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道科技名词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冯卓[1](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指出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吴泓[2](2019)在《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由介词“对”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称为“对”字句。本文将在认知-功能视角下对现代汉语“对”字句中出现的介词“对”的语法功能、各构成成分的准入特征以及各成分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同时,将两种否定性“对”字句、“对”字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进行对比,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其异同展开解释。将从心理扫描方式、识解方式、突显方式、主观性、主观化、概念整合、移情、原型范畴、配价、语义偏移、扩展等角度进行认知、功能的解释与说明。本文还关注“对……(Neg)VP/AP”结构的隐喻和转喻功能,探寻其形成的理据和条件。全文共分为6部分。第1章是绪论。我们对以往的介词研究做了简单回顾,对于在介词研究方面有影响力的主要着作进行了介绍与说明。并对介词研究的各类情况简单进行了概括。主要介绍了以往学术界对于介词“对”和“对”字句的研究情况,并对其作出述评。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符号及其他说明。第2章是关于肯定性“对”字句“X+对+Y+Z”的探讨。对“X”“Y”“Z”的句法语义属性展开全面的描写,探索了“X”“Y”的生命度属性和指称化特征以及“Z”的准入条件。分析了介词“对”的语义功能,“对”由动词到介词的演变路径,“对”的语法化程度高低与“Z”的动词性强弱的关联性,还有介词“对”在现代汉语中的功能扩展,“对”与“X”“Y”“Z”的关联性等问题。第3章是关于否定性“对”字句的研究。“对”字句有两种否定形式:A式否定句“X+Neg+对+Y+Z”和B式否定句“X+对+Y+Neg+Z”。本章中,我们对这两种否定句的准入条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双式允准型”否定内部A式和B式具有不同的心理扫描方式;“单式选择型”否定体现了不同的突显方式。我们建立了介词“对”、“Z”的语义特征和两种否定式之间的序位关联性。最后提出了两种否定句在现实非现实范畴存在的“扭曲关系”。第4章是关于肯定性“对”字句与否定性“对”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比较研究。我们分别考察了肯定性“对”字句与A式否定句、肯定性“对”字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获得了肯定句中“Z”的复杂形式所决定的是否允准A式或B式出现的相关结论,也归纳了只有A式或B式否定句而没有对应的肯定句出现的限制条件。运用数学领域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说明了“对”字句肯定式与否定式在语法语义结合时呈现出的多样性情况。运用韵律句法的相关理论解释了“对”字句中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的一些问题。第5章是关于“对……(Neg)VP/AP”结构的隐喻和转喻功能的研究。分析了“对……(Neg)VP/AP”的隐喻功能、转喻功能以及隐喻始源域中的转喻延伸现象和隐喻目标域中的转喻延伸现象,说明了隐喻和转喻在“对”字句中的共同作用。并以“对……不客气”为例,进行了转喻功能的个案研究。结语部分对全篇论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我们尝试从认知-功能视角对现代汉语“对”字句进行全面的研究,以期能为后续的“对”字句研究提供一些例证和参考。此外,还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金瑞[3](2019)在《《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大字典》是在现代辞书编纂理论指导下编写出来的一部新型字典,从1975年计划编写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齐,用时15年。第一版出版後,从1999年开始正式修订,到2010年第二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又用时10年,卷轶浩繁,体量巨大,堪称我国语文辞书编纂的标志性典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辞书编纂的学术水准和文化软实力。本文以《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为研究对象,结合前贤时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词典学、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首次对《大字典》水部字整部字从收字、注音、释义、书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主要从两大角度入手,一是从辞书编纂和词典学角度入手,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等(必要的时候还有《辞源》《近代汉语词典》)大型语文辞书整部字进行综合比较,试图较为先行地发现两部辞书在收字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探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和修订方面的相关问题。二是以《大字典》本身为语言文字材料,梳理了所有水部字,从词汇学角度对其中存在的典型的语义类聚范畴进行个案描写。本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的研究情况。关於这两版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专着,专着以《汉语大字典》疑难字的考释方面居多;二是论文,又可以分为字典编排、本体研究及非纯语言文字角度等三个方面。其中本体研究是核心内容和主体内容,又可以细分为声训注音商榷,字头、字形的收录和古文字字形商补,释义的指瑕和训释方式的研究,书证的辨误,字际关系的考证,疑难字的考释,《异体字表》研究,综合性训诂等。第二部分全面比较了两版《汉语大字典》。通过比较,可知第二版《大字典》较第一版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完善。首先是收字有所增加。就整部字典而言,由原来的54678个字头增加到60370个。具体到水部字,增加了 59个类推简化字字头和133个新收字。其次是字形处理得更规范统一。释义方面,第二版秉着词义具有概括性、历史性、社会性、准确性等要求对词义进行了完善。有的增加义项,包括增加新按语和增加条目互见;还有对专名义项进行及时更新,包括行政区划的名称更新和科学名词的定义的更新等;还有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後对旧有义项进行重新编辑等;当然也删减了某些不恰当的义项。例证方面,针对第一版存在的书证欠妥、书证有误、引文失误、引书格式不统一等疏漏,新版主要对其中的硬伤、明显存在的疏误问题进行了修订,同时也删掉了一些不准确不恰当的书证,更方便读者理解。第三部分全面比较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所收水部字。《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水(氵)”部字共收录字头2148个(包含简化字、类推简化字),《汉语大词典》“水(氵)”部字共有字头904个(第五卷并第六卷续)。我们从收字、音项、义项、书证各方面对二典进行了全面对比,发现其中还是存在大量的不一致性,包括音项设置不同、义项设置不同、义项分合不同、方言标注不同、字际关系的沟通不同、相同义项归在不同的音项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例要求不同之外,有的是因为编者的疏漏,有的是因为对书证及古注的文本理解不同,还有的则是无法避免的学术分歧和尚不能搞清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水部字进行范畴分类辨析。这些水部字基本上都显示出与“水”有关的词义属性。其中又可以按具体的词义分为表示江河湖海或地名专称的名词;表示水流的通称或水流的停聚处的名词;表示与水相连的陆地或水边的相关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的某种液体的名词;表示与天气有关的气象或气候的名词;表示与水相关的动作(主要是他动,与水自流状态相区别)的动词;表示描摹水的形状和态貌的形容词;表示模拟与水相关的声音的拟声词以及其他等等。这每一类大的范畴中又可再细分出许多子范畴的小类。对这些范畴内的单字进行辨析不仅有助於我们对水部字的整体范畴有宏观上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厘清水部字内部的单字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反过来也将对《汉语大字典》收字、释义、义项编排逻辑、字际关系沟通等方面起到补充和指导作用。
翁璐瑶[4](2019)在《知识分类理论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小学语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线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非常重视“教什么”的问题,而对“为什么教”的问题却关注不够;更不能从知识类型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这样,就出现了教学目标有较大的随意性、模糊性,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缺少内在一致性,教学目标不能引导学科关键能力的落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知识分类理论下的教学设计研究,并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本研究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首先,分别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深入挖掘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此些问题尝试运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分类理论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最后,依据安德森二维目标分类理论来构建知识分类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模型。首先,第一章运用文本分析法,先搜集了大量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文本,通过分析这些文本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来了解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双基”阶段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是什么的问题;“双因素”阶段重视学法指导,而忽视了知识对学法的适配性;“三维目标”阶段,囿于课程标准的禁锢,而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凸显。这三个阶段均是从哲学意义上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操作性较小。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笔者提出要运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分类理论来指导教学设计。接着,第二章运用调查法和访谈法,对80多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从教学设计理论认知度、教学设计满意度、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影响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教学设计理论认知度较高,但对知识分类理论认知较低;教师知晓知识分类理论,但未用于实践;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较高,在某些方面仍不足;教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内容不一致等。为此提出要建立知识分类理论与教学设计之间沟通的桥梁。再者,第三章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知识分类理论对教学设计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首先,分析发现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安德森二维目标分类理论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有较大的联系;接着,发现安德森二维目标分类理论中的四类知识可以对应相应的语文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类型。由此,为下章语文教学设计模型建构奠定理论基础。最后,第四章进行了模型建构,通过对经典教学设计模型的分析与改进,建立了知识分类理论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模型。然后,建构了安德森二维目标分类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设计模型:单因素教学设计模型和综合因素教学设计模型。其中,单因素模型是理想情况中的模型,包括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模型、概念性知识教学设计模型、程序性教学设计模型、反省认知知识教学设计模型;综合因素模型是现实情况中的模型,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类型为目标的教学设计。
