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公式的推导(论文文献综述)
陈强[1](2021)在《分层注水管柱力学分析及监测器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分层注水管柱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复杂工况下,管柱的受力变化以及封隔器是否发生位移等问题导致注水管柱寿命降低,成为油田注水生产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的研究未能够准确的判断带有封隔器的注水管柱在封隔器的限制下所处的力学状态,研制的井下管柱测试器实验周期长,未能实时获取不同工况下封隔器参数。故对注水管柱进行力学分析、封隔器位移算法推导以及监测器研制及实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井下分层注水管柱复杂的受力状态,对分层注水管柱进行力学分析,包括注水管柱屈曲变形、轴向变形、轴向载荷和强度安全性分析;采用力法解管柱封隔器超静定结构,先通过建立三封隔器管柱力学模型,推导三封隔器管柱轴向载荷计算模型,再推导出三封隔器位移算法,根据三封隔器力学模型建立多封隔器管柱力学模型,推导四封隔器管柱轴向载荷计算模型,从而推导出多封隔器位移算法。进行了管柱动态载荷实时监测器整体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井下测试短节、通信仪、地面控制器的研制方案设计。为了监测器下井后能够正常工作,最大程度发挥仪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短节与通信仪配套实验研究,以保证监测器及配套工具在井下正常运行。此外,进行了模拟井实验,验证监测器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并为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上述对分层注水管柱力学研究,得出了分层注水管柱的变形理论,推导出了封隔器位移算法,研制了一套管柱动态载荷实时监测器,通过监测器进行模拟井实验验证,进行了测试值与计算值误差分析,3#测试短节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数据误差最大不超过3.6%;2#测试短节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数据误差最大不超过3.3%;1#测试短节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数据误差最大不超过3.6%。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对理论计算结果的误差分析,优化注水管柱力学理论计算模型,对后期分层注水管柱的注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姜宏图[2](2020)在《汽车起重机受限空间下倾覆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汽车起重机因其较好的机动性、较大的工作范围,在工程机械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建筑工地、工厂、港口、矿山、车站以及水电站等地方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由于汽车起重机在各种场地下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吊装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在很多吊装作业的场地为减少地基投入或受到原有环境限制,起重机的支腿无法完全伸缩支撑作业,因此需要根据特定场地,最大限度的进行支腿伸缩支撑,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不能提供由倾覆稳定性决定的起重量,力矩限制器就不能进行安全保护,仅凭操纵人员的经验进行吊装操作,不仅无法充分发挥起重机的性能,且更容易造成倾覆事故,导致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而目前国内起重机对于支腿在受限空间下任意伸展的情况的整机倾覆稳定性研究较少。因此对于汽车起重机在受限空间下的倾覆稳定性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汽车起重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基于力矩法和ZMP法的汽车起重机在受限空间下的整机倾覆稳定性,选用力矩法来实现整机倾覆稳定性决定的起重量。并利用力法推导其支腿反力计算公式及其对基于倾覆稳定性下的起重量的影响,基于几何非线性利用空间梁单元有限单元法分析了臂架的变形对倾覆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汽车起重机刚性假设将汽车起重机模型参数化,分析了目前常用的起重机倾覆稳定性判别方法,并确定采用力矩法对汽车起重机在受限空间下进行基于倾覆稳定性的起重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实现在受限空间下的起重量快速精确计算。然后利用力法对汽车起重机支腿的支反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得到汽车起重机在受限空间下任意吊载的各支腿支反力计算公式,还对于起重机在吊载过程中的支撑形式的判别进行了研究,保证支腿反力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并根据支腿反力计算公式研究了支腿最大许用压力对基于力矩法计算的起重量的限制。最后以QY25汽车起重机为例,利用ANSYS对支腿反力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力法求解支腿反力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并给予几何非线性利用空间梁系单元分析了臂架的非线性变形,以研究在吊载时臂架的非线性变形对倾覆稳定性的影响。综上分析,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对于带有支腿作业的汽车起重机等同类设备在受限空间下吊装作业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也保证了作业场地的充分利用,最大可能的发挥起重机作业能力,有效减少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倾覆事故,并对其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提供重要理论参考,对流动式工程机械以及四点支撑形式机械结构的抗倾覆稳定性研究提供了思路。
张娜[3](2020)在《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悬臂参数的静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组合式桥梁设想得以实现,一座座组合桥梁先后落成。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所具有的:对地基的强适应能力、较大的跨越能力、优美的外观造型、便于纵向组合其他体系桥梁等优点,使得对这种桥型进行相关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展现出了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国内外对此类桥梁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故本文以长沙市长善路圭塘河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及解析公式法,探索了这种体系的悬臂参数对结构各关键截面的内力影响规律,并对圭塘河桥进行了相关优化。具体如下:(1)充分了解了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的力学特性,对这种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进行了力学简化。以结构力学力法为基础,基于吊杆膜张力的假定,推导了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的内力及位移计算公式。为这种桥型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计算公式。(2)建立了简化的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分别研究了刚性梁刚性拱、刚性梁柔性拱、柔性梁刚性拱三种体系仅在自重荷载作用下,各关键截面内力随悬臂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对比了三种体系有限元与解析解的结果,分析验证了所推导的解析公式的准确性。(3)在掌握了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基于所推导的解析公式,对长沙市长善路圭塘河的悬臂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圭塘河桥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恒载作用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优化前后结构各关键截面内力及位移的结果。
