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1991年发掘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高守雷[1](2021)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陶器类型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针对陶器制作技术至今未有系统全面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观察分析、科技检测、数理统计等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多角度地研究了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的陶器原料、成型与修整方法、陶器形制特点、器表装饰技法和陶器烧制技术,将新石器时代陶器专业化生产组织划分为四种类型,从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两个方面分析了各文化时期的陶器生产专业化程度,初步阐明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状况的发展变化。本文用成熟的分析方法第一次对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此外,通过界定新石器时代陶器生产组织的内涵,明晰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要素,为分析陶器生产专业化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检测了321片陶器样品的化学组成,应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器类、不同陶色陶器的原料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陶器样品所用原料均为普通易熔粘土。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的制陶原料相对粗劣;小河沿文化桥头镇遗址的陶器在制陶原料处理加工方面,比该地区赵宝沟文化有了明显进步;红山文化魏家窝铺遗址夹砂陶和泥质陶使用了同一类黏土;牛河梁遗址和半拉山墓地泥质红陶筒形器、半拉山墓地的泥质红陶和泥质黄陶筒形器均使用不同原料制成。陶器标本中颗粒较大、特征明显的羼和料主要为长石族、角闪石族、辉石族和云母等矿物。借鉴地矿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比较的方法,对陶器的产地进行了初步判定,结果表明查海遗址、牛河梁遗址和半拉山墓地的制陶原料均为就地取材,陶器制作也在原料产地附近完成。通过观察分析、文献梳理等方法研究了各文化时期陶器的成型和修整方法。结果表明兴隆洼文化陶器主要采用泥圈套接法、包模贴筑法、捏塑法成型,器壁与器底的连接基本采用帮壁包器底的方法。赵宝沟文化陶器多采用泥圈套接而成,以正筑法为主,多数器物有帮壁包器底的现象。红山文化陶器采用了泥圈套接、泥条盘筑、模制法和捏塑法等多种成型方法,陶塑艺术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小河沿文化陶器均为手制,主要以泥条盘筑法制成,部分陶器还经过慢轮修整。坯体修整的方法主要有拍打、刮削、湿手抹平、滚压、敷泥、慢轮修整等,修整工具主要有蚌质、骨质、石质、夹砂陶质等。对595件筒形罐和259件钵的口径、底径、通高尺寸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每个文化时期筒形罐的口径与底径、口径与通高在制作时有意遵循了一定的比例关系,构造关系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筒形罐在不同文化时期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制特点,兴隆洼文化主要为小敞口斜直壁深腹筒形罐,赵宝沟文化以敞口斜弧壁浅腹筒形罐为主,红山文化以大口斜弧壁浅腹筒形罐居多,敞口和敛口均常见,小河沿文化多为小敛口斜弧腹筒形罐。钵的构造关系虽不如筒形罐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在不同文化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兴隆洼文化多数为敞口深腹钵,赵宝沟文化以斜弧腹钵为主,红山文化以大口浅腹钵居多,小河沿文化主要为大口钵,折肩钵比例达到二分之一。通过文献梳理、观察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各文化时期陶器的装饰技法。结果表明兴隆洼文化陶器主要有阴纹和阳纹两种装饰,纹饰多分段分布,三段式较多,晚期多见竖压横排线形之字纹。赵宝沟文化陶器主要以阴纹装饰为主,可分为单层纹饰、双层纹饰和复合纹饰三类,之字纹多为横压竖排线形之字纹。红山文化陶器采用了阴纹、阳纹和彩陶等装饰形式,器表多一种纹饰布满三分之二器身,彩陶装饰是用红、黑两种颜色绘制的几何图案。小河沿文化陶器采用了阴纹、阳纹和彩陶等装饰形式,阴纹装饰多见拍印的绳纹,彩陶装饰既有几何图案,也有动物图案。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高性能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等手段对红山文化陶器的红陶衣和彩陶颜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陶衣主要显色物相为Fe2O3,呈色浓艳的红陶衣中Mn O含量相对较高。红彩所用的颜料为赤铁矿或磁铁矿,黑彩颜料是在铁矿中加入了锰矿的混合矿物。借助热分析仪对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样品的烧成温度进行了测试;根据发掘材料和陶器标本,分析了辽西地区陶窑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烧制气氛。结果表明各文化时期陶器烧造最高温度相差不大,但陶器的理论烧成温度区间较大。红山文化陶窑的土石结构窑室、窑壁涂抹草拌泥、石砌窑柱、连室双火膛、窑柱上铺石块作窑箅等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陶器多是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器表常见黄褐、黑褐、红褐等多种颜色。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的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用还原气氛烧成,火候普遍较高,由于还原气氛强弱和保温时间不同,器表呈现深灰、浅灰、灰褐等不同色调。通过界定新石器时代陶器生产组织的内涵,将专业化生产组织划分为家庭工业、个体作坊、集中作坊、专业作坊四种类型,明确了分析陶器生产专业化程度的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要素,并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兴隆洼文化时期陶器制作由各家户在居住区内完成,产品以实用陶器为主,陶器制作技术简单原始,不同时期、不同器类的标准化程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区域生产多样性比较明显,陶器生产专业化程度不会高于家庭工业阶段。赵宝沟文化时期出现了专门制陶的工匠,产品以实用陶器为主,也有少量显赫陶器,陶器制作应该是在聚落内专门的场所内完成的,陶器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生产了较多体现较高技艺水平的精致产品,应进入个体作坊生产阶段。红山文化时期陶器制作是氏族内的集体劳作活动,陶器制作有专门的场所,生产者是制陶技术熟练的工匠。陶器制作技术精湛娴熟,制陶技艺水平较高,制陶生产设备设施较为先进,应为集中作坊生产阶段。红山文化晚期筒形器的生产表现出明显细化的专业分工,体现了较高的专业化程度,可归为专业作坊的产品。大南沟墓地的陶器制作已用慢轮等工具,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筒形罐的标准化程度也有所提升,应不低于集中作坊生产阶段,是否存在专业作坊,由于目前材料有限,还无法进行判断。
