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临界态二氧化碳介质中的分散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沈崟杰[1](2021)在《超临界CO2在超低渗储层介质中油相采收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二氧化碳作为注气驱油最常用的气体之一,由于其在提高采收率方面优异的表现,以及可以同时完成碳的捕集和封存,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探究。本文对注二氧化碳/氮气驱油的采收率进行了比较,以及在超低渗范围内,两种储层渗透率对注二氧化碳驱效果的影响。由于超低渗储层均质性较差,孔隙度较小,孔隙之间的连通性也较差,因此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探究了吞吐法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并借助核磁共振测试(NMR),以探究油相在孔隙中的分布和流动状态。实验结果表明:(1)在注超临界二氧化碳驱和氮气驱的比较实验中,不同渗透率下,二氧化碳的最终采收率都显着优于氮气驱。这一结果符合普遍的气驱实验结果。在渗透率为0.01mD和0.5mD的实验中,注二氧化碳驱的最终采收率接近一致,但采收速率相差较多。0.01mD的储层渗透率二氧化碳驱需要更大的驱替压差。比较四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适用于更低的储层渗透率(0.01mD),氮气驱在超低渗储层中的效果一般。(2)在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碳化水吞吐法实验中,根据每一轮吞吐采收率的表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碳化水第一轮的采收率都较高,在经过三轮吞吐后,采收率都明显下降。综合表现来看,超临界二氧化碳每轮的采收率都优于碳化水。通过NMR的T2弛豫时间分析,第一轮二氧化碳吞吐可将油相驱入更小孔隙,而最终大部分油相采收率由岩心的大孔隙贡献,小孔隙在四轮吞吐过后仍有部分油相存留;注碳化水吞吐在第三第四轮的时候,仅小孔隙中油相被少量动用。
代志鹏[2](2020)在《基于超临界CO2发泡工艺制备高开孔率亲水PLA多孔支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组织工程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是组织工程学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利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聚乳酸(PLA)由于其完全生物可降解性和良好的相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然而,聚乳酸基组织工程支存在架孔间连通性低、亲水性差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细胞或组织在该类支架上的粘附、生长。目前,关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法制备微孔材料的研究较多,而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法制备组织工程多孔支架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物理发泡工艺,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低熔点脂肪族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与水溶性聚合物聚乙二醇(PEG)与PLA基体熔融共混,通过调控发泡温度、浸泡压力,提高PLA三维多孔支架泡孔结构的开孔率,解决单一PLA材料易形成闭孔结构的问题,同时PEG的加入能够增加三维多孔支架的亲水性,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生长。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1)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纯PLA、不同配比的PLA/PBS/PEG三元共混体系。通过冲击强度考察PBS、PEG含量对共混物韧性的影响;通过旋转流变考察了PBS、PEG的含量对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BS、PEG的含量对共混体系微观形貌、相形态的影响;通过测试接触角研究了PBS、PEG的含量对共混物亲水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PBS、PEG含量的增加,PLA/PBS/PEG共混体系的韧性得到显着的提高,PLA/PBS/PEG共混体系的复数粘度发生大幅度的下降,PLA/PBS/PEG复合材料的亲水性明显提高。PEG的加入能够提高PBS与PLA的相容性,降低PBS在PLA基体中的分散尺寸、提高其分散密度。(2)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间歇发泡法制备了PLA/PBS/PEG共混物多孔发泡材料。研究发泡温度及浸泡压力对多孔发泡样品微观泡孔结构的影响,探索出最佳的发泡工艺条件。通过对相同工艺条件下不同组分配比发泡样品的泡孔尺寸、泡孔密度、开孔率等统计学数据分析,探究影响PLA基发泡样品开孔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发泡工艺条件为:发泡温度100℃,浸泡压力16 MPa,浸泡时间1 h;随着PEG含量的增加,发泡样品的开孔率上升、膨胀倍率下降,当PEG含量超过10%之后,体系熔体强度降低,泡孔结构易发生塌陷,开孔率下降。当PLA/PBS/PEG配比为90/10/10时,发泡样品具有较高的开孔率和均一的泡孔结构。(3)通过将PLA/PBS/PEG共混体系的微观相形态分布以及流变行为于发泡样品的微观泡孔结构、开孔率相结合,提出了PLA/PBS/PEG高开孔率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开孔机理。PEG的加入能够改善PLA/PBS不相容体系的相容性,降低PBS相在PLA基体中的分散尺寸,提高分散密度,扩大了两相界面,为异相成核提供了更多的成核位点。同时,PEG对PLA的增塑作用使整个体系的熔体黏度降低,促使更多泡孔向PLA/PEG基体生长,从而提高开孔结构形成的概率。
姜泽钰[3](2020)在《基于近临界DME溶胀-插嵌的PP接枝改性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的固相接枝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固相接枝产物接枝率比较低,功能性基团和形成的支链分布不均匀,不利于进行表面印刷、染色,以及开发高分子合金和共混复合材料,限制了PP的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 CO2)协助固相接枝改性方法虽然使功能基团分布均匀且PP分子断链少,但是溶胀效果有限且临界压力高达7.38 MPa,给工业应用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因此使用近临界二甲醚协助固相接枝反应的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出接枝率可控、单体分布均匀的接枝产物,优化制备功能化PP的反应条件和流程使其易于实现工业化。采用近临界DME插嵌技术,溶胀聚丙烯(PP)薄膜使改性单体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插嵌至PP基体内部,移除溶胀剂后在合适的温度下热引发,进行自由基反应从而得到接枝产物。本课题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聚丙烯体系、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St)共单体接枝聚丙烯体系和近临界DME体系对不同聚丙烯基体材料溶胀度进行了硏究。确定溶胀温度、溶胀时间、接枝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配比,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相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证明单体均已成功接枝到PP基体上,再对接枝产物进行定量分析,以表征接枝率的相对大小,釆用水接触角方法表征了接枝物的亲水性能,热重分析测定了接枝产物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近临界二甲醚做为溶胀剂,将聚丙烯样条、聚丙烯薄膜和聚丙烯颗粒在55℃下溶胀24 h,聚丙烯薄膜的溶胀度最高,因此本实验采取聚丙烯薄膜为反应基质。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体系中,在溶胀温度为55℃,溶胀时间为3h,单体GMA用量6份(以PP为100份基准),引发剂AIBN用量为0.5份(以PP为100份基准),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3 h时相对接枝率达到最大为2.91%,接枝产物的水接触角降到69.75°。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共单体接枝聚丙烯体系中,引发剂AIBN用量(以PP为100份基准)为0.6份,单体(GMA,St的物质的量比为1:1)总投料量为10份(以PP为100份基准)时,在55℃溶胀时间3 h,然后升温至85℃反应3 h,得到了相对接枝率为5.86%,水接触角为67.19°的接枝产品。热分析实验表明,单体的加入降低了PP的耐热性。
