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相关性脑病

肠道感染相关性脑病

一、肠道感染相关性脑病(论文文献综述)

王得帅[1](2021)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的建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通过对收集的肝硬化腹水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数据的分析,探讨SBP发生的相关因素,建立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以期对SBP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同时对腹水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研究SBP的病原学特点。2.通过研究肝硬化腹水发生SBP患者的CTP评分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初步评价SBP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及肝功能受损情况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寻中医证型与CTP评分标准中各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诊疗SBP提供一定参考。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病房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35例,其中并发SBP者61例,对照组选取同期肝硬化腹水不伴SBP的患者7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表现、肝硬化病因、实验室指标,并计算CTP评分,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包括是否出现肝性脑病、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严重程度、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肝硬化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不明原因肝硬化,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D-二聚体、胆碱酯酶、PCT、CRP、腹水常规、腹水生化、腹水培养结果。先对以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初步筛选出的指标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变量筛选,根据得到的数据建立多参数诊断模型,并对相应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验证,通过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计算最佳截断值,并确定诊断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根据腹水培养结果,分析SBP致病菌的类型和占比。2.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病房住院的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61例,根据中医四诊资料,参照鼓胀病辨证分型为气滞湿阻证、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四个证型。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实验室指标、CTP评分及中医四诊资料,探究SBP中医证型CTP评分的相关性,根据CTP评分初步评价SBP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和感染严重程度,并探寻中医证型与CTP评分标准中各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部体征、腹水总蛋白、腹水多核细胞百分率、腹水粘蛋白定性、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总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降钙素原、胆碱酯酶、CTP评分与肝硬化腹水合并SBP的发生相关(P<0.05),而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肝性脑病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腹水葡萄糖、血红蛋白浓度、血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SBP的发生无关(P>0.05)。SBP组患者的腹部体征程度、腹水总蛋白、腹水多核细胞百分率、腹水粘蛋白定性、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降钙素原、CTP评分明显高于非SBP组患者,SBP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显着低于非SBP组患者。2.在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腹水培养的病原学特征方面,G+菌为主要致病菌,其中以葡萄球菌占比最高,在G-菌中,肠杆菌占比最高,真菌感染在SBP患者中也有检出。3.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水总蛋白、腹水多核细胞百分率、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降钙素原与肝硬化腹水合并SBP的发生相关(P<0.05),且均为正相关;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根据是否纳入腹水相关化验指标分别建立诊断模型:纳入腹水指标的模型F1=-20.616+0.230NEUT(%)+0.067PCT(ng/d L)+0.246腹水多核细胞百分率(%)-0.126腹水总蛋白(g/L)和未纳入腹水指标的模型F2=-11.066+0.129 NEUT(%)+0.169 D-D(mg/L)+0.038 PCT(ng/d L),经检验两个诊断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AUC面积远大于0.5)和校准度(P>0.05)。4.本研究共纳入61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根据中医四诊资料,分为气滞湿阻证、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四种证型,其中湿热蕴结证最多(34.4%),肝肾阴虚证次之(26.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1.3:1);CTP评分与中医四种证型相比较发现脾肾阳虚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患者的CTP评分明显高于气滞湿阻证的患者,湿热蕴结证与脾肾阳虚证患者之间、脾肾阳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之间的CTP评分亦有显着差异(P<0.05),SBP患者的四种中医证型在ALB(g/L)、INR和TBil(μmol/L)三项临床指标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可能与SBP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和严重程度有关。研究结论:1.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腹部体征、腹水总蛋白、腹水多核细胞百分率、腹水粘蛋白定性、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总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降钙素原、胆碱酯酶、CTP评分与SBP的发生相关,通过筛选建立的两个多参数诊断模型对SBP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2.本研究结果显示,SBP致病菌中,G+菌所占比例高于G-菌,其中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3.在SBP患者中,湿热蕴结证最多见,其次为肝肾阴虚证;CTP评分与中医证型相关,CTP评分轻症患者以气滞湿阻证为主,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多见CTP评分中-重症患者;中医证型与CTP评分标准中的部分指标具有相关性,考虑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中医辨证特点有关。

