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知识社会中的人文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易凌,龚蛟腾,傅秀兰[1](2020)在《图书馆学视阈下的知识价值论研究》文中提出知识价值论是图书馆学研究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主要聚焦于知识价值的实现问题。通过审视与比对哲学、经济学、知识学等领域的知识研究主旨,发现图书馆学视阈下的知识价值论亟待深入探索。就其核心视点而言,"内容"是知识本体,"文献"是知识载体,"图书馆"是知识环境,"读者"是知识主体;就其逻辑理路来说,知识核心价值是逻辑起点,知识整序与服务是逻辑线索,价值实现与共享是逻辑目标。图书馆学知识价值论研究,具有接续传统与现代学理脉络、促进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合、贯通既往与未来学科内核的理论意义。
王敏[2](2020)在《基于社会文化智能培育的“新学习议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飞速变化的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人类学习方式。为了有效应对信息技术发展给人类个体和社会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开始重视审视教育的功能,着手更新人才培养目标暨教育目标,从社会特征和学习特征方面重新制定人才标准,遴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尤其注重信息技术素养的界定、遴选与培育工作。技术变革的速度与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很难对信息技术进行监督管理,如何预防、纠正和减轻技术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教育活动蓬勃发展,成为研究者亟需考虑的问题。既有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的界定与遴选均以结果为导向,体现了教育界和工商业界对未来人才及人才培养的期待,但是他们较少考虑如何应对技术的负面效应,这也使得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在界定、遴选和培育工作上存在一些不足。美国系统设计专家巴纳锡指出,教育应该致力于提高人的素质与智慧,他呼吁构建“新学习议程”,希望学习者能够由此习得信息社会所需的各项素养,进而能够有效应对技术给人类个体和社会带来的多重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梳理与社会文化智能相关的理论与文献,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现实功用与反思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社会文化智能的产生发展和具体内涵。具体来说,社会文化智能可以分为科技认知、科技态度和科技行为三个维度,主要包括与科技相关的基础知识、判断力、理解力、批判意识、反思意识、主人翁意识、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意识、共同体意识、自我管理、风险管控、重建与创新能力十二项能力。其次,本研究以“社会文化智能”为切入点,通过国际比较和文本细读进一步梳理了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的偏重与缺失。研究发现,学界对信息技术素养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技术维度,具体包括: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估使用信息的能力、创造整合信息的能力、分享交流信息的能力,认知维度不太关注高阶理解,不够重视“元能力”,态度维度缺少共情、公平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而“核心素养”遴选和培育过程中则缺少对核心能力的聚焦,较少强调“关系”。社会文化智能从人的认知结构出发,重视理解与智慧,强调人与外界的关系与互动,为今后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提供了有效思路,“信息技术素养”应该增添科技理解力、可持续发展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共同体意识;“核心素养”框架应该关注真正核心的能力,强调反思、责任和相应的行动力。面对信息技术变革给教育带来的冲击,研究者们试图围绕“核心素养”重构学习内容、过程与方法,巴纳锡的新学习议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他所说的“新学习议程”尚需加以补充完善,使之更加清晰可行。本研究通过梳理巴纳锡的“新学习议程”,借助“新学习议程”完善“核心素养”,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可行路径。具体来说,在一如既往地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规划着眼于认知过程的横向议程,注重发展人的认知能力,重视数据与信息的挖掘、加工、转化、分享、存储能力,尤其重视理解力培养和智慧提升,从而培养高阶能力;纵向议程方面,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思路,注重培养互动能力,推动人与工具、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能力训练中,又要兼顾同质团体内的互动与异质团体间的互动。
张维红[3](2018)在《大学社会责任探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各种危机的逐渐凸现,大学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彰显。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逐步推进,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结构的不断变化,随着人们对大学本质、大学组织属性、大学职能,以及大学与社会关系等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学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一个日益备受关注的话题。大学社会责任几乎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大学校长等的日常用语,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进行诠释、言说。面对众说纷纭的大学社会责任,我们需要哲学的追问,需要理论的探讨。大学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大学社会责任有无边界?大学社会责任的价值何在?如何认识大学社会责任与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关系?如何认识大学社会责任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之间的关系?……等等,对这些基础问题进行尝试性的解读,是当前大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大学社会责任这个主题,大体遵循“历史嬗变——概念界定一—要素解读——特征分析”的整体思路,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探究,力图勾勒出其历史嬗变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整合性的大学社会责任概念,探讨了大学社会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揭示了大学社会责任的主要特征。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如下:一、大学社会责任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一个开放性概念,是一个“份内之事”与“份外之事”有机统一的概念,是一个共性与个性和谐共存的概念,是一个同一与差异协同发展的概念。尽管大学社会责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具有不同的内容,尽管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职能不断变化,尽管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大学立足于知识生产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基本内容始终不会改变,大学与社会的契约关系始终存在。