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牙技术应用—语音数据网关(论文文献综述)
贾岩[1](2020)在《物联网平台关键组件安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物联网产业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各种各样的智能家居设备已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智能门锁、报警器、智能插座、智能语音助手等。随着设备的日益增多,为满足设备厂商接入物联网生态系统的迫切需要,物联网平台顺势而生。物联网平台是一个采用各种应用组件提供全面物联网服务和服务管理的实体系统,这些服务包括且并不限于通信、设备操作和管理等。尽管物联网平台在物联网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何设计一个安全的物联网平台系统却没有统一的标准,鲜有工作对其安全性进行系统性地安全分析。因此,本文工作对国际主流物联网平台系统的关键组件开展了实践安全分析,通过对真实物联网设备和平台系统的实验,首次发现了许多通信、授权、设备管理等方面新的设计与实现漏洞,具体内容及贡献如下:1.对消费物联网生态系统进行了总结与梳理。近年来消费物联网发展迅速,并呈现出碎片化特点,现有研究工作往往仅关注一面而缺乏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全面理解。因此,基于四年来实践中对消费物联网系统的观察研究,本文对消费物联网生态系统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试图为纷繁而碎片化的消费物联网领域理出清晰的线索,作为全文的背景知识,并供未来研究者参考。具体包括消费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参与方、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架构、物联网平台参与的设备生命周期和物联网平台分类介绍。2.发现物联网平台在应用通用通信协议时的新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设计准则。物联网云、设备与终端用户三者通过协议进行通信交互,因此,物联网平台访问控制的实施须作用于使用的通信协议。然而,由于通用消息传输协议最初的设计与物联网应用场景存在差异,各平台不得不定制并部署适应于物联网场景的安全措施。本文研究发现物联网平台针对MQTT协议补充的安全措施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无法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中有效保护协议中关键作用的实体与状态,导致攻击者能够实施大规模拒绝服务、敏感信息窃取、非法远程控制等后果严重的攻击。本文同时更进一步地评估了问题的危害严重性与影响广泛性,并提出了对应的安全设计原则和一个面向消息的访问控制模型。评估实验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忽略的性能开销。3.发现物联网云间权限委派时的新安全问题,并实现了基于模型检测的半自动化漏洞检测工具。物联网平台允许用户通过云间权限授权方式从一个统一的用户接口控制来自不同云的设备。然而,区别与常见理论方案所设计的授权模型,不同物联网云出于自身业务应用考虑,采用了各自不同的授权机制。本文工作首次基于半自动的模型检测方法对物联网云间权限委派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揭示出由于缺乏安全策略协商和多级权限传播管理的复杂性,物联网平台的云间权限委派机制存在安全问题,导致攻击者的权限无法被有效撤销,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越权访问。为解决相关问题,本文同时探讨了物联网云间授权机制应遵循的安全设计原则。4.发现支持多管理通道的物联网设备的新安全问题,设计并实现了能够快速部署的临时解决方案。为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偏好,许多智能家居设备同时支持多种管理通道供用户选择。其中,每种设备管理通道均能单独完整地管控设备,然而,多种管理通道共存时却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本文工作通过研究当前主流的第三方管理通道和设备厂商管理通道,发现多通道间缺乏必要的安全策略协调机制,导致敌手能够打破设备主人所使用管理通道的安全策略,实现对设备的越权访问。为解决相应问题,本文工作设计并实现了临时缓解方案CGuard,使得厂商无需与第三方协商,仅通过单方面的软件更新即可实现对其他管理通道的协调。
牛飞[2](2020)在《面向智能语音设备的家居系统协议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智能设备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普及,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智能语音音箱等产品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用户自然的语言表达就能够控制音箱播放歌曲,打开窗帘,空调调节到睡眠模式,基于语音控制智能家居正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然而智能家居中的设备多种多样,不同品类、不同厂商、不同职能的设备如何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协同管理成为当下智能家居行业的一个研究难题,想要实现智能语音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必须定义一套通用的协议规范。课题完成的工作如下:1)构建一个基于语音控制的传输设计方案。该传输设计方案能够支持不同品牌厂商鉴权,支持多种设备品类,支持多种不同的交互场景。2)基于OAuth2.0授权协议构建一套三方账户授权方案。支持不同品牌厂商的账户鉴权,同时满足不同设备不同能力的有限开放。3)定义一套设备互联互通协议。该协议能够满足支持设备发现、设备绑定、设备控制、设备管理、设备场景设定等关键流程,能够实现和三方设备系统的兼容。4)完成智能家居系统方案的整体测试。通过对关键流程纵向梳理,完成对整体系统的可用性验证。本课题在充分调研当下智能家居领域中的设备现状后,提出一种智能语音交互设备与IOT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方案,设定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智能设备作为指令的接收入口,设计通用互联互通协议来完成对其他被控IOT设备的数据收集和指令下发,利用移动APP来配置设备网络,管理设备互联状态。通过方案的设计与实现,统一家居场景下的指令入口,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控制,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让智能家居设备能够更好的服务现实生活。