黄朋科[4](2020)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发泡制备聚丙烯泡沫材料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PP)发泡材料具有轻质、耐热性佳、可回收及易降解等优点,是聚合物发泡材料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环保材料,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但其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克服材料的易燃特性、如何在材料内部设计及制备复杂泡孔结构等。近些年来,尽管单独围绕PP阻燃改性或发泡行为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如何平衡PP发泡材料在轻量化、阻燃行为和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因此针对阻燃PP发泡材料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自然界生物体历经长期进化及优化,所形成的泡孔结构赋予了生物体特殊的功能。生物体的特殊结构及功能为研发高性能PP发泡材料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但相关研究的进展仍处于萌芽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将仿生学理念融入PP发泡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制备过程中,采用绿色、环保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挤出发泡技术协同其他交叉学科技术为PP材料构筑多样化结构(如致密结构、均匀开/闭结构、中空梯度结构、表面微纳结构、花瓣状结构等),并且研究相应结构的形成机理,同时制备出高性能的功能PP泡沫材料(如阻燃、油水分离等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scCO2挤出发泡协同热压消泡技术,研究scCO2和气泡双向拉伸作用力各自对改善膨胀型阻燃剂(IFR)在PP中分散效果的贡献,同时制备出致密的难燃PP/IF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cCO2能够塑化PP基体和扩散到IFR团聚体内部,并且在螺杆剪切辅助作用下打破IFR团聚体。此外,当熔体离开挤出机口模时,scCO2可以充当物理发泡剂诱导熔体发泡,然后在泡孔生长时形成的双向拉伸作用力能够进一步改善IFR在PP中分散。另外通过热压消泡技术不仅能够赶走发泡材料内部的气泡,而且可以保留IFR在PP中均匀分散的状态,从而制备出致密的难燃PP/IFR复合材料。(2)受甘蔗各向异性泡孔结构的启发,在PP发泡材料内部设计了特殊结构,以此来协调材料轻量化、阻燃行为和力学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scCO2协同牵伸作用实现了超轻、超强、难燃PP/IFR复合泡沫(PP25S3)的制备。PP25S3具有独特的结构,如各向异性的泡孔结构、取向的分子链和泡壁负载均匀分散的IFR粒子等,从而保证材料在轻质(密度为0.08 g/cm3)的同时,兼具优异的阻燃行为(如泡沫材料在甲烷火焰持续燃烧60 s后能在2 s内自熄)和力学性能(如一根小小的泡沫管能提起比自身重约30000倍的砝码)。(3)受自然界多种高效结构的启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中空梯度PP泡沫管,然后通过scCO2挤出发泡技术实现了该仿生PP泡沫管的大批量生产,同时样品的尺寸可控,例如直径为2.0 mm的圆形口模可以制备出内径从~0.4 mm到~20.0mm的中空PP制品。同时,该仿生PP泡沫管还具有以下特点:(a)类似秸秆的中空管状结构,从而赋予材料具有超高通量特性;(b)类似蜂巢的蜂窝状结构,从而赋予材料极高的空间利用率;(c)类似荷花的粗糙微纳表面,从而显着提高材料表面的疏水性。此外,还通过流体热力学、聚合物粘弹性、泡孔生长和合并机理等理论研究揭示了中空梯度泡孔结构的形成机理。上述仿生中空梯度结构赋予了PP材料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如在不添加化学试剂及其他填料的条件下依旧能够快速地过滤和分离油水混合物。(4)受贻贝超强粘附能力的启发,采用多巴胺对多样化结构(如致密结构、均匀开/闭泡孔结构和中空梯度泡孔等)的PP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从而研究材料结构对多巴胺自聚及组装的影响。例如相比于多巴胺改性前的样品,具有中空梯度泡孔结构的PP泡沫在多巴胺改性后其表面能增幅高达47.71 mJ/m2,远高于致密样品改性前后表面能的增幅(仅14.11 mJ/m2),说明多巴胺在光滑表面的涂覆效果远不如在多孔材料内表壁上的效果。此外,本论文还研究和讨论了材料的基本物理结构(如泡孔大小、泡孔类型、泡孔分布等)、化学表面结构等对液体浸润行为的影响,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和理论模型。同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制备了相应的超浸润材料,如超疏水、超双亲等材料。
徐鑫[5](2020)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超临界态制备降冰片烯和乙烯基降冰片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降冰片烯(NB)可聚合生成环烯烃共聚物(COC)。COC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高光学清晰度的特点,广泛用于光学电子等领域。乙烯基降冰片烯(VNB)是三元乙丙橡胶第三单体乙叉降冰片烯(ENB)的中间体。三元乙丙橡胶以其优异的耐候性、耐臭氧性得到广泛的工业化应用。以双环戊二烯(DCPD)、乙烯(E)或1,3-丁二烯(BD)为原料分别通过Diels-Alder反应制得NB和VNB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合成路线。但为了解决反应选择性低下的问题,本文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引入了超临界态强化反应过程。在乙烯与环戊二烯(CPD)合成NB的体系中,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使得参与主反应的两种分子(乙烯、CPD)在同一相,而参与副反应的两种分子(CPD与DCPD或NB)分别处于不同的相,从而实现强化主反应的同时抑制副反应的效果。还考虑到原料利用率问题,考察了 E/CPD摩尔比的影响。当E/CPD=14、25MPa、300℃时,NB合成的效果最好,其转化率达到99.39%,选择性达到99.34%,即当CPD及乙烯处于超临界相态下合成液态NB的产率最高。在BD与CPD合成VNB的体系中,考察了 BD超临界点附近温度、CPD超临界点附近温度的影响。以及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的条件下制备VNB,主要考察CO2/BD摩尔比与反应压力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跨越BD超临界温度时,DCPD热分解成CPD的量很少,没有TCPD、VNB、THI以及VOMN等副产的生成。而在跨越CPD超临界温度时,VCH、OMF、VOMN、TCPD都有下降的趋势,说明CPD从液相进入超临界相的相变过程对反应体系有着很大的影响。scCO2的加入并未改善BD的转化率与选择性,而且随着CO2的加入量增多,反应效率会变得越差。压力升高,处于超临界状态的BD在scCO2和甲苯中溶解度增大,加快了 BD和DCPD的反应进程,使得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提高,而同时副反应的加剧使得DCPD的选择性降低。最后在微反应器中较详细地研究了 BD的二聚反应动力学,并通过拟合实验数据获得相应的动力学参数。丁二烯的二聚作用产生4-乙烯基-环己烯(VCH)和1,5-环辛二烯(COD),其中COD仅在高温条件下形成。发现反应压力对丁二烯二聚反应的动力学有显着影响。