二、大学组织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大学社会责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既是一般的社会组织,也是一种学术组织;既是一种伦理道德组织,也是一种利益相关方组织,同时还兼具有一定的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的功能。大学与社会是一种双向共生互动的关系。社会对大学约束作用的强弱,就是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自由度的大小。责任理解的多维度也为我们理解大学社会责任增添了许多难度。责任是由责任主体与“主体以外的其他”共同确定的,是自然责任与角色责任的有机统一,是理念与行动、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三、大学社会责任是大学存在的社会意义与方式,是大学对社会的期待与要求作出的反应,是从责任角度对大学与社会关系的整体描述,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集合体,是一个多维度、多功能、多层次的复合性概念。狭义的大学社会责任是指大学根据社会分工理论确定的角色定位而应对社会承担的角色责任。广义的大学社会责任是指大学通过透明和伦理方式,有效管理其活动对利益相关方、社会和环境所产生影响,实现大学、社会、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为。四、大学社会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方、透明、伦理、参与和评估等。这六个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大学社会责任。整体上看,大学社会责任的目的和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即实现大学、社会、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对象是包括环境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基本要求是透明和伦理,根本方法和手段是参与和评估。五、大学社会责任的主要特征是学术性与社会性、理念性与实践性、同一性与差异性、有限性与无限性、适切性与超适切性的有机统一。
杨红旻[4](2017)在《后大众化时代地方本科院校的合法性危机及重建》文中研究说明合法性一般用来表达一种由于被判断或被相信符合某种规则而被认可或被接受的状态。“合法性”作为高等教育组织和制度研究的根本性问题,是分析我国地方高校所面临危机的重要理论工具。本研究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地方本科院校合法性危机的表现及实质进行分析,并对危机的根源进行历史和现实考察,对重建组织合法性的实践行动进行案例分析,以回答“后大众化时代地方本科院校合法性危机的表现和实质是什么?”“其根源是什么?”“如何重建合法性以应对危机?”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历史梳理、案例分析、统计分析和理论探讨,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后大众化时代的标志就是大众化阶段的合法性受到了挑战,形成了特有的“合法性危机”。本研究结合美日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近期变化,分析后大众化的内在涵义和本质,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后大众化定义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或在校生规模指标在增长上的停滞;后大众化已不属于大众化阶段,原有的大众化发展模式已无法解释或概括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在这样一个失去原有目标,正在探索新的发展目标的阶段,各种关于高等教育的反思与质疑就成为了时代主题。因此,可以将后大众化时代界定为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后出现的矛盾凸显的平台期,时代标志就是“合法性危机”。危机的本质在于高等教育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高等院校需要对此进行回应,重建组织合法性。第二,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危机的实质仍为合法性危机。本研究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当前困境的分析,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平台期”即后大众化时代已到来。通过对这一时期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合法性危机具体表现的研究,可以发现,生存环境恶化和认可危机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中也是存在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学术机构却在身份、地位和办学绩效等方面不断遭受质疑,说明其所遭遇危机的实质仍是合法性危机,即社会对地方本科院校所秉承的价值观和办学模式的信任危机、认可危机。这种危机首先是合法性评价主体变化带来的,即更加走向公共问责下的合法性建构的危机;其次是合法性评价内容变化导致的,是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下质量观念的变化引起的。不同评价主体代表政府或市场两种力量,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变革行动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第三,本研究依据斯科特的合法性分类,研究在制度初始化时期与制度变革时期,地方本科院校在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三方面的主要特征,并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趋势相结合,认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合法性危机的根源在于:在由上而下的行政化领导管理体制下,学术规范与学术文化发育极不成熟,学术逻辑被政治逻辑和市场逻辑主宰,办学理念受实用主义和短期功利主义严重影响。第四,本研究认为转型即重建合法性的行动,因此选取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典型案例,调查地方本科院校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和转型策略的评价与认同情况,总结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认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重建合法性的实践行动仍主要以各级政府的决策为合法性来源,市场压力并非地方本科院校重建合法性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地方本科院校倾向于在政策导向的空白地带发挥自主性。要消解这种危机,政府和学校都要进行变革和调整。第五,本研究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合法性危机和重建组织合法性行动的反思,认为重建合法性应遵从以下主要规律:即作为共识存在的“自我信念”是高等院校获取合法性的根本;遗传与环境的冲突与整合代表合法性的危与机;制度化策略的效率取决于文化-认知策略的成效。地方本科院校重建组织合法性的路线应为:重塑治理——重塑学术——重塑自我——开创未来。地方本科院校要重塑学术秩序,培育“自我信念”,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以使名实相符。