李永福[3](2018)在《基于开源软硬件技术的光伏阵列在线监测系统》文中提出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已成为新能源应用的领跑者。由于光伏阵列通常工作在复杂的户外环境中,为了保障光伏阵列长期安全并高效地运行以满足电站运维管理的需要,本文在对光伏电站监测技术和光伏阵列实时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开源软硬件技术,设计了一套开发效率高、维护成本低与开发周期短的光伏阵列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终端、数据网关和数据监测中心等三个部分组成。数据采集终端分为气象数据采集终端和光伏阵列数据采集终端两个部分,分布于光伏阵列各个子阵列的监测节点。气象数据采集终端采用MSP430系列低功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主要获取子阵列的辐照度、光伏组件温度和环境温湿度等参数,通过蓝牙汇总到光伏阵列数据采集终端;光伏阵列数据采集终端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将获取到的阵列电压和阵列电流参数融合气象数据通过WiFi上传到数据网关。数据网关以开源硬件Raspberry Pi3为平台,主要实现光伏数据信息汇总、设备信息获取、数据显示、GPS定位、数据库管理、视频监控以及光伏阵列故障在线诊断等功能。数据网关基于Qt框架开发用户操作界面,并通过4G模块接入互联网,将汇总的数据上传到数据监测中心网站。此外,本文还将数据网关的所有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开放平台Ubidots,实现进一步的测试和应用。数据监测中心网站基于开源PHP框架Laravel开发,主要对来自数据网关的信息进行解析、存储,并实现用户管理、数据可视化、故障预警、视频监控显示等功能。此外,本文将数据监测中心网站部署在腾讯云服务器,并接入微信公众平台。为获得高准确率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FA)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优化SVM参数建立模型,该模型被移植至数据网关实现故障实时检测与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故障识别率。本文采用开源软硬件技术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光伏阵列在线监测系统,并对其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数据采集终端能够实时采集光伏阵列的工作状态信息及环境参数等;用户可以在数据网关、数据监测中心网站以及微信客户端查看光伏阵列运行信息;当故障发生时,数据网关和监控中心均能够及时作出预警;所设计的监测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王浩[4](2017)在《多通道智能网关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端化,智能化,这就给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家居系列产品的研发带来了新一波的发展浪潮。智能家居的核心是家庭自动化,利用嵌入式技术,将控制芯片嵌入到各种家居设备中,目标是利用一个中央处理设备来控制所有的设备,并可以通过许多因素变化来进行智能化识别。我国的研究人员在智能家居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相关的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产品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单个终端设备的发展并不能代表智能家居的整体繁荣,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组成的互联网络才是智能家居发展的最终目标;第二,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产品大多使用声控、光控等低级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远远达不到智能的水平;第三,目前智能家居行业的信息安全意识薄弱,隐私信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种种这些都不利于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形成。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针对智能化家居生活中缺乏统一接入方式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兼容蓝牙Mesh的分布式星形网架构设计,且设计并实现了集WiFi、蓝牙、语音通道为一体的多通道的网关系统;其次,将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语音关键词识别技术嵌入到智能家居产品中,使得机器可以识别人类发出的相关指令并予以执行,使得产品更加的智能化;再次,针对物联网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个轻量级的安全秘钥认证协议,保证信息传输中消息的安全性。实验效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整套网关系统的基本功能良好,可以满足用户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一些贡献。
范静静[5](2016)在《基于物联网的矿井应急无线语音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煤炭开采业作为高危行业,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威胁着矿工的人身安全,同时给企业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煤矿安全监控和通信系统作为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监测监控网络尤其是有线网络易受到损坏,布设和维护成本高,应对井下突发事故的能力较弱。当矿难事故导致井下综采或掘进等关键区域断电或系统线路遭到破坏时,监控和通信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不利于救援工作的开展。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在特殊环境下有效实现井上和井下的应急无线语音通信系统非常必要。随着物联网技术尤其是近距离等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矿井应急无线语音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支撑。