林文贤(Pimporn Wattanakamolkul)[5](2017)在《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文中认为词汇,作为语言建筑材料,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词汇中同素词及同素词群的教学是泰国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之一。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同素词时偏误率较高,这与汉语同素词的习得难度有关。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等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同素词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分析,从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的角度入手,采用语料库分析法、调查法和访谈法,指出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发现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通用教材难度等级设计与实际的不匹配之处并通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教材《发展汉语:初级、中级和高级汉语(上下册)》中的同素词群进行构词数及语义分类的统计与匹配分析。Lado(1957)提出对比可以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两种语言在意义、结构、共同语素等相同的部分有利于学习者的目的语学习,相异的部分可以预测为目的语学习的难点。本文依据语言对比理论,从词义出发,把汉泰同素词的对比结果分为词义对应、词义部分对应和词义不对应等三种情况。并从词语结构、共同语素成分和词性等方面进行汉泰同素词对比分析。本研究借鉴C.Prator(1967)和Ellis(1985)的难度等级模式,将同素词学习难度分为六个难度等级,依据共同语素成分、意义、词性和用法等四个标准作为分析参数标准。关于难度等级模式,除了考虑两种语言的对比之外,本研究还从词汇内部的特征、学生的水平以及学生的同素词学习困难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本研究将同素词难易程度分为六个等级,并为验证预测结果,抽取了 91个词群,共120个词。设计了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以泰国136个大学三年级学生作为中级汉语水平测试对象,以99个四年级学生作为高级汉语水平测试对象。主要分析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习得的错误率,分析每一等级词的汉泰对应情况。然后,确定同素词中的难易等级,探析难易度形成的原因,并基于调查,归纳和分析了泰国学生的汉语同素词习得偏误类型。本调查结果发现,本文所预测的难度等级和实际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所预测的难度顺序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而实际的结果难度显示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六级≈五级。总之,同素词难度等级较低的是一、二级词,说明汉泰两种语言的差异较小,用法不复杂,而且具有对应的共同语素,这有助于汉语学习。三级和四级的难度差别不大,因汉泰两种语言的对应复杂性问题,可能对词语难度等级难以明确地划分,所以这两个等级大致可以划为同一个阶段。就五级和六级而言,五级可能比六级的难度略高,原因是五级词义项的用法存在交叉现象,有的词在泰语中没有对应的形式,对学习者来说难度较大。六级词的义项较多,虽然语义轻重和适用范围不同加大了词语习得难度,但词语义项之间的区别却比较明显。本次调查的结论还表示高水平的学生的辨析能力高于低水平的学生,不过整体来看,泰国学生的同素词的辨析能力不高,这和汉泰语言的差异,词义义项的复杂性等问题有关。大量的汉语词的义项比泰语的多,泰语词语的适用范围比汉语更广,导致泰国学生很难区分汉语同素词。所以,本文得出的结论对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与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最后,本研究分析了难度等级在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同素词的教材安排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有助于对泰汉语同素词难度等级框架构建与修订。本研究首次全面而系统分析了汉语同素词在泰语中的对应情况,总结了相应的规律。希望研究出的难度等级划分预测及所得出的难度等级结论可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郑玉贵[6](2017)在《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肯定否定的极性视角切入,运用结构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相关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地探讨。全文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在宏观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考察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本章首先探讨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的概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否定极性副词”,接着对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进行探讨,提出界定该类副词的三个重要标准进而框定出其范围与具体成员。最后分别根据该类副词成员在语法意义和对否定结构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为进一步展开考察打下基础。第三章重点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句法特征方面,主要从其句法功能、修饰成分、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以及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等方面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语义特征方面,重点对该类副词成员具有的极量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初步从极量角度探寻了该类副词倾向于与否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在根据此类副词语法意义的分类基础上分别考察各类成员与含“不”“没(有)”“别”否定结构的分布组合情况。虽然同为否定极性副词甚或是内部的同一小类,其组合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第五章首先引介学界对情态的定义以及大致的分类,然后据此对各种否定结构可能包含的情态语义类型做分析,最后集中通过描写分析该类副词成员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进而考察否定极性副词内部各成员呈现出的情态语义特征。第六章详细描写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与肯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状况进而归纳出可共现的肯定结构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尝试解释一些肯定结构可以允准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使用的原因。最后对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分别从程度类、时间类、范围类和语气类四类否定极性副词中各选取一个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丝毫”“始终”“一概”和“万万”。各章首先利用北大语料库对这4个副词的语例进行定量调查和分析,为它们能否成为否定极性副词成员进行定性。接下来根据语料从它们与否定结构的强制性程度、与否定词的组合位置、组合自由度以及间隔距离等角度考察分析它们作为否定极性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特征。然后调查它们的语境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与否定结构搭配时表现出的各种句法格式特征和语法意义、与之共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限制规律以及在句中表达的语用功能等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观点,认为这些副词的语境分布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其自身的极量语义特征、强调的语用功能以及梯级逻辑等因素相互协调的结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对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的否定极性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第十一章是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分别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确立界定标准并框定出拟对比的汉日否定极性副词成员,然后分别从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共现成分的类型差异、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量性特征以及该类副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总结并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十二章是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中的日语“决して”与汉语“并”和“决/绝”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否定极性副词且语义上具有相通性。本章分别从否定的类型归属、各自的语义背景及用于否定句的语法意义、否定量域、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等方面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总结彼此对应及不对应的状况并尝试解释原因。第十三章是结语。
