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竺奇观——古代印度建筑漫谈(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邴波[2](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赵京强[3](2020)在《孔孚山水诗新论》文中认为孔孚从1979年回归诗坛到1997年去世,演绎了一段虽不长久但精彩而完整的“山水人生”。其诗专写山水,也以此闻名,其诗论、散文、书法也都与山水紧密相关,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谓“一枝独秀”。然而,这位独特而优秀的诗人在各种文学史着作中却声名不显,四十年来的孔孚研究成果也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以深度挖掘孔孚山水诗被文学史忽略的巨大价值为目标,在与前人对话基础上展开创新性研究,首先对孔孚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进行重新厘定,对孔孚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补充、辨正。然后用全新的“山水整体观”视角,论证孔孚各类创作与其诗歌不可分割的山水共性,研究其诗艺探索的思想流变和得失,进而揭示其可观的创作成就、可贵的试验性质及其带给诗坛的有益启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理由、孔孚其人、研究综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说明,主要展现问题意识,表明研究思路。核心内容是综述中的研究述评部分,对孔孚研究成果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方向进行归纳、分析和论述,确立本文相关研究的核心价值、对话目标和创新起点。第一章是孔孚山水诗的历史溯源和时代呈现。前人研究对孔孚山水诗的源流问题多在“儒与道”的继承性上做文章,本文除了对此进行重新论证以外更注重揭示孔孚诗歌表现出的创新性。在文学史价值的确立上辨正过于简单化的“接线说”,突破“热爱祖国河山”与“附会审美性”的常规视角,指出孔孚为新诗寻找另一种出路的诗学理想以及赋予古老题材以青春活力的诗性特质。第二章就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问题与前人研究展开对话,做出新的探索。前人对孔孚诗歌“隐藏”、“布虚”、“减法”的论述太依赖孔孚诗论中自己的说法。本章从具体作品出发,围绕孔孚山水诗关于诗歌体裁、读者创造性、诗人游戏性的独特理念打开新的研究视角,以典型作品论证孔孚诗歌“越减越大”的美学空间、读者“寻径探幽”的审美路径和诗人“设幽布径”的隐藏原则。第三章是论述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孔孚在创作实践中尝试从多个角度掌控审美的“距离原则”,但纵观孔孚自己的诗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所谓的“距离”仍然仅限于“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距离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距离,而且过多溢美之词。本章将拓展“距离原则”概念的范围,揭示“科技入诗”、“用典”等手法的时间距离本质。论述孔孚山水诗创作中表现出的对时空距离、心理距离、诗与“道”的距离、真与假的距离等问题的处理技巧,对其成败得失做出判断,最后据此探究其距离原则的标准。第四章研究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过程。孔孚笔下一首诗生成的具体过程、同一首诗版本的不断变更、十几年创作中审美追求的前后差异等都是重要研究领域。本章依托孔孚原作、现有研究成果和珍贵的透视本手稿等资料对相关问题展开新的探索,解析创作过程中的“唤情”、“语言软化”、“创象”、“意象组接”技巧,对前人的“戏景说”等进行去魅。最后阐明孔孚创作过程中比类型化更为明晰的阶段性特点,以对纵向流变的揭示突破前人类型化的横向研究。第五章是整体观的新视角。本章从孔孚诗、诗论、散文、书法显示共同的山水特质、遵循统一的创作理念入手,揭示其研究过程中的不可分割性,填补前人研究空白。先指出现有研究视角对孔孚实际创作的背离,继而从“诗者自论”的角度探究孔孚的诗与论的关系。揭示在孔孚山水创作体系中“诗和书法外显于艺”、“诗论与散文内辅于思”的深层联系,指明作整体研究的必要性——“整体观”既合于作家研究之道,以便从整体的诗性气质上解读孔孚相同艺术诉求下的不同文体形式;又合于作品研究之道,以便从相似的生成路径上探究孔孚不同文体形式下的同源山水作品。第六章是揭示孔孚创作中可贵的试验性。前人研究一直习惯于把孔孚的诗歌当作完成时来看待。本章所要揭示的是与此相反的孔孚诗歌创作中始终如一的未完成态和试验性质。这种探索性试验既表示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诗人对命运的不屈反抗,也是他对人生经验和惯性写作的突破,以及对中国新诗走向的独特思考。这彰显了一位“归来者诗人”的勇气、活力、持久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意识。本章将揭示孔孚诗歌在语言模糊性、诗歌文体拓展、建构“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探索中国新诗别样出路等方面显示出的试验性质,发掘孔孚山水诗写作的成功带给中国诗坛的启示性意义。
曹忠[4](2020)在《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视觉文化滥觞的当下时代,文学改编电影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需要去关注并富有探讨意义的话题。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始终与时代文化紧密相连,捕捉时代的变化,记录社会的变迁,展现生活的万千气象,在每个时期都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格与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从文化语境层面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研究,就找到了这四十余年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发展的文化根脉与灵魂。