Zigbee网络的功耗低、网络自愈能力强、组网灵活便捷、易铺设、成本低等优点比较适合井下环境,而蓝牙技术在终端接入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也较适合作为本系统的终端设备。在充分分析无线语音通信系统和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Zigbee无线技术和蓝牙技术相结合实现井下无线语音应急通信系统的方法,其中传输网络采用Zigbee网络,语音终端采用蓝牙方式。由于Zigbee网络的低功耗要求以及在传输速率方面的不足,研究了几种简单的语音压缩编码算法的工作原理,结合系统需求选择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算法ADPCM作为系统的语音压缩算法。应急无线语音系统传输网络将传输信号类型分为主级信号与次级信号,在无语音信号传输需求时,传输网络主要进行监测监控数据的传输,该数据信息作为主级信号,而语音信号为次级信号。系统正常工作时优先满足主级信号的带宽,当事故发生时人为地切换信号优先级,以保证语音信号传输需要的带宽。本文选用CC2530芯片作为Zigbee模块,CC2540作为蓝牙模块和三星Micro2440开发板作为Zigbee-蓝牙网关的硬件平台搭建井下应急无线语音系统,并通过功能模拟测试验证该系统能够满足语音通信的带宽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再结合环境监测参数和人员定位情况可以为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提供帮助。
涂蓝[6](2016)在《基于OpenWrt和BLE Mesh的智能家居终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科教兴国策略的实施和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移动化、智能化、万物互联是未来人们生活起居的三大发展趋势。近20多年来,受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推动,智能家居正迅速崛起。如今,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其开源操作系统、成熟的无线通信网络和云平台为开发者开辟了绿色通道,而传感器、处理器和存储半导体的性价比大幅提升。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智能家居行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实现方案大部分倾向大而全,安装麻烦,用户体验差,价格昂贵等,它们将是智能家居行业走向平民化必须要解决的拦路虎。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实现了可通过蓝牙、语音和Wi-Fi三种方式控制的智能家居电源开关控制器。设计了元器件电路、PCB线路和Android UI界面,可应用于Android手机、平板、蓝牙程式实施进程控制,改变了传统家居布线模式,可免开关布线,也可相容已有线路布局,还可与各种智能家庭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借助热成像实验测试了环境温度对该控制器的影响,并对控制器的性能做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2.基于稳定性、安全性、易于扩展及便于施工的原则,规划了整个智能家居终端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和组网方式,选用支持OpenWrt系统的哦耶路由器改装成中控智能家庭网关。以CO传感器监控报警为例,实验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可行性。3.本文使用蓝牙组网,相对于ZigBee功耗更低。在消费电子领域,蓝牙具有更多优势,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随着蓝牙自组网技术(BLE Mesh)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基于IPv6数据包的交换设备间的蓝牙通信,克服了短距离通信和限制通信拓扑结构的缺陷,可免疫电磁干扰。蓝牙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可直接与手机连接,必将成为近程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注:本文第三章电源开关控制器是独立开发准备投放市场的产品,后来和蓝牙CSR厂商有合作,其提供了CSR1010蓝牙芯片及开发API,所以在架构整个智能家居终端控制系统时,整个系统内所选用的蓝牙芯片都用的是厂商提供的CSR1010芯片,组建BLE mesh网络。
孙启金[7](2015)在《基于蓝牙的实时多媒体传输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蓝牙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智能终端都具有蓝牙的功能。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通信的全球性开放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种特别的连接。作为一种开放性、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多种智能设备之间的无线互联,还可以实现文件传输、支持语音通信,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人较为重视的热门通信技术。同时,许多网络电话系统也显示出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由于蓝牙的广泛应用和语音通信系统的重要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基于蓝牙技术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市场价值,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研究分析了室内多媒体传输的方案,对音频压缩技术、静音检测技术和双缓冲区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静音检测的双缓冲区算法,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蓝牙的实时多媒体通信系统。处于蓝牙信号覆盖区域的用户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如进行语音聊天、视频聊天以及收发文件等。本系统包括服务端、网关和客户端三个部分。本系统使用蓝牙网关,具有低功耗的优点,但由于蓝牙的传输速度的限制,要实现实时的多媒体通信,需要对多种提高实时性的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其可行性。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音视频压缩、双缓冲区技术、静音检测技术等。