朴原熙[7](2017)在《汉韩外来语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各种纷繁的文化更容易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在与其他文化接触时,与之相关的词汇也会随着其文化交往而被引入。这些从国外引入的词语受到了来自母语的语法体系和语音体系的影响,逐渐发展成适应母语体系的新词语。本文将针对汉语和韩国语在面对外来语时会出现哪些异同之处,各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来进行一系列的探讨。本论文将在绪论里主要介绍汉语与韩语外来语的研究现状和汉韩外来语对比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两个语言里常用的术语名称的同时,针对这两种语言中的外来语的定义及界定进行一定的探索,因为汉语和韩语对外来语的名称及范围还是有一定的争论,因此本文还介绍了有关外来语界定争论的情况。第二章主要是对比汉韩外来语的借用方式,汉语和韩语同属汉字文化圈,但是两个语言所属的语系不同,汉字是表意文字,韩语是表音文字,因此对汉语外来语和韩语外来语借用形式进行探讨,这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语言接触的规律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内容是汉韩英源外来语中的辅音系统的对比研究。汉语与韩语的外来语中,英语来源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英语作为当今的世界的通用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很多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语的影响,很多来自英语的词汇流入到了各个语言当中,汉语和韩国语中的外来语便是这个原理。因此本文对比两国间的外来语的中所占最多的英源外来语的辅音系统并分析了书写方式,把握其整体特征。第四章的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汉韩外来语的本土化现象,主要从音、形、义三个方面介绍了汉语和韩语外来语的本土化问题。因为两个语言存在明显的异同,所以在接受外来语后,他们的表现出也各不相同,因此分析了汉韩外来语音、形、义上发生的一些变化是必要的。本文将以对比分析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创新方面主要体现在本文的涉猎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汉韩外来语的借用方式、英源外来语的辅音系统和书写方式、外来语母语化程度。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汉韩外来语做了全方位对比研究。
赵璞[8](2016)在《现代汉语方位词及其二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方位词在整个汉语系统中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类,不管从它的分类归属、范围界定,还是就其具体意义和功能的认识而言,在汉语界一直都存在较大争议。而作为一个封闭的小类,较为复杂的表义功能和语法功能,又使得汉语方位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正是由于汉语方位词在语法属性及语义表达等方面的复杂性,以及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和认知上的差异性,使得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在学习使用汉语方位词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从汉语方位词的本体研究出发,采用共时描写和历时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方位词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系统研究方位词的形式、意义、功能、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并据此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方位词教学的若干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期对现代汉语方位词的本体研究和二语教学有所裨益。绪论部分首先讨论了方位词的性质及范围,评介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主张依据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两个方面来确定方位词,并尝试给方位词下如下定义:方位词是主要用来表示方向和位置而在语法功能上又具有较强后附性的词,是名词的一个特殊次类。其次重点梳理了关于方位词的研究现状,从语义、语法、语用、认知、文化、语言对比以及二语教学等角度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存在的一些空白点和薄弱点。第一章系统而简要地追溯了汉语方位词的历史演变,把汉语方位词从上古到近代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初兴期、成熟期和变革期三个时期,以此来探讨汉语方位词的演变脉络及发展规律,从而深化对现代汉语方位词的特点和体系性的认识。第二章主要讨论了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范围和类别,并对其基本体系发表了看法,确认了98个主要方位词。其中,单纯方位词17个,合成方位词81个。同时,分别从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对现代汉语方位词进行了具体的分类。第三章主要研究了现代汉语方位词的基本句法功能和组合规律,具体论述了汉语方位词在句法上依附性极强、后置多于前置、次类差异明显、整体功能多样等特点,还特别探讨了所谓框式介宾结构“介词+X+方位词”结构产生的动因、组成成分的选择性、语义特点和句法角色等问题,从而揭示了现代汉语方位词和“介词+X+方位词”结构的一些不大为人注意的功能和特点。第四章主要讨论了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语义和语用特点。较深入地研究了现代汉语方位词基本义的相对性、引申义的隐喻性及多义性;探讨了语境对于方位词及方位短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影响,描述了方位词的对举功能和修辞色彩。第五章主要考察了汉语方位词与文化的关系,具体剖析了汉语方位词的文化意蕴,指出有些方位词蕴含着等级制度和思想观念,有些方位词成为人际关系亲疏的标记和表示谦敬的符号。要深刻认识、正确理解和得体使用方位词,就必须领会其文化内涵。第六章调查分析了方位词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梳理了学生在方位词学习和运用中出现的意义理解偏差、方位参照不当、该用方位词而不用、不该用而用、重复使用、形近误用、盲目类推仿造、混淆不同语言单位、语序错位、语用失当等等十大问题,分析了导致偏误的复杂原因。第七章主要针对汉语方位词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们对汉语方位词的本体研究,对现代汉语方位词的二语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例如善于联系意义源头、强调突出主体参照、演示说明流动相对、通俗揭示认知原理、恰当阐释文化因素、科学安排教学细节、注意比较语言异同、适当设计实地演练、不断优化教材编写等,以期对今后的二语教学有所裨益。
曹爽[9](2016)在《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表达空间关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将方位词置于名词之后,构成“名词+方位词”结构。该结构既能表示具体空间关系和空间意义,也能表示抽象空间关系和空间意义,前人研究多关注具体名词与方位词组合表达的具体空间关系和意义,对抽象空间关系和意义关注不多,研究也不够全面深入。抽象名词性成分与方位词的组合是方位结构抽象义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本文从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汉语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及相关问题进行观察、描写和解释。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有十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体例,并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一章回顾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方位词、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研究的历史,梳理和总结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确定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第二章对本文主要运用的认知隐喻理论进行阐释,介绍认知隐喻理论的来源、基本观点、认知隐喻的类型等内容,指出汉语的“NP/N抽+F”结构属于本体隐喻结构,它以隐喻的方式将抽象事物和抽象概念具体化,用理解具体物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物。第三章对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进行综论。首先确定抽象名词的判断标准,提出抽象名词确定的意义标准和形式标准,讨论抽象名词范畴的原型效应;其次分析现代汉语“NP/N抽+F”结构的类型和性质,指出“NP/N抽+F”结构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类型,有短语和词两种性质。第四章分析“NP/N抽+上”结构,考察“NP/N抽+上”的类型、语义性质、语义特点和功能扩展。指出“NP/N抽+上”是一个基于整体-平面的隐喻结构,其语义系统呈现出层级性和相对性、多面性和游移性相互交织的特点,并发展出具有指称功能的“VP/V+上”结构。第五章分析“NP/N抽+上”结构的一个实例“理论上”,考察“理论上”的性质和语义,指出“理论上”有情态标记化倾向,认为“理论上”具有提供可能性、增强委婉性、弱化确切性、提示焦点性的语用功能。第六章研究“(在)NP/N抽+下”结构,首先分析“(在)NP/N抽+下”的构成特点;其次通过对与“下”组合的抽象名词性成分的考察,分析“(在)NP/N抽+下”结构的语义性质,指出它是一个基于“条件”的隐喻结构;最后分析它与“在NP/N(的)VP/V下”结构在句法、语义上的同质性,确定二者之间的功能扩展关系。第七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NP/N抽+上”结构和“NP/N抽+下”结构的不对称,并从人类的生理功能、原型空间语义、认知识解方式、有标记无标记等多个方面分析造成不对称的动因。第八章分析“NP/N抽+里”结构,考察“NP/N抽+里”的结构形式和“NP/N抽”的构成,重点分析“NP/N抽+里”结构的语义性质,指出它是一个基于离散性容物的容器隐喻结构,讨论“NP/N抽+里”容器隐喻的特点并分析容器隐喻发达的原因。第九章对“NP/N抽+里”和“NP/N抽+内”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它们在对抽象名词的选择倾向、隐喻映射范围、功能扩展、适用语体等方面的不同表现;指出它们虽然同为容器隐喻结构,但语义性质不同,反映在容器和容物上都存在差异;“NP/N抽+里”结构和“NP/N抽+内”结构在共时上的差异与历时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第十章分析“NP/N抽+F”结构的来源和发展。“NP/N抽+F”来源于“NP/N具+F”结构,并扩展出“VP/V+F”和“AP/A+F”结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一部分“N抽+F”结构出现了词汇化现象,从方位短语演变为词。最后是结语,对本文的主要结论、主要创获之处以及本研究的不足进行总结。
柳成姬[10](2016)在《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文中认为名词的数量最多,句法地位也最重要。但是目前对名词语法学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较弱。早年对名词的研究主要是对名词本质的划分而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名词与名词性成分的研究,围绕名词的特点和名词与别的成分搭配来分析。本人主要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基础,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该类词语进行描写,并对相关语法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力求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用形式来验证语义,用语义来解释形式。结构主义语言学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说作为诞生标志。从语义角度对名词相关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寻找语义搭配规律和语用特点。本人对汉语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地讨论名词相关的所有问题,而是采用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的框架,采用形式句法的方法论,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论文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在研读了相关文献和着作的基础上,对名词和与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最后对本文的结构安排作出说明。本文讨论了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名词与介词的组合、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与动词的组合、名词与副词的组合、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等问题。