同时,对这一时期文学改编电影的审视,也对我们梳理这一时期文学改编电影的规律和问题,廓清文化语境在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起到了积极作用。论文除了绪论、参考文献、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致谢和附录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从精英文化语境出发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论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凸显着鲜明的精英文化意识。不仅精英群体取代革命英雄和“工农兵”群体成为荧幕展现的主体,而且精英文化语境下人性的复归使爱情与青春题材成为改编热门。而文化寻根思潮下的乡土地域也成为导演们热衷表达的影像空间,这一时期的电影人还在启蒙思潮召唤下将“五四”时期的经典文学文本改编为影像。而这时期政治语境从未在影视领域离去,它的力量通过一大批“主旋律”改编电影或明或暗的显现出来。第二章主要论述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与商业文化影响下的文学改编电影。论文指出,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得这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更加关注日常生活审美与边缘群体展示;在90年代乡土文化转向都市文化后,都市少男少女的青春迷惘与小市民的都市空间焦虑成为电影表达的重点;在市场倒逼之下,这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都打上了深刻的商业文化烙印。第三章从多元文化语境角度来论述文学改编电影。21世纪以来,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文学改编电影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艺术形态:一是基于后现代文化的文学改编电影呈现出颠覆权威、远离崇高和戏仿历史的影像风格。二是文学改编电影中出现了大批仿制“好莱坞”大片风格的华语改编大片。三是网络文化的勃兴促使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四是消费文化的流行,使这一时期电影导演在改编过程中,不断迎合观众审美需求。第四章主要是立足理论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电影改编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再审视。这一章共有两节,第一节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文字与影像两种不同媒介的媒介偏重。第二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的地域空间美学流变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从文化语境视角全方位地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考察和研究,不仅从文化的宏观层面系统连贯地对这四十余年文学改编电影的历史架构和改编过程进行把握。而且还从微观文化层面针对每一时期改编中体现出的文化美学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解读与分析,并在总结改编经验与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内地当前和未来的文学改编电影提供改编参考与借鉴。
黄双璐[5](2019)在《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研究》文中认为天台山寺庙园林是浙江寺庙园林的重要分支,以地域性的角度对天台山寺庙园林造园意匠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有助于丰富、补充、完善浙江地区寺庙园林研究内容。同时,能够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天台山寺庙园林以及发展具有浙江天台地域特色的寺庙园林提供参考。通过文献查询、实地调研和现场访谈等方式,得出天台山寺庙园林的造园意匠特色如下:1)在相地选址上,受中国传统“风水学”思想影响,多依山傍水,契合“四灵兽”守护的理想风水模式。受天台宗“十二因缘观”等思想影响,经营圆融的理想人居环境,展现“契合风水、和合圆融”的特点;空间规划上,寺内注重为宗教活动提供服务以达“众生得清净之心”,寺外注重前导空间经营以达“系心定念”,展现“步步入禅、以人为本”的特点;建筑布局上,强调“一念三千”中主体的主导作用,于轴线上布设主体殿堂,并以合院式院落布局为主,展现“主轴分明、合院布局”的特点;植物造景上,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配置上多呈现自然、规则的形式,同时在“一木一草皆有性”影响下适宜生存的树木得以留存,展现“适宜自然、古木森然”的特点;理水手法上,因借自然水源如溪、泉、瀑等,并结合“无情有性”等思想人工修筑放生池,展现“巧借水源、体念众生”的特点。2)天台宗与禅宗同根同源,在园林意境上具有个性也具有共性,个性上表现为天台宗的“森然具备、实相本然、”以及禅宗的“心性本源、心相外化”;共性上表现为“六根六识、境生象外”,“心物交融、赋予寓意”。造园意境表达在手法、方式、特征上主要体现在“自然”,“人文”,“含蓄”等特点。借助感官体验营造“自然”意境去突显“法界本然”的天台佛学理念;以石刻、石碑等形式简单并具有“人文”气息的纪念性园林艺术作为载体,将寺庙园林中蕴含的天台佛学文化融入于简单、质朴的佛寺园林景观之中;通过诗词名句,引发游览者的无限遐想,而楹联、匾额成为了佛寺园林中表达“含蓄”意境的最佳载体。
