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建设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华[1](2021)在《基于GIS的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环境问题也随之加剧。城市森林具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城市森林进行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价,有助于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的关键,也是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南部山区对济南市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和泉水补给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受限,环境保护工作无法持续进行,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态补偿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研究以GIS技术为支撑,以2019年南部山区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相关软件对其进行解译和分析,建立南部山区地理信息数据库。随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形成数值化的评价结果;基于生态补偿相关基础理论,根据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对南部山区生态补偿提出科学的标准核算方法。最后,研究通过分析南部山区城市森林与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森林规划策略与生态补偿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信息数据库通过对2019年南部山区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将南部山区分为耕地、林地、草地、灌木、湿地、水体、不透水面、裸地8种生态系统类型,提取其中林地、草地、灌木、湿地、水体,整合为城市森林的研究范围。进行监督分类,将城市森林分为道路绿化林、附属庭院林、景观游憩林、生态公益林、生产经营林5种类型。其中,道路绿化林占城市森林总面积的17.49%,斑块数量众多,以中小型斑块为主;附属庭院林占城市森林总面积的1.57%,面积较小,且形状较为规则;景观游憩林占城市森林总面积的10.15%,以大中型斑块为主,形状规则且连接度高;生态公益林占城市森林总面积的61.22%,在城市森林中占优势地位,分布较为均匀;生产经营林占城市森林总面积的9.57%,斑块数量较少,破碎化程度低。2.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1)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研究选取33个评价指标,采用特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得出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评分为7.70。因素层中:城市森林景观结构权重值为0.6750,综合评分为7.63;城市森林综合效益权重值为0.3250,综合评分为7.83。准则层中:城市森林绿化定量权重值为0.6138,综合评分为7.58;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权重值为0.2393,综合评分为7.74;城市森林结构特征权重值为0.1469,综合评分为7.70;城市森林生态效益权重值为0.6889,综合评分为8.06;城市森林经济效益权重值为0.1737,综合评分为6.89;城市森林社会效益权重值为0.1363,综合评分为7.88。(2)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研究以生态补偿机制总体框架为基础,结合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建立城市森林生态补偿基础理论体系。研究根据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提出了分布式核算方法,概括总结和各项指标的生态补偿价值量的评估公式和相应的参数设置。(3)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规划策略与生态补偿对策研究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出南部山区城市森林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1)城市森林建设质量较低;(2)城市森林景观破损严重;(3)城市森林结构特征不合理;(4)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存在短板;(5)城市森林经济效益水平低下;(6)城市森林社会效益未得到全面发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6条城市森林规划策略:(1)提高城市森林整体质量;(2)优化城市森林景观格局;(3)丰富城市森林群落结构;(4)补齐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短板;(5)发展现代化农林牧渔业;(6)保障城市森林社会效益有效发挥。并总结出生态补偿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城市森林生态补偿能力不足;(2)生态产业经济效益低;(3)社会效益在生态补偿中未能充分体现。并提出了3条生态补偿对策:(1)提高城市森林生态补偿能力;(2)发展生态农林牧渔产业;(3)大力发展生态与文化旅游产业。
柳清[2](2021)在《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当前依然存在的灰霾污染、城市热岛、城市雨岛、水污染等城市病使得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供给略显不足,单纯依靠生态环境功能区保护性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资源环境底线思维开发管控作为生态空间规划顶层设计来突出生态要素保护和关键性约束略显欠缺,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未来城市生态空间如何进行优化、规划和调控,以提升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确保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进而提高服务需求群体或服务需求区的实际受益情况是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目标和方向。本文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认知生态空间结构,从服务供给区(简称SPA)和服务关联区(简称SCA)2个层面识别并解析支撑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及关联性特征,并对其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依据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及其限制因素提取,探寻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与空间调控模式,一方面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另一方面为高效服务型生态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方法。论文核心研究内容包括:首先,现状解析。通过对当前生态空间的自然本底条件、面临的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及现有生态空间规划主要规划内容和技术手段分析和归纳,综合判断当前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当前生态空间规划景观生态服务供需空间错配、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任务不明确、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规划技术方法欠缺、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较低,本研究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进行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及优化研究,为解决上述生态空间规划不足之处提供了新方向。其次,结构识别。由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及生态空间结构内涵可知,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分析涉及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分别对应生态空间结构中不同关键性组成部分。