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九)(论文文献综述)
李光宗[1](2020)在《古代印度洋航海贸易中的沉香——以7-15世纪阿拉伯舆地文献为中心》文中提出香料贸易是古代欧亚大陆跨文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香是基础芳香物质之一,也是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7—15世纪阿拉伯舆地文献中有大量沉香相关的记载,涉及沉香的产地、优劣、贸易和消费。沉香贸易将沉香产地采集生产的民众、阿拉伯帝国的商人群体、阿拉伯世界消费沉香的群体连接起来,涉及各个社会阶层,组成一条跨文化贸易链,是"大航海"之前全球史的一个缩影。尽管在世界历史中沉香贸易只是香料贸易的一部分,但它能够将不同文明、不同社会阶层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从沉香贸易中管窥一种物质的世界历史。
敏俊卿,李如东[2](2020)在《阿拉伯语言文学大海中的遨游者——葛铁鹰教授访谈》文中指出一、学术与工作经历问:葛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穆斯林》杂志的专访。首先,我们想请您聊一下您的学术经历,您是如何走上阿拉伯语教学与阿拉伯语古籍翻译研究这条道路的?葛铁鹰:非常感谢《中国穆斯林》杂志的采访。我今年5月退休了,正好借此机会回顾一下自己学习和教授阿拉伯语的经历。1964年,我小学3年级的时候考入北京市外国语学校开始学习阿拉伯语的,屈指算来与阿拉伯语结缘已有56个年头。
郭筠[3](2020)在《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中国”称谓考辨》文中研究表明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卷帙浩繁,"中国"称谓的使用情况亦十分复杂。这个沿用至今的称谓,其地位无以替代,始终承载着从古至今从未间断的向西传播的中国文明。通过翻译、梳理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有关"中国"的记载,结合中文古籍对"中国"称谓进行考辨,分析其使用特点以及称谓背后所体现的"中国"形象的认知与认同。随着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接触与交往的不断加深和扩大,这些称谓反映了对"中国"形象认知与认同的不断丰富和拓展,从神话到现实,从模糊到清晰,体现了持续的善意和美好。
廖波[4](2019)在《怛逻斯之战争议辨析》文中研究表明怛逻斯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一场有标志性意义的战争。它是唐与阿拉伯两大帝国、中华与伊斯兰两大文明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一次碰撞,其结果深远地影响了后来亚洲的历史发展进程。国内学界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唐军的参战人数及败因、战争的影响等重大问题有很多争议,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张力[5](2019)在《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上钟山一直是南京地区最重要的地理标志,其所在东郊之于南京的意义不仅限于人文、自然景观,而早已成为文化礼制、风水堪舆、地理政治的焦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被赋予神圣与权利的象征。在南京长达两千多年的城建史中,东郊纪念性场所积淀下了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人文资源。论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近代史料的研究,梳理出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进历程;并通过分析堪舆古籍中有关钟山风水的记述,结合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证析,得出其成为以陵墓为主的纪念性空间的历史渊源。同时,论文通过深入分析最新公开的《中山陵档案》,试图呈现东郊最主要纪念建筑群——中山陵从设计筹备到施工建造再到运营维护的整个历史过程。通过对原始图纸、往来信函、会议纪要、政令规范等大量档案文献的交叉引证,推导出吕彦直在设计中山陵时的构思和形式来源;并通过对原始施工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分析,直观呈现出中山陵主体建筑的材料结构逻辑和内部构造做法,揭示了作为传统复兴式建筑代表的中山陵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建筑学意义。最后,通过对道路、规划、绿化、市政等陵园建设各阶段制度性文献的分析,论文从宏观层面上展现了东郊纪念性场所空间形态从近代到现代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试图通过中山陵园营建过程的分析,呈现出近代营造制度诞生并趋于成熟的过程。通过对珍贵历史档案的归纳整理,论文为之后研究中山陵以及近代建筑的学者提供了便利。并尝试通过对中山陵的客观分析,予以当代建筑营造一种历史性启示,为传统建筑形式于当代的复兴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郭筠[6](2018)在《7—15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中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7—15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地图学高度繁荣,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阿拉伯地理学家对遥远的中国的认识逐渐加深,留下了很多游记、交通史等地理着作。