窦莉[2](2021)在《“加味益神启窍方”治疗脓毒症相关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评估“加味益神启窍方”对脓毒症相关脑病脑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2)构建脓毒症相关脑病动物实验模型,通过观察“加味益神启窍方”对炎症介质和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探究其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入住江苏省中医院EICU符合脓毒症脑病诊断的患者共计40例。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标准治疗,在此基础上,中药组给予“加味益神启窍方”:生石膏30g、黄芪30g、黄芩10g、当归10g、石菖蒲10g、桃仁10g、白芷10g、大黄5g。浓煎至100ml,每日两次;对照组给予等量温开水鼻饲。两组治疗疗程均为5天。入院后第1个24h记作day1,比较两组全身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神经损伤生化标志物(NSE、5100β)、血清细胞因子(IL-6、IL-1B、IL-2、IL-4、IL-5、IL-8、IL-10、IL-12、IL-17、TNF-α、IFN-α、IFN-γ)、胆碱能相关指标(血清 AchE、ChAT)、T细胞亚群计数、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治疗期间进行安全性评价,记录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随访至28天,记录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病死率。(2)将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2只。按照分组及给药方案给药一次,除正常组外,剩余动物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观察24小时,脓毒症大鼠出现神经行为异常,神经行为学评估:神经反射评分≤6分判定模型成功。①造模成功后三组大鼠继续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按30ml/kg/24小时,每2小时一次。中药组按0.5ml/100g分三次灌胃给药(1h、3h、5h),空白组与模型组在每个时间节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②给药6h后:检测3组大鼠腹静脉血NSE、S100β、TNF-α、IL-6、AchE、ChAT和神经反射评分,并随机处死各组大鼠各6只,取一半脑组织匀浆上清液用于行NSE、S100β、TNF-α、IL-6、AchE、ChAT检测;另一半脑组织切片、染色,观察致密神经元的比例及脑细胞凋亡情况。③给药12h后:检测3组剩余大鼠血清NSE、S100β、TNF-α、IL-6、AchE、ChAT及神经反射评分,处死所有大鼠后用取一半脑组织匀浆上清液检测NSE、S100β、TNF-α、IL-6、AchE、ChAT;另一半脑组织切片、染色,观察致密神经元的比例及脑细胞凋亡情况。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表明:①与day1比较,中药组day5的WBC、NEUT及PCT均显着下降(P<0.05),且经中药治疗,day5中药组PC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day1相比,中药组IL-5、IL-6及IL-17均显着下降(P<0.05),TNF-α非常显着下降(P<0.01),IL-4和IL-10均显着上升(P<0.05);对照组IL-6、IL-17及TNF-α均显着下降(P<0.05);且中药干预后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day5与day1比较,NSE及S100β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中药组NSE水平呈非常显着下降(P<0.01);中药干预后,NSE水平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但两组S100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与day1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及对照组AchE含量均有非常显着下降(P<0.05),且中药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AchE含量有显着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ChA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治疗后与day1相比,两组组患者GCS评分均有显着的提高(P<0.01,P<0.05),且中药干预后GCS评分较对照组有非常显着改善(P<0.01)。⑤两组患者day1、day5,GCS评分对SAE患者预后评价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4、0.784,根据约登指数取GCS评分的最佳截断值点为day5中≦8分,敏感度77.78%,特异度68.18%,95%置信区间(0.626,0.898)。两组患者day1、day5,S100β水平对SAE患者预后评价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681,根据约登指数取5100β水平的最佳截断值点为day5中>0.37ug/l,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36.36%,95%置信区间(0.514,0.819)。⑥GCS评分和NSE水平呈负相关(P<0.001);GCS评分和S100β水平呈负相关(P<0.001)。⑦与day1相比,两组患者CD4+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经中药干预后,患者CD8+水平显着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day5与day1相比,CD4+/CD8+均显着升高(P<0.05),且中药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⑧中药组及对照组经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有非常显着下降(P<0.01),但两组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相比,中药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明显降低(P<0.05)。