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科学》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张琪,樊红雨,季巍巍,蔡德英[1](2021)在《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分析》文中提出分析11本较有学术影响力的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14~2018年的栏目设置情况,总结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特点。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合理安排重点栏目和非重点栏目设置比例,维持年度栏目数量的相对稳定,重视重点栏目建设,可将最能显示中医特色的临证经验类(思路与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栏目作为期刊的重点栏目,以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期刊特色,在传承中医药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丽威[2](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韩蓉[3](2020)在《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的新着小说图像是小说图像源远流长发展进程中别开生面、自成系统的旁支。这一部分小说图像承载着广阔的现实内容,较大程度地再现了清末民初社会的众生相,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基于此,本文将其置于小说图像发展史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审视,试图揭示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总体面貌。因此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章从纵横两个维度切入,纵向以(附图)新着小说的题材类型为线索,结合时代背景和小说图像发展情况,将其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横向以小说图像不同绘制对象的发展情况为线索,具体论述人物图、情节图、副图等的新变。第二章主要探讨清末民初小说图像的叙事功能。从呈现于读者眼前的小说图像的样式(图像和文字的关系、图像和图像的关系)到图像的本身(小说图像主体部分对文本内容的还原情况、新着小说图像独特的具象模式)这两个维度切入,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与文本的互动关系作一番梳理。第三章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刊刻场所作一番追踪,采用点面结合的思路,既对这一时期刊刻(附图)新着小说的书局的总格局作一番总结,又对小说图像的生产和传播起到重要推介作用的书局进行分析,将涉及上海改良小说社、上海书局和文明书局三个重要书局。第四章主要从印刷技术和画师群体两个角度来论述其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所产生的助力,一方面分析这一时期石印、铅印、铜印等印刷技术的发展所引领的图像发展;另一方面阐述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绘制者的群体特点和画家绘画技术的多维发展。第五章通过个案细读的方式,从解读小说图像内容的角度还原清末民初的社会新貌,主要从“外国人”与异域建筑(描绘异域想象的图像)、从“飞机”到“潜艇”(充满科学幻想元素的图像)、“女学生”与新式学堂(反映教育情状的图像)三个方面来考察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所呈现的历史新貌。
博衍[4](2018)在《梅尔文·科恩(1922—2018)》文中研究表明梅尔文·科恩是索尔克研究所联合创始人,基因调控和免疫系统研究的领导者,他为世人留下了丰厚遗产。梅尔文·科恩(Melvin Cohn)是索尔克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凭借免疫学和基因调控方面的杰出成就而闻名于世。他于2018年10月23日在圣地亚哥去世,享年96岁。索尔克研究所负责人拉斯蒂·盖奇(Rusty Gage)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自成立之日起,科恩就一直与索尔克荣辱与共。他一直是研究所的中流
陈聪[5](2018)在《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文献信息挖掘,探讨经方枳实芍药散(枳实-芍药)、排脓散(枳实-芍药-桔梗)的分子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为经方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古代文献信息、化学成分和生物信息,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构建两经方的网络靶标模型,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等现代化研究方法,进行经方文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诠释两首经方的分子机制及配伍机制。结果:通过对两方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古代医家多用枳实芍药散治疗产后气血郁滞的里实型腹痛,今人不断拓展枳实芍药散的临床应用范围,除传统治疗产后腹痛,还用于治疗现代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肠痉挛等疾病;而排脓散方古人认为是治内痈,证属气郁血滞者,现代研究发现排脓散并不仅仅治疗内痈,还可以治疗上至鼻咽、中至肠腑、下至盆腔的各种化脓性疾病。基于文献检索与虚拟筛选,研究发现枳实芍药散主要活性成分10个,核心作用靶点5个,作用通路59条,潜在作用疾病149种;排脓散主要活性成分23个,核心作用靶点15个,作用通路88条,潜在作用疾病169种。构建两方“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模型,关联分析复方主治、功效、配伍与微观分子之间的复杂联系。结论:通过对经方文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发现经方对机体的整体性调节是基于机体“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生物网络的调节,其“理气活血”的作用可能在于调节并恢复疾病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平衡失调,即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个大循环来发挥主体疗效。两经方配伍效应的呈现来自于方中各药物成分在作用靶点上的网络联系。复方配伍后其所含小分子通过协同作用于同一靶点的不同空腔或者协同作用于某一条通路,增强了对生物过程的刺激作用,使药物治疗疾病的终末效应增强,那么复方配伍后的疗效由于协同作用将大大超过单味药疗效的总和,体现了中医相须相使的配伍理论。当复方配伍由枳实-芍药(枳实芍药散)变为枳实-芍药-桔梗(排脓散)后,加味药物中的分子通过互补或者增强作用调节不同的靶点,使得两经方作用靶点存在不同,作用疾病宏观表型产生差异。本论文构建了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为经方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王保红[6](2013)在《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文中提出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科学史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到目前为止,对20世纪科学的发展态势,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给予科学史视角的分析论证。