方兴[6](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党岱[7](2019)在《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文中认为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由于起源和地域的不同,从旧石器时期开始,中华文化便呈现出多元性,各文化在产生和发展的初期都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到了新石器早中时期,中华大地上的文化多姿多彩,展现着多元并进的面貌。新石器中期以后,随着各文化不断地发展,地域的扩张和人口的迁徙越来越频繁,各种文化相互作用与交融,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又逐步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雾合云集,竞相争霸。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孤立的静态的生活格局,“百家争鸣”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重组。秦汉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建立,随着“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度同制”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举措的实施,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的高度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文化在多元的政治背景主要呈现出下呈现出多元发展之特点,既有横向空间地域性不同文化圈的音乐文化交流,而各文化圈内部本身又有诸多不同形态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并且存在着相互联系与整合的一体化趋势。秦汉音乐文化体现出强势一体化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多元发展,在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别音乐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随着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秦汉开拓进取、包容宏大的时代精神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外部世界,促进了与周边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启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新纪元。本论文将春秋至两汉时期的音乐交流活动和行为放置于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整体发展观的视野中,放置于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分析,结合文献、考古出土乐器、画像等资料,结合民族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知识,通过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的融合分析,域内交流与域内外交流的结合探讨,梳理分析这段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环境与特点、不同的传播类型与模式、多样的传播内容、传播观念及不同媒介的运用、交流与传播的结果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从“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到“大一统”时代的秦汉,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如何在多元一体民族格局背景下,生动地展现出从多元的多元到一体的多元之律动。最后进一步分析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构建了宏伟的远景的背景下,研究音乐文化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探求传播规律的积极意义:不仅在历史上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而且在当下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
缪云好[8](2019)在《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康有为是享誉中外的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着名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和学者。所传着作颇丰,创作诗歌存近2000首,海外诗歌创作占600多首,海外散文40多篇,他的海外文学作品体现了康有为远离乡国、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真实反映了近代士人的前途和命运,康同璧在《康南海自编年谱续编》中称:“自戊戌以后,足迹所至,则三周大地,游遍四洲,历三十余国,行六十万里”真实书写了康有为16年的海外历程。本文由七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重点阐述康有为诗文研究历史和现状,从而提出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第一章,概说戊戌变法之前的社会背景、康有为的家世背景及早年生活,考述康有为的海外游历之路分为流亡低落期、漫游世界期、邻国安居期三个部分,梳理他与维新志士、日本友人、其他国家友人的海外交游。第二章,概述“海外文学”的演变及发展,探求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第三章,从写景、抒怀、咏史、叙事、咏物五个方面总结康有为海外诗的题材意蕴,并归纳康有为海外诗的艺术特色:造语生新,中西合璧;喜用典故,工于比兴;想象奇特,意象瑰丽;激愤豪迈,深厚沉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等方面。第四章,全面探讨康有为海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海外散文内容:描绘海外自然风光;叙述异域风土人情;展现西方精神文明;歌颂世界历史文化;抒写中华爱国情感。论述海外散文艺术特色:夹杂佛耶语和新名词;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日记体和笔记体兼而用之;报告文学性等。第五章,着重阐述近代“海外文学”的发展,挖掘康有为海外诗与海外文两者的异同,分别研讨康有为与同时代黄遵宪海外诗的异同,以及康有为与弟子梁启超海外诗文的异同,以期做到细致、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康有为海外诗文。