邝漫华[2](2020)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陶器研究》文中提出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是一处文化内涵比较单一的兴隆洼文化时期遗址,房址、灰坑及墓葬是遗址内的主要遗迹。陶器作为出土最多的遗物之一,包含着重要的文化信息。筒形罐和陶钵为主要的陶器组合,结合陶器的器型特征、尺寸以及出土位置,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陶器的功能,从器型分类来看,中型陶罐数量最多,应是多数人能够获得且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器物。从纹饰来看,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的完整陶器近三分之二施有凸泥带,腹部主体纹饰以横带状网格纹和短斜线交叉纹为主,该遗址陶器具备了凸泥带、三段式施纹、筒形罐这些兴隆洼文化时期陶器的典型特征,可以确定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应属于兴隆洼文化兴隆洼类型,而兴隆洼文化在辽西史前文化发展序列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总的来看,之字纹、筒形罐这些文化元素作为辽西地区史前文化的重要标志,深刻影响了辽西地区的文化内涵。对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人骨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的分析,粟黍等C4植物在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被作为主食,肉食则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经济应是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生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古病理学、生产工具的类型及遗物分布集中程度等角度均表明这一时期的生业经济属于以农业经济为主渔猎混合经济为辅。
刘云秀[3](2020)在《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大型房址建筑技术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房屋建筑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型房屋建筑具有超大型的建筑面积、复杂的建筑工序、先进的建筑技术等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水平、资源利用能力,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东北地区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在考古学文化上具有很多共同特征,其中大型房址数量多、面积大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显着特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运用类型学方法对目前发现的大型房址根据形制、柱洞和门道进行分类,并分别对房址的门道、地面、灶址、柱洞的形制和建筑技术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国内外民主学资料中的传统民居建筑选取了一些典型的、发掘资料完善的大型房址进行了复原;第二部分结合聚落布局和大型房址的面积、形制和出土遗物等信息分析大型房址的功能。总体来看,东北地区的大型房址以第二松花江为界,其南地区大型房址发现数量多、年代早、建筑形制多样、建筑技术高、房址的功能以公共活动为主,其中又以辽西地区的大型房址各方面最为突出。而第二松花江以北地区的大型房址发现数量少、年代晚、建筑形制较为单一、建筑技术与其南地区相比较为落后,房址的功能以居住功能为主。本文一共分为六部分。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时空框架,研究思路及方法,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接着回顾了东北地区房址的建筑技术、大型房址的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一章:分地区梳理、归纳了东北地区的年代框架,为后文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大型房址的发现概况,然后将大型房址根据平面形制、柱洞和门道将房址分类,总结大型房址的共性与区域性。第三章:房址的建筑技术和复原。首先对房址的门道、地面、灶址、柱洞的形制和建造技术分别进行梳理总结,接着结合民族学资料对一些典型房址进行复原。第四章:大型房址的功能分析。通过对聚落内房址的布局、大型房址内出土遗物等信息对房址的功能进行讨论,不同地区大型房址的数量、在聚落内的布局以及功能方面存在着共性及区域性。结论: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同时指出研究的不足。
张雨[4](2020)在《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辽河流域各文化时期目前共发现房屋基址数量较多。从面积看,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房址四类;从建筑结构看,可分为单间和双间房址;从平面形态看,可分为方形、圆形、凸字形和不规则形四类;从建筑类型看,可分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类。结合以往学者对各文化的分期,梳理出不同文化时期内房屋基址的相对早晚关系,为之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在分类和分期的基础上,从房址建造技术演进、平面形态演变和面积的变化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房址建造技术主要包括居住面建造技术、墙壁建造技术和灶址建造技术三类。从统计结果看,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的建造技术日渐发达。房屋基址的平面形态经历了从方形到圆形的发展转变,家庭生活变化、环境变化和文化交流是变化发生的主要动因。房屋基址的面积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西辽河流域房屋基址平面形态的转变以及面积逐渐缩小的过程与该地区社会分化的过程大致同步。房屋基址的演变受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双重影响。环境的恶化是小河沿文化时期房址平面形态出现转变的动因;水系的发育和河流下切作用造成的地势降低是房屋基址选址海拔逐渐降低的动因。从人文因素来看,房屋基址发生演变是人类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文化交流和战争等因素在房址的演变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与中原地区同时期考古学文化房屋基址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的出现表明中原地区的发展已经领先于西辽河流域。随着红山文化衰落,西辽河流域开始逐渐退居文明起源的边缘地带。
