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本明目胶囊对糖性白内障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严为[1](2021)在《除风益损汤联合小牛血眼用凝胶对眼化学性伤后角膜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评价除风益损汤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角膜化学性烧伤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案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眼化学伤的临床治疗开拓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不慎被酸碱性制剂等化学品入目,来院前仅作清水冲洗或未作处理、符合诊断并使用除风益损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41例(63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眼19例,双眼22例,男34例50眼,女7例13眼。伤后就诊时间:1小时内20例35眼,1小时至1天12例17眼,1天以上9例11眼。36例患者为在附近化工厂上班的工人,其眼表烧伤均与工作有直接关系,占全体病例88%,5例患者为日常生活中化学品不慎入目,占12%。所有患者均在完成一个疗程的中药治疗、角膜完成修复后评价疗效,观察恢复周期、有无并发症(如角膜变性、睑球黏连、视力下降等)。结果:41例(63眼)患者共接受平均3周的中药治疗,出院后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1-5)个月。Ⅰ度眼烧伤患者显效12例,占100%;Ⅱ度烧伤患者显效18例,占94.7%,有效1例;Ⅲ度烧伤患者显效6例,占75%,有效2例;Ⅳ度烧伤患者显效有效均为0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达到87.8%,总有效率达到95.1%。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眼部刺激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膜充血、角膜损伤等体征均明显改善,平均角膜修复周期为1.9周。经治疗无一例并发严重感染或眼内炎,3-59天痊愈,均保全眼球。Ⅲ度眼烧伤患者中角膜变性8例(100%),其中角膜白斑5例,角膜斑翳3例,睑球黏连2例(25%),倒睫2例(25%),并发青白7例(87.5%),角膜修复时间>5W者4例(50%);Ⅳ度眼烧伤的2例患者中,角膜白斑2例100%,视力受到严重损伤2例100%,并非青、白2例100%,倒睫1例50%,睑球黏连2例100%,角膜修复时间>5W者2例(100%)。Ⅲ度或以上眼烧伤患者不同程度并发症总发生率可达100%。结论:1.化学性眼烧伤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烧伤多与工作中意外事故有关;2.眼化学伤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其愈后更好,并发症更少;3.对于Ⅰ、Ⅱ度的眼化学烧伤非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4.烧伤程度越重,角膜修复时间越长,治疗后视力恢复越差,且更易产生并发症;5.资料显示运用除风益损汤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改善患者视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杜华[2](2020)在《益肾颗粒调控LncRNA MALAT1/mTOR诱导足细胞自噬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 或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由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在发达国家,DN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N发病机制复杂,长链非编码RNA与自噬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因机制的不明确性,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益肾颗粒(Yishen Granule,YSG)是导师张宁教授治疗DN的经验方,临床已验证其有效性,并成为院内制剂,但是YSG的药理成分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所以,本研究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STZ腹腔注射构建的DN大鼠模型和糖脂毒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予益肾颗粒进行干预,观察YSG通过LncRNA MALAT1/mTOR信号通路,激活足细胞自噬,减轻病理损伤,延缓DN进展的作用和机制。并且,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鉴定YSG的化合物成分。实验一:益肾颗粒成分鉴定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鉴定YSG的化学成分,明确YSG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水提法对益肾颗粒进行预处理,减压浓缩后进行定容,所得滤液过0.45μm的微孔膜,取1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制备标准品溶液,过0.45μm的微孔膜,取1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条件:ODS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0min 2-10%A,10-20min 10-20%A,20-30min 20-30%A,30-40min 30-60%A,40-50min 60-80%A,50-60min 80-95%A,60-65min 95%A;流速 1ml/min,柱温 30℃,进样量10ul(益肾颗粒/标准品),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将益肾颗粒的波峰与标准品波峰,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即为益肾颗粒成分。结果:在不同的波长254nm和203nm中,可以分离出比较清晰的波峰,得到益肾颗粒的色谱图。与标准品比对后,在254nm波长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4个成分得到明确。在波长为203nm时,黄芪甲苷、藁本内酯、没食子酸、梓醇4个成分得到明确。结论:通过HPLC法鉴定益肾颗粒中8种成分,分别为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藁本内酯、没食子酸、梓醇,为YSG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奠定物质基础。实验二:益肾颗粒防治HFSD+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目的:观察YSG对纤连蛋白(FN)、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足细胞desmin蛋白的影响,探讨YSG防治DN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high fat/high sucrose diet,HFSD)喂养配合STZ腹腔注射方法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HFSD喂养6周,然后予1%STZ溶液30mg/kg腹腔注射。