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矿利用是矿业环境治理和经济增长的新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姚华辉,蔡练兵,刘维,覃文庆,焦芬,杨聪仁[1](2021)在《我国金属矿山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矿山废石的大量堆积不仅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占据大量土地,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针对我国矿山废石堆存量大、增长快、废石种类及成分复杂、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低等特点,本文总结了矿山废石的危害和现行的处理及利用方式,详述矿山废石用于回收有价金属及进一步的废石回填、覆土造田、制造建筑材料等主要处理方式的特点、发展及应用情况,并归纳展望矿山废石未来可能研究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出矿山废石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建议。指出矿山废石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跨区域集聚处理、多领域多产业协同处理和分类分段处理是日后研究的关键。确定矿山废石堆存量以及成分、粒度、有价金属的含量是矿山废石综合利用的重要前提。制定合理方案对矿山废石进行分类分段处理是提高矿山废石综合利用率的重要步骤。
姚耿[2](2020)在《机械活化硅质尾矿水化反应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尾矿作为我国大宗工业固废来源之一,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利用率仍较低。探索尾矿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论文以硅质尾矿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研究了机械活化硅质金尾矿的火山灰活性及水化特性,为硅质尾矿火山灰活性和水化特性的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活化尾矿的活性,制备出尾矿基复合硅酸盐水泥,为尾矿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硅质尾矿火山灰活性研究发现:机械活化有助于硅质金尾矿火山灰活性的提高,活性受尾矿粒度、比表面积、结晶程度、化学成分及矿物相组成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活化后的硅质金尾矿的活性指数达到75.63%。尾矿中不同矿物相的存在对活化尾矿火山灰活性的提高具有不同的贡献,云母的非晶化程度较高,为63%;长石次之,其非晶化程度为45.1%;石英矿物的非晶化程度较低,为19.1%。金尾矿中典型矿物的火山灰活性研究表明:活化过程中,不同矿物的粒度、比表面积、孔含量等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但其非晶化程度、碱浸出率、火山灰活性指数等指标均随活化时间的延长及比表面积的增加呈持续增加趋势。当云母、长石、石英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8.82m2/g、6.08m2/g、5.63m2/g时,云母矿物的碱浸出率、火山灰活性指数及非晶化程度分别为40.38%、94.36%、85.01%,长石为14.58%、83.01%、57.63%,石英为9.09%、76.4%、44.64%。由此可见,尾矿中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的存在更有利于机械活化尾矿火山灰活性的提高。硅质尾矿水化特性研究表明:硅质金尾矿经活化后具备火山灰质材料的基本特性,在常温有水的条件下可与Ca(OH)2反应生成胶凝产物,表现出水硬性。具体表现为:活化后的硅质尾矿可与Ca(OH)2反应生成无定形的C-(A)-S-H凝胶,与CaO和CaSO4组成的复配激发剂反应生成无定形C-(A)-S-H和纤维状钙矾石。碱激发尾矿固结体的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呈现增长趋势。尾矿中典型矿物的水化特性研究表明:CaO激发活化石英固结体的主要水化产物为无定形C-S-H凝胶,激发活化长石、云母时的主要水化产物为无定形C-(A)-S-H,且激发活化云母时可检测到少量水化钙黄长石和类水滑石相。CaO含量的变化影响固结体强度发展及水化产物含量,对水化产物的种类及形貌没有明显影响。使用CaO和CaSO4组成的复配激发剂激发活化长石、云母时的主要水化产物为无定形C-(A)-S-H和纤维状钙矾石,钙矾石在固结体的孔隙中发育较好,且可与无定型的C-(A)-S-H相互交织包裹在未反应的颗粒表面,有利于固结体强度的发展。活化硅质金尾矿的应用研究表明:活化金尾矿可作为水泥活性掺合料使用。活化尾矿的加入引起尾矿基复合硅酸盐水泥体系的二次水化反应。水化过程中,尾矿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反应生成C-(A)-S-H凝胶。当活化尾矿掺量为10%时,尾矿基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抗压/抗折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基本性能可满足42.5水泥要求。当掺量达到30%时,其性能满足32.5水泥要求。尾矿基复合硅酸盐水泥水化动力学研究表明:尾矿的加入降低了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及放热量,复合水泥的水化过程受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相边界反应及扩散三个过程共同控制,其水化历程符合Krstulovic-Dabic模型。
李勤霞[3](2020)在《美国联邦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梳理美国联邦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政策演变历程,厘清美国联邦政府环境治理政策演变的原因。在美国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政策史上,联邦政府对矿区环境的治理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中期到进步主义时代,第二阶段是从进步主义时代到新政时期,第三阶段是新政时期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在某些时期,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但联邦政府的环境治理权力一直在逐渐扩大,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时代,国会针对不同环境问题通过了一系列立法,为现代环境治理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世纪,美国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少数人创造了巨额财富,但是人们集体忽视了采矿业对环境所带来的破坏与影响,各州关于矿区的法律对环境问题也缺乏明显的关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的精英阶层开始关注资源保护和荒野保护,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与法律的颁布,美国政府开始介入矿区的环境治理,联邦政府开始初步干预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实施了一系列自然资源保护政策。新政时期由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内阁队伍热衷于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在国家议程中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新政与采矿业的关系十分密切,联邦政府的监管为州和地方政府树立了典范。