结语部分,简要概评康有为海外诗文创作成就,及其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王胜泽[9](2019)在《美术史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绘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包括了历史上各个民族的贡献。敦煌石窟艺术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多民族特色,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统治敦煌近两个世纪,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西夏石窟绘画艺术。敦煌西夏石窟绘画主要包括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等西夏开凿和重绘的石窟绘画,它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唐宋变革”和10—13世纪佛教图像的重构背景下,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从美术史角度出发,对敦煌西夏石窟中的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建筑画和装饰图案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这一时期的石窟绘画在题材上出现了蜀葵、唐僧取经图、布袋和尚、雪景图、坛城图以及火焰纹等新样式,同时药师佛、炽盛光佛、水月观音、千手观音等的绘画样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绘画表现上则形式多样,应用了整壁花鸟描绘、水墨山水、线描、减笔画、留白、半边构图、满窟顶装饰等手法。文章通过对西夏石窟中花鸟、人物、山水画的分析探讨,勾勒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西夏绘画体系,这种绘画体系的形成是西夏人善于学习、自我创新的结果。尤其到了西夏晚期,其绘画风格、绘画内容明显受中原文人画的影响。他们摄取了吐蕃、沙州、西凉的佛法,学习北宋、辽、金画家的人物造型、笔墨构图,汲取回鹘人的色彩装饰,兼收并蓄,融化贯通,透视出西夏人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和社会风尚。藏传绘画的传入是西夏石窟绘画的又一次飞跃,同一石窟中汉藏杂糅、显密共存,体现出了西夏绘画的“圆融”性。同时绘画中还出现诸多社会生产生活场景,使得佛教艺术更显世俗化,这一特点与中原流行的风俗画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本文通过对莫高窟第95窟的洞窟形制、地仗层、绘画内容及风格,尤其是对水月观音图像的论证,考证出莫高窟第95窟为西夏窟,而并非此前学界认为的元代窟。由上所述,本文对敦煌西夏石窟绘画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整理,对其风格、艺术手法进行了探究,对其个别图像进行了考证,以使我们能更好更全面的利用敦煌西夏石窟材料,为日后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和璇[10](2018)在《纳藏毗连地域塔城勒巴舞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塔城勒巴舞为主要研宄对象,基于较为翔实的田野考察资料和文化特质分析,研宄在纳藏毗连地域,以藏语形式流传于纳西族的、藏传佛教特征明显的塔城勒巴舞的场域、仪式、特质解读、文化意义、传播变迁、当代传承,进而得出以纳藏毗连地域为例的位于族群互动前沿一一“中间带”所具有的文化融合特征。塔城位于滇西北的纳藏交界地带和文化交汇区,这一地域文化多样化的特征明显,有着藏传佛教特别是噶玛噶举派的信仰基础。规约禁忌的伴随、仪式物件安排、人神共舞的特定人物关系、神灵体系的构建、回忆附着中的起源表述……共同形成勒巴舞中各个要素牵连互动的场域。论文基于录像、舞谱、访谈,对如今难以得见的传统勒巴舞进行了完整的记录,另外,记录了“非遗”传承点挂牌仪式上的勒巴舞展演。在仪式整体中解读勒巴舞的服饰、道具、角色、唱词、动作等文化特质,最终力图形成勒巴舞的文化解释。分析勒巴舞中信仰体系的建构,特别关注其中的藏传佛教噶举-噶玛噶举的信仰特征、勒巴舞的噶举派密法传统。鲜明的藏传佛教信仰特征、撵鬼趋吉的舞蹈功能构成勒巴舞仪式性的基础。在艺术的延续性考察中,可显见塔城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门巴戏的密切关系,与藏传佛教舞蹈的大量共同文化特质。延续性引发了边缘与中心的探讨:勒巴舞体现了藏文化圈边缘地的古老文化特质留存,并可以与西藏热巴舞、门巴戏、其他藏传佛教艺术形成相关文化特质的对照。进而结合“年代-区域假说”,分析在勒巴舞的传播与变迁中,文化区域的层级表现及中心的难以确定、分布范围与文化特质关系判断困难、传播的复杂性等影响因素。如今的勒巴舞,在政府在场、市场关注、外界确证的语境中,传承面临着仪式特征淡化、自身迅速变迁等困境。纳藏毗连地域作为纳藏族群的互动前沿,相似文化模式的存在,是舞蹈得以从藏族传播至纳西族形成塔城勒巴舞的内因。勒巴舞的流传范围界定了相似的文化模式,形成突破族群界限的文化边界,并在后来的地方化建构中带上族群、地域的深深烙印。在族群艺术与文化模式的互动中,勒巴舞进行着自我身份的持续建构,不断适应文化区域的变迁、完成“地方化”调试。案例体现了纳藏毗连地域“中间带”之区域特征,族群互动前沿的“中间带”在边界模糊化的基础上,形成文化兼容多元、和融内敛的特点,发挥了族群及区域关系调和功能,并以边缘的地域特征得以在漫长的历史中国存留了许多教之中心区域更为古老的文化特质,勒巴舞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
二、天竺奇观——古代印度建筑漫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竺奇观——古代印度建筑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孔孚山水诗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 |
二、孔孚其人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文其他有关问题 |
第一章 历史溯源与时代呈现 |
一、“源与流”的辨正 |
二、“失重期”的选择 |
三、孔孚留给诗坛的“财富” |
第二章 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新探 |