72h后,3次尾静脉随机血糖≥16.7mmol/L,为糖尿病成模标准,即为本次研究的模型纳入标准。分为模型组、氯沙坦钾组、益肾颗粒低剂量组、益肾颗粒中剂量组、益肾颗粒高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分别予灌胃干预10周。干预结束后,麻醉杀检。双缩脲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o),酶法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等。肾组织进行HE、PAS病理染色,FN、α-SMA免疫组化,desmin免疫荧光,caspase-3免疫印迹。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24hU-Pro、Bun、FBG、CHO、TG均增加(P<0.01或P<0.05),ALB减少(P<0.01),益肾颗粒干预后,24hU-Pro、Bun、FBG、CHO、TG均有下降(P<0.01 或P<0.05),ALB增加(P<0.05)其中益肾颗粒高剂量效果最为明显,效果优于氯沙坦钾组。HE、PAS染色显示:模型组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的增多、肾小管内细胞空泡样变性、内皮细胞损伤;未出现K-W结节、肾小球塌陷、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等晚期病变;氯沙坦钾组、益肾颗粒组在用药10W后,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α-SMA、FN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组肾小球、小管及间质α-SMA、FN的阳性表达较少;模型组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区、系膜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区等不同程度的阳性信号(棕黄染);氯沙坦钾、益肾颗粒干预后,阳性信号有不同程度减弱,以益肾颗粒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足细胞desmin免疫荧光、caspase-3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desmin、caspase-3表达增加,益肾颗粒干预后,desmin、caspase-3表达下调(P<0.05)。结论:YSG可以降低DN模型大鼠的尿蛋白,减轻氮质血症,改善糖脂代谢,并且能够通过调节FN和α-SMA表达减轻病理损伤,最终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并且,益肾颗粒发挥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足细胞细胞骨架损伤,保护足细胞结构,减少凋亡产生的。实验三:益肾颗粒通过LncRNA MALAT1/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改善DN和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目的:观察益肾颗粒对足细胞LncRNAMALAT1和mTOR介导的自噬的影响,以及MALAT1-mTOR之间关系,探讨益肾颗粒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部分:实验二中肾组织Atg5免疫组化;qRT-PCR检测MALAT1 表达;WB 检测 LC3、ATG5、SRSF1、p-mTOR、c-MYC 表达。体外实验部分:通过糖脂毒诱导足细胞损伤模型,25mM糖+0.08mM棕榈酸(PA)干预48h为造模条件,予益肾颗粒冻干粉进行干预,以氯沙坦钾为阳性对照。①通过CCK-8法检测足细胞增殖活力;划痕实验评估足细胞迁移能力;FITC鬼笔环肽进行细胞骨架染色;Lyso-tracker Red进行自噬溶酶体染色;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进行足细胞凋亡检测;qRT-PCR检测MALAT1表达;WB检测足细胞骨架蛋白desmin、Synaptopodin;自噬相关蛋白ATG5、P62;通路相关蛋白p-mTOR、SRSF1、c-MYC表达。观察益肾颗粒对足细胞骨架、自噬、通路的作用。②加入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抑制剂(CQ),WB法检测ATG5、P62表达水平,观察益肾颗粒对自噬的表达变化。在Rap条件下,qRT-PCR检测MALAT1表达,观察mTOR对MALAT1的作用,以及益肾颗粒在其中的作用。③对MALAT1进行siRNA干扰,qRT-PCR检测MALAT1表达,观察益肾颗粒对MALAT1的影响;WB检测p-mTOR、SRSF1、c-MYC表达,观察MALAT1对mTOR的作用,以及益肾颗粒在其中的作用。结果:体内实验部分: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tg5免疫组化表达减少,YSG干预后,Atg5表达增加。WB结果显示,模型组LC3、ATG5表达下调(P<0.05),p-mTOR表达上调(P<0.05),SRSF1、c-MYC 变化不明显;YSG干预后,自噬相关蛋白LC3、ATG5表达增加(P<0.05),p-mTOR表达下调(P<0.05)。提示YSG激活了自噬。体外实验部分:①益肾颗粒能够增加足细胞增殖活力,促进细胞迁移;与模型组相比,能增加Synaptopodin表达,减少desmin表达,使肌动蛋白束状排列整齐,减少细胞骨架重排。提示益肾颗粒能够增加足细胞活力,保护足细胞骨架。②益肾颗粒组与模型组相比,能够增加Atg5表达,减少P62累积;益肾颗粒+Rap组比Rap组、益肾颗粒+CQ组比CQ组Atg5表达更高(P<0.01),但P62未见减少。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显示,益肾颗粒干预后,凋亡率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益肾颗粒能够增加足细胞自噬,增加自噬体形成和自噬溶酶体结合,减少足细胞凋亡。③益肾颗粒干预后,MALAT1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p-mTOR表达下调。沉默MALAT1后,p-mTOR增加,糖脂毒性损伤后,p-mTOR进一步增加(与阴性对照相比,P<0.05),益肾颗粒干预后,p-mTOR明显下调,与阴性对照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糖脂毒条件下,与正常组相比,SRSF1表达减少,益肾颗粒和氯沙坦钾干预后,有表达增加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siRNA处理后,SRSF1表达增加,益肾颗粒干预后,比模型组表达增加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c-myc在不同条件下,变化不大。提示,MALAT1与mTOR能够相互影响,呈负相关。YSG可以激活MALAT1/mTOR信号通路,机制可能与SRSF1剪接因子的调控作用关系不大。结论:MALAT1与mTOR能够相互影响,呈负相关。MALAT1的下调可以激活mTOR,进而抑制自噬,增加细胞凋亡。YSG可以通过激活MALAT1/mTOR信号通路,增加自噬(促进自噬体形成和自噬溶酶体结合),减少足细胞骨架重排,减少细胞凋亡。MALAT1对mTOR的调控作用,可能与SRSF1剪接因子的调控作用关系不大。