陈晨[5](2017)在《生成、共契与互动—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文章采用“理想类型法”构筑与描述了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大学理念的三种形态—信仰理念、理性理念、一流理念,通过文献与历史分析揭示与展现出以教师为主体的大学知识分子是如何参与大学理念的生成与发展;对此三种形态的大学理念进行现实的差异性分析,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材料与事实补足同一性“理想类型”的缺陷,从而使得“理性类型法”构筑下的三种大学理念的内涵更为丰满:大学理念并非是一种超功利的纯粹精神的象征,它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各自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的反应,这决定教师的行为角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及形象的复杂性。大学理念差异性现实下的教师职业、教师生存境遇的变化,使得知识分子的角色属性不论从知识界定还是精神内涵都面临着危机。从学理上对大学知识分子现实角色所面临的两对主要矛盾(认识论与生存论、认识论与政治论)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从精神维度归正大学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的事实,为揭示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的共契关系提供基础;继而以知识分子角色的精神特质(自由、独立、批判)为核心要素,根据它与大学理念的通约性,挖掘、剖析大学理念的精髓与核心诉求(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社会责任),揭示出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与大学理念的共契关系。以大学理念与大学教师知识分子“共需共有”的“知识”为核心节点,横向以知识类型为纬、纵向以知识模式的历史演进为经,试探大学理念的知识论基础;继而探寻以知识为材料运作的大学理念,在当今学科生活的专门化、学术生活的秩序化中如何与大学教师形成消极互动:这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多地探讨与重视大学理念的时代,然大学理念却凭籍其内在活力消弱着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属性与人格特质,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性发育空间并未扩大,反而在缩小,由此消弱了大学理念自身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与物质基础。最后,大学理念与知识分子的现代性之建构的余思,我们期待未来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的精神彰显与大学理念繁荣的交相呼应。
薛晓阳[6](2017)在《知识类型与教育形态:“大道之知”的古典教育及其精神遗产》文中认为大道之知的信仰,表达了古典教育叩问天命、追求卓越、通达世道人文的大道精神。古典教育为教育确立了高贵的性格,追求不带私人目的的公共精神。近代以后,知识转型演绎了"大道知识"的退场,将知识局限于科学和专业的范畴,人类的广博眼界被有限的技术世界所支配和主导。在失去大道知识的信仰之后,教育开始向"识记之学"退化,最终导致现代教育的价值变迁。古典教育的启示不在于是科学知识重要还是人文知识重要,而在于大道之知的教育信仰。处于知识社会中的教育,必须重新定义知识的性质和意义。面对知识社会的知识爆炸,教育需要的不是愈加强大的接受能力,而是学会在洞察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社会功能和精神意义。
殷世东[7](2016)在《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育人是一个亘古弥新的话题,古今中外关于文化育人教育思想的绵延传承,针对文化育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从未断续。文化育人是育人活动文化品性的实践路径和现实呈现。而育人文化必须保持相应的品质与性格,才能实现育人的应然目标。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丰厚的物质享受,冲破了“神”对人的束缚和禁锢,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然而,由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科学技术没有人文精神驾驭,将走上科学主义道路,进而导致人的主体性和灵性失落,以及道德、文化个性和价值取向性迷失。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了科学主义观念盛行,并渗透于各行各业之中,左右着各行各业的行动与实践,直至今日,教育活动也不例外。从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来看,在科学主义观念的支配下,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逐步走上科学化的道路,疏离了文化品性,强调课堂育人活动的客观性与价值无涉、惟科学技术育人和惟学科专业育人等,注重传递性、接受性等方式,追求高速度和高效率,将课堂育人视为一种科学的物化活动,进行模式化、简约化、平面化和精致化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课堂育人活动科学化进程,为课堂育人披上科学化的合法外衣,这在工业化时代,是顺应当时时代精神召唤而做出的积极应对。课堂育人活动在科学化的进程中,摆脱了因循守旧、刻板僵化的教育方式与思维方法,促进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课堂育人以追求科学与理性为基础,但是,不能走上惟科学、惟理性和惟技术的道路,因为,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其并不能解决道德、信仰问题,课堂育人在科学化进程中,遮蔽了实际在场的各种非线性因素,以及过早与过细进行学科专业化教育,无法实现“完整人”的教育目标。人是符号的动物,即人是文化人。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文化是人的外化、对象化,是人的“第二自然”,在文化世界中,人类才能获得自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同时,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是“未完成性”的,只有通过文化有机整体的陶冶才能“完成人”,培育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实现“完整人”的教育目标。然而,课堂育人在科学化进程中,异化为物性的活动,过早过细的进行学科专业化培养,遗忘了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遮蔽了课堂育人的本性,逐步落入“科学化”“碎片化”藩篱之中,沦落为某些具体利益的工具,课堂育人活动的教育魅力逐步被消解,渐进失去“完整人”的教育功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课堂育人活动的改革与探索从未间断,然而,课堂育人活动中被消解、丢失与遗忘的文化品性,并未及时得到修复或重建,科学化的课堂育人活动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变得苍白无力。人们在不断反思与改革,呼唤课堂回归生活,回归文化有机整体育人,张扬个性和健全人格。为此,提出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课题研究。通过检视课堂育人文化品性之疏离现象,揭示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意蕴,重塑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基础,解析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价值追求,提出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重塑策略,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完整人”的教育目标。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通过文献研究,联系课堂育人活动中文化品性疏离的现象进行分析,探寻课堂育人活动文化品性迷失的深层根源,以唤醒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自觉,提出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课题研究,并对该选题价值和意义、研究内容与结构、研究思路与范式等方面进行简要陈述。第二部分,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意蕴。通过文献梳理与研究发现,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历史嬗变,有一条或隐或现的印迹:从朴素文化品性时期、人文精神品性时段、自然科学品性时段,到迈向文化品性时代。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是指在长期的课堂育人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独特品质和特性。