因此,本论文将20世纪的科学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在国际上影响卓着的最典型的两份综合性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各100年间的内容做计量分析,并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内史做了进一步阐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梳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微观历史过程,探索20世纪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并对21世纪科学发展做一点预测。计量分析的基础是针对计量对象设置出科学有效的计量指标。本文计量指标的设定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存在的科学分类方式分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对科学分类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本文涉及到的科学的相关词汇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次对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及现今采用的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科学的分类,为本文计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结合计量对象Nature和Science本身所使用的科学分类方式,最后确定了本文的计量指标,并对资料概况、指标的范畴、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做了详细的陈述。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进行计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将Nature内容分13类学科、Science内容分11类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年代和期刊号生成相应的学科分布表,将此作为原始数据进一步做出学科发展曲线图、柱形图以及比较图,阐明就此反映出的学科发展态势,并将其归于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分别讨论了其学科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由Nature和Science各自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进一步将Nature和Science共有的六大基础科学、两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个应用科学,分别做相对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各个学科的发展态势,以及三大类的相应发展态势,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对比分析,得出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各个学科20世纪的发展内史,将计量分析结果与内史的分析论证相结合,归结出各个学科20世纪发展的特点和态势,以及各个学科可能的21世纪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物质层次结构与科学学科结构的关联性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关联性、整体性、共融性和逻辑层次性。关于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本文提出几点结论:20世纪科学发展以物理学为先导,带动其他基础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科学发展整体上是上升的,但有兴盛期、静默期,甚至是停滞和消退阶段的存在;基础科学发现、应用技术发明、改变人类生存模式、再到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完整链条等。在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了一点科学预测,认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将是21世纪的科学前沿,而且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仍然是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学科,21世纪科学将是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并生成崭新的综合学科发展的时代。
梁孟华[7](2010)在《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创新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创新战略的实施已经被置于国家发展的制高点,我国加大了对信息资源和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投入。在基于信息化的国家经济发展中,知识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支持自主创新和科技、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先导行业。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保障,知识创新服务也因此备受关注。为了减少国家经济发展中知识信息服务活动的风险、降低成本、提高能力与效率,必须对知识创新中的信息服务制订科学合理的效益评估体系,挖掘知识信息资源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实现国家经济发展中图书馆知识信息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在现阶段,《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将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资源共享成本以及为国家经济建立完善的信息保障体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论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论述了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理论基础;利用评估相关模型尝试构建了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评估模型;利用评估模型和“十字提取”构建知识信息服务初始指标体系;利用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均值计算等统计方法进行初始指标的优选,形成科学合理的优选指标;以武汉大学图书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开展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文献传递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文中附有图44副,表61个。全文约18万字,全文共分8部分主要内容如下:(1)引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等内容。(2)文献综述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评价研究是国内外近20年来关注的研究重点领域。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评估的标准化和开放化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国内外与之相关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基于知识信息服务的业务流程的效益评估、基于绩效的知识信息服务评估、基于网络化全方位的知识信息服务评估述。