第二章至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考察名词的定义,次范畴的三种分类——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及其内在时间性、空间性、程度性等。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最后论述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以及名词的指称性问题。第三章考察名词与名词的组合,主要是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研究,重点讨论“N1+(的)+N2”结构的句法结构类型、语义关系类型(同位结构、定中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第四章考察名词与介词的组合,介绍介词的性质、特点、功能,并介绍了介词短语的句法分析,介词与名词性短语构成,还论述了其中不能进入此构成的名词性短语,考察“在X中”的构式。第五章考察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短语中最热门的就是名词与量词的组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名词与名量词的组合关系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认知角度来分析并解释影响名词与量词互相选择的本质原因和各种制约因素,挖掘名词与量词组合的内在规律及阐述了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第六章考察名词和动词的组合。主要讨论名词与动词搭配相关的短语研究,并分析了动词和名词所构成的六种类型的短语:N+V、V+N、V的N、N1+(的)+N2、N+的+V、(V+N1)+N2的类型。它们的构成受到构成成分之间句法和语义上的制约、而这些短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便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七章考察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方位词有单音节的方位词和双音节的方位词的区别,本文还对方位词“上、下”作了集中的讨论。方位词是非常有特点的词类,方位词在语法功能上类似虚词,必须和名词组合才能充当句法成分。主要研究方位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在入句以后的特点,以及人体名词与“上、下”结合的特点。第八章考察名词与副词的组合。程度副词作为副词中的一类,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程度副词修饰名词问题。“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作为一种后起的语言现象,由于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该结构能够兴起和发展。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二、铁道科技名词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道科技名词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
2.1 复合式构词 |
2.1.1 偏正式复合词 |
2.1.2 联合式复合词 |
2.1.3 动宾式复合词 |
2.1.4 主谓式复合词 |
2.1.5 补充式复合词 |
2.2 派生式构词 |
2.2.1 词缀界定 |
2.2.2 词缀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
3.2 造词法分析 |
3.2.1 语法造词法 |
3.2.2 仿词造词法 |
3.2.3 简缩造词法 |
3.2.4 修辞造词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
4.1 异形词 |
4.1.1 异形词界定 |
4.1.2 异形词成因 |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4.2 同素异序词 |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
5.1 新词研究 |
5.1.1 外来新词 |
5.1.2 本土新词 |
5.2 新义研究 |
5.2.1 词汇义的演变 |
5.2.2 色彩义的演变 |
5.2.3 语法义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有关介词的研究 |
1.1.2 有关介词“对”和“对”字句的研究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5 符号及其他说明 |
第2章 肯定性“对”字句 |
2.1 “X+对+Y+Z”中的“X”和“Y” |
2.1.1 体词性“X”“Y”的生命度属性 |
2.1.2 谓词性“X”“Y”的指称化问题 |
2.2 “X+对+Y+Z”中的“Z” |
2.2.1 “Z”进入“对”字句的句法条件 |
2.2.2 “Z”的语义类型 |
2.2.3 “Z”进入“对”字句的限制条件 |
2.3 “对”的语义特征、功能演变及其与“X”“Y”“Z”的内部关联性 |
2.3.1 “对”的语义特征 |
2.3.2 “对”由动词到介词的演变 |
2.3.3 介词“对”的功能演变与“Z”部分的内部关联性 |
2.3.4 “对”与“X”“Y”“Z”的内部关联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否定性“对”字句 |
3.1 否定式A和否定式B双式允准型 |
3.1.1 双式允准型否定的特征 |
3.1.2 否定式A与否定式B的认知心理扫描方式 |
3.2 否定式A或否定式B单式选择型 |
3.2.1 A式“X+不+对+Y+Z” |
3.2.2 B式“X+对+Y+不+Z” |
3.3 否定式A与否定式B并存原因的历时探讨 |
3.4 介词“对”、“Z”的语义特征和否定词之间的序位关联性 |
3.5 A式否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语义、语用功能比较 |
3.5.1 语义功能建构 |
3.5.2 语用功能比较 |
3.6 否定性“对”字句中的现实(realis)与非现实(irrealis)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字句肯定式与否定式的对称不对称 |
4.1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 |
4.1.1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对称情况 |
4.1.2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不对称情况 |
4.2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 |
4.2.1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情况 |
4.2.2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不对称情况 |
4.3 肯定式与否定式的语法语义结合多样性 |
4.4 韵律句法对“对”字句肯否形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Neg)VP/AP”的隐喻和转喻功能研究 |
5.1 有关隐喻和转喻的相关研究 |
5.1.1 有关隐喻的相关研究 |
5.1.2 有关转喻的相关研究 |
5.1.3 隐喻与转喻的互通性运用 |
5.2 “对...(Neg)VP/AP”的隐喻和转喻功能 |
5.2.1 “对...(Neg)VP/AP”的隐喻功能 |
5.2.2 “对...(Neg)VP/AP”的转喻功能 |
5.2.3 “对……(Neg)VP/AP”隐喻转喻功能的联合运用 |
5.3 “对...不客气”转喻功能的个案研究 |
5.3.1 “不客气”的语义内涵和句法功能 |
5.3.2 “对...不客气”的转喻功能研究 |
5.3.3 “对...不客气”转喻功能的本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基本结论及创新之处 |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性及难点 |
第一章 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研究回顾 |
第一节 关於第一版《汉语大字典》 |
第二节 关於第二版《汉语大字典》 |
小结 |
第二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一二版不同 |
第一节 字头变化 |
一 增加字头 |
二 删除的字头 |
三 次序调整 |
第二节 注音变化 |
一 删减多余反切 |
二 纠正声调疏误 |
三 标注新义今读 |
四 重置音项 |
五 补全读音 |
六 待商榷问题 |
第三节 释义变化 |
一 增加新内容 |
二 删减义项 |
三 分设义项 |
四 更新义项 |
五 调整义项顺序 |
六 沟通字际关系 |
七 音项和义项相配合 |
八 改动较大 |
九 待商榷问题 |
第四节 书证变化 |
一 规范书证 |
二 增加书证 |
三 删减书证 |
四 调整书证顺序 |
五 义项和书证相搭配 |
六 待商榷问题 |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水部字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音项设置不同 |
一 《大字典》比《大词典》多音项 |
二 《大词典》比《大字典》多音项 |
第二节 义项设置不同 |
第三节 义项分合不同 |
第四节 同一个义项归在不同音项下 |
第五节 差异巨大 |
小结——兼谈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几个问题 |
一 要注意收字完备 |
二 要注意书证准确问题 |
三 要注意利用方言材料 |
四 要注意吸收近代汉语研究成果 |
第四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范畴类聚研究 |
第一节 动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
一 “洗涤”类 |
二 “涉渡”类 |
三 “浇灌”类 |
四 “淘滤”类 |
五 “沉没”类 |
六 “漂浮”类 |
七 “泼洒”类 |
第二节 名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
第三节 个案研究 |
个案一 汉语“浇灌”义词汇类聚辨析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
个案二 动词“注”的灌注义发展及其成因 |
个案三 “潮”义大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字典》《大词典》方言标注不同 |
附录二 《大字典》《大词典》字际关系沟通不同 |
附录三 《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词义范畴类聚 |
致谢 |
(4)知识分类理论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小学语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知识缺失”的现象启示着基于知识的教学 |
(二) 实践中的教学设计存在着知识模糊性问题 |
(三) 课程与教学改革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教学设计 |
(二) 知识与知识分类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学设计的历史文本分析 |
一、文本选择 |
二、我国教学设计的历史发展脉络 |
(一) “双基”阶段:1949——80年代初 |
(二) “双因素”阶段: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末 |
(三) “三维目标”阶段:20世纪初至今 |
三、问题与反思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反思 |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现状分析——基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调查 |
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现状的总体情况分析 |
(一) 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设计理论的认知度 |
(二) 小学语文教师对当前教学设计的满意度 |
(三)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
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时间因素 |
(二) 理论因素 |
(三) 教育培训因素 |
三、结论与反思 |
(一) 结论 |
(二) 反思 |
第三章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分类框架及其意义 |
一、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分类及其启示 |
(一) 布鲁纳的结构知识观与分类理论 |
(二)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分类理论 |
(三)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四) 安德森二维目标分类理论 |
