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加坡WWW.GOV.SG完全面向公民人生历程的电子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杨巧云,梁诗露,杨丹[1](2021)在《国外政府数字化转型政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实现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要义。[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外政府数字化转型政策的调研,构建了政府数字化转型政策研究框架,分别从战略规划维度、技术体系维度、数字治理维度三个层面比较分析丹麦、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的政府数字化转型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数字化政府建设以整体性战略规划作为政策实施指导;注重构建配套政策;聚焦于数字素养、服务创新、政务流程、政府决策、数据共享、隐私保护等方面,形成了"利用技术赋能、以用户为中心、数据驱动政府治理"的发展路径,以上经验为我国数字化政府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王超[2](2021)在《新加坡中小学户外教育探析》文中认为
魏冉[3](2021)在《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文中研究表明联合国是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大会投票成为考察会员国在国际事务立场相似性的重要途径。对联大投票的分析建立于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同时规避了经验主义的主观因素及不可控因素。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系统考察1991-2019年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情况,探究影响中国-东盟投票立场一致或相异的因素,分析二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国际议题合作,以便精进中国-东盟合作、增益中国-东盟关系,并对中国如何借助联合国大会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启示。在理论层面,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是否会遵守国际规范,而对规范的遵守又会影响国家利益的偏好。笼统将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一概而论只能被视为一种简单的补充性解释,因此将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作为自变量解释国家投票行为之时,必须将其放置在特定的时段与国际议题下展开,同时说明选择依据。投票立场出现差异是国家基于利益与规范对相对收益进行衡量的结果。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国家对某一决议或其映射的国际问题的利益认知出现根本性分歧;二是当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相斥时,国家在联大决议中坚持选择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的投票立场。简而言之,投票立场相异源于国家将维护利益置于遵守规范更优先的位置,投票立场代表了一国在特定情境下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优选择。在经验层面,通过考察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三个主要议题领域的1104个决议发现,中国与东盟在特别政治和非殖民化议题领域投票一致性最高;其次是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领域;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议题领域一致性最低,且波动幅度较大。将中国与东盟近30年的联合国大会投票趋势置于同时段内思考中国-东盟关系,可以发现:中国-东盟联大投票结果并未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中国-东盟联大投票差异未削弱中国-东盟国际合作,体现出了双方包容互利的发展格局。研究还发现,美国因素拉低了中国与东盟的投票一致性。因此,中国应借助制度建设、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与讲究道义等优势,采取相关措施弱化美国影响,加强东盟与中国在国际事务立场上的协调与配合,提高中国-东盟联大投票一致性,从而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这对于化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战略压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何奕艳[4](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视和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成为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开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育改革研究,不仅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议题和关键所在,更是全面深化我国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相比新加坡来说,起步晚,处于理论探索与建构阶段,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本文以核心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期对我国核心素养理念下中学教育改革有所启发。本文以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先介绍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再阐述中学教育改革的总体教育目标和内容、改革举措,最后通过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的经验,来启发我国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中学教育改革。本文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建构起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的分析框架,进而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总体教育目标、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观、社交与情感能力、《21世纪技能》),从中我们得知新加坡旨在为国家培养有韧性、积极向上的中学生,以及高水平和高素质的21世纪人才。在具体政策措施的推进中,新加坡的教育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精神,以计划形式进行一系列规范化的教育体系改革和提升,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的对中学教育进行改革。新加坡对提升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教育质量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对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推动我国中学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我国应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学科能力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学习活动创设、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学业质量标准研发。
董奕君[5](2021)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实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从全球经验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英国、美国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已较为成熟,研究性学习已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增进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为促进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美国高中还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独立研究的机会,英国高中通过设置拓展项目证书,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获取、选择、使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技巧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成果的能力等。在亚洲的新加坡,将21世纪素养融入国家课程,在地理、历史、科学等科目的学科教学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在中小学设置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专题作业,让学生体验从不同学科领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获得协同合作、沟通交流以及独立学习等技能,为终身学习和应对未来挑战做好准备。