熊增珑[5](2020)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中国东北及东北亚考古学研究的研究视野来看,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资料,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等都有重要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而聚落研究却一直很薄弱。同时,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作为整个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标杆作用是其他区域无法代替的。通过对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系统研究,在全面整理各聚落遗址考古资料基础上,整合以往其他与之相关的调查、勘探、发掘资料,选择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开展了针对性的专题调查工作,探讨了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社会形态与组织结构以及人地关系,推动中国文明起源及其相关课题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建立与聚落考古研究概况,时代划分、文化编年与聚落的变迁,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综述及选题理由,理论和实践支撑等。第二章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特征。目前,辽西地区还缺乏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从华北平原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及其山前冲积平原发现的聚落形态,已从更早阶段的洞穴形式转移到河流附近的平地。中期阶段,聚落分布、规模上有明显的扩大,聚落内房址、窖穴、窑址、墓葬、祭祀遗迹丰富,并各功能区有明确的划分,如查海遗址中心墓地和祭祀遗迹,盆瓦窑遗址临河台地边缘的烧窑区。聚落分环壕聚落和无环壕聚落,也存在像白音长汗那样的双体环壕聚落。但这一阶段的环壕深度较浅、宽度较窄,防御的功能不明显,可能是有用来界定聚落范围的功效。聚落是在较短时间内规划完成,使用时间较上一阶段的聚落较长。聚落之间的地位平等,存在着某种亲密关系,很可能存在着劳动分工。房址面积有大有小,并不代表聚落内人群存在分化的现象。第三章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的繁荣。这一时期聚落发现的较多,通过分析赵宝沟文化聚落、富河文化聚落、红山文化早、中期阶段的聚落遗址材料,结合在教来河流域、半支箭河流域调查结果,对大凌河中上游第二牤牛河流域新调查的58处聚落材料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就发现的聚落遗址材料进行了梳理。这一阶段聚落构成复杂,有居住址、环壕、窑址、祭祀遗址、墓地等,聚落选址上更有规律,多选择在河流两岸的山半坡位置、平缓的山梁梁顶、河流岸边顶部较为开阔平坦的山丘顶部。分布规律是南北流向河流西岸密度高,东岸密度小。东西流向河流北岸密度高,南岸密度低。如在建平县北部老哈河右岸红山文化遗址分布非常密集。通过比较,当时聚落面积出现了较大差异,大面积的聚落遗址数量少,小面积的聚落遗址数量多,社会结构呈现橄榄式结构和圆形结构。同时,还探讨了该阶段的聚落与社会、生业系统和手工业与贸易情况。这一时期,辽西地区最重要的手工业是制陶业,出现了作坊,其生产的陶器用于满足不同遗址内人们的需求,按此推理,当时陶器应该是贸易的一部分。根据遗址内出土的骨器,说明制骨业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手工业。石器制造业是当时较重要和易操作的手工业。在富河文化的东山湾遗址地表散布许多半成品和成品石器,以及大量石片和石渣分析,应该是一处石器制造场。玉器的制作工艺不断成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手工业。第四章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聚落的分化。这一阶段聚落与经济发展的态势较前一阶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这两个地区较前一时期聚落点的数目有了成倍的增加,在个别县区增加的数目甚至达到四五倍之多。聚落数量增长的原因大概出自很多方面,其中比较主要的原因应当是人口有所增加和聚落社群的居住形式开始发生分化。这一时期普通的聚落中基本的社群单位则是小一些的群体,在西拉木伦河流域这样的社群在聚落中的居住单位多是一些成排的房屋组成,但是墓地的分布目前还不清楚。大凌河流域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的积石冢墓地,规模小的面积大约1500平方米左右,规模大的如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面积达到上万平方米。尤其是第1地点出现的建筑址群,已具备城的规模。红山文化晚期的手工业也多种门类,主要包括制陶、制骨、石器、制玉及各种高水平技艺,如泥塑、石雕人像、建筑等。其中有的是本地区传统的手工业门类,如制陶、制玉等。第五章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衰落。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辽西地区各流域聚落发现普遍都较少,目前确定的聚落遗址寥寥无几,大多数只是调查的资料,墓地的材料相对丰富。这一时期,各种文化因素在此汇聚,反映出各种文化扩展对本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环境考古证据显示,在距今5千年前后出现的全新世大暖期期间最强的降温事件,持续时间在1千年左右,这一阶段气候变干,新一次沙漠化到来,风沙活动增强,气温下降,对渔猎经济和农业经济打击较大,尤其是燕山以北丘陵地带的经济打击更大,迫使该地区居民向南迁徙,这是造成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第六章探讨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通过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内的元素来看,集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宗教和祭祀活动在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精神文化一直在超前发展。在此过程中,社会整合力和社会秩序进一步形成,辽西地区文明化道路呈现平和发展状态。第七章为结语。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收获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于博文[6](2020)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业包括农业、渔业、家庭饲养业、畜牧业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辽西地区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地区考古工作持续进行,其中包含了大量与生业活动相关的遗存,为系统、深入认识辽西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拟依据这些考古资料,分析探讨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首先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建立考古学文化序列和年代。然后以辽西地区各考古遗址出土的与生业活动相关的遗存(包括石器等生产工具,动植物遗骸等)进行类型、数量、比例等方面的梳理和分析。结合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先民的饮食结构,尝试厘清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生业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与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各考古学文化生业模式进行对比,讨论各自生业模式的异同以及背后的原因。