本论文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3)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分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论述知识信息服务及其价值运行。指出知识信息服务,是基于知识内容挖掘的信息服务,是充分体现知识价值及知识性信息增殖的服务,通过提高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效率来实现知识性信息的价值。因此,知识信息服务的核心价值体现为用户提供有价值和高质量的知识信息,使其提高和保持核心竞争力。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外部资源信息和内部环境支撑相互作用的知识信息价值运行模型,并讨论其价值运行机制。第二部分论述了综合评估的含义并对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进行了界定。第三部分讨论了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评价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投入产出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活动的影响,以及这些理论如何为图书馆知识信息综合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等。(4)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本章将详细介绍三种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模式,分析其相应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即面向结果的知识信息服务评估模式,基于绩效的SCP范式评估分析法以及在知识信息服务评估中应用的优缺点;面向流程的知识信息服务评估模式,基于价值链的PRM效益评估方法以及在知识信息服务评估中的优缺点;最后重点介绍面向结果和流程的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模式,以及选用平衡计分卡作为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原因和理由。通过以上分析,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模式。通过知识信息服务指标体系确立原则以及“十字聚焦”法思路构建初始指标体系,并说明指标体系指标构成。(5)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验证实施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设计专家调查问卷,利用专家调查法调查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专家和专业人员对初始指标的适用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重要性程度的数据采用了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其中主要依据项目分析和信度分析的结果来对原评估体系的指标进行优选;对适用性程度的数据采用了均值计算、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其中主要依据适用性程度的平均值来对原评估体系的指标进行优选。形成优选指标体系。本章最后论述了指标权重的确定。(6)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应用的优化策略知识信息服务效益评估应用的优化策略包括强调“面向用户需求”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提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信息服务组织变革模型,在“四力”模型的作用下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服务计划、跨系统管理、日常操作等;从知识信息服务评估组织的原则,构成知识信息服务分层评估系统,完善知识信息服务评估的组织机制。(7)实证研究——武汉大学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综合评估应用以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为评估项目,对文献传递服务进行现状调查、利用武汉大学图书馆网站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根据知识信息服务指标体系的特点,采取基于主观赋值和客观赋值相结合即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关联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评估的权重。选取2008年的实际服务数据实施模糊年度综合评估;利用灰色关联法对2003年至2008年文献传递进行发展评估。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知识信息服务指标体系的实用性。(8)结束语主要是全文研究结论。
董国锋[8](2009)在《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中医药标准化在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加强中医药依法行政,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探索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本身就存在亟需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现行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完善,目前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还很薄弱。因此,中医药标准化要真正切实、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在理论和现实上都需要解决上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能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供重要的思路、方法、途径和对策。[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提供法学支撑,以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得以顺利有效实现。[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即:(1)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①社会调查方法;②历史考察方法;③比较分析方法;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等。(3)法学自身的研究方法:①价值分析方法;②法律解释方法;③逻辑推理方法④法规汇编、法典编篡方法;⑤语义分析方法。此外,法学研究时,还积极借鉴其他具体科学研究方法,比如,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文献检索法等等。[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正处在构建中,亟待完善;(2)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和中药标准化工作不是同步开展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比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要早一些,也一直走在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前面。