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层教学后班级管理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英荟[1](2021)在《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分层教学研究与应用的深入以及它的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加入到应用分层英语阅读教学行列中来。然而,先前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实验研究,较少对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实际课堂中的运用现状进行探讨。因此,笔者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探究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并试图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基于因材施教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及输入假说理论,本研究调查了邹平市某初中三个年级在校学生以及该学校英语任课教师。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的研究方法,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具体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如何?(2)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3)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经调查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果:(1)当前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较广泛,多数初中英语教师了解并使用分层教学,对分层教学有基本的认识;在实际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运用;多数英语教师们对这一教学模式整体上抱有乐观态度,有些教师认可并努力尝试分层教学,但仍有教师对这一教学模式抱有较消极的情感态度。(2)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认知方面,教师和学生对分层教学的理解存在着误解和偏差;在具体实施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分层方式、阅读材料的选择及分层评价方式仍有待创新;在情感态度方面,有些教师认为分层教学加重了教学负担并拒绝应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3)笔者通过访谈探讨了问题出现的原因: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部分教师关于分层教学的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并且缺乏分层教学实践上的指导和实施中的研讨;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误解分层教学的含义和意义也会影响到实施过程,而且有些学生本身基础薄弱、主动性差,这也制约了分层教学的实施。本文重点研究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并发现了在应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析了其原因,为应用分层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系列建议。笔者未来将继续关注并钻研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运用,使其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方面更好地为初中英语教学服务。
刘杰[2](2021)在《初中英语分层走班制下的教学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加剧,家庭教育模式千差万别,初中生的个体差异在社会和家庭的作用下愈加明显。如果学校仍然以统一的要求对待差异化的初中生群体,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抑制其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加重其负担,这一点在英语学科尤其明显。初中英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各地区各学校都积极尝试教学形式改革。分层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正是以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为目的,进而实行因材施教,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平等的英语学习机会。而任何的教育改革都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分层走班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很多方面都与以往教学模式不同,也出现了诸多管理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研究者以教学管理的角度深入研究,找出典型的共性问题,剖析原因,进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分层走班制教学在初中生英语教育及个人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中学自2012年建校以来,勇于开展各种教学改革,积极学习外校成功经验。自2019年开始实施英语分层走班制,在实施过程中,有收获也有困惑,有优势也有弊端,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分层走班后,由于学生的动态流动,班级归属感意识淡化;班主任的工作难度增大,其与各科教师间缺少有效良性互动;对学生的分层标准过于单一;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制单一,这些问题普遍存在并日益凸显出来。本研究立足R中学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实际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一系列方法,发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以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于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的现状及理论依据、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阐述分析了山东省单县R中学实施分层走班制教学的背景和方法,分别从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三方面进行阐释,并通过对比肯定分层走班制的优势;第三章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第四章分别从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主体、教学管理过程和教学管理体制四个方面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章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求发挥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最大作用,促进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更好的发展。最后总结本研究不足之处并对分层走班制教学进行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初中学校施行分层走班制教学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模式,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也期望所有教育工作者能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并能依据学生真实学情和实际需求,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让我们一起为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而努力!
王宇鹏[3](2021)在《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层教学是一种能以学生为本、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它在教学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英语写作作为一项输出性技能,对学生英语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许多高中对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种种问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都不理想。在本研究中,笔者尝试将分层教学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旨在优化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哈尔滨市某高中高二年级3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实验:第一,如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设计并实施分层教学?第二,英语写作分层教学的应用对学生写作学习效果有何影响?第三,英语写作分层教学的应用对学生写作学习动机有何影响?整个教学实验研究历时近四个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实验准备阶段、实验实施阶段和实验后的数据整理分析阶段。在实验准备阶段,笔者进行了编制《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自我评价量表》、进行学生分层、设计写作任务和教学实施流程以及编制课堂观察量表四项工作。实验过程中,笔者首先结合《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自我评价量表》作答情况及学生写作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遵循同内容、同进度、异要求的原则按照之前设计的英语写作分层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实验。教学实验结束后,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搜集的数据和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本教学实验的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验,笔者总结出了分层教学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流程;英语写作分层教学的应用对优化学生写作学习效果具有积极影响;英语写作分层教学的应用对提升学生写作学习动机有促进作用。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研究对象的限制,实验时间较短,研究者自身缺乏外语教学和进行实验研究的经验。