(2)动物实验表明:①病理学观察,模型组6h和12h的节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干预后6h和12h,中药组核固缩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同时,中药干预6h与12h之间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TUNEL结果显示,模型组6h和12h脑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治疗后6h和12h,中药组脑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治疗6h和12h的细胞凋亡率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③ELISA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脑匀浆中IL-6、TNF-α、NSE和S100β水平在6h和12h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干预后6小时和12小时,中药组血清和脑匀浆中IL-6、TNF-α、NSE和S100β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同时,中药干预6h和12h的测量水平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着(P<0.05)。④IHC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6h和12h脑组织中IL-6和TNF-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治疗后6h和12h脑组织IL-6和TNF-α蛋白表达明显抑制(P<0.05)。模型脑组织在6小时和12小时的AchE和ChAT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中药干预后,中药组6h和12h脑组织中AchE和ChAT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同时,中药干预6h和12h时AchE和ChAT蛋白的表达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1)脓毒症脑病是脓毒症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神经—免疫—炎症反应是导致SAE损伤的主要原因。(2)“加味益神启窍方”可以改善SAE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提高抑炎因子水平,减轻失控炎症反应介导的脑损伤。(3)“加味益神启窍方”可以通过调节胆碱能系统发挥抗炎作用。(4)SAE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免疫抑制,“加味益神启窍方”可以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通过降低抑制性T淋巴细胞及增加辅助性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5)“加味益神启窍方”可以改善SAE患者脑功能,缩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但对病死率及28天生存率无改善。(6)SAE患者血清S100β与脑功能严重程度呈负相关,通过检测血清S100β水平诊断及评估SAE具有可行性。(7)脓毒症可诱导大鼠神经炎症反应,“加味益神启窍方”可通过改善脓毒症神经炎症反应达到脑保护作用。胆碱能系统的损伤可导致脓毒症大鼠脑损伤,“加味益神启窍方”对脓毒症所致胆碱能系统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伍静薇[3](2021)在《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患病影响因素中与护理相关的指标,以循证为导向,构建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目标人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改善患者疾病症状、生活质量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方法:1.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符合纳排标准的肝硬化患者153例。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PHSE)中的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及简化版动物命名实验(S-ANT1)对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以三项测试中异常项≥2项者为检出轻微型肝性脑病。通过筛查结果,了解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并将纳入患者分为轻微型肝性脑病组及非轻微型肝性脑病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民族、学历、病史等)、影像学资料(CT、彩超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脂等),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慢性肝病生活质量问卷(CLDQ)、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工具(RFH-NPT)分别评估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及营养风险,获取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后30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情况,评价并分析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数据采用SPSS18.0及Graph Pad Prism8.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及国内外指南制定网站,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轻微型肝性脑病营养管理相关证据,时限为2010年2020年。根据文献质量评定结果,将最终纳入文献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证据总结,拟定初步营养管理方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方案的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及意见确定最终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营养管理方案。结果:1.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情况:共纳入住院肝硬化患者153人签署知情同意以后进行筛查,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病因引起的肝硬化16例,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硬化8例。经筛查,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87例,检出率为56.86%。在阳性患者中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占9.19%(8/87),失代偿期患者占90.81%(79/87)。2.