(五)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二、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知识分类理论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契合 |
(一) 两种知识分类理论间的关系 |
(二) 语文核心素养的层级结构 |
(三) 两种知识分类理论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契合 |
第四章 安德森二维目标分类理论指导下教学设计模型建构 |
一、经典教学设计模型 |
(一) 经典教学设计模型图式 |
(二) 经典教学设计模型的特点与改进 |
二、教学设计模型建构 |
(一) 根据不同知识类型分析学习内容 |
(二) 根据不同知识类型确定教学目标 |
(三) 根据不同知识类型设计作业类型 |
(四) 根据不同知识类型选择教学方法 |
第五章 安德森二维目标分类理论指导下教学设计模型应用 |
一、单因素教学设计模型 |
(一) 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模型 |
(二) 概念性知识教学设计模型 |
(三) 程序性知识教学设计模型 |
(四) 反省认知知识教学设计模型 |
二、综合因素教学设计模型 |
(一) 分析学习内容 |
(二) 分析学习者需要 |
(三) 分析学习者特征 |
(四) 设计教学目标 |
(五) 设计作业内容 |
(六) 设计教学方法 |
(七) 设计教学媒体 |
(八) 设计教学过程 |
结语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后记 |
(5)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
一、汉语同素词与同素词教学的研究 |
二、对泰汉语同素词教学研究 |
三、汉泰同素词对比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定材料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面向汉语教学的同素词难度问题 |
第一节 同素词及同素词词群的界定 |
一、同素词的界定 |
二、同素词词群的界定 |
第二节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同素词词群分析 |
一、《等级词汇大纲》中同素词词群的构词数统计与分析 |
二、《等级词汇大纲》中同素词词群的语义类统计与分析 |
三、《等级词汇大纲》的词群等级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发展汉语》教材中的同素词词群分析 |
一、《发展汉语》教材中同素词词群的构词数统计与分析 |
二、《发展汉语》教材中同素词词群的语义类统计与分析 |
三、《发展汉语》教材的词群等级统计与分析 |
第四节 《等级词汇大纲》和《发展汉语》教材匹配的同素词词群总体分析 |
第五节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学习难度 |
一、学习难度的界定 |
二、偏误与同素词学习难度的关系 |
三、同素词词义对应的问题 |
四、泰国学习者的认知策略与汉语水平的问题 |
五、泰国本土教师对汉语同素词教学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面向汉语教学的汉泰同素词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泰同素词词群对应的总体对比分析 |
一、汉语同素词与泰语对应词的总体情况 |
二、汉泰同素词词群对应的分类归纳和对比分析 |
三、汉泰同素词对应的个案分析 |
第二节 汉泰同素词的对应分析 |
一、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对应分析 |
二、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部分对应分析 |
三、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不对应分析 |
第三节 汉泰同素词对应存在差异的原因 |
一、汉语和泰语的语义不同 |
二、汉泰语的构词特点不同 |
三、汉泰文化差异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泰同素词的学习难度预测分析 |
第一节 影响汉泰同素词学习难度的因素 |
一、跨语言差异的因素 |
二、词汇内在的因素 |
三、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因素 |
四、教学法与教材等相关的因素 |
第二节 同素词难度等级模式预测 |
一、预测难度等级的标准与学习难度等级模式分析 |
二、同素词难度等级情况测定 |
第三节 同素词难度测定的结果 |
一、同素词整体排序情况与分析 |
二、预测的难度等级与对外汉语的词汇大纲的等级比较 |
三、《等级词汇大纲》与预测等级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同素词的难度分析 |
一、针对词汇内在因素的难度分析 |
二、针对语言对比的差异难度分析 |
三、学习者的认知对同素词难度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对泰国学生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设计与方法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二、调查的设计与方法 |
三、调查对象 |
第二节 泰国学生对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对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理解错误率的考察情况 |
三、难易度等级的排列情况 |
四、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不同等级的习得难度分析 |
五、影响难易度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泰国学生的同素词偏误分析 |
一、泰国学生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偏误类型 |
二、产生偏误的成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的难度等级应用 |
第一节 同素词难度等级对泰国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 |
一、同素词难度等级预测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
二、同素词难度等级制定在泰国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三、确定同素词难度等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
四、掌握同素词难度等级对阅读理解的作用 |
第二节 难度等级在泰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分析 |
一、强调对泰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同素词的关注 |
二、结合同素词难度等级调整完善汉语教材编写 |
三、完善泰国汉语教材与教学工具书中同素词的释义 |
第三节 推动对泰汉语词汇教学中汉语同素词难度框架构建与修订 |
一、基于同素词难度等级构建的设想方案 |
二、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难度等级的修订意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果 |
二、结论的理论贡献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对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的启示 |
三、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的设想 |
(一) 研究的局限性 |
(二) 未来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关注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缘由 |
1.1.2 将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考虑 |
1.1.3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虑 |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
1.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1.3 归纳和对比相结合 |
1.3.1.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背景 |
1.4.1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 |
1.4.2 关联理论 |
1.4.3 预设理论 |
1.4.4 主观性与主观化 |
1.4.5 标记理论 |
1.5 相关研究动态 |
1.5.1 否定极性词语相关研究概况 |
1.5.1.1 国外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1.2 国内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2 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研究概况 |
1.5.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类别 |
1.5.2.2 微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与历时考察 |
1.5.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 |
2.1 引言 |
2.2 否定极性词语概念的提出 |
2.2.1 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 |
2.2.2 否定范畴与否定句的界定 |
2.2.3 否定极性词语的类别 |
2.3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界定 |
2.3.1 否定极性副词的范围 |
2.3.2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与判定标准 |
2.3.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 |
2.3.2.2 否定极性副词的判定标准 |
2.3.3 与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的几点说明 |
2.4 否定极性副词的分类 |
2.4.1 按照语法意义的分类 |
2.4.2 根据对否定性语境依赖程度的类别划分 |
2.4.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2.2 非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3 根据与否定词组合自由度的类别划分 |
2.4.3.1 自由组合类 |
2.4.3.2 不自由组合类 |
2.4.3.3 限制组合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成因 |
3.1 引言 |
3.2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特征 |
3.2.1 句法功能的单一性和附属性 |
3.2.2 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 |
3.2.3 对否定词的选择 |
3.2.4 对句类的选择 |
3.2.4.1 对陈述句的选择限制 |
3.2.4.2 对感叹句的选择限制 |
3.2.4.3 对祈使句的选择限制 |
3.2.4.4 对疑问句的选择限制 |
3.3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义特征 |
3.3.1 语义弱化或虚化 |
3.3.2 语义指向特征 |
3.3.3 极量特征 |
3.4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4.1 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形成机制 |
3.4.1.1 自然语言的肯定与否定公理 |
3.4.1.2 违背肯定与否定公理的语言现象 |
3.4.1.3 关联标记模式对极量与肯否极性关系的解释 |
3.4.2 非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与否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 |
4.2.1 否定极性副词+不+VP |
4.2.2 否定极性副词+不+助动词+VP |
4.2.3 否定极性副词+V+不+X+(O) |
4.2.4 否定极性副词+不+AP |
4.2.5 否定极性副词+A+不+X |
4.2.6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3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 |
4.3.1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VP |
