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Prep 巴氏染色

ThinPrep 巴氏染色

一、ThinPrep巴氏染色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冬旭,李安沣,高佳音,邱晓红[1](2021)在《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唯一知道明确病因的癌症,该疾病从发生到发展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对宫颈早期病变的女性进行干预以及治疗能够有效应对,甚至阻断宫颈癌发展。随着科普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癌症筛查阶段。临床应用中的多种筛查手段各有利弊,除了传统的三阶梯筛查模式应用得到广泛认可外,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人工智能与现有宫颈癌筛查技术的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等,本文综述分析了现有宫颈癌筛查方法以及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倪昌雪[2](2021)在《HPV E6/E7mRNA检查对宫颈细胞学ASCUS的分流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癌基因E6/E7mRNA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分流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我院妇产科门诊,对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ASCUS的患者行HPV DNA分型检查、HPV E6/E7mRNA检测,阳性结果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对两者检测结果与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HPV E6/E7mRNA检测在TCT结果为ASCUS患者中的分流价值。结果:1.根据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将231例ASCUS患者分为正常/宫颈慢性炎117例(50.65%),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65例(28.14%),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47例(20.35%),宫颈癌2例(0.87%)。其中HPV E6/E7mRNA检测阳性者有91例(39.39%),HPV DNA检查阳性者为127例(54.98%),二者对CINII+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HPV E6/E7mRNA检测CINII+(即HISL+SCC)特异度为69.2%,灵敏度为71.4%,阴性预测值是90.0%,阳性预测值为38.5%;而HPV DNA检查CINII+(即HISL+SCC)特异度是53.3%,灵敏度为85.7%,阴性预测值为93.3%,阳性预测值为33.1%,前者的特异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6.273,P<0.05);两者灵敏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统计与分析各个级别宫颈病变患者中的病毒mRNA拷贝数(copy/ml),随着病变级别的增加,COPY值也随之增加。HPV E6/E7mRNA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0.69,是高于HPV DNA值的(0.60),HPV E6/E7mRNA检测较HPV DNA检查有着更高的诊断效能。结论:1.HPV E6/E7mRNA检测和HPV DNA分型检查对各个级别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同等临床检出效能; 2.HPV E6/E7mRNA检测对不同分级病变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是高于HPV DNA检查的,可提高筛查的精确性,降低漏诊误诊率,减少阴道镜的转诊; 3.各个级别宫颈病变患者中的病毒mRNA拷贝数(copy/ml),随着病变级别的增加,COPY值也随之增加,其表达的水平高低与活跃程度同子宫颈发生病变的严重等级正相关,可尽早发现潜在的高级病变,同时排除低危病变,与细胞学检查结合对ASC-US患者的进行有效分流。 4.本次的研究分析样本量相对有限,需要更大的样本数进一步研究证实。

杨旎[3](2021)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人性化诊断及治疗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引入医疗全程管理体系,将患者信息从入院到诊疗到随访全方位详细系统全程监控,高效获取患者诊疗信息,为我国宫颈癌筛查提供全面有效的医疗信息资源。第二,通过细胞学、组织学双染技术进行疾病分流,更准确地对疾病发生发展做出判断,提高国家及患者诊疗经济效益,避免过度医疗及资源浪费。第三,探索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生发展基因变化,寻找新的生物标记物。方法:建立医疗全程管理体系,将整个医疗过程录入大数据系统,完成患者病历数据采集,随访,分析,远程会诊等功能。收集临床宫颈脱落细胞,同时行TCT,hrHPV检测,结合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剩余宫颈上皮脱落细胞标本进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检测,对比细胞学p16/Ki-67双染检测和hrHPV对CIN2级及以上病变的诊断效能;收集宫颈组织学标本,进行p16/Ki-67组织学双染,比较组织学p16/Ki-67双染结果与病理的符合度。收集宫颈癌样本进行显微切割,收集同一组织不同程度病变,提取DNA进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并进行错义突变、拷贝数变异,高频突变、易感、驱动基因以及克隆分析,以明确宫颈不同病变程度成份之间的关系。结果:细胞学p16/Ki-67双染的阳性率与病变程度大致成正比,符合度高于hrHPV检测(p=0.6963);双染检出 CIN2+的特异度(57%vs.15.8%,p=0.0014),总体符合率(67.7%vs.38%,p=0.0058),阳性预测值(46.2%vs.30.4%,p=0.2829),阴性预测值(97%vs.90%,p=0.4958)和 kappa 系数(0.395 vs.0.068)均优于hrHPV检测,可减少29.7%阴道镜分流;组织学p16/Ki-67双染的阳性率与病变程度大致成正比。