董超[6](2019)在《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载药微囊工艺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物混悬剂在传统及新型给药系统中都具有广泛应用,但传统药物混悬剂制备方法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一般存在液相中残存的有机溶剂无法彻底去除等问题。超临界乳液萃取法(SFEE)将超临界微粒制备技术与乳液法微粒制备技术相结合,是可应用于超细微粒制备的新型绿色技术。SFEE过程微粒直接在水体系中生成,且具有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高、分散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药物混悬剂的制备,弥补了其他超临界微粒化技术的不足。但因SFEE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其相关研究多以针对性较强的实验研究为主,对萃取过程的工艺研究尚不充分,对萃取过程机理研究不够深入。此外,SFEE法萃取对象多选择O/W型模板乳液,而对W1/O/W2型模板乳液萃取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首先对构成SFEE法的溶剂/scCO2混合过程和scCO2溶除溶剂过程进行机理研究,为合理选取SFEE萃取工艺条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FEE工艺分别对O/W和W1/O/W2型模板乳液进行处理,在水体系中制备药物纳米混悬剂,并制备结构不同、功能不同的药物/聚合物复合微粒制剂,研究在复杂体系中制备不同微粒的一般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如下:对SFEE萃取过程涉及高压条件下溶剂/CO2气液相平衡及混合密度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预测SFEE法反应釜中溶剂/CO2二元体系在水相中混合过程的相行为。采用可视化实验研究手段,对反应釜内溶剂/CO2混合过程进行直接监测,对SFEE法复杂体系相行为的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的同时,也对不同操作条件下SFEE法的溶剂去除效率进行考察,进而判断混合过程中溶剂和CO2的主要传质路径,深化对SFEE法中混合传质过程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临界混合压力以上只有在溶剂/CO2界面处湍动程度较强时二者才可实现混溶,否则相界面严重抑制混合效果。萃取过程中,溶剂/CO2在水相中接触并在气液界面发生对流扩散,是二者进行混合的主要传质途径,而不是单纯的水相中的分子扩散问题。此外,溶剂/CO2混合密度的变化可导致乳液失稳分层,对溶剂/CO2在水体系中的混合过程造成复杂影响。对SFEE法溶剂溶除过程中釜内流场及溶剂浓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高压条件下采用PIV流场测试仪对反应釜内溶剂/scCO2混合流场进行测试,测得超临界流体的速度矢量分布图,验证分析模型的可靠性。PIV检测结果表明:SFEE过程中,反应釜内溶剂/scCO2混合物呈现环向流动,且流动方向与进气温度有关。对釜内溶剂浓度分布随萃取时间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被scCO2萃取至气相的溶剂无法有效从反应釜中溶除,是限制SFEE工艺溶剂去除效率的关键限制因素。通过引入SFEE分步萃取法和强磁力搅拌,极大提高了 SFEE法的溶剂去除效率,而不同溶剂对应的残留量与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关系。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表明:分步萃取法各萃取条件中,一次萃取压力P1对溶剂残留量影响最显着,因而一次萃取中溶剂与scCO2的混合与分离效果是决定分步萃取工艺效率的关键因素。采用SFEE法对O/W型模板乳液进行萃取,首先制备以吐温80为稳定剂的槲皮素纳米混悬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聚己内酯(PCL)为聚合物载体,采用SFEE法制备槲皮素/PCL复合混悬剂,研究过程操作参数对不同混悬剂中微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采用FT-IR和XRD研究SFEE处理前后槲皮素及PCL化学结构及结晶行为的变化,验证复合微囊的药物包埋效果同时考察过程操作参数对复合微囊药物包埋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调节槲皮素浓度cquer和聚合物浓度CPCL分别是改变槲皮素纳米混悬剂和槲皮素/PCL复合混悬剂中微粒粒径的有效手段。对于复合微囊而言,表面活性剂浓度CTween对包埋率的影响最为显着,但出于对乳液稳定性考虑,增大聚合物浓度CPCL是提高药物包埋率的最有效手段。本文研究复合微囊在模拟肠液环境下的释放规律,采用释放动力学方程拟合数据,确定微囊缓释特性。将SFEE法与多重乳状液技术相结合,制备具有多重载药功能、内部具有闭孔结构的复合空心微囊。W1/O/W2型模板多重乳状液内外水相间存在化学势差和水传递现象,水的跨膜扩散模型分析表明,水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C(∞)和扩散系数D是决定液膜透过性的关键因素。通过调节影响液膜透过性的乳液配制参数,如溶剂类型、疏水性表面活性剂浓度Cspan和液膜中聚合物浓度CPCL,可实现控制闭孔微囊内部结构的目的。此外,高压下PCL/溶剂/CO2三元体系发生相分离可引起有机相液膜中聚合物贫相的产生导致微囊结构破坏。因此,采用SFFE萃取前需先将模板乳液预固化处理。本文还分别研究多重模板乳液配制参数和SFEE萃取温度和压力参数对微囊形貌及内部结构的影响,考察双重载药微囊对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包埋率以及释放特性。综上所述,本文采用SFEE技术,以O/W和W1/O/W2模型多重乳液作为处理对象,制备纳米药物混悬剂、药物/聚合物复合混悬剂和多重载药闭孔微囊结构,同时具备乳液法制备微粒分散性好和粒径、结构方便控制的特点,以及超临界流体微粒制备技术绿色环保、有机溶剂去除彻底的优势,为新型给药体系的设计和制备奠定研究基础。
候兆凯[7](2019)在《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动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井筒多相流流动规律研究是实现井筒压力精确控制的前提,是实现安全高效钻进的核心科学问题。超临界流体进入井筒环空后,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超临界流体相态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热物理性质急剧变化,进而引起井筒液柱压力严重失衡,容易发生井涌、井喷事故,造成钻井设备的损坏、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因此,亟需通过对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动规律的研究,来精准获得超临界流体侵入后井筒环空压力分布状况,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然而,目前关于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且部分研究的主要介质是单一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未能全面考虑实际天然气的复合组分,没能真实地反映井筒环空多相流动规律,存在一定局限。本文从超临界流体的特殊物理性质出发,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以及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动规律展开研究。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在分析纯组分超临界二氧化碳相态特征和热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对含二氧化碳天然气相态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在分析总结现有物理特性参数优缺点及适用情况基础上,优选出适合含二氧化碳天然气物性参数计算模型,最后用所选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偏差系数、密度和粘度等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2)基于经典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后的流型转变判别公式、流体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开展了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流动室内实验,模拟研究了超临界流体侵入后不同流型下摩阻压降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流型下气液流量的增大,都会使井筒内的摩擦压降增加。本文所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满足实际钻井施工的需要。(3)开展了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对流传热室内实验,模拟研究了不同流型下的传热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流型下,气体或液体流量的增加都会使对流传热系数增大,但是不同流型下对流传热系数增加的幅度有明显差别。基于实验数据,建立新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不同流型下的对流传热特征。(4)考虑井筒环空与地层之间的传热传质基本原理,在热力学理论和流体力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温度场计算模型,并结合所选的超临界流体物理特性参数方程和已建立的对流传热系数模型对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温度场模型进行求解,并对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后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井筒环空温度的主要因素为气体侵入速度、地热梯度和循环时间,其中地热梯度对井筒温度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因素,气体侵入速度、循环时间主要影响下井段环空温度分布。