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本文详细阐述了本系统的框架结构,系统分析、设计与测试,以及实时多媒体传输技术在系统中的实现。本论文的工作最后完成了多媒体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对比和测试了多种提高实时性的方案,如基于静音检测的双缓冲区方案、缓冲区大小和数据包大小的对比等,系统的实时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周莉[8](2012)在《基于蓝牙技术的数据网关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更方便快速的信息传播,随着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种类和数量的日益增多,这些设备间的连接和通信就显得至关重要。有线连接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便利通信的期望,无线通信以携带方便、无需布线、成本低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运用。目前已经存在很多成熟的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标准,包括IEEE802.11、蓝牙(Bluetooth)、HomeRF等。结合当下短距离无线技术发展的实际要求,论文首先进行蓝牙无线接入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蓝牙数据接入网关的总体设计方案,规划了系统的应用场景,确立了蓝牙终端通过网关接入以太网以及GPRS网络的功能;然后详细分析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模块、存储器模块、蓝牙收发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GSM/GPRS模块、蓝牙终端模块六个部分;其次构建系统的软件平台、进行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包括进行Linux操作系统和BlueZ协议栈的移植,设计核心控制模块、蓝牙协议栈、GSM/GPRS三大部分的软件流程并具体实现;最后实现了以网关为核心的蓝牙无线接入系统,系统中蓝牙终端通过网关成功接入以太网和GPRS网络,从三个方面测试系统的性能,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薛静[9](2011)在《车载蓝牙/MOST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和车载总线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设备正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车内出现了大量DVD、收音机、车载导航、车载免提等多媒体设备,这些设备被连接到不同的车载总线上,DVD、收音机通过MOST (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总线连接起来,而车载导航、车载免提与手机通过蓝牙无线技术连接,它们组成了车载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通过各个部件协同工作完成通信功能。因此不同网络之间也就不可避免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不同网络的通信,本文所描述的网关就是为了解决蓝牙网络和MOST网络的数据转换问题,这也是当前汽车电子领域研发的热点。本文对蓝牙/MOST网关开发的全过程进行阐述。在深入分析蓝牙和MOST网络两种协议内容后,对网关的理论模型和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规划,并在开发板上验证了网关的可行性。全文围绕网关的核心器件蓝牙BlueCore4-Ext、微控制器Atmega128和MOST网络控制器OS81050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而展开的叙述,此外还描述了开发网关时应用的两种网络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建立蓝牙微微网和两个节点的MOST网络对网关的功能进行了验证。全文所描述的蓝牙/MOST网关对蓝牙与其它车载总线网络互联具有借鉴作用,并且在推动车载网关技术发展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熊俊[10](2010)在《基于战术通信网络基层数据融合 ——蓝牙语音接入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通信手段越来越先进。与此同时,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了,人们开始希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便利的通信。而目前的通信手段还无法做到这一点,大家开始提出了网络融合的概念,为今后通信技术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同时,在军事上,高科技不断融入武器装备当中,致使未来战场信息复杂度提高,以往的数据处理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数据融合技术在军队指挥自动化、武器精确制导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这一实际,本文提出一种数据融合的总体方案,融合了蓝牙语音、CAN总线和数据采集等不同类型的数据。无线个域网是一种新兴的通信网络,它是在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城域网之后诞生的,便携式技术产品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迅速增长促进了无线个域网的产生,它使得无线接入产业链更加完善。蓝牙技术作为无线个域网的主流技术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各商家热捧的对象,相比其他无线个域网技术蓝牙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语音传输方面。本文就是研究和探讨了蓝牙语音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文章介绍了课题的背景意义以及无线接入相关技术,然后给出了蓝牙语音接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再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对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了测试和性能分析,并提出了系统的不足与展望。
二、蓝牙技术应用—语音数据网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牙技术应用—语音数据网关(论文提纲范文)