最终我们选则了 22例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我们发现这些样本中有大量独有的拷贝数变异以及体细胞SNV,同时在患者的LSIL、HSIL及CC细胞中,也存在大量的共有体细胞拷贝数变异和错义SNV(包括SNV,插入缺失)。结论:医疗全程管理体系可便于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远程会诊,提高基层医疗诊断水平。细胞学p16/Ki-67双染是一个较好的宫颈癌筛查分流手段,可提高CIN2+检出效能,降低误诊率及过度治疗。组织学p16/Ki-67双染是一组良好的生物学标记物,可以辅助宫颈病变的诊断。不同患者宫颈病变具有明显的肿瘤异质性,同一患者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有相似突变频谱,但一个宫颈上不同程度病变并非总由同一来源LSIL逐渐过渡而来。

吴金春,李斌[4](2020)在《脑脊液相关诊治在肺癌脑膜转移的应用和前景》文中研究指明肺癌目前仍然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2018年报道,全球新发肺癌患者为209万3 876例,死亡176万1 007例,两者仍位居所有癌症首位。肺癌脑膜转移被认为是肺癌的终末表现,预后差,未经治疗者生存期4~6周。因脑膜转移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特点隐匿[1],导致诊断困难。目前主要依据ESMO-RANO标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MRI及脑脊液等检查进行分型诊断,而脑脊液中发现恶性肿瘤细胞仍然是脑膜转移癌诊断的金标准。随着近年新技术的发展,靶向、免疫等新药应用以及通过脑室内给药等途径显着改善了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预后。因此,本文结合我院脑转移诊治中心的体会及文献复习,拟分析脑脊液检测及相关治疗在肺癌脑膜转移患者中的应用和前景。

廖乘胜[5](2017)在《显微光谱成像细胞DNA定量分析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宫颈癌正面临严峻的防治形势,对其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是目前最重要的防治手段。在中国,使用液基细胞学技术联合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是筛查宫颈癌行之有效的方案,但目前这两种分析方法需在不同的涂片上进行,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及失误率高等缺陷,因此急需研究一种能完美融合两种技术的方法,实现高效精准地筛查。本课题研究立足于现有产品,结合市场需求,对细胞学筛查方法中标本制片、标本染色和标本诊断这三个既独立又连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染色和显微光谱成像分析的细胞学筛查方法。该方法仅需一次取材制备一张涂片,将两种染色方法作用于同一细胞,既可进行DNA定量分析诊断,也可进行细胞形态分析做TBS分类诊断,且两种诊断方法对同一细胞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方便医生做出准确判断,具有高效、准确快速的特点。(2)针对制片要求及市场需求分别研制了两种基于不同原理的制片机。对于膜式液基细胞制片机,为解决市场现有产品结构复杂,机械臂利用率低,细胞采集效率低等缺点,设计了极坐标机械臂及新的工作方案,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同时设计新型动密封操作头和压力控制系统,改善了细胞采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制片机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制片满意率高;对于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机,将市面上普遍采用的标本转移机功能合并到制片机中,实现了移液和制片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并将成本较高且浪费较严重的一次性注射器改为成本低廉的移液管,降低了耗材使用成本,针对转移标本效率低下和易混乱等问题,设计了一个龙门桁架式三维机械臂和可折叠离心管转移架,并在单片机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优化的运动控制算法,实现了机械臂高效的直线插补和加减速运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圆弧插补同时也改善了吸头堵塞的情况。实际测试机械臂定位精度和加减速曲线拟合方面都具有很高精度。(3)针对复合染色需求,开发研制了自动染色机。为克服现有染色机价格高、体积大、抗腐蚀性能差等缺点,选择轮转式结构方案作为基础,开发了复用式染缸盖及主从机械臂协作方案,空间利用率大幅提高;从材料和结构设计上对高挥发性和渗透性的强酸进行有效防护,杜绝了腐蚀现象;设计了染色规程分割运行算法,实现了多任务多种染色同时进行,工作效率提升。测试结果表明,染色的定位精度、重复精度、控温效果及实际染色效果等均可满足医院实际使用需求和课题需求,设计的染色机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抗腐蚀性能优良等优势。(4)建立了一套多波段光源的显微光谱成像系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现了对混叠多光谱图像的剥离,完成了对DNA的定量和细胞形态同步分析。设计了几组能发出离散单色光的LED组合光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仪器的稳定性;使用了分辨率和帧采集速度更高的CMOS图像传感器来获取光谱图像,提高了图像精度和信噪比;图像传输和处理方式上,用DDR缓存图像并采用标准PCIe总线接口传输数据,提升了图像传输速度,满足了实时性要求;最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混叠的多光谱图像中剥离出福尔根染料的真实吸光度用于DNA定量分析,同时合成符合医生诊断习惯和要求的彩色图像。测试结果表明,选用多波段光源组成多光谱显微成像系统是可行的,只要选择合适波段的LED,无论在光学结构还是成像方法上都可以轻松实现,具有成本低、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好的特点。最后将整个流程连贯运行,用本文研制的制片机、染色机和显微光谱成像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处理和分析小鼠肝脏和宫颈阳性标本,以校准过的光密度测试设备测量数据作为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标本制备装置能制出满意的细胞涂片并能成功进行复合染色,采用显微光谱成像分析系统计算的DNA准确度高,本方法在筛选癌细胞方面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