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基于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和识别方法与理论,综合运用表征模型、二元适宜性模型、加权适宜性模型及过程模型,针对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所支撑的不同服务过程,采取适宜的方法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各部分进行识别和提取,形成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进行解析,并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分类体系,对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进行解析。再次,绩效评价。通过定性分析发现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位置关系决定了区域单元所需承载的景观生态服务类型与服务需求区服务可得性,进而选取服务复合性指标和服务可得性指标,引入Hellwig模型,定量分析并验证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验证结果,构建由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组成的评价维度,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和评价基准,从自然属性和格局属性2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组合传统TOPSIS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矢量投影法与二次加权算法,建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动态评价模型和静态评价模型,分别对不同服务类型下及综合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优化调控。在自然地域分异理论、短板理论和复杂系统协同演化理论指导下,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进行优化分区;构建障碍度诊断模型定量识别各分区服务绩效主要限制因素,选择服务绩效限制因素入手,对其阻碍程度大小进行排序,依此确定各分区主要的优化路径及秩序;在此基础上,针对优化路径,分别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可实施的空间调控模式,并结合研究实际地形地貌特征和生态功能区规划成果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景观带,并与上述优化分区结果进行空间叠加,依照分区优化路径,确定不同优化分区在不同景观带内相应的空间调控模式组合及实施对象;最后制定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论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提出了基于限制因素指引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分区优化范式,形成了一种促进生态空间结构协同演化、服务绩效有序提升的优化秩序;在实践上,为以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为目标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提升规划编制实践工作提供规划技术支撑。
吴玥[3](2021)在《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关键字眼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被提及。在乡村振兴的格局之下,乡村旅游成为了农村产业经济转型发展、促进乡村环境改善、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面临着生活工作压力增大、生活环境拥挤、生活成本提高等问题。乡村地区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田园风光、生态环境吸引广大游客,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选择。在如今的形势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了最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旅游发展模式产生了粗放式、掠夺性的趋势,加深了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自然文化资源、旅游地的文化之间的矛盾。济南市为山东省省会,南部山区为济南市南方近郊区域,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人文、生态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取得了一些发展成效,但由于仍处在发展初期,还存在一些不足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济南市南部山区的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以期为南部山区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不足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发展条件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南部山区乡村旅游整体的发展情况。其次,对旅游地游客及当地居民的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资料分别从基本情况、出游情况、满意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以前文的研究内容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要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经营模式、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加强山火防控措施、强化旅游人才支撑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最后是对于全文研究内容的总结与展望。
郑敏[4](2020)在《济南市南部山(行政区)流动摊贩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动摊贩治理历来是城市管理重点和难点问题。流动摊贩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与城市相伴相生,在我国拥有悠久历史,同时也是国内城市一个常见现象。流动摊贩因其局限性,受城市工商部门、城管部门、卫生部门等多方管辖,往往因违规摆摊、无证经营或是卫生问题等屡屡与政府有关部门产生冲突,成为城市管理一个尾大不掉的难题。如何处理流动摊贩,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治理,成为摆在学术界和政府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流动摊贩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违规占道经营、对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方面,同时不利于城市品位提升,对城区布局规划也造成一定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对流动摊贩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难题,既要保障流动摊贩生存权,也要保障城市品位提升,如何将流动摊贩纳入合理体系,完善城市长远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成为政府对流动摊贩管理工作开展重点和矛盾点。伴随政府职能变革发展,在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对流动摊贩管理工作做出许多尝试,但都收效甚微。本文重点对济南市南部山(行政)区的流动商贩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南部山区流动商贩的基本现状、特点、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希望结合南部山区当前的治理模式,能够查找出眼下在流动摊贩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有效的优化建议。为济南市南部山区已经暴露出来却又由于历史原因难以解决的城市管理问题,抛砖引玉,吸引社会各界对于流动摊贩治理问题研究的关注,共同为构建和谐济南、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李晨[5](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央多次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此背景下,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乡村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及山东省打造乡村旅游“齐鲁样板”、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济南市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侧重于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但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难免暴露出部分问题,从本质上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济南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有助于推动其持续稳健发展。本文回顾和梳理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方面分析了济南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及暴露出的问题。同时,采用专家咨询及因子分析法选取三级共32个指标,建立了基于DSR模型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对济南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从中发现济南市乡村旅游在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以便为济南市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思路。