二战期间,联邦政府以战争的名义关闭了非必要的矿产开发,由此产生了一套新的秩序,即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政府在采矿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邦政府环境治理权力的扩大主要是通过国会立法实现的,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是美国环境保护立法的顶点,这一法律使华盛顿介入了大大小小的采矿作业,此后,国会的其他立法也进一步规范和影响了采矿行动,尼克松总统的环保政策带来了美国历史上的“环保十年”。80年代以后,在新保守主义改革的影响下,政府更加重视减少国家干预,鼓励采矿业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环保运动团体不断壮大,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总的来说,美国矿区环境的治理隶属于美国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矿区的环境治理政策与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始终紧密关联,可以说,这些政策既是政府自上而下广泛干预的结果,也是民众自下而上积极参与的成果,其中不但包括针对各种环境问题的具体立法,还包括联邦政府运用权力开发、改造、控制自然环境的所有政策。在矿区的环境治理过程中,广泛的公共参与是基础,政府在其中则居于主导地位,而政府与民间力量诸如环保组织的合作,可以更好的推进政府的公共治理职能。因此,美国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过程也是联邦政府对环境事务的干预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尽管有些地区永远无法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但在联邦政府介入美国矿区的环境治理之后,美国的矿区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时悦琪[4](2020)在《细粒尾矿坝渗透破坏多尺度灾变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粒尾矿堆坝已逐渐成为尾矿坝工程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下游受溃坝威胁的群体事件造成国家和行业的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尾矿坝的防灾减灾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福建马坑矿业陈坑尾矿坝渗透破坏灾变机理研究为主线,从试样尺度、细观尺度以及工程尺度等多尺度研究分析了陈坑尾矿坝的渗透破坏特征,采取工程勘探、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考虑分析了陈坑尾矿坝的安全稳定性。采用工程勘探方法得到陈坑尾矿坝尾矿的沉积规律,以及各沉积层的尾矿砂力学特性的变化,同时针对沉积的不均匀性和高坝应力,模拟不同细粒含量在高应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通过室内小型渗透破坏试验和中型渗透破坏试验总结了不同细粒含量的尾矿砂试样发生渗透破坏时的现象和规律。利用CT扫描技术实现细粒尾矿的细观结构三维重构,建立数字图像信息,分析了不同细粒含量尾矿砂渗透破坏过程的细观结构表征,对比尾矿砂宏观力学特性,得到细粒尾矿砂不同渗透破坏类型的细观机理;采用分形理论分析细粒尾矿砂发生渗透破坏时不同分形维数下的破坏特征,提出了根据质量分维数的细粒尾矿砂渗透破坏类型判别准则。根据细粒尾矿砂渗透破坏进程中细观结构的表征变化,结合弹塑性理论和塑性损伤理论建立了细粒尾矿砂在渗透破坏过程中的细观结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并通过ABAQUS子程序实现了数值嵌入,将数值实验结果与实际原状样三轴试验数据及修正剑桥模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与原状样三轴试验数据具有更好的吻合性。根据细粒尾矿砂渗透破坏的细观机理,从提升细粒尾矿砂本身力学性能和尾矿坝体整体性能出发,进行了细粒尾矿砂絮凝固化物理力学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对比了几种不同类型絮凝剂、固化剂的作用效果,得到了陈坑尾矿砂絮凝固化关键因子影响机制及组合优化方案。建立全尺寸陈坑尾矿坝三维模型,采用FLAC3D软件分别分析了现有标高、设计标高两种尾矿坝在排渗条件、应力作用、絮凝剂作用、固化剂作用下的运行渗流稳定性,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组合优化方案对渗流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适用于陈坑尾矿坝的渗流破坏防治对策。
王永卿[5](2019)在《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矛盾由来已久,当前严格的环境制度对矿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绿色矿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区,属于中国重要的钢铁和磷化工基地,鄂东南有成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鄂西北有新型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同时湖北省具有矿业周期中矿产资源开发不同阶段的典型特征。但前期高强度的开采导致的生态退化、总磷和重金属水土污染等环境问题是制约当前矿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对矿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矿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调查湖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从理论方面分析了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检验了湖北省资源诅咒现象,验证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丰富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从空间视角,通过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G指数热点分析探讨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从企业层面,探讨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评估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带来的净效应,为湖北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形成绿色矿业格局提供参考。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和结果主要包括以下5点:(1)本文对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发现: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优势矿产总量控制不佳、部分矿产后备储量不足等问题、矿业结构亟需调整、资源利用效率低、矿业发展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三废”不断增加,治理工作量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任务重等问题。