毕振宇[4](2020)在《千斤顶驱动开合屋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千斤顶驱动开合屋盖是一种新颖的结构形式,它通过液压驱动的方式打破了室内和室外空间明确的界限,能够根据建筑用途与天气情况在敞开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在体育馆、艺术及娱乐场馆、核电站等结构中运用。本文的研究以核岛施工临时开合屋盖为工程背景,该工程采用千斤顶顶升的方法实现屋盖在敞开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的转换。本文就该类结构中千斤顶布置位置优化方法、千斤顶作为结构构件的刚度模型及等效应力应变模型、台风等各种荷载工况下屋盖整体有限元分析、屋盖连接支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针对千斤顶驱动开合屋盖结构,建立了一种千斤顶位置优化设计模型,并推导出对应的简化理论公式。将简化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位置优化设计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基于公式编写界面化程序,批量生成不同千斤顶布置位置的屋盖方案,分析了各参数对方案设计指标的影响,得到优化设计方案。其次,在千斤顶驱动开合屋盖结构中,针对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液压缸,进行了刚度模型研究,推导了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和伸缩套筒液压缸的理论刚度公式。建立了液压缸三维模型,在仿真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了分别将钢材构件当作刚体和变形体并考虑流固耦合的两种计算多级液压缸刚度的方法。针对多级液压缸的不同初始状态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将有限元计算模型与推导的理论公式进行比较,验证了公式合理性和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准确性。随后,基于刚度模型研究获得的等效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等效应力应变模型,为开合结构中千斤顶单元定义提供依据。将液压缸的等效应力应变模型导入开合结构有限元模型中进行整体分析,以闭合加固的状态和开启加固的状态为例进行屋盖整体有限元分析,分析刚度对屋盖结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确保开合结构在台风等荷载工况下的安全性。最后,针对连接屋盖和下部结构的可拆卸支座,推导了固定螺栓扭矩和挤压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螺栓计算公式的合理性,为支座设计提供依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千斤顶驱动开合屋盖建筑结构的设计研究提供借鉴。
赵迪[5](2019)在《库岸砂泥岩填方区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框码头结构由于在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优点,在内河港口码头建设中已被广泛采用。虽然其结构形式与传统的高桩码头有类似之处,但由于内河框架码头桩基工作环境面临后方岸坡陡、库水位变幅大以及后方陆域堆载作用等复杂问题,码头桩基与岸坡土体相互作用机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探明框架码头桩基的受力特性,本文在工程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查阅的基础上,针对库岸砂泥岩填方区框架码头桩基受力条件,研发了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模拟试验系统,设计了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的大型室内物理试验模型,并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了陆域堆载、库水位变化条件下框架码头桩基的受力特性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计算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设计了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的大型室内物理试验模型,研发了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模拟试验系统。以深厚填方框架码头为研究对象,根据典型框架码头结构及岸坡形式对试验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并针对地下水作用等复杂条件下的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问题,研发了一套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模拟试验系统,能够在不同位置施加不同大小的垂直、水平荷载,以及渗透水压力,可用于地基承载力、单桩和多桩竖向承载力、单桩和多桩水平承载力、挡墙土压力、土质边坡破坏、土体渗透变形等多类岩土工程试验研究。(2)通过陆域堆载作用下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模拟试验,获得了框架码头桩基的受力特征。初始水平侧向土应力桩后与静止土压力较吻合,桩前与主动土压力吻合较好,土压力盒可靠度较高。桩前后水平侧向应力、作用于桩基上的水平土压力、桩基的弯矩和轴力均随着陆域堆载值的增加而增加,距离堆载场越近,水平土压力作(3)通过水位变化条件下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模拟试验,查明了框架码头桩基的受力特征。水位变化引起桩前后土体水平应力的分布以呈三角形分布拉应力为主。作用于桩基的水平土压力呈抛物线型分布,最大值在1/2~2/3桩基填土厚度处。桩基弯矩在横向连系梁到基岩面间呈“S”型分布,弯矩值较小,水位变化可不作为内力计算中弯矩分析的控制工况。轴向合力呈三角形分布,在计算分析中不可忽略其影响。由于水位下降过程中岸坡土体内的水来不及渗出,并且其参数软化,土体内的应力及桩基内力均有减小但并不能恢复到水位上升前的相应值,仅为上升的1/2左右。(4)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探索了不同桩间距及不同排间距对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的影响。由于参数取值的影响,数值模拟所得桩前后土体水平应力、排架间土体水平应力、桩基的轴向合力、剪力、弯矩等与物理模型试验相比,均表现出数值略小,分布形态类似的规律。砂泥岩颗粒混合料采用饱水-疏干循环20次弱化后的抗剪强度进行数值模拟是偏安全的。桩间距的改变对排架内部受力分布形态的影响较大,排架间距不改变排架桩基的受力分布形态,但在8倍桩径范围内时会受到土拱效应的影响而使受力随着排架间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后排架间影响减弱。(5)从支挡结构土压力理论角度出发,提出了陆域堆载下框架码头桩基受荷计算方法。框架码头桩基为超静定结构,受填土传递而来的土压力后整体变形较小,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均揭示出最靠近陆域堆载侧的桩基受力及内力值最大。根据这一特点,忽略框架码头桩基的变形影响,在产生土拱的排架间距范围内,从土压力理论角度出发,建立滑裂面土体极限平衡方程,推导了求解陆域堆载作用下最后方桩基的水平土压力和竖向土压力的方法,并将其按照理论分析及试验所得规律进行分布计算,通过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于洁[6](2019)在《考虑变温作用的平面变曲率杆件变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了变曲率梁以及拱结构作为主要杆件研究对象,对其静力作用下平面变曲率梁的内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以曲线梁和抛物线拱为工程背景展开了相关研究。曲线梁在市政工程、航天以及机械工程等领域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曲率的影响曲线梁会产生弯扭耦合作用,与直线梁相比其力学行为更为复杂。在实际曲线梁桥事故中由于桥面在荷载以及温度作用下整体位移过大导致破坏的现象为数众多,目前,相对应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技术规范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形成的力学分析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对于常见形式变曲率曲线梁在平面内荷载作用影响下变形的相关研究与成果也相对较少。