目前,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中药标准化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3)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与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同步的,与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相比,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进展的要缓慢一些。目前,中医国际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还较低,还只是处在发展阶段初期;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还只是处在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创制阶段;(4)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实体问题,也有程序问题,这些实体和程序问题的存在是法学支撑作用得以发挥的现实基础和依据;(5)以法学维度研究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对解决我国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有作为。法的方法、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运行和法的体系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提供了法学支撑,为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解决给予了法学应对;(6)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问题研究前沿,思维角度独特,创新性强。[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对更好地保障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规范中医药市场秩序、保障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医药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3)对加强中医药管理、临床、科研、教育和产业诸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都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4)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以法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了中医药标准化现状、问题和问题的法学应对;(2)首次对国内、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3)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做了一些创造性的探索;(4)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多项实质性建议。
李清之[9](2007)在《中南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其职责就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本文首先界定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和信息服务模式概念,然后介绍了相关的信息服务应用技术;接着介绍了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国内外图书馆具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形式,以及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有的综合素养。然后阐述了中南大学图书馆现有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利用虚拟阅览室阅览、网络参考咨询、网络数据库服务、辅助性读者服务、信息资源导航、统一平台跨数据库文献检索等7种服务模式,分析了该7种服务模式的功能、技术和流程,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文章重点是为中南大学图书馆设计了一种新信息服务模式——基于RSS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模式。在明确了RSS的工作原理和RSS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该图书馆基于RSS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模式的工作流程;并对应用项目进行了研究,这些项目包括信息门户、WebOPAC、数据库产品、虚拟参考咨询、信息公告、RSS服务个性化空间等;还就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种将RSS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的新的模式,可以高效及时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
游战洪[10](2006)在《科学家与国际政治 ——论帕格沃什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帕格沃什运动是罗素、爱因斯坦、约里奥—居里等着名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发起的反对核武器和战争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被誉为“世界科学之花”。帕格沃什运动的行动指南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主要活动是召集科学家年度会议、专题研讨会和专家小组会,议题涉及核武器、生物化学武器、能源、环境、地区冲突、全球安全及太空安全、科学家的责任等。帕格沃什运动在军备控制、核裁军、国际安全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威望。由于为裁军与和平所做的努力,帕格沃什运动的发起人之——约瑟夫·罗特布拉特及其组织机构“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被授予1995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在冷战背景下,为什么帕格沃什运动能为裁军与和平做出积极的贡献,并引出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能促成一系列的科学家国际会议,引发一场经久不衰、延续至今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 (2)为什么在东西方严重对立、国际关系紧张的冷战岁月里,科学家们能够突破政治上的森严壁垒和严重分歧,连续举行国际会议,讨论高度敏感、严格保密的核武器、核战争和国际政治问题? (3)科学家们不代表任何国家、政府和组织,只代表自己参加帕格沃什会议,为什么还能够影响有关政府和联合国的裁军政策?他们又是如何影响政府决策的?这种影响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实际作用? (4)帕格沃什运动今天对中国科技界有何借鉴意义? 本文抽查了帕格沃什会议在不同时期发布的声明、报告、会议录、通讯、论文和专题研究的样本,参考了帕格沃什成员、世界和平运动研究专家和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学者对帕格沃什运动的负面评价,按照帕格沃什运动本身兴起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把历史事件作为例证,从不同角度去剖析帕格沃什运动早期成功的主要因素。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帕格沃什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 (1)超越集团利益与意识形态之争,维护全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努力保持客观、中立和独立,赢得东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2)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跨学科密切合作,寻求创造性的、切实可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机制,为军备控制、核裁军与国际安全献计献策:
二、《世界科学》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科学》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栏目设置情况 |
2.2 栏目数目 |
2.3 栏目类型 |
2.4 高频栏目及其载文量 |
3 讨论与建议 |
3.1 提高固定栏目比例 |
3.2 维持栏目的稳定性 |
3.3 加强重点栏目建设 |
3.4 打造特色栏目 |
4 结语 |
(2)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三节 选题缘由与构想 |
第一章 承与变:清末民初小说图像发展态势 |
第一节 题材类型分类:两期发展脉络 |
第二节 绘制对象分类:多样性的图像 |
第二章 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叙事效果 |
第一节 外部:图像样式干预叙事效果的实现 |
第二节 内部:图像主体影响叙事效果的达成 |
第三章 刊印新着小说图像的书局 |
第一节 书局出版新着小说图像的总格局 |
第二节 重要书局对新着小说图像的推介 |
第四章 印刷技术与画师群体的助力 |
第一节 印刷技术发展引领的图像嬗变 |
第二节 画师技术革新引领的图像发展 |
第五章 社会百相:从小说图像看清末民初的历史新貌 |
第一节 “外国人”与异域建筑:从小说图像看异域想象 |
第二节 从“飞机”到“潜艇”:从小说图像看科幻想象 |
第三节 “女学生”与新式学堂:从小说图像看教育情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清末民初新着单行本小说中不同类型图像的题名情况 |
二、清末民初单行本(附图)新着小说编年叙录 |
后记 |
(5)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经方及其研究进展 |
1.1 经方的内涵 |
1.2 经方现代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2 中药复方配伍及其研究现状 |
2.1 传统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2.2 现代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3 研究思路 |
3.1 经方文献计量学分析 |
3.2 研究经方的选择 |
3.3 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古今文献研究 |
3.4 基于文献挖掘的化学生物信息研究 |
3.5 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作用机制及配伍机制研究 |
3.6 总体研究思路框架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学研究方法 |
4.2 化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 |
4.3 分子对接方法 |
4.4 网络药理学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1 经方文献计量学分析 |
1.1 文献收集与筛选 |
1.2 研究结果 |
1.3 讨论 |
2 枳实芍药散 |
2.1 溯源 |
2.2 现代实验研究 |
2.3 枳实-芍药药对的配伍分析及应用 |
3 排脓散 |
3.1 溯源 |
3.2 临床应用变迁 |
3.3 现代实验研究 |
第三章 基于文献挖掘的化学生物信息研究 |
1 枳实芍药散 |
1.1 药物组成 |
1.2 配伍分析 |
1.3 化学成分信息 |
1.4 现代药理信息 |
2 排脓散 |
2.1 药物组成 |
2.2 配伍分析 |
2.3 化学成分信息 |
2.4 现代药理信息 |
第四章 网络靶标研究 |
1 化学成分的收集与筛选 |
2 核心靶标的预测与筛选 |
2.1 作用靶标的预测 |
2.2 核心作用靶标的筛选及可视化网络的构建 |
第五章 分子机制研究 |
1 枳实芍药散 |
1.1 分子对接 |
1.2 核心作用成分及潜在作用疾病分析 |
2 排脓散 |
2.1 分子对接 |
2.2 核心作用成分及潜在作用疾病分析 |
第六章 配伍机制研究 |
1 复方靶点作用通路整合 |
2 复方靶点功能模块化研究 |
2.1 枳实芍药散作用靶点模块化分析 |
2.2 排脓散作用靶点模块化分析 |
3 基于两方差异通路的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4 功能重定位研究 |
4.1 枳实芍药散 |
4.2 排脓散 |
第七章 讨论 |
1 微观视角下的复方相须相使配伍 |
1.1 复方药味组成在靶点水平上的协同作用 |
1.2 复方作用通路上的信号串扰效应 |
2 复方配伍与作用疾病宏观表型的关联性分析 |
2.1 作用靶点偏好性分析 |
2.2 调节疾病异同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构建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 |
1.2 复方配伍效应的微观呈现 |
1.3 复方针对机体“系统-系统”的整体性调节 |
1.4 复方作用靶点偏好导致作用疾病存在差异 |
1.5 复方功能重定位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6)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3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
4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科学的分类与计量的基础 |
1.1 科学分类的维度分析 |
1.1.1 科学的一维分类 |
1.1.2 科学的二维分类 |
1.1.3 科学的三维分类 |
1.1.4 科学的四维分类 |
1.1.5 科学的五维分类 |
1.1.6 科学的六维分类 |
1.2 科学分类的实证研究 |
1.2.1 国际标准学科分类体系 |
1.2.2 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1.2.3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 |
1.2.4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1.2.5 结论与启示 |
1.3 计量指标的设定 |
1.3.1 资料来源 |
1.3.2 计量指标的确定与范畴 |
1.3.3 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二章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2.1 NATURE的综述 |
2.2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2.2.1 NATUR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
2.2.2 NATUR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
2.2.3 NATUR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
2.2.4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2.3 从NATUR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三章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3.1 SCIENCE的综述 |
3.2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3.2.1 SCIENC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
3.2.2 SCIENC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
3.2.3 SCIENC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
3.3 从SCIENC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四章 NATURE和SCIENCE的计量结果比较分析及验证 |