朱微[3](2020)在《糖网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轻、中度(无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脾肾虚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糖网合剂方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脾肾虚瘀型轻、中度(无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血糖、血脂、凝血、眼底镜下视网膜渗出面积、视力)等的影响,以探讨糖网合剂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银川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脾肾虚瘀型轻、中度(无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实验组加用糖网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对照组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试验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眼底镜下视网膜渗出面积、视力等各项指标变化,对糖网合剂方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安全性评估。使用SPSS 23.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疗效评价: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实验组40例,脱落4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40例,脱落6例,总有效率41.17%,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网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脾肾虚瘀型轻、中度(无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体疗效优于羟苯磺酸钙胶囊。(2)证候积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中医症状均改善(P<0.01);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证候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糖网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效果优于羟苯磺酸钙胶囊。(3)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两小时血糖、眼底镜下视网膜渗出面积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视力较治疗前提高;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仅有sUA、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DL-C、LDL-C、APTT、PT、FIB、TT等均未见明显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糖网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在减少视网膜渗出、提高患者视力、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方面优于羟苯磺酸钙胶囊。(4)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肾功、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13.8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76%;二者均有不良反应,但未进行处理便自行缓解。结论:糖网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轻、中度(无出血)脾肾虚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改善视力、降低视网膜渗出、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等其他疗效指标,不良反应少,说明糖网合剂方治疗脾肾虚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宋红坤[4](2019)在《铁皮石斛等十种石斛的鉴别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论文为“高附加值农产品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项目:以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铁皮石斛为重点研究对象,选取其它九种石斛(流苏石斛、金钗石斛、鼓槌石斛、紫皮石斛、球花石斛、苞鞘石斛、兜唇石斛、束花石斛和叠鞘石斛),采用薄层色谱法、HPLC-PD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ICP-MS等现代分析技术,以期准确、高效对不同品种石斛进行鉴别研究与质量评价。[方法]1.薄层色谱鉴别:参照《中国药典》薄层鉴别方法,对十种石斛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薄层色谱进行系统研究。2.采用HPLC-PDA技术,建立HPLC指纹图谱,对八种石斛药材指纹图谱进行对比和相似度计算,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石斛做鉴别研究。3.采用HPLC-PDA技术,建立东崑宕内酯、滨蒿内酯、香豆素、柚皮素、芹菜素、石斛酚、毛兰素和石斛碱八种成分分析测定方法并进行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十种石斛多糖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十种石斛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以十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合方差分析、t检验对石斛做质量评价。4.采用ICP-MS技术,测定十种石斛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1.根据薄层色谱斑点特征,十个品种石斛之间既有相同斑点,各自又有特殊的斑点,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石斛之间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2.高效液相指纹图谱13批铁皮石斛相似度为0.791-0.929;8批不同品种石斛相似度介于0.169-0.875之间,标出共有峰23个,经对照品指认出六个峰,分别为香草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醛,东崑宕内酯,阿魏酸,柚皮素,同时对球花石斛16个化学成分色谱峰进行了标示。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63批石斛样品可快速被分为两大类,然后60批石斛样品又进一步被分为四类。三种分析方法综合运用,验证了化学模式识别用于品种鉴定和归类的可行性。3.含量测定及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十种石斛的东崑宕内酯、滨蒿内酯、香豆素、柚皮素、芹菜素、石斛酚、毛兰素、石斛碱、多糖和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P<0.05)。