在美国、英国、新加坡,为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序开展,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对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教育部门还为研究性学习制定了科学的评价方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技能的发展,利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材料评估学生的表现,并按照一定方式将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纳入毕业和升学考试中。此外,学校还积极同校外团体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机会。我国虽然已经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必修课程,但受传统教学方式和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教育阶段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范要求,尚未建立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未能有效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因此,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将研究性学习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制定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教师有效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建立研究性学习实施标准,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的表现;加强多方力量的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多研究性学习的机会,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求。
许佳[6](2021)在《实施科学视角下的《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研究》文中认为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保证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当前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各个国家纷纷建立本国的学前教育质量认证系统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但是目前早期教育领域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问题即“研究”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特别是对来自经济贫困背景的儿童的发展有重大好处。但是没有正确实施或已建立系统没有足够的保真度……它很可能会失败。2000年伊始新加坡便着手学前教育质量改革,致力于建构一个适合本国的学前教育质量认证系统,《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建立与其他率先开展建立学前教育质量认证系统的西方国家不同,它是在广泛吸收他国丰富经验的前提下结合本国具体国情构建的,从准备到正式实施到不断完善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加上新加坡与我国同处亚洲,文化背景相似,因此分析《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构建与实施对我国有参考意义。本研究选择《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科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着重分为五部分开展研究;第一部分阐述《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发展背景与历史嬗变,SPARK系统的构建与实施紧跟新加坡21世纪学前教育改革的步伐。从初期的尝试到中期的工具开发、到最后整个系统的构建与实施,新加坡经历了数十年,在充分借鉴与考察其他各国学前教育质量认证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具体实践,构建了本国的SPARK系统。第二部分探究《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系统构成,SPARK是新加坡第一个完整的面向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评级与提升系统,系统的构成是复杂的,本章将通过分析实施机构即幼儿教育发展局(ECDA)、SPARK的核心价值、框架层级、测评工具、质量模型等,对SPARK的整个系统进行解构,从而对获得对该系统更深层次的理解,为下一章分析该系统的实施打下基础。第三部分从实施科学的视角论述《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具体实施。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该系统的实施背景,其次采用主动实施框架,对SPARK系统的实施驱动力和实施阶段进行分析,发现SPARK系统目前已经迈入全面实施的阶段,但各个驱动力的发展速度略有不同。第四部分从心里状态与具体行为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学前教育机构的领导、教师及家长对SPARK系统实施效果的反馈以及该系统对三者产生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出SPARK系统实施的特征、经验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SPARK系统实施的特征主要有三点,首先领导力是该系统实施的核心驱动力,其次SPARK系统内部建立了良好的组织氛围和沟通方式,最后坚持了测量工具的本土开发和持续改进。但是SPARK系统的实施也有诸多不足,缺乏外部系统的合作伙伴关系,绩效评估不完善,财政激励手段的匮乏等。通过对新加坡SPARK系统的经验分析,我国未来建立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首先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设同时开发适合本国的测评工具,在实施的过程中重视评估人员的选拔及系统保真度的研究。对于新加坡SPARK系统这个实施了十年的系统来说未来除了要不断增加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外,还要进一步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同时还要不断的扩大“买进”,促进消费者教育。
赵双双[7](2020)在《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充分利用教育系统各领域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将教育信息化视为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通过一系列的国家信息技术计划,建立了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环境。熟悉技术并相信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价值,这为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开始关注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根据政策目标,新加坡中小学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多元的举措。建立了完善的物理和技术基础设施、向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了信息化培训。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信息化政策,新加坡中小学制定了适合学校的学习项目并创新学习和教学方法。新加坡的成功实践,为各国提供了一个优秀范例。本研究主要从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出发,考察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举措及在学校中具体发展情况,继而分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效和特点,最后结合我国现状,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在国家信息化的影响和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逐步发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举措。该部分主要对教育信息化政策、ICT基础设施、教师ICT能力、学校领导ICT能力、ICT示范项目等多项举措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进一步分析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学校中的具体发展情况。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崇辉小学信息化发展取得的积极影响,此间,学校发生了诸多改变:营造了一对一的数字化环境、研发了学校ICT学习项目并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等。