一、诗是骨感的文体 |
二、捕捉诗美,读者的乐趣 |
三、象现求隐,诗人的游戏 |
四:孔孚的加减辩证 |
五、《峨眉山月》的真美之境 |
六、减隐的极限 |
第三章 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 |
一、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 |
二、诗与“道” |
三、心灵距离 |
四、诗是造假的艺术 |
五、距离的标准 |
第四章 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 |
一、“看山” |
二、山水诗的“创作层” |
三、透视本的秘密——孔孚诗的删改 |
四、孔孚诗歌创作流变 |
第五章 孔孚山水艺术整体观 |
一、错位的批评 |
二、理论自觉的诗人与身为诗人的论者 |
三、升华的艺:孔孚的诗与书 |
四、渊默的道:孔孚的论与文 |
五、山水艺术整体观 |
第六章 孔孚山水创作的试验性 |
一、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 |
二、作为诗语策略的模糊 |
三、文体试验:触壁 |
四、丝人茧行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和时间范围划分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论文研究方法阐释 |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精英文化语境下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改编电影 |
第一节 精英文化意识复归与电影观念革新 |
第二节 走向荧幕前台的知识和政治精英群体 |
第三节 人性复归思潮下的“精英式”爱情与青春 |
第四节 文化重建大旗下的“文化寻根”与“启蒙思潮”改编 |
第二章 大众与商业文化语境下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改编电影 |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与边缘群体展示 |
第二节 青春迷惘与空间焦虑:转向都市的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娱乐猎奇、欲望爱情与商业艺术:商业文化下的迎合改编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语境下21世纪以来的文学改编电影 |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下的文学改编电影新特征 |
第二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华语大片改编 |
第三节 网络文化视野下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文化表征 |
第四节 传媒经济视野下《流浪地球》的改编新策略 |
第五节 《哪吒之魔童降世》折射的语境化改编理念 |
第四章 对文学改编影视的再审视 |
第一节 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文字与影像关系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的空间叙事流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作品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1.2.2 寺庙园林 |
1.2.3 造园意匠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寺庙园林研究 |
1.4.2 国内寺庙园林研究 |
1.4.3 天台山寺庙园林研究 |
1.4.4 本章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天台山景区及寺庙园林发展概况 |
2.1 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
2.1.1 区域概况 |
2.1.2 自然环境——山水神秀 |
2.1.3 文化特色——佛宗道源 |
2.2 天台山寺庙园林历史发展 |
2.2.1 天台山佛教文化发展 |
2.2.2 天台宗思想及对外影响 |
2.2.2.1 天台宗主要思想理念 |
2.2.2.2 宗派思想对外影响 |
2.2.3 天台山寺庙建置情况 |
2.2.3.1 历代建置统计 |
2.2.3.2 景区现存寺院 |
2.2.4 天台宗寺庙园林简述 |
2.2.4.1 国清讲寺——天台宗祖庭 |
2.2.4.2 高明讲寺——幽溪梵境 |
2.2.4.3 华顶讲寺——佛教名蓝 |
2.2.4.4 方广三寺——五百罗汉道场 |
2.3 本章小结 |
3 天台山寺庙园林造园匠心之经营 |
3.1 相地选址——契合风水、和合圆融 |
3.1.1 择址“风水”分析 |
3.1.2 环境“圆融”分析 |
3.2 空间规划——步步入禅、以人为本 |
3.2.1 自然环境空间 |
3.2.2 外部前导空间 |
3.2.3 内部寺院空间 |
3.3 建筑布局——主轴分明、合院布局 |
3.3.1 传统建筑布局体制 |
3.3.2 建筑布局影响因素 |
3.3.3 案例寺院建筑布局 |
3.4 植物造景——适宜自然、古木森然 |
3.4.1 植物选择影响因素 |
3.4.2 植物造景具体方式 |
3.4.3 外围古树名木留存 |
3.5 理水手法——巧借水源、体念众生 |
3.5.1 寺院外部水源环境 |
3.5.2 因借自然水体形式 |
3.5.3 水体宗教功用体现 |
3.6 本章小结 |
4 天台山寺庙园林造园意境之表达 |
4.1 寺庙园林意境阶段演变 |
4.2 意境共性以及个性展现 |
4.2.1 园林意境理念个性 |
4.2.1.1 天台宗——森然具备、实相本然、 |
4.2.1.2 禅宗——心性本源、心相外化 |
4.2.2 园林意境理念共性 |
4.2.2.1 六根六识、境生象外 |
4.2.2.2 心物交融、赋予寓意 |
4.3 寺院造园意境具体表达 |
4.3.1 意境表达手法——自然 |
4.3.1.1 眼观自然之色 |
4.3.1.2 耳闻自然之声 |
4.3.1.3 鼻嗅自然之香 |
4.3.2 意境表达方式——人文 |
4.3.2.1 寺院外环境的摩崖石刻 |
4.3.2.2 寺院庭院内的石碑镌刻 |
4.3.3 意境表达特征——含蓄 |
4.3.3.1 唐诗之路上的名山寺景 |
4.3.3.2 主要殿堂下的匾额楹联 |
4.4 本章小结 |
5 天台山寺庙园林价值与启示 |
5.1 天台山寺庙园林价值体现 |
5.1.1 文化价值 |
5.1.2 历史价值 |