课堂育人是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一种文化活动;专业知识为人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使人健全与“完整”,文化性是课堂育人本质属性;课堂育人文化必须以人的自由、选择和价值为核心,保持其价值性与教育性、整体性与非线性、科学性与理智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等,同时,运用文化的体验、陶冶等方式营造文化育人情境,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在场体验,具身认知,陶冶情操,课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完整人”的教育目标。第三部分,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疏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育人活动走上了科学化道路,追逐课堂育人活动的自然科学品性,在短期内推进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人为过滤掉课堂育人活动中的文化元素,强调科学无所不能、理性至高无上、逻辑毋庸置疑,注重课堂育人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学科化等,忽视其人文精神,在一定层面上,弥散着技术理性、科学主义观念,课堂中的“知识”失去了文化性;同时,按照科学和学科的逻辑对课堂育人活动进行程序化、技术化设计,课堂变成了一种知识控制、技术控制;课堂育人活动中出现主体间分离、局外人传递、不在场接受和碎片化教育等现象,造成课堂育人的文化本性被遗忘、课堂育人内容的文化性格偏失、课堂育人的文化方式缺位,课堂育人活动失去灵性与活力,导致学习者缺失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单向度发展”的人。第四部分,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价值诉求。一是致力于“完成人”,二是达成“完整人”。一方面课堂育人通过文化“完成人”,文化是人的“第二自然”。即自然人以文化人成社会人,社会人以文化确证区分人,符号人以文化彰显人性。另一方面课堂育人通过文化“完整人”。即课堂以文化人,习得健康的生存方式、塑造理想的健全人格、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培育追求真善美品质等,促进学习者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完整人”的教育功能。第五部分,重构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基础。课堂育人活动是一种文化存在,从文化视角探寻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基础,以新的视角解析课堂育人活动,改变停留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上,给课堂育人活动以整体描绘,从而获得一个完整、全面的课堂育人活动认识,还原出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本真全貌。卡西尔的符号理论、斯普朗格的陶冶理论与庞蒂的具身认知理论,为课堂育人的整体性、陶冶性、体验性等文化品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文化(诗意)的逻辑特性与课堂文化品性的旨趣不谋而合,成为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的逻辑论据。第六部分,重塑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策略。在课堂育人活动中,为了实现课堂育人的应然目标,课堂育人必须从惟科学育人、惟学科专业知识育人等回归到课堂文化育人,重塑课堂育人的文化时代品性。通过营造课堂高峰体验,创造智慧课堂,构筑课堂文化情境,回归文化生活;彰显课堂人文精神,营造精神家园,创造生命课堂;让学习者在场体验,陶冶情操,张扬个性,重返心灵间性,融通课堂科学与人文,运用文化有机整体,开展综合育人,促进学习者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完整人”教育目标。第七部分,结束语。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文化时代,课堂在追求科学化的过程中,必须高扬人性和理性,保持育人活动的文化“自然”特质,遵循文化(诗意)的逻辑,营造具有安全感、自由感和关系和谐的课堂场所。课堂是学习者在学校中主要的居所,理应借助文化,营造自由自觉的文化育人之生态,让课堂成为自由之境、幸福之境、和谐之境和诗意之境,成为诗意栖居地。学习者才能在真实体验中,在自由自觉之中,享受课堂快乐与幸福,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实现课堂育人的应然之目标。
周灵[8](2016)在《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面对世界及中国媒介传播业所处环境的剧变和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面临重大变革。高校传媒类本科生是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同时也是媒介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背负着多重使命。因此,探讨当前语境中面向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更具时代感。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格局,媒介素养教育的使命和内涵需要都作出调整。随着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特别是在重构中国社会形态的今天,在高校传媒类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对于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的重新诠释和运用,将直接关涉到未来中国公民素质状况与民族素质结构的提升与优化。论文以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媒介融合对媒介素养的影响出发,重点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理论框架的搭建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对国内外文献深入分析,参与媒介素养教育过程,探求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路径。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媒介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媒介融合语境分析,关注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从媒介融合的根源与驱动力的分析入手,提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是人对信息的要求”的观点,同时以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律”为理论依据,提出媒介融合的趋势为媒介素养带来的新的生存的挑战与机遇。再次,在对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需求和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架构,对其目标、内涵、内容进行规范化讨论设计。包括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分析,在检视现有相近素养概念的核心观点的基础上得到启示,尝试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提出融合式媒介素养的教育理念应当体现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统整,完成从分立走向融合的范式转换,民主参与与自我建构的共生互融。教育目标从总体上应当分为基础层面与专业层面,基础层面和专业层面的目标又分为综合目标与层次目标,从情感、认知、行为、元认知的领域进行设置。相对应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选择也包括基础层面和专业层面。