郝卿[4](2021)在《隐性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难以分割的。在这之中,阅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语言输入方式,它在提高语言能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学生的起点不同,资质各异,他们的英语阅读成绩参差不齐。针对这种差异,如若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为满足全体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教师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借助分层教学法,教师能立足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被划归到了某个层次,这就容易导致高层次学生学习压力增大,低层次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学习兴趣下降等消极结果,所以近年来分层教学法一直饱受批评。相较于以往显性的分层教学法,隐性分层教学法重点在“隐”,即不告知学生他们正处于分层中,分层结果仅教师一人知晓。它既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又能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同时,隐性分层教学法可以很好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为探究隐性分层教学法对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和阅读学习兴趣的影响,笔者依托“差异化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于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中进行了隐性分层教学实验。根据实验前的测试成绩与问卷结果,两个班级的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学习兴趣没有明显差别,因此可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3班(56人)为对照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14班(56人)为实验班,采用隐性分层教学法,将学生暗中分为三个层次后再实施教学。为控制无关变量的干扰,两个班级皆由笔者进行授课,并保证教学教材与教学进度的一致。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结合测试、问卷和访谈结果,笔者得到以下结论:(1)隐性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兴趣。虽然对照班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所提升,但不如实验班学生的提升效果显着。(2)隐性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并且,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幅度各不相同。其中,C层学生的进步最大。笔者希望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深化对隐性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为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李影[5](2021)在《中学语文分层教学研究 ——以哈尔滨市郊159初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是学生日后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石。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的语文教学及其效果却存在差异。159中学是一所郊区学校,学生自身语文基础薄弱,家长不重视教育,学生语文素养两极分化严重。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学校已经实施十余年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现代模式。其目的是给每位学生适合他们个性的差异化语文教学。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梳理出国内外语文分层教学的理论研究及实施现状,以哈尔滨159中学的部分在校学生及12位语文一线教师为调查对象。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了解哈尔滨市159中学的语文分层教学实践现状,整理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从而更好地指导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通过调查发现,哈尔滨市159中学的语文成绩有所提升,每年通过中考考入省市重点的学生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有所提升。此外,还提高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业务能力等。当然,实践中依然存在着问题,例如分层不够合理;教育公平存在问题;学校监管不够有效,很多环节流于形式;家长不理解等。对于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笔者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部分实施策略。例如:提升教师技能,细化分层,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制定可参照模仿的教学设计,通过绩效鼓励教师贯彻实践分层备课、组织教学等。
赵丹琪[6](2021)在《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作为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在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增强学生的文字功底,帮助学生扩充语言素材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并不尽如人意,生源较多较复杂、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呈显着差异等问题较为常见,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所有学生在阅读学习上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有鉴于此,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将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作业、课外活动等方面合理设计安排的分层教学,能够在现行授课形式下尽量满足学习者差异化的学习需求,进而优化阅读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以42名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掌握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实验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旨在探究解决三个问题:1、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如何实施的?2、实施分层教学是否能够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效果?3、实施分层教学是否能够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动机?经过四个月的教学实验,结合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通过教学实验前的教师访谈,笔者设计了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实施流程,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验证了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实施有助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习者在阅读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二,测试与课堂观察结果表明,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学习效果,学生的阅读成绩与阅读动机均得以提升。第三,通过教学实验后的问卷调查,笔者进一步发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还可以促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增加,在促进其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同时也使得其阅读能力与动机获得持续提升。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本研究主要存在三个不足:实验时间有限,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充分;实验对象有限,对样本的选取不够全面;对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与动机变化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今后应拓宽研究视角,对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凌琳[7](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杨潮[8](2020)在《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需要,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略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造成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抑郁、敌对、情绪不平衡等现象,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同时初中学生刚刚从小学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在学业负担加重的同时,也处在身心发展的飞速时期,他们不仅在学习内容和方法需要做好适应,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也要做好调整和适应,与此同时各种心理矛盾也在不断交替产生,如果不能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科学习成绩,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和焦虑。因此,在教学上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通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进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根据数学分层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构建了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方案。依据该方案,把学生按照数学学习能力分成A、B、C三个层次,采用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一个学期的教育实验,系统的探讨了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积极影响。综合本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如下:1.数学分层教学模式能显着的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2.数学分层教学模式能显着降低学生在心理健康量表中偏执、焦虑、敌对、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心理平衡六个维度的得分,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3.心理健康维度中偏执和焦虑可以有效预测数学成绩的变异,降低这两个维度的得分,可以提高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数学考试成绩。
