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境意识与英译汉译文质量——CET4考生英译汉试卷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吉娟[1](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姚亚芝[2](2020)在《我国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语言服务产业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但却面临着逆向选择带来的严峻挑战。导致逆向选择的主要原因是语言服务市场交易双方关于语言服务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语言服务客户缺乏鉴别产品真实质量的有效信息,只能根据产品的平均质量水平决定支付意愿,由此导致优质语言服务产品被劣质语言服务产品逐出市场,帕累托最优难以实现,语言服务市场的运作效率越来越低。语言服务在提升中国软实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治理语言服务市场的逆向选择、进而提升语言服务质量,已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信号传递是缓解逆向选择的一种重要机制。信号指的是产品的质量信号,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市场上传递的能够反映产品或服务真实质量水平并对消费者具有引导意义的信息。因语言服务产业含义广泛,所涉产品特征多样,本文主要以笔译服务为例,在定性和定量分析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的形成及表现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有效传递语言服务市场的质量信号,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1)本文首先对信息劣势方,即作为语言服务客户的国内企业和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需求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网络爬虫和数据库等大数据技术,从互联网上自动抓取智联招聘近期发布的2万余条国内企业(包括语言服务企业)的语言服务类招聘广告,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招聘企业将职业翻译能力等同于外语能力,只对应聘者提出了外语水平等级要求,其中要求达到大学英语六级(CET6)的招聘岗位数量最多。由于市场上各种语言水平考试名目繁多,语言服务质量信号强度不一,大多数招聘企业并不了解职业翻译需要的能力要求远高于外语能力,因而选择依赖外语能力这一强度相对较弱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翻译资格认证这样的高强度信号却因与外语水平考试的区分度不明显以及普及度低等原因被企业忽视而失灵。此外,本文选取了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开发布的12份翻译服务采购标书,对评分部分的各类质量信号及其分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语言服务企业的服务流程、价格、业绩以及团队配备是位列前四的质量信号。由于对翻译项目的重视以及经常使用翻译服务,对于翻译服务的认识水平较高,这些单位的标书评分选择了有效的、符合翻译职业特征的高强度质量信号。(2)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标书表明,业绩和价格都是高强度的质量信号。因此,本文面向语言服务市场,建立了考虑价格和业绩两种因素的信号传递模型,研究了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单个语言服务提供方与多个客户之间的动态博弈和分离均衡存在的条件,定量分析对比了价格信号和业绩信号对客户购买意愿的影响,制定了语言服务提供方应采取的“按质论价”的最优定价策略。价格-业绩信号传递模型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市场均衡状态和合理制定产品报价的有效手段。实现高质高价、低质低价这种理想的分离均衡状态,取决于模型中客户数量、客户购买意愿、保留价格、产品生产成本等一系列参数。因此,应用该模型解决现实问题时,可依据实际问题中的模型参数值判断是否可以达到分离均衡,可采取措施改变部分模型参数的取值,使市场状态趋向于分离均衡;此外,还可利用该模型分析分离均衡状态下产品的最优报价,实现语言服务提供方利润最大化。(3)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标书还表明,服务流程和团队配备也是语言服务市场的两个高强度的质量信号。二者通常需要通过认证才能得以有效彰显。因此,对语言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管理的认证和对译员任职资格的认证是一种高强度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本文构建了语言服务市场认证信号传递模型,定量分析了实现分离均衡、混同均衡的条件,推导出各种均衡状态下语言服务提供方的认证策略和客户的产品报价策略。然后,依据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分析译员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的成本及其意愿。在对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以及中国译员认证制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改革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提出了建议。最后,依据《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供的框架,研究了语言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管理认证问题,建立了笔译服务质量管理流程和笔译服务质量SERVQUAL评价模型,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提供了确定模型中各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同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语言服务质量信号权重确定模型,便于对各种质量信号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以逆向选择为切入点,从信号传递角度探讨语言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方法,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语言服务产业研究视角。(2)采用大数据等技术,研究了国内企业以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语言服务质量信号的需求特征,建立了基于AHP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权重确定模型。(3)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的语言服务市场价格-业绩信号传递模型和认证信号传递模型,提供了定量分析语言服务质量信号发送策略和定价策略的手段。(4)从译员和语言服务提供方两个视角,宏观上探讨了译员任职资格和语言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管理认证问题,建立了笔译服务质量SERVQUAL评价模型及基于AHP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模型。
吕晓轩[3](2018)在《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开发及效度验证》文中提出截至2018年1月,已有252所高等院校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了外国语言文学类翻译本科专业,多数院校均开设笔译研究方向,语种以汉英为主,其他语种为辅。翻译本科专业毕业生的笔译能力检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笔译能力测试则是翻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翻译本科专业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评价依据“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的成绩作为参考,尚未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学业测试。虽然“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也是能够检验应试者的口笔译能力,但是其资格考试的能力构念与《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翻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缺乏一致性。因此,开发一项能够检验本科翻译教学质量和有效衡量学生笔译能力的测试是必要的。