石斛酚、毛兰素、石斛碱可以分别作为含量测定指标对流苏石斛、鼓槌石斛、金钗石斛进行质量控制。香豆素可以作为含量测定参考指标进行叠鞘石斛质量控制,柚皮素、芹菜素可以作为含量测定参考指标进行球花石斛质量控制。实验建立的石斛属中东崑宕内酯、滨蒿内酯定量分析方法可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多糖含量、17种氨基酸总含量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对铁皮石斛和紫皮石斛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可以作为兜唇石斛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17种氨基酸总含量也可作为束花石斛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4.文山、德宏、弥勒和腾冲四个产地的11批铁皮石斛之间稀土元素总含量存在差异。德宏产八个品种石斛稀土元素总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同一产地的不同种石斛16种稀土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四个产地的11批铁皮石斛铬(Cr)元素、镍(Ni)元素和锌(Zn)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德宏产八个品种石斛铬(Cr)、镍(Ni)、锌(Zn)、硒(Se)四种元素含量丰富,而锡(Sn)元素只在金钗石斛和苞鞘石斛中有检出,并且八种石斛之间铬(Cr)、镍(Ni)、锌(Zn)三种元素含量存在差异。18批石斛重金属铜(Cu)、镉(Cd)、汞(Hg)、铅(Pb)四种元素均在限量范围内,德宏产球花石斛、铁皮石斛和苞鞘石斛各1批重金属砷(As)元素有明显的超标现象。[结论]十个品种石斛内在的化学成分无论在种类还是含量上都存在差异,薄层色谱、HPLC指纹图谱能够对十种石斛做出鉴别,多成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石斛的质量,可以为石斛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石斛中16种稀土元素、人体必需5种微量元素和五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为石斛营养保健价值和某些药效方面评价,以及评价不同产地石斛药用质量安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肖蕾[5](2018)在《糖尿病眼肾微血管病变病证结合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中医辨病辨证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或糖尿病肾病(DKD)的疗效,评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辨病辨证治疗与固定成方治疗间的疗效差异,从而探讨病证结合思路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共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辨病辨证治疗组予以基础治疗+芪明颗粒+合病用药+偏/兼证用药,固定成方治疗组予以基础治疗+芪明颗粒,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视力、眼底改善情况(微血管瘤数、渗出面积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蛋白肌酐比、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有效性指标。结果:1.NPDR治疗组和NPDR合并DKD治疗组中固定成方治疗组和辨病辨证治疗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中医证候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治疗3个月后,固定成方治疗组和辨病辨证治疗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PDR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辨病辨证治疗组为70%,固定成方治疗组为50%;NPDR合并DKD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辨病辨证治疗组为80%,固定成方治疗组为60%。2.NPDR治疗组和NPDR合并DKD治疗组中固定成方治疗组和辨病辨证治疗组视力均随治疗周期的增加而提高,治疗3个月后视力均有所提升,固定成方治疗组和辨病辨证治疗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辨病辨证组在提高视力方面优于固定成方组。3.NPDR治疗组和NPDR合并DKD治疗组中固定组和辨证组微血管瘤、渗出、出血治疗3个月后均有所改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辨病辨证治疗组在改善眼底方面稍优于固定成方治疗组。4.NPDR治疗组和NPDR合并DKD治疗组中固定成方治疗组和辨病辨证治疗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治疗3个月后均有降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辨病辨证治疗组的降糖效果优于固定成方治疗组。5.NPDR治疗组中固定成方治疗组和辨病辨证治疗组血肌酐、eGFR、尿蛋白肌酐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PDR合并DKD治疗组中固定成方治疗组和辨病辨证治疗组血肌酐、eGFR、尿蛋白肌酐比治疗3个月后均有所改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辨病辨证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和降低尿蛋白方面优于固定成方治疗组。结论:1.芪明颗粒不仅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疗效,而且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辨病辨证用药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芪明颗粒。2.芪明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和眼底微循环,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力,且芪明颗粒+辨病辨证用药后,治疗效果更佳。3.单纯服用芪明颗粒和芪明颗粒+辨病辨证用药,均能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且芪明颗粒+辨病辨证用药后降糖效果更明显。4.单纯服用芪明颗粒以及芪明颗粒辨病辨证用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既有保护患者的肾功能的作用,也有一定降低尿白蛋白作用,并且辨病辨证用药比单纯服用芪明颗粒效果更显着。