本文针对不同形式的变曲率曲线梁,在面内径向外荷载以及温度作用下,不忽略对内力和变形影响较小的剪力的作用,推导得出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曲线梁内力及变形的求解表达式,并利用MATLAB对所求得的表达式进行数值积分,进一步与相对应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实际案例的对比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能量原理,运用结构力学的方法,将计算模型置于直角坐标系中确定变量间的关系,分别推导面内径向荷载作用下以及温度作用下椭圆曲线梁任意位置处的内力及变形的求解表达式并且计算其位移的数值解。通过改变约束方式,形成了静定结构、一次超静定、二次超静定以及三次超静定曲线梁分别对其内力和变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2)基于相同的原理与计算推导方法,进行了静定、一次至三次超静定的抛物线曲线梁以及双曲线曲梁在面内径向荷载以及温度作用下的任意点的径向位移、切向位移、转角位移的理论分析以及数值解的求解。(3)进行了退化验算,应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相应的模型,结合前人圆曲梁的精确位移求解表达式,与本文方法推导计算获得的数值解对比分析,验证推导方法与计算结果的正确性。(4)结合有限元案例和实际工程试验案例进一步验证,运用本文方法计算得出位移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理论解答的正确性与适用性。
刘佳慧[7](2019)在《计及附着柔性的塔式起重机塔身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式起重机为增加施工高度常需增设塔身附着结构,附着后的塔式起重机上部塔身是典型的超静定压弯结构,二阶效应显着,柔性附着结构的刚度对塔式起重机塔身结构非线性变形、结构稳定性和附着结构支撑反力影响甚大。本文基于二阶理论,对柔性附着塔式起重机塔身结构进行非线性建模,通过精确微分方程法,推导塔身在基本外载荷组合作用下端部的非线性位移、附着支撑反力以及塔身结构整体稳定性计算表达式,完善塔式起重机柔性附着结构的杆件内力及等效刚度的解析表达。此外,基于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以及本文研究成果,构建一塔机柔性附着系统参数化分析计算平台,以便用户快速准确地得到规范标准计算长度系数参考值,节省工程人员的计算时间并有效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针对塔式起重机塔身附着结构支撑反力,从二阶理论出发,列写计及轴力效应的变形微分方程,代入边界条件以及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得出塔机塔身附着结构支撑反力的计算表达式,同时可以得到塔身结构端部非线性位移表达式,利用位移公式可以进一步得出塔身结构整体屈曲临界力的解析表达,并引入计算实例,通过ANSYS Workbench对上述表达式进行验证,以保证其正确性。针对塔式起重机柔性附着结构,利用力矩平衡法和单位载荷法对柔性附着结构的杆件内力及等效刚度进行全面分析推导,并提出两种特殊工况附着结构形式,给出其杆件内力及等效刚度解析式的计算方法,以便应用于塔机塔身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基于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以及本文理论研究成果,利用C#与MATLAB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构建一塔机柔性附着系统参数化分析计算平台,本文介绍了平台构建的思路方法以及平台界面的操作流程,通过平台,工程人员可以快捷准确地求解塔机柔性附着塔身的稳定性问题,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便利。
楚加庆[8](2019)在《基于静力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静力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是一种全局、无损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结构损伤识别经过多年发展,基于静力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已发展出很多新方法。尽管目前基于静力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众多,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尚未解决。目前,多种损伤识别方法已经实现损伤定位和损伤程度的大致定量,借助曲率指标进行损伤定位的识别方法也较多,但未见直接由曲率指标进行损伤定量的损伤识别方法。因此,本文考虑结合曲率方法与静力参数指标力求对结构进行精确的损伤定位和损伤程度定量,对基于结构的挠度、支座反力、应变指标的损伤定位和损伤定量进行研究,开展了以下主要研究内容:1.借助简支梁、悬臂梁、固支梁结构模型,推导了基于挠度曲率的损伤识别理论,验证了挠度曲率损伤识别理论可适用于不同荷载形式和不同的梁结构形式,以及建立了曲率与损伤程度的显示表达式,能够由指标计算得到结构的理论损伤程度。针对固支梁、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出现的挠度曲率拐点处单元损伤无法识别的问题,提出叠加对称荷载曲率指标与叠加逐跨荷载曲率指标,通过不同梁结构算例模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同时挠度曲率指标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一简支梁为例,推导了应变与损伤程度的显示表达,直接可由应变指标进行损伤程度定量。针对连续梁识别指标中出现的干扰峰值,提出叠加逐跨应变指标以剔除干扰峰值。通过简支梁与三跨连续梁算例模型验证了应变损伤理论的适用性,并且指标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3.以两跨连续梁为例,理论推导了单一损伤中支座反力影响线的变化,发现损伤位置支座反力影响线差存在极值,支座反力影响线差曲率曲线仅在损伤位置处存在峰值,故可以用来进行损伤定位,进一步建立了支座反力影响线曲率与损伤程度的关系,可对损伤程度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对三跨及以上的多跨连续梁,可采用边跨两个支座反力影响线曲率叠加进行损伤识别。通过一两跨和三跨连续梁多种损伤工况的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连续梁支座反力影响线损伤识别的可行性,该指标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4.选取某三跨变截面连续梁工程实例,采用迈达斯软件建模仿真分析,验证三种指标用于实际结构损伤识别的适用性,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指标的抗噪声能力、识别精度等问题。结果显示,三种指标均能有效识别结构发生的损伤,且都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验证了指标损伤识别的效果。基于支座反力影响线曲率指标不仅识别效果最佳,而且该指标抗噪声能力较好,仅通过叠加两边跨支座指标便能很好的进行损伤识别,能够节省检测成本,同时该指标具有良好的测试精度,有利于工程实际中的损伤识别。
钟华栋[9](2019)在《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跨中挠度分析及改善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总结了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结构特点,介绍了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挠度影响因素及其基本理论,研究了剪切变形、界面滑移、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等因素对波形钢腹板刚构桥跨中挠度的影响,探讨了波形钢腹板刚构桥跨中下挠的改善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剪切变形对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挠度的影响。以超静定结构转换为静定结构的思路,将波形钢腹板刚构桥边、中跨分离成多个静定结构,推导了波形钢腹板刚构桥边、中跨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计算公式。以某实桥为依托,建立了杆系模型和实体模型,将理论计算值与有限元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推导的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计算公式能较准确地计算出跨中挠度及剪切变形,所采用的推导方法是合理的。由于没有考虑横隔板的影响,并假定波形钢腹板承担了截面全部剪力,使得理论计算值较有限元偏大,结果较保守,故用于实际工程中是偏安全的。(2)通过改变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的边界约束,建立了同等跨径的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对比分析了两者跨中挠度、腹板剪应力及承剪比方面的特点。