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寄语——致读者的新年

2003 年寄语——致读者的新年

一、寄语2003——新年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罗渊[1](2020)在《基于框架理论的媒体新年献词研究 ——以《南方周末》《人民日报》(2000-2019)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南方周末》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因其报道聚焦公平正义,关注弱势群体而受到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其报道代表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和宣传导向,传递着党中央的声音。两份报纸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参考意义,特别是悉心研究其新年献词,能够从中探究和发现媒体新年献词的一定规律。作为一年一度的“命题作文”,各大媒体在抢时间、拼速度、比质量的同时,基于不同的倾向和立场也会产生不同的写作框架。《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和《人民日报》元旦献词凭借其特别的写作视角,特有的语言风格,特定的舆论导向,不断呈现质量上乘的年度佳作,业已成为受众岁末年初的重磅期待。本文选择《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两份报纸作为研究对象,就是要考察在不同倾向和立场下的两份报纸在新年献词表达上的异同,力求探究其隐含的写作框架,并试图提出改进建议。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借助中国台湾学者臧国仁提出的高中低三个层次框架结构,对《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近二十年新年献词的标题、主题、发文数量、发表时间、内容结构、版面设置、关注群体、话语风格、情感基调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是在“披露现实—正视矛盾—迎难而上”的框架下展开的。该框架呈现出重真实客观轻宣传导向、重弱势群体轻上层社会、重人文关怀轻制度诉求的特点。为进一步发挥《南方周末》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其框架进行适当调整。一是进一步认识国情,避免“民粹主义”倾向;二是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避免“上纲上线”倾向;三是进一步弘扬正能量,避免过度低沉倾向。《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是在“回顾—分析—展望”的框架下展开的。该框架呈现出重舆论引导轻人文关怀、重整体概述轻个体凸显、重宣传效果轻真实披露的特点。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元旦献词必须兼具政治性、新闻性和人文性,既有政治宣传功能,也有大众传播功能和人文关怀功能。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胡正扬[3](2018)在《难以忘怀的办刊往事》文中研究表明十年前,我在《人民之友依然在我的心头》一文中,抒发了我的办刊情怀。在创刊三十周年之际,当年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紫气东来1987年12月下旬的一个夜晚,《湖南人大工作》编辑部仅有的三名采编人员,为了赶在1988年1月上旬出版创刊号,在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孙载夫的带领下,聚集在省人大机关招待所(后改为大华宾