吴红芝[6](2014)在《回顾性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比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活检组织学的结果,评估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早期肺癌诊断的可靠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5月1日-2012年5月31日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临床或影像上可疑肺癌的595例患者,分别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同时所有的患者接受病变组织或可疑病变部位的支气管粘膜活检。比较细胞学与组织学对肺癌诊断和分型诊断的结果,评估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595例病例中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肺癌的有479例,支气管镜刷检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肺癌的有460例,液基细胞学检查成功在479例肺癌中诊断出417例,敏感性为87.06%,特异性为62.93%,阳性预测值是90.65%,阴性预测值是54.07%,Kappa值是0.471。2.确诊的479例肺癌中,包括223例鳞状细胞癌、77例腺状细胞癌、152例小细胞肺癌。而刷检液基细胞学成功检测出195例鳞癌,47例腺癌,94例小细胞肺癌。刷检液基细胞学检查在鳞癌诊断方面的敏感性为87.44%、特异性为90.05%、阳性预测值是84.05%、阴性预测值是92.29%、Kappa值是0.769。诊断腺癌的敏感性为61.04%、特异性为90.93%、阳性预测值是50.00%、阴性预测值是94.01%,Kappa值是0.475。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为61.84%、特异性为96.84%、阳性预测值为87.04%、阴性预测值是88.09%,Kappa值是0.648。结论:1.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可以一定上程度减少漏诊率。2.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组织学分型诊断能力,尤其有利于鳞状细胞肺癌的诊断。3.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可作为早期肺癌诊断的可靠方法。

徐传运[7](2014)在《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癌症之一。据GLOBOCAN2012报告,全球2012年新增宫颈癌病例52.7万,约有26.5万妇女死于宫颈癌。中国2012年新增宫颈癌病例达6.2万,死亡病例达2.9万。宫颈癌有较长的病变期,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治愈率较高,因而宫颈癌筛查对女性健康非常重要。基于宫颈细胞学涂片的检查技术是目前医学上普遍采用的筛查技术,能够有效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然而基于人工判读的传统宫颈细胞学筛查方式存在工作量大、成本高、可靠性与准确性受到医师专业技术和主观情绪的影响等问题,因此开发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系统对于宫颈癌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论文以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自动化为研究目标,将模拟细胞学医师判读宫颈细胞学涂片的方法作为自动判读的研究思路,结合宫颈细胞病理学知识,运用图像处理、本体建模、语义推理等技术,研究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的部分关键技术。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宫颈细胞学涂片图像的粗分割、重叠细胞分割、单细胞精确分割;细胞图像的轮廓特征、染色质特征提取;细胞的图像特征、细胞学特征的本体建模与语义映射;宫颈细胞学涂片语义推理判读模型和相关判读规则构建。论文突破以分类器作为判读工具的传统方法,提出基于语义推理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方法,为实现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自动化提出了一种新途径。论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提出基于曲率的重叠细胞轮廓分离点检测方法和基于椭圆曲线拟合的重叠细胞分割方法。前者首先通过分析轮廓曲线曲率的正负值检测到凹区;然后根据曲率大小筛选出候选的重叠凹区,根据凹区宽度和凹区间距判定细胞重叠凹区;最后通过查找重叠凹区的曲率极点得到最终的细胞重叠接触点(即分离点)。后者首先将相邻分离点间的轮廓曲线上的点作为拟合数据,应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椭圆拟合方法得到拟合椭圆,再过滤掉面积过大和过小的拟合椭圆,得到用以提取分离线的拟合椭圆;然后提取拟合椭圆上分离点间的弧线段作为分离线,据此分离重叠的细胞;最后分析细胞面积与细胞重叠区域面积的关系以确定分离是否有效。该方法能保持细胞的原有形态,同时降低了欠分离和过分离的概率。②提出基于极坐标系的梯度矢量流活动轮廓模型(PGVF Snake)。PGVFSnake首先把经过预处理的细胞图像从笛卡尔坐标系变换到极坐标系,计算基于极坐标系的边缘图;然后提出“浪沙抑制”算法优化PGVF模型中的边缘图,以消除细胞内部杂质对边缘图的干扰;最后使用边缘图作为活动轮廓模型中的外力,控制活动轮廓演化并收敛到细胞的真实边缘。与RGVF活动轮廓模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方法在保证分割准确度的前提下,分割速度提高了五倍以上。