用混凝土腹板替换钢腹板,并添加腹板预应力束,对比分析了普通PC刚构桥和波形钢腹板刚构桥在剪切变形、腹板剪应力及承剪比方面的异同。(3)研究了钢-混界面滑移对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挠度的影响。在波形钢腹板简支梁滑移变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比例系数μ,建立了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滑移附加挠度计算公式,并以某实桥模型对所提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比例系数是合理的,能够较保守地估算跨中滑移附加挠度。针对波形钢腹板刚构桥常用的剪力键形式,研究了顶底板不同剪力键组合对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滑移附加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栓钉连接时,会产生较明显的滑移附加挠度,而采用Twin-PBL剪力键和埋入式剪力键时,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滑移附加挠度很小。(4)针对波形钢腹板刚构桥和普通PC刚构桥,研究了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容重和相对湿度对两者挠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PC刚构桥挠度明显大于波形钢腹板刚构桥,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也更明显。研究了波形钢腹板刚构桥下挠的改善措施,如改变波形钢腹板厚度、波长、波高等。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仍然是影响波形钢腹板刚构桥的主要因素,改变波形钢腹板的设计参数对于改善波形钢腹板刚构桥下挠效果并不显着。
许良康[10](2019)在《先简支后连续PC连续梁的次内力分析》文中提出先简支后连续PC连续梁是中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广泛采用的桥梁结构形式之一。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体系转换,先简支后连续PC连续梁桥在混凝土徐变、基础沉降、日照梯度温度和后期预应力影响下的次内力是设计计算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目前对先简支后连续PC连续梁桥次内力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基础沉降过程中考虑混凝土徐变影响的研究还很少,因此,研究先简支后连续PC连续梁桥的次内力仍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以咸河大桥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对该连续梁的各项次内力计算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着重研究徐变引起的次内力及徐变对基础沉降附加内力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相关结果如下。(1)利用狄辛格方法和考虑龄期的弹性模量法对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徐变次内力进行理论推导,对比计算结果发现狄辛格方法已经不适合徐变效应分析,原因是狄辛格方法使用的狄辛格公式已与现在的徐变系数预测模式相差甚远;(2)对常用的几种徐变系数预测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总体来看,使用中交04模型与Model Code 2010模型计算得到的徐变系数曲线最为接近,使用CEB-FIP 1990模型计算得到的徐变系数曲线稍低于前两者,而使用中铁05模型、中铁17模型计算得到的徐变系数曲线则远高于使用中交04模型计算得到的徐变系数曲线。(3)以经典地基沉降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考虑主梁混凝土徐变、基础最终沉降量、基础沉降龄期、基础沉降速率、体系转换龄期等多因素的基础沉降次内力公式,并将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所建立的公式是合理的。(4)当基础发生缓慢沉降时,对基础沉降次内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基础最终沉降量,其与最终沉降次内力成正比;其次还和基础沉降龄期与体系转换龄期有关,两者对最终沉降次内力的影响占相同基础沉降量引起弹性内力的50%以内;最后,基础沉降速率对最终的沉降次内力影响很小,却对沉降次内力的增长速率影响很大。(5)体系转换龄期与基础沉降龄期都较早的情况下,基础缓慢沉降引起的徐变次内力约为弹性内力的45%55%,而基础瞬时沉降引起徐变次内力约为弹性内力的70%80%,故基础缓慢沉降引起的徐变次内力约为基础瞬时沉降引起徐变次内力的0.7倍左右,考虑徐变影响的瞬时沉降次内力约占缓慢沉降次内力的1/2。(6)以支点处主梁截面为例,在最终次内力的组成中,占比最大的为预应力次内力,其几乎能抵消整个二期恒载造成的边支点处的弹性内力;其次为温度引起的次内力,达到了二期恒载引起弹性内力的60.4%;再次为上部结构自重与先期预应力引起的徐变次内力,其约占二期恒载引起弹性内力的29.7%;比重最小的则为基础沉降次内力,其中,基础缓慢沉降次内力占据二期恒载引起弹性内力的5.7%,基础瞬时沉降次内力占二期恒载引起弹性内力的3.1%。
二、关于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公式的推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公式的推导(论文提纲范文)
(1)分层注水管柱力学分析及监测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层注水管柱力学研究现状 |
1.2.2 管柱载荷监测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分层注水管柱静力学分析 |
2.1 分层注水管柱屈曲分析 |
2.1.1 分层注水管柱几何关系建立 |
2.1.2 分层注水管柱静力平衡方程建立 |
2.1.3 分层注水管柱物理方程建立 |
2.1.4 分层注水管柱屈曲方程及临界载荷分析 |
2.2 分层注水管柱轴向变形分析 |
2.2.1 分层注水管柱轴力变形分析 |
2.2.2 温度引起的分层注水管柱变形分析 |
2.2.3 内、外压引起的分层注水管柱鼓胀变形分析 |
2.2.4 分层注水管柱轴向载荷分析 |
2.3 分层注水管柱强度安全性分析 |
2.4 分层注水管柱力学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层注水管柱多封隔器位移算法研究 |
3.1 分层注水管柱三封隔器位移计算方法分析 |
3.1.1 三封隔器管柱力学模型建立 |
3.1.2 力法解三封隔器管柱轴向载荷 |
3.1.3 温度、鼓胀效应下三封隔器管柱轴向载荷 |
3.1.4 分层注水管柱三封隔器位移算法分析 |
3.2 分层注水管柱多封隔器位移计算方法分析 |
3.2.1 多封隔器管柱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
3.2.2 力法解多封隔器管柱轴向载荷 |
3.2.3 分层注水管柱轴向力计算公式的验证 |
3.2.4 分层注水管柱多封隔器位移算法分析 |
3.3 三封隔器位移算法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层注水管柱动态监测器研制方案设计 |
4.1 监测器系统模块设计 |
4.2 井下测试短节研制方案设计 |
4.2.1 井下测试短节技术指标 |
4.2.2 井下测试短节装置方案 |
4.2.3 测试短节结构设计 |
4.2.4 测试短节管柱强度校核 |
4.3 通信仪研制方案设计 |
4.3.1 通信仪技术指标 |
4.3.2 通信仪装置方案 |
4.3.3 通信仪结构设计 |
4.3.4 通信仪管柱强度校核 |
4.3.5 通信仪和井下测试短节定位 |
4.4 地面控制器研制方案设计 |
4.4.1 地面控制器技术指标 |
4.4.2 地面控制器系统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层注水管柱监测器实验研究 |
5.1 监测器实验方案设计 |
5.1.1 监测器及配套工具实验设备准备 |
5.1.2 模拟井下磁定位实验分析 |
5.1.3 井下测试短节振动实验分析 |
5.1.4 井下测试短节模拟井实验分析 |
5.1.5 测试短节井下注水通信距离实验分析 |
5.2 监测系统标定及检测实验方案设计 |
5.2.1 传感器轴力标定及抗拉实验分析 |
5.2.2 监测系统压力标定及耐压实验分析 |
5.2.3 监测系统温度标定及耐温实验分析 |
5.2.4 测试短节、通信仪高温高压实验分析 |
5.3 分层注水管柱监测器模拟井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汽车起重机受限空间下倾覆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汽车起重机倾覆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1 倾覆稳定性问题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汽车起重机覆稳定性问题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汽车起重机在受限空间下倾覆稳定性计算 |
