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饲养专家系统设计

肉牛饲养专家系统设计

一、肉牛饲养专家系统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于兆洋[1](2021)在《F公司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的食品消费不断升级的浪潮,速冻食品行业近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F公司主要从事鲜食玉米加工,过往七年F公司主要以焚烧与倾倒的方式处理其鲜食玉米加工产生的副产品青秸秆与玉米叶。目前的处理方式存在严重的生物质资源浪费、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了恶劣的负面社会影响。论文以F公司青秸秆作为案例,结合国内外农业企业和大型农场牧场对青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及发展趋势,对F公司的青秸秆的使用方法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有效可行的商业计划书。论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国内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与趋势;实地考察2010年至2020年F公司现有青玉米秸秆及玉米叶的处置方式与流程,对比还田及饲用价值的差距,总结目前处置不当带来的问题。通过对F公司玉米青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价值调研、分析、核算,提出了新增建设青秸秆青贮养牛项目形成闭环产业链的商业计划;并从加工工艺、方案可行性、关键难点、项目建设内容、社会效应等方面对该商业计划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论文通过对消费者、竞争、营销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营销与竞争方案。论文从融资方式、投资方式、营利性分析及财务评价等纬度对方案进行了财务分析;对项目的风险分建设、运营、市场、财务四方面进行评估。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肉牛行业和牛肉消费的现状,判断未来肉牛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竞争分析,波特五项竞争策略分析制定了养牛项目的“成本领先战略”。论文通过打造农牧闭环产业链兴建完善的青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解决了F公司青秸秆及玉米叶处置不当带来的经济损失、社会负面影响、环保等问题。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青秸秆的利用价值,并达到降低下游青贮养牛场成本的目的,实现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陆夏媚[2](2021)在《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思县是广西主要的玉米和甘蔗种植基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多,营养价值较高,当地养牛历史悠久,养牛氛围良好。若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转化为饲料喂养肉牛,发展种养结合模式,对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思县水稻、玉米、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情况和肉牛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现状分析。截止2020年底,该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年可收集利用量为17.80万吨,饲料化利用率18.43%,所辖8个乡镇均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县建立有1个秸秆收储加工利用点并已投入使用。截止2020年底,该县拥有肉牛养殖场(户)11309个,全年肉牛存栏量为3.24万头,出栏量为1.15万头,所辖8个乡镇均有发展肉牛养殖。目前,该县肉牛养殖模式中,农户散养模式占主体地位,秸秆饲料化的方式通常为农户采用到田地收集新鲜秸秆直接喂食或晒干切短后方式喂养肉牛,少数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建有小型青贮池。该县肉牛产业链结构主要表现为活牛经个体屠宰户屠宰后以热鲜肉形式进入农贸市场的形式。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二是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三是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本文结合上思县养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二是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三是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杨雨芳[3](2020)在《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供给与需求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肉牛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及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肉牛养殖作为肉牛产业的重要一环,在整个肉牛产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河北省政府积极推行财政补贴政策,发放补助资金以扶持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肉牛养殖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但资金缺乏仍旧是阻碍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全面了解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供需情况,找出金融供给不足的具体表现,是有效解决金融供给不足难题,满足不同规模肉牛养殖主体的金融需求,实现河北省肉牛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从金融服务政策、金融服务措施、金融服务模式三方面对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供给情况进行了解;其次,基于访谈、文献查阅和相关报道所得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成本收益法评价河北省两种典型的金融服务模式—隆化县“政银企户保”模式和涞源县小母牛项目的实施效果,得出隆化县“政银企户保”模式中,政府因提供担保和扶持资金在该模式中发挥的作用最大,保险公司发挥的作用较大,银行发挥的作用较小;涞源县小母牛项目中,母牛繁育小牛模式的成本收益率大于1,说明这两种模式实施效果良好,但仍有不足之处的结论;再次,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获得相关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对河北省肉牛养殖主体金融需求影响因素的显着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肉牛养殖户的养殖规模、政府扶持和有无抵押品均与金融需求呈正相关关系;而对肉牛养殖户金融需求影响显着性为养殖规模>政府扶持>有无抵押品。规模养殖场的有无抵押品、养殖规模和政府扶持均与金融需求呈正相关关系,而对肉牛规模养殖场金融需求影响显着性为有无抵押品>养殖规模>政府扶持的结论;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肉牛养殖金融供需情况,得出金融供需失衡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养殖主体三方面提出完善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以实现金融供需均衡,推动河北省肉牛养殖产业稳定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对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供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由于金融供给不充分与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矛盾而导致金融供需不均衡的结论,并提出调整金融服务政策的建议,对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解决河北省肉牛养殖资金难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孙春红[4](2020)在《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支撑。