(1)物联网平台关键组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消费物联网生态系统 |
2.1 消费物联网中的参与方 |
2.2 常见消费物联网技术架构 |
2.3 设备生命周期 |
2.4 物联网平台简介 |
2.4.1 通用型物联网平台 |
2.4.2 智能家居物联网平台 |
2.4.3 服务型物联网平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联网云平台消息传输协议安全风险分析 |
3.1 本章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2.1 MQTT相关研究 |
3.2.2 物联网平台安全 |
3.3 背景 |
3.3.1 MQTT及其物联网应用 |
3.3.2 物联网云平台的安全措施 |
3.3.3 威胁模型 |
3.4 云平台MQTT安全措施实践分析 |
3.4.1 MQTT消息授权漏洞 |
3.4.2 MQTT会话管理漏洞 |
3.4.3 MQTT身份管理漏洞 |
3.4.4 MQTT主题授权漏洞 |
3.5 影响度量 |
3.5.1 安全问题对各平台的影响 |
3.5.2 消息泄露的隐私危害 |
3.6 防御方案 |
3.6.1 管理协议中的身份与会话 |
3.6.2 面向消息的访问控制模型 |
3.6.3 仿真与评估 |
3.7 讨论与未来工作 |
3.7.1 本章工作启示 |
3.7.2 自动化漏洞检测 |
3.7.3 MQTT5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联网云间授权安全风险分析 |
4.1 本章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2.1 物联网权限委派 |
4.2.2 基于模型的漏洞发现 |
4.3 物联网云间授权 |
4.3.1 背景 |
4.3.2 物联网授权的复杂性 |
4.3.3 安全要求 |
4.3.4 威胁模型 |
4.4 研究动机 |
4.5 系统建模与模型检测 |
4.5.1 概览 |
4.5.2 物联网授权建模 |
4.5.3 检测缺陷 |
4.5.4 VerioT的实现 |
4.5.5 结果 |
4.6 物联网云间授权的安全问题 |
4.6.1 不同云间协调不足导致的安全问题 |
4.6.2 策略实施中的安全问题 |
4.6.3 VerioT的局限性与覆盖率 |
4.7 讨论与未来工作 |
4.7.1 本章工作启示 |
4.7.2 新的设计准则 |
4.7.3 未来对Verio T的改进 |
4.8 本章小结 |
4.9 本章附录:授权操作的形式化定义 |
第五章 多设备管理通道安全风险分析 |
5.1 本章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设备管理通道 |
5.3.1 设备厂商DMC |
5.3.2 Apple Homekit DMC |
5.3.3 基于Zigbee/Z-Wave的DMC |
5.3.4 语音助手DMC |
5.3.5 DMC的安全策略设计 |
5.4 多设备管理通道安全问题实践分析 |
5.4.1 Home Kit DMC带来的风险 |
5.4.2 基于Zigbee/Z-Wave的DMC带来的风险 |
5.4.3 语音助手DMC带来的风险 |
5.4.4 厂商内不同DMC带来的安全风险 |
5.5 影响度量 |
5.5.1 度量结果 |
5.6 防御措施 |
5.6.1 解决Codema问题的挑战 |
5.6.2 缓解方案概览 |
5.6.3 CGuard设计方案 |
5.6.4 CGuard实现 |
5.6.5 应用举例 |
5.6.6 性能评估 |
5.7 讨论与未来工作 |
5.7.1 本章工作启示 |
5.7.2 CGuard管理其他DMC的可行性 |
5.7.3 CGuard的局限性 |
5.7.4 从根本上解决Codema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面向智能语音设备的家居系统协议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发展情况 |
1.2.2 国内发展情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语音控制的家居方案相关技术研究 |
2.1 DuerOS系统 |
2.1.1 DuerOS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 |
2.1.2 DuerOS系统的技术框架 |
2.1.3 DuerLink协议及轻量级设备接入 |
2.2 AllJoyn技术 |
2.2.1 AllJoyn技术软件框架 |
2.2.2 分布式软件总线 |
2.2.3 服务及调用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语音控制家居场景的需求分析与总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模块分析 |
3.1.1 被控设备层 |
3.1.2 协议网关层 |
3.1.3 设备管理层 |
3.1.4 智能服务控制层 |
3.2 主要流程分析 |
3.2.1 账户鉴权 |
3.2.2 设备发现 |
3.2.3 设备状态上报 |
3.2.4 设备控制 |
3.2.5 设备管理 |
3.3 传输协议分析 |
3.3.1 定时任务上报 |
3.3.2 手动控制指令 |
3.3.3 语音控制指令 |
3.3.4 协议设计原则 |
3.4 总体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语音控制的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1 基于AllJoyn框架实现局域网关 |
4.1.2 对接DuerOS构建IOT云网关 |
4.1.3 实现移动端应用辅助设备管理 |
4.1.4 构建智能云控系统 |
4.2 传输协议设计 |
4.2.1 通用字段定义 |
4.2.2 协议约定 |
4.2.3 协议加密 |
4.3 主要流程设计与实现 |
4.3.1 账户鉴权 |
4.3.2 设备发现 |
4.3.3 设备状态上报 |
4.3.4 设备控制 |
4.3.5 设备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语音的系统功能测试与验证 |
5.1 账户鉴权流程 |
5.2 设备发现流程 |
5.3 设备控制与状态上报流程 |
5.4 设备管理流程 |
5.5 可用性指标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开源软硬件技术的光伏阵列在线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方案设计 |
2.2.1 系统结构设计 |
2.2.2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
2.2.3 数据通信方案选择 |
2.2.4 用户界面设计 |
2.3 系统相关开源软硬件技术简介 |
2.3.1 树莓派 |
2.3.2 B/S模式应用结构 |
2.3.3 Laravel框架 |
2.3.4 第三方开放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采集端与数据网关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数据采集终端设计 |
3.2.1 数据采集终端硬件设计 |
3.2.2 数据采集终端软件设计 |