呼永河[6](2013)在《参芪复方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效应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消渴六经辨证和体质分类共识,以太少二阴同病统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iabetic microangiopathy, DMA)中医关键病机,观察参芪复方对糖尿病GK (Goto Kakizaki)大鼠模型肾脏、视网膜及周围神经损害效应指标的干预机制和疗效,明确DMA干预的综合作用,为参芪复方治疗DM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6个月病程的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模型50只,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参芪复方组、雷米普利组、导升明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另设SD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12周,以氧化酶法检测肾功能,光镜进行肾脏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学染色法测定NF-κB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 FERG)评价视网膜功能,PAS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ing)测量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坐骨神经电生理测定评价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参芪复方能改善GK大鼠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降低肾脏NF-κB积分光密度值,从而防治糖尿病GK大鼠肾损害;参芪复方可促进FERGa、b波振幅的恢复,缩短延迟的a、b波峰潜时,从而改善其受损的视功能,并能减轻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参芪复方可促进坐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的恢复,缩短其感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sensor-reaction latent period, SL),从而发挥防治糖尿病GK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结论:参芪复方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系统干预,有效改善DMA模型动物肾功能、视觉功能和周围神经功能,减轻肾脏和视网膜的病理损害,从而发挥综合治疗效应,为参芪复方治疗DMA提供了一定科学实验依据。
马伟凤[7](2010)在《石斛提取物及丁香酸对H2O2损伤的HLEC的防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药金钗石斛提取物中四种不同极性的生物碱(脂溶性、水溶性、低极性、弱极性)及丁香酸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氧化损伤防护作用的影响。为开发抗白内障新药进行了早期研究。方法1、不同极性生物碱的提取,金钗石斛粉末经乙醇提取、降膜浓缩、酸化、盐析、萃取后;水洗、回收可得脂溶性生物碱;酸化、氯仿萃取回收获得弱极性生物碱;将酸化后并用氯仿萃取的酸水层浓缩再碱化回收得低极性生物碱;碱化后用正丁醇萃取、饱和水洗回收获得水溶性生物碱。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金钗石斛生物碱提取率的因素。2、HLEC生长曲线的绘制,HLEC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置于37℃、5%CO2培养箱内培养,常规消化,按每个小方瓶5×104/mL密度传代接种细胞,共接种21瓶细胞,24h后开始计数细胞,后每隔24h计数一次,每次取3瓶细胞,分别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连续计数7 d。根据细胞计数结果,以单位细胞数(细胞数/mL)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生长曲线。3、将H2O2与传代培养的HLEC共同孵育复制氧化损伤模型,同时加入不同极性的金钗石斛提取物作用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HLEC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情况,并探讨不同极性及同一极性不同浓度的金钗石斛提取物对氧化损伤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4、将H2O2与传代培养的HLEC共同孵育复制氧化损伤模型,同时加入白内停、脂溶性生物碱和不同浓度的丁香酸作用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HLEC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情况,并探讨不同浓度丁香酸对氧化损伤后细胞增值及周期的影响。比较白内停、脂溶性生物碱低剂量与丁香酸对氧化损伤后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的不同。结果1、分离得到金钗石斛不同极性生物碱,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金钗石斛生物碱提取率的因素分别是提取溶剂的浓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2、根据细胞计数结果可得HLEC的生长曲线呈“S”型。3、H2O2组抑制HLEC增殖,金钗石斛脂溶性生物碱和水溶性生物碱高剂量组可促进氧化损伤的HLEC的增殖,其中脂溶性生物碱可显着促进氧化损伤的HLEC的增殖(p<0.01)。脂溶性生物碱可以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HLEC凋亡(p<0.01),其作用与白内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2O2组抑制HLEC增殖,丁香酸较低剂量组可促进氧化损伤的HLEC的增殖,其作用与白内停和脂溶性生物碱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香酸抗氧化损伤的最佳有效剂量为0.2mg/ml,0.8mg/ml具有细胞毒性作用。H2O2组S%所占比例较小,丁香酸、白内停和脂溶性生物碱可以对其进行调节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钗石斛各极性生物碱用8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3h时提取效果较好。HLEC的生长曲线呈“S”型。金钗石斛脂溶性生物碱低剂量组通过抗氧化损伤作用促进HLEC的增殖,抑制HLEC的调亡。其抑制HLEC的凋亡作用与白内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丁香酸通过抗氧化损伤作用促进HLEC的增殖的最佳有效剂量为0.2mg/ml,0.8mg/ml的丁香酸具有细胞毒性作用,丁香酸能调节氧化损伤HLEC的细胞周期,作用与白内停和石斛脂溶性生物碱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张婧,陈垠衫,王思玲[8](2008)在《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参数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目的综述多种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与评价参数,以便更好地研究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晶状体自身修复过程以及考察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结合中外研究文献,按照硒性、糖性、萘性、氧化损伤型、外伤性、钝挫伤以及遗传性白内障分类,依次介绍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常用评价指标。结果所用造模试剂均能有效造模,造模成功后晶状体混浊度、生化指标等均发生显着变化。结论白内障模型建立方法很多且可以通过一系列评价参数进行评价。
