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语词典中的文化局限词及其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程露晨[1](2021)在《《汉字笔画系统-首部汉俄词典试编》文化特色词条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汉学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汉学家词典也越发受学界重视。俄罗斯是词典编纂和研究的强国,在380多年的汉学发展史上,编纂出版了数十部汉俄、满俄、蒙俄及多语字典和词典,其中王西里院士(1818-1900)编写的《汉字笔画系统——首部汉俄词典试编》(以下简称“王西里词典”)是俄国第一部印刷出版的汉俄词典,研究这部词典不仅有助于了解王西里的汉学思想,也有助于掌握汉俄词典编纂的特点。本文以王西里词典中的文化特色词条目为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剖析“文化特色词”的内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通过人工检索和甄别,查检出该词典中的文化特色词共计2221个。论文将王西里词典中的文化特色词分为物质文化特色词、制度文化特色词和精神文化特色词3大类,20个次类。接着,从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入手考察文化特色词条目的编排、释义和用例。研究表明,王西里词典留有深刻的东西方文化的印记,既深受中国的“六书”理论等古汉语言文字学的影响,又从西方学者用拉丁字母为汉语注音的尝试中获得启发,同时也继承与发展了俄国汉学独辟蹊径的研究传统,王西里词典是首部应俄国汉语教学而生的汉俄词典,专门性、专业性和独创性尤为明显。本文运用词典学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王西里词典中的文化特色词条目加以探究,高度肯定了王西里词典对俄国汉语教学与研究、汉俄词典编纂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本研究既能丰富对王西里的汉学思想的专门研究,也能给俄国汉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同时能为国内学术界研究清代语言和历史、中俄交往史提供丰厚的第一手资料,也能为汉俄词典的编纂以及文化特色词的外译提供借鉴。
王玲玲[2](2018)在《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文化词的中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其全面阐释和准确翻译一直是翻译学界和词典学界不可回避的难题。然而,纵观主流汉英词典中文化词的释义现状,我们发现,由于其语义结构和文化内涵,仅凭微观结构中释义部分提供的对等词无法系统映射和合理转换其丰富的文化信息。词典中观结构的提出有利于再现词典中人为分割的各种词汇语义关系,重建自然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网络,更好地顺应于人类对词汇的认知规律和习得机制。本文以儒学词和圣经词汇为例,立足于多维释义理论和激活扩散理论,一方面分别描述统计汉英词典中儒学词和英语学习词典中圣经词汇的中观结构分布现状,另一方面系统对比分析汉英词典儒学词和英语学习词典圣经词汇中观结构表征现状的差异,以此为改进和完善汉英词典中观结构提供现实基础。通过分层抽样、对比分析和语料证实,本研究发现汉英词典与英汉词典在文化特色词中观结构表征的形态网络、概念激活、语法搭配和语用标注等层面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本文基于多维释义理论和激活扩散理论,通过完善中观结构层级体系,并强化结构成分的系统关联性,不断改进和提高儒学词中观结构现有的表征模式,拓展汉英词典中儒学词的理论研究,提高汉英词典乃至双语词典的编撰质量,促进传统文化国际推广和海外传播。
马珊[3](2018)在《框架语义学视阈下汉英词典中汉语文化局限词的译义研究——以“科举”词汇为例》文中提出文章以Charles 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为指导,以Frame Net为参照,分析汉英词典在翻译"科举"词汇方面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对汉语文化局限词进行译义,应首先提炼出其命题模型,定位其所处的认知语义框架,并根据核心框架元素明确该语词的最少释义要素,然后分析该语词的汉语文化特色义,描写核心框架元素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方面,以及非核心框架元素中需要凸显的方面,对汉语文化局限词在目标语中进行语义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克服汉英词典编排体例的影响,再现汉语文化局限词固有的语义网络。
颜宝琴[4](2016)在《手机双语词典文化局限词释义的应用研究——基于心理空间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心理空间理论解释手机词典给文化局限词添加文化注释的必要性。以有道词典为例,分析了有道词典在文化局限词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权威词典释义代替网络释义,收录多本权威词典优势互补,用双语呈现百科信息,增设"文化信息"专栏,对文化局限词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等改进办法。
刘艾华[5](2016)在《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般而言,汉俄词典中通常收入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化特色词目。词典编者在处理这类词目时,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对本族语不是汉语的编者这一点表现得就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问题。论文作者从对文化特色词的定义与分类入手,对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并作出必要补充,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要观点。论文以牧德落夫(Б.Г.Мудров)主编的《汉俄大词典》(以下简称为《牧典》)为研究载体,分析了该部词典文化特色词目收录情况,并对这类词目进行初步分类,指出词典在收词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对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展开讨论。以释义方式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分类研究,讨论了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方法并归纳出三种释义模式。在着力研究释义方法和模式时,我们指出了这部词典在释义方面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提出完善释义的两种方案。本文的理论成果能为汉俄词典的编纂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全文由六个部分构成,包括四章、结论和参考文献: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文化特色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文化特色词的界定与分类”,主要讨论对文化特色词的界定及分类问题。作者对《牧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收词情况加以描写并对这类条目进行初步的分类,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汉俄词典收录文化特色词目的原则。第三章是“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本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作者结合释义理论及方法,归纳、概括出《牧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并通过词典中的实例对每种释义模式进行分类研究。第四章为“文化特色词目释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是在研究《牧典》中释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针对这些不足尝试提出解决方案。结余部分作者对全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结论进行了概要的总结。论文的最后为参考文献部分。