最后,在实践过程中制定针对传媒类本科生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综合行动策略,明确提出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媒介产品生产能力的培养,在评析和借鉴现有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结合国内外媒介素养课程内容组织现状,设置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重构包括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创新实践三大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以媒介发展史、艺术发展史为轴线进行纵向融合;实验教学模块将媒体应用技能课程进行“流程”的融合;创新实践模块完成校园学习与业界项目实践的横向融合;以“舆情分析”专题为例开展教学实施与评价,实践表明,专题教学的开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主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查找资源,与组员互相讨论,能掌握学习内容,认为专题教学有助于提升创造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王鑫[9](2016)在《H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 ——基于组织变革视角》文中指出在H省,作为承载本省大众化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公立新建本科院校共有B学院、D学院、H学院、S学院、J学院和G学院等6所。这6所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但随着该省经济社会结构性转型发展,“先天性”办学基础薄弱的新建本科院校,都面临着就业率持续低迷的困境。困境的出现要求这些大学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致力于教学质量改进,以求新的发展。教学质量是大学组织系统的“涌现性”表征,即大学教学运行系统中各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以组织变革的视角研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是从根源上解决教学质量改进问题的基本路径之一。目前,对于以组织变革的视角研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的问题,尚无严谨的理论支持,有效的经验也不多。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将填补H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领域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为其他省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与问卷调查,对H省5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大学存在着人才培养理念社会适应性不足与同质化、课程设计与实施陈旧化、有效课堂教学建构性生成滞后、信息技术使用不当、组织结构制约教学发展、教学领导与组织文化尚需强化与改进等诸多现实问题,严重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组织变革和质量改进相关理论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组织因素归因分析,并提出了选择差异化教学发展新战略、增强教学技术力、强化有效教学领导、优化组织结构和创新组织文化等五个方面的教学质量改进策略,以期实现教学质量的切实改进。
邓磊,崔延强[10](2014)在《大学功能的演进逻辑——基于社会契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大学诞生于基督教衰落而民族国家尚未兴起之际。当时宗教神权渴求理论的支持,封建君主亟须专业人才。作为唯一的知识渊薮,中世纪大学承担了化育欧洲智慧的责任,并因此获得了自治权,这是一个隐性的社会契约。社会发展的需要赋予大学种种特权,大学的教化之功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的革新。伴随宗教改革、思想启蒙和工业革命,人类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大学的社会契约随之调整,现代大学应运而生。时至今日,知识社会已到来并不断深化,大学的社会契约有了新的表述,大学功能也将继续演进。
二、浅谈知识社会中的人文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知识社会中的人文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图书馆学视阈下的知识价值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学科视阈下知识价值论的研究主旨 |
1.1 哲学视角的知识价值研究 |
1.2 经济学视角的知识价值研究 |
1.3 知识学视角的知识价值研究 |
1.4 图书馆学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 |
2 图书馆学聚焦知识价值论的核心视点 |
2.1 作为知识本体的“内容” |
2.2 作为知识载体的“文献” |
2.3 作为知识环境的“图书馆” |
2.4 作为知识主体的“读者” |
3 图书馆学探索知识价值论的逻辑理路 |
3.1 知识核心价值是逻辑起点 |
3.2 知识整序与服务是逻辑线索 |
3.3 价值实现与共享是逻辑目标 |
4 图书馆学秉持知识价值论的理论意义 |
4.1 接续传统与现代学理的脉络 |
4.2 促进人文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
4.3 贯通既往与未来学科的内核 |
5 结语 |
(2)基于社会文化智能培育的“新学习议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文化智能 |
二、社会文化智能 |
三、信息技术素养 |
四、核心素养 |
五、新学习议程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巴纳锡相关研究综述 |
二、社会文化智能相关文献综述 |
三、信息技术素养相关文献综述 |
四、核心素养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社会文化智能的产生背景、理论渊源与内涵 |
第一节 社会文化智能的产生背景 |
一、新型社会特征的出现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 |
二、教育的感知危机与新学习议程规划 |
三、教育教学改革与新时代社会危机的解决 |
第二节 社会文化智能的理论渊源 |
一、文化智能及其理论模型 |
二、文化意识理论与文化理解力 |
三、社会文化智能与深度学习理论 |
第三节 社会文化智能的具体内涵 |
一、社会文化智能的建构逻辑 |
二、社会文化智能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三章 社会文化智能与新时代素养遴选 |
第一节 社会文化智能与核心素养 |
一、有效应对信息社会的严峻挑战 |
二、为遴选新时代素养提供新视野 |
三、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新思路 |
四、为培育信息技术素养提供新的切入点 |
第二节 信息技术素养的理解误区与解决之道 |
一、信息技术素养的国际比较 |
二、信息技术素养的理解误区 |
三、既有信息技术素养框架的解决之道 |
第三节 既有“核心素养”框架的缺失与完善之道 |
一、理性与科学思维的危机 |
二、既有“核心素养”框架的缺失 |
三、既有“核心素养”框架的完善之道 |
第四章 “新学习议程”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新技术、新工具的迷思 |
一、新技术的人文反思 |
二、新工具的认知迷思 |
三、教育需要妥善处理与技术的关系 |
第二节 新学习议程的设计与实施 |
一、巴纳锡与“新学习议程” |
二、“核心素养”的改善与“新学习议程”的更新 |
三、“新学习议程”的实施路径与方法 |
第三节 新学习议程与教育的未来 |
一、信息技术改变并重构了学习的方式与方法 |
二、新的学习生态呼吁培养个体学习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大学社会责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结构框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大学社会责任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大学社会责任的萌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
第二节 大学社会责任的形成阶段(20世纪中期——20世纪末) |
第三节 大学社会责任的发展阶段(21世纪初——) |
小结 |
第二章 大学社会责任概念界定的前提 |
第一节 大学及其组织属性 |
第二节 大学与社会关系 |
第三节 责任 |
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社会责任概念解读 |
第一节 大学社会责任概念界定的标准 |
