引用、拆词、排比 |
3.2 多类语言表现风格的运用策略 |
3.2.1 用豪放风格展现汽车形象 |
3.2.1.1 高大刚强的汽车形象 |
3.2.1.2 自由奔放的汽车形象 |
3.2.2 用含蓄风格展现广告语的隐含义 |
3.2.2.1 镶嵌品牌或展现产品特征 |
3.2.2.2 隐藏商家功利性意图 |
3.2.3 用幽默风格展开品牌嘲讽 |
3.2.3.1 自嘲式幽默 |
3.2.3.2 互嘲式幽默 |
3.2.3.3 群嘲式幽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作用、问题与规范化 |
4.1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作用 |
4.1.1 助推产品、品牌良好形象的树立 |
4.1.2 建构身份认同 |
4.1.3 推销生活方式 |
4.1.4 传播中国文化 |
4.1.5 加速语言的传播与发展 |
4.2 汽车借势广告语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广告语用字、用语的不规范性 |
4.2.2 借势过于生硬 |
4.2.3 趋同性导致广告语缺乏辨识度 |
4.2.4 时效性与语境性导致广告语寿命缩短、表达晦涩 |
4.3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规范化 |
4.3.1 加强广告语言的审查力度 |
4.3.2 广告创作者应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
4.3.3 将借势与品牌文化相融合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消费者参与其他国家节日的消费行为机理研究 ——以我国消费者参与西方节日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消费者参与其他国家节日的相关研究 |
2.2 消费者世界主义的相关研究 |
3 理论推导与假设提出 |
3.1 消费者世界主义与消费者参与西方节日行为意向的关系 |
3.2 态度的中介效应 |
3.2.1 价值观表达的中介效应 |
3.2.2 社交身份认知的中介效应 |
3.2.3 享乐态度的中介效应 |
4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4.1 问卷设计 |
4.1.1 变量设计 |
4.1.2 问卷整体设计 |
4.2 预调查 |
4.2.1 信度检验 |
4.2.2 效度检验 |
4.3 正式调查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
4.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5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5.1 信度检验 |
4.5.2 效度检验 |
4.6 假设检验 |
4.6.1 消费者世界主义对消费者参与西方节日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检验 |
4.6.2 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3 假设检验结果小结 |
4.7 人口特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7.1 性别的差异性分析 |
4.7.2 年龄的差异性分析 |
4.7.3 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4.7.4 收入的差异性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理论贡献 |
5.2 管理启示 |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消费者参与西方节日行为意向的相关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8)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 研究创新 |
2. 研究不足 |
一、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述 |
(一)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界定 |
1. 节日 |
2. 传统节日 |
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
(二)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
1.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
2. “孝道至上”的伦理观 |
3. “热爱生活”的生命观 |
二、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价值 |
(一)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1. 凝聚功能 |
2. 调节功能 |
3. 渗透功能 |
4. 导向功能 |
(二)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1. 爱国主义教育 |
2. 家庭观教育 |
3. 生命观教育 |
4. 传统美德教育 |
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及原因 |
(一)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
1.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重视度不高 |
2. 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需求式微 |
3. 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与侵扰 |
(二) 影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
1. 高校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宣传引导措施的缺失 |
2.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感弱化 |
3. 多元文化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
四、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
(一) 完善教育内容,增强节日文化感召力 |
1.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精华,挖掘节日文化优秀内涵 |
2. 列入日常课程教育规划,激发节日文化学习兴趣 |
(二) 丰富教育载体,提升节日文化凝聚力 |
1. 搭建弘扬节日文化载体和平台 |
2. 开展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文化教育活动 |
(三) 开辟网络教育阵地,增强节日文化影响力 |
1. 建立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网络平台 |
2. 丰富网络传播内容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
(四) 创新教育方式,延续节日文化生命力 |
1. 创新发展途径,提升节日文化感染力 |
2. 创造模式转化,增强节日文化传承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您可否忽略我的性别?”——重读艾米莉·狄金森致“导师”希金森的1862年书信(论文提纲范文)
开场 |
第一幕:“年轻的投稿人?” |
第二幕:“我把名字装入信封” |
第三幕:“我的诗是否活着?” |
第四幕:“我身处险境-先生” |
第五幕:“我自己,美人中唯一的袋鼠” |
尾声 |
(10)关联理论视角下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
1.2 Definition of Chinese Folkloric Culture-Loaded Words |
1.3 Significance |
2 Translation Task |
2.1 Project Description |
2.2 Features of Chinese Folkloric Culture-Loaded Words |
2.3 Relevance Theory |
3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Understanding |
3.1.1 Text Analysis |
3.1.2 Readers Analysis |
3.1.3 Preparation |
3.2 Translating |
3.3 Proofreading |
4 Case Study |
4.1 Foreignization |
4.1.1 Literal Translation |
4.1.2 Transliteration |
4.1.3 Transliteration with Annotation |
4.2 Domestication |
4.2.1 Free Translation |
4.2.2 Borrowing Translation |
4.3 Summary |
5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四、2·13,我的“情人节”(论文参考文献)
-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D]. 刘琢卓.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D]. 刘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4]语言类网红“PAPI酱”短视频对用户情绪倾向的影响研究[D]. 曹蕊.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影响朗读中句间停顿的因素[D]. 刘璐.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自媒体平台下的汽车借势广告语研究[D]. 卜水灵. 湘潭大学, 2020(02)
- [7]消费者参与其他国家节日的消费行为机理研究 ——以我国消费者参与西方节日为研究对象[D]. 李佳芯. 广西大学, 2020(07)
- [8]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 冯海晶.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9]“您可否忽略我的性别?”——重读艾米莉·狄金森致“导师”希金森的1862年书信[J]. 王柏华. 当代比较文学, 2019(00)
- [10]关联理论视角下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实践报告[D]. 康丽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