第四部分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成效和特点。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出发展内容的整体性、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参与主体的自组织性、发展成果的非线性四个特点。最后在综合分析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主要举措、学校推进案例、发展成效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据此,本文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政策、增强学校和社会参与度、推出试点创新教学模式五方面总结了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张家雯[8](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黄知弦[9](2020)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新加坡大学创新创业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部署。这一战略的实施对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就我国大学发展现状而言,多数院校未跟上政策,发展理念滞后,与政府、企业间的协同创新耦合力不够,创新活动受到各种制约和阻碍,对促进国家地区间的发展作用不够明显。新加坡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以新加坡大学为研究对象,对亚洲一流创业型大学的典范——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创新发展的改革策略进行了案例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加坡高等教育中先进的创新系统和做法,为我国大学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路。首先,本研究对创新驱动发展和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即知识与知识生产,知识转型理论和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并对知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和高等教育三者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在知识转型的背景之下,大学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追溯了新加坡走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程,并选取了新加坡大学的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作为典型案例,分别分析了这两所大学为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它们的特点:第一,在办学理念上打破传统;第二,在课堂教学上培育创新人才;第三,在科学研究所建立三螺旋;第四,在成果上鼓励商业化应用。最后,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新加坡大学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大学改革提供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政府要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财政支持,作为培养高校创新的土壤;二是转变大学的发展范式,扩展大学的第三职能即社会服务来助力国家发展;三是在课堂教学上,应加强“双创教育”,重视学生的多学科基础和创业知识;四是协同多方合作创新,跨学科、跨学院、跨领域、跨国界地抱团合作共促创新;最后要改变“论文为王”和“害怕失败”的心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转化服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孟志远[10](2021)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和移动终端多样化,学习者得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泛在学习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样态。泛在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鲜明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学校、校园和教师的概念,渲染出学校教育将在泛在学习冲击下消亡的可能性。但应当明确,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且至今未变,是因为其教育供给始终依据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而调整。学校的存在对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千百年来始终担负着核心教学任务的场所,很难会在数字时代中被基于网络环境的泛在学习所取代。与泛在学习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前者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极易受到冲击的薄弱之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应当思考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学校,重新审视学校教育,重新规划学校教育供给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在进行了相关文献阅读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并结合调查研究与访谈,围绕学校应在教育供给方面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孕育泛在学习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这一问题,先后梳理了泛在学习的内涵,泛在学习引发的学习者对学校的新需求,以及泛在学习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回溯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历史,描述学校教育供给现状,明确了学校教育不会为技术变革所动摇的价值坚守,以及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导向与变革路径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策略,从而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供给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导向与可参照的实践路径。本研究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泛在学习”、“学校教育供给”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并依此选取了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二部分描述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新学习样态的泛在学习。首先回溯了泛在学习的概念来源——泛在计算,以及支持泛在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描绘了泛在学习的特征,如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以及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等。泛在学习对学习者多方面的支持催生了学习者对学校教育知识教学质量、人际交往机会、个性化成长服务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新需求,各种来自学习者的新需求进一步为学校教育带来知识教学、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标准育人模式以及学校存在方式的挑战。研究的第三部分梳理学校教育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将符号与文字的创造使用、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应用、视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界定为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产生推动作用的四种技术力量。进而梳理学校教育供给面临的四次变革进程中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由掌握农耕技术以满足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后进一步多样化专业化,至今已形成更多元的创新型劳动者需求。同时,学校教育供给由早期具有明显阶级性的教育供给、工业化时代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将视听技术充分应用于学校教学培养社会紧缺人才,转向当前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合作、探索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的供给。研究的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的价值。