李强[7](2020)在《兴隆洼文化聚落与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兴隆洼文化是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一支强劲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距今约8200-7000年,分布范围较广,学界研究者根据其分布范围与文化特征将兴隆洼文化划分地方类型,其中以西拉木伦河流域的白音长汗类型和大凌河流域的查海类型为核心分布区。本文以白音长汗类型的白音长汗遗址、南台子遗址和查海类型的查海遗址、兴隆洼遗址、兴隆沟第一地点遗址为研究对象,运用聚落考古的理论方法分析典型遗址的聚落形态及其社会形态,努力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兴隆洼文化聚落分为环壕聚落与非环壕聚落,聚落经过精心布局,房址成排分布,聚落内部有着明确的功能分区,体现了聚落内严密的社会组织统一的领导。经济形态上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出现农业但所占比重较小。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有着崇龙、尚玉、祖神崇拜等信仰,是传统中华礼制文明的先声。综观整个兴隆洼文化社会虽然出现了社会分化的迹象,但是总体上来说兴隆洼文化时期还是相对“平等”的氏族社会。
陈醉[8](2019)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文中指出辽西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连接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间地带,也是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史前六大区系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本文即以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料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聚落变迁及其所反映的早期社会演进情况,探讨变迁与演进的背景、动力,并通过比较的方式得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区域特性,同时从经济形态、文化区位和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对区域特性的形成原因进行阐释。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的时空范围、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回顾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古实践及研究简史,分析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研究目的、思路、方法,并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年代框架的构建。通过对以往考古学文化分期成果的梳理,确立本研究的年代框架和主要聚落遗址的时间位置。结合考古发现情况,将本文涉及的聚落遗存划分为五个时期,从而为接下来的聚落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分期和年代上的依据。第三章至第七章为各时期聚落形态的具体分析。通过聚落构成要素、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区域聚落形态三个方面,对各时期聚落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厘清聚落内遗迹的形制和性质、单个聚落的布局和演变、区域聚落的分布和组织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了同一时期内不同阶段聚落的变迁和不同地域聚落的差异。此外,还分析了不同时期经济形态、陶器生产专业化和与精神文化生活有关的遗存,为后文早期社会的探讨奠定基础。第八章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研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发生期之后,辽西地区历经了由简单逐步复杂并最终突然衰落的四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发育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繁荣阶段、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衰落阶段,分析、总结各阶段聚落形态与早期社会的特点。根据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的区域性,以西拉木伦河为界,分为南部中心区和北部边缘区,两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单个聚落的构成和聚落类型、单个聚落布局形态及其演变、区域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北部边缘区与南部中心区虽然时段上是同步的,但聚落形态和早期社会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自然环境背景、经济形态背景和内在动力、外在动力。第九章为比较研究。通过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北方以远地区的比较分析,明确辽西地区聚落形态特性,并认为经济形态、文化区位和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早期社会的特性。在辽西地区的发展兴衰进程中,文化传统贯穿始终,具有持续性;南北区位文化兼容并蓄,具有特殊性;狩猎采集经济形态特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和精神文化底力,具有根本性。总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早期社会走过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狩猎采集型的发展道路。根据比较研究结果,本文将黄河中下游地区、辽西地区、北方以远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变迁归纳为两种发展模式。第十章为结语,对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全博涵[9](2019)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玉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玉玦见于目前发表的材料中共有44件,分布于西拉沐沦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主要出土于兴隆洼和红山文化遗址内,赵宝沟文化遗址较少,目前仅在翁牛特旗小善德沟遗址内发现1件。其中兴隆洼文化有明确出土单位的共30件,包括西辽河流域白音长汗遗址2件;大凌河流域兴隆洼遗址16件,兴隆沟遗址5件,查海遗址7件。红山文化遗存的有西辽河流域南台子遗址2件,大凌河流域牛河梁遗址1件。因盗掘无法确认年代及遗存关系的共有10件,包括锡本包楞遗址1件,洪格力图9件。其它途径所知共有4件,包括王家营子采集1件,赵宝沟遗存采集2件,商代妇好墓中出土1件。本文对具有明确出土信息的玉玦于类型、年代、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据玉玦直径与厚度比例及视觉特征可大体分为“扁平玦”和“柱状玦”。其中扁平玦数量最多,又可大体分为I型和II型,其中I型即“璧式玦”,II型又粗分为“环式玦”和“瑗式玦”。参照现有玉玦制作加工工艺的研究成果、对比同期石器加工技术、辽西地区玉器体量特征由小到大等因素,依据玉玦玦孔(钻孔技术)、外缘加工(磨制、抛光技术)、玦体是否存在凸起(切割技术),文中将其制作年代大体分为三段八期。通过对比,发现其成型规律为璧式最早、瑗式最晚。参考目前辽西地区同期人形造像有耳孔者极少、牛河梁积石墓内玦器出于墓主右臂等特点。本文认为玉玦不是耳饰,应为冠饰或头饰,其意为“绕龙”。