严芳[4](2017)在《《萌芽》转型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机制》文中指出本文就《萌芽》的期刊转型进行了现象分析和成因探究,展现了以《萌芽》为代表的这一类既保留一定的文学性追求又寻求市场认同,既非作协体制内专业作家写作又非纯粹的市场化娱乐化通俗化写作的“中间派”文学及文学刊物的存在状态,并从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的变迁的角度对《萌芽》转型的成因、价值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萌芽》转型所代表的一种文学发展路向。文学期刊的市场化转型曾饱受诟病,对催动其转型的文学生产机制变迁进行剖析将有助于对部分文学“市场化”转型的正确理解。本文首先从纯文学”到“青春文学”的作品转换、“写作导师”到“青春伙伴”的编者和作者间的身份转换、中青年到青少年的读者转换和“培养文艺新战士”到“培养文化青年”的办刊理念转换这四个方面对《萌芽》的期刊转型路线进行了分析。接着,本文从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的变迁的角度对推动《萌芽》转型的多方动因进行了探究,包括文学生产机制的冲击带来的《萌芽》的资金困境、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市场的新变、人口结构变动催生新的文学审美需求这三个方面,对《萌芽》转型前后面临的内外环境展开论述,展现《萌芽》转型不仅是期刊的自主选择,也是大环境发生改变情况下的被动之举。最后,本文就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变迁的环境下,《萌芽》所承载的在“主流”和“市场”的夹缝中发展的“中间文学”的存在状态进行了探析,揭示《萌芽》转型所代表的一种文学发展路向。具体表现为在作协体制“边缘”的办刊方式和创作心态,在“纯文学”和“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的办刊立场和文学创作立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追求等。《萌芽》的转型过程表现出了 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变迁的环境下部分文学期刊发展在“纯文学”与“市场化”之间进退两难的办刊取向,对《萌芽》转型的研究是研究19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变迁作用下当代文学发展路向和问题的有效视点,能够揭示当代文学发展的特征,有益于丰富对当代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孙士庆[5](2017)在《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文中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面对中国向何处去,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作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重庆谈判、军事调处和中间势力的斡旋未能改变各自的政治立场,最终导致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在国共政争的过程中,两党在军事战场的较量之外还进行着激烈的宣传战较量,并对战后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舆论宣传是国共两党对外宣示本党理念、方针和政策,打击对手和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善用舆论宣传能争取民心,增加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和推动军事斗争的进程。否则,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战后国共舆论斗争中,中共主动调整宣传体制,始终坚持党对舆论宣传的领导,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宣传内容和策略。中共正是通过灵活的宣传战术和对国民党舆论的反击,一方面赢得了民心,获得广大民众的一致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的开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分化了国民党的军心和民心,使其最终不敌中共的政治和军事攻势,输掉了战争和大陆政权。反观国民党,面对中共凌厉的宣传攻势,国民党党营新闻体系无法做出有力的反击。“以党治报”的新闻统制政策和国民党高层的过多干预,使舆论宣传呆板保守,严重影响到宣传的效果;对中共的诋毁和军事上的虚假宣传,使国民党丧失公信力;未能有效地动员和发动群众,又失去民众的支持。国民党就在政治、军事和舆论宣传都难以与中共抗衡的情况下,颓势无力挽回,最终丢掉大陆政权。而以“中立”自居,幻想走“中间道路”的中间势力,战后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但随着国民党执意发动全面内战,在国统区实施恐怖统治,特别是变本加厉地对其实施政治迫害后,中间势力审时度势,最终集体转向共产党,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舆论宣传对战后国共政争的影响只是间接被动的,中共最后取代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主要还是“枪杆子”起的作用。同样,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在其大陆败亡的过程中也并不起决定作用,军事上的失败才是最主要原因,舆论宣传的失利只是反映、并加速了这个败亡的进程而已。

舒小昀,袁勤俭[6](2015)在《刊物从作者个人性知识生产到集体性知识生产——1978—2007年《世界历史》作者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利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来研究1978-2007年《世界历史》杂志的作者队伍:三十年《世界历史》作者出现了集中与分散、个体与群体、独立与交往、延续与变迁并存的局面。《世界历史》将作者个人性知识生产转化为刊物集体性知识生产,形成了作者、编者、读者互动的网络结构。

全亚兰[7](2015)在《近代竹枝词转型与都市文化研究 ——以1872年前后为中心》文中提出竹枝词,出于中古的巴渝民歌,经过中唐着名诗人刘禹锡拟作,创制文人竹枝词。近代以来,竹枝词创作繁盛,与现代城市的兴起、都市化进程的展开产生密切联系。竹枝词在诸如《申报》等报刊上大量登载,依托城市现代传媒,不断扩大影响。与此同时,竹枝词经历着自身的现代转型。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近代竹枝词,笔者拟论述其近代转型的过程,探讨其与都市文化建构的关系。绪论回顾前人对竹枝词的研究成果,都市文化研究的相关内容,并交代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与研究意义。第一章探讨近代以来竹枝词出现的演变迹象,体现为吟咏风土与彰显地域特色、乐府传统的变化。第二章从创作内容角度,探讨竹枝词创作中的都市化倾向。第三章着重具体案例,讨论竹枝词近代转型中,现代传媒的作用,分析作者身份、交友方式、诗歌功能的现代转型。第四章主要讨论竹枝词的“女儿传统”,关注竹枝词创作对都市性别文化建设的参与。第五章在分析竹枝词展现全方位现代都市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竹枝词是都市文学的重要组成的论点。全文把竹枝词近代转型与都市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关注竹枝词作为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