5.1.3 旅游价值 |
5.2 对现代寺庙园林设计启示 |
5.2.1 注重生态,圆融合一 |
5.2.2 适宜乡土,法界本然 |
5.2.3 境生象外,心物交融 |
5.3 天台山寺庙园林研究启示 |
5.3.1 园林保护与再利用 |
5.3.2 山地寺院景观营建 |
5.3.3 地域佛教文化传承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天台县历史沿革表 |
附录二 天台山佛寺历代建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
1.5 研究对象 |
1.5.1 地域范围 |
1.5.2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
2.3 其他思想文化 |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
4.2.1 山间寺观 |
4.2.2 崖壁洞窟寺观 |
4.2.3 水畔寺观 |
4.2.4 小山岗寺观 |
4.2.5 平原平地寺观 |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
5.2 前导空间 |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
5.3 建筑空间 |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
5.4 园林空间 |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
5.5 空间格局对比 |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
6.4.1 用诗境说禅境 |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
7.1.3 保护策略思考 |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可行性 |
四、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分析 |
第一章 史前到西周的音乐文化交流简述: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初期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史前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 |
一、史前多元文化和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
二、从音乐的起源看史前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夏商音乐文化交流:一体化音乐文化趋势增强 |
一、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一体化趋势 |
二、一体化趋势背景下的夏商音乐文化交流 |
第三节 西周音乐文化交流:一体化文化下的治礼作乐 |
一、周初制定礼乐 |
二、“礼崩乐坏”的同时乐舞走向绚烂 |
三、音乐教育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春秋战国音乐文化交流:多元社会背景下的多元发展 |
第一节 政治文化背景 |
一、华夏文化的汇成 |
二、多元政治背景下的文化发展 |
第二节 音乐文化传播:区域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 |
一、区域音乐风格的多元 |
二、“钟磬之乐”的区域性交流与多元发展 |
三、“新声”的广泛传播与繁荣 |
四、《诗经》《楚辞》之形成发展 |
五、多元音乐思想与音乐教育的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汉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一体化为主的多元发展 |
第一节 传播与交流环境 |
一、民族融合与疆域扩张 |
二、大一统的政治思想 |
三、外交政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
四、礼乐文化的承继与乐府机构的建立 |
第二节 域内传播与交流 |
一、从几个不同区域着名汉墓出土的相关音乐文物分析 |
二、以楚国为代表的区域音乐文化交流 |
三、以秦声为代表的歌唱传播 |
四、琴乐的传播 |
五、舞蹈文化传播与交流 |
第三节 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 |
一、两汉与月氏、乌孙、匈奴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交流 |
二、鼓吹乐的传播 |
第四节 丝绸之路背景下的音乐文化交流 |
一、与西域的音乐文化交流 |
二、佛教音乐传入 |
三、百戏之传播发展 |
四、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交流 |
五、关于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传播与整合的思考 |
第五节 秦汉与域外的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一、与越南、缅甸等国的音乐交流 |
二、与朝鲜、日本的音乐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周与秦汉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之比较及意义: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的拓展 |
第一节 交流与传播之比较 |
一、交流背景:从多元政治到封建大一统 |
二、交流范围:从域内到域内外 |
三、传播方式与符号:愈发多元 |
四、传播内容:由雅及俗 |
第二节 东周秦汉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之意义 |
一、从历史意义层面分析: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
二、对当今音乐文化建设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从多元轴心时代的多元到封建大一统强势一体化下的多元 |
一、民族融合与交流是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 |
二、政治、经济是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保障 |