(2)经检验湖北省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在仅控制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丰裕度的两个变量的时候,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科技创新水平、国内物质资本的投入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丰裕的自然资源对外商投资、人力资本的投入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3)通过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发现湖北省从湖北西部到东部呈现高-低-高的趋势,以及北高南低的趋势。整体协调发展水平有小幅度下降,其中鄂州、武汉、十堰协调发展水平下降明显,咸宁、潜江协调发展水平有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相对平稳。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整体呈现空间正自相关,2004-2010年,空间相关性增强,存在空间集聚效应;2010年以后相关性减弱,空间集聚效应减弱,到2016、2017年显示空间不相关。G指数冷热点区分布呈现“西热东冷”趋势,热点集中在鄂西北与鄂西南地区,冷点地区集中在湖北中部地区。经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度分析发现湖北省少数地区属于失调衰退状态,大多处于勉强协调发展至中级协调发展之间。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仍有较大得提升空间。(4)矿山特征要素是影响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矿山规模与矿山资源占用资源两方面。按照影响大小各因素排名依次是:矿山规模、矿山经济价值、三率调查矿种、主体功能区类别、城镇化水平、矿山经济类型、年投资比重。“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对掌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提供帮助;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对绿色矿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中型矿山、重点生态保护区内矿山、国有和集体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落实情况更加积极;企业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因素之一。(5)绿色矿山建设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效果由矿山规模和矿产资源类型决定,其中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小型矿山、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对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改善效果受主体功能区职能和矿产资源类型影响,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实证结果并未发现短期内绿色矿山建设对尾矿和废石的利用有显着的改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矿产资源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需要坚持生态建设优先、保护优先、节约利用、绿色发展的原则,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空间管控、转变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建设绿色矿山与矿业集群发展,形成绿色矿业开发格局。形成生态环境友好、产业结构合理、资源利用高效的协调发展模式。
麦俊明[6](2019)在《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的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固体废物的大量排放,一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自然资源匮乏的矛盾下,工业固体废物的乱排是对资源的浪费。近年来随着采矿规模不断扩大和加速,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量也迅速增多,国家以及广东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加大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管控力度。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成为近年来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我国锡矿储量丰富,但是在锡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砂却成为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广东省信宜市某锡矿尾砂存在处理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锡矿尾砂进行预处理,并利用预处理后的锡矿尾砂替代部分坯体用原料,通过配方及工艺优化研究,获得性能符合要求的陶瓷砖样品,为锡矿尾砂的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提高锡矿尾砂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本论文首先对锡矿尾砂原料进行了测试,采用激光粒度仪、化学分析、XRD等方法研究了锡矿尾砂颗粒组成、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结果显示,该尾砂颗粒度较细,D50为24.5μm,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和Al2O3,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SiO2),少量的黄玉(Al2SiO4(FOH)2)、绢云母(KAl2(AlSi3O10)(OH)2)等。放射性和重金属溶出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该锡矿尾砂属于以高结晶度石英矿物为主的硅质材料,可以用作陶瓷坯体的原料。针对锡矿尾砂铁含量较高的问题,采用多级磁选,使锡矿尾砂中铁含量降低了50%以上。通过对锡矿尾砂制备工艺的研究,确定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坯体成型压力为30KN,烧结温度下保温时间为40min。考察了锡矿尾砂的添加量、烧结温度对陶瓷坯体断面特征、吸水率、收缩率、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的影响规律,确定锡矿尾砂陶瓷坯体配比为锡矿尾砂40%,高岭土30%,钾长石10%,硅灰石10%,膨润土5%,铝砂5%,烧结温度为1220℃1240℃。确定了锡矿尾砂制备陶瓷砖坯体的配方和工艺后,进一步研究了该坯体与釉料的适应性。使用商业化的熔块作为锡矿尾砂坯体釉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釉料最佳配方为708#熔块80%、105#C熔块8.9%,103#熔块11.1%,B2O32%。该配方的釉料和坯体热膨胀曲线接近,坯体热膨胀略大于釉面,具有良好的坯釉适应性。本论文探索了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的技术,为锡矿尾砂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可以减少优质陶瓷原料的消耗,变废为宝,实现锡资源开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建新[7](2019)在《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和资源形势面临重大转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战略性矿产的兴起,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的空间。