史记[9](2020)在《基于分层走班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A中学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科技、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每个孩子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对教育变革的呼声也愈发的强烈。为了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不少学校开始尝试分层走班教学,这种变革性的尝试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分班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模式,旨在兼顾学生主体性与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虽然目前有关分层走班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很多还是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分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选择南京市A初中为样本学校,对初中分层走班模式下的数学教学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分层走班教学的研究背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明确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框架。其次,以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因材施教等科学理论为基础,阐述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案。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对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进行采访、调查,获得并整理相关数据,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多角度对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数学分层走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调查研究与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设计具有分层特色的数学教学案例供一线教师参考。经过深入研究,笔者发现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相比,数学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加科学的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为数学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环境,拓宽了研究视野,这些改变都对数学教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当然,目前数学进行分层走班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该模式存在对师资力量要求过高,班级管理难度较大,每学期各层次学生动态调整不易实现等诸多问题。数学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教育者们需要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争取早日让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落地”,更好地造福学子。
汤素芳[10](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研究 ——以广州市Y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改革,对我国高中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度更改的同时对高考人才选拔方式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其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已不能满足于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刀切”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较为单一化并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且该模式与“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相违背,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时下新课程教育改革,力求通过对高考人才选拔方式进行调整,让高校吸纳更多创新性人才,多样化人才。如此一来使得教学组织形式也随着发生改变,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凸显“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学生的自主选课(由传统的文科班、理科班调整为“3+2+1”学生自主选课模式,不再简单地划分为文理班)造就了“分层走班教学”应运而生。笔者自2019年8月起至2020年的1月均在广州市Y中学高二年级进行教育实习,参与了该校首批落实“3+2+1”新高考模式下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过程。结合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及个人实践因素,笔者借以此机会,基于该校实施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展开研究。从实施前需要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实施过程中具体情况及存在问题、实施后对师生带来的影响、根据研究发现的问题给予相关优化策略等五部分展开论述,并辅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阐述分析化学分层走班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及评价分层突出分层走班教学的特点。应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生、任课教师以及校领导展开调查,力图客观全面地了解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学生、教师等带来的影响。经整理得出该校实施高二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案,并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其主要问题如下:1.师生、生生关系陌生,感情淡薄;2.化学任课教师综合能力有待加强;3.学生均衡性发展受到限制;4.学校、年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最后根据主要存在的问题,笔者将对本次的实践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老师们的想法和意见整理得出实施方案及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对现行的新高考模式提供具有参考性的经验与建议,为新高考改革奉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二、分层教学后班级管理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层教学后班级管理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分层教学的概念界定 |
2.1.1 分层教学的含义 |
2.1.2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
2.1.3 分层教学的原则 |
2.1.4 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
2.2 国内外关于阅读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关于阅读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关于阅读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本研究理论基础 |
2.3.1 因材施教理论 |
2.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2.3.4 输入假说理论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 |
3.4.2 访谈提纲 |
3.4.3 课堂观察记录表 |
3.5 研究程序 |
3.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6.1 问卷的回收统计及数据统计与分析 |
3.6.2 访谈资料的处理 |
3.6.3 课堂观察记录表的整理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 |
4.1.1 对分层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认识 |
4.1.2 分层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
4.1.3 对分层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态度 |
4.2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教师与学生对分层阅读教学认知上存在误解与偏差 |