3.3 数据网关总体设计 |
3.3.1 数据网关硬件平台设计 |
3.3.2 数据网关软件平台搭建 |
3.3.3 数据网关功能设计 |
3.3.4 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监测中心平台构建 |
4.1 总体方案设计 |
4.2 平台环境搭建 |
4.3 数据接口设计 |
4.3.1 HTTP请求与响应 |
4.3.2 RESTful API设计 |
4.3.3 响应设计 |
4.4 网站功能模块设计 |
4.4.1 MVC设计模式 |
4.4.2 功能模块设计 |
4.5 基于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数据监测中心设计 |
4.5.1 Ubidots开放平台 |
4.5.2 在线监控中心网站部署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总体测试方案 |
5.1.1 系统测试环境 |
5.1.2 系统实物展示 |
5.2 数据网关测试 |
5.2.1 测试环境部署 |
5.2.2 网关基本功能测试 |
5.2.3 物联网开放平台功能测试 |
5.3 服务器测试与分析 |
5.3.1 性能测试 |
5.3.2 网站基本功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多通道智能网关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0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智能家居发展前景 |
1.2 本文工作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智能家居网关系统相关技术 |
2.1 智能家居的拓扑结构 |
2.2 蓝牙4.x协议栈和相关技术 |
2.3 蓝牙组网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通道智能网关系统总体设计 |
3.1 分布式网关星形网架构设计 |
3.1.1 设计方案 |
3.1.2 设备寻址与路由更新 |
3.1.3 路由表查找优化 |
3.2 WiFi部分的概要设计 |
3.3 蓝牙通道的概要设计 |
3.4 语音通道的概要设计 |
第四章 多通道智能网关系统的实现 |
4.1 WiFi通道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1 smartconfig的详细设计 |
4.1.2 WiFi开发环境及其工具介绍 |
4.1.3 WiFi主程序详细设计流程 |
4.2 蓝牙通道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2.1 蓝牙开发环境及其工具介绍 |
4.2.2 蓝牙主设备连接从设备的流程 |
4.2.3 低功耗QN902X平台各层开发 |
4.2.4 蓝牙通道运行效果验证 |
4.3 语音通道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3.1 语音数据预处理 |
4.3.2 隐马尔可夫模型 |
4.3.3 利用HMM模型进行关键词的识别 |
4.4 远程控制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1 蓝牙网关系统的远程控制概要设计 |
4.4.2 远程指令中转服务器的设计 |
4.4.3 远程指令中转服务器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五章 通讯协议与安全 |
5.1 通信方案概述 |
5.1.1 控制信息安全保障 |
5.1.2 心跳信息安全保障 |
5.2 用户密码 |
5.3 数据加密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物联网的矿井应急无线语音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章节规划 |
2 矿井应急无线语音系统关键技术 |
2.1 Zigbee技术 |
2.1.1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
2.1.2 Zigbee拓扑结构 |
2.1.3 Zigbee协议栈 |
2.2 蓝牙4.0技术 |
2.2.1 蓝牙技术介绍 |
2.2.2 蓝牙拓扑结构 |
2.2.3 蓝牙4.0协议栈 |
2.3 语音编码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应急无线语音系统方案设计 |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1.1 应急无线语音系统需求 |
3.1.2 应急无线语音系统功能 |
3.2 应急无线语音系统总体原理 |
3.2.1 应急无线语音系统总体结构 |
3.2.2 应急无线语音系统工作原理 |
3.2.3 Zigbee网络节点配置 |
3.3 本章小节 |
4 系统硬件设计 |
4.1 Zigbee网络节点芯片选择 |
4.1.1 Zigbee协调器节点设计 |
4.1.2 终端节点设计 |
4.2 Zigbee-蓝牙网关硬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软件设计 |
5.1 Zigbee组网软件设计 |
5.1.1 协调器组网建立 |
5.1.2 终端节点加入网络 |
5.2 Zigbee-蓝牙网关软件设计 |
5.2.1 蓝牙模块软件设计 |
5.2.2 Zigbee-蓝牙网关协议转换 |
5.2.3 语音模块压缩算法软件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6.1 Zigbee无线收发距离测试 |
6.2 编解码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基于OpenWrt和BLE Mesh的智能家居终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
1.2 智能家居系统及智能家居控制器的发展现状 |
1.2.1 智能家居国外的发展现状 |
1.2.2 智能家居国内的发展现状 |
1.2.3 智能家居电源控制器的发展分析 |
1.2.4 智能家居的技术架构 |
1.2.5 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智能家居终端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及相关技术 |
2.1 主要功能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2.1 系统的整体架构 |
2.2.2 系统组网技术选择 |
2.3 Android系统架构 |
2.4 智能家庭网关 |
2.4.1 智能家庭网关设计 |
2.4.2 OpenWrt系统的应用 |
2.5 BLE mesh研究 |
2.5.1 BLE mesh介绍 |
2.5.2 BLE mesh网络架构 |
2.5.3 BLE mesh协议 |
2.6 语音识别技术 |
2.6.1 语音识别的基本原理 |
2.6.2 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家居电源控制器的开发 |
3.1 控制终端的功能 |
3.2 电源控制器硬件设计 |
3.2.1 元器件电路 |
3.2.2 PCB板线路 |