第二节 大学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第三节 大学社会责任的内容、分类与范围 |
第四节 与大学社会责任相关的几个概念辨析 |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社会责任的构成要素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利益相关方 |
第三节 透明 |
第四节 伦理 |
第五节 参与 |
第六节 评估 |
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社会责任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学术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
第二节 理念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
第三节 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有机统一 |
第四节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有机统一 |
第五节 适切性与超适切性的有机统一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后大众化时代地方本科院校的合法性危机及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设计 |
2 组织合法性:后大众化时代地方本科院校危机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组织合法性的概念分析与内容分类 |
2.2 组织合法性危机的表现、解释与应对 |
2.3 组织合法性理论在地方本科院校危机研究中的适切性分析 |
3 后大众化:高等院校合法性危机的时代背景 |
3.1 后大众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的异常表现? |
3.2 后大众化时代高校究竟面临什么危机? |
3.3 后大众化是否还属于大众化阶段之内? |
4 后大众化时代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危机表现与实质 |
4.1 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的发展 |
4.2 地方本科院校的困境 |
4.3 地方本科院校危机的实质仍为合法性危机 |
5 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合法性危机的历史根源 |
5.1 制度初始化时期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合法性的建立 |
5.2 制度变革时期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合法性的建构 |
6 后大众化时代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合法性的冲突与解构 |
6.1 后大众化时代经济社会转型及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
6.2 地方本科院校组织合法性的内外冲突与解构 |
7 H省地方本科院校重建合法性的案例研究 |
7.1 H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7.2 H省7所案例院校的案例调查与分析 |
8 地方本科院校重建合法性的反思与展望 |
8.1 地方本科院校重建组织合法性的行动反思 |
8.2 地方本科院校重建组织合法性的未来展望 |
9 结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方本科院校重建合法性行动(转型与发展)状况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2 “地方本科院校重建合法性行动(转型与发展)状况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生成、共契与互动—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之源 |
(一)范式转换:对高等教育学研究重心下移的呼应 |
(二)精神聚焦:对有关大学信任危机的深刻反省 |
(三)现实要求:对大学主体性觉解的客观需要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计量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历史研究法 |
三、概念厘定 |
(一)大学理念 |
(二)知识分子 |
(三)教师知识分子 |
四、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反思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的生成关系 |
一、理想生成——同一性的大学理念 |
(一)同一性本质的认识论 |
(二)大学理念的理想类型 |
(三)同一性理念的现实困境 |
二、现实生成——大学理念的差异性 |
(一)差异性的客观需求 |
(二)差异性的历史逻辑 |
第三章 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的共契关系 |
一、共契的基础——大学教师矛盾论的消解 |
(一)大学教师认识论与生存论的掣肘 |
(二)大学教师认识论与政治论的冲突 |
二、共契的事实——大学教师精神维度的彰显 |
(一)知识分子之自由理想与学术自由理念 |
(二)知识分子之独立人格与大学自治理念 |
(三)知识分子之批判精神与社会服务理念 |
第四章 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的互动关系 |
一、积极互动——知识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理念 |
(一)大学理念的知识论基础——知识类型的不同 |
(二)大学教师角色转变的知识论探析——知识模式的演进 |
二、消极互动——大学理念与教师发展的悖论 |
(一)学科知识的专门化 |
(二)学术生活的秩序化 |
余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知识类型与教育形态:“大道之知”的古典教育及其精神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社会的知识观———“大道之知”的教育精神 |
1. 古典时代的知识信仰 |
2. 求大道之学问的教育 |
二、知识转型与教育形态的改变:从大道之知到识记之学 |
1. 知识观的现代转型及其后果 |
2. 现代知识论的堕落与古典教育的回归 |
三、知识社会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观 |
1. 后现代回归大道知识的尝试 |
2. 知识社会的教育形态与变革 |
(7)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解析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偏失现象 |
(二)探寻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理论根源 |
(三)揭示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时代转向 |
二、选题价值和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内关于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问题、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五、研究思路与范式 |
第一章 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意蕴 |
一、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历史嬗变 |
(一)朴素文化品性时期 |
(二)人文精神品性时段 |
(三)自然科学品性时段 |
(四)迈向文化品性时代 |
二、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解读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品性 |
2.文化品性 |
3.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 |
4.课堂育人的自然科学品性 |
(二)课堂育人的文化本性 |
1.知识与文化 |
2.文化是人的第二自然 |
3.教育即文化的过程 |
4.文化与课堂育人关系 |
(三)课堂育人的文化方式 |
1.课堂育人的文化方式概述 |
2.直觉体验 |
3.整体陶冶 |
4.具身认知 |
(四)课堂育人文化理性自觉 |
1.课堂育人文化自识 |
2.课堂育人文化自信 |
3.课堂育人文化自律 |
三、课堂育人文化品质特性 |
(一)课堂育人文化价值性与教育性 |
(二)课堂育人文化整体性与非线性 |