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民族、病因、BMI(身体指数)等方面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情程度、饮酒史、肝性脑病史、PPI持续使用情况、腹水及相关并发症(低蛋白血症、自发性腹膜炎、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2.2实验室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在Child-Pugh分级、尿酸、血清钠、总胆红素、前蛋白、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国际化标准比值、血小板、总胆固醇、总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诊断为轻微型肝性病87例患者中Child A、B、C级者分别为2.29%(2/87)、54.02%(47/87)、43.69%(38/87),Child A+B级与Child C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院后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中,存在低/中营养风险患者29.89%(26/87)、高营养风险的患者占70.11%(6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患病独立影响因素对有显着性差异的变量进行赋值,经Logistic回归发现,超10年的饮酒史、病情程度、腹水、血小板、血清钠、国际化标准比值、感染、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中的活动能力维度及Child C级是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而总胆红素(OR=1.027,P<0.01)和高营养风险(OR=3.450,P<0.05)是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0.849,P<0.01)、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中疲乏程度维度(OR=0.803,P<0.01)是患病的独立保护因素。3.通过循证国内外相关研究,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专家共识4篇,国际指南6篇,系统评价2篇,RCT4篇,队列研究1篇,初步总结出53条推荐意见。4.两轮专家函询积极程度的分别为88.89%、100%,提出意见率分别为43.75%、35.25%,权威系数为0.896;两轮专家咨询和谐系数分别为0.559、0.648,通过卡方检验均显示P<0.01。最终形成方案包括:营养管理团队构建、营养素管理、营养途径、液体管理、饮食频率管理、能量摄入管理及社会-心理支持7个维度共51条推荐意见。结论:1.在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率较高、生活质量较差,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目标人群的筛查,并进行早期干预以促进病情的转归。2.轻微型肝性脑病是在以肝功能损害及营养缺失为核心的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下发生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肝功能、营养风险、生活质量等相关指标的监测。3.本研究所构建的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基于临床研究及护理循证,并通过了国内营养、护理、临床多学科专家的修订,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巴桃桃[4](2021)在《合并酒精性肝病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肝移植是ACLF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以HBV相关性ACLF为主(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ACLF,HBV-ACLF),饮酒可作为诱因及病因参与HBV-ACLF发展过程。目前尚无公认的针对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的高敏感性、特异性的诊断标准,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与单纯H BV-ACLF患者相比差异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分析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与单纯HBV-ACLF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并探讨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sian Pacific Assoc 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欧洲肝脏-慢性肝衰竭研究协会(Eu 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Chronic Liver Failure,EASL-Clif)提出的ACLF的诊断标准在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中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为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帮助。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住院治疗的367例HBV-ACLF患者,其中138例同时合并酒精性肝病,229例为无饮酒史的单纯HBV-ACLF患者。对以上患者进行临床数据收集及随访。对比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与单纯HBV-ACL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感染患者在APASL诊断标准诊断为ACLF的基础上,应用EASL-Clif诊断标准再次诊断,评估两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排除除酒精外其他肝病病因,共统计HBV-ACLF患者367例,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138例(37.6%),单纯HBV-ACLF患者229例(62.4%)。单纯HBV-ACLF组中,男性200例(87.3%),女性29例(12.7%),男性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女性(P<0.05),男性与女性在并发症、器官衰竭及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367例HBV-ACLF患者的发病诱因,138例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组:病毒再激活22例(15.9%),感染27例(19.6%),应用肝毒性药物8例(5.8%),不明原因58例(42.0%),消化道出血9例(6.5%),大量饮酒11例(8.0%),劳累3例(2.2%);229例单纯HBV-ACLF组:病毒再激活31例(13.5%),感染38例(16.6%),应用肝毒性药物12例(5.2%),不明原因128例(55.9%),消化道出血16例(7.0%),劳累4例(1.7%)。3.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与单纯HBV-ACLF患者血清学指标对比:合并酒精性肝病HBV-ACLF组GGT、SCr、NLR水平显着高于单纯HBV-ACLF组,PLT、CHE、ALB、LYMPH、TBA水平显着低于单纯HBV-ACL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WBC、RBC、HGB、NE%、NE、AST、ALT、ALP、TBIL、PT、PTA、BUN、N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未见显着差异。合并酒精性肝病HBV-ACLF组肝衰竭、脑衰竭发生率高于单纯HBV-ACLF组(P<0.05),肝衰竭在两组中构成比最大。4.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与单纯HBV-ACLF患者预后对比:共有327例未行肝移植的患者接受了随访,122例合并酒精性肝病HBV-ACLF者中,28天存活68例(55.7%),死亡54例(44.3%),90天存活61例(50.0%),死亡61例(50.0%);205例单纯HBV-ACLF患者中,28天存活137例(66.8%),死亡68例(33.2%),90天存活117例(57.1%),死亡88例(42.9%)。