陈金雄,徐国兴,何青,许清水[9](2007)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性白内障实验研究的现状与思考》文中提出早期药物阻断和延缓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药制剂的实验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作用、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和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方面。
严宏,孙熠[10](2007)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中医药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一种患病率、致盲率均居各类眼病首位的老年性眼病,属祖国医学“圆翳内障”的范畴。中医观点认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病因是年老体衰,肾阳不足,脾虚、精血亏损、“虚”、“淤”并存为本病的发病机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治疗迄今尚无特效药物,目前仍以成熟期手术摘除为主,
二、固本明目胶囊对糖性白内障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本明目胶囊对糖性白内障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除风益损汤联合小牛血眼用凝胶对眼化学性伤后角膜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与分级 |
1.4 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疗效评判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 |
2.2 典型病例附图 |
2.3 结果分析 |
2.4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3.1 研究意义 |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
3.3 病因病机探讨 |
3.4 除风益损汤来源、方药组成及分析 |
3.5 除风益损汤的现代研究 |
3.6 除风益损汤的现代应用 |
4 结语 |
4.1 结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益肾颗粒调控LncRNA MALAT1/mTOR诱导足细胞自噬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研究进展 |
综述二 长链非编码RNA在糖尿病及并发症中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益肾颗粒有效成分鉴定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益肾颗粒防治HFSD+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益肾颗粒通过LncRNA MALAT1/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改善DN和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3)糖网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轻、中度(无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脾肾虚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纳入标准 |
3.治疗方案 |
4.临床疗效观察 |
5.统计学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1.一般资料比较 |
2.疗效指标观察比较 |
3.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脱落情况 |
讨论 |
1.中医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 |
2.现代医家对DR病因病机及辨证认识 |
3.党师消渴病内障病机分析及分期治疗经验 |
4.糖网合剂用药配伍特点 |
5.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 |
6.西医治疗 |
7.疗效分析 |
8.问题与展望 |
9.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DR现代医学研究 |
2.DR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3.评价与展望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4)铁皮石斛等十种石斛的鉴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石斛属的资源分布概况 |
2 药用石斛概况 |
3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一章 石斛薄层色谱研究 |
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 |
第二章 石斛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 HPLC分析方法建立及指纹图谱研究 |
3 小结 |
第三章 石斛十种化学成分分析 |
1 香豆素类、黄酮类和联苄类七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
1.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1.2 方法与结果 |
1.3 线性关系考察 |
1.4 方法学考察 |
1.5 含量测定 |
2 石斛碱含量测定 |
2.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2 方法与结果 |
2.3 线性关系考察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含量测定 |
2.6 结果分析 |
2.7 小结 |
3 多糖含量测定 |
3.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3.2 苯酚-硫酸法测定石斛多糖含量 |
3.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4 方法学考察 |
3.5 含量测定 |
3.6 结果分析 |
3.7 小结 |
4 氨基酸含量测定 |
4.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4.2 溶液的制备 |
4.3 色谱条件 |
4.4 含量测定 |
4.5 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四章 石斛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测 |