2.1 汽车起重机结构特点及其数据化 |
2.1.1 汽车起重机的结构特点 |
2.1.2 汽车起重机模型的参数化 |
2.2 基于倾覆稳定性最大起重量计算方案设计 |
2.2.1 最大起重量计算方案设计 |
2.2.2 受限空间下最大起重量计算方案的确定 |
2.3 基于倾覆稳定性最大起重量计算程序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3 汽车起重机支腿反力计算及其对最大起重量的影响 |
3.1 超静定问题力法分析概述 |
3.2 汽车起重机受限空间下支腿反力计算方法 |
3.2.1 基于变截面等效刚度法求解支腿等效刚度 |
3.2.2 考虑主梁扭转及支腿弯曲的支反力计算研究 |
3.3 支腿最大压力限制对最大起重量的影响 |
3.4 考虑支反力的总体最大起重量计算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臂架变形对倾覆力矩影响的臂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4.1 臂架结构变形概述 |
4.2 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4.2.1 有限元线性求解基本原理 |
4.2.2 空间梁系有限元线性求解基本步骤 |
4.3 空间梁系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4.4 非线性有限元求解 |
4.4.1 Newton-Raphson法 |
4.4.2 弧长法 |
4.5 非线性求解在ANSYS中实现 |
4.5.1 模型的建立及简化 |
4.5.2 几何非线性的设置 |
4.5.3 收敛条件设置 |
4.5.4 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后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5 QY25t汽车起重机臂架及支腿有限元仿真分析 |
5.1 QY25t汽车起重机底架有限元仿真分析 |
5.1.1 底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2 底架模型边界条件的施加 |
5.1.3 支反力计算理论值与ANSYS仿真结果比较 |
5.2 25t汽车起重机臂架有限元仿真分析 |
5.2.1 臂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2 臂架模型边界条件的设定 |
5.2.3 臂架变形结果分析及其对倾覆稳定性的影响 |
5.3 25t汽车起重机基于倾覆稳定性最大起重量计算 |
5.3.1 汽车起重机典型工况分析 |
5.3.2 汽车起重机倾覆稳定性工况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悬臂参数的静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的发展概述 |
1.2 梁拱组合体系桥的力学特点及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梁拱组合体系桥研究进程简介 |
1.3.2 桥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进程简介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静力性能解析分析 |
2.1 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 |
2.2 带悬臂简支梁组合体系桥实用解析方法研究 |
2.2.1 力法的基本原理 |
2.2.2 结构的简化以及计算的基本假定 |
2.2.3 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结构内力解析公式推导 |
2.2.4 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位移解析公式推导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体系桥梁内力随悬臂参数变化规律探索 |
3.1 悬臂参数的选择 |
3.2 刚性梁刚性拱体系 |
3.2.1 赘余轴力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2.2 赘余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2.3 主梁根部截面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2.4 拱顶截面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2.5 拱脚截面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2.6 刚性梁刚性拱体系总体分析 |
3.3 刚性梁柔性拱体系 |
3.3.1 赘余轴力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3.2 赘余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3.3 主梁根部截面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3.4 拱顶截面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3.5 拱脚截面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3.6 刚性梁柔性拱体系总体分析 |
3.4 柔性梁刚性拱体系 |
3.4.1 赘余轴力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4.2 赘余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4.3 主梁根部截面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4.4 拱顶截面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4.5 拱脚截面弯矩规律探索及结果对比 |
3.4.6 柔性梁刚性拱体系总体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沙市长善路圭塘河桥悬臂参数优化分析 |
4.0 工程概况 |
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2 各材料截面参数 |
4.1.3 模型中荷载的设置 |
4.1.4 恒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结果 |
4.1.5 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的内力结果 |
4.2 研究参数的选择 |
4.3 解析公式的参数选择 |
4.4 圭塘河桥悬臂参数优化 |
4.4.1 迭代程序的流程介绍 |
4.4.2 主梁轴力解析结果 |
4.4.3 主梁跨中截面弯矩解析结果 |
4.4.4 主梁根部截面弯矩解析结果 |
4.4.5 拱顶截面弯矩解析结果 |
4.4.6 拱脚截面弯矩解析结果 |
4.4.7 解析结果总体分析 |
4.5 优化后的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4.5.1 恒载作用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4.5.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优化前后有限元模型对比 |
4.5.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优化前后有限元模型对比 |
4.6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4)千斤顶驱动开合屋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开合屋盖结构 |
1.2.2 开合屋盖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
1.2.3 开合屋盖千斤顶驱动形式 |
1.3 论文的构成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屋盖中千斤顶布置位置参数优化 |
2.1 引言 |
2.2 案例简介及位置参数化计算理论研究 |
2.2.1 开合屋盖案例简介 |
2.2.2 千斤顶位置参数化计算理论研究 |
2.3 界面化计算程序的实现 |
2.3.1 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 |
2.3.2 程序参数优化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合屋盖结构中双作用液压缸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液压缸简介 |
3.2.1 液压缸分类 |
3.2.2 液压缸结构 |
3.3 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刚度分析 |
3.3.1 刚度理论分析 |