③提出基于线性几何热流演化的细胞轮廓不规则度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把细胞轮廓曲线进行几何热流演化,直到细胞轮廓演化为完全凸性为止,以此轮廓作为度量细胞轮廓不规则度的参考;然后比较演化后的轮廓曲线和原始轮廓曲线,提出不重叠区域总面积比、不重叠区域平均面积比等细胞轮廓不规则度特征描述子。在Herlev宫颈细胞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所提方法提取的不规则度特征与宫颈细胞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④提出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染色质颗粒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方法增强细胞核图像的对比度;然后使用不同尺度的形态学基本结构元素进行开运算,计算累积尺度分布,通过对累积尺度分布求导,得到染色质颗粒尺度分布,并将颗粒尺度分布最大值所对应的尺度作为染色质颗粒特征描述子。在Herlev宫颈细胞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所提方法提取的细胞染色质颗粒特征与宫颈细胞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⑤基于本体与语义逻辑推理的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方法。该方法模拟细胞学医师判读宫颈细胞学涂片的过程,结合图像处理、知识表示、逻辑推理的相关理论,构建宫颈细胞学涂片推理判读模型。该方法首先建立与判读相关的细胞本体、图像特征本体、细胞学特征本体;然后提出基于语义规则的图像特征到语义特征的映射方法;最后建立基于本体与语义逻辑推理的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系统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原理。在Herlev宫颈细胞图像数据集上与k最邻近(kNN)分类器、支持向量机(SVM)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方法对宫颈细胞病变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邓细娣[8](2013)在《LCT与HR-HPV筛查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al test,LCT)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查对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1月深圳市罗湖中医院妇科门诊接诊并经阴道镜活检诊断为"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的女性1482例,其中CINⅡ794例、CINⅢ688例,所有患者同时接受LCT检查和HR-HPV检查,比较两种筛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 LCT检查的阳性率为71.05%(1053/1482),其中CINⅡ检出率为62.09%(493/794),CINⅢ的检出率81.39%(560/688);HR-HPV检测的阳性率为95.95%(1422/1482),其中CINⅡ的检出率为94.21%(748/794),CINⅢ的检出率为97.97%(67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CT检查相比,HR-HPV检查对宫颈癌的筛查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其假阴性率更低,可有效减少宫颈癌的漏诊误诊,为患者提供更早治疗的机会,挽救患者的生命。

肖满华[9](2013)在《高危HPV分型检测及其与宫颈癌病变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比较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的分型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LCT)的结果,并探讨HR-HPV检查对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并经阴道镜活检诊断为"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及以上的女性1 482例,其中CINⅡ794例、CINⅢ688例,所有患者同时接受LCT检查和HR-HPV检查,比较两种筛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 LCT检查的阳性率为71.05%(1 053/1 482),其中CINⅡ检出率为62.09%(493/794),CINⅢ的检出率81.39%(560/688);HR-HPV检测的阳性率为95.95%(1 422/1 482),其中CINⅡ的检出率为94.21%(748/794),CINⅢ的检出率为97.97%(674/6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CT检查相比,HR-HPV检查对宫颈癌的筛查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其假阴性率更低,可有效减少宫颈癌的漏诊误诊,为患者提供更早的治疗的机会,挽救患者的生命。

亚力坤·穆罕默德[10](2013)在《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高危型HPV检测、L1蛋白表达与病毒整合的比较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人高危型乳头瘤病毒(HPV)在维吾尔族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分布及意义。