杜团章[6](2020)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要求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利用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是保护、开发、利用乡村文化资源的必要环节。然而,当前理论研究多集中于文化资源整合以及政府与文化资源整合的关系上,针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尤其是关于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为研究主题,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研究案例,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济南市南部山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在分析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对策,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提供有益借鉴。本文经过研究发现:首先,基于线性整合和时空整合两个维度,归纳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四种模式,即跨类型整合模式、跨行业整合模式、空间整合模式、时间整合模式。基层政府主要在识别定位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内容、优化完善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机制、汇集激发乡村文化资源整合主体力量、创新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方式四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当前济南市南部山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存在着以下问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性不足,乡村文化资源依旧呈现出散乱的情况;整合利用的主体力量比较薄弱,整合利用的力度不足;整合利用的模式比较单一,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效率比较低;整合利用的创新性不足,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方式比较陈旧落后等问题。最后,本文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基层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转变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理念,协调开发与保护之间关系;协调利益分配,增强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力量;革新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方式,推进产业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优质乡村文化资源品牌。
黄九明[7](2020)在《基于电路理论的济南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们正经历一个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时代。20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的加速导致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当前生态安全格局战略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三大战略模式之一,识别和完善现有的生态安全格局,维持生态完整性和优质环境对于确保物种、栖息地和各种生态过程的安全至关重要,同样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模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济南市重要的生态源地进行了识别,基于InVEST模型评估生境质量以构建阻力面。在此基础上,利用电路理论对生态廊道、生态夹点、障碍区进行空间识别,划分生态改善区,为识别点、线、面的生态要素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这些要素构成了济南市的生态安全格局。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心、两翼、两带”的优化发展模式,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保护提供了空间指导。(1)本文依据济南市的生态本底特征,选择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固碳能力三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识别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作为生态源地,共识别25个生态源地面积共1733km2,占济南市总面积的21.67%。固碳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面积共1349平方公里,占济南市总面积的16.87%,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土壤保持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面积仅11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7%,分散在南部山区;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面积52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54%,主要分布在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及其相连水系与周围的斑块中。(2)基于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廊道、生态夹点、障碍区。按不同的阻力阈值探索生态廊道的空间分布状况,确定合理的生态廊道范围,共识别48条廊道,面积1681平方公里,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东部走廊呈蛛网状,西南走廊呈块状聚集分布,特别是济南市东部走廊长度大于10公里,西南部走廊长度多小于5公里。共确定了19个生态夹点,主要分布在章丘区和历城区。识别障碍区共144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章丘区及历城区中北部。生态夹点有半数落在障碍区的中心地区,且临近河流或靠近大面积建设用地。在上述生态要素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级生态改善区系统,高级改善区、中级改善区和低级改善区面积分别为为310平方公里、1136平方公里和564平方公里。(3)建立了以南部山区的大片林地为中心,以南部山区相连的西南部及东北部的山下平原为优先恢复地区,以黄河沿岸和环南部山区为生态隔离带的“一心、两翼、两带”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模型,并针对本文的要素识别结果从严格保护济南市生态源地、推动多样生态廊道建设、优先保护和恢复生态夹点及改善区这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保护的策略建议。