新的形势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探索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更好的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及国内的地质勘查形势、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等方面,围绕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动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新地勘经济体系”,新地勘经济体系是由地勘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新地勘经济体系,包括地勘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和对外地勘。地勘产业体系是建立行业化管理、专业化细分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产业体系;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实体经济就是组建地矿集团公司,地矿集团公司采取勘查开发一体化、大地质、地质跨界的战略。并论述了地质跨界战略实施是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衍生和实体经济的补充。建立了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就是要创建高效的组织管控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地勘金融机制,充满活力的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机制。以此为基本点构建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为方案层。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地勘新经济,地勘新经济就是在地质勘查业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与新经济的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结合体。
谭文倩[8](2019)在《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文中提出矿产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矿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为部分地区经济实现快速腾飞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湖南省作为矿业大省,素有“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的美誉。其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有力地支撑起了省内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湖南省独特的地理及自然环境,其省内分布着许多中小矿区,小矿山更是占全省矿山总数的九成之多,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矿区由于其内矿山相对分散、数量多、所处自然环境条件不一,中小矿企的开采技术和经济力量也相对较弱,且又缺乏相应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管理监督体制,致使以赢利为目的掠夺式开采不但导致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污染严重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给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课题研究为依托,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政策规划和技术措施、典型案例,实地调查选取了位于湖南省保有资源储量前列且中小矿区占比较大的三个市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从治理的三个维度出发明晰了当前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在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多元治理理论以及矿区生命周期理论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经验的基础上,从创新观念、完善制度供给上保证治理主体的自主性,从全生命周期分类治理的方式保证治理的针对性,从健全多方评估监督上保障治理的有效性,形成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多元全周期共治模式,以期推进湖南省矿业经济与中小矿区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美丽湖南。
方传棣[9](2019)在《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区域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资源供应保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主基调,矿业产值及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然而,该区域长期过量的矿产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而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下,如何建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何种趋势;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等,是需要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通过“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评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梳理和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应用VAR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深入理解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耦合关系。第二,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第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并进行分地区的协调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与讨论。第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估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大,而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冲击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平均解释了经济发展5.98%的预测方差,经济发展解释了矿产资源开发79.05%的预测方差。