李大国[6](2016)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释义是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核心,有关词典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释义而展开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作为词典家族的重要一员,其释义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对薄弱。释义理论繁杂、解释力有限是过去词典释义研究的普遍现象。以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视角研究释义的成果不多,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定义及多义词语义衍生等方面,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研究之间契合点不多。缺少以原型理论视角对词典释义进行一以贯之的解释和建构的研究成果。本文即在此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力图以原型理论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体系进行重构,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统一解释,以原型理论贯穿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始终,从而为最终编纂出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提供指导。相关概念的界定成为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本文在分析、评判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释义的定义。释义不等同于对应词,释义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意义综合体,词典中的所有信息都是释义。笔者还对原型理论框架进行了重新界定,与多数学者对其的狭义理解不同,笔者对其持广义理解。狭义的理解认为,原型理论主要处理一个范畴内的成员关系,而广义的原型理论既涉及到范畴内的成员关系,也涉及到不同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内的典型性(基本层级)问题,还涉及到其外部认知框架,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理论。这一理论框架具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解和表述语义的潜力。系统化的结构模式使释义与原型理论具有了契合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综合实证研究和使用者现状调查的结果建构原型释义模式。首先,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原型释义模式的理论框架。笔者在Rosch、Taylor、Ungere&Schmid所建构的具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原型理论结构框架外,加入了具有原型效应的事件域框架,使原型理论成为多维、立体的框架结构,笔者称其为广义的原型理论。把广义的原型理论用于词典释义,即形成了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原型释义模式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原型释义模式有内外之别、纵横之分,语词的释义构成一个多维度、相互联系的原型范畴体系,每一维度上都有原型与非原型的区分。原型释义模式宏观上的构建主要涉及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块的完整性,这一模式与传统释义研究仅关注横向维度释义特征的倾向明显不同,它开始从纵向语义类聚层面以及语词与其环境相互交流信息的内外层面综合考察语词的意义,体现了原型释义的体系性和动态性特点。微观上,原型理论对每一释义模块进行建构,重视原型特征和非原型特征、原型样例与非原型样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原型理论不仅能较好地指导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如何下定义、解释多义语词的语义衍生机制,而且对词典其他释义模块具有普遍的建构力和解释力。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仅提供了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应该构建哪些释义模块,仅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对于释义模块(尤其是横向的意义模块)内的具体内容安排还应该参照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实践,吸收其经验教训。同时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构建还需要可资对比的样本。因而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现状开展实证研究就成为本文的必备内容之一。同时作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而言,不可能不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这些因素都将作为重要的变量参与到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的调查发现,尽管学习词典近年积极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词的释义上有一系列的革新,也不乏一些闪光之处,但是由于缺乏连贯系统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其释义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释义模块缺失、处理不到位和顾此失彼。而且,以不同的理论支配释义的不同模块,使释义显得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完整连贯的实体,会扰乱学习者对词典释义的完整认知,从而不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查阅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实际状况也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在要求。原型成员与非原型、原型特征与非原型特征、范畴基本层次等的提出和区分不仅强调词典释义过程中要善于抓重点,讲究有的放矢,而且重视使用者的实际状况,强调语言的习得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通过对高阶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和回访发现符合原型释义要求的释义方法普遍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同时还发现,学习者对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严重依赖和使用严重不足的悖论。