4.2.2 具体实施中学生分层方式、阅读材料的选择及分层评价方式有待创新 |
4.2.3 教师对分层英语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较消极 |
4.3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教师对分层教学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
4.3.2 学生对分层教学不理解以及学困生对此态度消极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对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
5.3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现状研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 Ⅱ 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现状研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 Ⅲ 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实施的现状研究(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Ⅳ 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实施的现状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Ⅴ 课堂观察记录本(部分) |
附录 Ⅵ 师生访谈内容记录 |
致谢 |
(2)初中英语分层走班制下的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源于教育政策及教育环境需求 |
2.源于实践改革需求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分层走班制的相关研究 |
2.分层走班制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
3.文献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分层走班制 |
2.行政班和教学班 |
3.教学管理 |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创新之处 |
(七)理论依据 |
1.SOLO分层评价理论 |
2.“最近发展区”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一、R中学英语分层走班制的实施背景及方法 |
(一)R中学英语分层走班制的实施背景 |
(二)R中学英语分层走班制的教学准备 |
1.分层走班前的班级编排 |
2.分层教学班级的安排 |
3.课程表及任课教师的分配 |
4.学生去向及座次表的分配 |
(三)R中学英语分层走班制的教学方法 |
1.分层备课 |
2.分层授课 |
3.分层作业 |
二、R中学实施英语分层走班制的现状调查及问题 |
(一)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1.学生问卷的设计 |
2.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 |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1.教师访谈的设计 |
2.教师访谈的调查结果 |
(三)R中学分层走班制教学的优势和取得的成效 |
1.分层走班制教学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
2.分层走班制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
3.分层走班制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成绩 |
(四)分层走班制下教学管理出现的问题 |
1.学生心理问题增多 |
2.教师管理任务加重 |
3.教学组织评价困难 |
三、R中学分层走班制下教学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学管理理念层面 |
1.教育理念更新较慢 |
2.管理理念缺乏创新 |
(二)教学管理主体层面 |
1.班主任管理难度增大 |
2.教师教材整合能力欠缺 |
3.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佳 |
4.学生集体归属感降低 |
(三)教学管理过程层面 |
1.分层参数标准不够全面 |
2.英语课后辅导难以跟进 |
3.教师间信息沟通不足 |
4.评价激励体制不够灵活 |
四、完善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的策略 |
(一)教学管理理念层面 |
1.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
2.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
(二)教学管理主体层面 |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管理意识 |
2.充分分析学情,提高整合教材能力 |
3.锻炼学生自主管理,发挥班干部作用 |
4.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增强集体归属感 |
(三)教学管理过程层面 |
1.细化分层参数,完善调整机制 |
2.丰富课外辅导,加强合作学习 |
3.设立教学班班主任,促进信息共享 |
4.优化评价体制,完善考核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 |
附录三 管理层访谈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高中英语课标分析 |
(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简介 |
(三)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与形式 |
(一)定义 |
(二)具体形式 |
二、分层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分层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
(二)分层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三、英语写作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英语写作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
(二)英语写作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四、英语写作分层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英语写作分层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
(二)英语写作分层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三)高中英语写作分层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英语写作分层教学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一)人本主义理论概述 |
(二)人本主义理论与英语写作分层教学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概述 |
(二)最近发展区与英语写作分层教学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实验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四、实验研究过程 |
(一)实验准备阶段 |
(二)实验实施阶段 |
五、教学案例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三)教学方法 |
(四)教学资源 |
(五)教学内容 |
(六)教学步骤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前测与中测结果对比分析 |
(二)中测与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三)前测与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二、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二)问卷结果讨论与分析 |
三、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一)学习习惯 |
(二)学习态度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一)访谈问题1 |
(二)访谈问题2 |
(三)访谈问题3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教学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自我评价量表》 |
附录2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3 英语写作分层教学后学生英语写作学习动机调查 |
附录4 访谈提纲及记录 |
附录5 前测、中测及后测英语写作测试试题 |
附录6 学生前测、中测及后测英语写作成绩汇总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隐性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一)分层教学法 |
(二)隐性分层教学法 |
(三)阅读教学 |
二、国内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 |
(一)国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 |
三、国内外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
(一)国外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
四、隐性分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差异化教学理论 |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三、掌握学习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测试法(Test) |
(二)问卷调查法(Questionaire) |
(三)访谈法(Interview) |
四、研究过程 |
(一)实验前准备阶段 |
(二)具体实验阶段 |
(三)实验后收尾阶段 |
五、数据收集 |
六、教学案例 |
(一)对照班教学案例 |
(二)实验班教学案例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测试结果与分析 |
(一)前测结果与分析 |
(二)后测结果与分析 |
(三)对照班前测与后测对比分析 |
(四)实验班前测与后测对比分析 |
(五)隐性分层教学对实验班各层次的影响分析 |
二、问卷结果与分析 |
(一)实验前问卷结果分析 |
(二)实验后问卷结果分析 |
(三)对照班前测与后测对比分析 |
(四)实验班前测与后测对比分析 |
(五)实验班前测与后测原始数据分析 |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
结论 |
一、研究主要发现 |
二、教学启示 |
三、研究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阅读前测试题(满分95) |
附录 3 阅读后测试题(满分95) |
附录4 访谈提纲 |
附录5 实验班实验前后阅读成绩 |