牛月[8](2014)在《从2014年媒体新年献词看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文中认为新年献词本质上属于新闻评论。收集分析和研究各媒体2014年以新年献词出现的新闻评论是有意义的课题。近年来新闻评论的发展创新表明,凡是值得关注和评议的话题,必然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借助权威媒体的影响力,新闻评论关键时刻就是一根"定海神针",可以引领舆论走向和弘扬主流价值观。同时引导大家观察和思考,以此解决重要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张湾[9](2013)在《一场以名求实的探讨:对《南方周末》“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思考 ——以头版报道为主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刊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是目前中国影响力和公信力最大的报纸之一。从最初的街头小报发展到如今的全国性严肃大报,《南方周末》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在记录自身的同时,也在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在第三次转型过程中,《南方周末》更是强势推出“在这里,读懂中国”。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南方周末》的“在这里,读懂中国”进行探讨。一、从《南方周末》自创办以来的三次转型背景进行分析,《南方周末》的三次转型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是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本文着重阐述第三次转型,介绍《南方周末》推出“在这里,读懂中国”的背景。二、对第三次转型的关键词“读懂”的解读。《南方周末》在新世纪全新的竞争多变的环境下进行第三次转型,重新定位,并确定“在这里,读懂中国”。但究竟“读懂”以否,又如何“读懂”,值得探析。三、在《南方周末》第三次转型期间,即2007年4月12号至2012年8月30日的报纸头版共312篇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头版作为报纸的门面,无不体现报纸的自身理念以及重大新闻的选择。“读懂”无疑在头版上呈现最多。通过对头版分析,更深入探析《南方周末》的“读懂”。四、对“读懂”的效果分析。通过深度访谈,同时结合调查问卷,试图对《南方周末》的“读懂”进行效果分析,看读者能否通过《南方周末》“读懂”中国。《南方周末》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本文希望从中研究、分析、总结出的经验与教训,希望对中国的各类媒介在当下及今后的实践中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米子[10](2013)在《《大众电影》个案研究(1979至1992年)》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场宽广而深刻的变革,政治经济、大众文化等各种因素对新闻生产机制产生了复合影响,媒介领域也产生了一次彻底的转型。本文以《大众电影》为研究个案,以媒介生产的社会学为研究框架对媒介转型进行分析,考察其在1979年至1992年媒介转型的第一个重要阶段的新闻生产过程和特点。分析的三个向度分别为:1、1979-1992年问党的文艺政策与经济改革制度对《大众电影》的影响;2、《大众电影》自身编辑理念与新闻生产的变迁;3、新的大众文化对于《大众电影》在新闻叙述形式和内容上的渗透。文章希望通过对这一时期《大众电影》新闻实践活动的描述,勾勒出中国新闻体制改革在初期阶段的动态发展历程,并从中找到在中国媒介转型的整体趋势下《大众电影》转型失败的原因。总体上,本文以《大众电影》与政治的亲疏度为依据,将其在十四年间的表现分为了主导期(1979-1981)、转向期(1982-1988)、妥协期(1989-1992)三个时期。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再分别就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编辑方针和受众特性这三个向度对杂志的新闻生产及改革方向进行具体分析。在论文结构的具体安排上,在第一章导论部分,简略地陈述了研究意义、个案选择的理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并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第二、三、四章是对《大众电影》三个阶段的具体展开,第五章结论部分对这一时期杂志形态进行总结概述。

二、寄语2003——新年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寄语2003——新年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框架理论的媒体新年献词研究 ——以《南方周末》《人民日报》(2000-2019)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新年献词研究综述
        1.2.2 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内容分析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4 理论基础:框架理论
    1.5 论文创新点
2.《南方周末》新年献词(2000-2019)研究分析
    2.1 样本选取原因
    2.2 变量设置
    2.3 新年献词的高层次结构分析
        2.3.1 标题文学性强抽象表达愿景
        2.3.2 发文数量均衡时间相对固定
        2.3.3 民生角度切入关注公平正义
    2.4 新年献词的中层次结构分析
        2.4.1 头版特刊展示重点突出强调
        2.4.2 聚焦弱势群体敢于呐喊发声
    2.5 新年献词的低层次结构分析
        2.5.1 整体基调沉郁感情色彩强烈
        2.5.2 修辞运用较多话语人文色彩重
3.《人民日报》元旦献词(2000-2019)研究分析
    3.1 样本选取原因
    3.2 变量设置
    3.3 元旦献词的高层次结构
        3.3.1 标题平铺直叙反映宏观大事
        3.3.2 发文时间固定数量保持不变
        3.3.3 家国角度叙事主题较为宏大
    3.4 元旦献词的中层次结构
        3.4.1 由头版位置渐向其他版面转变
    3.5 元旦献词的低层次结构
        3.5.1 正能量性话语鼓舞作用明显
        3.5.2 文笔质朴简约重在叙事说理
4.《南方周末》与《人民日报》新年献词框架之比较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4.1 文章标题
    4.2 发表时间和数量
    4.3 写作主题
    4.4 版面设置
    4.5 话语风格
    4.6 情感基调
    4.7 《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框架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4.7.1 《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框架结论
        4.7.2 《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框架改进建议
    4.8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框架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4.8.1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框架结论
        4.8.2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框架改进建议
        4.8.3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难以忘怀的办刊往事(论文提纲范文)