一方面应该改变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方式、方法,加强其系统性,为学习者提供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在满足其解码要求的同时不断增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在编码方面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学生开设词典学课程的急迫性。最后,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建构过程。以原型释义模式框架为指导,综合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的实证研究,构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构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区分出六大释义模块,分别为横向的形态意义模块、概念意义模块、语法意义模块、语用意义模块,纵向的语义场意义模块和外部结构框架事件域意义模块。从微观看,则涵盖各释义模块基于原型释义模式的建构。两者共同烘托,形成连贯、多维的释义体系,原型理论成为贯穿整个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的主线。其中概念意义模块处于释义范畴内纵横两个维度的原型成员地位,因此也成为构建的重点。在构建各释义模块的过程中,突出强调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码功能,如表达时的形式化框架和内容框架的提出。通过本研究发现原型释义模式具有综合性和框架性特点,与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于原型释义模式直接来源于原型理论,因而同时具备解释性和建构性等特点。同时还发现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有利于为学习者建构积极的认知语境,更适合现代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本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建构了系统化的原型理论框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一致性解释;批判性地审视了家族相似性原理;以原型释义视角重新审视“属”加“种差”的释义模式;建构了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扩展了释义研究的范围;构建了语义场意义模块和事件域意义模块。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了多项有创见性的意见和主张,如认为语词“属”的最高层级是其词性标示,语词的定义是“属”与“种差”的配合关系,而不是经典范畴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多义词的语义衍生应该从基本层级(或本词层,即把语词看作是一个整体)开始,在“实体”框架中考察其语义变化等。总而言之,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开创了以单一理论解释和建构词典释义体系的新尝试,完全符合认知语言学所提倡的以“统一的认知方式”解释语言各层面语言现象的主张。区别于传统静态、条块分割的词典研究模式,有效弥补了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诸多不足。本文不仅对原型理论进行了解构、也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启了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新视角,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视野,对未来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吉丽[7](2015)在《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特色词蕴含丰富的语义文化内涵,是译者从事翻译、写作活动的“绊脚石”,双语词典应努力满足词典用户的实际查阅需要。因此,研究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释义,对丰富释义理论,提高释义水平,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现有学者对文化特色词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对文化特色词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将文化特色词分为物质文化特色词、制度文化特色词和精神文化特色词三类,并深入探讨了文化特色词的释义。文化特色词的释义是双语词典编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释义时应将归化、异化翻译理论与双语词典的编纂实践相结合,本文以归化、异化理论为指导,归纳出几种具体的释义方法。最后,以上述各类文化特色词中的典型词语为例,分析《汉俄大词典》中是如何释义这些词语的,总结释义的规律,指出其可供借鉴和需要改进的部分,以期丰富和完善文化特色词的释义理论与方法。
蒲玉琳,陈丛梅[8](2012)在《英汉双语词典例证中的文化信息》文中提出在词典编纂中,例证的选择是一项核心任务。传统的例证研究通常涉及词的固定搭配、词义理解、同义词辨析等。随着对语言使用者需求的进一步重视,以及词典编纂理论愈加成熟和系统,词典例证需要体现更加完备的信息,而通过例证了解词目相关文化信息,也成为了词典编纂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将通过探索英汉学习词典中例证文化信息的现状,分析例证文化信息尚待完善的原因,为英汉学习词典中例证文化信息的选择和处理提供一些建议。
李皓[9](2012)在《浅议日汉词典中文化局限词的处理方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文化局限词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反映该民族特定文化的语言文字符号,即兹古斯塔(1983)提出的"culture bound words"。由于其承载着某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文化局限词是在另一种语言中无法对译或对译极其困难的词。日语中的文化局限词,即是仅仅存在于日
颜宝琴[10](2012)在《双语词典中“文化注释”的优化设计 ——跨文化交际学视域》文中提出语言是表达观念的一种符号系统,它既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民族的文化,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就必不可少地带有文化内涵。在外语学习以及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与文化相关的重要性己逐渐得到认识。双语词典涉及两种语言符号系统,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双语词典本身就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通过在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单位寻找另一种语言中对应的词汇单位双语词典既可以作为源语的解码器,也能作为目的语的编码器。因此,双语词典在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起着桥梁作用。随着跨学科的发展,双语词典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不可避免地涉及了跨学科的知识,.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学。那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新的在线词典时代,为了更好地帮助跨文化交际,作为双语词典提供文化信息重要方式的文化注释该如何优化设计以更好地提供文化信息呢?本文首先探讨了双语词典文化注释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结合双语词典与跨文化交际学的关系,从跨文化的角度提出文化注释的优化设计方式:内容上,除了要准确并且充分提供理解文化词汇所需的相关文化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填补文化比较的空白;形式上,“文化专题”可以增加直观性、系统性和信息篇章性,“网络链接”突破了纸质词典受限于篇幅及滞后性的牢笼,给文化注释提供无限的可能。