表明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逐步由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环境影响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值为0.36,评价等级为较差。其中,上海市的评价值为1.00,评价等级为良好;安徽省的评价值为0.47,评价等级为一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评价值分别为0.39、0.35、0.37、0.24、0.38、0.35,评价等级为较差;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评价值分别为0.15、0.15、0.11,评价等级为极差。第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保护”情景下,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2016年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之相似,2017年高出0.02,约高3.38%;预测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0.04,涨幅6.34%,年均涨幅0.93%,较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高出0.06,约高9.82%。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得出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收益水平和集约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别上升0.112%、0.149%、0.022%,产量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0.1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布局性风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实行限采区限采制度,高污染和保护性矿种限量开采;推进矿山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任思达[10](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二、尾矿利用是矿业环境治理和经济增长的新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尾矿利用是矿业环境治理和经济增长的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金属矿山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废石概况 |
2 矿山废石的危害 |
2.1 占用土地,资源浪费 |
2.2 造成地质灾害 |
2.3 污染环境 |
3 矿山废石的综合利用 |
3.1 废石中有价成分的提取 |
3.2 废石充填 |
3.3 覆土造田 |
3.4 生产建筑材料 |
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5 结语 |
(2)机械活化硅质尾矿水化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实验原料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方法 |
3 机械活化对硅质尾矿火山灰活性的影响 |
3.1 机械粉磨对尾矿粒度特性的影响 |
3.2 机械粉磨对矿物相结晶程度的影响 |
3.3 机械粉磨对尾矿火山灰活性的影响 |
3.4 尾矿中主要矿物火山灰活性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碱激发硅质尾矿及其典型矿物水化反应特性研究 |
4.1 硅质金尾矿水化特性 |
4.2 尾矿中典型矿物的水化特性 |
4.3 尾矿中主要矿物水化特性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硅质金尾矿基复合硅酸盐水泥性能研究 |
5.1 金尾矿基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 |
5.2 尾矿基复合硅酸盐水泥水化特性 |
5.3 水化动力学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美国联邦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矿产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以来美国的土地政策 |
第二节 19世纪采矿业的发展 |
一、行业发展的典型——加利福尼亚淘金热 |
二、促进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
第三节 《1872年采矿法》的颁布 |
第二章 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 |
第一节 生态破坏 |
一、对地形地貌的破坏 |
二、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
三、植被覆盖率的降低 |
第二节 环境污染 |
第三节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第三章 美国矿区环境治理的政策演变 |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一、吉福德·平肖的资源保护主义思想 |
二、以开发为前提的矿区保护 |
第二节 新政时期政府对采矿业的关注 |
一、20世纪30年代保护项目的提出 |
二、矿区复垦法的首创 |
第三节 以立法为主要形式的矿区环境治理 |
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保政策 |
二、《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的颁布 |
第四节 新保守主义对采矿业的影响 |
一、新保守派对环保的反对 |
二、联邦政府对采矿活动的鼓励 |
第四章 美国矿区环境治理评价 |
第一节 政府如何参与环境决策 |
第二节 影响矿区环境治理的因素 |
一、采矿业内部的自我调节 |
二、公民价值观的转变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
三、采矿业在政府决策中的位置 |
第三节 美国矿区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挑战与经验 |
一、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美国矿区环境治理的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细粒尾矿坝渗透破坏多尺度灾变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尾矿坝渗透破坏规律研究现状 |
1.1.2 尾矿坝渗透破坏类型及防控对策研究现状 |
1.1.3 分形理论在渗透破坏中的研究现状 |
1.1.4 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1.1.5 尾矿坝安全稳定性研究与致灾机理研究现状 |
1.2 现行研究的不足及关键科学问题 |
1.2.1 现行研究不足 |
1.2.2 关键科学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陈坑尾矿库工程勘探及尾矿库沉积规律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勘探 |
2.2.1 实地勘探信息 |
2.2.2 岩土层分布及特征 |
2.2.3 尾矿库沉积规律 |
2.2.4 沉积层尾矿砂物理力学性质 |
2.2.5 尾矿库地下水埋藏条件及渗透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3 细粒尾矿砂细粒含量影响下物理力学特性宏观试验研究 |
3.1 室内土工试验 |
3.1.1 全尾矿砂的击实试验 |
3.1.2 颗粒级配分析 |
3.1.3 尾矿砂比重试验 |
3.1.4 尾矿砂饱和含水率试验 |