绿色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是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吉林省是国家级优势肉牛产区,始终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环境与民生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绿色肉牛养殖业,以生态经济相协调为核心,着力推进绿色肉牛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信息化进程,通过倡导绿色新生产方式来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关于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基于绿色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方法,在全面分析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发展基础条件以及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立足吉林省实际,构建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以吉林黑毛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黑毛牛实业)和桦甸金牛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牛牧业)两个规模化肉牛养殖企业为例,对绿色肉牛养殖情况进行评价,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的新路径,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从总体来看,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在肉牛年存栏和出栏量、绿色肉牛养殖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无抗化和龙头企业带动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在绿色肉牛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健全、绿色生产技术欠缺、废弃物处理困难、资金和政策投入不足等障碍性因素;二是由于养殖企业发展自身定位差异,存在着以提供高级绿色肉牛产品(吉林黑毛牛实业)和以提供绿色肉牛产品(金牛牧业)两种肉牛养殖模式。通过评价结果来看,前者注重综合效益,后者更注重于以保证经济效益为前提实现绿色肉牛产品的产出。后者仍未完全摆脱传统的肉牛生产经营方式,前者的发展潜能明显优于后者。三是综合评价典型绿色肉牛养殖企业在科技、金融和政策方面支撑作用都存在一定的短板,绿色肉牛养殖作为高技术、高前期投入、高成本和政策性依赖强的产业,需要加强相关能力建设。绿色肉牛养殖的生产效率和能力的发挥明显受到政府相关补贴政策支持等影响,直接影响了养殖主体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绿色养殖技术的采纳。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对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和完善绿色肉牛养殖业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二是规范和加强绿色肉牛养殖业科技信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三是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建设;四是强化政府对规模化绿色肉牛养殖主体的政策引导与重点扶持。

王敏[5](2020)在《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放牧和舍饲是我国肉牛的两种主要饲养方式,在日粮、饮水、环境、饲养管理与动物福利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传统上,我国西部和北部是肉牛的主产区,以放牧饲养为主;随着农区粮食资源的逐年丰富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舍饲肉牛养殖迅速发展,已在我国肉牛产业中占主导地位。舍饲养殖可根据肉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为其提供合理的日粮配比,能够有效提高肉牛生产性能,缩短育肥时长,增加养殖效益。随着肉牛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肉牛营养代谢病发生率逐年升高,牛肉产品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放牧养殖因其饲养环境天然、绿色、无污染,其牛肉产品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开展放牧和舍饲两种饲养方式下肉牛的营养代谢、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对比研究,对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蒙东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体重400 kg左右,体况相近、健康的西门塔尔公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建立肉牛放牧和舍饲模型,试验期为120天。分别采用HPLC、GCMS、ICP-MS、ICP-OES、ELISA、HE染色和MASSON染色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饲养方式下肉牛的日粮、饮水、管理等差异,及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尿液生化指标、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差异,为优质肉牛饲养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肉牛不同饲养方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肉牛在饲草营养、饮水质量、饲养环境及动物福利等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放牧肉牛新鲜牧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总体含量较为均衡,优于舍饲肉牛的苜蓿、谷草、青干草和玉米秸秆等饲草;放牧肉牛饮水的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色度、浑浊度及菌落总数等品质指标均次于舍饲肉牛饮水(p<0.05);放牧肉牛的给料给水次数、饲养密度、环境噪音及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等福利指标均显着优于舍饲肉牛(p<0.05)。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液和尿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放牧肉牛血清ALT、AST、LDH、GGT、ALP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肉牛(p<0.05),提示放牧肉牛生长代谢活动旺盛,蛋白质代谢水平及糖无氧酵解能力优于舍饲肉牛;放牧肉牛血清HP、IL-6、IL-8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肉牛(p<0.05),提示放牧肉牛免疫机能高于舍饲肉牛;舍饲肉牛血清EPI、PTH含量与放牧肉牛差异显着(p<0.05),提示舍饲肉牛可能受环境噪音、饲养密度、人为干预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舍饲肉牛血清BA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提示舍饲肉牛存在一定程度脂质代谢异常;舍饲肉牛尿液pH值显着低于放牧肉牛(p<0.05),可能与舍饲肉牛能量饲料比例较高、运动量较少有关,提示舍饲肉牛有代谢性酸中毒风险。研究表明,两种饲养方式肉牛血尿代谢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放牧肉牛血尿生化指标优于舍饲肉牛。