二、双语词典中的文化局限词及其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语词典中的文化局限词及其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汉字笔画系统-首部汉俄词典试编》文化特色词条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文化特色词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文化特色词的界定 |
一、文化特色词溯源 |
二、相关概念及其异同辨析 |
三、本文对文本化特色词的理解 |
第二节 文化特色词的选取 |
一、文化特色词的选取依据 |
二、文化特色词的选取步骤 |
三、文化特色词在王西里词典中的呈现方式 |
第三节 文化特色词的分类 |
一、物质文化特色词 |
二、制度文化特色词 |
三、精神文化特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化特色词条目编排研究 |
第一节 收词立目 |
一、收词情况 |
二、立目情况 |
第二节 编排方式 |
一、部首与笔画 |
二、汉字笔画系统 |
第三节 编排价值 |
一、汉音俄译方案 |
二、对后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特色词条目释义研究 |
第一节 释义方法 |
一、主要释义方法 |
二、辅助释义方法 |
第二节 释义结构 |
一、文化义项缺失 |
二、文化义子缺失 |
三、文化义子显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特色词条目用例研究 |
第一节 用例数量 |
第二节 用例类型 |
第三节 用例内容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文化特色词表 |
(2)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文化词的中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Motivation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of Culture-specific Words |
2.1.1 Lexicographical Definition |
2.1.2 Linguistic Definition |
2.1.3 Translatology Definition |
2.1.4 Summary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Lexicography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Linguistics |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Translatology |
2.2.4 Summary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Mediostructure of Dictionaries |
2.3.1 The Propose of Mediostructure of Dictionaries |
2.3.2 The Relevant Studies on Mediostructure of Dictionaries |
2.3.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Traditional Definition Model |
3.2 Multidimensional Definition Theory |
3.2.1 The Propose of Multidimensional Definition Theory |
3.2.2 Multidimensional Definition’s Contribution to Mediostructure |
3.2.3 Summary |
3.3 The Activation and Spreading Theory |
3.3.1 Mental Lexicon |
3.3.2 The 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 |
3.3.3 The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s Contribution to Mediostructure |
3.3.4 Summary |
3.4 A Combined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ostructure |
3.4.1 Morph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
3.4.2 Conceptual Spreading Activation |
3.4.3 Syntactic Framework Construction |
3.4.4 Pragmatic Structure Marking |
Chapter Fou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and Biblical Words in E-C Dictionaries |
4.1 Research Design |
4.2 Research Procedure |
4.3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of Medio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in Five C-E Dictionaries |
4.3.1 Multidimensional Description of Medio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in Five C-E Dictionaries |
4.3.2 Morph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
4.3.3 Conceptual Spreading Activation in Mediostructure |
4.3.4 Syntactic Frame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
4.3.5 Summary |
4.4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of Medio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in Five E-C Dictionaries |
4.4.1 Multidimensional Description of Medio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in Five E-C Dictionaries |
4.4.2 Morph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
4.4.3 Conceptual Spreading Activation in Mediostructure |
4.4.4 Syntactic Frame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
4.4.5 Pragmatic Structure Marking in Mediostructure |
4.4.6 Summary |
4.5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and Biblical Words in E-C Dictionaries |
4.5.1 Morph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