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 含量测定 |
3 结果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糖尿病眼肾微血管病变病证结合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表 引言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及收集 |
1.2 受试者选择 |
1.2.1 诊断标准 |
1.2.1.1 糖尿病(Diabetic,DM) |
1.2.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
1.2.1.3 糖尿病肾病(DKD) |
1.2.1.4 中医证候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病例剔除 |
1.2.5 病例脱落标准 |
1.2.6 中止研究标准 2.研究设计 |
2.1 设计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2.1 基础治疗 |
2.2.1.1 糖尿病治疗 |
2.2.1.2 饮食治疗 |
2.2.1.3 运动治疗 |
2.2.1.4 药物治疗 |
2.2.2 治疗方案 |
2.2.2.1 给药方案 |
2.2.2.2 疗程 |
2.2.2.3 治疗方案调整 |
2.2.3 合并用药 |
2.2.3.1 禁用药物与治疗 |
2.2.3.2 合并用药与治疗 |
2.3 观测和采集指标 |
2.3.1 基本信息和病史 |
2.3.2 安全性指标 |
2.3.3 疗效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判标准 |
2.5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1.1 辨证组与固定组年龄分布 |
3.1.2 辨证组与固定组性别分布 |
3.1.3 辨证组与固定组DM病程分布 |
3.1.4 辨证组与固定组糖化血红蛋白分布 |
3.2 中医证候 |
3.2.1 辨证组和固定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 |
3.2.2 辨证组和固定组治疗3个月中医证候疗效性评价 |
3.3 视力 |
3.3.1 辨证组和固定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视力提高字符数组间比较 |
3.3.2 辨证组和固定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视力疗效性评价组间比较 |
3.4 辨证组和固定组治疗3个月后眼底改善情况评分组间比较 |
3.5 辨证组和固定组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降低组间比较 |
3.6 辨证组和固定组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组间比较 |
3.7 辨证组和固定组治疗3个月后肾相关指标的组间比较 |
3.7.1 辨证组和固定组治疗3个月后ACR的组间比较 |
3.7.2 辨证组和固定组治疗3个月后血肌酐的组间比较 |
3.7.3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eGFR的组间比较 4.讨论 |
4.1 中西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 |
4.1.1 中医认识 |
4.1.2 西医认识 |
4.2 中西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4.2.1 中医认识 |
4.2.2 西医认识 |
4.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
4.4 尿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
4.5 尿蛋白肌酐比降低的原因分析 |
4.6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原因分析 |
4.7 视力提高的原因分析 5.结论 6.问题与展望 |
6.1 问题 |
6.2 展望 7.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参芪复方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效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语对照表 |
1 引言 |
2 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药品及主要试剂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造模及分组方法 |
2.2.2 给药方法 |
2.2.3 观察指标与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一般观察结果 |
2.4.2 参芪复方对GK大鼠体重变化情况的影响 |
2.4.3 参芪复方对GK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2.4.4 参芪复方对GK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
2.4.5 参芪复方对GK大鼠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
2.4.6 参芪复方对GK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
2.4.7 参芪复方对GK大鼠肾组织NF-κB、PPAR γ光密度的影响 |
2.4.8 参芪复方对GK大鼠肾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2.4.9 参芪复方对GK大鼠视网膜病理形态的影响 |
2.4.10 参芪复方对GK大鼠RCBM厚度的影响 |
2.5 小结 |
3 讨论 |
3.1 祖国医学对DMA的认识 |
3.1.1 DMA中医病名探讨 |
3.1.2 DMA(消渴络病)与心肺脾肾之关系 |
3.1.3 DMA(消渴络病)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3.2 现代医学对DMA的研究 |
3.2.1 微血管病变的定义及其形成机理 |
3.2.2 DMA的病理特征 |
3.2.3 DMA的发病机制 |
3.3 参芪复方的多年研究总结 |
3.3.1 方药分析 |
3.3.2 参芪复方治疗机制 |
3.4 参芪复方治疗DMA作用机制 |
3.4.1 改善GK大鼠生存状态 |
3.4.2 改善GK大鼠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
3.4.3 抑制NF-κB活性,增强PPAR γ表达,减轻肾络损伤 |
3.4.4 提高视功能,减轻视网膜病理损害 |
3.4.5 恢复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轻周围神经损害 |
4. 结语 |
5. 问题与展望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综述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石斛提取物及丁香酸对H2O2损伤的HLEC的防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一、白内障氧化损伤机制及其治疗现状 |
(一) 白内障氧化损伤的发病机制 |
(二) 白内障抗氧化剂的治疗 |
二、HLEC凋亡与白内障的关系及药物治疗 |
(一) HLEC凋亡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特征 |
(二) HLEC凋亡的基因调控 |
(三) HLEC与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