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舍饲肉牛的体增重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舍饲肉牛的体高、胸围和后腿围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舍饲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均显着高于放牧肉牛(p<0.05);研究表明,舍饲肉牛的育肥性能、生长发育性能、胴体性能均优于放牧肉牛。饲养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放牧牛肉的蒸煮损失率、熟肉率、肌纤维等肉品质指标显着优于舍饲牛肉(p<0.05);TAA、维生素C、维生素B1、P和K含量均显着高于舍饲牛肉(p<0.05);提示放牧牛肉更具有营养价值。舍饲牛肉的各种脂肪酸含量均显着高于放牧牛肉(p<0.05),可能与舍饲肉牛能量饲料比例较高,运动量过少有关。综上,舍饲肉牛可能存在应激反应、脂质代谢异常、免疫机能较弱、牛肉品质较差等问题,生产中加强舍饲肉牛的饲养管理,提高舍饲肉牛福利,优化舍饲日粮配比,有利于减少舍饲肉牛的应激反应,改善其代谢水平,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舍饲牛肉的品质。放牧肉牛生产性能较低,生产中提高放牧肉牛的饮水质量,在枯草期适当补饲精料,有利于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在蒙东地区青草期放牧,枯草期舍饲是最佳饲养方式。

刘莹影[6](2020)在《发展目标的偏离 ——一个肉牛养殖项目的人类学考察》文中认为发展项目的“分级运作”逻辑给了各级政府曲解项目目标的机会。调查结果显示,N县的肉牛养殖项目的初衷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偏离:第一次是在产业规划阶段,由生态、经济、社会三重目标浓缩为对经济发展,也就是产业规模化的集中关注。第二次是在项目执行阶段,即从“打包”“抓包”到实施这一个时间段内,经济目标再次被简化为完成绩效考核指标。第三次则是在项目后期,乡政府冻结村集体投资分红的做法,使得乡村与发展项目间的联系由藕断丝连变为彻底剥离。至此,发展的主体——底层农民被彻底边缘化,成为发展的旁观者。从各个参与方的视角出发,该项目的运作又是一个权力博弈与资源竞争的过程。在发展项目中,各参与方抱着不同甚至相互抵触的利益目标,互相竞争和排斥,使得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种畸形的“表面繁荣”。但是在业内人士眼里,当地的肉牛养殖产业其实岌岌可危。研究结果认为,发展项目命运多舛的根源在于现有的行政体制内无法形成有效的对话机制,导致场域内的各主体之间的信任纽带无法建立,最终使得发展目标发生了多次偏离,不仅真正的发展主体被遗忘,而且也违背了发展项目之所以实施的“初衷”。突破困局的核心关键,还需要破除诱使基层政府偏离项目初衷的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将目标拉回正轨,重新指导产业发展。

任青松[7](2019)在《河北省肉牛规模化养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肉牛产业在我国整个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肉牛养殖业则是肉牛产业链的基础。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这就带动了对牛肉需求量的增加。据统计2018年全球牛肉总产量为6260多万吨,人均占有量为8.46kg,河北省的牛肉总产量为56.46万吨,人均占有量为7.51kg,对牛肉的需求仅次于猪肉。然而目前面对不断增长的牛肉消费需求和不断完善的屠宰加工技术,河北省肉牛养殖业却持续低迷,规模化养殖水平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研究河北省肉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对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把河北省肉牛规模化养殖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已有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国内外学者在肉牛养殖方面进行的研究,发现其主要在规模化、成本效益情况和市场份额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次,对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的发展环境及相关主体进行了分析,发现河北省目前对肉牛规模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但是发展空间巨大;而后对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且分析了河北省发展规模养殖的巨大优势,发现河北省虽然出栏量位于全国第4位但存栏量却位于全国第16位,“重繁轻育”现象严重,且品质单一,没有培育自己的地方优质品种,在繁育方面管理水平低,造成母牛繁育能力不足,饲料价格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而提高,进而导致规模成本收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选取50家肉牛规模养殖场作为样本,将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最小经济规模模型测算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的最小经济规模为18头和33头,而河北省目前规模情况远低于测算值,规模化程度较低;然后通过分析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山东、河南先进的规模养殖经验,分析适合河北省借鉴的先进之处,探索适合河北省肉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经验方法。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针对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肉牛产业的扶持力度、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健全调控机制、积极应对贸易战;针对养殖户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度规模发展、提高自身养殖技术水平、加强疫病的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机会成本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肉牛养殖稳定发展的最小经济规模模型,通过对河北省规模养殖场进行实地调研,对50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建立最小经济规模模型,测算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的阈值。第二,通过研究国内外肉牛规模养殖的先进模式,并与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对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可以借鉴的成熟养殖经验,为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苏小辰[8](2019)在《杨岭村:宁夏西海固地区乡村规划绩效评价及其提升策略》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从宏观层面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乡村建设政策,掀起了新一轮的乡村建设浪潮,但是有关乡村规划学科研究中,由于针对乡村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以及实施策略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与当地实际相吻合的评判标准相对缺乏,导致在乡村规划实践中存在规划方案一年一变、规划内容得不到有效落实的问题。本文首先以宁夏泾源县杨岭村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样本,对2017-2020阶段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下一阶段规划实施的优化策略,构建杨岭村规划绩效评价体系,体系分为六大部分:规划目标近期实施进展、乡村总体布局、乡村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程度、基础设施、民居改善状况、居民满意度。目前,规划目标近期实施进展较慢;乡村总体布局变化较小;在乡村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程度中,畜牧业匹配程度较好,在旅游业与种植业发展滞后;乡村的基础设施仍需要完善;民居改善在有序推进;村民的满意度为中等。