邱方利[10](2018)在《西辽河地区史前社会演进与国家起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辽河地区地处我国东北部,流经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是新石器文化的孕育地之一,同时该流域也是我国古代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全新世时期,西辽河地区有着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优良的种植条件和渔业资源,该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形成了渔猎——农耕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指导,综合酋邦等发展理论,综合该地区各文明因素,即以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社会组织、宗教等文明要素为研究基调,该区新石器时期大体可划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距今约8200年7200年,是西辽河地区农耕文化的萌生阶段,该时期的代表文化主要为兴隆洼文化。在此时期,具备农业生产的气候及条件,辽河居民已经掌握黍、粟的人工培育技术。农业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其中以石锄和石铲最具代表性。玉器尚处于玉器发展的初期阶段。另外,从社会组织形制来看,该区聚落部族是以母系祖先为中心的形制聚居生活,处于母系氏族后期阶段。第二阶段,为距今约7200年5300年,这一时期地区文化进一步发展,其代表文化主要为赵宝沟文化及早期红山文化。赵宝沟文化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继续发展,表现在农业工具基本以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陶器的种类更为多样,制造工艺进步。宗教的表现形式相对上一阶段更为先进,体现出的宗教需求不再仅停留于生育、生存需求之上。这一时期社会管理组织更加严密,出现以彰显部落集体为整体标志的环壕型聚落,偶婚制家庭出现并成为主流。第三阶段,为距今约5300年5000年,该区文化有质变性的突破,其代表文化主要为红山文化晚期。该时期宗教信仰特别盛行,是其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器的流行、礼器的使用及唯玉是葬的习俗贯穿该时段始终,并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祭祀场所,大量的积石冢与祭坛并生,该区拥有独特的冢坛合一的祭坛形制。此外,这一时期的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以父系家长为尊的社会组织基本取代以母为尊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经济发展依然以渔业——农业为主,属酋邦社会,但出现了文明的曙光,接近国家门槛。第四阶段,为距今约5000年3300年,是该区文明繁盛时期,包含着红山文化末期及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距今53004000年,也是该地区小河沿文化存续时间,与红山文化晚期有着基本一致的社会组织形态。至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石制农具成为主要农业工具,青铜工具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批量的骨器制作来看,该阶段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分理出专门的制作行业。建筑方面,不仅存在传统的半地穴式房屋,至中晚期还出现了具有防御功能的大、中、小型石城址,结合这一时期的墓葬来看,该时期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分化更为凸显,社会组织形式转变为更以凸显男性为尊的男权社会。此外,这时期出现了专门的武器和礼仪,社会组织具有强制性和规范化,以上均体现出这一时期应为早期国家时代。
二、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1991年发掘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1991年发掘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辽西地区简介 |
一、辽西地区范围 |
二、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
第二节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概述 |
一、解放前的考古调查和发掘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调查和发掘 |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研究概况 |
一、民族考古学调查研究 |
二、观察与实验研究 |
三、科技检测分析研究 |
四、辽西地区制陶技术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对象、目的、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分期和年代 |
第一节 兴隆洼文化分期和年代 |
一、分期 |
二、年代 |
第二节 赵宝沟文化分期和年代 |
一、分期 |
二、年代 |
第三节 红山文化分期和年代 |
一、分期 |
二、年代 |
第四节 小河沿文化分期和年代 |
一、分期 |
二、年代 |
小结 |
第三章 制陶原料研究 |
第一节 各时期陶器陶质特点 |
一、兴隆洼文化陶器陶质特点 |
二、赵宝沟文化陶器陶质特点 |
三、红山文化陶器陶质特点 |
四、小河沿文化陶器陶质特点 |
五、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化学成分分析 |
一、检测和分析方案 |
二、检测样品信息 |
三、实验仪器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羼和料研究 |
一、研究标本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陶器产地初步判定 |
一、陶器产地问题的核心 |
二、陶器产地分析方法 |
三、陶器产地的初步判定 |
小结 |
第四章 成型与修整方法研究 |
第一节 各时期的成型方法 |
一、兴隆洼文化陶器成型方法 |
二、赵宝沟文化陶器成型方法 |
三、红山文化陶器成型方法 |
四、小河沿文化陶器成型方法 |
五、器底编织纹与陶器成型 |
第二节 陶器修整方法 |
一、修坯工具 |
二、修整方法 |
三、附件安装 |
小结 |
第五章 陶器形制研究 |
第一节 筒形罐形制研究 |
一、筒形罐类型学研究概述 |
二、各文化时期筒形罐形状特点 |
三、各文化时期筒形罐构造特点 |
四、综合讨论 |
第二节 钵形制研究 |
一、各文化时期钵形状特点 |
二、各文化时期钵构造特点 |
三、综合讨论 |
第三节 辽西地域特色的典型器形 |
一、斜口器 |
二、椭圆底罐 |
三、筒形器 |
小结 |
第六章 装饰技法研究 |
第一节 阴纹装饰 |
一、压印 |
二、压划 |
三、戳印 |
第二节 阳纹装饰 |
一、附加 |
二、浮雕 |
第三节 彩陶装饰 |
一、典型纹样 |
二、设计构图 |
三、彩陶颜料 |
四、绘画工具 |
第四节 其它装饰 |
一、器表磨光 |
二、涂刷陶衣 |
三、镂孔 |
小结 |
第七章 烧制技术研究 |
第一节 烧制温度 |
第二节 陶窑 |
一、兴隆洼文化盆瓦窑陶窑 |
二、红山文化四棱山陶窑 |
三、红山文化上机房营子陶窑 |
四、特点分析 |
第三节 烧制气氛 |
一、氧化气氛中陶器呈色 |
二、还原气氛中陶器呈色 |
小结 |
第八章 陶器生产专业化程度研究 |
第一节 专业化的内涵 |
第二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
一、直接证据 |
二、间接证据 |
第三节 各时期陶器生产专业化程度研究 |
一、兴隆洼文化 |
二、赵宝沟文化 |
三、红山文化 |
四、小河沿文化 |
小结 |
结语 |
附表 |
附表1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标本化学组成数据 |
附表2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统计表 |
附表3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钵统计表 |
附图 |
附图1 兴隆洼文化筒形罐 |
附图2 赵宝沟文化筒形罐 |