3.1.5 尾矿砂固结试验 |
3.1.6 尾矿砂三轴剪切试验 |
3.1.7 变水头渗透试验 |
3.1.8 三轴渗透试验 |
3.2 细粒尾矿砂渗透破坏试验研究 |
3.2.1 小型渗透破坏试验 |
3.2.2 中型渗透破坏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4 细粒尾矿砂渗透破坏微米CT扫描试验研究 |
4.1 渗透破坏过程宏细观结构表征研究 |
4.1.1 CT扫描试验装置及方案 |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细粒尾矿砂细观结构渗透破坏分形特征研究 |
4.2.1 CT扫描试验 |
4.2.2 孔隙分维特征分析 |
4.2.3 孔径分维特征分析 |
4.2.4 质量分维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细粒尾矿砂渗透破坏细观损伤本构关系及数值试验研究 |
5.1 细粒尾矿砂渗透破坏过程细观结构损伤特征分析 |
5.2 细观结构损伤本构关系的建立过程 |
5.2.1 弹塑性损伤矩阵 |
5.2.2 塑性屈服函数 |
5.2.3 损伤演化规律 |
5.2.4 求解过程 |
5.3 ABAQUS子程序的数值试验研究 |
5.3.1 ABAQUS软件简介 |
5.3.2 本构模型的数值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细粒尾矿砂渗透破坏细观机理下的防治措施研究 |
6.1 细粒尾矿砂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沉降试验研究 |
6.1.1 细粒尾矿砂物理性质 |
6.1.2 单因素絮凝剂沉降试验 |
6.1.3 絮凝剂正交试验 |
6.1.4 复合絮凝后细粒尾矿力学性质的变化 |
6.2 细粒尾矿砂复合固化剂固化试验研究 |
6.2.1 细粒尾矿砂的土力学参数 |
6.2.2 细粒尾矿砂固化试验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尺度下尾砂坝渗流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7.1 陈坑尾矿坝模型概况 |
7.2 全尺寸尾矿库三维模型的建立 |
7.3 尾矿坝流固耦合渗流模拟 |
7.3.1 尾矿坝渗流分析 |
7.3.2 添加最佳絮凝剂配比尾矿坝渗流分析 |
7.3.3 添加最佳固化剂配比尾矿坝渗流分析 |
7.3.4 各状态下尾矿坝渗流场分析 |
7.4 尾矿坝安全稳定性分析 |
7.4.1 尾矿坝安全稳定性分析 |
7.4.2 添加最佳絮凝剂配比尾矿坝安全稳定分析 |
7.4.3 添加最佳固化剂配比尾矿坝安全稳定性分析 |
7.5 尾矿坝渗透破坏防治措施效果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ABAQUS软件UMAT子程序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 |
1.1.2 选题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生态建设 |
1.2.2 矿业可持续发展 |
1.2.3 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 |
1.2.4 湖北省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1.3.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分析 |
1.3.3 绿色矿产建设影响因素及效果分析 |
1.3.4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途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矿产资源需求理论 |
2.1.2 资源诅咒 |
2.1.3 外部性理论 |
2.1.4 协调发展 |
2.2 定量分析方法 |
2.2.1 协调发展测度 |
2.2.2 空间关系分析 |
2.2.3 倾向值匹配法 |
第三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形势与问题 |
3.1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1 湖北省矿产资源概况 |
3.1.2 湖北省矿产资源利用情况 |
3.1.3 湖北省采掘业及相关原材料制造业发展情况 |
3.1.4 湖北省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
3.2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 |
3.2.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概况 |
3.2.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
3.3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矿产资源供需与资源保障问题 |
3.3.2 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四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 |
4.1 模型设定、变量测度与数据来源 |
4.1.1 模型设定与变量测度 |
4.1.2 数据来源 |
4.2 湖北省资源诅咒检验 |
4.2.1 资源诅咒检验结果分析 |
4.2.2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检验分析 |
第五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5.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
5.1.1 综合评价体系 |
5.1.2 指标权重确定 |
5.1.3 数据来源 |
5.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与空间关系 |
5.2.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 |
5.2.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关系 |
5.2.3 局部自相关分析 |
5.3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1 耦合评价模型 |
5.3.2 耦合协调度分析 |
第六章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价 |
6.1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情况 |
6.1.1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概况 |
6.1.2 模型构建 |
6.2 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logit模型构建 |
6.2.2 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6.3 绿色矿山建设有效性分析 |
6.3.1 样本匹配结果检验 |
6.3.2 绿色矿山建设有效性分析 |
第七章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建议 |
7.1 坚持生态建设优先 |
7.2 坚持保护矿产资源与矿山地质环境 |
7.3 坚持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
7.4 坚持发展绿色矿业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锡矿尾砂资源现状 |
1.3 锡矿尾砂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
1.4 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 |
1.4.1 陶瓷砖发展现状 |
1.4.2 陶瓷砖生产原材料 |
1.4.3 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陶瓷砖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材料 |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 试样制备工艺 |