然后以规划实施角度、规划编制内容角度出发,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完成了2017-2020阶段规划绩效评价的研究内容。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笔者从总体规划和实施层面提出了提升策略,其一包括规划编制建议及内容修改建议、规划实施保障建议;其二包括建立村民意见反馈机制、明确土地权属、项目库建设、乡村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畜牧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旅游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特色种植业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基础设施配置优化策略、民居改善优化策略、建立实施保障及资金支持体制。通过建立规划绩效评价体系和提出优化策略,用以指导杨岭村今后的规划实施建设,并为泾源县其它乡村的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明强[9](2019)在《乌蒙山区肉牛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古蔺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蒙山区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少数民族聚集多的连片特困地区,其中有13个县(市)属于国家划定的西南肉牛发展区,目前肉牛产业的发展处于农户自繁自养和小规模养殖阶段,经济效益不高。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对肉牛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实现乌蒙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的路径极其必要。本文以古蔺县为例,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走访和对部分规模养殖户进行调研的方式,发现古蔺县肉牛产业在能繁母牛养殖方面主要存在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参差不齐,养殖成本高,养殖效益低,未形成有效利益链接机制等问题。在商品肉牛育肥上,主要存在肉牛品种混杂,规范育肥场较少,上下游链接不紧密,商品肉牛育肥效益不稳定等问题。在加工销售上,主要存在加工企业少,生产条件差,无专业营销组织,与养殖企业连接不紧密,牛肉品质不稳定等问题。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古蔺县护家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建设的实践探索,提出乌蒙山区实现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模式,即:以平台型组织为支撑,以屠宰加工厂为驱动,以集中育肥为关键,以能繁母牛养殖家庭农场和合作组织为基础,以专业化服务组织为依托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根据古蔺县当前肉牛产业现状,为加快肉牛产业发展,需要扶持平台型组织围绕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打通从肉牛养殖到牛肉销售的各个环节,实现产业整体联动。要引导成立饲草生产、供应、养牛技术服务、肉牛购销和粪污循环利用等专业服务组织服务养殖业主。要通过提前做好建设规划、制定激励政策等方式引导建设标准化能繁母牛养殖场、养殖小区和规模育肥场。

刘利[10](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提出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二、肉牛饲养专家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肉牛饲养专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F公司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研究
        1.2.2 国内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2 项目环境分析
    2.1 公司概况
        2.1.1 公司主营业务
        2.1.2 主营业务工艺简述
        2.1.3 公司营业现状
    2.2 青秸秆处置现状
    2.3 青秸秆处置存在的问题
        2.3.1 经济损失
        2.3.2 社会问题
        2.3.3 环保问题
3 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方案
    3.1 青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分析
        3.1.1 饲用经济价值分析
        3.1.2 还田经济价值分析
        3.1.3 全株青贮玉米饲用价值分析
    3.2 项目可行性和难点
        3.2.1 项目可行性
        3.2.2 项目难点
    3.3 项目综合利用社会效应分析
        3.3.1 环境污染的改善
        3.3.2 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循环
        3.3.3 带动周边养牛户发展畜牧业
    3.4 青贮养牛项目概况
        3.4.1 青贮饲料制作工艺流程
        3.4.2 青贮养牛工艺流程简述
        3.4.3 项目建设内容
4 营销与竞争方案
    4.1 消费者分析
        4.1.1 消费者结构分析
        4.1.2 消费者需求分析
    4.2 竞争分析
        4.2.1 竞争对手分析
        4.2.2 竞争战略分析
    4.3 营销分析
        4.3.1 市场定位
        4.3.2 4Ps营销组合策略
5 财务分析
    5.1 融资方案
        5.1.1 股权融资方式
        5.1.2 银行贷款方式
    5.2 投资估算
    5.4 盈利能力分析
        5.4.1 销售收入
        5.4.2 总成本费用估算
        5.4.3 税率与税金
        5.4.4 利润
    5.5 财务评价
        5.5.1 青贮养牛项目青贮窖财务评价
        5.5.2 青贮养牛项目牧场财务评价
    5.6 项目的风险
        5.6.1 建设风险
        5.6.2 运营风险
        5.6.3 市场风险
        5.6.4 财务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秸秆
        2.1.2 秸秆饲料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秸秆综合利用理论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第三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3.1 上思县基本概况
        3.1.1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3.1.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3.2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
        3.2.1 上思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3.2.2 上思县养牛业发展情况
第四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
        4.1.1 秸秆饲料技术推广不足
        4.1.2 种植条件和养殖方式的制约
        4.1.3 收集储运加工体系不健全
    4.2 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
        4.2.1 饲养方式落后,管理粗放
        4.2.2 规模化生产水平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4.3 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
        4.3.1 种养分离较明显
        4.3.2 缺乏屠宰深加工企业
    4.4 服务体系不健全
第五章 推进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应用的对策
    5.1 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
        5.1.1 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