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L1壳蛋白在维、汉族HPV阳性、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检测新疆维汉妇女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存在状态,分析在维族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汉族妇女为对照分析其民族差异,探索维吾尔族HPV低感染率,宫颈癌高发的原因,探索HPV分型、HPVL1蛋白及E2/E6比值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中是否能作为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方法:应用Hybrimax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技术,对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病房及门诊就诊的HC2结果阳性的428位女性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对其中301例液基细胞学涂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对维汉宫颈病变患者细胞学DNA采用多重实时PCR检测HPV-16E2和E6拷贝数,通过E2/E6比值指示各样本HPV16存在状态。结果:HPV16型在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在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三者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HPV感染在两个民族同样是以单一感染为主,其中HPV16型单一感染最多。HPV16感染类型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无明显差异;本组资料维吾尔族妇女中除HPV16、18型外,维吾尔族妇女全部宫颈脱落细胞中(宫颈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常见亚型检出次数依次为HPV52、53、58、39、68,31、66、56、6和11型。汉族妇女为HPV52、58、53、31、33、68、66、39、45、11、6和CP8304型。维吾尔族妇女中L1的表达阳性率为:慢性宫颈炎31%(20/64),CIN162.5%(15/24),CIN2/327%(7/26),宫颈癌无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变程度的加重, 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的趋势。汉族妇检测液基涂片中的L1蛋白表达率为,慢性宫为39%(32/83),CIN159%(23/39),CIN2/326%(10/39),宫颈癌无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HPV16整合比率(整合型+混合型)构成比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比率(混合型+游离型)在维吾尔族及汉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民族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中,HPV16的E2/E6比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16型感染是在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常见的型别,但是随着病变进展占比例增加,宫颈各病变中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HPV L1壳蛋白在CIN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HPV L1壳蛋白在两民族同级别宫颈病变之间的表达率无差异;HPV16-DNAE2整合比率与宫经病变在两民族之间比较未见有区别。维吾尔族HPV感染率低,而宫颈癌高发可能存在其它因素。HPV16型分型、HPVL1蛋白检测及HPV整合状态有望成为预测维吾尔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二、ThinPrep巴氏染色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inPrep巴氏染色法(论文提纲范文)

(1)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宫颈癌筛查方法现状
    1.1 阴道镜检查
    1.2 细胞学检查
        1.2.1 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
    1.3 HPV病毒检测
        1.3.1 二代杂交捕获(hybridcapture2,HC2)
        1.3.2 Cervista HPV
        1.3.3 HPV快速筛查法(care HPV)
        1.3.4 Cobas4800 HPV
2 宫颈癌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2.1 初善仪宫颈癌筛查系统(Tru Screen,TS)
    2.2 超声弹性成像
    2.3 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
    2.5 新型叶酸受体介导的染色液检测(FRD)
    2.6 Aptima HPV E6/E7m RNA表达检测
    2.7 DNA倍体分析检测
3 小结与展望

(2)HPV E6/E7mRNA检查对宫颈细胞学ASCUS的分流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B 研究生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附录 C 个人简历
    附录 D 综述 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与分析
        参考文献

(3)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人性化诊断及治疗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医疗全程管理体系的建立
    概要
    研究目标
    材料与方法
        1、入排标准
        2、研究流程
    结果
        1、细胞学取样、保存及判读的标准制定
        2、HPV取样、保存及判读的标准制定
        3、阴道镜取样及判读的标准制定
        4、组织病理判读的标准制定
        5、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医疗管理系统的建立
第二部分: 双染技术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分流中的作用
    概要
    方法原理
        1、材料及试剂
        2、染色过程