紫气东来
“地下校对”
自办发行
两包香烟
编读之间
州市专版
隆重更名
首获大奖

(4)《萌芽》转型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萌芽》期刊的转型
    第一节 作品转换——从“纯文学”到“青春文学”
    第二节 作者与编者间的身份转换——从“写作导师”到“青春伙伴”
    第三节 读者转换——从中青年到青少年
    第四节 办刊理念转换——从“培养文艺新战士”到培养文化青年
第二章 《萌芽》期刊路线转型的多重动因
    第一节 文学生产机制的冲击和《萌芽》的资金困境
    第二节 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市场的新变
    第三节 人口结构变动催生新的文学审美需求
第三章 在“主流”与“市场”的夹缝中——《萌芽》所承载的“中间文学”的存在状态
    第一节 作协体制“边缘”的办刊方式与作家心态
    第二节 在“纯文学”与“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的办刊立场与文学创作立场
    第三节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追求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萌芽》简史
    附录二: 1981-1997年《萌芽》文学创作荣誉奖获奖名单
    附录三: 1988—2014年全国文学、艺术类期刊出版概况
    附录四: 《萌芽》获奖作品集锦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后记

(5)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史料概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架构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后中国的政治与舆论环境 一、抗战胜利与国共受降之争 二、新闻接收与传媒复员 三、中共与民营传媒的发展 四、拒检运动与政治松动 五、民众心理与舆论导向 第二章
    国共“和谈”期间的舆论 一、“重庆谈判”与国共宣传战 二、“政协会议”召开问题上的国共宣传 三、国共关于“内战责任”问题的论争 四、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反战呼吁 第三章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舆论 一、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反战呼声 二、李闻惨案与各方舆论 三、内战中学潮与社会舆论 四、中间势力的反战宣传 第四章
    内战转折时期的舆论 一、“戡乱动员”与舆论反响 二、特刑庭与舆论钳制 三、中间势力的舆论转向 第五章
    国共舆论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一、国共宣传决策与管理 二、国共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结语 一、国民党宣传失利对政权转变的影响 二、中共成功的宣传对革命胜利的影响 三、从舆论宣传角度观察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6)刊物从作者个人性知识生产到集体性知识生产——1978—2007年《世界历史》作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集中与离散
二、个体与群体
三、独立与交往
四、延续与变迁

(7)近代竹枝词转型与都市文化研究 ——以1872年前后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竹枝词研究综述
    第二节 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学
    第三节 竹枝词转型与都市文化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近代竹枝词的演变与转型
    第一节 地域特色与吟咏风土
        一、彰显地域特色
        二、自觉修史补志
    第二节 乐府传统的开拓
        一、吟咏都市新物
        二、对新都市社会的“美刺”
第二章 竹枝词与现代都市社会
    第一节 都市社会发展与文学变革概况
        一、都市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文学外部要素与内部要素的变化
    第二节 竹枝词创作的都市化倾向
        一、竹枝词写作中的“旧风土”
        二、竹枝词里的“新风土”
        三、新旧风土的差异
第三章 现代传媒与竹枝词转型
    第一节《申报》竹枝词:转型的契机
        一、开创登载先例、形成一时风气
        二、文人身份与唱酬的现代转型
    第二节 现代传媒中的竹枝词
        一、报刊登载的竹枝词
        二、传统与现代诉求的融合
第四章“女儿传统”与都市性别文化
    第一节 竹枝词中的性别观察
        一、竹枝词男性作者的视角变化
        二、公共活动与交往
    第二节 新空间与女性
        一、职场与女性
        二、生活文化与女性
第五章 作为都市文学的竹枝词
    第一节 书写大众生活与现代生活
        一、聚焦城市管理和公众社会
        二、聚焦都市生活品质
        三、聚焦教育与文化宣传
    第二节 都市文化的有机组成
        一、文化消费的情况
        二、消费文化的出现
        三、现代意识的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从2014年媒体新年献词看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4年各媒体新年献词类新闻评论综述
二、近年来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三、结语