三、内部交流与内外交流是有机的统一 |
四、多元与一体是矛盾统一体 |
五、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是永恒的定律 |
六、追古思今是根本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康有为诗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康有为人生历程及其海外交游考略 |
第一节 戊戌变法之前的康有为 |
一、戊戌变法前的社会背景 |
二、康有为家世及早年生活 |
第二节 海外漫游时期的康有为 |
一、流亡低落期(1898 年——1900 年) |
二、漫游世界期(1901 年——1909 年) |
三、邻国安居期(1910 年——1913 年) |
第三节 康有为流亡海外时期交游考略 |
一、与维新志士的交往 |
二、与日本友人的交往 |
三、与其他国家友人的交往 |
第二章 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 |
第一节 “海外文学”的演变及发展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 |
第三章 康有为的海外诗歌 |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的题材意蕴 |
一、摇曳多姿的写景诗 |
二、言淡情深的抒怀诗 |
三、慷慨深沉的咏史诗 |
四、行云流水的叙事诗 |
五、细致入微的咏物诗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造语生新,中西合璧 |
二、喜用典故,工于比兴 |
三、想象奇特,意象瑰丽 |
四、激愤豪迈,深厚沉郁 |
五、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
第四章 康有为的海外散文创作 |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散文的思想内容 |
一、描绘海外自然风光 |
二、叙述异域风土人情 |
三、展现西方精神文明 |
四、歌颂世界历史文化 |
五、抒发中华爱国情感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散文的艺术特色 |
一、杂以佛耶语和新名词 |
二、日记体和笔记体兼而用之 |
三、多种创作手法并用 |
四、报告文学性 |
第五章 康有为海外诗文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近代“海外文学”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与海外散文之比较 |
一、康有为海外诗文的体裁比较 |
二、康有为海外诗文的思想内容比较 |
三、康有为海外诗文的艺术手法比较 |
第三节 康有为海外诗与黄遵宪海外诗之比较 |
一、写作背景比较 |
二、诗歌内容比较 |
三、艺术手法比较 |
第四节 康有为海外诗文与梁启超海外诗文之比较 |
一、康梁海外诗歌之比较 |
二、康梁海外散文之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美术史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对象与资料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绘画概述 |
第一节 敦煌西夏石窟的分布、窟形及绘画题材 |
一、敦煌西夏历史时代的划分与分期 |
二、敦煌西夏石窟的分布、窟形及绘画题材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的营建 |
第二章 敦煌西夏石窟中的花鸟图像 |
第一节 敦煌早期石窟花鸟图像演变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花鸟图像 |
一、8—11世纪历史变革背景下的花鸟画 |
二、敦煌西夏石窟花鸟图像题材及类型 |
三、敦煌西夏石窟花鸟图像的表现 |
四、敦煌西夏石窟中花鸟图像的功能分析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花卉新样——蜀葵 |
一、宋夏时期的蜀葵图像 |
二、蜀葵作为西夏石窟绘画的独特样式 |
三、敦煌西夏石窟中蜀葵的意义探讨 |
第四节 从黑水城出土《禽鸟花卉》看敦煌西夏石窟花鸟 |
一、《禽鸟花卉》释读及其表现 |
二、《禽鸟花卉》与西夏石窟花鸟图像之比对 |
三、西夏人的花鸟世界 |
第三章 敦煌西夏石窟中的人物画 |
第一节 敦煌早期石窟人物画演变 |
一、北朝 |
二、隋 |
三、唐 |
四、五代与宋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人物画 |
一、8—11世纪历史变革背景下人物画的发展 |
二、西夏石窟人物画的延展 |
三、西夏石窟人物画的结构与空间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人物画的几种样式 |
一、唐僧取经图:一种新绘画图式的出现 |
二、童子形象:民族特征的彰显 |
三、布袋和尚:世俗化形象的转变 |
四、供养人:千人一面与“冬瓜脸” |
第四节 敦煌西夏石窟人物画中的宗教图式 |
一、尊像画:炽盛光佛与药师佛 |
二、水月观音图的创新:兼论莫高窟第95窟为西夏窟 |
三、千手观音:风俗画时兴背景下的图式之变 |
四、文殊变、普贤变:白描画艺术水准的彰显 |
第五节 黑水城出土人物画与敦煌西夏石窟人物画之比对 |
一、黑水城出土的人物画 |
二、黑水城出土人物画与敦煌西夏石窟人物画的关联 |
三、西夏人物画所透视出的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 |
第四章 敦煌西夏石窟中的山水画 |
第一节 敦煌石窟中山水画考察 |
第二节 水墨山水画在西夏石窟中的表现 |
一、西夏石窟水墨山水画出现的美学背景 |
二、西夏石窟水墨山水画表现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山水画的结构及空间 |
一、北派山水影响下的混合结构形式 |
二、留白及墨色的明暗对比与空间表现 |
三、全景式构图以及“三远法”造境 |
四、雪景的空间表现 |
第四节 山之仙气:敦煌西夏石窟绘画中关于圣山的塑造 |
一、西夏的山与西夏文化中的圣山 |
二、西夏石窟绘画中对圣山的塑造 |
三、西夏“圣山”的政治隐喻 |
第五节 水之灵气:敦煌西夏石窟绘画中水的图式变化 |
一、“水”与“水图” |
二、西夏石窟绘画中的水 |
三、西夏文化中“水”的内涵 |
第五章 敦煌西夏石窟中的建筑画 |
第一节 敦煌石窟中的建筑画考察 |
第二节 西夏建筑画的两种形态 |
一、山水画中的建筑 |
二、经变画中的建筑 |
第三节 文献资料对西夏建筑的勾描 |