(四) 防治HLEC凋亡的抗白内障药物 |
三、石斛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
(一) 化学成分 |
(二) 药理作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金钗石斛不同极性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
一、材料与仪器 |
二、实验方法及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章 金钗石斛提取物HLEC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
第一节 HLEC的培养及生长曲线 |
一、材料、试剂与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金钗石斛提取物对氧化损伤HLEC增殖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
一、材料、试剂与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丁香酸对氧化损伤损伤HLEC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分组 |
三、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和分析 |
四、结果 |
五、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语与展望 |
(一)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
(二) 尚存在的不足及对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Ⅱ 论文彩图 |
附录Ⅲ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参数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白内障动物模型 |
1.1 硒性白内障 (亚硒酸钠) |
1.2 糖性白内障 |
1.2.1 D-半乳糖 |
1.2.2 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 |
1.2.3 葡萄糖 |
1.2.4 木糖 |
1.2.5 四氧嘧啶 |
1.2.6 他克莫司 |
1.3 萘性白内障 (萘混悬液) |
1.4 晶状体氧化损伤模型 |
1.4.1 Fenton反应 |
1.4.2 紫外线 |
1.5 外伤性白内障 |
1.6 钝挫伤白内障 |
1.7 遗传性白内障 |
1.8 激素性白内障 |
2 白内障模型评价参数 |
2.1 晶状体混浊程度 |
2.2 晶状体生化指标 |
2.2.1 MDA与SOD |
2.2.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2.2.3 可溶性蛋白 |
2.2.4 非酶性抗氧化剂 |
2.2.5 糖化终产物 |
2.2.6 一氧化氮 (NO) 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 |
2.2.7 多元醇 |
2.2.8 Ca2+浓度 |
2.3 超微结构 |
(10)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中医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治疗 |
1.1 外治法 |
1.1.1 麝珠明目散 |
1.1.2 ZYM滴眼液 |
1.1.3 注射用消障素 |
1.1.4 障复明滴眼液 |
1.1.5 复方水蛭滴眼液 |
1.1.6 复方中药滴眼液 |
1.1.7 祛障灵滴眼液 |
1.1.8 障翳散滴眼液 |
1.1.9 小檗胺滴眼剂 |
1.2 内治法 |
1.2.1 复明片 |
1.2.2 治障丸1号 |
1.2.3 固本明目胶囊 |
1.2.4 消障冲剂 |
1.2.5 复方参果液 |
1.2.6 复明冲剂 |
1.2.7 蠲翳丸 |
1.2.8 活血祛障汤 |
1.2.9 祛障明目汤 |
1.2.1 0 消障灵丸 |
1.2.1 1 治障明目冲剂 |
1.2.1 2 消障明目丸 |
1.2.1 3 金花明目丸 |
1.2.1 4 单味中药治疗 |
1.2.1 5 芪明颗粒 |
1.2.16内障清口服液 |
1.2.17复方糖障明颗粒 |
1.2.18熊胆丸 |
2 针灸疗法 |
2.1 体针疗法 |
2.2 耳穴疗法 |
2.3 灸疗法 |
2.3.1 灸疗器灸治法 |
2.3.2 隔核桃壳灸并耳压法 |
2.3.3 祛障穴冷冻疗法 |
3 中药药理研究 |
3.1 抗氧化作用 |
3.2 抑制醛糖还原酶 |
四、固本明目胶囊对糖性白内障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除风益损汤联合小牛血眼用凝胶对眼化学性伤后角膜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严为.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益肾颗粒调控LncRNA MALAT1/mTOR诱导足细胞自噬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D]. 杜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糖网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轻、中度(无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脾肾虚瘀证)的临床观察[D]. 朱微.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4]铁皮石斛等十种石斛的鉴别研究[D]. 宋红坤.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糖尿病眼肾微血管病变病证结合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研究[D]. 肖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参芪复方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效应机制研究[D]. 呼永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7]石斛提取物及丁香酸对H2O2损伤的HLEC的防护作用[D]. 马伟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1)
- [8]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参数的研究进展[J]. 张婧,陈垠衫,王思玲.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8(08)
- [9]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性白内障实验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 陈金雄,徐国兴,何青,许清水.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7(06)
- [10]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中医药治疗[J]. 严宏,孙熠. 继续医学教育, 2007(21)
标签:石斛论文; 白内障论文; 参芪论文;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论文; 糖尿病症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