(三)课堂育人文化科学性与理智性 |
(四)课堂育人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 |
第二章 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疏离 |
一、课堂育人的文化本性遗忘 |
(一)科学无所不能,惟科学完成人 |
(二)理性至高无上,惟理性健全人 |
(三)逻辑毋庸置疑,惟逻辑成就人 |
二、课堂育人的文化品质偏失 |
(一)课堂育人惟科学理性化 |
(二)课堂育人惟学科专业化 |
(三)课堂育人惟技术程序化 |
三、课堂育人的文化方式缺位 |
(一)课堂活动“局外人”传递 |
(二)课堂活动“不在场”接受 |
(三)课堂活动“主体间”分离 |
四、课堂育人的文化自觉缺失 |
第三章 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价值诉求 |
一、致力于“完成人” |
(一)自然人以文化人成社会人 |
(二)社会人以文化确证区分人 |
(三)符号人以课堂以文化彰显人性 |
二、达成“完整人” |
(一)塑造理想的健全人格 |
(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
(三)习得健康的生存方式 |
(四)培育追求真善美品质 |
第四章 重构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基础 |
一、重构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理论基础 |
(一)卡西尔的符号理论,完整育人理论基础 |
(二)斯普朗格陶冶理论,文化陶冶理论左证 |
(三)庞蒂具身认知理论,直觉体验理论依据 |
二、重构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逻辑基础 |
(一)文化(诗意)的逻辑与特性 |
(二)课堂成为诗意栖居地的应然与必然 |
第五章 重塑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之策略 |
一、营造课堂高峰体验,创生智慧课堂 |
(一)创设和谐氛围,激发高峰体验 |
(二)营造开放情境,促进探究生成 |
(三)构筑文化景象,回归文化生活 |
二、彰显课堂人文精神,创造生命课堂 |
(一)彰显价值理性,营造精神家园 |
(二)在场张扬个性,找归课堂主体 |
(三)具身凸显关系,寻回身心一体 |
(四)体验生命对话,重返心灵间性 |
三、融通课堂科学与人文,文化整体育人 |
(一)科学与人文一体,开展综合教学 |
(二)传承与陶冶相伴,涵化濡化一体 |
(三)技术与理性相融,体现时代文化 |
结束语 |
一、走向自由之境的课堂育人 |
二、创生生态之境的课堂育人 |
三、迈向幸福之境的课堂育人 |
四、追寻诗意之境的课堂育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
(8)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时代回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亟需引起关注 |
二、素养重构:主体素养结构的拓展与完善 |
三、范式转换:媒介融合语境期待教育回应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一、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 |
二、为媒介素养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三、为传媒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键词界定 |
二、本选题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内外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
五、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简要评价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稳定与变化: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介素养 |
第一节 媒介融合:根源与驱动力 |
一、媒介融合的基础:媒介技术的发展 |
二、媒介融合的驱动力:人对信息的需求 |
第二节 媒介素养的稳定本质:“人—媒”关系之交互生成 |
一、人的能动性:媒介是“人”的延伸 |
二、媒介的反作用:媒介即是环境 |
第三节 媒介素养的当代嬗变:媒介融合的挑战 |
一、提升信息获取与传播的参与性和交互性 |
二、削弱媒介形式及传播渠道的单一性 |
三、再现信息生产的理性与责任感 |
四、逆转信息理解的真实性 |
第三章 内涵与现状: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 |
第一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的内涵界定 |
一、传媒类本科生特征分析 |
二、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内涵的两个维度:媒介维度与素养维度 |
第二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
一、媒介信息的接受者:欠缺辨别信息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
二、媒介信息的生产者:具备较为丰富的媒介创作经历 |
三、媒介信息的评估者:能客观评价大众媒介 |
第三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教育价值取向:功利主义倾向 |
二、教育内容:滞后于传媒行业发展 |
第四章 更新与重构: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的体系架构 |
第一节 概念界定: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阐明 |
一、本研究概念界定的方法 |
二、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
三、检视:素养概念的核心观点及融合趋势 |
四、启示:把握融合式媒介素养之前的思考 |
五、探索:尝试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 |
六、差异: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
第二节 理念更新: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取向与性质 |
一、媒介素养:知识、技能与态度的整合 |
二、素养教育:从分立走向融合的范式转换 |
三、以人为本:民主参与与自我建构的共生互融 |
第三节 目标重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依据与确立 |
一、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依据 |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确立 |
第四节 内容重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选择 |
一、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来源 |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基础层面的内容选择 |
三、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层面的内容选择 |
四、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组织 |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框架模型 |
第一节 媒介素养教育:范式与模式传承 |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流变 |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模式 |
第二节 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
一、媒介产品生产:媒介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二、媒介产品的生产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 |
第三节 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模型构建 |
一、现有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评析与借鉴 |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设计 |