3.3 电源控制器的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 |
3.3.1 蓝牙模块编程格式 |
3.3.2 Android蓝牙通信模块实现 |
3.3.3 Android修改用电器电源开关状态界面 |
3.3.4 Android Wi-Fi网络定时功能实现 |
3.3.5 Android语音识别功能实现 |
3.4 电源控制器热成像测试 |
3.5 电源控制器软件测试 |
3.5.1 实验环境 |
3.5.2 电源控制器功能实现测试 |
3.6 电源控制器的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控智能家庭网关设计与实现 |
4.1 中控智能家庭网关功能分析 |
4.2 中控智能家庭网关硬件 |
4.2.1 OYE-0001 型号路由器介绍 |
4.2.2 CSR1010BT模组介绍 |
4.2.3 路由器CPU介绍 |
4.3 OpenWrt系统编译与开发 |
4.3.1 OpenWrt系统编译环境搭建 |
4.3.2 编译OpenWrt系统 |
4.3.3 中控智能家庭网关的配置 |
4.4 中控智能家庭网关中间件通信协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控智能家庭网关服务器的架设 |
5.1 中控智能家庭网关服务器实现 |
5.2 Web Server架构分析 |
5.3 网关TF卡挂载和Python服务器安装搭建 |
5.4 Socket Server原理 |
5.4.1 Python Socket模型 |
5.4.2 Python Socket编程 |
5.5 搭建PHP环境到中控智能家庭网关 |
5.6 RS232串口数据透传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能家居系统实例测试 |
6.1 室内CO有毒气体报警 |
6.1.1 CO气体传感器 |
6.1.2 报警实物测试 |
6.1.3 软件设计与实现 |
6.1.4 安装USB的高清摄像头 |
6.1.5 Android应用程序监控 |
6.2 实验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1.1 论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
7.1.2 论文的创新点 |
7.2 论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蓝牙的实时多媒体传输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任务 |
1.2.1 课题内容 |
1.2.2 本人承担任务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蓝牙技术概述 |
2.2 实时多媒体传输技术概述 |
2.2.1 音频压缩技术概述 |
2.2.2 Speex音频压缩技术 |
2.2.3 静音检测技术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时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算法研究 |
3.1 缓冲区算法 |
3.2 静音检测算法 |
3.3 基于静音检测的双缓冲区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需求分析 |
4.1 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
4.2 多媒体通信业务分析 |
4.2.1 语音通信业务分析 |
4.2.2 视频通信业务分析 |
4.2.3 文件传输业务分析 |
4.3 功能性需求分析 |
4.3.1 服务器端功能需求分析 |
4.3.2 网关端功能需求分析 |
4.3.3 客户端功能需求分析 |
4.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设计 |
5.1 系统框架设计 |
5.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5.3 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
5.4 网关端软件设计 |
5.5 客户端软件设计 |
5.5.1 蓝牙管理功能模块 |
5.5.2 用户登陆模块 |
5.5.3 联系人管理模块 |
5.5.4 音视频通信模块 |
5.5.5 文件传输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实现 |
6.1 系统界面实现 |
6.2 系统通信功能实现 |
6.2.1 通信协议包实现 |
6.2.2 通信包处理过程 |
6.2.3 系统通信速率测试 |
6.3 系统部分关键代码实现 |
6.4 系统测试与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蓝牙技术的数据网关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2 蓝牙技术原理与应用 |
2.1 蓝牙技术综述 |
2.1.1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
2.1.2 蓝牙技术特点 |
2.1.3 蓝牙技术的应用 |
2.2 蓝牙协议体系结构 |
2.2.1 蓝牙协议体系结构概述 |
2.2.2 蓝牙核心协议 |
2.2.3 蓝牙应用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总体设计方案 |
3.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2 网关总体设计方案 |
3.3 系统功能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4 蓝牙数据接入系统软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蓝牙数据网关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1 网关硬件平台总体设计 |
4.1.2 嵌入式微处理器 |
4.1.3 存储器模块 |
4.1.4 以太网接口模块 |
4.1.5 蓝牙收发模块 |
4.1.6 蓝牙终端模块 |
4.1.7 GSM/GPRS模块 |
4.2 蓝牙数据网关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
4.2.1 操作系统的选择 |
4.2.2 系统开发模式与软件配置 |
4.3 蓝牙协议栈BlueZ协议栈的移植 |
4.3.1 BlueZ特点 |
4.3.2 BlueZ体系结构 |
4.3.3 BlueZ协议栈的移植 |
4.3.4 BlueZ编程中的socket接口 |
4.4 本章小结 |
5 蓝牙数据网关软件设计与系统实现 |
5.1 网关核心控制模块 |
5.2 蓝牙协议栈的实现 |
5.2.1 HCI |
5.2.2 L2CAP |
5.2.3 SDP |
5.2.4 BNEP |
5.3 GSM/GPRS应用软件 |
5.3.1 AT指令 |
5.3.2 ppp协议 |
5.3.3 ppp链路建立过程 |
5.3.4 ppp拨号软件包 |
5.3.5 GPRS接入实现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6 蓝牙数据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蓝牙数据接入实验系统的搭建与测试 |