本研究将立足于提高专业教学有效性,促进翻译专业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开发“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并开展效度验证。测试开发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测试构念,对于笔译测试而言,就是界定笔译能力。本研究基于《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梳理国内外翻译能力模型,并借鉴其他学科在能力研究方面的现有成果,参考现有国内外的翻译能力模型,提出了翻译专业学生笔译能力的体系框架。并且,根据测试构念的可操作化原则,确立翻译专业应届毕业生学业测试背景下的笔译能力构念。确立测试构念后,本研究进一步明确测试对象,考试面向翻译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根据测试类型的要求,明确该考试的性质为标准参照性学业测试。本研究基于国外考试开发机构的大量优秀的实践经验,设计笔译能力测试开发流程,保障开发的合理性以及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公平性。为了保证笔译能力测试充分发挥其对本科翻译教学的检测和保障作用,那么测试效度的验证是关键。在测试学、心理学和翻译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下,构建社会认知框架下的测试效度验证框架,基于整体效度观,运用访谈、试测、问卷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方面采集效度证据,并对收集的语境效度、理论效度、效标关联效度、评分效度以及后效效度的证据加以分析,证明“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具有较高的效度。翻译专业八级笔译能力测试是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检测的重要工具,其测试结果代表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笔译能力水平。该测试结果既能够反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为职场工作招聘提供参考。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将为其他语种的笔译能力测试开发提供参考。
白玲[4](2017)在《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建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的,对基于能力的翻译测试实证研究比较少见。现有的翻译能力研究方向主要从外语翻译到母语,且多适用于源语和目的语语法差异较小的语对,因而并不完全适用于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在翻译测试研究领域更未引起重视。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汉英翻译能力的构成成分是什么?这些单项成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2)如何设计与开发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3)本研究所开发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和效度如何?基于国内外有关翻译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侧重翻译教学中可测试的核心翻译能力,提出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将汉英翻译能力分解为双语能力、翻译策略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语言外能力、工具使用与研究能力及译者生理心理主体因素等子能力。这些子能力互为补充,整合作用于整个翻译过程。根据此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本研究基于翻译课堂教学实践,将翻译测试与诊断测试相结合,运用诊断测试、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设计出一套实验用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题目,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并对该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加以检验。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汉英翻译能力模式是合理的。从语段的角度设计汉英翻译诊断测试是有优势的。语段翻译不仅长度适宜,还能提供一定的语境,切合翻译教学的需要,在翻译测试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研究能有效诊断出受试者汉英翻译能力中的弱项。测试材料题材、体裁适宜;难度、长度适中;内容符合翻译专业笔译课程;试卷信度、效度均达到标准;测试报告能够呈现受试汉英翻译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依据诊断报告,结合细致的评分量表,受试者可以自主判断检查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翻译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本研究的设计理念以及对翻译测试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今后的翻译测试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助于翻译测试的公平、科学与规范,推进翻译测试领域的深入发展。此外,本研究对国家教育部正在研制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的翻译专业硕士学生的笔译能力描述语和能力定级有借鉴价值。
李明栋[5](2014)在《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翻译教学案例分析——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为例》文中提出翻译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重要一环,但大学翻译教学在中国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新题型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从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一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模拟测试可以看出,众多翻译错误可以归结为写作问题,学生的汉译英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英语写作能力,必须重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共性与异性,即"翻译写作学"核心思想,这就为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翻译教学指明了方向。
徐倩[6](2014)在《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反拨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测试,尤其是大规模、高风险的测试,往往会对教与学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反拨作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TEM)是针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的英语水平测试,作为一门全国性的重要考试,它必然会对本科英语专业的教与学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分步骤分阶段地研究TEM的反拨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手段对英语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参考院校的学科负责人、教师和考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TEM的熟悉程度、评价,对TEM反拨作用的认识,以及TEM对他们的英语教学产生了何种影响。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引起TEM反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第二,TEM的反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对TEM反拨作用的研究会为TEM改革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哪些建议?本研究借鉴了以往的反拨作用研究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TEM反拨作用模型,用来指导本研究。