首先结合第三部分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学校教育之所以传承千年且仍具有核心教育价值的原因,包括学校中“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以及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等亘古不变的内涵。学校教育所传承的珍贵财富与泛在学习相比自然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非认知因素培育、现实环境创设以及学校教师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其次,对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对泛在学习及学校教育的主观认识。研究的第五部分提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策略。在理论导向方面,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应以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求知精神的生成,合作能力与领导力、科学精神与创造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以及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素养的生成为目标。在实践方面,学校教育供给应从学校课程资源、校园空间、学习者培养方式、学校教育供给主体和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辅机构教学资源的变革;室内学习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改造;育人模式的循证化,教师身份的大众化,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学校与社会、家庭、自然的教育供给功能、责任、环境的联结;学习者学习评价内容、手段、方式、主体等方面的变革。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研究问题的总结和结论的梳理,指出本研究所作访谈的代表性不高、个人写作视角局限、教育供给变革策略的可行性未得到验证且普适性较弱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二、新加坡WWW.GOV.SG完全面向公民人生历程的电子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加坡WWW.GOV.SG完全面向公民人生历程的电子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国外政府数字化转型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政府数字化转型政策比较研究框架 |
2 数字化政府战略规划比较分析 |
2.1 丹麦“数字丹麦”战略规划 |
2.2 澳大利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
2.3 英国数字政府战略规划 |
2.4 新加坡“智慧政府”建设战略规划 |
2.5 各国战略规划比较 |
3 各国数字化政府技术体系分析 |
3.1 技术人才培养 |
3.2 新兴技术应用 |
3.3 数字基础设施 |
3.4 技术资金投入 |
3.5 各国技术体系比较 |
4 各国数字化政府数字治理分析 |
4.1 数字包容 |
4.2 数字合作 |
4.3 数字开放共享 |
4.4 数据隐私保护 |
4.5 各国数字治理比较 |
5 经验与启示 |
(3)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利益、规范与联大投票实践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国家利益 |
二、国际规范 |
第二节 联大投票实践中利益与规范的考量 |
一、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的逻辑联结 |
二、联大投票实践中的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及中国与东盟的联大投票情况 |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利益互补:东盟与联合国 |
一、东盟-联合国伙伴关系历程 |
二、东盟在联合国的身份与作用 |
第二节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国际合作 |
一、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政治合作 |
二、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安全合作 |
第三节 联大投票表决原则与投票情况 |
一、联合国大会的表决原则 |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说明 |
三、中国与东盟的联大投票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利益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一致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联大决议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
一、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中的涉核决议 |
二、中国与东盟在涉核决议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多领域合作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
一、政治互信的持续增进 |
二、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 |
三、其他领域合作的现实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规范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一致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强化主权的规范 |
一、主权平等规范及相关决议 |
二、民族自决与非殖民化原则及相关决议 |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相关决议 |
第二节 限制主权的规范 |
一、维护人的尊严与促进人权及相关决议 |
二、反对通过制裁解决争端及相关决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益与规范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相异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利益的分歧 |
一、涉及核问题决议中的国家安全利益分歧 |
二、涉及中东问题决议中的国家政治利益分歧 |
三、涉及旅行自由权决议中的国家经济利益分歧 |
第二节 利益与规范的冲突 |
一、涉及批评他国人权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
二、涉及禁止使用地雷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
三、涉及暂停使用死刑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政策启示 |
第一节 基于中国与东盟联大投票实践的思考 |
一、“中国威胁论”与投票差异的非直接相关性 |
二、投票差异未削弱中国-东盟国际合作 |
三、美国因素对中国-东盟投票一致性的影响 |
第二节 深化中国-东盟国际议题合作的路径探索与启示 |
一、优化中国-东盟制度建设与合作 |
二、提供更多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
三、更加注重道义原则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4)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
2.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方针总体要求的落脚点 |
3.核心素养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议题和关键所在 |
4.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值得借鉴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核心素养 |
2.教育改革 |
3.新加坡中学教育 |
(四)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新加坡中学教育核心素养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 |
(一)新加坡中学教育核心素养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新加坡中学教育核心素养提出的理论依据 |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具身认知理论 |
3.终身教育理论 |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之总体教育目标和内容 |
(一)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之总体教育目标 |
(二)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之核心素养内容 |
1.核心价值观 |
2.社交与情感能力 |
3.《21 世纪技能》 |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举措 |
(一)重构中学教育课程设置框架 |
1.更新品德与公民教育课程 |
2.加强“数字素养” |
3.“了解亚洲” |
(二)提升中学生的学科能力 |
1.发掘学生的学科优势 |
2.培养学生的性格和价值观 |