(9)一场以名求实的探讨:对《南方周末》“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思考 ——以头版报道为主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南方周末》的相关研究综述
        1.2.2 《南方周末》的业务研究
        1.2.3 跨学科研究
        1.2.4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南方周末》转型背景分析
    2.1 《南方周末》的三次转型背景研究
        2.1.1 第一次转型:从娱乐小报到社会写实
        2.1.2 第二次转型:从社会写实到舆论监督
        2.1.3 第三次转型:从舆论监督到理性建设
    2.2 《南方周末》第三次艰难的转型
第三章 《南方周末》转型之关键词解读
    3.1 什么是“读懂”
    3.2 “读懂”提出的背景
    3.3 媒体如何让人“读懂”
第四章 按图索骥:《南方周末》封面报道的表层观察
    4.1 研究样本
    4.2 从“读懂”层次来探析“读懂”
        4.2.1 调查性报道
        4.2.2 解释性报道
        4.2.3 系列报道、连续报道
    4.3 从议程设置来探析“读懂”
        4.3.1 从报道内容的划分来看
        4.3.2 从新闻专业主义来看
第五章 社会观察:《南方周末》“读懂”的效果观察
    5.1 受众对“读懂”的看法
    5.2 读者究竟怎么“读懂”以及“读懂”与否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大众电影》个案研究(1979至1992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个案的选取与研究内容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五、文献综述
        (一) 核心概念
        (二) 对新闻史的研究
        (三) 对新时期电影政策的研究
        (四) 新时期电影受众心理变迁研究
        (五) 对《大众电影》等文艺期刊的研究
第二章 主导期:密切关注政治(1979-1981)
    一、《大众电影》的创立背景及历史沿革
    二、第一次政治波动下的新闻态度
        (一) 1 979.1-1981.8:宽松环境下,《大众电影》对政治的积极关注
        (二) 19 81.9-1981.11:《苦恋》事件后,《大众电影》的消极抵抗
    三、“专业性”、“大众化”结合的办刊方针
    四、“螺丝钉”精神的遗存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整期:远离政治,探索市场化转向道路(1982-1988)
    一、前三次政治波动后《大众电影》对待改革的态度相同
        (一) 1981.12 -1983.11:《苦恋》事件之后
        (二) 1984.1-1986.9:短暂的“清污”之后
        (三) 1988.1-1988.4: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之后
    二、1984年前后市场化的转向
        (一) 计划体制下的编辑部
        (二) “经济独立、业务自主”的杂志社
    三、对“专业性”的坚守
        (一) 1984-1986:《大众电影》的封面改革
        (二) 1987-1988:有限度的改版
    四、大众文化的兴起
        (一) 《大众电影》失去竞争优势
        (二) 大众文化对刊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妥协期:适应市场规则的努力失败(1988-1992)
    一、第四次政治波动下的新闻态度
        (一) 1988.5 -1989.10:宽松环境下,重提体制改革
        (二) 1989.11 -1992.12:紧张环境后,明确主旋律方向
    二、向市场妥协
    三、消费文化的盛行
        (一) 个人价值受到重视
        (二) 文化产品被纳入商品经济体系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与讨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寄语2003——新年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框架理论的媒体新年献词研究 ——以《南方周末》《人民日报》(2000-2019)为例[D]. 罗渊.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难以忘怀的办刊往事[J]. 胡正扬. 人民之友, 2018(06)
  • [4]《萌芽》转型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机制[D]. 严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D]. 孙士庆. 上海大学, 2017(02)
  • [6]刊物从作者个人性知识生产到集体性知识生产——1978—2007年《世界历史》作者分析[J]. 舒小昀,袁勤俭.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7]近代竹枝词转型与都市文化研究 ——以1872年前后为中心[D]. 全亚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2)
  • [8]从2014年媒体新年献词看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J]. 牛月.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4(04)
  • [9]一场以名求实的探讨:对《南方周末》“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思考 ——以头版报道为主体的研究[D]. 张湾. 安徽大学, 2013(11)
  • [10]《大众电影》个案研究(1979至1992年)[D]. 米子. 复旦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2003 年寄语——致读者的新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