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28天病死率显着高于单纯HBV-AC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22例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90天生存组与死亡组一般情况和血清学指标的比较,两组间患者年龄、饮酒年限、WBC、AST、ALT、TBIL、PTA、INR、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天死亡组年龄、饮酒年限、WBC、AST、ALT、INR、TBIL、NLR显着高于存活组,PTA显着低于存活组。年龄、总胆红素、NLR是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90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6.将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依据是否同时符合APASL、EASL-Clif诊断标准分为同时符合APASL、EASL-Clif诊断标准组和仅符合APASL诊断标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符合APASL、EASL-Clif两诊断标准组患者WBC、NE%、NE、AST、TBIL、PT、INR、BUN、NLR高于仅符合APASL标准组,LYMPH、PT A低于仅符合APASL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BC、HGB、PL T、ALT、GGT、ALP、CHE、ALB、TBA、SCr、N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比、病毒定量、饮酒年限、饮酒量、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比较同时符合APASL、EASL-Clif诊断标准组与仅符合APASL诊断标准组患者的预后:同时符合APASL、EASL-Clif诊断标准的患者28天生存25例(46.3%),死亡29例(53.7%),90天存活20例(37%),死亡34例(63.0%);仅符合APASL诊断标准组的患者28天存活37例(66.1%),死亡19例(33.9%),90天存活34例(60.7%),死亡22例(39.3%)。同时符合APASL、EASL-Clif诊断标准组的患者28天及90天病死率显着高于仅符合APASL诊断标准组的患者(P<0.05)。结论:1.合并酒精性肝病增加HBV-ACLF患者器官衰竭的发生风险。2.合并酒精性肝病增加HBV-ACLF患者短期病死率。3.高龄、高胆红素、高NLR值是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应用APASL、EASL-Clif两标准诊断比仅应用APASL诊断标准能更好地反映90天预后情况。

范灵丽[5](2021)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肝硬化腹水预后危险因素分析,从而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明确的肝硬化腹水患者434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生存资料。43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23例腹水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NGS)病原体检测,检测结果分两组:检测无病原体或检测出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为NGS阴性组,检测出细菌的为NGS阳性组,分析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与病原学结果的相关性。281例肝硬化腹水合并SBP的患者纳入合并SBP组,将同一时期153例肝硬化腹水未合并SBP的患者纳入非SBP组。分析对可能会对SBP的发生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的分析,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相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获得最佳临界值并评估其预测价值。81例死亡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同一时期353例预后良好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同上述方法,筛选出相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获得最佳临界值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1、153例明确诊断SBP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其中31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20.26%;434病例中有23例行NGS病原体检测,其中14例腹水检测阳性,阳性率为60.87%。阳性组SAAG水平显着高于阴性组(P<0.05)。2、肝硬化腹水并发SBP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child-pugh评分、年龄、血WBC、血PLT、血ALB、血GLB、血TBIL、PT、腹水ALB、PCT、SAAG显着相关(均P<0.05);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独立危险因素是合并肝肾综合征、血Tb IL升高、血ALB下降、PCT升高、腹水ALB下降、SAAG升高(均P<0.05),且在血TBIL>50.1umol/L、SAAG>22.7g/L时预测SBP发生的准确度分别为0.851、0.827(均P<0.05)。3、肝硬化腹水预后与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child-pugh评分、血WBC、血ALB、血GLB、血TBIL、SAAG、PCT显着相关(均P<0.05);血ALB下降、血GLB下降、血TBIL升高、SAAG升高是影响肝硬化腹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在血ALB≤29.4g/L、血GLB≤28.3g/L、SAAG>19.9g/L时预测预后差的准确度分别为0.803、0.801、0.897(均P<0.05)。结论:1、血ALB≤28.1g/L、血TBIL>50.1umol/L、腹水ALB≤8.1g/L、SAAG>22.7g/L有利于预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临床上应重视这些指标,警惕SBP的发生并尽早干预。2、血ALB≤29.4g/L、血GLB≤28.3g/L、SAAG>19.9g/L有利于预测肝硬化腹水预后不良,对于这类患者应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改善其病情转归和预后。3、NGS病原体检测对诊断SBP阳性率高,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丁荣[6](2021)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诊疗SBP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和感染科被明确诊断为肝硬化中量-大量腹水患者206例,根据住院期间腹水培养结果选取肝硬化并发SBP患者(SBP组)82例和肝硬化腹水未发生SBP患者(对照组)12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时的生化指标、PVD值及一般临床病历资料特征,对可能影响SBP发生的各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病史、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评分,这8个因素在两组间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C级、门静脉主干内径水平增宽(≥13mm),D-二聚体水平升高(≥500ug/L)为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门静脉主干内径水平增宽、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具备这些高危因素时应警惕腹水患者SBP的发生。