        3、处理后过程-封固和加盖玻片
        4、质控
        5、染色解释/预期结果
        6、局限性
        7、故障排除
        8、性能特征
    结果
第三部分: 宫颈癌发生发展及新的生物标记物的探索
    概要
    材料与方法
        1、患者与组织样本
        2、显微切割
        4、提取DNA
        5、构建库与测序
        6、生物信息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综述 宫颈癌筛査策略发展史
参考文献
致谢

(5)显微光谱成像细胞DNA定量分析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宫颈癌筛查的方法与策略
        1.2.1 宫颈癌筛查方法介绍
        1.2.2 宫颈癌的筛查策略
    1.3 宫颈癌细胞学筛查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液基细胞制备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自动染色机发展与研究现状
        1.3.3 DNA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4 多光谱成像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现状
    1.4 论文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与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
        1.4.3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复合染色和显微光谱成像的细胞学筛查方法
    2.1 细胞学基础
        2.1.1 细胞周期
        2.1.2 细胞染色
    2.2 DNA定量分析方法
    2.3 TBS分类诊断方法
    2.4 基于复合染色的高度联合筛查方法
    2.5 复合染色和显微光谱成像筛查方法的实现原理和过程
        2.5.1 吸光度剥离原理
        2.5.2 吸光度剥离矩阵模型的建立
        2.5.3 新方法对现有技术和设备提出的要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基细胞制片技术研究
    3.1 液基细胞制片技术的原理介绍
        3.1.1 微孔膜过滤制片原理与结构
        3.1.2 密度梯度离心制片原理
    3.2 膜式液基细胞制片系统关键技术
        3.2.1 极坐标机械臂
        3.2.2 动密封操作头
        3.2.3 压力控制系统
    3.3 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机关键技术
        3.3.1 制片流程的优化
        3.3.2 机械结构的优化
        3.3.3 取样机械臂运动控制策略
    3.4 测试验证实验
        3.4.1 膜式液基细胞制片机测试实验
        3.4.2 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机实验研究
        3.4.3 两种液基细胞制片方法的比较和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细胞涂片染色技术研究
    4.1 染色机防腐蚀解决措施
        4.1.1 主从机械臂协作方案
        4.1.2 防腐蚀解决措施
    4.2 多任务染色规程
        4.2.1 染色规程运行规则
        4.2.2 分割运行算法
        4.2.3 多任务染色程序
    4.3 实验效果分析
        4.3.1 染色机样机
        4.3.2 定位精度测试
        4.3.3 控温效果测试
        4.3.4 染色效果测试
        4.3.5 自动染色机复合染色分步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显微多光谱成像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5.1 多光谱成像方案
    5.2 显微多光谱成像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5.3 显微光谱成像系统设计
        5.3.1 显微镜
        5.3.2 自动平台
        5.3.3 光源系统
        5.3.4 数据采集系统
    5.4 实验效果分析
        5.4.1 光源带宽测试实验
        5.4.2 光源同轴性测试实验
        5.4.3 图像剥离与合成实验
        5.4.4 图像剥离应用效果测试
        5.4.5 多光谱DNA定量分析准确度验证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归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发表的科研成果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回顾性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综述
        1.2.1 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1.2.2 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2.3 肺癌常见的诊断方法
        1.2.4 细胞学检查对肺癌诊断的意义
        1.2.5 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1.2.6 细胞学制片技术的发展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 研究方法
        2.2.1 液基薄层细胞学刷片的制备过程
        2.2.2 组织病理学切片的制备过程
    2.3 细胞病理学诊断人员及刷片评价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2 镜下液基薄层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特征
    3.3 研究对肺癌诊断的符合性
    3.4 研究对肺癌分型诊断的符合性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研究综述