4.3.2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AP |
4.3.3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NP |
4.3.4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 |
4.4.1 时间类成员 |
4.4.2 程度类成员与范围类成员 |
4.4.3 语气类成员 |
4.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否定结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考察 |
5.1 引言 |
5.2 情态的定义和类型 |
5.2.1 情态的定义 |
5.2.2 情态的类型 |
5.3 否定结构的情态类型 |
5.3.1 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3.2 不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4 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选择 |
5.4.1 时间类成员 |
5.4.2 程度及范围类成员 |
5.4.3 语气类成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肯定结构的组合状况及语用功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与肯定结构组合的否定极性副词 |
6.2.1 强否定极性副词 |
6.2.2 弱否定极性副词 |
6.3 可共现肯定结构的特征 |
6.3.1 与隐性否定动词连用 |
6.3.2 与隐性否定副词连用 |
6.3.3 与隐性句否定表达共现 |
6.3.4 与其他词形成固定搭配 |
6.3.5 与非典型动词的连用 |
6.3.6 语境中临时获得消极否定语义 |
6.3.7 其他 |
6.4 可用于肯定结构的原因 |
6.4.1 语言的动态性 |
6.4.2 语言使用的个性差异 |
6.4.3 肯定结构与否定含义 |
6.5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 |
6.5.1 增强语气 |
6.5.2 提高否定等级,凸显否定 |
6.5.3 主观性功能 |
6.5.4 反预期功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毫”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7.1 引言 |
7.2 “丝毫”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7.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7.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7.3 “丝毫”的句法特征 |
7.3.1 “丝毫”的语法功能及词性探讨 |
7.3.1.1 作状语的“丝毫” |
7.3.1.2 做定语的“丝毫” |
7.3.1.3 做宾语的“丝毫” |
7.3.2 副词“丝毫”的句法格式特征 |
7.3.2.1 丝毫+否定动词+NP |
7.3.2.2 丝毫+否定副词+(助动词)+VP |
7.3.2.3 丝毫+V+否定词+C+(NP) |
7.3.2.4 否定词+助动词+丝毫+VP |
7.3.2.5 丝毫+否定词+AP |
7.3.2.6 丝毫+A+否定词+C |
7.4 “丝毫”的语用功能分析 |
7.4.1 通过焦点表述加强否定语气 |
7.4.2 通过强调“反预期信息”加强否定语气 |
7.4.3 通过全量否定加强否定语气 |
7.4.4 通过凸显主观性加强否定语气 |
7.5 “丝毫”与否定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7.5.1 基于客观世界肯定否定公理的解释 |
7.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始终”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8.1 引言 |
8.2 “始终”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8.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8.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8.3 “始终”的各层面分析 |
8.3.1 “始终”的语义分析 |
8.3.1.1 表主观长时 |
8.3.1.2 表持续 |
8.3.2 “始终”的句法分布 |
8.3.2.1 “始终”位于主谓语之间 |
8.3.2.2 “始终”位于句首 |
8.3.2.3 “始终”与其他词的连用 |
8.4 “始终”的语境分布状况 |
8.4.1 “始终”与肯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1.1 “始终”与状态动词 |
8.4.1.2 “始终”与动作动词 |
8.4.1.3 “始终”与变化动词 |
8.4.1.4 “始终”与形容词 |
8.4.2 “始终”与否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2.1 “始终”+没(有)+(助动词)+VP∕AP |
8.4.2.2 “始终”+不+(助动词)+VP∕AP |
8.4.2.3 “始终”+V不 C |
8.5 “始终”的极性分布规律 |
8.5.1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5.2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6 “始终”的语用功能分析 |
8.6.1 主观评价 |
8.6.2 客观描述 |
8.6.3 焦点表述 |
8.6.4 对预期的否定 |
8.6.4.1 “始终”搭配肯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6.4.2 “始终”搭配否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7 “始终”极性特征隐现的语用认知阐释 |
8.7.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8.7.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8.7.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
8.7.3.1 “始终”的扩域和增强信息度的功能 |
8.7.3.2 “始终”隐藏极性特征的原因 |
8.7.3.3 “始终”显现极性特征的原因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一概”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9.1 引言 |
9.2 “一概”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9.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9.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9.3 “一概”的语境分布特征 |
9.3.1 “一概”与显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1.1 格式“一概+否定词+VP” |
9.3.1.2 格式“一概+否定词+AP” |
9.3.1.3 格式“一概+其他+否定词+其他” |
9.3.1.4 格式“否定词+一概+VP” |
9.3.1.5 格式“否定词+其他+一概+VP” |
9.3.2 “一概”与隐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2.1 与词语否定表达共现 |
9.3.2.2 与句否定表达共现 |
9.3.3 “一概”与肯定表达共现 |
9.4 与“一概”有关的语义问题 |
9.4.1 否定量域 |
9.4.1.1 全量否定 |
9.4.1.2 部分否定 |
9.4.2 “一概”的语义特征分析 |
9.4.2.1 表统括整体 |
9.4.2.2 表方式 |
9.4.2.3 表定量 |
9.4.3 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制约 |
9.4.3.1 “一概”不能离谓的定位特征 |
9.4.3.2 “一概”不能直接被否定词否定 |
9.5 “一概”的语用功能分析 |
9.5.1 焦点表述 |
9.5.2 凸显主观性 |
9.5.2.1 主观评价 |
9.5.2.2 主观视角和主观情感 |
9.5.2.3 主观倾向 |
9.5.3 突出强调反预期信息 |
9.5.3.1 “一概”搭配否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5.3.2 “一概”搭配肯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6 “一概”与否定相亲和的允准动因 |
9.6.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9.6.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9.6.3 主观增量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万万”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10.1 引言 |
10.2 “万万”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10.2.1 强制性否定极性副词 |
10.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3 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10.3 “万万”的语义分析 |
10.3.1 副词“万万”的句类分布 |
10.3.2 副词“万万”句的句式语义 |
10.3.2.1 “万万”+不+(助动词)+VP |
10.3.2.2 “万万”+V不 C |
10.3.2.3 “万万”+没(有)+VP |
10.3.2.4 “万万”+没(有)+NP |
10.3.2.5 “万万”与其他否定词 |
10.3.3 副词“万万”的语法意义 |
10.3.3.1 “万万”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规律 |
10.3.3.2 “万万”的语法化过程 |
10.3.3.3 “万万”的语境分布演变 |
10.4 副词“万万”的语用功能分析 |
10.4.1 传信评价 |
10.4.2 焦点表述 |
10.4.3 凸显主观性 |
10.5 “万万”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10.5.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10.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6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对比分析 |
11.1 引言 |
11.2 相关研究概况 |
11.3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构词方式 |
11.3.1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及数量 |
11.3.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构词方式 |
11.4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 |
11.4.1 否定极性副词的允准成分类型 |
11.4.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分类 |
11.4.2.1 极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2 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3 弱否定极性副词 |
11.5 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对比 |
11.5.1 与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
11.5.2 宽域型和窄域型否定极性副词 |
11.6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量性特征 |
11.6.1 极小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2 极大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3 极大量与极小量之间的流动关系 |
11.7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对比分析 |
12.1 引言 |
1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否定类型 |
12.2.1 汉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2 日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3 “并”“决/绝”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2.4 “决して”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3 从否定类型看“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1 作用于“语义否定”的“决して”与“决/绝” |