4.1 总信息量的比较 |
4.2 NATURE和SCIENCE反映出的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1 基础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3 应用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4 与国内外对NATURE和SCIENCE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4.3 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五章 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分析 |
5.1 20世纪基础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1.1 20世纪生物学发展态势 |
5.1.2 20世纪化学发展态势 |
5.1.3 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
5.1.4 20世纪数学发展态势 |
5.1.5 20世纪物理学发展态势 |
5.1.6 20世纪天文学发展态势 |
5.2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2.1 20世纪人类学发展态势 |
5.2.2 20世纪历史学及艺术与文学发展态势 |
5.3 20世纪应用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3.1 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
5.3.2 20世纪工程技术发展态势 |
5.4 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分析 |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1 NATUR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
附录2 SCIENC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0.1.1 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创新发展与知识信息服务保障机制的建立 |
0.1.2 用户信息需求导向下的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转型与重构 |
0.1.3 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转型与重构亟待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估体系 |
0.1.4 情报学和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前沿研究的重要内容 |
0.2 研究设计 |
0.2.1 研究目标 |
0.2.2 研究思路 |
0.2.3 研究方法 |
0.3 研究内容 |
0.4 创新点 |
1 文献综述 |
1.1 基于知识信息服务的业务流程的评估 |
1.1.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 基于绩效的知识信息服务评估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基于网络化全方位的知识信息服务评估 |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 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理论基础 |
2.1 知识信息服务及其价值运行 |
2.1.1 知识信息服务的含义和内容 |
2.1.2 知识信息服务的核心价值 |
2.1.3 知识信息服务的价值运行模型及其运行机制 |
2.2 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基本内涵 |
2.2.1 综合评估的含义 |
2.2.2 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内涵及理解 |
2.3 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相关理论依据 |
2.3.1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评价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投入产出理论 |
2.3.4 系统管理理论 |
3 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 |
3.1 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模式 |
3.1.1 面向结果的知识信息服务评估模式 |
3.1.2 面向流程的知识信息服务评估模式 |
3.1.3 面向结果和面向流程的综合评估模式 |
3.2 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3.2.3 指标体系中指标构成说明 |
3.3 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方法 |
3.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2 关联度分析法 |
4 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的验证实施 |
4.1 专家调查设计与实施 |
4.1.1 专家调查问卷法 |
4.1.2 调查的方法和目的 |
4.1.3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分析 |
4.1.4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 调查结果的科学测评 |
4.2.1 科学测评相关理论 |
4.2.2 科学测评流程 |
4.2.3 评估指标体系的优选 |
4.2.4 优选指标体系的信度分析 |
4.2.5 优选指标体系的效度分析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权重的含义 |
4.3.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分类 |
4.3.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取 |
5 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应用的优化策略 |
5.1 "面向用户需求"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 |
5.1.1 面向用户需求的管理理念的发展 |
5.1.2 面向用户需求的管理模式 |
5.2 实施知识信息服务全面质量管理 |
5.2.1 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
5.2.2 全面质量管理在知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
5.3 完善知识信息服务评估的组织机制 |
5.3.1 建立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协作机制 |
5.3.2 构建知识信息服务分层评估系统 |
6 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背景 |
6.1.1 现状调查 |
6.1.2 用户满意度调查 |
6.2 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2.1 权重的确立方法 |
6.2.2 权重的确立过程 |
6.2.3 权重结果分析 |
6.3 实施文献传递年度模糊综合评估 |
6.3.1 评估过程 |
6.3.3 评估结果分析 |
6.4 实施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文献传递发展测评 |
6.4.1 评估过程 |
6.4.2 评估结果分析 |
6.5 文献传递综合评估建议 |
6.5.1 整合两大文献共享系统与馆藏资源 |
6.5.2 加强跨区域文献共享平台的构建 |
6.5.3 完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支撑系统 |