附图3 红山文化筒形罐 |
附图4 小河沿文化筒形罐 |
附图5 兴隆洼文化钵 |
附图6 赵宝沟文化钵 |
附图7 红山文化钵 |
附图8 小河沿文化钵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2)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陶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选题缘起 |
2.相关研究回顾 |
3.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二章 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陶器的考古发现 |
1.发现概况 |
2.陶器的出土位置及组合 |
2.1 房址中出土陶器 |
2.2 灰坑及墓葬中出土陶器 |
小结 |
第三章 兴隆沟遗址地一地点陶器类型与组合研究 |
1.陶器的器型与分类 |
2.陶器的器型组合 |
小结 |
第四章 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陶器纹饰种类及组合研究 |
1.陶器纹饰种类研究 |
2.陶器的纹饰组合研究 |
3.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陶器与其它遗址出土兴隆洼文化陶器比较 |
小结 |
第五章 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陶器工艺及相关问题探讨 |
1.陶器的制作及特点 |
2.从陶器视角看兴隆洼文化的渊源与流变 |
2.1 兴隆洼文化的渊源 |
2.2 兴隆洼文化的流变 |
3.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的经济形态探析 |
第六章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大型房址建筑技术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及时空框架 |
0.1.1 研究对象 |
0.1.2 时间范围 |
0.1.3 空间范围 |
0.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2 研究现状 |
0.2.1 辽西地区 |
0.2.2 其他地区 |
第1章 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年代框架 |
1.1 辽西地区 |
1.2 辽东南部地区 |
1.3 辽东北部地区 |
1.4 第二松花江流域 |
1.5 图们江流域 |
1.6 嫩江流域 |
第2章 大型房址的发现概况及分类 |
2.1 大型房址的发现概况 |
2.1.1 辽西地区 |
2.1.2 辽东南部地区 |
2.1.3 辽东北部地区 |
2.1.4 第二松花江流域 |
2.1.5 图们江流域 |
2.1.6 嫩江流域 |
2.2 大型房址分类 |
2.2.1 半地穴式房址 |
2.2.2 地穴式房址 |
2.3 小结 |
第3章 大型房址的建筑技术和典型房址复原 |
3.1 大型房址建筑技术 |
3.1.1 门道 |
3.1.2 地面 |
3.1.3 灶址 |
3.1.4 柱洞 |
3.2 房址复原 |
3.2.1 民族学资料中的传统居住建筑 |
3.2.2 典型房址复原 |
第4章 大型房址功能研究 |
4.1 辽西地区 |
4.1.1 敖汉旗西梁遗址 |
4.1.2 查海遗址 |
4.1.3 白音长汗遗址 |
4.1.4 南台子遗址 |
4.1.5 赵宝沟遗址 |
4.2 其他地区 |
4.2.1 乌兰吐北岗遗址 |
4.2.2 梨树长山遗址 |
4.2.3 新乐遗址 |
4.2.4 后洼遗址 |
4.3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表一 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大型房址发现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研究的时空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二、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与年代框架 |
三、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研究现状 |
(一)小河西文化房屋基址研究现状 |
(二)兴隆洼文化房屋基址研究现状 |
(三)赵宝沟文化房屋基址研究现状 |
(四)富河文化房屋基址研究现状 |
(五)红山文化房屋基址研究现状 |
(六)小河沿文化房屋基址研究现状 |
(七)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屋基址研究现状 |
(八)房屋基址综合类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聚落考古学方法 |
(二)环境考古学方法 |
(三)对比分析法 |
(四)统计分析法 |
(五)建筑考古学 |
第一章 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发现概况 |
一、小河西文化房屋基址发现概况 |
二、兴隆洼文化房屋基址发现概况 |
三、赵宝沟文化房屋基址发现概况 |
四、富河文化房屋基址发现概况 |
五、红山文化房屋基址发现概况 |
(一)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 |
(二)新世纪以来 |
六、小河沿文化房屋基址发现概况 |
七、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屋基址发现概况 |
(一)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
(二)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 |
(三)新世纪以来 |
第二章 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的分类与分期 |
一、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的分类 |
(一)按房屋面积大小分类 |
(二)按房屋建筑结构分类 |
(三)按房屋平面形态分类 |
(四)按房屋建筑类型分类 |
二、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的分期 |
(一)小河西文化房屋基址的分期 |
(二)兴隆洼文化房屋基址的分期 |
(三)赵宝沟文化房屋基址的分期 |
(四)富河文化房屋基址的分期 |
(五)红山文化房屋基址的分期 |
(六)小河沿文化房屋基址的分期 |
(七)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屋基址的分期 |
第三章 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建造技术的演进 |
一、居住面建造技术 |
二、墙壁建造技术 |
三、灶址建造技术 |
四、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建造技术 |
第四章 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形态与社会演进 |
一、房屋基址平面形态的变化 |
二、房屋基址面积的变化 |
三、西辽河流域史前社会演进 |
第五章 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演变动因 |
一、自然环境对房屋基址的影响 |
二、人文因素对房屋基址的影响 |
第六章 西辽河流域与中原地区同期考古学文化房屋基址的比较研究 |
一、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与裴李岗文化房屋基址的比较研究 |
二、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房屋基址的比较研究 |
三、小河沿文化与龙山文化房屋基址的比较研究 |
四、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二里头文化房屋基址的比较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建立与聚落考古研究概况 |
二、时代划分、文化编年与聚落的变迁 |