3.3.2 刚度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3.3.3 刚度有限元分析后处理 |
3.4 双作用多级液压缸刚度分析 |
3.4.1 刚度理论分析 |
3.4.2 刚度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3.4.3 刚度有限元分析后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千斤顶驱动开合屋盖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加固状态下屋盖受力分析 |
4.2.1 闭合状态加固屋盖案例 |
4.2.2 闭合状态下液压缸及索刚度对结构的影响 |
4.2.3 开启状态加固屋盖案例 |
4.2.4 开启状态下液压缸及加固杆刚度对结构受力分析影响 |
4.3 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驱动屋盖有限元计算分析 |
4.3.1 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应力应变模型 |
4.3.2 闭合状态下屋盖受力分析及变形研究 |
4.3.3 开启状态下屋盖受力分析及变形研究 |
4.4 双作用多级液压缸驱动屋盖有限元分析 |
4.4.1 多级液压缸应力应变模型 |
4.4.2 闭合状态下屋盖受力分析及变形研究 |
4.4.3 开启状态下屋盖受力分析及变形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合屋盖可拆卸支座节点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验模型参数 |
5.2.2 加载及测量方案 |
5.2.3 试验步骤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试验现象 |
5.3.2 理论分析 |
5.3.3 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 |
6.1.1 主要结论 |
6.1.2 主要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库岸砂泥岩填方区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受力特性研究方法 |
1.2.2 码头桩基受力特性 |
1.2.3 填方及堆载区桩基的受力特性 |
1.2.4 库水位变化条件下桩基的受力特性 |
1.2.5 框架码头桩基-土相互作用问题的特殊性及研究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研发及试验方法 |
2.1 概况 |
2.2 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模拟试验模型设计 |
2.2.1 模型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模型简化 |
2.2.3 测试系统 |
2.3 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模拟试验系统研发 |
2.3.1 试验系统集成技术路线 |
2.3.2 模拟试验系统设计简图 |
2.3.3 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模拟试验系统的优越性 |
2.3.4 模型试验系统安装 |
2.4 复杂环境下高填方码头桩基受力试验模型制作 |
2.4.1 试验材料 |
2.4.2 测点布置 |
2.4.3 试验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陆域堆载下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的模拟试验 |
3.1 陆域堆载试验加载方案 |
3.2 岸坡土体初始水平应力场 |
3.2.1 岸坡土初始水平应力测试结果 |
3.2.2 土压力盒结果可靠性分析 |
3.3 陆域堆载试验现象 |
3.4 填方区土体作用于桩基的水平荷载 |
3.4.1 中排架桩前后土体侧向应力及桩基水平荷载 |
3.4.2 侧排架桩前后土体侧向应力及桩基水平荷载 |
3.4.3 中排架与侧排架桩基水平荷载对比分析 |
3.5 排架中部土水平侧向应力分布 |
3.5.1 排架间土体水平x向应力 |
3.5.2 排架间土体水平y向应力 |
3.6 码头排架桩基弯矩特性研究 |
3.6.1 中排架桩体弯矩分布规律 |
3.6.2 侧排架桩体弯矩分布规律 |
3.6.3 桩基弯矩合理性验证 |
3.6.4 中排架与侧排架桩体弯矩对比分析 |
3.7 码头排架桩基轴向合力分布 |
3.7.1 中排架桩体轴向合力 |
3.7.2 侧排架桩体轴向合力 |
3.7.3 中排架与侧排架桩体轴向合力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库水升降条件下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模拟试验 |
4.1 库水位升降工况 |
4.2 水位升降下桩前后土体侧向应力结果分析 |
4.2.1 土体水平侧向应力试验成果可靠性分析 |
4.2.2 中排架桩前后土体侧向应力及桩基水平受力 |
4.2.3 侧排架桩前后水平侧向土应力及桩基水平受力 |
4.2.4 水位变化时中排架与侧排架土水平应力对比 |
4.3 排架中部土体水平侧向应力结果及分析 |
4.3.1 排架中部水平x向应力 |
4.3.2 排架中部水平y向应力 |
4.4 水位升降时桩基弯矩结果及分析 |
4.4.1 中排架各桩基弯矩 |
4.4.2 侧排架各桩基弯矩 |
4.4.3 中排架与侧排架弯矩对比 |
4.5 水位升降时桩基轴向合力结果及分析 |
4.5.1 中排架各桩基轴向合力 |
4.5.2 侧排架各桩基轴向合力 |
4.5.3 中排架与侧排架整体轴向合力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库岸砂泥岩填方区框架码头数值模拟研究 |
5.1 框架码头数值模拟方法 |
5.1.1 边界与约束条件 |
5.1.2 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
5.2 基本模型数值模拟结果 |
5.2.1 陆域堆载作用下岸坡土体对码头桩基作用效应分析 |
5.2.2 陆域堆载作用下码头桩基对岸坡土体作用效应分析 |
5.2.3 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土体对码头桩基的作用效应分析 |
5.2.4 水位升降过程中码头桩基对岸坡土体变形的影响分析 |
5.3 数值模拟与室内模型试验对比 |
5.3.1 码头排架桩基的弯矩 |
5.3.2 码头排架桩基的轴向合力 |
5.3.3 码头岸坡土体桩前后水平土应力 |
5.3.4 码头排架结构中部土体水平应力 |
5.4 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的影响因素 |
5.4.1 不同桩间距对码头桩基受力特性的影响 |
5.4.2 不同排架间距对码头桩基受力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框架码头桩基受荷计算方法 |
6.1 引言 |
6.2 陆域堆载下框架码头桩基荷载计算简化方法 |
6.2.1 土压力计算理论 |
6.2.2 基本计算模型的提出 |
6.2.3 平衡方程的建立 |
6.2.4 水平荷载分布 |
6.2.5 竖直荷载分布 |
6.3 陆域堆载下框架码头桩基荷载计算及验证 |
6.3.1 陡峭基岩面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
6.3.2 适用条件 |
6.3.3 计算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出版教材或专着 |
三、授权专利 |
四、科技获奖情况 |
五、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6)考虑变温作用的平面变曲率杆件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曲线梁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曲线梁的应用 |
1.1.2 曲线梁的受力特点 |
1.2 曲线梁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曲线梁静力学研究现状 |
1.2.2 变曲率曲线梁静力解析研究现状 |
1.2.3 曲线梁温度应力解析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平面曲线梁静力分析方法 |
2.1 平面曲线梁静力分析方法 |
2.2 曲线梁基本假设 |
2.3 曲线梁内力符号规定 |
2.4 本章小结 |
3 椭圆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3.1 椭圆曲线梁简化模型选取与角度关系确定 |
3.1.1 椭圆曲线梁简化模型的选取 |
3.1.2 角度关系确定 |
3.2 面内径向力作用下椭圆曲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3.2.1 静定椭圆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3.2.2 两端铰支椭圆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3.2.3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椭圆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3.2.4 两端固定椭圆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3.3 温度作用下椭圆曲线梁变形解析解答 |