(5)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原理,考虑相变因素的影响,推导出了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后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结合前文所建立的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温度场预测模型、超临界流体物理特性模型、钻井液物性参数计算方程、两相管流压降模型、相应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计算得到了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后的多相流动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含量越高,井底压力下降的就越慢,泥浆池增量就越小,井口附近气体体积分数就越大。钻井液密越大,井底压力下降的就越慢,泥浆池增量就越小,井口附近气体体积分数就越小。气侵速度越大,井底压力下降的越快,泥浆池增量就越大,井口附近气体体积分数就越大。论文以含二氧化碳天然气为研究对象,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殊相态特征入手,分析含二氧化碳天然气的物理特性以及相变行为,并创新性的将超临界流体相变因素考虑到井筒环空多相流动规律的研究之中,推导了能够反映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动规律的计算模型,以达到对超临界流体侵入环空后易造成井喷原因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目的。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酸性气田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对丰富多相流研究内容、完善多相流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刘双星[8](2019)在《低界面张力CO2微纳米泡沫体系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泡沫驱是一种具有较长研究历史、较多实验经验并在全球范围被广泛应用于原油开采过程中的三次采油技术。随着对泡沫流体、多相流等内容的不断研究,泡沫驱的机理、适用条件、影响因素等被逐渐发现,泡沫驱的控制、性能调整等方法被逐渐掌握,使得泡沫驱被认为是功能性强、适用性广、可调性好的三次采油技术之一。在我国CO2排放量过高、增速过快的环境下,将CO2与泡沫驱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原油开采过程,能够为解决我国原油开采难和CO2减排等问题提供一些帮助。目前,对于驱油用泡沫体系的优化与开发主要集中在调整体系组成,鲜有通过控制泡沫粒径来调整体系性能的研究。本研究尝试从控制泡沫粒径入手,以期制备出泡沫性能良好、油-液界面张力低,且泡沫粒径处于100 nm-10μm的低界面张力CO2微纳米泡沫体系。在本研究中,笔者分析了目标体系的多方面机理,对体系的化学添加剂组成、制备方法、制备条件等进行了实验与筛选,并对体系进行了表征与优化,考察了体系的渗流特性和驱油效果;揭示了目标体系用于原油驱替的可行性、适用性与优越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 对体系的基本结构、形成与存在机理、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目标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目标体系的制备和优化奠定基础。2. 对单一表面活性剂和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与降低界面张力能力进行了实验测定与筛选,对不同聚合物在剪切、变温条件下的粘度特征以及聚合物对溶液油液界面张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复配方案筛选,初步选择1 g/L THPB+0.8 g/L SDS+1 g/L吐温80复配体系作为目标体系的化学添加剂方案。3. 对搅拌法和气流法的泡沫粒径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通过对照实验确定了目标体系的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探究了粒径对泡沫体系性能的影响;对目标体系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和优化;最终选定气流法,在气液比2.5:1、筛板目数400目、筛板间距3 mm条件下,对1 g/L THPB+0.8 g/L SDS+1g/L吐温80+0.3 g/L XC复配体系进行制备。4. 使用流变仪,分别以剪切时间、剪切速率、温度、剪切频率为变量,对目标体系的粘度数值及变化趋势进行测定,并与体系液相、常规泡沫体系做对比,以考察目标体系整体在动态环境下的流变特征。5. 对目标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渗流、封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无油泡沫体系渗流性能实验考察了目标体系在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渗流特征;对目标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运移-破灭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利用岩芯驱替实验对目标体系的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以四组不同的化学驱体系作为对照,评价了体系在不同渗透率岩芯中的驱油效果,揭示了该体系在低渗油藏中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
黄旭晖[9](2019)在《基于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聚合》文中研究指明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2)因其具有来源广、不可燃、无毒性、相对温和的超临界条件、易分离等诸多优点,被视作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兴绿色溶剂。在高分子领域,以超临界CO2流体为反应介质的聚合反应被广泛的研究,分散聚合是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使用合适的稳定剂是成功实施超临界CO2分散聚合的关键所在,因而设计与合成高效稳定剂一直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由于亲CO2物质种类稀少,在以往的研究当中,用于超临界CO2中分散聚合的稳定剂其复杂的合成路线和过高的成本常常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提出使用无亲CO2结构的多孔材料,超交联聚合物,作为超临界CO2分散聚合体系的稳定剂,并成功实施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超临界CO2中的分散聚合,得到了干燥的聚合物粉末。这一结果打破了以往稳定剂依赖于亲CO2基团或结构单元的局限,可能为今后设计新型超临界CO2分散聚合稳定剂及制备聚合物/多孔材料复合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乳液聚合及付克反应后交联两步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2)以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为稳定剂,探索了其应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超临界CO2中的分散聚合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对于该聚合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成功制备了分散良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粉末,产率可达85%以上,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3.0×105。(3)通过调控稳定剂孔结构、稳定剂的含量、单体浓度、引发剂种类、搅拌速率、压力等因素,对该聚合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证实,稳定剂的多孔结构对该分散聚合体系有显着的积极影响。