根据此模型,本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文献回顾,对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TEM考试大纲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已有的TEM以及反拨作用研究成果,对TEM可能产生的反拨作用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设计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专家、学科负责人、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对TEM的认识及评价,以及TEM对他们的影响。通过这些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笔者对TEM的反拨作用的有了一个整体印象。第三阶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英语专业教学课堂进行课堂观察,调查TEM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这有助于笔者了解TEM反拨作用在课堂上的真实体现。第四阶段,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访谈,通过访谈找到研究过程中出现问题和疑点的答案。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可总结如下。首先,大部分受访者对TEM的熟悉程度都很高,但是对TEM口试以及TEM评分标准的熟悉程度相对较低。第二,受访者对TEM的评价以正面为主,正面评价远多于负面评价,尤其是对TEM考试内容和方法的评价,相比较而言,TEM的施考和TEM的成绩报告满意度较低。第三, TEM反拨作用的评价正面大于负面,多数受访者认为TEM实现了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测试目标。第四,TEM成绩的使用多数符合考试大纲中的规定,但是考试成绩的误用仍然存在,如通过考试成绩来给院校排名、考核教师、授予学位和招聘员工。受访者对这些误用的态度模棱两可,有近半数受访者赞同使用TEM成绩来做出这些决策。第五,TEM对参考院校的课程设置产生了一定的反拨作用,主要体现在TEM备考课程的开设和TEM相关课程的设置上,但是TEM对参考院校的课程设置影响不大,多数TEM备考课程不超过半学期。第六,TEM对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往往以TEM考试内容为主;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三是课堂交流更多采用中文,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如此。第七,尽管TEM对高校英语教学产生了反拨作用,TEM并没有主导英语教学效果,与教师素质、学生努力程度等因素相比,TEM对英语专业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最后,笔者通过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阐述,提出了对TEM改革以及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如对TEM的考试内容、考试手段以及施考方式进行改进;加强命题者与考试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TEM的反馈信息,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建议等。
贾晓庆[7](2012)在《从TEM8(2010)和翻译测试情况看英语专业教学的改进》文中研究指明专业八级考试对翻译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准确理解、选择词汇、短语和准确理解、灵活使用句型两个层面。针对该考试中学生翻译质量下降的情况,从2010年专八翻译和本校的专八翻译测试情况看学生翻译具体在词汇和句法层面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英语专业教学方法和建议。
张新玲,刘君玲[8](2011)在《中国大学EFL学习者英汉/汉英笔译测试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中国EFL学习者大规模英汉互译考试特点,梳理我国翻译考试研究现状,指出未来研究的一些核心问题。文章认为我国翻译考试定位较模糊、取样量偏小、相关效度验证研究缺失;翻译考试研究量少面窄,以定性分析为主,滞后于考试实践需求;应提升我国大学生EFL学习者翻译能力检测的地位和层次,有针对性地综合利用不同题型检测翻译能力,针对具体考试展开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效度验证研究。
陈怡[9](2010)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 ——以TEM-8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翻译是我国高等学校外语院系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是专业外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无论是在教学测试的领域还是在翻译学的领域,作为翻译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环节的翻译测试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大大滞后于听说读写等测试领域以及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等翻译学的其他方面。中国学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近来如穆雷(2006a:468)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目前对各种翻译测试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现行翻译测试中客观性试题的运用还处于逐步摸索阶段,主观性试题仍是主要的题型,其评分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没有进行过理论论证、分析或说明,整个翻译测试特别是文本翻译测试具有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意性。Campbell(1998:8)认为,构念效度是翻译测试面临的问题之一,即翻译测试在何种程度上是基于恰当的能力模式或学习模式,而目前大多数的翻译测试体系都缺乏理论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内外对于翻译测试构念效度密切相关的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的探讨则层出不穷,提倡多因素构成、强调双语转换、注重翻译策略等是这些翻译能力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共同之处。尽管如此,学者们提出的大多数翻译能力模式是以理论而不是翻译教学和测试为中心的,体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专家系统能力,因此并不适用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测试,有些模式虽然直接针对学习者,但其依据和对翻译测试的实际有用性还需要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支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论文试图对翻译测试这一议题有所贡献。为了便于更深入的探讨,本次研究着眼于我国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以及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文本测试,在对他们汉英翻译表现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针对这一特定对象和特定背景的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并由此拟定出八级考试汉英翻译评分的修订方案,再通过对这一评分方案信度和效度的验证,初步证实了它的有用性。从理论框架上来看,本次研究主要借鉴的是以构念和构念效度为核心的当代语言测试理论,尤其是构念与行为测试命题与评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富有效度的行为测试的开发与应用必须建立在牢固的、明确的构念基础上,因为行为测试的评估量表和评分标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测试所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即代表了测试开发者对测试所要衡量哪些语言技巧或能力的观念;另一方面,构念的确定又离不开特定的使用背景,因为“构念并不是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心理实体,而是为某一特定测试目的而作出的抽象界定”(Alderson 2000:118)。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主义方法(empirically-based),具体有语料库、有声思维、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等。