本文对7—15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有关中国的内容进行归纳、翻译,总结提及中国的阿拉伯地理古籍的数量及其原因,分析其最早记载的时间和内容,并归纳这一时期阿拉伯地理古籍中中国形象的特点。从阿拉伯世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丝绸之路上中阿交往的历史,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了"丝路故事"的历史根基,证明了中阿友好交往既是一种现实需求,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自然延续。随着中阿两大民族的相互了解和民心相通,东西方交流的优良传统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陈明[7](2017)在《波斯“摩尼画死狗”故事的文图源流探析》文中认为传说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从中国学习了高超的绘画艺术,他在水池(或水晶盖)上画死狗的故事脍炙人口。波斯诗人尼扎米《五部诗》中的《亚历山大故事·光荣篇》中咏赞了此故事。《五部诗》中还赞叹了罗马画家和中国画家比拼技艺的故事。在《五部诗》的插图本中,也有对此两个故事的描绘。在波斯作家贾米的《玛斯纳维》、阿米尔·霍斯陆的《五部诗·亚历山大宝鉴》等着作中,同样有关于二画师竞技故事的叙述。摩尼画死狗故事的源头应与印度佛教文献有关,汉译佛教律典《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十六中的一个画师画死狗的故事可视为其源头之一。佛经中记载的二画师相争的故事,对波斯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波斯语作品对画师故事的变形书写,反映了不同宗教之间的竞合以及三种不同文化(波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相遇和互动。
华涛[8](2016)在《中文和阿拉伯—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文中提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东方的中国与中国以西的国家和地区。随着伊斯兰文明的兴起,阿拉伯—波斯人,以及在穆斯林政权统治下的各地人民,在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阿拉伯—波斯文古籍和中文古籍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
郭筠[9](2016)在《宋朝杭州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特点与意义——以阿布·菲达的《地理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阿布·菲达的《地理书》是中世纪一部重要的地理书籍,作者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时值中国宋朝时期,书中有不少对杭州的描写。本文通过《地理书》中对杭州描写的注释和思考,分析了宋朝杭州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的特点。处在独特地理位置上的杭州沟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所做的研究是杭州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史、中阿文化交流等历史学科研究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李荣建[10](2014)在《阿拉伯视野中的中国形象评估》文中指出在古代阿拉伯人的心目中,遥远的中国地大物博,国泰民安,是令人向往的礼仪之邦。十六至十九世纪,阿拉伯世界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再加之中国明王朝的海禁政策和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中阿双方的交流基本中断。新中国建立后,经六十余年的接触与交往,阿拉伯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深刻,在现代阿拉伯人的视野中,中国是一个讲信用的政治大国、负责任的军事大国、富有魅力的文化大国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
二、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九)(论文提纲范文)
(3)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中国”称谓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中国海”、“中国船”和“中国之路”等词的考辨 |
二、阿拉伯地理古籍“中国”称谓的使用特点 |
1. 从中世纪涉及“中国”的阿拉伯地理古籍来看,“隋尼”(秦)一直在沿用,是出现最早、使用最广、沿用最久的“中国”名称。 |
2. 随着历史的变迁,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和统治政权的变更,阿拉伯地理古籍中“隋尼”的含义逐渐发生变化,衍生出一些新的称谓。 |
3. 阿拉伯地理学家对“中国”称呼使用混乱以及对中国疆域认知模糊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作三个方面。 |