滕莹[10](2019)在《CO2咸水层封存毛细管俘获与对流混合特性研究》文中提出CO2咸水层封存具有场地分布广泛、储存潜力巨大等优点,是全面推进我国碳减排工作、深化低碳战略部署的优选方案。阐明气-液两相渗流规律、毛细管俘获机理和溶解俘获对流混合特性,对于CO2迁移路径预测、储层能力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开展了储层温压条件下的CO2咸水层封存模拟实验研究。获得了多孔介质渗透率及润湿性等参数,实现了多孔介质内毛细管俘获与对流混合过程的可视化观测,揭示了多孔介质内驱替、吸渗过程气-液两相饱和度变化规律,阐明了注入条件对毛细管俘获过程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设计并搭建了 CO2咸水层封存模拟实验平台,开展了气-液两相流体渗流参数测量与分析,获取了多孔介质孔隙度、渗透率,气-液两相饱和度、界面张力和接触角等参数。基于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建立了半动态毛细管压力原位测量方法。发现了流体界面张力与多孔介质渗透率是影响毛细管压力的关键因素,界面张力越小,绝对渗透率越大,岩心的毛细管压力越小。结合Burdine理论和有效饱和度,得到了储层条件下岩心内气-液两相流动过程相对渗透率曲线。开展了填砂多孔介质内毛细管俘获实验,研究了多孔介质非均质性及润湿性对气-液两相分布变化的影响。在分层非均质填砂内,孔隙度较大区域的残余被驱替相饱和度较高。多孔介质的润湿性影响驱替前缘移动速度,接触角越大,实验测量的驱替前缘移动速度越快。另外研究了注入条件对毛细管俘获机制的影响,与气态C02注入相比,超临界态CO2注入可提高封存效率,C02封存量随其注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注入量高于6倍孔隙体积时,封存量趋于稳定。建立了初始驱替相饱和度与残余驱替相饱和度的关系曲线。通过无量纲分析,提出了将临界重力数作为驱替前缘稳定性的判定准则,当CO2注入过程重力数小于临界重力数时,将产生不稳定的气-液两相界面。初始驱替相饱和度随毛细管数的变化受到注入流速及流体物性的共同影响。开展了两种密度不同的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对流混合实验,观测了不同密度差、粘度比及多孔介质渗透率等条件下对流混合的发生、发展过程,获得对流混合过程启动时间、持续时间的变化规律。定量化描述了对流混合指进形成、生长、合并、再生过程,探讨了对流混合过程指进现象发展规律。通过对流通量变化分析,揭示了多孔介质渗透率、流体密度差提高,流体粘度比降低会促进对流混合发展进程。本论文研究成果为咸水层封存场地选址、CO2注入以及预测CO2运移与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超临界态二氧化碳介质中的分散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临界态二氧化碳介质中的分散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CO2在超低渗储层介质中油相采收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气驱油研究现状 |
1.2.2 注碳化水驱研究现状 |
1.2.3 吞吐法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2 实验原理 |
2.1 实验仪器 |
2.1.1 高温高压岩心驱替实验设备 |
2.1.2 高温覆压孔渗测定实验设备 |
2.1.3 低场核磁系统 |
2.1.4 相平衡实验设备 |
2.2 实验理论 |
2.2.1 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机理 |
2.2.2 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 |
2.2.3 核磁共振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3 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替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准备 |
3.2.1 岩心预处理 |
3.2.2 孔隙度渗透率测定 |
3.2.3 油气最小混相压力测定 |
3.3 实验步骤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实验结论 |
4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致密岩心中的吞吐采油实验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准备 |
4.2.1 岩心预处理 |
4.2.2 岩心孔隙度渗透率油测结果 |
4.2.3 模拟油粘度测定 |
4.2.4 油气最小混相压力测定 |
4.3 实验步骤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超临界二氧化碳吞吐实验结果 |
4.4.2 核磁共振T2 谱测试结果 |
4.4.3 碳化水吞吐实验结果 |
4.4.4 核磁共振T2 谱测试结果 |
4.4.5 水吞吐实验结果 |
4.4.6 核磁共振T2测试结果 |
4.4.7 不同流体吞吐结果比较 |
4.5 实验结论 |
5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2)基于超临界CO2发泡工艺制备高开孔率亲水PLA多孔支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组织工程学概况 |
1.2 组织工程支架 |
1.2.1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分类 |
1.2.2 理想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1.3 组织工程多孔支架制备方法 |
1.3.1 静电纺丝法 |
1.3.2 粒子沥滤/溶液浇铸法 |
1.3.3 相分离法 |
1.3.4 快速成型技术 |
1.3.5 气体发泡法 |
1.3.6 几种制备方法的对比 |
1.4 基于超临界流体发泡法制备组织工程多孔支架 |
1.4.1 超临界流体 |
1.4.2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聚合物加工中的应用 |
1.4.3 超临界二氧化碳聚合物发泡 |
1.4.4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制备多孔支架工艺 |
1.4.5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法在组织工程学中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PLA/PBS/PEG三元共混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3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G的含量对PLA/PBS/PEG共混体系韧性的影响 |
2.3.2 PBS的含量对PLA/PBS/PEG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 |
2.3.3 PEG含量对PLA/PBS/PEG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 |
2.3.4 PEG含量对PLA/PBS/PEG共混体系亲水性的影响 |
2.3.5 PLA/PBS/PEG共混体系的相形态分析 |
2.3.6 PEG含量对PLA/PBS/PEG共混体系分散相分布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孔PLA/PBS/PEG支架的制备及泡孔结构的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3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发泡温度对泡孔结构的影响 |
3.3.2 浸泡压力对泡孔结构的影响 |
3.3.3 最佳发泡条件的确定 |
3.3.4 组分对PLA/PBS/PEG共混体系泡孔结构影响 |
3.3.5 PEG含量对多孔支架开孔率的影响 |
3.3.6 PEG的含量对多孔支架亲水性的影响 |
3.3.7 PLA/PBS/PEG多孔支架的开孔结构形成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近临界DME溶胀-插嵌的PP接枝改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聚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 |
1.2.1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机理 |
1.2.2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研究进展 |
1.3 近临界流体 |
1.3.1 近临界流体简介 |
1.3.2 近临界流体的新兴技术 |
1.3.3 近临界二甲醚 |
1.3.4 近临界二甲醚的研究进展 |
1.3.5 近临界DME协助PP固相接枝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单体和引发剂的选择 |
2.2.2 聚丙烯基体材料的选择 |
2.2.3 聚丙烯溶胀插嵌实验 |
2.2.4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及产品提纯 |
2.3 测试和表征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2.3.2 水接触角测定 |
2.3.3 热重(TG)分析 |
2.3.4 接枝率计算 |
第三章 近临界DME协助聚丙烯接枝GMA |
3.1 不同基体材料在亚临界二甲醚中的溶胀 |