        5.1.2 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
    5.2 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
        5.2.1 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
        5.2.2 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
    5.3 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
        5.3.1 打造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
        5.3.2 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
    5.4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5.4.1 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
        5.4.2 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
        5.4.3 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供给与需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金融服务
        2.1.2 金融机构
        2.1.3 肉牛养殖业
        2.1.4 肉牛养殖主体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2.2 农业政策学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供给与需求理论
3 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服务政策与措施分析
    3.1 河北省制定的肉牛养殖金融服务政策
        3.1.1 河北省政府出台的信贷支持政策
        3.1.2 河北省金融机构推出的贷款、保险、担保和融资政策
    3.2 河北省实施的肉牛养殖金融服务措施
        3.2.1 河北省政府实施的贷款补贴措施
        3.2.2 河北省金融机构实施的贷款和保险措施
4 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服务模式分析及效果评价
    4.1 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服务模式分析
        4.1.1 “政银企户保”模式
        4.1.2 小母牛扶贫项目
        4.1.3 “政融保”模式
    4.2 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服务模式效果评价
        4.2.1 效果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
        4.2.2 隆化县“政银企户保”模式效果评价
        4.2.3 涞源县小母牛项目效果评价
5 河北省肉牛养殖主体金融需求分析
    5.1 河北省肉牛养殖主体调研情况简介与问卷设计
    5.2 河北省肉牛养殖主体金融需求基本情况分析
        5.2.1 肉牛养殖户金融需求基本情况分析
        5.2.2 规模养殖场金融需求基本情况分析
    5.3 河北省肉牛养殖主体金融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5.4 河北省肉牛养殖主体金融需求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6 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供需对比分析
    6.1 金融政策服务主体覆盖范围不全面,而金融需求主体范围较广
    6.2 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而金融需求多样化
        6.2.1 农业信贷供给不充分
        6.2.2 农业保险地区覆盖率低
    6.3 金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6.3.1 银行开展涉农贷款存在惜贷行为
        6.3.2 保险公司涉足农险业务意愿不强
    6.4 金融服务政策不完善,养殖主体参与的主动性不高
        6.4.1 养殖主体受到贷款认知不到位和审批难的双重影响
        6.4.2 养殖主体自主投保主动性不高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政府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破解肉牛养殖资金难题
        7.2.2 金融机构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满足养殖主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7.2.3 养殖主体要转变思维观念,积极利用各项惠农支农金融服务政策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4)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现状
    2.1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2.2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2.3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障碍性因素
第三章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依据
    3.2 评价指标说明
    3.3 评价标准与步骤
第四章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与应用——以规模化养殖企业为例
    4.1 评价对象的选取
    4.2 评价对象案例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我国肉牛饲养现状分析
        1.1 肉牛生产概况及饲养方式分析
        1.1.1 肉牛品种与分布
        1.1.2 牛肉产品市场需求变化
        1.1.3 饲养方式分析
        1.2 牧区与农区肉牛饲养特点分析
        1.2.1 牧区
        1.2.2 农区
    第2章 肉牛代谢研究进展
        2.1 肉牛营养物质代谢及常见代谢病
        2.1.1 肉牛营养物质代谢
        2.1.1.1 糖代谢
        2.1.1.2 蛋白质代谢
        2.1.1.3 脂代谢
        2.1.1.4 矿物质代谢
        2.1.2 肉牛常见营养代谢病
        2.1.2.1 脂肪肝(fatty liver)
        2.1.2.2 蹄叶炎(laminitis)
        2.1.2.3 尿结石(urinary calculus)
        2.1.2.4 瘤胃酸中毒(rumen acidosis)
        2.1.2.5 瘤胃碱中毒(rumen alkalosis)
        2.2 血液和尿液代谢监测指标
        2.2.1 血液监测指标
        2.2.1.1 血液代谢指标
        2.2.1.2 血液酶指标
        2.2.1.3 血液激素指标
        2.2.1.4 血液免疫学指标
        2.2.2 尿液监测指标
    第3章 肉牛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因素
        3.1 生产性能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3.1.1 生长发育性能
        3.1.2 育肥性能
        3.1.3 胴体性能
        3.2 牛肉品质评定指标及影响因素
        3.2.1 肉色
        3.2.2 大理石花纹
        3.2.3 系水力
        3.2.4 嫩度
        3.2.5 营养成分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肉牛不同饲养方式差异研究
        1.1 材料
        1.1.1 研究区域
        1.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1.2.1.1 饲草采集
        1.2.1.2 水采集
        1.2.2 饲草营养成分检测
        1.2.2.1 水分
        1.2.2.2 总能
        1.2.2.3 粗蛋白
        1.2.2.4 粗灰分