    2.1 宫颈病变与宫颈细胞学基础
        2.1.1 宫颈病变
        2.1.2 宫颈癌筛查
        2.1.3 宫颈细胞学涂片诊断原理
        2.1.4 宫颈细胞学涂片筛查技术
    2.2 计算机辅助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研究现状综述
        2.2.1 计算机辅助判读原理
        2.2.2 宫颈细胞学图像分割研究现状
        2.2.3 宫颈细胞学图像特征提取与分类研究现状
        2.2.4 计算机辅助判读系统研究现状
    2.3 实验标准数据集
3 宫颈细胞学涂片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涂片图像的粗分割
        3.2.1 阈值分割与数学形态学
        3.2.2 宫颈细胞图像分块
        3.2.3 基于 Otsu 算法的分割
    3.3 基于曲率和曲线拟合的重叠细胞图像分割
        3.3.1 基于曲率的重叠细胞分离点检测
        3.3.2 基于曲线拟合的细胞群分离算法
        3.3.3 实验与分析
    3.4 基于改进活动轮廓模型的单细胞图像分割
        3.4.1 细胞颜色深度分析
        3.4.2 图像的极坐标变换
        3.4.3 改进的 GVF 活动轮廓模型
        3.4.4 计算边缘图(Edge Map)
        3.4.5 边缘图“浪沙抑制”优化算法
        3.4.6 PGVF 活动轮廓分割算法
        3.4.7 实验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宫颈细胞学涂片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线性几何热流演化的轮廓不规则度特征提取
        4.2.1 细胞轮廓曲线的线性几何热流演化
        4.2.2 轮廓归一化处理
        4.2.3 轮廓不规则度特征提取算法
        4.2.4 实验与分析
    4.3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染色质颗粒特征提取
        4.3.1 染色质的颗粒分析
        4.3.2 染色质颗粒特征提取算法
        4.3.3 实验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语义推理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语义推理判读方法
    5.3 宫颈涂片本体建模
        5.3.1 涂片细胞学特征分析
        5.3.2 细胞本体建模
        5.3.3 图像特征本体建模
        5.3.4 细胞学特征本体建模
    5.4 宫颈涂片本体语义映射
        5.4.1 特征的语义层次
        5.4.2 特征的语义映射
    5.5 细胞涂片自动判读
        5.5.1 判读系统模型
        5.5.2 个体细胞判读
        5.5.3 判读结果合并与冲突处理
    5.6 实验与分析
        5.6.1 实验方案与实验环境
        5.6.2 性能评估指标
        5.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8)LCT与HR-HPV筛查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采集标本时要求所有患者避开月经期并在24 h内无性生活。
        1.2.2 LCT检查
        1.2.3 HR-HPV检查
        1.2.4 筛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LCT检查结果
    2.2 HR-HPV检查结果
    2.3 LCT与HR-HPV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9)高危HPV分型检测及其与宫颈癌病变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1.2.2 LCT检查
        1.2.3 HR-HPV检查
        1.2.4 筛查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LCT检查结果
    2.2 HR-HPV检查结果
    2.3 LCT与HR-HPV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10)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高危型HPV检测、L1蛋白表达与病毒整合的比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HPV亚型在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各宫颈病变中分布及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1.2.1 主要试剂
        1.2.2 主要仪器
        1.3 实验过程
        1.3.1 HC2-HPV DNA 检测实验
        1.3.2 HC2原理图解
        1.3.3 HPV 高危型检测步骤(DigeneHCII)
        1.3.4 注意事项
        1.4 HybrMi ax分型检测实验
        1.4.1 宫颈脱落细胞DNA提取
        1.4.2 PCR 扩增
        1.4.3 杂交过程
        1.4.4 显色过程
        1.4.5 试验结果判断
        1.4.6 质量控制
        1.4.7 标本采集时的注意事项
        1.4.8 实验操作
        1.5 TCT制片技术
        1.5.1 细胞染色:采用巴氏染色法
        1.6 细胞学分类方法
        1.6.1 细胞学诊断结果
        1.7 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
        1.7.1 阴道镜检查
        1.7.2 病理分组标准
        1.8 年龄分段标准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维吾尔族妇女HPV16型分布
    3 讨论
        3.1 HPV亚型在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各组宫颈疾病中的分布