3.2 溶胀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3.2.1 溶胀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2.2 溶胀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3 单体和引发剂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3.3.1 单体用量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3.2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4 接枝反应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3.4.1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5 接枝产物的表征 |
3.5.1 FTIR表征 |
3.5.2 水接触角表征 |
3.5.3 热重分析(TG)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临界DME协助聚丙烯接枝双单体 |
4.1 溶胀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4.1.1 溶胀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1.2 溶胀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2 单体和引发剂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4.2.1 复配组成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2.2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3 接枝反应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4.3.1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4 接枝产物的表征 |
4.4.1 FTIR表征 |
4.4.2 水接触角表征 |
4.4.3 热重分析(TG)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发泡制备聚丙烯泡沫材料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向自然多孔结构学习的聚合物发泡材料 |
1.2.1 蜘蛛编织的网状结构 |
1.2.2 木材的各向异性结构 |
1.2.3 蜜蜂构筑的蜂巢结构 |
1.2.4 秸秆的中空非对称结构 |
1.2.5 北极熊的毛孔结构 |
1.2.6 人体的细胞组织结构 |
1.3 超临界流体 |
1.3.1 基本概念及概述 |
1.3.2 超临界流体的发展历程 |
1.3.3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 |
1.4 超临界发泡技术 |
1.4.1 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2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发泡原理 |
1.4.3 聚合物scCO_2发泡的成型工艺 |
1.4.4 聚合物scCO_2发泡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scCO_2发泡协同热压消泡制备致密的难燃聚丙烯复合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实验过程 |
2.2.3 样品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测试样品说明 |
2.3.2 发泡样品表面形貌及其发泡倍率 |
2.3.3 热压消泡及其作用 |
2.3.4 成型加工对阻燃剂分散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
2.3.5 阻燃剂分散状况对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 |
2.3.6 阻燃剂分散状况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2.3.7 阻燃剂分散状况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scCO_2发泡协同牵伸制备超轻、超强、难燃的聚丙烯泡沫.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实验过程 |
3.2.3 样品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各向异性泡孔结构 |
3.3.2 分子结构分析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3.4 阻燃性能测试 |
3.3.5 二次发泡及阻燃机理 |
3.3.6 力学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scCO_2发泡技术制备中空聚丙烯泡沫管及其油水分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样品配方 |
4.2.3 实验过程 |
4.2.4 样品表征及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仿生中空结构分析 |
4.3.2 聚合物基体的流变行为分析 |
4.3.3 聚合物基体对泡孔结构的影响 |
4.3.4 熔体温度对中空梯度PP泡沫尺寸的影响 |
4.3.5 口模压力对中空梯度PP泡沫尺寸的影响 |
4.3.6 填料对中空梯度PP泡沫尺寸的影响 |
4.3.7 中空梯度结构形成理论 |
4.3.8 中空梯度泡孔结构特点 |
4.3.9 中空梯度PP泡沫管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4.4 小结 |
第5章 scCO_2发泡技术调控聚丙烯材料的泡孔结构及其浸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 |
5.2.2 样品组成 |
5.2.3 实验过程 |
5.2.4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构多样化的PP材料 |
5.3.2 多样化结构对液体浸润的影响 |
5.3.3 多巴胺的超强粘附性 |
5.3.4 多巴胺在不同结构PP上的涂覆状况 |
5.3.5 多巴胺表面改性PP后的浸润研究 |
5.3.6 水滴在多孔介质上的受力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微通道反应器中超临界态制备降冰片烯和乙烯基降冰片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Diels-Alder反应 |
2.1.1 Diels-Alder反应机理概述 |
2.1.2 环戊二烯的Diels-Alder反应 |
2.2 超临界流体 |
2.2.1 超临界流体概述 |
2.2.2 超临界流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
2.2.3 超临界流体中的DA反应 |
2.3 课题的提出 |
第三章 微反应器中超临界条件制备降冰片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过程 |
3.2.4 产物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2 进料摩尔比的影响 |
3.3.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反应器中超临界条件制备乙烯基降冰片烯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实验过程 |
4.2.4 产物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D超临界点附近温度的影响 |
4.3.2 CPD超临界点附近温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制备乙烯基降冰片烯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实验过程 |
5.2.4 产物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进料摩尔比的影响 |
5.3.2 反应压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反应器中丁二烯二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装置 |
6.2.3 实验过程 |
6.2.4 产物表征 |
6.3 丁二烯二聚反应动力学建模 |
6.3.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6.3.2 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载药微囊工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药物微粒 |
1.2 药物微粒混悬剂 |
1.3 给药系统中药物混悬剂的应用 |
1.3.1 口服给药系统 |
1.3.2 静脉注射给药系统 |
1.3.3 眼部给药系统 |
1.3.4 肺部给药系统 |
1.3.5 经皮给药系统 |
1.4 药物混悬剂复合设计 |
1.4.1 表面活性剂类药物载体 |
1.4.2 生物降解聚合物类药物载体 |
1.5 药物微粒制备的传统方法 |
1.6 超临界流体微粒制备技术 |
1.6.1 scCO_2作为溶剂的工艺 |
1.6.2 scCO_2作为反溶剂的工艺 |