4.5.2 Conceptual Spreading Activation in Mediostructure |
4.5.3 Syntactic Framework Construction in Mediostructure |
4.5.4 Pragmatic Structure Marking in Mediostructure |
4.5.5 Summary |
4.6 A Case Study of “解” |
4.6.1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解” in Some C-E Dictionaries |
4.6.2 The Modified Version of “解” |
4.7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Summary of The Study |
5.2 Major Findings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 |
Dictionaries |
Appendix I |
Appendix II |
(3)框架语义学视阈下汉英词典中汉语文化局限词的译义研究——以“科举”词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汉英词典在翻译“科举”词汇时所存在的问题 |
1. 译义的语言形式给目标语用户造成的认知负担过重 |
2.“科举”词汇译义系统性的欠缺 |
三、“科举”词汇在汉英词典译义中的语义框架重构 |
1. 汉英词典文化交际功能实现的前提 |
2. 命题模型与认知语义框架 |
3. 核心框架元素与最少释义要素 |
4. 语义框架“examination”在“科举”词汇中的文化特色义 |
四、结语 |
(4)手机双语词典文化局限词释义的应用研究——基于心理空间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空间理论与文化局限词 |
二、双语词典给文化局限词添加文化注释的必要性 |
三、现有手机词典文化局限词注释存在的问题 |
(一)离线版的释义过于简单 |
(二)网络版的释义过于混乱 |
1. 个人主义 |
2. 个体主义 |
3. 利己主义 |
(三)知识链接充斥冗余信息 |
四、手机词典文化局限词注释的改进办法 |
(一)用权威词典释义代替网络释义 |
(二)用权威词典代替普通词典 |
(三)用双语呈现百科信息 |
(四)增设“文化信息”专栏 |
1. 直接加注 |
2. 文化差异比较 |
(5)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定量分析法 |
(三) 定性分析法 |
(四) 跨学科研究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对象的创新 |
(二) 研究成果的创新 |
(三) 研究方法的创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文化特色词的界定与分类 |
一、文化特色词的界定 |
(一) 文化特色词的定义 |
(二) 文化特色词的特点 |
二、文化特色词的分类 |
(一) 物态文化特色词 |
(二) 制度文化特色词 |
(三) 行为文化特色词 |
(四) 心态文化特色词 |
三、《牧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收词及分类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 |
一、文化特色词目的基本释义法 |
(一) 异化译法 |
(二) 归化译法 |
二、文化特色词目的仿造释义法 |
三、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的补偿法 |
(一) 双语词典系统性特征补偿法 |
(二) 例证法 |
四、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 |
(一) 名词性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 |
(二) 动词短语释义模式 |
(三) 典故的释义模式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文化特色词目释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一、存在问题 |
(一) 注释有误的释文 |
(二) 注释不充分的释文 |
二、解决方案 |
(一) 针对注释有误的释文 |
(二) 针对注释不充分的释文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2 传统释义理论的局限性 |
1.1.3 英汉学习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滞后性 |
1.1.4 中国词典用户研究的必要性 |
1.1.5 词典编纂理念与视角的转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材料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原型释义研究述评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外语言学家原型释义理论研究 |
2.2.1 Wittgenstein论家族相似性 |
2.2.2 Rosch等对原型理论的论述 |
2.2.3 Langacker等的双重结构理论 |
2.2.4 Armstrong的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结合说 |
2.2.5 Kleiber的原型语义学 |
2.3 国外词典学家原型释义研究 |
2.3.1 Wierzbicka等的自然语义元语言说 |
2.3.2 Apresyan的过渡词元说 |
2.3.3 Re-Debove的词典释义原型说 |
2.3.4 Mel’cuk的词典释义综合论 |
2.4 国内词典原型释义研究 |
2.4.1 国内汉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
2.4.2 国内外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 原型理论框架概述 |
3.1.1 原型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 |
3.1.2 原型理论框架的基本结构 |
3.2 原型释义模式 |
3.2.1 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外之别 |
3.2.2 原型释义模式的纵横之分 |
3.3 原型和非原型的含义 |
3.3.1 原型的含义 |
3.3.2 非原型的含义 |
3.4 原型成员与非原型成员的相互关系 |
3.5 原型释义的基本特征 |
3.5.1 完型性 |
3.5.2 整合性 |
3.5.3 框架性 |
3.5.4 动态性 |
3.5.5 认知模糊性 |
3.5.6 认知经济性 |
3.5.7 认知优先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
4.1 形态意义模块 |
4.1.1 收词 |
4.1.2 注音 |
4.2 概念意义模块 |
4.2.1 定义 |
4.2.2 多义词义项排序 |
4.2.3 对应词 |
4.2.4 词源 |
4.2.5 插图 |
4.3 语法意义模块 |
4.3.1 词法层面 |
4.3.2 句法层面 |
4.3.3 章法层面 |
4.4 语用意义模块 |
4.4.1 语词层面 |
4.4.2 语句层面 |
4.4.3 篇章层面 |
4.5 小结 |
第五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调查 |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5.1.1 调查对象及问卷 |
5.1.2 调查的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
5.2 用户持有和使用词典现状分析 |
5.3 用户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查阅习惯 |
5.3.1 词典用户的查阅目的 |
5.3.2 词典用户的查阅内容及选择策略 |
5.4 用户对改进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建议 |
5.4.1 词典内容 |
5.4.2 词典排版 |
5.5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的词典学意义 |