三、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 |
四、研究综述及选题理由 |
五、理论和实践支撑 |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的特征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与聚落 |
一、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确认 |
二、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的概况 |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 |
一、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的分期 |
二、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概况及特征 |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环境、经济与聚落 |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的繁荣 |
第一节 赵宝沟文化的聚落 |
第二节 富河文化聚落 |
第三节 红山文化早中期聚落 |
一、已发掘的重要聚落 |
二、经调查发现的聚落分布情况 |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与聚落的繁荣 |
一、各区域的聚落与社会 |
二、区域经济之一----生业系统 |
三、区域经济之二---手工业和贸易 |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段)聚落的分化 |
第一节 大凌河流域的聚落 |
第二节 辽西地区区域系统性调查研究聚落的实践 |
第三节 其他重要聚落遗址 |
第四节 区域文明的曙光 |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衰落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的分布及其概况 |
第二节 有关问题的讨论 |
第五章 辽西地区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 |
第一节 集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 |
第二节 礼制的萌芽与发展 |
第三节 辽西地区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 |
一、社会复杂化 |
二、精神文化超前发展 |
三、文明起源的模式 |
结语 |
附表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6)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地理区位、环境与气候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二、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 |
(一)小河西文化 |
(二)兴隆洼文化 |
(三)西梁文化 |
(四)赵宝沟文化 |
(五)富河文化 |
(六)红山文化 |
(七)小河沿文化 |
三、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生业模式研究 |
(一)小河西文化生业研究 |
(二)兴隆洼文化生业研究 |
(三)西梁文化生业研究 |
(四)赵宝沟文化生业研究 |
(五)富河文化生业研究 |
(六)红山文化生业研究 |
(七)小河沿文化生业研究 |
(八)小结 |
四、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生业模式比较分析 |
(一)与辽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比较 |
(二)与冀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比较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兴隆洼文化聚落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发现概况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查海类型聚落形态研究 |
(一)兴隆洼环壕聚落遗址 |
(二)查海环壕聚落遗址 |
(三)兴隆沟第一地点遗址 |
(四)聚落形态分析 |
三、白音长汗类型聚落形态研究 |
(一)白音长汗环壕聚落遗址 |
(二)南台子遗址 |
(三)聚落形态分析 |
四、社会形态研究 |
(一)经济形态研究 |
(二)原始宗教信仰 |
(三)社会组织及社会发展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辽西地区聚落考古实践与研究进展 |
1.2.1 聚落考古实践进展 |
1.2.2 聚落形态研究进展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
1.5.1 “聚落”的定义 |
1.5.2 经济形态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
1.5.3 陶器生产专业化的演变模式 |
第二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年代框架 |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遗址 |
3.1 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发现 |
3.1.1 南庄头遗址 |
3.1.2 于家沟遗址 |
3.1.3 东胡林遗址 |
3.1.4 转年遗址 |
3.1.5 西庙遗址 |
3.2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经济形态 |
3.3 遗迹概况 |
3.4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特征 |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聚落遗址 |
4.1 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
4.1.1 房址分析 |
4.1.2 墓葬分析 |
4.1.3 灰坑分析 |
4.1.4 其他遗迹 |
4.2 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 |
4.2.1 典型聚落 |
4.2.2 其他聚落 |
4.2.3 单个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区域差异 |
4.3 区域聚落形态 |
4.4 经济形态分析 |
4.4.1 小河西文化 |
4.4.2 兴隆洼文化 |
4.4.3 西梁类型 |
4.5 陶器生产专业化 |
4.5.1 直接证据 |
4.5.2 间接证据 |
4.6 精神文化生活 |
第五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聚落遗址 |
5.1 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
5.1.1 房址分析 |
5.1.2 墓葬 |
5.1.3 灰坑 |
5.1.4 陶窑 |
5.1.5 其他遗迹 |
5.2 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 |
5.2.1 典型聚落 |
5.2.2 其他聚落 |
5.2.3 单个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地区差异 |
5.3 区域聚落形态 |
5.4 经济形态分析 |
5.4.1 赵宝沟文化 |
5.4.2 富河文化 |
5.4.3 红山文化早中期 |
5.5 陶器生产专业化 |
5.5.1 直接证据 |
5.5.2 间接证据 |
5.6 精神文化生活 |
第六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聚落遗址 |
6.1 居住址分析 |
6.1.1 居住址构成要素分析 |
6.1.2 居住址布局形态 |
6.2 礼仪遗址分析 |
6.2.1 礼仪遗址构成要素 |