附录6 对照班实验前后阅读成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学语文分层教学研究 ——以哈尔滨市郊159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分层教学的研究 |
(二)国内分层教学的研究 |
(三)研究综评 |
三、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分层教学的概念界定、原则及理论依据 |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界定 |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差异性原则 |
(三)尊重性原则 |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因材施教思想 |
(二)掌握学习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五)“全纳”教育理念 |
(六)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三章 哈尔滨市郊159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价值 |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一)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
(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
(三)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
(四)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
(五)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六)增强积极交流意识 |
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
三、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
第四章 哈尔滨市郊159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现状 |
一、哈尔滨市郊159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现行模式 |
(一)学生分层 |
(二)备课分层 |
(三)授课分层 |
(四)作业分层 |
(五)评价分层 |
二、哈尔滨市郊159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现存问题 |
(一)学生层面:基础薄弱,降低分层效果 |
(二)教师层面:分层粗拙,素质有待提升 |
(三)学校层面:督导空泛,贯彻实施敷衍 |
(四)家长层面:忽视学习,监督形同虚设 |
(五)社会层面:“读书无用”,影响学生观念 |
第五章 哈尔滨市郊159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一、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
(一)增加知识储备 |
(二)增强教学能力 |
(三)提高学习兴趣 |
(四)培养学习习惯 |
(五)细化分层标准 |
(六)关注学生心理 |
二、增强督导能力 |
(一)加强有效指导 |
(二)建全评价机制 |
三、实施动态管理 |
(一)“走班制”教学 |
(二)调整学生分层 |
四、进行适当宣传 |
(一)宣传教育知识 |
(二)宣传分层教学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
(二)《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分层教学概念界定 |
二、分层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分层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
(二)分层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三、英语阅读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英语阅读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
(二)英语阅读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四、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
(二)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掌握学习理论 |
(一)理论概述 |
(二)掌握学习理论与英语阅读分层教学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一)理论概述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阅读分层教学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理论概述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与英语阅读分层教学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实验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四、实验研究过程 |
(一)实验准备阶段 |
(二)实验实施阶段 |
五、教学案例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
(三)教学方法 |
(四)教学资源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前后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前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一)访谈问题1 |
(二)访谈问题2 |
(三)访谈问题3 |
(四)访谈问题4 |
(五)访谈问题5 |
三、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一)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二)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四、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一)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
(二)学生课堂听课情况 |
(三)学生课堂互动情况 |
(四)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
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教学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2 问卷调查表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阅读导学案 |
附录5 阅读材料及阅读任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 |
(一)超智儿童 |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
三、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研设计 |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
(一)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智力理论 |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
四、政策制定理论 |
(一)理性决策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
(一)选拔机制 |
(二)培养方式 |
(三)师资建设 |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
(一)俄罗斯 |
(二)美国 |
(三)韩国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
四、总结 |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
四、总结 |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一)政治可行性 |
(二)经济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优化培养环节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
四、加强教育管理 |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一)经费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法律保障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
后记 |
(8)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要求 |
1.1.2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急需解决 |
1.1.3 分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
1.1.4 我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现实可行性 |
1.1.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多样化的需要 |
1.2 分层教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 |
1.2.2 国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 |
2 文献综述 |
2.1 分层教学 |
2.1.1 分层教学的定义 |
2.1.2 分层教学的模式 |
2.1.3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
2.2 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 |
2.3 心理健康 |
2.3.1 心理健康的概念 |
2.3.2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
2.4 分层教学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一:数学分层教学方案的设计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1 研究的目的 |
3.1.2 研究的意义 |
3.2 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 |
3.2.1 实施前的调查 |
3.2.2 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
3.2.3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
4 研究二:分层教学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2 实验对像 |
4.2.3 实验材料 |
4.3 研究程序 |
4.4 研究结果和分析 |