5.6 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 |
6.1 形态意义模块 |
6.1.1 收词 |
6.1.2 注音 |
6.1.3 构词法信息 |
6.2 概念意义模块 |
6.2.1 词目定义 |
6.2.2 词目翻译 |
6.2.3 多义词义项的衍生和呈现方式 |
6.2.4 插图 |
6.2.5 词源 |
6.3 语法意义模块 |
6.3.1 词缀、词层面的语法信息 |
6.3.2 句子层面的语法信息 |
6.3.3 章法层面的语法信息 |
6.4 语用意义模块 |
6.4.1 语词层面 |
6.4.2 语句层面 |
6.4.3 篇章层面 |
6.5 语义场意义模块 |
6.5.1 近义替换 |
6.5.2 语义网络的构建 |
6.5.3 辨义 |
6.6 事件域意义模块 |
6.7 小结 |
6.8 余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主要贡献 |
7.3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7.3.1 研究的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考词典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7)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
三、研究对象及目的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五、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文化特色词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文化特色词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文化特色词及其相关概念 |
一、文化特色词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文化特色词的界定 |
第三节 文化特色词产生的原因 |
一、中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
二、中俄历史进程的差异 |
三、中俄宗教文化的差异 |
四、中俄思维方式的差异 |
五、中俄语言系统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收词及释义 |
第一节 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收词 |
一、双语词典收词与单语词典的关系 |
二、影响双语词典收词的因素 |
第二节 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释义原则及方法 |
一、双语词典释义的一般原则 |
二、翻译理论在词典释义中的运用 |
三、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释义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俄大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的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汉俄大词典》的编纂宗旨 |
第二节 《汉俄大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的释义 |
一、物质文化特色词的释义 |
二、制度文化特色词的释义 |
三、精神文化特色词的释义 |
第三节 《汉俄大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的辅助方法 |
一、词类、语体和专业门类标记 |
二、参见系统 |
三、插图 |
四、附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汉俄大词典》中的文化特色词 |
(8)英汉双语词典例证中的文化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例证中的文化信息及其呈现方式 |
三、词典例证文化信息缺失的原因 |
四、关于例证的选择和处理的一些建议 |
(一) 关于例证的选择 |
(二) 关于例证中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 |
五、结束语 |
(10)双语词典中“文化注释”的优化设计 ——跨文化交际学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Cultural Notes in Bilingual Dictionaries |
1.1 Bilingual Dictionary and Culture |
1.2 Cultural Notes in Bilingual Dictionaries |
Chapter Tw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Bilingual Dictionaries |
2.1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2.2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ingual Dictionaries and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
Chapter Thre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ltural Notes |
3.1 Deficiency in Cultural Notes |
3.2 Problems Caused by Lacking Cultural Notes |
Chapter Four Optimized Design of Cultural Notes |
4.1 Adding Cultural Comparison to Cultural Notes |
4.2 Accurate Cultural Notes for Culture-bound Words |
4.3 Cultural Notes for Old Words with New Meaning |
4.4 Cultural Not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4.5 Optimized Design of Cultural Notes in Digital Ag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个人简历 |
四、双语词典中的文化局限词及其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汉字笔画系统-首部汉俄词典试编》文化特色词条目研究[D]. 程露晨.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文化词的中观结构研究[D]. 王玲玲.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11)
- [3]框架语义学视阈下汉英词典中汉语文化局限词的译义研究——以“科举”词汇为例[J]. 马珊. 辞书研究, 2018(02)
- [4]手机双语词典文化局限词释义的应用研究——基于心理空间理论[J]. 颜宝琴.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5]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研究[D]. 刘艾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6]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D]. 李大国. 苏州大学, 2016(11)
- [7]双语词典中文化特色词释义研究[D]. 吉丽. 黑龙江大学, 2015(05)
- [8]英汉双语词典例证中的文化信息[J]. 蒲玉琳,陈丛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12)
- [9]浅议日汉词典中文化局限词的处理方式[A]. 李皓. 辞书论集(二), 2012
- [10]双语词典中“文化注释”的优化设计 ——跨文化交际学视域[D]. 颜宝琴.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