因为近年来翻译研究这门学科除了传统的理论性、规定性的研究外,描述性、实证性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它们与传统的“思辨、内省”方法互为补充,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应用分支的最新发展(苗菊,2006;许均、穆雷,2009)。从结构上看,文章首先回顾了以构念效度为核心的现代语言测试理论,学术界现有对翻译能力的探讨,以及国内外翻译测试的现状尤其是现有的不同评分方法。文章认为,构念理据是包括翻译测试在内的一切行为测试合理存在的基础,虽然学术界对翻译能力有众多的探讨,但遗憾的是这些能力模式多为纯理论性的探讨,并未能直接应用于翻译测试的实践,而这正是提高翻译测试科学性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虽然对不同评分方法的评析表明分析性评分法对于整体评分法有固有的优势,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分项评分标准,其优势并不能充分发挥。对八级考试汉译英现有评分标准与命题现状的回顾与问卷调查是本次研究的实际起点。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参加八级考试汉译英阅卷的有关教师总体认为,目前八级考试汉英翻译的整体评分量表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但在解释性和操作性上还显不足,这一情况下评分者的评分较易受到学生译文中语法错误、局部翻译质量、以及评分者主观好恶的影响,这就突显了寻找有实证翻译能力模式支持的新评分标准的重要性,而这一能力模式和评分标准必须抓住不同汉英翻译能力学生的关键区别性特征。正如Hamp-Lyons所言(1990:69-87),评分者在评分时应当聚焦于最为显着的判断标准(the most salient criteria),而这一标准必须在审慎的测试开发中得到确立,也必须深深扎根于实际的数据和测量所实施的环境。文章接下来着手从大量的实际数据中寻求不同汉英翻译能力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区别性特征。作者通过学习者语料库对相当数量的2004-2006年八级考试汉英翻译文本进行了整体综合性分析与抽样判别式分析,初步得出除了译入语语法失误外,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八级考试汉译英时的翻译错误主要集中在译词不准确、表达累赘、句式中式化、语篇衔接意识薄弱这几个方面,而归纳起来词和句这两个层面的整体翻译转换处理很可能是不同汉译英等级文本(不同汉译英能力学生)的重要区别性特征,在某一个词或句的观察点上高汉译英能力的学生并不一定会比低汉译英能力的学生翻译处理得更好,但是综合尽可能多的观察点总体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显着的。随后文章对十二位不同能力水平的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在两篇汉英翻译时有声思维进行了深入探析,基本洞察了他们在进行汉英翻译转化时的实际心理活动,进一步发现这些学生在对原文的解码、翻译单位的处理、补添逻辑关联、精简冗余繁琐、对句子进行深层组构、寻找在指称、语体、搭配等方面全方位对等的译词等诸多方面(大致对应于词、句两个层级的翻译转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无论从他们的译文还是从思维过程中都已可以看见高能力学生突破原文表面束缚、对译文进行重构的痕迹,而在低能力学生中这一点是基本缺失的。在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尝试构建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主要在八级考试背景下的汉译英能力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学生译者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具备意义的传递和双语概念结构转换的意识,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能跳出原文字句的简单机械对应,从而对原文进行深入的解构和重构;从具体操作角度看,它由汉英语言能力、汉英词汇转换能力、汉英句级转换能力三个方面构成。由此文章进一步提出一个新的八级考试汉英翻译评分方案,与传统评分方法不同,这一评分方案由等级概括性描述、等级操作性描述和结合具体文本的观察指标体系三个部分组成,是一个动态的分析性评分模式。等级概括性描述基本与现行的八级考试汉英评分标准相吻合,围绕着译文是否忠实原文、表达是否地道自然流畅、以及是否有语言上的失误展开,起到一个宏观统摄的作用;等级操作性描述对等级概括性描述中的忠实原文、表达地道自然以及语言失误等特征给予进一步清晰的、分等级的可操作性定义,它直接对应于前面的汉译英能力模式;而结合具体文本的观察点体系则可以根据每年命题文本的不同而进行调节,使实际的评分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文章最后以五篇2005、2006的八级考试汉英翻译文本为例,初步展示了这一新评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两位评分员按照新评分方案分别就2005和2006年75篇抽样文本评分的相关度比较,初步证实了这一评分方案的信度;而这两位评分员的打分、这些文本八级考试原得分,以及另外两位评分员按照原评分标准对这些文本打分的平均分(视为每篇文本的实际应有得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又初步证实了新评分方案的效度。此外,文章还简要探讨了基于汉英能力模式的新评分方案对八级考试汉英翻译命题以及本科汉英翻译教学的可能影响。综上,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它能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英翻译能力,为汉英翻译教学与能力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对汉英文本翻译评分的探索有助于推进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的效度和权威性,使其发挥更好的反拨作用。同时包括语料库、统计、有声思维等诸多方法的使用也使该研究在方法论上有一定的意义,因为翻译研究是一门既包含艺术又包含科学特性的学科,在研究方法上需要人文思辨和科学分析的结合。从长远来看,该研究的方法可能可以推广到英译汉乃至翻译测试研究的其他更广阔方面。
江敏[10](2009)在《2008年TEM8英译汉译文错误分析及解决策略》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2008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英译汉译文错误的类型,阐释了错误的根源,指出英语基础薄弱和汉语表达能力欠佳是造成译文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并就此提出加强双语基本功,建立英汉语对比的意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二、语境意识与英译汉译文质量——CET4考生英译汉试卷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境意识与英译汉译文质量——CET4考生英译汉试卷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2)我国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语言服务产业的定义及构成 |
1.3.2 中外产业分类体系中的语言服务产业 |
1.3.3 其他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语言服务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逆向选择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简要述评与本文的研究空间 |
3 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的形成与表现 |
3.1 语言服务市场的质量信息不对称 |
3.1.1 客户知识的有限性 |
3.1.2 笔译质量的隐匿性和效用的滞后性 |
3.1.3 笔译质量的难以标准化 |
3.1.4 笔译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
3.2 语言服务市场的逆向选择模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模型构建与分析 |
3.3 逆向选择对市场和社会经济福利造成的影响 |
3.3.1 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3.3.2 对社会经济福利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语言服务市场的质量信号特征分析 |
4.1 语言服务市场的质量信号特点 |
4.1.1 质量信号的分类 |
4.1.2 质量信号的特点 |
4.2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质量信号需求特征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SQL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