        3.1.1 维吾尔族妇女各级别病变中HPV16型分布
        3.1.2 维吾尔族妇女HPV16型分布与汉族妇女分布比较
        3.1.3 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中HPV其它型分布
        3.2 维、汉妇女宫颈病变中HPV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情况
        3.3 HPV16型在各年龄组的检出状况
        3.4 HC2检测病毒载量在细胞学结果ASCUS的价值
    4 小结
第二部分 维、汉HPV阳性妇女各级别病变中L1蛋白的表达的差异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细胞学检查
        1.2.1 标本采集及处理
        1.2.2 TCT制片技术
        1.2.3 细胞染色:采用巴氏染色法,染色步骤
        1.3 细胞学分类方法
        1.3.1 细胞学诊断结果
        1.4 HC-2HPV 病毒检测
        1.5 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
        1.6 HPVL1衣壳蛋白检测(赛泰操作步骤)
        1.6.1 试剂盒介绍
        1.6.2 其他常用试剂
        1.6.3 试剂准备
        1.6.4 特殊材料要求
        1.6.5 染色步骤
        1.6.7 质量控制
        1.6.8 染色结果的观察
        1.6.9 HPV L1 壳蛋白染色注意事项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检测液基涂片中的L1蛋白结果
        2.2 病毒载量与L1蛋白表达关系
        2.3 L1蛋白表达与年龄的关系
        2.4 L1蛋白表达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关系
    3 讨论
        3.1 维吾尔族妇女中L1蛋白的表达
        3.2 维吾尔族妇女和汉族妇女L1蛋白表达比较
        3.3 HPVL1壳蛋白的表达与高危型HPVDNA负荷量的关系
        3.4 HPVL1壳蛋白的表达与年龄的关系
        3.5 HPVL1壳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学结果
        3.6 HPVL1壳蛋白的检测的临床应用
    4 小结
第三部分 维、汉妇女各级别病变中HPV16型存在状态的白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基因组的提取
        1.3 PCR扩增预实验及PCR产物质检
        1.4 阳性标准质粒的制备
        1.4.1 试剂
        1.4.2 仪器设备
        1.4.3 实验方法
        1.5 多重Taq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
        1.5.1 数据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标准曲线
        2.2 多重实时PCR检测
        2.2.1 维吾尔族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的存在状态
        2.2.2 汉族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的存在状态
        2.2.3 维、汉族同级别宫颈病变中HPV16存在状态的对比
    3 讨论
        3.1 维族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的存在状态的研究
        3.2 维、汉族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的存在状态的对比研究
        3.3 维、汉族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的E2/E6比值的对比及意义
        3.4 多重实时PCR技术的应用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ThinPrep巴氏染色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研究进展[J]. 赵冬旭,李安沣,高佳音,邱晓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04)
  • [2]HPV E6/E7mRNA检查对宫颈细胞学ASCUS的分流价值[D]. 倪昌雪.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3]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人性化诊断及治疗的探索[D]. 杨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脑脊液相关诊治在肺癌脑膜转移的应用和前景[J]. 吴金春,李斌.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0(03)
  • [5]显微光谱成像细胞DNA定量分析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D]. 廖乘胜. 武汉大学, 2017(01)
  • [6]回顾性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D]. 吴红芝. 吉林大学, 2014(10)
  • [7]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方法研究[D]. 徐传运. 重庆大学, 2014(01)
  • [8]LCT与HR-HPV筛查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比较[J]. 邓细娣. 当代医学, 2013(21)
  • [9]高危HPV分型检测及其与宫颈癌病变的关系[J]. 肖满华. 中外医疗, 2013(19)
  • [10]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高危型HPV检测、L1蛋白表达与病毒整合的比较性研究[D]. 亚力坤·穆罕默德.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ThinPrep 巴氏染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