2.5 测试分析方法 |
2.5.1 激光粒度分析 |
2.5.2 X荧光光谱(XRFS) |
2.5.3 外观及断面特征 |
2.5.4 吸水率测试 |
2.5.5 干燥烧成收缩率测试 |
2.5.6 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测试 |
2.5.7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5.8 扫描电镜显微(SEM)分析 |
2.5.9 热膨胀 |
第三章 锡矿尾砂组成分析及预处理 |
3.1 引言 |
3.2 锡矿尾砂粒度特征及分析 |
3.3 化学组成及矿物成分 |
3.4 锡矿尾砂环境影响分析 |
3.5 锡矿尾砂预处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坯体 |
4.0 引言 |
4.1 陶瓷坯体制备工艺 |
4.1.1 成型压力对陶瓷坯体性能的影响 |
4.1.2 保温时间对陶瓷坯体性能的影响 |
4.2 陶瓷坯体优化实验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库前锡矿尾砂陶瓷坯体性能分析 |
4.2.3 库尾锡矿尾砂陶瓷坯体性能分析 |
4.2.4 陶瓷坯体SEM显微结构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陶瓷坯釉适应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釉料组成 |
5.2.1 传统生料釉 |
5.2.2 熔块釉 |
5.3 陶瓷釉料配方优化研究 |
5.4 坯釉适应性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实现方式 |
2.3 转型升级研究评价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体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
3.1 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2 国内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3 小结 |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
4.1 综述 |
4.2 矿产资源 |
4.3 地质矿产勘查 |
4.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4.5 小结 |
5 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 |
5.1 内蒙古地勘行业单位情况 |
5.2 内蒙古地勘行业从业人员 |
5.3 内蒙古地勘行业资产状况 |
5.4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历程 |
5.5 内蒙古地矿集团SWOT分析 |
5.6 小结 |
6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
6.1 转型升级发展模型构建 |
6.2 深耕地勘产业体系 |
6.2.1 行业化管理 |
6.2.2 专业化细分 |
6.2.3 企业化经营 |
6.3 服务绿色矿业发展 |
6.4 “走出去”拓宽地质市场 |
6.4.1 海外发展方案 |
6.4.2 境外投资架构 |
6.5 小结 |
7 实现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动力 |
7.1 发展动力指标构建 |
7.2 构建新型组织管控制度 |
7.3 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
7.4 强化地勘金融管理 |
7.5 探索科技创新途径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中小矿区 |
2.1.2 中小矿区生态环境 |
2.1.3 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 |
2.2 理论基础分析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2 矿区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 |
3.1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总体情况 |
3.1.1 湖南省中小矿区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3.1.2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特点 |
3.1.3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概况 |
3.2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案例 |
3.2.1 娄底涟源市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分析 |
3.2.2 郴州市苏仙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分析 |
3.2.3 衡阳市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分析 |
第4章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逐利开采轻治理 |
4.1.2 治理主体单一化 |
4.1.3 治理内容碎片化 |
4.1.4 应付式治理行为普遍化 |
4.2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 |
4.2.1 治理主体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
4.2.2 治理的手段尚未完善 |
4.2.3 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防控 |
4.2.4 治理缺乏相互监督 |
第5章 国内外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 |
5.1 国外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经验 |
5.1.1 澳大利亚公众参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
5.1.2 德国矿区生态环境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 |
5.2 国内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经验 |
5.2.1 湖州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模式 |
5.2.2 井陉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旅游开发模式 |
5.2.3 彭泽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园林化模式 |
5.3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启示 |
5.3.1 引导治理主体自觉加强管理 |
5.3.2 完善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5.3.3 坚持矿山治理与生态修复同步 |
5.3.4 加强治理主体间的相互监督 |
第6章 完善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
6.1 创新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相关理念 |
6.1.1 树立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
6.1.2 树立社会多元协同共治理念 |
6.1.3 树立互利共生的价值理念 |
6.2 完善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供给体系 |