3.为未来的学生做准备 |
(三)实施应用学习计划和生活学习计划(ALP/LLP) |
1.应用学习计划(ALP) |
2.生活学习计划(LLP) |
(四)发展教师的核心素养 |
1.加强与教育部及学校的伙伴关系 |
2.提出新的V~3SK框架 |
(五)构建中学教育学业质量评估体系 |
1.调整中学评估体系 |
2.转变中学评估方式 |
3.更新小学离校会考(PSLE)评分系统 |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的总结及启示 |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的总结 |
1.取得的成果 |
2.面临的挑战 |
(二)对我国的启示 |
1.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课程体系改革 |
2.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学科能力发展 |
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学习活动创设 |
4.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
5.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学业质量标准研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机构、组织、人物等术语英汉对照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美国、英国、新加坡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实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
二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五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18 世纪至19 世纪——研究性学习思想的萌发 |
二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形成 |
三 20 世纪50 年代末至70 年代——研究性学习理论被应用于学科教学.. |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的实践与发展 |
一 20 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
二 21 世纪初至今——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21 世纪技能 |
第三章 我国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 |
第二节 我国高中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美国、英国、新加坡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 |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 |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形式 |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 |
一 研究问题的选择 |
二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
三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 |
四 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
五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 |
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
一 评价主体 |
二 评价内容 |
三 评价标准 |
四 评价结果的应用 |
五 评价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 |
第五节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 |
第五章 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美国、英国、新加坡高中研究性学习的相似性及差异 |
第二节 美国、英国、新加坡高中研究性学习的特色与优势 |
一 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知识与能力并重,将核心素养融入研究性学习 |
二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形式:与学科教学融合,发展跨学科课程 |
三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注重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 |
四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 |
五 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和监督: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科学管理,监督评价过程 |
六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同校外团体组织、高校、研究机构合作 |
第三节 美国、英国、新加坡高中研究性学习对我国的启示 |
一 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 |
二 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
三 加强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
四 建立研究性学习实施标准,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科学管理 |
五 制定详细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标准,完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
六 联合多方力量,开发研究性学习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实施科学视角下的《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一)学前教育质量认证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二)学前教育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差距引起人们重视 |
(三)《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构建与实施值得关注 |
二、文献综述 |
(一)新加坡学前教育改革的研究 |
(二)新加坡学前教育质量认证与评估的研究 |
(三)实施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四)小结 |
三、研究目标及重难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重难点 |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五、理论基础——主动(积极)实施框架 |
(一)实施阶段 |
(二)实施驱动力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七、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加坡学前教育机构 |
(二)学前教育认证框架 |
(三)实施科学 |
第一章 《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发展背景与历史嬗变 |
一、《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发展背景 |
(一)世界各国纷纷建立本国的学前教育质量认证系统 |
(二)21 世纪新加坡教育改革的规划 |
(三)新加坡学前教育过度市场化的问题开始显现 |
二、《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历史嬗变 |
(一)初期尝试时期2003 年——2007年 |
(二)准备工具时期2008 年——2010年 |
(三)正式实施时期2011 年——今 |
第二章 《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系统构成 |
一、实施机构——幼儿教育发展局(ECDA) |
(一)幼儿教育发展局(ECDA)的定位 |
(二)幼儿教育发展局(ECDA)的主要业务 |
二、《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具体架构 |
(一)《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核心价值 |
(二)《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层级分析 |
(三)《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申请流程 |
(四)幼儿教育发展局(ECDA)对SPARK的支持 |
三、《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测评工具 |
(一)质量评估量表(the Quality Rating Scale(QRS))的构成 |
(二)质量评估量表(QRS)的信度和效度 |
(三)质量评估量表(QRS)的评分体系 |
四、质量评估模型 |
第三章 《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实施分析 |
一、《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实施背景 |
(一)新加坡的政治背景 |
(二)新加坡的经济背景 |
(三)新加坡的文化背景 |
二、《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实施驱动力 |