        1.2.2.5 粗脂肪
        1.2.2.6 粗纤维
        1.2.2.7 氨基酸
        1.2.2.8 脂肪酸
        1.2.2.9 矿物质
        1.2.2.10 维生素
        1.2.3 水质检测
        1.2.3.1 臭和味
        1.2.3.2 肉眼可见物
        1.2.3.3 pH值
        1.2.3.4 浑浊度
        1.2.3.5 色度
        1.2.3.6 菌落总数
        1.2.4 饲养管理福利检测
        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1.3 结果
        1.3.1 饲草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1.3.1.1 饲草常规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1.3.1.2 饲草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
        1.3.1.3 饲草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
        1.3.1.4 饲草维生素含量检测结果
        1.3.1.5 饲草矿物质含量检测结果
        1.3.2 水质检测结果
        1.3.3 饲养管理福利检测结果
        1.4 讨论
        1.4.1 不同饲养方式饲草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1.4.2 不同饲养方式水质对比分析
        1.4.3 不同饲养方式肉牛饲养管理福利对比分析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饲养方式对肉牛代谢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
        2.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2.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1.4 仪器设备及材料
        2.1.5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样本的采集
        2.2.2 样本的检测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酶类指标的影响
        2.3.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2.3.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2.3.4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2.3.5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尿液指标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酶类指标的影响
        2.4.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2.4.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2.4.4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2.4.5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尿液指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1 材料
        3.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3.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3.2 方法
        3.2.1 育肥性能指标的测定
        3.2.2 生长发育性能指标的测定
        3.2.3 胴体性能指标的测定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
        3.3.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3.3.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能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
        3.4.2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3.4.3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饲养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
        4.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4.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4.1.3 主要试剂
        4.2 方法
        4.2.1 样品的采集
        4.2.2 肌肉颜色的测定
        4.2.3 蒸煮损失的测定
        4.2.4 熟肉率的测定
        4.2.5 大理石花纹的测定
        4.2.6 肌纤维的测定
        4.2.6.1 HE染色
        4.2.6.2 MASSON三色染色
        4.2.7 牛肉营养组分的检测
        4.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常规品质的影响
        4.3.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营养组分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常规品质的影响
        4.4.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牛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申请专利
致谢

(6)发展目标的偏离 ——一个肉牛养殖项目的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人类学对发展的研究
        二、社会学对项目制的分析
        三、研究区域的畜牧养殖研究
        四、理论思考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情况
        一、研究方法
        二、田野工作情况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一章 研究区域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村落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与民族文化
        一、历史沿革
        二、民族文化
    第三节 村内的经济发展
第二章 当地肉牛养殖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产业立项的大背景
        一、生态的焦虑——秸秆问题化
        二、自上而下的项目
    第二节 回顾产业发展
        一、项目扶持力度
        二、不理想的结局
    第三节 “繁荣”的产业背后
        一、激励机制的漏洞
        二、大量外行资本入驻
        三、项目实施管理混乱
        四、政府监管低效
        五、技术支持的缺位
        六、“荒山荒坡”的真实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案例聚焦:一个养殖合作社的兴衰
    第一节 富练与鑫德隆
        一、政府与牛场的关系网络
        二、面子和里子
    第二节 富练的经营现状
    第三节 乡政府的行为迷雾
        一、迟迟不来的拨款
        二、“不平等条约”
        三、不堪一击的牛棚
    第四节 鑫德隆:进退两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回顾初心:被遗忘的发展主体
    第一节 村落文化与发展
        一、土地:农业社会的根基
        二、散落的精英
    第二节 村落的权力网络
        一、村务的执行
        二、决策力量的博弈
    第三节 富练与那村
        一、名义上的分红
        二、雇佣情况
        三、农户参与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发展目标偏离的轨迹
    二、如何解决项目被扭曲的命运?