6.2.1 健全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
6.2.2 完善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组织保障 |
6.2.3 完善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相关制度 |
6.3 变传统末端治理为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 |
6.3.1 加强中小矿区规划期的资源整合规划 |
6.3.2 推行发展和成熟期矿企的清洁生产 |
6.3.3 建立健全衰退型中小矿区生态修复体系 |
6.4 构建中小矿区治理要素多方监督体系 |
6.4.1 加强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要素定期评估 |
6.4.2 打造多方监督管理平台 |
6.4.3 健全多元主体问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3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4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工作量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耦合 |
2.1.2 协调和协调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矿产资源经济理论 |
2.2.2 环境经济与环境影响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
2.2.5 系统科学理论 |
2.3 定量分析方法 |
2.3.1 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 |
2.3.2 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 |
2.3.3 空间自回归与空间误差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
3.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发展 |
3.1.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
3.1.2 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特征 |
3.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3 向量自回归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
4.1 长江经济带环境现状与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
4.1.1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现状 |
4.1.2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
4.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识别 |
4.3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
4.3.1 空间占用影响 |
4.3.2 污染排放影响 |
4.3.3 土壤环境影响 |
4.3.4 地质环境影响 |
4.3.5 综合环境影响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协调度测算 |
5.1.2 耦合协调度预测 |
5.2 情景设置 |
5.3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
5.3.1 指标体系 |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5.4.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
5.5 耦合协调度预测及情景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6.1 空间相关性分析 |
6.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1.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3 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7.1 优化空间结构 |
7.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7.3 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
7.4 严格实行限采制度 |
7.5 推进矿山清洁化和集约化发展 |
7.6 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汇总表 |
附录2 长江经济带矿区与禁止开发区重叠情况汇总表 |
附录3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指标数据 |
附录4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指标数据 |
附录5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指标数据 |
(10)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绿色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外部性理论 |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
4.1.3 数据选取 |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
4.3.2 变量的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4 实证分析 |
4.3.5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3 系统分析 |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设计思路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
四、尾矿利用是矿业环境治理和经济增长的新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金属矿山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J]. 姚华辉,蔡练兵,刘维,覃文庆,焦芬,杨聪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06)
- [2]机械活化硅质尾矿水化反应特性研究[D]. 姚耿.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美国联邦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 李勤霞. 西南大学, 2020(01)
- [4]细粒尾矿坝渗透破坏多尺度灾变机理研究[D]. 时悦琪.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 王永卿.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利用锡矿尾砂制备陶瓷墙地砖的研究[D]. 麦俊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 谭文倩. 湖南大学, 2019(07)
- [9]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方传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10]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