三、对“中国形象”认知与认同的不断丰富和拓展 |
1. 阿拉伯地理古籍对中国的描述体现了持续的善意,进而构成一种固定的话语体系。 |
2. 对中国地理位置、城市、文化、科技、人口繁荣等方面的具体描写,由神话到现实,为中国的认知夯实了基础。 |
(5)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创新性 |
1.4.1 内容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1.4.3 观点创新 |
1.5 论文章节安排与架构 |
1.5.1 章节安排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及其自然风水观于地形学上的证析 |
2.1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 |
2.2 择址钟山所体现出的自然风水观浅议 |
2.2.1 择钟山之钟灵毓秀 |
2.2.2 寻钟山之风水龙脉 |
2.2.3 顺地势以臻自然天成 |
2.3 东郊纪念性场所地理气候模拟分析 |
2.3.1 钟山地貌水系形态模拟 |
2.3.2 钟山地区气候概况分析 |
2.4 其自然风水观于现代地形学研究方法上的证析 |
2.4.1 风水理论中有关“气”的朴素科学观 |
2.4.2 关于“风”的模拟分析 |
2.4.3 关于“水”的因素分析 |
2.4.4 日照和植被关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山陵作为权力的象征性及其唤醒民族的精神性 |
3.1 中山陵:权力铸造的现代中国之九鼎 |
3.1.1 权力一统的符号化建构 |
3.1.2 继承遗志的政治性工程 |
3.2 革故鼎新:孙中山现代中国理想之容器 |
3.2.1 革去故——择址钟山的历史深意 |
3.2.2 鼎取新——孙中山革命理念之现代容器 |
3.3 超越物质性的民族复兴式纪念碑 |
3.3.1 民族解放的精神图腾 |
3.3.2 民权争取的社会基石 |
3.3.3 唤醒民心的精神殿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继承与批判:中山陵形式问题探析 |
4.1 不同时期中山陵形式问题探讨的差异性 |
4.1.1 方案竞赛阶段对中山陵形式的判断 |
4.1.2 工程完工后时人对中山陵样式的评价 |
4.1.3 当代学者对中山陵形式的分析 |
4.1.4 档案史料公开为中山陵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4.2 业主的需求和参赛者的构思 |
4.2.1 国民党内部的最初构思 |
4.2.2 业主对陵墓形式的具体要求 |
4.2.3 建筑师关于陵墓的方案构思 |
4.3 关于中山陵形式的两个关键问题释疑 |
4.3.1 “警钟”是刻意而为或是对清陵形态模仿之偶合 |
4.3.2 祭堂是中西合璧的混搭或是东方色彩的折衷主义式拼贴 |
4.4 对帝陵形制的批判性继承表达出的国族认同和体制先进 |
4.4.1 空间序列的适应性继承与纪念场所的开放式建构 |
4.4.2 民族图腾的选择性保留与装饰构件的去神权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体西用:中山陵建造技术研究 |
5.1 近代建筑传统复兴思潮的发生和发展 |
5.2 中山陵建造材料研究 |
5.2.1 祭堂建造材料汇总 |
5.2.2 结构性材料研究 |
5.2.3 非结构性材料研究 |
5.2.4 小结 |
5.3 中山陵结构体系研究 |
5.3.1 钢夯结构与土木结构于力学模型上的异同 |
5.3.2 基础结构研究 |
5.3.3 梁柱及屋架结构研究 |
5.3.4 小结 |
5.4 中山陵细部构造研究 |
5.4.1 屋面及吊顶构造研究 |
5.4.2 檐部及墙身构造研究 |
5.4.3 广场道路及给排水护坡构造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山陵园营造制度研究 |
6.1 近代建筑师的权责与义务 |
6.1.1 合同约定之权责 |
6.1.2 造价概算的编制 |
6.1.3 工程监督和控制 |
6.2 招投标制度及工程规范研究 |
6.2.1 招投标的制度化研究 |
6.2.2 工程规范的制度化研究 |
6.3 纪念陵园园区规划及管理制度研究 |
6.3.1 陵园园区规划研究 |
6.3.2 森林培育和园艺规划研究 |
6.3.3 陵园保护修缮和归档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的创新性 |
7.1.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7.1.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1.3 研究结论的创新 |
7.2 研究的启示性 |
附录 |
一、参考文献 |
1.书籍专着 |
2.学位论文 |
3.期刊论文 |
4.会议论文集 |
5.资料汇编、报刊及其他 |
二、中山陵档案目录 |
1.葬事筹备分册 |
2.陵园管理(上)分册 |
3.陵园管理(下)分册 |
4.陵墓及纪念工程分册 |
5.陵墓建筑图纸分册 |
(6)7—15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中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及中国的阿拉伯地理古籍的数量及其原因 |
1. 悠久的中阿丝路交往史。 |
2. 求知欲望。 |
3. 对外扩张。 |
4. 阿拉伯人的固有文化。 |
二、阿拉伯地理古籍中有关中国的最早记载 |
1. 游记类古籍 |
2. 地理专着类古籍 |
3. 地图 |
三、阿拉伯地理文献中的中国形象特点 |
1. 中国的总体形象是积极、正面、美好的 |
(1) 中国君主贤明智慧,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2)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制度严明、商贸安全 |
(3) 中国人心灵手巧、手艺精湛 |