12.3.2 作用于“语用否定”的“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2.1 语境预设 |
12.3.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义背景 |
12.4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法意义 |
12.4.1 “决して”的语法意义 |
12.4.2 “决/绝”“并”的语法意义 |
12.5 “决して”与“并”“决/绝”表达的否定含义 |
12.5.1 完全否定 |
12.5.2 部分否定 |
12.5.2.1 “决して”与部分否定 |
12.5.2.2 “并”与部分否定 |
12.6 对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 |
12.6.1 对形容词的选择与限制 |
12.6.2 对句类的选择与限制 |
12.6.3 与“预设否定”专用表达呼应的“决して” |
12.7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3.1 基本观点与结论 |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 |
13.3 今后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汉韩外来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汉韩外来语的名称及界定 |
第一节 汉语外来语名称及界定 |
一、汉语外来语的名称 |
二、汉语外来语的界定 |
第二节 韩语外来语的名称及界定 |
一、“外来语”和“外国语” |
二、“外来语”和“归化语” |
三、“外来语”和“借用语” |
第三节 本论文外来语的名称及界定 |
第二章 汉韩外来语的借用方式对比 |
第一节 汉韩音译词的借用方式对比 |
一、音译词的概念 |
二、音译词的借用方式对比 |
三、对比分析结果 |
第二节 汉韩仿译词的借用方式对比 |
一、仿译词的概念及分类 |
二、仿译词的借用方式对比 |
三、对比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汉韩半音译半意译外来语的借用方式对比 |
一、半音译半意译的概念及分类 |
二、半音译半意译外来语的借用方式对比 |
第四节 汉韩字母词外来语的借用方式对比 |
一、字母词的概念及分类 |
二、字母词外来语的借用方式对比 |
三、对比结果分析 |
第三章 汉韩英源外来语的辅音系统对比及书写方式对比 |
第一节 汉、韩、英语的辅音系统 |
一、汉语的辅音系统 |
二、韩国语的辅音系统 |
三、英语的辅音系统 |
第二节 汉韩外来语的书写方式 |
一、汉语外来语的书写方式 |
二、韩语外来语的书写方式 |
第三节 汉韩英源外来语的辅音系统对比及书写方式对比 |
一、塞音 |
二、擦音 |
三、塞擦音 |
四、鼻音 |
五、流音 |
第四章 汉韩外来语的母语化 |
第一节 外来语语音的母语化 |
一、汉语外来语语音的母语化 |
二、韩语外来语语音的母语化 |
第二节 外来语语言形式的母语化 |
一、汉语外来语语言形式的母语化 |
二、韩语外来语语言形式的母语化 |
第三节 外来语语义的母语化 |
一、外来语语义的扩大 |
二、外来语语义的缩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现代汉语方位词及其二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方位词的性质及范围 |
一、方位词的性质及归属 |
二、方位词的范围 |
三、本文的基本看法 |
第二节 汉语方位词研究现状 |
一、从语法角度进行的研究 |
二、从语义角度进行的研究 |
三、从语用和认知角度进行的研究 |
四、从文化角度进行的研究 |
五、从语言对比角度进行的研究 |
六、从二语教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
七、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目标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共时考察与历时追踪紧密结合 |
二、多视角多层面综合考察 |
三、借鉴新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 |
四、注重实证研究 |
第一章 汉语方位词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方位词的初兴——上古汉语方位词 |
第二节 方位词的成熟——中古汉语方位词 |
第三节 方位词的变革——近代汉语方位词 |
第四节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形成 |
一、古代汉语为现代汉语方位词系统的形成打下了原始基础 |
二、近代汉语确立了现代汉语方位词系统基本格局的雏形 |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推进了现代汉语方位词系统走向成熟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基本面貌 |
第一节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范围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类别 |
一、从音节角度的分类 |
二、从语义角度的分类 |
三、从语法角度的分类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句法功能 |
第一节 方位词的基本句法特点 |
一、依附性极强 |
二、后置多于前置 |
三、次类差异明显 |
四、整体功能多样 |
第二节 充当方位短语的成分 |
一、方位词与名词、名词性短语组合 |
二、方位词与动词、动词性短语组合 |
三、方位词与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组合 |
四、方位词与数量词语组合 |
五、方位词与代词组合 |
六、方位词与副词组合 |
第三节 充当句子成分 |
一、自由型方位词充当的句子成分 |
二、半自由型方位词充当的句子成分 |
第四节 “介词+X+方位词”结构 |
一、“介词+X+方位词”产生的动因 |
二、“介词+X+方位词”的成分选择 |
三、“介词+X+方位词”的语义特点 |
四、“介词+X+方位词”的句法角色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语义语用特点 |
第一节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语义特点 |
一、基本义的相对性 |
二、引申义的隐喻性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语用特点 |
一、语境对方位词意义和用法的影响 |
二、方位词对举和连用的功用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文化色彩 |
第一节 汉语方位词与文化的关系 |
第二节 汉语方位词的文化意蕴 |
一、等级制度 |
二、思想观念 |
三、亲疏标记 |
四、谦敬符号 |
第六章 方位词二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使用偏误问题突出 |
一、意义理解偏差 |
二、方位参照不当 |
三、该用不用 |
四、不该用而用 |
五、重复使用 |
六、形近误用 |
七、盲目类推仿造 |
八、混淆不同语言单位 |
九、语序错位 |
十、语用失当 |
第二节 导致偏误的原因复杂 |
一、语际迁移 |
二、语内迁移 |
三、文化隔膜 |
第七章 基于方位词特点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善于联系意义源头 |
第二节 强调突出主体参照 |
第三节 演示说明流动相对 |
第四节 通俗揭示认知原理 |
第五节 恰当阐释文化因素 |
第六节 科学安排教学细节 |
第七节 注意比较语言异同 |
第八节 适当设计实地演练 |
第九节 不断优化教材编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和意义 |
0.1.1 研究对象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理论和方法 |
0.2.1 理论背景 |
0.2.2 研究方法 |
0.3 研究内容和体例 |
0.4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1.1 抽象名词研究综述 |
1.1.1 抽象名词的描写性研究 |
1.1.2 抽象名词的解释性研究 |
1.1.3 抽象名词的应用性研究 |
1.1.4 研究评价 |
1.2 方位词研究综述 |
1.2.1 方位词的定性研究 |
1.2.2 方位词的演化研究 |
1.2.3 方位词的功能和认知研究 |
1.2.4 方位词的类型学研究 |
1.2.5 研究评价 |
1.3 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研究综述 |
1.3.1 共时视角的研究 |
1.3.2 历时视角的研究 |
1.3.3 研究评价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认知隐喻理论述略 |
2.1 认知隐喻理论概说 |
2.1.1 认知隐喻理论的来源 |
2.1.2 认知隐喻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关于认知隐喻理论的讨论 |
2.2 认知隐喻的类型 |
2.2.1 Lakoff& Johnson的三种隐喻类型 |
2.2.2 对Lakoff& Johnson隐喻分类的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综论 |
3.1 抽象名词的确定标准 |
3.1.1 意义标准 |
3.1.2 形式标准 |
3.2 抽象名词的典型性 |
3.2.1 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 |
3.2.2 词类范畴是原型范畴 |
3.2.3 抽象名词的原型效应 |
3.3 单音方位词的选择及其性质与命名 |
3.3.1 选择“上”“下”“里”研究的依据 |
3.3.2 “NP/N_抽+F”结构中单音方位词的性质和命名 |
3.4 “NP/N_抽+F”结构的类型和性质 |
3.4.1 “NP/N_抽+F”结构的类型 |
3.4.2 “NP/N_抽+F”结构的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整体和平面的隐喻:“NP/N_抽+上”结构 |
4.0 引言 |
4.1 “NP/N_抽+上”的构成类型 |
4.1.1 开放式和封闭式 |
4.1.2 熟语化和附缀化 |
4.1.3 单义性和多义性 |
4.2 “NP/N_抽+上”的语义性质 |
4.2.1 述人:个人是整体,属性是平面 |
4.2.2 述物:事物是整体,构成是平面 |
4.2.3 述事:事件是整体,阶段是平面 |
4.2.4 述时:时间是整体,时段/时点是平面 |
4.2.5 其他“NP/N_抽+上” |
4.3 “NP/N_抽+上”的语义特点 |
4.3.1 层级性和相对性 |
4.3.2 多面性和游移性 |
4.4 “NP/N_抽+上”的指称功能及功能扩展 |
4.4.1 “NP/N_抽+上”的指称功能 |
4.4.2 “NP/N_抽+上”的功能扩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论上”的语义及情态标记化 |
5.0 引言 |
5.1 “理论上”的结构和性质 |
5.1.1 方位短语“理论上” |
5.1.2 情态标记“理论上” |
5.1.3 两种“理论上”的区别与联系 |
5.2 方位短语“理论上”的语义和语义模式 |
5.2.1 名词“理论”的语义 |
5.2.2 “理论上”的语义 |
5.2.3 “理论上”的语义模式 |
5.3 “理论上”的语用功能 |
5.3.1 提供可能性 |
5.3.2 增强委婉性 |
5.3.3 弱化确切性 |
5.3.4 提示焦点性 |
5.4 “理论上”情态标记化的机制 |
5.4.1 句法位置 |
5.4.2 语义虚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条件的隐喻:“(在)NP/N_抽+下”结构 |
6.0 引言 |
6.1 “(在)NP/N_抽+下”结构的构成特点 |
6.1.1 “在”的隐现性 |
6.1.2 “NP/N_抽”的类别性 |
6.1.3 “(在)NP/N_抽+下”的修饰性 |
6.2 “(在)NP/N_抽+下”结构的语义性质 |
6.2.1 客体条件 |
6.2.2 主体条件 |
6.2.3 “条件”与“事件”的语义关系 |
6.3 “在NP/N(的)VP/V下”与“(在)NP/N_抽+下”的关系 |
6.3.1 “在NP/N(的)VP/V下”的抽象指称性 |
6.3.2 “在NP/N(的)VP/V下”与“(在)NP/N_抽+下”的同质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NP/N_抽+上”与“NP/N_抽+下”的不对称研究 |
7.0 引言 |
7.1 “NP/N_抽+上/下”结构形式不对称 |
7.1.1 与介词的搭配不对称 |
7.1.2 与修饰成分的共现不对称 |
7.1.3 功能扩展的形式不对称 |
7.2 “NP/N_抽+上/下”结构语义不对称 |
7.2.1 有“上”无“下”的语义不对称 |
7.2.2 有“下”无“上”的语义不对称 |
7.2.3 有“上”有“下”的语义不对称 |
7.3 “NP/N_抽+上/下”结构表达作用不对称 |
7.3.1 强调:“NP/N_抽+上”结构的表达作用 |
7.3.2 衬托:“NP/N_抽+下”结构的表达作用 |
7.4 “NP/N_抽+上/下”结构不对称的动因 |
7.4.1 人类生理功能的不对称 |
7.4.2 原型空间语义的不对称 |
7.4.3 认知识解方式的不对称 |
7.4.4 无标记有标记的不对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离散性容物的容器隐喻:“NP/N_抽+里”结构 |