6.5.4 开辟学位论文等特种文献传递渠道 |
6.5.5 扩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受益面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书馆知识信息综合评估指标选择标准》调查表 |
附录2: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工作用户满意度调查表 |
附录3: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项目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法律、法制、法治、法学 |
1.1 法律 |
1.2 法制 |
1.3 法治 |
1.3.1 法治的概念和含义 |
1.3.2 法治的基本要求 |
1.3.3 当代中国法治方略的提出和确立 |
1.4 法律、法制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
1.4.1 法律和法制的联系和区别 |
1.4.2 法制和法治的联系和区别 |
1.5 法学 |
1.5.1 法学的概念 |
1.5.2 法学的研究对象 |
1.5.3 法学的特征 |
1.5.4 法学的思维 |
1.5.5 法学研究方法 |
1.6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
1.6.1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区别 |
1.6.2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联系 |
第2章 标准和标准化 |
2.1 标准 |
2.1.1 标准的基本概念 |
2.1.2 标准的基本特征 |
2.1.3 标准体制 |
2.2 标准化 |
2.2.1 标准化的概念和对象 |
2.2.2 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2.2.3 标准化发展史 |
2.2.4 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
2.2.5 标准化的哲学基础 |
2.2.6 标准化原理和形式 |
2.2.7 标准化方法 |
2.2.8 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2.3 标准与标准化的关系 |
2.4 标准和法律的关系 |
2.4.1 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 |
2.4.2 强制性标准的属性分析 |
2.4.3 我国标准体系的构建 |
第3章 中医药标准和标准化 |
3.1 中医药标准 |
3.1.1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
3.1.2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
3.1.3 中医药标准的基本概念 |
3.1.4 中医药标准的特征 |
3.1.5 中医药标准体制 |
3.2 中医药标准化 |
3.2.1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对象 |
3.2.2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3.2.3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简史 |
3.2.4 中医药标准化的背景 |
3.2.5 中医药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第4章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背景 |
4.1 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 |
4.2 中医药标准化的必要性 |
4.2.1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4.2.2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4.2.3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
4.3 中医药标准化的可行性 |
4.3.1 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一些认识误区解析 |
4.3.2 中医药标准化可行性的表现 |
4.4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必要性 |
4.4.1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存在是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客观基础 |
4.4.2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是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的需要 |
第5章 国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5.1 国内中医标准化状况 |
5.1.1 国内中医标准化概况 |
5.1.2 国内中医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医标准的运行状况) |
5.2 国内中药标准化状况 |
5.2.1 国内中药标准化概况 |
5.2.2 国内中药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药标准的运行状况) |
第6章 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6.1 国际中医标准化状况 |
6.1.1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标准化 |
6.1.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中医标准化 |
6.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标准化 |
6.1.4 香港中医标准化 |
6.1.5 澳门中医标准化 |
6.1.6 台湾中医标准化 |
6.1.7 日本中医标准化 |
6.1.8 韩国中医标准化 |
6.1.9 其他国家中医标准化 |
6.2 国际中药标准化状况 |
6.2.1 世界卫生组织中药标准化 |
6.2.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标准化 |
6.2.3 欧盟中药标准化 |
6.2.4 香港中药标准化 |
6.2.5 澳门中药标准化 |
6.2.6 台湾中药标准化 |
6.2.7 日本中药标准化 |
6.2.8 韩国中药标准化 |
6.2.9 其他国家中药标准化 |
第7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1.2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述 |
7.2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2.2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存在的问题 |
第8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法学支撑 |
8.1 法学方法论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1.1 法学方法论 |
8.1.2 法学方法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作用 |
8.2 法的价值追求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2.1 法的价值 |
8.2.2 法的价值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意义 |
8.3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3.1 法的作用 |
8.3.2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强力支撑 |
8.4 法的运行机制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4.1 法的运行 |