    三、反思发展项目的运作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河北省肉牛规模化养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主要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肉牛
        2.1.2 规模养殖
        2.1.3 小规模养殖
        2.1.4 肉牛养殖主体
    2.2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机会成本理论
3 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发展环境及相关主体分析
    3.1 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发展环境分析
        3.1.1 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技术环境分析
        3.1.4 社会环境分析
    3.2 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相关主体分析
        3.2.1 供应方分析
        3.2.2 购买者分析
        3.2.3 新进入者分析
        3.2.4 替代品分析
        3.2.5 行业竞争者分析
4 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4.1 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现状
        4.1.1 河北省肉牛生产基本情况
        4.1.2 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情况
        4.1.3 河北省肉牛养殖成本收益情况
        4.1.4 河北省肉牛养殖模式情况
        4.1.5 河北省肉牛养殖品种情况
        4.1.6 河北省肉牛竞争力情况
    4.2 河北省肉牛养殖优势分析
        4.2.1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4.2.2 丰富的饲料秸秆资源
        4.2.3 发达的奶牛产业带动
5 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现存问题分析—基于问卷调查
    5.1 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5.1.1 养殖场肉牛存栏量
        5.1.2 养殖场占地面积
        5.1.3 养殖场出栏量
        5.1.4 养殖场疫病情况
        5.1.5 饲养人员与技术人员数量
        5.1.6 政策规划和扶持情况
    5.2 养殖成本和养殖利润
        5.2.1 样本成本构成
        5.2.2 样本养殖利润
        5.2.3 未来预期
    5.3 农户肉牛养殖最小经济规模测算
        5.3.1 肉牛养殖机会成本界定及核算
        5.3.2 肉牛养殖最小经济规模测算
    5.4 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发展存在问题
        5.4.1 肉牛饲养成本高
        5.4.2 母牛繁育能力明显不足
        5.4.3 肉牛良种化程度较低
        5.4.4 资源环境约束大
        5.4.5 疫病防疫压力大
        5.4.6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调控能力弱
        5.4.7 中美贸易战增加了河北肉牛养殖的不确定性
6 国内外肉牛规模养殖发展经验及借鉴
    6.1 国外肉牛规模养殖发展经验及借鉴
        6.1.1 国外经验
        6.1.2 经验借鉴
    6.2 国内肉牛养殖业经验及借鉴
        6.2.1 国内经验
        6.2.2 经验借鉴
7 河北省肉牛规模养殖发展对策建议
    7.1 针对政府的对策建议
        7.1.1 加强对肉牛产业的扶持力度
        7.1.2 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7.1.3 健全调控机制
        7.1.4 积极应对贸易战
    7.2 针对规模养殖场(户)的对策建议
        7.2.1 因地制宜采取适度规模
        7.2.2 提高肉牛养殖技术水平
        7.2.3 加强疫病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8)杨岭村:宁夏西海固地区乡村规划绩效评价及其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辩析
        2.1.1 村庄规划实施
        2.1.2 绩效
        2.1.3 绩效评价
    2.2 当代乡村规划评价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2.2.2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2.3 当前理论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3 杨岭村规划建设评价的背景研究
    3.1 西海固地区乡村现状
        3.1.1 地理位置及气候现状
        3.1.2 自然资源现状
        3.1.3 人口及文化现状
        3.1.4 西海固地区乡村规划实施现状
    3.2 村庄规划现状
        3.2.1 地理位置与资源条件
        3.2.2 社会经济状况
        3.2.3 人居环境状况及基础设施
    3.3 规划编制内容
        3.3.1 规划发展定位及目标
        3.3.2 村庄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及策略
        3.3.3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规划布局
        3.3.4 空间节点
        3.3.5 交通规划
    3.4 规划实施情况
        3.4.1 规划项目库建设内容及实施情况
        3.4.2 规划参与主体
        3.4.3 规划总体实施项目资金预算
        3.4.4 规划实施成果
    3.5 小结
4 杨岭村近期规划绩效评价及结果的分析
    4.1 近期规划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4.1.1 评价体系的依据
        4.1.2 评价体系的原则
        4.1.3 评价体系方法
        4.1.4 评价体系内容及标准
        4.1.5 评价体系构建
    4.2 近期规划绩效评价
        4.2.1 规划目标近期实施情况
        4.2.2 乡村总体布局
        4.2.3 乡村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程度
        4.2.4 基础设施
        4.2.5 民居改善状况
        4.2.6 村民满意度
    4.3 绩效评价结果及问题总结
        4.3.1 绩效评价结果
        4.3.2 规划绩效评价问题总结
    4.4 问题成因分析
        4.4.1 乡村规划编制层面成因分析
        4.4.2 乡村规划实施层面成因分析