米瑞鹏[8](2020)在《不同城市需求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内涝灾害频繁发生,水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14年11月住建部提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相关文件,为更加系统地完善城市安全体系,为城市排水系统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技术方向,为城市的内涝问题的解决提出策略。2015年4月,以迁安、西咸新区为首的16个城市入选首批试点名单。本文基于对国外海绵城市规划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及国内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分析,得出不同城市需求类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策略,从而指导国内其他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包含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本研究采用复杂系统求解的思路,设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实证分析”的研究框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对于国际上关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进了综述研究,对问题进行聚焦,逐步深入的剖析。明确了不同城市需求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为城市需求类型的划分和规划建设策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2)首先是对国外海绵城市的规划案例比较分析,得出对于国内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其次是对国内试点海绵城市的“海绵体”建设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筛选出研究对象,对筛选出的试点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国内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与策略。(3)通过对国内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总结出6种不同城市需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类型:以池州为代表皖南平原型亚热带中小城市、以济南市为代表的的北方山区-平原温带季风型城市、以厦门市为代表的滨海型亚热带海洋城市、以南宁市为代表的南部多类型地貌的亚热带城市、以遂宁市为代表的西南部盆地丘陵型亚热带城市、以重庆市为代表的山地型亚热带城市。(4)对前面筛选分析出来的6个试点海绵城市的规划概况以及海绵城市规划思路、规划建设的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各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每个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侧重点和特点,针对每种类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侧重点进行针对性的提出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参考性策略。为今后同需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5)通过上述得出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类型以及每种类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策略,对信阳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信阳市海绵城市规划的类型,提出信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限制因素,得出信阳市及信阳市同种需求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策略。
刘泽鲁[9](2019)在《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矛盾冲突现象日益尖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补偿机制等环保措施的研究与推进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生态补偿相关的基本概念以及从各相关机关单位搜集的资料对济南市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的基本情况、区位背景、生态保护的情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说明,对研究区域的土地产权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明确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基本着力点,通过机会成本法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结合的方式将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构建生态补偿核算方法,解决“补多少”的问题。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区域旅游业作为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核算水生态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等自然生态容量、区域旅游空间容量等主要由生态保护区自身资源条件所限的方面,核算出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容量的上限,对济南市南部山区后续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争取能够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有效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解决“怎样补”的问题。其结果表明:(1)本文结合济南市历城区与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成立专门机构实行生态保护政策的前后共计3年的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的对比,估算出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损失量,进而计算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第二产业机会成本为4.28×10万元;明确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内部森林的构成和土地权属问题,根据区域内经济林现状构成,核算出占用村社集体的防护林用地的机会成本为1.437×10万元-2.472×10万元。本文以农田的食物生产为基准点核算出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水体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计2.18×10万元,两者共计3.18×10万元-6.08×10万元。(2)济南市南部山区的水生态环境容量是动态变化的,丰水期最高为9.35×10人次/日,枯水期和平水期相似,分别为7.84×10人次/日和7.52×10人次/日。南部山区的空间容量是一个根据水域面积和可游览区域改变而改变的范围值,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分别为11.72-23.26×10人次/日,11.72-34.91×10人次/日,11.72-24.85×10人次/日。森林面积并不会随着水域面积和水量而改变,所以南部山区大气环境容量是一个定值,为59.93×10人次/日,2.19×10人次/年。最后,对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结论进行总结,并根据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实际情况做出部分建议。
吴越[10](2019)在《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及人文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体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空间架构要素和人文传承载体,自古至今影响着城市的选址建设、空间布局和文脉传承。面临近几十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山体在空间资源上被侵蚀,在人文资源上被遗忘。近几年国家对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绿水青山再次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我们也应在此重新审视山体这一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生态绿色斑底和人文景观要素。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山体在其中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建城千年的城市,从龙山文化到舜耕于历山,再到佛山倒影和鹊华烟雨无一不体现济南特有的山城空间特色和人文底蕴,论文基于此,希望能系统的梳理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和人文传承研究。论文努力探寻了济南山城空间发展的演替及文化发展脉络研究,从古代选址的山水思想、近代发展的山城相依和当代建设的山城融合三部分解析了山城空间发展,并结合时间跨度,分别探寻了古代山城的艺术文化、近代山城的隐形文化和当代山城的现代文化三部分的人文发展脉络,较为系统的将山城空间发展演替和山城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当今山城空间文化发展进行了相应的评析,提出了城市发展与山体保护的博弈、文化传承与空间落实的差异、景观修整与生态修复的分异三个方面的问题。