3.3.1 静定椭圆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3.3.2 两端铰支椭圆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3.3.3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椭圆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3.3.4 两端固定椭圆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3.4 解析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抛物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4.1 抛物线曲线梁简化模型选取与角度确定 |
4.1.1 抛物线曲梁简化模型的选取 |
4.1.2 角度关系确定 |
4.2 面内径向力作用下抛物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4.2.1 静定简支抛物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4.2.2 两端铰支抛物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4.2.3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抛物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4.2.4 两端固定抛物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4.3 温度作用下抛物线曲线梁变形解析解答 |
4.3.1 静定简支抛物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4.3.2 两端铰支抛物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4.3.3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抛物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4.3.4 两端固定抛物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双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5.1 双曲线梁简化模型选取与角度确定 |
5.1.1 双曲线曲梁简化模型的选取 |
5.1.2 角度关系确定 |
5.2 面内径向力作用下双曲线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5.2.1 静定简支双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5.2.2 两端铰支双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5.2.3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双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5.2.4 两端固定双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5.3 温度作用下双曲线线梁变形解析解答 |
5.3.1 静定简支双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5.3.2 两端铰支双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5.3.3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双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5.3.4 两端固定双曲线梁变形静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平面变曲率杆件变形分析案例对比及应用 |
6.1 有限元案例应用 |
6.2 工程案例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计及附着柔性的塔式起重机塔身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梁杆系统计算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
1.2.2 柔性附着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
1.2.3 塔身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塔机格构式塔身及柔性附着结构计算分析 |
2.1 引言 |
2.2 具有多点柔性附着结构的塔式起重机等效模型的建立 |
2.3 塔身柔性附着结构的支撑反力 |
2.3.1 柔性附着侧向反力 |
2.3.2 柔性附着扭转反力 |
2.4 格构式塔身的等效抗弯与抗扭刚度 |
2.4.1 塔身等效抗弯惯性矩 |
2.4.2 塔身等效扭转刚度 |
2.5 计算实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塔机柔性附着结构等效刚度及杆件内力计算 |
3.1 引言 |
3.2 三杆式柔性附着结构的等效刚度及杆件内力 |
3.3 超静定附着结构的等效刚度及杆件内力 |
3.3.1 四杆单侧式柔性附着结构的计算 |
3.3.2 四杆双侧式柔性附着结构的计算 |
3.4 特殊形式附着结构的等效刚度及杆件内力 |
3.4.1 A型特殊附着结构的计算 |
3.4.2 B型特殊附着结构的计算 |
3.5 计算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设计规范的塔机柔性附着系统参数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多点柔性附着的塔身稳定性分析 |
4.2.1 具有单点柔性附着的塔身稳定性分析 |
4.2.2 多点柔性附着的塔身稳定性分析 |
4.3 多点柔性附着的塔身非线性位移分析 |
4.4 塔式起重机柔性附着系统参数化分析平台的构建 |
4.4.1 系统整体参数化建模思路及流程说明 |
4.4.2 塔机柔性附着系统参数化分析平台设计说明 |
4.5 塔式起重机柔性附着系统参数化分析平台的实现 |
4.5.1 参数化分析平台界面功能的实现 |
4.5.2 参数化分析平台用户说明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静力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结构损伤识别的类别 |
1.4 基于静力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
1.5 结构损伤识别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静力挠度的损伤识别方法 |
2.1 引言 |
2.2 简支梁均布荷载挠度曲率损伤识别理论 |
2.2.1 损伤定位 |
2.2.2 损伤程度定量 |
2.3 悬臂梁集中荷载挠度曲率损伤识别理论 |
2.3.1 损伤定位 |
2.3.2 损伤程度定量 |
2.4 固支梁均布荷载挠度曲率损伤识别理论 |
2.4.1 损伤定位 |
2.4.2 损伤程度定量 |
2.5 损伤识别数值仿真算例 |
2.5.1 简支梁算例 |
2.5.2 悬臂梁算例 |
2.5.3 固支梁算例 |
2.5.4 三跨连续梁算例 |
2.5.5 测量噪声对损伤指标识别效果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静力应变的损伤识别方法 |
3.1 引言 |
3.2 应变差的损伤识别理论 |
3.3 损伤定位 |
3.4 损伤程度定量 |
3.5 损伤识别数值仿真算例 |
3.5.1 简支梁算例 |
3.5.2 三跨连续梁算例 |
3.6 测量噪声对损伤识别效果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支座反力影响线的损伤识别方法 |
4.1 引言 |
4.2 支座反力影响线损伤识别理论 |
4.3 损伤定位 |
4.4 损伤程度定量 |
4.5 损伤识别数值仿真算例 |
4.5.1 两跨连续梁算例 |
4.5.2 三跨连续梁算例 |
4.6 测量噪声对损伤识别效果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跨变截面连续梁桥仿真分析 |
5.1 引言 |
5.2 工程概况 |
5.3 单损伤工况识别 |
5.4 多损伤工况识别 |
5.5 测量噪声对损伤指标识别效果的影响 |
5.6 损伤指标测试精度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9)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跨中挠度分析及改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发展现状 |
1.2 波纹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结构特点 |