(一)实施驱动力的定义 |
(二)《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实施的能力驱动力 |
(三)《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实施的组织驱动力 |
(四)《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实施的领导驱动力 |
(五)《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各实施驱动力的综合补偿 |
三、《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的实施阶段 |
(一)实施阶段的定义与模型 |
(二)实施驱动力与实施阶段的交集 |
(三)《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SPARK)》已步入完全实施阶段 |
第四章 《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实施的效果反馈 |
一、学前教育机构领导的反馈 |
(一)情感上的波动 |
(二)领导工作重点的变更 |
二、幼儿教师的反馈 |
(一)教师们对SPARK的怀疑与支持 |
(二)SPARK认证给教师工作带来了挑战与压力 |
三、家长对SPARK的认知与认可 |
(一)家长的有效参与 |
(二)家长对SPARK没有明确的认识 |
第五章 《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实施的特征、经验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
一、《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的实施特征 |
(一)领导力是系统实施的核心驱动力 |
(二)系统内部建立了良好的组织氛围与沟通方式 |
(三)测评工具的本土开发与持续改进 |
二、《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实施的经验与不足 |
(一)《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实施的经验 |
(二)《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实施的不足之处 |
三、《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未来的发展方向 |
(一)增加整个系统的灵活性 |
(二)进一步保证系统的有效性 |
(三)促进消费者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信息和通信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和重要支撑 |
2.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和深化 |
3.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信息和通信技术 |
2.教育信息化 |
(四)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境外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理论基础 |
1.复杂性理论 |
2.四阶段连续体模型 |
一、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 |
(一)国家信息化的影响 |
(二)教育理念的推动 |
1. “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愿景的推动 |
2. “少教多学”教育目标的导向 |
3. 21 世纪技能框架的引领 |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举措 |
(一)颁布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政策 |
1.第一期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 |
2.第二期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 |
3.第三期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 |
4.第四期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 |
(二)完善ICT基础设施 |
1.硬件设施建设 |
2.软件设施建设 |
(三)提高教师ICT能力 |
1.职前教师的ICT能力发展 |
2.在职教师的ICT能力发展 |
(四)培养学校领导的ICT能力 |
1.教育领袖计划 |
2.学校管理和领导计划 |
(五)开展ICT示范项目 |
1.孵化学校计划 |
2.学习科学研究 |
3.未来学校项目 |
4.教育实验室项目 |
5.国家数字素养项目 |
三、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学校推进案例 |
(一)崇辉小学基本概况 |
1.崇辉小学信息化概况 |
2.崇辉小学信息化学习环境 |
(二)崇辉小学ICT学习项目 |
1.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
2.数字化故事 |
(三)崇辉小学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分析 |
1.注重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 |
2.创新教学和学习方法 |
3.各类人员积极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 |
四、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效与特点 |
(一)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效 |
1.信息化基础设施得以优化和完善 |
2.中小学生信息素养逐步得到提升 |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着增强 |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 |
1.发展内容的整体性 |
2.发展过程的动态性 |
3.参与主体的自组织性 |
4.发展成果的非线性 |
五、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2.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
3.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 |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1.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2.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
3.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政策 |
4.增强学校和社会参与度 |
5.推出试点创新教学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文化传统 |
2.文化传统教育 |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1)知行结合 |
(2)显隐结合 |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
1.家庭方面 |
2.社会方面 |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新加坡大学创新创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研究 |
(二)对大学与创新驱动发展关系的研究 |
(三)对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研究 |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知识转型、创新驱动的理论基础及内在逻辑关系 |
一、相关理论与概念 |
(一)知识与知识生产 |
(二)知识转型理论 |
(三)创新驱动发展 |
二、知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创新驱动发展下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变革 |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走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历程 |
(一)新加坡在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状况 |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工具的变迁 |
二、新加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新加坡的高层次的人才不足 |
(二)国家对大学严格的官僚控制 |
(三)当地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
三、高等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措施 |
(一)建立新大学,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
(二)全球校舍计划,吸引国外优秀人才 |
(三)增强大学自治权,促进大学间的竞争 |
(四)开展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校园项目,吸收全球创新资源 |
第四章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发展案例 |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案例分析 |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简介 |