4.2.3 研究数据 |
4.2.4 招聘企业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4.2.5 企业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需求状况与特征 |
4.3 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质量信号需求特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质量信号强度统计 |
4.3.3 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质量信号强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价格-业绩信号传递模型及其博弈分析 |
5.1 语言服务提供方与客户 |
5.1.1 语言服务提供方 |
5.1.2 客户 |
5.2 两阶段博弈及价格-业绩信号 |
5.2.1 两阶段博弈 |
5.2.2 客户收益分析 |
5.2.3 提供方利润及最优定价分析 |
5.3 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信号传递与分离均衡 |
5.3.1 分离均衡条件 |
5.3.2 单一价格信号下的分离均衡 |
5.4 计算示例 |
5.4.1 四种场景下的最优定价和利润 |
5.4.2 参数λ对分离均衡的影响 |
5.4.3 参数α对业绩信号和分离均衡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语言服务市场的认证信号传递策略 |
6.1 语言服务市场的认证信号传递模型 |
6.1.1 基本假设 |
6.1.2 面向认证的质量信号传递模型 |
6.1.3 质量信号的具体形式 |
6.1.4 信息非对称市场的均衡分析 |
6.1.5 语言服务提供方质量信号传递策略分析 |
6.2 译员资格认证研究 |
6.2.1 职业资格认证的作用及有效性分析 |
6.2.2 语言服务人员从业能力构成要素 |
6.2.3 国际译员资格认证制度案例考察 |
6.2.4 我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制度与改革建议 |
6.3 语言服务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研究 |
6.3.1 概述 |
6.3.2 语言服务质量认证标准 |
6.3.3 笔译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 |
6.3.4 基于PDCA循环的笔译质量管理流程 |
6.3.5 笔译服务质量的度量 |
6.4 基于AHP的质量信号与SERVQUAL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4.1 多层信号与评估指标体系 |
6.4.2 信号/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与步骤 |
6.4.3 计算示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可能的创新点 |
7.4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购买2019-2020年中国专利文献英文翻译服务项目标书评标标准 |
附录B 第4章所用SQL查询语句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开发及效度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翻译能力研究 |
一、国内主要翻译能力模型 |
二、国外主要翻译能力模型 |
第二节 国内外笔译能力测试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翻译测试评分方式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笔译测试效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四、翻译测试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翻译测试与心理测试、语言测试 |
一、翻译测试与心理测试 |
二、翻译测试与语言测试 |
第四节 测试的类型 |
一、学业测试与水平测试 |
二、标准参照考试与常模参照考试 |
第五节 测试的效度验证研究 |
一、效度的分类 |
二、效度验证的定义 |
三、社会认知效度验证框架 |
第六节 笔译测试实践 |
一、国内笔译测试 |
二、国外笔译测试 |
三、对笔译测试开发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笔译能力构念 |
第一节 能力与知识 |
一、应用语言学的交际能力 |
二、工作心理学的专业能力 |
三、基于能力的训练 |
四、知识的类型 |
第二节 笔译能力构念界定的基础 |
一、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二、PACTE能力模型 |
三、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笔译能力模型 |
四、笔译能力构念界定 |
第三节 笔译能力要素构成 |
一、笔译能力构成要素 |
二、笔译能力构念构成要素的互动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开发与效度验证框架设计 |
第一节 总体研究框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整体设计 |
第二节 测试开发框架设计 |
一、TTIM-8(Translation)目的和性质 |
二、TTIM-8(Translation)设计原则 |
三、TTIM-8(Translation)开发步骤 |
第三节 测试效度验证框架设计 |
一、效验研究目的 |
二、效验研究内容 |
三、效验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的设计和开发 |
第一节 TTIM-8(Translation)测试任务设计 |
第二节 TTIM-8(Translation)测试构念 |
第三节 TTIM-8(Translation)测试题型 |
一、测试题型选择与撰写 |
二、TTIM-8(Translation)测试题型概述 |
第四节 TTIM-8(Translation)评分标准 |
一、评分标准制订原则 |
二、汉英概要写作评分标准开发 |
三、汉英篇章翻译评分标准开发 |
四、英汉篇章翻译评分标准开发 |
第五节 TTIM-8(Translation)考试大纲 |
一、考试大纲的功能 |
二、考试大纲的制订 |
第六节 TTIM-8(Translation)考试规范 |
一、考试规范的功能 |
二、考试规范的制定标准 |
三、考试规范 |
第七节 TTIM-8(Translation)试测 |
一、试测一 |
二、试测二 |
三、试测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的效度验证 |
第一节 理论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二节 语境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三节 效标关联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四节 评分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五节 后效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六节 效度验证结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价值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历史与现状 |
2.1 翻译能力研究 |
2.1.1 国外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2.2 诊断测试研究 |
2.2.1 国外诊断测试研究现状 |
2.2.2 国内诊断测试研究现状 |
2.3 翻译测试研究 |
2.3.1 国外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2.4 语段的相关研究 |
2.5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总体构思 |
3.1.1 测试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思路 |
3.2.1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目的 |
3.2.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原则 |
3.2.3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与开发流程 |
3.3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检验思路 |
3.3.1 信度检验的目的 |
3.3.2 影响翻译测试信度的主要因素 |
3.4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效度检验思路 |
3.4.1 效度检验的目的 |
3.4.2 影响翻译测试效度的主要因素 |
第4章 汉英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 |
4.1 汉英翻译能力构念 |
4.1.1 双语能力 |
4.1.2 翻译策略能力 |
4.1.3 语言外能力 |
4.1.4 翻译专业知识 |
4.1.5 工具使用与研究能力 |