1.3 国内外对波形钢腹板刚构桥下挠问题研究现状 |
1.3.1 剪切变形对挠度的影响 |
1.3.2 钢-混界面滑移对挠度的影响 |
1.3.3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挠度的影响 |
1.3.4 预应力损失对挠度的影响 |
1.3.5 其它因素对挠度的影响 |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挠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2.1 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分析理论 |
2.2 滑移引起的挠度分析理论 |
2.2.1 波形钢腹板剪力键类型 |
2.2.2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滑移公式推导 |
2.3 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分析理论 |
2.3.1 收缩徐变相关计算 |
2.3.2 预应力损失相关计算 |
2.4 小结 |
第三章 波形钢腹板刚构桥考虑剪切变形的跨中挠度计算 |
3.1 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挠度计算公式推导 |
3.1.1 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计算公式推导 |
3.1.2 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计算公式验证 |
3.1.3 波形钢腹板刚构桥变截面梁的处理 |
3.2 波形钢腹板刚构桥计算模型 |
3.2.1 材料参数 |
3.2.2 结构参数 |
3.2.3 杆系模型建模 |
3.2.4 实体模型建模 |
3.3 理论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
3.3.1 自重作用下的挠度对比分析 |
3.3.2 二期恒载作用下的挠度对比分析 |
3.3.3 自重作用下截面剪应力分析 |
3.3.4 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波形钢腹板刚构桥剪切变形及剪应力分析 |
4.1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与连续梁桥挠度对比 |
4.1.1 自重作用下挠度及剪应力分析 |
4.1.2 预应力作用下挠度及剪应力分析 |
4.1.3 自重和预应力作用下挠度及剪应力分析 |
4.2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与普通PC连续刚构桥下挠对比 |
4.2.1 自重作用下挠度及剪应力分析 |
4.2.2 预应力作用下挠度及剪应力分析 |
4.2.3 自重和预应力作用下挠度及剪应力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界面滑移对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挠度的影响 |
5.1 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滑移附加挠度估算方法 |
5.2 滑移附加挠度理论公式的验证 |
5.3 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滑移附加挠度分析 |
5.4 各个荷载工况下滑移附加挠度分析 |
5.5 不同顶底板剪力键组合对挠度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波形钢腹板刚构桥下挠其它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
6.1 有限元模型说明 |
6.2 各因素对挠度的影响 |
6.2.1 收缩徐变对挠度的影响 |
6.2.2 预应力损失对挠度的影响 |
6.2.3 容重对挠度的影响 |
6.2.4 相对湿度对挠度的影响 |
6.3 波形钢腹板刚构桥下挠改善措施研究 |
6.3.1 设计方面 |
6.3.2 施工方面 |
6.3.3 其它措施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先简支后连续PC连续梁的次内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桥型 |
1.1.2 次内力的基本概念 |
1.1.3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中关于次内力的几个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次内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连续梁徐变次内力分析方法 |
2.1 徐变基本概念 |
2.1.1 徐变机理 |
2.1.2 徐变基本规律 |
2.1.3 徐变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
2.2 徐变理论与徐变的表达式 |
2.2.1 徐变理论 |
2.2.2 徐变系数预测模式 |
2.2.3 徐变效应的分析方法 |
2.3 常用徐变预测模式 |
2.3.1 各国徐变系数计算公式 |
2.3.2 常用徐变系数对比分析 |
2.4 徐变分析方法 |
2.4.1 微分方程法 |
2.4.2 代数方程法 |
2.5 本章小结 |
3 连续梁基础沉降次内力分析方法 |
3.1 基础沉降次内力概念 |
3.1.1 基础沉降的研究现状 |
3.1.2 连续梁基础沉降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影响 |
3.2 基础沉降引起的弹性内力 |
3.3 徐变对基础沉降附加内力的影响 |
3.3.1 缓慢沉降 |
3.3.2 瞬时沉降 |
3.3.3 本节小结 |
3.4 基础沉降内力包络图 |
3.5 本章总结 |
4 温度梯度和预加力引起的次内力分析 |
4.1 温度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
4.1.1 温度应力综述 |
4.1.2 温度理论发展 |
4.1.3 规范中的温度作用 |
4.2 梯度温度引起的连续梁桥次内力分析 |
4.2.1 温度平衡自应力的求解 |
4.2.2 温度次内力的求解 |
4.3 预加力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
4.4 预加力引起的连续梁桥次内力分析 |
4.4.1 预应力次内力的计算方法介绍 |
4.4.2 等效荷载法、固端弯矩法和共轭梁法的分析应用 |
4.4.3 预应力筋长期损失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咸河大桥四跨连续梁次内力分析 |
5.1 工程概况及设计资料 |
5.1.1 工程概况 |
5.1.2 设计资料 |
5.2 理论计算咸河大桥的次内力 |
5.2.1 徐变次内力的理论计算 |
5.2.2 基础沉降次内力的理论计算 |
5.2.3 预应力次内力与温度次内力的理论计算 |
5.3 利用MIDAS建立咸河大桥模型并计算各项次内力 |
5.3.1 徐变次内力 |
5.3.2 基础沉降次内力 |
5.3.3 预应力次内力与温度次内力的理论计算 |
5.4 对比分析与结论 |
5.4.1 徐变次内力对比分析 |
5.4.2 基础沉降次内力对比分析 |
5.4.3 各项次内力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关于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公式的推导(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层注水管柱力学分析及监测器研制[D]. 陈强.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汽车起重机受限空间下倾覆稳定性研究[D]. 姜宏图.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带悬臂的简支梁拱组合体系桥悬臂参数的静力学性能研究[D]. 张娜.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4]千斤顶驱动开合屋盖关键技术研究[D]. 毕振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5]库岸砂泥岩填方区框架码头桩基受力特性模拟研究[D]. 赵迪.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4)
- [6]考虑变温作用的平面变曲率杆件变形分析[D]. 于洁.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计及附着柔性的塔式起重机塔身结构分析方法研究[D]. 刘佳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8]基于静力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楚加庆. 湘潭大学, 2019
- [9]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跨中挠度分析及改善措施研究[D]. 钟华栋.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先简支后连续PC连续梁的次内力分析[D]. 许良康.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