1.6.3 scCO_2作为辅助介质(溶质、共溶质、共溶剂)的工艺 |
1.7 SFEE法制备药物混悬剂 |
1.8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1.10 本章小结 |
2 SFEE法溶剂/反溶剂混合过程 |
2.1 引言 |
2.2 高压下溶剂/反溶剂气液相平衡 |
2.2.1 相平衡模型 |
2.2.2 状态方程模型求解 |
2.2.3 高压下溶剂/CO_2二元相平衡 |
2.2.4 高压下溶剂/CO_2二元体系混合密度 |
2.2.5 高压下溶剂/CO_2扩散系数 |
2.3 SFEE法溶剂/CO_2在水体系中混合过程可视化测量 |
2.3.1 SFEE乳液萃取原理 |
2.3.2 实验设备和流程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SFEE法溶剂溶除过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PIV测试系统 |
3.2.1 PIV测试基本原理 |
3.2.2 测试实验装置 |
3.2.3 示踪粒子加入方法 |
3.2.4 测试实验条件 |
3.2.5 测试操作步骤 |
3.2.6 测试结果与讨论 |
3.3 SFEE法反应釜内溶剂溶除过程的数值模拟 |
3.3.1 物理模型 |
3.3.2 数学模型 |
3.3.3 反应釜网格划分 |
3.3.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3.3.5 求解方法和参数设置 |
3.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4 SFEE分步萃取法 |
3.4.1 实验材料 |
3.4.2 实验仪器 |
3.4.3 模板乳液制备 |
3.4.4 改进后的SFEE萃取过程 |
3.4.5 有机溶剂残留率测定 |
3.4.6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SFEE法萃取O/W型乳液制备槲皮素及复合微粒混悬剂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模板O/W乳液制备 |
4.2.4 SFEE过程条件参数选择 |
4.2.5 分析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FEE法制备槲皮素纳米混悬剂 |
4.3.2 SFEE法制备槲皮素/PCL复合微粒混悬剂 |
4.4 本章小结 |
5 SFEE法萃取W_1/O/W_2型乳液制备双重载药空心微囊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W_1/O/W_2模板多重乳液配制及空心微囊制备流程 |
5.2.4 检测与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内外水相间水传递与水的跨膜扩散模型建立 |
5.3.2 聚合物对W_1/O乳珠结构的影响 |
5.3.3 疏水性表面活性剂对W_1/O乳珠结构的影响 |
5.3.4 不同实验条件参数对微囊形貌和内部结构影响 |
5.3.5 疏/亲水双重载药微囊的包埋效果与释放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相流流动研究现状 |
1.2.2 井筒温度场研究现状 |
1.2.3 气液两相流对流传热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临界流体物理特性研究 |
2.1 超临界流体简介 |
2.1.1 超临界流体概念 |
2.1.2 超临界流体特点 |
2.1.3 超临界二氧化碳热物理性质 |
2.2 含二氧化碳天然气超临界特点 |
2.3 含二氧化碳天然气物理特性模型优选 |
2.3.1 偏差系数预测模型 |
2.3.2 密度预测模型 |
2.3.3 粘度预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流动与传热室内实验研究 |
3.1 井筒气液两相流流动模型 |
3.1.1 气液两相流基本参数 |
3.1.2 垂直井中的流态类型 |
3.1.3 环空向上流动气液两相流流型判别 |
3.1.4 流动特性参数计算 |
3.2 井筒气液两相流压降室内实验 |
3.2.1 不同流型条件下压降变化规律 |
3.2.2 实验数据分析 |
3.3 井筒气液两相流传热室内实验 |
3.3.1 不同流型条件下传热变化规律 |
3.3.2 实验数据分析 |
3.3.3 传热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温度场计算模型研究 |
4.1 钻井液密度和粘度预测模型 |
4.1.1 钻井液密度实验和预测模型 |
4.1.2 钻井液流变实验和预测模型 |
4.2 井筒温度场基本理论分析 |
4.2.1 热量传递基本方式 |
4.2.2 热传导基本方程 |
4.3 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4.3.1 基本假设 |
4.3.2 超临界流体侵入时井筒温度分布计算模型 |
4.3.3 辅助方程 |
4.4 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温度场模型的求解 |
4.5 超临界流体侵入环空温度场模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动模型研究 |
5.1 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物理模型 |
5.2 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基本控制方程 |
5.2.1 连续性方程 |
5.2.2 动量方程 |
5.3 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动辅助方程 |
5.4 定解条件 |
5.4.1 初始条件 |
5.4.2 边界条件 |
5.5 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动模型的求解 |
5.6 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动参数变化规律 |
5.6.1 井筒环空内流动参数变化规律 |
5.6.2 井筒环空流动参数敏感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低界面张力CO2微纳米泡沫体系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高原油采收率 |
1.1.2 CO_2减排 |
1.1.3 泡沫体系性能优化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1.3.1 泡沫流体基础研究 |
1.3.2 泡沫驱技术 |
1.3.3 微纳米泡沫体系的研究 |
1.3.4 低渗油藏开采 |
1.3.5 CO_2地质封存 |
1.3.6 国外泡沫驱现场应用 |
1.3.7 国内泡沫驱现场应用 |
1.4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基础研究 |
2.1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的结构 |
2.1.1 体系基本构成 |
2.1.2 表面活性剂的分布 |
2.2 体系的形成机理 |
2.2.1 气相的分散 |
2.2.2 液膜的形成 |
2.2.3 形成条件 |
2.3 体系的存在机理 |
2.3.1 泡沫体系存在的热力学解释 |
2.3.2 泡沫体系存在的动力学解释 |
2.4 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4.1 泡沫粒径及粒径均匀程度 |
2.4.2 液膜稳定性 |
2.4.3 外部因素 |
2.5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 |
2.5.1 理论特征 |
2.5.2超临界态CO_2 |
2.5.3 体系在原油开采中的应用 |
2.6 小结 |
第3章 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的制备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3 单一表面活性剂 |
3.3.1 泡沫性能 |
3.3.2 油-液界面张力 |
3.4 表面活性剂复配 |
3.4.1 泡沫性能 |
3.4.2 油-液界面张力 |
3.5 聚合物的粘度特征 |
3.5.1 聚合物的粘度-剪切速率曲线 |
3.5.2 聚合物的粘度-温度曲线 |
3.6 聚合物对油-液界面张力的影响 |
3.7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复配方案筛选 |
3.8 小结 |
第4章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的制备、性能表征与优化 |
4.1 泡沫体系的粒径控制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1.3 搅拌法粒径控制 |
4.1.4 气流法粒径控制 |
4.2 制备方法的筛选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2.3 搅拌法制备 |
4.2.4 气流法制备 |
4.2.5 结果与讨论 |
4.3 制备条件的筛选 |
4.3.1 压力 |
4.3.2 气液比 |
4.3.3 筛板目数 |
4.3.4 筛板间距 |
4.4 体系物理性能表征 |
4.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4.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4.3 粒径与粒径分布 |
4.4.4 表面张力与油-液界面张力 |
4.4.5 体系的耐温性 |
4.4.6 体系的耐盐性 |