4.4.1 分层教学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考试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
4.4.2 对照组实验前后数学成绩和心理健康的统计分析 |
4.4.3 实验组实验前后数学成绩和心理健康的统计分析 |
4.4.4 实验组数学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统计分析 |
4.4.5 实验后三个层次学生心理健康的统计分析 |
5 综合讨论 |
5.1 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状况的影响 |
5.2 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中偏执的影响 |
5.3 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中敌对的影响 |
5.4 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中学习压力的影响 |
5.5 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中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的影响 |
5.6 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中焦虑的影响 |
5.7 分层教学模式对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5.8 分层教学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
5.8.1 分层教学模式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
5.8.2 分层教学提高了初中生数学学业成绩 |
5.8.3 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相辅相成 |
5.9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 |
6.3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分层走班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A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分层教学 |
1.2.2 分层走班教学 |
1.2.3 数学分层走班教学 |
1.3 国内外分层走班教学的历史及现状 |
1.3.1 国外分层走班教学的历史及现状 |
1.3.2 国内分层走班教学的历史及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第二章 分层走班教学的理论依据 |
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 掌握学习理论 |
2.3 因材施教理论 |
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章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背景及方案 |
3.1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背景 |
3.2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方案 |
3.2.1 学生分层方案 |
3.2.2 班级编排方案 |
3.2.3 教学分层方案 |
3.2.4 作业分层方案 |
3.2.5 测试评价分层方案 |
第四章 分层走班模式下数学教学效果分析 |
4.1 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 |
4.2 访谈内容分析 |
4.2.1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
4.2.2 学生访谈内容分析 |
4.2.3 家长访谈内容分析 |
4.3 调查问卷分析 |
4.4 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收获 |
4.4.1 学生层面 |
4.4.2 教师层面 |
4.4.3 学校层面 |
第五章 分层走班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
5.1 分层走班模式存在的问题 |
5.1.1 C层次学生学习困难状况没有明显改善 |
5.1.2 评价机制不科学 |
5.1.3 师资力量不足 |
5.1.4 班级管理难度大 |
5.1.5 分层教学资源匮乏 |
5.2 分层走班模式的改进建议 |
5.2.1 激发C层次学生学习兴趣 |
5.2.2 改善评价机制 |
5.2.3 提升师资力量 |
5.2.4 优化班级管理方法 |
5.2.5 整合教材,设计具有分层特色的教学案例 |
第六章 分层走班模式下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
6.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案例设计 |
6.2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案例设计 |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
7.1 总结 |
7.2 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数学分层走班教学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10)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研究 ——以广州市Y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记录法 |
2.基本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本次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分层教学 |
2.1.2 走班制教学 |
2.1.3 分层走班教学 |
2.1.4 广州市Y中学 |
2.2 分层走班教学的理论基础 |
2.2.1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2.2.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 |
2.2.3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3.Y中学高二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实施过程 |
3.1 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准备阶段 |
3.1.1 动员学生及家长对选考的重视并进行自主选科 |
3.1.2 对化学选考学生进行分类分层编制教学班 |
3.1.3 制定师生VIP课程表 |
3.1.4 化学任课老师拟当每个教学班班主任 |
3.2 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阶段 |
3.2.1 高二化学科组备课分层 |
3.2.2 高二化学课堂教学分层 |
3.2.3 高二化学学生评价分层 |
3.3 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后的成绩分析阶段 |
3.3.1 实验对照组的选择依据 |
3.3.2 对比分析Y中学与对照组学校成绩 |
3.3.3 具体试题分析 |
4.高二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的效果评价 |
4.1 对化学选考生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1.2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反馈 |
4.1.3 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
4.2 对化学选考学生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 |
4.2.1 维度一: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
4.2.2 维度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
4.2.3 维度三:学生的学习能力 |
4.2.4 维度四:学生的学习状态 |
4.3 运用访谈法对不同角色进行访谈跟踪 |
4.3.1 化学选考学生访谈记录分析 |
4.3.2 化学任课老师访谈记录分析 |
4.3.3 年级主任、班主任访谈记录分析 |
4.3.4 校领导访谈记录分析 |
5.研究结论与不足 |
5.1 分层走班制化学教学的优势初显 |
5.2 分层走班制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师生、生生关系陌生,感情淡薄 |
5.2.2 化学任课教师综合能力有待加强 |
5.2.3 学生均衡性发展受到限制 |
5.2.4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5.3 就优化化学分层走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
5.3.1 创造机会,增加教学班师生、生生共处时间 |
5.3.2 与时俱进,提升科任教师的综合素质 |
5.3.3 心理疏导,加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与教育 |
5.3.4 完善制度,优化走班教学体制 |
5.4 研究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广州市Y中学高二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现状问卷调查表(学生问卷) |
附录2 广州市Y中学高二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结果问卷调查表(学生卷) |
附录3 访谈内容 |
一、学生访谈内容 |
二、化学任课教师访谈内容 |
三、年级主任、班主任访谈内容 |
四、校领导访谈内容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分层教学后班级管理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D]. 张英荟.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初中英语分层走班制下的教学管理研究[D]. 刘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宇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隐性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郝卿.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学语文分层教学研究 ——以哈尔滨市郊159初中为例[D]. 李影.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D]. 赵丹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8]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D]. 杨潮. 西南大学, 2020(05)
- [9]基于分层走班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A中学为例[D]. 史记. 济南大学, 2020(05)
- [10]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研究 ——以广州市Y中学为例[D]. 汤素芳.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