4.1.6 译者生理心理主体因素 |
4.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 |
4.2.1 语段的定义 |
4.2.2 语段与语篇、自然段的区别 |
4.2.3 语段作为翻译单位的优势 |
4.2.4 语段翻译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与开发 |
5.1 翻译测试的设计 |
5.1.1 翻译测试的题型分类 |
5.1.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题型 |
5.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任务 |
5.2.1 考试大纲 |
5.2.2 命题 |
5.2.3 文本体裁 |
5.2.4 考试题型 |
5.3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测试评分方法评述 |
5.3.1 评分质量控制 |
5.3.2 汉英翻译评分方法 |
5.4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施测 |
5.4.1 实验设计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效度分析 |
6.1 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的关系 |
6.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中的试验性信度验证 |
6.2.1 内在一致性信度 |
6.2.2 评分者信度 |
6.3 信度检验结果与讨论 |
6.3.1 信度在翻译测试各阶段的考量 |
6.3.2 提高翻译测试信度的方法 |
6.4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中的试验性效度验证 |
6.4.1 内容效度分析 |
6.4.2 评分效度分析 |
6.4.3 后效效度 |
6.5 效度检验结果与讨论 |
6.5.1 效度在翻译测试各阶段的考量 |
6.5.2 提高翻译测试效度的主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贡献与创新 |
7.3 对翻译专业翻译测试与教学的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内外翻译测试评分标准 |
附录二: 国内主流外语考试中的翻译题型 |
附录三: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考试大纲 |
附录四: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试卷 |
附录五: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诊断报告 |
附录六: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数据 |
附录八: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九: 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十: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评价问卷统计数据 |
附录十一: 考试后效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十二: 翻译难度测量调查问卷(一) |
附录十三: 翻译难度测量调查问卷(二) |
(5)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翻译教学案例分析——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题型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地位 |
二、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相互关系辨析 |
三、大学翻译教学的现实需求 |
四、英汉两种语言对比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
五、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翻译教学案例分析 |
六、结语 |
(6)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反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cronyms List of Figures List of Table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1.1 Washback effects |
1.1.2 TEM |
1.1.3 Washback effects of TEM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
1.2.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1.2.3 Reference values |
1.3 Stages of the research |
1.4 Outline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s of washback |
2.1.1 Washback or backwash |
2.1.2 Different terms used |
2.1.3 Washback and Validity |
2.2 Dimensions of washback |
2.2.1 Direction |
2.2.2 Extent |
2.2.3 Intensity |
2.2.4 Intentionality |
2.2.5 Length |
2.2.6 Specificity |
2.3 Theoretical frameworks for washback studies |
2.3.1 Alderson and Wall’s Washback Hypotheses |
2.3.2 Hughes’ Washback Trichotomy |
2.3.3 Bailey’s Basic Model of Washback |
2.3.4 Green’s Washback Model |
2.4 Empirical studies on washback |
2.4.1 Summary of empirical studies |
2.4.2 A critique of approaches in washback studies |
2.5 Framework for TEM washback study |
2.5.1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EM washback |
2.5.2 TEM washback mechanism |
2.5.3 Several terms redefined |
2.5.3.1 TEM test construct |
2.5.3.2 TEM test characteristics |
2.5.3.3 Overlap |
2.5.3.4 Positive and negative washback |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An Overview of TEM |
3.1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
3.2 The history of TEM |
3.2.1 The launch of TEM |
3.2.2 The development of TEM |
3.2.3 The soaring test population |
3.2.4 Research on TEM |
3.3 TEM test characteristics |
3.3.1 TEM test purpose |
3.3.2 TEM test content and format |
3.3.3 TEM administration and marking |
3.3.4 TEM test score report and interpretation |
3.4 TEM test characteristics vs. the Teaching Syllabus |
3.4.1 The Teaching Syllabus |
3.4.2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M characteristics |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
4.1 Overall research framework |
4.1.1 Research questions |
4.1.2 Research design |
4.2 Participants |
4.3 Instruments |
4.3.1 Research design for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
4.3.1.1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s |
4.3.1.2 Data collection |
4.3.1.3 Data analysis |
4.3.2 Classroom observations |
4.3.2.1 English classrooms observed |
4.3.2.2 Teachers observed |
4.3.2.3 The observation scheme |
4.3.2.4 Data collection |
4.3.3 Interviews |