4.4.7 体系的耐油性 |
4.5 粒径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
4.5.1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5.2 粒径对体系泡沫性能的影响 |
4.5.3 粒径随时间的变化 |
4.6 体系性能的优化 |
4.6.1 液相油-液界面张力的降低 |
4.6.2 高温条件下泡沫性能的提升 |
4.6.3 纳米颗粒对体系性能的提升 |
4.7 小结 |
第5章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的流变特性研究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 实验内容和方法 |
5.3 体系的表观粘度 |
5.4 粘度-剪切速率曲线 |
5.5 体系的粘度-温度曲线 |
5.6 频率-粘弹性曲线 |
5.7 小结 |
第6章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及驱油效果 |
6.1 流动及封堵模式 |
6.1.1 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态 |
6.1.2 体系在孔隙中的流动 |
6.1.3 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 |
6.1.4 封堵现象 |
6.1.5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的渗流性能 |
6.2 生成-运移-破灭过程 |
6.2.1 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 |
6.2.2 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破灭 |
6.2.3 “油包水包气”三相平衡结构的产生 |
6.2.4 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平衡 |
6.2.5 CO_2微纳米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状态方程的推导 |
6.3 体系驱油效果研究 |
6.3.1 实验设备与方法 |
6.3.2 结果与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超临界流体及超临界CO_2的性质 |
1.2 超临界CO_2中的均相聚合 |
1.3 亲CO_2稳定剂与超临界CO_2中的非均相聚合 |
1.3.1 亲CO_2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2 超临界CO_2中的非均相聚合 |
1.4 超交联微孔有机聚合物的性质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2 创新点及意义 |
2.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稳定剂的制备 |
2.2.1 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制备 |
2.2.2 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3 具有不同孔结构的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制备 |
2.2.4 聚醋酸乙烯酯改性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制备 |
2.2.5 聚醋酸乙烯酯改性的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制备 |
2.3 MMA在超临界CO_2中聚合 |
2.3.1 无稳定剂的沉淀聚合 |
2.3.2 纳米颗粒稳定的分散聚合 |
2.4 表征与测试 |
3.结果与讨论 |
3.1 分散聚合稳定剂的表征 |
3.1.1 聚苯乙烯及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的表征 |
3.1.2 亲CO_2改性的超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的表征 |
3.2 基于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的MMA的超临界CO_2分散聚合 |
3.2.1 纳米颗粒无孔与有孔的影响 |
3.2.2 纳米颗粒孔结构的影响 |
3.2.3 稳定剂含量的影响 |
3.2.4 单体浓度的影响 |
3.2.5 引发剂的影响 |
3.2.6 压力的影响 |
3.2.7 搅拌速率的影响 |
3.2.8 聚醋酸乙烯酯改性稳定剂的影响 |
3.2.9 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可能的作用机理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CO2咸水层封存毛细管俘获与对流混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CO_2捕集和封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俘获过程渗流特性 |
1.2.2 毛细管俘获机理 |
1.2.3 溶解俘获对流混合特性 |
1.2.4 CO_2咸水层封存可视化实验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实验系统及方法 |
2.1 基于MRI技术的CO_2咸水层封存模拟实验平台 |
2.1.1 MRI系统与反应容器 |
2.1.2 注入温控与数采系统 |
2.1.3 对流混合实验饱和注入系统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参数测量方法 |
2.2.2 MRI成像序列 |
2.2.3 图像处理步骤 |
2.2.4 可靠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岩心内气-液两相流体渗流参数研究 |
3.1 岩心物理性质及其测量 |
3.1.1 孔隙度 |
3.1.2 渗透率 |
3.2 界面张力及润湿性测量 |
3.2.1 界面张力 |
3.2.2 润湿性 |
3.3 渗流过程岩心特性分析 |
3.3.1 局部孔隙度 |
3.3.2 毛细管压力 |
3.3.3 相对渗透率 |
3.3.4 残余饱和度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孔介质内毛细管俘获过程影响规律 |
4.1 分层非均质填砂的影响 |
4.1.1 驱替过程 |
4.1.2 吸渗过程 |
4.2 多孔介质润湿性的影响 |
4.3 不同注入条件的影响 |
4.3.1 注入压力与注入流速 |
4.3.2 注入方向与注入量 |
4.4 毛细管俘获过程无量纲特征参数分析 |
4.4.1 重力数G |
4.4.2 毛细管数Ca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孔介质内对流混合过程发展特性 |
5.1 对流混合过程研究方法 |
5.1.1 不同研究方法比较 |
5.1.2 对流混合实验研究 |
5.2 对流混合过程指进特性分析 |
5.2.1 指进生长阶段 |
5.2.2 指进个数与宽度变化 |
5.3 对流混合发展进程分析 |
5.3.1 启动时间与持续时间 |
5.3.2 发展速度与对流通量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超临界态二氧化碳介质中的分散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CO2在超低渗储层介质中油相采收特性的实验研究[D]. 沈崟杰.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超临界CO2发泡工艺制备高开孔率亲水PLA多孔支架的研究[D]. 代志鹏.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3]基于近临界DME溶胀-插嵌的PP接枝改性方法研究[D]. 姜泽钰.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发泡制备聚丙烯泡沫材料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 黄朋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20
- [5]微通道反应器中超临界态制备降冰片烯和乙烯基降冰片烯[D]. 徐鑫. 浙江大学, 2020(03)
- [6]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载药微囊工艺基础研究[D]. 董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7]超临界流体侵入井筒环空多相流动规律研究[D]. 候兆凯.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8]低界面张力CO2微纳米泡沫体系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双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基于超交联聚合物稳定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聚合[D]. 黄旭晖.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CO2咸水层封存毛细管俘获与对流混合特性研究[D]. 滕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