论文核心内容为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和人文传承研究。空间体系架构研究从多尺度和多视角分析了济南山城空间的组织关系,体现在区域、总体和街区三个层面。区域视角的山城空间形态架构,包括环泰视角下的泰山山脉“山城群落”组织架构初探、济泰视角下的“一山双城”空间形态架构研究。总体视角的山城空间特色架构,包括市域空间下的山城空间特色架构研究和中心城区的山城空间特色架构研究,针对中心城区的研究从整体空间、特色空间两个方面解读。同时,论文结合济南特有的街区山体特色空间组织,提出了街区视角的空间景观架构和空间量化控制建议。人文传承研究从济南山体文化要素的分类梳理入手,进一步对人文要素进行空间属性研究,提出了人文与空间的交叉研究思路,形成了空间区划和空间区段落位解析两个层面,分别从行政区划角度上进行了山体人文空间的落位,以及从城市功能诉求上提出了济南市区内的山城人文七个区段划分。并将文化资源在空间传承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时间轴线下的特色文化资源的空间串联,空间区段下的主题文化资源的文脉承接,全域体系下的时空文化资源的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论文的工作对济南山城空间体系架构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面向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山体资源必将承载更重要的生态、绿色和人文作用,论文的空间架构也将为其他的法定规划提供一定的整体空间思维。同时面向人文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文化追求的渴望及绿色活力的需求,山体文化也将在新的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论文第一次将济南的山体空间和文化进行了交叉探讨,避免空间和人文研究的脱离,从空间角度搭建人文底蕴的承载体,努力探寻了两者之间的架构组织关系。
二、关于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建设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2.1 城市森林概述 |
1.2.2 国外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3 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1.3.1 生态补偿概述 |
1.3.2 国外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1.4 GIS技术在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中的应用 |
1.4.1 GIS技术概述 |
1.4.2 GIS技术在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地质水文 |
2.1.5 土壤条件 |
2.1.6 植被特征 |
2.2 社会经济及人口概况 |
2.3 历史文化条件概况 |
2.4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建设现状 |
第3章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3.1 遥感信息来源与图像处理 |
3.1.1 遥感信息来源 |
3.1.2 图像处理 |
3.2 野外调研 |
3.3 提取城市森林信息 |
3.3.1 提取城市森林综合信息 |
3.3.2 提取城市森林分类信息 |
3.4 建立城市森林信息数据库 |
3.5 小结 |
第4章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 |
4.1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
4.1.1 构建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4.1.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1.3 模糊综合评价及分析 |
4.1.4 指标因子分析 |
4.1.5 小结 |
4.2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 |
4.2.1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理论依据 |
4.2.2 提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
4.2.3 小结 |
4.3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规划策略与生态补偿对策 |
4.3.1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存在的问题 |
4.3.2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规划策略 |
4.3.3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4.3.4 济南市南部山区城市森林生态补偿对策 |
4.3.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2)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1.4 地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空间尺度界定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生态服务 |
2.1.2 景观生态过程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 |
2.1.3 生态空间与生态空间结构 |
2.2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分类的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
2.2.1 景观生态服务类型划分依据 |
2.2.2 景观生态服务分类 |
2.2.3 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
2.3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与方法 |
2.3.1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 |
2.3.2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关联性分类体系 |
2.3.3 景观生态服务过程与生态空间结构关系 |
2.3.4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与理论模型 |
2.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框架 |
2.4.1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 |
2.4.2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基准 |
2.4.3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数学理论模型 |
2.5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及优化范式 |
2.5.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 |
2.5.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现状解析 |
3.1 济南市生态空间数据库的搭建 |
3.1.1 数据类型及来源 |
3.1.2 基础数据预处理方法 |
3.2 济南市生态空间自然本底要素空间特征概况 |
3.2.1 地形要素空间特征 |
3.2.2 气候要素空间特征 |
3.2.3 水文要素空间特征 |
3.2.4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要素空间特征 |
3.2.5 自然文化要素空间特征 |
3.3 济南市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分析 |
3.3.1 气体调节与气候调节服务需求 |
3.3.2 水文调节服务需求 |
3.3.3 土壤保持服务需求 |
3.3.4 生境服务需求 |
3.3.5 生态文化服务需求 |
3.4 现有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与解析 |
4.1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原则 |
4.1.1 总体原则 |
4.1.2 个别原则 |
4.2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3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基本特征 |
4.3.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4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关联性特征 |
4.4.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 |
5.1 结构与服务绩效之间关联性验证 |
5.1.1 关联性验证方法 |
5.1.2 关联性验证结果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评价指标内涵及量化方法 |