    4.5 总结
5 杨岭村规划建设的提升策略
    5.1 规划编制建议
        5.1.1 建立村民意见反馈机制
        5.1.2 明确土地权归属
        5.1.3 项目库建设
    5.2 规划编制内容修改建议
        5.2.1 村庄布局优化策略
        5.2.2 畜牧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2.3 特色种植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2.4 旅游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2.5 市政基础设施优化策略
        5.2.6 民居提升策略
    5.3 建立实施保障及资金支持体系
        5.3.1 资金来源
        5.3.2 建立村庄建设资金管理机制
        5.3.3 完善建设管理制度
    5.4 小结
6 结论
    6.1 通绩效评价体系反映出的问题和提升策略
        6.1.1 杨岭村现阶段的规划绩效评价结果及问题
        6.1.2 杨岭村下阶段规划实施的提升策略
    6.2 存在的不足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项目实践
    荣誉奖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图表目录
        1.图录
        2.表录
    附录二 村民入户访谈、承包商访谈及村支书访谈记录
    附录三 村民入户调研问卷
    附录四 村民满意度调研问卷
致谢

(9)乌蒙山区肉牛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古蔺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肉牛产业组织形式研究
        1.2.2 关于能繁母牛养殖研究
        1.2.3 关于商品肉牛育肥研究
        1.2.4 关于饲草供给和粪污利用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不足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分工协作理论
    2.2 规模经济理论
    2.3 交易费用理论
    2.4 比较优势理论
3 古蔺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3.1 区域概况
        3.1.1 社会经济
        3.1.2 区位与交通
        3.1.3 资源禀赋
    3.2 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3.3 肉牛养殖总体情况
        3.3.1 商品肉牛规模养殖处于起步阶段
        3.3.2 能繁母牛规模养殖处于探索阶段
4 古蔺县肉牛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4.1.1 问卷设计
        4.1.2 调查对象
        4.1.3 抽样情况
        4.1.4 调查过程
    4.2 古蔺县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2.1 能繁母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2.2 商品肉牛育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2.3 牛肉加工销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5 古蔺县肉牛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牛肉市场总体行情分析
    5.2 肉牛产业扶持政策分析
    5.3 能繁母牛养殖方式分析
    5.4 商品肉牛育肥方式分析
    5.5 肉牛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6 古蔺县肉牛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6.1 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模式
    6.2 引导平台型组织构建肉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6.2.1 招引现代化肉牛加工、营销企业落户
        6.2.2 引导建设能繁母牛养殖家庭农场或合作组织以及商品肉牛育肥场进行示范
        6.2.3 设立牛贷款,为养殖户和其它组织提供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6.2.4 联合开发保险产品,为养殖户和其它组织提供适宜的保险服务
    6.3 引导成立专业服务组织服务养殖业主
        6.3.1 围绕饲草生产和供应发展专业服务组织
        6.3.2 围绕养牛技术服务发展专业组织
        6.3.3 围绕肉牛购销发展专业组织
        6.3.4 围绕粪污循环利用发展专业组织
    6.4 引导建设标准化能繁母牛养殖家庭农场、养殖合作组织和规模育肥场
        6.4.1 全面做好养殖场地建设规划
        6.4.2 做好标准化养殖场地建设的政策激励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10)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四、肉牛饲养专家系统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F公司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D]. 于兆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D]. 陆夏媚. 广西大学, 2021(12)
  • [3]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供给与需求问题研究[D]. 杨雨芳.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孙春红.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5]放牧与舍饲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D]. 王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6]发展目标的偏离 ——一个肉牛养殖项目的人类学考察[D]. 刘莹影.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河北省肉牛规模化养殖发展对策研究[D]. 任青松.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8]杨岭村:宁夏西海固地区乡村规划绩效评价及其提升策略[D]. 苏小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乌蒙山区肉牛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古蔺县为例[D]. 刘明强.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8)
  • [10]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肉牛饲养专家系统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