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7](2020)在《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研究说明高通量宏基因测序、代谢组学等技术研究发现人体肠道内栖息种类超过1 500多种,生物量接近于1014菌落形成单位,并给机体增加约60万个基因。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起生物屏障、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年龄、环境、饮食、疾病及用药等因素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同时肠道微生态变化与感染(尤其是耐药菌感染,二重感染)、肝病、消化道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等密切有关,肠道微生态可为各类相关疾病甚至是肿瘤免疫治疗提供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微生态调节剂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微生态失衡起较好的调节作用,随着人体微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微生态调节剂的品种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微生态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微生态学研究技术及相关的概念颠覆了以往的医学认知。因此我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新版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供广大临床医师在选择和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时参考。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8](2020)在《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指出肠道是人体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同时与感染、肝病、消化道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为各类相关疾病,甚至是肿瘤免疫治疗提供诊断工具与治疗策略[1]。微生态干预在人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综合治疗中也受到了高度重视。高通量宏基因测序技术应用研究发现,肠道内可能栖息着种类更多的细菌,其总生物量接近于

朱敏[9](2020)在《NLR、LMR与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预测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首次住院的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3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不并发肝性脑病患者187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入院后第一次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年龄、性别、血常规、肝功能及出凝血时间等。本研究中年龄及白蛋白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分析方法;性别、民族、总胆红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为非正态分布,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显着性检验;肝性脑病组与非肝性脑病组间对比采用Bonferroni校正方法进行两组间对比;根据血常规检测结果计算NLR、LMR和PLR,利用ROC曲线分析法评估NLR、LMR和PLR预测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意义。结果:1.肝性脑病组与非肝性脑病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血小板(PLT)及总胆红素(TBIL)均无显着差异性(均P>0.05)。2.肝性脑病组Child分级中B级和C级占比高,尤其是C级比例明显高于非肝性脑病组(P<0.05)。3.肝性脑病组白蛋白(ALB)低于非肝性脑病组(P<0.05),而中性粒细胞计数(N)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高于非肝性脑病组(P<0.0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和LMR与肝性脑病有显着相关性(P<0.05),而PLR与肝性脑病无相关性(P>0.05)。结论:NLR、LMR能够作为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预测指标,其最佳截断值分别是NLR为2.070、LMR为3.302,且其可以应用于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预测和筛查工作之中。

加倩[10](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二、肠道感染相关性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道感染相关性脑病(论文提纲范文)

(1)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的建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节: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的建立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
    3 数据处理
        3.1 数据收集
        3.2 统计学方法
    4 临床数据比较
        4.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4.2 两组患者Child-Turcotte-Pugh评分比较
        4.3 两组患者合并症及腹部体征比较
        4.4 两组患者外周血相关指标比较
        4.5 两组患者腹水相关化验指标比较
        4.6 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腹水培养的病原学特征
    5 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6 肝硬化腹水并发SBP诊断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7 小结
        7.1 单因素分析及病原学特征
        7.2 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诊断模型建立
    8 讨论
        8.1 患者一般情况与SBP的关系
        8.2 Child-Turcotte-Pugh评分与SBP的关系
        8.3 两组患者合并症与SBP的关系
        8.4 腹部体征与SBP的关系
        8.5 两组患者外周血相关指标与SBP的关系
        8.6 腹水相关化验指标与SBP的关系