第四节 西夏与金代岩山寺文殊殿建筑画比较 |
第六章 敦煌西夏石窟中的装饰图案 |
第一节 敦煌石窟装饰图案考察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装饰图案的类型和内容分析 |
一、藻井井心 |
二、平棋 |
三、边饰 |
四、帷幔 |
五、其它图案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装饰图案新样及相关问题探讨 |
一、云纹的创新 |
二、岩山及山石纹 |
三、铺满式底纹 |
四、榆林窟西夏石窟窟顶装饰图案的组合关系及其意义探讨 |
第七章 敦煌西夏石窟绘画的材料与工艺 |
第一节 西夏石窟绘画的制作者与制作流程 |
一、西夏石窟绘画的制作者 |
二、西夏石窟绘画的制作流程 |
第二节 西夏石窟绘画的工艺技法 |
一、线描 |
二、减笔人物画 |
三、晕染与平涂 |
四、贴金、涂金与沥粉堆金 |
第三节 西夏的色彩 |
一、文献中所见到的西夏色彩 |
二、石窟绘画中的色彩 |
三、西夏的“金”与石窟绘画中的用“金” |
第八章 敦煌西夏石窟绘画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
一、拓宽了中国美术史的题材与内容 |
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艺 |
三、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样式 |
四、彰显了民族艺术交融的成就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纳藏毗连地域塔城勒巴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选题与对象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二、理论视角与方法 |
(一)历史学研究方法 |
(二)人类学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勒巴舞边界维持:界定、起源、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勒巴舞的传承区域 |
第二节 勒巴舞的起源表述 |
一、建寺院、宫殿时为免于妖魔破坏而起舞迷惑之的起源说 |
二、印度、藏区传播来源说 |
三、体现地方化特征的起源传说 |
四、起源传说小结 |
第三节 勒巴舞的当代传承 |
一、传承范围及民族 |
二、勒巴舞“磋崩”传承 |
三、勒巴舞的当代传承境遇 |
第二章 勒巴舞本体研究 |
第一节 勒巴舞服饰、道具 |
一、勒巴舞的服饰 |
二、勒巴舞的道具 |
第二节 勒巴舞的仪轨 |
一、勒巴舞的信仰规约性 |
二、勒巴舞的禁忌 |
三、勒巴舞的角色 |
第三节 勒巴舞唱颂词、动作及其宗教隐喻 |
一、勒巴舞唱颂词 |
二、勒巴舞舞段及动作 |
三、勒巴舞藏传佛教-噶举-噶玛噶举的信仰特征隐喻 |
第四节 不同类型勒巴舞的比较 |
一、舞段分析 |
二、舞蹈动作分析 |
第三章 边界扩展:勒巴舞-热巴舞-藏传佛教舞蹈的延续性 |
第一节 勒巴舞-西藏热巴舞的延续性:渊源与差异 |
一、唱词分析中的勒巴舞与热巴舞渊源 |
二、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的中间形式:子母雄热巴舞-斯农热巴舞 |
三、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的比较 |
四、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的差异形成 |
五、信仰的弱化:勒巴舞-西藏热巴舞的功能变化隐喻 |
第二节 勒巴舞-热巴舞-藏传佛教舞的延续性:共同文化特质 |
一、藏传佛教舞蹈艺术共同文化特质表述 |
二、共性的解释:整合基础上的藏传佛教艺术 |
三、多样性的解释:藏传佛教艺术传播中的固化与流变 |
第四章 边界内涵:勒巴舞体现的艺术传播及变迁 |
第一节 边缘地古老文化特质留存:与“年代-区域假说”的适应性 |
一、勒巴舞、热巴舞比较视域下的外显古老文化特质在勒巴舞中的留存 |
二、早期印度渊源的体现 |
三、息解派、觉宇派等宗教痕迹的保留 |
四、噶举派密法传统的体现 |
五、边缘地文化特质留存研究的对照佐证:门巴戏 |
六、勒巴舞新的边缘地形成:山地文化与谷地文化的博弈 |
第二节 艺术传播的复杂性:与“年代-区域假说”的不适应及补充 |
一、边缘地考察:文化区域的层级表现及中心的难以确定 |
二、分布范围与文化特质关系判断 |
三、文化区域边界的模糊性和可变性 |
四、传播的多向性、复杂性、随机性 |
五、族际艺术边界与文化区域边界 |
第五章 边界阐释:勒巴舞边界与族群边界 |
第一节 勒巴舞定义的纳藏毗邻地域文化模式相似性 |
一、在互相包含关系中递进的文化边缘:藏文化区-康区-滇西北 |
二、噶举派传承的特殊性:滇西北的噶举-噶玛噶举信仰基础 |
三、藏区文化模式与滇西北文化模式差异的形成 |
第二节 跨越纳藏族群边界的文化模式 |
一、共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边界模糊化 |
二、纳藏艺术融合的发生 |
第三节 勒巴舞案例体现的纳西文化之和融性 |
一、汉藏文化的调和中凸显民族文化特色 |
二、勒巴舞案例中的纳西族文化和融性特征 |
结语 |
附录 玉龙塔城勒巴舞唱颂词完整记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完成的成果 |
致谢 |
四、天竺奇观——古代印度建筑漫谈(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3]孔孚山水诗新论[D]. 赵京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D]. 曹忠.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研究[D]. 黄双璐.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2)
- [6]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D]. 党岱.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D]. 缪云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9]美术史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绘画研究[D]. 王胜泽. 兰州大学, 2019(08)
- [10]纳藏毗连地域塔城勒巴舞研究[D]. 和璇. 云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