4.4 Considerations for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
4.4.1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instruments |
4.4.1.1 The questionnaires |
4.4.1.2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heme |
4.4.1.3 The interview questions |
4.4.2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4.4.2.1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
4.4.2.2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s |
4.4.2.3 The interviews |
4.4.3 Triangulation |
4.4.3.1 Data triangulation |
4.4.3.2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Stakeholders’ perceptions of TEM and its washback |
5.1 Experts’ perceptions |
5.1.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
5.1.2 Experts’ evaluation of TEM |
5.1.2.1 TEM characteristics |
5.1.2.2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
5.1.3 Expert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
5.1.4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outcome |
5.2 Program administrators’ perceptions |
5.2.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
5.2.2 Program administrators’ evaluation of TEM |
5.2.2.1 Familiarity with TEM |
5.2.2.2 Evaluation of TEM test quality |
5.2.2.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
5.2.3 Program administrator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
5.2.4 Washback on course design |
5.2.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5.2.6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outcome |
5.3 Teachers’ perceptions |
5.3.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
5.3.2 Teachers’ evaluation of TEM |
5.3.2.1 Familiarity with TEM |
5.3.2.2 Evaluation of TEM test quality |
5.3.2.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
5.3.3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
5.3.4 Washback on classroom teaching |
5.3.4.1 TEM preparation classes |
5.3.4.2 Washback from TEM revision |
5.3.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5.3.6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outcome |
5.4 Students’ perceptions |
5.4.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
5.4.2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M |
5.4.2.1 Familiarity with TEM |
5.4.2.2 Evaluation of TEM |
5.4.2.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results |
5.4.3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
5.4.4 TEM preparation |
5.4.4.1 In-class learning |
5.4.4.2 After-class learning |
5.4.5 Learning effects |
5.4.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5.4.7 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ing outcome |
5.5 Triangulation |
5.5.1 Data triangulation |
5.5.1.1 Familiarity with TEM |
5.5.1.2 Evaluation of TEM |
5.5.1.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
5.5.1.4 Introduction of TEM preparation courses |
5.5.1.5 Activities conducted in TEM preparation classrooms |
5.5.1.6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outcome |
5.5.2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
5.5.2.1 Closed vs.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
5.5.2.2 Questionnaire vs. interview findings |
5.6 Summary Chapter Six Classroom Practice and the Washback of TEM |
6.1 The teachers observed |
6.2 The English classes observed |
6.3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classroom practice |
6.3.1 Teaching content |
6.3.2 Teaching methods |
6.3.2.1 Classroom activities organized |
6.3.2.2 English used in classrooms |
6.3.2.3 Feature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
6.3.2.4 Classroom atmosphere |
6.4 TEM preparation classes vs. non-preparation classes |
6.4.1 Teaching content |
6.4.2 Teaching methods |
6.4.2.1 Classroom activities organized |
6.4.2.2 English used in class |
6.4.2.3 Feature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
6.4.2.4 Classroom atmosphere |
6.5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classroom practice |
6.5.1 English used in class |
6.5.2 Feature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
6.5.3 Classroom atmosphere |
6.6 Triangulation |
6.6.1 Classroom observation findings vs. questionnaire findings |
6.6.1.1 Teaching content in TEM preparation and non-preparation classes |
6.6.1.2 Other factors influencing classroom practice |
6.6.2 Classroom observation findings vs. interview findings |
6.6.3 Classroom observation findings vs. document analysis |
6.7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
7.1 Summary of the major findings |
7.1.1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experts |