6.1.1 系统测试环境的搭建 |
6.1.2 系统性能测试 |
6.2 本章小结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车载蓝牙/MOST网关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蓝牙技术、MOST网络发展现状 |
1.2.2 车载蓝牙/MOST网关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蓝牙网络、MOST网络的关键技术 |
2.1 蓝牙网络结构 |
2.2 蓝牙协议栈 |
2.2.1 核心协议 |
2.2.2 串口仿真协议(RFCOMM) |
2.2.3 蓝牙应用框架 |
2.3 蓝牙数据结构 |
2.4 MOST网络拓扑结构 |
2.5 MOST网络协议 |
2.6 MOST数据帧结构 |
第3章 车载蓝牙/MOST网关的总体设计 |
3.1 车载蓝牙/MOST网关功能 |
3.2 车载蓝牙/MOST网关的总体结构设计 |
3.2.1 车载蓝牙/MOST网关的硬件结构 |
3.2.2 车载蓝牙/MOST网关的软件结构 |
3.3 车载蓝牙/MOST网关的开发环境 |
3.3.1 网关的硬件开发平台 |
3.3.2 网关的软件开发工具 |
第4章 车载蓝牙/MOST网关的硬件设计 |
4.1 核心芯片的选择 |
4.1.1 蓝牙芯片Blue Core4_External |
4.1.2 微控制器ATmega128 |
4.1.3 MOST网络控制器OS81050 |
4.2 蓝牙部分电路设计 |
4.2.1 BlueCore4_External模块构成 |
4.2.2 天线设计 |
4.2.3 电源电路设计 |
4.2.4 按键和指示灯电路设计 |
4.2.5 串口电路设计 |
4.2.6 程序下载电路 |
4.3 MOST网络模块电路设计 |
4.3.1 OS81050芯片的外围电路设计 |
4.3.2 光纤接口 |
4.4 主控模块设计 |
4.4.1 ATmega128最小系统电路 |
4.4.2 JTAG接口电路 |
第5章 车载蓝牙/MOST网关的软件设计 |
5.1 MOST网络软件架构 |
5.2 主模块设计 |
5.2.1 系统初始化 |
5.2.2 主程序流程 |
5.3 蓝牙模块软件设计 |
5.3.1 系统软件运行机制 |
5.3.2 应用程序的消息处理 |
5.4 MOST模块收发数据程序设计 |
5.5 网络协议转换 |
第6章 系统实验与测试 |
6.1 蓝牙模块调试 |
6.1.1 蓝牙硬件电路调试 |
6.1.2 设置蓝牙芯片参数 |
6.1.3 蓝牙模块接收、发送数据 |
6.2 MOST模块测试及系统测试 |
6.3 测试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战术通信网络基层数据融合 ——蓝牙语音接入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2 蓝牙无线接入技术研究 |
2.1 异构网络融合技术 |
2.2 无线个域网技术 |
2.2.1 ZigBee技术 |
2.2.2 UWB技术 |
2.2.3 蓝牙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总体设计方案 |
3.1 总体方案 |
3.2 系统功能描述 |
3.3 系统框图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4 蓝牙语音接入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4.1 嵌入式网关硬件设计总体方案 |
4.1.1 微处理器模块 |
4.1.2 存储器模块 |
4.1.3 调试接口模块 |
4.1.4 蓝牙收发模块 |
4.1.5 PSTN接口模块 |
4.1.6 以太网接口电路 |
4.2 蓝牙终端模块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蓝牙语音接入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嵌入式操作系统 |
5.2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
5.2.1 嵌入式软件开发模式和系统配置 |
5.2.2 应用程序开发模式选择 |
5.2.3 Linux系统的烧写过程 |
5.3 软件总体设计 |
5.4 蓝牙协议栈BlueZ的移植 |
5.4.1 蓝牙协议栈的体系结构 |
5.4.2 BlueZ在开发板上的移植 |
5.5 电话控制协议的开发 |
5.5.1 电话控制协议概述 |
5.5.2 TCS的开发与实现 |
5.6 接入系统各模块软件设计 |
5.6.1 蓝牙收发模块 |
5.6.2 网关控制模块 |
5.6.3 PSTN接口模块 |
5.7 蓝牙终端模块软件设计 |
5.8 小结 |
6 蓝牙语音接入系统测试 |
6.1 系统功能测试 |
6.2 话音效果测试 |
6.3 系统性能分析 |
6.3.1 模型分析 |
6.3.2 语音通信网性能分析 |
6.4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蓝牙技术应用—语音数据网关(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联网平台关键组件安全研究[D]. 贾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2]面向智能语音设备的家居系统协议设计与实现[D]. 牛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20(04)
- [3]基于开源软硬件技术的光伏阵列在线监测系统[D]. 李永福. 福州大学, 2018(03)
- [4]多通道智能网关设计与实现[D]. 王浩. 北方工业大学, 2017(08)
- [5]基于物联网的矿井应急无线语音系统研究[D]. 范静静. 安徽理工大学, 2016(08)
- [6]基于OpenWrt和BLE Mesh的智能家居终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涂蓝. 江西理工大学, 2016(05)
- [7]基于蓝牙的实时多媒体传输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D]. 孙启金.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8)
- [8]基于蓝牙技术的数据网关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周莉.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9]车载蓝牙/MOST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 薛静. 吉林大学, 2011(09)
- [10]基于战术通信网络基层数据融合 ——蓝牙语音接入的研究与实现[D]. 熊俊.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标签:智能家居论文; zigbee论文; 物联网技术论文; 网络传输协议论文;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论文;