(二)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的具体措施 |
二、南洋理工大学案例分析 |
(一)南洋理工大学的简介 |
(二)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的具体措施 |
三、两所大学所采取措施的特点 |
(一)在办学理念上打破传统 |
(二)在课堂教学上培育创新人才 |
(三)在科学研究上建立三螺旋机制 |
(四)在成果上鼓励商业化应用 |
第五章 新加坡经验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大学的现状 |
(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但实效不强 |
(二)创新成果丰硕,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
(三)产学研合作逐渐增多,但机制尚不完善 |
二、新加坡经验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
(一)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财政支持 |
(二)转变大学的发展范式 |
(三)加强“双创”教育 |
(四)协同多方合作创新 |
(五)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泛在学习:万物互联时代的学习样态 |
第一节 泛在学习概念与发展溯源 |
一、概念溯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泛在计算 |
二、发展溯源: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技术 |
第二节 泛在学习样态特征 |
一、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 |
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 |
三、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 |
第三节 新学习样态催生对学校教育的新需求 |
一、对知识教学质量的需求 |
二、对人际交往体验的需求 |
三、对个性化成长服务的需求 |
四、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需求 |
第四节 新教育需求为学校教育供给带来的挑战 |
一、泛在化知识对学校知识教学的冲击 |
二、虚拟化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冲击 |
三、个性化需求对标准学校模式的冲击 |
四、数字化学习对学校存在方式的冲击 |
第二章 学校教育供给: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推动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四次浪潮 |
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与学校教育变革 |
二、变革性技术、社会形态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 |
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初创使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从口耳相传到符号与文字的产生 |
二、以满足物质生活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
三、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三节 造纸印刷技术发明应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造纸与印刷技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
二、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
三、工业生产催生统一化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四节 视听技术发展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视听技术发展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
二、多样化专业化的劳动者需求 |
三、视听教学为新形式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五节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快速迭代与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
二、面向信息社会活动的新型劳动者需求 |
三、融合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三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传承与优势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传承的珍贵财富 |
一、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 |
二、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 |
三、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 |
一、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的优势 |
二、学习者非认知因素培育的优势 |
三、学校现实环境创设的优势 |
四、学校教师育人功能的优势 |
第三节 泛在学习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基于访谈的结论 |
一、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
二、高校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
三、高校学生的观点 |
四、学生家长的观点 |
五、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的观点 |
第四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上)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价值指向 |
一、以学习者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
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求知精神 |
三、培育合作能力与领导力 |
四、培养科学精神与创造力 |
五、培育全球化时代人文精神 |
六、培育数字时代信息素养 |
第二节 学校课程资源的变革 |
一、重设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
二、强化隐性课程育人价值 |
三、丰富教辅机构教学资源 |
第三节 学校校园空间的变革 |
一、调整室内学习空间 |
二、丰富室外活动空间 |
第五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下) |
第一节 学习者培养方式的变革 |
一、育人模式的循证化 |
二、教师身份的大众化 |
三、教学手段的智能化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供给主体的拓展 |
一、学校与社会的功能联结 |
二、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联结 |
三、学校与自然的环境联结 |
第三节 学习者学习评价的变革 |
一、从重知识到重素养:评价内容的变革 |
二、从纸笔化到智能化:评价手段的变革 |
三、从封闭式到开放式:评价方式的变革 |
四、从多元化到多维化:评价主体的变革 |
结语 |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及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新加坡WWW.GOV.SG完全面向公民人生历程的电子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外政府数字化转型政策比较研究[J]. 杨巧云,梁诗露,杨丹. 情报杂志, 2021(10)
- [2]新加坡中小学户外教育探析[D]. 王超.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D]. 魏冉. 外交学院, 2021(11)
- [4]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D]. 何奕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美国、英国、新加坡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实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D]. 董奕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实施科学视角下的《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PARK)》研究[D]. 许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7]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 赵双双. 曲阜师范大学, 2020
- [8]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新加坡大学创新创业案例研究[D]. 黄知弦.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10]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D]. 孟志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