6.2.2 礼仪遗址平面布局 |
6.3 总结 |
6.4 区域聚落形态 |
6.5 经济形态分析 |
6.5.1 红山文化晚期 |
6.5.2 哈民文化 |
6.6 陶器生产专业化 |
6.6.1 一般性陶器生产 |
6.6.2 特殊性陶器生产 |
6.7 祭祀活动 |
第七章 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聚落遗址 |
7.1 聚落形态与平面布局 |
7.1.1 石棚山墓地 |
7.1.2 南宝力皋吐墓地 |
7.1.3 哈啦海沟墓地 |
7.1.4 南台地遗址 |
7.2 区域聚落形态 |
7.3 经济形态 |
7.3.1 小河沿文化 |
7.3.2 南宝力皋吐类型 |
7.4 精神文化生活 |
第八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 |
8.1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阶段性 |
8.1.1 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与早期社会的发育 |
8.1.2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与早期社会的发展 |
8.1.3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聚落与早期社会的繁荣 |
8.1.4 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与早期社会的衰落 |
8.2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区域性 |
8.3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背景与动力 |
8.3.1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背景 |
8.3.2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动力 |
第九章 比较研究:辽西地区聚落形态特性与成因 |
9.1 辽西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比较研究 |
9.1.1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变迁 |
9.1.2 聚落形态的区域共性与特性 |
9.2 辽西地区与北方以远地区的比较研究 |
9.2.1 北方以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形态 |
9.2.2 聚落形态的区域共性与特性 |
9.3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特性及成因 |
9.4 两种模式的提出 |
第十章 结语 |
10.1 本文的收获 |
10.1.1 聚落形态研究方面 |
10.1.2 早期社会研究方面 |
10.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9)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玉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发现与研究回顾 |
(三)本文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1、选题意义 |
2、研究方法 |
二、基础材料分析 |
(一)兴隆洼文化玉玦 |
1、兴隆洼遗址 |
2、兴隆沟遗址 |
3、查海遗址 |
4、白音长汗遗址 |
5、洪格力图遗址 |
6、锡本包楞遗址 |
(二)赵宝沟文化玉玦 |
(三)红山文化玉玦 |
1、南台子遗址 |
2、牛河梁遗址 |
三、相关问题研究 |
(一)类型划分 |
(二)年代考辨 |
(三)用法考辨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西辽河地区史前社会演进与国家起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意义 |
1.3 学术界的研究状况 |
1.4 研究不足之处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1.7 有关本文几个概念的阐述 |
2 西辽河地区考古文化发展序列 |
2.1 兴隆洼文化 |
2.2 赵宝沟文化 |
2.3 红山文化 |
2.4 小河沿文化 |
2.5 夏家店下层文化 |
3 距今约8200~7200年的母系氏族社会 |
3.1 生产状况 |
3.1.1 农业 |
3.1.2 手工业 |
3.1.3 畜牧业 |
3.2 从聚落形态与墓葬看早期氏族社会形态 |
3.2.1 从房址分析早期社会组织状况 |
3.2.2 从墓葬分析早期社会组织状况 |
3.3 自然崇拜 |
3.4 小结 |
4 距今约7200~5300年之间的偶婚制社会状况 |
4.1 生产状况 |
4.1.1 农业 |
4.1.2 手工业 |
4.1.3 畜牧业 |
4.2 从聚落形态以及墓葬看偶婚制家族的出现 |
4.2.1 从房址分析兴隆洼至红山文化早期社会组织状况 |
4.2.2 从墓葬分析兴隆洼至红山文化早期社会组织状况 |
4.3 宗教崇拜的多样性 |
4.4 小结 |
5 距今约5300~5000年的家长制家庭公社与早期国家的萌生 |
5.1 生产状况 |
5.1.1 农业 |
5.1.2 手工业 |
5.1.3 畜牧业 |
5.2 家长制家庭公社的出现 |
5.2.1 从房址等看红山文化晚期家族组织状况 |
5.2.2 从墓葬等看红山文化晚期家族组织状况 |
5.3 从墓、坛形制看早期天圆地方观念的萌芽 |
5.4 从钺的出现看强权政治的萌芽 |
5.5 首领崇拜与早期国家的萌生 |
5.6 小结 |
6 距今约5000~3300年早期国家的初步发展 |
6.1 小河沿文化遗址状况 |
6.2 生产状况 |
6.2.1 农业 |
6.2.2 手工业 |
6.2.3 畜牧业 |
6.3 专偶制家庭的萌生与普及 |
6.4 阶级的出现 |
6.5 早期国家的形成 |
6.5.1 大型祭祀场所的出现 |
6.5.2 武器的专门化 |
6.5.3 石城群址 |
6.5.4 中原王朝背景下的方国政权 |
6.6 小结 |
7 西辽河地区早期文明的地位 |
7.1 生产状况的比较 |
7.1.1 农业方面的对比 |
7.1.2 手工业方面的对比 |
7.2 社会演进的比较 |
7.2.1 贫富分化、私有制和男权社会出现的比较 |
7.2.2 专偶制家庭、环壕、城址等文明起源要素演进的比较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摩尔根与恩格斯婚姻演进理论对照表 |
附录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1991年发掘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技术研究[D]. 高守雷. 上海大学, 2021
- [2]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陶器研究[D]. 邝漫华.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大型房址建筑技术和功能研究[D]. 刘云秀. 山东大学, 2020(12)
- [4]西辽河流域史前房屋基址研究[D]. 张雨. 河南大学, 2020(02)
- [5]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D]. 熊增珑. 吉林大学, 2020(08)
- [6]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研究[D]. 于博文.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7]兴隆洼文化聚落与社会研究[D]. 李强.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D]. 陈醉. 吉林大学, 2019(10)
- [9]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玉玦研究[D]. 全博涵.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西辽河地区史前社会演进与国家起源研究[D]. 邱方利. 重庆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