8.0 引言 |
8.1 “NP/N_抽+里”的构成 |
8.1.1 “NP/N_抽+里”的结构形式 |
8.1.2 “NP/N_抽”的构成 |
8.2 容器隐喻与“NP/N_抽+里”的语义及认知理据 |
8.2.1 容器隐喻 |
8.2.2 “NP/N_抽+里”的语义及认知理据 |
8.3 “NP/N_抽+里”的容器隐喻特点 |
8.3.1 容物的必有性 |
8.3.2 容物形式的复杂性 |
8.4 容器隐喻发达的原因 |
8.4.1 基于身体的体验性 |
8.4.2 容器图式的简便性 |
8.4.3 容器图式的普适性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比较研究 |
9.0 引言 |
9.1 “NP/N_抽+里”和“NP/N_抽+内”对抽象名词的选择倾向 |
9.1.1 倾向于出现在“NP/N_抽+里”中的抽象名词 |
9.1.2 倾向于出现在“NP/N_抽+内”中的抽象名词 |
9.1.3 对“NP/N_抽+里”和“NP/N_抽+内”无选择倾向的抽象名词 |
9.2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其他差异 |
9.2.1 隐喻映射范围的大小差异 |
9.2.2 功能扩展的远近差异 |
9.2.3 适用语体的差异 |
9.3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语义分析 |
9.3.1 容器差异——可开放容器与唯封闭容器 |
9.3.2 容物差异——离散性容物与弥散性容物 |
9.3.3 相关语言现象的解释 |
9.4 方位词“里/内”的语义演变及“NP/N+里/内”的历时发展 |
9.4.1 方位词“里”和“内”的语义来源及演变 |
9.4.2 “NP/N+里”和“NP/N+内”的历时发展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NP/N_抽+F”结构的来源及发展 |
10.1 从“NP/N具+F”结构到“NP/N_抽+F”结构 |
10.1.1 “F”:从无到有 |
10.1.2 “NP/N”:从具体到抽象 |
10.2 从“NP/N_抽+F”结构到“VP/V+F”和“AP/A+F”结构 |
10.2.1 “NP/N_抽+F”功能扩展的可能性 |
10.2.2 “NP/N_抽+F”功能扩展的表现 |
10.3 “NP/N_抽+F”结构的词汇化 |
10.3.1 结构凝固 |
10.3.2 语义融合 |
10.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 |
1.2.1 原型范畴理论 |
1.2.2 指称理论 |
1.2.3 量范畴理论 |
1.2.4 空间范畴理论 |
1.2.5 有界与无界理论 |
1.2.6 隐喻理论 |
1.2.7 结构主义理论 |
1.2.8 认知语言理论 |
1.2.9 三个平面理论 |
1.2.10 语法范畴化理论 |
1.3 语料来源 |
1.4 对相关问题的已有研究 |
1.4.1 汉语名词的次范畴化研究 |
1.4.2 名词对其它词类的选择性研究 |
1.4.3 名词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 |
1.4.4 名词充当主宾语时与谓语动词的选择关系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名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
2.1 引言 |
2.1.1 对名词的定义 |
2.1.2 名词次范畴的分类 |
2.1.3 对非量名词的已有研究 |
2.2 量化名词 |
2.2.1 个体名词 |
2.2.2 集体名词 |
2.2.3 物质名词 |
2.2.4 抽象名词 |
2.3 非量名词 |
2.3.1 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2 非量名词名称的确定 |
2.3.3 非量名词的界定 |
2.3.4 专有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
2.3.5 方位词的非量化特征 |
2.3.6 处所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
2.3.7 时间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
2.3.8 无量名词 |
2.4 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 |
2.4.1 名词的空间性特征 |
2.4.2 名词的时间性特征 |
2.4.3 名词的程度性特征 |
2.5 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
2.5.1 名词做谓语的问题 |
2.5.2 名词做状语的问题 |
2.5.3 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 |
2.5.4 主宾语位置上的谓词问题 |
2.5.5 名词做定语的特点 |
2.6 名词的指称性问题 |
2.6.1 有指与无指 |
2.6.2 定指与不定指 |
2.6.3 实指与虚指 |
2.6.4 类指与个指 |
2.6.5 指称与语序的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定中结构) |
3.1 引言 |
3.2 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定中结构)研究 |
3.2.1 “N1(的)N2”的语义关系类型 |
3.2.2 领属关系的下位分类 |
3.2.3“N1(的)N2”的结构类型研究 |
3.2.4 现代汉语N1+N2内部语义关系 |
3.3 现代汉语N1+N2结构中“的”的标记功能 |
3.3.1 关于“的”的语法功能 |
3.3.2 关于“的”的隐现分析 |
3.3.3 关于“的”与相关结构的歧义 |
3.4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与名词的搭配 |
3.4.1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
3.4.2 抽象名词的语义句法特性 |
3.4.3 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 |
3.4.4 抽象名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 |
3.5“NN”语义双向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名词与介词的组合 |
4.1 引言 |
4.2 对“在X中”的介词结构考察 |
4.2.1“在”语法化的因素 |
4.2.2“在X”的句法功能 |
4.3“在+X中”的“X”的性质 |
4.4 对“在X中”中“X”的语义考察 |
4.5“PX里”中的X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名词与量词的组合 |
5.1 引言 |
5.2 量词的定名与立类 |
5.2.1 量词的定名 |
5.2.2 量词的立类 |
5.2.3 量词的分类 |
5.2.4 汉语量词的次范畴特征 |
5.3 名词与量词匹配规律的深求 |
5.3.1 名词、量词搭配形式的研究 |
5.3.2 名词量词关系三论 |
5.3.3 物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关系 |
5.3.4 量词自身语义特征的限制 |
5.3.5 语境对名量词选择的影响 |
5.3.6 名词选择量词的流程 |
5.4 名词与量词的双向选择 |
5.4.1 名词对量词的选择 |
5.4.2 量词对名词的选择 |
5.4.3 一个量词对一组名词的选择 |
5.4.4 一个名词对很多量词的选择 |
5.4.5 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 |
5.4.6 偏正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
5.4.7 联合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
5.5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选择 |
5.5.1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研究 |
5.5.2 抽象名词的可量性 |
5.5.3 抽象名词与种类量词搭配 |
5.5.4 抽象名词与不定量词搭配 |
5.5.5 抽象名词与个体量词搭配 |
5.5.6 抽象名词与临时量词搭配 |
5.6 个体量词和名词搭配 |
5.7 名词和量词选择的认知理据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名词与动词的组合 |
6.1 引言 |
6.1 偏正式“N+V”短语研究 |
6.1.1 定中式“N+V”短语中N的语义特点 |
6.1.2 定中式“N+V”短语中V的句法语义特点 |
6.1.3 状中式“N+V”短语的考察 |
6.2 对“N+V”短语与“V+N”短语的研究 |
6.2.1“N+V”短语中V的次范畴 |
6.2.2“N+V”短语中N的次类 |
6.2.3“V+N”短语中V的次类 |
6.2.4“V+N”短语中N的次类 |
6.3 定中式“V+N”短语的研究 |
6.3.1 述宾式和定中式“V+N”的语义特点 |
6.3.2“V+N”短语和“V+的+N”短语 |
6.3.3 对定中式短语“V+N”中动词的考察 |
6.3.4 定中式短语“V+N”中名词的考察 |
6.4 偏正式“V的N”短语研究 |
6.4.1“V的N”偏正短语研究的构成类型 |
6.4.2 V与N搭配上的语义限制 |
6.4.3“V的N”偏正短语的功能 |
6.4.4 与偏正短语“V的N”相关的组合 |
6.5“N的V”短语研究 |
6.5.1“N的V”短语的构成成分 |
6.5.2“N的V”中的V的语义特点 |
6.5.3“N的V”短语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
6.5.4“N1的N2”与“N的V” |
6.5.5 对定中式的“N的V”与“N+V”的考察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 |
7.1 引言 |
7.2 方位词的性质和特点 |
7.2.1 方位词的性质范围 |
7.2.2 方位词的句法功能 |
7.2.3 方位词的语义特征 |
7.2.4 有关名词和方位词的组合问题 |
7.3 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3.1 集合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3.2 普通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3.3 专有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3.4 抽象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3.5 时间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
7.3.6 处所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
7.3.7 人体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
7.4 与方位组合的名词类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名词与副词的组合 |
8.1 引言 |
8.2“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程度副词 |
8.3“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 |
8.4“副+名”结构的性质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结论 |
9.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四、铁道科技名词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2]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D]. 吴泓. 吉林大学, 2019(02)
- [3]《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D]. 金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3)
- [4]知识分类理论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小学语文为例[D]. 翁璐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D]. 林文贤(Pimporn Wattanakamolkul).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6)
- [6]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D]. 郑玉贵.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7]汉韩外来语对比研究[D]. 朴原熙.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8]现代汉语方位词及其二语教学研究[D]. 赵璞. 武汉大学, 2016(02)
- [9]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D]. 曹爽.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D]. 柳成姬.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