7.1.2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program administrators |
7.1.3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teachers |
7.1.4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students |
7.1.5 Washback effects on English classrooms |
7.2 Implications for the reform |
7.2.1 Implications for TEM reform |
7.2.1.1 TEM test content and method |
7.2.1.2 TEM test administration |
7.2.1.3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M test developers and TEM users |
7.2.2 Implications fo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
7.2.2.1 Course design |
7.2.2.2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
7.3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
7.3.1 Limitations |
7.3.2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y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urvey Questionnaires Appendix Ⅱ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ppendix Ⅲ Interviews |
(7)从TEM8(2010)和翻译测试情况看英语专业教学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业八级翻译的要求 |
二、2010专业八级中译英试题和专八翻译测试题 |
三、词汇方面的问题 |
(一) 语法意识淡薄、词形随意变 |
(二) 不分及物和不及物 |
(三) 词汇量有限 |
1.学生词汇量有限在英翻中的主要体现有: |
2.词汇量有限体现在中翻英上就是用很泛泛的词, 不会用具体的词。 |
(四) 单词拼写错误太多 |
四、句法层面的问题 |
1.英译汉句子结构看不清楚。 |
2.汉译英句法结构单调。 |
五、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建议 |
1.汉语教学应该加强或延长。 |
2.泛读应该泛、精读应该精, 为学生打好基础。 |
3.范文要常背、作文要常写。 |
4.翻译课应该布置学生多读多背经典译文、课上全面考察。 |
(8)中国大学EFL学习者英汉/汉英笔译测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定位模糊、测量内容局限性大。 |
二、取样量偏小, 题型有单一化倾向。 |
三、有针对性的效度验证研究少。为免重复, 相关论述见下文。 |
四、试题开发人员的理念和意识滞后于考试实践发展需要。 |
五、翻译测试中的评分研究, 根据研究焦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
(9)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 ——以TEM-8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一) 概念的梳理——翻译、翻译教学、翻译测试 |
(二) 本次研究的背景 |
(三)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全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 以构念效度为核心的当代语言测试理论 |
1. 语言测试的分类与开发 |
2. 构念与构念效度 |
3. 语言行为测试的评分量表 |
(二) 学界对翻译能力的研究 |
1. 以理论研究为取向的翻译能力研究 |
2. 以教学实践为取向的翻译能力研究 |
(三) 翻译测试回顾 |
1. 翻译测试的形式 |
2. 翻译测试的评分 |
(四)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八级考试汉译英的概况与评分问卷调查 |
(一) 八级考试汉译英概况 |
(二) 对八级考试汉译英评分的问卷调查 |
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2. 问卷调查的结果 |
(三)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的探讨(上)——来自语料库的证据 |
(一) 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学习者翻译语料库 |
(二) CEM-T 翻译错误整体特征分析 |
1. 译词不准确 |
2. 表达累赘 |
3. 句式中式化 |
4. 语篇衔接意识薄弱 |
5. 分析讨论 |
(三) 不同等级译文文本特征的量化比较 |
1. 2005 年语料抽样分析 |
2. 2006 年语料抽样分析 |
(四)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的探讨(下)——结合翻译过程与翻译结果的证据 |
(一) 翻译过程研究和有声思维法概述 |
(二) 本次TAP 实验研究 |
1. 研究材料、受试、步骤 |
2. 有声思维报告(Ⅰ) |
3. 有声思维报告(Ⅱ) |
4. 分析讨论 |
(三)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模式及八级考试汉译英新评分方案 |
(一)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模式之归纳 |
(二) 基于该能力模式的评分方案 |
(三) 该评分方案的应用举例 |
1. 2006 年文本 |
2. 2005 年文本 |
(四)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评分方案初步的信度与效度验证 |
(一) 对新评分方案的试验性信度验证 |
(二) 对新评分方案的试验性效度验证 |
(三)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一) 从能力(构念)到评分方案:简要的总结 |
(二) 对八级考试汉英翻译命题的影响 |
(三) 对本科汉英翻译教学可能的后效作用 |
(四) 本次研究的局限与今后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2008年TEM8英译汉译文错误分析及解决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问题分析 |
(一) 英语基础薄弱 |
1. 词汇障碍 |
2. 句子理解有误 |
(二) 汉语表达能力欠佳 |
三、解决策略 |
1. 提高语言修养, 努力打好英语基本功, 提高母语的修养 |
2. 建立英汉语对比的意识 |
3. 重视文化与语用知识的导入 |
四、语境意识与英译汉译文质量——CET4考生英译汉试卷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2]我国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治理研究[D]. 姚亚芝.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开发及效度验证[D]. 吕晓轩.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4]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D]. 白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5]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翻译教学案例分析——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为例[J]. 李明栋.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06)
- [6]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反拨作用研究[D]. 徐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从TEM8(2010)和翻译测试情况看英语专业教学的改进[J]. 贾晓庆.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2(01)
- [8]中国大学EFL学习者英汉/汉英笔译测试研究综述[J]. 张新玲,刘君玲. 上海翻译, 2011(02)
- [9]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 ——以TEM-8为例[D]. 陈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10]2008年TEM8英译汉译文错误分析及解决策略[J]. 江敏.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02)
标签: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论文; 翻译专业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英译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