8.4.2 法的运行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动态支撑 |
8.5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5.1 法的体系架构 |
8.5.2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静态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中南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文献的调查 |
1.2.2 国内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综述 |
1.2.3 国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图书馆信息服务相关研究 |
2.1 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概念 |
2.1.1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概念 |
2.1.2 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概念 |
2.2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作用 |
2.3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原则 |
2.4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 |
2.5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对人员的要求 |
2.5.1 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
2.5.2 高校图书馆员必备的能力 |
2.6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技术 |
2.7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
2.7.1 美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
2.7.2 美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特点 |
2.7.3 美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启示 |
第三章 中南大学图书馆现行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3.1 中南大学图书馆概况 |
3.1.1 图书馆业务部门分布 |
3.1.2 主要部门职责与功能 |
3.2 中南大学图书馆现行信息服务模式 |
3.2.1 联机公共目录查询 |
3.2.2 虚拟阅览室 |
3.2.3 网络参考咨询 |
3.2.4 网络数据库 |
3.2.5 辅助性读者服务 |
3.2.6 信息资源导航 |
3.2.7 统一平台跨数据库文献检索 |
3.3 中南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中南大学图书馆基于RSS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模式设计 |
4.1 RSS特点及技术体系 |
4.1.1 RSS简介 |
4.1.2 RSS工作原理 |
4.1.3 RSS的特点 |
4.1.4 RSS技术体系 |
4.1.5 RSS浏览方式与通常的Web浏览方式的比较 |
4.2 信息推送服务模式流程设计 |
4.2.1 RSS应用的一般模式 |
4.2.2 中南大学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模式流程设计 |
4.3 信息推送服务模式应用项目设计 |
4.3.1 信息门户 |
4.3.2 Web OPAC |
4.3.3 数据库产品 |
4.3.4 虚拟参考咨询 |
4.3.5 信息公告 |
4.3.6 RSS服务个性化空间 |
4.4 信息推送服务模式实施方案 |
4.4.1 RSS标准的选择 |
4.4.2 RSS元素选择及内容确定 |
4.4.3 Rssfeed文件的生成 |
4.4.4 RSS订阅地址的生成 |
4.5 信息推送服务模式评价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科学家与国际政治 ——论帕格沃什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主要问题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图 |
第三节 其他学者对帕格沃什运动的研究与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撰写提纲 |
第二章 帕格沃什运动概述 |
第一节 帕格沃什运动的目标、组织、活动、成员与议题等 |
第二节 帕格沃什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越集团利益与意识形态 |
第一节 罗素对核战争的忧虑和对全人类的关怀 |
第二节 帕格沃什运动的客观、公正和独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密切合作 |
第一节 罗素与罗特布拉特、爱因斯坦等自然科学家的合作 |
第二节 对第一次帕格沃什会议的分析 |
第三节 对第一次帕格沃什专题研讨会的分析 |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与理事会成员的专业背景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唤醒公众到影响其他科学家和青年学生 |
第一节 罗素的广播演讲和新闻发布会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
第二节 帕格沃什运动对其他科学家和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间接影响政府和联合国的政策 |
第一节 帕格沃什运动影响政府决策的前提条件 |
第二节 影响军备控制与核裁军政策的例证 |
第三节 调解局部武装冲突与防止核战争的例证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科学家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帕格沃什运动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帕格沃什运动对中国科技界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目录 |
后记 |
四、《世界科学》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分析[J]. 张琪,樊红雨,季巍巍,蔡德英. 科技传播, 2021(09)
- [2]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3]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D]. 韩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梅尔文·科恩(1922—2018)[J]. 博衍. 世界科学, 2018(12)
- [5]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D]. 陈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D]. 王保红. 山西大学, 2013(12)
- [7]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估研究[D]. 梁孟华. 武汉大学, 2010(05)
- [8]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 董国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9]中南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 李清之. 中南大学, 2007(01)
- [10]科学家与国际政治 ——论帕格沃什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D]. 游战洪.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