5.3 评价模型构建 |
5.3.1 动态评价模型 |
5.3.2 静态评价模型 |
5.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解析 |
5.4.1 不同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
5.4.2 综合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调控 |
6.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原则 |
6.1.1 服务供给多样性与协同性原则 |
6.1.2 局部差异性与整体共轭性原则 |
6.1.3 前瞻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
6.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分区 |
6.2.1 二级优化分区结构及类型 |
6.2.2 二级优化分区方法及技术流程 |
6.2.3 二级优化分区划定结果 |
6.3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提取 |
6.3.1 优化路径提取方法及技术路线 |
6.3.2 服务绩效限制因素锚定结果 |
6.3.3 不同优化分区优化路径提取结果 |
6.4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及实施策略 |
6.4.1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 |
6.4.2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方法 |
6.4.3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案例分析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 |
2.1.2 乡村旅游产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体验经济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第3章 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条件 |
3.1 济南市南部山区简介 |
3.1.1 地理环境 |
3.1.2 交通情况 |
3.1.3 旅游资源 |
3.2 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2.1 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
3.2.2 民宿资源情况 |
3.2.3 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支持政策日趋完善 |
3.2.4 旅游业在经济中的贡献更加突出 |
第4章 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调查及分析 |
4.1 对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地游客的调查 |
4.1.1 游客基本情况及出游情况 |
4.1.2 游客反映问题及满意程度 |
4.2 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 |
4.2.1 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 |
4.2.2 经营模式亟待改变 |
4.2.3 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
4.2.4 山火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 |
4.2.5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缺失 |
第5章 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策略 |
5.1 科学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
5.1.1 创新特色旅游产品,增强游客黏性 |
5.1.2 开发区域特色旅游项目,增加竞争力 |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经营模式 |
5.3 治理乡村生态环境污染,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
5.4 加强防火机制建设,增加防火灭火设备 |
5.4.1 增加防火灭火设备 |
5.4.2 加强防火机制建设 |
5.5 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加强现有职工的培训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调查表 |
(4)济南市南部山(行政区)流动摊贩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流动摊贩管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流动摊贩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流动摊贩管理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流动摊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流动摊贩 |
2.1.2 城市管理 |
2.1.3 城管执法 |
2.2 相关理论 |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2.2 多元治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4 善治理论 |
第3章 流动摊贩管理的现状 |
3.1 济南市南部山区流动摊贩现状 |
3.1.1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基本情况 |
3.1.2 济南市南部山区流动摊贩的基本情况 |
3.1.3 流动摊贩分布地点、时间 |
3.1.4 流动摊贩经营特点 |
3.2 济南市南部山区流动摊贩管理的现状 |
3.2.1 流动摊贩的管理主体 |
3.2.2 流动摊贩的管理手段 |
3.2.3 流动摊贩的管理成效 |
3.3 济南市南部山区流动摊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流动摊贩管理主体单一、依据不足 |
3.3.2 流动摊贩管理的手段简单 |
3.3.3 流动摊贩管理中多方矛盾冲突 |
第4章 流动摊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法律依据不充分 |
4.1.1 流动摊贩管理立法层面 |
4.1.2 流动摊贩管理执法层面 |
4.2 缺乏整体规划 |
4.2.1 规划认知误区 |
4.2.2 用地规划不足 |
4.3 管理主体的问题 |
4.3.1 管理主体构成复杂 |
4.3.2 管理主体素质不高 |
第5章 优化流动摊贩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
5.1.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执法依据 |
5.1.2 结合规划政策实现合理规划分区 |
5.2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
5.2.1 规范执法人员构成 |
5.2.2 增加执法人员业务培训 |
5.3 创新管理模式 |
5.3.1 探索流动摊贩合法化渠道 |
5.3.2 尝试引入流动摊贩自治管理模式 |
5.3.3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流动摊贩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实录 |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2.2.2 社区参与理论 |
2.2.3 旅游扶贫理论 |
2.2.4 乡村振兴有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基于SWOT分析的济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3.1 济南市乡村旅游优势 |
3.1.1 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
3.1.2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
3.1.3 经济发达,客源丰富 |
3.1.4 政府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
3.2 济南市乡村旅游劣势 |
3.2.1 受季节性因素制约 |
3.2.2 资源集群效应差 |
3.2.3 缺乏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
3.2.4 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 |
3.3 济南市乡村旅游机遇 |
3.3.1 政策扶持引导 |
3.3.2 区划调整的机遇 |
3.3.3 旅游消费的逆城镇化趋势 |
3.3.4 共享经济带来新机遇 |
3.4 济南市乡村旅游挑战 |
3.4.1 生态建设要求不断提高 |
3.4.2 乡村原风原貌保护力度不够 |
3.4.3 区域竞争激烈 |
3.4.4 游客品位和需求提高 |
3.4.5 重大疫情影响 |
4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1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
4.1.1 DSR模型 |
4.1.2 乡村振兴战略 |