        8.7 SB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
        8.8 多参数诊断模型对SBP的诊断价值分析
    9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1 研究对象
    2 诊断及辨证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数据处理
        3.1 数据收集
        3.2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统计
        4.2 中医证型与CTP评分比较
        4.3 中医证型与CTP评分中各指标的比较
    5 小结
    6 讨论
        6.1 SBP中医证型一般情况分析
        6.2 SBP中医证型与CTP评分的关系
        6.3 SBP中医证型与CTP评分中各指标的关系
    7 总结
    参考文献
结论
不足与展望
综述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疗进展
    1 流行病学
    2 病原学特征
    3 发病机制
    4 SBP的诊断
    5 SBP的治疗与预防
    6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加味益神启窍方”治疗脓毒症相关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1 脓毒症相关脑病的概念
    1.2 脓毒症相关脑病的诊断
        1.2.1 临床评估量表
        1.2.2 影像及超声技术
        1.2.3 神经电生理技术
        1.2.4 生物标志物
    1.3 脓毒症相关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1.3.1 炎症介质过度激活和细胞凋亡
        1.3.2 氨基酸、神经递质的改变及大脑信号传递异常
        1.3.3 脑灌注异常及脑微循环障碍
        1.3.4 线粒体功能障碍
        1.3.5 血脑屏障损伤
    1.4 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CAP)
        1.4.1 CAP概述
        1.4.2 CAP在SAE中的作用机制
    1.5 中医对脓毒症相关脑病的理论认知
        1.5.1 脓毒症相关脑病与六经辨证
        1.5.2 脓毒症相关脑病与卫气营血辨证
        1.5.3 脓毒症相关脑病与三焦辨证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相关脑病的进展
        1.6.1 脓毒症的治疗进展
        1.6.2 脓毒症相关脑病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脓毒症脑病患者脑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1 研究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病例选择
        2.3 研究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全身炎症指标
        3.3 神经损伤生化标志物
        3.4 细胞因子指标
        3.5 胆碱能指标
        3.6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
        3.7 意识状况评价
        3.8 临床疗效评价
        3.9 预后相关指标
        3.10 安全性相关指标
    4 讨论
        4.1 概述
        4.2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SAE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4.3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SAE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4.4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SAE患者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4.5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SA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4.6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SAE患者预后的影响
第三部分 “加味益神启窍方”改善脓毒症脑病大鼠脑功能的机制研究
    1 研究背景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实验试剂
        2.3 中药
        2.4 主要实验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动物模型制作
        3.2 实验步骤
        3.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3.4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脓毒症脑损伤的影响
        4.2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4.3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IL-6、TNF-α、NSE和S100β的影响
        4.4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大鼠脑组织IL-6和TNF-α蛋白的影响
        4.5 “加味益神启窍方”对大鼠脑组织AchE和ChAT蛋白的影响
    5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CAM-ICU谵妄评估
附录二 GSC评分
附录三 危重病人APACHE Ⅱ评分表
附录四 SOFA评分
附录五 中英文缩略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营养管理方案构建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轻微型肝性脑病患病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合并酒精性肝病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流行病学情况
    2.2 ACLF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
        2.2.1 ACLF的定义
        2.2.2 ACLF的发生机制
        2.2.3 ACLF 的临床特征
        2.2.4 ACLF的治疗
    2.3 HBV-ACLF的研究进展及饮酒对慢性病毒性肝病的影响
        2.3.1 HBV-ACLF的研究进展
        2.3.2 饮酒对慢性病毒性肝病的影响
    2.4 展望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标准
        3.2.1 慢加急性肝衰竭及器官衰竭标准
        3.2.2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
        3.2.3 酒精性肝病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观察指标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4.2 367 例ACLF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4.2.1 367 例ACLF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4.2.2 367 例 HBV-ACLF 患者诱发因素分析