2. 有关中国的记载具有连贯性 |
3. 绝大多数的内容源自实际生活, 切实可信, 非常翔实 |
四、小结 |
(7)波斯“摩尼画死狗”故事的文图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摩尼画技:来自波斯史诗《列王纪》和传说中的记载 |
1. 摩尼的画技与摩尼本人绘制的图册 |
2.《大二宗图》 (《大门荷翼图》) 等摩尼画册在后世的流传 |
二、摩尼画死狗:波斯文学作品中的画师故事及其印度渊源 |
1. 内扎米《五部诗》中的摩尼画死狗的故事 |
2. 内扎米《五部诗》插图本中的摩尼画死狗故事图像 |
3. 波斯“摩尼画死狗”故事与印度佛经故事的关联 |
三、波斯二画师竞技故事的文本与图像源流 |
1. 波斯伊斯兰教义学家安萨里笔下的二画师竞技故事 |
2. 安瓦里《诗集》中的二画师竞技故事的片段 |
3. 内扎米《五部诗》中的“罗马和中国画家的竞技” |
4. 莫拉维《玛斯纳维》第一卷中的“罗马人和中国人比赛绘画技艺的故事” |
5. 阿米尔·霍斯陆《五部诗》中的二画师竞技故事 |
6. 波斯的二画师竞技故事与印度佛经故事的关联 |
7. 二画师竞技故事的图像流传 |
四、余论:伊斯兰学者眼中的中国艺术 |
(8)中文和阿拉伯—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唐代陆海丝绸之路的繁荣和相关中文古籍 |
2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和阿拉伯“翻译运动” |
3 阿拉伯—波斯古籍中的“一带一路” |
3.1 阿拉伯—波斯游记文献中的中国知识 |
3.2 阿拉伯—波斯地图知识在“一带一路”上的传播 |
3.3 阿拉伯—波斯航海技术对中国航海事业的推动 |
(9)宋朝杭州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特点与意义——以阿布·菲达的《地理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阿布·菲达的《地理书》以及书中的杭州 |
(一) 阿布·菲达与他的《地理书》 |
(二) 书中关于杭州的描写 |
二、杭州在中阿交往中的独特要素 |
(一) 丝绸 |
(二) 瓷器 |
(三) 杭州港市舶司 |
(四) 茶 |
(五) 杭州的特殊地位 |
三、宋朝杭州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特点 |
(一) 宋朝杭州的地位有所提升 |
(二) 对杭州的描写一直很好 |
(三) 双向交往、共同获益 |
(四) 不仅是贸易之路, 更是文化交流之路 |
四、古籍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
(一) 历史意义 |
1. 维护了世界的稳定, 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共存的新秩序 |
2. 促进了双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 |
(二) 当代价值 |
1. 加强群众性文化的广度 |
2. 加强专业领域的交流深度 |
(10)阿拉伯视野中的中国形象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阿拉伯的中国形象 |
1.中国地大物博, 应有尽有 |
2.中国皇帝治国有方 |
3.中国行政管理卓有成效 |
4.中国十分安全 |
5.中国人手工艺精湛 |
6.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
二、现代阿拉伯的中国形象 |
(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 |
(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 |
(三) 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 |
三、对阿拉伯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的思考 |
四、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九)(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代印度洋航海贸易中的沉香——以7-15世纪阿拉伯舆地文献为中心[J]. 李光宗. 暨南史学, 2020(02)
- [2]阿拉伯语言文学大海中的遨游者——葛铁鹰教授访谈[J]. 敏俊卿,李如东. 中国穆斯林, 2020(05)
- [3]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中国”称谓考辨[J]. 郭筠. 宁夏社会科学, 2020(01)
- [4]怛逻斯之战争议辨析[J]. 廖波. 军事历史, 2019(04)
- [5]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D]. 张力. 东南大学, 2019(01)
- [6]7—15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中国研究[J]. 郭筠. 宁夏社会科学, 2018(03)
- [7]波斯“摩尼画死狗”故事的文图源流探析[J]. 陈明. 世界宗教研究, 2017(04)
- [8]中文和阿拉伯—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J]. 华涛. 新世纪图书馆, 2016(11)
- [9]宋朝杭州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特点与意义——以阿布·菲达的《地理书》为例[J]. 郭筠.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4)
- [10]阿拉伯视野中的中国形象评估[J]. 李荣建.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