4.1.3 基于DSR模型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估模型框架 |
4.2 评价指标预选 |
4.3 评价指标筛选与确定 |
4.3.1 问卷调查 |
4.3.2 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4.4.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5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5.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5.1.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5.2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5.2.1 确定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隶属度 |
5.2.2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 |
5.2.3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拉长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 |
6.2.2 保护整合资源,定期监测预报 |
6.2.3 完善设施条件,夯实发展基础 |
6.2.4 加强人才培育,提升服务质量 |
6.2.5 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品牌特色 |
6.2.6 加强社区参与,壮大开发主体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济南市南部山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个案访谈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比较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基层政府 |
2.1.2 乡村文化资源 |
2.1.3 乡村文化资源整合 |
2.1.4 乡村振兴战略 |
2.2 理论阐释 |
2.2.1 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系统科学理论 |
第三章 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流程与模式 |
3.1 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流程 |
3.1.1 识别定位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内容 |
3.1.2 优化完善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机制 |
3.1.3 汇集激发乡村文化资源整合主体力量 |
3.1.4 创新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方式 |
3.2 基层政府对于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模式 |
3.2.1 乡村文化资源跨类型整合利用模式 |
3.2.2 乡村文化资源跨行业整合利用模式 |
3.2.3 乡村文化资源的时间整合利用模式 |
3.2.4 乡村文化资源的空间整合利用模式 |
第四章 济南市南部山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分析 |
4.1 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背景 |
4.1.1 济南市南部山区概况 |
4.1.2 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文化资源概况 |
4.2 济南市南部山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现状 |
4.2.1 识别定位,规划先行 |
4.2.2 传承保护,跨类型整合 |
4.2.3 挖掘创新,时间整合 |
4.2.4 协调配置,空间整合 |
4.2.5 融合链接,跨行业整合 |
4.3 济南市南部山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问题分析 |
4.3.1 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系统性不强 |
4.3.2 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主体力量单薄 |
4.3.3 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模式单一 |
4.3.4 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创新性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南部山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建议 |
5.1 统筹保护利用,转变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理念 |
5.2 协调利益分配,壮大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主体力量 |
5.3 革新技术手段,丰富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方式 |
5.4 优化资源配置,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电路理论的济南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生态安全格局相关概念辨析 |
2.1.2 国外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现状及进展 |
2.1.3 国内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现状及进展 |
2.2 生态廊道识别的主要模型应用概述 |
2.2.1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 |
2.2.2 电路理论模型 |
2.2.3 本章小结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反规划”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 |
3.1.3 水文 |
3.1.4 社会经济概况 |
3.2 相关数据及处理 |
3.3 研究方法 |
3.3.1 生态源地识别 |
3.3.2 阻力面构建 |
3.3.3 生态廊道、夹点及障碍区识别 |
第4章 研究区生态用地概况 |
4.1 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
4.2 研究区生态用地分析 |
4.2.1 生态用地结构现状分析 |
4.2.2 生态用地变化分析 |
第5章 济南市关键生态要素及识别 |
5.1 生态源地识别结果 |
5.2 阻力面构建 |
5.3 生态廊道及夹点识别结果 |
第6章 济南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6.1 生态改善区划分 |
6.1.1 生态改善区空间划分情况 |
6.1.2 生态改善区改善措施分析 |
6.2 生态保护空间分区 |
6.3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6.4 生态保护的策略建议 |
5.4.1 严格保护济南市生态源地 |
5.4.2 推动多样生态廊道建设 |
5.4.3 优先保护和恢复生态夹点及改善区 |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不同城市需求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内涝灾害频繁发生 |
1.1.2 政策导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海绵城市研究综述 |
2.1 海绵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
2.1.1 海绵城市的研究进展 |
2.1.2 海绵城市的概念内涵 |
2.1.3 海绵城市中的相关概念研究 |
2.2 海绵城市的实践体系综述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模式(LID) |
2.2.3 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 |
2.2.4 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 |
2.2.5 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分析 |
3.1 国外海绵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
3.1.1 纽约市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
3.1.2 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案例 |
3.1.3 美国高点社区的《低影响开发规划》 |
3.1.4 新加坡的ABC计划 |
3.1.5 国外海绵城市规划经验借鉴 |
3.2 国内试点海绵城市“海绵体”建设现状评估 |
3.2.1 我国第一批海绵城市的区域分布 |
3.2.2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3.2.3 权重确立和系数计算 |
3.2.4 筛选分析 |