第六章 内容与体系: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设置 |
第一节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组织 |
一、媒介素养课程模块划分与调查分析 |
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置 |
第二节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组织 |
一、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日益呈现跨学科性与学科间性 |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通识观念融入新课程体系 |
第三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
一、基础理论模块的纵向融合 |
二、实验教学模块的流程融合 |
三、创新实践模块的横向融合 |
第四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的实施策略 |
第七章 实践中探索: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教学专题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实践数据收集 |
四、教学效果评价 |
五、实践小结与反思 |
第二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教学方法探索 |
一、案例分析法在数据新闻教学中的实施 |
二、项目教学法在用户界面设计教学中的实施 |
结语: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A: 2006-2015十年间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专着统计 |
附录B: 国外媒介素养专家开放式问卷调查 |
附录C: 舆情分析报告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D: 学生参与学习情况量表 |
附录E: 调查问卷 |
附录F: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H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 ——基于组织变革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内涵升本”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不断改进 |
(二)增强“社会服务力”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
(三)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逐步改进 |
(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加快改进 |
(五)现代组织变革理论为教学质量改进提供启示与指导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径 |
四、概念界定 |
(一)新建本科院校 |
(二)教学质量 |
(三)教学质量改进 |
(四)组织变革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办学定位与教学质量观文献分析 |
(一)办学定位与教学质量 |
(二)教学质量观与教学质量 |
二、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文献分析 |
(一)教学质量形成系统因素 |
(二)教师教学学术水平 |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行为 |
(四)教学质量保障 |
三、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文献分析 |
(一)教学质量标准 |
(二)教学质量评价 |
四、教学质量改进相关文献分析 |
(一)教学过程中“教”的改进 |
(二)教学过程中“学”的改进 |
(三)教学质量管理改进 |
(四)教学质量改进中的组织变革 |
第三章 教学质量改进相关理论与启示 |
一、系统论与启示 |
(一)系统论基本内容 |
(二)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 |
(三)系统论的启示 |
二、质量理论与启示 |
(一)质量的定义 |
(二)几个有影响力的质量理论 |
(三)集成与权变视角下的质量理论启示 |
三、组织变革理论与启示 |
(一)组织变革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组织变革的过程 |
(三)组织变革理论的启示 |
第四章 H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 |
一、组织变革视角下测量因素结构图 |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实施 |
(三)研究假设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
(二)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三)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
第五章 组织变革视角下的教学质量改进策略 |
一、制订教学新战略,明晰教学质量改进路线 |
(一)教学新战略制订的意义 |
(二)教学新战略制订与选择 |
二、增强教学技术力,促进教学质量改进 |
(一)提升教师教学学术水平 |
(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三)创设有效课堂教学 |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
三、强化教学领导,引领教学质量改进 |
(一)教学质量改进中的教学领导的作用 |
(二)教学领导惯行和理论来源 |
(三)教学质量改进中有效教学领导行为维度 |
四、优化组织结构,支撑教学质量改进 |
(一)组织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
(二)大学组织结构发展 |
(三)基于教学质量改进的组织重构 |
五、创新教学组织文化,激发教学质量改进“引力波” |
(一)教学组织文化 |
(二)教学组织文化管理 |
(三)创新教学组织文化步骤和策略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大学功能的演进逻辑——基于社会契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功能的社会起源 |
二、大学功能的历史沿革 |
1.研究型大学的兴起 |
2.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出现 |
三、大学功能的当代转型 |
1.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大学的危机 |
2.知识社会中的大学功能 |
四、浅谈知识社会中的人文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图书馆学视阈下的知识价值论研究[J]. 易凌,龚蛟腾,傅秀兰. 图书馆学研究, 2020(10)
- [2]基于社会文化智能培育的“新学习议程”研究[D]. 王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大学社会责任探究[D]. 张维红. 厦门大学, 2018(12)
- [4]后大众化时代地方本科院校的合法性危机及重建[D]. 杨红旻.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5]生成、共契与互动—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关系研究[D]. 陈晨. 淮北师范大学, 2017(01)
- [6]知识类型与教育形态:“大道之知”的古典教育及其精神遗产[J]. 薛晓阳.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4)
- [7]课堂育人的文化品性研究[D]. 殷世东. 西南大学, 2016(04)
- [8]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 周灵.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9]H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 ——基于组织变革视角[D]. 王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10]大学功能的演进逻辑——基于社会契约的视角[J]. 邓磊,崔延强. 高等教育研究,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