        4.2.3 367 例 HBV-ACLF 患者实验室数据分析
        4.2.4 367 名ACLF患者并发症及器官衰竭情况分析
        4.2.5 HBV-ACLF 患者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 同时符合 APASL、EASL-Clif 两标准与仅符合 APASL 标准的合并酒精性肝病的 HBV-ACLF 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4.3.1 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应用不同标准诊断后一般情况分析
        4.3.2 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患者应用不同标准诊断后实验室数据分析
        4.3.3 合并酒精性肝病的HBV-ACLF应用不同标准诊断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汉英缩略语名词对照
第1章 前言
    1.1 肝硬化腹水的概述
    1.2 SBP概述及其发病机制
        1.2.1 SBP概述
        1.2.2 SBP发病机制
    1.3 肝硬化腹水并发SBP及预后分析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诊断标准
    2.2 资料收集
    2.3 方法
    2.4 Child-pugh评分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临床资料分析
        3.1.1 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
        3.1.2 肝硬化腹水腹水培养和NGS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3.1.3 SAAG与肝硬化腹水NGS结果分析
    3.2 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分析
        3.2.1 肝硬化腹水并发SBP单因素分析
        3.2.2 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多因素分析
        3.2.3 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 ROC曲线分析
    3.3 影响肝硬化腹水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3.3.1 影响肝硬化腹水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3.3.2 影响肝硬化腹水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3.3 肝硬化腹水预后ROC曲线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肝硬化腹水临床症状和腹水病原体的分布
    4.2 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4.3 影响肝硬化腹水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相关定义
        1.4 检测仪器
    2 研究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分析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硬化患者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代谢性疾病
3 肝硬化
    3.1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应用
    3.2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应用
    3.3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肝性脑病中的应用
4 肝衰竭与肝移植
    4.1 肝衰竭
    4.2 肝移植
5 胆道疾病
    5.1 胆石症与肠道微生态
    5.2 胆囊切除后综合征
6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
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9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
10 胃肠道黏膜微生态屏障功能障碍及衰竭的微生态综合治疗
    10.1 胃肠道黏膜微生态屏障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诊断要点
    10.2 胃肠道黏膜微生态屏障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营养及微生态治疗
11 人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及2019-nCoV感染的微生态干预
12 FMT在微生态失衡中的应用

(9)NLR、LMR与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诊断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肝性脑病患者与非肝性脑病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肝性脑病患者与非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3.3 炎症指标预测肝性脑病
        3.3.1 三种炎症指标预测肝性脑病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3.3.2 ROC曲线特征选取最佳截断值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四、肠道感染相关性脑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的建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D]. 王得帅.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加味益神启窍方”治疗脓毒症相关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窦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D]. 伍静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4]合并酒精性肝病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D]. 巴桃桃. 吉林大学, 2021(01)
  • [5]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 范灵丽. 南昌大学, 2021(01)
  • [6]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的研究[D]. 丁荣.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0(04)
  • [8]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08)
  • [9]NLR、LMR与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相关性分析[D]. 朱敏. 延边大学, 2020(05)
  • [10]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肠道感染相关性脑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