3.3 国内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现状评价分析 |
3.3.1 评价模型的确定 |
3.3.2 建设评价的实证分析 |
3.3.3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横向比较 |
3.3.4 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城市需求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分析 |
4.1 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条件比较分析 |
4.1.1 区位概况分析 |
4.1.2 地形地貌比较分析 |
4.1.3 气候气象比较分析 |
4.1.4 水文条件比较分析 |
4.1.5 城市下垫面比较分析 |
4.1.6 经济社会特征比较分析 |
4.2 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分析 |
4.2.1 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求分析 |
4.2.2 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概况及思路分析 |
4.3 不同城市需求下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分析 |
4.3.1 皖南平原型亚热带中小城市 |
4.3.2 北方山区-平原温带季风型城市 |
4.3.3 滨海型亚热带海洋性城市 |
4.3.4 南部多类型地貌的亚热带城市 |
4.3.5 西南部盆地丘陵型亚热带城市 |
4.3.6 山地型亚热带城市 |
4.4 本章小结 |
5 信阳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实证分析 |
5.1 信阳市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条件分析 |
5.1.1 信阳市概况 |
5.1.2 信阳市城市基础特征分析 |
5.1.3 信阳市经济社会特征分析 |
5.2 信阳市海绵城市规划现状条件分析 |
5.2.1 海绵城市现状问题识别 |
5.2.2 海绵城市建设需求 |
5.2.3 海绵城市建设的限制因素 |
5.3 信阳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
5.3.1 信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
5.3.2 信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策略分析 |
5.3.3 信阳市海绵化设计指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现状 |
1.2.2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框架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目标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要素解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补偿 |
2.1.2 生态补偿机制 |
2.1.3 水源涵养区 |
2.1.4 泉脉 |
2.1.5 机会成本 |
2.1.6 土地权属 |
2.1.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
2.1.8 生态环境容量 |
2.2 相关理论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木桶理论 |
第3章 济南市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现状分析 |
3.1 济南市南部山区概况 |
3.2 研究区域范围 |
3.3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3.3.1 地质 |
3.3.2 地貌 |
3.3.3 气候 |
3.3.4 植被与作物 |
3.3.5 河流水系 |
3.4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第4章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4.1 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 |
4.1.1 补偿主体 |
4.1.2 补偿客体 |
4.2 核算方式选择 |
4.3 机会成本核算 |
4.3.1 核算方式解析 |
4.3.2 核算方式 |
4.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
4.5 生态补偿标准 |
第5章 生态环境容量核算 |
5.1 多样化补偿方式 |
5.2 产业发展前景 |
5.3 水环境容量 |
5.4 大气环境容量 |
5.4.1 车辆构成和排放 |
5.4.2 餐厨排放 |
5.4.3 消减能力 |
5.4.4 大气环境容量 |
5.4.5 空气清新度 |
5.5 空间容量 |
5.6 生态环境容量 |
第6章 建议与讨论 |
6.1 建议 |
6.1.1 明晰土地产权 |
6.1.2 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 |
6.1.3 加强区域环境与资源管理 |
6.2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及人文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创新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创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山城空间研究 |
2.1.2 山城人文研究 |
2.1.3 研究综述小结 |
2.2 济南山城发展相关研究 |
2.3 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 |
2.3.1 概念解析 |
2.3.2 研究范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山城空间发展演替及文化发展脉络初探 |
3.1 山城空间发展演替研究 |
3.1.1 古代选址的山水思想 |
3.1.2 近代发展的山城相依 |
3.1.3 当代建设的山城融合 |
3.2 山城文化发展脉络研究 |
3.2.1 古代山城的艺术文化 |
3.2.2 近代山城的隐形文化 |
3.2.3 当代山城的现代文化 |
3.3 山城现状空间文化发展评析 |
3.3.1 城市发展与山体保护的博弈 |
3.3.2 文化传承与空间落实的差异 |
3.3.3 景观修整与生态修复的分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研究 |
4.1 区域视角的山城空间形态架构 |
4.1.1 环泰视角下的泰山山脉“山城群落”组织架构初探 |
4.1.2 济泰视角下的“一山双城”空间形态架构研究 |
4.2 总体视角的山城空间特色架构 |
4.2.1 市域空间下的山城空间形态架构研究 |
4.2.2 中心城区的山城一体空间特色架构研究 |
4.3 街区视角的山城一体空间景观架构 |
4.3.1 街区视角的山城概况 |
4.3.2 街区视角的空间景观架构 |
4.3.3 街区视角的空间量化控制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山城一体人文传承研究 |
5.1 济南山体文化要素分类梳理 |
5.2 济南山体文化要素的空间属性研究 |
5.2.1 山体文化要素的空间区划落位解析 |
5.2.2 山体文化要素的空间区段落位解析 |
5.3 济南山城一体人文传承策略研究 |
5.3.1 时间轴线下的特色文化资源的空间串联 |
5.3.2 空间区段下的主题文化资源的文脉承接 |
5.3.3 管控体系下的整体文化资源的体系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四、关于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建设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D]. 王永华.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D]. 柳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吴玥.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济南市南部山(行政区)流动摊贩管理优化研究[D]. 郑敏.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李晨. 山东大学, 2020(05)
- [6]济南市南部山区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研究[D]. 杜团章. 济南大学, 2020(05)
- [7]基于电路理论的济南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 黄九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不同城市需求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D]. 米瑞鹏.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9]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D]. 刘泽鲁.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10]济南山城一体空间体系架构及人文传承研究[D]. 吴越.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